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导游词范文

2024-07-07

傣族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4篇)

傣族的导游词 第1篇

西双版纳橄榄坝,被人们誉为孔雀般美丽的地方。坐落在橄榄坝澜沧江畔的西双版纳傣族园,是傣家人心目中的“勐巴拉纳西”-远古的神奇王国。

村寨的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中。每一座村寨,都是一座精巧的花园;每一栋竹楼,都托着一个绿色的梦。在热情的阳光下,它的每一棵椰子树都舒展着硕大的叶柄,在宝蓝的碧空里婆婆成一幅剪影;它的每一棵槟榔树都挺立着笔直的躯干,意想成为一位位哨兵忠诚的形象,静静地守护在竹楼旁;它的每一棵柚子树都坠满圆圆的硕果,在小道旁频频地向游人点头;它的每一丛香蕉树都扇动着肥硕的绿叶,煽起一阵阵香甜的诗风……

傣族园里最煽情的活动项目要数泼水了。人们把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泼水节仅限于每年傣历新年,但在傣族园里人们可以不受季节时间限制,可以感受到“天天泼水节”的狂欢。

我想:是啊,世界上有哪个民族像傣族一样热爱水?世界上有哪个民族像傣族一样崇拜水?傣家人呱呱坠地之后,受到的是水的洗礼;劳作之后,在水里嬉戏让水消除疲劳,把“水”当做欢呼的语言……水的节日,水的礼花和水的祝福,汇成了对水的全部礼赞。

傣族的导游词 第2篇

大家好,我是x旅游社的导游:x。今天你们的旅游之路将由我给你们介绍。我们将要去的就是傣族人居住的土地:傣家竹楼。

走进了傣家竹楼,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都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傣族人住的竹楼,就藏在这浓绿的竹林中了。傣族村的居民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是由这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的,而且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都种着各种花木果树,这可谓“树满寨,花满园”啊!

走到这里,有些游客问啦::“傣族人靠水边建那么多竹楼干什么啊?”哈哈,这一点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多起竹楼,傍水而居”也是傣族人的民居特色。竹楼构造非常简单,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着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将楼房隔为两层,以前屋顶都用茅草编的草排或木片覆盖,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改用了瓦顶。

傣族人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里就可以看出傣族人淳朴、团结互助的民风。

傣族民居的奇特风情 第3篇

1 走进傣寨

今年初, 我探访了西双版纳勐景来傣家村寨。远远望去, 傣寨到处是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外形像一顶巨大帐篷的佛教寺庙、身姿婀娜的傣家姑娘、绚丽的傣家服饰和可口的傣家美食, 都对我的视觉、味觉产生强烈的冲击。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傣寨, 仿佛闯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宁静、祥和。

我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着, 仔细地品味着原始的傣家村寨, 欣赏着傣家传统的建筑格调, 把沿途的美景收入镜头。勐景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形成了“中缅第一寨”的重要地位。寨子不大, 约100户人家。房子都是单幢的, 无数曲折的小径联系着竹楼群, 户与户之间的距离较宽, 竹楼的房前屋后都用竹篱笆或砖墙隔开, 自成院落, 庭院分布错落有致。一座竹楼如同一座园林, 栽种了椰子、槟榔、菠萝蜜、芒果和香蕉等各种亚热带果木, 阵阵芳香让人垂涎欲滴。周围树木枝繁叶茂, 给寨子洒下了浓浓的绿荫, 充满诗情画意 (见图2) 。尤其是那棵独树成林的大榕树 (被视为“神树”) , 枝桠茂盛, 藤条交错。这里还保留着傣族很多传统民间手工艺, 如织布、染布、制陶和竹编等, 让人感受原始农耕文化的气息。

看一个傣寨富裕与否, 只要参观一下其佛寺的规模和贴金程度即可。版纳人笃信佛教又不拘泥细节, 他们对佛的信仰体现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之中。正所谓时时有佛, 处处是佛。勐景来古色古香的佛塔、佛寺与旖旎的风光相互掩映。这里的的神树、神泉、佛塔和佛寺, 让我体会到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 (见图3) 。另外, 与佛有相同地位的是白象之神, 随处可见白象的塑像。大多数傣家人都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 (小乘佛教) , 男童到了7、8岁时都必须剃度出家, 在佛寺里学习佛教经典及傣族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传承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在菩提树下, 有一座建筑精美的佛寺, 幡联飘拂, 庄严肃穆。佛寺的确很美, 古旧的瓦顶写满了沧桑, 屋檐下金光闪闪的图案显示出其豪华身份。据说傣家人问卜前程、操办红白喜事等都要在此举行。

2 青睐竹楼

在人类文明早期的各种发明中, 建房子是难度较大的一种, 它需要人们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构造学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我此行目的之一就是探寻傣家竹楼。我端详竹楼, 它是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房屋, 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干阑是中国古代一种下部架空的居住建筑, 贴近自然。相传很久以前, 有一个名叫帕雅的傣族青年, 他很想给傣家人建造一座房子。在一个大雨天, 帕雅见到一只狗蹲在地上, 雨水顺着密密的狗毛向下流淌。于是, 他很受启发, 建了一个坡形的窝棚。后来, 飞来一只凤凰, 不停地展翅, 还作出高脚独立的姿势, 示意他把屋脊建成“人”字型, 并且设支柱层, 帕雅终于建成了两层的竹楼 (见图4) 。

