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2024-05-23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精选6篇)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第1篇

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韩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结合国资委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部署,对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大渡河公司、平庄

煤业、北仑公司、衡丰公司被评为集团公司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刚才,他们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龙源集团等4家单位进行了书面交流。这些单位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单位认真学习、充分借鉴。借此机会,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向韩局长和国资委宣传局对国电集团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服务大局,推动发展,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认真按照“三统一”原则,紧密围绕“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以集团文化为引领、基层企业文化各具特色、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扎实有效地推进了企业转型和扭亏增盈,集团公司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连续两年荣获国务院国资委考核“A级”,进入世界500强。先后有9家企业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8家企业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特等奖,23家企业获得优秀奖,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成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是培育核心理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集团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实施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两个三年规划和一个五年规划,制定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等13个企业文化建设文件,为集团公司夯实基础、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电力行业亏损的不利局面,集团公司把“家园·舞台·梦”作为企业愿景,并结合实际,按照核心理念、战略理念、管理理念三个层次,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以“家园”为核心的具有国电特色的文化品牌。三年多来,在“家园文化”的凝聚下,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苦日子、过紧日子”的思想,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团结合作、推进转型、挖潜增效、开拓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靖远公司深入挖掘企业优良文化,形成了以能吃苦、能战斗、能超越的“三能品格”,在企业减亏扭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注重宣传引导,增强了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集团公司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意见,先后组织了两次全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大检查,每年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活动,举办了“唱响国电之歌、构建和谐国电”、“国电我的家园文化创作”等一系列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活动,先后有15万人次参与,命名表彰了64个优秀组织单位,形成各类作品2500多篇,290多篇获奖作品分别编辑成《文化育人》、《文化兴企》、《文化强企》、《文化成就梦想》等系列丛书。集团公司还举办了两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210多人参加了培训,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各单位利用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和生产厂房等载体,全方位传播文化理念,推广形象识别系统,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平庄煤业加入国电后,积极促进煤炭文化与国电文化的融合;九江电厂开展“讲企业故事”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调查表明,全系统94%的职工高度认同集团文化,企业文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集团公司把提升队伍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强企战略中,大力营造“人人能成才、个个有舞台”的理念,努力提升职工素质,拓展职业发展通道,组织实施了“职工职业发展工程”、“职工素质提升工程”,2008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10期,7000多名职工参加了培训学习。龙源环保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培训,以创新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取得了明显效果。在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极营造“公推比选”的干部选用文化,两年来,通过竞争上岗、市场招聘等方式选拔处级以上干部116名;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素质人才近700余名,其中有3名海外高端人才进入国家“千人计划”。在实施“惠民工程”过程中,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兑现对职工的承诺,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维护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四是紧密结合实际,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引领发展、提升管理、推动创新、构建和谐的要求,集团公司积极促进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三年来,围绕企业的发展战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第2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全国整规办关于开展2005年“诚信兴商宣传月”和市局关于开展百家“诚信服务明星药店”评定活动的要求,今天我们专题召开全县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建局四年来召开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会议。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其

目的是为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药品零售企业的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和依法经营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县药品经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全县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次会议受到了市县领导及县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的药品零售企业由建局时仅13家的星星之火,现已发展到152家,燎原于全县各个镇村,由于药品是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的特殊商品,所以也就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群众所关心的三个方面:一是药品质量,二是药品价格,三是服务质量,这三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信用”,而信用的主观手段是诚信。下面,我就为什么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如果认识不到位,行动就不会自觉。所以要开展好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这项工作,认识应该是第一位,我想就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谈谈认识问题。

1、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导致了不良后果。作为事关百姓生命安全的药品行业,“不良行为”也不时被查获和曝光。主要表现在制售假劣、价格欺诈、广告浮夸等行为成为药业失信的典型症状,社会对药业的信任危机凸现。2002年,广州市统计局万户居民网上社会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51%的受访者认为药品行业目前急需加强诚信建设,被列为医疗行业之后,居第二位;2003年,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全国部分城市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有70.2%的消费者关心药品领域,被列为商品房(86.2%)、医疗事故(73.5%)之后,居第三。大量事实说明,药品领域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中需要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药监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就是切实履行好“依法治药为人民,优质服务创一流”的神圣职责,扎扎实实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2、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从道德论的角度,诚信就是明是非,辨善恶。中国古代的道德学说主要讲仁、义、礼、智、信。其中诚信是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诚信观。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今年是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六周年,9月28日全球首次联合祭祀,中国官方上午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规模最大的公祭孔子大典仪式,同文同源的台湾也在此日举行了重大的纪念活动。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文化推崇者、两千五百五十六名中国官方代表、各界人士代表、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后裔代表到曲阜孔庙隆重祭祀至圣先师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说人没有信用,不知道如何是好。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所以说制售假劣等失信恶行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损害对外形象,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更深层次上,毒化人们的灵魂,异化道德理念,将有可能动摇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所依赖的信念基础。

3、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是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信用问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37%,国家减少税收300多亿元,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形象,影响了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对我局来说,全县现有被监管单位909家,其中药品经营企业152家,药品使用单位782家,生产企业5家,年用药量9千万元,人均90元。长期以来由于我县特殊的地域条件及经济条件,导致农村药品市场问题较多。经过调研发现

:一是由于我县地处苏鲁交界,跨地区违法经营药品活动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合法的药品供应渠道不畅,导致农村医疗机构进货渠道混乱,群众购药不方便,用药质量得不到保障,据当时抽检发现假劣药品多达30%左右;二是管理措施匮乏,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三是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药学技术人员过少;四是监管对象点多面广,药监机构人员偏少,药品市场得不到有效

