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2024-07-05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精选8篇)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第1篇

童心草图书库—残雨斋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日期:2012-5-1

12012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缓慢复苏的进程之中。美国实体经济的表现引人注目,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欧元区经济的复苏前景依旧复杂。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多种矛盾交织,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较大。我国“稳中求进”宏观调控的政策重心形成“双着力”的格局:既着力于保持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又着力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框架与措施搭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经济的增长差异与政策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复苏的进程中。一季度,美国经济交出了较为完美的答卷,各项宏观指标总体向好;欧元区经济总体表现乏力,经济周期与部分国家的政治周期叠加,“增长优先”成为欧元区部分危机国家的新取向。

一美国经济:争议下的稳步复苏与反危机政策综析

一季度,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美国经济实现了2.2%的增长。自2009年第3季度实现正增长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连续11个季度保持增长状态,宏观经济处于稳步复苏期。而从失业率和CPI两项指标来看,美国宏观经济在结构层面的表现也逐步平稳、平衡,通货膨胀压力和失业率水平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这使得美国经济数据表征意义高度趋同,产出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实体经济全面复苏的特征进一步显著。

从政策环境看,美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正逐步启动退出进程,而货币政策则保持稳定,仅保持低利率安排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激发投资意愿,第三次量化宽松操作在年末“财政悬崖”到来前,暂不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选项。在美国经济走向全面复苏的前夕,对美国的反危机政策进行必要的梳理,既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及问题,又能够为我国“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框架提供有效的借鉴。

从横向看,美国的反危机政策包括三个阶段。即危机风险的防控阶段,危机筑底和调整阶段,企稳和复苏阶段。与三个阶段相呼应,美国以财政、货币政策为基础,先后打出了四套组合拳。第一,急速的扩张性财政支出与价格性货币政策的组合,核心政策措施包括执行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和大幅度的降低利率;第二,结构性的减税与数量性货币政策的组合,主要措施包括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的两轮减税和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三,战略性财政支出扩张和数量性货币政策的组合,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其中的亮点,而奥巴马政府以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作为投资重点的财政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扩张性财政政策退出与价格性货币政策的组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按照先减少支出,再退出减税的方案逐步回归正常的财政状态;而货币政策则需要继续扶持市场主体,并兼作缓冲。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美国宏观政策体系坚持了三条政策基准线:一是确保实体经济不受过度冲击和影响的基准线,二是坚持保全金融市场定价能力的基准线,三是保持宏观层面的风险和收益动态平衡的基准线。

第 1 页,共 5 页——庄秋一梦

二欧元区经济:危机风险探底与“紧缩”“增长”政策之争

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形势仍处于衰退的进程之中,实体经济增长受到了主权债务危机的显著影响,表现为明显减速的情况,经济增速只有0.5%。主要经济先行指标均呈现负增长状态,4月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值为46,为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综合PMI值为47.4,而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9.9,景气指数为92.8。分国家来看,一季度陷入衰退的有8个国家,即西班牙、比利时、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和斯洛文尼亚,此外,非欧元区的欧盟国家中英国、丹麦、捷克也陷入衰退。在经济增长形势严峻的同时,欧元区就业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也表现出严峻的形势,在具体指标上甚至形成类似于“滞胀”的情况,一季度末失业率攀高到创纪录的10.9%,而CPI也保持在2.6%的水平,远高于欧洲央行的2%控制目标。

虽然经济形势仍然有所恶化,但随着欧元区各国财政纪律的加强和反危机政策体系的建立,欧元区的危机形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美欧之间的财政货币政策失衡和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失衡得到了有效纠正;作为《马约》重要补充的“财政联盟契约”得以达成并签署,主要中心国家的诉求得到了良好的体现;美国、IMF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开始深度参与欧债危机的解决进程,已形成美元流动性互换和IMF特别救助基金两项重要的机制。总体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基本处于风险的“谷底”,欧元区主要国家的政策重点将由危机防控转向经济复苏。

由于各国危机形势的不一致,导致部分国家危机风险已明显探底,而另一部分国家仍处于危机深化的惯性之中,从而增加了问题的处置难度,这需要考验德国等中心国家的判断、统筹和协调能力,提升前瞻性,注重灵活性,实现欧元区经济的早日复苏。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主要问题辨析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但仍处于合理的区间。从经济构成因素看,实体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消费、房地产投资、物价稳定和居民收入等问题仍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实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我国已经连续11个季度增速保持在8%以上。值得关注的是,根据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精神,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除了有扩张性政策刺激逐步退出的原因之外,还包括在实体经济替代资产经济的初期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减速原因。由于资产经济的整体性特征,在实体经济重归扩张轨道而资产价格下降的初期,实体经济增长对资产经济回落的补充效果并不好,必然表现为经济增速的下滑。这种下滑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政策导向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是正常的、健康的,当然也需要防范由此而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滞胀”风险。

二消费增速放缓,消费促进政策开始逐步退出

第 2 页,共 5 页——庄秋一梦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1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相较于2011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内部原因,也有政策退出因素的影响。从政策退出的原因看,具有较充分的合理性。以家电补贴政策为例,家电产品属于耐用消费品,具有透支未来消费能力的特点;而家电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产品创新和良好的市场需求支撑,过度推行家电补贴政策易导致家电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的产品上,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研发活动的开展。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住宅市场初步进入“拐点期”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27亿元,实际增长20.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0%,分别回落11.2和18.4个百分点。从房地产的结构比例看,住宅市场的投资和销售增速明显下降,如果剔除保障性住房因素,该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住宅市场已初步进入“拐点期”。从一季度的情况看,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30122万平方米,增长35.5%,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9.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9.5个百分点。而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0847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2.6%,自筹资金增长25.0%,利用外资下降22.4%,其他资金下降8.0%,考虑到房地产信托再融资渠道的紧缩,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一季度的资金链已经出现明显紧张,不排除在二季度末形成大量降价出售存量房源偿还贷款和信托产品的安排。这样,住宅市场将逐步由销售“拐点”、投资“拐点”过渡到价格“拐点”,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

