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弟子规范文

2024-05-27

力行弟子规范文(精选8篇)

力行弟子规 第1篇

力行《弟子规》故事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学习《弟子规》,并背诵下来这1080个字,了解其意义,字字是真理。接下来,我和妈妈一起约定力行《弟子规》,并用《弟子规》来约束我们一家三口的所言所行……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 ,勿模糊。”妈妈要求我读书、背诵、说话都要做到这句话,我要改掉朗诵太快、吐字不清楚的缺点!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爸爸夸我说,这句话落实得非常到位,是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让我继续努力。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一次妈妈翘起了二郎腿,我背出了这句话,妈妈知道了,立即端正坐好并连声说:“好孩子,能学以致用了,谢谢你的提醒!”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爸爸答应我周末带我出去玩,结果又临时有事,没有去成,我说出了这句话,爸爸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等有时间一定补上。”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嘴里诵着这句话,心里想着家中的不清洁,我和妈妈开始了家庭卫生的整理收拾,母子俩干得热火朝天,越干越来劲,整理好了,家中焕然一新,心情真舒畅!爸爸回家夸我们真能干!一家人相约: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做!

“列典籍 ,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句话提醒我们看完书,放回原处。“方读此 ,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始有终,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

学习并力行《弟子规》,好处太多了,它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学习、该怎样处事、该怎样做人。就让我们认真学习,反复诵读,逐一落实吧!通过学习让我们期待: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力行弟子规 第2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一年级养正班的xxx。今天我的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弟子规》力行分享。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一本经典书籍——《弟子规》。它告诉我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

《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应答。记得以前爸爸妈妈叫我,我总是装作没听见,只管玩自己的。学习《弟子规》以后,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对父母的不孝顺,并且努力改变了这一缺点。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出门要告诉父母,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但我却不止一次出门忘记和家人打招呼,让父母着急,并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次。读过《弟子规》后,我知道自己做得很不对,以后出门我都会主动和家人打招呼了。

读《弟子规》,做好“弟子” 第3篇

动, 帮助我们实现幸福人生。近年来, 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 与《弟子规》的最早编著者李毓秀同为山西河东人的李安纲教授, 怀着一颗至诚至爱的学者之心重新编写了这本书。李安纲教授认为, 《弟子规》高度概括、展示了人类个体进入社会所必须装备的道德体系和智慧武器, 并且可以身体力行, 行之有效。

“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孝、悌、谨、信、爱、亲, 文, 这七点是孔子教育学生的要义, 更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父母想念儿女就像流水一样, 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 风吹一下, 树叶就动一下, 风不吹, 树叶就不动。这样的描述透露出当代人对人伦关系的的忧心忡忡。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对父母的敬与爱注入我们的整个生命, 让它如流水般绵长?读《弟子规》, 幸福人生从“孝”开始。

李安纲教授编写的、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弟子规》, 是一本薄薄的小书, 但李教授不仅将原文加以注音, 设“句解”阐释每条规矩的意义, 每一篇后设“篇讲”论说全篇大义, 还将三字规矩翻译成七句白话, 几乎把每条规矩的出处都做了明确标注。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但对初读这本书的读者十分有益。这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人们知道《弟子规》是清朝人编著的, 便以为书中都是满人的规矩。实际上, 《弟子规》中几乎每一条规矩都源远流长, 早自先秦的《易经》《论语》, 近自清朝的《宋元学案》《传家宝》, 所有的规矩都是数千年来老祖宗的经验。可以说, 《弟子规》是颠扑不破的人生大智慧。