监管。归结起来也就是市场缺少“诚信”,在找出农村药品市场混乱的“根源”后,我们狠抓规范建设,建立健全信用监督体系。一是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对监管相对人建立电子图片档案,实行电脑管理。二是实行不良行为记录制。三是建立信用激励惩戒机制,对不良行为较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加大监管力度及频率,实行重点监管,加大不守信企业违规失信成本,对诚实守信企业采取减少检查频率方式给予鼓励。同时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加强药品从业人员培训,加快gmp、g认证步伐。经过努力,全县医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药品质量针对性抽检不合格率由2002年29.8降到2004年5.5,2005年上半年又降到3.25,群众用药质量有了明显好转。

4、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是药品经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对企业来说,诚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古代的安徽商人,以“忠诚立质”,以“信义服人”,在明清时代,称雄商贾,财富日增,事业日隆,家业日兴,传为佳话。他们事业的成功,靠的就是诚信。现实中,有的药店总是千方百计地从非法渠道购进低价药品和医疗器械,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不择手段,非法获利来寻找利润,这种行为可能在一时一事上得到点好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你终究是要吃大亏的。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下去,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树立诚信品牌,以质量和信誉取胜,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诚信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自今年1月12日我省4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向全省同行发出“从我做起,共铸诚信,造福人民——全力打造江苏医疗器械行业诚信体系”的倡议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更在省内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应,江苏药监杂志最近向全省公布了首批积极响应诚信倡议的84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单,占江苏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数的60%以上,“重质量、守法规、讲诚信”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我们在这次会议上也将有10家药品经营企业联合向全县同行发出“诚实守信,从我做起”的倡议,希望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到全县药品经营企业的积极响应,参与到创建诚信行列中来,为共同打造××药品经营行业诚信体系,共同营造和谐、健康、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对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意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尤为突出,这就决定了我们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长期、渐进的工程。所以需要药监部门和企业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开展这一工作。

(一)从我们药监部门来看,首先要做到诚信

一要强化自身诚信意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要企业讲诚信,首先我们行政管理、执法部门要增强公信力。我们要牢固树立诚信是立业之本的观念,不断增强为企业、社会作表率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有效地激发全体同志积极投入诚信建设的热情。我们要继续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学习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在这次药品经营企业“诚信等级管理”活动中,我局首先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工作领导,由我局和县药品管理协会有关人员组成诚信等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考核评选活动,实现集体讨论决定制。其次考评工作将实行公示制,全程接受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将通过相关媒体公示本次活动的标准和要求,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二要全面推行诚信服务,主动帮扶引导企业。“执政为民”对我们药监部门而言,就是要充分体现管理相对人的主体地位,在监管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规范管理,着力创建服务型机关。我们将大力推行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升药监服务水平。着力培养“诚信守法,讲求信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要把诚信等级评定工作与g认证后跟踪检查等日常监管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药品经营行为、药品质量管理水平。还要积极主动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开展对药品从业人员药品经营质量规范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检查药品经营企业药学技术人员有没有通过资格认定,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卫生环境是不是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具不具备,保证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健不健全,帮助药品经营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协助企业迎接相关考核,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高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管理水平。

(二)从药品经营企业来看,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形成自身的诚信风格。诚信在具体经济生活中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法律标准下的诚信,按合同办事不违约。第二个层面是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以道德标准来衡量。第三个层面是风格上的诚信。即买卖双方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讲诚信,而且我要为您着想。例如我们到药店买药,那么您到那儿去买的越多,他赚的越多,他就希望你多买;但是有一些药店风格很高,他看你的症状,您买的药太多,就告诉你买的已经够了,他为您着想,不是仅仅为他赚钱着想。这种层面的诚信他可以不做,但是他要讲风格,这是风格层面的诚信。所以,我觉得讲诚信应该分清这三个层次,当然,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做起,从法律做起,把风格层面的诚信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是树立诚信品牌意识。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零售药店的问题。零售药店销售的药品更接近于消费品,价格固然是消费者选择药店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药品的特殊性,90以上的消费者更信赖大型的、知名度较高的连锁药店,消费者认为在这些药店购药有质量保证,服务上也相对比较专业。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的同仁堂(十大王牌:安宫牛黄丸、同仁大活络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紫雪、愈风宁心片、国公酒、同仁乌鸡白凤丸、壮骨药酒、局方至宝丸、再造丸),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作为国药第一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一直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以这样的品牌投入连锁经营,其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强大的。很多到同仁堂购药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是冲着“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来的。品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说品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未来药品零售企业的竞争中,品牌成为竞争的关键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品牌的内涵不仅在于知名度的树立,还在于诚信度的培育。只有同时提高药店知名度和诚信度,才能形成忠诚的消费群体,不断提升药店的品牌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第3篇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会议, 是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参观学习庆阳市华池县沼气建设的典型经验, 安排部署今年全省的沼气建设工作。

