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

2024-05-18

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精选6篇)

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1篇

力比多学院 http://bbs.libidos.cn/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最基础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力比多学院考研为大家整理总结了2017考研普心参考教材重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带去帮助。

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基础课,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核心,也是统考心理学试卷的重点。考研大纲明确指出:普通心理学所占的比重是300分中的100分,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考研的重心要放在普心上。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参考书: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200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的结构和复习策略

考研大纲中将普通心理学划分成了十二部分,这十二部分每部分分别对应了参考书中的前十二个章节中的每一章。实际上这十二个部分可以分成4大块: 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信息加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行为控制与调节(动机,情绪)、心理特性(能力,人 格)。这四个块中最重要的部分又落脚到信息加工过程上,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又不浪费时间。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提要

第一部分:心理学概述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各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需要掌握的概念:观察法 实验法 格式塔

预测选择分值:2-3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二部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力比多学院 http://bbs.libidos.cn/

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需要掌握的概念:突触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说

预测选择分值:3-4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5%,综合题0%)

第三部分:感觉

重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 视觉感受野的概念 色觉的理论 马赫带及其理论解释 听觉的理论,需要掌握的概念:感觉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阈限 韦伯定律 对数定律 乘方定律 感受野 马赫带 侧抑制 适应

预测选择分值:5-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四部分:知觉

重点: 知觉的概念 知觉中的两种加工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知觉恒常性 图形的组织原则 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 时间知觉

需要掌握的概念:知觉 知觉恒常性 运动视差 运动**** 双眼视差 似动 运动后效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0%)

第五部分:意识与注意

重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 睡眠的阶段和功能 梦的几种解释 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几种形式 注意的认知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0%,综合题0%)

力比多学院 http://bbs.libidos.cn/

第六部分:记忆

重点: 记忆的概念、分类、结构、加工过程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libidos教研老师建议,这块一定要重点掌握,记忆章节每年必考

需要掌握的概念: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再认 回忆 遗忘曲线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45%)

第七部分:思维

重点:思维、表象的概念、特点 概念形成的理论和策略 问题解决及其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创造性思维包含的心理成分

需要掌握的概念:辅合思维 发散思维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气氛效应 证实倾向 问题解决 定势 功能固着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35%,综合题0%)

第八部分:语言

重点:语言的概念、特点 大脑皮层语言加工的主要区域和功能 词汇句子话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图式在课文理解中的作用

需要掌握的概念:语言的表征 启动效应 语音知觉 语言理解 词的理解 Stroop效应 语言产生

预测选择分值:3-5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20%,综合题0%)

第九部分:动机

重点:动机的含义与功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驱力理论与唤醒理论的主要观点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意志行动中冲突的种类 如何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力比多学院 http://bbs.libidos.cn/

需要掌握的概念:需要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成就动机 权利动机 意志 意志行为 接近-接近型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 接近-回避型冲突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预测选择分值:9-10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70%,综合题40%)

第十部分:情绪

重点:情绪、情感的含义,构成成分和功能 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情绪两级性 心境 激情 应激 理智感 道德感 情绪调节 情绪智力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20%,综合题0%)

第十一部分:能力

重点: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智力各项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PASS模型)

需要掌握的概念: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智力 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 智商 离差智商 比率智商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0%,综合题60%)

第十二部分:人格

重点: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需要掌握的概念:人格 气质 性格 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根源特质 AB型人格 内外向人格 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 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Q分类法

预测选择分值:8-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20%,综合题0%)

大家都知道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想总分获得高分,专业课就必须考高分。

力比多学院 http://bbs.libidos.cn/

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2篇

绪论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社会心理、健康心理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概要性介绍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这本书籍,对心理学的知识更是拓宽了许多,以下将是《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纲要内容):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任务是探索和揭露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规律,通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大量的工作是描述和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如何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的规律性。2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1)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要求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活动。2)了解了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就能够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改变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活动效率提高。3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包括了把已知事实组织起来已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说明,也包括了就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出需要证明的假设。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

