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做校长

2024-06-26

今天如何做校长(精选8篇)

今天如何做校长 第1篇

校长专业化背景下,我们怎样做校长

“校长”这个词,在学生眼里,好像是一个很大的官;而在教师眼里,感觉却是一个很讨厌的角色;那么,在我们自己眼里呢,它是一个常常被处于左右为难地位而比较难缠的角色。为了能得到上级和社会的些许肯定,我们需要绞尽脑汁考虑如何和老师们处理好关系,如何才可以将工作有效地落实下去,如何才可以得到上级的肯定。即使这样常常瞻前顾后地工作,一不小心便会落个上级、社会指责批评,教师背后戳断脊梁的可悲下场。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感觉挺高尚,却需要扮演好几重角色的职位,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高效地开展好工作,既能受到上级和社会的认可肯定,又能成为教师心目中崇拜而敬仰的形象,的确需要我们有种管理的艺术。我至今从事校长5年,经验不敢谈,只把自己这5年走来,在一路坎坷和艰辛的路上自己的一点揣摩在这和大家一起聊聊,还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大喊“和谐发展”,我们百姓口中还常说“和气生财”呢,所以,“和谐”在我们现代社会中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工作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校在和谐中发展呢,我认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应以“人”为主体,以价值为核心,以文化为引导,以提高教育质量、师生素质及社会效益为目的。要体现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各个环节以及师生的行为方式中。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的宗旨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只是几百甚至几千分之一,对于我们班级来说是几十分之一,而对于这个学生的家庭,对于这个学生本身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我曾经在教师工作会议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也曾是学生,用当时我们对老师的渴求来对待自己的学生;我们也都是家长或将会是家长,用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来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学校安排一切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缺乏什么,制定工作、实施工作要站在为孩子发展的角度,不要将学校工作行政化。我们也都身有体会,现在学校需要应付的工作太多了,作为学校负责人,有些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将工作学会统筹,学会筛选,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需要。

学生为本是学校以人为本的其中一方面,学校工作中,教师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坚持以师强校、以教强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知名度。教师只有心情愉悦地工作,学生才能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快乐地成长,所以以教师为本是学校以人为本工作的另一重要方面。那么,校长所做的工作是管理工作,说的具体点是管理人的工作,我们只要能把全校教职工管理好,那工作自然也就管理好了。而管人最关

键的是要“管心”,“管心”就要“关心”,“关心”就要“真心”。作为学校领导,要真诚地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和成长,支持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充分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公平、公开的利益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大家的力量和智慧,为学校的发展孕育和激发活力。所以,与教师促膝畅谈有时也是我们工作所需的一部分。

学校以人为本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家长为本。家长是检验我们工作的重要群体,作为学校,要学会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薄、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学校管理中来,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工作,了解我们的管理和教育理念,通过让家长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来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促进家校的有效配合。这样才能构建适应家长需求,让家长满意的教育。

当然,虽然以人为本在我们的教育管理中举足轻重,但作为校长还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做好学校的中长期规划,抓住学校的发展机遇,突破成长上限,实现持续进步。校长要通过依法治校,建设和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规范运行,使学校能持续发展。

另外,校长要运用好学校的规章制度很好地对学校进行管理。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合理地运用好各种规章制度,避免“强化”变成“墙化”。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单纯进行规定的检查评分,要将制定的规章制度变成不定时的抽查,时时处处提醒学生,将规章制度要不仅仅停留在外在的约束和规范上,要使之变成一种学生内在的尺度,内在的精神承诺,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我校的卫生检查,虽然规定每周星期二为学生大扫除日,但我校的卫生检查却不规定在星期二,每周哪天检查,哪时检查并不定时,卫生的检查是要进行不定时的抽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讲卫生不是只有检查的时候才去讲,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我们要养成只要看见哪儿有烂纸就要捡起来,只要看见校园哪儿不干净就要清理干净,从而使学生养成时时处处讲卫生,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并懂得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同时作为管理者,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快乐幸福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管”与“理”并重,自律与他律结合。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校长,经营一所或规模宏大或小巧别致或现代气息浓厚的学校,都需要我们校长以百倍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情操和高超的教育智慧,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无论我们的学校是满载荣誉一路走来,还是艰苦跋涉步履蹒跚,无论我们学校的设施是先进完备,还是陈旧传统,都需要我们的校长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认真的职业信念,和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投入其中。今天我们选择了校长这个职业,就要让这个人生旅途成为一次愉快的旅行。

今天如何做校长 第2篇

在过去,人们要求教师要做的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的蜡烛、是无私的奉献,现在,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让自己成长,而老师要如何成长呢?这是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年轻教师的问题,今天,我读了一本《教师,成长在课堂内外》的书,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本书来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正如这本书的编辑在《前言》中所说,“教师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成果,因此,关注教师成长是保证教育事业成功开展的前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总是关注教学、为学生倾注了多少,而忽略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岂知,没有良师指导,何来桃李成蹊。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又不仅仅局限于课内,课内的能力来自于课外的学习与修养。”