我仔细考察了竹楼, 平面一般有方形、曲尺形 (在方形的基础上将堂屋一角扩大而成) 、凸形 (将堂屋扩大而成) 。还有一种是主房和辅楼结合的竹楼, 辅楼一般为谷仓。谷仓一般建于堂屋一侧、前廊侧, 或建于晒台一侧, 与主房不直接相连。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 是典型的低垂的檐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顶。竹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 底层饲养家禽, 上层作居住用, 有宽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晒台。傣家人严格的等级观念也体现在竹楼的建造上, 凡是长辈居住的竹楼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 并且比楼底高出6尺, 内部无人字架, 楼梯规定要在9级以上。晚辈的竹楼低档一些, 其高度必须低于长辈的竹楼, 楼梯只能在7级以下, 内部的结构也显得比较简单 (见图5、图6) 。

为什么傣家人都喜欢住竹楼呢?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中写到:“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 多起竹楼, 居濒江, 一日十浴。”可见, 竹楼适应当地的气候、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 竹楼有利于隔潮, “人”字型屋顶易于排水。较大的出檐和回廊, 创造了良好的遮阳通风条件, 适合人们室外活动。另外, 竹楼以竹、木、茅草作为建筑材料, 便于就地取材, 而且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 造价低廉。傣家人十分考究对材料的选用, 竹楼的梁柱选用大口径的龙竹, 楼板、墙壁选用防蛀防腐性能好的黄竹和小叶龙竹, 椽子选用近乎实心的方竹, 屋顶的草排则选用当地的茅草编织而成。一般来说, 首先选好吉祥地基, 然后犁耙碾平, 再垒基石, 接着开始立柱架梁 (主柱一般有24条) 。整座竹楼用各种竹料 (或木料) 穿斗在一起, 互相牵扯, 极为牢固。通常是用粗竹子做骨架, 用竹编篾子做墙体, 楼板则用竹篾或木板, 屋顶铺草。建竹楼是傣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流传着“一家盖房全寨帮忙”的淳朴民风。大家送青竹, 赠草排, 出劳力, 一座竹楼只需几天即可竣工。竹楼建造期间, 主人通常是从自家地里采摘蔬菜, 从鱼塘里捞上几条大鱼, 准备一桌酒菜招待大家。新竹楼落成后, 又要举行贺新房仪式, 既酬谢前来帮忙的乡亲, 又借此驱邪。

3 领略风情

我每到一处, 都喜欢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特别钟情于傣族的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我穿过篱笆, 登上木梯, 踏上竹楼后, 真正的傣家生活便呈现在眼前:“堂屋”设火塘, 中间铺一大块竹席, 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 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阳光和微风从竹片缝间透入, 是一种非常绿色的住宅。室内陈设简朴, 几乎没有现代化的设施。除锅、盆、罐外, 大部分用具都是竹制品, 桌、凳、箩、筐和饭盒等都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我发现, 家家户户都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 却没有大门。特别是晒台, 它是主人盥洗、凉晒衣物或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凭窗远眺, 寨内的主要景观尽收眼底。

傣家人热情好客, 他们会把家里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傣族风味在民间虽无成文的食谱, 但美食很多。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 多用野生栽培的植物做香料。我有幸作客竹楼, 看见藤竹编制的餐桌摆满了佳肴:有用香茅草捆绑着的烤鱼、烤猪肉, 有用芭蕉叶裹着的蒸鸡肉和蒸脑花;有牛皮蘸“南蜜”、油炸的蛋蝉蛹;还有别有风味的酸腌牛筋、腌猪蹄、腌竹笋等等。特别是竹筒鸡, 里面加了鸡肉和香菇等原料, 放在竹筒里烧, 散发出阵阵清香。古语云:“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傣家人不仅居住在“竹”楼里, 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 真是比神仙还逍遥。围坐在矮小的凳几上吃饭, 倍感亲切。主人不仅让我们品尝到傣家风味的饭菜, 还用自酿的米酒招待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竹筒饭, 喝着甜酥酥的米酒, 这种原汁原味的傣家生活在城市里是永远感受不到的。

说到风情, 自然离不开傣族姑娘 (傣族称呼女人叫“骚哆哩”) , 我刻意将镜头锁定傣族姑娘。据我观察, 傣族姑娘身材不算高, 却个个显得婀娜苗条, 曲线分明。她们的气质糅和了水的情调, 头上裹着崭新的花头巾, 耳上挂着亮晶晶的耳环, 脚穿半高跟鞋, 尤其是漂亮的筒裙将她们点缀得花枝招展。裙子在衣饰中是最无等级差别的, 还能充分突出姑娘们美丽的身材, 那是直接来自生命的东西。你看, 热带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傣族姑娘的肌肤上, 她们就像森林里的绿孔雀一样美, 简直就是一尊尊富有民族情调的雕塑。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轻轻哼起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优美歌小调, 耳边仿佛回荡起葫芦丝的悠扬乐曲, 简直就是一首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傣家乡土抒情诗啊!

