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2024-06-22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精选6篇)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1篇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欣赏、表演、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体现辛亥革命前后的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从中体验变化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所发展,出现了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有民主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趋势。

二、讲授新课:

上面我们谈到的仅仅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主要指的是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学生回答]火车和轮船。

[教师提问]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教师引导]请举例验证。[学生回答]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翻山越岭,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几天。[教师引导]除了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外,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火车、轮船这类便捷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讨论,火车和轮船在中国的出现,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不管正面的,负面的,都列举出来。[学生讨论]„„

回答一:人们出行速度加快,可以节省好多时间,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回答二:商品流通的加快,可以促进商品生产的加快,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回案三: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商业的人增多,劳动力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安排。回答四:火车的开通,改变了铁路沿线的经济结构,对原有的经济是一个冲击。

回答五:火车和轮船的开通,传达了新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回答六:火车的开通,也使帝国主义的势力延伸到火车开到的地方,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回答七: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中国的经济结构,而且影响到文化结构,更重要的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教师小结]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课本上郑观应的一段材料。在材料里,郑观应把铁路比作一个人身上的血脉。如果有铁路,则血脉流通,此人手足灵敏。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铁路,则像一个人患了风痹之病,半身不遂,举动不灵。在这种情况下,连自身都顾不了,只能任人侮辱。同学们,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在经济上是主张商战固本的。他的观点在当时是进步的。由此看来,铁路等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认同。

[教师过渡]中国近代,不仅在交通方面出现了新的运营方式,而且在通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通讯方式,那就是电报。[板书]电报

[教师引导]近代通讯和近代交通一样,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这里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只有二个,即电报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如何看待这个新生事物? [学生回答]电报出现后,商人可以用来传达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电报。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新生事物? [学生回答]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是西方列强侵华,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传到中国,另一方面它的出现,又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总体上应予肯定。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变化及其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逐渐变得丰富。这一点上,功不可没的,首推电影和照相的传入。除此以外,还有报纸以及专门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等。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文化生活的变迁”一目下的内容。了解中国近代在文化生活方面对人民群众影响较大的几项新成果。[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几项新成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照相、电影、报纸、出版。[教师板书]照相 电影 报纸 出版

[教师引导]应该是这样,文字描述和口头流传都可以失真,而且因理解不同,主观的成分增加得越多,就越远离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用照片来记载呢,就能较客观一些。我们可以看课本上的三个插图:“《定军山》剧照”“《渔光曲》剧照”“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都生动地记录了真实的情况。[教师引导]介绍完照相后,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电影的演变。[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伴以朗读、伴以录音机或伴以留声机配音。(学生可能没有留声机的概念,需要教师介绍)

[教师过渡]前面同学们说了,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还有报纸和出版业。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的主要宣传手段是什么?孙中山等人在发动辛亥革命时,主要宣传手段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主要是通过创办报纸和印刷发行书籍进行宣传的。[教师提问]当时的主要报纸有哪些?

[学生回答]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北京的《中外纪闻》《国民报》《游学译编》等。

[教师提问]这些报纸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政治性非常强,时事性也强,主要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而创办的。发行量不是太大。

[教师讲述]《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直到1949月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

[教师引导]关于出版业在中国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是由它出版的。

[教师过渡]由于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由于文化生活的变迁,再加上中国近代不断变革的政治大潮,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的移风易俗政令,使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看一看民国政府当时曾着重在哪几方面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一是剪辫,二是易服,三是废止缠足,还有跪拜之礼。

[教师强调]当然,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轮船只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能出现;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共学习了三个问题:“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请大家集体回答每一个大目下面的具体表现。(说明:指新的事物)

[学生回答]在第一目下,主要是火车、轮船和有线电报。在第二目下是照相、电影、报纸和出版。在第三目下是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等。(学生回答时,教师把内容写在相关目下)

课后反思:

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2篇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讲述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充分凸显了“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主题:一是火车轮船的出现,给人们的出行和商品流通带来了便利;二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线电报的传入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三是照相和电影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四是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一系列法令,是民主共和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必将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课程标准

1.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和掌握火车、轮船、电报、电话、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得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工业文明的传入,在改造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这些变化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难点: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让子弹飞》的视频剪辑

教师:同学们,视频展现的众多马匹在铁轨上拉火车的情景,看似滑稽。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火车确实是那个时期的新鲜玩意。那么,火车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呢?它给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感受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设计意图:以《让子弹飞》的视频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扬鞭起航步正轨——近代交通通信的出现

教师:同学们,假期爸妈带你们出去旅行,经常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 学生:汽车;飞机;火车······

教师: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旅行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你知道工业革命后,相继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吗? 学生:轮船、火车。

展示: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和轮教师:这两种交通工具与古代的马车、手推车、木船相比有何优点? 学生:速度快;载人或载货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小。展示:

材料一 对利用轮船的货运主来说,轮船的快速性能,又意味着经营资金周转的加快、周期的缩短,其结果必然导致贸易与货运额的加大,“蒸汽创造商业”一语的含义或许就在这里。

由于轮船技术的不断改进„„据统计,各个通商口岸进出外籍船舶货物吨位自1864年的660余万吨增至1894年的将近3000万吨。30年间增长近4倍半。—— 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

——郑观应《盛世危言》 教师:近代交通工具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生: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师:你能举一例说明吗?

