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貌月”日记

2024-06-08

“文明礼貌月”日记(精选7篇)

“文明礼貌月”日记 第1篇

开学一个月了,我已经进入人生的起跑线,或许,我这个5年级的小孩子还没有真正的进入比赛,在一旁幼稚的幻想。

第一个考试,出乎我的预料,我考得比我的同桌还低,数学就83,就是我从上学以来考的最差的一次。

回家了,我哭了,我从来没有为了学习而哭。到此时此刻,我还在后悔,为什么,为什么我考了这么差,为什么我语文次次第一,我数学就是没有被人好呢?也许,有人会说,我付出的努力还不够!可是你知道吗,我的故事`~…`

我现在还在生病,我抱病上课,我从来没有请过假,我知道,像我这种不是天资聪颖的孩子,就需要付出比平常人2倍的努力,我每次作业都是对的,每次评比,我都是票最多的。

但是,在妈妈眼里,我永远是个不完美的孩子,我很努力的学每一样东西,做好每一件事,可是,这次考试,让我从一个不完美跌到了谷底。

妈妈一味的批评我,我的心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努力的人。

这次考试,一定不会和上次一样。

我长大了。

开学一个月了,我已经进入人生的起跑线。

“文明礼貌月”日记 第2篇

xx年7月23日星期五晴

前几天,爸爸买了一套《中华传统国学》动画片,五碟装的。里面有“弟子规”、“论语”、“百家姓”。我非常喜欢。这几天我每天都看。

一年级:杨光卓

“文明礼貌月”日记 第3篇

公司积极践行集团公司提出的企业转型战略, 大力推进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和差异化发展策略, 积极探索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之路, 全力实施品牌经营, 创新发展模式, 为客户量身定制融合互联网、3G、物联网等全业务通信元素的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 强力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泰州市人民政府与江苏公司签署“十二五”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再创地方政府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联手推进信息化的新模式。在泰州, 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平安泰州、社区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旅游文体信息化等“八大信息化”全面开花。泰州还成为全国首家由中国电信总揽集成并采用数字化城管自主产权应用软件的城市。以“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为使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州分公司拥有一支聚焦客户的信息化转型先锋团队, 多次在全省“用心客户服务”技能大赛中夺冠。

公司坚持“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 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深入推进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和全业务经营战略, 切实履行服务承诺, 以真诚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 在消除数字鸿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等方面作出主导通信运营商应有的努力,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公司积极推进“通畅”、“活力”和“会聚”三大工程, 建立全员、全业务、全过程、全客户群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及时全面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 以“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为使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州分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成立了泰州市爱心志愿者总队中国电信泰州分公司义工联盟, 积极投身应急通信保障、扶贫帮困、关爱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希望工程助学、社区共建等社会公益事业。公司党委还与高港区胡庄镇单王村党支部举行深化“1+1”城乡文明共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开展“电信牵手村支部, 信息支农优服务”结对共建, 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书, 启动组织共建、争创活动、优质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 开展了红红火火过大年、信息化农村建设、农民网络培训、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村官”、人才“下挂”、服务农户等一系列活动, 激发文明创建的内在动力, 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奏响了三个文明交相辉映、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2011年, 泰州分公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近年来, 公司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服务满意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服务质量奖、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江苏省诚信经营单位、十佳服务地方发展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义工联盟”被省委组织部评为“部属企业科研院所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十大实事奖”。公司党委被表彰为中国电信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州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州十佳学习型党组织。

集团基层党组织建设课题组来泰调研

徐郭平市长一行视察12345呼叫中心

“畅想光网时代, 共筑智慧江苏”发布会

工信部副部长尚冰一行来泰调研

神舟探月日记系列 第4篇

月球猫妙呜刚随神舟十号探月归来,正在宇航员公寓里休息。妙呜已甜甜地进入梦乡,猫的梦真是离奇古怪:在火星上,满世界都是老鼠,火星超市的柜台上到处都摆着老鼠肉罐头。妙呜望着它喜欢的老鼠食品,不知不觉嘴角儿流出口水。

“叮——咚——”房间的门铃响了。熟睡中的妙呜猛然惊醒,跌跌撞撞地去开门:“有任务吗?”妙呜以为是宇航员急召它去执行任务。它通过安装在门上的可视系统一看,霎时呆若木鸡:“老鼠?”门外同样是一声惊讶:“猫?”

妙呜以为是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鼠:“糊涂老鼠?”外面的老鼠以为里面的猫明知故问:“笨蛋猫?”门里的猫妙呜顿时胡须颤抖,门外的老鼠感觉门里的猫太不知趣。

“哐——”妙呜把门拉开了!“你找死呀,你……”妙呜一把拽过门外的老

鼠,不由分说,上前左右开弓,“啪啪!”打了老鼠两个大嘴巴。

火星老鼠以为这是地球上猫的尊贵礼节。忙弯腰90度给妙呜行礼。不行礼妙呜气还小点,一行礼妙呜以为是这只可恶的老鼠在羞辱它。于是,妙呜猛扑上去,迅速与火星老鼠撕扯在一起。

开始,火星鼠以为妙呜是进一步亲热,后来一看,这可恶的猫是真的要置自己于死地了。

“够——了!”

妙呜一惊,松开了火星鼠。“怎么着?你觉得死得屈吗?”

“你,你胡说什么呀 ”火星鼠挣脱妙呜的纠缠:“我和你是兄弟——”

妙呜一听老鼠和它称兄道弟,更糊涂了:“好吧,我让你死个明白。”

“我是一只来自火星的老鼠,我叫兰迪。”

妙坞听兰迪的叙述,特别激动:“我是一只月球猫,你就叫我我妙呜吧。”

妙吗和兰迪两双爪紧紧握在一起。

“我,妙呜是人类探月的伙伴。”

“我,兰迪是人类探索火星的使者。让我和你做好朋友吧”

“可老鼠和猫是不能做朋友的呀!”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在人类探索的途中,只要是有益于人类的任何生物,都是朋友,进一步说,你和我都是人类的朋友。”

兰迪的话让妙呜好感动。

第二天,火星老鼠和月球猫肩并肩走向神舟十号发射基地。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妙呜和老鼠今天都疯了!

