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2024-08-13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精选8篇)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第1篇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语文

记叙文阅读要品味语言

记叙文阅读关键在于品味语言,赏析句子。

1.找修辞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

(5)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成“”,(结合具体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谈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找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

人物描写——— 为了刻画人物形象。

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品德、心理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3.找使用精妙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再分析作用

格式:先明确挑选出这些词,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赏析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记叙文标题

标题好处:

共同: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个别:文章线索,一语双关,艺术性(修辞手法等)

拟标题:可在文章中搜寻(找开头,找结尾,找线索,找感情)。句子段落作用

从两个角度分析:1.内容上:段落大意,句子大意;2.结构上:A、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B、对下文:引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C、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句子含义

一般两种情况:说出言外之意;还原比喻义的本意。

概括归纳包括概括人物形象和概括记叙内容。

概括人物形象,方法:不要离开原文,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概括。注意规范表达。如:具有××××的性格,××是一个××××的人。

概括记叙内容,方法:人+事+结果,其他内容可作为定状补。

体验人物情感,揣摩心理活动,方法:A、必须用第一人称;B、言之有物,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C、特别注意“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

联系实际,表达阅读感悟,方法:我认为……因为……所以……有一次……结合中心,表达规范,事例具体。

数学

重视选择填空和容易题

在数学上,我们很熟悉一个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如把“路程”看成大家所能提升的分数,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就可看成我们学习数学的“效率”。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怎么提高效率?

首先要了解数学中考卷是啥样的,做到有的放矢。中考数学卷总题量是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填空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解答题9题,共89分。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道选择题、两道填空题就等于甚至超过后面一道大题的分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平时选择填空题作答粗心的同学,此时要特别重视选择填空题,尽量不要丢分。

对于选择填空题的这61分,只要在平常作业中稍加重视,正确率就能得到提高。各校在一模后的复习中,不少会根据学生情况,出一个选择、填空专题训练,此时要特别重视。除了专题外,还可以通过重视每天数学作业中的选择填空题,尽量做到一次性全对,而不是会就行,这样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来看整份试卷的难易情况:整份中考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为:7∶2∶1,即容易题约占105分,中等题约占30分,难题约占15分。

从试卷的难易情况可以看出,其实整份试卷的重点在容易题上。容易题,都是一些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在考试中虽易做,但要保证全对还是有一些困难。

对于容易题,建议考生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入手。在最后近40天中,一旦发现自己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模糊或生疏,就要立马搞清楚,才能消灭所谓的 “粗心”。在最后复习中,可把6本数学课本都带来学校,放于抽屉中,平常在上课和写作业中一有概念模糊的地方,就可以立马翻开瞧瞧。

对于中等题,要学会条件反射。在最后阶段,不要无谓地拼命写题,要注意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每一类中等题而言,大都有它固定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尽量自己总结出每一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把中等题变简单,减少自己的思考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而难题和中等题在最后的训练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也是要多总结每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对于课本知识还不够熟练的同学,有空还是要继续放在课后练习、习题和课本中例题的掌握上,必定事半功倍。

今年数学中考时间是:6月25日(星期六)15:00—17:00,这与过往数学中考时间放在早上有较大改变。建议各位同学在周末写数学时,尽可能把时间安排在下午,特别是下午3点到5点之间,用这段时间来写些综合类的数学题目更好,如真题等,以使自己在下午3英语

梳理归纳语言语法知识

冲刺策略

最后这一阶段要做两件事:

一、梳理和归纳语言知识

1.要根据教材的单元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建议:整理标题句和语法聚焦里的句子,并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特别重视课本目录里 TargetLan-guage,Vocabulary,Recy-cling这三栏内容;整理词汇表中的词组并进行归类辨析。

2.梳理语法知识

特别关注历届中考试卷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名词、形容词、冠词、代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词组、从句、特殊疑问词、倒装语序以及常用的交际用语等。建议:用好笔记本,课堂认真记,课后要回顾;特别重视五本书后面的语法总结。

二、提升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1.每天听一套15分钟的听力练习。重点听最后一道大题即听一篇对话和一篇短文,用恰当的单词填空。

2.每天保证15分钟大声朗读课文,每天一个单元。一是增强语感,二是积累写作素材。

3.每天完成一篇完形填空和一篇阅读理解。阅读包含幽默趣味故事,天文、科技知识,社会热点话题,跨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4.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段落编写和作文。建议:建立一本作文集。平时看到好的文章或好词好句也可以摘抄在作文集上以备写作之用。答题技巧

一、段落编写

使用所给的词语,编写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语段。提示词:5个单词。

要求:1.使用全部提示词,并在语段中用“下划波浪线”标出提示词;2.语段具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主题意义;3.词数为50词左右,最多不超过80词。

行文思路:确定中心,找中心词;注意事项:可以改变5个单词的词形,但不能改变它的词性。

二、作文

1.细审题目,切中题意。要审格式、体裁、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2.拟定提纲,提炼要点。把主要句型、关键词记下,以免答题时间不够;3.尽量使用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短语表达;4.多用简单句;5.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切忌汉语式英语;6.行文连贯,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学会使用过渡词;7.不会表达,另辟蹊径。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方法;8.通读文章,检查改错;9.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三、根据语篇情景,用恰当的短语或句子填空

1.通读全文,特别关注段首和段尾,明确大意;2.根据上下文意思,找到解题的提示;

3.用合理的短语或句子填空保证文章的意思连贯;4.注意所填短语或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四、阅读理解

1.先看文章后面设置的问题再阅读;2.抓住中心句;3.提高阅读速度。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尽量不要回视。不要逐词地看,正确的做法是:一边阅读一边记下或标出那些与文后所设问题有关的信息;4.判断要有依据,推理要顺乎作者的意图;5.猜测词义也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物理

完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冲刺策略

中考冲刺阶段怎样有效复习?接下来,我主要从完善知识体系和积累考试技巧两大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是完善知识体系。初中物理分为几大块?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量以及物理规律?这些,考生心中都要有数。

初中物理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

重要物理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力、惯性、合力、分力、能。

重要物理量:速度、质量、密度、压强、功、功率、比热容、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机械效率。

重要物理规律:力学公式:v=S/t、G=mg、ρ=m/v、P=F/S、W=FS、P=W/t;电学公式:I=U/R、W=UIt、P=W/t、P=UI。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怎么做到有效复习,谈谈我的四点思考。

思考1

怎样复习物理量?如下图,可以表格的形式,把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物理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弄清楚,清晰明了。

思考2

怎样描述物理规律?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文字;

2.物理公式;

3.物理图像:速度图像、U-I图像、m-V图像等;表格:凸透镜成像规律。

思考3

怎样分析物理过程?

