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企业管理

2024-06-08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精选9篇)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 第1篇

2012年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初试、复试内容

初试:

数学三:推荐《数学复习全书》,3-5遍(一系列都要做,如无时间,可放弃那十套题,但冲刺135必须要做【仅代表个人意见】)

政治:大纲+肖秀荣(个人觉得优于风中劲草系列)命题人1000题很好,最后四套题的分析必须背过。

英语:作文比较重要,翻译也很难,每天都要学一点,参考书都还好,坚持最重要。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推荐参考书:过去用平狄克的书,但2012年据说用了范里安的,出的题很难,很活,所以悲剧了~】

管理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实践性应用。包括当今世界管理环境、管理学主要理论流派、计划与战略、创业与创新、组织理论、人力资源规划、领导与激励理论、控制论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管理学注意往年的题,往年的题很重要,重考率很高。还有,要会编。【推荐参考书:罗宾斯的管理学(毛蕴诗译本)】

这两本书最好配套金圣才的练习题。

复试:(先笔试+中、英文面试)

笔试内容:F1402企业管理

国际商务、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与近期研究发展,以及与中国情景密切相关的研究议题。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推荐参考书:人大版的希尔的《国际商务》;人大版的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杰伊·巴尼的战略管理。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 第2篇

一、项目说明

实施国际化战略是实现我校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为鼓励和资助各单位积极聘请高层次的外国专家来华合作研究和讲学,促进我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特设立本项目。本项目聘请的外国专家包括科研和教学两个类别。该项目所提供经费用于补贴所聘请外国专家的往返国际旅费、在华期间的食宿交通费用及生活津贴。

(一)科研类:

资助聘请外国专家来华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有实质性的科研成果和效益。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点)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是广东省、教育部和卫生部等主管部门的重点科研项目。科研类项目同时适当支持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

(二)授课类:

聘请外国专家为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课程,从而为我校研究生和本 科生提供更多、更前沿的国内外课程资源。本项目重点支持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聘请外国专家承担教学任务。

(三)两类项目所聘请的外国专家的要求: 1.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 是在该学术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2.外国专家来校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3.科研类:所聘外国专家参与合作的项目必须是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项目;教学类:所聘外国专家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符合学校教学计划要求。

二、项目申请及审批程序:

(一)申请时间:常年接受申请。

(二)申请主体:科研类项目的申请主体为教师(含研究人员)本人,授课类项目的申请主体是各学院(实体系)和附属单位。

(三)审批程序:申请单位或个人按照要求填写项目资助申请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立项。

三、项目管理:

(一)以批准立项时间为准,项目执行期不超过1年。

(二)该项目批准立项后,如外国专家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来校,项目负责人须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批准后,该项目可延期执行;项目延期时间不超过一年。如申请延期一年仍未执行则视为项目自动取消。

(三)按照项目管理规定, 各项目负责人须在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填报中山大学校级重点项目结题报告书(附件二),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进行评估。

(四)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有权对该项目的经费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四、经费使用管理:

(一)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专款专用,接受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及财务处的监督和检查。项目的负责人同时担任该项目财务责任人。

项目完成一个月之内,项目负责人提交中山大学聘请外国专家校级重点项目结题报告书及报销凭证,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公室审核验收后,核拨经费。

(二)该项目资助经费专款专用,除特殊情况经申请超期获批准外,不能累积到下一年。

(三)资金使用或聘请的外国专家有变化,项目负责人必须书面报告国际 合作与交流处,同意后方可执行。

(四)经费支付范围和参考标准:

该项目所涵盖的费用包括外国专家的国际旅费、生活津贴、住宿费、餐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支付标准:

生活津贴按外国专家实际来华时间,按照来访专家的学术水平和知名 度,按150-250元/天发放;

市内交通费:工作日每天100元以下

餐费: 外国专家在我校逗留两周以内,餐费累计不超过1,000元,外国专家在我校逗留两周以上,餐费累计不超过1,500元。

浅谈《大学》与企业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大学》,修身,管理

近几年来, 人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 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的《大学》中的思想有很深的关联, 那么, 他们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呢?《大学》中的思想究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影响呢?

