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2024-08-03

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精选8篇)

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第1篇

材料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1.总

1.1 为了规范项目检验和试验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办法。1.2 本办法对现场标准养护室的设置和管理、原材料及过程产品的取样送检、砂浆(混凝土)试块制作、砂浆(混凝土)施工试验控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是项目检验和试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3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管理,项目技术部负责本办法的执行,项目总工负责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管理,对本办法的实施情况实行监督检查。

2.定义和术语

2.1 物资进场检验:检查验证进场物资的产品合格证、材质报告、产品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以及对照供货合同、产品说明书、材料规范或封样样品等对进场物资外观、牌号、数量进行全部(抽样)验收检查。物资试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取样送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或检测中心对其主要性能、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合格。

2.2 过程产品: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

3.项目试验员职责

3.1 工程项目应根据项目规模设置不少于1名试验员负责项目试验管理工

作,试验员应持有试验员上岗证,项目试验员在项目总工领导下负责项目试验管理工作。

3.2 项目试验员工作职责

3.2.1 负责按相关规定对进场原材料、过程产品进行取样送检,并填写《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及时领取试验报告单并反馈试验检验结果。

3.2.2 商品混凝土进场的坍落度检测、预拌砂浆的稠度检测,以及制作试块。3.2.3 如有自拌混凝土、砂浆,其配合比及其它有配比要求物资的标牌制作和填写;负责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用骨料含水率测定及混凝土、砂浆和易性的测定,并确定混凝土、砂浆施工配合比和每拌原材料用量。3.2.4 负责现场标准养护室的管理。

3.2.5 建立项目检验和试验台帐;分类按时间先后汇总试验记录。

4.现场试验工作管理

4.1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规模建立能满足要求的现场标准养护室。标准养护室应符合下述技术要求。

4.1.1 房屋要求保温隔热,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标准养护室的面积,最小不少于5㎡;

4.1.2 配置冷暖空调、电热棒等恒温装置,使室内温度控制在20±3℃范围; 4.1.3 有条件应配置喷淋装置,使室内湿度大于90%。也可砌水池养护,但须设立体积相仿的另一预养水池(或水桶)作为置换水用。4.1.4 标准养护室室内应设立砼试块及砂浆试块立柜; 4.1.5 标准养护室中须配置温度计、湿度计。

4.2 项目应根据工程现场试验的需要选择配备天平、坍落度筒、砂浆稠度

测定仪、游标卡尺、钢板尺、环刀、试模或捣棒等试验设备,所有设备应按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进行检定或校准,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5.物资的检验和试验

5.1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试验员应编制《材料检验和试验计划》,确定各种材料检验和试验内容及取样方法等。

5.2

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由项目材料员或材料保管人员负责进行。进场验收合格后,由材料员填写《取样送检通知单》及时通知项目试验员。5.3 需要取样送检的过程产品由项目施工员填写《取样送检通知单》及时通知项目试验员。

5.4 物资取样送检由项目试验员负责进行,取样批次应以项目质量计划为依据,结合实际进场情况确定。

5.5 下列物资取样实行见证取样制度,取样时,项目试验员应通知监理人员参加,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样标志。

(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比例:工程所在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有规定的执行其规定,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未作规定的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5.6 试样送至委托试验室或检测机构时,项目试验员应按要求填写《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见证取样的试块、试件和材料送检时,《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应有见证人和送检、收样人员签字(宜加盖监理单位的公章)。5.7 试验报告出具后,由项目试验员领取试验报告,填写《项目检验和试验台帐》,并将试验结果反馈至项目相关人员,试验报告交项目资料员保存。

6.混凝土、砂浆施工试验控制

6.1 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有资质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进行。项目试验员负责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控制,项目施工员负责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的监督检查。

6.2 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填写《砂浆(混凝土)试配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员,项目试验员将砂浆(混凝土)试配所需的原材料取样,由有资质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进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并出具《砂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3 砂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出具后,由项目试验员负责领取,并在现场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标牌上标注清楚。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当砂浆(混凝土)原材料、气候环境、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6.4 项目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时,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由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厂家负责,工程开工前,项目施工员填写《预拌混凝土(砂浆)采购通知单》交物资部门,物资部门负责采购符合要求的预拌混凝土(砂浆)。

6.5 项目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时,混凝土(砂浆)浇筑(使用)前8小时,项目施工员填写《混凝土(砂浆)浇筑(使用)通知单》交项目材料员和项目试验员,由项目材料员与预拌混凝土(砂浆)供应厂家联系,按《混凝土(砂浆)浇筑(使用)通知单》时间由供应厂家供应砂浆(混凝土),项目材料员负责对进场混凝土的数量进行验收并收集相关质量保证资料。