力学:受力分析、平衡状态。

电学:画出等效电路图、电阻。

思考4

怎样复习实验探究?

1.熟练地应用各种测量仪器:刻度尺、量筒、弹簧测力计、天平、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

2.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法。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复习实验:

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法;4.实验步骤;5.数据记录及处理;6.误差分析。考试技巧

1.怎样审题?在审题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到以下8个字:眼看、嘴(默)读、手画、脑思。认真审题,圈点勾画抓住重要字眼,画草图,分析物理过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题,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2.怎样打草稿?整齐、竖式。做题时,如果出现因为 “我不小心”“我计算错误”而出现的错误,对这类错误不能做简单处理。

打草稿时,不能随意书写,打草稿要整齐,数学计算用竖式,可减少错误,也方便考完回过头来检查,一目了然。

3.怎样反思?做完一份试卷,停下来回头看时,要反思一下自己用了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方法。

有时在解题时,解出一些题目具有偶然性,考完试,当试卷发下来时,要反思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以

化学

立足课堂,用好“套餐”

今年的中考化学,在难度方面,和去年相比,从要求来看,总体难度会略低,但个别拉分的空格难度会比去年高,这也意味着想考99分、100分可能会比去年难一些。在试题方面,大题数由原来的五题改为四题,小题数由25题减少到18题。

在考试时间方面,由90分钟缩短为60分钟。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这意味着留给你考完检查试卷的时间不会很多,因此保证正确率很重要。此外,由于小题数的减少,一些空格的分值提高,写对了,所得的分就高,但写错了,扣的分也高。因此,在平时的习题书写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书写要规范,特别是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千万别丢三落四。在复习时,建议同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1.归纳整理夯实基础。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理清概念、形成系统。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建议同学们要对重要性、关键性词语整体把握,弄清楚使用范围和条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梳理、织成网络、反复运用。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阶段的考查重点,一定要熟练到位。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主要学习了16种物质:4种单质、4种氧化物、2种酸和2种碱、4种盐,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根据知识体系,紧扣“三点”,即考点、重点、热点,编织知识的网络结构,理清知识的脉络联系,分清知识的主次关系,可利用图表,也可用文字归纳等,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是中考中占分比例较重的一块知识,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对于书本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可利用分类记忆法,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特殊反应。对于信息方程式,一定要按照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来写,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保证写对。像容易出错的氯气、氨气、铵盐等要注意。

2.注重探究、培养能力。每年实验探究题中,最后的实验方案设计是最难的,其实,只要充分利用试卷资源,特别是题目中出现的实验方案,你只要稍做修改,能模仿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答案。在文字描述时,语言要严谨、规范,这对获取高分十分有利。

3.把握热点、关注社会,学会迁移、灵活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科学新发现等,这类题目往往信息知识新颖,但落脚点低,只要仔细读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特别是对应用到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灵活应用。

最后这40天可分为两阶段:接下去的五个星期和考前五天。接下去的五个星期,要注重的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认真作业,用好“套餐”。

课堂,是主阵地。提高上课效率,要做到 “三个多”:多看老师、多看黑板、多跟老师说。此外,听复习讲评课是一个查缺补漏、不断巩固的重要环节,在讲评时除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外,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

在听好课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提高解题技巧。题目做得不在于多,而在于透。做过的讲过的题目基本能保证会,并注意思考和总结,有意识地把题目归类,并从中寻找规律,不断地提高审题能力,加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获得高分的保障。

考前五天,不再是没完没了的写题,而要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把书本浏览一遍,把“套餐”及做过的试卷多看看,曾经的错题多想想。在看题的过程中,想想知识、想想方法。该过关的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再去过一遍。

政治

做好知识排查、题型归类

知识排查:包括必考内容、时事归类、易混易错盘点。

题型归类:涉及案例类、活动类、评析型、意义型、对策型、认识型。必考内容

1.珍爱生命: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可贵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独特性);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平等性、有限性、可塑性),善待其他生命。

2.孝敬父母:包括两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属,希望的寄托(情)。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德)。是法定义务(法)。二是如何孝敬父母?少年时期:体谅、关心、分担;长大成人:赡养义务。具体做法:用心/谈心/商量/承诺/检讨/体谅/学习/原则。

3.诚实守信:内涵包括实、表、说、做、三个不。意义:原则、核心、基础、他人、自己、社会。地位、作用。思想上:牢记原则;行动上:内涵+对自己、对他人、拒谎言、增光彩。

4.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需要尊重、善意、沟通(理解);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创造、成就事业。同时,宽容也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宽容)。要⑴培养宽容精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⑵正确认识自己;⑶不断求知;⑷换位思考。

理解不等于宽容,理解=超越+开放;宽容=宽恕+包容;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

5.避免违法犯罪:掌握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分为: 和。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

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明确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明确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何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例如,机智求助、巧妙周旋、取证报案等。②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劝其报案、保护现场、保留证物等。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主动协助、实事求是、勇于指证。

7.自我保护:包括哪些权利(人身权、人格权、消费权),包括什么内容,法律依据、侵权表现等。

8.科学发展:1)科学发展观:内涵;2)科学发展道路:内涵;3)环境问题:形势、国策、现实意义;4)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要求、依据。时事归类

规划类、经济类、主题类、法律类、科技类、环保类、国际外交类、文教类。易混易错盘点

1.消费权:安全保障权≠生命健康权;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3.有关部门≠行政部门;4.国家做法≠个人做法;5.保护环境≠节约资源;6.现实意义:why≠how;7.环境特点:分别反映≠共同反映;8.收集材料的途径≠活动形式;9.珍爱生命:道德≠法律;10.财富源泉:劳动≠科技≠知识;11.国民经济:主体≠主导(公有≠国有);12.人大≠人大制;13.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制度≠民族精神;14.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发展;1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16.工作中心: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节约资源;17.国家战略≠基本国策,基本方针≠基本方略;18.最终目标≠最关键目标;19.根本任务:初级阶段≠精神文明;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勤俭自强≠勤俭节约;21.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2.四个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3.司法保护:方针≠原则;24.基本权利:宪法≠法律;25.权利主人:人民≠公民,间接行使≠直接行使;26.共同富裕: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第2篇

