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大成学校教务处工作总结

2024-06-29

五华区大成学校教务处工作总结(精选3篇)

五华区大成学校教务处工作总结 第1篇

五华区大成学校2008——2009学年

下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紧张而忙碌的2009年结束了,回顾下半年的工作,可以说我们用知识、智慧、情感,为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并从中感受着投入工作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的发展。

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在本学期的教务工作中,教务处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学校教务工作计划,搞好进城务工子女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始终把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狠抓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务处建全并落实了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全面扎实的教育管理来追求教学效益。并贯彻了全面发展的原则。总的来说,教务处主动组织教师学习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政策,并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一、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务处严把备课关,各门课都有科学的进度计划,总的教育教学目标。每个教学单元都备有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单元授课节数等。教案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学法,每课时教案都是在精心设计下完成的。都能做到备课的各个环节齐全,内容具体,切合本班实际。最可喜之处,备课中课改意识浓,很多教师写出了教后反思。教研组查教案4次。且有详实记录,全体教师基本上能超额完成备教批辅考的工作任务。

二、教师的上课情况。本学期来,教务处任采用询问学生、查课,看黑板板书等不同形式来了解老师的上课情况,随时了解掌握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采取了及时的措施。本学期共发现进课堂迟,课中间出教室现象,上课有接手机现象等。对以上现象给予了指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能够采用新教法,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了学习过程,教学内容围绕教材,注重了课堂的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了按时上下课。教务处经常组织空堂教师听课、评课,教务处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得少于20次,查听评课笔记。教务处认为,教师们都能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上课的积极性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力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作业的批阅情况。作业书写中,要求教师长期向学生讲书写要认真整洁,要按要求书写,在作业的检查中着重查了作业

错题、错字的更正情况、请假学生的作业补做情况等。关于作业的批阅,总体上来讲作业批阅认真及时,全批全阅,批阅没有拖阅现象。

本学期教务处共检查各科作业4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学期结束前,对各科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统计。所有作业都按时完成了一学期的任务。

四、教研活动情况。本学期我校来了两位公办教师,给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提供了交流的机会。由于我校年轻教师偏多,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鼓励年轻教师经多听这两位教师的课,以便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在听课的过程中,互相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本学期教务处配合校长室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在会议室听了名校教师的两节公开课,并参与评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教务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或分教研组活动,或集体活动。内部开展教研活动4次,语文教研组4次,数学教研组4次,积极做好期中期末的质量分析。教师能积极进行业务自修,勤记业务笔记。效果较好。

五、课程的教授情况及教学成绩。在十八周止,我校课程教学都以基本完成,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数、英三学科并迎接了集团期末统一考试。回想一学期,工作繁琐而任重,需要常抓不懈。

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主要表现在听讲、书写、卫生三方面。

2、教学成绩有待进一步提升。

3、课堂效率有效性要进一步提高。

4、档案意识还不太强,有部分过程性材料未能及时归档。

5、有些工作缺乏雷厉风行。

一学期的教务工作基本上随着这份总结的完成而结束,但愿以后的教务工作能更扎实更完善。

五华区大成学校教务处

二0一0年一月十日

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工作初探 第2篇

一、教务管理的内涵

高校教务管理, 即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依据既定的培养目标, 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及方法, 组织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 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 确保教学过程畅通无阻, 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 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日常事务 (主要包括课务和考务) 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学籍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管理。

二、教务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 教务管理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充当了核心催化剂。教学工作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三个基本要素相构成的有机体, 在教务管理工作的优化作用下, 彼此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得以良性发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教务管理的重要性包含以下几点:

1、它是高校教学有序运行的保证。

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建立在一系列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上。因而, 教务工作人员要根据教学需求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组织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 对任课教师的课务调整、学生补考、重修以及转专业等事务进行调控, 这些都是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事务, 也正是教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2、它有助于推动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务管理围绕教学工作中心, 积极组织协调好各项具体事务, 有效的推动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确保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

3、它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能力素质。

高校教师要发展提高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 不仅仅依赖于科研, 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水平。科学、合理的教务管理能够让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诸多有益的锻炼, 促使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

4、它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 基本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技巧。只有不断加强教务教学管理, 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技巧, 才能确保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 与全体教师所发挥的能量大小有密切关系, 只有将每个教师的能量合理组合, 才能将其充分发挥。而将任课教师的排列组合正是教学管理的任务之一, 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务管理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可以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5、它影响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们知道, 教学过程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得到发展的过程。良好的教学管理, 可以引导教师全面去认识教学工作, 能够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进而确保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因而, 提高教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和效率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教务管理工作遭遇的困境

教务管理不仅要讲质量, 还要讲效率。随着学分制的不断引入, 教务管理工作不断有新的需求, 虽然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教务管理工作者终日忙碌在岗位上, 但是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热情有余能力不足, 尤其是创新能力偏低的现象, 使致整个教务管理形成机械、反复、低效的局面。

