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就业证明

2024-07-01

音乐系就业证明(精选18篇)

音乐系就业证明 第1篇

证明

兹有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级专业班级同学(性别:;学号:;身份证号:)在我单位岗位就业。特此证明!

本人联系手机:单位联系人:

联系人手机:单位电话(座机):单位地址:单位邮编: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名称:(公章)

2014年月日

音乐系就业证明 第2篇

兹有学校专业年 毕业学生于年月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该毕业生现在实际在上述签约就业单位工作,该单位地址为省(市、区)市(县,区)(镇,乡)村,属于县政府驻地以下地区。该毕业生从事工作,工作性质为,在该单位服务年限为年(大写)。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证 明 人:

联系电话:

日期:

浅析中职音乐专业的就业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关健词:中职,音乐专业,就业教育

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 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我想对中职音乐专业的就业教育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学生培养应一专多能

中职学校音乐专业大致培养包含:声乐、器乐、表演、舞蹈、合唱指挥等技能型人才。首先, 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 学校应在培养人才层次上有所调整。比如对学习一般的学生应做到全面培养, 使学生一专多能, 培养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其次, 对专业特别好的学生, 由老师专门培养辅导, 使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或送往专业的演出团队。学校只有多元化培养学生, 使学生具有一专多能, 才能拓宽其就业渠道。

二、课程设置应推陈出新

目前, 中职学校音乐专业的课程大都沿袭着传统音乐教育的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音乐生活涉及到方方面面, 这就要求我们音乐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拓宽,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随着钢琴教育的普及, 学校还可以开设“钢琴调律课程”, 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 这类的专业人才是很紧缺的。另外, 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增设“舞台、音响设置课程”、“音乐教学心理课程”等, 让学生毕业后除了做演员或老师之外, 还可以涉足于经济界等其他行业领域, 以“新”、“奇”制胜。这样, 不但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道路。

三、就业指导应与时俱进

1. 客观评价自己, 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分析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 不外乎以下几种心态: (1) 积极乐观型。这类学生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就能很快与社会接轨。有必要提示一下, 这类学生要增强抗挫能力。 (2) 悲观恐惧型。这类学生缺少自信心, 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产生自卑感, 对走向社会产生恐俱心理。针对这种学生应该积极引导, 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每个毕业生对自己和自身能力都应该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 都应该明了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 这就是所谓“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只有这样, 我们每个毕业生才能树立良好心态, 在求职中抓住机遇, 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 (3) 自负型。与自卑型正好相反, 这类学生心高气傲, 好高鹜远。这类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会导致将来的就业困难, 悔之莫及。所以, 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和评价, 才不致于走向社会后处处碰壁, 到处受挫。学生应该做到自信但不自负, 自强但不自傲。总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非常必要。

2. 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有些学生就业观念滞后, 对当前就业形势不了解, 脑子里总想进大城市, 进国有单位等等。针对这些情况, 学校要作正确引导, 拓展学生的思路。在当今时代, 就业观念要改变, 只要是能发挥自己特长, 适合自己发展, 能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平台的地方, 不管公立还是私立都可以作为择业的地方。因为社会对劳动者工作方面的福利待遇都在提高, 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渐地确立和完善。

四、就业政策应收集了解

毕业生应首先了解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就业政策。不清楚政策, 盲目地去选择职业, 可能事与愿违。就业信息是求职择业的基础, 谁能及时获取信息, 谁就获得了求职的主动权。因此, 毕业生应当及时全面地掌握有关就业方面的种种信息, 并认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从中选择自己的就业主攻方向。目前的就业信息渠道有以下几种: (1) 通过本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收集信息, 利用学校举办的人才交流会等渠道收集信息。 (2) 通过各类人才交流中心收集就业信息。 (3)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社会传媒收集信息。 (4) 通过专业人才网络发布求职信息和收集就业信息。 (5) 通过家长、朋友及其他社会关系收集信息。

五、就业渠道应广泛开拓

音乐类学生就业分析 第4篇

1、技能性强

音乐的养成是一种习惯,需要长年累月的修习,因此,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性强,功底丰厚。他们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都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训练,都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音乐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而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2、实践能力强

作为技能型专业,必须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验证教学成果。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教学整合是必然的,这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专业型人才的需要。例如学生在上学期间就通过辅导班、家教等形式进行兼职,除了得到一定的费用之外更多的是锻炼自身的能力;再如校内的音乐晚会、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校外的联欢、企业联谊、政府部门的演出等等,都是学生自我锻炼的机会。通过不同的实践,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舞台经验丰富,处理各种突发应急实践的能力加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3、创新性强

