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2024-07-14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精选6篇)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第1篇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为确保辖区一旦发生登革热疫情能迅速、有效、有序地组织处置,把疫情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卫生部印发的《登革热防治方案》、《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登革热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卫生部行业标准,WS216-2008)、《登革热现场调查处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广东省卫生厅、省爱卫会印发的《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和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XX市预防控制登革热方案》,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预案,指导和规范社区范围内发生的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

二、登革热疫情分级

2.1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区(县级市)首例本地感染病例;或一个区(县级市)发生暴发疫情;或一周内在一个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内,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但未达到较大级别的。2.2 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一个区(县级市)发生的暴发疫情有扩大趋势;或两个及以上区(县级市)发生暴发疫情;或一周内在一个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内,登革热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但未达到重大级别的。2.3 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一周内在一个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内,登革热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的。2.4 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卫生部或省卫生厅认定为特别重大级别的。

三、应急组织及其职责 3.1 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3.2 医疗救治专家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 3.3 预防保健与疫情报告小组:XXX 3.4 医疗救助中心:中心全体工作人员。3.5 物资安全保障组:XXX 3.6工作职责

1、做好疫情、病情报告工作。

2、加强院内的防蚊灭蚊工作,防止院内传播。

3、组织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5、采集标本,送指定的登革热检测实验室检验。

6、加强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

7、组织做好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无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5.1 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启动

根据国家、省、市、县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预警要求,直接由领导小组启动,或由社区及医院临床科室向疫情报告小组报告后,由疫情报告小组根据情况分级,向领导小组提请启动预案。5.2 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反应

5.2.1 领导小组:启动登革热疫情及应急处理级别;组织专家对登革热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指挥、组织、协调社区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5.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疾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尽快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开展对突发事件累计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区CDC汇报情况。做好传播媒介的消毒灭菌工作,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

在上级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开展群防群治,与街道、居委会联系沟通,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工作。

普及卫生知识。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应激和危机干预工作,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登革热疫情。

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和确诊。对因登革热疫情造成的病人,不得拒绝接诊。

5.2.3 疫情报告小组: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防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报告。5.3 登革热疫情的终止

登革热疫情的终结需符合以下条件:登革热疫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或由国家、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

六、登革热疫情的善后处理 6.1 后期评估

登革热疫情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各组成员对登革热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6.2 奖励及责任

对参加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联合表彰。对在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情况严重者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社区及医院内批评教育。

七、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保障

7.1平时做好宣传,贯彻落实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7.2 加强传染病及登革热疫情的报告制度。7.3 社区内设置健康通道,做到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卫生服务地点相对独立。

7.4 经常性落实应急处理所需物质储备,包括药品、医疗器械、消毒器械、防护用品、通讯器材和交通工具等,做到药品的剂型、浓度、有效期、生产厂家均合格;医疗器械、消毒器械均完好无损;消毒药品、防护物品在有效期内。

7.5 加强应急能力培训,每年组织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并联合XX街办事处进行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提高社区其他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7.6 加强社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防范登革热疫情的意识,并能正确提供线索。

八、名词术语

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不在本地的病例。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

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疫点:是指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

疫区:是指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乡镇划为疫区。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或根据地理区域划定。

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XXXX年XX月XX日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第2篇

(2018年版)

目 录 总则

…………………………………………………………… 4 1.1 编制目的 ………………………………………………………4 1.2 工作原则 ………………………………………………………4 1.3 编制依据 ………………………………………………………4 1.4 适用范围 ………………………………………………………4 1.5分级标准 ……………………………………………………… 5 2 组织体系及职责………………………………………………… 6 2.1 应急处置领导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6 2.2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 6 2.3 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7 2.4专家组及职责 …………………………………………………15 2.5专业技术机构及职责 …………………………………………15 3 预防、监测与预警………………………………………………15 3.1 预防……………………………………………………………15 3.2 监测……………………………………………………………16 3.3 风险分析与预警………………………………………………16

— 1 — 4 应急响应 ………………………………………………………16 4.1 Ⅵ级响应………………………………………………………16 4.2 Ⅴ级响应………………………………………………………18 4.3 Ⅳ级响应………………………………………………………20 4.4 Ⅲ级响应………………………………………………………24 4.5 Ⅱ、Ⅰ级响应…………………………………………………24 5 应急响应的终止和信息发布 …………………………………25 5.1应急响应的终止………………………………………………25 5.2 信息发布 …………………………………………………… 25 6 保障措施 ………………………………………………………25 6.1物资保障………………………………………………………25 6.2技术保障………………………………………………………25 6.3经费保障………………………………………………………26 7 监督管理 ………………………………………………………26 7.1 预案演练 …………………………………………………… 26 7.2 宣教培训 …………………………………………………… 26 7.3 责任与奖惩 ………………………………………………… 26 8 附则 ……………………………………………………………26 8.1 名词术语 …………………………………………………… 26 8.2 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 29 8.3预案的实施……………………………………………………30 ——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进一步完善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工作机制,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迅速、有效、规范、有序处置疫情,把疫情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四方”责任,全民行动;预防为主,防蚊灭蚊、隔离与治疗并重;专业指导,科学防控。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登革热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2014年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登革热防控专业技术指南(2015年版)》、《广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州市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穗府办函〔2015〕42号)、《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2018年版)》、《广州市从化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州市从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广州市从化区行政区域内登革热疫情的防控

— 3 — 和应急处置。

1.5 分级标准

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事件严重程度,登革热疫情从低到高依次为Ⅵ级、Ⅴ级、Ⅳ级、Ⅲ级、Ⅱ级、I级6个等级。

1.5.1 登革热Ⅵ级事件

一个街(镇)出现布雷图指数(BI)>20,或标准间指数(SSI)>2,或诱蚊诱卵器指数(MOI)>20,或成蚊密度(ADI)>10的社区(村),但尚无病例报告。

1.5.2 登革热Ⅴ级事件

我区出现输入性病例,且疫点核心区内布雷图指数(BI)>5;或我区出现本地感染病例。

1.5.3 登革热Ⅳ级事件

我区在一周内出现本地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但未达到Ⅲ级事件;或在一周内有三个以上街(镇)出现本地病例;或出现暴发疫情。

1.5.4 登革热Ⅲ级事件

一个区一周内新发病例数达到10例及以上,但未达到Ⅱ级事件;或14天内全市2个行政区出现Ⅳ级事件;或全市累计病例数高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的1倍及以上。

1.5.5 登革热Ⅱ级事件

一个区一周内新发病例数达到100例及以上;或一周内疫情波及2个区以上、全市累计本地发病数超过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 ——平的2倍及以上。由省认定的Ⅱ级事件。

1.5.6 登革热Ⅰ级事件

包括我省在内的两个及以上省份发生Ⅱ级事件,由国家认定的Ⅰ级事件。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处置领导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区登革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工作,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总指挥,区府办分管领导和区卫计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根据登革热防控和应急处置的需要,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区委宣传部、区卫计局、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林业和园林局、区水务局、区应急办、区财政局、区科工商信局、区文广新局、区来穗局,从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镇政府、街道办、林场、园区;必要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增加其他职责部门和单位。

2.2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卫计局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成员由成员单位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

职责:负责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登革热防控日常工作。建立区登革热疫情日常防控和应急处置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和组织督导检查。根据区突发公

— 5 — 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及登革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健全和完善防控工作机制,提高防控能力,落实日常防控措施;落实蚊媒监测、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与通报;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建议报区政府批准;组织落实应急响应各项措施。

2.3 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2.3.1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3.1.1 落实各街(镇)作为所辖区域日常防蚊灭蚊、登革热疫情处置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的主体责任。

加强本辖区登革热防控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预案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组织协调、督促本辖区各部门、各村(居)执行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登革热防控各项措施。深入开展防蚊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媒孳生地。加强辖区蚊媒防制队伍建设,落实相关工作的组织、经费、物质、技术等保障。

2.3.1.2 蚊媒控制达标情况纳入街(镇)目标管理范畴,各街镇将蚊媒防制列入基本公共服务,推进辖区防蚊设施建设,组织落实辖区公共区域的环境整治、孳生地清理、成蚊杀灭工作。根据蚊媒监测结果,落实蚊媒密度分级应急响应制度,降低蚊媒密度。