所以,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成长,不仅在课内,还在课外。本书,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该如何成长。期中,成长在课内的谈了三篇,分别是:教贵有方——透视课堂管理艺术、教贵有别——差异是教育的财富、教贵有心——教师教学中必须正视的10个问题,通过对这三篇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以往课堂上的一些不足,充分认识到以后该如何驾驭课堂,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学生。成长在课外的谈了六篇,分别是:教贵有坚——重塑教师的职业信仰、教贵有专——立足课堂看教研、教贵有品——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教贵有私——请关爱我们的身体、教贵有表——教师形象塑造、教贵有逸——让心灵歇歇脚,从这本书的篇幅上我们可以看出,课外的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事业,我们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教书之余的生活。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工作不应该是生命的全部,在工作之外必然要有另一个空间来安顿自己的心与身,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教师,教书之外的生活状态与质量对教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校园生活的一种有力支撑与重要保障。这种教书之外的生活,广而言之,包括物质生活、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三者共同编织起教师丰富多彩的教余生活。这些教外生活都有助于我们教师的成长,特别是在书本第七章中所说的我们教师应该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我们身体好了,才能学的更多,教得更好”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 第3篇

今天的教师更应该关注什么?

关注学生的心灵,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一次演讲中讲道:“我当了一辈子教师, 最忧心的是教师只看技能技巧, 育分不育人, 这是对孩子的坑害!21世纪的教育是不是变了?不, 没有变。教育依旧是培养人, 培养有责任感的人, 培养一颗有中国心的人!”如今那种只关注分数, 忽视学生人格培养的方式早已被人们所摒弃, 人们更加看重教师的育人作用。

“今天, 教师身处的世界发生了很多自己未曾预料的变化, 这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 社会在教师这个职业上累加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关注什么?”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李晓琦早已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在实践中, 中关村四小更加关注孩子是否能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我们认为教师既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 在追溯学校的发展历程中, 学校教师找到了高度认同又能够唤起共鸣的教育理念, 即儿童站在正中央, 为每个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 让孩子能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李晓琦说。

“今天提出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课堂教学认知过度初级化, 缺乏创新精神的培养, 情感教育缺失、德育效果不彰、公民教育地位尚未确立、个性教育扭曲、健康教育片面、审美教育庸俗化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认为, 今天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让教师成为“教书匠”, 缺乏对学生心灵层面的关注。

然而,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的综合改革, 但无论怎样的改革, 都将通过教师来实现, 需要通过教师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解决。问题是好教师关注的学生整体发展是什么?如何将学生的整体发展具象为可操作的现实路径?

朱旭东认为, 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在关注学生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注意、记忆、感知等的初级认知, 而且随着学生成长更要关注其分析、判断、推理和决策的思维, 关注语言、概念形成和知识表征的能力, 关注问题解决、专长形成和创造力等的高级认知。然而, 仅仅是关注认知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要具备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教育能力。

“在现代社会, 好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和公民性发展, 不仅要关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情、意、行的规律, 而且要关注学生公民性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和权利、政治责任和权利, 尤其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朱旭东说。

除此之外, 朱旭东还认为, 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和社会角色认同, 培养其社会责任和领导力, 以及合作、分享、团结、尊重、包容、理解等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解决不和、冲突、矛盾、对抗、竞争等的社会能力。

“在北京十一学校, 随着行政班和班主任的消失, 任课教师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大大增加, 不仅要负责学科教学, 更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 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绪情感和人际交往;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 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这时候, 我们会面临很多挑战和压力, 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此时我们才感觉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教育者,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师。”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王春易认为, 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学业, 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

一些校长教师说, 好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认为这是学生的生命保障, 学生的健康除了身心健康, 还有精神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 学生的安全包括生命安全、性安全、信息安全等。

另外, 好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艺术和审美发展, 学生的艺术发展是指学生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这是艺术教师的工作内容, 但学生审美发展既与艺术发展紧密联系, 同时又独立于艺术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审美意识、体验、创作的过程来获得审美的知、情、意、行的发展, 而这种发展的关注是好教师应尽的责任。

今天的学生跟过去任何时候的学生相比, 具有非常强的主体性。他们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多元性也是过去的学生所不具备的。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 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孩子, 家庭贫富差异如此之大, 社会阶层如此丰富, 生活背景如此复杂。这一切也给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我的老师留给我一段话:‘贵重的钟表在于准, 分秒无误;恰当的教育在于适, 适事、适人。教育要看对象, 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老师的话犹如一盏灯, 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我心里明白了许多。”中国教育报微信网友、人大附中特级教师肖远骑说, “教书育人, 首先得了解教育的对象, 了解学生, 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 教学要面向实际, ‘摸着石头过河’, 由此, 我懂得了做一名教师仅有知识还不够!还得学会研究学生!”

