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2024-05-13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精选9篇)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第1篇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一、自主探究

.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72--74页。

【课标内容要求】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识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以实际生活为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坚信内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填一填:

(1)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的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

(2)矛盾着的双方在力量上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

地位,起 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叫做矛盾的。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

(4)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

的基础,也是

的关键。

3.想一想:

(1)什么叫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是什么?

(2)什么叫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是什么?

(3)什么叫重点论,两点论?

(4)为什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合作学习

、合作探究

探究一: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同学、老师、家长以及我们自己。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探究二:孔子对不同的人问“孝”,他有不同的回答。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孝”,他说“无违”。孟五伯问“孝”,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他说“色难”。

孔子的做法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2.释疑解难

如何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

(1)二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二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说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说的则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在实际运用中,一般来说,解决工作的中心、重点和关键,属于主次矛盾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认识和评价事物的性质,则要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

3.巧建结构

4.原理小结:

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原理: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时,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抓主流,又不可忽视支流。

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水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右边漫画《助农》启示我们:

A.客观与主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2.XX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6号主席令,公布了这一决定。废止《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这一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处理全局问题有关键性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矛盾的一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3.“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矛盾是主观自生的 D人脑是认识的

4.“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B.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

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安全等社会方面的全面进步。这表明:

A.坚持重点论不能不讲两点论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中国是手机消费大国,伴随着手机的普及,一些行为方式也逐渐成为时尚,例如发送手机短信。这些行为方式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回答6—7两题。

6.上述材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 D一切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7.我们不能因为手机带来一些麻烦而远离之,这是因为:

A.办事情应该抓住主要矛盾

B.看问题应该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c做工作应立足客观实际

D.对事情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双项选择题:

8.“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对于不同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政策和考核指标,划分出四大功能区体现了: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9.网吧高速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网吧出现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是开放社会的一个象征;忧的是一些网吧无序发展,唯利是图,衍生社会公害。对网络游戏的正确态度是:

A.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B.要限制网络游戏的发展

c.评价网络游戏的利弊要看其经济效益如何

D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0.在党中央提出的“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的指导下,我国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能源增长翻一番支撑国民经济翻俩番的目标。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方针,反映的道理是:()

A.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起了决定性作用

B.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D.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时间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1.下列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是:

A因地制宜

B唇亡齿寒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D.按图索骥

题号

0

答案

(三)探究题:

2.白纳乡是贵州省大方县有名的煤炭乡镇,白纳乡党委政府深知农业稳乡的道理,在大力加强煤炭工业这个农头产业的同时,不忘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民修建水窖,政府按照每口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修建龙峰靖德希望小许饿,政府出资10万元,引资22万元;鼓励少生优育,政府免除了二女结扎户子女9年义务教育的书杂费;改造农村电网、道路网,政府投入近600万元;还协调有关单位投资修建12个基站,使白纳乡通讯实现电信“村村通”……白纳乡党委政府的做法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人口素质通过、社会事业进步相互协调。

试从哲学角度分析白纳乡在本地建设中是如何做到统筹兼顾的。

四、走进生活

材料一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材料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探究提示]请你运用矛盾分析法结合当地实际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第2篇

本节课讲授的是第九课第二框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学会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的基本点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上采取这样的流程: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2、思考讨论;3、解决问题,提炼升华。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发问题的产生;再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努力摆脱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生成过程的做法,这样的上课模式比较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例如:情景设置:

外来物种的引入可以丰富本地的生物资源,但引入不当,就会造成生物入侵,产生严重的后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东北部,对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它的种子是靠风和鸟类传播。它最初是作为家庭花卉被引种于我国上海、南京一带,后来失控逸为野生,疯长于旷野路旁,并造成绿色灌木的成片死亡。“一枝黄花”已作为配花进入花卉市场,美称“黄莺”。对于能否销售“一枝黄花”,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争议颇多。

你是否同意在市场上销售“一枝黄花”?请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分析出——利:可以作为配花观赏 弊:破坏生态环境因为弊大于利,所以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一枝黄花”。从而引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多且较深,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无从下口”。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第3篇

一、以美好情感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校园生活是同学们共同的最近生活, 这里面许多典型的事情经常发生, 而这些事情后面却往往隐藏着许多大的哲学道理, 在他们的人生成长历程中, 留下了一些难忘的回忆, 如果对校园情景进行挖掘和整合, 与时俱进, 借助生活事件导入, 这岂不是最精彩美妙的教学导入吗?