今天上午, 大家现场观摩了华池县二中生态校园工程建设、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示范户建设、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建设等方面的示范点。下午的大会上, 天水市、华池县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的经验和做法, 特点显明, 典型示范性强, 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刚才, 武文斌同志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情况, 并对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重点突出, 措施具体, 我完全同意, 希望各地结合实际, 抓好落实。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 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发展农村沼气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 是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改善民生, 推进生态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连续四年都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为民办的实事之一。要办好这件实事, 实现已确定的目标任务, 就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搞好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 农村沼气建设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 在农村发展户用沼气, 不仅有效节约了农村生产生活能源, 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能够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快速发展, 项目虽小, 效益巨大, 是新时期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国家把农村沼气作为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的重要举措来抓, 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据测算, 发展户用沼气可解决农户70%以上的生活燃料。同时, 通过沼气可把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延长了生物食物链条, 实现农业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利用, 大大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推动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第二, 农村沼气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据了解, 建一座8立方~10立方的沼气池需1500元~2000元, 使用期在15年以上, 每年可节省做饭用煤、照明用电开支近350元;使用沼液、沼渣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每年节省化肥、农药开支150元;沼液养畜增效可达200元;种植业增效在200元左右。细算下来, 一座沼气池每年直接效益在900元以上。在当前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的情况下,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增收途径。

第三, 农村沼气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 全省各地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 通过配套“三改” (改圈、改厕、改厨) 建设, 有效地治理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脏、乱、差等问题, 实现了村容整洁, 提高了农村卫生水平和农民健康水平。农村沼气建设, 改变了农民传统生活能源结构, 使种植与养殖优势互补, 生产与生活相互依存, 实现了农业生产内部的良性循环。我们看到的华池县农村沼气建设示范点, 不仅实现了环境美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 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生活质量, 而且群众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四, 农村沼气建设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必需的生活燃料问题, 有利于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据测算, 每口沼气池每年产沼气相当于约3.5亩薪炭林或2亩林地或150亩干旱草地的年生长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有效减轻群众生活燃料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有利于保护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总之,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沼气在搞好新农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认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更快更好地推进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明确任务, 切实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

近年来, 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村建设项目、“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全省43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农村能源建设项目、2003年~2007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以及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项目等一大批项目, 截至2008年底, 全省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45.4万户, 示范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 近180万人受益;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灶炕约385.5万户, 推广太阳灶75.7万台, 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6处, 供气约1000户, 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1902台、装机534.9千瓦。这些项目的建设形成了年节约、开发农村生活用能230万吨标煤的能力,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 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项目区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年初, 省政府明确提出年内要完成30万户的建设任务, 并把这项工作已列入今年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近期国家还将下达我省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任务, 今年全省沼气建设任务将会增加到40万户, 接近前几年的总和。在当前扩大内需, 努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新形势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握时机,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加快建设进度, 抓好建设质量, 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 科学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快沼气建设, 必须统筹安排, 切实搞好规划,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各地要结合实际, 科学编制沼气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时, 要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农村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开发统筹考虑, 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按照先易后难、抓重点带一般的思路, 全面协调推进发展。要坚持集中联片, 以“沼气村、卫生村、文明村、生态村、富裕村”为建设目标, 合理选择技术模式, 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猪—沼—果”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科学指导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是强化项目监管, 提高农村沼气建设水平。农村沼气建设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 各地要切实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户、下移到沼气池建设现场,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天水市把农村沼气建设确定为“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实行建设进度周报制度, 制定农村沼气建设监管措施, 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各市州要借鉴天水市的做法, 严格计划管理, 规范建设内容、建设标准, 加快建设进度。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质量, 落实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要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对资金落实、建设质量、技术服务的督查, 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提升沼气建设水平。

三是注重后续管理,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同时, 重点要在强化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华池县在近几年的探索中, 立足实际, 依托有积极性的项目农户开展管理服务, 为沼气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天水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狠抓后续管理, 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的路子。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 结合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 进一步健全乡、村沼气服务管理网络体系。要研究探索解决后续服务管理人员报酬的办法, 逐步实现政府扶持与农民自我服务的有机结合, 推动后续服务工作有效开展。要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互助小组自主开展后续管理服务, 推进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是注重综合利用, 提升产业水平。注重综合利用, 发挥综合效益, 是农村沼气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把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作为农村沼气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沼液利用试点示范。既要探索农村沼气建设和“三沼”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途径、新模式, 又要重视总结推广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 延长循环农业产业链, 带动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方向发展。

三、加强领导, 确保农村沼气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沼气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沼气建设新局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项目领导机构, 提高工作水平。华池县采取了常委分工督促、乡镇主抓落实、部门负责技术的工作机制, 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 及时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确保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快速推进, 使全县农村沼气普及率迅速达到50%左右, 居全省第一。各地要学习华池县的经验, 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建立责任制, 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大组织力度、监督力度、考核力度和奖罚力度, 逐项细化、量化分解任务, 严格靠实责任, 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奖罚到位。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 切实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帮助基层克服困难。

二要加强部门协作。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合力推进。各地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协调配合, 突破行业界限,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其他农村发展项目相衔接、相配套, 努力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共促农村全面发展的工作局面。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工作, 确保资金安全和建设质量。各级发改、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做好年度建设计划下达, 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 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各级科技部门要组织开展农村沼气建设重点技术攻关, 提高我省农村沼气建设的科技水平。各级卫生部门要将农村改厕与沼气技术推广有机结合, 积极加以推进。

三要加强宣传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宣传、培训贯穿到沼气建设工作的始终,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途径, 搞好宣传工作, 使沼气建设工作家喻户晓, 人人明白。要强化技术培训, 实施“技术入户工程”,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技术干部、管护员和项目户的技能培训, 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技工, 真正做到建池有指导, 使用有培训, 维护有行家, 持久发挥效益。要搞好技术创新,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推广, 积极探索联户集中供气、大中型沼气工程、秸秆原料型沼气的方式方法, 努力构建以户用沼气为重点、以集中供气、大型沼气发电为补充的农村能源发展新格局。

