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反思

2024-05-20

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6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 第1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教学反思1

在设计本节课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于是:我主动、大胆地重组教材,在引入阶段,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3幅平面图“为什么同一个中国却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平面图反映?”,初步渗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顺利引入课题。

在认识、研究、推导、归纳“比例尺”概念时,我让学生先测量了教室的长和宽,再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8厘米: 8米=8:800=1:100

6厘米: 6米=6:600=1:100

(2) 4厘米: 8米=4:800=1:200

3厘米: 6米=3:600=1:200

(3) 2厘米: 8米=2:800=1:400

1.5厘米:6米=15:6000=1:400

让学生抓住1:100、1:200、1:400…….进一步归纳出比例尺的含义和特性。创设一种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时空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充足的时间内从事实实在在的测量、作图、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扎实有效,而且很容易被学生认可与接受,学生十分愿意在自己喜欢的课堂中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训练学生多说的同时还应注意多让学生多动动笔计算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比例尺教学反思2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并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为孩子们营设了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有趣、热烈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编顺口溜、听儿歌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从提升孩子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出发,我整合教学资源与目标,促进孩子观察、思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我始终以人为本,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鼓励孩子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及知识基础,学习新知,探究拼音方法及识记声母的方法,让孩子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尽情地展现。

1、复习巩固,迁移运用。

学生在学习时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许多知识要不断的复现。拼音教学之前我让学生复习已学声母,从而巩固了声母的发音方法:又轻又短。学生能将它迁移运用到本节课jqx的学习当中。

同时,创设情境,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倍感轻松,学习兴趣大增,也使课堂教学自然引入,避免知识出现的突然性。

2、看图说话,导入拼音。

六、七岁的儿童已有了较丰富的语言基础,他们可以完整地说很多话,发很多音,只是还不懂得分音节拼读。

比例尺教学反思3

《比例尺》一课是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以比、比例为知识基础。本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三大板块:一:设疑: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上(出示两张中国地图),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奥密吗?二、学习探索中国地图。请学生量出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为什么这几个比是一样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拓展题: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588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题可以依据比例尺一定写出比例计算。

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处理一个生成环节的时候,学生讨论得尤为激励:在第三环节计算图上距离时,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绘制两个城市的距离,与刚才这幅1:41880000的地图上比较,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短一些,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长一些,这时教师适当地点拨:数据比较大,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学生讲出了1:10和1:100两个比例尺,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厘米,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厘米,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在图上画的就越小。本节课欠缺之处:1、教师扶得比较多,学生的活动没有充分展开。2、课时划分应该更细化,本节课应更侧重于认识比例尺,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上,课堂时间的分配应该更优化。3、学习探究环节应该考虑得更为细致,同一道探究题可以给同桌两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造成矛盾冲突,更为深刻地理解比例尺的意义4、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拓展题,教师逐一将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而没有很好地将这几种方法联系起来,应该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找到这几种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本课时的内容,在基础之上加强拓展提升.

比例尺教学反思4

在比例尺应用这一课中,我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了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为后面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接下来,我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特别是让学生设计家乡方位图这一教学环节是新课标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切体现,也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的设计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

自己在这节课中的不足:

1、对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把握的不到位,学生易掌握的知识讲解的过多,导致后来的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很好的突破。在这一点上自己今后要特别注意。

2、在小组合作时,首先没有对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导致了时倍功半的结果。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时应首先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在课堂中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可能与自己的性格有关。这一点今后要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有助于很好的提高自身素质。

比例尺教学反思5

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这两者之间的互化,会利用有关条件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或者实际距离,比例尺教学反思。这一部分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课堂容量较大,如何在四十分钟轻松完成这些任务呢?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结合教材特点,分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生身边的事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了参与,才有学习。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激活智慧、获取成功的大平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成功之处:

1、由身边问题引入比例尺。为了在开头吸引孩子们,我提出问题:“我们的教室长9米、宽6米,你能设计出教室平面图的长宽各画多少吗?”这样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几乎人人有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大胆发言,然后思考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教学孩子们对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比例尺的引入也就水到渠成。

2、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新知。结合教材特点,引用淘气和笑笑绘制的学校周边平面图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同一幅图不同的距离必须按一定的比来画,否则不合理,这个比就是比例尺,教学反思《比例尺教学反思》。这一情景的出现,强调了比例尺的重要性,学生有了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比例尺是什么?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理解讨论,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这个比不是尺子,而是一个比,要求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单位统一时才可比。