4 感悟真实

克莱德·伍兹指出:“一般来说, 文化特质是被接受或排拒, 完全取决于它在接受文化里的效用、适应性和意义。”竹楼之所以被广泛采用, 正是由于它在云南各民族文化中具有良好的适宜性。发明竹楼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日趋频繁的交往中, 借取了更为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样式, 并与其固有的建筑相融汇, 形成总体样式趋同而又各具风格的各种竹楼, 最大限度地适应了生存需求和文化需求而代代相传。傣族竹楼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了新变化, 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方面。由原始的干阑式竹楼逐步向木楼、砖木结构以及钢混结构发展变化, 茅草盖顶已改为木板盖顶或瓦顶。由于傣族喜爱传统的建筑形式, 除少部分住宅向现代化建筑 (用砖和琉璃瓦建造) 转变外, 大多数民居仍然保持着干阑式的建筑结构和造型, 既现代又古朴。若干年后, 那种竹柱、竹梁、竹瓦的古竹楼, 可能会成为“历史文物”, 但“竹楼”这一名称一定会响亮如故。

结束了西双版纳之旅, 我由衷地感慨:这里的民风民俗是真实的, 美丽的景致令我恍然仍在梦中。古老的传说、淳朴的傣寨萦绕在青山绿水间, 成为一个停留在天边的仙境。不管是神秘的热带雨林、独特的傣家风情, 还是掩映在凤尾竹下的佛塔佛寺, 都令我不能忘怀。我的心曾经被揪着而落泪过、微笑过, 也曾经为之轻狂过、张扬过。再见!不能忘怀的傣家村寨。

摘要:描述了傣乡的民族风情, 叙述了傣家竹楼建筑的科学合理性, 领略了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魅力。

傣族的导游词 第4篇

关键词 傣族 民族文化 特征 影响

一、傣族文化的构成

(一)宗教

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要到奘房中受戒修行,参加每年三个月的入夏安居,诵经赕佛。在西双版纳、景谷等地,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一段时间,在佛寺内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识。人们认为只有入寺做过和尚的人,才算有教化。

(二)民俗文化

1.文学

傣族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古歌、神话、创世史诗产生和发达的时期;二是英雄史诗、传说、歌谣形成和昌盛的时期;三是故事、叙事长诗兴起和繁荣的时期;四是新文学蓬勃的时期。傣族人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述长诗。佛教的传入,傣文的创制,都对叙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傣族民间艺人接受、翻译和传播外来的佛经文学,同时还把傣族民间故事吸纳进来,创作了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

2.节庆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其大多数都与佛教有关。

3.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杆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织布的地方。

4.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服饰也对傣族舞蹈的一些代表性动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5.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糯米装进竹筒后加水后,用一个玉米胡塞上,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傣族还有很多特色烧烤。傣族的凉拌也十分美味,比如干巴丝,包烧鱼等等,普洱茶是云南普洱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装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压热带风情。

二、文化对傣族舞蹈的影响

(一)动率

1.柔美的膝部起伏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而膝部柔韧的起伏,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共同特点,也是孔雀舞的特点,在变化万千的动作过程中,膝部始终是带韧性的起伏,但这种起伏又不是机械的平均起伏,而是随着内在和外在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的。如主力腿立直时稍快,而下蹲时期稍慢;在膝部稍直和半蹲的起伏中是带韧性的。

2.小腿的灵活运用

傣族舞蹈中表现小孔雀的舞蹈,膝部常用快速的小颤、以及没有起伏的的矮步,小腿显得非常轻盈灵活,主力腿常用蹲地小跳使舞蹈非常活泼。手上动作变化轻盈而灵敏,三道弯道造型小巧玲珑。常用连续的小耸肩使这种舞蹈轻快、活泼、热情。鼓点快速而轻巧。以上说的所有特征,都是与傣族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二)体态

1.三道弯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基本体态,因为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把孔雀视为圣鸟,而孔雀具有“三道弯”的自然形态,所以造就了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发展和舞蹈风格。傣族人民以“三道弯”的躯体造型,配合带有寓意的手形和各种跳跃、转动的舞步,塑造孔雀“竹林漫舞”、“泉边嬉水”、“雨林追逐”等各种栩栩如生的神态和自然景象。

2.一边顺

傣族在秋收后扬场中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把大竹篾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一顺边的动态。当她们右手高举篾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手脚同时向下用力扇风,身体由右向左侧转动,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右手一致 ,都是手脚同出一侧,作为舞姿造型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一顺边是高原舞蹈特有的动律和形态,高原民族的舞蹈中都有这种文化现象。

3.通过曲线塑造造型感

傣族舞蹈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傣族舞蹈中透出山川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之感。舞蹈动作中那些人体的头、手、臂肘、肩、腰、膝等每一个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由多种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无论手的推拉和脚步起伏的动作,还是孔雀舞中的美丽造型的流动美,都具有造型丰富而个性鲜明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傣族园导游词介绍 第5篇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美丽的傣族园。

傣族园其实是三个傣族人的村寨连在一起,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树都非常高大,上面挂满热带水果。有波罗蜜啊、椰子啊、柚子啊……但是今天实在是太热了,我们才进园没多久,每个人脸上就都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一滴滴地流下来。幸亏我们几个小朋友都买了扇子,边走边扇扇子,还好玩的。

参观傣族园,然后在泼水广场附近吃了有名的傣族特色午餐。这里的菜都有很多新鲜的香料,比如薄荷啊九层塔啊什么的,带着酸辣,我吃不惯,不过炒饭很香。

吃完午饭,总算到了最有趣的泼水环节啦!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泼水广场,换上当地的民族服装,拿着水盆,跟着工作人员来到水里,随着一声:“泼水开始!水水水!”大家都随着音乐的节拍开始泼对方水啦!据说被泼水那代表祝福呢!