构造主义的创始人是冯特代表人物是铁钦纳。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既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安吉尔。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意识但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想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行为主义的人物是华生、斯金纳。朱 主要观点: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学研究的主义内容,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视觉 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是人和动物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在人 的各种感觉中起主导作用,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通道。

色觉理论杨赫三色说,分别包含红绿蓝波。它很好的解释了色觉混合的现象但不能解释色盲。黑林四色说,黑白、红绿、黄蓝,四色说可以解释色盲以及正负后像但无法解释三色混合可以获得光谱上众多相似颜色视觉的相象。

札记

首先,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认知过程。我们的日常行为,都是靠感觉去反映。我们靠视觉去看,靠听觉去听,靠嗅觉去闻,靠味觉去尝,靠触觉去感受。所以我们才能知道夏暖冬寒,我们才能分清红橙黄绿青蓝紫。因为感觉,我们又会选择性地接受我们需要、认可的观念。有句歌词说“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这就是知觉选择性的结果,在人群中只关注了某一特定的人。我们又能从凌乱的整体中找到一个总体的特性,比如毕加索的抽象画,虽然都是由一个个凌乱细小的个体组成,可是组合成整体就会发现它的美妙,这又是知觉的整体性。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第3篇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

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

(一) 儿童的管理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 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 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 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赫尔巴特认为, 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 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 儿童管理的目的

“……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 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 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 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反社会倾向, 就必须经常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

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 即深入理解与思考, 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 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 他把教学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 清楚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对学生而言, 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 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作为教师, 要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 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事物能否被感知, 首先取决于学生的过去经验, 因此, 要使学生清楚地感知新教材,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观念, 以便向学生提供恰当的新观念。

(二) 联想

对学生来说, 这个阶段是运动状态的“专心”活动。经过了明了阶段之后, 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种种观念迅速地正确再现出来, 并自然地引起某种联想。但是, 也往往会碰到新观念与旧观念不相一致、与旧观念不相联系的情况, 这时,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其他有效方式, 寻找某些较接近的新观念或旧观念, 去代替或调和它们。在此阶段, 重视培养和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 系统

经过“联合”阶段, 学生的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产生了一定联系, 但并不系统, 需要学生进一步进行一种静止状态的“审思”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初步联合起来的种种观念进一步与课程的整个内容和目的联合起来, 使相关的新旧观念重新联合为集团, 形成普遍性的概念。在这一阶段, 想象和思维表现得特别活跃, 并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

(四) 方法

这一阶段学生对观念进一步思考, 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教学过程达到系统阶段, 并不等于观念体系全部形成了, 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这便需要借助实际的练习, 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应用, 使之变得更为牢固和熟练。

四、训育及其方法

(一) 训育的定义

“现在便容易对训育的概念下定义了。它与儿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征, 它是直接对儿童的心灵发生影响的, 它与教学共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赫尔巴特通过把训育与对儿童的管理和教学相比较, 来更清晰地理解训育的实质内涵,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 训育的方法

赫尔巴特提出的训育方法有:1.陶冶。训育与管理不同, 其最大的特点是陶冶性。通过陶冶, 使学生逐渐受影响。2.教师的人格感染。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具有权威性, 通过教师的人格感化学生, 是训育的一个重要手段。3.赞许和责备。赫尔巴特说:“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 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儿童、少年与青年, 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须习惯于忍受其所招致的责备并保持这种习惯, 只要这种责备是恰如其分的和可以理解的。4.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制度。这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首要准备”。

赫尔巴特在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学》里提出的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 儿童的管理理论, 教学阶段论以及训育及其方法, 这些教育思想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但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贡献是杰出的, 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借鉴作用。

摘要:《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此著作中, 他说明了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 论述了儿童管理的方法和目的,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并且论述了训育及其方法。

关键词:赫尔巴特,管理,教学,训育

参考文献

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4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 在校大学生 考研心理

