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学问的教师作文

2024-06-19

做有学问的教师作文(精选8篇)

做有学问的教师作文 第1篇

做有学问的教师

教师有无学问,似乎不是个问题,哪有教师没有学问的?没学问的也能吃教师饭?若这样考虑问题,本文就没啥可说的了。本文标题并未论及现在的数学教师有无学问,这类能惹人上火的问题我不沾,我也不会定义“学问”二字,原因有二,一是没那水平;二是没那必要。你就当没有前提的闲句(比闲话用的字少,故称“闲句”)一样看,又不是命题,无所谓真假。因没有定义“学问”一词,故什么是有学问的教师就不好说了。通常,对于某人是否有学问,大部分人是通过点头或不点头来表达看法的,只表意而不言明。

当年的胡适,都说他有学问,这不是用现成定义套的,而是被当时的人们所公认的,无论是对他有意见的,还是对他没有意见的。听有学问的人讲课,效果就是不一样。

有位吴健雄女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参加制造首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两百多年历史上录用的第一位女教授,是使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的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推断的实验证实人。吴健雄曾给胡适写过一封信,信上说:“……你的演讲最动人,最有力量。……譬如说,我听到了你那次在苏州女中的演讲,受到的影响很深。后来的升学和出洋,都是从那一点出发的。”对此胡适写到:“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即使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其中有一粒种子撒在膏腴的土地上,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百分快慰,……将来我见到圣陶(当时在苏州一中做教师),我一定告诉他这个故事,好替我自己吐口气。”这段不很详尽的情节透出了若干信息。

首先,三十年代,被当时人们所公认的大学问家胡适到苏州女中作了一次讲座。

其次,这个讲座不过一次,却是一名世界顶尖的女物理学家曾经的出发点,可见该讲座的影响力之大。

最后,一个与此例不很相关的事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当过中学教师,他的学问也是为当时人们所公认的。

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吴文俊亦曾有过当中学教师的经历。另外,他本人走上数学这条道,据他说,与他上中学时的一个数学老师的一节几何课开头的影响有关。胡适的讲座讲什么了?吴健雄没细说!为吴文俊院士所念及的那位中学数学教师讲什么了?吴院士未详说!只知道演讲者、讲课者,是有学问的人。“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今天的科学家谈到他读中学时的一位地理老师时说:“我的地理老师头天晚上听英国伦敦的英文新闻广播,第二天结合欧洲战况讲欧洲地理。”有这样水平的地理老师,不知今天的中学里能有多少?

我就职的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有一些老教授,他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曾在北京四中等学校当数学老师,且一般都毕业于清华或北大。当然,后来他们又成了大学教授。笔者无意褒扬解放前的中学师资水平,但客观事实是,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消化能力较低,使得中学或小学能有机会聘到一些精英人才任教。那时中小学生亲身接触或听取名人、学术大师教诲的机会大于现在的中小学生。这种情况有助于解释这样一种现象:五十年代有一批中国人,他们在世界尖端领域上处于顶级水平,如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陈省身等,这个名单可以写得很长,其中也包括我国长期隐姓埋名的两弹元勋们,如邓稼先等。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他们基本上都是三十和四十年代在中国读的中小学,以中国当时基础教育的规模来看,其产出杰出人才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况且时逢解放前这个战争和**时期,办学环境和条件很差,按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回忆,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恶劣。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中小学校不乏有学问的教师。今天有学问的教师的标准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名师”或“特级教师”的评定上,有学问的教师往往是指从事教研、教学和在应试上有很高能力的教师,但这还远不是有学问的教师的标准。尽管“有学问的教师”是没有标准来衡量的,但在人们的心里,还是有认同标准的。例如,六十年代,我那时就读的一所质量很一般的中学,就有一位语文教师参与了吴晗主持的历史小丛书的编写工作,写出了《欧阳修》这本小册子。还有位数学教师,据说,名牌大学建筑系的教材中的图要请他画。他们都没教过我,我也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这些事迹常被各年级的学生传颂,让我忘不了。最近,我与两位大学校长偶然谈到他们就读过的北京三中(并非当时北京顶尖的学校),他们今天还记得1964年高中一年级时听的.两堂生物课。第一堂是生物起始课,那位施浒教师布置全班学生放学后到学校对面的西城区图书馆查阅有关生物学的随便什么资料,看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到第二堂生物课,施老师让学生随便向他提问题,记录了满满一黑板的问题。令全班学生佩服的是,没有一个问题能难住施老师。两位今天的大学校长依稀记得当时有本《生物学分类词典》是这位施浒老师编的。不知现在的中学教师有多少有这等水平?