我尝试利用最近的“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第九届元旦艺术节暨十佳家长表彰会”活动中的感人情景作为切入点, 以自己书写的通讯稿内容作为课堂导入。但课后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我却发现我以为离学生最近的生活实质上离学生的心灵相当远, 甚至是遥不可及。学生对“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第九届元旦艺术节暨十佳家长表彰会”活动进行猛烈抨击, 认为:“元旦艺术节是艺术, 这场活动就应该是一场完美而齐整的艺术盛宴, 可硬生生地抄袭来一大段机械、陈旧的教育作秀, 这样的活动让人心中如鲠在喉, 厌恶万分。”“与其列出妈妈十大奖项, 还不如给自己列出十大感恩回报。”同学们对这样的活动进行了质疑或彻底否定, 情感之激烈出人意料。

思考之后, 我发现我仅仅是从教材的文字层面和学生的最近生活去解读, 而没有从学生内心最喜欢的、深入观察和思考的生活中去寻找、佐证和探究导入, 从而导致学生强烈反感, 拒绝接纳。我以为用所有城乡学生熟悉了解的共同生活为导入, 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可没想到, 这些所谓共同的生活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大不一样, 与我最初的导入设想背道而驰, 我不得不思考大部分学生心中什么样的感情能引起共鸣。

经过与同学们的谈心交流和资料查询, 我决定选择一个让学生耳目一新的课堂导入。播放歌曲《红河谷》, 展示红河谷的图片, 讲述红河谷的故事。点题:只有离别, 才会思念。当我们离开家乡, 才会静静地思念起家乡千般好处, 当家乡风景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时, 突然发现, 她是那样的美。经典歌曲及其美丽的自然风景, 由此引起的思乡情感, 相对于耳熟能详的国内事例而言, 学生会觉得这部分“食材”更为新鲜;红河谷地区的日出图片, 梦幻般优美;再加上《红河谷》歌曲导入, 更多了一种浪漫色彩, 这样一下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了。

色彩斑斓的图片成就最佳视觉, 古今价值观念的碰撞刺激了敏锐嗅觉, 对自己和中国发展未来的深层次思考丰富了敏感味觉, 这样设计应该说具体翔实, 顺耳美目。但每个人都有审美疲劳, 何况万事万物都有其共性,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选择类似教学情境作为课堂导入, 学生看多了也会厌烦, 所以必须推陈出新。只有让课堂导入走进学生的心里, 他们才会乐意学习, 真诚接纳, 全力支持。

二、用励志故事导入振奋学生心情

励志故事导入会让哲学教学形象生动, 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贴切,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记和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增强师生有效互动, 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手段。我曾利用龙游人项青松的励志故事设置了课堂引入:

首先通过微视频《我们龙游人的骄傲》, 讲述了项青松从1983年带着374元钱来到龙游县城太平路开办宏声电迅电器修理铺开始, 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带有放大器的有源多方向频道电视接收天线, 宏声电迅电器修理铺建成了宏声电迅电器厂, 2003年, 项青松的个人资产达2.6亿元。这位发明家又研制出“自发电电动车”, 代表了国内电动车的顶尖水平。2010年企业效益年产值达到4个多亿。然后设置问题:项青松成功的关键之处在哪里?他转向开发电动车是利大还是弊大?