一、前言

近年来,考研热浪潮在国内席卷而来,考研者的心理素质变化对考研活动有诸多影响,而性别差异、报考院校差异、专业差异、跨学科领域等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心理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的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中试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针对学生考研动机设定40道问题;其次,针对学生考研焦虑设定16道题目;最后,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设定60道题目。针对三方面内容分别采用五级、四级和三级的评分方法进行记录[1]。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和有效的数据处理等程序,调查结果如下:首先,对考研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数据分析可知,考研动机有显著差异;焦虑程度有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有显著差异。其次,对考研学生中报考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数据分析可知,两类考研学生的动机有显著差异;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无显著差异。再次,对考研学生所属的专业进行类型划分,其调查结果表明:考研学生的动机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医学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两个方面;焦虑程度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第四,依据学生报考专业进行类型划分,属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与同类型专业考研学生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焦虑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最后,就学校性质进行划分,调查结果显示:考研学生在动机、焦虑、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具显著性差异[2]。

四、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不同因素影响条件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考研焦虑、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不同性别因素影响下,男生和女生考研者存在差异。就考研动机而言,男生的考研动机较女生强烈。绝大多数男生希望通过考研,能够在社会中创造更多的价值,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就考研焦虑而言,男生的焦虑程度较女生小。由于多数女生趋于感性化,情绪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而男生则表现出过多的冷静和沉稳,故心态较好。就心理健康状况而言,男生心理问题相对较小,可能受焦虑程度的影响较小[3]。

第二,不同报考院校因素影响下,报考重点院校的考研学生与报考普通院校的考研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报考重点院校的学生的考研动机更为强烈。究其原因,这类学生有着更高的目标,对自身有着更大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报考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多是为获取硕士学位。其次,两类学生在考研焦虑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未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现代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能力较强,明白随遇而安的道理。

第三,对于不同专业的考研人员而言,其考研动机、焦虑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就考研动机而言,理科学生的考研动机比文科学生强烈,医学生的考研动机比其他专业理科学生要强。一方面,文科生的知识内容属于人文性,更加注重内心体验,而理科学生的知识系统过于抽象化、逻辑化,参加考研,能够得到深造,提升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医学学生的择业范围相对较为狭窄,且毕业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医学学生学艺不精,则难以毕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所以医学生的考研欲望更加强烈。其次,文科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理科学生。主要由于文科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相对较差,降低调节能力,故产生更多的焦虑。最后,文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第四,跨专业考研学生和本专业的考研学生在考研动机、焦虑程度、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对于多数报考本专业的考研学生而言,多数选择重点院校,心中承受诸多压力。无论选择本专业还是报考跨专业的考研生,其考研动机多数偏于自身的喜好,因而不存在差异性,但是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

第五,对于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类院校的考研学生而言,其差异不够显著。首先,学生考研动机几乎相同,或为获取更高的学历,或为深造学习。其次,两类考研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院校、专业等进行报考,其放松状态较为明显,进而不会产生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通过对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心理调查分析可知,考研学生的动机和与心理健康呈现显著正相关,考研焦虑程度与心理健康同样呈现正相关。

五、结论

通过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考研学生的心理调查可知,性别、报考院校、各专业考研者、跨专业和原专业、学校属性等因素的不同,会对在校大学生考研者的心理素质有着不同影响。对于考研学生而言,出现心理焦虑状况较为常见,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不良影响。所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有必要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策略,缓解考研者紧张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3.

[2]王萍.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考研热现象剖析——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3.

北大考研普通心理学真题 第5篇

1谈谈如何改善记忆?根据有关理论、概念加以说明

2有人说“中国人整体素质差”,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3人是有理性的,你认为如何?说明你的观点

三、论述题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6篇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

基本术语

心理学: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以下回答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可:心理学曾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心理学也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

门学科。)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派别,反对研究意识,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B.Watson。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行为主义将人比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方法学上强调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材料(可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注重实验研究。

认为个体行为非与生俱来,而是学习的结果。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S.Freud,其主要目标是解释意义,其中很多是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冰山结构体现了人格构成,将心理比作

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战斗。

本能 :本能指个体不用学习就能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倾

向。Freud认为性驱力是人行为的根本动力。范式:是科学界用来使局部经验有意义的一种广泛的理论假设系统,它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

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

复习题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

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1879年德国Wund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

诞生。

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生物学和文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科学心理学同民俗心理学有什么根本区别?

