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读后感范文

2024-06-20

林徽因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林徽因读后感 第1篇

离开

——读《林徽因经典作品选——悼志摩》 当乌云离开了海边,当叶子离开了秋天,当所有的纪念也离开,以为存在的永远。当雨滴离开了蓝天,当飞机离开了地面,而美好还继续在那个瞬间。

——郭静《离开》 音响里放着《离开》,郭静清纯干净的声音回荡在我身边。在《离开》有些淡淡忧伤的旋律中,我读着林徽因深沉悲痛的《悼志摩》。这一刻,我突然觉得,用郭静这首刚发行的新歌来诠释上世纪20年代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是如此的恰到好处。徐志摩离开了。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他搭乘的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他就这样,没有理由,没有征兆的离开了。而他搭乘这架飞机,正是为了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

“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惨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针刺猛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时那一早的天墨一般的昏黑,哀怮的咽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在闻知这个沉痛的消息后,林徽因写下了《悼志摩》。我的手指划过一行行文字,仿佛之中,我好像听到了林徽因浅浅的哽咽,好像看到了她强忍着悲痛写下这些文字的样子。她写着朋友们哀痛的样子,她写着她初次遇见他的情景,她写着他曾经孩子气的性格,她写着他的爱好,她写着他的故事„„这个中国一代才女,用手中的笔,用自己的方式,悼念着这个她曾经深爱的男人,徐志摩。

因为相爱所以离开。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相识,还是在一九二零年。当时的林徽因刚十六岁,她在英伦期间,结识了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为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倾倒。而这时,徐志摩已有家室。他不惜与发妻离婚,苦苦追求林徽因。林徽因深爱着他,但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离开,与徐志摩不辞而别。这段感情就这样陨灭了。

他们互相深爱,而最终选择离开。而后,他们各自拥有了下一个爱人。有人评论林徽因说:“这样的一个女子,一开始就标明心意,不做别人眼里的传奇,要踏踏实实的过一生。”而我却觉得,面对如此炽热的感情之火,能够做到控制自如,能够理智的选择离开,又何尝不是传奇呢?

林徽因选择了离开,而陆小曼选择了在一起。在离开林徽因以后,徐志摩结识了才貌兼备的陆小曼。他们也燃起了爱情之火。陆小曼与爱人王赓离婚,她和徐志摩不顾一切人的反对,坚毅地走在一起。他们的新婚之初,固然是浪漫惬意的。而后来,由于徐志摩父亲的不接纳,由于陆小曼变得越发懒散,他们之间最终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我还只是一个初中生,对爱情没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是,我能看到现在有的青年随着自己的想法想爱就爱,没有理智冷静的考虑,不考虑后果,把青春挥霍的所剩无几,再懊悔自己的选择,后悔当时没有听长辈朋友的劝告。我也会觉得,不是只有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结局,有时离开,也是正确的选择。当今的社会,需要更多如林徽因与徐志摩这样理智的爱情。

“我们都被时间带着不断往前,没有人有时间能回头看一眼,好多事情错过就只能留恋。” 林徽因的离开,让这段爱情在飞奔的时间中永远停留在了最美好的瞬间。在成长的我们,也要学会理智,学会离开。

林徽因读后感 第2篇

《林徽因》读后感:他从不算计别人的心让他把宝贵的“康桥日记”交给了一个它明知是小心眼的人,于是一本可以记述他一段最美好回忆的文字彻底消逝了!

今天读了一天《林徽因》,虽然对她有了更新更准确地认识,但我认为今天收获最大的还是加深了对徐志摩的了解!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是一个对世事功利看得很轻的人,除了对最纯真的追求他在无杂心,无论是他的诗文还是他的处世态度,虽然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但却真诚地让我感动!

他与林徽因的故事是美丽的,又是酸涩的,他让林徽因感受到了初恋,并付出了最真的心!虽然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但对于一切,他还是全不在乎的,竟然可以继续着维持与梁家的友谊!一如既往的表达着对林徽因的爱意!他,梁思成,这群中国现代最具智慧的人向我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男人!虽然不知道和陆小漫结婚后王庚对他的态度,但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相信这群在国学熏陶成长起来后又接受西方最先进思想的男人们不会永远的嫉恨,至少不会向凌叔华那样一生的嫉恨,只为了自己的私心,让原本可以让后人了解更多他与林徽因在剑桥交往时的心生永远消逝,成为一个永远的谜!

让他被更多的后人误会着!或许这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因为他在生前都不曾在意别人的批判与讥讽,更何况是他死后呢?唯一的遗憾与悲伤只能让现在喜欢徐志摩的后人承担了!

不想做太多的评论了,因为气愤地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述了!

满脑的胀痛,满心的凄凉!

他从不算计别人的心让他把宝贵的“康桥日记”交给了一个它明知是小心眼的人,于是一本可以记述他一段最美好回忆的文字彻底消逝了!

他和林徽因在英国的日子一定是很美好的吧!而当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后他的心也一定是伤痛到几点了吧!否则不会再面对已经和梁思成交往的林徽因时有一次出动心弦,在即将的分别中泪流满面!

他爱的执著,爱的疯狂,爱得让人感动!

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写下那么多美丽诗篇的原因吧!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可以不顾世人甚至是家人和恩师的反对离婚娶了有夫之妇的陆小漫,可以拚命赚钱养着老婆而不舍得买件外衣!这是他对爱最真挚的.表达,这是他对纯真最完美的追求!要知道,在上海的陆小漫过的是一种多么奢侈的追求,而他却拼命的节衣缩食,或者说没有陆小漫,34绝对不会使她人生的终点!