本想“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 可这段乡情并没有打动学生的心, 虽然学生对课堂导入充满新奇, 表现出一定的学习欲望, 但他们并没有出现我所预料中的那种兴奋, 就连项青松陪同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的那段视频也没有激发学生的豪情。我认为学生与项青松存在巨大的年龄差距、时代差距和地域距离。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对其“自发电电动车”理论产生重大怀疑, 认为他不就是“永动机”的再版吗?学生从内心里不认可他, 也不看好他, 说明课堂导入还是没有贴近学生心灵, 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尽如人意。

通过调查得知, 马云才是学生心目中的最伟大偶像, 淘宝等系列产品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我转而制作一个精美的微视频《最美浙江人》。现在任何人包括马云自己都以调侃他的外貌为乐。但回到20多年前, 马云没少为外貌发愁, 他曾经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 也梦想做警察, 统统因为外貌特征被拒绝。马云第一次高考, 尽管英语出奇得好, 但数学只得了1分, 全面败北;第二次高考, 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 但总分离录取线却差140分;第三次高考, 马云数学考了79分, 终于考上了大学。1994年马云决定辞掉杭州电子工学院大学教师职位, 下海创业, 没想到连续4次创业失败。2003年5月10日, 淘宝网成功上线, 但因为非典隔离, 场面极为寒酸, 风险压力巨大。但在马云的持续努力下, 2014年, 阿里巴巴以美国历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最高估值1748亿美元, 成为中国新首富。思考问题:马云成功的最核心因素是什么?他长相不俊, 为何称其为最美浙江人?

偶像派的励志故事一下就让学生的内心激动不已, 他们的学习激情得到大大激发, 活动参与也非常积极, 学习状态和效果也十分不错。

在认真研读课本后, 我深入社会和学生之中, 开展调查研究, 收集民意, 集中民智, 捕捉“金点子”, 寻找最有价值的励志故事教学导入情景, 最终能够科学设计出一个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价值导向化、学习全员性, 知识真实性、有效参与性、课堂高效性特点的导入。但励志故事只是一针兴奋剂, 它虽然可以在瞬间让你激情四射, 但时间一长, 就失去效力。要想让学生始终热爱哲学的学习,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哲学智慧, 感受哲学威力, 享受哲学魅力, 为哲学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三、靠文化活动导入调动学生情感

情景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 一个好的教学情景, 让知识呈现出趣味无穷、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起到“一切尽在不言中”良好效果。相反, 不良的教学情景会非常模糊、朦胧或者过于显眼, 起不到“红花需要绿叶扶”效果, 反而会出现“秦王嫁女”负面效应。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1]实践出真知, 政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实实在在地参与社会生活, 只有多一些参与生活的实践行动,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素养, 加深对思想政治课堂观点的理解, 提高辨别各种是非的能力, 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情景应当是能引起绝大部分同学共鸣的生活情景, 实践活动应当是人人想做、人人敢做和人人能做的益智趣味活动, 一个最精彩有效的课堂导入自然是这种教学情景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组合。

有情景、有活动的导入自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 以情景为载体, 借助学生共性生活事例,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是最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 我们还需要趁热打铁, 善于抓住教育教学契机。

在衢州这次老师冒险救人的事件中, 学生谈到了各种各样的选择, 在激烈争论中充满趣味和哲学味,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见义勇为不如见义智为, 见义智为不如预防为先”“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短促, 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生命是短暂的, 名誉却永垂不朽”“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等等, 我就想到2001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 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 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 说不清过了多久, 风起浪涌, 小船上下颠簸, 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 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 艄公又说:“有弃有取, 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 把“诚信”抛进了水里。[2]请问, 同学们愿意放弃哪个, 而拥有其他?先放弃哪个, 最看重哪个?这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身处青春期的高中生, 思想活跃, 敢于创新, 面对各种价值观的碰撞,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做出选择和评判, 并说出选择理由, 想说服他人做出同自己一样的选择, 美妙的情景和精彩的活动不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吗?这个创意顿时浮现在我眼前, 我决定选择用“生命、情感、责任、名利”四个词作为导入, 让学生自己对四个词语根据重要性进行排序并举实例说理由。果然, 在课堂上, 一展开导入就赢得满堂喝彩。