3、在小组合作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计算笑笑绘制的平面图的比例尺,然后告诉距学校实际距离的某活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画出这一地点。那么学生就必须算出图上距离来。这时学生算法较多,可以是:40000÷10000=4(厘米)也可以40000*1/10000=4(厘米),也可以用比例来解答。解答过程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比较,讲清道理。

4、在总结中梳理知识。总结时,我让孩子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学到了什么,在总结中对比例尺这节课回顾梳理。

5、在提问中适度延伸。由于本节课容量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也用去一些时间,所以对放大比例尺,我没有时间去讲解。所以,我巧设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将实际距离缩小,但是有时候对一些精密零件,我们需要放大,想一想,这样的比例尺会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问题抛出后,让学生课后思考。

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我觉得安排上有点凌乱,条理性不够好。虽然学生做了总结梳理,但对整堂课教学来说还是有遗憾,如果安排更有条理,我相信,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总之,如何将数学这一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学科“有情有趣”,我们就要从生活生产实际中挖掘教学素材,结合教材。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习,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例尺教学反思6

《比例尺》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从“脑筋急转弯:一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二分钟,这是为什么呢?”这一有趣的猜谜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请在纸上画一条5厘米、10厘米、10米长的线段,引起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图形的缩放画出来,从而导入笑笑家的平面图,进入新课的教学。

在体验新知,系统理解新知部分,通过房屋平面图这一富有生活情境的建构,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逐步发现、认识、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方法。这样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亲切,体会到数学知识能切切实实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提升数学的内在魅力。然后我通过:①求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多少米?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⑵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③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这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新知识的丰富意义,同时也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评课时,我校所有听课的数学老师及青阳另外3所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老师给我提出很的建议与意见,特别是在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教师应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应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明白了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教师教学中要信任学生,大胆地引导学生探究。

比例尺教学反思7

以前我们开展绘画活动,喜欢给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虽然让幼儿清楚地感知到所要画的内容,但却大大扼杀了幼儿的创新想象能力,很多幼儿会有意无意的模仿起老师的画面内容,缺少了自己的想法。此次活动我就脱离了范画束缚,没有任何的范画作品,只有老师在技能上的引导,这样对幼儿的想象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在明确大白鹅的画法后,他们就发挥了自己无尽的想象力,大胆地表现和创新,画出了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大白鹅形象,让我不得不惊叹和佩服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

以下是我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的改进:

我在活动开始部分的欣赏环节引导的比较多,导致了整个活动时间比较长,可以把自己的引导语再提炼一下,变得更简洁、有效些就更好了。

在欣赏环节部分,当幼儿讲到不同姿态的大白鹅时,可以出示两个圆图片,让幼儿自己来摆摆它们的位置,通过摆放知道因为圆的位置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姿态造型,既是后面的绘画环节的准备,也是衔接,从而也显得更有系统性了。

比例尺教学反思8

这学期的教学研讨课,我们高数组研究的内容要求是解决问题方面的。看看我的教学进度,解决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只有比例尺的应用和正反比例的应用了。后面一个内容我去年参加区赛课时上过,不想再上了。这次想挑战一下自己,选择了《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的应用》是在学生认识、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之后进行教学的。最初我研读完教材和教学用书后,觉得这个内容难度应该不是很大,所以最开始我定的教学内容是一节课把例2、例3都上完。后来再一次重读教学用书以及找中上等学生进行个别摸底调查时,发现学生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若告诉比例尺和其中任一个量,求另一个量,这些学生不能很快做出反映,在老师提醒他们把比例尺写成分数时,他们才很快觉悟。看来数量关系之间的变换是有难度的。本来初次备课是上完例2接着上例3,再练习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经摸底之后,我把练习调整到例2之后,将例3略去,(例3更复杂,综合性更强)再增加书后的做一做第一题。

课基本上是按预先想的流程的上完了,但我自己的感觉不太好。反思有以下几个做得不足:

1.对学生知识层次的了解不够。学生虽能够答出比例尺的意义,但学生对这个意义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并不深入。从应用不熟练,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不足可以体现出来。

2.教学重点突出不够。在用算术方法解答问题,特别是在推导公式时要放慢速度,引导学生观察,必要时还要加以读来增进理解。而我在让一个学生说出求实际距离怎么想之后,没有回头再引导学生看公式或是再请听懂的学生可以复核一遍,或者是让同桌说一说。我出示公式之后,也没有让学生读一读。效果就不太明显。