音乐艺术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潜能对提高其音乐素养乃至整个人格素养都有重要意义。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它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特征,给人们理解音乐提供了想象、思考和再创造的广阔空间。学习音乐必须要有创造性,在理解正确的前提下给音乐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她经久不衰。音乐的这种特性,决定了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学生,必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是他们踏上工作岗位的必要资本。

4、一专多能

艺术院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立足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强调以各艺术学科为基础,注重艺术各学科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交融,使学生在对多种艺术的比较中,实现专业学习上的触类旁通,从多种角度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类学生在器乐演奏、舞台表演、合唱、指挥等方面都要学习,毕业后即使主要工作不是本专业,但作为一项特长在单位或企业的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二、音乐类学生就业情况

1、从地域流向来看

音乐类学生大多就业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及沿海城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的繁荣程度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近几年音乐学生就业不断向省外拓展,“北上广”是省外就业学生的青睐之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繁荣,就业机会多,专业选择面广泛。

2、从就业方式来看

灵活就业是音乐类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音乐类学生选择灵活就业方式,既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专业的特点决定的,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音乐类学生上学期间就从事各种社会兼职,他们喜欢更具自由和挑战性的工作,再综合考虑职业发展前景、薪酬等因素后,灵活就业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

3、从专业方面来看

纵观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基本上都从事音乐专业,跨行业就业在音乐类毕业生中相对较少。一方面主要由于学习音乐大多需要从小练习,学生家庭相对比较优越,能够支付较高的学习费用,学生本人也不愿意放弃多年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音乐各专业之间是相通的,学习声乐必须要懂得相关乐器的演奏,学习乐器也能触类旁通其他乐器,所以音乐类学生大多一专多能,这正适应了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多毕业生都在企业工作,但也大多数是企业的艺术团,毕业生在充实企业文化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毕业生都是身兼主持、演唱、表演等数职,在为企业节约用人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毕业生的自身能力。在音乐类毕业生中不乏创业之人,很多毕业生的创业方向是琴行或培训班,都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是分不开的。

4、专业教师帮助就业

音乐类学生授课大多是一对一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与专业学生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跟随一个专业老师,老师当学生是自己的孩子,在毕业就业方面尽量的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尽量多的将专业学生推荐给用人单位。

三、学校如何指导学生就业

1、对音乐类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

高校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和个性化成材培养,帮助他们了解专业优势和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及将来的出路;大二、大三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进入毕业年度全面掌握市场脉搏及音乐专业需求,在自己和个人之间达到最佳人职匹配,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2、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建立就业长效跟踪机制

对于就业准备工作,很多同学还处于茫然的状态,他们对于个人前期的积淀在就业中的影响,和成功求职就业后的发展缺乏深层次的考虑,很多同学期待自己走上社会三年或五年后会取得成功。可怎么才算成功?很多同学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高校在学生毕业后建立长效的跟踪机制,随时为他们解决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等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音乐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强,在创业方面存在交流沟通、领导决断等各方面的优势;加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行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这都是他们自主创业的优势所在。

4、鼓励学生基层就业

灵活就业表及就业证明 第5篇

1、表格一定填写清楚,联系方式要真实;

2、单位的名称、联系人、电话、地址要真实,却有其单

位。

3、自己下载表格,第一张自己填写;第二张是企业用工

证明。

4、填写时要看好说明。

5、得保证那个电话能打通,而且该单位能够证明该生在本单位从事过工作

6、返校的时候统一上交。

7、单位盖章后年月日先别填,等回来统一填,派遣时派

回原籍。

附件1: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登记表

毕业院校:资格审查序号:

说明:1.以灵活就业方式就业的毕业生离校前必须由本人填写此表;

2.所有项目必须填写,真实有效,不得无故空缺;

3.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不再享受待就业毕业生的有关服务项目;

4.本表一式二份,学校、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各存一份,并注意保密,保存期限一年。

就业证明

贵校专业学生现在(用人单位)部门任职。

特此证明!