学生: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几天。

教师:中国古代居外的人们用书信向家人传报平安呢。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通讯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教师:有线电报与过去的书信传递相比有何优势?

学生:速度快,安全系数高,效率高。

教师:有线电报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

学生:商人可以用来传递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电报。

教师:两次工业革命的文明成果相继传入中国,使中国在交通和通信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西方文明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火车的传入入手,设计中有视频,有图片,有材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交通通信的引入,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是社会的进步。)

二、春风拂面展风姿——文化生活的变迁

教师: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丰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近代在文化生活方面对人们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新成果? 学生:照相、电影、报纸和出版机构。

教师:在没有照相、电影、电视、录像带的古代,如果想把一件事、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保留下来,可以采取什么方式?

学生:找画师画像。

展示: 慈禧太后画像(左一)及照片(右三幅)

教师:与画像相比照片有何优点? 学生:清晰;逼真;栩栩如生。展示:

近代中国发生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一组照片

教师:请结合以上照片谈谈照相传入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以相片的形式锁定了历史的瞬间;保留了历史证据,提供了历史资料。

教师:报纸和出版机构也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报纸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教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人们用哪些报刊宣传他们的思想? 学生:维新变法时期是借助《中外纪闻》;辛亥革命时期是借助《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是借助《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教师:当时最著名的报纸指的是什么? 学生: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展示:

教师:《申报》学生:新闻、教师:报纸的版机构是学生:1897年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教师:商务印书馆现在还在运作。同学们家里有很多的字典、工具书的出版机构都是商务印书馆。1897年创立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至今已走过了近111年的历程。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萃、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为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展示,材料分析以及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文字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文明新风进万家——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师:思考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改变社会习俗颁布了哪些法令?

学生: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表演:

刊载的主要内有哪些呢? 评论,还有广告。

出现促进了出版机构的兴起。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出哪个?

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 4 表演场景 1:“军警为行人剪辫”

表演场景2:“孙中山和盐商”

表演场景3:“废礼仪”“改称呼”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展示: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时报》之《新陈代谢》 教师:资料展现了社会习俗的哪些变化?

学生:剪辫,易服,废缠足;废阴历改阳历,废跪拜改鞠躬。教师:你们能从礼仪和称谓上的变化体会到什么?

学生:体会到了由等级差异到人格平等的变化,理解了废除陋习的必要。展示: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教师:民国初年在服装方面,女性的旗袍开始普及,中山装成为男士追求的时尚。展示:

旗袍 中山装

教师:中山装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学说,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教师:社会习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很快的变化吗? 学生: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教师: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明新风渐趋形成,但受传统文化势力的影响,社会习俗的变化又是有限的;要想是文明新风成为社会民众的共同行为,还必须 5 推翻落后的封建制度,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国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资料、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讨论、表演历史剧为主,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习俗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四、追根溯源探究竟——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展示: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选自容闳《西学东渐记》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大体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选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 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确认了主权在民,法律至上,民主、平等的原则;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师: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鸦片战争始,在列强的侵略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宪法、法令方面的改革措施的冲击;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追求西方的社会生活成为一种时尚。

教师: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它的出现既与西方列强的侵略有关,又与西学东渐的浪潮有关,与开眼看世界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有关,还与辛亥革命的冲击有关。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会有更大的变化。

(设计意图:结合材料,使学生探究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借助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近代社会的变迁,曾受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封锁,曾受到封建守旧派抨击、曾遭受中国民众的排斥,但外来的物质和文化缺不断让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扬鞭起航步正轨——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

二、春风拂面展风姿——文化生活的变迁

三、文明新风进万家——社会习俗的变化

四、追根溯源探究竟——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八、教学反思

根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整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结合图片及小组内合作加强对交通方面火车轮船传入中国时间和作用的掌握,加强对近代通讯方面有线电报传入的时间和影响的掌握。使学生认识到交通和通讯的引入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影响。第二部分向学生讲述文化生活变迁的基本内容。通过向学生讲解西方发明的照相、电影传入和中文报纸、文化出版机构的基本内容,在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其内容及对近代文化生活的影响。第三部分借助图片、材料,直观形象地展现社会习俗的变化,使学生知道辛亥革命的冲击是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演出,加强学生对社会习俗内容的理解。通过小组的讨论和情境演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以材料展示为突破口,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理解、概括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并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一部分,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3篇

案例回放: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以一位“老爷子”的身份,设置情境问题引入思考。主要思路如下:“变”———交通通讯之变、文化生活之变、社会习俗之变→“因”———近代社会变化的原因→“思”———启示

最后是以诗歌(顺口溜)形式进行课堂小结

19世纪变化大,车船飞机和电话。西方文明传中国,文化生活也变化。

照相电影和印刷,传媒报纸与广播。国民政府始觉悟,改变落后旧习俗。

剪辫易服废缠足,握手鞠躬换礼服。社会习俗趋平等,文明发展向前进。

这样的教学设计流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但三个环节“变”、“因”及“思”相对独立,因此,根据组块教学的原理,还需要整合,按照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进,以第7课课后的“史海拾贝”———《人们的公仆》为例导入,具体思路如下:德高望重的老爷子,在1912年正月,晚辈给他拜年的时候,没有下跪,还发现他们的辫子不见了,服装也变成中山装或者旗袍,心里很不舒服,决定进京(南京)请愿,引入———交通工具之“变”,到了京城之后,进而发现了文化生活、生活习俗及通讯等之变,引发了老爷子的思考,渐渐的知道了这些“变”的原因,老爷子感慨万分,最后情不自禁赋诗一首(见上略)。这样的设计流程应该是比较流畅,抓住课题中“变”的主题,即由老爷子看见晚辈的“变”到自己亲身经历的“变”,从而引起老爷子的思“变”再到自己观念的“变”。这个案例,作为教师的我我认识到:

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现有教材为依托,教师应深入解读、消化教材内容,既要了然如胸,还要精心挑选、研读、整合,找出学生学习最基本、必须掌握的知识即核心知识点。从核心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选择有关的学习材料,整合学习内容,摈弃照本宣科、从头讲到尾的做法,将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

二、要对学生实际精心布局。核心知识点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或者学生面临的生活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程,围绕核心知识,从生活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重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需要的活生生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重组、整合,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场景,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及时与教材内容融通,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运用情境和时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迁移、运用,“以用促学”,以运用为主线,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带动起来,引领学生将学习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建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跳出教材教教材”。

三、要对学生精心渗透人文教育。教学应该实现内容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学目标的整体和谐发展,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世界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世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必须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将学生新学习的知识、经验、新体验到的情感等进行有机联系,整合,丰富已有知识、经验和情感等,让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在精神提升中享受快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灵性、焕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充分体验充分感受、充分展现智慧,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四、要精心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初中历史教学习惯于死记硬背,强化训练的大有人在,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然而,繁琐的训练让学生获得的零散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综合化的学习实践活动而难以整合,造成教学效益的低下,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学应增加探究性学习活动,将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转化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活动,并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中提升能力,在经历探究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总之,组块教学以学定教,删繁就简,教师选择、重组学习内容,设计、整合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围绕核心知识与生活情境的对接,积极挖掘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板块,教学流程就是在教师预设下,注重生成、调节的过程中组织教学板块的过程,达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综合效益。

摘要:组块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人文教育及探究性学习活动等方面整合成学习实践板块,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关键词:组块,教学,历史,运用

参考文献

[1]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0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4篇

易混点一: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剖析]

鸦片战争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两次战争都是在中同近代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所不同的是,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的,美俄伙同侵略;前者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前者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训练平台]

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西方列强主动发动的

B.两次鸦片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C.两次鸦片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2.“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这座世界著名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英法联军

C.德法联军

D.美俄联军

4.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队武器落后

B.清朝封建制度腐朽

C.清政府闭关锁国

D.清政府的军事指挥不当

[参考答案]

1.D2.A3.B4.B

易混百三: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

[知识剖析]

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大肆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的流血事件(政变),是反动的,具有阻挠和破坏性作用。戊戌政变的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训练平台]

1.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派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2.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3.右图所示机构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人民群众未被充分发动

B.帝国主义的破坏

C.光绪帝被囚禁

D.封建顽固旧势力的强大

[参考答案]

1.C2.D3.B4.A5.D

易混点三: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

[知识剖析]

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进行的革命,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权,辛亥革命结束。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广义上称为辛亥革命。

两者的联系: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促使了武昌起义的发生;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达到高潮。两者的不同点:武昌起义成功了,它达到了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辛亥革命失败了,它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利益的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训练平台]

1.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能够迅速对全国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是()

A.革命党的长期准备

B.起义士兵英勇奋战,占领武汉三镇

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积极支援

D.一些清朝官僚投机革命

2.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当是()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

3.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下列事件中,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B2.A3.B4.D

易混点四: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剖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①领导阶级不同: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后者是无产阶级领导。②革命对象不同:前者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后者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为主要任务。③发生时间不同:前者发生在1840年至1919年,后者发生在1919年至1949年。

[训练平台]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D.五四运动的推动

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有新旧之分,其主要原因是()

A.革命任务不同

B.革命性质不同

C.革命主力军不同

D.领导阶级不同

4.五四爱国运动为什么会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1.C2.C3.D4.B

易混点五: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剖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指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这一时期,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成分广泛,内部矛盾复杂。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坚持自己的抗战路线、分别领导两个战场,形成一种不太完善的合作局面。

[训练平台]

1.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中国建同后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同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级广泛参加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

A.社会性质

B.社会主要矛盾

C.两党的阶级性质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参考答案]

1.B2.D3.B

易混点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知识剖析]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政治范畴的概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经济范畴的概念。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另外,它还具有两面性:有反对外同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性;但同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依赖关系,这又决定了它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

[训练平台]

1.19世纪末,中同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19世纪70年代,宁波某资本家创办工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赖日本人的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了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方式开始形成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

[参考答案]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5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问题、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时代代入感,加深他们对于一百年前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渗透了关于本课的情感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出行方便了,交往密切了,生活丰富了等。

同时也要学生明确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变化是有限的。但最终要让学生知道尽管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代知识的回顾作为导入方法,让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对比,激发兴趣;通过学生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历史史实的短剧,让学生得出“落后挨打”,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通过填写选项,自己小结,达到理清线索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情感;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使命感。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前预习】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的输入有什么危害? 2、试述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经过。

3、《南京条约》签定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4、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才学习完中国古代史,今天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回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历史进程中,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同学们知道的都有哪些?(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地动仪、秦始皇陵兵马俑、祖冲之圆周率、长城等),当历史演进到清朝时,当时的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推行了什么政策?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那么,逐渐落后的中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我们今天来学习这节课: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那么,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呢?我们有请同学上来给我们表演几段场景剧,其他同学在观看的同时,想想,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什么样的情况?