四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回落,物价上涨压力仍较明显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年全年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8%,农村上涨3.8%。尽管物价形势有所缓解,但物价上涨的压力仍较突出。首先,庞大的货币存量仍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其次,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有所上升。2012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特别是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明显,这将推动国内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上升。第三,食品等商品的市场供给和流通仍存在缺陷,成为诱发结构性通胀,进而影响消费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五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738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60元,实际增长12.7%,连续第9个季度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相对收入差距。在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658元,低于平均值1138元,同比增长14.2%,快于平均值增速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1872元,低于平均值688元,同比增长20.3%,快于平均值增速3.3个百分点。

六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双向投资地位得到加强

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8592.2亿美元,同比增长7.2%;其中,出口贸易总额为4300亿美元,增速为7.6%;进口贸易总额为4292亿美元,增速为6.8%;顺差仅为8亿

第 3 页,共 5 页——庄秋一梦

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快速增长,双向投资地位得到加强,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94.5%。我国引进外资规模和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略有下降,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9家,同比下降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4.8亿美元,同比下降2.83%。

我国财政收支状况

一季度,我国财政收入总体状况良好,财政收入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资金效率得到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全国财政收入2997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50.51亿元,增长14.7%。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4642.5亿元,同比增长12.1%;地方本级收入15333.75亿元,同比增长17.3%。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25857.81亿元,同比增长10.3%,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6.26%,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全国财政支出24118.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64.48亿元,增长33.6%。其中,中央本级支出3841.98亿元,同比增长22.7%;地方财政支出20276.07亿元,同比增长35.9%。

我国宏观调控的“稳中求进”框架

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改革来推进发展,以稳定来保障改革,以发展来提升稳定。因此,当前“稳中求进”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应是既要着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又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宏观调控“稳中求进”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安排

1.充分发挥信贷政策作用。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鼓励企业更新和购入新型生产设备,鼓励企业开展生产工艺创新;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为市场主体提高自主投资意愿创造条件,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改善其融资状况。

2.主动发挥利率政策作用。要通过合理的利率设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确定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形成科学合理的基准利率曲线;适度联通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利率定价机制,增大金融市场的利率弹性。

3.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利用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趋近均衡汇率的有利时机,在已经实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波动幅度达到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货币篮子”,重新核定主要币种的类型和权重,在经济复苏期可考虑适度调高日元的权重,以避免人民币快速升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

4.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探索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人民币与周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对部分有显著区域性影响的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开展银行柜台

第 4 页,共 5 页——庄秋一梦

直接挂牌交易;启动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规模;继续加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象和规模,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

5.扩大金融市场规模,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发行规模;增加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主体,逐步推动境内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加强债券市场监管协调,推动信用评级规范发展;加快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和规范发展;完善并优化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

6.适度增加人民币供应量。目前可考虑采取两种方式增加人民币的发行规模,一是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的方式对冲外汇占款增速的下降,二是采取结构性的公开市场操作措施或其他激励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型微型企业和技术设备改造的方向转移。但受到M2存量过大的影响,近期人民币投放规模不易偏大。

二宏观调控“双着力”框架下的财政政策安排

积极财政政策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占有主动地位。当前,应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在稳定经济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税制等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1.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财政政策。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重要位置;要采取措施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外贸稳定发展。要结合财政职能做好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发挥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与结构调整引领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积极试点外贸政策的财税支持方案,优化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中西部转移,支持服务贸易发展。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要支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要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支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促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此外,还应积极改进技改资金的规模和投入方式,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3.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要开展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进一步实施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和评估;要深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稳步扩大试点范围,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研究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以及进一步完善蔬菜等农产品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等政策,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税收负担;要做好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增加能源资源性产品、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的工作。

分享本文地址:

第 5 页,共 5 页——庄秋一梦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第2篇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经济运行,强化协调调度,XXX区经济开局平稳,主要经济指标逐月企稳,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贸易环境仍然趋紧,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GDP完成X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X.X%;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XX.X亿元,同比增长X.X%,增速居全市第X位);

财政总收入完成XX.X亿元,同比增长XX.X%;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X%;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X%;

实际利用内资完成XX.X亿元,同比增长XX.X;

外贸出口总额完成X.X亿美元。

二、经济运行总体判断

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忧”的发展态势:

总体回稳,主要体现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较X-X月实现提升。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提升了X.X个百分点,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提升了X.X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提升了X.X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提升了X.X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内资提升了X.X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提升了X.X个百分点。

稳中有忧,主要体现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较20XX年回落明显且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GDP回落了X.X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回落了X.X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XX.X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了X.X个百分点(限上零售额回落了X.X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回落了X.X个百分点;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X.X、X.X、XX.X、X.X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产业发展基础稳固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X-X月,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XX.X%,拉动全区GDP增长X.X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扭转了X-X月负增长的局面,实现增速提升。五大重点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业增长X.X%,纺织服装业增长XX.X%,食品制造业增长XX.X%,医药制造产业增长XX.X%,电子信息产业增长X.X%。纺织服装业占比较大,增速高于全区规上工业X.X个百分点,贡献较强。

服务业经济增长较快。X-X月,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XX.X亿元,同比增长X.X%,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XX.X%,拉动全区GDP增长X.X个百分点。X-X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高于去年同期XX.X个百分点。其中,十二大行业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X%,增速居全市第X位。

(二)需求结构持续优化

工业投资增长较快。X-X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中,工业投资增长XX.X%,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X.X%。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但工业投资增长较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XX.X个百分点,居全市第X位。

消费市场逐月回暖。X-X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XX.X%,增速居全市第X位,较上年同期和20XX年分别进位了X位和X位。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XX.X亿元,同比增长X.X%,较X-X月提升了X.X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累计完成XX.X亿元,增长X.X%;限上住宿餐饮业累计完成X.XX亿元,增长XX.X%。

外向型经济运行平稳。X-X月,全区外贸出口总额完成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X%。实际利用外资完成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实际利用内资完成XX.X亿元,同比增长XX.X%。

(三)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财政收入运行稳健。X-X月,全区财政总收入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XX.X%,收入质量居全省XXX个县(市、区)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X%,增速居全市第X位,较去年同期和20XX年分别进位了X位和X位。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X-X月,全区XXX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亿元,同比增长X.X%,增速较X-X月提升X.X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业XX.X亿元,下降X.X%;纺织服装产业XX.X亿元,增长XX.X%;食品制造业X.X亿元,增长XX.X%;医药制造产业X.X亿元,增长XX.X%;电子信息产业X.X亿元,增长XX.X%。