2.3.1.3 明确辖区内各类场所、区域的蚊媒控制责任主体,并督促其建立责任台账,使用灭蚊周记,组织开展蚊媒孳生地风险点全覆盖清查,建立风险点定期巡查制度。

—— 2.3.1.4 组织发动和督促本辖区各居(村)委、机团单位、住宅小区、工地、学校、医院等开展防蚊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定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消除室内外蚊媒孳生地,确保达到蚊媒控制指标要求。

2.3.1.5 启动和终止相应级别(Ⅵ和Ⅴ级)应急响应。按照疫情分级标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立即组织各居(村)委、环卫站、病媒生物防制队伍、社会消杀公司等力量,开展疫情控制行动。根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意见具体组织落实本辖区内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措施。

2.3.1.6 督促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社区(村)宣传发动,动员群众积极配合和参与灭蚊行动,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伊蚊孳生地。

2.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随访、居家隔离、蚊媒监测等工作。

2.3.2 区级相关部门职责 2.3.2.1 区卫计局(区爱卫办)

1.承担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登革热防控日常工作。

2.组织落实登革热疫情监测和蚊媒监测。及时分析疫情形势和蚊媒监测信息,建立风险评估信息及时通报制度,适时提出启动或终止应急响应以及响应级别的建议,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

— 7 — 制策略、技术措施、工作方案。

3.组织落实技术指导和防控措施效果评价。建立预防控制专家组,组织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点处理范围,提出疫点处置工作要求,组织对病例家庭所在楼宇进行灭蚊。督促做好对区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的日常管理,有序开展蚊媒监测和应急灭蚊工作,组织举办登革热防制技术、防蚊灭蚊技术及病媒生物防制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开展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检查指导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评估疫情形势和疫情防控效果,及时向区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防控意见和建议。

4.组织做好病人救治工作。建立临床救治专家组,开展登革热诊疗技术培训,推动医疗机构登革热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开展,组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落实登革热救治工作,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做好危重病人救治,努力减少死亡病例。落实传染期病例隔离收治入院,监督各医院规范报病,并做好院内防蚊灭蚊工作,防止发生医院感染。

5.组织开展防蚊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全区防蚊灭蚊方案,组织指导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开展全区性防蚊灭蚊行动,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督促各镇街落实辖区内公共外环境的防蚊灭蚊工作。

6.蚊媒密度超标或发生疫情时,督促指导各镇街组织消杀力量开展灭蚊行动,做好蚊媒密度超标区域、疫点以及可能波及范围的应急灭蚊工作。定期检查和通报灭蚊、清除孳生地等措施落 —— 实情况。

7.组织加强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依法督促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集体单位、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落实防控措施,查处违法行为。

8.督促本机关及各医疗卫生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2 区城管局

1.加强监督执法。依据《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对单位和个人爱国卫生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执法。对违反防蚊灭蚊有关规定的责任单位和个人,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监测,对超过国家和省规定标准的告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法责令整改和予以处罚。

2.落实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属地部门和相关单位按照环卫作业规范和病媒防制需要做好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3.指导配合各街(镇)加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收集、运输、清除卫生死角。

4.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3 区住建局

1.协调督促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的落实。加强对工地蚊媒控制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督促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和灭蚊周记制度,— 9 — 并定期检查。

2.提倡、引导在物业服务合同明确物业服务公司负责小区蚊媒防制工作;督促物业管理公司认真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确保小区环境整洁,落实小区灭蚊周记和完善防蚊设施的建设,及时清除地面积水及各类容器积水,开展小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小区卫生检查。

3.配合做好工地、物业小区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督促责任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4 区教育局

1.组织督促管辖的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和灭蚊周记制度。

2.指导管辖的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设施建设。

3.将登革热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确保所有学生接受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课,并发动学生回家清除蚊虫孳生地。

4.配合做好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5.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5 区人社局

—— 1.组织督促管辖的技工学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和灭蚊周记制度。

2.指导管辖的技工学校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设施建设。3.将登革热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适时对所有学生讲授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课,并发动学生回家清除蚊虫孳生地。

4.配合做好对所管辖学校的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所管辖学校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5.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6 区林业和园林局

1.负责督导落实区属公园、风景区、城市道路绿化带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和灭蚊周记制度。

2.督导区属公园、风景区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3.配合做好对区属公园、风景区等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督促本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7 区水务局

1.督促属地排水管理部门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加强公共排水管道清疏工作,保障排水通畅,严防蚊虫孳生;负责用水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2.协调督促权属单位配合做好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

— 11 — 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3.督促本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8 区委宣传部

协调区属媒体配合做好登革热防控的新闻报道和登革热预防控制知识宣传,协调安排相关媒体平台增加公益广告宣传。督促本机关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9 区应急办

协助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做好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检查落实市、区领导有关批示、指示。

2.3.2.10 区财政局

1.负责按照市、区政府相关文件,及时落实登革热防控经费,保障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相关工作正常开展。

2.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11 区科工商信局

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企业外派劳务回国人员中登革热病例及同行人员的医学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12 区文广新局

1.负责督促旅行社做好出国旅游团队人员登革热防控知识的 —— 宣传教育。

2.督促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按要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3.督促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等单位配合做好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对游客病例及同行人员的医学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

5.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13 区来穗局

加强对来穗人员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来穗人员中登革热病例及同行人员的医学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督促本机关单位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2.14 从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密切做好与区卫生计生部门的检疫信息沟通。督促本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规范做好灭蚊周记及室内外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2.3.3 驻穗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

根据《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等相关要求,落实灭蚊主体责任,负责本单位、小区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疫情发生时服从辖区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要求和安排,开展孳生地清理、成蚊杀灭等工作。

— 13 — 2.4 专家组及职责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建区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专家组,下设预防控制专家小组、临床救治专家小组、检测技术专家小组和蚊媒控制技术专家小组。负责分析、评估和预测疫情形势,对防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和医疗诊断、救治等工作;为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2.5 专业技术机构及职责

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卫生监督所、各医疗机构及区、街(镇)蚊媒防制专业队伍是登革热日常防控和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服从指挥、调度和安排。预防、监测与预警 3.1 预防

各有关单位落实以防治白纹伊蚊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控制其密度。强化“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加强防蚊设施建设、落实环境整治和孳生地清理;组织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实施蚊媒密度分级响应制度,根据蚊媒密度监测结果,分级别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成蚊灭杀和孳生地清理;实施灭蚊周记,各机团单位和居民小区,每周对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清理;加强财政经费投入和队伍建设,提高防蚊灭蚊能力。

区卫计局(区爱卫办)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加强技术指导和业 —— 务培训,提高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等水平和应对能力。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各单位、个人等社会参与环境整治和登革热疫情防控。

3.2 监测

3.2.1 建立健全蚊媒监测体系。区级蚊媒监测队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按照区蚊媒监测方案,对社区、工地、学校、公园景区等的蚊媒密度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定期通报给街(镇)政府、主管单位和业主。街(镇)政府、主管单位和业主根据蚊媒密度监测结果,分级别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成蚊灭杀和孳生地清理。

3.2.2 建立和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开展疫情通报;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按规范落实登革热病例监测和报告,推广登革热快速检测,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

3.3 风险分析与预警

区卫生计生部门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做好疫情分析和风险评估,提出疫情风险预警级别建议,报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预警信息是否向社会发布由区人民政府决定。应急响应 4.1 Ⅵ级响应

登革热Ⅵ级事件发生后,相关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应当立即启动Ⅵ级响应,并报区政府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 15 — 办公室。组织开展以控制媒介伊蚊密度,防止疫情发生为目标的防控工作。

4.1.1 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4.1.1.1 立即组织辖区病媒生物防制队伍或社会消杀力量对蚊媒密度超过预警值的区域进行灭杀成蚊工作,成蚊密度3天内、诱蚊诱卵器指数7天内降至安全水平。