结语

高质量的课堂导入要充满生活气息, 离不开周密的课前准备, 教师要善于在备课中重视把学生生活中的“活水”引入课堂, 挖掘他们人生经历中特殊的时代生活情景, 巧妙地创设一些美丽鲜活的共性情景, 调动情绪, 引起共鸣, 从导入中引出思想政治课所要思考的问题, 引起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从而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教师用特有的洞察力和敏锐性观察学生生活, 从中捕捉到丰富而新鲜的教学素材, 这不仅可以营造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 也能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还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更能让学生的肺腑之言滔滔不绝。

作为高中生, 在进入课堂之前, 并非白板一块, 而是有着相当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能力, 自主意识、自我评判和自我选择能力强。所以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 站在学生的生活角度上, 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提取真正有益于理解教学内容的素材, 或者通过调查、观察、思考, 主动地从他们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把这些问题带进我们的政治课堂, 师生共同探讨、分析, 产生共鸣, 这才是有效政治课堂教学的最佳导入。

参考文献

[1]胡晓风, 等.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 (下半年) [J].陶行知教育文集, 2008 (4) .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第4篇

一、说大纲

大纲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要体现“三维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矛盾的客观性原理和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着重理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

点论。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继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的教育;从哲学角度进行加深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和进行全面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教育。

二、说教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主要通过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及关系的讲述,得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结论。本框题内容在辩证法系列内容以及全书架构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教学重点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确定依据:从理论上讲,第一,本框题的中心是正确对待矛盾,怎样对待矛盾主要是一个态度问题。第二,没有正确的态度,也就谈不到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矛盾,也就是说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坚持两点论。要教育学生坚持两点论看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科学态度。从实际上看,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没有掌握分析矛盾的科学态度。学生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思想,总希望自己的周围没有矛盾,经常回避和掩盖矛盾。

2.教学难点

对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理解及对两点论的运用。确定的依据: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看,因为两点论和一点论是哲学上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是对看问题时具体地看两点和一点的概括和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有时容易产生偏差,可能导致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矛盾。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看,怎样将抽象的理论用通俗的哲学语言分析清楚,是比较难做到的。所以这个问题不论是学生理解还是教师教学都是难点。

3.在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突破上,我通过多年的经验给学生总结了比较全面的关键词语,通过这些词语可以快速地进行判断,省时省力。比如,关于主要矛盾的关键词、俗语有:主要、重要、首要、关键、中心、重心、核心、突破口、第一要务、统筹兼顾、集中力量做……主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以及“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的工作方法。

關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键词、俗语有:

主流、方向、大局、大体、优势、实质、总体、主体、优点与缺点问题、机遇与挑战问题、一国两制问题、所有制问题、双刃剑问题、利弊问题等。

三、说教法

本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思想,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规律,对本课的重点问题,我采取的是典型分析法和问题引申法进行教学的,比如在讲主要矛盾问题方面,我引用了解放战争时期,全国战局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为什么选在锦州这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在讲矛盾主要方面问题上,我认真分析了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我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讲座、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同时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对于难点,我主要采取正反对比、例证说明和对话启发法进行教学。对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理解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讲授过程中加以正反对比说明,并以图表作总结,这样一目了然。对于怎样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主要采取对话启发法,启发学生使用正确的思维,在这一问题中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化难为易,有利于突出

难点。

四、说学生

高二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关注社会和生活,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在讲授本课时,贯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分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共赢”的学习方式,为此,我重视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思考评价、分析归纳、总结反思,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跃中领悟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五、说训练

本着加深重点和难点的理解,遵循知识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课上通过多媒体展示训练题,通过客观性题目即选择题以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全面理解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训练。通过主观性试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所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对于文科班的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然后留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课后思考,以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第5篇

1、导入新课:(3分钟)

刚刚我们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歌词是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这首词不仅给我们艺术上的美感,而实际上也能给我们哲学上的启示,特别是其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也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不同的事物包含的矛盾又是不同的,因而矛盾又具有特殊性。既然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那我们就应该学会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请同学们将教材翻到72页。(板书标题)

2、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吧,下面我们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对照我们的学习目标再把我们预习的内容整理一下,等一下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你们自主学习的成果。

(板书各分标题,学生派代表回答,教师点评)(3分钟)

3、我们已经从整体上明确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视频和活动来具体理解这些内容。

探究一 展示视频,小组讨论、展示,教师点评提升(4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看看它又主要说明了什么?