1、教务管理人员, 专业不对口。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来源较为复杂, 在岗人员高校教务管理科班出身的很少, 多为刚毕业的本科生, 或是学校为了人才引进博士教授, 照顾安排其夫妻或子女。因此, 教务管理人员性质多样, 专业不对口, 学历层次偏低, 工作中难免会对正整个教学工作形成不利影响。

2、教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教务管理主要是处理日常的、事务性的工作。在长期的工作中, 往往都是按部就班, 走套路, 按领导的指示做事, 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有些教务管理员工怕麻烦、怕出错、怕承担责任, 宁愿重复劳动低效率, 不愿开创新的管理方法或手段, 致使教务管理工作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水平上, 较低的工作效率和老套的管理模式严重的滞后于新时期的教学工作。

3、性别比例失调, 人员流动性大。

在各高校教务管理队伍中, 年轻的女教师较多, 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教务秘书, 他们大多数为留校的本科生。刚工作的女教师, 正好处于结婚生子的年龄阶段, 且生育后必然还会休产假。这就造成教务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 教务管理工作频繁交接, 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生?或遗漏, 从而影响了教务管理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受大势所趋, 高校对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考研不断升温。与学校其他员工相比, 教务管理人员晋升和考研的机会很少, 年轻的教务管理人员考虑到自己的前途, 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离职率相对较高, 人员的频繁更换, 导致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呈现不稳定的流动状态。

4、领导对教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领导层中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他们往往认为教务工作琐碎事, 繁而杂, 没什么高深的学术要研究, 只要有认真的工作太度就行, 从而忽视了对教务工作人员队伍的知识引进和专业培养, 这就形成了教务管理工作者在学校中的地位不被重视, 管理水平相对不高。

四、提高教务管理质量的对策

1、强化制度建设, 确保教学运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更要强化制度观念, 要通过适时的教学政策和形势的需要, 不断完善和强化制度建设, 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使教育教学管理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一要加强教务管理制度建设。教务行政部门要建立一整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确保教学秩序的有序运行。二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教务管理制度, 竞争上岗, 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使教务管理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明确工作目标,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培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2、建立激励机制, 提倡教务创新。

目前, 各大高校内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为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组织团队提供了良好机遇。高校教务创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机制创新, 教学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吸收技能知识, 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并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制定出一整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管理和工作章程, 例如进行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推出教学管理信息跟踪机制等。二是管理创新, 教学行政部门在推行目标管理机制的同时, 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可以通过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和实施专项检查制度等来搜集信息, 将搜集的教学信息与学校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目标管理考核和教师个人业绩相挂钩, 以此来大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优化工作手段, 实现教务信息化。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来来、面向现代化。当前, 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 促使教育体制和教务管理模式随之产生新的变化, 因此, 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要想满足信息时代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的需求, 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应该主动适应时代需求, 即时改革, 不断创新, 努力开创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新局面。此外, 高校教务管理可以统筹兼顾教学的进度进行统一的安排和调度, 通过加强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创新开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进而改善教学和管理条件, 使得高校管理效率最大化得以实现。

五、结束语

目前, 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都离不开教务管理, 并且它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加强。无论是着眼于目前以大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 还是展望未来以普及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 高校相关领导都应加强对教务管理工作重视的力度, 努力建设教务管理队伍, 进一步优化教务管理的制度和模式;教务管理工作者应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只有这样,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才能与时俱进, 顺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教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文章阐述了教务工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内涵、重要性及遭遇的困境, 并结合实际提出如何提高教务管理质量。

关键词:教务管理,教学质量,创新

参考文献

[1]洪丹丹:《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2。

[2]郭延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改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3]郎潮:《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完善》, 《法制与社会》, 2009, 2

[4]陈建岚、傅学丽:《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3。

[5]熊海鸥、宋静:《论高校教务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大众科技》, 2010, 3。

