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及说课稿

2024-06-17

囚绿记教案及说课稿(精选7篇)

囚绿记教案及说课稿 第1篇

《囚绿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解读作者抒发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由此,促使学生关爱弱小生命,同情弱势群体,学会逆境中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借助关键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分析重要语句。

2、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落到实处,是本课的难点。

三、学法指导: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四、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

回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特别是《荷塘月色》情感变化的过程,引出《囚绿记》,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学习由题入文和借助关键句子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二)品析文章标题:

分析《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标题,体会其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再让学生探讨本文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阅读方法。之后指出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深刻,还是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老师先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囚绿记》一文重点描写的情节是“囚绿”,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应注意文中哪些语言信息?请你找出来并做批注。然后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批注,必要时小组讨论,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圈点与批注情况,老师引导小结,告诉学生在赏析文章时要抓住重点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圈点批注,这其实就是对信息筛选整合,最终解决问题。并指出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之后再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揭示背景与主旨的语句和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挑出来批注。

互相交流后老师归纳小结: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这样的语句有的是文眼,有的是主旨句,有的可以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等。整个过程先由学生练习、活动,然后老师发现问题,指导总结,再由学生练习、交流,老师指导、评价、总结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老师的指导作用。

需要一起品味鉴赏的句子有:

1第五小节: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2第五小节: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于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3第八小节: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漪郁的年华。

4第十小节:可是我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

5第11小节:她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廋,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6第13小节:临行前我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求人。

通过以上分析鉴赏得出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

线索是:以对“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行文脉络是:赏绿—囚绿—放绿—思绿

(四)学生总结本文作者要阐述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和一般咏物抒情散文的异同。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植物会在逆境中追求光明,人更应该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自由和幸福。

(六)布置作业:本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与气质,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试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写一种景物,力求写出该景物的精、气、神。字数不限。

《囚绿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囚绿记》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一般散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散文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可以做大胆的突破,不必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讨论鉴赏,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掌握借助关键语句鉴赏散文的阅读方法。针对以上原则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解读作者抒发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由此,促使学生关爱弱小生命,同情弱势群体,学会逆境中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借助关键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本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分析重要语句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阅读方法。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欠准确完整,因此,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落到实处,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四、说学法:

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配乐朗读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关键句子圈点批注,讨论鉴赏,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针对散文学习已经有过几个单元,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训练并互动交流,老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每个学生在情感、经验、阅历、知识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差异性,而阅读教学又是学生、老师、教材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圈点批注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最能体现对话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难题。这种方法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老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是一个指导者。

六、说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回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特别是《荷塘月色》情感变化的过程,引出《囚绿记》,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学习由题入文和借助关键句子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二)品析文章标题:分析《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标题,体会其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再让学生探讨本文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阅读方法。之后指出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深刻,还是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老师先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囚绿记》一文重点描写的情节是“囚绿”,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应注意文中哪些语言信息?请你找出来并做批注。然后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批注,必要时小组讨论,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圈点与批注情况,老师引导小结,告诉学生在赏析文章时要抓住重点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圈点批注,这其实就是对信息筛选整合,最终解决问题。并指出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之后再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揭示背景与主旨的语句和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挑出来批注。

互相交流后老师归纳小结: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这样的语句有的是文眼,有的是主旨句,有的可以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等。整个过程先由学生练习、活动,然后老师发现问题,指导总结,再由学生练习、交流,老师指导、评价、总结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老师的指导作用。需要一起品味鉴赏的句子有:

1第五小节: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2第五小节: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于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3第八小节: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漪郁的年华。

4第十小节:可是我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5第11小节:她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廋,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6第13小节:临行前我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求人。

通过以上分析鉴赏得出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

线索是:以对“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行文脉络是:赏绿—囚绿—放绿—思绿

(四)学生总结本文作者要阐述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和一般咏物抒情散文的异同。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植物会在逆境中追求光明,人更应该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自由和幸福。

(六)布置作业:

本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与气质,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试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写一种景物,力求写出该景物的精、气、神。字数不限。