一、诚信的守恒

1、《大学》中的诚

王阳明说:“大学之要, 诚意而已矣。”意思直截了当, 两千字的《大学》, 只是在说一个“诚”字。子思在《中庸》里全面地解释了《大学》的诚字。“诚者, 天之道。诚之者, 人之道也。”诚就是道, 离开诚, 宇宙人生, 万事万物, 寸草不生。《大学》里说, 所谓诚其意者, 勿自欺也。他一针见血, 切中了诚信问题的要害。自欺, 是人生最大的灾难。人生一切的不幸, 都是从自欺中繁衍和滋生出来的。一个人, 如果连自己都欺骗, 对父母, 领导, 对客户, 对朋友, 对妻子或丈夫, 还能保持诚信吗?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又说:“民无信不立。”

2、信誉与企业管理

一个企业的信誉度如何, 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发展和成败, 是任何企业都十分关心的。正如《正东商业评论》所说“有三样东西对‘长实’至关重要, 他们是名声, 名声, 还是名声。”

因此, 信誉并非钱财而胜过钱财, 尤其是在现代, 人们称之为“无形资产”, 一旦信誉丧失, 这种无形资产也就随之消失。所以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都十分重视创立和维护这种无形资产。

树立企业形象, 主要是在客户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顾客最关注的是质量信誉, 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千方百计地改进质量, 已成为现代企业树立信誉形象, 在竞争中取胜的最基本手段。

3、培育企业信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实施企业信用工程, 必须将诚信观念制度化, 法律化, 把企业对自己的自律和社会对企业的他律结合起来, 才是塑造企业信用形象的有效途径, 企业自律要求企业家必须遵守诚信道德, 率先垂范, 从我做起, 将诚信道德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全面打造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健全社会对企业的他律。要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信用管理体制, 逐步展开企业信用评级制度, 严格评价行为;建立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 把信誉与收益挂钩;建立良好的信用预期机制, 避免“一次性交易”对策而造成的信用贬值, 等等。

二、“修身正己”与企业管理手段

1、大学与修身

《大学》讲“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又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才能“正”。儒家对“修身”的重要性看得极为透彻, “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 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因为下属以上层领导的风尚为风尚, 所以领导者本人自然也就决定了其统治基础如何。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修身也就是“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可见, 管理在于明德, 在于亲民, 在于达致至善, 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而修身则是管理的根本。修身管理是实现修己安人, 内圣而外王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 我以为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核心是“治心”, 是一种“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和修养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此为前提, 管理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唯马首是瞻”的影响过程。

2、“修身”与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教育训谏

就经营者来说, 经营者是企业基本价值准则的设计者、倡导者, 他们应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行为感召力影响企业职工, 对其产生榜样效应, 促使员工对企业基本价值准则的认同和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共识, 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目前有不少企业管理者在这方面的做得很不够, 管理者的短视心理和过于自我中心, 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孔孟儒学的“正己”观念, 管理者应先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 然后采取实际措施规范自己, 以身作则, 公正无私, 劳而无怨, 忠于职守, 对工作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这样才能处理好自己与员工的关系, 自己的影响力也才有良好的效果。至于如何正己, 儒家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思想原则, 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 通过修身, 最终到治国、平天下。

就员工教育训谏来说, 不应该完全以提高生产力, 激发竞争心为主旨。最好能够通过艺术、道德、宗教等文化活动, 把充实精神、提高智能放在第一位, 而将物质生活放在第二位, 深一层解决劳动积极性的降低和人类价值感的丧失, 以及不劳而获的不正当诉求等等问题, 以期员工不致由于错误指引, 而妨害自我的修治。

3、企业家的素质与修养体系

企业家的素质与修养的综合形成了企业家的素质与修养体系。这个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修养, 包括企业家完备的知识体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的智商 (IQ) 等;其次是企业一般经营管理方面的素质与修养, 包括企业家应掌握现代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发展的规律、发展趋势, 有敏锐的政治头脑等。最后是最高层的战略决策素质, 包括企业家高的情商 (EQ) , 即坚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情感、崇高的敬业精神, 企业家的远见卓识, 企业家要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企业家要有勇于竞争、善于挑战、敢于冒险、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企业家要标新立异、富与创新的精神等等。前两部分是整个体系的基础, 是每一个普通经营管理者都应有的基本素质。只有后一部分才是整个体系的核心, 它不是一个一般经营管理者所具备, 它要通过企业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和锤炼才能形成的。只有具备战略决策素质与修养的经营管理者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企业家。