突然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她有几分相似,如果没有她,我绝对不可能读起诗来,就象没有林徽因、没有陆小漫他也不可能写下那么多真挚的直达心灵的诗篇!因为真正的爱过,所以字字真心!因为真正的爱,所以不求一丝的回报,毅然的付出,义无反顾的付出!

虽然我不曾真正付出过爱,但也可以理解他的所为!毕竟我也曾经爱过一个女孩,理解那种为了她可以付出一切的感受!

又想到了那本书,那本讲述林徽因的书,那本我读了一天的书,只因为徐志摩的退场而让我兴趣全无,

或许对林徽因的兴趣不是缘于他和丈夫取得的成就,而只是好奇他和徐志摩的那份美丽而短暂的爱!

当看到寂寞的林徽因同徐志摩初识时便来了兴致,而当看到林徽因的家人全力反对时心中有几分揪心,或许林徽因真的爱国徐志摩,只是受家教的约束而不敢面对,而当他回国后又遇到了梁思成时或许已经对那份爱有些淡忘了,更何况那只是16岁的萌动,又怎能当真呢!

当徐志摩回来后,已经有了心上人的林徽因当然无法背叛从幼时便接受的家教,与世俗作斗争,他没有这种勇气,或许是因为她爱得并不深吧!因为很难相信十六岁的女孩会理解爱!于是徐志摩在摆脱了相思的痛苦之后又面对一个更让人绝望的事实,他已有了未婚夫,但即使这样,他还是毫不吝惜着自己的爱,依旧真心地对他,在分别的那一刻,在相信是永别的那一刻,他哭了,哭得让我心痛,哭得让我心碎!因为他知道他曾经的挚爱彻底的和别人走了!

尽管还可以书信联系,尽管她归来后经常在一起聚会,但那份爱注定在这次分别之后被判为死刑!尽管她还在执著着,追求着!但他不傻,他知道结果是什么!

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只为了那一丝光明与希望!就象林徽因在悼念徐志摩的文章中写得那样,他傻得可爱!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走进果林徽因的心中!

或许这就是命吧,为了让徐志摩创作更多的诗,为了让梁思成创造更多伟大的建筑,上天让林徽因担起了这个重任,,因为她有更重大的使命,让梁思成走入建筑这一神圣殿堂,让他们夫妻携手创造中国建筑新神话!

如果没有林徽因,就不会有雄伟的任命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更不会有新中国那伟大的国徽了!

她改变了女人只能成为贤内助的传统,成为了一位建筑巨匠的引路人!

林徽因诗艺探究 第3篇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是当时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是新月派后期备受关注的女诗人 (虽然诗人不认为自己属于新月派) , 凭借其精湛的诗艺赢得读者的喜爱。新月派研究者蓝棣之先生曾说:“林徽因写诗不算多, 但艺术成就很高, 很有魅力, 她那清丽的深藏的抒情, 她那些清新流动的意向, 她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感受, 使她成为诗坛一颗令人神往的明珠。”[1]可见, 林徽因诗歌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是融合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为一体的双重光彩。

一、双重性的渊源

林徽因出生于1904年, 其父林长民是民国初年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风流才子, 又是畅言民主政治的政治家, 与梁启超交往甚笃。可以说林徽因的才情禀赋, 乃至于个性都深得其父的真传。林徽因的出身以及成长环境决定了她的精神与传统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渊源。她所成长的20世纪初期乃是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个性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 而林徽因本人的经历又决定了她必将受到西方思潮的浸润及影响。正如卞之琳评价道:“林徽因一路人, 由于从小得到优越教养, 在中西领域之间, 文化之间也都来去自如……她身心萦绕着传统悠久的楼宇台榭, 也为之萦绕不绝。”说他们“深通中外文化, 却从不崇洋, 更不媚外。”[2]无可否认, 林徽因的诗歌创作深深烙上中西文化合璧的印记, 这也令其为人称道的诗歌艺术展现出异样夺目的光芒。

二、唯美画卷

林徽因明确反对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传声筒”, 她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中曾写道:“我想到普罗文学是毫无道理的, 优秀的文学就是优秀的文学, 无论作者的意识形态如何。”林徽因与其他新月派诗人一样, 主张“纯诗化”, 坚守文学的独立品格, 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诗学。林徽因在散文《究竟怎么一回事》中阐述了自己对诗歌写作的理解:“一方面是惨淡的经营———至少是专心致意, 一方面似是藉力于平时不经营的储备, ‘下笔有意’的妙手偶然拈来, 忠于情感又忠于想象, 更忠于那一串刹那间内心整体闪动的感悟。”[3]的确, 写诗不仅需要“专心致意”, 同时也需要“妙手偶得”的瞬间灵感。这表明了林徽因作为女性的非理性的、审美的、内省的创作观。而这一切均来源于她那对人对己“诚实”的文学观。在给《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撰写的“题记”中, 林徽因说:“作品最主要处是诚实……即是作品需诚实于作者客观所明了, 主观所体验的生活。”她反对作家“敲诈自己有限的幻想力去铺张出自己所没有的情感, 来骗取读者的同情。”如: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 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