6.6 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制作分别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和《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的规定进行。混凝土结构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留置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

7.检验试验管理记录

项目试验管理应建立以下试验台帐和记录:

(1)根据工程情况,按照物资的不同品种分别建立《项目检验和试验台帐》(2)试验计量器具、设备台帐和检定记录(3)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测温记录(4)同条件养护试块试验情况汇总记录

8.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监督检查

8.1 现场检验试验试件的制作和取样工作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真实反映出工程质量情况,不得造假和遗漏,各级项目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各自相应的职责,做好记录和复核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的主管人员。蓄意造假或工作中失误给工程项目和公司造成损失的,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2 项目总工每月应对项目的检验和试验工作进行检查。掌握项目检验和试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附

本办法由项目技术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第2篇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检验程序

1.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1.1对于外购化工料,依据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组发下来的委托单,到现场核对实物,按规定采样。

1.1.2对外购大宗原材料和内部互供料,接到生产调度或有关装置岗位人员的采样电话通知后到现场采样。

1.1.3对于过程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的规定到生产装置现场采样。

1.1.4对成品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或质量管理要求到生产装置现场或指定部位采样。

1.1.5接到生产装置或调度临时生产加样通知时,按要求到指定部位采样。

1.1.6采样作业,要执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

1.2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

1.7质量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日报表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五种。化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1.8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分析者本人填写,在岗其他分析人员复核(两检制),确认无误后,报告给组长。分析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复核人员应对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9组长接收到分析数据,经审核确认无误后(三检制),立即用电话报告给生产装置或有关部门,对不合格数据,还要在交接班日记上做好标识。组长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2、质量记录要按月、季或年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质量记录一般可在分析站保留三个月,超期后将记录送交化验室质量记录存放室归档保存。

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集的细菌检测阳性血液标本326份, 标本均取自发热并发全身感染的住院患者, 均是在患者发热高峰期或发热初期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 之后将标本冷藏并及时送至检验科接受检验, 通过血液培养、细菌鉴定进行细菌检查。采集标本对象在住院前48 h内均无药物服用史, 未接受相关治疗, 且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326份标本均利用常规药敏试验及直接药敏试验展开检测, 并对这2种方法检测所得细菌鉴定结果、药敏结果进行分析。①常规药敏试验:将阳性样本在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及血平板中接种, 在5.0%二氧化碳、35℃环境下展开18~24 h孵育, 采集菌落涂片并展开革兰染色, 结合检测结果对酶进行选择, 利用Walkaway 40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并展开药敏试验。②直接药敏试验:将样本直接接种到BD公司制造的BACTEC9240系统中, 展开自动培养并加以检测。如果检出阳性则利用无菌注射器从阳性样中抽取10 m L并向无菌试管内注入, 展开密度梯度离心, 分离的细菌并展开革兰染色, 在倒置显微镜下展开观察, 结合试验结果对酶加以选择, 将菌液浓度调整到6.2×108cfu/L后在NC21综合板上接种并展开细菌鉴定, 之后行药敏试验。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 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 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种检测方法检出菌种情况分析:

326份血液细菌阳性标本经直接检测系统共检出284份阳性样品, 具体情况见表1。

2.2 2种检测方法细菌药敏检出情况分析。

直接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为:革兰阳性杆菌对抗生素敏感864株, 耐药362株;革兰阴性球菌对抗生素敏感169株, 耐药328株;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为:革兰阳性杆菌对抗生素敏感878株, 耐药372株;革兰阴性球菌对抗生素敏感181株, 耐药334株;2种方法抗生素敏感及耐药检出率间无显著差异 (P>0.05) 。以常规药敏检测结果为标准, 直接药敏试验革兰阳性杆菌抗生素敏感符合率为98.4%, 耐药符合率为97.3%, 革兰阴性球菌抗生素敏感符合率为93.4%, 耐药符合率为98.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升高, 特别是多重耐药菌生成率逐渐增多, 给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造成了极大困难[3]。有关统计[4]显示, 在近年来我国院内感染中, 多数患者是在多重耐药菌感染后发生败血症或全身感染等细菌性疾病, 这不仅对患者原有疾病的治疗造成了较大干扰, 严重时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有研究结果揭示, 在临床中采取高效、快速检测方法鉴定细菌并为其展开耐药性测试, 是对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临床中主要是通过常规药敏试验检测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及耐药性, 然而常规药敏试验通常要求较高, 一般实验条件通常难以满足相应要求, 故而其在血液细菌检验中难以大范围推广。在检验手段不断提高及相关研究日益深入背景下, 血液细菌检验已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常用的包括抗生素浓度梯度法、全自动培养检测仪、纸片扩散法及稀释法等。在本次研究中, 笔者分别采用常规药敏试验法与直接药敏试验法对阳性标本展开检测, 直接药敏试验法是利用BACTEC9240系统展开检测, 该系统是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 是通过荧光探测技术对培养瓶中致病菌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氧气浓度改变情况予以连续测定, 以此对致病菌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 可在临床中对血液及其他标本中有无真菌、分枝杆菌及细菌感染检测中广泛应用, 同时操作简便且简单。本次研究利用BACTEC9240系统对326份细菌检测阳性血液标本展开检测, 共检出284份阳性样品, 其中对克雷伯杆菌、埃希氏菌及沙门菌的检出符合率最高, 均为100.0%, 故而该系统对肠杆菌属细菌具有较高特异性及敏感性, 同时其在革兰阳性杆菌及革兰阴性球菌检测及鉴定中也均适用。通过对阳性样品展开药敏试验, 可知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符合率相对较高, 且这2种检测方法对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对抗生素敏感及耐药检出率间无显著差异;以常规药敏检测结果为标准, 直接药敏试验革兰阳性杆菌抗生素敏感符合率为98.4%, 耐药符合率为97.3%, 革兰阴性球菌抗生素敏感符合率为93.4%, 耐药符合率为98.2%。这证明在革兰阴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检测中, BACTEC9240系统和常规药敏试验可取得相同的检测结果, 故而BACTEC9240系统可代替常规药敏试验对这2类细菌展开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另外, 在利用这一系统展开检测时, 平均检测用时为10 h左右, 这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可大大节约检测时间。同时, 该系统检测过程中操作简单且耗材较少, 可在各级医疗系统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 在血液细菌检验中采取直接药敏试验可取得和常规药敏试验一致的效果, 细菌感染检测符合率高, 且操作简单、检测用时短,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对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集的细菌检测阳性血液标本326份, 采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展开细菌检验与鉴定, 并对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种方法抗生素敏感及耐药检出率间无显著差异, 直接药敏试验革兰阳性杆菌抗生素敏感符合率为98.4%, 耐药符合率为97.3%, 革兰阴性球菌抗生素敏感符合率为93.4%, 耐药符合率为98.2%。结论 在血液细菌检验中采取直接药敏试验可取得和常规药敏试验一致的效果, 细菌感染检测符合率高, 且操作简单、检测用时短,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细菌检验,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

参考文献

[1]庞绍新.临床血液检验中的2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2) :152-154.

[2]张茂海.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1 (12) :3-5.

[3]石红波.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 (6) :1519-1520.

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第4篇

1问题

1.1设备较差:由于经济因素原因,检测设备落后陈旧,检测结果可比性差。质量控制达不到标准,无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可信的检验结果,使医院工作无法进行,从而也加大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1.2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能力有限责任心不重:目前,许多基层医院检验科人员配备不足,缺少资历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有些医院甚至从社会上招些不具备检验资格的人员,培训几天就上岗操作。由于他们技术有限,设备又差,患者进行的检测项目多为“一次性或一过性”,不能进行系统检验,无法得到规律性结论,导致检验科的检验质量提高不上去。

1.3检测试剂不规格,存放条件不合格:一般情况下,基层医院面临病源单一,病号量少,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医院为了减少经济负担,在市场上购买一些不合格的检验试剂,有些试剂效期短,没等用完就失效了。但为了节省开支,使用失效试剂。从而严重的影响到检验结果的不正确性。这样不利于医院的医疗安全,还影响到医院和检验科在患者心目中的信任度,更重要的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耽误了他们最佳的治疗时间。

1.4检验科的工作量太大:一般情况下,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太少。肩负着血液,体液,生化等所有检验科所开展的全部项目,不仅要完成全院的普通检查,还要参加急诊患者的标本检查。不但白天上班,夜间还要参加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的检验工作。工作任务量大,责任大。这样不利于提高检验的工作质量。

2对策

2.1购置一些先进的检测器材:对那些检测设备落后陈旧的仪器,应该向领导反映,现在随着企业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国家非常重视基层医疗这一块。医院可以申请贷款,来购买那些高质量先进的,符合本院规模的医疗检测仪器。