注: 我公司的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公司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用人单位(公章)

灵活就业证明 第6篇

现有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名毕业生在我公司

部门工作,岗位。

特此证明

注:如果毕业生人数较多,请将其花名册附后并盖章确认。

公司名称(盖章):

组织机构代码:

解除就业协议证明 第7篇

兹有------大学理学院---专业的----学生(学号:---------,身份证号:---------------------------)与我单位签订了《---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及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三方协议》)。

现由于-----原因,双方经友好协商,已于2018年-月--日解除《三方协议》。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高校音乐毕业生就业状况探析 第8篇

(一)时间结构因素

如果短期内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供给量持续增长,势必会造成供过于求的情况。国内各大高校近些年都在不断扩招,音乐专业毕业生人数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个增长速度已远远超出国家经济增速。有的人或许认为,造成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是由于我国教育政策出了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能笼统地将两个问题混为一谈,否则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从好的一面看,高校实施扩招政策,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音乐教育,这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发展潜力,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地域结构因素

由于音乐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域和政府优惠政策实施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部分地区音乐人才饱和,部分地区严重缺乏音乐专业人才。在高校扩招以前,多数毕业生都会选择比较发达的城市就业,使得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这种理想的就业状况导致音乐毕业生就业期望水准过高,对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影响比较大。近年受高校扩招影响,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虽然西部大开发计划中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但西部地区就业环境恶劣,工资待遇、发展机遇等都没有东部发达城市条件优越,于是“有业不就”的尴尬局面就此形成。如果从全国范围看,高校音乐毕业生数量整体上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因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局部地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毕业生如果择业期望过高,不愿意在恶劣的环境中就业,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将很难得到合理解决。

(三)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

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结构、单位用人需求等也在发生着变化。而我们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并没有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及职业路径要求进行自我就业能力构建,造成毕业后无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很多高校也没有积极响应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课程体系调整,造成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很多音乐艺术学院由于扩招的因素,其课程配置不够多元化。虽然很多音乐院校也在积极进行改革,但始终无法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学无用武之地。除此之外,学生自身因素也会造成就业能力不足,这与音乐专业的高校生高考体制有关。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会花大量时间在“主项”的钻研和提高上,而耽误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二、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良好的择业观

现如今,艺术高等教育逐渐普及,音乐教育已经与大众教育融为一体,很多工作待遇良好的岗位也已经趋向饱和。面对这样的境地,毕业生就必须从基层岗位做起,然后向高层岗位转变。一般的,二三线城市对音乐毕业生的需求会比较大。近些年,我国很多私企和艺术机构都开始招聘音乐毕业生,西部地区也有较大的人才需求,这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就业平台。因此,毕业生要实现良好就业,就必须适应社会就业形势,结合自身实际对就业期望进行调整,及时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当前社会职业发展要求,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对于有利于自己才能展示,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都是绝佳的就业场所。

(二)实施教学体制优化,培养新型音乐人才

高等院校必须及时深入贯彻教学体制改革的理念,明确教学改革需求,大力推进教学体制改革。音乐学院应大力推进专业设置及分配的创新发展,积极推出新型音乐教学课程,比如说流行歌曲课程,对那些没有市场需求的冷门课程,应及时予以淘汰。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仅仅学好本专业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做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比方说,部分高校开设了“音乐经纪人专业”,这样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还可以发展成为经纪人。通过设立新型的专业,可以帮助毕业生克服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的领域更加宽泛了,这也意味着机会会更大。可见,进行教学体制的优化创新,既能有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能使当下就业难问题有所缓解。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的精英教育时代已经过去,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逐渐增多,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逐步趋向饱和,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解决毕业生就业困境,必须对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深入探析,并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基于此,本文将就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探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解决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促进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宁,董旭,黄静.新形势下音乐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通俗歌曲,2015(11).

[2]初婧.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181-182.

音乐院校毕业生就业艰难为哪般? 第9篇

今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虽然还没有统计出来,但看看去年的数据也可略知一二。截至去年8月,2009年的全国平均就业率为68%,而艺术院校的就业率仅为18.4%。

北京

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段老师透露,2008、2009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均是自主灵活就业。表演类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剧院团、学校、少年宫、活动中心等,音教系学生以考研、出国留学为主,就业者多偏向学校、琴行,少数进入文艺团体或选择自主创业。

武汉

“只有10%的学生能跻身专业院团,这看似残酷的现实却早就被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坦然接受。30年前,全国音乐类院校只有9所,现在有1400所;我就读武音时全校学生400人,现在有5000多人。”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党委书记坦言。

云南

云南人力资源中心资料显示,2007至2009年的云南艺术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的仅为12%。

学的高雅 做的低廉

一般说来,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音乐表演类(包括演唱类、器乐演奏两种主要形式)、音乐教育类(分为钢琴方向、声乐方向和综合方向)、作曲与指挥类、音乐学类和艺术管理类。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主要倾向于报考专业音乐表演及演奏团体;音乐教育类毕业生则主要倾向于学校音乐教育方向;作曲与指挥、音乐学类理论性较强,因此最理想的发展方向是专业的理论研究领域;而艺术管理类属于新兴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主要方向为剧院团经营管理及文化产业类的经营管理等。然而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不是一种完全理想化状态,以上所谓“主流”方向也演变成了“非主流”。

