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端午节的习俗

2024-09-02

安海端午节的习俗(精选10篇)

安海端午节的习俗 第1篇

泉州安海“嗦”:全国独有端午民俗

风格洒脱

表演形式全国独有

“嗦”是一项富有艺术表演内涵的游街活动,它的活动空间很大,表演形式很随意,而整体风格洒脱自如,雅俗共赏。从化妆到着装,乃至道具设置等诸多方面,都是别具一格。同时,它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动。

端午节当天,安海供奉龙王的六个境铺就抬出象征龙神的泥塑或木雕的龙王头,让人们焚香叩拜,待到午后,才出发开始“采莲”活动。

传统的“采莲”队伍比较简短,但十分有趣。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扮相滑稽的旗手,肩扛一根木棍,前端挂个锣,走一步,敲一下,后头悬个新尿壶,内装烧酒。其后为“采莲”队,每人手持一彩旗,上插榕叶和艾叶,接着是几位男扮女装的“花婆”,手里各提一只漆篮,内放红、白鲜花。后面抬着一个龙头。乐队伴奏。

队伍经过大街小巷,按照传统风俗,如果户主在门口放鞭炮,就表示祈请采莲队入户采莲表演,采莲旗手当众喝了小铺兵夜壶里的雄黄酒,装疯卖傻如醉汉,表演唱着采莲歌谣的首联“龙王采莲采四方,主人世代当富翁”然后退出;随后,花婆也紧接着入户表演;最后,户主把预先备好的红包放在漆篮里。花婆从篮中取出3朵白玉兰和1朵红花,作为答谢。

按旧俗说法,采莲队员在户主家或店铺内挥舞彩旗,可驱邪避灾,保佑兴旺发达。因此,无论店家或居民,都会争先恐后地放鞭炮欢迎采莲队入内表演。所以,每年的端午节出现争采“头莲”、“二莲”、“三莲”的情景。据说首家接受采莲的称为“头莲”,而争取到“头莲”的所获福气也最大。

【“采莲”活动程序】

1.采莲旗手当众喝了小铺兵夜壶里的雄黄酒,表演如醉汉;

2.面朝户主大门,立正高举采莲大旗;

3.迈出右脚,速转斜举采莲旗,对准户主大门,作瞄准冲锋姿势; 出其不意,突然猛冲入户主大门;

4.入户后用醉汉动作,表演唱采莲歌谣首联“龙王采莲采四方,主人世代当富翁”然后退出;

5.花婆紧接着入户,表演唱这首采莲歌谣的后面几句:“龙王采莲采向东,主人钱银用不空;龙王采莲采向西,主人珠宝满厝内;龙王采莲采向南,主人财源通龙潭;龙王采莲采向北,主人黄金顶厝角!”然后礼谢退出;

6.接着,花婆入户向户主赠送玉兰花,表示龙王爷给户主留下福禄吉祥;户主接花,回馈红包给花婆,并恭敬答谢:“辛苦!劳驾!谢谢!”至此,采莲表演圆满结束。

安海端午节的习俗 第2篇

旧时青岛端午清晨,少男少女多结伴到野外拉露水,即用手绢把庄稼苗或草叶树叶上的露珠采下来,用它擦眼擦脸,据说端午露水擦眼不得眼疾。少男少女还把拉的露水带回家,给老人擦脸擦胳臂,据说可一年不生疮疤癞疖,这一风俗在胶东半岛曾经盛行。

作家丁宁在散文《端午》中这样描写道:“鸡鸣头几声,事先约好了的几个好朋友,便在朦胧的晨曦中集合在街头,手拉手儿,叽叽嘎嘎,嘻嘻哈哈,又说又笑,惊得各家的狗一齐狂吠。每人拿一条羊肚子毛巾,直奔野外的河边、山坡,找那些绿草长得最丰盛、最鲜亮的地方,把毛巾搭在草梢上,一手捏一个角儿……来回奔跑……一会儿,毛巾湿得透透的,鞋子、裤脚也湿得透透的,就算成功。这时,太阳还没有露头……”

人们拉露水回家时,常常要采些艾蒿带回家,插在屋檐下、门窗上,因相传插艾蒿可以驱虫避邪。《胶澳志·民社志》转录旧县志记载:端午节“门悬蒲艾,人簪艾叶,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这一端午习俗至今仍在青岛民间沿袭。

端午节系五索也是古俗,清代《即墨县志》记载:“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红、绿、黄、白、黑为吉祥色。这天家长给儿童手脖、脚脖、手指上系五彩线;给女孩子发髻上插艾叶和石榴花;少男少女佩戴各式各样装着药材的香荷包等。这既可以驱邪,又是很吉祥的装饰品。

清代《即墨县志》记载:“端午食角黍、泛雄黄酒饮之。”旧时青岛民谚:“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袄扔。”角黍即粽子,旧时青岛人多吃用大黄米加大红枣包的粽子。每年一到临近端午节时,城乡集市上便有了卖芦苇叶和波罗叶的商贩。端午节前包粽子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节令活动,一家大小不论是会包粽子的还是不会包的,都围在一起包粽子,说说笑笑特别开心。