4.1.1.2 大力开展防蚊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辖区内有关机团单位、村(居)、物业小区、工地,对单位内、公共区域、居家内外,开展彻底的孳生地清除工作。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7天内应降至安全水平。

组织环卫站力量(或专项工作队伍)做好辖区公共区域(包括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清除公共区域各类蚊媒孳生地。

4.1.1.3 加大宣传力度,在各小区(村居)、各宣传栏张贴蚊媒风险告知书,指导居民做好居家内外环境灭蚊和孳生地清理。

4.1.1.4 及时将启动及响应工作情况通报给区政府、区卫计局(区爱卫办)。

4.1.2 区卫计局(区爱卫办)

4.1.2.1 加强对该街(镇)蚊媒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信息。必要时开展蚊媒应急监测。

4.1.2.2 对街(镇)蚊媒控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1.2.3必要时调集消杀力量加强蚊媒密度高风险区域的蚊媒 —— 控制工作。

4.1.2.4 督导检查各相关街(镇)应急响应和防控情况,及时通报防控工作信息并向区政府报告。

4.1.3 区城管局

4.1.3.1 依据《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对该街(镇)内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执法。

4.1.3.2 组织落实环境清扫及垃圾的清运工作,及时清除地面积水及各类容器(包括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积水。

4.2 Ⅴ级响应

登革热Ⅴ级事件发生后,相关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应当立即启动Ⅴ级响应,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并报区政府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本阶段以做好病例管理和防蚊隔离,降低媒介伊蚊密度,防止疫情扩散为目标,在落实登革热Ⅵ级事件响应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

4.2.1 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4.2.1.1 根据相关工作规范和预案,成立入户调查搜索、紧急杀灭成蚊、孳生地清理等3个工作小组,在疫点及可能波及的范围,组织落实清除蚊虫孳生地、入户搜索病人、健康宣传动员、病例收治入院等工作。核心区成蚊密度3天内降至安全水平,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7天内降至安全水平。

4.2.1.2 加大辖区宣传力度,在各居委(村委)张贴蚊媒和疫情风险告知书,并组织和发动辖区内居民及机团单位,按照疾控

— 17 — 部门的指导意见落实警戒区、监控区孳生地清理工作,必要时开展快速杀灭成蚊行动,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

4.2.1.3 及时将启动及响应工作情况通报给区政府、区卫计局(区爱卫办)。启动本街(镇)应急响应工作信息日报送制度。

4.2.2 区卫计局(区爱卫办)

4.2.2.1 履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职责,按预案和防控工作要求组织协调街(镇)、辖区各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特别是疫点所在的区属、市属、省部属以上单位)落实各项措施,督导检查各成员单位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通报,必要时启动防控信息日或周报告制度,加强对其他各街(镇)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协调或调集相关力量加强疫情处理。组织落实市卫计委(爱卫办)防控工作建议。

4.2.2.2 组织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病例管理与救治,指导街(镇)规范做好疫点处置工作。

4.2.2.3 督促街(镇)对核心区和警戒区开展成蚊杀灭工作,按要求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内。督促其它街(镇)将蚊媒密度控制在低度风险范围内。必要时开展社区(村)快速杀灭成蚊行动。

必要时调集区级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会同街(镇)蚊媒控制队伍加强对重点区域蚊媒处置工作。

4.2.2.4 加强防蚊灭蚊宣传,发动各单位及公众反复清除或控制室内外蚊虫孳生地。

—— 4.2.2.5 启动蚊媒应急监测,实施蚊媒控制效果评估,并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及时将存在问题和建议通报辖区政府和有关单位。

4.2.3 区城管局

4.2.3.1 加强监督执法。依据《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对违反防蚊灭蚊有关规定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责令整改和予以处罚。

4.2.3.2 做好辖区环境清扫及垃圾的清运工作,及时清除地面积水及各类积水容器。

4.3 Ⅳ级响应

登革热Ⅳ级事件发生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风险评估提出启动应急响应建议,经区政府批准后启动,同时将相应决定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本阶段以迅速扑灭疫情,严防疫情扩大为目标。在落实登革热Ⅴ级事件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

4.3.1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组织和协调本区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各街(镇)和各职能部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统筹资源做好重点街(镇)疫点处置工作,严防疫情扩散。启动应急响应工作信息日报送机制。

4.3.2 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4.3.2.1 发生疫情的街(镇)按要求立即启动疫点处置措施,并统筹安排本街、镇力量,保质保量完成(所有疫点)各项防控

— 19 — 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4.3.2.2 各街(镇)督促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园、工地、学校、医院等重点防控场所组织相应的清理队伍,对本单位蚊虫孳生地进行地毯式清理和进行有效的成蚊杀灭。

4.3.2.3 各街(镇)广泛发动群众清理室内外孳生地,并组织专门队伍负责对辖区各社区(村),以及重点防控场所的蚊媒孳生地清理情况进行巡查。

4.3.2.4 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各街(镇)督促居(村)委在各小区(村)和各宣传栏张贴风险提示和宣传海报。

4.3.3 区卫计局(区爱卫办)

4.3.3.1 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建议当地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4.3.3.2 调集区级蚊媒应急控制专业队伍会同街(镇)蚊媒控制队伍加强对重点区域蚊媒处置工作。

4.3.3.3 落实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以灭蚊和清除孳生地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组织开展清除孳生地和杀灭成蚊工作,必要时协调全区范围内专业消杀队伍对重点街(镇)给予支持。疫点核心区和警戒区范围内成蚊密度3天内降至安全水平,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7天内将降至安全水平;其他区域14天内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

4.3.3.4 组织实施病例应急监测,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加强病例监测。

—— 4.3.3.5 实施日报告和风险预警,区疾控中心每日将疫情数据、应急监测和伊蚊控制效果评估相关数据上报区卫计局、市疾控中心。区卫计局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综合分析,每周组织开展1次风险评估,并向市卫计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

4.3.4 区城管局

4.3.4.1 做好涉疫区环境清扫及垃圾的清运工作,及时清理外环境各种杂物、垃圾、积水等病媒生物孳生场所。

4.3.4.2 加强涉疫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收集、运输、清除卫生死角。

4.3.5 区住建局

4.3.5.1 协调督促辖区在建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的落实。加强对在建工地蚊媒控制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督促工地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并定期检查。

4.3.5.2 督促物业管理公司认真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确保小区环境整洁,落实小区灭蚊周记和完善防蚊设施的建设,及时清除地面积水及各类容器积水,开展小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小区卫生检查。

4.3.5.3 配合落实停建闲置工地、物业小区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督促责任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3.6 区教育局

4.3.6.1 组织督促辖区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防蚊灭蚊措施。

— 21 — 4.3.6.2 指导管辖的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设施建设。

4.3.6.3 对所有学生讲授一节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课,并发动学生回家清除蚊虫孳生地。

4.3.6.4 配合专业部门加强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登革热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3.7 区林业和园林局

4.3.7.1 负责督导落实涉疫区内公园、风景区、城市道路绿化带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4.3.7.2 督导涉疫区内公园、风景区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

4.3.7.3 配合对公园、风景区等做好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3.8 区水务局

4.3.8.1 指导排水管道权属单位做好防蚊工作;加强公共排水管道清疏工作,保障排水通畅,防止蚊虫孳生;指导和督促二次供水设施权属单位加强二次供水设施防蚊管理。

4.3.8.2 协调督促权属单位配合当地政府(区、镇街)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3.9 区文广新局

4.3.9.1 负责督促旅行社做好出国旅游团队人员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 4.3.9.2 督促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按要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4.3.9.3 督促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单位配合当地政府(区、镇街)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疫情控制措施。

4.3.10 区财政局

负责落实登革热防控经费,保障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相关工作经费。

4.3.11 区委宣传部

协调区属媒体配合做好登革热防控的新闻报道和登革热预防控制知识宣传。

4.4 Ⅲ级响应

登革热Ⅲ级事件发生后,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启动响应建议,经市政府批准后启动,同时报省卫计委。本阶段以尽快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较快扩散为目标。

在落实登革热Ⅳ级事件响应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具体落实本区内登革热疫情各项防控措施。同时每周将本辖区登革热防控工作情况报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4.5 Ⅱ、Ⅰ级响应