表演类毕业生中声歌专业和钢琴专业比较好就业。声歌类专业分为民族声乐和美声两种,像国家大剧院、警官合唱团等每年都有需求。近几年钢琴在我国大量普及,不论小孩还是成年人,都兴致勃勃的投入到学琴大潮中,“钢琴家教”队伍也迎合市场不断壮大,许多钢琴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已经从事钢琴家教的工作,且收入可观,以每节课的课时费在150元左右计算,一个月至少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是基于稳定的考虑找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工作”,钢琴系同样面临着困境。

其他器乐表演类毕业生则只能哀叹自己“入错行”了。这些学生4年来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器乐演奏的学习上,对他们而言,最对口的就是考进专业演奏团体,然而如今各大专业性演奏团体基本饱和,根本无法容纳一年又一年的毕业生。因此,这些毕业生在考团就业道路行不通后,只能变成北漂一族,去酒店、商业演出、婚礼等活动中跑场赚钱。而且,如今学民乐、管弦乐的人并不多,这些毕业生从事的家教工作也收入微薄。有的只能干脆转行与进城务工人员抢饭碗。有位学生某次与武汉音乐学院的同学说起就业情况,武汉的同学说:“男生不知道,女生都就业了,都去私企做前台招待了”。

音乐教育类毕业生也不轻松。毕业生越来越多,应聘的学校用人标准也水涨船高,研究生文凭、北京户口等硬性标准,硬是把大部分音教类毕业生卡在了门外。招聘条件不苛刻的又大都是周边的区县乡镇学校,去那里就业又令名校毕业生们心有不甘。

作曲与指挥及音乐学类的大多数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工作是大学教师,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必须选择考研、出国等途径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因为有一技之长,平时帮人写个曲子或评论、配个和声,好些的能在唱片公司、报社、电台、电视台谋个职位。

艺术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和实践性,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立的学科。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进入剧院团体从事管理、策划工作,也有一部分进入娱乐产业从事相关的策划工作等。这一专业属于交叉学科,因此专业壁垒相对较低、择业面较广。

合理合法“潜规则”

每年音乐学院中人数最多的就是表演类专业,可表演乐团又有多少需求?在艺招之前,供需双方实际上并不沟通,形成学校闭着眼睛招,学生削尖了脑袋考的盲点。一位音乐学院二胡专业毕业生介绍,自他2006年入学时,毕业的学长就已经考团无门了。我国大部分民族乐团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演奏员大多都是年轻人,而半个世纪过去了,老人们空出来的位置早在本世纪初就被填满。乐团中演奏人员长期排练形成的默契和乐团自身的规模使得乐团极少进行人员变动。像二胡这种乐团需求量最大的乐器近几年进团的机会也渺茫,而像唢呐这类冷门乐器更是就业无望。这样缓慢的人才代谢周期和倾向稳定的思维模式为近15年内的毕业生造成了难以突破的就业屏障。

这位毕业生还透露,这一屏障并非一视同仁,现在乐团也有所谓的“潜规则”。他讲了一个很有对比性的故事:某乐团招聘,他们器乐系差不多组团报考,结果初试就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几个“漏网之鱼”侥幸钻进了复试环节,最后也都“泥牛入海”。然而班里有个“无声”得连报名表都没填的同学最后却高调进团。他不得不感叹,实力到底是个啥?然而就算是托关系,花N万元迎合了这样的规则,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每月800元钱的最低工资和一纸没有任何福利保障的聘用合同。当记者询问是否考虑其他城市时,这位毕业生更是百般无奈,他说,前段时间大连某乐团来招聘,问过之后发现待遇同样不高,而且他了解过大连的二胡家教行情,课时费不到北京的1/2且学习二胡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学校、学生 应双向适应市场

如今音乐院校持续培养着“专才”,然而市场对“专才”已经消化不良了,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许多毕业生也希望多学点像作曲、即兴伴奏等非常实用的学科,可学校都将其归为专业必修课,以本系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度为标准,外系旁听生只能知难而退。学校开设的类似选修课又太过基础,学生收获并不大。有位学习民乐的学生不得不在音乐学院里自己花钱请老师学习作曲。此外,不是每一个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都能成长为著名演奏家,大部分学生毕业时也只能成为一个技术较好的演奏者。而音乐学院又不允许学生转专业和副修双学位,这对于那些天赋一般、前景渺茫的学生来说,4年的大学时间就显得有些浪费了。市场千变万化,而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却从上世纪延续到现在。