居民收支持续增长。X-X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同比增长X.X%,高于全市平均水平X.X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元,同比增长X.X%,与全市持平。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XXX元,同比增长X.X%,高于全市平均水平X.X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XXX元,同比增长XX.X%,高于全市平均水平X.X个百分点。

四、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

虽然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有回暖趋势,但制约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瓶颈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

(一)核算基础指标呈现整体回落。

一季度,全区GDP增长明显低于上年和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支撑GDP核算的各项基础指标中,个别指标回落较大甚至负增长。影响较大的指标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回落了X.X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XX.X%,回落了XX.X个百分点;房地产单位从业人员增长X.X%,回落了XX.X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十二大行业虽然增长XX.X%,居全市第X位,但也回落了X.X个百分点;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XX.X%,回落了XX.X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等八项支出增长-X.X%,回落了XX.X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抗击风险能力不强。

一直以来,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受钢铁行业经营状况制约明显,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中,黑色金属冶炼业占了一半以上的比重,直接影响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由于某钢铁企业一季度钢材产量缩减,加上一季度钢材产品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导致整个黑色金属冶炼业X-X月累计总产值同比零增长,也拖累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增长。全区工业经济的涨跌直接受制于钢铁行业的波动,抗风险能力较弱。

(三)项目投资增长后劲亟待增强。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XXXX万元以上项目数和投资额占比低。X-X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XXXX万元以上项目数量占比仅有XX.X%;完成投资额占比仅有XX.X%。从项目新增来看,缺乏后劲支持。X-X月,全区新增XXXX万元项目仅为X个,计划总投资X.X亿元,X-X月完成投资额占XXXX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比重只有X.X%。

(四)经贸领域传统消费热点降温。

虽然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提升,但受限上零售额回落的影响,回暖趋势并不明显。限上零售额增速偏低主要还是在于汽车零售业增长较低,X-X月,全区XX户限上汽车零售企业完成零售额XX.X亿元,增长X.X%,总量占全区零售额的XX.X%,增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直接拉低了全区限上零售额的增长。此外,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虽然增长较快,但占比偏小;综合零售中的超级市场零售类也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全区消费增长面临汽车等传统消费领域增长趋缓,而新消费热点拉动作用尚有待增强的局面,缺乏稳定而有力的支撑点。

五、对策建议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在正确分析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和抢抓有利因素,紧跟宏观政策措施节奏,做好各项资源要素的供给和调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做优对企指导服务。

加快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降成本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积极减税降费,为实体经济纾解压力,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稳增长定力。

二是推进项目投资入统。

以XXXX万元以上项目入统为突破口,着力协调推进在区安置房建设进度,对未批先建的项目要加快完善入库资料,确保投资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同时,要加快飞地产业园建设进度,鼓励飞地招商,狠抓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形成“项目招引—投产达效—入库列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第3篇

2004年, 甚至是2003年6月到现在, 这几年期间, 主要就是依靠货币政策来调控总量。因为货币政策的特点, 只能调控总量, 调不了结构, 所以是一刀切, 搞不好就要错杀。股市里有错杀, 宏观经济也有错杀的。比如一些经营得比较好、比较有效益的企业也被错杀了。

另外, 我们主要依靠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是间接的, 不是直接的。所以调了这么长时间, 调了几年, 我们政策是越收越紧, 货币政策有效性存在一些问题。而现在国民经济运行主要的问题是结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经济的深层矛盾不断地外在化, 不断地暴露出来, 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我们现在的经济生活中, 到处都体现着两难的状态, 到处都是互相矛盾的东西并存。比如现在最大的结构问题, 就是滞胀并存。在通货膨胀的同时, 也存在着生产停滞。货币政策再收紧也调节不了滞胀并存。

还有很多的结构问题。比如, 我们现在经济总量在不断地增长, 投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可是与此同时, 我们劳动力失业的绝对值也在不断地增加, 这个用经济理论是没法解释的。经济总量的扩大, 投资项目的充分扩张, 有利于就业。可是我们现在失业的绝对值在增加。失业的增长率也较高, 但是基本还算比较平稳, 失业增长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数据。在发达国家, 这个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代表着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衰退, 失业增长率必然就会提高;经济发展, 失业率就会降低。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数据, 这个数字甚至可以跟通货膨胀并列。

西方有一个菲利浦斯曲线, 纵向坐标代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用失业率来代表, 横向坐标是通胀率。菲利浦斯曲线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 如果出现了通货膨胀, 只要超出了安全区, 比如5%的安全区, 增长5%是安全区。那么, 通货膨胀通过了5%, 出现了通胀的问题, 就有可能用扩大失业为代价来抑制通胀。也就是通过抑制经济增长为代价, 来抑制通货膨胀。如果失业率太高了, 突破了安全区, 就适当增加通胀来抑制失业。这就是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浦斯曲线最起码可以证明一点, 比如沿着四角曲线往上走的话, 证明了失业率和通胀率可以同时增长, 二者是并存的。通胀率和失业率, 也就是经济增长的比率, 二者是可以同在的。

我们国家从1996年至今, 其实一直存在着滞胀并存。为什么恰好是结构性上涨呢?有的商品价格在上涨, 出现了通胀问题, 但是与此同时, 还有很多价格在下降。为什么会下降?说明供大于求, 卖不出去。这两种反常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 这种滞胀并存的两种现象已经存在了, 所以它是一个很大的结构问题。

就业率、失业率实际上在西方国家集中表现为生产的发展和停滞, 所以这个指标非常重要。但是在我国, 失业率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来统计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的失业率是什么呢?是登记失业率。

什么叫登记失业率呢?就是本来有工作, 忽然失业了。或者中学毕业、大学毕业, 根本没找到工作, 你还有一点意识, 就是到了当地劳动部门要求找工作, 劳动部门给你发了一张表, 你填个表, 登记了, 统计上去, 这叫登记失业率。所以登记失业率比实际的失业率可能相差很大。那么这个登记失业率, 依据人力与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数据, 是4%。实际的失业率可能已远远高于这一数据, 而且还没有算上农村潜在的失业率。马克思分析过失业, 农村潜在失业数量也非常大, 这个我们还没有统计结果。所以经济高增长投资不断扩大, 全国都是工程项目, 但是我们现在绝对的失业人口还在增加, 这个在理论上简直没法解释。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两种互相矛盾的现象并存。所以有争议。中国最大的经济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人口问题。十多年前, 美国说, 一年就生出来一个澳大利亚。人口问题相当巨大。每年新生儿现在还1000多万, 都要吃饭, 都要受教育, 长大了都要工作, 工作以后都要结婚。这个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经济再发展, 投资项目再扩张, 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赶不上就业需求的增长。所以现在一些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以前有一句话:中国劳动力丰富, 劳动力廉价。我们认为是自己的优势。为什么劳动力廉价?因为是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 每年大量供应的都是低素质的劳动力, 而新开工的项目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劳动力的结构也有很大的问题。由于教育水平上不去, 劳动力素质很低, 符合不了新的投资、新的项目的需求。别看经济这么增长, 项目投资这么扩大, 可是失业的绝对量增加。所以这些互相并存矛盾的现象, 从教科书上也没法解释。