3.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做得不够。学生课堂上气氛活不活跃,除了引导要得法之外,赏识、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哪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当人在被肯定的时候,做事情就格外有激情。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多鼓励学生。

比例尺教学反思9

在教学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

第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还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直接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依样画葫芦罢了。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课后我又对比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2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2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进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

比例尺教学反思10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预习前置。前一天晚上,我给了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学生的预习为展示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习是展示之本,展示是学习之魂。

2、导入简洁。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腾出了一定的时间。

3、展示充分。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学生在自主预习和合作探究以后,把比例尺的内容展示的淋漓尽致,有些小组的展示内容甚至出乎我的意料,着实让我有点儿始料不及。

3、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达标测试可知,95%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良好,目标达成情况很好,可以说,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收到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诚然,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瑕疵,主要表现在:

1、参与展示的人数相对较少,没有达到人人参与的目标。

2、展示的孩子追求尽善尽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影响了练习的总量,直接造成了不能按时下课的不良后果。

3、学习内容有点儿多,学生的学习显得紧紧张张,忙忙碌碌,似乎学习过程不是特别轻松愉快。

课改正在全力推进,我一定努力做得更好!

比例尺教学反思11

这几天我们学习的是比例尺这一单元。虽然只是不难,但是和前面学习的比、按比例分配联系得比较密切,通过做题,又发现了以前在学习那些知识时的漏洞。

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这一信息窗,教材呈现的是把求图上距离和画图结合起来的信息窗,我先讲的是怎样求图上距离,然后根据图上距离又讲的怎样画图。

由于前面刚刚学习了怎样求实际距离,所以我就让学生自己寻找求图上距离的方法。经过计算、比较,结果学生发现,先把给出的实际距离的单位转化成厘米好做,这样可以和比例尺的后项约分。教材给出的方法是用方程知识解决的方法。我觉得这个方法虽然好理解,但比较麻烦。我给学生讲的是算术法。让他们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自己求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

画图这个问题在考试时还是考的比较多的,图基本上都难不倒他们,主要是学生不熟悉做这类问题的步骤。我给大家总结的是“一求、二画、三写”。一求,就是求出图上距离,二画就是画图,三写就是写出图上距离并写出对应的比例尺。经过做题,看题,我发现学生对这类问题掌握得还不是很好,需要经过不断的做题来加以巩固。

比例尺教学反思12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螺丝钉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在学生认识了比例尺后,我让学生通过查找地图的比例尺知道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抓住1:6000000、1:150000000、60: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放大功能,也有缩小功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一格的从多角度来思考比例尺的意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本节课在教学时,也有一些处理不够恰当的地方:首先,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我所设计的导入情景,学生们对越来越小的中国地图的平面图很感兴趣。在这里,我应该组织学生深入讨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初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在出示几幅图片后还应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在让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意义时,过于匆忙,应该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逐步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三,对比例尺的放大讲得不够透彻。第四,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高。这主要是比例尺的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也没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比例尺教学反思13

15:34:24 《比例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尺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离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产生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上课伊始,呈现了两个同学画的教室平面图,让学生讨论哪一幅画得合理,从而初步体会“只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都相等,画的图才比较合理。”。然后又呈现了一幅画得合理而且标有比例尺的平面图,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提供了支撑,并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我考虑到比例尺的概念和怎样求比例尺这一部分知识较简单,况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课前安排学生自学教材21页和22页上面的内容以及搜集了比例尺,学生在汇报搜集到的比例尺时直接板书在黑板上然后看着比例尺来说一说比例尺的意义。学生基本都能根据比例尺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但是可能由于没有把意义板书出来的缘故,有部分学生对于单位的换算不是很清楚,导致之后在做题时后进生容易把单位是厘米还是米(或者千米)弄错。

在概括比例尺公式的这一环节,在学生的自学单上让学生先尝试去求比例尺,课堂上再让学生来汇报。在学生汇报完之后我急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没有及时的对比例尺的关系式进行强化加深,导致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对如何求比例尺也不是很清楚,课堂氛围开始沉闷。

有了以上的铺垫教学,在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就简单多了。用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我选取书本22页试一试的第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学生根据理解这个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34000000厘米)来解决问题,也有部分同学根据前一课《比例的应用》来解决问题。用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这个问题,我选取的是教材第21页左下角的问题,但考虑到时间原因没有让学生在图中画出东北方向的社区活动中心,只让他们求图上距离。在求这两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是根据比例尺,来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列乘法算式来做,所得结果再进行单位的换算。少部分选择用方程来解答,还有个别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乘除法关系来求,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纵观整节课还存在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很少比较单一,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的进行反馈;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好,因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重点,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说比例尺的意义占用的时间多了,导致相应的习题没有完成,学生的练习时间偏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会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为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