另外,粽子锅里煮的鸡蛋有一股淡淡的苇叶清香气味,特别好吃。端午节亲友邻里之间互相赠送粽子、鸡蛋,是一项人情味很浓的社交活动。即墨人过端午还吃一种荷叶形的面食“荷叶”,端午节时还多喝雄黄酒,儿童不能喝酒则将酒点在耳孔里,相传此俗可以辟虫蛇。

旧时青岛端午节食品中还有一种叫作“粘占”的美食。端午节前后,人们将青麦穗上的麦粒煮熟,搓去外皮以后,再用石磨磨成长条形的“粘占”。“粘占”清香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端午节孝敬老人和哄孩子的美食。

★ 劳动节的习俗简介

★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 春节习俗作文

★ 忻州春节习俗

★ 元旦节的习俗文化

★ 墨西哥习俗文化礼仪

★ 墨西哥习俗文化礼仪

★ 摩洛哥文化习俗礼仪

★ 春节文化作文

朝鲜族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第3篇

端午季节是一年当中阳气最强的一天, 之所以成为农耕社会祈盼丰收的日子。据“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书记载, 古代马韩时期朝鲜族先人“常以四月初八和五月端午祭鬼神, 歌舞饮酒, 尽夜无休, 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 昂首顿足, 相应节奏……”, 主要是拜天地和山川之神, 祈祝当年庄稼获丰收。

“端午”意为“初五”, 当天日出之前, 人们便相约到野外采集艾蒿, 编辫阴干, 日后作药或熏蚊驱虫之用。制作传统食品打糕是节日的重要内容, 与平时制作打糕不同的是, 端午节的打糕还添加象征健康、幸福的艾蒿, 所以吃起来格外香。

节日的民间歌舞、体育竞技活动主要有说唱盘索里、跳假面舞、踏青歌舞、荡秋千、踏跳板和摔跤等。下面就分别予以介绍。

一、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踩露水、挂桃树枝、艾蒿:朝鲜族传统民俗认为五月是瘟疫开始的季节, 端午早上的露水有驱瘟辟邪的功效, 所以要早起在户外踩踩露水。当天日出之前, 人们便相约到野外采集艾蒿, 编辫阴干, 日后作药或熏蚊驱虫用。用桃树枝、艾蒿、蒲草扎成小捆, 悬挂于门楣、中堂。也是避瘟疫, 驱邪气, 顺顺利利之意。

采艾蒿、益母草等药材:端午节清晨, 妇女们相约到野外采艾蒿和益母草, 也是一种端午节的习俗。因为益母草和艾蒿都是中药材, 在端午时节采集的药效最佳。端午节采集后阴干的药蒿, 主要治疗肝炎、高血压、中风、腹痛、湿疹、骨外伤、扁桃体炎、腰痛病、痔疮等疾病, 还有净血作用和杀菌、镇痛、驱虫等多重功效。

制作端午符籍:端午节的时候为了当年能够消灾避邪, 民间有写端午符、制作天中符籍、蚩尤符籍的习俗。

姑娘用菖蒲汤洗发:端午节姑娘用菖蒲水洗发, 用菖蒲根茎做成的菖蒲头簪别在头上, 意在避邪。端午节清晨, 朝鲜族妇女起早采生菜叶或菖蒲叶上的露水当化妆水, 目的是为了美白和脸上不长癣, 再用煮菖蒲水洗脸、洗头, 还有喝煮菖蒲汤的习俗, 据说用煮菖蒲汤水洗头, 就有防脱发并壮发润发的功效, 喝下煮菖蒲汤水还有利于健康。另外还有端午粧的习俗, 那就是取菖蒲根茎做头簪, 头簪上还要写上“福”字或“寿”字, 目的就是驱邪、祈福禳灾。男人们把菖蒲根系在腰带上, 为的是驱邪禳灾。

嫁果树习俗:端午节到来的时候, 许多农户和果农有奇特的习俗, 那就是果树的树杈间夹上石头, 此举叫做“嫁果树习俗”, 这样做的理由是在果树开花结果之后, 防止树杈太密, 树上的果实不充实, 目的是让果树长得更壮实, 果实长得又大又好, 祈求果树丰收的美好心愿。

互送端午扇习俗:每年到端午节时分, 炎热的暑期已经开始, 朝鲜族民间就有亲属和朋友之间互送祛暑端午扇的习俗, 这一习俗来源于古代朝鲜王宫里端午节臣下给国王赠端午扇的习俗, 意思是让亲朋好友平安度过炎热酷暑的夏季, 平安健康地度过难熬的酷暑。

二、端午节的主要饮食

吃打糕和米糕:打糕, 是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如今, 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 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