民俗心理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与心理活动或自然现象有关的一些比较神秘的现象进行的猜测性的解释,带有很强烈神秘主义的色彩,比如算命,相面,占星术,琢磨人,分析梦等等。其中有一些合理成分,但是更多的是用假想来解释现实,在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科学心理学是基于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哲学和生理学)(适当阐述近代哲学和生理学的发展进步)。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有自己的理论主张(研究对象的模型或抽象图象)并且能把抽象的心理现象作出公认的比喻(将研究客体比作已知的客

体)具有公认的方法。注重科学实验和实验数据

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能够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改善行为(这几个方

面请同学们具体举例加以说明)。

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哪些学科的影响?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可是根源悠长。首先是哲学的影响,从中国古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都能发现关于心灵和肉体关心的讨论,如中国古代的关于人性善恶的探讨,古希腊 Aristotles, Plato 都探讨了身心关系。一直到近代英国的洛克提出了人的学习和教育的关系的“白板说”。其次是生物学根源,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物种起源》(1859)提出进化论(evolutionism),“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再次是德国生理学研究。最后是医学研究的影响,关于大脑受到损伤后的心理活动变化的研究也影响到心理学的诞生,P.Broca(1824-1880)发现语言运动区(受损后能理解但不能流利地说)。C.Werniche(1848-1904)发现语言感觉区(受损后既不能清楚表达,又

不会听)。

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试: 指导实验操作的人,他可能参与实验设计也可能不参

与。

被试:参与实验操作的人,一般是招募而来并经过遴选。信度:表征测量能否产生一致结果的客观测量指标,它包括三方面—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类似问题答复一致性);

评定者之间的信度.效度:表征测量能否获得想要的结果,包括经验效度和参照

效度。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主试选择和操作的变量。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被试的反应变量。混淆变量:能够产生效应、并且其效应和自变量的效应相混

淆的变量.单盲研究:只有被试对研究的重要方面茫然无知,这一设计

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双盲研究:被试和研究实施者一样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

方面,这能避免主观期望或安慰效应。

复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从分析处理的角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实验研究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它的优点是因果关系明确,缺点是无法研究复杂现象、外部效度难以

确定、只看现象未见本质。描述研究尝试描述业已存在的现象而非操作变量去检验效果,它包括案例研究、自然观察、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等方法。

实验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实验研究包括五个步骤,即形成理论假设、变量操作化、程序标准化、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形成理论假设,关键是确定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和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变量操作化,要确定操作定义。程序标准化,要设置控制变量或控制组,预防偏见(安慰剂效应和有求必应效应),设计单盲实验或双盲实验。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包括随机分配(随机误差)或对等匹配(系统误差),注意混淆变量。统计分析,包括两大类—描

述统计和推论统计。

什么是单盲或双盲实验设计?为什么要这么做? 单盲研究即只有被试对研究的重要方面茫然无知,双盲研究即被试和研究实施者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单盲和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听、看自己所期望的东西)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感觉:感觉器官收集有关环境的信息的过程。知觉: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绝对阈限:要使观察者知觉到一个刺激,刺激必须具备必要的物理能量,这种最小物理能量称为绝对阈限。相对阈限:刚刚(50%)能觉察到刺激变化时的刺激强度

变化最小量。绝对阈限是差别阈限的一个特例。暗适应:视觉系统在黑暗中对连续无变化的光刺激感受性提

高的倾向.错觉:知觉经验与引起知觉的刺激特征之间不一致的现象。有些错觉好象是天生的,有些错觉则倚赖于文化和经验。

复习题

心理学通常研究哪些感觉?

心理学中通常研究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

觉及机体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常研究的。

人是怎样产生颜色知觉的?