除此之外,音乐院校毕业生不像普通高校是应聘时的“万金油”,由于专业性太强很难找到有效的招聘信息。就拿就业相对比较广的艺术管理系来说,有位同学网上投了简历,到了面试公司才发现对方招聘的是电视节目推销员,造成误会的源头只因招聘广告上有“媒体”二字。还有许多同学查到的唱片公司招聘,其实只是签艺人拿提成的传销性质皮包公司。

其次,毕业生的心态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除了需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向基层单位外,毕业生更应提前培养就业意识。很多毕业生就业思路很窄,只盯着本专业而忽略了许多潜在的就业选择。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往往也过高、择业观不正确,宁愿北漂也不愿去基层、地方就业。2008年,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编制内留京率本科生为9.1%,研究生为75.0%,整体毕业生为16.21%。声歌系本科生编制内留京率为44.7%。负责人段老师介绍说,根据有关精神,北京城八区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很难留京。音乐学院毕业生求职时不妨把眼界放得开阔些,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二线城市也许更易找到位置。

董艳艳

廉租-稳定就业证明 第10篇

姓名:

身份证号:

系我单位工作人员,该同志自

日起,在我单位连续稳定工作至今,工资发放方式为打折。

如证明失实,本单位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特此证明

配偶未就业证明 第11篇

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现就职于

,配偶(身份证号:)在 年

月至

月未实现就业。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就业证明 第12篇

兹有 学院 届 系 专业毕业生 于 部门从事 工作。特此证明!单位名称(全称): 单位地址: 单位联系人: 单位联系电话: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年 月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音乐系就业证明 第13篇

一、从国内权威机构的发布数据看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趋势

从麦可思、新锦成国内两大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分析平台所作的《2014届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来看,近三届(2012-2014)毕业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中有四个方面的信号对音乐表演专业未来就业发展有着积极调控的导向作用。

(一)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及娱乐业是发展较快较好的行业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明确的政治基调,文化艺术、艺术教育培训及娱乐业在此号召下首当其冲,率先发展。

(二)艺术类本科毕业生职位工作适应情况表现整体占优

在大学生就业率关注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换岗率的表现如何。换岗率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为入职新人对自身工作岗位的适应感强弱。在2014届本科生各职位工作适应情况分析中,文艺工作者适应率达到80.29%在排名前十位中位列第二。这充分说明艺术类毕业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和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是基本适应的,这也正是体现出应用型专业的优势所在。

(三)民营企业是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用人单位

据麦可思发布的《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民营企业是2014届大学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的比例达到50%,较之2013届(45%)高出了5个百分点。随着中国创新创业政策的贯彻与影响,这一趋势预期每年还会不断呈现增长态势。

(四)选择创业的本科大学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背景之下,各项有关促进创业创新的配套改革政策陆续出台,教育部明确要求全国各地高校要拿出配套的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和措施加以贯彻实施。从麦可思发布的《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2.3%)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2.0%)高0.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比上届(1.2%)高了0.8个百分点。在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帮扶政策的促进和支持下,各地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始显现。20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创新能力掌握水平(54%)比2013届(53%)、2012届(50%)略有提升。

又据新锦成就业分析平台数据显示:2014届毕业生自主创业1强行业中教育、文化与娱乐业分列其中第4位和第7位。

基于对以上四点的认识,我们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及娱乐业的较快较好发展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发展目标定位是完全一致的。

(二)艺术类本科毕业生职位工作适应情况表现整体占优,充分说明像音乐表演专业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果是被社会广泛接收和认可的,同时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期更长久,在行业或岗位中获得工作经验和成长机会的时间成本较少。

(三)民营企业成为接收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雇主将为国家减轻人口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反过来,国家会进一步使用政策杠杆来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取得毕业生、民营企业、国家之间的共赢局面。音乐表演专业的绝大多数毕业生更多会在这里去发挥他们的学之所长的。

(四)选择创业的本科大学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将是不争的事实。现在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9%,细分到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应该会是更少,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深入贯彻,各地高校与之配套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模式的不断完善,今后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会逐年增强,“毕业就创业”或是“边学习边创业”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的发展方向,而像音乐表演这类应用型专业则是较为容易产生创业项目和市场回报的优质专业,从国内两大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分析平台看就业率统计恰恰在此项表现的最为短板。因此,我们认为评价一个专业的发展好坏,如果不考虑专业创新创业潜力的话将有失偏颇,而谁能在专业教育上注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这种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话,这个专业将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领跑者。

二、从我校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方向看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对策