蒸糕:是米糕的一种, 用大米、糯米和小豆等制成的一种食品。蒸糕分为白雪糕、小豆蒸糕、枣蒸糕等多种。

吃车轮糕、药糕:据《东国岁时记》记载, “五月初五清晨采来新鲜的艾蒿洗净蒸熟之后, 加上白米粉搅拌均匀, 活好的面团儿略带青绿色, 再放入锅里蒸熟捏成车轮形状的米糕。”这个习俗就是吃车轮糕习俗, 车轮糕也叫水濑糕。

酿造青梅酒、喝青梅酒:五月端午节时节正是采青梅的时候, 采来的青梅去掉果蒂, 放进坛子之后再放入一半的冰糖, 然后注入白酒, 加至八九份满即可, 盖上瓶盖, 放置阴凉处, 半年后可以饮用。青梅酒味道酸甜, 饮用后能刺激唾液腺分泌较多的腮腺素, 腮腺素可促进新陈代谢, 延缓衰老, 让女性面色红润, 肌肤光泽, 因其具有明显的“回春”作用, 因此, 常被称为“返老还童素”。

醍醐汤:备好乌梅肉、草果、白檀香、砂仁等细末配适量蜂蜜和水文火熬10-12小时, 熬成膏状, 装在瓷罐中存放。端午节时候, 气温逐渐炎热把适量药膏放入杯, 再兑入适量水和冰饮用, 是夏季里具有解渴、健胃、止痢、消夏解暑功效的传统健康饮料, 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之一。

三、端午节的传统游戏、体育竞技

荡秋千游戏: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历史悠久。从文献上看, 朝鲜人荡秋千最晚也起源于十三世纪。每逢端午节等节日聚会, 人们便会看到成群结队的朝鲜族妇女, 聚集在参天的大树下, 或高耸的秋千架旁。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 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 她们一会腾空而起, 一会俯冲而下, 尽情地欢乐, 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 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踏跳板游戏:跳板运动是一种健康的传统体育运动, 历来深受朝鲜族人民的喜爱, 参加跳板活动不但需要胆量, 而且需要智慧和技能。观看跳板活动则会令人赏心悦目, 拍案叫绝。跳板的跳法也多种多样, 多姿多彩。

摔跤等竞技类比赛:摔跤是朝鲜族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民俗运动之一, 是朝鲜族男子的传统运动项目。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时, 妇女进行秋千比赛, 而男人们则要进行较量力量摔跤比赛。

四、端午节的民间歌舞活动

说唱盘索里:盘索里是朝鲜族的说唱音乐, 产生于18世纪。因盘索里是在广庭大众面前演唱的歌曲, 再加富有叙事性和丰富的表演特色, 自古以来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歌舞表演类活动。

踏青歌舞活动:农历五月初是漫山遍野万物复苏, 树木吐绿, 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盎然春意。自古以来朝鲜族先人们在五月端午节欢聚在一起, 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欢声笑语尽情踏青歌舞。

跳农乐舞:农乐舞以“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 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 参加表演的《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演员参加表演。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 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艺术。

朝鲜族端午节习俗属于保留比较完整的传统的民间节日习俗,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一个民族的民间习俗, 最能反映整个民族的民族信仰、民族心理, 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综合。可是随着现代大众媒体活络和人民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朝鲜族端午节节日习俗这种民间文化活动在群众生活中的地位逐渐缩小, 尤其在青少年的心目中更是可有可无, 这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渐渐失它特有的“市场”, 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危险。

写出端午节的习俗 第4篇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而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名师点睛】

习作虽然指出了端午节是为悼念屈原,但内容偏离了“端午节的传说”。读过之后,总让人觉得这是“人”的传说,而不是“节”的传说。端午节怎样过,每种活动有什么意义,文中根本没有提到。

建议:1.习作应重点写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做到内容具体;2.写清楚这些风俗是怎么形成的,过去的故事和现在的活动有什么联系,突出习俗的由来。

【升格佳作】(片段)

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后被秦国囚禁而死。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占领了郢都。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投入了激流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人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用箬叶包裹饭团,外缠彩丝,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粽子。

【回访复查】

端午节的习俗 第5篇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打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四川端午节的习俗 第6篇

此外,人们还要煎百草洗澡。四川有民谚:端午门挂菖蒲草,熬锅艾篙洗水澡。

相传,屈原投江后,渔夫倒雄黄酒入江以醉蛟龙,故四川有在端午节岁饮雄黄酒之俗,并以雄黄酒涂于小儿之面,以免虫蛇之患。甚至还要把雄黄酒或蒜汁淋洒在住宅外之墙角旮旯,以驱蛇毒。有一首描写四川端午节习俗的竹枝词云:“五月榴花五月红,雄黄角黍尽同风。丝丝绣出儿童佩,鬓插新符避守宫。”不过这些习俗今己少见,特别是大家己不喝“雄黄酒”。但是,门前悬挂菖蒲草的习俗仍保留至今,就是现代化的电梯公寓,许多人家仍在门前挂有菖蒲和艾蒿,这倒是一大景观。