三、从屈臣氏看李嘉诚怎样运用《大学》做零售

零售业要盈利, 就要大量“走货”。所以, 沃尔玛的座右铭是:“你怎样卖得更多?”然而在市场上, “最走货”的和“最低档”的是同义词。顾客在大量购买的时候, 会连自己都有点抬不起头。

2005年, 屈臣氏斥资55亿港币收购了法国最大的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 使得它的一系列大手笔并购达到了顶峰。正是依靠连续不断的收购, 屈臣氏的产品组合与世界一流产品实现了零距离。仅仅是今年下半年, 屈臣氏再行并购的准备金就高达65.83亿港币。

正是李嘉诚对于企业的诚信要求, 使得他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并不断地扩大市场, 做大做强。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 依然能做到如《大学》里说强调的“诚”也的确算得难能可贵。正是李嘉诚“正心诚意”的功夫让这个由他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 李嘉诚本人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传统的经典《大学》,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方面, 在企业管理的理念方面, 在企业文化方面, 《大学》中的思想都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企业管理。对于我们中国的企业来说, 中国传统的《大学》思想应该是中国企业管理学中一个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文化瑰宝。而这其中有精髓也有糟粕, 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中国传统运用于管理中的同时以一种积极的辩证的态度去粗取精, 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葛荣晋.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 2003.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 第4篇

十年探索,见证国内企业大学成长

本刊记者:成立企业大学如今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争先效仿的事情,国内企业大学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甚至很快就会超过传统大学的数量,您如何看待“企业大学热”这一现象?

王红新:据统计,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80%的企业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其中美国企业大学的数量在2010年首次超过了传统大学的数量。1993年,自摩托罗拉公司将企业大学的理念引入中国之后,第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大学于1998年成立,海尔、联想等一大批企业大学随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截至目前,全国企业大学的数量近2000家,每年都会有一个或多个标志性企业大学建立起来,为数千万企业员工提供教育培训。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大学每年以新开200多所的速度递增,几乎相当于每一个工作日诞生一所企业大学,预计到2019年,中国企业大学的数量有望超过3200家,超过传统大学的数量。这一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关注,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企业大学持续增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很多人认为企业大学名字好听,二是有了企业大学,企业的培训中心主任一翻一升就变身为企业大学校长(CEO也可以当企业大学的校长),很风光,有种当上了黄埔军校校长的感觉。所以,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但其与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的作用并无二致。由于未认识到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故缺少长期规划,一旦经济发展放缓或是企业业务受阻,企业大学就成为预算削减的首要对象,这对企业大学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本刊记者:近十年,国内企业大学的发展情况如何?与国外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大学相比,您认为国内企业大学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有哪些?

王红新:我觉得国内企业大学在很多层面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近十年,我们与国内企业大学接触广泛,参与了许多企业大学的共建,见证了中国企业大学空前发展的黄金十年,同时也看到了诸多企业大学的建设之弊。从2011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每年都会发布一份《中国企业大学成熟度评估报告》,这是国内首次专门针对中国企业大学成熟度进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企业大学的建立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许多企业大学匆匆上马,结果空有企业大学的帽子,而在企业大学功能上无实质发挥,对此我们深感忧虑。

同时国内企业大学本身也存在诸多不足:大多未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更不存在专业的课程研发系统;缺少系统的内部师资培养计划;领导人重视程度普遍不够。GE前CEO杰克·韦尔奇在职时,曾多次亲自担纲讲师,向公司近2万名员工授课,并从哈佛商学院聘请师资,这对大多数中国企业大学而言都难以望其项背。

国外有些知名企业大学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做研发,积累深厚,形成了标准化模式和流程,如平衡计分法、六西格玛模型等都是企业大学研究出来进而得以广泛应用的。国内刚刚兴起的E-Learning,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在国外产生,十年前摩托罗拉大学就已经在做M-Learning的研发项目,相比之下,我们在这个环节上与国外企业大学的差距也很大。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企业大学与公司战略容易貌合神离,培养计划与组织目标脱节,制约着企业大学的纵深发展。

本刊记者:针对这些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做了哪些研究和努力?