在落实登革热Ⅲ级事件响应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区政府及其

— 23 — 各职能部门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响应的终止和信息发布 5.1 应急响应的终止

当蚊媒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蚊媒密度达到控制要求,或在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25天)内无新发病例,经评估,可终止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终止由启动该响应的政府决定。

5.2 信息发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广州市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及省、市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疫情防控等有关信息,把握新闻舆论导向。

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形式主要包括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举行新闻发布会等。保障措施 6.1 物资保障

各成员单位,各街(镇)应加强日常蚊媒防制药械的储备,以及疫情应急处置物资的保障。加强收治病区及防护设施的准备,做好救治药品等医疗物资储备,完善检验检测、疫点处理物资储备。

6.2 技术保障

加强对临床和疾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测检测、医疗救治、疫情调查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蚊媒防制专业队伍的 —— 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蚊媒防制能力。加强对蚊媒控制和疫情防控相关技术研究。

6.3 经费保障

区政府应保障登革热防治经常性工作和突发处置等经费。7 监督管理 7.1 预案演练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组织本预案应急演练。

7.2 宣教培训

各有关单位要做好登革热疫情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公众的登革热疫情防范能力。要建立登革热疫情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和处置能力。

7.3 责任与奖惩

对在登革热疫情防范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附则 8.1 名词术语

“四方”责任: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机团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群众自治组

— 25 — 织等单位的统称。

“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各街镇每周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各区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整治统一行动,全市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爱国卫生月”活动。

输入性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境外输入病例是指感染地不在本地,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登革热病例。境内输入病例是指发病前14天内离开本市(现住址)、到过本市以外的境内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4天内未离开过本地,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

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登革热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

核心区:是指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通常以感染者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距离划定核心区,输入病例划定半径100米之内,本地散发病例半径2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1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核心区。

警戒区:核心区外扩半径200米范围内为警戒区。农村一般以核心区周围自然村、乡镇划为警戒区。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警戒区,或根据地理区域划定。

—— 监控区:根据不同登革热风险地区疫情大小、流行季节等因素,在警戒区外围划定的监控区。

布雷图指数(BI):布雷图指数是评价室内伊蚊密度的常用指标,指每次开展蚊媒监测时在每个监测点内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居民区调查不少于100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进而根据阳性积水占全部户数的比例计算布雷图指数。

标准间指数(SSI):标准间指数是评价室外伊蚊密度的常用指标,指每次开展蚊媒监测时,在监测点内各种环境类型中检查记录室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以每15平方米(3米×5米)折算为1个标准间计算所检查面积的标准间数,进而根据检查发现的阳性积水数与所检查标准间数的比例计算标准间指数。

诱蚊诱卵器指数(MOI):评价伊蚊幼虫孳生情况和成蚊密度的综合指标。监测方法为在监测点内选择不同环境布放不少于100只诱蚊诱卵器,一般每25-30米距离布放一个诱蚊诱卵器,主要布放在居民区、单位、学校等楼顶天台、工地、空中花园或外环境的树木、花草、灌木丛等公共绿化带等,连续布放4天,第4天检查回收,记录诱蚊诱卵器阳性数(包括卵阳性数、成蚊阳性数、卵及成蚊均有的阳性数),从而计算诱蚊诱卵器指数:即为每100个有效诱蚊诱卵器中阳性诱蚊诱卵器所占比例。

成蚊密度(ADI):评价伊蚊密度的常用指标。监测方法为选择居民区和非居民区(野外林地、公园)外环境中多种环境类型

— 27 — 内的常见蚊媒孳生地作为监测地点,在上午或下午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内,采用人诱法或双层叠帐法进行监测,以单位时间内(1小时)捕获的蚊虫数评估该区域的成蚊活动情况。

蚊媒密度各指标及其控制标准:

安全水平(0级):布雷图指数BI≤5,标准间指数(SSI)≤1.0,诱蚊诱卵器指数(MOI)≤5和成蚊密度(ADI)指数≤2。

低度风险(一级):指5<BI≤10,或1.0<SSI≤1.5,或5<MOI≤10,或2<ADI≤5;

中度风险(二级):指10<BI≤20,或1.5<SSI≤2.0,或10<MOI≤20,或5<ADI≤10;

高度风险(三级):指布雷图指数BI>20,或标准间指数SSI>2.0,或诱蚊诱卵器指数MOI>20,或成蚊密度ADI>10;

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当雌性伊蚊叮咬登革热感染者的血液后,登革病毒可随血液进入伊蚊体内,一般经过8-10天的体内增殖后伊蚊可获得感染力,这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当带毒伊蚊再次叮咬人时,可将病毒传给另一人,感染者一般经过3-15天的潜伏期后发病,这段时间称为内潜伏期。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为10天加15天,即25天,表示一个登革热感染者可引发与之关联的续发病例的最长期限,一旦在该期限内未出现续发病例,可认为疫情已有效控制。

8.2 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组织修订,区卫计局负责解 —— 释。应急预案在实施中出现新情况或新问题时,根据实际适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各镇政府(街道办)及其有关单位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制订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

8.3 预案的实施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第3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2014年广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的网报资料等,人口数据来源于学校教务处。

1.2 方法

1.2.1 病例定义

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例的诊断按卫生部发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指南》提示,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发病前15 d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可以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 d)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学校、村庄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的[2]。

1.2.2 血清学监测和病毒型别鉴定

采集病例及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登革热特异性抗体,病原学检测采用白蚁伊蚊C/36细胞分离病毒、RT-PCR进行登革热病毒型别鉴定。

1.2.3 蚊媒密度调查

按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3],主要对布雷图指数(BI)进行蚊媒密度调查。BI=伊蚊幼虫或蛹阳性容器数/检查房屋数×100%。当BI<5,则属于安全范围,流行将停息;BI>20,提示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有可能引起暴发或流行。

容器指数(CI):检查房屋中有伊蚊虫孳生的积水容器百分比。容器指数=阳性宗数/积水宗数×100%。房屋指数(HI):检查房屋中有伊蚊幼虫孳子的房屋百分比。房屋指数=阳性户数/有效入户数×100%。标准间指数:以一定单位大小面积空间作为一个标准间单位。检查在一定单位面积内孳生白纹伊蚊的小型积水数量,以此衡量非居民区场所一定范围内白蚊伊蚊幼虫的密度。弥补了布雷指数仅能用于居民区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密度检查不足。标准间指数=标准间阳性宗数/标准间数×100%[4]。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校登革热发病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以及血清学、病原学特征。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校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中心,在校学生约5 468名,其中男生2 031名,女生3 437名。2014年自9月27日至10月16日共报告病例34例,发病率为0.622%;暴发疫情病例14例,占总病例数的41.18%。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该校共有8个宿舍小区,3个暴发疫点,分别为2,4,7号楼,占总病例数的67.65%(23/34)。其中4号宿舍楼发病率为0.67%(10/1 494),2号楼为1.01%(7/696),7号楼为0.83%(6/724),各宿舍楼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5)。另外1,3号楼均发病3例,5,6号楼均1例,安讯楼3例。2号楼和4号楼呈C字型结构,与外部小区一墙之隔,小区一楼以餐饮的铺面为主,墙外为小区垃圾站。7号楼紧临学校外围墙,围墙外有河涌,均易滋生蚊虫,周边小区发病率高,输入风险增高。其他宿舍楼分散分布在校园内部,楼距间隔大于70 m。

2.2.2 时间分布

首例病例报告于9月27日,末例病例报告于10月16日。其中报告病例9月16例,10月18例;确诊病例9月14例,10月20例。从确诊到痊愈,时间最长13 d,最短4 d,病程时间中位数为7.9d。见图1。

2.2.3 人群分布

病例发病年龄为18~21岁。其中男性8例,发病率为0.394%;女性26例,发病率为0.756%,男女性别比为1∶3.25,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5,P>0.05)。

2.3 实验室检测

有22例被实验室确诊,均为登革热抗体阳性;1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2.4 蚊媒密度监测