作为端午节食俗,四川人大多吃粽子、盐蛋、苋菜。南朝吴均在《续齐谱记》中写道:“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唐宋时,四川食有筒米、角黍等。四川粽子多用糯米和饭米混合,加入腊肉颗颗,再放进只有四川人才喜欢吃的花椒,和匀后用箬竹叶子包成圆锥形,煮熟而食。炊哥在网上看有人将粽子包成长条形或长方形,这于民俗差得太远。原因是粽子呈圆三角锥形投放到江水中,才不会被水冲得太远。君不见河海之护堤石形状正是三角锥形。

当然,四川人做的粽子还有很多不同的馅,如洗沙、红豆等等,甚至还有白味的,只不过在食用时要蘸以红糖水。现在,四川人的粽子馅是越来越丰富了,除了传统的外,还有水果馅、八宝馅、虾仁馅,甚至还有海鲜馅。说不定哪天我们还会吃到鱼翅馅、鲍鱼馅和燕窝馅。哈哈!

另外,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用蒜片炒的苋菜。据说可以化人腹中的猪毛。

划龙船,是四川民间过端午节最闹热的活动。《续记谱记》中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揖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唐宋时四川便盛行划龙船。清末民初时,四川各地都由袍哥、行帮出面组织划龙船,其方式有夺标(又叫做抢兆)和抢鸭子。旧时成都的划龙船地点在九眼桥(即原四川大学正门的江边上)。届时,江面(锦江也称作江吧)上有很多龙船。这些龙船多为小船,船头置有纸扎的龙头,船尾放有纸扎的龙尾,每条船上前有指挥一人,中有击鼓一人,尾有舵手一人,船两侧为桨手十人。抢兆时,参赛龙船于江面一字摆开,终点处立一面红旗为标。一声炮响,群船竟发,指挥舞旗领喊,鼓手奋力捶鼓,桨手奋力而划,龙船破浪前进。在两岸观众的呐响助威声中,直到龙船夺标为止。随着龙船相继达到终点后,一阵鞭炮声中,指挥活动的彩船上会抛下数十只鸭子,各龙船上的游泳高手便会相继跳入江中抢鸭子。这时岸上观众呐喊声、鼓劲声四起,那场面硬是闹热板了!

端午节的生活习俗 第7篇

实际上,端午节“瘦身”成吃粽子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早已“常态化”,民众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忽略也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到底该如何让端午节回归传统,近些年来许多地方都做了积极的尝试,有不少地方甚至通过立法来保护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从实际效果来看,情况并无多大的改变,民众在过端午是还是那么简单,那么缺少传统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宣传、弘扬、倡导端午习俗,一边仍然只“热衷”吃粽子的情况呢?窃以为,关键在于一些地方在传承端午文化习俗时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和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为了保护、传承端午传统文化,确实想了不少办法,也搞了不少活动,但这些活动要么是老一套,比如举办龙舟比赛,要么是太高冷,比如开展端午征文、端午诵读会等,不仅缺乏群众性、广泛性,而且与民众的生活相去甚远,很难引起民众的兴趣,更别说让端午文化习俗植入民众的心里了。

换言之,一些地方在振兴端午传统文化时,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好看,热衷搞一些形式美、仪式感很强的活动,以为这样就是传承端午传统文化,久而久之,端午文化的传承也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流于式可、走过场的窠臼,也就很难提起民众对端午文化的兴趣。

实际上,端午文化有着2500余年的历史积淀,它所以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其中爱国情怀的精神支撑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深地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除五毒等。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民间的一些端午习俗,是和孩子有关联的。记得笔者小时候过端午时,胸前挂着很多东西,有鸭蛋、香囊、用菖蒲结成形如粽子的“项链”,甚至还有把用煮熟的蚕豆粒串成的串挂在胸前,孩子们一边玩一边摘着吃,吃完了再做。而在此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编织装鸭蛋的网袋、做香囊、编制菖蒲“项链”、剥蚕豆等。很显然,过去的端午节不仅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端午习俗的传承其实就是靠这种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节味”为基础的,而这些绝不是我们搞搞活动就能得到的。

因此,笔者以为,要想真正传承端午文化和习俗,仅仅做表面文章还不够,还应积极挖掘生活中的种种“节味”,让家家户户都用传统的习俗来过端午,这样不仅让端午节更有文化意蕴,也更热闹;不仅令民众更乐意过传统节日,也使得端午文化、习俗有了一个传承的生活土壤和基础,这岂不比流于形式的传承更好,也更有效果吗?我想,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安海端午节的习俗 第8篇