王红新:十年来,我们主要致力于开展三项工作:一是澄清,澄清企业大学发展成长机理;二是沉淀,沉淀中国及世界企业大学最佳实践智慧;三是引领,引领更多企业大学价值创新。

本刊记者: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正在准备出版《企业大学密码》这本书,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这是否可以看作是学院这些年来的探索与研究的总结?

王红新:《企业大学密码》是国内第一本针对高校企业大学系统的研究专著,有别于国内其他有关企业大学的书籍,它是我们在诸多咨询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我们把这些知识无偿贡献出来,也是想大力推动中国企业大学建设的步伐。

与时代同行,关注企业大学未来

本刊记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和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在这个环境下,企业大学能为企业做什么?

王红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传统商业形态和组织模型的入侵速度比我们预想的快得多,也深得多。企业如果不主动拥抱互联网,并围绕互联网进行适应性转变,将迟早在这个“填埋护城河”的大潮中被掩埋。拥抱互联网,核心就是改变组织形态,让组织各单元、各结点都能成为微创新的主体,只有这样,在客户体验超越一切的今天,企业才能不断迎合客户的需求并抓住客户的情绪转移。

因此,我倡导学习型组织建设,把企业变成一个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的立体化学习组织,鼓励自我学习和微创新,这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重要。而企业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再仅仅建立在天才个体之上,而是把企业打造成一个有机的学习体,在互联网时代,成为全员发挥智慧的平台,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发现企业百年长青的解密者。

本刊记者:未来企业大学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的?

王红新:谈到企业大学的发展方向,现在其实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企业建一个大学了,而是我们现在正在关注的行业大学—行业大学算是企业大学的升级版。比方说,我们现在做的高尔夫管理分院,针对的就是整个高尔夫行业,从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干部到球场设计师的意志和培养,以及球场的管理和整合。到目前为止,我们做这个行业已经做了五年,在整个高尔夫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另外一种升级版的企业大学。

我们现在也在跟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探讨成立餐饮大学,即整个餐饮行业的企业大学。这种行业大学组建起来后,对整个行业的推动力实际上是非常巨大的,它比行业协会的作用还要大。比方说,我们跟红星美凯龙成立的鲁班家居学院,实际上就是一个行业大学,是企业大学的升级版。这种大学的最大好处是,大家通过不断的学习,对新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对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进行不断的探讨。

沉淀与引领,做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

本刊记者:到目前为止,由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主办的“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我们做企业大学排行榜的初衷是什么?

王红新:企业大学排行榜,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自发地进行知识系统的整理、提升、传输以及与战略的融合,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所以说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排行榜本身并不仅仅着眼于企业排位谁高谁低。1000多家企业大学里最好的都在这上面,排名第一和第十的差距不会太大。但是排名第一的和排在第1000名的,那差距就很大了。排行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社会推动,让更多企业家意识到还有这样一个很好的武器,帮助企业家把企业弄好,在经营上形成一个长远的支撑力。

“企业大学排行榜”的目的不是为了对企业大学排座次、比高低,而在于通过这种评比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了解和重视企业大学这个新鲜事物,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企业大学的发展;在于推选出一批最好的企业大学,挖掘它们的特色和亮点,为全国的企业大学确立学习的参照物。

本刊记者:您对本届企业大学排行榜以及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王红新:本届论坛及排行榜活动,参与人数和参与评选的企业大学数目远超去年,可见国内企业大学方兴未艾,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可谓是逆势发展。每一届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期待本届企业大学论坛及排行榜活动圆满成功。

中山大学自考行政管理专科 第5篇

毕业学校: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自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广州自考网)

中山大学自考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法学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政治学概论、现代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加考科目:宪法学。

说明: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非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宪法学。一门课程。

中山大学自考就业方向:

1.在县级以上政府的民政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

2.从事乡镇民政办公室管理工作;

3.从事城镇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

4.从事县(或市)以上民政部门以及民间组织中介机构管理工作;