因此现在主要的经济问题是结构问题, 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问题。而我们宏观调控几十年一贯制, 一声令下, 习惯上搞集中统一, 调总量, 齐头一边切, 几十年习惯是这样。现在看来, 这种宏观调控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而且, 中国最大的经济问题是人口问题。我们现在的人口问题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中国人口太多了, 出生率太高了。从1976年开始就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1976年的独生子女现在早就结婚了, 都有孩子了。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客观地说, 现在不执行还不行, 人口稍有放松, 出生率立刻就提高。但是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也有很多问题, 笔者只讲一个“421”的家庭结构。

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这个非常典型。倒金字塔, 能稳定吗?“421”, 4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 四个老头老太太, 2是父母, 1是小皇帝, 或者小公主。“421”的家庭结构, 六个老头老太太围着一个小皇帝转。四个老老头老太太, 两个小老头老太太围着一个小皇帝转。所以这个小皇帝性格如何都成问题, 而且小皇帝从小没人陪他玩, 在老人哄着、捧着下长大的。这个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现在已经长大了, 就算他 (她) 就业了。就业了, 也挣了钱, 买了房子。现在俩人结合了, 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要负担12个老人的包袱。都要他 (她) 承担, 负担得有多重?

这种“421”的家庭结构急剧导致中国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人口密度老龄化, 就退步了, 就不可能发展, 社会负担在急剧增加。而在这种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实面前, 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没有做好准备。

到一个城市, 你会发现, 这么多的老人, 连可娱乐的地方都没有, 只好跑到马路边上下象棋。他没地方去, 没有场所能容纳他。要不就跑到立交桥下面跳交谊舞, 根本就没有场所。更不用说老人都要生病, 看病怎么看。再老一点, 到哪养老去?现在叫空巢家庭, 子女们和父母们都不住一块, 空巢家庭, 父母谁来照顾?都是问题, 问题相当大。但是很可能未来一个朝阳产业, 是夕阳红产业, 可能是朝阳产业。如果谁有钱, 有识之士在这方面投资, 在郊区建几所养老院, 给老人关照, 而且房产置换, 老人在此租租房子, 产权置换, 其实不用你花什么钱也是合适的, 老人还养起来了, 这个产业也许是个很好的产业。

另外, 这一轮的宏观政策存在着一些问题。连续五年, 我们主要是动用货币政策调控, 而财政政策没发挥应有的作用。货币政策多了, 它的特点是调总量, 不能调结构。区别对待, 最能够实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 是财政政策, 而不是货币政策。

所以, 笔者建议, 应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为什么宏观调控五年了, 流动性过剩反而越来越严重呢?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过多地运用了货币政策调控。而货币政策重点在于调价, 没有调量。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货币政策越收紧, 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越严重, 调错了方向。

为什么如此?因为笔者认为, 流动性过剩主要的问题是资金过剩。为什么货币政策越调控, 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越严重呢?道理很简单。我们提高存款利率, 起什么作用呢?加速把社会的资金流入银行。这很简单, 谁都能看得清楚。提高贷款利率是进一步限制了银行的贷款。大量资金流进去了, 而贷款又受到限制了。资金能不积压吗?能不过剩吗?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同时也加剧限制了商业银行贷款。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对于商业银行会起到功能放大的作用。提得越高, 就会迅速地抑制贷款规模。这是功能放大的作用。所以, 存款准备金率在西方国家, 是宏观调控的武器。调一点都会引起地震, 所以它的调整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 英国早就把它取消了。英国的宏观调控已经不使用存款准备金率, 把它取消了。美国的金融调控三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是现在美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早就不使用了, 束之高阁了。它不是一个好的调控工具, 早已名存实亡。而我国却在连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 极大地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提高存款利率, 使大量资金往银行流, 而贷款利率提高, 进一步限制它的贷款, 加剧了资金的积压和过剩。所以我们现在持续几年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 还存在着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资金结构出问题, 一方面钱多得很, 一方面严重缺钱, 跟连续五年简单地用货币政策有关。所以, 今后要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

摘要:近几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依靠货币政策来调控总量, 应将调总量向调结构过渡, 向财政政策调控过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该相协调。

近十年我国中医医院发展情况分析 第4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鼓励中医药发展的同时也加大力度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和建设。本文主要以中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04至2013年这十年间我国中医院发展的情况,总结分析我国中医院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适宜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中医院;现状;增长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185-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are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s well as controlling the size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hospital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in 2004—2013,Founding the problems and exploring the appropriate developing model.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current situation;rising trend

中医是我国卫生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纷纷出台相应措施促进中医药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2009年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中医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而在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那么,我国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相关政策是否会影响到中医院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中医医院十年来的机构数、床位数等指标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对策建议。

1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2004~2013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卫生及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所选取数据为我国2004~2013年中医医院的机构数、诊疗人次、床位数、卫生人员数等。

2 我国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我国中医医院发展整体态势良好 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中医医院的卫生人员数从406528人增长到713816人,平均增长率为12.1%,床位数从274999张增长到713816张,平均增长率为7.6%;机构数从2610家增长到3015家,平均增长率为1.6%;诊疗人次从20259.5人次增长到43726.3人次,平均增长率为11.6%。图1、图2可看出,我国中医医院的卫生人员数,床位数,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大体上每年都有所增长,尤其在2009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之后,增长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在这十年时间中,我国中医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形势较好。