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任务分析 第3篇

一、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基本任务

对于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任务的澄清, 我们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政策文本的规定予以总结;二是通过问卷调查, 实际了解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承担着怎样的任务。综合对照两种途径所得出的结论, 以期形成关于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任务的一个比较完善的论断。就笔者所及的文献资料和政策文本对于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任务并没有直接论述, 只有对于教学管理任务和教务处职责的规定, 这可能源于人们对教务管理与教学管理缺乏必要的区分, 将它们视为同一概念之故。《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对教学管理任务的界定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师生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 端正教学思想, 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2) 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贯彻学校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3) 制订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确保贯彻实施, 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4) 协调师生关系, 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科学地利用、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 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各项教育任务。在要点中指出教学管理的具体完成的工作有六个方面: (1) 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 制订和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 (2) 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系统; (3) 加强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管理; (4) 深入教学第一线, 检查教学质量, 研究教学管理规律, 总结交流深化教学改革经验, 解决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问题。 (5) 拟定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 (6) 进行教务行政管理工作。《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还对高等学校教务处的职责进行了界定: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教学工作指导文件的规定, 从本校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出发, 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有关教学的规章制度;制订学校有关教育事业发展、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措施;组织制订或修订全校各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并组织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全面安排与教学有关的各种活动;检查教学质量, 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质量标准;配合学校有关部门负责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工作;组织学校教材、讲义及教学资料的编写、审查、交流及印刷、订购、供应工作;负责制订开课计划、编班、排课程表、考勤、考核统计等工作;组织招收新生的工作;建立、管理学生的总名册、学籍档案、教师的教学档案等, 管理各种有关教学的统计资料、考核与考勤的统计、各种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报表、教学改革方案及总结等;负责日常行政工作。中国在有些中学亦设有教务处, 具体负责学校的教务行政工作。两相对比, 相关文献资料和政策文本对于教务处职责的界定和对教学管理任务的界定基本上是相同的。教学管理只是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并不是全部, 教学管理的任务也是教务管理的任务, 如果用教学管理的任务来界定教务管理的任务肯定是不够完善的。为更完善地界定教务管理的任务, 我们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等学校教务处实际执行者的管理任务以及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者认为教务管理应该承担的职责。笔者对全国60所“211工程”建设学校和几所地方重点师范大学的教务处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主要针对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职责, 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等六个方面目前实际分工情况和应然分工进行调查, 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从统计结果 (见表1-1) 中可以看出, 所调查的我国60所高等学校的教务处目前工作职责基本上是相同的, 教务管理者对目前的分工也是赞同的。调查显示六个基本方面及其具体项目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规定的教学管理任务也是基本对应的。而不对应的几个项目如招生过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院系教学管理人员配备和社会实践教学的管理, 目前由教务处负责或参与该项工作的学校也比较少, 有一些教务处负责人认为这些项目的管理上应该由教务处负责或参与。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务处所负责的工作主要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所规定的教学管理的任务。但要说明的一点是, 要点中所规定的教学计划管理任务,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务处工作职责中已不再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将文献资料与实际调查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 同时参照前文描绘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要素, 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任务主要包括高等学校教育业务管理和高等学校教育事务管理两个大的方面, 两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见图1-1。

二、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核心任务

1998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首次提出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等概念, 随后在教育界上述概念经常见诸于各种报刊文章和报告, 并出现了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概念。在这些概念中,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运用最多的一个概念。在一段时间内, 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片面性的理解, 在使用“培养模式”一词时, 有时单指专业设置, 有时单指教学方式, 有时单指课程体系, 有时兼而有之, 有时又是教学模式的同义词。事实上,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 为实现培养目标 (含培养规格) 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 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周远清的解释更为明了:“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 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诸要素包括:导向性要素 (培养目标) 、实质性要素 (课程体系) 、凭借性要素 (教学方法) 、组织性要素 (教学形式) 、调控与制约性要素 (教育教学的运行机制) 、补充性要素 (一些非教学培养途径) 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也就是说, 每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特定的指向目标、特定的组合形式、操作原理和运作方式。参照我们在教务管理与教学管理之间所做出的区分, 可以看到培养模式应该属于教务管理活动的对象, 而不仅仅是教学管理活动的对象。换言之, 构建、形成、实施、修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活动都属于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的范畴, 人才培养的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核心任务。因此, 后文在进行国际比较的时候, 对于各发达国家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与评析, 也属于对这些国家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介绍与评析。

三、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要素

正如孙绵涛教授指出的, 教育管理活动的要素涉及到事实层面, 也涉及到价值层面。这就是说, 人们在分析教育管理活动要素时, 既要看到事实活动层面的要素, 也要看到价值活动层面的要素。因为事实活动层面的要素总是与价值活动层面的要素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两个层面来分析教育管理活动的要素, 才有可能对教育管理活动要素的分析全面而系统。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管理活动, 我们分析它的活动要素时, 也应该既看到事实活动层面的要素, 也看到价值活动层面的要素。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的事实活动层面的要素是指与教务管理实践活动直接有关的、教务管理活动中所客观存在的那些要素。它包括高等学校教育业务管理、高等学校教育事务管理、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机制、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体制等要素。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支撑体系、运作与变革等。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检查 (包括开学前、期中、期末教学检查) 、教学监督指导及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评价 (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和学校教学工作评价内容) 。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包括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立项和成果管理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工作。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事务管理包括教学基本条件管理、日常教学管理 (每学年校历制订、每学期的课表和考试安排表的编排) 、教师工作管理以及教务服务机构管理等。高等学校所有的教务管理活动都是教务管理机构负责进行的, 维持教务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机构与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就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机制则是协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运行方式。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的价值活动层面的要素是指人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对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进行认识, 并对这些认识进行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那些管理理念性的要素。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价值活动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理念、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目标和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效能三个方面。

综上所述, 我们将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活动的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1所示。我们认为这样划分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要素是正确的。因为, 一方面教育业务管理和教育事务管理包括了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方方面面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各要素之间有着科学严密的逻辑关系。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必须有管理理念做先导, 管理工作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 管理效能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 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标志着管理效能的高低。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教育业务管理来实现, 教育事务管理对教育业务管理起服务和支撑作用, 教育业务管理和教育业务之间都要用到教务管理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3]修朋月, 张宝歌.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4) .

[4]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 1998, (6) .

上一篇:描写奶奶的初一满分作文下一篇:小学数学作业问题初探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