诗人只是采用质朴无华的几行诗句便将遗憾与惆怅以淡雅的方式表达出来, 那是一种含泪的馨香与无奈。林徽因正以她亲身经历的情感历程, 用诗歌的方式铺洒出一幅幅动人的唯美画卷, 通过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民族审美情感向传统复归。

(一) 诗中有画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来肯定王维的诗画作品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唯美清新的境界。然而, 不管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 “诗中有画”的意境确是优美诗歌令人神往的一个重要特点。古典诗歌讲究的是“韵味”二字。林徽因的诗几乎全都是抒情诗, 可她并没有采用五四时期新诗写作者喜欢运用的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而是吸取传统诗学的营养, 加之个人在美术方面的才能, 将真挚的感情与幽微的感受绘出一首首晶莹剔透的诗篇, 从而使情感获得含蓄的表达, 委婉而灵动, 在精美的诗行间绘画出一幅幅饱含古典色彩的美丽画面。

早年学会绘画的林徽因对生活中的美有着特殊的艺术敏感, 对于自然界的普通景物有着细腻的审美感知。众所周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当之无愧为林徽因诗歌的代表作。作者把美丽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 并对春天的景象进行点染和描摹, 给读者展示出一幅色彩鲜明的诗歌画面:随着春日的到来, 大自然开启了她甜美的笑颜, 微风轻拂过的声音便是春天的笑声, 氤氲的水汽幻化为笼罩杨柳、山川的云烟。这里有百花的鲜妍、嫩草的鹅黄、新芽的翠绿, 还有那梦中的白莲, 更有那“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的古典意境。同时, 同属暖色调的“鹅黄”、“芽绿”、“莲白”协调一致的搭配与融合, 更产生了极具和谐的层次美, 给人以审美快感。

(二) 韵外之旨

“新月派”诗人尤为看重在古典艺术中“蕴藉”的运用。闻一多先生在《律诗的研究》一文中叹服在古典抒情诗“一唱三叹, 独饶深致”的“蕴藉”之风, 表现出了对古典艺术所具有的含蓄美的抒情方式的偏爱。他所追求的便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深受新月派影响的林徽因在诗歌创作时也注意了这种“意化之境”的刻写, 得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味外之旨”, 诗人运用一个个意象来传达内心的复杂感受。如在《别丢掉》这首小诗中, 作者用委婉的笔调描绘出在已逝的二人世界中的“流水”、“松涛”、“月明”、“灯火”、“满天的星”, 风景犹在, 而斯人已去。虽然诗中并未指明“山谷中留着”那回音的内容是什么, 但我们仍能从诗中所勾画的景物中体味到作者所要表达的超出文本的涵义。此诗较为成功地取得了“作者得于心, 览者会其意”的艺术效果。

同样, 在诗歌《一首桃花》中, 作者写道:“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 “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这首看似写景的灵动小诗, 在诗人表面吟咏那株摇曳在三月春风中嫣红娇艳的桃花笔下, 实际上传达的却是充满青春气息、柔媚多姿的少女风情。在写出“殷红”、“娇艳”的静态美的同时, 也道出了“含着笑”、“生姿的顾盼”的少女的动态美。生动刻画出婀娜多姿、温柔纯情的美貌女性, 构成优美的诗境, 耐人寻味。

三、现代性构建

二十世纪初期, 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 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在为新格律诗创造诗坛秩序的同时,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也开始吸收象征主义的西方文艺精神, 为新诗的创造开拓另一征程。正如龙泉明先生所说的那样, 新月诗派分化以后转向现代主义并不是偶然的现象, 而是他们的诗歌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他们在诗艺的追求上, 曾经既表现出对西方浪漫主义的尊崇, 又表现出对西方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现代主义诗艺的广泛吸纳……其他重要诗人朱湘、陈梦家、孙大雨、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都写了一些类似现代派的诗歌, 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倾心。以下, 本节以“现代性构建”为线索, 论述林徽因的诗歌艺术。

(一) 现代手法的运用

纵观林徽因的诗歌创作, 可以发现, 其新诗创作的“现代性”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意象的设置, 象征的运用, 以及大量采用隐喻、比喻、比拟的手法和现代主义的人生焦虑等方面。

林徽因曾说:“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 诗中的云雾、星宿、山川、草木, 常有人性的感情, 同时, 内心的人性的感触。”其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意象即是为情绪的表达所找的一个客观对应物, 这与波德莱尔认为艺术是“创作一个同时包含客体与主体, 外部世界与艺术家自身的提示性的魔术”的观点不谋而合。例如, 她在《风筝》里所描绘的那“一点美丽”、“几片颜色”的风筝, 却可在“太空里闪”, 于“天地间认得方向”, 但在高飞的背后, 风筝“猜透了不是自己”, “它知道, 知道是风”在“高高推着它舞去”。表面看来, 作者只是在描写风筝这一具体事物, 但诗人所要表达的涵义远非停留在物体本身, 而是借此来表现这一意象与自己内在感知之间的某种审美完形, 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真切感叹, 并用此来象征切身的生命体验。当然, 这一现代手法的运用与中国传统诗歌的创作方法有着共通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象征手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具有类似表征的物象而获得的, 而20世纪30年代的新诗采用的是西方隐喻的表现手法。林徽因诗歌创作后期的一首诗《静院》中便依稀有着现代主义隐喻手法的影子:“黑的屋脊, 自己的, 人家的/兽似的背耸着, 又象寂寞在嘶声的喊!”她把“黑的屋脊”比喻成“兽的背”, 又比喻成“寂寞”, 反过来, 这黑的屋脊就是寂寞本身。此比喻将虚实合而为一, 是典型的现代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