2.2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后,三级中医院的增长速度加快 医院定位是中医院努力的方向,三级甲等中医院应该是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1],因此,建立高水平中医院应是发展中医的必要措施。下表是自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以及三级中医医院的增长速度情况表,见图3。2010至2013年,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数平稳增长,而三级中医医院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等级中医医疗机构。2009年是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第一年,各省市均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增长速度不明显,在2012年和2013年各省市已纷纷出台响应措施,增长速度达到了22.3%和20.1%,说明我国支持中医事业发展有所成效。

2.3 在我国中医医院中,主要是公立医院为主,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依然处于劣势 表1是2013年我国公立中医院和中医医院的床位数、机构数诊疗人次以及在这些指标中,公立中医院所占中医医院的百分比。见表1,在床位数,机构数和诊疗人次中,公立中医院占中医院的百分比依次为93.46%、77.51%、96.06%。这说明我国的中医医院依然以公立中医院为主,社会办中医院还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尽管国家层面已经将社会办医作为此次深化医改的重要措施,但关于社会办医的功能定位及其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各地在认识上尚未达成一致,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社会办医的政策观念,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2]。因此,在目前的发展中,我国的中医医院依然以公立医院为主。

3 我国中医医院发展模式探析

以上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中医医院以及三级中医医院主要以公立医院为主。那么,在我国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政策影响下,我国中医医院的发展应向哪个方向发展?本文将针对我国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对其发展模式给出以下建议。

3.1 中医医院的发展应形成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公平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 目前,我国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规模总体偏小,服务水平较低,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为社会办中医院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以补充公立中医院的不足。尤其在医保和税收方面,政府应当放宽社会办中医院的准入条件,现存的医保准入障碍主要在于手握审批权的地方政府对医保准入全面放开后的入不敷出以及对诈取医保增收等违法行为难以监管的隐忧[3],使得民营医院的医保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税收方面,目前我国政府优惠措施还远远不足以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适当的减轻税负有利于社会办中医院的发展。同时,我国应正确引导社会资本举办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医院,以形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相互补充、多元发展的格局。

[LL]

3.2 提高中医医院管理人员的水平,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 医院聘用人员具有种类多,成分复杂等特点。近年来我国中医医院卫生人员数持续增加,必然加大管理水平。因此,只有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医院有条不紊地运作。魏万宏(2011年)通过对国内外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比较后发现,我国医院存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管理职称体系等问题[4]。医院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关系着整个医院运作效率和水平,由于目前我国医院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临床专业出身,因此大多数偏向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意识不高,中医医院也是如此。因此,我国中医医院除了要在总体上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之外,还需要引进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探索医院新型管理模式中,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李先锋等(2012年)就提出通过应用HRP系统来使医院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5]。吴问汉等(2012年)则通过对塘沽天津第五中心医院管理模式的改革分析后得出结论: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医院管办分离模式,是公立医院管理改革的有益创新[6]。笔者认为,中医医院首先要敢于打破封闭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同中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人员结构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使医院能够高效率、低成本运作。

3.3 加强专科建设,发展品牌特色 坚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以及疑难杂症中的作用优势是中医医院,尤其是大多数中小型中医医院的发展方向。张好平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影响到中医院发展结果的各种发展因素进行系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只要中医院有足够的硬件设施、技术、服务,特别是有能够延伸服务半径的特色科室或重点专科,中医院就会获得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效果[7]。因此,加强专科建设,以点带面对于中医医院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医院发展2~3个重点专科,可以推动医院整体工作以及相关科室的发展,大大提升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8]。中医院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分析当地生活环境特点以及患者群常见病、多发病来发展重点专科,围绕重点专科发展专科人才队伍以及配套设施。只有如此,才能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立强,虞坚.省会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医院,2010,14(4):24-27.

[2]金春林,王贤吉,何达,等.我国社会办医政策回顾与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4):1-7.

[3]危凤卿,俞 晔,曹剑涛,等.积极政策信号下社会办医之路的再探寻[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5):5-8.

[4]魏万宏.国内外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比较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117-134.

[5]李先锋,徐柯,李素云,等. 基于HRP的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医院,2012,16(2):1-4.

[6]吴问汉,安红波,李鹰,等.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模式,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服务效益——浅谈塘沽天津第五中心医院合作共建管理机制和成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7):105-108.

[7]张好平.运用统计方法对某地区中医院发展因素分析与运用[J].医学信息,2011,24(6):3224-3226.

[8]张世宏,汤质如. 浅析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29-30.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第5篇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总结了我国建筑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经验与成就、指出了当前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改革方向与措施。《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筑业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市场化为基础、以国际化为方向的理念,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建筑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7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容涵盖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建筑节能与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规划》旨在贯彻落实《意见》、阐明“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推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较大

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在某些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目前政府仍然在加大投入。城市的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的空间非常大,尤其是交通设施和地下管网、海绵城市的改造将会给市政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特大型、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将延续很长一段时期,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人口密度为例,我国城市人口的密度比欧美一些城市的人口密度要大得多,公共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主要选择。因此,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会与城镇化的进程共始终,已经建成的城市,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地下空间的使用将持续推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20年城镇化进行中,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不会停止,并逐步从特大型、大型城市发展到地级市。

(三)对外承包工程竞争力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意味着建筑业将成为这项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40.7亿美元,增长8.2%,增速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2,100.7亿美元,增长9.5%。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9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2,4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截至2016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累计完成营业额1.2万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7万亿美元。

二、不利因素

(一)房屋、工业建筑市场空间较小 从房屋的需求和供给来看,房屋建筑市场很难实现大的增长,将从高速增长逐步变为缓慢增长,再逐步萎缩下降。

工业建筑发展空间存在行业差异,传统行业的建设量将回落,新兴行业的投资中,设备投资占比较大,建设投资比例将不会太高。

(二)人工成本上升

由于建筑行业的技术工种钢筋工、水泥工、水电工、木工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目前,从业人员多为60、70年代农民工,缺乏对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建筑行业技术工人、熟练工人出现了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建筑企业为了留住这些稀缺的技术工人,纷纷提高工资。

(三)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现象严重

目前建筑企业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现象较为严重,房地产开发商在住房销售出现困难时,多采取以房抵款的形式,而多数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也要2年以后才能逐渐交付,对建筑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建筑业增加值预测

2015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为46,456亿元,同比增长6.8%;2016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49,522亿元,同比增长6.6%;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为55689亿元。

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6.01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50%,2022年将达到7.74万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预测