我正想偷袭豆总的时候,她却刚好装了满满一盆水使劲朝我泼了过来。“哎呀!好呛!我喝到了!”我大叫。然后赶紧又装了一盆水,用九牛二虎之力朝她泼去,开始了我的反击。她没有防备,所以也被泼到啦!哈哈哈……不过她只是咳了几声,马上不甘示弱地又向我攻击,我赶紧用盆子当盾牌,挡住了我的脸才没有被泼到呢!其他人也是你泼我,我泼你,衣服头发都湿淋淋的,但是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淋漓痛快。

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泼水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们也要离开傣族园,出发去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了。住在植物园的酒店里,有泳池可以接着玩水。晚饭后,大人们又带着我们去植物园的深处,寻找萤火虫。

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萤火虫和星星!我和乐乐、小詹、小泷、豆总,都追着萤火虫在院子里奔跑,它们就像打着小灯笼在给我们带路。有时候它们也会停下来,如果把手掌打开伸过去,它们就停在我们的手掌上一动不动。不过我们都不敢抓住它们,因为我们想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植物园里。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 第6篇

佤族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而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长发飞舞,舞姿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自酿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为肉制和奶制品,且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同时能歌善舞。在表现基诺族太阳崇拜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烈的“太阳鼓舞”鼓声雄健浑厚,舞姿轻快活泼,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活动。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 第7篇

布朗族寨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图腾,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在“摩梭之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达咪”,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民族团结广场座落在翠漪洲北面,象征着云南各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她汇集了云南各民族体育、民俗活动之精华。每天有苗、彝、藏、佤、傈傈等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表演。亚洲象群表演是云南民族村新近开展的一项游乐项目,7头训练有素的大象在驯象员的指挥下表演各种惊险、滑稽节目,让人捧腹开怀,乐不可支。

★ 介绍云南大观楼的导游词

★ 云南导游词格式

★ 云南热门导游词精选

★ 云南风光导游词合集

★ 云南黑龙潭导游词

傣族“摆”的释义考辨 第8篇

一、现当代国内学界对“摆”这一术语的阐释。

“摆”这一盛行于云南省德宏州傣族地区的宗教盛典, 最早对其进行田野考察的是人类学家田汝康, 其在田野民族志作品《芒市边民的摆》中对傣族的“摆”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其中对什么是“摆”进行界定:“‘摆’一词来自缅语, 意思是集会。”1对“摆”在当地傣族人的影响, 其著作中是这样论述的:“摆仅是一个宗教仪式, 但是这个仪式却关联着摆夷的整个生活。”2而江应樑在其著的《傣族史》中这样解释“摆”:“这是流传于德宏地区的一种宗教大典, 傣语称为‘pai pa-la’, 照原意解释, ‘pai’是走往之意, ‘pa-la’是佛, 傣族视此一举措为走往佛国天堂的准备。所以, 凡是傣族都切望能做一次摆, 且都认为这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无论男女, 一生节衣缩食, 只要稍有储蓄, 便不惜全部用来做摆。”3从这两部对傣族文化研究都比较有影响的论著来看, 两位学者对“摆”所作的解释并不一致。时隔六十多年后, 学者褚建芳对上世纪40年代田汝康所做过田野调查的芒市那目傣族寨子的“摆”重新进行了田野调查, 并对当地傣族“摆”文化作了再研究, 其著作《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在前两位学者的基础上, 对“摆”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和拓展, 他通过对芒市傣族地区“摆”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后认为:“两人所作的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 又都不够确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使用上, 该词的意义又已经有所泛化:除了拜佛、献供的集体仪式以外, 一般的所谓节日也被称为摆。不过, 这种一般意义上的节日与严格意义上的摆仍然有所区别。”4褚建芳当时所看到的“摆”, 除了与田汝康所描述和阐释的“摆”相同外, 他还看到了新时期“摆”的一些新元素和前辈学者论著中没有论及的内容, 在该著作中提出了“摆”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说。他认为:“所谓狭义, 指的是严格的真正宗教意义上的摆, 即与佛教活动有关 (以其为核心要素) 的集体性、庆祝性的仪式活动, 其重要内容就是卤, 即人向佛晋献贡品。其中, 诵经、念经、祷告、礼拜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广义, 指的是一切带有庆祝意义的集体性聚会活动, 主要涉及各个固定的节日, ……所以, 摆是以宗教活动卤为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的、带有歌舞娱乐成分的集体性仪式活动, 其他的集体性仪式活动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摆。”5从褚建芳对芒市傣族“摆”概念上的阐释和界定来看, 不难发现随着傣族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傣族“摆”文化已经有所延伸和扩展, 在当地傣语的表述中“摆”的语用范畴已经扩大, 由此产生了广义上的“摆”, 关于广义上“摆”产生的原因, 他也做了自己的分析, 认为“这种广义的摆是当地傣族人对于外来节日的本土化翻译。严格说来, 后者不应算作傣族传统中的摆。不过, 由于传自外界, 需要翻译, 以便沟通, 于是, 后者便也被泛泛地称为摆。”6此外, 一些傣族专家学者们也对本民族浓厚的“摆”文化中关于什么是“摆”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总的归纳起来, 其比较普遍且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看法是:傣语中所谓的“摆”不是本民族语言中特有的词, 系傣语外借词, 属缅语或古印度巴利语;“摆”与佛教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二、傣族“摆”的释义综述

通过国内现有研究傣族“摆”文化的知名论著中对什么是“摆”的释义梳理和对比, 可以发现这些对傣族“摆”的解释虽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 其论著所要最终论证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 但对傣族“摆”这类对外族人来说充满好奇感或陌生感且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宗教仪式活动, 其本质含义是什么?大家的解释都有许多相通点。总的综合起来有如下共识:

(一) 傣族“摆”其本义上是一种佛教仪式活动。这种解释在各类有关“摆”的学术文献中都较一致, 而且在“摆”发生的当地民间也普遍流行这一说法, 它通常认为是一种以拜佛、献供为核心成分而组织起来的、带有集体聚会和歌舞娱乐内容的仪式。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考证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傣汉词典》中关于“摆”这一词条的解释是“大集会;佛教盛会 (〔缅〕 (1) 会;集会 (2) 演出;表演) ”7从这一词条中可以知道这一词是傣语中借用缅语词, 是外来词, 另外, 结合前面所提到的傣族本土专家学者们认为是巴利语词, 这是否存在缅甸语中的“摆”也是借用巴利语词呢, 这还有待求证。但不管怎么说, 无论傣语, 还是缅甸语, 因这两个民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其语言文字中都借用了大量佛教的经堂语言——巴利语词, 这就不排除存在相互转借的可能。但无论如何这一词条的解释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即“摆”最初源于一种佛教仪式活动。

(二) “摆”这一词在当下傣族日常生活, 其使用的意义已经不同程度存在世俗化倾向。时下, 当地傣族各种节庆仪式活动, 有些傣语称谓中冠之于“摆”的已经没有传统“摆”的拜佛、献供 (德宏傣语称为“路”) 元素或环节, 许多称为“摆”的仪式活动, 其宗教色彩被淡化或已去宗教色彩, 而更多地突现其庆祝、休闲娱乐和交往聚会等世俗功能。如村寨文化活动室落成仪式也叫摆, 修路搭桥工程竣工仪式也是摆, 国庆节、劳动节等假日期间举办的各种文化节或商贸洽谈会等也是摆。所以, 过去的“摆”分佛爷或土司举办、群众参加的“大摆”和私人举办的“公摆”, 新中国成立后, 傣族人移风易俗, 把“摆”变成了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的各种节庆。特别在改革开放后, 变成了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一种盛会。

综上所述, 傣族的“摆”, 是随着佛教传入而融入德宏傣语词汇中的一个外来借词, 并成为德宏傣族人一种具有浓厚宗教信仰色彩的仪式活动, 它凝结着傣族人深厚的宗教情结。而今, 这一代表傣族特有宗教仪式活动的词语其世俗色彩日渐浓郁, 除了保持原有仪式活动涵义外, 更多的“摆”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具有集体文化娱乐和交流的世俗聚会和节日盛典。

摘要:“摆”是描述当地傣族特有宗教仪式活动的词, 其来龙去脉和准确含义是什么, 现有对“摆”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在傣族传统社会中的功能和其背后的观念与信仰体系等, 很多是停留在对人类学、社会学或民族学的某个学术观点和看法的验证和探讨上。本文结合现有的学术论著中对“摆”这一术语的界定, 试从“摆”的术语源流上进一步梳理和探究, 对描述傣族这一特有仪式活动术语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傣族,摆,释义

注释

11.2.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6、5.

23 .江应樑.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3:541.

34 .5.6.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40、141.

傣族的“男人节” 第9篇

当客车驶进者米拉祜族乡境内时,只见公路两旁的河谷、山梁上,那一棵棵高大挺拔、有着“英雄树”美称的木棉树在春风的轻拂下,正怒放着一簇簇火红的花朵,远远望去,宛如一束束燃烧的火炬,映红了山冈,映红了山间流淌的清泉;在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丛中,傣族人那一栋栋艺术品似的竹楼时隐时现,不时传来一串串悦耳的歌声……在车上,经过友人的介绍,我对者米拉祜族乡的乡情和“男人节”的由来有了大概的了解。

“男人节”的来历

者米,傣族语即富饶的地方,位于金平县西南部。往这里居住着拉祜族、傣族、哈尼族、苗族、瑶族、壮族6个少数民族。其中,拉祜族占总人口的29.6%,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而“男人节”,则是居住在_这里的傣族和民族乡各族同胞们的传统民族节日。

“男人节”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在500年前,外来的强敌侵扰这里的傣家。为保卫家园和亲人,傣族的男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拿起刀枪奔赴战场与强敌进行生死激战,血洒疆场……等他们打退强敌,胜利归来时已是农历正月二十九,此时已是山花烂漫,万木争春之时,男人们错过了和家人团聚的传统节日——春节。

为了,慰劳胜利归来的勇士,悼念为保卫家园而英勇献身的英烈,妇女们决定为男人们组织一场比春节还隆重的盛会。于是,家家户户杀猪杀鸡,春香糯粑,女人们向男人们敬酒敬茶,献歌献舞,整个傣族寨子沉浸在和平、喜悦的气氛之中。为了纪念勇士们为保卫和平和幸福生活的胜利之日,傣族人便将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九定为“男人节”。从此便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后来,傣族人的传统节日“男人节”又渐渐演变为者米拉祜族乡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体现了中华各族人民热爱和平的共同心愿。

木棉花为什么这样红

“男人节”的传说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友人指着公路边的木棉树问我:“你知道木棉树的花朵为干什么是鲜红色的吗?”我好奇地询问,友人告诉我:“据传说,这里木棉树的花原来不是鲜红色的。当年,生活在这里的傣族和壮族的男人们为了保卫家园和亲人,在木棉树下与强敌殊死激战,壮烈牺牲的勇士倒在这里,鲜血染红了土地,浸透了树根,从那以后,木棉花就变成鲜红色的了。因此,我们又称木棉树为‘英雄树’,木棉花为‘英雄花’!”