当时的中国

1、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2、吏治腐败

3、军队腐化(甚至出现骑兵无马,水兵不习水现象)

4、生产方式落后,当中国仍然依靠人力为主时候,我们看到这幅图片,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1820年,其工业产量占据世界一半,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不断的在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而且,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英国人很沮丧的发现,欧洲产品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市场,我们来看看这个图表,英国的呢绒,布匹在中国很难卖,相反,中国的商品(茶叶、生丝、瓷器等)在英国却很畅销,贸易的结果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师:为什么英国的商品打不开中国市场呢?

生: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受自然经济的保护,我们习惯了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因此我们中国人可以自己生产,用不着买。

师:在正当贸易无法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英国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走私鸦片。

师:我们来看看鸦片激增图表,随着鸦片走私数量逐年增长,大量白银流入了英国。在这里,英国认为鸦片有害,不鼓励本国人民吸食,然而为了获取巨额利润却鼓励外销,这些彻底暴露了资本家的无耻和伪善,那么,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图片再作答,(介绍罂粟,它是一种看起来很美丽的花,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鸦片,人一旦吸食,就容易上瘾,时间一长,吸食者骨瘦如柴,三分似人,七分为鬼,甚至死亡,而且为了得到毒品,倾家荡产,杀人抢劫的都有,因此,对于这种东西,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师:结合课本上的《炮子谣》,同学们说说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生:毒害人的身心健康;大量白银外流;加剧中国贫弱……

师:面对这种情况,清朝有见识的大臣林则徐上书皇帝,请求禁烟,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于是有了这场震撼中外的虎门销烟。哪一位同学根据老师给的信息讲讲这一经过(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意义)

师: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200多万斤的鸦片,不小的数目啊,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仔细观察整个过程后,发现整个环节滴水不漏,连销烟的方法也十分巧妙,不是简单的“烧烟”,放进生石灰,煮沸再加入鸦片,这样就不能回收了。这让外国赞叹不已。

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虎门销烟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中国严禁鸦片的动人画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大规模打击毒品走私这一罪恶活动的先河,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表达,林则徐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那么,面对中国的这场禁烟运动,英国方面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由于这场战争是因为鸦片走私引起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所以这种战争被称为——鸦片战争。

师:有人说:“林则徐不禁烟,英国人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你认为战争可以避免吗?为什么?

师:我们从他这句话中寻找信息:“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实际上,英国的真正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生:不能,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保护鸦片贸易和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就算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会发动战争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过渡:不可避免的战争发生了,请同学们看看这个图,大概说说战争的经过。

生:两个阶段:1840—1841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1842:占香港岛(注意是香港岛,不是香港,香港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一步步被侵略的,什么时候香港回归祖国?1997年)、到南京,求和签约。

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有什么危害?同学们在教材上找找相关信息。生:

1、时间:

2、内容

师:这场战争有何影响?

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师:那么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学们简单了解一下。(半殖民地: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主权。半封建: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师: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思考:为什么中国会战败?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为什么被一万多人的英军所打败? 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指挥失当… …

师:实际上,归根结底,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落后。

师:这场战争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反思和教训?(落后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师:最后我们来对本课进行一个小结,让学生把“严重灾难”“走私鸦片”“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分别填到下列适合的位置,然后由学生来进行小结。【板书设计】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时间:1839、6

2、地点:虎门海滩

3、人物:林则徐(民族英雄)

4、意义

二、鸦片战争

1、爆发

2、《南京条约》

3、影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任务】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2.列强侵华罪行。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学流程】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其中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条?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在北京近郊就有这么一座废墟,每一个中国人走近她,都会感到惊慄和愤郁,那就是圆明园。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一诗中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那么圆明园如何遭劫,那璀璨的文明又是如何在强盗掩盖罪恶的烈火中化作残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揭露百年前的那次强盗的兽行。

自主探究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导学学案或者《历史同步学习与探究》〈探究过程〉内容,(填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只作了解即可。)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英法和沙俄)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

完成《探究》中的精思巧选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文,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进行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自主探究的内容比较简单,估计学生不会存在什么困难。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教师通过学生单选题的练习,考查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巩固自主获得的知识。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一、小组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文“火烧圆明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和发动国家分别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还叫鸦片战争呢?

(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1860年,英法,美俄为帮凶。

从战争原因上来看与鸦片战争基本一样,因此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二)、让学生观看课本P8《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法国大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控诉”、P8“英国《泰晤士报》对”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报道。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了的史实发生于何时?罪魁祸首是谁?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雨果是如何评价这一行为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强盗行为。)

(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9“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带表”采用地理方位了解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历程。然后请你给同学们当“小先生”,讲述沙俄侵吞中国领土的历程。(答案略)(四)、学生阅读“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

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3、取得了哪些成果?

