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形势及对策

2024-08-01

面临形势及对策(精选8篇)

面临形势及对策 第1篇

机床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1、机床的设计及创新能力不能满足航空航空制造业需求。

2、没有成熟的数控系统,国产的数控系统始终没有做大做强。

3、机床精度及精度的保持性不够。

4、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

5、成附件的质量有待提高。

6、服务意识薄弱。

7、国内数控机床现状:在中档和经济型数控领域内发展迅速,市场的占有率

较高,但是在高档机床发展方面较为缓慢,长期在中低端市场竞争,高档数控机床的设计、制造、生产经验不足。

对用户工艺的了解不够,机床设计有针对性不强,对机床的现场应用不能提供技术支持。机床设计不注重细节,尤其对辅助装置的可行性考虑不够,安全防护装置设施不完善,切削、冷却液飞溅严重。机床的检测性能技术不完善。

8、传统的机床加工模式在当前是不适用的,不健全的,机床制造业应当有通

用的机床但对一些特殊的产业,谋求量身定制机床的开发和研究尤为重要,比如能源、航空、航天等。

9、机床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全套的、整体的、最优化的的解决生产的方

案。

10、机床企业要善于创新、寻求不断突破,形成创新机制,长效运行,推动创

新机制。

11、应当明确目标,发展无污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面临形势及对策 第2篇

目前中国税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税制进行调整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政策和制度带来多方面的冲击,税收制度也不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税收政策国际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税收制度特别是国际税收规范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自由化的步伐应该保持一致。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的电子商务流动在全球范围迅速兴起,这些交易活动具有(参与者)边界性、数字交易的隐秘性和无纸化操作的灵活性等特征,使传统贸易形式和劳务提供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现行税收政策中,有的已无法适应这些新情况。因此,我国税制改革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建立适应国际规范的税制结构。适当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开征社会保障税,逐步建立以增值税、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2.按国际规范完善所得税制。统一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扩大征收范围,统一规定纳税人的认定标准,适当取消或降低税前费用扣除项目或标准,规范资产的税务处理,合理选择税率,适当取消或削减所得税减免项目。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拓宽税基,降低税率,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规范严密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制度。

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适应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税收政策机制,增强税收政策对国际经济的适应性。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思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可从三个方面展开:—是对国别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二是对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三是对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

二、我国现行税制改革面临加入WTO的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管理多边国际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其有关协议中指出了一些与税收相关的规定,如关税减让、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补贴、透明度等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我国税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要求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在进口关税方面,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有关农业品和工业品关税减让表规定,关税总水平由2002年的12.7%降低到2003年的 11.5%.其中工业品由11.7%降至的10.6%,农产品由18.5%降至到17.4%包括传真机、电传打字机、手持式无线电话机、耳机等商品将实行“零关税”。同时将调整关税配额外的关税税率,实行关税配额的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豆油、棕榈油等产品的配额外关税税率降低。非关税措施将受到限制,但根据WTO有关规定,出口产品的退税是允许的,因此,可通过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提高其国际市场生产力,应充分发挥增值税在这方面的功能,保证及时、足额退还出口环节增值税,鼓励出口,并对所有进口产品确保征收增值税。

2.调整税种设置和结构。一方面税源的变化必然导致税种结构的变化,比如,跨国收入的增加必然要求相应加强直接税在税种结构中心地位,并发挥其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税源变化及贸易规则的变化需要改立新的税种。例如,出于WTO对环境污染产品

加强约束的考虑,设立污染税等等。同时,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国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执法的规范性,税制设置要与国际通行税制接轨,与世界有代表性国家税制结构趋同,增加税制透明度。使税收执法方式、手段、程序适应知识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为投资者提供更明确的信息和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调整税收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在税收制度调整方面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应采取如下措施:

1.赋予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由于税收立法权、解释权、减免权等高度集中在中央,在地方税收体制内,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税权,这种状况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积极性。因此,根据税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可以考虑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不违背国家税收基本法律的前提下,赋予西部地区政府制定本省区某些地方税收法规的权限,并适当下放一些税种的管理权限。

2.对西部实行适度的轻税政策,这是促进西部大开发不可缺少的条件。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以考虑实行投资抵免;个人所得税方面,为了吸引人才到西部创业,可以考虑对科技人员的工薪所得适当提高其扣除额;在流转税方面,可以对西部金融机构实行优惠的流转税政策,以吸引外来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开发。

3.调整部分税种的收入分成比例,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现行的税收分成比例全国一刀切,西部地区的财政比较困难,应根据西部实际情况调整税收分成比例。可以考虑适应提高增值税的地方分成比例。可否设想将增值税分享比例由目前的25%提高到30%或40%,甚至五五分成。增值税返还系数也应适当调整。

4.改革完善地方税制,进一步发挥地方税制的财政、调控和监督职能。1994年税制改革,中央骨干税种已全部到位,但地方税制建设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相对滞后,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应加快地方税制改革的步伐,适应西部大开发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对中国税制的认识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了税收制度,税收按其课税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两类,并由此构成一个国家的税收体系。而税制结构模式则是指一个国家的税制以何种税为主,它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和一些其他因素来设计建立的。目前,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以直接税为主体;一种以间接税为主体;另一种以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双主体”。我国自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来,一直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增值税为核心的流转税课税比重超过了税收总额的70%.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成为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第二大税源。可以预计,个人所得税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及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而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一支极具发展潜力的税种。

然而,我们不能仅凭这种情况就得出判断,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了。从真正意义上讲,我国不仅现在没有建成“双主体”模式,而且距离该模式的真正实现,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其原因在于:

1.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2.所得税的规模与其本身的缺陷决定它目前无力承担“主体”一职