我以为:有学问的教师的学问体现在书读得比一般的人或一般的教师都要多,对事物的认识比一般的人或一般的教师都要透。没有什么事物能使他盲目相信,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独立或独到的看法。因其有学问而具有某种独特的气质或行为,并且能为绝大多数学生和同事所认同。

现在的教师能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教师呢?难!难在哪呢?难在相当多的教师读大学或中师时就往往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热爱并主动学好课程的不是很多,往往是通过被动式的应考而取得了毕业证书。毕业后到教师岗位上,多年靠教材、靠教参、靠教案集、靠教学指导书进行教学,多年读这类书籍。而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教师进修用书往往少有具备真才实学的精品,摘抄汇集的多,原创的、精品的少。甚至那等靠占了好地方而非有好学问的编书者编的书,也常常被权威部门推荐来让教师们必读,其效果可想而知。如此从教,经过若干年,也有可能成为名师,成为特级教师,但难说是有学问的教师。因此,不读书当为做有学问的教师的最大障碍。读好书、常读书,才能使自己的课更有学问、更有深度;使自己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

各级教育或教学管理部门应注意为培养有“学问的教师”创造条件,少做那些急功近利的事,让人误以为讲了若干堂“出彩的课”、写了若干篇拼凑的教育科研文章就可以算是有学问了。当然,若使中小学校能多一些有学问的教师从教,仅靠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设法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有学问的人来做教师,最起码的是来作讲座。这需要做校长的独具慧眼,且舍得多用功夫。另外,为此而多筹“银两”也是不能省的事。

做有学问的教师作文 第2篇

你会拿筷子吗?先别笑,我儿子就不会。虽然他三岁就开始学会了用筷子吃饭,但在半年前我发现他的动作错误之后,纠正到现在还没纠正过来。有一次在饭桌上,看到朋友的孩子、亲戚的孩子也不会拿筷子,动作都不对,夹起东西来很别扭,也很困难。更令我诧异的是当我在观察我班上的孩子们吃饭时候拿筷的动作时,竟然发现没几个是拿对的,虽然这并不影响他们把饭菜送到嘴里。

就这么一个小动作,但最不引人注意,但却是要最经常用到的,而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跟我们的很多习惯相关联,如拿笔时候的动作等。基本上不会拿笔的同学跟不会拿筷的同学是重合的,或许是两者动作相似的缘故吧。大部分的错误都是相似的,我儿子亦如此,多是用三个手指就将两只筷子拿了,食指圈住上面的一只,中指抵住下面的一只,拇指压住两只,但筷子分不开来,分开了也夹不住东西,或夹住了也很不稳当,并且两只筷根本不能自由开合。除了这样拿的,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拿法,共同的特征就是夹食物时不稳、不便、不快、不顺。

正确怎么拿?大致如下:右手五指自然弯曲执筷,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夹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无名指夹住另外一根筷子,小指自然弯曲。夹菜时,食指和中指向内弯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紧第二根筷子,从而将食物夹住。整个过程中,只有食指和中指才会动,其它手指都是不动的;对于筷子则是第一根筷子动,第二根筷子静止不动。

令我奇怪的是竟有这么多的人不会用筷,而且不止我们班,几乎每个班都如此,可以说这样的错误已经成了这一代孩子的通病。为什么?我不明白。事实上,像我们这一代人几乎人人都能正确地握筷,正确地使用,而且从小也没有人教,也没人管。究竟是什么缘故呢?就像写字握笔时的姿势一样,我辈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正确的握姿,而现在的学生又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五的握姿错误。何哉?是现在孩子的.提早学习的缘故吗?是骨骼发育的迟缓吗?还是习惯比较随便?亦或是什么都要教了?还是现在的人筷子使用越来越少了?