4、请写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事迹。(出示问题,要求全班学生分

二、练习巩固

1、要求学生巩固记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相关国家和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弄清俄国侵占的中国的三大块领土,注意面积、条约和位置。

完成《学习探究》练习题的二、三部分。

分组后由组长主持进行探究,教师进行巡视。

在巡视中教师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第一题:这一问题的难点主要在于“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两次战争的目的,从而得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一结论;然后再分析战争的影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攻入了北京,中国失去了更多的领土,从而看出危害更大,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扩大。通过这一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此类问题的能力。即从目的来分析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影响来分析出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第二题:估计学生的疑难存在于第二问中,要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答案的能力,如“抢掠”和“强盗”等词,都能看出雨果的观点。

第三题:本题主要是鼓励学生敢说,然后是说的有条理,最后教师指出: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获得侵略权益最大的国家,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要求学生特别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

第四题:本题不是本课的重点,指导时不要让学生过多的分析运动的本身,而是重点指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即:青浦大捷和慈溪击毙华尔。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后,要求每小组将答案书写在小黑板上,进行展示,先由本组内进行补充,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进行评价。

。俄国侵占中国的领土情况,要指导学生将面积排序、将有关条约按面积排序、找出最大的一块等要点。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并及时进行点播和教学补偿。

拓展延伸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6日凌晨,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民间强烈反对,在巴黎大皇宫举办拍卖会,执意拍卖140多年前被抢掠走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两座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进行拍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拍卖。兔首和鼠首被掠流浪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她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胞。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并陈述理由。教师在进行这一问题的指导时,可进行再拓展,如,这些文物是何时以何方式流入法国?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近年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结果,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就本题来说,是要求通过对方式的设计来再次认识文物流失海外非正义性质。答案参考: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

反思完善

1、学生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通过反思,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偿教学和加以梳理,并强调重点,从而回归学习目标。)

2、教师进行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我们再一次为民族的命运而哀叹,再一次为清政府的腐败而痛恨,再一次为侵略的暴行而愤怒。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块的领土被沙俄割占,面积达我们今天国土的六分之一还要多,原本的一个“枫叶之国”变成了一只期待昂首的“雄鸡”。长哭当歌,那是在痛定之后。但我们民族的痛苦并没有结束,列强又一次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伸向了美丽富饶的天山南北,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收复新疆》。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如今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到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近代的中国农民怎样担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任务的?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包含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剥削两方面的内容。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已融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义,说明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政治上从西方寻找救国方案,带有时代的特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参阅P46《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在下面用箭头表示先后攻占地点:

金田——永安——桂林(未克)——全州(冯)——长沙(未克、萧)——岳州——武昌(50万)——九江——湖口——安庆——南京 3.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北伐、东征、西征三大军事行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然后要求学生归纳下表,培养学生利用表格归类和比较知识的能力。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东征

目的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领导 林凤祥、李开芳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 失败 败湘军,进江西 夺扬州,破两大营

作用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这里需要强调三个问题: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天京变乱:

教师补充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2、重建核心:

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主军,洪仁轩主政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形成。

3、积极防御:

着重指明下面几点即可: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4、天京陷落:1864年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掌握它的原则、方法、理想,领会它的基本思想。(1)内容:

⑴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 ⑵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⑶实施目的:大同社会(2)评价:

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以土地为中心全面改造封建社会建设农民理想社会的方案,前所未见。它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均田”斗争思想,第一次鲜明突出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⑵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资政新篇》(1)内容: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于1859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

教师补充材料:“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让学生阅读、思考、概括《资政新篇》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然后对学生的概括作简单总结。

这段资料提出了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有:第一,同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擅入我国内地。第二,同外国交流文化,准许外国人为我国献策。第三,同外国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

(2)评价:

《资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问题探究

多难的民族必将产生雄健的精神,在屈辱中站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巨人。在近代的中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广大农民阶级在太平天国的旗帜下奋起反抗和斗争和追求农民大同理想。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为什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其又会对近代的中国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可以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革命纲领的空想性、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之处。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由多角度去探究去讨论。例如太平天国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它的历史作用首先在于对封建统治的沉重打击。结合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的主张去理解运动对封建生产关系、封建统治秩序的冲击。虽然太平天国斗争的主要矛头是清王朝,但时代也赋予了它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引导同学学习课本学思之窗】介绍太平天国领袖们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外交政策的具体史实理解太平天国领袖们不畏强权敢与侵略者英勇抗争的精神。

应当注意的是,在学生的讨论中,如果有的发言能提出教材未列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就应当予以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上正轨。

第4课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通过分析,使学生学会辩证发展的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发展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地失败了。我们批判清政府祸国殃民的行径,对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认落后、愿意学习先进文化,才有摆脱落后的可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包括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知识点 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生: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列强发动的数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些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领土被宰割,经济遭到破坏,主权被严重损害。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洋务运动》,看一下洋务运动它是怎样兴起的?它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都是什么?学完这些以后,我们试着来评价一下洋务运动。

(三)讲授新课:

将本课知识点投影到大屏幕上,告诉学生需要掌握那些知识点及其中哪些是重点,然后将时间放给学生自己,由学生自己先在课本上做读书标记,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补充订正,接着当堂进行“接龙”活动。(即第一个学生由教师指定,其余由答对的学生选择自己准备考察的对手,答错者不得分,答对者得分并有权提问一个同学。出题者可看教材,“接龙”者不能看书,其他人不许插嘴提示。)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 1.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

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奕忻,地方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3.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

前期针对军事上提出“自强”,后期针对经济上提出“求富” 4.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前期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近代学堂,培养近代军事、外交、科技人才。

5.据图填表: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创建者及企业性质“对号入座”

企业名 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铁厂 创办者 曾国藩 曾国藩、李鸿章 性质 军事 军事 民用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左宗棠