“看,一只大老鼠!”

接下来,兰迪受到一群人的攻击。妙呜急了,忙对人们说:

“兰迪星火星鼠!”

“火星鼠……”

苦苦为不能登陆火星的人类听妙呜一喊,都惊呆啦!在后来的日子里,兰迪、妙呜和人类科学家紧密配合,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人类离登陆火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突然有一天,火星鼠兰迪却神秘失踪了。兰迪在9个月后,从遥远的火星给妙呜发回一封E-mail。妙呜。我的朋友。火星见!

“文明礼貌月”日记 第5篇

在中国, 有数以千万计的摄影者, 随着手机摄影功能的增设与提升, 摄影者更增至数亿人。中国摄影者人数之巨, 举世无双, 而大师魏德运在中国, 只有一个。

你可能不认识魏德运其人, 但在中国, 凡在文化学术界与摄影艺术界, 在政界、军界与商界的高层, 有无数高人都对魏德运佩服有加, 冠以“大师”之名。

你可能不认识魏德运其人, 但有一幅中国摄影界的名作你也许见过并给你留过难忘的印象——《季老和猫》:深色的基调上, 雪白的灵猫与深色服装的季羡林老相处无间、怡泰自如、天人合一。文化大师的博大穆厚蔼和随性与自然之灵物的灵敏黠慧、受宠自得, 和谐于一个场内, 道术天机, 灵性智慧, 让人生出莫名其妙的欢喜心, 敬畏感——为淳朴无极的生命欢喜, 对渊微深穆的道术敬畏。

这张可称世界摄影史上经典之作的作品, 便出自魏德运之手!

魏德运, 是一个能令中外文化大师、政要名流、艺术大师、哲智之士低首下心、服从其调度安排、俯仰由其作主的摄影大师, 他独创的“精神肖像摄影学”, 对精神心态与形貌、体能、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可机理关系, 作了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符合现代生理与心理科学的诠释, 使人像摄影的社会文化学与精神现象学内蕴, 提升到一个新的倍级。

“我们给伟人拍了一辈子相片, 然而我们的精神肖像, 却要由你给我们完成了。”这话, 是中国摄影界的老前辈陈复礼先生、侯波先生、徐肖冰先生在研讨魏德运首创的“精神肖像摄影法”时, 侯波先生对魏德运说的。

魏德运——中国精神肖像摄影大师

精神肖像摄影, 这个名词便是魏德运首创的。什么是精神肖像摄影?便是大师以自己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感知、捕捉对方的灵魂所在, 感应与召唤对方的灵魂通穿过“窄门”摆脱外在的束缚, 翩然起舞, 然后凭借手中特殊的感光材料, 将一个人的精神人格与灵魂姿势在最清晰与准确的感光时间内, 以最完美的、通透光影的那一瞬间, 捕捉到——定格, 塑形, 立像。如果把一个人比作玉, 精神肖像摄影, 便是通过琢磨, 把一个人外在所有与灵魂与精神无关的东西都予以剔除摈弃, 从而让美玉呈现出其完美的造型, 并让玉内里的光明与美好, 通过特殊的感光处理, 让一束强烈的光贯穿照耀, 得以澄明呈现。

延请魏德运为其拍摄“精神肖像”的大文化人与政治家、外交家、将军、大学校长、外国公主、企业领袖、高僧大德, 来自世界各地, 其中不仅有中国国内政治文化经济等各界的领袖与精英, 还有欧美国家的上层名流, 其名单可列出长长的一列:邓广铭、张岱年、费孝通、季羡林、金克木、钟敬文、张中行、周汝昌等著名大文化人;朱光亚、李政道、吴文俊等科学界学术泰斗;习近平、乔石等中国当代政治家与洪学智、郭林祥、杜义德、曾克霖、张志勇等诸位开国将军及老红军妈妈王定国等我军军界前辈;经济学家马洪、吴敬琏、艾丰等;中国著名新闻人邵伟泽、范敬宜、田聪明与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先生等;中国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中国大陆著名民营企业家张瑞敏等中国企业领袖;中国著名音乐家、指挥家李德伦与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中国舞蹈家戴爱莲及启功、张仃与台湾国画大师刘国松等中外艺术家;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肖像馆馆长、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英国牛津大学常务副校长、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等, 中国教育界前辈、在中共党史上赫赫有名的学者与慧眼识人、一身胆识的教育家刘冰先生, 中国教育部长袁贵仁、北京大学老校长陈佳洱、许智宏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等中外著名大学校长与教育家;苏丹总统、美国前任财政部长、泰国公主、太平洋六国大使夫人等国际友人, 高僧大德周绍良、本焕大师、一诚大师、北京雍和宫住持喇嘛图布丹格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为什么这些中外名人、政要、文化大家、艺术大师都要请魏德运拍摄他们的形象?