说起学术研究, 刘安海先生总是说, 他先天不足, 后天缺乏营养。他解释说, 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没有家学教育的底子, 读书学习是自己一路摸来;所谓后天缺乏营养是指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遭遇了文化大革命, 整整被耽误了十年。十年———年富力强的十年该能学到多少东西, 该能出多少研究成果啊!每当提及此, 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不仅如此, 成家之后家境非常不好, 困难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再以后又有更加凄绝的事情降临头上, 使他悲苦欲绝, 痛不欲生, 而且无从诉说。他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着教学和科研。他说, 他的成绩虽然没有别人大, 但付出的艰辛一定不比别人少。对此他有时免不了无可奈何地说, 命运是一双无情的手, 往往左右着人, 拿捏着人。

刘安海先生1940年出生于湖北省应山县 (现改为广水市) , 小学是在农村读的, 初中和高中是在应山一中读的。1961年高考前适逢大旱, 县委置考生的命运于不顾, 一纸通知叫面临高考的学生回乡抗旱, 是否参加高考听候通知。总算是老天开眼, 就在高考前几天, 下了一场透雨, 他才得以参加高考, 也才有机会到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大学毕业留校, 文化大革命结束, 他才进入文艺学专业领域。

一切都是从头学起。虽然他1978年至1979年给78级的同学讲了一年《文学理论》课, 但从京山回到桂子山后, 他仍然像一个学生一样地坚持听《文学理论》及其他课程, 以便学习其他老师的长处。陈安湖、曾祖荫、王先霈等老师的课他都听过, 而且认真地做了笔记。自那以后他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 讲授了《名著欣赏》、《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小说创作技巧研究》、《文学创作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课程。

刘安海先生认为讲课是一门艺术, 不是艺术表演的艺术, 是老师将课程内容怎样演绎出来的艺术。他从有关教育学、教学法中得知同样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看和听一个会讲课的老师讲, 其间比例为七比一, 就是说, 学生看七遍才抵得上听老师讲一遍, ———当然是指会讲的老师。因此, 他认为讲课兹事体大, 无论如何都要把课讲好。他讲课有着自己的讲究。他很少走下讲台, 偶尔走下, 一般也总是站在离第一排学生三米远左右的地方, 眼睛从不盯着某一个同学, 而是面向全体同学, 有时也会停留在某几个同学那里, 但通常都是一眨眼的工夫, 意思意思而已。他之所以这样, 是要做到对所有的同学都一视同仁, 不能让学生产生老师亲此疏彼或者亲彼疏此的感觉。他讲课的声音不高不低。他认为声音过高, 甚至不顾所讲内容而一开口就慷慨激昂, 学生当时情绪可能被鼓动起来了, 过后头脑中并不会留下什么印象;过低则会让坐在离讲台较远的学生听得吃力或听不清, 不会有什么效果。他讲课的节奏总的说来显得较快一点, 但不是特别快, 他认为太快学生记不住, 讲了等于白讲, 太慢则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太少。他注意语速和节奏, 该快的时候快, 该慢的时候慢。他总能很好地控制讲课的声调, 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略显低沉的声调最有益于学生的接受和记忆。他说老师都是从学生过来的, 应该知道听课其实是非常累的, 首先是集中注意力将老师传出的声音捕捉到, 接着要快速地把声音转换成信息, 然后要把信息转换成言语, 记在头脑里, 写在笔记本上。他特别强调, 讲课的声调不高不低, 这并不是说讲课不要激情, 激情是要的, 但老师讲课毕竟不是演员表演, 一切都要有度, 不能太过。他曾在写过一则短文, 内容是说讲课应该做到高热情、大信息、快节奏。他是这样写的, 也努力这么去做。

刘安海先生讲课的一大特点是不用讲稿, 有时仅将一张纸摊在讲台上, 有时手里只拿几张卡片, 但也很少看, 所讲的内容全部装在他心中, 从大标题到小标题, 从先后顺序到逻辑贯通, 他都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第一句说什么, 第二句怎么衔接, 第三句怎么跟上, 从重点的突出到难点的解疑, 从论点的提出到论述的展开再到论据的援引, 他都有条不紊, 娓娓道来。他的教学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洗练、流畅, 富于启发性、期待性、诱导性、幽默感。有的学生私下里说刘老师的肚子里是不是安装了一部录音机, 不然为什么说出来的话就像一篇文章一样, 文通字顺不说, 而且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更不用说拖泥带水了。

关于刘安海先生讲课还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为了把文学的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问题讲清楚, 免不了要举出文学作品中有关男女情爱的例子。每当举出这样的例子的时候, 他的眼睛或是望向窗外, 或是抬头看天花板, 或是低头看地面, 避免和学生的目光对视。他越是这样同学们越是听得目不转睛, 津津有味。二是他在课堂上有时会根据内容插一点点人生哲理, 对学生进行一点人生的启迪和点拨, 例如他曾经说过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人生际遇中应该有那么一点“小得意”, 这种“小得意”既是对自己的肯定, 也是对自己的慰藉, 对于提升自己的信心、鼓舞自己的斗志、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有好处的。这往往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致一个学生把它写进自己的博客。