(1)个人所得税的制度缺陷

第一,分类课征的模式有失公平,极易诱发偷逃税和避税行为。

第二,免征额与费用扣除标准不尽合理,已不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第三,个人所得税由地方征管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2)企业所得税的制度缺陷

第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负不公平。

第二,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很好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

第三,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仍未摆脱行政隶属关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税收征管水平滞后

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征管水平还比较落后,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难以形成对所得税的有效征管,这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当前“双主体”模式的真正建立。可见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得税制度设计上的弊端及其现有规模的制约,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模式只能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单主体模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主体”模式。

二、“双主体”模式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分析高含水油田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第3篇

1 高含水油田面临的形势

相对于低含水油田和中含水油田而言, 高含水油田的开发是十分不容易的,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难以攻破, 同时在开发地区上的特殊环境, 也是不容易解决的。所以, 我国目前很多的高含水油田仍然是处于待开发阶段, 未进行深入的探究。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看, 高含水油田所面临的形势,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剩余油分部零散, 老区调整难度加大。我国在油田的开发时间上较长, 目前所存在的高含水油田, 在剩余油方面, 分部的相当零散, 油气是在比较老旧的区域, 开发难度是相当大的, 技术和设备都有所不及。第二, 井况变差,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降低。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 完善的注采系统是注水开发油田保持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提高老油田水驱采收率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在具体的工作中, 必须顾及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 已知的多数高含水油田, 井况并不理想, 油气是在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方面, 正在持续的降低。第三, 常规手段、技术挖掘剩余油效果变差。

2 高含水油田的对策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数量是比较庞大的, 所以高含水油田在日后的工作中势必会得到较大的开采。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石油的需求, 应针对高含水油田选择针对性的开采方案, 从多方面来完成石油的利用和油田的保护。在此, 本文主要对高含水油田的对策展开论述。

2.1 强化老区精细油藏描述, 从定性到定量认识剩余油分布

对于高含水油田而言, 要想更好的处理, 首先必须明确石油的具体储量, 有些高含水油田的储量也是比较多的。为此, 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 建议强化老区精细油藏的描述, 并且要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剩余油的分布。首先, 应对高含水油田的规模进行分析, 应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 加强密闭取心等措施, 了解高含水油田的各项数据和信息, 便于日后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来处理和开采。其次, 必须按照多学科协作的原则, 积极建立能真实反应地下状况的高精度可视化三维动态地质模型。高含水油田的开采, 必须对地下情况有详细的了解, 否则是不能较好解决问题的。第三, 我们在认识剩余油分布的时候, 还可以利用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技术、油藏工程方法等等, 对高含水油田的各项参数和设定, 做出明确的规范。

2.2 井网、层系重组, 并进行分层注水、深度调区等剖面调整工作

在高含水油田开发的过程中, 如果仍然运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 势必会导致高含水油田得不到全面的开发, 其中含有的大量原油都会浪费掉, 甚至是造成周边区域的污染。对待高含水油田, 还是要从其自身的特性出发, 要确保在开采过程中, 一方面可维护好油田本身的环境, 另一方面可更好的将原油全部开采出来, 减少浪费。为此, 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 建议对井网、层系进行充足, 并且积极的开展分层注水、深度调取等剖面调整的工作, 确保高含水油田的开发万无一失。一般而言, 井网重组是在重新构建精细油藏地质模型的基础上, 将储层物性、原油性质和水淹程度基本相近的小层, 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隔开的韵律段, 重新组合开发层系, 并根据不同层系的开发特点实施工艺技术配套和地面技术改造, 同时进行细分层注水和深度调驱等剖面调整工作以进一步完善注采系统, 提高储量控制程度, 增加油井多向受效方向, 充分发挥各层的生产能力, 大幅度提高注水波及体积。

3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含水油田所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并且从多方面提出了高含水油田的处理方案。以目前的情况来分析, 高含水油田的数量较多, 能够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需求, 利用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可以将高含水油田中的原油较好的开采, 即便花费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总要比浪费或者是破坏要好。日后, 应对高含水油田开展深入研究, 制定更多的开采方案, 要从客观上来完成开采, 减少主观上的臆断和错误的方法。

摘要:高含水油田是开发的重要阶段, 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可供采出。但是, 高含水油田与一般的油田存在很大差别, 不能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对待, 否则将会造成油田的较大损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含水油田的数量多, 并且其中所含有的原油数量, 不过是相对而言比较少, 如果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 还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 并且在经济效益上也是制定肯定的。日后, 在开发过程中, 应研究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 深入开发, 充分利用。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形势,对策

参考文献

[1]曾辉勇, 任世林.高含水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提高采收率研究[J].内江科技, 2011, 05:149+205.

[2]刘美杰.特高含水老油田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2013.

[3]王玉普, 刘义坤, 邓庆军.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现状及对策[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 01:1-9+131.

中国外贸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第4篇

全球化矛盾加大,但趋势不变

有一段时间全球都在推全球化,现在美国陷入危机了,一口咬定中国的振兴和扩大出口使得美国丢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其实,全球化争议一直就存在,从经济角度,全球优化配置资源,对企业的发展绝对是有利的。企业从来都是认可全球化的,哪合适往哪配置,政府从选民和政治概念考虑,可能有得失的问题,其实也未必是失,因为他的银行保险通过全球化在很多国家扩张,利润也是非常高的。

我认为,全球化这种大趋势不会变。即使将来搞新兴战略产业,搞节能环保设施,美国也不可能独立完成全部制造过程。因为美国的工资成本比我国高7~10倍,最终在很多制造环节还是离不开像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现在之所以有矛盾,是因为经济危机造成的。危机后世界经济平衡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对平衡的认识始终是矛盾的。