2.2加强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检验科应该招一些,具有一定的检验职格,接受能力强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由那些资历深,有经验的检验工作人员带领,培训合格的方可上岗。督促他们进行业务学习。还应挑选一些精干的检验人员,去上一级的医院进行进修,培养一些有稳定专业思想的业务骨干,来提高本院的检验水平,更好地为医院临床科室提供高水准的检验结果。

2.3有专人负责,严把质量关:检验科设立化学试剂药品存放处,选派专人管理,负责规划。购买一些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试剂,有效期较短药物可按季度或定期订购,凡订购任何一类试剂必须按实际需要精细核算,并在订购前取得科主任和管理人员、财务科同意,并且定期检查试剂的效期和稳定性。科室负责人亲自组织本科人员进行质控操作。经常开展一些室间评定工作,严把好质量关。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 第5篇

1、目的

对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以下简检测设备)进行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并为产品制造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控制,包括过程及成品的检测设备。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检测设备的归口管理与控制。3.2总经理负责设备的审批。

3.3品质部负责设备的验收、日常监督管理、周期检定、标准器档案的建立。

3.4车间等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计量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护。

4、工作程序 4.1检验设备的采购

使用部门根据维修技术标准、工艺及产品的检验确定的监视和测量要求配备所需的监视量装置,并使这些装置的精度与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相匹配,从而使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为产品制造符合规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使用部门填写《设施配置申请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应部负责购买。

4.2检测设备的验收 4.2.1验收和安装调试品质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4.2.2进行开箱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包装有效性、整机完整性、零备件数量、随机附件、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装箱单及有关资料和外观检查。

4.2.3品质验收,即全部性能指标的检测,计量器具由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以检定结果做为验收依据。

4.2.4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并填写《设备设施验收单》,由相关人员签字。

4.2.5验收完毕后,将随机资料、验收报告、购货合同等有关资料品质部存档。

4.2.6购置的测量设备经验收合格进行登记建帐。

4.2.7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相关部门负责与供方联系,决定处置方式,直至符合要求。

4.3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

4.3.1各部门使用的检测设备,由品质部负责建立《检测设备台帐》,每年十二月份进行一次全面清点,做到帐物一致。

4.3.2品质部依据以下情况合理制定检准周期并进行校准、检定:(a)凡属国家强制检定的检测设备依据国家检定规程中规定的周期;

(b)非强制检定的检测设备由质检科依据国家检定规程中规定的周期;

(c)品质部负责制定《检测设备周期校准、检定计划》并定期关往国家法定计量机构检定;

4.3.3检测设备购进后,进行验收和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4领用检验设备器具时,由工具室人员填写收发记录,使用人员签名,经质检科批准后领用。

4.5测量设备的运输、搬动。

4.5.1测量设备在送检或固定实验室之外的场外进行检测工作时,要轻搬轻放,确保亏无一失,运关距离较远的检测进行防震、防冲击措施,般动时注意防倒置。

4.5.2检测设备在搬运前将可活动的部件拧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固定措施。搬运过程中重要保护好检定标识、防止丢失、破损。

4.6检验设备的贮存和使用环境。

4.6.1测量工作现场使用人应保持检测设备的清洁卫生、干燥、无积尘、积水、油污。

4.6.2检验设备贮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无积尘。4.7检验设备使用

4.7.1检测量设备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严格捃行操作规程,不准超功能,超范围、超检定周期使用。

4.7.2使用人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及时报品质部,并重新用经确认合格的检测设备(器具)评价已补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并对该设备时行重新校准,上述评价、校准、重新测量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测量设备偏离处理记录》中。

4.7.3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作明确标识,用三种颜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并注明有效期;

(a)合格证(绿色): 计量检定合格者;

不必检定,经检查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打印机)无法检定,经比对或监定知用者。(b)准用证(黄色):

多功能仪器设备,丧失非检测功能;但检测所用功能校准合格者:非检测所用量程度不合格:但检测用量程精度合格者:降级使用者

(c)停用证(红色); 损坏和检定不合格者; 性能无法确定者。

4.7.4检测设备的调整和再调整

根据检测设备的使用要求及实际状况对设备进行调整和再调整;调整和再调整由具备资格的指定人员进行,并按设备本身的操作要求进行调整。

4.8操作人员培训及资格

4.8.1检测量设备由指定专人保管、使用。使用人员要熟悉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技术条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并经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4.8.2质检员须经国家认可的省级或国家级质检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进行检测。