用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话来作为代表, 那就是魏德运“是用生命来拍摄的”, 能拍出他们的“精、气、魂”。

拍出一个人物的精、气、魂, 形神兼备, 表现出人物的气质、精神、内心世界, 反映人的精神之美、精神力量、思想之境界、灵魂之纯净深邃伟大, 这是魏德运摄影艺术的独到之功, 与魏德运的人生阅历与师承有关。

魏德运出生于1997年, 中国古都西安。西安, 古称长安, 郁郁乎周的文明脉统, 大汉盛唐的气象雄魂, 十几个皇朝的定都之所, 被国人称为最有文化的城市。魏德运生于斯长于此, 耳濡目染, 自会有一种中国大文化气象酝酿于胸。而从戎卫国的军营生活与师从易学大家辛介夫, 持之以恒地研究中西方哲学和绘画艺术, 把伦勃朗、罗丹等西方艺术大师的优秀艺术精神继承下来表现在摄影中, 这些都使魏德运的摄影艺术成为卓越独到的“东方精神肖像”的文化积淀。魏德运的大志, 就是要建立一个“东方精神肖象博物馆”。

魏德运爱摄文化大家, 爱摄各界精英人物, 爱摄将军们的英武之姿, 这是因为魏德运心中有一个认定, 有一个理想, 那就是“以精神塑形, 为文明留图”。“一个国家的实力, 除了军事实力、经济实力, 还取决于文化的软实力。国家的精神力量凝聚与积累, 一言以蔽之, 叫做国魂, 军魂!”“那些文化人, 文化大师, 艺术大家, 也是国魂、军魂。”他在拍大文化人主题的同时, 分别拍了《铁流向前——魏德运眼中的红军老战士》与《共和国不会忘记——老红军老将军肖像艺术展》专题。魏德运的见解, 独到、深远, 自成体系, 颇有道理——因为文化大军的方阵, 才是一个国家最有力量的方阵, 决定了一个国家最不易被战胜的阵容。环顾世界各国现状, 回顾悠长的世界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各有继承, 其后代依旧卓然屹立于民族之林。而军事上最强大的帝国, 无论是大秦帝国还是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灰飞烟灭, 成为历史的陈迹。这正如原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对魏德运摄影主题的评价所言:“时代需要记录我们民族精英的摄影艺术家, 更好地展示大家们的精神风貌, 表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魏德运所拍的名作《季老与猫》, 把季羡林书房中猫跃过季老头顶那一瞬间季老与猫各自从容自得的和谐合道、人与自然相处无间的一幕给拍下来了, 不但是中国, 也是世界人像摄影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在北京, 许多大文化人与各界精英都喜欢与魏德运相处, 请魏德运为他们摄下他们的“精神肖像”。

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我的朋友胡适之”的著名文化大师胡适博士, 其大弟子历史学家邓广铭, 在魏德运未调来北京前, 得知魏德运来, 便要请魏德运去他府上吃饭, 若魏德运不去他府上吃饭, 他还会说道魏德运。邓广铭每见魏德运, 必讲其“吃饭理论”, 大意是说, 一, 到他那里吃饭方便, 有保姆做饭, 可口可心。二, 大艺术家要搞艺术不错, 但也要关心吃饭问题, 第一要有饭吃, 第二要吃“好”饭。三……邓老最后对魏德运说的话是:你应该吃中国最好的饭, 因为你这个艺术, 不但需要超人的学术、胆识、智慧、技术, 还需要高强度的精神专注力量与高强度的体能!

在学术界, 众所周知, 金克木先生与季羡林先生在相关学术领域相颉颃, 各有其学术风骨与风范。当魏德运将所摄的《季老与猫》作品给金克木先生过眼时, 金克木不由为之瞠目, 良久之后幽然轻喟:天人合一, 真是天人合一啊!

金克木对魏德运, 喜其艺术爱其为人, 他以哲人的智慧告诫魏德运:德运啊, 你要出名了!想不出名都不成了。但要注意, 不要有大名, 有大名各种麻烦就来了, 你只要有小名就可以了!

在同仁医院季羡林的病房, 季老向来访的欧阳中石指着身旁的魏德运问道:

“中石, 认识不?大摄影家魏德运, 乖乖不得了, 能把人的灵魂给拍出来!”

欧阳中石连连说:“认识认识, 当然认识。”——因为魏德运从西安调来北京后, 就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当教授!

季老除了生活中向他人推崇魏德运的摄影艺术, 还专为魏德运著文, 称赞魏德运的摄影之道——

“在中国, 手工技术、美术等等行当, 一向有‘匠’与‘家’之分。一个画家同一个画匠决不是一码事。‘匠’不管他技术多么高, 只能做到‘形似’, 而‘家’则能做到‘神似’。这是个关键……魏德运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家。” (季羡林1998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文)

经济学家艾丰, 对忘年交魏德运的评价更是毫不掩饰对他的偏爱:“魏德运不仅是中国的人才、中国的骄傲, 也是属于世界级的人才, 世界级的艺术家!”

是精神肖像摄影大师, 更是文明的影像历史记录者

认识魏德运的人, 都对魏德运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具有罗丹雕塑的法国大文豪、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体型, 其脸型眉眼额头, 又非常神似德国的音乐之圣、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样宽阔的脸型, 一样浓眉下炯炯有神、神情坚毅的眼睛, 一样的内心那种“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斗士的意志力。而当魏德运在他的客厅里慷慨陈辞, 那种被激情所鼓舞、在客厅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头发飞扬、语速迅速如机关枪扫射的说话风格, 又令我不由想到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狂飙运动”的旗手、大诗人、思想家与政治人物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与性格激烈的另一个“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写出不朽剧本《海盗》的大诗人、剧作家席勒。在魏德运身上, 有一种“狂飙突进”式的性格, 如同燃烧的岩浆, 仿佛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阻挡他前进。

然而魏德运又完全是属于既深谙中国传统文化要义、又具有“现代性”现实关注的中国当代摄影大师, 他虽然主要通过从西方传来的摄影机技术从事其艺术创作, 但在他的独特理论中, 有着强大的中国文化的根柢。