今天的教师如何培养有素质的学生?

言传身教, 是任何先进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在刚刚过去的清华大学2014年开学典礼上, 校长陈吉宁提到, “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和谐的人, 而不是‘专家’, 应始终成为学校的目标”,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在清华, 你们将接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 学会做人, 学会洞悉自然、人生和社会, 为成就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备。当你们离开清华以后, 伴随你们的将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还有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什么是素质?有人说, 一个人把他从学校里学到的所有具体知识都忘掉之后, 剩下来的那部分东西, 就叫素质。今天的教师该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有素质的人?

“《礼记·学记》上有三句话: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教导孩子、指导孩子、引导孩子, 但是不要牵着孩子的手走;我们可以给孩子以规范、制约甚至强制, 但是请记住, 不要压抑孩子的个性;我们可以点拨孩子、启发孩子, 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孩子, 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卢志文在他的博客里写道, 孩子的培养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与言传身教。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党委书记童世骏告诉记者:“我的导师冯契先生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承袭了他的老师冯友兰的观点: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德性的过程中, 行‘有言之教’是不可缺少的, 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人格和品质, 他或她实施‘有言之教’的方法和态度, 同时也在默默地传递着重要信息, 或者说在默默地发挥着更重要作用———说到底, 教师的最重要职责, 是通过他的人格和行动, 通过他的方法和德性, 给学生以示范、启发和激励。这种‘不言之教’固然是离不开‘有言之教’的, 但相比之下, 只有‘不言之教’, 才可能具有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教化作用。”

而这种人格和品格的言传身教是任何先进技术所无法替代的, 这也正是教师培养人的核心意义所在。

全国优秀教师张丽莉讲她如何成为一名教师时提到:“青年时, 我如愿以偿, 顺利考入师范专业, 成为一名准教师。那段日子里, 校园中我喜爱的每一位老师, 都成了我身边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 成为我心中最鲜活、最生动的榜样。在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引导下, 我崇拜孔子, 翻看《论语》, 记住了‘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并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读懂了其中的含义。那时, 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老师———做一个给学生起到良好示范引领作用的人。”

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之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提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责任。“首先要把健康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一个核心凸显出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是习惯的培养, 一些基本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用一句话来表述教育的目标, 就是培养人格健康并富有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孙云晓说。

“教育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需要教师满怀深情地用爱来浇灌学生的生命成长, 但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爱得正确, 有爱的艺术和爱的智慧, 以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踏雪无痕的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勤于学习、善于反思、满怀智慧地去教育每一个孩子, 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中国教育报微信网友、山东省滕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的杜忠彬对此深有感触。

当今时代是一个快时代, 而教育却是一个“慢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成了许多行业的迫切需求, 当“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的思想出现在教育上时, 教育有时不免也有了功利和浮躁, 以牺牲孩子长远的发展来换取暂时所谓的成功和名利的现象不断出现。

“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词典里, 只有‘疾风暴雨’和‘趁热打铁’, 没有‘倾听等待’、没有‘相机诱导’、没有‘温火慢炖’。于是, 教育常常在‘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下进行, 成长中往往多了一些不该有的火药味。”王春易说, 时间确实是教育的绝佳伙伴。如果我们能够把握时间的节奏, 学会等待, 在适当的时候实施适合的教育, 也许比火烧火燎的风格更为有效。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不断浸染的过程, 每一天、每一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都是在为人生做积淀和准备, 都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 我们就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常识, 着眼于孩子的成长, 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 让学生因教育而走得更远。

“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批好教师可以造就一所好学校, 一个好教师可以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的深刻内涵, 对于即将来临的教育生涯, 我希望自己能够坚定住教育信念, 和孩子们共享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杜忠彬说。

今天的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平等交流, 教师应学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在传统的校园里, 或多或少都有学生成长的固有模式, 他们将面前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一一地嵌入这个模式。

然而, 随着教育的进步, 学生的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前模式化的培养路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变化、转换思路, 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今天我们做教师, 不光要给孩子满分, 还要让孩子满意, 使孩子满足。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必然要有自己的理想。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是人生进步的五个阶梯, 对教师而言, 同样适合。”卢志文指出。

今天教师拿什么去赢得学生?“我们有很多困惑。我想, 教师赢得学生就是四个‘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有了这四个‘真’, 我想孩子一定喜欢你, 孩子一定服你的气。不是因为你有了教师权威他才听你的。”这是中国教育报微信网友、一位一线教师的感悟。