现在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虽然有G20磨合,实际上进展不大,不能够平衡下来。现在全球治理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和世贸都有问题,很多制度性安排都要做调整。最近,全球经济复苏又出现新的矛盾,债务危机和现在的经济增长回落,显然还不是一个简单的震荡,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总的来看,欧美的经济危机是系统性的,是长期增长的一种矛盾的积累,或者说是泡沫因素造成的,解决泡沫出手的手段虽然暂时有效,但是政府制造了更大的泡沫,从银行泡沫转成债务泡沫,泡沫早晚要破灭,关键看怎么扛。总的来看,如果到了欧美,你会发现没什么大变化,但是你仔细看它的经济数据,2011年肯定大幅度下调,这样的格局应该说还是很难创造新的就业的。

对外贸易面临新压力

从我国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形势发展使我国面临一些新的压力,特别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像金银铜铁大部分都依赖进口,石油、铜等50%以上依赖进口,煤炭进口的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资源消耗问题,必须得转变增长方式,适当控制原材料消耗。而且我们的劳动力优势变化比较大,现在往上调最低工资,只是平衡一下,高端的人才还是非常短缺,结构性矛盾已经产生,如何加快稳定一部分技术工人,然后再培育一部分新的技术工人,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包括外贸竞争力,多数企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有一部分过于劳动密集型的、客户又不稳定的已经开始调整和改行了,留下的确实是比较好的,我们始终认为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临界点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国企业基本集中在制造环节,创新部分和下游部分都比较弱。我们最近一直在分析中美利益分割,我国出口的产品,国内最多占价值的40%,还有50%以上在美国流转的,包括运费、当地转移、仓储、批发、零售,每个环节的增值部分恐怕比产品部分大得多。另外一点,现在的外贸的顺差压力,虽然缓解一点,但是压力还是比较大,有一种观点认为好像觉得出口比例太高了,但是我们一致认为出口不应该削弱。

当然要说成绩也是很多的,我们确实感到入世之后外贸的结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以及增加值都在增加,鼓励延伸,延伸之后国内创造的价值会更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已经是大块头了,应该考虑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我们缺的是人才,缺的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定义是一个集团内40%的利润来自于本土以外,现在应该找不出来几家,华为和中兴有可能会达到这个标准,海尔和万象都达不到,其他的一些大型企业,从国际跨国公司的角度讲,最多出口能达到30%~40%的比例,怎么样走出一条真正的跨国经营之路,这是中国将来在世界立足的一个支撑点。中国有了这样的企业,全世界主要国家有我们的布点、有我们的分公司、有我们的合资公司,那个时候你再听全世界的声音,很可能就不是一边倒,真正有点强国、大国的意思。

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还是要正确认识外贸的作用,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我们一般认为出口在20%增长的情况下是正常的,如果低于20%,应该是有问题的。2011年刚开始有几个月低一点,现在看基本维持在25%左右,但是我们也不会永远保持出口强势,你要积极扩大进口,而且扩大进口的作用点关键在机械设备、装备制造业,这一环节扩大进口的速度应该加快,应该给配套政策。

另外,要积极调整发展战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和升级要同步,还要有自主创新。更关键的是大中型企业一定要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你不同于中小企业,按照常规国际竞争理论来讲,你现在生产的一代产品一定要有后备的下一代产品,或者有正在攻关的项目。

加快产业布局也非常重要。现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东部沿海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往中高端走。在中高端具有竞争力,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加快向中高端过度。我不是说中西部就适合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一部分制造业从出口角度看有条件转移到中西部,过去存在运输问题,现在如果落户在重庆,包括云南,一条高铁连到黄埔港,两个小时就能到达,根本不存在出口障碍,而且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还是相对充足的。

按常规讲,我们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应该有一段时间是重化比例比较高的,像石化,整个制造能力不强,包括装备制造业,一直没有放在重中之重,在政策配套和发展机制、促进方面推动的不够。机械装备制造业应该走在前面,还有与之配套的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我们现在等于直奔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节能汽车和太阳能这些国际上最高端的领域,这需要有一个产业化的过程。

加快建立海外营销网络,解决掉我们在营销环节的很多障碍也很重要。我们只会制造不行,一定要营销,要考虑微笑曲线另一头。我个人认为,我们在下游发展的话应该是具备实力的,多年来我们已经跟国外一些客户合作的不错了,但一定要研究当地的转运问题、仓储问题、批发问题、店铺布点问题,哪怕通过合资、通过参股先进入这些领域,一点一点地形成企业自己的营销网络。

此外,企业要积极参与全球经营治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整个国际化进度看,我们实际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不同层面的外语直接沟通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有时候我们总说要话语权,话语权是当你有了发言的机会,你的发言能够影响人的时候、能够打动人的时候才叫话语权,不是给你一次发言机会就叫有话语权,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另外,中国很多理念还是非常先进的,像互利共盈、包容性增长,危机期间的合作是很重要的,你要解决这种危机,显然唯一出路就是大家加强合作,把蛋糕做大,双方才能受益。

面临形势及对策 第5篇

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姓名 :宝音

联系方式 :***

关于乡镇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摘要近年以来,乡镇交警大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多措并举,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有效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四项指数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但尽管如此,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是近年来,随着乡镇道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基本上达到了镇镇相连,村村互通,为广大农牧民的出行提供了舒适快捷的道路交通条件。但由于农牧民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些都为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埋下不少隐患。

一、当前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无” 车混迹于偏远乡镇,使管理防不胜防。这几年,经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不懈打击,有一大批不符合客运手续的机动车已退出了客运市场,但一些地方仍然还存在“黑车”从事违法客运活动。为了躲避打击,他们或隐蔽在乡镇“打游击”,或乘人口流动旺季时捞一把。虽然说不是很普遍,但其隐患确实不可小视,可以说是一颗颗流动的“炸弹”,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是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2、无牌无证、报废车上路行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各类重点工程的上马,一些单位常常临时雇请一些“黑车”,如公路硬化工程建设中运送水泥砂石的车辆,个别企业运送成品的车辆等等,他们打着重点工程建设的旗号横行于街道路面,给交通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对群众的生命也构成严重威胁。暂扣后,又涉及优化地方经济环境问题,给处理工作增添了人为困难。