我校“十二五”以来,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定位上是办好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此,我们申报新建本科专业都是首选应用型强的、市场潜力发展好的专业考虑。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外部环境对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需求是有巨大潜力可挖的。为此,从学校培养层面来讲,如何培养适合对路的专业人才是我们应该重点规划的方向。

(一)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重新设计

从就业趋势来看,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专多能”。那就是以“表演”为中心,向相近领域培育“多能”。音乐表演主要是演唱和演奏两个“表演方向”,纵观全国这个专业的发展,主要就业方向集中在表演团体、学校教育和自主创业三个方面。职业表演团体需要较高的表演水准和表演天赋的专门人才,这个对于实际来讲不是就业主流,但对于后两者来说,应该是潜力巨大的。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在保证表演特质的基础上特别倾斜于音乐教育培训和自主创业,增加诸如音乐教学法、音乐编辑与制作、灯光音响设计与实操、乐谱制作与出版等课程加以实施强化。

(二)自主建设配套的实训实习基地

我校自2008年起,陆续与山西省内多家大型旅游文化产业基地洽谈合作事项,现已签约实施的合作单位有五台山“又见五台山”剧组、长治武乡八路军文化园“太行山”剧组、平遥“又见平遥”剧组、孝义山西梦幻海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文化基地的运作符合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发展需求,学生从学习、实习到就业可以一条龙转化,为我省“十二五”期间推进实施的“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的文化战略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我校还积极推进“科研三项工程”建设,即依托二级学院专业发展为基础,建设一批可实施运作的“应用型科研研究中心”,隶属于音乐学院“艺术实践研究中心”下设的“艺术团”和“艺术培训中心”就是我校成功的典型示范,现已成为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实习、就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实践平台。优秀毕业生可以就地签约成为“艺术团”和“艺术培训中心”的骨干力量。

(三)强化自主创业教育,引导培育创新创业项目

教育部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要求各地高校大力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我校在2013年启动“创业孵化园”,2015年启动“创业街”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在校实施创业计划,实现创业梦想的创业激情。音乐学院先后有两个项目成为2013、2015年“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题,还有两个成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题,而且以上项目都实施开展顺利,其中有1项已经结项。在政府和学校创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音乐表演专业有着太多的专业优势可以在此大显身手。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文化艺术行业的建立和分工必将愈加细致,职业方向也愈加呈现多元,音乐表演专业在新的“一专多能”的教学改革实施下,必将为我省乃至全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造就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表演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培养规格是否符合社会行业或职业要求,从每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宏观准确地把握人才供需关系,从而为教育者了解社会结构调整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发展经验。

音乐系就业证明 第14篇

关键词高校 音乐专业 就业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50年,特别近2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 我国先后有200 多所高等专科学校或升格或合并组建为普通地方本科院校, 这类院校在经过建校初期的规模迅速扩张后, 近年来逐步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内涵的提升上。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迅猛发展着,因此,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像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音乐系(学院),并开设起了相关专业。

自1999年至2009年的十年时间,地方本科院校仅音乐、舞蹈二个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就翻了几番,这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加快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应该清楚的看到,这类学生往往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就业面相对来说偏窄,再加上大规模的招生导

致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的供大于求、择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这部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而且,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8年的73.8%下降为2009年的68%。因此,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已经存在着一定的危机,若不及时调整、解决,就可能导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激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1998年,我国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把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施擴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率下降;就业结构性问题显现;择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等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机制的深入改革, 大学的就业竞争力逐渐成为人们常常提及并关注的话题, 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也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不断地丰富。

笔者作为地方高校的招生就业管理人员,以我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校音乐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以及应对措施提出一些自己看法。

一、专业定位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地方高校要发展壮大,就要不断深化改革,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自身培养人才的方向,合理配置专业结构,从而走出一条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 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办学新路。同样的,音乐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阶段相适应重点突出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同时将自身的优势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 并且进一步推动新的就业市场的开拓。充公发挥地方高校的办学优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办学特色,体现专业特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地方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转变学生传统、保守的就业观念,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可以建立创业示范和实践的基地,采取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学生就业率和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高校要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了解职业发展规律和大学生就业形势,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了解求职择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 通过多种训练,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工作适应性以及发展潜力, 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人才发展目标。

从新生进校开始,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职业发展的总目标及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高校要将共性开发和个性挖掘有机的结合,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给大学生的成才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在引导学生在不断认知自我和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 锻炼和提高个人总和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提高就业质量。