视网膜上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光线非常敏感,允许昏暗光线下的视觉;视锥细胞对特定波长的光波特别敏感,产生心理学的色彩体验。Young-Helmholtz三原色理论认为存在三种基本颜色(可以组成其它任何一种颜色),这三种颜色是红绿蓝。红绿蓝三种颜色感受器(RGB)存在于视网膜上(G.Wald发现)。拮抗理论则认为存在三个颜色相对的子系统:蓝-黄系统、红-绿系统、黑-白系统。系

统中的一个成分疲劳时,另一个成分的作用就相对突出,因而产生颜色后效。某个系统受损时,就会成对地失去颜色觉

察能力,如红绿色盲。

知觉具有什么特点?

知觉的最大特点是组织和解释。知觉组织,涉及形状、深度知觉,知觉常性。形状知觉指将感觉组织成有意义的型或模式。深度知觉是按三维组织知觉。知觉常性指将不断变化的感觉组织为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相对稳定的知觉。知觉组织的基本规律包括相似性、接近律、良好连续性、简洁律、完型(封闭)。

知觉解释,是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知觉解释依赖于感觉和记忆的结合,因为大脑以过去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的感

觉。知觉不是完全天生的,也不是完全后天习得。

第四章学习

条件反应:指外在的环境刺激导致有机体反应的产生。条件反应是习得反应,通过条件刺激产生作用,条件刺激(CS)

是有机体学会与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的刺激。强化: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的事物或过程。强化分两类,正强化(提供奖赏)和负强化(终止一个负面刺激)。强化

物,就是有机体反应之后出现的环境后果。

负强化:是终止一个反面刺激(负强化物)以使行为更加可

能出现的过程。负强化在本质上不同于惩罚。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观察学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榜样的示范具有替代性条件作用。习得性无助:指预期自己不能逃避不利的事情,以及由此引

起的学习和动机上的不足。

复习题

奖惩为什么不总是有效?请举例加以说明。

可能的原因有: 惩罚与操作难以对号 对惩罚人而非受罚行为害怕

存在其它奖励

惩罚受(领导、长辈之间)一致性差 攻击性惩罚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

此外,学习效果不是单纯依赖于外部情境,认知-社会理论指出,认知在环境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很多学习是社会性的,对行为结果的期望或期待对行为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忽视学习者的内心体验,单一的奖惩措施就很可能失效。

举例说明上述观点之一或其二。

从社会学习理论解释为什么要控制电影、电视的播放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可以进行学习。人们重复榜样的行为这样一种观察学习称为示范作用。

人们通过观察在其他人身上的反应来了解一种行为的后果,称为替代性条件作用。由于观察学习的作用,电影、电视具有强大的舆论效果,因此我们对于电影、电视的播放内容要

始终加强控制。

第五章 记忆

维持性复述:短时记忆(STM)通常只将信息保留大约20-30秒,但是通过简单复述(一便一遍一遍地重复信息,并不理解信息的意义),信息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这种复述只能将信息维持在短时记忆中,而不能进入长时记忆,被称之为

维持性复述。

组块:短时记忆中除维持性复述之外 另一种控制信息的方式,即将片段的信息组成大的单位或块。通过这个策略可以

扩大信息存储量。

内隐记忆 :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内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种内隐记忆出现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信息,促进

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

倒摄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息提取的现象。

复习题

心理学家如何解释遗忘现象?对遗忘现象的理论解释,包括

痕迹消退说 干扰说 动机性遗忘 适当加以说明。

举例说明如何改善记忆?请说明所依据的概念或理论。在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各阶段,都可以应用很多改善和促进记忆的方法。例如加强注意、多做精细复述等,有助于

让信息从感觉登记、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识记内容在最初几小时、最初几天忘得最多、最快,因此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改善记忆。改进认知记忆策略有助于改善记忆。例如,采用SQ3R(元认知策略)(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能控制信息加工深度(意义加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类似的方法还有划线、做摘要、列提纲、网络框图等,都可以加

强对信息的加工。

借助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将要识记的对象与这些线索一一建立联系,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记忆术中的地点法、标定法