不少学生或通过文章或通过书信说到刘安海先生。一个学生给他写信说:“听您的课总觉得是一种乐趣。您可以完全抛开讲义, 把枯燥的理论讲得妙趣横生, 您总是这样鼓励我们回答问题:随便猜一猜, 碰一碰嘛……您回答我们的提问时, 总是那样条理清晰、从容不迫、滴水不漏……刘老师, 您最大的成功是将我们引入一个妙趣横生的文学殿堂……”一个学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他上课有“另外一种‘淡’和‘静’, 散发着知识分子的安适与从容的气息。那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踏上讲台的稳重步伐透露着他几十年来教书育人的底气和自足, 一开始便以‘来者不问, 去者不追’的坦然胸襟面对学子, 仿佛置身张中行笔下的北大自由氛围。”一个语文教育硕士在学位论文的后记中写道:“我的论文指导教师刘安海教授就是华师文学院众多老师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自然, 自然得如原生态的大森林;他清淡, 清淡得如优美风景中的青山秀水;他宽厚, 宽厚得能容得下整个世界;他慈祥, 儒雅, 睿智, 幽默……不必说听他讲课, 与他谈话, 也不必说像我这篇学位论文他从小标点到大框架的悉心指导, 只要做他的学生, 不用他说一句话, 你就会因受到他的感染、熏陶而心灵净化、境界升华!”这虽然免不了学生对老师的溢美之词, 但也道出了一点实情。正因为这样, 所以刘安海先生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 获得过湖北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一等奖、二等奖以及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

在科研上, 刘安海先生尽了自己的努力。他艰难起步之后在《文学评论》、《理论与创作》、《创作评谭》、《通俗文学评论》、《理论月刊》、《湖北社会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外国文学研究》、《汕头大学学报》、《奔流》、《小说林》、《长江文艺》、《芳草》以及《文艺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有的还获得过奖励;他出版了《文学理论要略》、《小说技巧新编》、《小说创作技巧描述》、《文学创作:心灵的系统创造工程》、《小说“小说”》等专著;主编了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和他人一起撰写了《文学新论》、《文学批评基础》等教材;参编了《文艺创作知识辞典》、《小说大辞典》、《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中国当代文学辞典》、《语文新四书》等。他独自承担了教育部和湖北省等多项研究课题。另外还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

他的科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说创作技巧研究。他在研究之初就编了一本《小说技巧新编》, 写了长达一万七千字的前言,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小说技巧的看法, 针对有人忽视小说技巧研究的倾向, 他明确提出:“一个研究领域的确立总有它的特定的研究对象、特有的研究意义, 并且自认为有能力同一切忽视、轻视以致不容许这个研究进行下去的错误看法和观点展开有说服力的论争。”紧接着他根据给学生开设选修课的讲稿出版了专著《小说创作技巧描述》, 著名文学批评家何镇邦在《文艺报》发表评论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再以后出版了“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小说“小说”》。

二是文学创作研究。刘安海先生对文学创作理论情有独钟, 《小说创作技巧描述》是专门研究小说这样一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技巧的, 对此他并不满足, 心里一直向往着能够写出一本专门论述文学创作的书。时过几年, 他的这一心愿得以实现, 《文学创作:系统的心灵创造工程》出版。在这本专著中他将文学创作看作一个母系统, 分别研究了创作动机、观察体验、创造思维、整合完形、艺术表现、调节控制等若干个子系统。李运抟等分别在《文艺报》、《长江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评介文章, 称之为“学者的工程”, 有着“皓首穷经的毅力和勇辟新径的胆识”, “它们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思辨已经显示了运用新科学即‘系统论’的明显努力”。

三是文学批评研究及实践。在文学批评方面刘安海先生将目光专注于一般研究者不大注意的一些问题上, 他发表的《阻隔与沟通:异元批评与对话批评》, 对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异元批评和对话批评进行了比较梳理与深入探讨, 强调要杜绝和摒弃“异元批评”, 倡导和实施“对话批评”, 因为前者使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存在阻隔, 后者可以使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实现沟通, 而这正是文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要实现对话批评, 批评家需要一定的关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共识, 前者是构成对话批评的前提, 后者是构成对话批评的原则或根据。他认为批评本身就是对话, 是关系到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 对话批评是批评家与对话者之间以文学文本为中介从而共同探讨人类价值问题的活动。为了进行对话批评, 他指出文学批评必须走出自我孤立的窘境。《自发性·对话式与绅士风度》, 研究的是长期以来备受冷落的读者批评。文章辨析了作为批评主体的读者批评和作为批评方法的读者批评的不同, 它具有自发性、印象式、真实性、尖锐性、时效性、大众性等一系列特征。文章在肯定读者批评的同时也分析了读者批评存在的不读书而妄加批评、容易受到小集团的浸染、因追赶时髦而难以避免判断上的错误等各种不足。文章指出在今天的中国读者批评具有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重要的意义, 值得研究和提倡。