巩固基础知识重视专题性复习

语文是中考第一科,考试感觉的好坏会影响到后面科目的考试心态。对于第一科,既要重视,也不要过于紧张,充满自信,从容应考,才是最好的状态。

首先,现阶段复习最重要的是巩固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特别是默写、文言文等学生最容易忘记的东西,要反复加强记忆。

其次,还需要注意做专题性复习,比如文言文专题,拼音、成语、病句专题等。每位考生都应将这些专题扎实地复习一遍。同时,每个考生都应该树立起考点意识,练习的题目不要贪多,必须精练,通过练习总结出每个考点的答题方法,及时查漏补缺。

要养成科学规范的答题习惯,先易后难——简单的先做,把能拿到的分数先拿到手,难一点的就暂时跳过去,尽量保证写作文有充足的时间。答题时还要注意规范,默写题尽量用正楷字,不要连笔;现代文答题罗列要点要清晰,可以用分号或者序号。

最后,语文科目的考试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作文在本科目中占“半壁江山”,要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必须认真审题、构思和书写,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所以通常要留有5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写。

二、英语

回归基础编织知识网

英语备考总共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重在夯实基础,把初一到初三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拓展和延伸。这一轮复习应该在4月中旬结束。第二轮则以专题复习为主,关注各个语法专题以及试卷结构中各类题型,侧重解题技巧的传授和策略的指导。最后一轮复习则是强调综合训练,加强考生的薄弱环节。多做模拟试题、往年优秀的真题。

在最后两个月的关键时期,需要回归基础知识,要扎实推进对各项基础知识的复习,包括词汇、知识点的积累和语法的记忆。中考考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全面,把知识网编织得越宽、越大、越密,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以下几点备考建议:首先,需要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背诵单词和词组。词汇的积累是备考的关键。

其次,要每天坚持做听力、完形和阅读练习。每天早上可以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听力模拟训练。听完之后,及时理解听力材料。有必要的话,对比较难的听力材料进行精听。而完形、阅读的训练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不断地提高解题能力。

再者,需要注重对错题的深入思考和总结,善于提问,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大量背诵不同话题的优秀范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数学

熟练解题方法加强练习压轴题

根据最近几年南宁市中考数学的命题趋势,一般难题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的最后一小题,以及解答题的最后两个大题。所以,考生既要提高基础题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又要确保基础题不丢分,如果容易做的、会做的题目丢了分,做出了难题来也很难获得A+。

要做出压轴题,应先精做南宁市近几年的中考真题,了解南宁市中考压轴题的常考问题,再找类似的题目练习,弄清压轴题的解题方法。一般压轴题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多个知识点的交汇,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还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

数学备考阶段,首先应跟紧老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阶段的复习,要注意熟记公式、公理、定理,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重在熟练解题方法,理解每种解题方法的内涵及适用的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其次,同学们可以精选一些中考模拟卷,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和书写要求,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样的模拟考,最好每周自我训练一次。通过模拟题的训练,学会统筹安排考试时间。

中考最后冲刺——各科复习策略 第3篇

语文:不同题型备考方法差别大

最后两周的语文复习是一个心理的适应期,也是巩固和提高的关键时期,考生应计划到天,目标明确。考生一定要头脑清醒,轻装上阵,求准求稳。

字词复习善用纠错本。在第一、二轮复习中大多数考生都已经将容易错的字词加以归纳和整理,冲刺前,要把自己以前经常错的挑出来强化记忆,关注常见常用而且易错的字词,特别容易混淆的甚至可以放大贴在自己书桌前,考前拿出来看

古诗文复习回归课本。杨老师指出,对于课标要求的34首古诗词,指定任何一篇都应该非常熟练的背诵和默写,不要心存侥幸,默写易错字要放大强化记忆。重点弄清楚诗词、古文的内容主旨、写作手法、艺术风格、语句赏析、写作背景等。课标要求的16篇古文要回归课本,关注课下注释以及课后习题,辨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多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对于文言语句的理解和翻译,注意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特殊句式,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语句翻译要准确和通顺。

现代文阅读重方法。注重辨识各种文体,记忆表达方式、记叙顺序与要素、说明顺序与方法、论证方式与方法等知识点;分析总结各种文体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等,把握规律;对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进行概括。建议考生有选择性地做中招原题,做完之后分析对照,看看自己的答题思路是否正确,答题格式是否规范,语言是否准确,在老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避免题海战术。

作文备考重素材。杨老师建议考生每天看1~2篇好作文,拓展视野,可以适当分类准备一些作文材料,针对记叙文写作,选择新颖、生动、感人的事例或者自己平时练习中老师给予较高评价的作文素材,记忆背诵,以防上了考场“无米下炊”;针对议论文写作,应当关注时事,选择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新鲜的事例,记一些名人名言、典故等。

模拟演练重时间。完成以上专题复习之后,考生可以做几份模拟试卷,此时要注意严格按照中招时间进行,把握考试节奏,适应考试气氛,随后进行查漏补缺的综合复习,可实现把在专题复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自信心的效果。

英语:复习要回归“自然”

冲刺中考,应该抓住要领。

第一,回归“自然”,即回归基础知识,吃透教材。第二,把错题收集,要经常翻阅,举一反三。第三,心态平稳,控制解题速度,避免遇到难题时紧张,碰到较简单的题目时大意。第四,解题的习惯和方法。从去年的中招开始,河南省实行网上阅卷,学生有专门的答题卷,因此在试题卷上画线或做标记不会影响卷面成绩。姚洁建议,考生要学会在试卷上“乱涂乱画”。这样做,对于答题速度过快和过慢的学生都有益处:前者会“减速”,减少粗心;后者能“提速”,改变拖沓的习惯。

中考英语试卷,考中解题有讲究。姚洁提醒考生,每种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听力:快速浏览,做好预测,鉴别选项的不同,做到心中有数;整体理解,忌因小失大。听不懂或没听清的,立即跳过,切忌死缠不放,影响答题;做好速记,有内容地点复杂,人物较多,在短时间内很难准确辨别所听到的内容,可边听边作简要记录,以便全部听完后再作判断。

单项选择:出题者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用英语的习惯用语、固定搭配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判断;或利用相似知识设置试题陷阱,造成学生的误解。做题时凭借语感,直接判断;语法语境,找准切入点;做题时切忌题干没看完就答。