同时, 在林徽因诗歌中也不乏对现代人生的忧虑以及对时间与历史、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较为典型的有《六点钟在下午》、《一天》等诗作。“用什么来点缀/六点钟在下午?/六点钟在下午/点缀在你生命中/仅有仿佛的灯光/褪败的夕阳, 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 (《六点钟在下午》) 从中可看出诗人有着多于、深于常人的思考与困惑, 加上长期在西南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的诗人又摆脱不了疾病的折磨, 表露出来的沉静、凝重、迷惘的现代主义色彩。在这里, 现代主义的艺术影响和艺术借鉴, 与具体、实际的中国人生融合在一起。

(二) 建筑之美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为新格律诗的创作提出了包含“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其中的“建筑美”就是要求诗歌形式要做到节的匀称, 句的均齐, 以求达到具备建筑物那样的美感。林徽因在此时期也创作了不少整齐匀称的诗篇, 像《深夜里听到乐声》、《山中一个夏夜》、《深笑》、《昆明即景》等诗都在诗歌外在形式上给读者留下对称均匀的美感。试看: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 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然而, 诗人并不拘泥与刻板的诗歌形式的排列, 而是创建出摇曳多姿的诗歌样式, 此样式在《中夜钟声》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钟声, 敛住又敲散

一街的荒凉。

听──

那圆的一颗颗声响,

直沈下的

时间静寂的

咽喉。

像哭泣,

像哀恸,

将这僵黑的中夜

葬入

那永不见曙星的空洞

──轻──重, …

──重──轻, …

这些错落有致的排列方式, 传达出诗人复杂多变的内心流程, 避免落入“豆腐干体”的俗套, 充分体现出诗人在新诗现代性的外在形式上的聪明与灵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 林徽因还别出心裁地将古代建筑物作为意象融入到诗歌当中, 给人意想不到的美感。例如, 诗歌《深笑》“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 诗人用“百层塔”、“琉璃的檐边”来映衬笑声的甜美, 巧妙地把视觉与听觉交融在一起, 这些古建筑不再是一堆生硬的木料、石砖, 而是被作者赋予生命的灵动之音。

四、美中不足

当然, 一方面由于诗人的主要志趣并不在诗歌写作上, 另一方面受战争、疾病的阻碍以及建国后种种政治运动的影响, 诗人并没有把自身在诗歌方面的天赋与才华发挥到极致。正如蓝棣之先生所说:“情诗写的比较得体, 不失身份, 含蓄温婉的, 要算林徽因, 但也止于抒写小姐隐秘的情事。”[1]虽然蓝先生的评价不甚贴切, 却从侧面反应出诗人对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缺乏有力的把握而导致题材范围较为狭窄。有人评论说:“她如同一个出色的建筑家在一块瓦片上雕刻出精美的亭台楼榭, 池园花墙, 虽美不胜收, 毕竟是块瓦片, 欠胸襟, 欠视野, 欠气度, 欠广度, 她的诗作正如瓦片上的精美艺术, 单一而狭窄, 从而影响她的艺术成就。”[5]这种评价是有道理的, 笔者予以赞同。

五、结束语

梁从诫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母亲林徽因:“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点文艺复兴色彩的人, 即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华——文学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和西方的、古代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 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3]我们不能过多地苛责它们远离人民斗争, 诗歌中听不到人民与时代的呼声, 因为其中包含的深刻的人本内容, 刻画与展现的个体独立个性以及诗歌中深深蕴含的人生感受、生命体验, 使得这些诗具有清新耐读感。

林徽因写诗不多, 但起点很高, 她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 在诗艺上, 不步后期“新月”诗人之后尘, 从容地徜徉于古典与现代之间。“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格律诗, 在这里, 在林徽因手里运用得游刃有余, 在艺术上与徐志摩、闻一多、冯至、卞之琳写的最好的格律诗相比并, 也是没有愧色的。”[7]从邵燕祥先生的高度评价中, 我们便能理解这位“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才女林徽因是如何巧妙结合中西文化而使其诗艺得到完美体现的, 从而经受岁月的锤炼, 在新诗史上熠熠生辉。

摘要:林徽因的诗几乎全都是抒情诗, 可她并没有采用五四时期新诗写作者喜欢运用的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而是吸取传统诗学的营养, 加之个人在美术方面的才能, 将真挚的感情与幽微的感受绘出一首首晶莹剔透的诗篇, 从而使情感获得含蓄的表达, 委婉而灵动, 在精美的诗行间绘画出一幅幅饱含古典色彩的美丽画面。

参考文献

[1][4]蓝棣之.新月派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38-39.

[2]陈钟英, 陈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328-329.

[3][6]林徽因《.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110.

[5]高秀芹.一个被遗忘的女诗人——林徽因[J].山东: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4.

[7]邵燕祥.林徽因的诗[A].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347.

[8]波德莱尔.象征主义·意象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5.