一种植物开什么样的花从科学上讲那是基因遗传的结果,友人的讲述已经给这不言不语的木棉树赋予了传奇的色彩,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传说,因为人们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真挚的感情啊。我真被这些男人们不畏牺牲,为保卫家园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那高大挺拔,具有英雄气概的木棉书让让我注目……

“男人节”的仪式

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刚在山顶上露出红红的脸蛋时,随着一阵阵清脆的出征鼓锣的敲响,欢度“男人节”的活动便拉开了帷幕。我看见,听到鼓声的傣家男人们纷纷拿着火药枪、刀、棍等原始武器跑到寨子中央的场地上一个个作出挥泪状与亲人告别,在三面战旗的指引下,勇士们头也不回地向村口的大道上走去,重现了当年勇士们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

中午时分,寨子里的妇女们便开始忙乎起来,有的从屋子里抱出早已酿制好的糯米酒,有的踩起木槌春香米制作香糯粑,有的宰猪、鸡、鸭烹制美味佳肴,准备慰问凯旋的勇士……

夕阳西下了,随着几声清脆的火药枪声在远处的山谷中鸣响,几面战旗出现在远处的路上,勇士们胜利归来了。妇女们唱起动听的歌曲,用竹枝将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水洒落在勇士们的头和身上;而英雄们在场地中央的祭台前有条不紊地隆重地举行了祭奠英烈的仪式后,在铿锵的锣鼓声中,给大家表演了刀术、爬杆等技巧。他们那威风凛凛,势不可挡的气势,不禁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到了当年那战火纷飞的战场,让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勇士们英勇杀战的情景……

表演完毕,妇女们便拥上前去,母亲拉着儿子、妻子拉着丈夫、姑娘拉着如意郎君一起来到小河边,捧起清澈的河水,为他们洗去一身的征尘……随后又将他们拉到酒桌前坐下,妇女们则排成长排,捧着酒壶,手持五彩腰带为男人们唱起祝酒歌:

这是一杯,

傣族妇女用劳动酿造的美酒。

用来敬你可爱的亲人。

希望你饮尽这杯美酒,

给你带来幸福、吉祥。

唱罢,妇女们便一一来到男人们身边,敬酒献茶;而姑娘们则拉着如意郎君荡起秋千,跳起竹竿舞,共叙离别之情……

夜幕徐徐降临。

突然,一阵阵清脆的象脚鼓声敲碎了平静的夜晚,火红的篝火燃起来了,甜美的歌声唱起来了,被美酒灌得有几分醉意的男人们在妇女们的簇拥下,嗣着篝火伴随着鼓点声,跳起了欢快的傣家舞蹈。他们尽情地唱啊、跳啊,把“男人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虽然我不是出征归来的勇士,但因为我是一个男人,也享受到了当地男人的荣誉。妇女们将我围坐在中间,唱着一曲又一曲的敬酒歌,将一杯又一杯满载深情厚谊的美酒喂到了我的嘴里。听着那动听的歌声,喝着醇香的米酒,不知不觉地我醉了,醉在这景色如画有情有意的边陲……

云南傣族园导游词介绍 第10篇

在西双版纳呢除了傣族以外还有僾伲族、佤族、布朗族、彝族等其他的民族,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的最后一个民族是什么族么?是基诺族在1976年被批准的,主要居住在基诺乡也是版纳特有的,人口有两万多。基诺乡在过去叫攸乐山,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后改为基诺,意思是舅舅,所以他们是一个尊敬舅舅的民族,也就是说在他们这个家庭里爹亲娘亲不如舅舅亲,舅舅才是老大!如果大家有兴趣去了解这个神秘的民族的话可以和我说,前面前行五百米就到了,如果大家想去看的话,因为需要提前订票,所以想去的朋友可以报名,然后一会从傣族园出来就可以去基诺山寨玩了。

那么我们现在走的是小磨告诉公路,始于勐养镇北侧,止于国家一级口岸——磨憨口岸中老边境,全长200公里,大家看道路两旁的数,这个呢就是橡胶树了。

西双版纳的经济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两大产业,分别为一:旅游业;这是无可厚非的,每年到版纳旅游的游客不下200万人次。其次的话就是农作物:橡胶,小粒咖啡,还有茶叶;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现在我可以像大家解释一下,橡胶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能够种植,一个是海南,一个是版纳,版纳的橡胶出产量排在第二;而小粒咖啡的话,在过去我们中国人所喝的所有的咖啡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后来有人将小粒咖啡的种引进版纳,结果奇迹般的活了,而且生长的很好,很快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咖啡,版纳出产的怡然咖啡;再来说说茶叶吧,普洱茶,属于黑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功效也不同,也许有人会问普洱茶应该是出自普洱啊,为什么会是版纳的资助产业呢?其实不然,在过去,因为普洱市的交通比较便利,所以所有的茶叶那些就全运过去那边加工生产再发货,因为不知道它叫什么,故从普洱府发的茶就叫普洱茶了,其实六大茶山,普洱只有一座,而其余五大茶山都在版纳!好了,说着说着又忘了时间了,我们的目的地到咯,请大家把自己的贵重物品带在身边哦!那么你们去吧,一会儿我会在这里等你们的,玩的开心哦!