其实在今天的校园里, 学生的自我意识早已萌动, 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进行交流, 将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去权衡, 将自己的道理与学生的道理用同一种眼光去审视, 将自己的逻辑与学生的逻辑用同一个标准去判断。这样一来, 学生变得真实了, 教育也变得理性了, 教师可以从容淡定, 学生也可以心平气和。如此下来, 可能耗时费力, 但教育效益却大大增加, 其持续性、持久力也非同寻常。

微信网友“毛毛”认为, 教师要跟学生一起成长:“我认为做好老师应该以做好人师、经师为根本, 把终身学习当做一种习惯, 与时俱进,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发展, 与学生一起求知求实, 与学生一起成长。”

在李晓琦看来, 要教出幸福的学生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幸福的教师, 而成为幸福的教师, 这是成为新教师的应有之义。“教师要学会经营生活, 善于平衡繁忙工作与家庭需求的教师, 往往身心合一, 这是一种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这样, 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美好与平和;教师要学会享受挑战, 今天的教师不可能与挑战隔离, 面对挑战的态度决定了教师的状态, 当挑战迎面而来, 学会享受它并找到乐趣。这样, 学生在教师的身上可以看到自信与时尚;教师要学会看淡功名, 关于功名,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这样, 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懂得恬淡与执着。”李晓琦说。

谈到今天如何做老师, 张丽莉说:“我周围的前辈们告诉我, 教学生就像种庄稼、浇浇水、驱驱虫、施施肥、用心栽培, 不可着急, 更重要的是, 作为教师, 你要做一个有高尚德行的人。这时, 我终于明白, 其实, 我该成为这样的老师———既有思想, 又有信仰;既有学问, 又有品行;既懂得爱, 又会爱;既能春风化雨, 又能润物无声……”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社会化, 大大加速了现代文明传播交流和发展的步伐。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里, 教师如何应对信息化的浪潮, 是否会出现“将全国最好顶尖教师的课程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 其他教师成为学生的辅导员”这种情况?

微信网友杜忠彬告诉记者说:“人格和品格的言传身教是任何先进技术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常说, 教育就是一种行为影响另一种行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正所谓‘教育无小事, 事事都育人’。”

“孩子们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 今天我们培养的孩子必须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孩子, 他们才是新世纪的主人, 而这正是电脑所无法替代的。电脑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情感, 跟情感有关的工作电脑做不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高情商或者说有和谐情感的人。”卢志文对此有着深入的思考。

但是在信息化时代,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诸种能力, 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师为更好地发挥和培养处理信息的教学教育能力, 必须在极其丰富的信息源中刻苦钻研和雕琢, 力求成为处理信息的高手, 才能培养出创新进取开拓型拔尖人才。“在前段时间的PISA测试中, 学生基于互联网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排在比较靠后的, 这反映了我们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还有缺陷。”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张中涛说。

今天应该怎样做校长 第4篇

1.校长要有热情、有理想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校长要努力点燃起师生工作与学习的热情,成为大家的领路人。学校管理的最终理想,就是实现学生的发展、老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宏图中,以积极、乐观、坚定的行动让激情飞扬,从而实现人生的理想。

我发现,一些有成就的校长都能以最佳的生命状态、最饱满的工作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尽管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如果投入了生命的激情,就会感到每天的工作都是快乐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感到很茫然,对生活失去信心,工作自然会呈现低迷状态,甚至还会影响到其他的教师和学生。

2.校长要懂管理、会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是管理者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方法、技巧与策略,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验与技能。管理艺术是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升华,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作出的正确的决策。

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应是一个具有高度职业使命与教育情怀的人。工作不能没有思考而生搬硬套,不能不结合学校实际,做电话校长、口号校长、传达校长、应付校长以及“领导在上我在下,你说几下就几下”的照办校长,这样的校长最多只能把事情做对,但永远不能把事情做好。

校长要对学校的历史进行梳理,对学校的未来进行规划和定位,在做优质量、做响品牌、做好文化上下功夫。同时,校长应深入教育教学一线,主动参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和课题研究,把脉课堂,参与活动,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落实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使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与创新,从而达到校长与学校、校长与老师、校长与学生的和谐统一。

3.校长要充分利用“三官”