等都是借助该原理。

对识记材料做生动、视觉化的编码加工,能够改善记忆效果。

上述观点选择一、二,举例加以说明。

第六章 思维和语言

问题解决:将一种情境转换为另一种符合某种目的的情境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三个成分:初始状态,算子,目标状态。解决有三个成分:初始状态,算子,目标状态。,功能性固着:指当人心中对一个客体有一种固定功能理解之后,忽略其它可能的功能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导致思维差错。(语言)深层结构: Chomsky区分出两种语言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语词组合成句子的特定方式;深

层结构是内含的意义。

复习题

人类思维过程为什么会出现失误? 人类思维过程并非完美无缺。

表征性启发和便捷性启发(两种认知捷径或经验法则)可能导致信息加工中出错。表征性启发,指一个客体与原型的相似性。便捷性启发,根据能意识得到的内容下判断。验证性偏见,即人们对业已相信的东西深信不疑,并且寻求

确认的倾向;

功能性固着,指当人心中对一个客体有一种固定功能理解之后,忽略其它可能的功能的倾向。这两种倾向也会导致思维

差错。

心理学家如何解释语言的学习过程?

主要有两种解释:

强化学习:行为主义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儿童的自主或无意发音受到父母或家人的强化;儿童模仿成人的发音、词汇以及语法应用。该解释能说明不同语言文化下儿童掌握不同语言的现象;同时也能说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不

同环境的影响等。

先天语言获得装置:强化理论无法解释不同文化下的儿童所经历的类似语言发展的阶段性:咿呀学语、单字语句、电报码语句和语法语句几个阶段。而且儿童语言学习中有很多创造性,成人对儿童发音、语法等的强化不到位。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5岁,在此其间语言功能单侧化完成。因此,心理学家Chomsky提出了先天语言获得装置(LAD),以解释

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

综合起来,人类语言学习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解决

第七章 智力

智商(IQ):是表示一个人智力能力的分数,它允许与其他人

进行比较。

心理年龄:在智力测验中使用的概念,即儿童达到某个特定分数时的平均年龄。智商的计算,最早是用心理年龄除以生

理年龄再乘以100。

离差智商:Wechsler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用概率分布,计算个体相对于同龄伙伴的位置来表示智商,即离差智商。

复习题

“智力就是语文和数学能力”,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智力,是在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实现个人或文化认为有价值目标中的应用。智力可分为多个层面,智力总是有一定功能,智力的定义在不同文化有些差别。有些智力方面,诸如心理快捷性,是普遍而统一的,其它一些方面则有赖于特定社会的适应任务。因此仅凭语文和数学成绩判定一个人的智力是非常片面的,现实中的问题和文化涵义是丰富而复

杂的。

多重智力观点、情商概念等,都反对将智力等同于

语文和数学能力。

现有智力测验有什么局限性?

智力测验,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用来评估一个个体相对于人群中其他人而言认知能力的高低。智力测验能很好地预测学术成就,它们也能预测职业上的成功。但是,智力测验有不少局限性:

智商分数的预测效度不高

它缺乏理论基础 存在文化偏见 不能包容其他类型的智力。

(适当加以说明)

第八章意识

白日梦:指注意从外在的刺激转向内在的思想或想象的场

景。日常意识流中的一个主要成分是白日梦。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睡眠的一个阶段,因此阶段眼球出现震颤运动而得名,多数梦出现于此阶段。REM睡眠阶段自主活动增加(血压、脉搏、呼吸);有梦伴随;但身体

不动(肌肉放松)。

催眠易感性:催眠是一种意识变体,特点是易感性,有个体差异,与遗传、年龄有关。受试者接受暗示程度的高低,称为催眠易感性。一般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催眠。隐蔽的观察者:Hilgard提出的概念,即受试者在催眠状态下并不因催眠师的暗示而完全失去自我。研究表明,催眠后人的意识分离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受暗示产生的,可能失实,事后能意识到;第二层是根据自己的感觉产生的,比较

真实,但被第一层掩盖,不能口头表达出来。

复习题

心理学家如何解释做梦现象?