9月17日一起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校每日进行1次蚊媒密度监测。该校9月27日出现首例登革热病例,10月2日出现疫情暴发,随着布雷指数下降,疫情逐渐缓解。10月10日布雷指数有上升趋势,疫情趋势没有反弹。见图2。

2.5 临床特征

此次疫情的病例均为轻型登革热,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以发热为主(100.0%),伴有头痛(71.4%)、肌肉痛(44.1%)、疲乏(68.6%)、皮疹(37.2%)、鼻出血、纳差、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减少者分别占68.6%和60.0%。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2014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温升高,降雨间断出现,温度和湿度均适合传播登革热的伊蚊生长。同时,雨水导致环境中的积水多,给蚊子滋生提供了最佳场所。2014年部分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明显上升,导致中国的输入性病例有所增加,在蚊媒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在12个区出现,病例数大约占全省的90%左右。登革热病例在越秀、荔湾区等老城区快速增长。白云区一些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和废旧工地周围,病例数呈爆炸级指数增长[4]。白云区登革热病例超过4 000例,该校地处白云区棠景街,学校周边城中村林立,外来人口密集,卫生环境不理想,难于管理,外在环境与此次登革热流行有一定关联。

广东省登革热发病高峰在10月1日,自10月12日开始,全省疫情发展开始呈现下降态势;该校病例集中在10月1—10日之间,此后呈下降趋势,与全省疫情趋势相符[5]。当伊蚊叮吸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在蚊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8~12 d后当再叮吸正常人时,病毒随唾液排出进入人体内,造成感染[6]。此次发病时间与布雷指数有偏差,考虑与疾病的潜伏期有关。

学校是高度聚集性群居场所,具有聚集性强、接触氛围广等特点[7]。2号楼与4号楼处于垃圾站附近,7号楼近河涌,病例在3个宿舍楼相对集中;2号楼中同一宿舍有2例发病,相邻宿舍先后有4例发病,考虑部分病例间可能存在流行病学关联。首例发病和发病高峰不完全一致,考虑在疾病早期诊断意识不强,检查时间延迟,导致确诊时间与发病时间不一致,隔离延后,致疫情局部蔓延,实施隔离治疗后,日发病例数迅速减少。

病例主要集中在18~21岁,病程较短,愈后良好;女性病例较多,但发病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该校女生的总人数偏多,2号楼和7号楼为女生宿舍及着装习惯有一定的关联。

学校对登革热学生采取隔离措施,积极灭杀蚊虫,蚊媒密度(BI)降低后,发病率显著降低,说明积极防控的重要性。10月10日和12日在发病人数下降时,布雷指数有上升,检查后发现仍有部分老师养水生植物,部分女生穿短裙,说明师生防控意思松懈。末次病例报告时间10月16日,疫情时间延长。

建议实施以下控制对策与措施:(1)学校要高度重视,制定防控措施,相关部门及时响应,相互配合。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方案,健全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对学校传染病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8]。同时与周边居委协调统一灭蚊,形成联防联动机制。(2)对已经确诊或疑似病例采取积极集中隔离治疗措施,包括挂蚊帐、避免外出、喷杀灭蚊药、穿长袖长裤和持续的健康教育等。(3)定期监测蚊媒密度(BI),及时评估灭蚊等防控措施效果,对指导防控至关重要。(4)加强培训指导和宣教工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早期诊断和疫情报告意识。结合传染病发病的季节特点组织开展相应的防治管理工作,同时要通过广播、报纸、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对学校传染病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9]。在流行季节前可通过举办咨询活动(或讲座)、分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防病知识和防控的主动性。(5)大力开展病媒防治。减少伊蚊密度,消除伊蚊带来的危害,是预防登革热传染病的关键[10]。请专业消杀队伍定期对校园进行灭蚊;定期检查校办公室及宿舍,勤倒积水,少养水生植物,砍伐易滋生蚊虫的植物,防止蚊虫滋生,切断传播途径。

总之,尽早发现传染病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是提高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效果的关键[11]。该校在此次疫情发生后,及时隔离病例,清理积水,积极灭蚊配合针对全校师生的教育宣传工作,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一起登革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9—10月登革热患者的资料,同时进行病例血清学监测、病毒型别鉴定和学校蚊媒密度调查。结果 2014年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报告登革热病例34例,发病率为622/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25,年龄范围为18~21岁。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100.0%),伴有头痛(71.4%)、肌肉痛(44.1%)、疲乏(68.6%)、皮疹(37.2%),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减少者分别占68.6%和60.0%。结论 该校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暴发流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应加强登革热疫情和蚊媒监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早期诊断和疫情报告意识,开展师生健康教育,联合相关部门彻底灭蚊,控制传播途径。

关键词:登革热,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因素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4):221-224.

[2]ZHANG FC,TANG XP,HU XC,et al.A clinical,epidemio-logical and virological study of a dengue fever outbreak in Guangzhou,China,2002-2006[J].Dengue Bulletin,2007,31:1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Z].2005-07-26.

[4]严子锵,胡志刚,江毅,等.标准间指数在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5):352-354.

[5]龙健灵,林斌,张萍,等.广东省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183-185.

[6]梁文佳,何剑峰.登革热的预防与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2):76-79.

[7]王晓云.20O4-2008年泉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1):58-59.

[8]董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学校卫生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292.

[9]计彦华.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5,21(10):1753-1755.

[10]何晶.从广东登革热疫情看病媒生物防治的重要性[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29(2):54-56.

严防登革热疫情输入扩散 等 第4篇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向12个省(区、市)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对有报告病例的地区主动开展病例筛查,防范疫情扩散。

登革热经伊蚊叮咬传播。今年,东南亚等地区登革热病例数达到往年数倍,我国与其经贸往来频繁,防范疫情输入任务重。7月以来,广东、云南等地相继发生登革热疫情,报告病例数持续上升,全国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登革热疫情尚未完全控制,且正值蚊虫活跃季节,存在疫情扩散风险。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范疫情输入、扩散。

(记者 陈飞《健康报》)

方舟子号召吃转基因玉米:应创造条件让国人天天吃

9月7日上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玉米改良工程中心主任戴景瑞等专家带领下,20多名主动报名的网友来到中国农业大学玉米试验基地现场采摘转基因玉米,并煮熟品尝。活动发起人、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品尝转基因玉米虽无科学研究价值,但有科普价值,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赖锦盛介绍,目前国内已有转基因玉米获得安全证书,但还在品种审定和种子生产、加工、销售许可审批阶段,尚未上市,所以普通市民还吃不到转基因玉米。

方舟子提到,网上流传的“吃转基因玉米后老鼠长肿瘤”等,都是针对转基因食品的谣言,尽管在美国吃转基因食品很平常,但在中国,这是首次组织普通市民品尝转基因玉米,因此科普意义很大。 (《京华时报》记者 商西

实习记者 樊瑞)

大学生缺乏监督易网络成瘾 长时间上网易患慢性病

专家表示,大中学生上网时长的增长是个“危险的信号”,这不仅关乎学生的视力健康、社交能力,更与他们的心理、精神健康息息相关。

判断一名学生是否网络成瘾,除了每天上网4个小时以上外,还要看他是否有因为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因为上网而与家长发生冲突等表现。

段佳丽表示,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如静态生活方式行为(包括长时间上网)等,与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明确的指向性,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青少年时期如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能够降低成人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应该得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最突出的危害,就是导致孩子社会化大脑的退缩。据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调查,与正常组的同龄青少年相比,网络成瘾者前额叶的供氧量平均下降了11% ~ 13%。

北京军区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说,网络成瘾已经被国际社会鉴定为精神疾病的一种。前额叶供氧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人在行为上失控、情感上扭曲,执行力、洞察力、决策能力下降。“甚至有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和妈妈说着说着就急了,一个耳光扇过去,这就是控制情感能力严重下降的表现,爱冲动,在网络成瘾的孩子中,58%都有打骂父母的行为。”

网络成瘾的孩子里60%都是父母原因导致的,网络成瘾的孩子普遍缺乏对父母的同情和理解,家长们要满足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给他们找好学校、买好吃的、穿名牌、找最好的家教,同时要经常对孩子的进步做具体化的认可和鼓励,给予孩子自信和勇气,我们网瘾戒脱基地100%的孩子都是自卑的,只有自卑才会沉溺于网络游戏。