这种理解未免有些片面。也有人把“弟子”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 认为“弟子”就是社会成员, 《弟子规》就是人人须遵之规, 这种说法对“弟子”的概念有了更广泛的理解, 但却过于笼统。李安纲教授的《弟子规》不仅对“弟子”的概念做了深入分析, 还阐明了“弟子”的社会关系, 这是该书的突破点。李教授认为, “弟子”包含“为弟为子为弟子”三个概念, 即弟弟、儿子和弟子, 其中涵盖了弟弟跟哥哥、儿子跟父亲和弟子跟老师三种关系, 这也是基本的社会关系——我们在社会中至少扮演着“弟弟”“儿子”或“弟子”中的一种角色。作为“弟子”, 要时刻谨记老师的教导;作为“儿子”, 要终生孝敬父母;作为“弟弟”, 在家要爱戴兄长, 到了社会要用悌道与四海的兄弟相处。因此, 《弟子规》就是对社会中的我们的规劝和告诫,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李教授在解读《弟子规》时, 谈古论今, 不仅讲述了规矩的背景故事, 还列举了发生在当下的事件加以解释, 这是该书的创新点。“冬则温, 夏则凊。晨则省, 昏则定”, 这是孝敬父母应该做到的。该书不仅引用了“黄香扇枕温席”和“周文王给父亲请安”的故事, 还讲述了现在社会一对经商的母子学习了《弟子规》, 儿子为母亲洗脚的感人故事。这让我想起一则曾感动过无数人的公益广告:小男孩看着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每天为奶奶洗脚, 也端来满满一盆水, 用稚嫩的声音对母亲说:“妈妈, 洗脚!”孝, 出自天性, 不是矫揉造作。

力行《弟子规》,学做文明人 第4篇

——摘自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一、不负家长重托,坚守教育本质

在每一年的新生入学仪式上,我们的老师,都会面对无数家长的叩问:“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少年?”身负家长的重托,我们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六年以后,我将还给你一个懂规矩的少年。”

也许,你会问:鱼洞二小,巴渝名校,为什么如此强调规矩呢?身为校长的我,为什么把教育的切入点放得这么低呢?

“教师职责的第一位就是传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传道”的功能被严重削弱,导致我们的学生自由生长,不懂规矩,不守规矩!

对此,我们学校应该做些什么呢?

鱼洞二小,是历史名校。学校不缺优秀的师资队伍,学生不缺优异的文化成绩,我们不缺先进的多媒体,我们的学生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可谓多才多艺。我们缺少的是孩子守规矩。社会再浮躁,我们都得回归教育的本真:教化育人。行走再匆忙,我们都得遵守处事的原则:懂得规矩。学习任务再重,我们都得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不能做?怎样做才是对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应该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因。

成长的基因,我们应该到传统文化中去找寻。经过反复考证,我们找到了规范孩子言行的读本,它就是《弟子规》。《弟子规》全文仅1080字,列述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它不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样高大上的口号,而是具体可操作的表达,比如:“父母呼唤,要马上答应”“吃饭行走落座,要礼让长辈”“说话声音不能太大,斗闹场所不去围观”“书房书桌要干净,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等等。此书,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此书,涵盖了做人的根本,被誉为人生的第一规!

儿童在十三岁以前,天真未泯,禀性醇厚,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这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我们要利用这段黄金时间,引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我们的学生。那么,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这是我们小学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

二、学习《弟子规》,唤得弟子归

我们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以《弟子规》为依托,开发了校本德育课程:力行《弟子规》,学做文明人。

几年来,围绕《弟子规》,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种形式解读《弟子规》,持之以恒践行《弟子规》,推陈出新展示《弟子规》。

在家里,我们给每个孩子发放了“养成教育记录表”,让家长督促孩子,在家养成好习惯;每一学期,我们都会给孩子布置亲情作业,让他们在家孝敬长辈,学会待人接物。《弟子规》的第一课就是《入则孝》,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地做到尊重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呢?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晒晒我的亲情账单”主题活动,学校下发了一张亲情账单,让孩子和父母一起算算从出生到现在,他们一共用了父母多少钱。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算了一笔亲情账,爸爸妈妈在我身上竟然用了40多万元。我被计算出来的结果吓了一大跳,小小年纪,我就用了妈妈那么多的钱。我永远也报答不完父母对我的爱。我想:我现在只能用优秀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不提过分的要求,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孩子朴实的语言,让我们坚信: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引导孩子去发现爱、感受爱,更要唤醒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爱。