军事

船政局

民用 民用

6.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洋务运动的概况,指导学生评价洋务运动(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 它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四)小结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五)课堂练习

给学生3—5分钟复习知识,当堂进行练习、提问.学生当堂完成“练一练·选择连线”及大屏幕上的练习题。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福州船政局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

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1894年9月,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

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教师展示图片《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并让学生谈感想。

学生说出感想:日军残忍如禽兽,满清腐败无能,人民生灵涂炭;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6.教师提问:1895年,日军陆海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目标导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致使中国京津地区受到安全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受到收缩和损害。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还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列强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2.教师指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目标导学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2.教师指出:“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3.教师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提问: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学生回答: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教师指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❸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重点是对《马关条约》的解读,分析它使如何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的重要影响;通过启发式教育,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而黄海大战中致远舰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疆场和满清统治者的腐朽无能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充分注意挖掘,达到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当然,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提高的地方,比如,提问要更加巧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等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6课戊戌变法

一、教材地位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主要介绍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维新变法活动:组织公车上书,创办维新变法刊物,组建维新变法团体,开展戊戌变法。突出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了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基础上,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祖国前途命运,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

4、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体验学习、分组讨论、列表分析等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分析、交流探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是“百日维新”,它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变法法令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四个层面对变法内容逐项分析,加深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理解,全面把握变法在社会上所起到的思想启蒙作用和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深刻影响。

四、教法、学法:

1、教法:4环节教学法、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

2、学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3、教学渗透点: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

4、教学资源: 教材、课件、网站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在《走向共和》主题曲的背景音乐中导入课)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戊戌变法。

(通过介绍当时中国社会背景进行导入,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更好地理解内容,便于解决重点和难点。)教师出示:第7课 戊戌变法 设计情境模拟题目——“献计献策”:

(二)自主学习(出示幻灯片,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0分钟)(阅读“公车上书”一目,做1—6小题。)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2、公车上书的时

年,当

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和

,邀请各省参加科学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

请求。

3、公车上书后,和

创办。

家的情况,继续宣传。

4、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5、维新派组织,标志着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6、强学会的机关报是

。(阅读“百日维新”一目,做7—15小题。)

7、戊

法的时

间是

,按照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由于这一年是旧历的戊戌年,所以称为戊戌变法,又由于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

8、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直接触及了顽固派利益的是。

9、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以

为首的派,发动了。

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逃往国外,而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10、“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句话是

说的。

11、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12、戊戌变法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13、强学会属于

阶级政治团体。

14、戊戌政变时,表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派人士是。

(三)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阅读教材,回答问题。(20分钟)自学指导一: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什么除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外,还要求变法?

学生展开讨论,并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两方面得出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精讲点拨一:公车上书虽然最终失败,但我们能通过这件史实学习到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时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急关头,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掀起了维新变法活动。自学指导二:

1、公车上书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

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法令的颁布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精讲点拨二:

1、维新派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和舆论宣传,先后创办了多份报刊和政治团体。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外纪闻》和强学会,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中外纪闻》是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2、和学生共同阅读维新派与顽固派的对立观点并进行讨论:你同意那种观点?为什么? 维新派:“无百年不变之法。”“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顽固派:“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分组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戊戌变法法令内容,可制作一个表格,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各项内容逐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法令产生的影响。并简单探讨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类 别 颁布的新法

影响

政治方面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方面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军队。

结论:

进步性:“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局限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和“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过渡语: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变法内容可以看出,戊戌变法只是对原有的封建机体的局部改革,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缺乏广泛群众基础的改革,是要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政体的改革。这场改革不可能得到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派的支持。最终,它必定会失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最后一段,思考自学指导三提出的问题。自学指导三:

1、戊戌变法是怎样失败的?为什么称为“百日维新”?

2、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精讲点拨三:

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变法运动失败。从变法开始到结束只有103天,所以称为百日维新。

2、教师归纳:

(1)维新变法触及了封建统治阶级中顽固派的利益(2)顽固派的实力强大

(3)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力量较弱。

(4)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2、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一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难点:对义和团口号的评价、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三、教学法指导

通过材料展示、列表归纳、教师讲述、学生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 [讲授新课]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展示材料:“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展示图片:义和团成员

思考:义和团为什么迅速在山东兴起?为什么会不到三月就“遍地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的猖獗。(3)发展原因:清政府的招抚、利用。

3、展示材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兄,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评价这些主张?(扶清灭洋)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进步性: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

局限性:“扶清”反映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有迷信等色彩,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灭洋”又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

讨论: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不同意;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直接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如下问题: 爆发时间:1900年6月初

参与国家:英、法、美、俄、德、意、日、奥(奥匈帝国)统领: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展示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侵华的情景。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列表归纳 战役 结果

廊坊阻击战 八国联军撤回天津 大沽之战 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围攻西什库教案和东郊巷使馆区 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 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北京保卫战 北京陷落

展示相关图片,体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实。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结合课本明确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展示材料: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讨论: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受?(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4、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展示图片,充分体现侵略者的罪恶。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列表归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讨论:《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讨论后教师总结: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展示慈禧太后图片和回京时的情景及“相关史事”

五、巩固总结 展示: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秋瑾《宝刀歌》

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西方侵略者,但《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惊破了奴才梦的中国人怎样才能挽救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深渊的中国?苦难深重的中国如何才能摆脱屈辱、走向自强?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六、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时间:19世纪末 地点:山东 发展:京津地区