囚绿记教案及说课稿 第2篇

尹旭辉

【教材分析】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学生分析】

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有系统的进行散文学习,这一课要继续落实已经知晓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如果学生表述不全,应帮其分析思路特点,给予其正确的认知指导,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文章语言得到审美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含义。

【知识和能力】

学习透过把握文章中的描写语句体味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总结阅读方法,学习概括全文要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重点】:体味含蓄优美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蓝色是大海之色,他广阔宁静;红色是花朵之色,他炽热奔放;绿色是生命之色,他顽强生动;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看书下注释简单了解即可。

信息筛选: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方法:自有阅读,理清作者思路。小组合作探究作答。)

问:阅读文章,分小组讨论试着归纳文章分成几个层次写“绿”?

明确:(1)寻绿(1~4段)感情可概括为“喜”。

(2)赏绿(5~7段)。对绿枝条直接描写。感情可概括为“恋”。

(3)囚绿(8~12段)。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感情可概括为“欢、怜、恼”。

(4)释绿(13段)。“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就是基于对绿的爱。“不屈服于黑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自己性格和心灵的写照。“愿它繁茂苍绿”的祝愿是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由光明的呼唤。感情可概括为“爱”和“赞”。

(5)怀绿(14段)。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

学生回答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14) 寻绿 喜悦满足

(57)赏绿 快活留恋

(812)囚绿 欢怜恼怒

(13)释绿 祝福赞美

(14)怀绿 怀念不舍

合作探究:

(主体研读 局部探讨)

(1)作者“恋绿”的原因是什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因为“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文章以叙述带动了抒情。正是由于作者喜欢一片常春藤的绿影,才会经常快乐地端坐窗前,留恋于这片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看到它,作者便不再感到孤独。

(2)作者“囚绿”的原因是什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作者想通过留住绿色来慰藉自己悒郁的心情,并由此来感受友爱和幸福,但同时,他又发现“绿友总向着窗外”,“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固执地朝着窗外的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此时,作者对绿色恋得更为深沉了。

能力提升:

引导探究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感悟作者笔下“绿”象征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的传统民族精神的主旨.)

问:在作者眼里“绿”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又侧重在哪个特点上?具备这一特点的“绿”又象征着什么?

明确: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中作者侧重在被囚禁的“绿”所具备的特点。“囚绿”写绿枝条处境艰难仍“都朝原来的方向”,“绿”固执的追求阳光,联系到日寇侵华、国土沦丧的现实,这正象征着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民族精神。

(板书)

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 对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不畏强

美;它是柔弱的; 暴、追求自由光明的民族精神 托物言志

它是倔强的、坚贞的 的强烈赞美之情。

拓展探究

问:谈谈作品中的“我”对“绿”的态度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作品中的“我”对“绿”的态度经过了由喜爱“绿”到囚禁“绿”再到释放“绿”的过程。从欢喜到爱恋到占有再到控制,这是人的情感发展的必然逻辑。(“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这一句异峰突起,预示着“我”对“绿”的情感的转变。第八至十一段才真正回到了本文所记的中心事件--囚绿,实际上是“幽囚”与“突围”的斗争,“垂死”与“新生”的对抗。这一中心事件中,“我”的心态值得琢磨。“我”之“囚绿”,有着现实的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拿绿色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不仅要用它置换物质生活的空虚,还要用它填补精神生活的空洞。在他的哲思中,“绿”是“爱和幸福”,是“猗郁”的青春年华的象征。一方面,“我”对“绿”的“爱抚”和“善意”,却使常春藤越发的病损了;但是“我”尽管可怜它的病损,却“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而“仍旧不放走它”。)可见“我”的自私自利,蛮横霸道,乃至刻薄寡恩,这是爱的偏执与异化。另一方面,“绿”虽被囚系,但却“永远向着阳光生长”,丝毫不为“我”的淫威而放弃“生的欢喜”,这种倔强的生命力“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也在促引“我”去思考自然的不可战胜的生命伟力,使“我”敬畏而自责,“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句承上启下,表明“我”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心灵深处的隐私,不加掩饰地袒呈!作者意识到“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是一种罪过,并为此而愧疚,这些都说明“我”的善良的本性。