8.006.016.004.002.000.002018E6.446.897.307.742019E2020E2021E2022E中国建筑业增加值(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建筑业总产值预测

2015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8.08万亿元,同比仅增长2.3%;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9.36万亿元,同比增长7.08%;2017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13954亿元,同比增长10.5%。

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23.11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12%,2022年将达到30.43万亿元。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预测

40.0030.0020.0010.000.002018E2019E2020E2021E23.1124.9626.8328.7130.432022E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万亿元)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第6篇

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3月22日

一、发电量是水电企业盈利的决定性因素

决定水电企业盈利能力因素也主要是三个方面:电价、成本和发电量。不过与火电不同的是,一方面水电电价相对稳定,并不像火电那样调整频繁;另一方面水力发电不需要消耗燃料其成本相对固定,主要集中于折旧、人工、财政规费等。

1、电价:纵观我国水电定价发展历史,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前后,为了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厂一价”的电价政策,大力推进了小水电企业的发展。2004 年,国家为了更为科学、公平地管理电价,改变了原“一厂一价”的定价模式,建立标杆电价体系。

2、成本:相对于火电成本中燃料占据了近70%的绝对份额,水电成本中折旧的比重占到 2/3 以上。以长江电力为例进行说明,其 过去几年平均度电成本 0.085 元,其中度电折旧成本将近0.058 元,占总成本的比例高达67.4%,而人工、财政规费度电大约 0.028 元,占总成本的比例为 32.6%。

3、发电量:发电量对水电企业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电价相对稳定,发电量的多寡决定了水电企业的收入水平;另外由于成本相对固定,发电量越大,单位成本也就越低,度电利润也就越好。因此,发电量对于企业收入和单位成本的双重作用使得水电企业盈利状况相对于发电量的变化具有更高的弹性。

长江电力成本及毛利(单位:元)

根据数据显示,我们发现利用小时数与度电毛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我们之前的结论,也就是装 机量不变的条件下,发电量越多度电的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对于水电企业盈利的预测基本上就是建立在对于发电量的预测之上。

利用小时数与度电毛利关系(单位:小时,元)

利用小时增长与度电毛利增长关系

二、水电发电量与来水相关性较强

一般说来,水电的发电量或者说利用小时数主要由流域来水决定,虽然目前主要的水电基地都建有大型水库,部分超大型水库甚至拥有多年调节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丰水年和枯水年之间流量的波动,但从过去历年情况看,来水情况的好坏还是决定发电量的关键。

全国降水量与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单位:毫米,小时)

1、超强厄尔尼诺及后续影响导致 2017 年来水不及 2016 年

受 2016 年结束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6 年我国降水量处于 2000 年以来最多水平,较常年平均高出16%。而 2017 年在其后拉尼娜状态影响下,我国降水量较 16 年有显著下滑。从 1-11 月份的降水情况看,除 8月份以外,大部分时候 2017 年降水量都低于 2016 年,累积降水量降幅达到 10.4%。

除 8 月份外 17 年降水明显减少(单位:毫米)

2017 年全国降水量同比下降 10.4%(单位:毫米)所谓厄尔尼诺,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 3 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 0.5℃,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 6 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 0.5℃,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会通过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等,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

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气候变化 自 1951 年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过 3 次,前两次分别发生于 1982 年 5 月到 1983 年8 月、1997 年 4 月到 1998 年 5 月,持续时间分别为 14 个月和 13 个月,每个月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的累计值为 21.5℃和 23.1℃,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的峰值分别为 2.8℃和 2.6℃。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暴雨洪涝、大范围干旱等气象灾害。

而最近这次形成于 2014 年 9 月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 2016 年 5 月结束,共持续 21 个月。峰值强度为 2.9℃,海温距平累积值为 30.2℃。持续时间最长、峰值强度最大、累计强度最强,且尼诺 3.4 区海温指数超过 2℃的历时长,诸多指标已超过了 1982/1983 年和 1997/1998 年那两次事件,是 1951 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一般而言,厄尔尼诺结束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大,位置偏西,使得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水汽向我国南方地区的输送偏强,冷暖空气易于在我国南方地区交汇,造成降水偏多。另一方面,由于南海夏季风在 5 月下旬爆发,不断增强的西南风将热带印度洋丰沛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从而使得降水更强。1982/1983 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1983 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1997/1998 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1998 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发生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涝。2、2017 年拉尼娜状态对南方降雨产生影响

而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的第二年,通常会进入到另一种天气情况——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 6 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低 0.5℃,则确认为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现象一般紧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 1982/1983年、1997/1998 年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均出现了拉尼娜事件。

在拉尼娜年的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大,位置偏北,我国的主要雨带有 80%比较偏北,有利于形成华北汛期多雨的大气环流形势,形成“北涝南旱”。

拉尼娜状态详解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 4.02 亿千瓦,年发电量能够达到1.75 万亿千瓦时,为世界最高,但分布并不均衡。从目前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的分布来看,水电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包括长江上游、金沙江、怒江、乌江、澜沧江等。

虽然 2017 冬季拉尼娜状态只持续了 4 个月,未能达到正式形成拉尼娜事件的标准,但对我国降水量,特别是南方降水量的影响,依然凸显出来。从主要的水力发电省份来看,湖北省 17 年前 11 个月累计降水量下滑最为严重,同比下降 11.61%,四川省、贵州省 2017 年 1-11 月降水量分别同比下降 2.86%、3.42%。

受到降水量下滑的影响,南方各主要省份除四川、云南、湖北外,水力发电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福建、广西、贵州、广东等省份 17 年前十一个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滑了 26.04%、12.38%、9.28%、9.09%。但由于川、云、鄂是我国主要的水电省份,它们水电量的不降反增保证了前 11 个月全国水电发电量增长,不过累计同比增速仅为 2.7%,考虑到今年前 11 个月水电装机增长 3.8%,水电的利用小时数还是下降了 36 个小时,说明异常气候的出现,的确对我国水电发电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17 年1-11 月分省份降水量及增速(单位:mm)

分省份水电发电量及增速(单位:亿千瓦时,%)

水电月度发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水电装机利用小时数(单位:亿千瓦时,%)3、2018 来水不确定性较大

从过去的经验看,根据 2000 年以来我国的降水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基本上在每个降水大年之后,都会出现 1-2 年降水量的下滑。在 2016 年降水量达到 2000 年以来的高点后,降水量同比下滑的现象将有可能续至 2018年年初。