握筷子是很重要的,我想,它跟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相关,我们中国人一直以使用筷子为傲,而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会用筷。我班的一个学生还骄傲地告诉我说,他一直是用汤匙吃的,直到八岁才开始用筷子吃。是不是大人们太爱孩子,让他们用筷子的时间推迟了?更让我着急的是竟然他们不懂得正确握笔还与握筷是相关的。大概以后人的这些功能都会丧失吧?

我困惑着,当我看到一个个越来越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此格格不入的时候,我怎能不迷茫?到底是什么改变着生活,改变着环境,又改变着人类?

做有“想法”的教师 第3篇

首先,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是在对教师职业高度敏感下的递进思考过程。陆素英老师步入教育科研主要源于一种教师职业的感觉,由对古汉字象形特点的联想,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于学生的学习,进而体验到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了记忆汉字效果的神奇作用,在这一职业敏感的驱使下,她开始了一系列的专题探索,通过专家的启发引领,从直观的经验感受,逐渐上升到理性思考和科学探究,形成了这样一条探索轨迹:感受象形文字的魅力——联想并迁移到语文教学中——认识到开发左右脑的功能——探索开发左右脑的方法策略。从这条发展路径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一名普通教师而言,教育科研的启动与深入主要不是靠外界的硬性规定,而是源于对自身从事专业的高度敏感和自觉,这种敏感和自觉又来自于专业上的主动进取意识。只有这种意识的存在,教师才能敏感地捕捉教育教学中的现象,感觉某种异常,进而聚焦问题,形成探索行为。

其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需要领会和掌握方法。教育科研讲究一定的研究规范,笔者以为,这种规范并非仅是学习一些人所共知的条条框框,比如,传统的“四法两工具”,即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案例法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工具,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工具背后所隐含的思维方式。我们注意到陆老师在研究中常常表露出思维方式的磨炼与形成,“意在笔先,思在行前”这句话便是写照。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并领会的“核心概念分解法”,就是采取列表描述的方式将课题表述中捕捉出的“核心概念”,通过科学假设,从内容、方法、策略和成果几方面加以列出,从而对研究的整体予以把握,为具体的实证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有效地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并不是简单地列举和机械套用已知的常用方法,而是紧密结合实际需要之后的感悟与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

第三,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需要理论的滋养。什么是理论?说穿了,就是具体实践的抽象与概括。从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解释说明性质的,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另一种是实践操作性的,主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前者重在明理,后者重在实践。教师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注意主动地研读相关理论,并且学以致用,实际上是在拓宽视野,提升观察思考的境界,最终更好地指导实践。从陆老师学理论的经历可知,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首先是紧密结合研究需求的解读过程,它需要在一定的专业化指导下,明确研究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然后精心搜集、筛选有关文献,有针对性地研读。其次,教师学习理论实质上是一种“滋养”性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对原有经验和认识的反思再造。这就需要在反思的驱使下与理论进行实质性的互动,通过对较为抽象的理论描述,结合自己的实践案例积极加以情景化思考,相互印证,往往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其间便有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实践证明,教育科研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而这一支撑来源于刻苦钻研和不断比较和概括,进而使自己原有的经验日渐丰富并具有条理性,孕育出自己的“理解”与“说法”,实现研究进程中的自主专业引领。

做有“温度”的教师 第4篇

小迪瘦瘦高高的,因为比别的孩子大一岁多,他从来都不多言多语,成绩也不太好,但奇怪的是,大家都愿意听他指示。因为性格乖戾,身材高、力气大,他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体育委员。后来我发现,他在班上威信很高,被视为“老大”,班上甚是调皮的伟和威与别班孩子发生冲突时,他因主动“出手相救”,成为了学校里的“红人”。