三、校企联合,建立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的从创新到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校企联合让高校在产业上起领头作用,同时也通过创造新产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要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为实习和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完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同时有可以解决地方高校设备相对落后和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在专业规划设计上,要将艺术实践、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就业工作体系,特别要与广大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企业为实习、就业基地检验、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专业发展指导由学校向社会企业延伸,开创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四、开展专业实用的认证培训

作为专业的艺术人才培养机构,音乐专业可以开展一些专业性的实用性强的认证培训,比如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考级等,建立一套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认证,可以极大程度增加学生就业的成功法码。

我们做为教育者,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超前理念,这也是不久的将来地方高校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另外,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陈旧、保守,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到农村或偏远地区去工作,想集中到城市就业,这样就给城市就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出现人才相对过剩,而农村或一些偏远地区则出现人才匮乏、紧缺,供不应求的现象。这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目前也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应的各项优惠政策也纷纷出台,基本实现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各院校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竞争实力的培养。这些应对措施使学生的就业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措施及研究工作仅停留于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层面的研究,没有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发展规模、就业市场调研、专业结构布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因此,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希望能够给未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强苓.艺术实践与就业导航[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8.

[2]村上隆(日).艺术创业论[M].中信出版社.2011.3.

[3]于长湖,吕振华.大学生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8.

[4]索桂芝.大学生就业指导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

[5]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新世界出版社.2009.8.

[6]黄杯宁.12358人生规划模式[J].大学生就业编辑部.2009,17:24-26.

就业证明样本 第15篇

兹有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学院2016届 专业 同学(学号:),自 年 月被我公司录用。特此证明。

毕业生本人签名: 联系电话:

用人单位名称:

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

用人单位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用人单位(人事专用章):

年 月

就业证明 第16篇

兹学院届系专业毕业生(身份证号:)于年月日进入我单位,从事工作。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全称):单位性质:单 位 联 系 人:单 位 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

未就业证明格式 第17篇

村委会联系人:

联系电话:

村委会签章

年 月 日

音乐系就业证明 第18篇

关键词:应用,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向,培养模式

在当下, 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愈来愈多的人察觉到音乐对人的整体影响, 即在提升及完善人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特有的作用。特别是美育加入到教育方针后, 音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 进入到了极为关键的发展阶段, 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也给高校音乐教学带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综合素质优良的表演型人才, 俨然已成为音乐院校在教学上的新重点。

一、依社会需求明确应用型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

近年来,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对音乐表演型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及多样化等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着重培养高实践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成为了高校的共同目标。社会的需求顺理成章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准绳。脱离了社会的需求就会导致难就业的问题出现, 为此贴近社会需要, 以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成了主要任务。因此, 要确立培养目标, 把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作为重点, 还需根据专业的特点及实际出发, 创新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设置, 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需用相匹配。应用型高校学科创新的主要问题为明确培养方向, 毕业生要具备文化素质过硬、艺术修养浑厚、专业功底牢固及表演方式有自我特色等特点。

通过教学和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达力及创造力, 提升专业素养。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以下知识及能量:1.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有扎实的功底。2.音乐专业的基本技能的驾驭。3.掌握独立音乐教学、示范演奏及创作实践的能力。4.具有对知识学习和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5.掌握艺术领域的政策及法规。6.知晓国内外音乐领域的教育动态。7.持有国家相应专业资格考试等级证书。

二、创新教学模式, 调整课程设置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其充分发挥主动性及积极性。音乐表演型人才因其自身特点决定其教学更应重视实践, 增强互动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避免发号施令式教学模式, 要以引导为主, 在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导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音乐理论课堂也需让学生多提问、多思考, 共同学习和探讨, 让课堂的学习气氛浓厚起来、学习形式灵活起来, 还要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发散思维, 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的合理设置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课程设置着重于理论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中, 教师需发挥主动性及创造性, 创新教学的模式, 发展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道路。

1. 实用型。

显而易见, 实用性就是与培养目标高度一致, 重视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对表演型音乐人才来说,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的方式, 包括教学内容、程序、方法及手段等多种环节。我们需要在教学思想和原则上突出实践性的重要, 并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实处, 培养学生的对实际的应对能力, 破除“学院派”的教学模式, 将课堂的局限性降到最低, 将表演与实际舞台相结合灵活运用于日后的表演中去,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素质型。

素质型教学的运用要从我国实施,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开始,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被各级院校所重视, 其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除了精通之外还要做到自身素养的提升, 力争做到一专多精的状态, 有利于日后就业。

3. 复合型。

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 应用型的音乐表演人才自身就有复合性, 为此培养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就要求运用与之相符的复合型教学模式。音乐人才对其他学科内容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其日后就业及正常的生活学习, 要求其能够深刻体会、解读音乐要表达的具体内容。