3、摩托车事故居高不下。近年来,由于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摩托车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之路面质量的不断改善,为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触目惊心。虽然我们对此不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大会战,但是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仍然占到事故总数的多数。由于摩托车发生的事故中又以无牌无证的居多,所以有些摩托车驾驶人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一逃了之,为事故的及时处理和结案增添了极大的难度,给当地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4、占路为市,违章作业现象难以取缔,马路市场、违法占道作业隐患多。广大乡镇沿袭多年赶集习惯,一到赶集日,各自画地为牢、占道为市,不仅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不时酿成交通事故。另外,比如建房占用街道、公路有效路面堆放物料;利用路边门面开办汽车修理业务等,不仅影响了道路交通的畅通和车辆行驶安全,还不时引发交通事故。

5、乡镇道路硬化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未及时跟上。调查发现道路硬化工作基本上达到了镇镇相连,村村互通。但是道路硬化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未及时跟上,许多急弯、陡坡路段、交叉路口缺乏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有的因公路列养问题,导致公路管理权限不明,路政与乡村相互推诿;这些农村道路与主干道交叉的路口大多未设减速让行标志及修建必要的减速带等设施,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6、农牧民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淡薄。虽然公安交警部门按照交警支队的部署,加大了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力度,但受警力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安全宣传工作仍不够到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态势尚未形成,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仍普遍不高。道路硬化虽然改变了农村路面凹凸不平的状况,使长期在差路上驾驶的农牧民群众感受到了在沥青、水泥路面上驾车的愉悦,但他们往往忽视了好路面存在的危险性,安全意识差导致超速、超载、无证驾驶等违法现象十分突出,交通事故频繁发

生。同时,相当数量的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经验少、操作技能差,甚至有些驾驶人不懂常见的交通标志、标线,因此经常发生随意掉头、不按规定道路行驶、乱停乱放、酒后驾驶、超速行驶、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据统计,我国由于交通违法引发的乡村交通安全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由于驾驶经验不足、措施不当引发的占事故总数的20%以上。

7、乡村道路通行条件差。随着“村村通”工程的不断深入,乡镇道路里程急剧增加,但很多乡村道路由于多种原因使得道路质量低下、安全隐患大,如:有的地区受客观地理条件限制,或是因为乡村道路等级较低,没有国家等级公路的相关指标限制,因此在设计、修建过程中降低标准,造成质量难以保障,形成坡长坡陡、弯多弯急、路面窄的事故易发地段;不少地方,因为生产、生活急需或是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利等因素,在道路建成后未按规定通过审查与验收就通行车辆;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红绿灯等道路标志、标牌,以及防撞墩、护栏、岗亭等交管工作和安保设施,加之水毁、坍塌、重压等原因,许多路段路基、路面、路肩损毁严重,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8、乡村公共交通资源匮乏、非法客运现象普遍。国家出台“汽车下乡”优惠政策和农村道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促进了农村车辆规模的迅速扩大,长安、五菱等小型面包车和小型客货两用运输车增长迅速。但据交管部门调研发现,这些车辆极少数作为生产生活工具由车主自用,而大多数被用于在赶场天、节假日从事短途客运或长期为单位、乡邻提供包车服务。这些非法营运的“黑车”,不仅车况没有保障,而且驾驶员操作技能差、无日常安全培训教育和必要保险,更经常严重超载,导致行车安全隐患严重、抗事故风险能力极差,且这些“黑车”的非法营运扰乱了农村客运市场的正常秩序,也给政府、管理部门带来巨大的安全责任风险。

9、乡镇道路交通管理能力及事故预防体系不完善。乡

村道路增加同时,交通管理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偏远地区,基层交管人员匮乏。在我国多数农村,由于交警人员不足,一般采取派出所协管交通的方式,然而,在派出所人手有限、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派出所在维护一方治安、预防违法犯罪的同时根本无暇顾及交通管理,因此,在许多地区,通过派出所协管交通的方式难以落实到位;其次,交通事故预防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然而,我国乡村的事故预防工作多数是各自为阵,没有真正形成合力,而公安交警部门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市区、国省道和旅游线路,使得这些地段的警力配备较充分,而其他乡村道路却监管乏力,这自然造成农村道路安全管理盲区多、空白多,且事故发生后避免二次事故的能力也较差;此外,部分乡镇政府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未建或不齐备,因此工作开展较少。

二、加强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人、车、路、环境”诸多要素,综合反映在交通管理与宣传教育、运输管理与安全监督、道路建设与设施维护、车辆生产检验与驾驶人管理等方方面面,其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社会性工作。要切实扭转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薄弱、基层脆弱、管控软弱的现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改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我认为,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实行部门协作配合,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大格局。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交通安全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乡(镇)、村组以块为主,定人、定责、包村、包车、包路段,建立以农村乡镇村组、学校为主干的前沿阵地。大力推进道路交通

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构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全方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

2、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监控管理力度,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制度建设入手,着眼规范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坚持经常性的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成立交通安全委员会,定期分析形势,研究预防对策。二是要制定交通安全防控措施强化路面管控力度,加强对交通安全矛盾最尖锐、问题最突出、最关键的时间内的防控力度。三是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突出对驾驶人、中小学生的教育宣传,以“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村”和“文化中心户”为创建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营造道路交通安全氛围。四是要健全道路交通建设与安全设施建设同步制度,将交通安全设施纳入农村总体建设规划,杜绝新的事故黑点,彻底改变过去重修路、轻管理,重形象、轻安全等现象。