我怎能允许班上频繁有打架事件发生呢?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他都很诚实地承认了错误。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我们班是先进班集体,如果你再做出打架这类有损班级形象的事情,班级便不再欢迎你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班上恢复了平静,同学们你争我赶,学习劲头很足,在一次大考中班级平均分拿了第一名,大家都很高兴。然而没多久,小迪到办公室来找我,说他不读书了。原因是他又做“坏事”了,在校外。他觉得违背了对我的承诺,破坏了“优秀班集体”的形象。我一时也很犹豫,不知如何回复他,挽留无果后,只好答应让他回家考虑清楚。没想到,两天之后,小迪的父亲来了,说孩子执意不肯来上学。从那以后,没有了小迪的班级更加秩序井然,而没有了“后台”的小伟、小聪也变得安分守己了,可我却时常莫名其妙地觉得心虚。后来,我所看重的教学成绩越来越蒸蒸日上,我也越来越容易想起小迪——或许当年我多引导他,多鼓励他,再努力劝说他,他就不会那么早离开校园呢?如果我没有那样强调班集体荣誉高于一切,他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大义凛然”呢?

从那以后,我努力把班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面对再顽劣的孩子,虽然我嘴上说着:“这孩子让我操碎心了,再也不想管他了……”但下课后,我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也许是我的努力感染了学生,我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他们会主动地帮我打扫办公室,会在我趴在讲台午休时相互打招呼:“老师睡着了,小点儿声。”逢年过节,包括已毕业的孩子也不忘发来祝福。我的电话、短信、空间留言版,被一批又一批孩子刷新。每年总会有孩子来我家里坐坐,和我聊聊。我搬家了,结婚了,生子了,他们会拿着献花为我祝福。他们说:“老师,我们很想你。”蓦然回首,那些美好的时刻,让我明白了教育的全部含义。

已然不记得哪次大考的成绩了,更不记得哪次比赛获奖了,连自己是否被评为优秀教师也变得模糊了。但是孩子们的信、空间里的留言,却能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小汇说:“天气好冷,老师要多穿点喔!”小洁说:“老师,好怀念当初你教我们的时候!”最难忘的是,从来作文都写不了几句话的小聪,竟给我写了533字的留言。还有多年未见的小迪说:“老师,新年快乐,我是你最调皮的学生,呵呵!”那声“呵呵”,却道尽了我无限的酸楚,我想说,如果可以重新和你们相遇,我不会只追求做个良师。

至此,我顿悟了,这些年我制订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制度和规范,是多么幼稚和冰冷;开展的那些我引以为傲的活动,有多么无情和残酷。是呀,教育的对象是一群鲜活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做有生命的教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一群生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有温度。

学生需要一间有“温度”的教室,需要一个有“温度”的校园。我们需要宽容学生的冲撞和反叛,多给他们表达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我们更要传递人性的温暖,提升学生的人格潜能,这才是我们教育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德育要有“温度”,教育要有“温度”,教师也要有“温度”。有“温度”的教师,才是学生喜爱的教师。

做有“思想”的教师 第5篇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

人做事,总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想法。人活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中。

有些教师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时,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行者”。

“行者”没什么不好。中国曾经流行“知难行易”的说法,意思是说:只有少数人是“先知”,只有少数人知道行动的方向和行动的理由,多数人并不知道也无需要知道行动的理由,他们并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指令,去“执行”就是了。

于是,这个世界就切分出两群人:一边是思者(思想者),这是少量的精英;一边是行者(行动者),这是沉默的大多数。

照这样看来,“行者”其实是那些按照别人的指令去过日子的人。这些人在执行指令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执行有什么不好,直到要退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为别人活了一辈子。