比例尺教学反思14

在教学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同学很容易混杂

第一个容易混杂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同学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还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直接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同学懂得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同学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观,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懂得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依样画葫芦罢了

根据同学的这一情况,课后我又对照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同学没有真正的懂得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入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干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和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懂得,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懂得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2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2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同学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同学的情况,和时地给同学适当的入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同学的懂得,协助同学更好的掌握

比例尺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比例和比例尺的认识后教学的。学生认识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有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在此基础上学习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材提供了条件充分,结构封闭,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应用题,如果直接出示应用题让学生计算图距与实距,仅从知识与技能层面考虑,这并不难,但这样的教学形式呆板,内容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尺应用的价值。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悖的,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比例尺的价值。设计了“看地图”与“画地图”两个数学活动。这样的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势:

1、尊重生活现实,利用生活资源

地图是学生生活常见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测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2、改变呈现方式,培养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没有直接呈现问题所需的条件,而是学生根据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把生活问题合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终生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比例尺教学反思 第2篇

今天,我进行了"比例尺"的教学,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明白按照实际尺寸绘制平面图是不可能的,初步产生缩小放大的需要,引入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渴望,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有缩小和放大两方面的应用,进而,引入了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导入新课的学习,接着,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己说出了什么是比例尺,我直接给出了比例尺的相关定义,进而,结合例题引出数值比例尺以及它的含义的理解。

然后,引出线段比例尺的学习,紧接着,进行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其次,介绍放大比例尺,同时跟缩小比例尺进行对比,最后,作了相应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巩固与内化,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

比例尺教学反思 第3篇

教学片段一 (教师A)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画一条长为5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长为10厘米的线段, 再画一条长为100米的线段。

师:怎么不画了?

生:纸太小, 画不下。

师:想个办法怎样把长为100米的线段画在纸上呢?按你的想法画吧!

师:你是怎么画的?

师:当然还有很多种画法, 同样是100米的线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画法呢?

生:缩得不一样。

师:谁能结合这些数据说一说画法?

……

师:我们把100米缩小画在纸上的长度就是——图上距离。100米的实际长度叫——实际距离。

……

师:这样得到的几比几就叫比例尺。

……

教学片段二 (教师B)

师:估计一下从宿城到砀城有多远? (250千米, 150千米……)

师:课前老师查了一下资料是150千米。板书:实际距离150千米。

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在纸上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长度是150千米吗? (生画在纸上, 标出线段的长度, 写上自己的名字。)

展示学生作业:

师:同学们分别用15厘米、5厘米、10厘米代表150千米, 你们画的都是对的, 可是你怎么能让别人看明白你的意思?当你买了东西不会用时, 你会怎么办? (看说明书)

师:你能不能在线段的旁边写个“说明书”或图例?

再次展示学生的成果 (在线段旁加注) :

经比较得出用比号简单明了, 而且“1厘米=30千米”等写法也不正确, 因此隐去“=”和“代表”替换成“∶”。进而引导学生逐次化简, 理解意义, 得出最简整数比后, 再次理解意义, 最后把这个比写在线段图的旁边。

师:其实数学家也是这样做的, 把这个比写在地图上, 还起了个名字叫比例尺。比例尺是什么?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案例反思

教师A先让学生画一条长为5厘米的线段, 再画一条长为10厘米的线段, 最后画一条长为100米的线段, 由于纸太小, 学生画不下就不画了, 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体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教师抛出第一个问题:想个办法怎样把长为100米的线段画在纸上呢?按你的想法画吧!第二个问题:你是怎样画的?第三个问题:同样是100米长的线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画法呢?在学生说画法的同时, 指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揭示比例尺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教师在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但是很可惜的是教师A走到了“半山腰”还是忍不住“乘坐了缆车”, 直接揭示了比例尺的概念。再者, 从学生喜欢的画画入手创设情境, 给人以生搬硬套的感觉。从课后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学生对此其实并不感兴趣。学生喜欢画画是事实, 但是画一条线段与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是有本质区别的, 甚至可以说是两回事。因此这一看似精心设计的课堂引入, 倒像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做机械的操作活动, 在教师的“挟持”下进行“探究”学习。