3、严格责任追究问责制,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能,要严格责任倒查追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疏于管理引发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主抓领导,进行严肃查处,促使道路交通安全目标管理和责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要落实部门主管责任,强化依法监管,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突出管理重点,把住安全环节。首先,公安交警重点抓源头,严把机动车注册登记和驾驶人考核关,加强路面控管和秩序维护,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其次,工商、质检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把车辆生产准入关,大力清理整顿车辆非法改装和报废回收拆解企业,防止非法拼装、报废车上路。公路、交通、建设等部门要将道路安全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运输市场 的安全监管,严把运输市场的准入关。农机部门要管好管住拖拉机等农用车及驾驶人,要与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支持,形成执法合力。

4、对于现有的乡村道路应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各级政府要把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列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督办治理的重要内容,牵头组织安监、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加大排查力度,强化源头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对事故多发路段、通行客运车辆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进行全面排查,逐条路线建立台账,逐个路段制定整治方案,分县、乡两级落实整改责任。要将“安保工程”延伸至农村县、乡、村公路,重点改造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及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重点增加让行、减速标志标线以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的禁令标志等。县区政府应在本级财政中安排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资金,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治理。

5、加大农村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国家和各地区应该将扶持和改善农村公共交通状况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目标。国家应进一步扶持乡村公共交通的发展,结合群众需要科学设计公交线路,增加村镇之间的站点连接,灵活发放车次,如结合节假日、赶场日等农村居民出行人数多的特点增发公共车辆班次。

6、严把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关、积极探索乡村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驾驶管理新办法。公安、交通等部门可以从培训、考试、发证等环节入手,改进培训项目,严格考试标准,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技术和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对不严格按规定培训驾驶员、在驾驶员考试发证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坚决纠正。此外,公安机关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从驾驶资格升降级、审验、违章记分周期和车辆保费等方面入手,建立驾驶员的安全奖

惩机制,对无违章记分、无肇事记录的遵章守法驾驶员,要给予减免审验或延长审验周期、降低保险费等奖励;对屡次违章、肇事的驾驶员,要给予降低驾驶资格、缩短审验周期、提高保险费等惩罚,着力增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尤其应加大对于非法客运司机的惩治力度。

新形势下烟草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第6篇

当前烟草企业内部管理离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些阻碍中国烟草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存在的“瓶颈”问题,以实现中国烟草在新形势下实现跨国经营的良好目标。

1、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目光短浅,个别企业的管理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例如红塔集团就曾一度陷入多头出击,盲目扩张,顾此失彼,造成了企业主业不精,多元化发展缓慢的境地。但是,经过大力整合与再造,红塔、上海等烟草企业已经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烟草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和只顾眼前利益,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正如世界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观点一样,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

2、企业管理要从人治向法制转变,坚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使个人权利不至于形成真空,失去控制,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大投入,搞好人力资源的培育,打造学习型领导和学习型团队,增强企业的创新性和凝聚力,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法治,政企分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前导将是烟草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

3、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有待深入,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灵魂,那就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大厦,经不起市场激烈竞争的风雨,就没有生命力。许多优秀的企业都非常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策划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而忽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重视策划人员的创意,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致使企业文化只是花瓶,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同;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重视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特性的表达等等。当然,还有相当一批企业仍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对企业应对未来环境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挥不利。因此,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三)烟草企业组织结构需完善

就烟草目前情况来看,烟草企业绝大多数属于纵向管理型企业,即垂直管理。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权利集中在等级体系的上层,信息、指令和工作人员从一个层级向另一个层级,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有序地传递。等级链严格地定义着组织中人员和职能之间的关系,规定着工作的先后顺序。纵向型企业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严谨、等级森严、分工明确、便于监控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已日益显露。

一是管理层次多,必然导致机构臃、人员膨胀,从而造成管理成本增长和人浮于事,必然带来扯皮现象增多和管理效率低下。

二是管理层次多,势必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甚至会出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因为传统的纵向型企业推崇的是刚性管理。因此,组织结构层次分明,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高层主管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区分,员工的意见必须经过无数层中间管理人员的传递,才可能达到最高层管理人员,而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中间层管理人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知识和信息进行过滤。因此,到达企业最高层主管的信息不可能是员工的真实想法。同样道理,企业最高主管下达的指令或向下传达的信息会由于中间管理层人员的误解而变形。三是权力集中在上层,下属自主性小,参与决策的程度低,企业效率低,从而抑制了职工的创造潜能。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是迅速变化的环境,信息的层层传递将会延迟决策时间,使企业难以做出迅速的反映,从而降低效率。四是容易出现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相脱离,不便于交流,不易于沟通,出现脱离群众现象。

三、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对烟草企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约》,市场机制的不断改变,以及国外烟草大企业的不断介入,中国烟草企业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等方面的新形势。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发展时期,中国烟草企业如何做好充分准备,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以永续发展呢?