探究二 展示视频,小组讨论、展示,教师点评提升(8分钟)

4、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看到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具体分析某一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两点论;同时,因为它们的地位、作用不同,我们又不能把它们同等看待,必须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和主流,这就是我们所讲的重点论。所以我们说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分钟)

展示投影,板书: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已经充分理解了,那么在实际运用中怎样区分这两个原理呢?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动动手,根据我们的提示,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5分钟讨论,3分钟展示及点评,共8分钟)

6、经过刚才的比较,现在我们应该能在运用中区分这两点了。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前面在分析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时,我们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地位及作用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论,这里实际上运用到了另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说,在做事情时要具体分析复杂事物包含的各个矛盾,着重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解决好问题,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同时,我们又讲到在看问题的时候要具体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着重抓住主流,才能正确评价人和事,这也就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展示投影)那么,结合前面所讲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生活中,除了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钟)

7、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展示知识框架)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第6篇

本节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难理解。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的困惑,引发学生探究问题,通过师生对话,组织探究活动。与中国目前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的矛盾分析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避免思维片面性和行动的盲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通过对立统一观点学习,理解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三、教学重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五、教学策略

情景陶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什么是矛盾?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3.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具有特殊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用矛盾的观点正确看待我们个人及国家的问题。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困惑的“我”

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二以来,困扰你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哪一个是最主要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学习与休息 身体健康与否 人际关系问题(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

心情的好坏 理想与现实 学与玩 感情问题亲近与疏远 得与失 学习进步与退步

青春期的你们要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学习上的,心理上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等,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习的进步与退步问题。

哲学上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板书设计)

教师提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其中在事物的发展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是?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

那么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一帆风顺呢?

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一

一个高中生的困惑

我的成绩在年级里还算优秀,但近期在人际方面我一直很苦恼,很苦恼,很苦恼……我总觉得身边的人会讨厌我,有时候和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说话,也会出现说两三句就尴尬的局面。我总会突然感觉落寞、孤独。有时候觉得累了,自己这样好傻,像个小丑。如果我也有能够主动找我玩的朋友就好了,总是这样想,上课有时候精力不能集中。

1.请结合自己的感受,用哲学的观点为该同学的困惑出谋划策。

2.目前的你除了抓好学习,还应该处理好那些关系?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一、三同学向后转与二、四排同学合作,分成4个小组),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该同学应该增加些业余爱好,主动与同学交流,否则的话搞不好人际关系,就会影响学习。这时候人际关系成为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近期由于天气骤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加上空气干燥,感冒人数增加,有的个别学校个别班级出现因感冒停课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上课。身体健康成为第一重要,这体现了哲学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提问:

学习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可是在学习中由于自控力的问题,容易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比如学习中的学与玩的问题,尤其是网络游戏。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一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二

目前,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悄然走进中学生的生活中。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但也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对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进行利弊分析,表达你的观点并说明你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手机的利:获取大量有利信息;方面上下学途中与家长联系,等等

手机的弊:玩游戏影响听课质量;考试作弊;助长学生攀比成风,等等

我们的观点是可以带手机进校园,从利弊这一对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可以带手机进校园,但进校园必须关机,有事可以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联系,否则的话,影响学习,利变成了弊。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板书设计)

在同一矛盾中,矛盾的双方有一方占支配,起主导作用,我们称之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手机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我们称之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总结: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既要抓主要的,又不能忽视次要的。高二阶段既要搞好学习,又要抓好身体,正确处理好学与玩的矛盾。

即哲学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板书设计)

多媒体展示

课堂练习

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和支流

2.“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②抓主要矛盾

③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教师提问:现实生活中,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在一个复杂的事物中,不止一对矛盾,有许多对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甚至多个。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有一个占起主导作用,另一个被支配地位的,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判断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一些重点词语:

“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

“牵牛要牵牛鼻子”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判断性质”“占主体(流)”

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识别依据。

教师提问: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社会主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国家大事。请同学们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本届政府的难题,分担的困难。

多媒体展示

视频1 政府的首要任务

合作探究三

在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打好发展“持久战”。

1.列举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主要矛盾是什么?