7-11 月降水量降幅有所收窄 每个降水大年后,会出现 1-2 年的降水量下滑 4、2018 年初可能再度出现拉尼娜状态

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最近这次形成于 2014 年 9 月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 2016 年 5 月结束,之后不久便转为拉尼娜状态,虽然持续时间仅有 4 个月,还不能称之为拉尼娜现象,但也对我国的降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7 年前 11 个月累计降水量出现下降,虽然在进入 17 年下半年后,降雨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总的来说,拉尼娜状态对于气候的影响还是存在。17 年底-18 年初发生拉尼娜的概率在 70% 左右

根据数据来看,南方涛动指数从 17 年 7 月开始已经连续五个月为正,并且从 8 月开始有持续走高的趋势,11 月这一指标已经达到 11.1。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已经将 2017/18 年冬季发生拉尼娜的概率上调至 70%,澳大利亚气象局也宣布今冬将出现弱拉尼娜现象,并且大部分模型显示本次拉尼娜现象预计将至少持续至明年 2 月份。

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分析 第7篇

得分 7

5一、单选题 1.美国经济正在复苏,先于欧洲,先于日本,甚至先于()。[3分]

A.北欧

B.中国

C.意大利

2.欧元经济经过了2010年、2011年、2012年,3年多的()有慢慢触底迹象。[3分]

A.经济危机

B.金融危机

C.债务危机

3.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十年(80年代)()持续加速上升,目标定得也很高。[3分]

A.汇率

B.税收

C.经济 4.新一届政府政策会在推动运转方式,调结构()等政策方面有所作为。[3分]

A.提高科学发展

B.调控房价

C.提高文化建设 5.欧元区经济还将受到需求要素,特别是()的影响。[3分

A.公共需求

B.股市

C.出口 6.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最新()导向的文件,以及领导的主要讲话。[3分]

A.政策

B.任务

C.法规

7.十四大提出来发展社会主义()。[3分]

A.市场经济

B.宏观经济

C.经济建设

8.美国的有效需求增加,消费采购能力提高,中国的()就会增加,顺差就可能增加。[3分]

A.出口机会

B.内需水平

C.汇率

9.经济形势走向关键是要看()政策导向。[3分]

A.宏观经济

B.微观经济

C.民生

10.今年的经济增长率7.5%和去年的7.5%有几个不同,今年要使经济保持()态势,进入一个渐渐回升的通道上去。[3分]

A.企稳

B.上升

C.回暖

11.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值是7.5%。与去年的预期是一样的。[3分]

A.农业增产

B.经济增长

C.国防建设

12.新一届政府很有魄力,对机构做了一个很大的()。[3分]

A.分配

B.转换

C.调整

13.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稳货币,在货币政策方面需要()的货币政策。[3分]

A.宽松

B.稳健

C.紧缩

14.美国经济好转,对中国的直接好处是()增加。[3分

A.出口

B.进口

C.汇率

15.通过()分析了宏观经济走势及变化。[3分]

A.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B.国际收支和充分就业

C.金融和货币

二、多选题

16.美国经济()比较强。[5分

]

A.自我修复能力

B.上升能力

C.创新能力

D.开拓能力

17.宏观经济的指标有()。[5分

]

A.经济增长

B.国际收支

C.通货膨胀

D.充分就业

18.美国的经济将会带动()走向复苏。[5分]

A.中国经济

B.欧洲经济

C.债务危机

D.汇率

19.李克强总理提出来的“推改革”是针对()。[5分

]

A.铁路方面

B.国家卫生方面

C.国家食品药品方面

D.国家能源

20.十六大提出来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口号()。[5分

]

A.减少出口,保证内需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发展是党执政新国第一要务

三、对错题

21.去年的经济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和今年面临的外部环境存在新的变化。[3分]

A.对

B.错

2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赤字率一直表现平稳。[3分]

A.对

B.错

23.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十年(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与80年代是有很大差距的。[3分]

A.对

B.错

24.我国人力资本提高了,研发技术的进程加快了,技术更新也加快了。[3分]

A.对

B.错

25.第三个十年,十四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分]

A.对

B.错

26.美国的有效需求增加,消费采购能力提高,中国的出口机会就会增加,顺差就可能减少。[3分]

A.对

B.错

27.今年要经济保持企稳态势,进入到一个渐渐平稳的通道上去。[3分]

A.对

B.错

28.2002年十六大,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3分]

A.对

B.错

29.新一届政府很有魄力,对机构做了一个大的调整。[3分]

A.对

B.错

30.目前经济发展都是需要人来创造,所以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体制和平台,更加强调人力资本。[3分]

A.对

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分析 第8篇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学者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有研究经济周期测度的 (董进, 2006) , 有分析经济波动特征的 (孙小英、陈杰、杨荣, 2009) , 有研究周期阶段的 (陈乐一, 2007) , 但是把这个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分析的文章不多。本文将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 结合经济周期的测量, 经济周期的特征分析和经济周期阶段研究这3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做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的划分和波动特征

(一) 衡量宏观经济波动的指标和数据分解方法

Taylor和Woodford (1999) 提出, 衡量经济波动的方法就是看总产出和其它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对于它们长期趋势的偏离程度。用来衡量宏观经济波动的指标有很多, 如总产出、收入、就业、贸易等, 其中最基本的指标是GDP。本文采用GDP指标来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周期。因此, 我们可通过如下数据分解方法来判断宏观经济是否出现波动:

其中, yt是实际GDP时间序列, yttrend是其中含有的趋势成分, ytcycle是其中含有的波动成分, yt*是其中的潜在产出, 近似于yttrend, ytgap是我们最终要考察的指标, 即实际GDP对潜在GDP的偏离。估计潜在产出的方法有很多, 本文采用H-P滤波法来估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潜在产出。

(二) 我国潜在产出的估算

H-P滤波法把样本点的趋势值当做潜在产出, 通过最小化式来估算出潜在产出值 (T为样本期) :

其中, Yt表示第t期的实际产出, Yt*表示Yt中的趋势成分 (即潜在产出) , λ是对趋势成分波动的惩罚因子。式中对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进行了对数变换, 以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