(一)面对《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烟草经济发展的必然,符合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这将给中国烟草市场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是烟草国内市场国际化, 二是烟草市场竞争多元化,三是烟草产品趋向高新化和健康化,四是烟草营销方式现代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烟草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即面临来自国际先进烟草业的激烈竞争,又来自烟草企业内部存在的缺陷和中国烟草市场环境不完善三个方面。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中国烟草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原则下参与全球化竞争,中国烟草企业无法再象从前那样在国内市场中靠政府的特殊保护,而必将面临着许多发展压力。诸如关税大幅降低,政府不可能采取非关税措施对烟草企业进行特殊保护,非关税保护措施将被彻底取消;一定时期内流通领域市场将开放,外资在中国烟草市场设立分销企业数量限制将不存在,尤其是允许外企在华设立分销体系;中国烟草企业将面临国外同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强烈冲击;由于高效率低成本新技术可以代替一定的手工劳动,部分单纯性劳动密集型烟草企业将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等等。

除了国际先进烟草企业对中国烟草企业竞争压力加剧之外,目前,中国烟草企业还面临自身内部缺陷的挑战。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政企不分、产品结构严重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档次低、缺少科学的经营战略等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单纯靠降低成本和打价格战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而制度性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所导致的烟草企业品牌集中度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烟草企业的发展后劲。

(二)面对《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新形势所面临的有利因素

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国烟草企业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有挑战也有机遇,世界贸易组织带动下的世界经济是法制经济,有着相对透明的各种经济运行规则,所以,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利大于弊,中国烟草企业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使烟草企业发展壮大;同时,这也为烟草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烟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烟草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1、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中国烟草发展将拥有更广扩的市场空间,中国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所以,世界上先进的烟草企业对中

国烟草市场早已馋涎欲滴,意欲与中国烟草大分一杯羹。中国烟草早已作出了及时反应,开展了行业体制整合,关小并大,打造中国烟草集团,商业为稳占市场,应对挑战,牢固地构建起了金色的烟草网建这一“生命工程”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2、打造诚信服务体系,实行人性化管理。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明显,世界经济发展对信用经营越严格。所以,中国烟草必须走跨国经营之路,打造诚信经营体系,树立中国烟草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就此,中国烟草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诚信烟草。

3、世界烟草越来越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生产全球化与分工协作对中烟草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烟草企业创造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使烟草企业通过相互分工与协作可以制造出过去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制造的产品。生产全球化与分工也将使更多的中国烟草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范围内,由于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口众多的国情,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将是中国烟草企业发展的优势领域,因为廉价的生产力、原材料和运营成本等将会使中国烟草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全球化市场开放使中国烟草企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烟草经济竞争,从而促进中国烟草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烟草在世界烟草舞台上有一席立足之地。

5、从中国烟草企业来看,其生产与经营要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烟草企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寻求更高的收益率,有优秀的烟草企业家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严格遵守《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做到有可为,必大为。

四、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新形势下烟草企业的发展对策

面临形势及对策 第7篇

鸡产业在我国是个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和业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肉鸡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年饲养商品代肉鸡25亿只,加工肉鸡产品940多万吨,产量仅居美国之后,占全球总产量的15%,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全国肉鸡出口创汇10亿美元。肉鸡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广大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肉鸡产业更面临着新一轮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凡事有利必有其弊,纵观入世后的国际国内形势,肉鸡生产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冲击。从国际方面来看,正面临着越筑越高的技术壁垒和越来越强的市场冲击。入世后,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畜牧业和政治上拉选票的目的,在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进口的余地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设置绿色壁垒,提高检测标准,增加检测指标,限制我国肉鸡出口。日本、欧盟等从对少数药物进行检测化验到目前对抗生素等十几种药物进行精密检验,并不断提高“门槛”,制定了连他们自己也达不到的标准。在技术壁垒的作用下,肉鸡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走低。去年以来,由于我国肉鸡主导市场日本对我进行相当长一段时间封关,其国内库存减少,价格上升,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泰国、巴西等养鸡大国借机拼命扩大肉鸡饲养规模,抢占国际市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前一段时间,泰国、巴西出口欧盟的肉鸡产品也因药残超标等原因出口受阻,转而把销售重点放在了日本市场,低价倾销,致使日本国内肉鸡产品库存猛增,供大于求,因此,目前日本虽已对我开关,但价格跌入冰点,肉鸡出口企业存在出口亏损的状况。从国内肉鸡生产的实际来看,的确存有一定的问题。我国肉鸡出口受阻,虽然有国际贸易歧视的原因,但我国出口肉鸡产品被检出问题,说明仍存有先天不足。受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农民传统饲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肉鸡标准化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龙头企业在“一体化”管理上确有难度,有的养殖户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不按照规定擅自添加药物和延长用药时间的事件时有发生;检验体系、兽药管理体制等也落后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就有近60种认证体系,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统一认证体系,特别是在动物检疫方面,我国迟迟未加入国际防疫组织,拿不到进入世界市场的入场券,被别人的绿色壁垒牵着鼻子走。此外,国内肉鸡生产加工企业良莠不齐,标准化、组织化程度高的现代肉鸡生产加工大企业与标准化程度低的小型肉鸡生产加工企业并存,一些不具备产品出口条件的小型肉鸡加工企业,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出口产品,多次发生质量事故,影响了整个行业利益,降低了我国肉鸡产品的国际信誉。

二、肉鸡加工出口企业应对入世,培强做大的几点思考

我们山东诸城市外贸集团公司最早就是从加工出口肉鸡业务做起,由原先仅有7个人、36万元资产的外贸接货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拥有33亿元资产、2.3万名职工、60家自属企业、17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利税连续8年过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出口基地之一,被列入520户国家重点企业、151户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多年的创业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肉鸡加工出口企业要想在入世后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做大培强,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下功夫、做文章。

1、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拉长加固肉鸡产业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我们公司 发展壮大的最成功经验,就是产业化经营之道。新的形势下,产业化经营这一法宝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赋予其新的内涵,注入新的内容,争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结合近几年在产品出口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得天下