(《京华时报》记者 李秋萌 )

最新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易致孩子心脏病

父母离异只会带给孩子精神层面的伤害吗?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近期报道,最新的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

这份刊登在《神经心理内分泌学》上的研究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收集了英国7462名44岁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信息,并调查了这些人的家庭离异状况。研究人员通过测定志愿者血液中的生物指标发现,16岁前就经历父母离异的孩子,44岁时其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常人高出16%。C反应蛋白含量过高,可能预示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也较高。

伦敦大学学院的瑞贝卡蕾茜博士称,真正影响孩子健康的因素可能是,离婚导致孩子的很多需求,如教育需求、经济需求等都得不到满足,而并非离婚本身。 (《扬子晚报》)

假黄金首饰含致癌物:有害元素超标近3000倍

据媒购委近期监测,全国有20余家卫视疯狂发布低价销售黄金首饰的电视购物广告。媒购委此间收到大量消费者投诉,均称通过电视购物买到了假黄金首饰。

“假黄金、假钻石电视购物广告在卫视上已经横行了几年”,媒购委负责人王文学告诉记者,监测人员先后两次在不同广告时间,对卫视上宣传的部分黄金饰品予以采样购买,同时采取了证据保全,全过程在律师指导下,在北京市长安公证处的公证下,并委托国家首饰质检中心予以检验。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金首饰”不但不含金,而且还是可怕的“毒首饰”。经检测,在这些所谓的“金首饰”中发现了大量致癌物质镉(Cd)。国家标准规定,严禁在贵金属中添加有害健康的物质镉。国家标准是小于100毫克/千克,而在这些“金首饰”中实际检测到的镉含量竟达到279830毫克/千克,相当于含有超过总质量四分之一的镉。此外,这些“金首饰”的主要成分还有大量的有毒有害元素镍、铅,而正是这些元素的组合才让假首饰有了黄金的色泽。(《北京晚报》)

部分艾滋病有望根治 尽早治疗是关键

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6日报道,科学家表示,如果尽早治疗,部分艾滋病患者不需用药就能控制艾滋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某些病人的艾滋病有机会根治。

“密西西比婴儿”2013年3月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这名婴儿受到母婴传播影响,患有艾滋病,出生后30小时之内就开始接受治疗。18个月后,治疗停止,婴儿体内的艾滋病毒却并未扩散。法国、德国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十余个类似病例:病人停止用药,病毒却没有扩散。

即便未能尽早治疗,或者早期治疗不成功,也并非没有希望。医生同样也在寻找方法,把潜伏在人类基因中的艾滋病病毒DNA分离出来;如果成功,将为剩下85%以及稍晚接受治疗的患者带来福音。 (王琦琛 《深圳特区报》)

网上看病靠不靠谱?四项注意助你筛选

日前,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对网上看病、网络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网络问诊发展到今天,不应制止,而应该更好地去发展、引导它,更好更快捷地为大众服务。

专家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网上看病已经是一种趋势。“但网络全科医生在网络上从事的不是医疗服务,而是健康咨询,在这方面不存在法律问题。

专家提醒,网上看病须有四项注意:

一、选择专业网站。医疗健康毕竟是专业领域,应该找专业的网站作为咨询平台。

二、务必详细说明病情。因为缺少了现场诊断,因此提问时应详细说明病情、病史、服药史等,尽量详细,以利于专家进行准确判断。

三、警惕虚假广告植入。一般情况下,正规网站的正规专家不会在回答中推销某些药物,更不会推销假药,网上看病应警惕药品、器械的推销措辞,避免上当。

四、大病、重病须尽快就医。虽然专业的网络医生平台能给予专业指导,但对于重病、急病,还是不能仅限于网络咨询的,应尽快就医。

(记者 梁瑜 《新快报》)

美、英、德等多国研究提醒意想不到的心脏病诱因

除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心脏的损害,你还知道哪些物质会对心脏有害?美国“罗代尔”健康新闻网站8月17日刊文,总结了一些引发心脏病不可思议的新原因。

1.不粘锅中的化学物质。不粘锅使用起来很方便,但也暗藏健康隐患。先前的研究发现,不粘锅中的化学物质全氟辛酸(PFOA)与不孕、高胆固醇和多动症有关联。2012年9月发表在《内科学文献》上的研究显示,PFOA与心脏病之间存在关联。研究结果发现:不论年龄、体重或是否患有糖尿病及其他疾病,血液中全氟辛酸含量最高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是血液中全氟辛酸最低的人的两倍。

对策:将家中的不粘锅、平底锅和烤盘,用无涂层的不锈钢、铸铁或玻璃材质的烹饪用具进行替换。此外,远离宣称能够“抗污”的织物、家具和地毯;少吃快餐,因为很多快餐的包装容器中都含有全氟辛酸。

2.抗菌性药皂。三氯生是抗菌药皂和牙膏中含有的有效化学物质,它与甲状腺疾病有关,还会形成难以杀灭的、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美国2013年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三氯生还会对心脏和肌肉组织造成损害。

对策:为了减少三氯生对心脏健康造成损害,避免使用含有“抗菌、抗微生物、杀灭病菌、无异味、气味杀灭”字样的产品。用普通肥皂和清水洗手的效果与抗菌性药皂一样好。平时买护理用品时,要仔细查看成分表,以确保没有三氯生。

3.罐装食品。过多的钠并不是罐装食品的唯一缺陷。罐装食品中还含有双酚A,它是一种强效的激素干扰物,与乳腺癌、情绪障碍、肥胖症和不育有关。研究发现,双酚A与心脏病之间也存在关联。2012年,一项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半岛医学院进行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小剂量的双酚A(通常接触量)也会导致危险的心律失常和造成心脏性猝死的不规则心跳。

对策:限制对罐装食品的摄入量,选择吃新鲜食品或冷冻食品。此外,还要减少接触超市小票。很多小票和收据的涂层中含有双酚A,很容易被皮肤吸收。一些塑料制品中也含有双酚A,所以最好选择玻璃或不锈钢材质的食品和饮料容器。千万不要在微波炉或洗碗机里加热塑料容器,高温会加速双酚A的析出。

4.交通堵塞。2010年德国黑尔姆霍尔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500名心脏病发作的幸存者,结果显示:人们陷于交通堵塞1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3倍,其中女性、老年男性、失业者以及有心绞痛病史者最易受到影响。

对策:出门前收听和查阅空气质量报告;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关闭车窗;搭乘公交车时,避免坐在靠汽车排气口的位置,以减少暴露于汽车尾气污染的机会。

5.气候变化。地球变暖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心脏病发作。过多的热量会导致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形成微小颗粒物(即PM2.5),这些小颗粒物会进入心肺的深部。2013年,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空气污染和心跳骤停的发病存在关联。

对策:雾霾天气、秋季阴雨天避免外出,此时PM2.5浓度高,如果长时间待在户外,最好戴上口罩。户外锻炼时,最好避开一早一晚等交通高峰期,选择公园、景点等空气较好的场所进行。屋内定期清扫除尘。(《生命时报》)

央视曝光鲜红枸杞硫黄熏制 长期服用伤肝

自从国家食药监局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整治以来,“硫黄贝母”、“纸制藏红花”等一些被黑心商家加工过的中药材纷纷曝光。而最近,枸杞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央视曝出一些鲜红的枸杞是由超标的硫黄熏制而成,长期服用以后将会损害肝脏。

二氧化硫超标将破坏肝肾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根据国家标准GB/T18672-2002《枸杞(枸杞子)》中的规定,枸杞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50mg/kg,而且从今年6月底开始,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标准就已经开始实施,一旦发现中药材中二氧化硫超标,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将有执法依据,对相关生产单位进行处罚。