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2.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

学生小组合作,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

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城乡矛盾等

改革与保守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分配上贫富差距的矛盾

国际关系:和平解决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的矛盾及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其中,中美关系是主要矛盾,首先解决好中美之间的矛盾,利用美国的大国地位,既有利于我们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又有利于我们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

历届四中全会都把经济作为主题,而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基于目前的形势: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减速换挡,人均GDP有望7000美元)和矛盾突发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保障。

从个人到国家,不同时期矛盾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哲学上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板书设计)

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四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是在生活中往往出现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

列举生活中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它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多媒体展示

形容不顾自身实际,盲目模仿别人的: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形容不切实际,主观臆断、空指挥:

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一刀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反四风: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甚至败坏社会风气。

不论社会的分工如何,每个公民的能力有大有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

多媒体展示

视频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小苹果版)

合作探究五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倡公民从生活小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当中遵守基本的为人处事之道,遵守基本的职业守则。

请你结合视频中所涉及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分别概括不同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教师 教书育人 因材施教

医生 治病救人 对症下药

交警 维护交通 安定有序

农民 种好地 绿色食品

政府人员 为人民服务 依法行政

司法人员 公正司法 秉公办事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多媒体展示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你生命中的狼,

让你做了一只有成就的羊!

羊和狼本身是一对矛盾,正是狼成就了羊。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酒,饱含酸甜苦辣,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会感恩,感恩在人生路上帮助你的的父母、老师、朋友……

感谢在工作和生活中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和自信。伤害你的人,同时也磨练了你意志;欺骗你的人,同时也增长了你见识;陷害你的人,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能力;遗弃你的人,同时也教训了你自立;养育你的人,给予了你生命;培养你的人,传给了你智慧。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第7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中的第二框内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学习的“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通过本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全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较难理解。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2.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身边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二)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五、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教师启发、引导、讨论、练习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1.学生自学主要运用于内容较浅,学生容易读懂,《教学大纲》只要求识记的知识,力求用较短的时间快速达到学习要求,为重、难点教学留有余地;

2.教师的“讲”对于把握概念、理清思路、弄清前后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学生,使其能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有赖教师的“讲”;

3.学生的“议”适用于对知识要求难以理解的问题。为达到检查教学效果的目标,及时巩固知识,有待学生的“练”;

采用读、讲、议、练相结合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指导思路

1.自学思考问题的思路; 2.辨证思考问题的思路; 3.分析实例问题的思路;

4.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七、教学运用手段

采用贴近生活的实例,讨论方式等教学手段,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八、说教学内容及程序

(一)复习提问:什么叫联系?什么叫普遍联系?(学生回答略)(2分钟)

(二)导入新课: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提问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故事,这里所讲的矛盾和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不是一回事呢?本课学习完之后,同学们就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三)讲授新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1.矛盾的含义 2.对立的含义 3.统一的含义

4.正确理解矛盾含义应注意 矛盾的含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辅助文,思考并回答: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反相成的事物和现象?这些关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且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日常生活中还有上下、左右、大小、好坏、利弊、动静等都具有这种相反相成的关系,这说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存在于同一体中,不可侵害并且当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即这两个方又是统一的。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

学习中就是有苦也有乐,苦乐是一对矛盾。苦:学习任务,升学考试压力,受到教师的批评;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可见,学习是苦与乐相互依赖的事情,可谓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乐急对立又统一。请同学们记住:从哲学观点看,做任何事都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贪图安逸终将碌碌无为,要实现自己的崇高的人生价值,尤其要艰苦的拼搏和不懈的努力。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列宁语录,让学生分析它的含义

教师分析: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可见对立统一在辩证法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呢?