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研究上刘安海先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即联系实际。他的研究不是纯理论的研究, 他力求使自己的研究能够及时跟踪文学创作动向, 针对文学创作实际发表看法。这一点从《小说创作技巧描述》和《文学创作:系统的心灵创造工程》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从他对方方、刘醒龙、池莉、邓一光、陈应松、晓苏、徐世立、董宏量等作家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出来。

不仅如此, 刘安海先生的文学批评还坚持了这样三点:一是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等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并予以辨析, 但主要是找毛病、挑问题。他不认大家, 不认名气, 只要是认为不足的, 都给予批评, 从维熙的中篇小说《断肠草》、程代熙的长文以及刘醒龙、邓一光、方方等作品中这样那样的瑕疵, 他都写过批评文字, 甚至对钱钟书、季羡林也表示过自己的疑惑与不解。他这样作的指导思想是:他把文学看作一个大花园, 有的耕耘, 有的栽种, 有的培土, 有的浇水, 有的施肥, 有的剪枝, 有的捉虫, 他说这些他不一定都做得了, 他只有利用偶尔到文学花园里走一走的机会, 若是看见了那些不利于花朵生长的杂草、荆棘、虫子什么的, 就不妨锄一锄、顺一顺、捉一捉, 私下里以为这些多少是可以促进文学百花园里的花朵开放的, 哪怕只是促进文学园地里几朵花的开放, 在他看来也是值得做的。因此, 他就甘心做一做这些小事。这样的文章篇幅短小, 主要见于省内几家报纸, 日积月累, 有一百多篇, 共计二十多万字。他把这些短文编辑起来, 定名为《缝针集》, 意思是他在文学园地里缝缝补补而已。或许是敝帚自珍吧, 他很喜欢自己的这样一些短文, 惋惜的是这些短文未能结集出版。二是评论有关校园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他说他的职业是教师, 由衷佩服那些优秀的教师, 所以他有选择地评论那些描写和歌颂优秀教师的作品, 作为他对那些优秀教师敬意的一种表达。三是受人之托写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评论文字。这种情况不多, 但他作得很认真。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 都有自己的亲朋好友, 都需要互相提携、互相帮助。作这种批评虽然免不了要说些好话, 但也不尽是溢美之辞, 他坚持的原则是文学批评的职业规范和自己做人的道德良知。

文学语言是刘安海先生文艺学研究的又一个方面。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题为《语言痛苦:意翻空而易奇, 言征实而难巧也》的长文, 再以后发表了《面对语言》、《文学语言的人文价值本性》、《文学语言的特性》、《文学文本言语的虚构性》等一系列文章, 在此期间他开设了文学语言的选修课。随着研究的深入, 他认为将文学语言称为文学文本言语更符合所谓文学语言的实际, 也更科学。他对于文学文本言语的研究也是紧密结合文学创作的实际, 涉及的小说散文作品达一百多部 (篇) 。他把关于文学文本言语研究的成果分章节编辑起来, 有将近三十万字。这本耗费了他很多精力的书稿现在还储存在电脑里。他有时免不了叹息当下的出版现状, 没有哪家出版社肯为一般的研究者出版学术著作, 自己出钱走所谓合作出书的路, 他又不情愿。他一方面认为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去出版同样辛辛苦苦得来的研究成果, 有失知识分子的自尊, 另一方面觉得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 国家应该给予研究者的劳动以更多更高的报酬, 而不是让研究者自己出钱出书。难道我的这种认识不合时宜吗?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自己问自己。

通俗文学是刘安海先生研究的又一个方面。长期以来, 刘安海先生一直关注着通俗文学的潮汐起落, 参加过多次学术讨论会, 写了多篇文章, 承担了教育部的课题, 获得过《文艺报》等单位举办的通俗文学理论研究征文奖。鉴于刘安海先生在通俗文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今古传奇》、《中国故事》等刊物多次约请他对全年的作品进行综合性的评论。

刘安海先生的科研成果得到了社会和同仁的认可。他参与编写的“语文新四书”之三的《语文知识千问》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文学理论要略》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读物一等奖”, 《小说创作技巧描述》获“湖北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十年科研论著二等奖”, 主编的“文艺学系列教材”之一的《文学理论》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端午节那些辟邪增运的习俗 第9篇

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也是作为夏季来临前一个驱除瘟疫的重大节日。在民间,端午节的庆祝形式很是隆重,形式各式各样,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喝雄黄酒等。

这些形式都因每年的流年不同而有着不一样的气场,

若能在端午节增运辟邪,便能大大增加自己的正能量,旺运一整年!