这样的人有“执行”的美德,也可能有“雷厉风行”的速度,有“四处行走”的忙碌。在非常时期和非常群体中,这样的人可能是那个时代那个群体中最可爱的人。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的人总得过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意味着这个有自己的脑子,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赞成和不赞成,有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有自己的保卫或者反抗,有自己的参与或者不参与。

总而言之,一个“日常人”如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的行动受他自己的脑子使唤,他的行动缘自他自己的想法。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会“三思而行”。他活在他自己的“问题―思想―行动―新问题―新思想―新行动……”的生活链条中。

教师为什么要做有思想的人,西方国家为什么强调为教师“赋权”?为什么一浪又一浪地呼吁“教师专业化”?为什么有人吁请“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

这不过是说:教师是日常人,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他不只是一个“课程”的旁观者、执行者、行动者,教师本人必须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研究者。

可是,呼吁的结果多少有些令人感到尴尬和奇异:研究者、觉醒者在一边呼喊“教师赋权”、“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总有教师在另一边躲避“赋权”、拒绝“成为课程开发者”。

为什么?教师说,我们很忙。

教师确实很忙。没有不忙的教师,人们都在忙。

如果教师忙里偷闲,抽空坐下来,思考自己除了这样做教师,还可以怎样做并做得更好,这样的教师就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学者,成为一个思想者,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有思想的教师总是为自己保留一份“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心情;有了这份心情,教师就不仅行动,而且思想。这样的教师是为自己活着的教师。

如果每个人都为自己活得好好的,整个民族就有了希望。

做有策略的教师 第6篇

张翠

上个学期参加了常州市基本功大赛,感觉收获颇丰,这里我说的收获并不是指获得什么奖项奖励,而是指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认识到自己应不断的读书,向有经验的教师们学习,使自己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做一名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教师。因此,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校领导的号召---读书,我选择的书是《做有策略的教师》,属于名师工程系列书籍,这本书分教学篇和教育篇两大板块,共精选了70个经典的课堂小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折射出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深刻感受到教书育人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做一名好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有教育的策略和智慧。在读书过程中我随手写了一些读书感想,现总结整理如下:

一、课堂中如何有效的运用讨论法 讨论法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公开课中使用的几率非常大,它的优点是能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集思广益等。然而,如果一旦组织不好,会使它只能流于形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偏离课堂主题,使课堂失控等。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比如有一次组内公开课,课题是“聚落”,其中一部分内容是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聚落民居的特色有什么不同,我让学生进行讨论、描述,其实答案教材中已经启示的比较清楚了,所以学生的兴致不高,讨论的效果较差。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能有效的运用讨论法呢?

本书的第一个小故事给了我一定的启示,它讲述的是日本小学的一堂德育课:课堂一开始,教师就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问题,教师就征求学生的意见,应该怎样帮主人公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自然而然学生们就展开了讨论,教师再沿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简单逐步走向深刻、全面,最终大家讨论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个故事我认识到符合学生身份特点的情景创设是讨论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深入的引导,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并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即课堂中教师 “导”的角色扮演也是讨论法有效实施的保障。

二、努力做到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在教学过程和听课、培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我很多时候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特别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好像比学生还紧张,感觉教了他们一学期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分数。但静下心来思考之后发现,分数只是暂时的,除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以外,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应是学习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他才拥有生存的能力、才能适应这个花花世界。因此,这就要求我在课堂中要把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下面这个小故事中的老师给我做了榜样。

一位美国政治课教师如何就“美国宪法”这部分内容进行测验,给每人发了一份“信实派给学校的来信”,信实派是一个虚构的宗教团体,这个团体根据他们的教规向学校提出了一系列的无厘头、可笑的要求。然而这些要求根据宪法是有权提出的,那么作为校方该如何回复这封信呢?他让学生自己以律师的身份,依据宪法条款写一封回信进行辩护,课下分组合作完成。第二节课,教师让每个组读了自己的回信,教师和每组学生之间进行了辩论。教师的这个作业的核心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个人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当自己的权利与他人的权利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又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教师没有把“标准答案”主动告诉学生,让其死记硬背,因为那样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别无它用。在整个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狡黠”、顽皮的同伴,给学生出来很多难题,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挑战欲望。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时,思维逐步趋向于深刻,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现实时,教师才为学生喝彩。我认为这节课包含有许多的教育内涵,如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等。因此,我想中国的考试制度我们做教师的改变不了,但是这种锻炼学生的方法,我这做地理教师的应该积极地去学习、模仿。