心理动力学认为梦是无意识的语言,是非理性的、含糊的,梦需要转换为理性思维。

认知学派(Foulkes,1978)认为梦只是以独特的语法规则表达当前的关注。意识扩展理论(Cartwright,1974)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清醒时思维的继续或扩展。心理清理假设认为梦的作用在于清理认知结构中无用多余的信息,象电脑清理文档。

第九章动机

动机:指给行为以力量的动力,它发起、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它包括两个成分:人们想做什么(动机的指向)和这么做的愿望有多强(动机的力度)。跟动机

有关的概念包括:需要、本能、驱力、诱因等。性定向:指一个人对同性、异性或者两者的性吸引力指向。成就动机:指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动机,它深受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成就动机可与绩效目标或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也可反映内在的(为自身的原因)或外在的(为外在的奖励)动机。

复习题

述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以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动机的概念。他将人类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分为五个层次,由低而高依次是生理需求(饥渴)、安全需求(住房、钱)、爱和归属需求(亲密)、自

尊需求(同伴的尊敬)、自我实现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惟动机由五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而各种需求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必须先满足低层需要,然后才会激活高层需要。每一层次的需求和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

展的境界或程度。

举例说明两种肥胖原因。

超出理想体重的15%,就称为肥胖。肥胖有种族、文化、社会阶层的差异。形成肥胖的原因可从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点来说明。首先,生物学研究显示肥胖和先天遗传及生理因素有关,父母的体重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都会影响子女的体重。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饮食节制、锻炼是否持之以恒、以及心理因素(低自尊焦虑和抑郁)。

第十章情绪、应激和应付

情绪: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行为表现的一种评价反应

(积极或消极的感受状态)。

应激:指对一个人适应外在和内在需求的能力的挑战,它可能有生理唤醒,有情绪负担,要求认知和行为反应。应激是

一个生理心理过程,它包含人与环境的交流转换。防御机制:意在使不愉快情绪最小化,使愉快情绪最大化的无意识应付策略。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反向形成、升华、合理化和消极攻击。

复习题

什么是情绪?情绪有哪些成分?

情绪,或情感,是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行为表现的一

种评价

(积极或消极的感受状态)。情感包括正情感和负情感。人们自陈情绪中有两个基本因素,即正情感和负情感,二者分别驱动趋近和回避行为。正情感和负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遗传的。再细分就是基本情绪,即特定的生理、主观和表现成分,包括喜悦、愤怒、哀伤、害怕、恶心、吃惊、蔑视、感

兴趣、害羞、内疚、信任、期盼等。

举例说明什么是应激,说明如何减少应激的消极后果。应激指对一个人适应外在和内在需求的能力的挑战,它可能有生理唤醒,有情绪负担,要求认知和行为反应。应激是一个生理心理过程,它包含人与环境的交流转换。应激对健康和死亡率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通过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人们处理应激情境的方式称为应付;应付机制有三种:直接改变情境,改变他们对情境的知觉,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应付机制,一定程度上带有文化的模式特点,社会支持对于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类似于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强的人,报告的应激少,心理症状少。

第十一章 人格

人格:指表现于不同情形中的,持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人格心理学家既研究人格结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组

织或模式),又研究人格维度上的个体差异。特质:是构成个体差异变化的人格维度背后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倾向。Allport是特质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特质既相对独立,又彼此重叠。按照概括性和弥散性的大小,他将特质区分为枢纽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他还假定有一个

叫“统我”的人格组织者。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采取行动去产生某个想要的结果的一种信念。它不一定与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相符。

复习题

心理动力学和人本主义的人格观点有何不同? Freud的心理动力学认为,诸如愿望、害怕或意向这样的心理力量决定着行为。他的地形模型区分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心理过程。Freud认为,心理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情绪,即冲突的感受或意向,是人类经验的原则而非例外。人们努力最大程度地同时实现矛盾冲突的动机,这种解决方