设疑:能否将对立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斗争、冲突?矛盾双方对立的含义怎样正确理解?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哲学上讲的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它具有广泛的意义,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成多种多样,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对立、斗争,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只是哲学上所讲的斗争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对立”是指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板书)

矛盾双方的关系除了对立的关系,还有统一的关系,那么什么是矛盾双方的统一呢?学生阅读教育,自学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性,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存与一个统一体中。

让学生依据书中的漫画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含义是什么?并且再举几个事例说明。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磁铁中南极和北极的关系,生物体中的同化和异化的关系,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等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含义就是不可分割性。漫画中滑轮上绳子两端的人谁也不敢剪断绳子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含义,就是它们的不可分割性。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辅助文和小栏目,分析说明矛盾双方的地位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同学讨论

教师归纳: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中可以看出,矛盾双方的地位并不凝固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并不是虚幻的、任意的。没有条件,矛盾双方是不可能转化的。

“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板书)

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最重要的条件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招待党的基本路线。作为21世纪的青年,为了祖国富强,更要自觉刻苦地学习,艰苦奋斗,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推动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懂得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的基本含义,对理解矛盾的含义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哪些?

学生浏览教材,教师提问 投影仪打出应注意的几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还需注意(板书)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学生阅读教材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师分析:从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投影仪打出:

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以学校为例说明此观点。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1)学生内部有教与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学与后勤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2)在学校外部,有学校与街道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由于事物范围大小的变化,原来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果范围缩小了,就变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反之亦然。

投影仪打出:

3.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学生讨论逻辑矛盾的含义及危害,提示辩证矛盾的特点。教师分析归纳。

本课小结:(5分钟)

请一位同学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再分别请同学回答矛盾的含义、对立的含义、统一的含义,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概念应注意的几点。

课堂练习:(1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中,符合矛盾观点的有 A.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后也 C.和谐,就是美和善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2.你在接受别人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为你服务的人,因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有时是可以分割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 3.“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都是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C.事物的对立就是统一,统一也就是对立

D.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分析说明题

2013年3月22日—3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俄国,中俄之间重申了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这种建设性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明确、更加稳定。请你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中美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够建立和发展建设性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布置作业:

简要说明矛盾的科学含义。

九、板书设计

一、矛盾的含义

1.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3.统一是指一定条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二、三点注意 1.不可分割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第8篇

关键词:温瑞塘河,整体与部分,联系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2.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 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哲学意义上的联系的含义,但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 。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3.整体与部分功能不同。

4.如何把握系统及其特征。

四、教学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经典名言名句,结合基本地理常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结合教师讲授,使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教学过程】

活动1:首先,咱们一起看几张图片,大家猜一猜图片中分别是温州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图片和大家的亲身感受,让学生知道温州最近几年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确发生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14年以来温州一直努力地在做一件事情———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引出创建 全国文明 城市是温 州900万人共同努力的目标。由此可见世界上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从而明确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

活动2: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家知道温州的母亲河吗?

生:温瑞塘河。

多媒体展示温瑞塘河的材料。

1.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埏、白象、帆游、河口塘、塘下、莘塍、 九里,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公里。(注:一直有百里河塘,入河捉鱼的美称。)

2.温瑞塘河不同河段对温州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师:温瑞塘河与各河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师:那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 分?请大家先 完成一个表格。(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得出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区别。

师:整体和部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设计意图]由整体和部分在材料中的体现得出二者是相互依赖的。

活动3:继续展示温瑞塘河的材料。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温瑞塘河的部分河段出现了污染,尤其在一些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集中的河段,污染尤为严重。2000年时5类和劣5类河段就占了85%。最终导致了温瑞塘河的变质。

2.温瑞塘河的变质又致使其他河段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师:温瑞塘河作用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

[设计意图]引出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

活动4:继续展示温瑞塘河的材料。

一是水体污染越来 越突出。由于生活、工业、农业等污水长期大量直排入河,河道水质日益恶化。

二是河床淤积严重。由于长期缺少河床疏浚,加之流域内水土流失等,导致河床变浅,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

三是填占河道现象十分普遍。随着城市 经济的发 展,城市建设以及 房地产开 发等填占 河道现象 十分普遍,致使沿河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是文物古迹受损严重。多数古建筑年久失修,有些文物古迹被厂房侵占或被垃圾填塞。原有的塘河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正在渐渐消失。