我们从中得到启示:爱不是自私的占有,不是蛮横的索取。真正的爱是为他奉献,给予他自由。理解与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喜欢的事物,我们的大自然,一切美好的东西甚至是我们爱的人。)

(板书)

欢喜

爱恋 爱不是自私的占有,不是蛮横的索取

占有 真正的爱是为他奉献,给予他自由。

控制 理解与宽容是一种美德。

释放

课堂小结:

作者满怀深情地书写北平的一棵长春藤,从一棵树木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联系到日寇侵华、国土沦丧的现实,这正象征着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民族精神。

规律总结:

托物言志的散文的阅读方法:联系背景,把握物的象征意义;分析标题,结合全文,把握作者的真实情感;抓住要点,体味细节。

布置作业:

《囚绿记》说课稿 第3篇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作者陆蠡是现代散文家。从内容上来说,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偶遇“我”喜爱的“绿友”;因爱而“囚绿”;南归“释绿”和“怀绿”。文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我”,另一个就是常春藤。作者集中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常春藤,将“我”与常春藤进行了对比。文中作者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表现常春藤,寄寓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语言优美而充满诗意,需要学生反复品读。要求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的精彩语句,要学会做圈点和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散文阅读的要求由“欣赏”提升到了“鉴赏”的层次,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所以,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集中于学会鉴赏这篇散文。由于这是一篇自学课文,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突破。教师应该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几个点,教给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思考。由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本次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文本分析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具体来说,是要初步学会“细读法”“知人论世”和“体认”这三种基本的文本分析知识,培养对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这一单元前两篇写景抒情的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同时教师给予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既有作者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也有对不屈生命的赞美与颂扬,还有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思与牵挂。应鼓励学生自主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寻求情感认同。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的文本分析方法;2. 学会品析精彩语句、修辞手法的使用;3. 学会从具体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认识并独立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囚绿记》的情感表达是隐晦的,主题是多元的,这对学生的认知与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通过对文本的品味和鉴赏,使学生初步具有审美情趣、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

四、说学情与学法

据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自读课文,用经典文章来做一个示范,反复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去品读、鉴赏文章。鉴赏是一种个人的审美活动,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并将自己的感受加以概括,形成文字。

五、说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本身不是一张可以任由教师随意涂抹的白纸,最有效的学习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接受新知识,更新旧知识。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并不是一个意义的完结体,而是一个充满了空白点、等待读者再创造的生命体。一篇作品最终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去完成的。对于现代散文来说,尤其如此。必须要向学生指出这一点,认可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提高他们个人化阅读的兴趣。

(三)文本分析法

本课的文本分析法主要是运用燕卜逊的文本细读法和传统的鉴赏方法——“知人论世”和“体认”。通过文本细读,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和表达的敏感度,而“知人论世”和“体认”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因此,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应该在学习字词、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能够学会鉴赏优美的散文。

六、说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在完成了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2. 教师介绍“细读法”“知人论世”和“体认”这三种基本的文本分析方法,并结合课文,做出示范。3. 学生分组:以自由分组为原则,同时教师要对个别学生予以“有意”地调配,以免出现有些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的情况。4. 明确任务: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注: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将任务进一步细分,多分几个组)5.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予以点评。6. 能力拓展:将本单元所学的三篇课文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同样是写景抒情,《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有何异同。7. 布置作业:(1)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多段;(2)抄写课文中描写常春藤的语句。(3)拓展阅读几篇研究《囚绿记》的文章(文章由教师提供)。

摘要:《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陆蠡是现代散文家,这一篇是他的代表作。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会鉴赏这篇散文。