三、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上个学期我第一次教初二,有一个问题使我越来越头疼,那就是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几乎每堂课举手的始终是那几个人,与初一相比课堂明显沉默了许多,然而当我给出问题的答案时,几乎每个人都瞒着头、毫不质疑地认真记笔记。后来我就反思,在这样的课堂中这些孩子们除了抄下了那些“标准答案”之外,我还教会了他们什么,我是一位称职的教师吗?而书中一位教师的做法使我深受启发。

这也是美国的一位教师,教的是自然课,在一堂课上他介绍一种绝种了的猫科动物,一边讲述一边让学生传看这种动物的头盖骨,并要求他们认真的记笔记,下堂课做测验。因此,学生们都认真地记下了笔记。然而,测验的结果是全班全部零分。原因是那堂课中讲的这种动物根本就不存在,是这位教师自己编出来的,同时他还把这次的考试分数全部登记到学生的成绩单中。这位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想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其实教师在讲述这种猫科动物时,学生们记录下的笔记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提出疑问。

对现成的结论、老师的答案提出质疑,并引发思考,进而辨伪存真、发现真理,这在学习研究中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教学中,若把“学贵善疑”的大道理讲给学生们听,未必奏效,故事中的老师采用的是“迷魂阵”,用事实告诉学生:老师说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书中的定论也难免有错,如此才能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更自信、更有创造力,同时也是我们的课堂多了一丝风采。

四、巧借生成资源,促成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以来,出现了一个新词叫“生成”。课堂原本是预设的,但课堂常常不会照“预设”一字一板地进行下去。教学设计是死的,但教和学的人是活的。所有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意外叫“生成”,面对生成有人认为打乱了教学计划,茫然不知所措;而有人却能巧妙利用生成,借机行事。

书中列举了几位教师巧用生成的例子,使我感受到教师灵活应变能力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积极开挖自己的智慧,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学设计,摆脱它们的束缚,积极地利用生成资源,将计就计、因势利导,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我深知,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它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烂熟于心的结果,是思维敏捷的产物。以上是我对于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小故事的感想,本书中还有其他许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有待我继续细细地品味、学习。

李 伟---《做有策略的教师》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 “名师工程”系列丛书中的《做有策略的教师》一书,感受很多,整册书以《经典故事中的教育启示》为副标题,采用一段教育故事,一段专业点评的体例,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通过总结名师的创新经验、先进理念,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们智慧的光芒。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传统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点评为辅的方式,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可以让我们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好素材。

《遗憾,由偏爱而生》,讲述的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而导致一名学生辍学的故事;《小樱桃老师的36计》,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另类班主任如何管理调皮学生的故事;《“拍拍手”与“跺跺脚”》,则叙述了一位教师如何维护学生自尊的故事。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了教师们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凝聚着教师们教育实践的智慧和经验,闪烁着教师们思维的火花。我们从每个教育故事里,都能学到一些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对于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要做好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策略,体悟其中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自身的专业成长。《做有策略的教师》这本书是许多一线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是他们教育实践与智慧的宝贵财富,是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也是教师们拷问自我、敞开心扉的空间。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

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是你最珍贵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希望我们每个教师的案头都存放一本笔记,既可以随时记录读书的收获,也可以记录教育的点滴。相信日积月累,不断沉淀和叙写我们的教育生涯,我们也会成为有智慧、有策略的教师。