[合作探究]先对学生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记录员、发言代表。

[探究任务]根据温瑞塘河的污染原因,结合实际分别从政府、企业、居民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治理和保护温瑞塘河。

[设计意图]由温瑞塘河的合理治理知道只有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种情况下的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又称为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从而推出系统的含义、特征以及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

活动5:布置课后作业。

结合温州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一个领域,运用联系的方法,想一想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该领域的不文明现象,从而更好地促进温州文明城市的建设。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一些鲜活的事例、图片来说 明问题, 告诉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来看,这堂课在教学设计上逻辑清晰,过渡自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这堂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图片、对话、讨论等活动使课堂保持活跃的气氛,体现了快乐学习、快乐教育的理念。2利用本地资源自创学案、自创课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增加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加深了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理解。

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再看课堂教学录像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的发言有许多精彩之处,但笔者并没有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及时充分的肯定。这是笔者今后应该注意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第9篇

[关键词]温瑞塘河整体与部分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87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2.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哲学意义上的联系的含义,但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3.整体与部分功能不同。

4.如何把握系统及其特征。

四、 教学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经典名言名句,结合基本地理常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结合教师讲授,使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教学过程】

活动1:首先,咱们一起看几张图片,大家猜一猜图片中分别是温州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图片和大家的亲身感受,让学生知道温州最近几年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确发生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14年以来温州一直努力地在做一件事情——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引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温州900万人共同努力的目标。由此可见世界上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从而明确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

活动2: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家知道温州的母亲河吗?

生:温瑞塘河。

多媒体展示温瑞塘河的材料。

1.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埏、白象、帆游、河口塘、塘下、莘塍、九里,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公里。(注:一直有百里河塘,入河捉鱼的美称。

2.温瑞塘河不同河段对温州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师:温瑞塘河与各河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师:那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请大家先完成一个表格。(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得出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区别。

师:整体和部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设计意图]由整体和部分在材料中的体现得出二者是相互依赖的。

活动3:继续展示温瑞塘河的材料。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温瑞塘河的部分河段出现了污染,尤其在一些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集中的河段,污染尤为严重。2000年时5类和劣5类河段就占了85%。最终导致了温瑞塘河的变质。

2.温瑞塘河的变质又致使其他河段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师:温瑞塘河作用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

[设计意图]引出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

活动4:继续展示温瑞塘河的材料。

一是水体污染越来越突出。由于生活、工业、农业等污水长期大量直排入河,河道水质日益恶化。

二是河床淤积严重。由于长期缺少河床疏浚,加之流域内水土流失等,导致河床变浅,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

三是填占河道现象十分普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填占河道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沿河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是文物古迹受损严重。多数古建筑年久失修,有些文物古迹被厂房侵占或被垃圾填塞。原有的塘河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正在渐渐消失。

[合作探究]先对学生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记录员、发言代表。

[探究任务]根据温瑞塘河的污染原因,结合实际分别从政府、企业、居民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治理和保护温瑞塘河。

[设计意图]由温瑞塘河的合理治理知道只有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种情况下的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又称为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从而推出系统的含义、特征以及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

活动5:布置课后作业。

结合温州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一个领域,运用联系的方法,想一想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该领域的不文明现象,从而更好地促进温州文明城市的建设。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一些鲜活的事例、图片来说明问题,告诉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来看,这堂课在教学设计上逻辑清晰,过渡自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这堂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通过图片、对话、讨论等活动使课堂保持活跃的气氛,体现了快乐学习、快乐教育的理念。②利用本地资源自创学案、自创课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增加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加深了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理解。

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再看课堂教学录像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的发言有许多精彩之处,但笔者并没有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及时充分的肯定。这是笔者今后应该注意的。

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细、难,因此,需要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同时,课堂上对“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和“ 如何把握系统及其特征”这些难点的分析应更加具体形象些,以利于不生理解;在练习题目的讲解上,应多些解题技能训练。

上一篇:安全伴我在校园作文有哪些-我把安全带回家下一篇:2011民主生活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