中国的人文历史, 向来有“左图右史”或“左图右书”之说。“左图右史”与“左图右书”常人都将其解为学者文人的嗜于读书, 在身边堆满了图书。殊不知这其实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文明传承方式, 这种文明的历史传承, 远溯到三代之时的上古。读上古史我们明白, “河图”“洛书”, 为中国人文与科技之重要源流之所始。而考察中国文化离不开中国文字。中国文字, 世界保留到现在而且还拥有强大生命力的独一无二的以“象形造字”等“六艺” (六书) 来创造其叙事体系的语言的, 其“文” (文字与文史、文书) 中固然有图象存焉, 而外于“文”之外的“图”“象”, 也一直与文辞并立而存, 史官记国史的同时, 还须由国家御用画家以“图”记录一个国家的历史大事件。典章制度, 文明礼仪, 家国脉统, 赖此传承。“图”与“史”是历代皇家档案馆博物馆所传承保留的最重要的内容。国家大事件, 不惟要由史官记录下来, 还要赖大画家绘图保存当时情景。像唐代的阎立本这样的大画家, 便身为大臣的同时, 还兼着国家历史大事件绘画画家的重任。而更早地上溯历史渊源, 《尚书》之外, 《周易》以象、辞并传, 留下天地与人文的千古奥秘。“象”、辞并传, 国史, 人文, 图文, 文史一家, 图书互通, 因此, 古代之治学术者, 必须“左图右书”或“左图右史”。中国的读图文化, 自古以来传承有序、繁荣昌盛, 这也是促进我国的雕版木刻图像艺术发展的一大成因, 也驱使着我国有了印刷术上的世界性发明。而图象与文字并重之下, 儒巫史医一家之下, 则使心灵与精神的导师与医疗师兼于绘图师一身, 源自萨满原始宗教与上古术数星占与道医祝由科医学文化, 让古托诸绘画, 今仗以摄影的“图文化”“象”与符篆文化, 在成为历史最重要的记录方式的同时, 也成为了精神崇拜与心灵加持、精神治疗最好的“频道”。“图书”传统, 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传承千秋万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文化高度发达, 与其对“图书”与“博物”的教育功能的高度认可, 密不可分的。——可惜现在的“图书馆”仅收书籍而不注意收集“图象”, “图书”名不符实, 一方面是书籍的采购量不停扩大, 另一方面则是对“图”“像”这种借助于影像手段来制作采集历史的影像制品资料, 则严重不足。

魏德运先生有鉴于此, 出于表现国魂, 表现中国人的国家形象、一个国家的精气魂的内在信念, 为历史留图的高瞻远瞩, 在从事精神肖像摄影艺术的同时, 还摄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与中华民族前进在复兴之路上的历史事件的名作名图。《圣世中华》与《飞龙在天》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圣世中华》、《飞龙在天》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精彩故事:希望在北京奥运期间创作出好的作品, 这是魏德运梦寐以求的心愿。2008年8月13日傍晚时分, 魏德运虽然在什刹海跟朋友见面, 可心一直挂牵着鸟巢、水立方, 时时在寻找机会。突然, 他发现满天的红霞正在随着清风慢慢往北方移动, 他顿时心有所悟, 豪情勃发, 抛下朋友, 带着器具, 打上出租, 直奔早就踩好的“点儿”——北四环内的一座高楼。只见他三步并作两步, 冲进电梯, 爬上楼梯, 攀上顶层, 极目远望, 奥林匹克公园尽收眼底, 全入心扉——

微风吹拂, 云影漫“步”。随着云影漫“步”, 在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的上空出现两条飞龙。

天那样蔚蓝, 龙那样优雅, 天圆的鸟巢, 象征着圆满德运的机缘。于是随着一声“咔嚓”, 《飞龙在天》在魏德运手中诞生了!

五彩缤纷的晚霞, 在天风的推动下, 巨龙降瑞, 丹凤呈祥, 象征中华主色的黄色宛如巨龙和丹凤, 绕在盘古大观、水立方之上, 头在鸟巢之上, 中国红的云彩作为背景, 真是“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神龙见田”“飞龙在天”——龙的传人华夏儿女, 迎来历史上最好的盛世!于是随着“咔嚓”一声, 《圣世中华》就这样诞生了!

这不仅仅是摄影, 而是用特殊的感光器材为天地与人文的“三才通会”留下地球文明重要记录!魏德运用摄影家的光影艺术拍摄出了油画家所无法客观表达的历史真实的图象文化人文内蕴, 但又因为善于捕捉天地景物色调, 把摄影图片拍出了世界美术大师的经典之作所具备的描绘历史大事件的气势恢弘、色彩斑斓、意象丰富, 具有艺术家与思想家两者合一的强大气场!

这就是魏德运的神奇, 这就是《圣世中华》的珍贵!

风起云涌, 朝霞晚霞, 越过神州大地, 漫步奥运公园, “天垂象”, 云蒸霞蔚, 龙凤行天, 并非绝无仅有, 可被魏德运发现了, 抓住了, 拍摄了, 这绝对是独此一家, 浑然天成!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凝聚着中国古老而高深的智慧文明的《周易》文辞, 在立“象”的同时, 也给后人以多少智慧的启迪?

2008年, 在中国历史绝对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 绝对能够在中国的史册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圣世中华》难道不是一个亮点?难道不是一个象征?在2008年到2009年世界金融风暴中, 中国巍然屹立, 中国在未来的伟大复兴中, 步伐稳健……

2008年, 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 东西方文明与力量的重要转捩时刻的一个历史与文明的象征符号, 被精通易理的中国摄影大师魏德运, 捕捉在镜头里, 凝固为永恒的历史画面。