最后的成功

——《做有策略的教师》读后感

寒假里阅读了《做有策略的教师》一书,翻看到《最后的成功》一文深受感染。不管是学生还是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过这样的感受。在某些方面我们可能很优秀,做任何事都会得心应手。反之,在另一方面我们却表现的很糟糕。人无完人,怎么可能事事成功,个个都是强项呢?对待自己的缺点,我们往往会“自我谅解”。对待学生的缺点我们又会怎样做呢?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会对优等生说“这次考试考的很好,但这不算什么。每一个下一次考试都成功,也不算什么。只有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勇气和毅力赢得了社会财富,你才算成功,但这也不是最后的成功。”

我会对学习成绩槽糕的学生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下一次没考好,也不要紧。将来走上社会,参加了工作,没有谋一个好工作,也不要紧,或许是件好事,这反倒使你一直保持一种冷静、从零开始的良好状态。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最后成功的归宿。”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管我们干什么都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今天我们也许是丑小鸭,也许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谁知道呢?

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不停进取的人,不畏艰苦的人,永不停歇的人。老师们,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做一个永不停歇的攀登者;在知识的海洋中做一个永不疲惫的智者;在理想的攀登中做一个不畏艰辛的勇者。也许,你就是最后的成功者。

读书心得体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

但是看过《做有策略的教师》这本书后,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学生不喜欢教师,所以学生更不会去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做教师的更不能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人人可以为尧舜,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都在乎群体对个人的认可程度,你所评价的学生不一定真的很棒,但是当事人听了别人的评价之后,也许就会向“棒”靠拢,从而成为“尧舜”。

2、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在本书中有一节“现身说法的教育效应”,文章中的“我”遇到两个伟大的人,一个是锲而不舍的母亲,一位是现身说法的老师。现身说法的好处是有亲近感,有说服力,能产生“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本书中“思想品德课也可以上的很有趣”,村冈教师采取循序渐进,步步引导的方法,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简单逐步走向深刻,全面。讨论法是他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这也是我在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6、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学”。(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他人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习中也要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审视今天,前瞻明天。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做有魅力的教师 第7篇

本周末教育局组织全区语文教师前往北京参加“魅力教师 经典课堂”语文教学研讨会。而我作文其中一员也有幸参与其中,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只能借用司马迁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此次研讨会共聆听了四堂精彩纷呈的课,可谓受益匪浅,令我最震撼、最受启迪的便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一堂《孔子游春》。这节课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王老师的课堂,更看到了教育家孔子的课堂,我深深的体会到,孔子不愧为教育名家。王老师讲授《孔子游春》时从写景入手,讲述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中,由水引发一系列思考,借以教化弟子。王老师的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关键点。他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甚至由此将文章改编成一篇诗歌,引导孩子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地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在课的尾声部分,王老师感叹道:“我多么向往成为孔子一样的老师!”而此刻在台下听课的我也在心中默默感叹着:我多么向往成为您这样的老师啊!

王老师的课让我觉得一堂成功的课在讲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这样的课才是成功的。而我深知自己从各方面来讲还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任重而道远。通过听王老师的课和讲座,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另外,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王崧舟老师在上课时,他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课堂上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做有"个性"的教师 第8篇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 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苏霍姆林 斯基说 :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情绪、兴趣、动机、气质、态度、性格等方面的有 机整合,这些将会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激发学生内心的情 感认同 , 或者会让学生产生某种情绪上的反抗。教师好的个性品质会对学生产生 良好的影 响,同时教师的不良习惯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 , 闻一多着一袭长袍、咬一柄烟斗趁着黄昏夜色开始他的 《离骚》 讲座, 声情并茂的演讲,衣袂翩然的风度,常常让学生辨不清是闻先生在演讲还是屈原在 行吟。潇洒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对泰戈尔创办那所“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 书 ”、 坚持在森林中上课的学校情有独钟,“再别康桥”之后,他一度为在国内办一所类似的大学而奔走,尽管终未如愿,但他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茂密的森林,靠着梧桐树,一手拿书,一手指着蓝天白云讲授欧洲文学与中国诗学。他们都是独特而深刻的“这一个”,正因为其独特和深刻,才不可模仿,才成为教师中的师者。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有个性精神,成为不可模仿、不可代替的独特存在。研究发现,学生喜欢的老师需具备以下个性特征:讲课有趣,喜欢体育活动; 和蔼、严格;公正、认真;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能为学生着想;教学方法灵活,讲课清晰明了。同时,能够爱护学生,关心他们的进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尊重他们并公正地对待他们。