在学校,老师带领孩子们走楼梯,让他们体会“右行礼让”,懂得秩序的重要;同学之间会相互提醒: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学校定期评选“友爱弟子”“文明弟子”,让孩子发现身边的榜样;开展主题班队课,让孩子们领悟诚信的重要性。我们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体验感恩活动。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依次向婆婆、爷爷鞠躬,感谢他们的付出;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感谢他们的呵护;给老师一个标准的队礼,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是盲目地推崇,而是创造性地传承。我们知道,活动,是德育最好的载体。面对《弟子规》,我们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巧妙地融入各种活动。下面,我以“外出拉练”为例,向大家介绍《弟子规》对孩子们的影响。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都会组织孩子们外出拉练。三个校区,4500多名学生,徒步走完17公里的路程。连续三年,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如此遥远的行程,如果没有规矩作为保障,我们不可能圆满完成拉练任务。令人欣喜的是,平时开展的《弟子规》实践活动,让我们的活动井然有序,不仅安全地完成了活动,还让每一个孩子有了满满的收获。

活动之前,孩子们设计宣传海报,制作拉练攻略,组建小团队,到超市购物,和家长一起制作美食。一位家长在短信中这样反馈:准备的过程,孩子们学着规划、动手实践、学会分工、懂得合作。准备的过程,就是孩子自我体验、自我教育的过程。

当孩子们喊着洪亮的弟子令出发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不仅开心,更有着对集体的那份归属感、自豪感。当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通过马路的时候,他们的眼中,不仅是兴奋,更有着对规则的遵守与敬畏。

在活动场地,孩子以班级为方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时而安静地倾听老师的讲解,时而活蹦乱跳地做游戏。纯真的笑靥,荡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欢声笑语,回荡在晴朗的天空。五(1)班的××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外出拉练让我明白:快乐,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关心的基础上的。安全,是建立在自我约束、遵守纪律的前提下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所到之处,没有破坏景观雕塑,没有伤害花草树木。他们的背包里,装着塑料手套,装着垃圾口袋,准备这些,为的是不留下一片垃圾。如何做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孩子们的必修课。经历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已经学到了。

拉练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自制感谢卡。感谢家长的支持,校警的呵护,老师的陪伴,同学的帮助。稚嫩的文字,浓浓的深情,这不正是最好的感恩教育吗?

三、培养良好习惯,建设德育品牌

德育,是什么?德育,不是空洞的口号;德育,不是挂在墙壁上的标语。德育,是盐,不能直接放在嘴巴里单纯地吃,而是要让其溶解在食物中,慢慢地品。

力行《弟子规》,学做文明人。这是鱼洞二小德育建设的一个品牌,也是鱼洞二小着力打造的一个行为标志。因为,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真切的体验中,孩子们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在丰富的活动中,孩子们经历了真实的成长。

力行《弟子规》,培养文明人。这是鱼洞二小200多名教师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鱼洞二小虽是“高大上”的名校,却始终把“传道”放在第一位。“美丽二小,魅力教师,快乐孩子”,美好的愿景目标,从良好的行为规范开始。

学习《弟子规》,培养懂得规矩的孩子,是我们对家长的承诺,也是我们对社会的一份担当。

教育的魅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我们坚信:

当孩子们有了良好的习惯,他们才可以更好地出发;

当孩子们有了优雅的举止,他们才可以从容地成长;

当孩子们心中有准则,脚下有行动,他们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教育、自主学习;

当孩子们有了传统文化的根,他们才可以自信地走在“做自己,更精彩”的路上。

参考文献:

翁根俊.孩子的第一次:《弟子规》力行记[J].小学德育,2010(03).

学习力行《弟子规》 第5篇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弟子规》力行表 第6篇

☆ 起床之后 不让父母着急

1、闹钟一响,我马上起床。(朝起早 父母呼 应勿缓)

2、我自己叠被子。(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3、向长辈请早安。(晨则省 昏则定)

4、主动刷牙洗脸。(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5、自己穿好衣服。(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6、穿衣整洁大方即可,不挑名牌服装。(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上学 力行学文

1、出门前向家人告别。(出必告 返必面)

2、路上见长辈或老师主动问好,对尊长要恭敬,有礼貌(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餘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3、要善待他人,在校与同学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兄道友 弟道恭 事诸兄 如事兄)