是精神肖像摄影大师, 更是文明的影像历史记录者。魏德运一直以大文豪巴尔扎克写作文学巨著《人间喜剧》的精神原动力:做法国社会“时代历史的书记员”为榜样, 立志要做中国社会“时代历史的书记员”——做“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像历史记录者。不仅如此, 当他在2012年12月, 应邀出席联合国在巴厘岛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回来, 又多了一种新的使命感:要成为当代“地球文明进程”的影像历史记录人与地珠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在巴厘岛第二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上当选为“全球生态安全艺术委员会”“视觉文化艺术”总干事的魏德运, 以激奋的心情谈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他介绍说, 相较于第一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而言, 本届大会进一步突出了“国际化、高层次、权威性”的特点。尤其是这次会议发布的重要成果性文件——《世界生态文明宣言和生态安全行动纲领》首次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确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 是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态机制和创设优美良好的生存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等方面成果的总和。而在“生态安全行动纲领”部分, 确认了各国政党、国家议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社会各界是《世界生态文明宣言和生态安全行动纲领》的主要行动者, 将在建立生态安全教育体系, 促进生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生态立法、促进男女平等、青年参与生态安全, 促进生态安全技术发展, 促进国际多边合作交流等方面采取积极行动,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维护生态安全, 保护自然环境, 化解生态危机,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会议还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了“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 成为世界生态安全建设行动者的表率。他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环视在座, 严肃地说:既然躬逢其会其时, 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一个环节在时间的节点上相遇了, 又被选当重任;既然中央号召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要“五位一体”进行和谐协调的科学发展,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与人类文明良知的摄影艺术家, 能不用影像记录这一历史进程吗?能不全力参与与推动这一历史文明进程吗?

于是, 作为“全球生态安全艺术委员会视觉文化艺术”总干事的魏德运开始酝酿一项创意性全球影像文化活动:将向全球摄影与其他从事视觉文化艺术的艺术家征集关于全球生态安全的摄影与其他视觉文化艺术作品, 创办“全球生态安全视觉文化节”, 通过影像图片, 通过作品与活动, 宣传与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时不我待, 有好多的事情要做!我真忙不过来了, 因此我得选择性地参加社会活动与从事摄影艺术创作, 不得不推掉一些相对来说重要性低些的……”面对朋友“不给面子”的抱怨, 魏德运这样叹了一口气说。

艺术家的正直, 热情, 率性, 思想者的大气, 深邃, 认真, 朋友间随和、容易信任人、愿意照拂到每个人, 执着与斗志高昂, 智慧、一针见血……魏德运给人的印象是混合型的, 但他自己说自己是一个只活了五十多岁但感觉是已活了百年的人, “对历史有一种沧桑的认同感, 一切都看得很透彻, 看得很开, 仿佛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 看到了许多历史的演变。”

著名书法家、学者卫俊秀为魏德运的精神肖像摄影题词道:“艺术即上帝, 其幽妙幻霍不可思议处, 要非慧眼人, 莫能悟得出。”

“是摄影艺术大师, 也是精神力量的……大师!”

“千人千面貌, 取貌为传神。善摄心灵美, 江山万里春。”

这是被大学者大书法家于右任遗憾没带到台湾共治学术是“一大损失”的大学者霍松林先生, 诗赞魏德运精神肖像摄影艺术的句子。

魏德运是摄影艺术大师, 也是精神力量的……大师!

这里想请大家注意的是那一串“……”, 我觉得这串省略号, 很难用一两个词来填充, 准确表达魏德运摄影艺术的神奇高妙。如果勉强要用几个词表达, 那就是“召唤灵魂与搜寻征集”精神力量、“引导与调控”寻找心灵理想与精神座标、“举重若轻地把握、驾驭”强大精神力量的“能力”的“大师”。在他的摄影艺术的指挥调控下, 每个人都拍出了他当下生命中最为传神、最有光辉的“精神肖象”, 有的, 甚至在请魏德运为其摄影的过程中, 因为与魏德运的交谈, 而悟出了企业文化的精髓, 提升了企业文化峰值。有的因为看到了一个被日常生活屏蔽了的真正的“自我”而感动得淌下热泪, 也有的, 被魏德运拍出了自己所热爱的爱人那最感人的形象而情不自禁泪流满面。甚至还有人因一幅照片而重焕生命的活力, 扔掉了拐杖, 从病痛与蹒跚难行的状态, 又回到了当年骑在马背上驰骋的精神状态, 日见康健!

这里就说几则魏德运精神肖像摄影的小故事吧。

对治中国党史的人, 1956年就出任清华大学党委第一副书记刘冰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当年刘冰给毛主席两度上书, 曾使中国政治改变了走向, 史称“刘冰上书事件”。

刘冰原名姚发光, 于中国共产党诞辰的1921年同年出生, 1938年入党, 是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出身。先后在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与太岳兵团工作, 为邓小平的老部下。在上世纪50年代曾任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成为胡耀邦的重要助手。而对熟悉刘冰的人来说,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位睿智的老人, 能慧眼识英才。在文革中一度被打倒、重担任清华大学领导期间, 1975年顶住压力, 当时还没“解放”出来的习仲勋之子习近平录入清华大学作了拍板决定。而在1979年调到甘肃省担任副省长等领导职务期间, 又为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发现推荐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甘肃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胡锦涛。

刘冰在新时期担负的职务是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3年任第八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顾问。

魏德运是受有关部门委托为刘老摄影的。他经过对刘冰人生历史的认真解读, 为其拍摄了独特卓绝的精神肖像:拍出了一个正直不屈敢于担当、目光如炬洞烛历史烟云、慧眼识才爱惜青年菁英的历史老人的知识分子的品德与风骨。照片被作为生日礼物送到刘冰老面前, 刘冰老看着自己的照片, 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生的历史过程, 这个经过了历史上多少生离死别、大风大浪的老人, 一时百感交集, 竟至于无语、凝噎, 仿佛他九十年的人生, 都浓缩在这一张图片之中!