云南傣族园概况导游词 第11篇

一般傣族村寨的寨与寨之间,只有一条马路和一道门就能隔开,我们现在出了这道门,过了这条马路,就是第二个村寨了,这个村寨叫做曼春满,春满的意思是花蕊园,曼春满就是花蕊园寨。

我们在曼春满重点参观的是曼春满佛寺,它距今已有千年,曼春满佛寺是橄榄坝的中心佛地,重大的佛教活动日,坝子里的信徒和各个佛寺里的和尚都要来此朝拜。

佛寺大门里面的两座供台,专门用来摆放施舍给飞禽的食物,以示佛教的恩德。金塔是佛寺的标志,金塔对面的阁楼称为诵经阁,是和尚传授经文的地方,其他人不准出入。寺内高大塑像是佛主释迦牟尼,在佛像后面有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在佛教里意义重大,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佛像左边的曼春满佛寺著名的20幅壁画,讲述“召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靠右的一幅讲述“勐罕来历”,勐,指“地方”,罕,指“卷起”,即卷起来的坝子。传说,佛主释迦牟尼到这个地方来传教时,当地的让人们用白布铺地迎接,因为路太长而白布不够用,人们就将白布铺了又卷,卷了又铺直到曼春满,释迦牟尼感动至极,赐名勐罕。佛寺内还悬挂着长白布条,是傣家人用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下面我们参观一下傣家的贝叶经。贝叶经是傣族园内七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的文字都是刻在贝叶经上的,用贝叶来记载傣族的诗经、传说等。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 第12篇

春满的意思就是花沁园,曼春满就就是花沁园寨。西双版纳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村村有佛寺,寺寺有佛缘。待会参观佛寺时大家要注意一些禁忌,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拜佛一定要诚心。不能摸和尚的头和袈裟,不能拍打和尚的肩和身子,不能在佛像面前指手画脚,不能随意敲打佛鼓、铓锣和其他乐器。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佛寺就就是曼春满佛寺,它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1400多年来,佛寺经过了很多次修复、重建。这里就是橄榄坝的中心佛地,每逢重大的佛教活动日,坝子里的信徒和各个佛寺的和尚都要前往朝拜,佛寺里的建筑修复都就是靠村民和虔诚的信徒捐钱捐物来完成。

佛寺中间的这四根很粗的圆柱,有200多年的历史。大门里面的两座佛台,专门用来摆放施舍给飞禽的食物,以示佛家的博恩。金塔就是佛寺的标志,对着金塔的楼阁称为诵经阁,就是和尚传授经文的地方,其他人员都不得出入。诵经阁四角的地上有几个半截入土的金粉石,起标志作用,表示金粉石以内为禁区,除佛爷、和尚以外,人们不得踏入。

佛寺大殿中较高的台阶叫僧侣台,就是佛滴水转运、栓钱祝福的地方。寺庙内的高大塑像就是佛教里有重要意义,在佛像背后有一颗高大古老的圣树——菩提树。菩提树在佛教里有重要的意义,当初释迦牟尼就就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佛寺内悬挂的长白布条,就是傣家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象征。佛像左边的画廊就是曼春满佛寺着名的20幅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讲述的就是“召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傣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对佛的形象化理解和敬仰。

大家看,佛寺前的三颗棕树就就是用来制作贝叶经的贝叶棕,这种树能活六十年左右,一生只开一次花,花就是乳白色的,花儿开放后就意味着将枯死。贝叶经就是傣族园内7项国家级非文化遗产之一。傣文字就是拼音文字,由42个字母组成,傣族的文字都就是刻写在贝叶上的,用贝叶记载傣族的史诗、佛经、谚语、传说等,傣族的史诗、佛经、谚语、传说等都就是靠这一片片的贝叶流传至今。据说曾经流传过的傣族书籍有84000部,550部叙事长诗,现收集到的有3000余册。这对于一个总人口只有100多万的少数民族来说,无疑就是一座引以为骄傲的丰碑。贝叶经可以保存上千年的历史,时间越久,字迹越清晰,一直流传至今。各位看到的这两位刻贝叶经的老人就是佛寺里还俗的老佛爷。傣文字就是传男不传女的,男子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在他们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到佛寺里当和尚学习贝叶经。

傣族剧目《吉祥树》的编创手法 第13篇

傣族主要属于亚热带地区, 那里河网密布, 森林繁多,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该地区生长出许多珍奇的树木与植物, 所以傣族先民很早就对大树及茂密的森林尤为崇拜。更因傣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 并受其宗教文化影响, 将佛教中的“五树七花”作为自己所居住地的象征, 故此傣族人民对菩提树、铁力木、贝叶树等“五树”都十分敬重。

我们常见的傣族舞蹈作品中, 大多数都是以孔雀为形象进行物象模拟, 或以傣族少女的柔美婉约, 以及她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习性进行人物刻画。《吉祥树》的编导别具匠心, 并没有选用这些惯用的舞蹈形象, 而是以拟人的手法, 将傣族地区全民信奉的大树作为主形象, 充分利用演员的身手臂与身躯, 使演员一人刻画出灵树与鸟儿两个角色。舞蹈一开始, 我们就可清楚地看到, 演员的服装上饰满了仿真的绿叶, 右手与左脚缠满了藤条, 而且演员赤裸上身, 在背部也描绘上了象征灵树的图腾图案, 然而无论服装、饰品或图腾, 所选用的颜色均为绿色, 演员从头到脚, 由里及外都与作品所要刻画的绿葱, 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木形象十分贴切。其次, 作品中演员的面部表情也是十分丰富, 如灵树“醒”过来后开心好奇的表情, 塑造了灵树那可爱顽皮的形象;到灵树被鸟儿“强吻”后惊讶委屈的表情, 塑造了灵树害羞憨厚的另一面;再到作品中部, 灵树脸上自然并富有希望的微笑, 更是烘托出作品名称中的“吉祥”二字, 带给观众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而这些面部表情的准确呈现, 为作品形象的鲜活刻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 作品中演员的头部和眼神大多数都是朝着斜上与正前方向, 即使有低头俯身的动作, 也是恰到好处地一带而过, 避开了很多作品的无病呻吟与空洞无物, 更多的去强化塑造灵树那挺拔向上的健康形象, 并借用灵树与鸟儿在作品中和谐融洽的关系, 抒发傣族人民心底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不倦追求之情。