人的五官是用来感知环境、互相交流的。校长如果每天把自己埋在繁杂的学校事务中,那只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所以校长要充分利用好“三官”。首先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校长在埋头拉车的同时,更要抬头看路,要仰望星空,聆听窗外声音。随时了解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敏锐地领会和把握教育的动向,学习其他学校成功的路径和做法。走出去与专家名师对话,请进来给本校把脉问诊,兼容并蓄,用审慎而理性的态度开展研究,寻找和确立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特色。校长还要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倾听。多听取不同的声音,可以帮助校长作出更加符合学校科学发展的决策。而学校的决策只有被教职工认可、内化,才能产生内部动力,推动学校发展。其次,要用心去“想”。校长的威望来自于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校长要始终与教师心连心,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急教师所急,视教师为朋友,耐心倾听教师的心声,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与监督。人文关怀的基础是关爱,要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使学校成为教师生活、学习的乐园。最后要用嘴去“说”。作为一位成功的校长,语言艺术的运用至关重要。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校长讲什么话、对谁讲话、怎么讲话都得考虑对象并区别对待。在学校工作中,出现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校长就应该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用心开导,对老师的过失,不能一味迁就,否则会失去群众。但过于严厉,又会伤害群众,容易引起情绪上的消沉,从而影响工作。

4.校长要敢于创新

创新是校长专业化的必备素质。校长要高瞻远瞩,辩证地看问题,有超前意识,有魄力,敢于大胆地创新,只有这样,学校工作才能有特色、有亮点。校长要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拓宽思路,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见解独到,看准的事情要敢试验,敢推行。要善于利用内部、外部的优势进行变革,因时制宜,有胆有识,灵活掌握,进退有余。校长不是职务而是职业,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而事业型校长必须沉下心去,深入基层一线和师生打成一片,把全体师生凝聚成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团体。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 第5篇

主讲人:邓江林

童心如花:孩子自有孩子的交流方式和衡量价值,他们的世界不像我们一样充满了准确的“价格”。在烂漫童心的折射下,一棵狗尾巴草和一个电动小汽车是等价的;一块蒙垢的石子也许比一块金子更有光泽。木马的故事:真正的价值需要孩子自己的认可,而不是大人的判定。快乐是孩子自己创造的,而不是大人的制作。惟有童心才能真正诠释“玩”的乐趣,我们常常自作聪明。

1、教育的时代特征

2、教育不是教什么收什么

3、教育不是说教 对孩子的不了解,对现代教育特点的不熟知,导致教师工作得不开心,不顺利。

2006年我接新班:

1、班级现状

2、考试成绩

3、集队情况

4、音乐体育老师的玩笑话

5、首批自主管理示范班级

6、三好班级 我的教育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健康快乐的孩子!明确的目标是一切伟大成就的起点。

登校第一天,很多同学无动于衷地看着我一个人扫地,擦桌子,无人帮忙。

开学后,扫除结束,扫除用具到处都是。

值日生按时到位是意外的惊喜。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从把扫除用具放回原位开始做起。

2、把每件细小的事情做对,做好,做精。

要想把事情做好,先要把事情做对!

扫除用具从哪里拿要放回哪里 ;抹布、拖布用后要洗干净再放回去; 接水时不能把水洒到饮水机边上;扔垃圾时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 擦黑板和擦门、擦窗台不能使用同一块抹布;吃饭时不说话,不把饭粒掉在桌面或地上;

准备两块抹布,一块擦桌子,一块擦地板;见到杂物要主动捡起,即使不是自己掉的也要捡;

每次离开自己的座位时,要先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杂物;

教给方法的同时,要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习惯。

放学捡杂物课间四步

1、做好课前准备

2、检查周围卫生

3、摆齐桌椅

4、按顺序走出教室 告诉学生:一个人,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具备了良好的品行、能够随时关爱别人,喜欢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喜欢你的人越多,这个人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在活动中成长让孩子学会热爱和渴望,远比教会他们如何做更有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氛围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地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老师让学生不快乐的同时,自己也绝对不会快乐!

学生读书问题:所读的书籍有问题,所读的方式有问题

一个孩子只有快乐地沉浸在阅读中时,我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如果一个人在年幼时没有养成读书习惯,长大了再想让其养成读书习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班训、班徽、班规的确定,与远方朋友书信交流,建立成长足迹,师生共读

喜欢就有方法,用心才能做好,坚持方能收获

外出参观:不能因为担心出危险就不搞活动,不能因为害怕有麻烦就不搞活动

德育就是生活,感觉不到却又无处不在留心观察,精心培植,爱心、耐心、责任心的培养

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

不能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要站在成年人的立场帮学生解决问题。班级公主日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成为全班受教育的过程。

今天如何做一名党员教师 第6篇

星海小学

田丹丹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科教兴国更是重要,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以质立校”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当务之急,教育为重,师德为先,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今天,我怎样做党员教师:

1、知识的授业者

韩愈说,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陶行知先生说,老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于漪老师说,在我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一个“够”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师观,但是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这一点是共同的。而育人者必须具备育人的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便是育人者应有的素质。知识素养固然重要,但 师德是教师永远要攀登的一座高峰。