完型填空:考查阅读能力,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解题时要做到:跳过空格、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切忌看一句做一句,看一空填一空,断章取义,仓促下笔;重视首句、末句;先易后难、各个击破;注意语法规则,牢记搭配关系;复读全文、逐空验证、弥补疏漏。通常完型填空做好,应该将文章至少读三遍。

阅读部分: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抓住文章的首句、首段和尾段,它们往往就是关键句;做有用的记号,帮助理解全文;看题后,一定要回到文章中找到信息源。千万别凭印象或按自己的理解苦思苦想,一定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答题。

词汇运用:确保选对词;必须用所选词的正确形式,注意拼写、变化、相近词、短语搭配等的练习。

补全对话:本题用书面形式考查口语的交际能力。对谈论天气、就餐、就医、约会、介绍、告别、问路等20个话题分类罗列,特别是考纲上新增的话题,看下句,补上句,合理联想,所回答的句子必须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书面表达:认真审题,看清所给的所有提示,确定时态和人称;抓要点,找准关键词(把要点一一划出,以免遗漏);连词成句(选择最熟悉最有把握的短语和句型来写单句,学会变通表达法)。写完后仔细检查每个单句,看搭配、时态等是否正确。写好单句最重要;连句成文,适当运用并列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可为文章增加亮点,提高评分档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分三段来写,注重首段、尾段;查错改错:名词的单复数、主谓一致、时态和语态、有无中式翻译、行文的逻辑性、词类错用、有无遗漏要点、单词拼写、大小写是否规范、标点、注意书写工整。

数学:不同层次的同学复习各有侧重

考前,不同层次的同学侧重也不同。

程度好的学生可适当拔高。对于数学程度较好的同学,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拟试题。如果还有时间,也可以再做一些有难度的填空题和最后的压轴题,总结解题策略,将知识融会贯通。

有欠缺的学生要避免“眼高手低”。不要一心只关注不会做的题目,而是要认真对待会做的题目,确保这些题能做准确。做模拟试题时,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要学会取舍,要让自己的成绩稳定在你想达到的范围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所突破。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老师评讲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同时归整自己的知识体系。

不管哪种考生,平心静气、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最重要。他建议同学们,要注意回归课本,把课本读薄,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翻翻错题本,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考试前只要拿出它,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考场上对同一类型的题目引起警觉,将失误降到最低限度。

物理:复习要得法 答题要看清

鉴于中招物理复习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三轮复习是中招复习的最后环节,至关重要。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冲刺复习期间,要做写往年的中考真题,并及时核对答案,看看哪些题目丢分,弄清丢分原因。通过适当训练可了解中考命题范围、题目深浅以及相关题型。同时,对平时反复易错的习题有目的地通过复印、剪贴的方式汇总,便于下一次复习。

对课本知识做“地毯式”复习。最后两周,要回归课本,包括回归教材和回归《考试说明》。于卫东分析,中考所涉及的物理考点都是课本中的,考试只不过是将这些内容置于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科《说明与检测》是中招考试指南。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他建议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单位换算、探究实验等进行地毯式复习,包括“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科学世界”、“小资料”、“动手动脑学物理”、插图等内容,也要认真阅读,重新思考,使之形成结构。掌握答题技巧还要看清题目。于卫东介绍,物理中招共有五种题型,能力考查各有侧重。他提醒考生,不管是哪种题型,除了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外,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在审题时需要注意:

理解关键词语。①光滑、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②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③升高了多少,和升高到多少度;降低到,降低了。④有用的功率还是总功率,功率还是效率。

挖掘隐含条件。①说到家庭电路意味着电压是200伏特,各用电器并联。②说到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压强是105帕,水的沸点是100℃。③说到不计能量损失,意味着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效率是100%。④说到用电器正常工作,意味着用电器上加的是额定电压。

物理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理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比如,“两灯串联,甲比乙亮”。这里的“甲比乙亮”就是判断电流相等的干扰因素。于卫东提醒考生,表格类题目中有很多数据,不一定都有用,要快速搜寻有用数据,排除干扰因素。

化学:加强套题训练

郑州七中化学组备课组长路绪锋建议考生,在化学科目的复习中,要注意复习的计划性,重视回归课本,分清重点和难点;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书写规范。

夯实基础知识。路绪锋说,考生应有计划地安排复习内容,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他说,初中化学学科是一个起始学科,有大量且零碎的基础知识、概念需要记忆。因此,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往往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他说,这些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物质的颜色、性质,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操作、现象、结论、注意事项等。

路绪锋建议考生,应将知识点按板块汇总,找出相互联系,将其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概念及物质间联系的理解,以此来提高综合应试能力。

套题练习很有必要。路绪锋说,除了基础知识,还要进行综合套题练习。考生在训练中,应以定时训练为主,每一套题要定时40分钟左右完成,然后再对答案,找到错误的原因。如果几套卷子都出现相同的问题,就一定要请教老师,把该问题彻底搞明白。

重视《说明与检测》。路绪锋建议考生研究一下《说明与检测》,重视课本,分清重点、难点,依次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他说,《说明与检测》完全依托于《课程标准》,它透示着中考的导向和侧重点。《说明与检测》对每一个考点的能力要求都很明确,分为了解、知道、初步学习掌握、理解等,对能力的要求依次提高。因此,他建议考生把《说明与检测》的考试内容逐条筛查,查漏补缺,对没掌握好的知识要立即查阅书本或查看笔记,直至掌握。另外,试卷书写要规范,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练,准确、严密、计算无误,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范例。

政治:开卷考试更考验综合能力

郑州七中九年级政治老师时刚认为,临近中考,时间紧迫,考生必须制订出一套全面、系统、高效的复习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端正态度。今年的中招政治开卷考试。时刚说,这并不是简单的抄抄资料就能考出好成绩,相反,开卷考试重在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背好基础知识,而且要强化做题方法,重在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他建议考生,转变学习态度,重视背诵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重点一定要突出。

梳理知识网,重视时政热点。时刚建议考生重视知识网以及时政热点的梳理。他说,中考政治考试范围广,不仅包括教材知识、还有大量的时事政治、时政热点,东西多而且零碎,而且考试运用到的知识具有综合性,所以,此时重点是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他建议考生采