5.6.7.8.从事婚姻服务中介机构、收养登记服务中介机构管理工作; 从事婚姻管理、收养登记管理、行政区划管理工作; 从事地名管理、社团管理工作; 从事殡葬管理、收容遣送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可从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层或决策层高级助理,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 毕业生适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中山大学自考报读说明: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或同等水平的有志社会青年(报读本科需大专毕业或大专在读生)不受性别、年龄、户口、民族等限制均可报读。(免入学考试)(广州自考)

中山大学自考收费标准:

业余:学费4200年;全日制:6500-9800年。详细情况请咨询本学院招生老师。

报名电话:020-89104360*** 梁老师

020-84450972*** 赖老师

咨询QQ:1076816425

中山大学自考指定报名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81号城市职业学院门口中电数码城三楼X311自考招生办(地铁八号线鹭江站A出口,公车客村站)

中山大学管理学的考试范围 第6篇

830

831

832 大概考试范围微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 本科目考试范围为:微观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金融经济学包括决策行为分析、均衡和套利机会、估值函数与状况权证价格、预期效用理论、最优证券投资组合、均衡价格和消费配置、均值-方差分析、定价模型、资本结构、理性预期均衡、市场有效性、行为金融学等内容。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运筹学与管理信息系统: 本科目考试范围为:运筹学的基本原理、思想和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系统规划、分析、设计的原理,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不再提供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 本科目考试范围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管理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实践性应用。包括当今世界管理环境、管理学主要理论流派、计划与战略、创业与创新、组织理论、人力资源规划、领导与激励理论、控制论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2018年 第7篇

资讯管理学院201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实行以综合素质能力考核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申请人须按照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资讯管理学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

一、申请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的规定。

(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及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三)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四)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最迟须在录取前提交)。

(五)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英语水平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1、在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外文期刊目录收录的期刊上署名发表过学术论文;

2、大学英语四级成绩≥568分,或者大学六级成绩≥426分,或者新托福成绩≥90分(老托福成绩≥580分),或者雅思成绩≥6.0分;

3、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

对于专业基础突出者(如具有高级专业职称),若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可以书面方式提请学院材料审核专家组审议,由面试小组重点考核其英语水平。

(六)《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报考基本条件。

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被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已入校的学生将被取消学籍。

二、招生专业及学制

招生专业详见《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申请-考核”制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

三、招生类别及人数

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不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不包括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专业目录上注明的招生人数为我院2018年的招生计划数,包含了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的招生人数,“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计划将于网上报名前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申请人留意网上信息。

四、报名程序

(一)网上报名

申请人须于2017年11-12月间,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graduate.sysu.edu.cn/zsw/)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日期以当年网站公布为准。报名费一经缴纳,均不办理退还。

(二)提交材料

网报成功后,申请人须按照《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2018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具体要求,按时提交申请材料,并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并核实材料作伪,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纸质申请资料请寄(送)达资讯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自备信封统一装入)。截止日期仍未收到材料者,视为放弃报考。

所需提交材料共计11项: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个人陈述: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等,不超过2000字。

3、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不少于3000字。

4、成绩单:本科、研究生阶段成绩单(需就读学校的教务或研究生主管部门盖章)。

5、代表性学术成果:包括已发表论文、未发表的工作论文或学位论文,不超过3篇。如果申请人已经有论文在中山大学规定的重要期刊目录中的一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

6、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空白表从网上下载)。

7、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必须在入学时补交)。

8、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9、有效身份证复印件1份(居民身份证、护照)。

10、学生证复印件1份(往届生无需提供)。

11、体格检查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检查并盖章,空白表从网上下载)。

注:

①以上申请材料请按顺序编号提交,若上述申请材料不全,将不予受理

②所提交材料不退还;

③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若发现材料造假者,包括学术造假或抄袭,即被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已入校的学生将被取消学籍。

邮寄或直接递交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B102室,张老师收,邮编510006(请在信封右上角注明“博士生申请-考核制”)

凡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缴纳报名费或送(寄)报考材料至我院查验者,将被视为自动放弃申请资格。

五、材料审核

(一)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逾期未交齐材料、不符合申请条件或材料不实的申请人,取消其申请资格。

(二)学院材料审核专家组对已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确定通过材料审核的人员名单。通过材料审核者,均获得参加综合考核资格。