而教师B却全然不同, 以谈话的方式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生活中感受比例尺, 彰显出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估计一下从宿城到砀城有多远?”“你能根据上节课学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在纸上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长度是150千米吗?”教师利用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营造了探索的氛围, 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比例尺, 为学生主动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放手让学生写“说明书”这一环节的设计, 学生有用5厘米、15厘米、10厘米等线段来表示长度150千米的……教师提问:“你们画的都是对的, 可是你怎么能让别人看明白你的意思?你能不能在线段的旁边写个“说明书”或图例?”这一来源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 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写了自己的“说明书”, 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学生都想把说明书写好, 让别人一眼就看明白, 这种想被别人认可的欲望是儿童的心理需要, 这促使他们积极思索、自主探究。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学生在“写”的过程中, 同时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和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写”, 经历一次对比体现比号的简洁;一次统一单位体现“一看就明白”;一次化简比达到让“说明书”更优化的目的。经历这样三次数学活动使学生对比例尺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事实证明:学生主动建构比例尺的模型, 比一味地讲授效果好得多。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 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本案例中, 教师B通过估一估、画一画、写一写、比一比等活动,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创造的喜悦时, 揭示比例尺的含义, 教师B的课堂完整地记录了学生探究的历程:从在纸上画150千米的线段到为它写“说明书”, 再到精简“说明书”, 最后抽象出比例尺。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做”的过程, 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的, 学生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 方知其中的“沟沟坎坎”, 获得的知识和体验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一如我们经常说的:只有体验过, 理解才会更深刻。

对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反思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原因;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93—02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1月初,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署名文章,这是文中的一句话。

目前,中国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20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有专家认为,近年来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绝对人数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可能增加,但农村孩子在大学生源中的比例在明显下降,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几乎下降了近一半。农村大学生比例为何会逐年降低?到底是谁把农村孩子早早拦在高校的大门之外?

一、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原因

1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上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过去乡村把读中专、考大学当做是“跳龙门”,考取了大学就端上了铁饭碗,进机关当干部,不愁没工作,尽管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考一个大学生,但那时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城乡的师资力量也相对平衡,农村的孩子多,加上吃苦耐劳,所以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比较多。孩子考上大学,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命运,而且也使家庭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是千千万万农民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根本原因。而现在农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由于家庭背景与人脉资源与城市学生的不同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且相当一部分难就业,由此导致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产生怀疑,因而产生让孩子放弃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决定。

高等教育对大众来讲在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投资,如果用十几年纯收入培养出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找不到好的出路,多年来的教育投入打了水漂,谁还会继续受教育呢?农村人在面对这种“教育亏损”时,抗击打能力弱于城市人,大量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是继续上高中,正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极大地打击了农村学子的求学热情,也使得“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不断蔓延和加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例下降。

我在农村教学多年,经常听到家长说,只要会算账就行,上学有啥用?还不如早点打工挣钱去。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当知识改变命运却在日渐式微,未尝不是一种悲哀。就业难导致乡村这条“跳龙门”的路越来越窄,上大学不再是农村人的梦想。

2大学“产业化”,大大增加了农民子弟进大学的成本。教育“产业化”,养肥了许多大学,却使大学学费不断上涨,大大增加了农民子弟进大学的成本。成本意味着对于产出的期许,高成本必然带来高期许,这是一种经济理性。有专家研究指出,一个农民十三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四年花费。由于孩子读大学成本太高,许多农民家庭是“一人上大学,全家人受穷”。当全家人受穷之后,读了大学还难以改变命运,不能回报家庭,这就会让家庭所有辛苦打拼的人感到失望,也会让周围的人产生读书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而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现在很多农村家庭宁肯让孩子早早学点技术就业,也不愿让孩子上大学。

3城乡教育投入不公平,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大学生比例减半是城乡教育投入不公平的自然反映。当前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县城与城市,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民学生在高考中处于不利竞争地位。虽然各级政府为解决农村师资短缺、教育设施差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待遇差、交通不便等,使众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导致城乡师资力量严重失衡。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就使农村的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孩子当然就难以像城市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高考中素质教育考核比重日益加大,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上的劣势就更加明显。

4城乡差距是农村大学生比重下降的根源。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7年农民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最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也扩大至3.33:1,绝对差值达9 646元(农民为4 140元,城市居民为13 786元),这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最高值。城乡差距加大,重点高中择校费和高等教育学费不断攀升,使城市对重点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购买力远远高于农村,这是导致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根本。