2004年8月, 魏德运应邀为来北京出席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世界名校校长摄影。当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这位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耶鲁大学校长, 在发言后悄坐一角, 继续对刚才他发言所引发的思维进行深入思索, 寻找教育家传播人文精神与思想的最佳路径。看着思想中的理查德·莱温, 魏德运被思想的魅力深深打动了, 他悄悄地举起了相机, 拍下了一个美国教育家在中国陷入严肃思想的这一瞬间, 完成了一个美国教育家作为现代思想者的历史造型, 拍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思想德性的光辉。当这幅照片后来从中国跨越太平洋的风浪, 千里迢迢运到耶鲁大学, 出现在耶鲁大学校长办公室内, 看着照片, 耶鲁大学高傲冷静的大知识分子, 都被这幅照片感动了, 莱温的夫人看着照片, 不由得泪水忽然涌满了眼眶:被她平时熟视无睹的丈夫那思想者略带忧伤的思想之美击碎了心灵的铠甲, 那柔软的爱一下子揪紧了她的心, 令她泪眼婆娑。

在中国名扬全球的名企海尔集团公司, 魏德运是集团员工人人皆知的名人, 在海尔流传着魏德运的“一架海鸥照相机的哲学”的故事——

1998年7月, 魏德运曾拿着一架仅500元的海鸥老相机给海尔集团张瑞敏拍了一张名照。这次拍照竟然成为引爆海尔总裁张瑞敏经营思想“革命”的一束火花。

魏德运对张瑞敏说, “一般人看我用500元的国产相机拍照都会笑, 但相机贵贱对我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用心, 用思想, 用感情去创作, 我每一瞬间都全身心地投入, 去赋予相机生命力, 务尽要使我的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活力。”

听到这里, 张瑞敏突然说:“老魏, 你说的太好了。今天咱们的像照好照坏都没关系, 我在你这里找到了当今国内外经济家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的突破口, 即如何以最低成本的投入获得最高的附加值。”

其实, 张瑞敏在创业之初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 但是随着家大业大, 许多管理干部步入了思想误区, 过分强调客观因素, 过分强调了物质力量, 忽略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魏德运的话再一次使这位智慧的企业领导人得到灵感, 诠释出一种管理思路, 提出“与无效管理作斗争”, 抨击了依靠电脑不用人脑导致无效管理的现象。没过两天, 在海尔集团《海尔人》报纸上马上刊出一篇题为《给海鸥相机加点知识和智慧》的文章, 同时海尔人以魏德运的摄影哲学为例, 展开了思想大讨论。

半年后, 魏德运再去海尔, 接他的司机说:魏老师, 我们集团现在没有人不知道您……

魏德运拍摄精神肖像, 不仅拍出了企业管理革命, 还能“救”人性命!

有一次, 魏德运受某领导之邀, 为其岳父、当年李先念所属部队骑兵团指挥员摄影, 这位被摄老人年事已高, 受长期慢性病痛折磨, 处于半瘫痪状态, 无法站立行走, 形销骨立, 处在呻吟与对生命的抱怨与绝望中, 快要不行了。

魏德运在摄影前, 先与老人温和地聊天, 设法引老人聊当年骑兵团驰骋疆场的往事。看着老人被话引回当年烽火岁月, 因为对当年骑马挎枪打天下的英勇岁月的回顾, 老人不由精神大增, 变得慷慨激昂起来, 手中所持的拐杖也被握成了据着马鞍驰骋的雄姿。这一刻迅速被魏德运抓住, 他马上抓起手中的相机, 稍加调整, 啪嗒按下快门, 为这位当年骑兵团的指挥员拍下一幅精神肖像。

照片放大装框送到老人手上, 老人一看到照片, 不由发出“啊”的一声, 全身一震, 一下子扔掉了拐杖, 挺直腰身站直起来, 生命一下子变得硬朗起来。那些病啊痛的, 仿佛见到火光的雪团, 一下子消融无踪了。

那位邀请魏德运给他岳父摄影的领导来找魏德运, 感激万分:“德运, 我要请你最好的饭店吃饭, 你这一张照片, 可救了一条命啊!”

——这便是魏德运摄影的神奇之处:因为他通过精神肖像摄影把被摄影对象的生命感觉调控到最佳的生命峰值上, 自然会让一个生命变得强健、机敏、竞技状态上佳、福至心灵、妙慧完美、至善向上、阳光开朗, 充满了博大的爱与强大的向上的力量。这时候, 自然就令病者不药而愈了, 这便是“精神肖像摄影康复疗法” (魏德运把这种心理疗法简称为“图疗法”) 的心理学生理学原理机制所系。

魏德运的精神肖像摄影理论之一, 就是给每个人找出他生命中最希望出现的那个光辉的时间节点, 这个节点, 或者在过去岁月中, 或者在未来的命运里, 要“引导”心灵走向这个生命的峰值点, 重塑人生的姿势。也许正因为这种正能量的良性挖掘吧, 说来也怪, 当年请魏德运摄影的还没出人头地的人物, 经过十几二十多年后, 大多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甚至有好多位走上了相当重要的领导岗位, 有好几位成为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仿佛魏德运的精神肖像摄影, 具有一种“领袖”气质与开发智慧的能量激发与倍增效应。

探月日记:面向未知,驶向远方 第6篇

②这是我和着陆器的最后一次互相留影,然后,我就要和我的好兄弟告别。他将坚守在登月的大本营,遥瞰地球,远望星空,成为首个人类月球“天文台”。我则缓缓向远方驶去,去更广阔的区域巡视和勘察,探索未知的世界。对我来说,将会有多远走多远,直到再也走不动为止,尽一切可能来了解月球。我为自己骄傲。虽然我不会再和着陆器相聚,但在人类的帮助下,我应该还能和他联系上,互相告诉对方各自的月球经历。