用编写知识目录的方法,来整理知识网络。对于时政热点的梳理,他建议考生考前学会收集新闻热点,拓宽视野,逐一了解时事背景,链接课本基础知识,并认真梳理常规设问的思路以及一些偏冷设问。

做专题练习。今年中考政治题型有四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40分大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每种题型的做题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题型专练,逐一突破。时刚提醒考生,近年,多项选择题、辨析题、40分大题成为中考拉分题型,考生应加大练习力度。

时刚强调考生一定要通过做套卷来查缺补漏。这不仅可以考核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让老师调整教课内容,对症下药,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查缺补漏,及时弥补,强化不足。

带啥资料进场有讲究。今年政治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允许带资料进入考场。但带什么资料?资料是不是越多越好?如何用这些资料?不少考生对这些问题甚是困惑。对此,时刚认为:第一,考生不应过分依赖资料,考试首先应靠自己的记忆和能力,没办法时再翻资料。第二,资料要少而精,不要贪多,即使带的资料多,要带自己最熟悉的资料,并把自己最熟悉的放在最上面,并熟悉目录。第三,如果碰到原题,考生千万别慌着抄,要经过认真挑选、加工之后再用;若没有找到原题,考生也不要紧张、害怕,可回忆平时练习的相近答案和思路,“照葫芦画瓢”来答题。

历史:重视知识间的联系,答题卷子要答满

与政治一样,今年中招中,历史也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郑州七中历史组备课组组长汪桂红认为,历史复习时,要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注重错题复习,答卷先易后难。

全面掌握课本知识。汪桂红说,目前考生已经过三轮的复习,每个人手中拿到不少辅导资料,许多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的考生便把希望寄托于这个考场上的 “速查”,认为“一书在手,万事大吉”,因此错失最后巩固基础知识的大好时机。但历史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考试的题目来自书外,答案皆在书内。只有全面掌握课本知识,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考题。

汪桂红分析,中考很少孤立地考查单个知识点,往往是围绕同一个主题考查相关知识。因此,读书时不必拘泥于课本的顺序,应加强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考生可利用课本总目录和课文子目录实现这一目标。考生可每两天读一遍课本目录,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考生在熟悉目录后,便能快速地将要查找的内容准确定位于某册书某单元某一课里,从而提高答题速度。

汪桂红建议,考生可将《说明与检测》中的考试内容与课本结合起来,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这样既可以查漏补缺,又能增强考生信心。考生还要特别留意《说明与检测》中楷体字部分,这是命题的依据。

不要怕做错题。“平时做错很多题,这是不是说明自己的复习没有效果?”汪桂红表示,复习中最有价值的就是错题,错得越多,及时纠错收获就越大。她说,考生经历一个多月的题海战术后,每位考生均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错题,冲刺阶段更应注重错题回炉,查找出错原因。

六本书加一本资料足够“迎战”。“带入考场的资料,六册书再加一本自己熟悉的资料即可,过多的资料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影响答题。”汪桂红说。

做题要先易后难。先闭卷后开卷的原则,合理分配好时间。她说,考生应先在闭卷的情况下把会做的题拿下,较难的题再依靠查阅资料增加分数。在不明确怎样答题的情况下,汪桂红不建议考生先翻资料,此时考生应将题目认真看两遍,理解题意后,再查资料。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之化学篇 第4篇

日前,知名学府武汉大学出台了一项旨在繁荣哲学社会学科的五年计划。尽管计划投入巨资,却未获得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的认可。对此,王旭明在微博上开腔,称“社会科学若如此能繁荣倒是件新鲜事。”

在复习时,建议同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1.归纳整理夯实基础。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理清概念、形成系统。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建议同学们要对重要性、关键性词语整体把握,弄清楚使用范围和条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梳理、织成网络、反复运用。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阶段的考查重点,一定要熟练到位。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主要学习了16种物质:4种单质、4种氧化物、2种酸和2种碱、4种盐,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根据知识体系,紧扣“三点”,即考点、重点、热点,编织知识的网络结构,理清知识的脉络联系,分清知识的主次关系,可利用图表,也可用文字归纳等,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是中考中占分比例较重的一块知识,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对于书本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可利用分类记忆法,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特殊反应。对于信息方程式,一定要按照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来写,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保证写对。像容易出错的氯气、氨气、铵盐等要注意。

2.注重探究、培养能力。每年实验探究题中,最后的实验方案设计是最难的,其实,只要充分利用试卷资源,特别是题目中出现的实验方案,你只要稍做修改,能模仿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答案。在文字描述时,语言要严谨、规范,这对获取高分十分有利。

3.把握热点、关注社会,学会迁移、灵活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科学新发现等,这类题目往往信息知识新颖,但落脚点低,只要仔细读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特别是对应用到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灵活应用。

最后这40天可分为两阶段:接下去的五个星期和考前五天。接下去的五个星期,要注重的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认真作业,用好“套餐”。

课堂,是主阵地。提高上课效率,要做到 “三个多”:多看老师、多看黑板、多跟老师说。此外,听复习讲评课是一个查缺补漏、不断巩固的重要环节,在讲评时除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外,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

在听好课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提高解题技巧。题目做得不在于多,而在于透。做过的讲过的题目基本能保证会,并注意思考和总结,有意识地把题目归类,并从中寻找规律,不断地提高审题能力,加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获得高分的保障。

中考备考:政治复习及考场技巧 第5篇

题型归类:涉及案例类、活动类、评析型、意义型、对策型、认识型。必考内容

1.珍爱生命: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可贵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独特性);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平等性、有限性、可塑性),善待其他生命。

2.孝敬父母:包括两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属,希望的寄托(情)。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德)。是法定义务(法)。二是如何孝敬父母?少年时期:体谅、关心、分担;长大成人:赡养义务。具体做法:用心/谈心/商量/承诺/检讨/体谅/学习/原则。

3.诚实守信:内涵包括实、表、说、做、三个不。意义:原则、核心、基础、他人、自己、社会。地位、作用。思想上:牢记原则;行动上:内涵+对自己、对他人、拒谎言、增光彩。

4.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需要尊重、善意、沟通(理解);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 处、创造、成就事业。同时,宽容也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宽容)。要⑴培养宽容精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⑵正确认识自己;⑶不断求知;⑷换位思考。

理解不等于宽容,理解=超越+开放;宽容=宽恕+包容;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

5.避免违法犯罪:掌握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分为: 和 。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明确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明确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何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例如,机智求助、巧妙周旋、取证报案等。②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劝其报案、保护现场、保留证物等。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主动协助、实事求是、勇于指证。