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如果说十年前我们还能依靠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拿着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走进教室里上课的话,那么随着出版业、电视和电脑的日趋发达与普及,学生接受、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若无这方面的焦虑感,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又如何面对知识面日趋广博的学生群?如何教授日益增多的新教材新课程呢?不要说为学生“解惑”,即使“传道授业”都要大打折扣了。

2、道德的示范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没有个人的学习,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今天“学高为师”。

教师要将自己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得靠其高尚的品德。教师的使命就在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思想,用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高尚品德的老师能教出拥有高尚情操的优秀学生;一个缺乏敬业精神的老师能带出对祖国、对未来有高度责任心的学生。一个人格不健全心灵不美好的老师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反之,师德高尚的老师不仅能使一般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能使后进生发生本质的转变。因为他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他爱自己所执教的班级和学生。这种爱心使他能贴近学生的心灵,这种爱心使他有了一双慧眼,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与短处。即使面对好学生也能及时发现他的不足,帮助他戒骄戒躁,不断进取;即使面对后进学生也能及时看到他的闪光点,鼓励他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在成功的道路上昂首前进。他的敬业精神和爱心,也能使他找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潜心思考,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带好班,上好课。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用爱心伴随孩子的成长,用真情感化孩子的心灵,用榜样激励孩子的行动,用人格熏陶孩子的胸怀。以我之能,尽我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今天如何做父母读后感 第7篇

《今天如何做父母》这一本书拿到手时,随手翻阅了一下,感觉与以前所看过的书籍也没有什么不同,都在讲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做好父母的职责。在寒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细看,里面重复的例子很多次,多次强调做父母要坚持培训自己。是作者忘记了前面已写过了吗?还是故意如此安排!

我的孩子好动也好问,对于一些他不明白的事情或问题,他总是不停地问,可以说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可是他的这个底,很多时候让我们夫妻俩难于对付,几乎都是被动的。“人是怎么来的?”我告诉他: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类人猿是怎么来的?”,“从生物角度上来说,应该是从猿进化而来的。”“猿是怎么来的?”“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吧”,“灵长类动物是怎么来的?”„„就这样一直问下去,如果要回答他,你必须从宇宙的产生之前讲起,你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必须知古明今,通晓中外,当然还有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耐性。最麻烦的就是:你今天跟他讲了,明天晚上他还是会拉着你讲昨天讲过的事情。你跟他说,昨晚不是讲过了吗?他会告诉你,昨天你没讲明白。我想,小孩子的记忆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一次记牢,只有通过重复的记忆才会牢固。应该是故意安排的。为什么会这样安排,我想,作者告诉我们的是孩子的教育也是在不断的重复学习中学会知识、学会做人的。

因为职业使然,我联系自己的职业,教书育人,也是如此。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每一个人在解决自己心头上的不惑时,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而当屡试不果的情况下,人的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毅力强一点的人会坚持,而毅力差一点的,就会选择放弃,学生也是如此。作为教师,我想如果我们有一颗包容之心,有一份坚毅之情,就象教育自己孩子那样,包容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帮助他们解决不惑,让他们建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信心。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 第8篇

今天的教师更应该关注什么?

关注学生的心灵,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一次演讲中讲道:“我当了一辈子教师, 最忧心的是教师只看技能技巧, 育分不育人, 这是对孩子的坑害!21世纪的教育是不是变了?不, 没有变。教育依旧是培养人, 培养有责任感的人, 培养一颗有中国心的人!”如今那种只关注分数, 忽视学生人格培养的方式早已被人们所摒弃, 人们更加看重教师的育人作用。

“今天, 教师身处的世界发生了很多自己未曾预料的变化, 这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 社会在教师这个职业上累加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关注什么?”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李晓琦早已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在实践中, 中关村四小更加关注孩子是否能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我们认为教师既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 在追溯学校的发展历程中, 学校教师找到了高度认同又能够唤起共鸣的教育理念, 即儿童站在正中央, 为每个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 让孩子能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李晓琦说。

“今天提出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课堂教学认知过度初级化, 缺乏创新精神的培养, 情感教育缺失、德育效果不彰、公民教育地位尚未确立、个性教育扭曲、健康教育片面、审美教育庸俗化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认为, 今天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让教师成为“教书匠”, 缺乏对学生心灵层面的关注。

然而,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的综合改革, 但无论怎样的改革, 都将通过教师来实现, 需要通过教师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解决。问题是好教师关注的学生整体发展是什么?如何将学生的整体发展具象为可操作的现实路径?

