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24-08-01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精选8篇)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1篇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愈加突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涉及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引言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发展问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不同的人类文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这是一个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既是辩证法发展逻辑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人类所追求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没有对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基础上共生共荣共进的和谐,这种和谐需要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实现,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正文

一、肯定自然的发展阶段

几百年前的原始时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对自然的肯定性一面占据了主要地位,以肯定自然的方式肯定自己的存在。在这一阶段尽管人类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殊存在,也使自然以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此时的人类主要依靠血肉之躯同自然环境抗争,其对自然的否定性是极其有限的,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微弱的;“天意”支配着人意,人只能以低等的姿态逆来顺受,而人对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自然力的利用大大加强,开始使用各种金属工具,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在对自我认识上,开始把自己同其它万物区别开来,提升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认为“为天下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都比较落后,人类没有也不可能创造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对自然界肯定性一面仍然占据支配地位的,农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天和靠天保佑的文明,仍摆脱不了“自然关系站上风”,“人不仅受自然支配并且是自然的奴隶”的受支配、受制约的处境。

总之,在肯定自然阶段,人对自然的影响是极其有限,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处于极低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理论,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没有超过自然的自我更行和修复能力,人与自然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一自然为中心”低层次的和谐状态,人类屈服于自然。但正如被统治阶段对统治阶段的反抗一样,人类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大自然的反抗,尽管这多半是徒劳的。这种反抗源于人类所独有的自觉能动性,人类总是力图改造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人化自然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旦人类的力量足够强大,就会冲破这种屈从关系,从而进入对自然的超越和否定阶段。

二、否定自然的发展阶段

人类文明发展到近代,人文主义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拥有移山倒海的力量,这时的人类已不再是被动和渺小的,而是无比豪迈地喊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正如比尔·迈克基本在《自然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我们再也不能认为我们自己是被巨大的力量抛来抛去的物种,现在,我们就是那些巨大的力量。飓风、雷暴和大雷雨已经不是上帝的行动而是我们的行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类进入对自然的否定阶段。特别是传统发展观的兴起,人类力图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使自然臣服,以此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已经把自己当成征服和驾驭自然的神,对自然肆意掠夺,资源被毫无节制的消耗,大自然成了人类排放废物的垃圾箱,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化。

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敲响了警钟,保护资源和环境迫在眉睫。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万亿元,年增长9.3%,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要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源型、粗放型的增长,经济质量不高,长此下去难以为继。

一是资源消耗太大。从资源消耗总量看,2003年至2004年我国实现的GDP约占世界的4%,而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从资源消耗的增幅看,近年来,我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原材料消耗弹性系数(原材料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正呈扩大之势。2004年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13%,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27%,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煤炭消耗占全球的31%。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太低。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资源产出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我国消费钢材2.6亿吨、煤炭15亿吨,水泥8.2亿吨,分别相当于世界产量的36%、30%和55%;消费原油2.6亿吨,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我们消耗了这样巨额资源,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4%。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三是环境污染太重。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每年大约污染造成选择经济损失占GDP的3%~7%。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不仅反映出我国是用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来维系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同时,也告诉我们降低资源消耗、减小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大有文章可作,我们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在否定自然阶段,“人类中心主义”取代了肯定自然阶段的“自然中心主义”,随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兴起,出现了以人类为绝对利益中心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自然全终结、人与自然矛盾全面凸显。虽然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无知和妄自尊大必将遭到自然的严厉报复。因为人是能动性和受能性的统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力量,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这种人和自然辩证法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必然要遭到惩罚,威胁到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昭示了这一切。

三、对自然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在人类对自然的否定阶段,人类盲目的行为结出了文明的“苦果”,从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到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再到比尔·迈克基本的《自然的终结》,都给沉醉在工业文明辉煌成果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人们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对以往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后果进行深刻总结和彻底反思的基础上人类提出了一种全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它的提出和确定,标志着人类在发展理念上的一次根本性革命。人类开始寻找一条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共荣共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此开始进入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即在强调人作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的特殊存在的基础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进的新型和谐关系。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种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是准确把握世界趋势,认真总结我们发展经验,深入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指导思想上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它弥补了可持续发展观理论视野的局限性,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完善和发展,编辑地涵盖着可持续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又包含许多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包括他人和自身)三者的和谐统一,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进程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到来既是辩证法发展逻辑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这种和谐不是对原始的“以自然为中心”的低层次和谐的简单复归,也不是工业文明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和基础的人和自然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阶段,人和自然的辩证发展历程呈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呈现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并且实践方面通常是滞后于理论的构想,现在人类正处于向这一阶段的过渡时期。