《囚绿记》说课稿 第4篇

【关键词】囚绿记;说课;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一、说教材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作者陆蠡是现代散文家。从内容上来说,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偶遇“我”喜爱的“绿友”;因爱而“囚绿”;南归“释绿”和“怀绿”。文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我”,另一个就是常春藤。作者集中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常春藤,将“我”与常春藤进行了对比。文中作者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表现常春藤,寄寓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语言优美而充满诗意,需要学生反复品读。要求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的精彩语句,要学会做圈点和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散文阅读的要求由“欣赏”提升到了“鉴赏”的层次,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所以,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集中于学会鉴赏这篇散文。由于这是一篇自学课文,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突破。教师应该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几个点,教给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思考。由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本次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文本分析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具体来说,是要初步学会“细读法”“知人论世”和“体认”这三种基本的文本分析知识,培养对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这一单元前两篇写景抒情的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同时教师给予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既有作者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也有对不屈生命的赞美与颂扬,还有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思与牵挂。应鼓励学生自主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寻求情感认同。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的文本分析方法;2.学会品析精彩语句、修辞手法的使用;3.学会从具体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认识并独立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囚绿记》的情感表达是隐晦的,主题是多元的,这对学生的认知与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通过对文本的品味和鉴赏,使学生初步具有审美情趣、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

四、说学情与学法

据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自读课文,用经典文章来做一个示范,反复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去品读、鉴赏文章。鉴赏是一种个人的审美活动,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并将自己的感受加以概括,形成文字。

五、说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本身不是一张可以任由教师随意涂抹的白纸,最有效的学习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接受新知识,更新旧知识。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并不是一个意义的完结体,而是一个充满了空白点、等待读者再创造的生命体。一篇作品最终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去完成的。对于现代散文来说,尤其如此。必须要向学生指出这一点,认可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提高他们个人化阅读的兴趣。

(三)文本分析法

本课的文本分析法主要是运用燕卜逊的文本细读法和传统的鉴赏方法——“知人论世”和“体认”。通过文本细读,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和表达的敏感度,而“知人论世”和“体认”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因此,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应该在学习字词、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能够学会鉴赏优美的散文。

六、说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在完成了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2.教师介绍“细读法”“知人论世”和“体认”这三种基本的文本分析方法,并结合课文,做出示范。3.学生分组:以自由分组为原则,同时教师要对个别学生予以“有意”地调配,以免出现有些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的情况。4.明确任务: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注: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将任务进一步细分,多分几个组)5.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予以点评。6.能力拓展:将本单元所学的三篇课文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同样是写景抒情,《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有何异同。7.布置作业:(1)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多段;(2)抄写课文中描写常春藤的语句。(3)拓展阅读几篇研究《囚绿记》的文章(文章由教师提供)。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丽芬.新课程下《囚绿记》主题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2003.

作者简介:石媛媛,女,1990年生,汉族,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教育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语文教材与教学。

《囚绿记》说课稿 第5篇

一、说教材

《囚绿记》选自人教育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这是一篇咏物抒情文章。作者将自然界的绿与作者内心的情感自然地融合。运用象征手法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生必须具备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因此,本课的教学,我重点放在对绿的形象的把握和对作品的内涵的探究。

经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读文章优美语句,把握“绿”的形象,探究文章的主题。

3、理解中华民族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精神。 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绿的形象特点及作者赋予“绿”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领悟作品深刻的内涵。

二、说教学方法、学法

好的教法是引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我将教法确定为:诵读法、引导法、点拨法。授人于鱼,不如人以渔。为此,我设计了

如下学法:诵读、讨论、探究、拓展。这些方法的选择既尊重了学生个体阅读又符合学生心理需求。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探究绿的意蕴及内涵――拓展延伸几具环节。

(一)我这样引入新课:播放有关绿的美景,我说,提起绿我就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想将其据为己有,这不还真有人“囚绿”。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陆蠡的散文《囚绿记》。这样的引入可以调动多种感观,激发学生兴趣。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多媒体上呈现整体感知的问题:

1、本文题目为《囚绿记》,这里的绿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

2、文中哪几段写“囚绿”,囚绿前后各写了什么?勾画关键句子,用动宾结构的两个字概括。

通过诵读,学生就会找出这里的绿是“窗前一抹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写作思路是寻绿――喜绿――囚绿――放绿――怀绿(在诵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与高考考点相吻合。

(三)、合作探究,赏囚绿之韵。

作者为何将常用春藤称为“绿影、绿绿囚、绿友”。请小组合作,圈点勾画作者对绿描述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变体,赏析绿的特点。

学生在朗读与讨论中会品出作者见到绿影时的喜悦,对绿色的爱,因爱而囚,以及对绿的理解及敬重。抓住用再现手法引导学生赏析出绿色的特点:是生命、希望、快乐、向阳、永不屈服。

这时,老师提问,难道作者仅仅表达对绿的喜爱与怀念吗?还有别的意蕴没有?这时抓关键句子“永不屈服的囚人”让学生明白这是象征手法。接着引导学生勾画写作背景的语句,介绍写作背景,领会其象征意义(因绿象征了作者的境遇),绿象征了精神。至此,领会了绿的形象,体会了文章深刻的《囚绿记》说课稿内涵,突破了教学难点,然后带领学生齐读13段,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四)拓展延伸

这种精神在今天,在生活中仍然需要。请列举出生活中,有这种精神的人和事。

(五)作业布置

借鉴本文写法,描述一种情景,力求写出景物特征。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逐一板书的,体现绿的特点及本课的主旨,体现教学的重难点。

板书设计:囚绿记

生命 希望 向阳

绿 托物言志

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 第6篇

《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文是一篇散文,现代作家陆蠡按照“恋绿--囚绿--释绿--念绿”的思路与讲述了与常春藤相处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现状以及真挚的心愿。含蓄地指出了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文章构思新奇,详略得当,语言含蓄,深沉厚重。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还应该对学生情况有所把握。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所以找出本文的行为脉络并不困难。但是他们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把握还比较肤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对这一方面进行引导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品味文章中的语言,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体悟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学习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讲授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设置情境:同学们,我们常说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爱。由于喜爱,不少人则有了将一抹绿色“占为己有”的想法,然而当绿色被囚禁时,生命之色便开始发黄、发枯,不再有活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囚绿记》这篇文章,看看文章中的“绿”是否遭受了同样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情感。

其次,我会让学生来介绍作者,我来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最后,我会让学生寻找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让学生有感情地再读文章,找出文章中所说的“绿”指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进行明确:作者写到:“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由此可知,文章中所说的“绿”指的是常春藤的枝条。

2.紧接着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为何如此喜欢“绿”?在学生思考后我会指定学生作答。并且明确学生的答案,因为“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3.顺势我会问学生是否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呢?文中的“我”为什么要“囚”绿?我会让学生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我来对学生交流的结果进行总结:“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因为“我”喜欢这抹绿色,希望“绿”可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最后我还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囚绿”的结果如何?“囚”住了那抹绿吗? 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能够齐声回答没有囚住。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他们所找的具体的语句。“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常春藤被“囚”之后,它还是固执地向着以前的方向生长,而且在被“囚禁”的情况下,常春藤开始变得没有升生机和活力。不得已,只能“放走”这抹绿色。

(四)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会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这种“囚绿”的行为,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前后四个人讨论后回答。)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升华本节课的情感。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回顾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外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之所以囚禁这抹绿色,一方面是因为喜欢,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可以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想囚禁这株常春藤。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同时也揭示出了常春藤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生命的不可侵犯。在此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结合学生所谈感受,再次回顾本课的思想,体会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将作业设置为: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文章。

渔父教案及说课稿 第7篇

1、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探讨渔父这一特定形象的文化内涵。

3、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重点:

1、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文中的重点实词“颜色、形容、凝滞”和虚词“为、而、之、可以、至于”的意义或用法。

难点:对渔父的文化内涵的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那么,屈原为何却选择了自沉汨罗江?