回忆林徽因 第4篇

当我们相识的时候,她只有二十几岁,年轻而美丽,幸福地同梁思成结为夫妻,刚刚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和一个新生小男孩子的妈妈。但是就在那几个月内,她却接连遭受了两次悲剧性地打击。正是这种悲剧因素,在她的一生中曾经深化了她的感情和创造性:一次无谓的空难,使她的一位最亲密的朋友、诗人徐志摩死去了;而同时她自己也染上了肺结核症。在后来的岁月中,疾病耗尽了她的精力,并使她在本应是最富成果的年华中逝世了。

当我回顾那些久已消失的往事时,她那种广博而深邃的敏锐性仍然使我惊叹不已。她的神经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琴弦。对于琴键的每一触,不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重击还是轻弹,它都会做出反应。或许是继承自她那诗人的父亲,在她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全部气质。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年轻的时候,戏剧曾强烈地吸引过她,后来,在她的一生中,视觉艺术设计也曾经使她着迷。然而,她的真正热情还在于文字艺术,不论表现为语言还是写作。它们才是使她醉心的表达手段。

其他老朋友会记得她是怎样滔滔不绝地垄断了整个谈话。她的健谈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使人叹服的是她也同样地长于写作。她的谈话同她的著作一样充满了创造性。话题从诙谐的轶事到敏锐的分析,从明智的忠告到突发的愤怒,从发狂的热情到深刻的蔑视,几乎无所不包。她总是聚会的中心和领袖人物,当她侃侃而谈的时候,爱慕者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句而倾倒。

我同她的友情与她和其他挚友们的还不同些,因为我们的交流完全是通过英语进行的。当我还是一个中文的初学者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位精通英语的大师了。毫无疑问,若不是有着这样的语言媒介,我们的友情是不会如此深刻,如此长久的。在她的知交圈子里,有不少人是掌握两国语言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自然主要通过他们的本国语言,而我们两人在单独的交流中却选择着英语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久我们便发现彼此有着无数的共同语言,使我们得以交换彼此的经验、维护自己的论点、共享相同的信念。她在英语方面广博而深厚的知识使我们能够如此自由地交流,而她对使用英语的喜爱和技巧也使我们在感情上更为接近了。

我常常暗想,她为什么在生活的这一时刻如此热情地接纳了我这个朋友?这可能同她失去了那不可替代的挚友徐志摩有点关系。此前十年中,徐志摩在引导她认识英国文学和英语的精妙方面,曾对她有过很深的影响。我不知道我们彼此间滔滔不绝的英语交谈是不是曾多少弥补过一些她生活中的这一空缺。

在战前最后的那些相对和平的日子里,她的心里充满诗情和文思。我不知道当时她究竟写成了多少,又有多少曾发表过。我也不知道她的时间曾受到过多少杂事的挤占。她要为两个幼年的孩子负起母亲的责任,要操持一堆复杂的家务,要照应许多亲戚和朋友,当然,还要进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这是她同丈夫共有的,她十分乐于从事的主题。

一九三四年夏,我们偶然得到了一个能够使她暂时摆脱日常家务的机会。我和丈夫在一个偏僻的山西农村中租到了一所房子,并说服了梁氏夫妇来这里做了一次访问。她感激地在这里安顿了下来,不受打扰地完成了她的散文《窗子以外》。不久,我们四个人一道沿汾河流域做了一次古建筑调查旅行。为此,她曾为思成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写了一篇充满诗意的《纪实》。

此后不久,我们不得不离开中国回到哈佛大学去,分别对于我们四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但是,我们之间的友谊曾通过许多精彩的通信而继续维持达十五年之久。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我们曾经短暂重逢,但是,通信仍是我们之间始终不断的联系纽带。徽因用英文写,文如其人地、亲切地让我们共尝她的情感、她生活中的胜利和悲哀。也许这批信件是她惟一的英文作品集。它们体现了她那独特的个性,并反映了她在英文表达自己思绪时是多么的流畅和自如。

一九八六年七月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富兰克林。

【注】费慰梅,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夫人。梁、林二人的终生挚友。

心灵物语

美丽、高贵、优雅,这些美好的词汇都可以在林徽因的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她是一代才女,她是一个传奇,费慰梅用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用一个他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她眼中的林徽因。她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拥有精致的洞察力,这成就了她的文学。她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知识,使她站在了专业领域的巅峰。她的热情让她成为人际交往的中心。妻子、母亲、学者、作家,多重身份她都努力做到最好,生命中涌动着的活力使她具有独特的魅力。她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却又无限彷徨的时代,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她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作了最好的注解。

林徽因读后感 第5篇

处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她忍受这各种难以想像的折磨,而她却始终乐观着,这是怎样的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她受到许许多多的人的赞扬,有名的`,无名的,无不钦佩!那么她的成功来源于哪里呢?我认为是她的聪颖、她的坚持、她的悟性,她的良好的少年教育、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她广博的积累知识,最重要的是她的热忱和真性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而她做到了,所以她被我们景仰!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苦难,而她们在成功之前都是毫无怨言,默默地付出。

合上这本书,静静地望着天空,深深的沉思,再看看旁边沉睡的导游基础知识,突然发现,现在的一切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又怎能和林徽因这么个“千古一才女”所经历的苦难相提并论呢?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能。还幻想着,若干年后也会有人给我们写传记,而后来人就会和我现在读林徽因一样,读我们的人生!呵呵,那是个多少奢侈的梦啊!梦醒时分,狂读我的导游基础知识,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我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了,至于那是不是一个梦,就另当别论了!