者得市场。产业化经营应该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上下延伸,进一步拉长加固产业链。在推行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了四个环节:一是抓良种繁育。我们先后从美国、荷兰引进AA种鸡、海波罗种鸡和先进的孵化设备技术,并参照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严格进行种鸡饲养管理、良种繁育,制定饲养、孵化、防疫的生产标准,严格操作规程,确保优质、健康雏鸡的供应。目前,我们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鸡繁育、生产基地之一。二是抓饲养管理。针对我国肉鸡饲养在商品鸡场建设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我们以改善饲养条件、提高饲养质量为目的,加快了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园区建设。对原有43处自属商品鸡场和4000多处社会合同养鸡场进行全面改造,使所有商品鸡场达到了全部封闭、纵向通风、网上饲养、水线饮水的标准,并通过了畜牧部门对出口禽肉养殖场的资格认证和CIQ的资格备案。同时,对新建自属商品鸡场按照国际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与农户联手建设标准化园区。目前我公司的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场面积达到225万平方米,年饲养商品代肉鸡能力达到8000万只以上,完全满足加工出口鸡源的需求。三是抓宰杀加工。我们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使三个宰杀加工厂全部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保认证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同时按照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对加工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各加工厂还按CIQ要求,制定并实施了《肉鸡产品标识追踪实施方案》,使出口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追踪系统,不仅强化了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而且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追踪到具体的饲养场和具体的产品,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良好的操作规范,加强了加工过程的控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抓出口检测。为建立产品出口安全的“防护网”,我们投资500多万元,为畜禽保健中心化验室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积极开展“两毒”和药残各项指标的检测化验,同时,建立疫情预警、控制系统,加强质量检测。目前,我们公司已实行宰前由集团公司中心实验室、加工过程宰杀厂实验室、CIQ指定的检测中心三个层次的检测。保健中心还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肉鸡宰杀鉴定小组,全面负责病毒、违禁药物残留的鉴定工作,综合检测化验和临床跟踪的结果,实行分类宰杀,确保出口质量。标准化生产的实施,确保了产品质量,打造了品牌优势,目前,我们公司的“尽美”牌肉鸡系列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了较高的声誉。

2、必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国际贸易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两眼紧盯市场,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变应变,才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去年,日、韩等国先后对我国的冻鸡产品提高出口“门槛”,设限封关,冻鸡出口严重受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根据肉鸡熟食品附加值高且受限少的特点,迅速调整产品结构,研制开发肉鸡熟食品,既转化了冻品,降低了贸易风险,又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益。目前,我们已与世界上最大的禽肉加工企业——美国泰森公司共同投资1000万美元,成立了年加工生产熟食品1.5万吨的山东泰森大龙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两处各8000平方米、年产能力分别为1万吨的熟食品车间,现在,我们公司的熟食品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万吨,今年1-10月份,共出口熟食品1.18万吨,创汇3900万美元。

3、必须加快实施多元化战略,全方位拓展市场空间。入世后,国内外市场融为一体,无国界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改进传统营销方式,加快营销创新。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实施了多元化战略,形成了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同一产品多个市场的多元化销售格局。国际市场,不单纯依靠日本市场,拓开、拓宽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中东、东欧、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使肉鸡出口国家扩大到近30个。即使在日本市场也不依赖原有客户,而是稳定巩固老客户,积极开辟新客源,形成了16大商社竞销的局面。国内市场,加强内销网络建设,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200多个销售网点,全力开拓国内市场,还不失时机地抓住麦德龙、沃尔玛等世界级知名超市进军中国市场和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快餐店在中国发展的有利机会,积极为其开发产品,在国内市场开辟了新的国际销售渠道。

三、对政府扶持肉鸡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肉鸡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企业冲锋献阵之外,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因此,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加快管理体制创新。重点是完善两大机制:一是快速反应机制。当前,由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职能分散,在贸易大战中不能及时组成专门班子,集中力量进行交涉,在解决贸易争端时争取不到主动权,不能有效地防止事态恶化,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组成禽肉出口应对领导小组,建立预案预警机制,一致对外,做到情报了解在前,应对措施及时到位,对外开展对话,对内加强监督,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为打破技术壁垒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二是兽药管理体制。药残超标是一些国家制约我国肉鸡出口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我国兽药的生产、经营、流通秩序又比较混乱,因此,建议国家对兽药生产厂家实行认证许可制度,避免各省、各地区各自为政,造成市场的混乱。同时,对兽药的经营实行专营或资格审查制度,对于兽药经营者必须取得一定资格方能经营。对违法经营者加大打击处罚力度,确保兽药市场环境清洁。

2、按照国际惯例,加快标准的修改与制定。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其实就是技术标准的规则,谁控制了技术标准,谁就掌握了进入市场的主动权。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数量的增长,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没有放到重要位置,环保意识薄弱,当前要想打通农产品的“绿色通道”,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标准来强化国内肉鸡产品质量,优胜劣汰,进而提高我国肉鸡产业的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标准”这把双刃利剑,来保护我国肉鸡产业。我国作为世贸组织的一个成员,随着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减少,我们也应充分利用WTO规则,制定出有利于我国肉鸡产业发展标准,并以此来限制国外“带毒”、“劣质”等产品的进口,不仅保护我国肉鸡防疫环境,而且减少国外产品对我肉鸡产业的冲击。

3、加快行业协会建设。目前,部门行业管理职能没有从政府转移到协会,使得协会在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价格协调等方面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在开拓国际市场协助政府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由于没有外事权,很不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去年日本对美国肉鸡封关,美国一周内就派出代表团到日本交涉,而我们代表团从组团到成行,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同时协会代表者国家利益和各会员企业的利益,但其经费不足又制约着对外宣传,交涉,产品推介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力度。基于以上种种不足,建议政府加强立法工作,赋予协会一定职能,给予一定的外事权,充分发挥其参与决策,协调自律和服务的职能,政府应该不断地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真正让协会能成为行业的代言人,出口创汇的引路人,才能不断地适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尽快改进肉鸡熟食品、调理品增值税计征办法。为使农产品增征税政策更为合理,自今年1月份起,国家对肉鸡产品的抵扣率由10%提高到13%,不仅使肉鸡加工企业减轻了