朱旭东认为, 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在关注学生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注意、记忆、感知等的初级认知, 而且随着学生成长更要关注其分析、判断、推理和决策的思维, 关注语言、概念形成和知识表征的能力, 关注问题解决、专长形成和创造力等的高级认知。然而, 仅仅是关注认知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要具备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教育能力。

“在现代社会, 好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和公民性发展, 不仅要关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情、意、行的规律, 而且要关注学生公民性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和权利、政治责任和权利, 尤其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朱旭东说。

除此之外, 朱旭东还认为, 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和社会角色认同, 培养其社会责任和领导力, 以及合作、分享、团结、尊重、包容、理解等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解决不和、冲突、矛盾、对抗、竞争等的社会能力。

“在北京十一学校, 随着行政班和班主任的消失, 任课教师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大大增加, 不仅要负责学科教学, 更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 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绪情感和人际交往;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 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这时候, 我们会面临很多挑战和压力, 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此时我们才感觉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教育者,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师。”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王春易认为, 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学业, 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

一些校长教师说, 好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认为这是学生的生命保障, 学生的健康除了身心健康, 还有精神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 学生的安全包括生命安全、性安全、信息安全等。

另外, 好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艺术和审美发展, 学生的艺术发展是指学生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这是艺术教师的工作内容, 但学生审美发展既与艺术发展紧密联系, 同时又独立于艺术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审美意识、体验、创作的过程来获得审美的知、情、意、行的发展, 而这种发展的关注是好教师应尽的责任。

今天的学生跟过去任何时候的学生相比, 具有非常强的主体性。他们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多元性也是过去的学生所不具备的。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 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孩子, 家庭贫富差异如此之大, 社会阶层如此丰富, 生活背景如此复杂。这一切也给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我的老师留给我一段话:‘贵重的钟表在于准, 分秒无误;恰当的教育在于适, 适事、适人。教育要看对象, 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老师的话犹如一盏灯, 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我心里明白了许多。”中国教育报微信网友、人大附中特级教师肖远骑说, “教书育人, 首先得了解教育的对象, 了解学生, 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 教学要面向实际, ‘摸着石头过河’, 由此, 我懂得了做一名教师仅有知识还不够!还得学会研究学生!”

今天的教师如何培养有素质的学生?

言传身教, 是任何先进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在刚刚过去的清华大学2014年开学典礼上, 校长陈吉宁提到, “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和谐的人, 而不是‘专家’, 应始终成为学校的目标”,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在清华, 你们将接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 学会做人, 学会洞悉自然、人生和社会, 为成就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备。当你们离开清华以后, 伴随你们的将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还有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什么是素质?有人说, 一个人把他从学校里学到的所有具体知识都忘掉之后, 剩下来的那部分东西, 就叫素质。今天的教师该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有素质的人?

“《礼记·学记》上有三句话: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教导孩子、指导孩子、引导孩子, 但是不要牵着孩子的手走;我们可以给孩子以规范、制约甚至强制, 但是请记住, 不要压抑孩子的个性;我们可以点拨孩子、启发孩子, 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孩子, 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卢志文在他的博客里写道, 孩子的培养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与言传身教。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党委书记童世骏告诉记者:“我的导师冯契先生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承袭了他的老师冯友兰的观点: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德性的过程中, 行‘有言之教’是不可缺少的, 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人格和品质, 他或她实施‘有言之教’的方法和态度, 同时也在默默地传递着重要信息, 或者说在默默地发挥着更重要作用——说到底, 教师的最重要职责, 是通过他的人格和行动, 通过他的方法和德性, 给学生以示范、启发和激励。这种‘不言之教’固然是离不开‘有言之教’的, 但相比之下, 只有‘不言之教’, 才可能具有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教化作用。”

而这种人格和品格的言传身教是任何先进技术所无法替代的, 这也正是教师培养人的核心意义所在。

全国优秀教师张丽莉讲她如何成为一名教师时提到:“青年时, 我如愿以偿, 顺利考入师范专业, 成为一名准教师。那段日子里, 校园中我喜爱的每一位老师, 都成了我身边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 成为我心中最鲜活、最生动的榜样。在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引导下, 我崇拜孔子, 翻看《论语》, 记住了‘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并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读懂了其中的含义。那时, 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老师——做一个给学生起到良好示范引领作用的人。”

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之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提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责任。“首先要把健康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一个核心凸显出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是习惯的培养, 一些基本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用一句话来表述教育的目标, 就是培养人格健康并富有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孙云晓说。

“教育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需要教师满怀深情地用爱来浇灌学生的生命成长, 但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爱得正确, 有爱的艺术和爱的智慧, 以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踏雪无痕的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勤于学习、善于反思、满怀智慧地去教育每一个孩子, 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中国教育报微信网友、山东省滕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的杜忠彬对此深有感触。

当今时代是一个快时代, 而教育却是一个“慢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成了许多行业的迫切需求, 当“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的思想出现在教育上时, 教育有时不免也有了功利和浮躁, 以牺牲孩子长远的发展来换取暂时所谓的成功和名利的现象不断出现。