4. 创新型。

在应用型表演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创新型教学模式占重要地位。现在各国家、地区、领域都将创新作为主要内容, 我国亦将创新定为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应用于各行各业中。针对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 必须注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音乐是陶冶情操, 提升人类素养的一种途径, 只有表演者自身素养到达一定高度才能够准确表达其中的内涵, 准确把握内容才能对此加以创新, 使音乐领域到达新的高度。

(二)

音乐表演专业分为声乐、器乐、舞蹈等, 论理课程和公共课程基本相同, 可是专业课的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每个专业都有一定指向性, 个体之间交集少, 学生的培养上多是一专多不能, 由此可见, 在课程的设置上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 加大基础培养的力度。

加强英语、计算机学习, 加强思想教育、人文社科学习, 建立融合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效载体。针对各专业不同学习的重点, 设立本专业学科的公共课程, 融会贯通, 多方学习, 了解、熟悉音乐领域中的不同元素。

2. 加大能力培养的力度。

对高年级的学生则着重于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选修课中增设心理学、社会科学、教育学等学科, 提高整体能力, 可使学生不但有优良的专业水准, 还可以有教学能力走上讲台授课, 拓宽了其就业渠道。

3. 加大素质培养的力度。

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设为出发点, 促进人文社科教育的贯通。可要求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喜好选修其他专业的主要学习课程,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就业提供有利的基本条件。

三、注重实践过程,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要依据培养方向从实际出发, 针对艺术实践课程和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关注理论课程改革的实时动态, 切实应用于教学方法及内容中, 有利于艺术实际课程的教学。与此同时, 要给学生提供参与各类大型艺术活动的条件, 使其在艺术实践中受到锤炼, 不断完善、改进、发展自己。

(一) 优化艺术实践的教学内容, 关注艺术实践的落实情况

依理论课程改革的要求, 从加强素质教育出发, 制定与实际相符的实践教学大纲。其为教学内容的主导纲领, 是实践教学与艺术实际课程教学质量评定的主要标准,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实践教育课程的编排, 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指导教师。

艺术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特征及技能艺术实践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舞台上运用表演方法和扎实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编制好教授课程, 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

2.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理论课及艺术实践课。艺术实践课的任课教师, 在教学计划经过批准后, 对学期内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践进程向教务部门提交, 由校教务部门安排授课时间。

3. 成绩考核。

艺术实践课程的考核是必须的过程。需要考核学生的掌握基础理论的情况以及付诸于实践的能力, 还需要考核其对舞蹈表演能力的驾驭及是否具有感知力。

(三) 让学生实现从教室到舞蹈质的飞跃

音乐表演的学生要注意到其表演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心理, 使其敢于、乐于表演, 自主的掌握表演的知识及驾驭能力, 从根本上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因此, 必须让学生投入到舞台表演的实践中去, 并不断的学习、沉淀。院校需主动为实践课程提供有利氛围及锻炼的平台, 可设立音乐表演专业实训中心, 例如合唱团、舞蹈团、鼓乐队、弦乐队等实践性教学的艺术团体, 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此外, 院校尚可与演艺公司合作, 给学生提供真正的社会实践机会, 让学生成为节目的创作者及表演的参与人员。学院可以与演艺公司签署协议, 提供给学生创编和策划项目的平台, 让学生充分体会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音乐表演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实践的要求, 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体会人才需求的方向, 找寻自己在日后发展中的重心, 展示自己的优势, 明确就业的指向。

(四) 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启发, 使学生个性能力得到发展

要注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艺术个性的培养, 只有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各专业老师须有对舞台的经验以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要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师还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点拨、启发,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培养其个性能力的健康发展。

(五) 加强质量意识, 保证人才的质量

以就业情况为着眼点, 以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切入点, 着重质量的培养, 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创业意识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出专业出众、品德高尚的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 避免出现高技能低素质的情况。

结语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具体音乐表演专业进行培养, 让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改变及自身的兴趣特长, 自主选择就业的方向, 推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创造性。此种重素质、多方向的培养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的就业形势, 提高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也使人才向复合型发展, 提升了音乐领域就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同时, 也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 使不同领域中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静.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海, 2012 (01) .

[2]白俊卿, 白洁.独立学院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黄河之声, 2012 (14) .

[3]崔雪花.应用型钢琴表演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J].北方音乐, 2012 (07) .

[4]田中娟.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丽水学院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 2010 (06) .

[5]郝晶华.高师声乐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6) .

上一篇:《爸爸的老师》现代诗阅读训练附答案下一篇:小区推广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