二、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影响

1直接导致了农村青年文化结构的变化,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孩子上大学难,于是许多家长让孩子读到初中就辍学了。如今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是凤毛麟角,原因是读了高中的几乎都上大学去了,没有读高中的早就走上了打工之路。高中文化在中国农村悄然形成一个“断层”,这个“断层”凸显的是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急下。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说过,目前在中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4.2亿人。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不仅制约了中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这个“断层”的形成,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影响新农村建设,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农村的孩子,莫不是广袤土地的最大希望,莫不是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庭命运、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根本希望。农村青年文化素质的下降,除了影响新农村建设外,也造成了他们进城就业难。从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真正受波及的却不是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工,而是那些缺乏知识,没技术的农民工。如果他们回城市找不到工作,就可能成盲流。部分人由于教育不公等原因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也可能会将自身人生道路的不顺达归咎于社会,甚至因此而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来报复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减少等教育不公现象,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极为不利。

另一方面,农村不上大学的孩子加入到打工潮中,成为新一代农民工。诚然,新一代农民工比起父辈,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会更高一些,但其局限性却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接触到城市的光鲜一面之后,心理的落差会更大,其潜伏的危险因子很有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由于一个“引子”而点燃。这对于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极为不利。

3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农民这个群体虽然是中

国最大的,13亿人口9亿农民,但话语权却是最少最小的。农村大学生少,导致的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少,进入专家领域的就更少。过去农民的儿子当官的不少,是专家的就更不少,他们由于父母在农村,常回家看看,显然了解农村就多了,再说父母,兄弟姐妹也是农民,他们就会代表农民说话。如果农民的儿子当官员、专家的越来越少,听取农民的声音就更少。懂得农民与不懂农民其决策是不一样的。而那些专家假如都是从小在城市长大,他们没有乡村情怀,尽管他们关注乡村,在写“三农”文章时,也像当今某些专家那样写到具体农事时,也只能用“ABCD”来代写,缺乏生动,讲不到实处。这样的建议很难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4会拉大社会贫富差距。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例下降,对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接受教育程度的接近可以缩小国民之间的能力差距,从而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有益。而国民接受教育程度差距拉大,会造成国民能力差距的拉大,从而会对社会收入差距产生扩大作用,使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5导致中国人口素质的下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例下降,使农民素质整体下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来说,不利于国民整体文化水平与素质获得更大的提升。这必将影响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对策

1政府与社会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财政投人上保障教育公平,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同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建立城乡教师互动流转机制等办法,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通过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扶持与帮助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2适度降低高校收费标准,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从而改变更多农村孩子的命运,促进中国国民整体素质与文化水平的提升。通过缩小国民受教育程度与能力差距控制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实现。

3从长远来看,还要在缩小城乡差距上下功夫。如果城乡差距不能缩小,农村对于高等教育的购买力自然难以提高。

4政府与社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平,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就业困难的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应采取特殊措施,让农村学生上了大学就能就业,从而在社会上尤其是农村引起良好的反响,使农民们知道上学确实能改变命运。

5加快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步伐。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择校费动辄上万元,高过上大学的学费,农村学生岂敢问津?上高中的机会不均等,城乡大学生当然也就有了比差。

《比例尺》教学反思 第5篇

(一)让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建构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应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亲切,体会到数学知识能切切实实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提升数学的内在魅力。这堂课中,我从教室黑板这一熟悉事物入手,让学生根据教室黑板的长和宽,试着画一画教室黑板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这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新知识的丰富意义,同时也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让数学在学科整合中滋养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把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提炼与加工,上升为数学问题去研究的时候,这时我们所关注的仅仅是其数学方面的因素,而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当我们认识清楚这个数学问题以后,又使其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各方面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在教学中,通过对“用比例尺1:1000画出来的地图和1:100画出来的图谁大?为什么?”,再进一步研究“用1:10呢? 1:1、2:1的比例尺画的平面图和实际大小有何关系呢?我们会用这样的比例尺画地图吗?”这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明白放大比例尺的意义。再通过认识机械图纸、零件图纸......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对比例尺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审美能力。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成为解决某一问题的手段。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积极地去探

索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例尺教学反思 第6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3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解决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有了以上的铺垫教学,在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就简单多了。比如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孩子们很多人都根据比例尺,来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列乘法算式来做,所得结果再进行单位的换算。还有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乘除法关系来求,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好,因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重点,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说比例尺的意义占用的时间多了,导致相应的习题没有完成,学生的练习时间偏少。

上一篇:秋雨潇潇作文200字下一篇:监狱警察入职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