“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词典里, 只有‘疾风暴雨’和‘趁热打铁’, 没有‘倾听等待’、没有‘相机诱导’、没有‘温火慢炖’。于是, 教育常常在‘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下进行, 成长中往往多了一些不该有的火药味。”王春易说, 时间确实是教育的绝佳伙伴。如果我们能够把握时间的节奏, 学会等待, 在适当的时候实施适合的教育, 也许比火烧火燎的风格更为有效。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不断浸染的过程, 每一天、每一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都是在为人生做积淀和准备, 都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 我们就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常识, 着眼于孩子的成长, 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 让学生因教育而走得更远。

“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批好教师可以造就一所好学校, 一个好教师可以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的深刻内涵, 对于即将来临的教育生涯, 我希望自己能够坚定住教育信念, 和孩子们共享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杜忠彬说。

今天的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平等交流, 教师应学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在传统的校园里, 或多或少都有学生成长的固有模式, 他们将面前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地嵌入这个模式。

然而, 随着教育的进步, 学生的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前模式化的培养路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变化、转换思路, 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今天我们做教师, 不光要给孩子满分, 还要让孩子满意, 使孩子满足。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必然要有自己的理想。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是人生进步的五个阶梯, 对教师而言, 同样适合。”卢志文指出。

今天教师拿什么去赢得学生?“我们有很多困惑。我想, 教师赢得学生就是四个‘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有了这四个‘真’, 我想孩子一定喜欢你, 孩子一定服你的气。不是因为你有了教师权威他才听你的。”这是中国教育报微信网友、一位一线教师的感悟。

其实在今天的校园里, 学生的自我意识早已萌动, 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进行交流, 将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去权衡, 将自己的道理与学生的道理用同一种眼光去审视, 将自己的逻辑与学生的逻辑用同一个标准去判断。这样一来, 学生变得真实了, 教育也变得理性了, 教师可以从容淡定, 学生也可以心平气和。如此下来, 可能耗时费力, 但教育效益却大大增加, 其持续性、持久力也非同寻常。

微信网友“毛毛”认为, 教师要跟学生一起成长:“我认为做好老师应该以做好人师、经师为根本, 把终身学习当做一种习惯, 与时俱进,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发展, 与学生一起求知求实, 与学生一起成长。”

在李晓琦看来, 要教出幸福的学生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幸福的教师, 而成为幸福的教师, 这是成为新教师的应有之义。“教师要学会经营生活, 善于平衡繁忙工作与家庭需求的教师, 往往身心合一, 这是一种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这样, 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美好与平和;教师要学会享受挑战, 今天的教师不可能与挑战隔离, 面对挑战的态度决定了教师的状态, 当挑战迎面而来, 学会享受它并找到乐趣。这样, 学生在教师的身上可以看到自信与时尚;教师要学会看淡功名, 关于功名,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这样, 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懂得恬淡与执着。”李晓琦说。

谈到今天如何做老师, 张丽莉说:“我周围的前辈们告诉我, 教学生就像种庄稼、浇浇水、驱驱虫、施施肥、用心栽培, 不可着急, 更重要的是, 作为教师, 你要做一个有高尚德行的人。这时, 我终于明白, 其实, 我该成为这样的老师——既有思想, 又有信仰;既有学问, 又有品行;既懂得爱, 又会爱;既能春风化雨, 又能润物无声……”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社会化, 大大加速了现代文明传播交流和发展的步伐。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里, 教师如何应对信息化的浪潮, 是否会出现“将全国最好顶尖教师的课程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 其他教师成为学生的辅导员”这种情况?

微信网友杜忠彬告诉记者说:“人格和品格的言传身教是任何先进技术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常说, 教育就是一种行为影响另一种行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正所谓‘教育无小事, 事事都育人’。”

“孩子们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 今天我们培养的孩子必须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孩子, 他们才是新世纪的主人, 而这正是电脑所无法替代的。电脑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情感, 跟情感有关的工作电脑做不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高情商或者说有和谐情感的人。”卢志文对此有着深入的思考。

但是在信息化时代,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诸种能力, 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师为更好地发挥和培养处理信息的教学教育能力, 必须在极其丰富的信息源中刻苦钻研和雕琢, 力求成为处理信息的高手, 才能培养出创新进取开拓型拔尖人才。“在前段时间的PISA测试中, 学生基于互联网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排在比较靠后的, 这反映了我们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还有缺陷。”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张中涛说。

“教师从事的是伟大而崇高、复杂而多变的工作, 教育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 没有一成不变可以照搬照抄的规律, 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过去的事情,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需要加强学习, 提升创新教育的能力。”北京市立新学校校长、物理特级教师曾军良说。

上一篇: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下一篇:村居重点人头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