四要加强安全管理。沼气安全管理, 责任重于泰山, 思想上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工作上绝不能有任何疏忽。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加强农村沼气安全宣传,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各级农业、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加强沟通、通力配合, 切实做好农村沼气, 特别是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安全的监督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运行水平。

同志们,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 真正把农村沼气建设当作一件大事、一件实事办实办好, 扎实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为实现全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第4篇

1.要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德政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宏伟工程。自2006年以来,我省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和总的抓手,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和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个方面密切协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由过去几年的面上部署动员、点上探索实践,开始向大范围抓点带面、试验示范和点面结合、完善提高、整体推进转变。因此,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当前,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同志要坚决克服以下四种倾向。一是坚决克服忽冷忽热的倾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并坚持中心不转、力度不减、要求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忽冷忽热,导致工作责任落得不实,帮扶任务抓得不紧,甚至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不断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坚决克服短期行为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有近期工作目标,又有中期和长期建设任务,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搞好统筹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扎实有序推进,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短期行为。三是坚决克服畏难厌战的倾向。新农村建设任务点多面广,投入大周期长,而各级财力有限,实际困难较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必须勇敢的承担历史任务,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以贯之地把新农村建设抓紧抓好。实际上,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国家向“三农”的倾斜政策越来越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宣传、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帮扶,就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业绩。四是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工业和农业,推进农民和市民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平等进步的历史性任务,这项工作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建设息息相关,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努力工作,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高度重视不动摇,加大投入不动摇,合力共建不动摇,常抓不懈不动摇,不断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要始终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当前,农村改革日益深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推进。

2.1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包含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体现了城乡统筹、工农联动、经济与社会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当前,就全省整体而言,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认真落实新时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文明逐渐在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中得以体现。具体讲,就是要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信息、农民危房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搞好农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养老保险、扶贫救助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等,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关系明显改善。

2.2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关键性问题 一是统筹城乡,必须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即:要下力量建设好长、吉两个特大城市,7个市(州)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四个层面构成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城、中心镇,以及中心村和重点屯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同步建设。具体说,既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要考虑农村人口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居住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二是推进“三化”,必须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在同步推进“三化”中,不能忽视农村、冷落农民、弱化农业,要坚持把“三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农村繁荣进步。三是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就是要改变过去村落分散、管理落后、服务匮乏的农村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活环境优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吉林市九座农民新村,集中了6个行政村、2851户、近万口人,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商贸、服務和农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城镇郊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3认真遵循新农村建设原则要求 我省东、中、西和城市郊区经济基础、地域特点、民俗文化、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更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既要体现差异性和代表性,又要突出区域特色;既要明确主攻方向,又要选准突破口;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昂扬的干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要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主要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完成,社会各界积极帮扶。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等,都要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成。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也要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实践中,各地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从体制机制看,一方面,过去“大帮哄”时期遗留的影响在农村还比较深,许多人一定程度上存有依赖政府的心理习惯;另一方面,实行家庭承包后,不少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加之固有的小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与联合产生碰撞和摩擦。尤其对公益事业主动参与兴办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工作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哪些方面主导,农民承担哪些主体责任,如何确保社会主动参与,都需要进行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巩固提高、不断完善。从工作方式方法看,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有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的注重形象、做表面文章,有的忽冷忽热、缺乏持久热情。加之,工作中宣传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甚至引发一些群众不满。农民问题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建设新农村,不重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考虑农民的真情实意,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不但建不成,即使少数地方建成了也持久不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的熱情,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比如,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重大农业技术补贴、牧业小区补贴、农业产业化补贴、农业保险、棚膜蔬菜)等几十项;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深松深翻补贴、重大水利、土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良田建设、黑土地治理)等十几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扶贫开发、信息工程、绿化美化等若干项;在农村公益事业和民生方面的政策有: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农村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家书屋等几十项。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已经覆盖了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最近中央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民生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政策措施,全国未来十年总投入4万亿元,年均比2010年水利投入高出一倍。这些重大强农惠农政策可以说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扶持力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问题。去年我省选择了9个试点县,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全面铺开,这项政策涵盖小型水利、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项目,并按照“先干后补、多干多补、据实补贴”的原则兑现,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政策,必将有利于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希望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地展开。

4.要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典型的作用是无穷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即使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势、新阶段和新的环境下展开的,注重培育和推广典型,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靠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工作。一是要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层面发现和培育典型。省里实施的“千村示范”是根据各地多种类型特点,经过层层筛选确立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希望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部署要求,集中力量把1000个示范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标杆村。市(州)、县(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从实际出发,精心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二是要注重典型的集群式发展和连带效应。实践证明,典型虽少但并不孤立,集群式、组团式培育典型往往更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这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这可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各市(州)和县(市、区)要遵循规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强化措施,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区域特色、深受农民群众认可欢迎的样板村和示范区,以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组团发展。三是要加强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典型经验,烘托典型效应,使典型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健康发展。

5.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 第5篇

在我省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召开全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必将对进一步推动全省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刚才,段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总结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下一步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为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改革创新,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以“调整、改革、管理、后劲”统揽企业改革发展全局,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深化企业产权多元化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突出主业,高起点实施技术创新,国有企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日益增强。