林徽因读后感 第6篇

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些现今想都不敢想的梦想之地,却是那时她的乐园。说她自强便是因为她作为一个女人,依然选择前往这些最高学府求学。那是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啊,读来令人感叹:由于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于是她进入了美术系。在对北京亲友的“狂念”与“渴想”中,她完成了“对线与形有个性的把握”。说这令人震撼,就是因为她在学习美术中又对建筑有了深刻研究,自己的梦想是自己的,她从没放弃过她梦想的事业,这就是她的自强。而这她这一段的生活,叫做“宾大的钟声”。钟声掩映着梦想,缓缓前行。

后来,她进入了“生命的夏季”,可此时的中国已是遍地烽火。林徽因与梁思成正在探寻中国古建筑的奥秘。最令人难忘的是山西的佛光寺的探索,林徽因研究建筑的热情令人震撼。“在那崎岖不平的小道上行走,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崖。”连毛驴都不敢走的路,他们都敢走,到了那佛光寺,“矗立在高坡上的光影”令他们兴奋得直叫“我佛慈悲”。那坚固而简洁的顶部,令他们有如获至宝的惊喜,而也令我有一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感悟。

且不说后来她流亡岁月中表现出的自强,她在写诗中独特而寂静的美,单是她在病中的时光,就令人唏嘘不已。

她病了,每个早上都要咳一大阵子才能见人,但是,当她的学生来了,她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咳嗽的。她是那么有自尊心,连珠炮似的一段话说下来,似乎浑然不知自己的咳喘。她仿佛在透支自己残余的生命,在人前那么充满生命与活力,像没事人一样。她用生命,构建自己的自尊,于是,在人们心中,她永远是最有风度,最美的女人。

《林徽因传》读后感 第7篇

前半段的人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自由的追求理想,有着丰富的阅历,让人羡慕得很。读这部分的时候,有个很诗意的瞬间。

坐巴黎地铁在上学的路上读书,没有手机信号,最适合看书。文笔优美很有味道,情绪轻易就被拉回到1前,那是个最让我着迷的时代,整个人陷进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笛声,吹奏的并不熟练但也还是悠扬婉转,和我彼时的心绪极为相称。我抬头一看,吹奏者竟是一位黑人大叔,实在是有趣又矛盾的碰撞。对巴黎又多了一点喜欢。

可是随着站在的到来,社会的变革,生活开始受到一波接一波的冲击,之后的内容看得我几度落泪。为祖国的遭遇落泪,为他们突变的艰辛生活落泪,更为生活再难还要坚持理想的模样落泪。

误读林徽因 第8篇

这两件作品,都凝聚了林徽因的心血。

现在的文艺青年和影视作品热衷于把林徽因演绎成柔弱的美女、多情的才女,描述为“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嫁得好、干得好的‘五好女性’”,并津津乐道她的感情经历,好像她不曾经历国难家愁。

事实上,颠沛流离是林徽因短暂人生的主要内容。她生于1904年,卒于1955年。短短51年间,祖国大地上外敌入侵、百姓流离、政局动乱,而她,始终与国人家人同甘苦、共患难。在战火中,她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潜心治学;在病痛中,她仍殚精竭虑培养人才;在任何危局中,她都坚守祖国。

这才是真正的林徽因:一位建筑师,一位坚忍忠诚的知识分子。

?筵 做中国人要勇敢

1937年夏天,山西五台山区荒凉、崎岖的路上,出现了几驾步履迟缓、颠簸不已的“骡轿”,上面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妻,33岁的林徽因和36岁的梁思成,还有他们的同事,“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的成员们。

测绘结束后,林徽因、梁思成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然而就在此时,数百里外的北平,卢沟桥上响起了枪声。国家和民族到了救亡图存的时刻,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考察不得不戛然而止,这次山西之行成为林徽因夫妇考察事业的最后一个高峰。

匆匆赶回北平的梁氏夫妇,一致主张守土抗战。女儿梁再冰正在北戴河同姑姑们一起度假,林徽因给她写了一封信:“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那时候,你就跟着大姑姑在那边,我们就守在北平,等到打胜了仗再说。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林徽因和梁思成被迫离开。匆忙逃难的林徽因不会想到,1937年就这样成为一个分水岭,将她的人生截然分开。

1937年之前的林徽因,是传说中的林徽因:出身名门、事业顺利、婚姻美满、儿女双全,可谓幸福生活的范本。1937年之后的林徽因,人生是不断的失去:疾病夺走了她的健康,战争让她流离失所、事业中断、失去至亲。

两人扶老携幼,先从北平到天津,再从天津坐海轮到青岛,然后坐火车经济南、徐州、郑州到汉口,靠摆渡船过长江到武昌,又坐火车去长沙。林徽因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从卢沟桥事变到现在,我们把中国所有的铁路都走了一段……由天津到长沙共计上下舟车16次,进出旅店12次,为的是回到自己的后方。”

长沙不能久留,从1937年11月下旬开始,一家人再次踏上旅程,取道贵阳去昆明,这是一段最艰苦的路。“湘黔一带都是高山峻岭,我们乘坐破旧的长途公共汽车一路颠簸。”此时,梁再冰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在困难的旅行中配合默契、应付自如。“譬如打行李,两人合作,动作敏捷熟练,很快就能把一大包被褥枕头打成一个结实的铺盖卷,用油布包好防潮;在外吃饭准备好一小铁盒的酒精棉,将碗筷消毒后再吃。这显然是他们过去到野外考察古建筑时练出来的本事。”

走到湖南和贵州交界处的晃县时,林徽因病倒了。感冒多日的她,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并发了肺炎,高烧至40℃。经过这场大病,林徽因的身体虚弱了许多,也为她后半生缠绵病榻埋下祸根。