枸杞为何要用硫黄熏制?原理与贝母、菊花等中药材相似,因为熏制以后不但能够防虫,延长保质期,还能够提亮药材外观,使其看上去“卖相”更好。二氧化硫残留过量以后会有什么危害?医生和营养师告诉记者,将会损伤人体内黏膜,并且破坏人体的肝肾功能。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辨别这些被熏制过头的枸杞呢?江苏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师培训办公室主任颜晓东表示,挑选枸杞子时,千万不要“好色”。“因为天然的枸杞,在生长时由于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颜色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偏色,而且经过晒制以后,颜色比较暗。如果经过过量硫黄熏制,颜色会特别鲜艳漂亮,而且没有色差,红得非常均匀,这时候就要千万小心了。”对于一些网友所问到的“枸杞泡水后水会变红,是不是代表着被熏制过或者被染色过”这个问题,颜晓东表示并没有科学性。“因为枸杞本身有颜色,而且是水溶性色素,泡水以后自然会溶解一些在水里,使得水变红。”

除了枸杞,贝母、山药、银耳、菇类、菊花等如果色泽鲜亮,特别白,也很有可能是经过硫黄熏制;不少市民喜欢吃健康食物,尤其以粗食杂粮为主,但颜晓东提醒,有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不惜将普通的馒头染色加工,冒充玉米馒头。而不少杂粮面包看上去是棕色焦黄,让消费者以为是用杂粮做的,实际上是商家加入了焦糖和添加剂“伪造”而成。 (人民网)

吃太咸当心7种病:高血压、肝肾损伤、胃癌、骨质疏松等

盐是美味佳肴的调味品,没有它,再香喷喷的食物也会索然无味。可是东西再好,过犹不及。就不少国人来说,对吃盐还是“管”得不够。

2013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仍有超六成居民食盐量超标。

虽然2002~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每日食盐量从10.9克下降到10.3克,但如果以《中国膳食指南》中每人每日食盐6克的推荐摄入量标准计算,还有58.2%的居民食盐量偏高,而若以2011年世卫组织每日5克盐摄入的标准计算,有66.8%的居民食盐量超标。

高血压与过量摄入钠元素有直接关系,而人体内的钠元素有60%来自食盐,还有40%来自平时所吃的食物。2010年的调查显示,如果把食物中的钠折算成食盐量并与每日所吃食盐加在一起的话,那么我国城市居民每日食盐量高达13.5克。除了我们熟知的高血压外,食盐过多还可能给身体带来多种疾病。

高血压。体内每潴留1克食盐,就需111.1克水与之配成“生理盐水”储存在组织,血管中水分增加,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肝肾疾病。摄入过多的盐会超过肝肾代谢的承受力,加重心血管压力,血压越高,肝肾血流量越少,肝肾功能损害越大,易导致慢性疾病。

呼吸道炎症。高浓度食盐不仅抑制呼吸道细胞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还会减少唾液分泌,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难以抵抗病毒感染。

胃癌。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一些腌菜、盐渍食品中所含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易致胃癌。

皮肤老化。体内钠离子增加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皱纹增多。

肥胖。英国通过对1600多名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吃盐越多,甜饮料喝得越多,很容易带来肥胖问题。

骨质疏松。食盐主要成分是钠,人体每排泄1000毫克钠,大约会耗损26毫克钙。吃盐越多,钙越少。

要降低食盐摄入,首先应避免吃含盐多的加工食品,如火腿、午餐肉、酱菜等;少用含盐高的酱、酱油;炒菜时采用“后放盐、少放盐、不放盐”的办法,多用醋、植物调味品调味;使用盛装3克盐的盐勺,也可用一个啤酒瓶盖装盐,平装满一盖,即相当于5~6克。此外,最好少在外就餐,少吃加碱馒头,多食用钠低钾高的“低钠盐”、“保健盐”。 (《生命时报》)

隐性高血压危害不容小觑,高危人群及“一老一小”应重点筛查

据专家介绍,隐性高血压是指在诊室测量血压正常,而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升高。新近报道显示,整体人群中,隐性高血压的平均患病率是16.8%,其中成人占19%,儿童占7%。独居老人和儿童更容易中招。独居老人,尤其是新近独居的老人,到医院就诊时,可能更有安全感,此时测量血压可能并不高,但在家独居时,精神压力大,过度紧张或兴奋就会导致血压异常升高。一项对592名平均年龄为10.2岁患者的研究显示,隐性高血压检出率达7.6%。处于青春期的患者,生理、精神、睡眠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卢新政指出,隐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压力等因素有关,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隐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动脉硬化、左心室增大等异常,还会引起肾脏损害。要对付隐性高血压这一无声杀手,公众应做好血压自测,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医生也要多关注诊室外的血压。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脏增大、左心室肥大、微量白蛋白尿等症状时,应考虑其是否存在隐性高血压,以便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此外,对于男性、血糖异常者、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以及“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尤应加强筛查。

专家指出,改善生活方式是隐性高血压的重要干预方法,应限盐、减重、戒烟、限酒、多吃蔬菜、多运动等。在药物治疗上,主要针对不同病因选用不同药物,夜间血压高多与其他疾病相关,应强调原发病治疗;清晨高血压,可能与睡前饮酒、服用短效药物有关,应戒酒,服用长效药。

(《健康报》记者 谭嘉 )

多喝含糖饮料将增加冠心病发病几率

当前,我国含糖饮料消费量正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最新研究表明,多喝含糖饮料会增加冠心病发病几率。

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心脏病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证实,每天多喝一瓶含糖饮料,冠心病发病风险将增加16%。该研究收集了已经发表的文献,共纳入4项研究,约17.4万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发冠心病与饮用含糖饮料的关系。结果发现,饮用含糖饮料最多的人,发生冠心病是饮用含糖饮料最少者的1.17倍。美国也有资料数据证明,在1990~2000年间,由于含糖饮料消耗量的增加,导致2000~2010年间新增加了14000例冠心病病人。研究还发现,男性经常喝含糖饮料危险更大。

关于含糖饮料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可能是由于过高的血糖负荷,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促进炎症过程,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呼吁广大公众,尤其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尽量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这样会对冠心病的发病有一定预防作用。目前,美国心脏学会也认为限制含糖饮料具有重要意义。该学会正在探讨通过征税等措施,减少含糖饮料消费是否合适。

此外,以前的研究发现,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可引起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问题。 (《光明日报》)

英国眼科医师建议看手机至少离40厘米

发短信、用手机上网时,人们会下意识地凑近手机屏幕,时间一长,眼睛发酸发胀,有时抬头看其他东西时还会出现视物不清的现象。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6日报道,英国眼科医师指出,手机屏幕对眼睛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基因改变。

英国聚焦诊所创办人、眼科激光手术医师阿兰比指出,智能手机的风行使得近视的年轻人越来越普遍。智能手机1997年问世以来,近视人数已经上升了35%,未来10年,近视的问题会继续恶化,近视人数可能会增加50%。人们平均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再加上使用电脑和看电视,视力可能严重受损。并且,人们在使用手机时,眼睛距屏幕的平均距离在30厘米左右,远低于看报纸及看书的平均距离40厘米,这也给眼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过了21岁后,近视就不会再加深,但长时间近距离看屏幕会改变人体基因,使得近视持续恶化直到40多岁。为此,专家建议,人们应该每天出门接触阳光一段时间,对眼睛有保护作用;使用手机时,尽量保持40厘米以上的距离,如果看不清屏幕,可以将手机字号调大;家长尽量不要过早为孩子配备手机。 (人民网)

适量饮红酒或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此前研究证实,过量饮酒有损精神健康。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少量饮酒,尤其是红酒,则有助于降低患抑郁症风险。

英国新一期《BMC医学》杂志8月30日刊载西班牙研究人员的报告说,他们在7年的时间里,跟踪调查了5500余名志愿者的饮酒、膳食、吸烟等习惯以及精神健康状况。这些被调查者年龄处于55 ~ 80岁之间,调查开始时均无抑郁症患病史。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每日摄入酒精5 ~ 15克的人群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最低。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适量摄入酒精的人群中,每周饮用2 ~ 7次红酒对于降低这一风险的效果最为明显。不过,这项研究也再次显示,过量饮酒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抑郁症风险。