(一)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改革,为做大做强构建制度基础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国有历史包袱沉重、政企不分、机制不活等问题,坚持把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破除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兼并联合重组,国有企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调整优化了我省国有经济布局。截至目前,全省共组织实施企业重组300余家,盘活存量资产近300亿元。其中,省属企业在重组方面,先后实施了安兴联合总公司与省旅游集团、省建工集团与省路桥集团、省国贸集团与省进出口股份、中煤三建集团与中煤特凿集团、江汽集团与安凯集团等省属企业之间的重组;完成了省国贸集团托管省丝绸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对长安电子集团军品部分生产经营的托管、江汽集团托管六安永达机械厂、淮南煤机厂破产后的有效资产重组,以及昌兴矿业和海螺集团收购巢东集团持有的巢东股份国有股权工作。省属企业从最多时的43户减少到现在的33户,完成了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铜陵有色集团、中煤三建、军工集团等企业所属34个项目、43户企业的政策性破产,涉及安置职工17.6万人;完成了旅游集团、建工集团、军工集团、路桥集团、中煤特凿等一批企业的综合脱困与改革工作,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是通过推进公司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多元持股的产权结构。到目前为止,全省99.4%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了公司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产权多元化改革步伐也不断加快。其中,省属企业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江汽集团、省机场集团等企业先后完成产权多元化改革工作。旅游集团等企业整体改制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境内外上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年底,全省国有企业控股上市的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38户;省属企业权益资产1740亿元,比20**年增长1倍多,其中国有权益资产949.4亿元。

三是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促进了企业轻装上阵。截至目前,全省国有企业中已有261户辅业企业进行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涉及职工12.2万人。完成了省属企业所办139所学校的分离移交和8所医院的市场化脱钩改革,近30万名退休职工移交社区管理。

四是通过推进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初步形成了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三权制衡机制。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制衡机制,其中半数以上的企业实现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全部解决了控股公司法人代表与上市公司的交叉任职问题。通过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确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了出资人在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方面的权利。33户省属企业中,实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分设的16户,占48.5%;股权多元化的子公司基本上实现了三权制衡。实行三权分设的省属企业大部分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议事规则,合理划分了决策权、监督权、经营权的工作程序与制度。

(二)着力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为企业做大做强注入旺盛活力

近年来,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存在“大锅饭”、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等问题,按照将企业利益与干部职工利益紧密结合的思路设计企业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大力实施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转换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竞争上岗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基本建立新型用工制度,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省属企业90%以上实行劳动合同制。改制退位企业、国有不占控股地位的企业、分离的辅业企业职工基本实现了身份转换。省属企业48.6万名职工中有14.8万名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实施了职工身份转换,占30.5%。省属企业的新增用工基本实行了聘用制,做到了“能进能出”。

二是大力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与市场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力度,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目前,省属大部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层以上经营岗位通过竞争上岗实行了聘任制,建立了经营者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中煤矿山建设集团、省旅游集团等企业开展了高管层竞聘任期制试点,一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打破了过去国有大型企业干部行政化管理的套路,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聘用市场化、职业化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和完善企业职工收入分配办法,实施工效挂钩,逐步建立在效益增长基础上的企业职工工资均衡增长机制,形成个人收入与其岗位责任、贡献和企业效益密切挂钩、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衔接、能增能减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2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企业领导人员年薪制改革,制定了完善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和考评指标体系,实现了企业经营层年薪与企业业绩挂钩、法人代表与高管层、经营层、职工收入挂钩的系数法薪酬管理制度。近年来,部分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在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同时,还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实行股权激励和职工股权分配激励办法。

(三)着力完善监事会的外部监管,为做大做强出谋献策

按照中央的部署,对国有企业实行外派监事会制度。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外派监事会制度逐步完善,为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规避经营风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省属企业监事会始终坚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不断增强监督的有效性。监事会常年深入企业,深入一线,注重建立实时动态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对重大异常变化作出敏捷反应,增强监事会监督的灵敏性;注重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向出资人报告企业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和风险预警等信息,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和政策建议,不断增强监事会监督的时效性;注重发挥快速诊断作用和建立监督检查成果运用机制,及时发现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需要企业自行纠正的问题或需要提醒企业关注的事项,按照有关程序与企业交换意见,督促整改,跟踪落实,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完善治理。对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快速反馈、积极协调、寻求支持,不断增强监事会监督的实效性。20**年以来,省属企业监事会共出具45份企业监督检查报告,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20份质量较高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报告。这些报告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近两年来,监事会共对22户企业提出了248条整改意见。监事会监督工作对促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规范经营行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着力加强国资监管,为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近年来,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我省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为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着“守护神”的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层层落实资产监管责任。截至目前,省国资委、市国资监管机构相继建立,部分县也建立了国资监管机构,在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是通过国有资产法制体系建设,加强了国有资产法律风险防范。加强地方国资监管法制体系建设。截至目前,以省政府令发布实施规章2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颁布实施规范性文件5件,省国资委颁布实施规范性文件近40件。构建了国资监管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省国资委先后建立了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核制度、重大监管事项法律审核制度等工作制度,以防范和及时化解国资监管法律风险。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推进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法律进决策、入管理成效显著,以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初步形成。

三是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先后制定一系列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完善了考核方法,建立了长效激励机制,省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基本形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得到层层落实。在不断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以年薪制为主体的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对省属企业深化改革、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等带来了积极变化。通过考核进一步强化了省属企业负责人搞好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企业初步构建起了自上而下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形成了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的机制。