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

2、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4、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孙中山创建兴中会等革命活动;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掌握孙中山如何创立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等历史基础知识。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技能目标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三、教学法指导

通过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那么孙中山一生有哪些事迹呢?早期从事了哪些革命活动? [讲授新课]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归纳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1894年,上书李鸿章,结果遭到拒绝。2、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3、1895年,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4、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课本相关史事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 找出有哪些宣传革命思想的人物和著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展示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及其作品的图片和材料:

革命者,国民之天职也;其根底源于国民,因于国民,而非一二人所得而私有也。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私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是则革命者、除祸害而求幸福者也。——邹容《革命军》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章炳麟《驳康为论革命书》 思考:他们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展示全国各地成立的革命团体的表格(3)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展示课本“材料研读”

探究: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长期从事武装反清斗争。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2、同盟会的成立 出示材料: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孙中山

思考:此话说明了什么意思?(成立统一革命政党的必要性)

所以同盟会成立的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列表归纳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基础: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领导机构: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机关报:《民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展示同盟会成立的相关图片。

3、三民主义的提出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地位: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探究: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

五、巩固总结

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又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的革命活动。他们撰写文章、组织革命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六、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2、同盟会的成立

3、三民主义的提出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911年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明确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高潮阶段的最顶峰,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加压力,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重点分析: 1.武昌起义的背景

一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 二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斗争,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发动,充分体现出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因为在临近起义的时刻,起义的领导机关被破坏,起义风声泄漏,全城戒严,反动派大肆搜捕,起义领导人或在监狱,或被迫逃亡,有些还不幸被捕,甚至英勇就义。当时如果畏缩退却,延缓起义,则等于束手待毙。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革命领导机关被破坏的损失,他们主动相互联络,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2.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国在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之后,终于迎来了“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辛亥革命的伟大的历史功绩的掌握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为重点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难点分析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的难点主要在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来无论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是张勋复辟,都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没有逃出失败的下场。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

限于认识能力,学生不易理解该政权的对外政策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之间的关系。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得十分软弱。它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还不惜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和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权利、利益等为条件,寻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尽管如此,由于革命党人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所以,南京临时政策仍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不失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南京临时政府的上述对外政策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典型表现,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教法建议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

教师应讲清基本历史要素,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国旗:五色旗(红黄兰白黑——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公元纪年(1912为中华民国元年):成立临时参议院。重点讲解中华民国的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南京临时政府的人员构成、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以及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同时指出,革命政府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建议教师边设问,边讲述:首先,关于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确定革命性质的标准:由哪个阶级领导?推翻哪个阶级的统治?建立哪个阶级的专政?其次,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从三个方面:国内政权和政治体制的变化;人民的权力和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适当提示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最后指出辛亥革命的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更主要地表现在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进而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关于“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

教师可以补充指出:革命党人所采取的措施中的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斗争,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可设问:有一个人被称为:(1)中国国民党国父;(2)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指出:孙中山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讲授新课

一、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

面对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惊恐万状,急忙调动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这就造成湖北守备空虚,为湖北革命党人提供了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湖北地区,革命基础较雄厚。当地16000多名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组织的占2/5。这为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积蓄了力量。1911年9月底,他们在武昌设立起义总部,布署起义。10月9日,因革命党人不慎,起义计划泄露;次日,起义总部又被破坏,军警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在失去指挥机关的紧急情况下,革命党人自行联络,自发起义了。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接着,驻汉阳、汉口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因为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故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湖北军政府成立和各省的响应

10月11日,武昌城内的战斗一结束,起义军就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做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并签发安民告示。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清政府陷于土崩瓦解的局面。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随着武昌起义成功和各省的纷纷响应和独立,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共和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齐集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黎元洪为副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交待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换算方法)接着,又成立了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起来了。

2、《临时约法》的颁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示《临时约法》的史料)(并阅读约法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政府组织机构和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东山再起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看到清政府已难以维持,便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选中袁世凯,作为其侵华的新工具。与此同时,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清政府也不得不起用袁世凯,利用其控制下的北洋军维系清王朝的统治。这样,袁世凯就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乘革命势力迅猛发展之机,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

2、南北和谈和清帝退位

袁世凯掌权以后,对革命党人采取了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他一方面派兵攻打武汉,占领汉口、汉阳,对革命势力进行武力威胁;另一方面,又在帝国主义配合下,派人南下和谈,利用革命党人的软弱,采用欺骗的手段,诱使其交出政权。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击和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派的压力下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绝对赞成共和,就可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势力同意让权的保证后,又回过头来对清皇室施加压力,武力逼宫,迫使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新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条件。为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故意在北方制造紧张局势,迫使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在共和国的招牌下,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其功不可没。但是,由于这次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十分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手中,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和特权丝毫没有触动,地主买办的权势依然存在,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均未完成。

(小结)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长期进行革命宣传和斗争的结果。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表明了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板书设计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1911)

2、湖北军政府成立和各省响应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1912)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东山再起

2、“南北和谈”和清帝退位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中华民国的成立;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

2.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5.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课文、图表和历史材料,理解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并使学生学习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难点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教师:(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斗争,终于在辛亥年发动了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全国一半的省份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接下来革命形势如何发展?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件?下面,让我们走进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简述中华民国建立相关史实)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整理)(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