?筵 危难之时效法屈原

1940年6月,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半岛”(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北部,轰炸中国西南变得容易。营造学社决定迁往腹地四川。

林徽因一家随之迁徙到四川宜宾的李庄,一个他们从未听说的长江南岸的小镇。这里的气候阴冷潮湿,对患过肺病的人很不利。“我们到达李庄是在1940年的12月。1941年春节前,妈妈的肺结核症复发了。她的病症来得极为凶猛:连续几个星期高烧到40℃不退,夜间盗汗不止。当时爹爹正在重庆请求政府教育部资助营造学社的经费。李庄没有自来水和电灯,也没有医院,没有体检的条件。由于没有肺病特效药,妈妈身边也没有任何医护人员,可怜的妈妈只能独自一人苦苦挣扎。我早上起床时,常看到她床前挂着十几条被汗浸湿的毛巾。看到她病得一天比一天厉害,我那时真怕会失去妈妈。”梁再冰回忆说。

1941年4月,梁思成回到李庄。他没能给病重的林徽因带来药品,相反,他带来了噩耗。林徽因的三弟、空军飞行员林恒在成都上空迎击日机时阵亡。林徽因听闻这个消息,伤心欲绝。

1944年,12岁的梁从诫同林徽因谈起日军占领贵州都匀、直逼陪都重庆的危局,问母亲:“如果日本人真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答道:“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梁从诫急了,又问:“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那你们就不管我啦?”病中的母亲握着梁从诫的手说:“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

这是第一次,梁从诫觉得,自己温柔的母亲,变成一个“别人”。

?筵 一身诗意千寻瀑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51年的人生路。梁再冰回忆了母亲,临终前与父亲的生离死别:“1955年3月31日晚上,同仁医院打电话到新华社通知我:妈妈病危。我立即赶往医院,但她此时已经昏迷不醒。我来到她的病床前时,护士问我要不要叫住在隔壁病房的爹爹过来,我像疯了似的喊道:‘要,要啊。快叫他过来呀。’护士把爹爹搀过来时,他坐在妈妈床前,拉着妈妈的手放声痛哭。我一生从没有见过爹爹流泪,此时见到他一边哭一边喃喃不断地说:‘受罪呀,徽,受罪呀,你真受罪呀。’我此时觉得他们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在他们生离死别的此刻,任何‘外人’(哪怕是我)也不能打扰他们的诀别。”

“妈妈去世后四个多月,在我生日那一天,我收到爹爹这样一封信:‘宝宝,今天我这样称呼你,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特别是今年,我没有忘记今天。26年前的今天二时一分,我初次认识了你,初次听见你的声音,虽然很久了,记忆还不太模糊。由医院回家后(爹爹指他自己出院后),在旧照片里我发现了一张你还是大约二十几天的时候,妈咪抱着你照的照片,背面还有她写的一首诗——滴溜溜圆的脸……我记得去年今天,你打了一个电话回家,妈咪接的,当时她忘记了,后来她想起,心里懊悔,难过了半天。’我知道这是爹爹在极度思念妈妈时写的信……”

梁思成为妻子设计了墓碑,上书营造学社的同事莫宗江题写的“建筑师林徽因墓”。此时,人民英雄纪念碑尚在施工中,“碑建会”决定,将她亲手设计的一块纪念碑底座雕饰刻样放到她的墓上。追悼会上,两位挚友金岳霖和邓以蛰联名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时光流逝,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林徽因被捧为唯美、浪漫的“民国女神”。但事实上,真正令她不朽的,是那份坚忍与忠诚,是那铮铮不屈的风骨,这才是知识女性的典范。正如建筑学家来自煊所言:“讲林先生是才女,是美女,都是外表,最难得的是她的高贵品质,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女专家。一生都处在逆境中,但从不发牢骚,依然在积极为建筑事业做贡献。那种爱国、爱事业、无怨无悔的精神尤其值得年轻人学习。”

《林徽因传》读后感 第9篇

对于林徽因,我了解的不多,只依稀记得那个有名的情圣大诗人徐志摩好像钟情于她,那篇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也是为她而做。

所以在翻看这本书之前,先查了一下林徽因的资料:

林徽因:福建闽候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出身于官宦世家。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梁思成(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清华教授)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xx馀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後,与世长辞,年仅51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林徽因的英语,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古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这位被胡适称为“中国第一代才女”的林徽因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教授、诗人、作家都罢了,建筑学这个放到现代也少有女子问津的领域也被其涉足,并成就了一番伟业,成为她终其一生去追寻的事业。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于是,仔细翻阅了白落梅的这本《林徽因传》。确如我之前所料,这本传记有种江南水乡般的清新秀丽,文字优美,似梦似幻,仿佛把我带回了林徽因出生的那个年代,如作者前言所写:时光微凉,那一场远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风吹拂,早已洗去铅华,清绝明净。

这本书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林徽因与徐志摩的一场康桥之恋。16岁的少女在异国他乡邂逅了风流倜傥、满腹才华的才子,于是,一场爱恋悄然萌芽,愈演愈烈,然而,蝴蝶终究飞不过沧海,林徽因悄然抽身而走,留给了徐志摩无尽的怅然。对她而言,徐志摩似一个梦,似一首诗,浓郁而热烈,却不是她所想要的清冷平淡。我佩服她在那个年纪就有如此自持的能力,或许这样戛然而止的爱情,更让人怀念,让我扼腕痛惜的同时更让人痴迷,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遗憾之美吧。