4.9检测设备防护 4.9.1由使用部门按检测设备的精密度和防护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或定期维护。

4.9.2检查中发现锈蚀,失灵或其它故障,应由生产技术部管理员进行排除,其他人员不得自行折卸和修理,检测设备重新送检。

4.10检测设备的维修和报废

检测设备由质检科负责,需要修理的检测设备由品质部安排进行检修,填写《设备检修记录》。检修后经检定不合格,且不能继续使用的,由质检科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经分管副经理审核,公司批准后报废。

4.11检测设备的档案

4.11.1品质部建立检测设备档案并长期保存,内容包括:(a)检测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

(b)制造厂名称:

(c)设备收货日期和投入使用日期:(d)目前存放地点:(e)设备保管人:(f)准确度、量程:

(g)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其它:(h)检定证书或测试报告: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第6篇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产品的进货,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试验的控制,确保不合格原材料不投入使用,不合格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成品符合规定要求。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试验。3.职责: 3.1 质检科负责钢坯和成品的检验和试验,以及对过程检验的监督检 查指导。3.2 轧钢车间负责钢材轧制的过程检验。4.工作程序 4.1 钢坯检验 4.1.1 钢坯到厂后,由检验员按炉批号进行随机取样,化验员进行化验,检验依据为《钢坯质量检测规程》。4.1.2 化验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填写化学分析报告单,送供销部。4.1.3 供销部将化学分析报告单与分承包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书” 对照,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1.4 合格钢坯质检科负责按照《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做好标识; 钢坯不允许紧急放行。4.2 过程检验 4.2.1 过程检验依据为《过程检验规程》 4.2.2 粗轧、中轧的过程检验由操作者进行自检,对出现的冷条做好记录车间主任 巡回抽检,质检科进行监督、指导、检查。4.2.3 过程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例外放行。4.3 成品检验 4.3.1 检验员对成品外观、尺寸进行检验,做好标识和记录。4.3.2 对每个炉批号的成品,检验员留取样件进行力学试验,试验结 果应记录,并按规定做好标识。4.3.3 质检科负责对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签发合格质量证明或质保书,予以入库、放行。4.4 钢坯、过程和成品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执行。4.5 钢坯、成品的检验和试验记录,应填写完整、准确、清晰,并加 以保存,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应至少保存三年。5.相关文件 5.1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5.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4 《钢坯质量检测规程》 5.5 《过程检验规程》 6.质量记录 6.1 《化学分析原始记录》 6.2 《化学分析报告单》 6.3 《钢坯入库台账》 6.4 《钢材力学试验原始记录》 6.5 《成品入库台账》 6.6 《钢材外形尺寸表面质量记录》 6.7

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管理办法 第7篇

1、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各种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2、各种检验、测量仪器设备、计时器具定期由施工技术部负责人检测。

3、购置仪器设备前一定要做好考察,选择耐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的精度仪器、设备、计量器具。

4、购置的设备计量器具到货后由测试人员根据供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件清点,凡数量不符合、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查明原因,并通知采购人员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并做好记录。

5、购置的新设备由材料设备部、科登记入台帐,并做出检定计划,签定合格后给予标识方可使用。

6、自检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由操作人员及时自检,按规程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7、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经检定不合格而又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做好报废标识。

8、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用时一定要按仪器的操作规程操作,做到专人专机,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使用。

9、设备、计量器具除按周期或初次使用前进行校准外,使用中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精度产生怀疑的,设备处理和拆卸或设备搬迁就位时,必须重新校准。

10、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定要按设备维修保养技术要求进行维修保养,保持调和清洁干净。

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第8篇

为了规范全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内部试验室的管理, 提高检验人员的整体水平, 保证企业内部试验室资格认证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江西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内部试验室管理办法》要求, 赣州市散预办在章贡区举办了一期全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内部试验室检验人员岗位培训班。各县 (市、区) 散预办主任、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生产负责人及试验室检 (试) 验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市散预办主任黄春华参加了开班仪式并讲话。

这次培训聘请了江西省建材设计院和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有关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方面的专家授课, 同时, 还组织了企业内部试验室检 (试) 验人员岗位资格考试。

在开班仪式上黄春华主任强调, 产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试验室是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产品的质量。各生产企业试验室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加强交流学习。通过这次培训, 各生产企业要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把此次学习内容落到实处, 要进一步加强试验室的管理, 确保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质量得到保证, 从而确保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产品质量。

上一篇:中心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总结下一篇:立碑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