(3)结果: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4)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教师:假如当年你在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现场,你的心情如何? 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亲身体验历史,感悟历史)教师:(展示材料,并提问)材料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学生:(讨论)教师:南京临时政府向帝国主义妥协并向其寻求庇护,推行“和平主义”外交政策。随后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以期获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它提不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下列表格找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学生:(讨论、填写)颁布时间 1912年3月11日 国家性质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体现原则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政

立法权 由参议院行使

行政权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 司法权 法院行使

教师:(展示材料)材料 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教师:比较中国封建政体,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章主权归属有何特点?否定了中国古代何种体制?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否定了哪种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否定了中国古代制度中的哪种原则?(4)请你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直接目的和意义。学生:(阅读材料,讨论、比较、分析)(1)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2)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3)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及“人治”观念。

(4)目的:限制总统独裁,维护民主共和。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教师:结合教材并查找相关资料,探究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革命果实。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讲解)①帝国主义的支持:帝国主义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②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当时同盟会十分涣散,几近瓦解状态,南京临时政府中的旧官僚等对革命派施加压力,甚至同盟会中的汪精卫也对孙中山说,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孙中山在此形势下被迫妥协退让,他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拥护共和,可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③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袁世凯是觊觎政权多年的政客和野心家,善于使用政治手腕,对革命党人和清政府都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腕,对清政府加紧逼宫,指使段祺瑞等部将通电拥护共和,又许诺清政府以优待条件,终于迫使宣统帝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后,孙中山于2月13日向参议院提出辞职,但同时孙中山又提出了让位的三条件:南京为中华民国的首都、新大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新大总统必须遵守参议院即将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革命性的双重表现。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唆使部下制造事端,继续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袁世凯最终在北京宣誓就职。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之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南京临时政府解散。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教师:历史上将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是否可以理解为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就是武昌起义?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革命政党的建立、历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至袁世凯窃权,辛亥革命的结束。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的建立,把这场革命推向高潮,因武昌起义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广义上称为辛亥革命。孙中山的革命运动推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的革命运动达到高潮。

教师:(展示材料)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

材料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学生:(阅读教材及上述材料,讨论,各抒己见)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既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了。②认为辛亥革命胜利的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的成果——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大门。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③认为辛亥革命既有它成功的地方,又有它失败的地方。(结合上述两方面阐述)教师:(总结)看待历史事件要辩证地看待。有同学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能从辛亥革命成败得失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点拨)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施压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武昌起义成功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的阴谋和压力,再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辛亥革命的果实 1.创建中华民国

(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

(3)结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参议院(4)意义: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为“三权分立”(3)意义: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果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点难点】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

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

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

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

学生回答: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请同学们列表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

学生回答: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教师强调: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即将登场。并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役有哪些领导者?

学生回答: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不得人心。主要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2.教师讲述:蔡锷、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从云南北上讨袁,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因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节节败退。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为什么会失败?(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③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④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目标导学四:军阀割据

1.教师讲述: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洋军阀分裂后的主要派系?控制的区域有哪些? 派系 领导者 控制区域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

皖系 段祺瑞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 张作霖 东北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之中。

三、课堂总结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活动,领导护国战争,终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死去。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之中。3.教学反思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新编教材中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主题讲演、合作学习等,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要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语言更加简练得体,通过平时多听课、多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目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 诠释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教师总结强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3.教师展示材料: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学生回答:省略

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4.教师展示材料: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板书设计

标志:

兴起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积极: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消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❹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1919年,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3.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结论: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不久,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没有大的进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很弱,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马上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面对失败,感到屈辱和愤怒,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探究二】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结论:学生以拳拳爱国之心发起了五四运动,他们希望中国走向独立进步,他们高举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的伟大旗帜和封建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五四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1919年成为了记忆的永恒,那个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的年代,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一场精神日出照亮了20世纪以后的中国,那是一个少年的中国。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五四运动导火线 时间、地点、口号 6月3日后的变化 结果 历史意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述两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这一历史事件又是怎样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的?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去感受那些峥嵘岁月吧!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学生回答:主要有个人宣传、团体研究以及向工人宣传等方式。

教师强调:这其中的个人宣传主要是李大钊。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新青年》上刊发,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他们开始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目标导学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教师讲述: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之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不久,北京、长沙、武昌等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2.教师提问:结合前面所讲,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归纳回答后教师总结: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有关中共一大的相关信息。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

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②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③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4.教师分析:我们就中共一大的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印象。

第一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党的奋斗目标来看,一方面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对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又作出了不符合国情的规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而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因此在新民主民主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从这一点来说,中共一大的规定是有局限性的。

第二点:确定党的工作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不解决农民问题,革命就不会成功。因此,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忽视农民问题。

5.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会被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

学生回答:陈独秀因为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6.教师讲述总结: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7.教师过渡:在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共一大的局限,那么,这些局限是什么时候被突破的呢?中共二大的召开就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时间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上海 奋斗目标 建设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8.教师讲述:1922年,中国二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目标导学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从1922—1923年春,领导了大小工人罢工100多次。其中以京汉大罢工最为著名。

2.教师讲述: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在运动中,工人们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3.教师提问: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运动结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 学生回答: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经验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4.教师过渡总结: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投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人民大革命洪流。

三、课堂总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共产党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它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走向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康庄大道。板书设计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逐渐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

参会人员: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

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内容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时间:1922年7月

地点:上海

内容:重申了党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1923年

结果:失败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下一篇:高中军训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