税负,更为重要的是在贸易大战中增强了对广大农户的带动能力,目前熟食品、调理品增值税仍是高税负,其进项税率(抵扣率)是13%,销项税率(征收率)是17%,按照销项税-进项税=应纳税的计征办法,其本身就存有4%的税差,这样存在不增值也要交增值税的现实;只要企业加工增值,增值税税负就一定高于工业品的17%,而且加工增值率越小,增值税税负就越高,如果达到18%,加工增值率需要达到400%。这样高的增值幅度,对肉鸡产品加工来讲是不可能的。尽管增值税属流转税,最终由消费者承担,但是由此推动熟食品、调理品价格的提高,必将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当前冻鸡产品因技术壁垒森严,出口日趋艰难,而加工出口熟食品、调理品是打破技术壁垒,加快肉鸡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应调整肉鸡熟食品、调理品的增值税计征办法,参照工业产品的抵征办法,按同一税率征、扣。同时,提高肉鸡熟食品、调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达到工业品的退税水平。

镇坪县生猪产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第8篇

(1) 生猪产业发展有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农村经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来抓, 畜牧业又以其见效快、受自然环境制约小等优势成为发展的重点, 生猪作为畜牧业之首, 各级党委、政府将在今后一个时期从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上给予大力的扶持, 去年, 陕西省农业厅把我县确定为全省的生猪一县一业建设示范县, 将从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 同时县委、县政府已把生猪作为立县之业, 采取超常措施, 把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向生猪产业聚集。当前, 全县人民发展生猪产业的热情高涨, 我县生猪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生猪产业发展机制全面形成。以行政推动、科技驱动市场拉动三大板块为核心要素的镇坪生猪产业化发展模式”全面形成, 随着产业的纵深推进, 产业化步伐的加快, 政策、技术体系的完善提高, 为加快推进生猪一县一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和智力支撑。

(3) 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稳步提升。一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立, 全县开工建设的母猪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良繁场达到9个, 已建成的50-100头的二元母猪场达到15个, 10-40头的良繁大户达到120户, 县内自繁自育能力迅速提升。二是效益性养殖设施能力全面提升, 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圈舍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以上, 达到年15万头以上的饲养能力, 生猪饲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是科学养殖技术普遍推广应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疫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龙头企业拉动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2 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我县生猪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 可以说面对的形势和发展基础是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十分严峻的问题和突出矛盾。

一是虽然当前生猪市场有所回暖, 但在前一段时间的生猪市场的下跌, 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导致养殖主体积极性受到挫伤。

二是疫病防控能力不够强大, 疫病风险很大程度的存在, 尤其是仔猪外调不够规范, 外调仔猪存活率不高, 加大了产业风险。

三是现代养殖技术普及率和规范程度不高, 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增加了养殖成本。

四是产业龙头不够强大, 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 对产业的拉动力不够。

五是产业链条中各个主体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各个市场主体利润分配不平衡, 仔猪生产和饲料供应环节利润过大, 挤占了处于基础弱势地位的养殖主体的利润, 致使整个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3 应对市场变化推进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1) 科学分析形势, 坚定发展信心。生猪市场价格下滑, 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是价值规律的主要表现, 是供求关系的一种市场化调节, 各级干部尤其是广大乡镇干部一定要理性的去分析生猪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 面对生猪价格下滑, 作为干部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正确判断, 决不能人云亦云, 要正确的教育引导广大群众, 更不能因为一时的市场波动就丧失发展信心。当前关键要弄清自身发展的优势、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找准应对市场波动的对策, 从而准确的把握市场, 应对市场, 真正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2) 依靠科技, 出奇制胜。依靠科技, 降低养殖成本, 确保市场价格下滑仍有一定的利润, 是应对市场变化最有效的手段。当前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快生猪良繁体系建设, 尽快建立县内自繁自育体系, 降低仔猪成本。

二要规范仔猪调运, 减少因外调仔猪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疫病威胁凡外调仔猪的必须在周边县区正规场家就近调运, 坚决杜绝跨省调运, 乡镇擅自组织跨省调运的, 由乡镇自行承担责任, 同时, 要加大公路检查、检疫力度, 县外贩运到我县的仔猪, 必须集中留置观察21天, 才能进入我县市场。

三要加强疾病防控, 在认真做好秋季防疫的基础上, 积极搞好“四不打”和补栏猪的补防工作, 提高存活率。

四要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规范技术要求, 降低养殖成本。

五要加大饲料市场监管力度, 要全面开展一次饲料市场清理整顿工作, 杜绝假冒伪劣饲料、过期霉变饲料进入市场损害养殖户利益, 同时要通过对比试验, 引导养殖户使用质优价廉的品牌饲料, 降低养殖成本。

(3) 焊牢利益共同体, 抵御市场风险。各个市场主体都是整个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断裂, 一旦各个主体之间利润分配失去平衡, 产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每个市场主体最终都会失去发展的空间, 因此, 各个市场主体尤其是加工、仔猪繁育和饲料企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 牢固树立只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自身才能最终获得最大利润的观念, 在确保自身有一定利润的基础上, 尽可能让利于处于基础弱势地位的养殖户。一是美味佳食品有限公司要按高于同期市场平均价格0.3-0.5元/斤的价格标准, 对本县商品猪全部收购。二是本县繁育场的仔猪销售价格要低于全国平均价格。三是渝康饲料公司的饲料零售价格必须控制在每吨5500元以下。四是加大商品猪风险化解力度, 凡在我县经营的饲料企业, 必须在农业局综合执法大队备案, 建立销售档案, 按每头商品猪2元的标准交纳风险金, 龙头加工企业每收购1头商品猪按5元的标准交纳风险金, 风险金要在每月日前足额按时入库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莹, 李大胜.美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及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0) :213-215.

上一篇:凉凉歌词是什么下一篇:求职信酒店经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