案称为“妥协形成”。

Freud的驱力或本能模型将性(libido)和攻击视为人类的基本动机。他的发展模型提

Freud的结构模型区分出:本我(性和攻击能量的蓄水池),超我(良心)和自我(心理的理性部分,必须在愿望、现实

和道德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认为,个体内部是主动具有创造性的力量或“自我”,它们寻求表现、发展和成长。Rogers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意在了解一个人的“现象经验”,即他们如何认识现实存在,如何体验自身和世界。按照Rogers的说法,个体有“真实自我”、“虚假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心理学探讨这些内容需要移情。人本主义理论对理解人格的某些基本方面有所贡献,但是,它们不如其它理论那么好理解。总之,心理动力学倾向于认定人格是原始、非道德的力量所在,而人本主义则认为人格力量本质上是积极向上,与社会

道德力量相符的。

第十二章 心理发展

同化:指以当前的图式解释行动或事件。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主体时,外部刺激和现实材料就被处理和改变,结合到主体的结构中去,与现有的图式整合为一体,这种对外部刺激的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就称为同化。

客体永存: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主要的一个心理特征,儿童开始认为客观世界的物体与儿童自己的行为、感觉没有关系。比如看到的物体,并不是因为看到它而有这个物体,即此物体

是独立于儿童的主观世界而存在的。

社会化:指个体了解他们社会的规则、信念、价值、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社会化,是转换(互动)的,持续

一生,而且发生于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情景之中。

复习题

举例说明生活中个体发展如何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个体受到先天和后天的环境的影响。先天的条件指的是个体出生前影响到胚胎发育,以及今后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的一切因素。比如母体的营养条件,健康状况,情绪状态,是否进行胎教,服用的药物不当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发展,这些是先天的外部因素。而包含在染色体中的遗传 DNA信息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先天内部因素。生理上直接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生理状况,比如肤色,身高,体重等的可变化的范围。心理上直接影响到儿童今后语言的获得,乔姆斯基就提出儿童的语言的发展中存在着一种先天的语言活的装置(LAD),如果LAD受到损害则语言发展不可能完成,此外气质的形成也是由先天遗传的神经细胞的特性决定的。后天的条件指的是个体出生后影响其发展的一切因素。特别是儿童的早期经验相当重要,fraud的心理动力观特别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对成年以后的人格的正常发育的影响。实践中

发现的许多狼孩,猴孩等野孩子,由于缺乏早期的社会经验的影响,而不能具备一个正常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指标。对关键期的研究也表明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学习心理的影响。此外儿童发展的人文环境的不同也对儿童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家庭关系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

响。

举例说明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或连续性。

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存在两种决然对立的观点,就是阶段论和连续论。阶段论认为发展是按阶段进行的,即每个人按相同的顺序经历相对不同的步骤,每一个阶段内部的发展是量的积累过程,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候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连续论认为发展是连续的,稳定而逐渐的变化。

没有质的变化。儿童就是小大人。

现在的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持续性,piaget和fraud都提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观点。

(请同学查阅相关的资料)。

第十三章 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即适应不良的人格模式,导致长年在人际和职业功能方面出现障碍。基因遗传在很多人格障碍中起一定的作用;童年的经验,诸如虐待和忽视也起同样的作用。无条件关注:指治疗者应该以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来对待心理疾患患者。治疗者的主观态度影响到治疗关系的质量,对人格的影响大于所采用的治疗技术。家庭治疗:基于假定症状的根源在于家庭系统的结构,治疗指向家庭互动模式。家庭治疗的变式是婚姻或夫妇治疗,以夫妇为治疗单位,可以采用系统、心理动力学或者认知-行

为技术。

为什么说很难定义什么是心理变态或心理障碍? 心理变态,指影响一个人的安宁感,或影响社会、职业职能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心理疾病的概念随历史和文化而变化,不同文化对心理变态的描述和界定不同,但是“心理

疾病”决非只是给不正常者的一个标签。历史和现实中流行着多种界定标准,例如:

病因或症状标准 社会标准 统计标准 文化差异 诊断标准客观吗?

这些标准的运用和把握并非完全客观,在医生之间、文化地

上一篇:收银员工作服务导语下一篇:全民健康行动启动仪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