由《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统计数据可计算获得我国1978-2008年实际GDP时间序列Yt, 实际经济增长率序列Pt, 以1978年记作t=1, 以后顺延, 2008年t=31。使用Eviews5.0, 运用H-P滤波法, 取λ=6.25, 对Yt进行估计后得到了我国1978-2008年的潜在GDP时间序列Yt*, 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到潜在GDP的增长率 (即潜在经济增长率) 序列Pt*。

(三) 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的划分

前文已经指出, 可以用总产出时间序列对于其长期趋势的偏离程度来衡量经济波动, 因此引进波动率来描述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波动率的定义式为:

其中, RFt表示t期的波动率, Yt表示t期的实际产出, Yt*表示t期的潜在产出。波动率反映了实际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 即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上下波动的程度。由表1的数据, 根据 (3) 式, 可以计算得到1978-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率, 用图形表示, 如图1。

由图1, 根据“峰-峰”法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共经历了4次完整的经济周期, 2008年起进入第5个周期, 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3个朱格拉周期 (固定资产周期) , 1个基钦周期 (存货周期) 。若将1986-1988年的经济周期作为副周期并入1989-1994年的经济周期, 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基本属于朱格拉周期, 说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 (即设备和基础设施投资) 波动的影响, 属于投资驱动型。

(四) 我国经济波动周期的特征

前面根据潜在GDP的值算出了1979-2008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测算, 1978-2008年间, 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89%, 而年均潜在经济增长率 (不含1978年) 达到了9%, 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较快, 一直处于高位增长。

对于中长期波动, 一般采用波动系数来描述。波动系数反映了变量剔除长期趋势后的标准差与变量均值的比率, 用公式表达为:

其中, CF为波动系数, Yt表示t期的实际产出, Yt*表示t期的潜在产出, 为平均实际产出, T为样本期。经测算, 1978-2008年间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系数仅为1.32%, 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从波动幅度来看, 由表1我们可看出, 从第1个经济周期到第4个经济周期, 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除第3周期外) , 且两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变化相当平缓。从波动周期长度来看, 从第1个经济周期到第4个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长度分别为8年、3年、6年、13年。若将第2个周期作为副周期并入第3个周期, 可以看出, 经济周期不断拉长。

综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如下特征:1.我国经济周期接近朱格拉周期, 属于投资驱动型;2.我国经济高位平稳运行, 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周期不断拉长。

三、当前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

(一) 分析和判断经济周期阶段的工具

经济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研究当前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就是要判定目前我国经济位于哪一个阶段, 即判断当前经济形势, 从而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周期的考察, 主要立足于产出缺口法, 通过比较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的大小来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当实际经济增长率小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 经济位于收缩阶段。随着两者的缺口 (绝对值) 不断扩大, 实际经济增长率越来越低于潜在增长率, 于是, 衰退日益严重, 最后出现萧条乃至大萧条。萧条持续一段时间后, 如果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缺口 (绝对值) 逐渐缩小, 意味着萧条和衰退程度不断减轻和缓和, 实际经济增长率朝着潜在增长率水平接近, 进而步入复苏阶段。当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并超越潜在经济增长率时, 两者的缺口最终变成正值, 一个正的缺口意味着过度就业、工人超时点的工作和机器超正常的使用率。这时, 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陈乐一, 2007) 。

为了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 需要对我国未来的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进行预测。

(二) 我国未来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预测

前面算出了我国1978-2008年的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为进一步分析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在未来几年的变动趋势, 这里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的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进行预测, 并根据预测结果计算这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 GDPt表示t期的产出, GDPt-1表示滞后一期的产出, GDPt-2表示滞后两期的产出。

由 (5) 式, 运用Eviews5.0分别对表1中1978-2008年的实际GDP和潜在GDP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如下:

其中, Yt和Yt*分别表示t期的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分别运用 (6) 式和 (7) 式, 对2009-2012年的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进行预测, 然后进一步计算出2009-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 预测结果见表2。

结合表2和前面得到的数据, 可计算得到1978-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值序列, 如图2。

这里对1998年以来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经济周期的变迁过程。从图2可知, 从1995年开始的经济收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1998年达到谷底, 说明1998年我国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当时的市场疲软。1999年我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 到2000年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基本持平, 说明1999-2000年我国经济处于复苏阶段。2001年, 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值又有所下降, 经济波动出现反复, 经济复苏不稳定。2002年开始, 我国经济真正开始稳步增长, 2002-2007年实际GDP增长率持续上升。2002-2003年处于复苏阶段, 2004-2005年又出现微小回落, 2006年、2007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值为正, 且缺口不断扩大, 这表明2006年以来经济已经位于繁荣阶段。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和全球经济低迷导致我国经济从波峰直接掉落到低谷, 实际经济增长率远低于当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说明2008年我国经济进入衰退、萧条阶段。表3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 从图2可看出,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全面复苏阶段,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仍会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 但是缺口在不断缩小, 这表明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可能持续位于周期的复苏阶段。

四、总结

研究表明, 1978年以来我国经历了4个完整经济周期, 从2008年起进入第5个周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如下特征:1.我国经济波动属于投资驱动型的;2.我国经济高位平稳运行, 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周期不断拉长。当前, 我国经济位于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 经济形势好转, 下一步的首要任务是加速经济复苏和回升势头, 推动我国经济由复苏走向繁荣。要实现这个任务, 就短期而言, 政府应该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并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相互协调和配合, 从而刺激总需求, 加速经济复苏和回升。就长远来看, 要深化体制改革, 调整经济结构, 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摘要:本文通过H-P滤波法分离出实际GDP的趋势项和波动项, 依据波动率划分了我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 并分析了经济波动的特征, 最后通过产出缺口法判断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H-P滤波法,波动率,产出缺口法,经济周期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新阶段[J].经济研究, 1996 (11) .

[2]董进.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的测度[J].经济研究, 2006 (7) .

[3]范德成, 王晓辉.基于谱分析的安徽省经济波动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8 (10) .

[4]李静萍.我国经济周期测量-基于ICA的研究[J].统计研究, 2009 (5) .

[5]孙小英, 陈杰, 杨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J].当代经济, 2009 (2) .

[6]陈乐一.再论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J].财经问题研究, 2007 (3) .

[7]John B.Taylor and Michael Woodford, et al.Handbook of Microeconomics[M].B.V: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99.

上一篇:大学理科热门专业下一篇:老鹰捉小鸡游戏小学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