4、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或作笔记下课再请教老师。(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5、老师所教内容,自己懂的如果其他同学请问要耐心讲解,别人会的而我不会,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6、说话要诚实谨慎,守信用。(凡出言 信为先)

7、上课及自习时能认真听讲、安静学习,不影响他人。(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8、不给同学起外号或说不文明语言。(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9、赞扬别人的优点,不评论宣扬别人的过错、缺点。(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扬人恶 即是恶 见人善 即思齐 见人恶 即内省)

10、与同学互相勉励进步,同学朋友有过错,找时机悄悄地提醒。(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扬善于公堂 规过于私室)

11、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与同学不打闹,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身有伤 贻亲忧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12、要爱护环境,保持教室及校园整洁,认真做好值日工作。(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13、做错事情后要勇于承担责任,学会认错,并且要及时改正(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14、每天必须要做一件好事(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15、一周之内必须要为长辈洗一次脚(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16、每天尽可能的多帮助同学,为班级和学校服务(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17、每天务必要勤奋学习,不得偷懒;每天都要进步(父母命 行勿懒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放学一回到家 把快乐带给家人

1、一回到家,会跟家人问好。(出必告 返必面)。

2、将衣服鞋子摆好,不乱丢。(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3、把书包放在固定位置,不乱丢。(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5、每天至少要做一件家务。(亲所好 力为具)

☆做功课 不增加家人负担

1、不看电视,主动做功课,不用人催。(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2、不会一边做,一边玩。(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3、书放正,人坐正,字写正。(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4、做完一件事,再做第二件事。(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5、做完功课,收拾好书籍文具。(列典籍 有定位 读看毕 还原处)

6、整理自己房间,使房间整洁、卫生。(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7、选择益智、提升道德品质性的课外书,不看打打杀杀、情情爱爱的各种污染心志的书和电视节目(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 让他们欢喜

1、拿拖鞋、倒茶水。(冬则温 夏则清 亲所好 力为具)

2、分享在校发生的事,汇报自己的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闻誉恐 闻过欣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3、父母、老师、同学忙碌或处理事务时不打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吃晚饭 全家和乐融融

1、帮忙拿碗筷、端菜。

2、请长辈先用餐,自己再开动。(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3、不挑食、不多吃;不吃垃圾食品。(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4、夹菜给长辈。(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5、饭后帮忙整理。

☆ 玩游戏 兄弟和睦

1、做完功课再玩游戏(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2、跟兄弟姐妹、同学和睦相处(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3、不争吵、不打架、不惹是生非(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4、不欺负同学,不恃强凌弱,要以德服人(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5、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同意,并且要及时归还。(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6、每天都要亲近善友、益友,远离损友、恶友(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睡觉前 让父母放心

1、睡前先将书包整理好,再上床。(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2、完成功课后要及时休息。

大八班 力行弟子规 第7篇

冯铁刚

“星期二的值日生做值日”张老师说完,小值日生们就有条不紊的做起了值日。有的擦桌子有的发盘子有的发筷子。其他的小朋友在水房排着队在认真的洗手。洗手后做到座位上没有打闹,没有乱摸。这时张老师去打饭了,我请小朋友背诵《弟子规》,“置冠服,有定处,勿乱顿,致污秽,列典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张老师打回饭,值日生喊起立,“谢谢张老师,张老师辛苦了”。鞠躬敬礼。张老师说请坐后,小朋友们安静的等待老师盛饭。我给小朋友们提要求,吃饭时不撒饭,不掉饭粒,不说话,不着急的吃饭。第一桌来盛饭,小朋友安静有序的拿碗过来盛饭,没有一个拥挤的人。吃吃完饭,小朋友自主的到水房洗手漱口擦嘴。再看桌子上没有残渣,地上也没有掉的残渣。值日生很容易的就做完了值日。这是我们学习弟子规、力行弟子规后的进餐环节。

在初学《弟子规》时小朋友每次吃饭都是老师不断的提要求,小朋友还会出现很多撒饭,说话打闹的情况。幼儿背的很流利。但背完《弟子规》并没有明显的进步。《弟子规》是许多好习惯培养的范本,怎么学习了不管用。我们就进行了反思,学习《弟子规》是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就是要力行,按着《弟子规》说的去做。