③按计划,我在地球时间12月16日进入午休,也就是最小工作模式后,要到12月23日才恢复正常工作。之所以要午休,是因为那几天正值月球中午,气温极高,我身上太阳光直射的部分,和阴影部分的月球车车轮相比,温度能差上100多摄氏度。但由于我的状态不错,抗高温能力看来还挺强,加上12月26日左右马上要进入月夜休眠,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和机会进行月球科考,我在前天晚上结束了午休,开始绕着陆器行走,并和着陆器在不同的位置互拍。

④我绕着陆器一共互拍了5次,第一次就是从着陆器上下来,走了几米后回头拍照那次,也是这次登月任务圆满成功的标志,最后一次就是在今天凌晨2点多,我给着陆器拍了一张全景照。围绕着陆器行走的这个过程,其实对我很重要,特别是第一次的短短几米,其实是对月面行走、地形建立、视觉定位、感知规划等“遥操作”技术和车体控制、原地转向、相机使用等工作模式的测试,是我能在月球上自在行走的前提。

⑤我的任务是在月球上巡视3个月,但我相信在地球上人们的支持下,我能走得更久。我的速度不快,每小时大概只能走200米,但我的步子很大,一步能走六七米。我的6个轮子都能独立行进驱动,其中4个还能独立转向,这使我具备比较强的爬坡越障能力,甚至某个轮子被卡住时,其他独立驱动的车轮也能帮助我摆脱困境。

⑥身处月球,我并不孤单。每天,地球上的人们会给我做体检,关注我的健康状态。我的每一次行动、每一步行走,也由地球上的科技人员来指挥——规划我的路线,控制我的步伐。我先把我拍的月面照片传回地球,然后由他们用计算机转化成三维地形,清楚地显示出我周围的每一个坑、每一块石头,还能知道一个坑有多深、多宽,石头有多高、多大。然后,他们就会根据我的目的地,设计好我的行走路线,并给我下达指令,这就是所说的“遥操作”。从地球到月球,“遥操作”当然很难,但它看起来也很好玩,专门有一些人,他们会戴上3D眼镜,像玩电脑虚拟游戏一样,仿佛是我的驾驶员,和我一起在月球探险。

⑦40多年前,人类的无人月球车1号,在月球上总共行驶了大约10公里,月球车2号在月球漫游了37公里。在向我的前辈致敬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走得更久更远。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3日,本刊有改动)

中国“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漫游,是中国航天事业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上述新闻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以第一人称“我”行文,来报道中国“玉兔”号月球车月面漫游这一事件,其独特的表达效果至少有二:一是让月球车自述事情始末,显得亲切而真实;二是将月球车拟人化,显得生动形象。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上文与课文《录音新闻》一样,都报道了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新进展。阅读这样具有“正能量”的新闻作品,我们不禁为祖国的腾飞而自豪!

鉴赏空间

[读有所思]

“文明礼貌月”日记 第7篇

艰苦践行,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东阳人历来就有经商的传统。1985年马龙华只身离开地处浙江中部的东阳,来到上海,从学电工做起,凭着东阳人不怕吃苦、勤劳踏实的秉性,在上海闯出了一番事业。对于马龙华来说,无论是治理企业还是行事做人,诚信和道义始终是他做人的准则。他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对项目管理精心组织,由他率领的建设团队先后承接过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工程和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都以质量信得过工程而获得好评。

作为上海中天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马龙华常说,“我从浙江东阳老家山沟里踏入上海,在大都市奋斗了20余年从没离开过,我深深热爱着上海这片土地。上海锤炼了我,我要为上海的建设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才华。”

“诚”字当头做智者

古人治国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马龙华平常爱说“人和天时地利”,在马龙华的字典中,“诚”字一直是第一要素。

上海中天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龙华和他的成百上千从东阳打拼出来的老总们一样,凭借着浙江人特有的勤奋和适应能力,立足上海干事业。公司成立以来,规模由小到大,如今立足重心选择在普陀,并在普陀区扎根发展。企业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所以中天置业从单纯以承接项目施工,到现在逐渐以项目施工和商业地产开发齐头并进,在转型中力求自主创新,不断打造企业的知名度。

不过,这适应市场的转型和变革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马龙华就用一直信奉的“诚”字,将困难一一化解,把企业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

2000年年尾,由于中天置业承建的建设方资金迟迟不到位,在工地施工的数百工人的工资还没有着落,材料供应商的材料款也无法支付,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马龙华又因过度操劳住进了医院。

躺在医院病床上的马龙华心急如火,他心系工地和工人,当机立断召集有关人员一起商量,他对副手和财务说:“今天的困难我们必须拿出办法,不管怎么难,跟工人师傅讲,请大家相信,年底放假前工资一定会结清,绝不拖欠一分钱,我自己也是打工出身,道理我明白。”

马龙华弄清事情细节后,立即联络相关部门以寻找资金救燃眉之急。他相信自己的为人,向可能筹到资金的同事和朋友说明情况,以求得他们的帮助。历经周折,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人的工资总算可以付清了,但还欠常年协作的供货商材料款。于是马龙华依照材料款客户名单,一家家地打电话,如实把自己的困难告诉对方,也希望对方把实际的困难告诉自己。大家以“诚”相待,协商解决,有的缓付,有的部分先付。另一方面,马龙华又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四处筹款。一道看似难以度过的难关终于迎刃而解了。

每当马龙华回忆起这段经历,总是感慨良多,我们东阳人古话讲“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项目资金周转遇险,说明我做事还是不够周密。不过,这个“诚”字还是帮了自己的大忙。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了做人做事的真谛。

“真诚”对于马龙华来说,亦是他不可或缺的行事准则。

中天置业通过竞标,筹措几亿元资金从政府土管部门拍得了一块土地,按照地标规划,许可盖45米高的商务楼,地下建一层车库。然而开工动土之后,遭到了周边居民的反对。一些居民甚至前去堵住大门,不让工地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出,还向政府抗议,出现了多方的激烈意见。但是另一边,工人已进场,工程施工设备也已部分到场,停工就意味着巨额经济损失。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退地,让土地主管部门把矛盾解决,但这等于向政府施压。