四是通过规范企业重大投资等管理,较好地规避了重大投资风险。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的较完备的投资决策制度,明确哪些投资项目必须上会决策,决策的基本程序有哪些,严格履行投资决策制度。建立了企业投资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监控指标体系,量化监控指标,实施企业风险动态监管。建立了企业投资项目跟踪监管制度,对重大项目的进度情况、财务预算执行情况、项目实施质量情况和技术问题实施跟踪管理,确保没有重大质量隐患和投产后的安全运营。探索研究对投资项目完成后的后评价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建立了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向出资人报告制度。

(五)着力加强党建工作,为做大做强提供政治保证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积极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领导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大批讲政治、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领军人物迅速成长,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努力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国有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坚持从生产经营的重点、企业改革的难点、职工关注的热点出发,探索积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充分发挥企业群团组织作用,特别是在涉及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充分发挥工会力量和职工代表的作用。在企业破产操作中坚持“四不得”,即破产实施方案不落实不得进入破产程序,职工安置方案不落实不得进入破产程序,方案未经职代会通过不得进入破产程序,破产费用和重组方不落实不得进入破产程序。培育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全省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企业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基本形成,外部监管制度和运行机制基本完善,全省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截至9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314.1亿元,居全国第8位。20**年省属企业实现利润居全国第3位,共有13户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过百亿元,马钢集团、淮南矿业、省高速总公司3户企业资产超过500亿元。海螺水泥、铜陵有色、合力叉车、中煤矿建等企业成为全国行业的排头兵,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的自主创新、淮南矿业集团的瓦斯治理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影响较大;建工集团异军突起,在全国地方建工中独树一帜,军工集团在地方军工企业中稳执牛耳;省高速公路公司和省交通投资集团掌管着全省2200公里高速公路资产和运营。

二、认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肩负的历时使命,进一步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践证明,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国有企业是能够搞好的,在关键时刻最靠得住、最信得过。为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国有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一是从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看,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20**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1471.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5.1%,虽然比的59.1%降低14.3个百分点,但总量却增长了2.8倍;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052.8亿元,是20的2.4倍,其中省属企业20**年底的资产总额是年的2.9倍。20**年,我省列入全国500强的11户企业全部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20**年省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与相比分别增长了2.3倍、52.5% 和2.5倍,上缴的税金占全省同期财政收入的近1/6。在正在推进的全省九大支柱产业振兴中,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起着不可替代的领头羊作用。国有企业在向优势企业、骨干产品集中的同时,带动了一大批非公中小企业发展,在做大做强中逐步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带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快速提升,不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从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看,在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愈来愈强,国有企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需要在节能减排、资源保护、安全生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国有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对国家财力贡献、职工收入提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是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承担者,就省属企业而言,目前就业人数达到48.6万人,仅去年就新增就业3.1万人,今年以来又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就处理突发事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看,国有企业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去年初发生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严重自然灾害,全省煤矿、电力、运输企业顾全大局,奋力保煤保电,使我省成为全国16个受灾最严重地区中唯一不拉闸限电的省份,并大量输出煤炭、电力支援华东等灾区。在电力迎峰度夏中,国有煤炭企业不计得失,服从调度,牺牲局部利益保全局,在电力供需缺口严重的形势下,保电煤、保满供,成为全国10多个能源大省中唯一未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

从应对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看,我省经济之所以改变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下得快、回升慢”的趋势,形成“下得慢、回升快”的良好局面,根本原因是,一大批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使一大批中小企业得以“抱团取暖”、顺利“越冬”,与一些地方形成鲜明对比。

三是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看,尽管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也走在了许多地方的前面,但与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担当的历史重任相比,还有不少需要完善和深化的方面:

产权多元化改革的进展还不够快。海螺集团、江汽集团、铜陵有色集团、奇瑞公司和旅游集团、机场公司等企业在集团公司层面实行了产权多元化,但仅仅是通过管理层、技术骨干和职工参股实现的,股权仍显单一,股权多元化改革仍需深化;除此之外的省属企业在集团公司层面仍是一股独大的国有独资公司,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母子公司体制、完善出资人制度等方面,尚需探索与完善。

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尚需进一步推进。省属企业产业分布过广、企业规模大小悬殊、企业内部经营范围过宽、主业不够突出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除特许经营的政策性公司外,省属企业中的同业竞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省属企业整体改制上市进展慢,部分已上市公司的存续公司包袱不少,母公司“空壳化”问题严重,但又尾大不掉。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尚未完全到位。一方面,省属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虽然已“大头落地”,但由于职工观念难以转换、地方政府负担过重等原因,仍然有少数企业辅业分离改制尚未完成,个别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至今阻力重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既有的辅业还没有分离,或分离不彻底的情况下,又出现了偏离主业发展辅业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削弱了核心竞争力。

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任务仍然较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如企业职工虽然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但大部分原有的全民职工并未转换身份,不仅为企业股份制改革留下隐忧,而且导致新老职工同工不同酬,形成分配不公。如分配制度近几年由很大的改善,职工收入水平提高很快,推动了我省职工平均工资由20**年的29位连续上升到14位,但内部分配中向技术骨干、一线职工倾斜的力度不够,管理部门、二线员工分配过高的问题尚未较好解决;在发展期、困难期收入能高能低的问题需进一步强化。企业中层人事制度滞后,有不少企业中层及以下管理岗位尚未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范围仍然不宽,“铁交椅”尚未完全搬除。

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省属企业虽然基本建立了公司制,但普遍存在“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如母子公司体制不规范,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产权关系不明确,除上市公司外,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交叉任职普遍存在,层次过多与幅度过宽的问题同时严重存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不明晰、不完善,没有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