二、凝练的动作语汇

在动作的创编上, 编导以傣族民间舞蹈动作为基础素材, 充分利用演员的肢体条件, 以独特的动律与夸张的动作, 进行“树”的形象刻画。舞蹈中, 属演员的肩膀、肘臂、双手、胸背等上半身动作最为丰富, 如用肩部的灵活耸动来表现鸟儿的活泼;用双手的快速重叠来表现纷飞的落叶;用右手的鸟型手位来表现鸟儿的造型等, 并且在演员丰富的上身动作语汇中, 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曲掌、掌形、双合翅、顺展翅等傣族特有的手形和手位。另外, 演员的脚下动作也十分亮眼突出。如从舞台右区通过斜线的软调度, 连贯地到达到舞台左左区的过程中, 演员的脚下伴随着上半身的转动而灵活转换, 不仅展示了演员脚下扎实的基本功, 也促进了舞蹈动作的连贯性, 使其更加顺畅自然。值得一提的是, 作品中演员脚下的蹲、跑、跳、抬等动作始终贯穿着傣族特有的勾踢步伐, 并没有同上身动作一样进行过多的变形与夸张, 保证了脚下动律的民族性。舞蹈中所有的动作从头到肩, 从肩到肘, 从肘到手, 并配合身体三道弯, 一顺边的舞蹈姿态, 以及演员脚下稳健扎实的步伐, 使所呈现出的动作都是那么水到渠成。

舞蹈中还有许多精心的设计与富有趣味的动作, 如演员用右手抚摸左手的鸟型手位, 来表现灵树对“鸟儿”的呵护;用跪在地上闭眼前倾的动作, 来表现灵树呼吸着大自然的芬芳;用右手的鸟型手位不断靠向自己嘴唇, 来表现灵树被鸟儿的“强吻”;以及灵树被“强吻”后落荒而逃时脚下夸张的小碎步等动作, 都为舞蹈情节的丰富性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舞蹈尾声时“吉祥树”张开双臂, 踩着寓意着希望的金色大道, 慢慢从舞台后区朝前走来, 在舞台最前区, 重复了舞蹈开始时的顿点性舞蹈动作, 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首尾呼应, 完美地诠释了作品的情感, 让观众感受到了希望, 感受到了正能量。张开“我”宽阔的臂膀, 保护这群善良可爱的人们, 为傣族人民带去福泽, 带去吉祥。

三、丰富的傣乐合奏

《吉祥树》中丰富的背景音乐, 全部是由傣族地区特有的乐器合奏而成, 如象脚鼓、葫芦丝、傣铓、傣鑔等。在这些乐器中, 葫芦丝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 无论是我国少数民族歌曲, 还是类似《雨竹林》《孔雀飞来》等舞蹈作品, 都可以经常看到葫芦丝亮丽的“身影”。舞蹈一开始, 葫芦丝的乐音惬意舒缓, 就如同傣族人民与世无争的性格一样, 渲染了一幅在柔和月光的照耀下, 一株大树在茂密森林里安详伫立, 时而被鸟儿围绕, 时而茁壮生长的和谐画面。而在舞蹈中部, 葫芦丝的乐音再次响起时, 却变得十分轻缓悠扬, 富有希望, 又与作品名称中“吉祥”二字交相呼应。舞蹈《吉祥树》中葫芦丝的旋律, 伴随着舞蹈剧情的发展层层递进, 旋律的转调十分顺畅自然, 如果说舞蹈动作是这一作品的塑造者, 那么葫芦丝的旋律便是这一作品情感的宣泄者、升华者。

除此之外, 背景音乐中那铿锵有力的象脚鼓声, 也为这一作品的“傣族性”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在舞蹈第一段, 当观众还沉浸在葫芦丝所渲染出来的美好场景时, 背景音乐中突然响起象脚鼓清脆的“咚咚咚咚”四声, 伴随着灯光效果与舞蹈动作的变化, 舞台画面瞬间转换成另一场景。这种出其不意的节奏变化方式, 瞬间锁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使观众眼前一亮。其次, 在表现灵树被鸟儿围绕“亲吻”时, 背景音乐中象脚鼓的鼓点变得愈加急促有力, 该处也正好是整个背景音乐中节奏最快之处, 不仅烘托了气氛, 更表达出灵树慌张无措的内心台词。与此同时, 背景音乐中还融入了小鸟啼叫的“喳喳声”、树叶落下的“沙沙声”、蛐蛐鸣叫的“吱吱声”, 以及流水淌下、铃声晃动、群鸟飞出等声音元素, 更是营造出一幅在傣族茂密的森林中, 万物复苏与勃勃生机的美好景象。通过作品背景音乐的丰富性, 不难看出其音乐是为舞蹈作品本身精心制作的, 可以说这一舞蹈作品的成功, 音乐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

傣族的风味小吃 第14篇

上一篇:从努力到成功的格言句子下一篇:内科常用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