我们让幼儿理解他们背的意思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幼儿理解以后请他们说说自己在家做的好不好,在幼儿园做的好不好。对自己的作法进行反思。然后我们与家长互动晚上留下作业在家里边做一件力行弟子规的小事,做完后请家长以作业形式写出来第二天早上交回来,老师对交回作业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家长在家里边也要对小朋友的行为进行表扬。在幼儿园老师也按照《弟子规》的内容进行要求,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弟子规内容。比如,吃饭环节学习吃饭的要求,请小朋友互相监督互相督促,达到共同的进步。

《弟子规》之我见 第8篇

从“首孝悌, 次谨信”可以看出, “孝”和“悌”是圣人训中最根本的东西。孔夫子在《孝经》中说:“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由所生也”。所以“孝”是一切德性的根本, 也是圣贤教育的起点。“孝”是一个会意字, “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上一代, 子是下一代, 上下两代融为一体即为“孝”, 所以上下两代不可分。“孝”字又像儿子背着老子, 老子为儿子指引方向, 二者紧密相连。在对孝的认知上, 狭义范围的理解是对自己的家族的长辈和父母行孝、尽孝, 也就说“孝”只是针对家族、血缘关系而言的。但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个广义层面理解的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人们要有“博孝”, 对待他人的长辈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

人们常说:“清清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 是力求从自身做到“清白和干净。”实践证明, 一个人只是想自身清白和干净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在大千世界里, 你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万事、万物、万情、万欲会每时每刻影响着你, 改变着你。只有真正明白了清白做人, 干净做事是需要后天养成并自我修炼的, 你才能踏上“推天道而明人事”的正途。这里所说的“道”即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 它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走向繁荣智慧的源泉, 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 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而传统文化所说的“孝悌忠信、礼仪庸耻、仁爱和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德、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真诚恭敬、淡泊勤俭、谦虚守礼、责任智慧”等, 这些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德, 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道”, 也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精神, 而中华名族精神的核心就是“孝悌之道”。

古人修学讲求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 以知为行, 知决定行。明武宗正德三年,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 首次提出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 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而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以及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凡事要学以致用才能帮助自己不断地提升德行和学识。《弟子规》要求我们活在当下, 引用孔老夫子的“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延伸出另一个涵义“在其位谋其政”, 即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才能找到自己。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严格认真的审视自己的行为, 克服自己的懒惰;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怀有一颗虔诚、感恩之心, 让我们的心脉和古圣先贤的心脉一起跳动;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要有一个颗“知耻”之心, 曾子曰:“耻之于人大矣”。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要生发“勇猛”心, 子曰:“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当我们捧读经典时, 应该把《弟子规》当成表演的教材, 将剧本演出来给大家看看, 从中体悟人生的收获和喜悦, 将阅读《弟子规》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 “熟完而勉行乎, 勿自旷也”。

每个人对《弟子规》的认知不同, 各有千秋, 就像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 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有一样是不变的, 那就是圣贤的慈悲化世心静。修习《弟子规》要举一反三, 一闻千悟, 一听“父母呼应勿缓”就应该想到, “事诸父, 如事父”, 普罗众生犹如父母。只有这样才能把弟子规做圆满, 百分百落实。听闻《弟子规》更不能以偏概全, 靠自己有限的理解和知识, 妄加评判, 歪曲误导。“只有增强信心, 一门深入, 长时熏修, 知行合一, 才能潜心修正自己的心地、言行, 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 让人受益匪浅。首先在意识得到增强, 领悟到每天应该做哪些事, 不应该做哪些事, 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 不应该做哪些事, 怎么做好, 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 是教育小孩子的, 对成年人没有多大用处, 但是《弟子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 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 历久不衰, 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下, 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更加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弟子规》作为一种文学阅读, 可以净化心灵, 仿佛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 让人明白要克服惰性, 必须自己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为同学做好表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力行弟子规】相关文章:

身体力行推动社会进步05-09

学史力行的论文题目04-06

借黄河金三角之力行扬帆发展之路——合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09-13

上一篇:给远在英国同学的一封信下一篇:软件开发三方合作协议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