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是全省经济的脊梁,是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领跑者,是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要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更加奋发努力,自觉攻坚克难,以国有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业绩,筑牢党执政的基础,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赖和期望。

三、明确方向,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我省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激励约束为手段,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抢占市场,着力优化队伍,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批体制优、机制活、后劲足的具有安徽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国有企业群体,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以上总体思路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要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要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步伐。要借鉴成功模式,以股份制改革为方向,以增资扩股为主要形式,加快产权多元化步伐,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要抓住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瞄准国际同业著名公司和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加大引入战略投资力度,重点在企业集团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带动我省国有大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二要加快全省国有大型企业整体改制和上市步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强力推进首发上市工作,积极支持资产优良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围绕利用省内上市公司壳资源,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采取多种“借壳上市”方式,加快我省国有企业上市步伐。三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制衡机制。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革的企业,要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运行机制。国有独资公司要规范出资人、董事会、外派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建立运转顺畅的监管、决策、执行的工作机制。四要规范母子公司体制,解决部分企业管理层次过多和管理幅度过宽而失之监管的问题。五要规范省属企业主业,限制非主业投资,抓紧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

(二)推进战略性重组,不断优化布局结构

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优势骨干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主业定位,通过兼并重组,推进国有资本更多地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大公司、大集团,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抓住实施十大行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省内行业重组,鼓励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重要骨干企业到省外兼并重组,鼓励全国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重要骨干企业集团到海外进行与主业相关的重组和投资,鼓励与中央企业或其他大型企业集团联手到海外投资。

(三)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要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以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内部改革和整合步伐。要逐步解决职工全民身份问题,建立全员劳动合同制基础上的新型用工制度,实现企业内部的同工同酬。要制订办法,实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打破“终身制”,搬掉“铁交椅”;进一步完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个人收入与岗位责任、贡献和企业效益状况密切挂钩、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要大胆探索管理、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把企业效益与经营管理、技术团队和职工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释放潜质和才能。要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把好原料比质比价招标采购,产品销售、生产组织、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

(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着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省属企业人才和技术密集,资本较为雄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高地。围绕打造知名产品品牌,提高皖货市场占有率,在“品种、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实行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创新、提高相结合,不断完善技术研发手段,创新研发方式,提供创新资金、人才等支撑条件,为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多品种竞争提供技术支持。要瞄准国际一流技术,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施高起点、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在改造中实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要进一步创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手段,改进监管方式,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性、协调性。要进一步完善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加强企业经营过程的风险控制。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法,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大力推进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作。推进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取之于企、用之于企,真正实现国有企业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要明确企业主业,切实加强重大投资监管,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严格控制高风险投资。要重视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的作用,通过监事会的“望闻问切”,为企业添精神、出高招。要研究探索股份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与现行体制相衔接的问题。

(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有力武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我省国企党建工作,努力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要认真研究和遵循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规律,立足本企业投资主体、资产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途径。要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要发挥企业群团组织特别是工会组织在企业改革中的关键作用,落实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要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严格执行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抓好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抓住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和重要经营岗位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省委8号文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通过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第6篇

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2021年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公司党委安排,我们今天召开公司2021年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X公司2021年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回顾总结2020年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2021年各项任务,为公司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纪律保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在XX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XX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履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着力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用足非常之力、坚守恒久之功”,不断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生产经营新成效,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深入。

公司党委统筹部署、持续发力,营造起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学以致用成效明显。出台了《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实施办法》。举办了中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全年班子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X次,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点讲授党课X次,各基层党组织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省委省政府、XX公司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XX公司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公司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能力。

(二)坚持党的领导重大政治原则有效落实。

公司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XX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XX治理结构之中,公司及所属单位完成党建进章程工作。制定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及《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决策事项和议事清单,实现了“三重一大”事项党委会前置研究全覆盖,全年召开党委会X次,研究通过议题XX项。积极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实行二级XX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通过一系列举措,明确和落实了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推动了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XX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在公司的贯彻执行。

(三)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抓实。

公司党委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1+N”制度体系,以《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为统领,制定下发了XX项制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党建双月例会、纪检季度例会,保证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以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三个清单”为抓手,逐级列清列细班子和成员责任清单,层层确责、压责、领责,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向基层传导延伸。严格责任考核,结合任务开展了党建目标考核、党建述职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述职述廉工作,评价结果与绩效、奖惩挂钩,切实推进了党建责任制落实落地。

(四)“三基建设”推动企业管理提升成效明显。

公司党委把加强“三基建设”作为夯实基础、提升管理的有效抓手,从严从实推进各项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制定《党组织工作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按照两个不低于1%的要求,配备党务干部,落实党建经费。新成立基层党委X个、党支部X个,撤销了X个党支部,X个应换届的基层组织全部完成换届工作。强化基础工作,着力完善“六个一”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完成基础信息平台和云平台,稳步推进OA系统扩容升级、视频会议、电子采购、人力资源、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系统,实时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和测评。夯实基础管理,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讲党课、讲业务、讲管理XX人次,查找制度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薄弱环节XX个,明确对标提标事项XX个,全公司“提升工作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强化基本能力提升,实施五大培训工程,围绕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思维创新、各类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基层干部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等5个方面开展各类培训XX班次,参训XX人次,持续推动培训体系升级,干部职工的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干部选拔任用的机制导向更加明确。