面对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马龙华心里明白,退地不是没理由,但客观上,会给政府添麻烦,这不利社会的和谐稳定。有没有可能请政府、街道、居委会共同出面协助,公司以真诚的态度把居民的思想工作做好。

面对居民“挖地基,会影响附近居民楼房的建筑”时,马龙华在董事会上让大家统一认识,及时表明“我们的地基施工方案经过上海市科技委专家审查认证,施工过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三轴止水围幕’,上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可确保控制基坑开挖不影响周边建筑。不过,其成本比一般基坑要增加30%-40%。”居民反映“打桩噪音扰民,怎么办?”马龙华主动解释,我们编制了详尽的施工方案,递交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如施工时间在批文限定的时间段,我们再延迟一小时开工,提早一小时收工,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后,马龙华真诚地代表施工方给附近居民造成的不便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就这样,工地在停工四个月后重新开工。为了让居民放心,公司专门组织居民代表参观工地,主动提出让居民监督现场文明施工。虽然为了化解矛盾,中天置业增加地基围护桩并降低楼层,看似企业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但企业真诚的形象却在居民中得到了肯定和赞誉。

文商刚柔创业绩

在目前房地产业、建筑业普遍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天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却依旧有十几个亿的项目在紧张地施工。许多建筑公司为了找业务揽工程,可以说削尖脑袋,四处寻觅。中天置业居然还有建设单位主动找上门,指名道姓让中天去承包工程;许多建筑公司因建设方资金短缺,面临停工。“中天”承包的工程,建设方居然还把工程款先付给了“中天”。由马龙华管理的中天置业还获得了多项荣誉:荣获二次国家“鲁班奖”,一次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三次上海市“白玉兰奖”,“国家文明工地”、“上海市文明工地”……

在马龙华的带领下,中天置业从一家小型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去年在普陀区新成立了中天建设集团普陀分公司、上海伟东实业有限公司,每年新增税收超过1000万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强化主业转型,在保持建筑企业特色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其企业开发了中天新世纪商务大厦南楼、北楼项目,为改变普陀区曹杨工业区周边的商务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马龙华对每个项目都坚持吃住在工地,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对项目管理则精心组织,严密计划,采用科学的管理,组织、措施到位,把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细化为具体的管理目标进行绩效考核,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工期符合建设单位要求,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一致。

面对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使得高端人才无法引进,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马龙华先从身边“动手术”,把原来公司6个部门整合为3个,同时还把多个岗位上的家庭内部人员请下岗,用动真格的管理,极大地调动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公司管理效率大为提高。对人才的选用做到不拘一格,不分户籍,为引进的外省市人才办理入沪居住证,做好拴心留人工作,为每个引进人才营造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马龙华严谨踏实、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获得了同仁们的一致认可。他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工程优秀项目经理、全国安装企业优秀项目管理工作者、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中记功、上海市优秀项目经理、浙江省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无论承接的是施工项目还是自身开发的项目,中天置业从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大于99%。

报效社会聚商会

马龙华身为老总整天滚打在建筑工地,不过他对艺术也情有独钟。“人间四月竞芳菲。筹措多年的汤兆基美术馆终于在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落成揭幕。魅力的上海又添一桩美事,一处胜景,可喜可贺!”马龙华为中国著名书画大师汤兆基画册的序中这样写道。

201 1年,由中天置业合作的汤兆基艺术中心筹委会在普陀区“天龙华府”成立,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出席并讲话,市文史馆领导和普陀区领导出席。汤兆基艺术中心将以牡丹文化为核心,积极参与苏州河文化建设,让牡丹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进军营、进学校。汤兆基艺术中心有望办成全国一流的艺术中心,成为上海的又一张名片。

“‘惟有牡丹真国色’。汤兆基的牡丹画,或许正是他个人艺术的一个新亮点。散淡疏放的性情,表现在牡丹上,向着心心相印的同好知音,向着世界,向着生活,展露着持久而恬淡的微笑,焕发出摄人的光彩。”马龙华对于汤兆基的欣赏之情,在这字里行间可窥见一斑。也让人看到在工作中严格要求的马龙华那细腻的一面,并对于艺术的深刻感悟。

201(0年底,马龙华担任了上海市东阳商会会长。东阳商会的宗旨是立足上海,凝聚乡情,沟通信息,服务家乡。在马龙华的带领下,上海市东阳商会发挥在沪企业家的积级性,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协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注重发掘、培养有潜力的会员企业,不断为商会注入新的活力。商会还积极从会员企业维权、提供法律援助等方面入手,利用专业单位的优势,为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牵线搭桥,发挥商会为非公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组织召开会员企业座谈会,组织引导会员积极参政议政,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建言献策。

马龙华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倾注到商会的建设与发展上,他带领商会会员参加考察活动,了解浙江及周边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为企业走出去打好基础。他以诚意对待所有的东阳老乡,与商会的老乡一起为家乡政府提出的“经济回归工程”出谋划策。当得知上海市以郭广昌等为代表的东阳人企业在“经济回归工程”中名列全国其他省市前茅时,马龙华由衷地为会员们喝彩。他清楚地记得2011年初自己在商会年会上的讲话:“商会会员不分企业大小,不论职位高低,团结起来,为振兴东阳,发展东阳,繁荣东阳经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对于2012年的商会发展,马龙华设想成立“企业家沙龙”,“把同行业、跨行业的企业家、园区内企业、园区间的企业家聚起来,通过这一形式,互相沟通、团结协作、资源共享、提供商机。”马龙华对此充满信心。

马龙华简介:

上海市普陀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普陀区工商联合会副主席

上海市普陀区工商联长征镇商会会长

上海东阳商会会长

上一篇:消防半年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下学期个人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