有人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司马迁的“隐忍苟活”增加了他的生命厚度,屈原的纵身一跳同样增加了他的生命厚度。余秋雨说,中国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这是对屈原和司马迁的最好诠释。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不朽的人生。(中国文人的“原型”是孔子、老子、庄子,中国文人在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中国文人在人格独立上的“绝唱”是魏晋名士)

二、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4)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

(连词,表承接)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却)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却)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 其醴?(表并列)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

(介词,表被动关系,被)何故至于斯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葬于江鱼之腹中(介词,在)以: 是以见放(介词,因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可以濯吾缨(介词,表目的,用来)

4、文言句式(1)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②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

(2)被动句

是以见放

5、倒装句式:

身之察察(察察之身)皓皓之白(白之皓皓)物之汶汶(汶汶之物)

三、问题探讨:

1、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见第一段)

(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2、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

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下面的空格处加上一个修饰语,准确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

(1)第一段:渔父见而()问之曰(疑、怪)

(2)第一段:屈原()曰(叹——并非叹息自己的遭遇悲惨,而是叹这个世界)

(3)第二段:渔父()曰(叹——渔父叹屈原)

(4)第三段:屈原()曰(正色——这是屈原正面表明自己的主张,不论是这个世界的浑浊,还是众人的愚昧,自己都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初志,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依旧没有破灭,所以这时他陈述自己的心志的时候,他应该是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在反驳渔父的观点,用“正色”,表明这时候屈原很严肃)(5)第四段:乃()歌曰(率然——指轻率、放达,这并不是指渔父对屈原不够尊重,而是想告诉屈原,事情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只要放得下,没什么大不了的。“放达”就是这种心理的直接表现了)

四、比较阅读:

⑴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个是生得伟大,一个是死得光荣)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五、深入探究

“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比如柳宗元《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这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消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和意境。《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作为对比和衬托,还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词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

附: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时》——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倒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了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象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

六、作业:设想某一天屈原与司马迁相遇,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展开想象,写一个短剧。

——————————————————————————————————————— 板书:

渔父

屈原(以死明志)渔父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宁为玉碎随遇而安

安能以皓皓之白不为瓦全———————与世推移

而蒙世俗之尘埃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渔父》,我将从教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说教材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二 说学习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④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三 说重难点

重点;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难点: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四 说教学方法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问题探讨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主要采用诵读,引导,点拨,研讨等方法。五 课时设计

因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简单,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名作《哈姆雷特》中的发问。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而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当他的心被忧虑撕裂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纵身跃下汨罗江。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找一位学生介绍,之后出示PPT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辅佐了楚怀王、楚顷襄王,在郑袖、张仪的离间在两次被流放到江南、汉北。

背景:屈原在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在湘潭一带游荡,遇到一个渔父,在和渔父交谈以后便怀石投江。

2、找学生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渔父(fǔ)

淈(gǔ)

餔(bū)

歠(chuî)

(lí)

汶(mén)

枻(yì)

濯(zhuï)

3、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古今异义词:PPT,板书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

(2)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3)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

(被动句)

游于江潭

(状语后置)

是以见放

(被动句)

行吟泽畔

(省略句、状语后置)

圣人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

自令放为

(被动句)

4、疏通文意

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

(三)局部分析

1、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

生明确:渔父和屈原两个人物。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渔父:不知姓名和来历,驾一叶之扁舟,垂钓于江上。

全文是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的。

2、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

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4、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

5、扩展

①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个派别的处世主张?

儒家

道家

入世

出世

②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对比和衬托,表现屈原的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

总结:这是一次灵魂的对话。

6、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7、自由讨论 你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 更欣赏哪一位?

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三位人物

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现了不屈的气节。司马迁选择了勇敢的生,以生践志,表现了坚韧的意志。渔父选择了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表现了自由的灵魂。

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了文天祥、闻一多,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坚贞不屈;所以有了韩信、勾践,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验证了什么叫做坚韧执着;所以有了陶渊明、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潇洒豁达。

(四)结课

那么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与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五)作业设计、背诵文中的名句;、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

上一篇:浅谈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的现状与建议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教案:开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