这是怎样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让徐志摩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形色色的男子仰慕了一生……

如白莲一般,本可轰轰烈烈的情感,他却选择了和梁思成共度平淡如水的度日。在二人婚前,梁思成也曾问她:“为什么是我?”林徽因说要用以后的日子慢慢告诉他。梁思成宠了她一生,这样的日子她没有选择错。

而在事业上,他与梁思成相辅相成,她思维活跃,构思奇特,而梁思成能精准地画出这些图画,二人共同投身于他们热爱的事业的当中。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却爆发出比寻常男子还要强的毅力。对于她的事业,这本书并没有做太多的描述,一本看似风花雪月的书。却将一个似一株白莲般孑然傲立于世的女子的情感世界描写的淋漓尽致。

《林徽因传》读后感 第10篇

她叫林徽因,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的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世人因为爱情的缠绵悱恻而记住了这个浪漫迤逦的女子,却也因这无端的浪漫遐想而忽略了她治学严谨,艰苦探索,傲骨博学的大家风范。再一次重温她的一生,似乎她教会我更多的是女人的一生应这样走过。

童年的林徽因是我羡慕的,随父母迁居至**的一座老宅,在这个诗意含蓄的古城中,小徽因第一次在姑母的引导下接触到文学的奇妙,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古典文学的诗情画意、锦词丽句加深了她的文学修养,为她将来成为一代才女种下美好的前因,后来随父迁移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雾都伦敦,天**北的人土风俗,异国风情增加了她的人生阅历,再次谱写的诗词歌赋除了辞藻的淡雅娴静更多了些人情冷暖,就像徐志摩评价的:“徽因的诗,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又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

回首自己儿时,不禁憾然一惊,似乎躲在家中一隅偶得娴静是我少有的与心对话的时光,总是安慰自己,哪个少年不莽撞,为赋新词强说愁才显得假惺惺,却忘却了心灵感受的温床是生活,即使漫无目的游逛你也能感受到路边青草的芬芳。

所以,生活的丰富不丰富不在于生活经历的多少,而在于你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否敏锐,在于能否多方面体味所见、所听、所遇的种种不同情景,能否体会到人在生活中互相的关系和牵连,生活的必然与偶然之中所起的戏剧性的变化。当然,更得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及思想,信仰及哲学。所以勿要感叹自己的胸中无词,心中无语,以心聆听,用手触摸生活,生活才会回赠你真正的意义。

花季的林徽因是我欣赏的,在那个对爱情充满各种幻想的季节,能够如此坚定自己的爱情信仰,维护爱情尊严。初始,我以为这是需要一个很成熟的爱情观才能驾驭花季年龄的冲动,但后来我明白是因为她在任何时候都深知自己所要是怎样的生活,每当走至人生岔路口,她可以很清楚分辨出自己要走的路,或转弯,或前行,都那样从容不迫。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个内心坚定的女子,不为任何,只为对得起陪自己流逝的时光,回首过往能做到满心的坦然。爸爸曾经对我和姐姐说过,有你们是我的幸福,如果能够看到你们能尊重周围的人和事,且依然从容坚定便是我莫大的幸福。小时候不理解,渐渐长大却了解了那是一个做父亲的殷切希望,希望我们能被这个社会接纳,却也不迷失了自己。

现在,这份坚定我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随遇而安----也许生活中的你会遇到种种的不安,但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情,你可以贪恋岸上的烟火璀璨,却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弱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

婚后的林徽因是我敬佩的,二十四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温哥华姐姐家结婚。婚前,梁思成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准备好听我了吗?”这是一个多么有韵味又特别的女人。婚后他们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我一直以为这才是适合林徽因的人生道路,她将满身的书卷清香融合在建筑事业中,让我们领略到建筑对东西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绘画、雕刻等带来的深远意义。那些年,林徽因一直肺部不好,但他却从未因此而耽搁她热爱的事业,修养期间还和梁思成去考察大量的古建筑,并多次发表《建筑杂录》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

林徽因事业的最成功点莫过于参与设计国徽与挽救**蓝传统工艺,如果不是领略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的努力,我真的不会相信一个写下人间四月天的柔弱女子会拥有这等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个好强的女子,为了心爱的事业可以废寝忘食,极度消耗体力,以她的性格,即便预支将来的年光,亦在所不惜。

一直以为事业是女人自信最大的来源,不管这份事业是放逐在工作,还是家庭,抑或是某种追求,只要全神贯注的投入,总是能给人一种优雅的张弛感,那种认真忙碌的姿态给旁人一种紧迫感与佩服之情,品尝果实的自在却流露出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满足。几分认真加上几分执着,是爱自己,爱生活,更是对身边人的一种尊重。

晚年的林徽因是我最陌生的,因为史料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总是一带而过,但我想,暮年的林徽因是最幸福安然的,因为一生低调的奢华足够弥补他年老的空虚,或许她也会拥有遗憾,但我肯定她绝对没有后悔,每一个或对或错的选择铸就了这传奇韵味的一生,怎舍得挣扎在无谓的后悔之中?我想作者的这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对林徽因最好的赞美或者说是欣慰,欣慰的看到一段令人艳羡的人生,更欣慰如此的人生能牵动着更多的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余生,你的安好,放晴了谁的天空……

上一篇:爱在我身旁初中作文600字下一篇:游韩美林艺术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