公司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让勤勉干事的大有作为,让业绩亏损的寸步难行这一选人用人导向。修订了《公司管理领导人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司管理领导人员应具备的5项条件和6项基本资格。结合所属单位班子需要,选拔任用中层管理人员96名,干部结构明显改善,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企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司XX党委对反腐败工作全过程领导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建了纪检监察“1131”工作体系,建立了“八位一体”责任传导机制,持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全年给予XX人党纪政务处分。加强政治监督、选拔任用监督、重要节假日监督、专项监督、廉洁风险防控等全方位常态化监督,织密扎牢监督体系。深入开展“五个一”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打出“彻底肃清腐败流毒影响、强化意识、筑牢防线”组合拳,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和廉政意识,筑牢推动发展的制度防线、思想防线。坚持服务改革发展,扎实开展了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作风纪律集中教育整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工作作风持续好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七)改革发展的工作合力广泛凝聚。

坚持以工会四项基本职能为引导,紧紧围绕公司发展主业,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迎新联欢会、困难职工帮扶慰问、会员节日慰问、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励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做好信访预防处置和矛盾化解工作,有力维护了公司发展稳定大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从严治党的责任和压力没有完全传导到位,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还存在逐级递减现象,党建考核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力量薄弱,所属单位特别是新成立单位党务人员配备不足,党务干部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需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上还不够紧密,在找准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点、创新载体方面做得还不够等等。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也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公司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省纪委X届X次全会、省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和XX公司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松劲,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提升党建引领能力,汇聚改革发展动能,为开创XX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政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把牢正确的发展方向。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严格落实党的政治建设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加强党的政治建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编辑设各方面工作。要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上级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把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XX党委和公司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确保公司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要提高政治领导力,坚定不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能定位落到实处。所属各单位全部完成党建要求进章程工作,把党组织的法定地位、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基础保障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内容、程序及规则写入XX章程,实现应进尽进,全面推进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严格落实重大问题党委前置研究讨论,明晰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正确处理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特别是落实好民主集中制、组织生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提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全力保障公司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落实落地。

(二)强化思想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各级党组织要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的领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不断巩固广大干部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推动公司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引领和推动发展能力。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通知》,抓好中心组学习,带动理论学习向下扎根,推进全公司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原文,悟原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学懂弄通做实,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公司干部职工的头脑。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观点和方法,对照检视思想认识、管理思路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制定改进赶超的方法措施,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行动和力量。

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机制建设,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组织保障、分析研判、定期报告、舆情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制度,在工作中逐项落实。做好舆情风险应对工作,及时梳理和排查舆情信息,强化线上线下协同处置,健全网评员队伍,加强网络舆情正面引导。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保证网络安全。管理好企业“两微一端”、内部电视台、刊物,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XX文化、XX精神、XX榜样宣传工作,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1+N”制度体系的落实,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人员要切实扛起应有的责任,把党建工作作为“主业”和“首责”抓实抓好,认真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专职副书记或分管党建工作领导直接责任、纪委书记监督执纪问责责任以及其他党员领导人员的“一岗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责任压实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领导人员,每一名党员。

全面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项目党支部设置和管理,利用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等载体,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广党建项目化做法,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重点薄弱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发力点,以项目化管理的办法逐个破解。推行“党建+”主题党日活动,使主题党日突出政治内涵不失“党味”,形式灵活多样不失“鲜味”,紧扣中心工作不失“真味”。要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和平台,用好智慧党建、学习强国和“X复兴一号”党建平台,突出活动特色和吸引力,积极创建个性化的党员创先阵地。

(四)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战略支撑。

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二十字”要求,突出政治标准,业绩导向,把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担当者大量选出来、大胆用起来,选强配齐领导班子,构建适应公司改革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近期目标、中期储备和远期规划的原则,着力抓好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储备库,着力解决企业改革发展需求与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使用不充分的突出矛盾。

(五)强化“三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的管理基础。

按照“整体提升、全面进步”要求,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持续推进“三基建设”。

基层组织再建强。提高组织建设覆盖质量,所属各单位要根据重组整合、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用工方式等变化,及时优化党组织设置,做到应设必设、应建必建,让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职工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提质晋级行动,不断扩大先进基层党组织增量,提升中间党组织水平,推进后进党组织转化。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原则上基层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要兼任党支部书记,把支部书记岗位作为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平台。

基础工作再夯实。扎实开展基础工作攻坚行动,坚持对标一流找差距,树牢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理念,将“准、细、严、精、实”的要求贯穿始终,全面提升基础工作质量和水平。

基本能力再提升。分类别、分层级、分领域对职工进行专业化、常态化、精细化精准培训。要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和途径,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部门建设,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搭建多样展示提升平台,增强培训实效,实现全员基本能力稳步提升。

(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实行党委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落实落细主体责任,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体系,构建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持续强化领导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加大力度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牢盯住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点督导检查“一岗双责”落实情况。

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着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重点查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身边微腐败和作风问题,瞄准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紧盯工程建设、招标比选、物资采购、选人用人等敏感环节,深挖细查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对工作推动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严肃问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七)强化群团组织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全员奋发的力量源泉。

加强群团工作。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加大基层工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积极引导职工参与改革政策制定,及时反映、引导职工诉求,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确保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落实。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困难救助、劳模关爱等工作,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切实增进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重视共青团工作,健全基层团组织,支持团委结合实际开展各类青年工作和主题活动,激发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青春热情。积极做好统战工作,扎实开展“四比四促”活动,激励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为公司XX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紧紧依靠职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公司XX企业文化,加强品牌建设管理,坚持用先进文化激励广大职工,凝聚起投身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积极组织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类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继续策划组织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导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上一篇:秋花溪小学家长学校活动讲话稿下一篇:连锁企业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