7.自我保护:包括哪些权利(人身权、人格权、消费权),包括什么内容,法律依据、侵权表现等。

8.科学发展:1)科学发展观:内涵;2)科学发展道路:内涵;3)环境问题:形势、国策、现实意义;4)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要求、依据。时事归类

规划类、经济类、主题类、法律类、科技类、环保类、国际外交类、文教类。易混易错盘点

1.消费权:安全保障权≠生命健康权;

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

3.有关部门≠行政部门;

4.国家做法≠个人做法;

5.保护环境≠节约资 源;

6.现实意义:why≠how;

7.环境特点:分别反映≠共同反映;

8.收集材料的途径≠活动形式;

9.珍爱生命:道德≠法律;

10.财富源泉:劳动 ≠科技≠知识;

11.国民经济:主体≠主导(公有≠国有);

12.人大≠人大制;

13.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制度≠民族精神;

14.共同富裕≠共同繁 荣≠共同发展;

1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

16.工作中心: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17.国家战略≠基本国策,基本方针≠基本方略;

18. 最终目标≠最关键目标;

19.根本任务:初级阶段≠精神文明;

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勤俭自强≠勤俭节约;

21.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22.四 个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3.司法保护:方针≠原则;

24.基本权利:宪法≠法律;

25.权利主人:人民≠公民,间接行使≠直接行使;

中考考前冲刺复习及应考技巧 第6篇

一、考前冲刺策略:

(一)树立信心

1、树立每天至少还能增长1分的信心和决心;

2、学会微笑,积极自我暗示;

3、不要攀比,相信自己的实力。

(二)增强实力

1、多与同学、老师交流;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你打疲劳战;

3、根据自己情况回顾、总结知识体系,浏览错题集,查漏补缺,掌握解题:

(1)思因果: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已知条件及它

们之间的联系,还有什么条件没用过,结果与题意或实际是否相符等。

(2)找规律:每做一题都注意应用了什么解题方法和思想,有什么

规律和技巧,要会举一反三,提高迁移能力。

(3)求多解:一题多解,一法解多题。使自己具备在最短的时间内

找到最优的思维思路及解题方法。

(4)思变通:复习中的一道题不局限一种解法,自己再设想还会怎

么考?怎么变?怎么做?学会自己适当引申一题多变,拓宽思路,提高应变能力,防止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5)会归类:遇到一题要能及时回顾同类题,对比考法,解法,找

出这一类题的命题思路和依据,同时要有应对策略和解法技巧,方法步骤的区别,从而达到触类旁通。

(6)纠错误:重温错题集,检查当初存在的知识肿块,找到易错点,提高辨析能力。

二、中考应试技巧

1、拿到试卷首先浏览试卷,查看是否完整,对题量、题型大概了解,为作答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2、进入答题阶段,按顺序依次由易到难答题,但要学会“绕”和“舍”。

3、把握速度,审题要慢,作答要快。综合题下手前先要规划好空间位置和大致步骤。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第7篇

中考题型冲刺复习要点及提分技巧

一.选择题复习技巧

在中考中,选择题是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题型。容易拿分是因为选择题的考察点以基础知识为主,得分率基本可以达到90%。而最容易失分的也就是剩下的10%,问题主要会出现在以下几点:

1.被题目绕晕

2.不知道解题方法

3.概念不清导致出错

4.忽略了细节。

选择题在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两方面考察比较仔细,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相信拿到高分并不会太难。

1.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看似很容易,但要真正掌握除了能够将概念记住之外,记清、记熟也是必不可少

2.完整理解基本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学生最常用也是最熟悉的一个自然规律。但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只看到了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而忽略了其根本原因“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以及原子个数不发生变化”。这样便很吃亏,知道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对质量守恒定律有更全面的了解,还能为解题提供新的思路。

3.摒弃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也是造成错误的一大原因,在特定环境下学习到的知识往往成为学生惯性思维的“重灾区”,例如: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学生往往会联想到酸碱盐。确实两者容易出现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但不意味着只有酸碱盐中会出现这两种反应。

4.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各式各样的反应现象是化学学习当中经常打交道的环节,也是最令学生头痛的环节。有着相同现象但却在不同情况下发生亦或是在相同情况下发生却有着不同现象等等。但无论如何,正确找到现象发生的原因就会使得这类问题引刃而解。

二.填空与简答复习技巧

1.化学符号的题

要弄清题意,是写化学符号还是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2.溶解度题

溶解度曲线的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4)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有固体析出的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NH4Cl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下降”如Ca(OH)2

3、流程图题

流程分析的基本步骤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

A.反应物是什么

B.发生了什么反应

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解题理念

学以致用,物尽其用,综合应用

考虑成本,考虑环保,考虑现实

A: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

B: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a.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b.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某某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学会评价(方案的优缺点)

评价方案时,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提高产量与产率;

2)减少污染,绿色化学

3)要考虑节约成本

4)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

4、常见物质检验

检验的关键在于实验现象的记忆,以及区分容易混淆的情况。以下就课本中出现过的几种物质以及元素的检验做一个总结。

氧气:氧气的检验一般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盛有气体的试管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此气体是氧气。当氧气与其他气体混合的情况下,一般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若铜网变黑,则证明含有氧气。此方法也可以用于除去氧气

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氢气的试管,发出爆鸣声则可证明为氢气。当与其他气体混合时,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且有小液滴生成,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氢气。

需要注意的是具有以上两点的气体还有一氧化碳,因此在检验时要注意区别,若是一氧化碳在还原氧化铜的时候不会产生小液滴,而是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上文提到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也是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在初中阶段除非有信息提示,不然有此现象的皆认为是二氧化碳。

注意CO,CO2,H2,H2O这几种气体的检验,先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再检验CO2的存在;把二氧化碳和水除尽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通过检验生成了CO2和H2O,从而确定CO和H2的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之前一定要先除去CO2,再干燥。

钠元素:钠元素的检验等同于钠盐的检验,使用焰色反应。用铂丝蘸取待测液,随后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中,若火焰颜色变为黄色,则可证明该溶液是钠盐溶液,即含有钠元素

钾元素:钾元素的检验等同于钠元素,使用颜色反应。用铂丝蘸取待测液,随后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中,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火焰呈紫色,则证明该溶液是钾盐溶液,即含有钾元素。