研究人员解释说,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等一些酚类化合物,此类物质对大脑中的特定部位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参与研究的西班牙纳瓦拉大学教授米格尔马丁内斯-冈萨雷斯说,抑郁症与冠心病在发病机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适量饮用红酒降低抑郁症风险的机制也与其保护心脏健康的功能类似。

登革热应急预案 第5篇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为了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和防止扩散蔓延,规范应急处理,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编制。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区内的登革热疫情。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资源整合;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条块结合,加强合作;平战结合,快速反应。

疫情分级

根据登革热疫情发生、传播速度和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黄埔区穗东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可设立监测与疫情处理、医疗救治、社区防控、检查督导。组长:吴燕;副组长:赵传雄、陈穗韩;组 员:马玉彩、麦燕、陈颂平、林鸿新、麦笑婷、秦银凤。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工作,陈穗韩负责医疗方面的工作,赵传雄负责中医方面的工作,马玉彩负责护理方面的工作,陈颂平负责发热门诊及监测工作,林鸿新负责全站的除四害工作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麦笑婷保证药品的应急使用、供应,秦银凤负责检验指标的监控,麦燕负责隔离物 品的调配。

如发生疫情,应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媒介监测:对主要传播媒介伊蚊的分布、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抗药性、带毒情况进行监测。

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或可疑病例进行隔离、病毒分离检测,做好社区的防控工作。

报告: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登革热疫情。现场处置 疫点的划定

凡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50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

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

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在病人较多的疫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派出医务人员上门隔离治疗,尽量减少远途就医,防止扩散和降低病死率。对疫点、疫区内不明发热患者做好病家访视,接触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

社区做好媒介控制的工作,在疫点、疫区必须进行室内、外紧急杀灭成蚊,在灭蚊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蚊媒孳生地,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人、畜房进行喷洒或浸泡(喷洒)蚊帐灭蚊。

个人防护

教育群众正确使用蚊帐,尽量避免野外露宿,减少人蚊接触;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开展防治工作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后期评估

登革热疫情结束后,医院应组织有关人员对防控工作进行评估,总结防 控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的应急处理工作。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社区中医药防控治疗登革热方案:

一、分型治疗(一)卫气同病

主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骨痛,四肢倦怠乏力,颜面潮红,口微渴,舌边尖红,舌苔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清暑化湿,透表解肌。

方药:新加香薷饮合柴葛解肌汤加减。

葛根15g,金银花10g,连翘10g,柴胡10g,黄芩15g,淡竹叶9g,香薷6g,甘草4g,扁豆15g。每日1剂,翻渣复煎再服。

加减法:肌肉、关节疼痛较甚者,可加桑枝、秦艽、薏苡仁以祛湿通络。高热烦渴者,去香薷,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二)湿热郁阻中焦

主证:壮热,汗多,烦渴,面红目赤,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加减。

生石膏30g,知母12g,苍术10g,薏苡仁20g,芦根20g,滑石20g,甘草4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呕吐较甚者,加竹茹、藿香、苏叶以醒脾止呕。腹胀者,加大腹皮行气消胀。(三)邪遏膜原

主证:壮热寒战或但热不寒,头重痛,面红目赤,肢体酸重痛,胸脘痞 闷,纳呆,恶心呕吐,腹胀痛,腹泻或便秘,舌红,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濡数。

治法:疏利,透达,辟秽。

方药:达原饮加减。

柴胡10g,黄芩12g,槟榔6g,青蒿(后下)12g,白芍10g,知母10g,厚朴6g,草果3g,半夏6g,金银花15g,甘草4g。每日l剂,翻渣复煎再服。

加减法:呕吐甚者,.加竹茹、藿香以化湿止呕。便秘者,加大黄以祛邪通便。

(四)气营(血)两燔

主证:壮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如被杖,头痛如劈,烦渴,恶心呕吐,甚至昏谵,皮肤斑疹,或吐血、便血及其他出血,舌红绛,舌苔黄,脉数。

治法:气营两清,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水牛角(先煎)30g,生石膏40g,生地25g,黄连10g,栀子10g,黄芩12g,知母15g,赤芍12g,玄参15g,丹皮10g,连翘10g,甘草5g。每日l剂,水煎服。

加减法:呕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尿血者,加白茅根、侧柏叶。咯血者,加仙鹤草、芦根等凉血止血。痉厥抽搐者,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以熄风止痉。(五)毒盛瘀结

主证:发热,倦怠乏力,纳呆,恶心欲吐,腹胀痛,肌肤斑疹,或吐血、便血及其他出血,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脉涩。

治法:解毒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g,红花6g,生地20g,赤芍10g;丹参15g,丹皮10g,大黄(后下)10g,青蒿(后下)10g,枳实9g,紫珠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呕吐甚者,加竹茹、半夏以和胃止呕。腹痛甚者,加田

七、元胡以行气止痛。(六)邪陷心包

主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甚至昏愦不语,手足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呕吐剧烈,舌红绛,脉细数。

治法:清心开窍,凉血解毒。

方药:清宫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

水牛角(先煎)30g,竹叶卷心6g,麦冬10g,金银花15g,知母12g,赤芍10g,玄参15g,丹参10g,天竺黄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另服安宫牛黄丸,每日2次,每次半粒至1粒。

加减法:呕吐甚者,加竹茹、黄连清热止呕。抽搐者,加菊花、钩藤等清热熄风。(七)正气暴脱

主证:身热骤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气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出现各种出血,舌淡红,脉微细欲绝。

治法:益气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红参(另煎加入中药汤中)30g,麦冬20g,五味子6g,熟附子10g,肉桂5g,干姜10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如大汗淋漓不止,可加龙骨、牡蛎以固脱敛汗。(八)余邪未净

主证:低热,头目不清,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小便短少,苔净,脉细数。

治法:清泄余邪。

方药:薛氏五叶芦根汤加减。

藿香10g,薄荷叶10g,荷叶12g,枇杷叶10g,佩兰10g,芦根15g,冬瓜皮15g,扁豆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如余热未清,气阴两虚者可用竹叶石膏汤加减以清泄余热,益气生津;如纳呆、腹胀,加谷芽、麦芽、砂仁以和胃消食。

二、外治法

高热者,可用生大黄15g,枳实15g,甘草10g,山药15g,寒水石20g,水煎至100ml作保留灌肠,每日3次。

鼻衄者,可用消毒棉球醮上马勃粉塞鼻。

三、其他治疗(一)针灸

取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用泻法,点刺放血,适用于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之高热者。对本病之正气暴脱者,取内关、水沟、百会、关元等穴,用补法,并灸。

(二)中成药

1.新雪丹 每6小时一次,每次1支。适于高热者。

2.安宫牛黄丸 每日2次,每次半粒至一粒。适于高热伴神昏者。3.紫雪丹 每日3次,每次1~1.5g。适于高热伴痉厥者。

4.清开灵注射液 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于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之邪实者。

5.醒脑静注射液 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ra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适于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之邪陷心包,气营(血)两燔者。(三)单方验方

白花蛇舌草30g,知母15g,葛根30g,柴胡10g。水煎服,每日2~3剂。适于除正气暴脱之外的各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者。

青蒿30g,微煎,取汁服,每日2~3剂。适于一般典型登革热。

【预防调理】

一、预防

1.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主要措施。

2.对可疑病人应进行医学观察。确诊的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纱门的病房内,隔离时间不少于5天。

3.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30g、牛筋草30g、地胆头30g、甘草4g,水煎服,每日1剂。

二、饮食调理

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碳水化合物。恢复期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生津,或山药、薏苡仁、扁豆等健脾化湿之品炖瘦肉。

【预后和转归】

登革热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而有动脉硬化,或病程中出现严重出血者预后较差。

黄埔区穗东街夏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 第6篇

一、登革热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登革热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项目防登革热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项目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登革热管理工作;指导全项目施工人员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灭蚊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登革热知识。

(三)宣传组: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防治登革热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项目防治登革热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工作要求

1、项目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栋号长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文员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栋号长的责任。

2、文员每日向项目经理报告情况。

3、各栋号长,施工员要积极、密切配合项目预防登革热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

上一篇:关于工作的承诺书下一篇:安徽书画艺术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