(三)资讯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2017年12月在本单位网站公示进入综合考核考生名单,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六、综合考核

(一)综合考核由外国语、两门业务课及综合能力等4项考核科目构成。

(二)其中外国语、两门业务课采用笔试形式,合并为一场,考试时间为3.5小时。内容分为“英语写作”、“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综合知识”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方法”三部分,每部分100分,总分300分。笔试成绩低于180分者不予录取。

(三)综合能力的考核采取面试形式,每名申请人的面试时间不少于40分钟。内容包括外语运用能力(100分)和业务能力(200分)两部分。面试总分300分,成绩低于180分者不予录取。

业务能力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情况以及是否具备作为博士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等相关内容。参加面试的考生须准备20分钟左右的PPT,对研究计划进行陈述并答辩。

(四)面试小组对参加面试的考生逐个进行面试,面试顺序在面试前随机抽号决定。面试采取面试小组提问、考生当场回答的方式。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面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评分前可由组长召开面试小组会议讨论。面试小组成员各自独立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考生的最终面试成绩。

(五)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相加,得出综合考核总成绩。

七、录取及调剂

(一)学院按照考生综合考核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后,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二)笔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低于180分者,不予录取。

(三)如学院招生计划未完全使用,可接受原报读我校其他院系考生的调剂申请。申请人须符合我院的申请条件,并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通过材料审核及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参加综合考核。

(四)根据学校规定,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的院系,不再接受破格录取申请。

八、学费及奖助金

(一)博士研究生的学费及奖助金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二)资讯管理学院还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办公室、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补贴、出国交流资助、科研论文发表奖励等多项资助与奖励。

九、其他

(一)在学期间,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得在校外从事兼职工作。

(二)学费缴纳、最长学习年限、毕业就业、学生住宿等按中山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三)招生指导教师的情况可参阅资讯管理学院网站有关招生导师的介绍。

(四)本招生简章由资讯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十、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张老师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B102室,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32129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 第8篇

一、培训需求分析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学者Goldstein等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将培训需求评价方法系统化, 指出培训需求评价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即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美国学者戈特建立一种分析模型, 是通过对“理想技能水平”和“现有技能水平”之间关系的分析来确认培训需求的。

S大学采用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结合上述两个模型优点, 兼具关注战略与业务发展需求以及在确定岗位绩效差距时可操作性强这两方面优势。S大学根据上述综合改进模型结合S集团发展战略和年度业务目标首先进行组织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深入访谈集团高层管理者、查阅政府宏观管理文件等政策性规定。组织分析的结果是得出对应于企业战略目标、市场竞争压力以及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培训需求。其次按培训对象层次划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基层管理人员和职员三个层次, 分别进行任务分析和个人分析。

二、课程设计

从国外成功的企业大学案例中发现其课程大多是以三部分为核心内容, 包括企业公民的塑造、企业的脉络架构、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S大学在明确定义S员工所需的核心能力后, 将S集团的战略目标、阶段性任务、理念、文化等规划设计为公共课传递给S员工, 然后再按照企业内不同管理层级的需要, 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 将企业战略目标和教育培训的策略紧密结合起来。S大学在掌握有效培训需求的前提下, 按照企业大学培训课程指导思想和设计方向, 来构造S大学培训课程体系, 见下图。

S大学根据S集团员工岗位体系, 按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结果, 将员工岗位与培训课程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其目的在于:按部门分层次的培训需求能够迅速、准确、高效地体现在培训课程上;按课程培训员工后, 对应岗位员工的绩效变化可以检验培训效果, 经反馈还有利于培训课程的修订和完善, 见下表。

三、师资结构

培训项目确定以后, 培训师就成为控制培训效果, 达成培训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大学培训体系中, 培训师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 高管培训师

高管培训师是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大学培训师, 是企业大学不同于传统其他培训机构的重要特征之一。高管培训师在企业大学的师资结构中负责传达和阐释企业发展战略和传播企业文化, 因此他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最佳沟通者;是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者;也是企业大学的强力支持者。S大学的员工培训课程里设有《S集团发展战略》、《S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道德教育》课程, 由S集团3位副总裁担任培训师,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同管理层次的员工沟通交流, 强化了企业发展战略的贯彻和实施;也有效地传播了S集团的企业文化。