赛龙舟驱邪增运

不少地区每逢端午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龙舟比赛。早期在民间认为是为了用龙船将“瘟病”赶快送走,也与驱瘟的目的分不开。面对龙舟来往穿梭,水上水下的动人情景,热气沸腾的的气场能使自己精神振奋,学习工作都倍增动力。

吃粽子驱邪增运

一、粽子的“角”是模仿动物角趋吉避凶的功效而来,有不顺或灾祸,吃有角的粽子可驱走霉运交好运。圆柱形的粽子因用苇叶(竹叶)包裹成圆筒后,像极一节竹子,竹子是君子的象征,吃圆柱形粽子就可以帮自己增加贵人运,远离小人。

二、高考将至,正在做最后冲刺的莘莘学子吃枣粽最适合不过了。枣粽谐音为“早中”,意为早中状元。

三、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上几个鸡蛋或者鸭蛋、鹅蛋。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水煮出来的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煮熟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12点-1点)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夏天不容易头痛。

佩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辅料,既能防病健身,又可以驱邪。将香囊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可以助你驱邪醒脑,增加运势。有青年男女用香囊来表达爱意,选择红色、粉色的香囊,握在手中来回搓动三次,更有助于爱情表白!

系五彩丝线驱邪增运

古代人认为流行疾病的产生不但是由于四时的恶气所致,更主要的是因为鬼神作祟,而在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就是一种解祟的方法,《风俗通义佚文》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这种五彩丝又叫长命缕、续命缕等,它的颜色有青、赤、黄、白、黑,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确定的,古人认为青、黄、白、赤、黑就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要五行齐全,一切毒物邪鬼都会对其避而远之,因此系戴上五彩丝就能够驱邪避役、长命百岁,道教中道士作法时所布的五色旗也是依此原理。在端午节被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今天,佩戴五彩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时尚。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着带五彩绳的习俗,将五彩绳戴在身上,可以积累未来一年里所有的晦气,然后,在端午节零点后的第一场雨时,将彩绳丢到下水道、十字路口、浅水滩等地,可以将晦气丢掉,表示未来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挂艾枝、悬菖蒲驱邪增运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可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辟邪增运。《荆楚岁时记》中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光着脚踩踏青草,预防病痛,还要采集艾草,将其扎为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这样既能借艾草的香气辟毒,因为艾草煎汤洗浴能治某些皮肤病,而将干艾草点燃后其烟雾可以驱蚊蚋,又能借老虎的威势吓退邪鬼。人们除了将艾草编成虎的样子外,还会用彩绸剪成小老虎的样子,贴上艾草,佩戴于胸前,女儿家将其挂在头发上,或者将其作为钗头,因此艾虎在民间端午节中扮有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辟邪的重要饰物。除了艾虎之外,古代民间还又悬菖蒲的风俗,《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端午节有用菖蒲、艾子插在门旁,以禳解不吉之物的作法,有时人们也将菖蒲种植在花盆中,在端午前后摆放在门旁,另外,还有用菖蒲雕刻成天师驭虎像的作法,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说:“仲夏五日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这些风俗在今天仍然存在,如浙江嘉兴几乎家家户户在端午节到来时都将菖蒲、艾叶和大蒜合为一束挂在檐头和门楣上,以表驱邪之意。

香港端午节的习俗 第10篇

龙舟长二十余米,宽一米。它由三根形直完整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一根长二十三米为母船,两侧每根各长为十长米为子般。龙头、龙颈由一根二米 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犹如麟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昂首向天,可谓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划龙舟由鼓头、锣手和手手组成。鼓头是龙舟上的指挥,是全寨推选出来最有威望的人。一个十来风的孩子担任打锣手,水手共三十八名,由寨子里剽悍青年担任。比赛中水手每人 手持一支一手掌宽,约一米五长的扁担形木浆。身披蓑衣,头载斗笠,以示祈雨。 比赛场面十分激烈,使人振奋,使人向上,的确是一项赛体力、比技术、比智慧、练勇敢、保团结的体育活动。

香港国际龙舟节的一些规则:首先是航道,根据河道条件,设男女400米、500米、600米、800米、1000米(可按当地条件变更距离)直道竞赛。比赛应设在静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线与终点线必须平行并与航道线垂直。根据参赛队数及场地条件,设2或4、6、8条航道,每条航道宽度可按9米、11米、13.5米布置。航道最浅处水深不得少于2.5米,航道内不得有水草、暗礁和木桩,航道外5米内应无障碍物。器材:按各地传统龙舟式样规格制造, 制作材料不限,舵桨及划桨规格按各地传统要求制作。

龙舟附属装置,传统龙舟可按各习惯制作龙头和龙尾,并备有锣、锣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带水标二个,预备划桨若干个。香港国际龙舟节参赛的队员必须身体 健康,会游泳,熟悉水性,龙舟参赛队员为25人。每队设队长一名(运动员兼),比寒时必须佩戴标志。每队登舟比赛队员为23人,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 1人,划手20人,每队替补队员2人。替换时需经裁判员验明资格,并于检录登舟前替换完毕,登舟后不得替换。

上一篇:周颂·清庙原文翻译及赏析下一篇:房地产策划人不可不知的园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