教师不仅要形成独特的“我”,还要敢于、善于面对独特的“他”。早在古代社会,孔子就提出了著名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思想。 他指出他的学生的特性: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 “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 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 “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 “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 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同样问仁,孔子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如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方也 ”。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诉他,做一个仁人,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发言表态。孔子就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善于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

所以,教师不仅要有“特立独行”的自我,还要善于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过程、教育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个人特长也会千差万别。教师和学生是有缺憾的存在,教育也必然是充满缺憾的艺术,教师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个体,关键是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直面缺憾,教师需要勇气、智慧、艺术,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去促进不同的个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中藏有诗书,你的谈吐就会很儒雅,气质就会很好,你所教的学识才会广泛流传经久不衰。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上常留书香气, 用书香滋养心灵,用书香熏陶才华,用书香成就人生。教师想要形成鲜明的个性,只有通过广泛学习、 博览群书、不断历练、丰富涵养,才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勇于实践,做适应时代要求的科研型教师。教育者要有丰富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真正做有个性的教师,教育者应该还教育以独立的品格。有人指出,“我们的学校教育训练了一大批没有节操的顺民”。可以说,这正是教育因缺乏独立品格而沦为反教育的一大恶果。真正的教育必须使一切政治意识形态的干预从学校中退出,让教育回到原点,从而使之开发人性和潜力,激发人的天赋,挖掘人的生命内涵。教育还必须成为公平发展的动力, 将“让每个儿童享有更美好的未来”作为自己最崇高的使命,以高质量的全纳教育,尽早为每个人提供 “生活通行证”。

要真正做有个性的教师,教师必须树立积极向上、开朗豁达,富有爱心、洒脱整洁的形象。一个好老师,不仅要在专业素养上加强内功修炼,也要善于 “润色”自己的外表行为,给学生呈现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是我们职业的特殊需要。教师是育人的职业, 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教师的人格形象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力量,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人格高尚、完善,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 能让学生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教师穿戴要端庄、整齐而不华丽,清新、优雅而不造作。举止要优雅得体,应该呈现给学生自然洒脱的儒雅风范,即使是在特殊情况下,教师也要努力地保持镇定,控制好情绪,开动脑筋,艺术地、智慧地去处理问题、化解危机。谈吐要讲究艺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场合,教师要做到文质彬彬、温和朴实,不盛气凌人。

要真正做有个性的教师,教育者应该有强烈的教育情怀。当教育被世俗和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课桌有了,精神却没了;楼房高了,思想却矮了。纯粹、 人文、博爱…… 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 教育的热土上,有许多为教育的梦想不断奔跑的教师和校长,他们为了开拓一程理想教育的坦途,忘却身边的浮华和喧嚣。这群人以新教育理想为帆,以新课程行动为舟,在如火如荼的实践中,成就了教育的风景,成就了自己的高度和职业幸福。

做一个积极向上、满腹经纶、风趣幽默、富有个性的教师,不仅需要自身的修养磨练兼收并蓄,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他认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该广集人才, 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 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墨守成规,抱残守阙,持一孔之见,守一家之言,实行思想专制, 是不可能使学术得到发展的。他说:“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要求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鼓励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进行独立评判,并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培养学生自由思考和独立研究学术的能力。学校要倡导并形成“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科研兴校、学术独立”的研究氛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风格;“全面发展、个体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制度。“成为你自己!”这不只是镌刻在奥林匹斯山石上的一句名言,更是学校每一个以塑造灵魂为职业的教师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上一篇:税务稽查单选题下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