2. 内部培训师

内部培训师是企业大学师资队伍的主要构成部分, 根据S集团培训工作的需要, 各单位各部门都可以从部门内部推荐具备培训师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的骨干人员, 参加“培训师训练班”培训, 由S大学教务部进行考核确定。每年的推荐选拔和培训放在年初进行, 对通过考核的培训师由S大学发放聘书并承担当年相关培训任务。

3. 外聘培训师

外聘培训师是企业大学师资结构的组成部分, 是对企业内部培训师的有益补充。S大学的外部培训师可以从多种渠道聘请, 诸如邀请著名高校的教授以及大型管理咨询公司的培训师来培训;还可以加强与S集团合作伙伴的合作, 如杜邦、GE、台塑等, 邀请其资深培训师或高层管理人员来做相关培训。

四、培训评估系统

企业大学的培训被认为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 但企业培训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企业大学的培训进行科学评估, 才能实现培训目标, 使培训体系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1. 评估方法

在S大学培训评估系统中, 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是确保培训评估系统有效评估学员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1) 培训结束时的评估方法

(1) 应用知识技能的测试评估培训效果。S大学教务部针对化建、家电等主要业务部门和集团主要职能部门的岗位知识技能培训都采取培训后考核的方法对参训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适合考试的培训课程以课程考试成绩评估培训效果, 结果记入其人事档案。

(2) 应用工作态度调查评估培训效果。S大学教务部对参加《S企业文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等公共课培训的员工, 在培训开始和结束时, 用同样的方式调查员工对工作的态度。

(3) 调查员工关于培训的改进建议。在培训结束后运用调查表方式, 学员对培训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征求他们对培训的意见, 如员工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或其他意见, 则表示员工对培训已获得应有的重视, 并具有更深的认识, 可断定培训已有效果。

(2) 学员回岗工作后的评估方法

培训结束后一段时期, 通过调查参训学员的工作效益来评估培训效果。如培训结束后6个月内, 以调查或访谈的方式, 调查参加培训后在工作上的效益情况。

(1) 调查或访问受训员工的上级主管, 根据所得意见来评估培训的效果。受训员工回岗工作一段时间后, 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 了解受训员工的上级主管对受训员工在工作上表现的评价。

(2) 根据参训员工与未受培训的员工工作效率的比较来评估培训效果。

(3) 根据参训员工是否达到工作标准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2. 评估反馈

评估结果反馈是评估发挥作用, 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 培训评估的目的之一是要为培训方案的执行提供关于怎样改进培训工作的信息。因此S大学设置了三条培训评估反馈的基本路径:把培训评估结果反馈给学员及其所在部门, 并辅以奖励和表彰;培训学员所在的部门将培训后学员的工作表现和效益反馈给S大学, 以帮助S大学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教学服务水平;由培训学员和S大学综合教研室将培训师的培训工作反馈给培训师本人, 以帮助培训师改进其培训工作。

总之, 在企业大学培训中的任何一项评估经反馈后使评估对象认识到培训中的不足之处, 促使其改进, 才可能真正发挥评估的功能作用。

S企业大学将培训与集团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从培训实践的良好效果来看, 培训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企业大学培训成功的有力保证。

摘要:为了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培养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成立企业大学, 而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企业大学培训体系, 成为企业大学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一家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集团开办的企业大学为背景, 对S大学构建的培训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为今后国内企业大学培训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企业大学,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俊娟等.2011:《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人民邮电出版社.

[2]张德.201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3][美]雷蒙德·A·诺伊等.2005:《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英国大学管理体制看大学管理 第9篇

英国大学管理体制特色聚焦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英国大学的管理体制步步维新,改革后的英国大学管理体制使得大学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能力得到放大,学生管理更加人性化,同时注重学生满意度的培养,对学校的评估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英国,董事会是大学的领导机构,负责大学的全面事务,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半的校外人员,董事会主席就是从这些成员中任命的,他(她)既不是高校的雇员也不是学生。所有的校外成员都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抑或在工商业界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是教育专家。