碳酸根:碳酸根与其他试剂反应有两种明显现象,一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该气体可以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是可以和钙盐、钡盐反应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因为方法二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检验碳酸根一般使用方法一。

硫酸根:由于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因此一般是用钡盐检验硫酸根。能够产生不溶于水以及稀硝酸沉淀的物质视为含有硫酸根,但是此方法有一个弊端,容易和盐酸根产生相同的现象,因此在检验时要尤其注意试剂的选用,具体内容将在“鉴别”板块中做详细讲解。

盐酸根:由于盐酸根(氯元素)可以和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所以可以使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但同样也要注意干扰情况的出现。

酸、碱性:酸性和碱性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验。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即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者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即碱性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有酸性和碱性的不一定是酸或者碱,很多盐类也具有酸性或碱性,在检验的时候需要注意。

5、化学实验综合题

化学实验综合题是实验考察的主要形式,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也是中考试卷中容易失分的题目,复习中要对薄弱的基本实验及时复习,做到理解原理、举一反三、归类总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1)解题思路

①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②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③看准图,分析各项试验装置的作用

④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解题技巧

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一起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并按一定的顺序操作,才可能顺利完成。据此,一套综合实验题,我们总可以把它拆分成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系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再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的方法,并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解答相关的问题,其基本思路为:

(3)对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方案进行优劣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对一个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

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③是否节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

④操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

⑤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

⑥是否有实验误差;

⑦方案是否有新创意;

⑧安全性是否好等等。

能达到上述八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至于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就是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结合题意来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要正确解答实验探究题,还要搞清楚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路方法、过程类型及遵循的“四性”原则,即科学性、安全环保性、可行性、简约性(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不同的题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实验探究题常考查点

A.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三种方法)

a.滴加足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b.滴加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钡)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c.滴加氯化钙溶液(氯化钡)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B.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的方法:(分两步骤)

a.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氯化钡)观察有沉淀产生

氯化钙(氯化钡)为中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氯化钡)为了让碳酸钠充分反应

b.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铜盐或铁盐)观察相应的现象。

有关检测物质组成的实验设计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考题。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物质成分检测、气化后的成分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物质成分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先后顺序,防止各成分检验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① 有水蒸气生成的,先检测水蒸气,再检测其他成分。

② 对于需要进行转化才能检测的成分,如CO的检测,要注意先检测CO中是否含有CO2,

如果有CO2,先除去CO2,接着对CO实施转化,最后再检测转化产物CO2。

③ 若试题只给出部分药品和装置,则应需要给出必要补充;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

④ 如采用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做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⑤ 要十分重视药品的名称,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很难回答准确,如有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NaOH溶液等。

⑥在定量分析中注意,称量的物质必须是本试验中产生的而且要吸收完全,如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出样品与硫酸反应后,可以用碱石灰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但是

A:反应前先通入氮气(与反应无关的气体都可)排装置中的空气;

B:反应后也要通入氮气(与反应无关的气体)目的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C: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前必须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

D:实验的尾部再连接一个碱石灰的装置,目的是防止空气对实验的干扰。

E: 只能用稀硫酸不能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也能被碱石灰吸收。

初三化学化合价详细讲解

一、什么是化合价

化合价是由一定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的数量。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外围的电子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围是分层运动的,化合物的各个原子是以和化合价同样多的化合键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化合键有两种:因为惰性气体最外层电子数已经达到了2个或8个,所以惰性气体(现统称稀有气体)一般不能和其他物质化合。各元素的化合价参考元素氧化态列表。化合价的概念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核外电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学习化合价时你应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化合价是化合物物质中的原子得失的电子数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数目。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时原子的得失电子的数目。

化合价也是元素或根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注意: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该元素是不表现其化合价的,因此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比如Zn、C、H等。

二、关于化合价的记忆口诀大全

化合价口诀化合价一:

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

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

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

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二: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化合价口诀三: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化合价口诀四: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三、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及一般规律

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试区别与Ca2+,与S2-中数字的含义。

表示钙元素显+2价(或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硫元素显-2价。

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S2-表示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2)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

(3)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正价。元素在不同(或相同)的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4)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四级考场时间安排及最后冲刺技巧 第8篇

9点10分~9点15分:预览Section B

大家在进入考场后,9∶10拆卷,9∶15即可正式答题。在这中间的5分钟应该干什么?很多同学利用这5分钟时间来预览听力题目,预览顺序往往是先看section A,然后再看section B。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应该把顺序颠倒过来。因为,Section A中的10个对话场景经常涉及借东西等,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一看就明白,也很容易回忆起来;而section B才是较难的部分,因此建议学生把这5分钟只用来看Section B。

在预览时要把握两点,第一,每一个题的核心单词;第二,根据各个核心单词,以推测出故事的框架。这可以帮助你增强自信心,在听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听力的内容。

9点15分~9点35分:听力

9:15放录音时会先放一个Direction,考生可用这段时间来预览section A的答案选项。预览的时候,也要把共同信号词作为重点。比如在A、B选项中都出现了Tom这个词,C选项中又出现了Hospital,而B选项中既有Tom,又有Hospital,那么B有可能是正确答案。2003年6月份就出过好几个类似的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过至少说明:凡是透露信息最多的,共同信号最多的,也就是你要集中听的选项。同时,诸如“but、however”等这类转折性的词,也需特别注意。

在考前,我们可以着重看一些常用词汇,并注意它们的简写,以保证在听力中准确快速地记下所需要的信息。比如:“necessary”我们用“nec”来表示,等等。

9点35分~10点15分:阅读理解

大纲规定,应该用35分钟来做阅读。而根据我的经验,这是不够的。据统计,优秀考生平均需要35-38分钟,一般学生需要40-42分钟,程度再低一点的学生则需要45分钟以上。因此,我建议大家把40分钟作为做阅读题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速度和正确率最有保证。

既然用40分钟做阅读,那么,我们需要从词汇题里面来借这多出的5分钟。在这40分钟里我又提出了一个“22+18”的概念。很多考生在做前两篇文章时用的时间往往是22~25分钟。如果你用了22分钟,这是合理的,不要慌张,因为前两篇文章会帮助你进入考试状态,做后两篇文章时进程会加快。

四级的阅读主要通过五种题型进行考察:

一. 细节题

题量最大,占60%左右。2004年1月的题中,细节题占70%。如果你的阅读能力不是太差的话,细节题是应该可以做好的。只要根据题干信息到原文中重叠相似的部分找答案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人名在原文中定位以此来帮助我们迅速找答案。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个比较集中的话题来定位。比如:2002年1月的题目中有一个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美国的道德才能被扭转过来?这里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时间或地点来定位,但“扭转道德”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话题定位,根据这个话题在最后一段中就这可以找到答案。

二. 主题题

最近几年四级出题的倾向是直接考主题的题量减少,但间接运用主题的题量的有所增加。一篇文章,一般都会在前两段给出文章主题。因此前两段的结论性,观点性内容需要特别关注。即使不考文章主题,也往往会利用文章主题来出题。根据近几年的题型,我们发现在全

文第一句中给出主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而第一段的转折性的语言则可能会成为考点。

三. 态度题

4级考试中,作者给出的态度一般是肯定的态度或是否定的态度,持中立态度的可能比较小。因此,考生要注意作者用的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语言。对于那些表明态度的词汇,像:positive、negative、optimistic、pessimistic考生应该熟练掌握。比如:objective意思是“客观的”,但很多考生把它理解为“反对”,就容易造成误选。

四. 推理题

推理题的难度是比较高的,切记不要过度推导。四级推理的特点是一步到位——只推理一步就可以了。比如:2002年1月份的考题中有一道推理题:“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可知道什么”。文章第四段中提到“近几年反对猎狐的人急骤增加,原因是他们认为猎狐太残忍了”。正确答案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猎狐太残忍了,所以猎狐的人越来越少”。推理到这一步就可以了。而选项中有一个干扰项是说“打猎会引起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矛盾”。很多同学过度推导,根据文中提到的“打猎可能会引起打猎人和反对打猎的人的冲突”,“而打猎的往往是富人”这两个信息,推出“反对打猎的是穷人”,从而选了干扰项。而事实上,文章并没有提到穷人。

五. 词汇题

这类题学生应该根据上下文内容,从并列关系和转折关系两大类来推理该词在文中的意思。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往往只根据一句话来做出判断。比如四级曾考过一个词“hold back”。它的意思是“阻止”。考生很难从本句话中判断这个意思。但在第二句中出现了“on the contrary”,由此判断“on the contrary”后面的词则是“held back”的反义词。从文章中看,“on the contrary”后面的词是“enrich”,意思是“丰富、提高”。那么由此推出:“held back”是“不提高”的意思。关于并列关系,在1997年的考题中考过一个小孩学说话的文章。它考“challenge explanation”的含义。在所考词汇的那段话中有一个关I词“and”由此可判断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从“and”前面的“huge task”可以推出所考词汇在文中的意思,也就是选项中的“no easy job”。

四级阅读时间相对紧张,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所以方法很重要。很多同学喜欢先读后做题。我建议大家先看后面的题干,有目的地看文章。

10点15分~10点30分:词汇

前面提到,阅读理解从词汇部分的时间中借了5分钟。那么,词汇题我们要在15分钟内做完。其实,如果考生优秀的话,10~12分钟足够了。

在词汇题中一般来说有二分之一的题在20秒内就可以给答案,有大约5个题可能需要半分钟或一分钟。综合来看,15分钟的时间没问题。

我建议考生在背单词的时候要把词汇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shrink,如果你关注生活的话,很容易在英文说明书上看到是“衣服缩水”的意思,而我们的考题就在此。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想提高词汇题的分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历届考题。每年出现重复考题的比率还是挺高的。比如:overall,近几年连续考过两次。题干都没变。比如adapt to、ambitious这些词也在不断地考。四级题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注意词汇本身,而对语法的考试越来越少。所以在最后的一个月去看一整本语法书,是不可取的。

10点30分~10点40分:英译汉or完型填空or简答题

英译汉最近考得不是很多。做英译汉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要掌握全句框架;第二步确定每个词的汉语意思;第三步把汉语词连贯成句子。对于长句,应该各个击破,分别翻译每个短句,然后再把它们编辑成一个长句。还要注意翻译中的给分点。比如时态中“He was boss”.中国人常翻译成“他是老板”。其实应该是“他过去是老板”。

简答题,和阅读做题方法上有些相似,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所不同的是,简答题是看一个题干,马上做这道题,而不能全看完再做题。

简答题以前是5个题目,现在是8个题目。这是近年来的变化点。考生不应该害怕,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题量有所增加,那么题目也就相对容易了。很多考生想运用文章中的语言来答题,可根据规定又不能照搬原文语言,这怎么办呢?我建议考生从文章中抄答案,但不是原封不动地抄,而是摘录文中的重要词汇,去掉不必要的词,或对原文做部分修改,如转换代词,这都不会扣分的。

另外,答案不一定是完整回答,有时,两三个单词就足够了。举个例子。有一年的简答题是:在哪一个时间段英国的驾驶员开车不受速度的限制?有的学生就答了It was from 1930 to 1934.其实只要写1930~1934就可以了。考生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完形填空,首先要凭语感,其次是注意突破点,比如:时态、逻辑、因果关系、转折、并列等。这是寻找答案的一个方向。还要注意短语的固定搭配。

客观题到此为止全部完成了。值得一提的是涂答题卡的方式。有三种,做一道涂一道;做一部分涂一部分;全部做完再涂。第一种很浪费时间。根据流水作业的原理,一起涂是最快的。第三种虽然快,可是如果中间一旦涂错了一道就会影响后面的}。在这里我们建议选第二种方法。做完一个题型,填涂一个题型。

10点40分~11点00分:写作

首先要认真审题。比如2002年6月份的考题中要谈的是计算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而有个考生就写成了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这就是没认真审题。时间分配上,前5分钟要做到两点。第一是要审题,第二是要列一个提纲。后20分钟写作。最后5分钟检查。千万不要打草稿,因为时间不够。

我们建议考生在考前准备作文时首先要敢写,而且一定要写,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考前要针对不对的体裁写至少10篇文章。目的在于熟悉不同文章的格式和写法。比如应用文中的信该怎么写,观点性的文章要如何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帮助你抓住不同文章中语言的亮点。四级语言的亮点就是给分点。比如用“maintain”来替换“think”。“More and more”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我们就可以改用“an increasing number of”或“a growing number of”来替换。作文中这些亮点越多,得分点就越多。

上一篇:布置下一篇:周建华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