“两会”制的领导管理体制,重视各类人员的参与 英国大学普遍实行董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所谓“两会式”管理体制。董事会是大学的领导机构,负责大学的全面事务,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半的校外人员,董事会主席就是从这些成员中任命的,他(她)既不是高校的雇员,也不是学生。所有的校外成员都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抑或在工商业界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是教育专家。一般来说,董事会是大学各项事务的最高决策者,拥有诸如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资金的引入和利用、特色的形成、人事升迁等各类重要事项的决策权。校长由董事会选拔并对董事会负有责任。而学术委员会主管的是学术性事务,有关各类教学科研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由学术委员会进行决策评定。学术委员会由二级学院院长、资深教授、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在保证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学术管理的相对独立性。

英国大学非常重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各类教职工都能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决策过程中。又由于大学生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国大学充分肯定学生的决策者身份,推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尤其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方面的事务和各类决策。

注重学术自由,推行大学自治 在英国,高等教育非常推崇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这是一直以来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办学理念。例如,大学在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学科专业管理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自主权。1992年,大学里双轨制的结束、国家学位委员会的取消,使得即便刚刚升格的新大学也可以自主授予学位。对于从政府得到的资金,交付后全权由大学使用,政府不加以干预,只是有一个评估机制,准确地分析资金使用效益,政府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做出相关的调整和修正,保证大学的顺利运行。

在英国,大学的真谛就是创造知识、传授知识,进而培养人才并且服务于社会。英国大学非常提倡教职工的流动,采取全员聘任的方式,积极招聘优秀人才,注重教学效果和质量,保持学术创新。另外特别提供研究经费,支持各类学术活动,塑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公共平台,促进交流和沟通。这为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科知识交融、激发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 受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的影响,英国的大学管理非常重视平等和多样性。大学成立了各色各样的机构,保障学生受到同等的待遇,免受歧视,促进公平。

对于教师的管理,在注重教学质量考核的同时,注重人的培养,给予各类福利待遇。一旦教师未达到教学目标,在执行相关条例时,还力图帮助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完善的措施或者调整教学方向,或者由资深教授提供教学建议,促使其提高,从而达到学术标准。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采取的是学分制,学生有很大的自学空间。学生入学后没有固定的班级、专业、课程、教师,这些都是根据兴趣自选的。这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支持,能自主地调整和组织教学资源,还可以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同时,实施“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各项资源。强调以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力图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非常注重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老师要善于提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术理念,从而培养学生表达、沟通、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实践能力。

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责权明确 在英国的大学管理中,政府与学校的责权明确,分工细致。政府对学校的考核指标非常具体而且非常量化,有利于各大学办出特色和进行有序的良性竞争,保证了大学教育追求教学质量,重视人才培养,进行资源开发与创新。

高校校长作为独立的行政法人机构的法人代表,在学校董事会及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完全承担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责任。大学的高层管理者对大学的发展模式作出合理定位,决定学校管理的架构体系、建设体系以及长期发展战略,提出一个合理的、谨慎的发展规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英国大学管理体制对我国大学管理的启示

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 明确各高校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这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按照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扫除不利于高校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专业设置、学位授予方面给予大学较大的自主权,制定科学的拨款、贷款标准,引入先进的考核评估机制,充分激发高校活力。从这方面看,准确把握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应该在专业设置、学位授予方面给予大学较大的自主权,科学地建立拨款、贷款标准,引入先进的考核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

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要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结构,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与沟通,建造学术研究平台,加强经费投入,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参与学校各级各项学术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学术和管理创新的制度环境;二是在课程、专业选择、老师选择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有充足的自由度,在自由与约束中积极发展,提高其思考、创新能力。同时要提倡多样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此外,从招生、培养、就业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提升其能力,解决其面对的现实问题,注重人文性、科学性,真正培养出能服务于社会的高标准人才。

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在我国的大学管理体系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总是交织在一起,普遍存在两者失衡的问题。行政权力管辖范围太广,权力膨胀,对学术有较多的干预,显然不利于大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大学管理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学术权力主要负责学术事务的管理和决策,管理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学术的相对独立性。行政权力则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的使用效益等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应加强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学生团体在高校长期发展中的作用,博采众长,及时采纳相关意见,力图构建一个学术自由、管理自治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

上一篇:上半年总结下半年工作下一篇: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