在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从肯定到否定,再到

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趋势。在人的发展第一个阶段,这时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的联系和发展仅限于共同体内部,在这一阶段只是以肉体与自然相抗战,人类的发展是低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屈从自然的阶段,这是一种原始的低层次的和谐状态;在人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活动片面化,人与人交往频繁,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到征服自然的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了,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同时,人受物统治而异化成为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社会关系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人,社会矛盾尖锐化;第三个阶段,社会关系不再是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置于人类共同控制之下,人类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在这一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全新的共存共荣共进的和谐关系,进入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自然、人、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前提和归宿,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结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平共处。这种和谐需要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永续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 [美]比尔·迈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宋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秦廷国,论以人为本和人类中心主义问题[J].学习论坛,2007.[6]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3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上)[M].王之佳,柯金亮,等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8]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J],人民出版社.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2篇

广告学112班 方颖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而且在当代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矛盾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人生在世有两个关系必须处理: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从古到今,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在教导人们正确处理这两个关系。现在的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发达、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开发资源,改造自然在全国迅猛发展,伤害自然以及遭受自然报复的事件也在急剧增加。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年代,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由于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发生持续恶劣的变化,人类与大自然给予的严厉惩罚一直势不两立的关系,或许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导致我们人类受到这般的惩罚。人类似乎一直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却总是对大自然的暴动无能为力。其实我们应该明确,人类的生存基础是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二者缺一不可,为了自身及后代的长久生存,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导致和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现状。

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的现状

1.自然灾害严重及频繁

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风暴和地震,而灾难主要发生在亚太地区。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排名前三位是洪水(占47%)、暴风(占22%)和极端温度事件(8%)。

就近十几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害有很多,尤其是中国愈发频繁。比如1998年洪水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这些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或者感受过的。

2.人口数量过于庞大

如今世界的人口已经突破了70亿,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地球

上,取决于我们现在作出的决定。据统计,目前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大约7800万人,相当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和葡萄牙人口的总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几乎所有这些新增长的人口,都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已难以满足其现有人口的生存需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经停滞,各个发达国家人口总量已经比较稳定。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一般,比较富裕。未来人口增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非洲,南亚,西亚,东南亚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地区,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贡献者。世界未来的人口增长量,主要取决于这些地区的未来人口增长状况。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几乎没有停滞的可能,不到人口总量的极限,几乎是不可能停滞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非洲及南亚国家如果富裕了,人口不会继续增长,如果这些国家不富裕了,人口依然不会继续增长,饥荒会遏制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饥荒最终会使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变为零。但是唯一的担忧是,这些国家会破坏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危害地球生态环境,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 资源紧缺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自然资源非常紧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有限。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已上升到平均每6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生物资源严重减退,地球上的矿物、能源、土壤、森林、草原、淡水是自然界经历38亿年的漫长演化而积累起来的,然而在过去的两百多年工业化运动进程中,这些自然资源被迅速开发并且将在21世纪末被消耗得所剩无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短缺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发展日益加剧,约有80多个国家是严重缺水的。

4. 环境严重破坏

把现在的环境问题归类一下大概有以下十种:

一、土地遭到破坏;

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锐减;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臭氧层空洞。

据统计,全球土壤流失量以增加到每年200亿吨,超过新土的形成量。全球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已有30%的陆地沙漠化。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工业区和城市集中,工厂的生产活动和居民做饭、取暖等生活活动排放的大量烟尘、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造成了城市及附近地区空气质量的恶化,汽车量的迅速增加又加剧了空气污染。

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

(1)人类的生产力水平。

人类生产发展模式的演变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增强征服欲望也逐步提升。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的主体意识还未觉醒,人类与自然仍是浑然一体的,人与自然的相处基本还是属于和谐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进入了大规模人类作用与自然的时代,人类也乐于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随着征服自然的不断胜利似乎人类的主宰地位就开始形成,这么一来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作用于自然的不和谐的行动就没有停止,直到最近人类才开始意识到自生生存的基本生存资料已经开始受到威胁,才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类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

人类的产生正是大自然对物种选择的结果,人就成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自然中的一种构成因素,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对人不具有依存性。这种单边的依存关系使得人是自然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而不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或脱离于自然之外而独立生存;同时,要求具有意识能动性的人必须去适应完全物质性的自然,而不可能要求“固守”客观规律的自然去适应人的意识。当人的行为违背或不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时,自然就会对人进行严厉的“惩罚”。因此,人必须去不断适应自然,总结客观规律,找到改造自然的方法,才能生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人具有认识的积累性和行动的能动性的特征,不可能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也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因而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会时时刻刻发生。总之,人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决定了只要人不具备脱离自然而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能力时,人与自然的对立总会存在,这也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基本原因。

(3)人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客观上,物质世界非常复杂深奥且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这使人类常常面对千变万化的新生事物,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主观上,人对自然及其本身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循序渐进过程。在新生事物未被完全认识和了解以前,人对这些事物的意识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甚至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无法正确地把握具体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联系,亦无法预见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4)人类间的战争对自然的破坏

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内存在有大量的不和谐表现,比如种族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以及围绕着国家权力之争的暴动、战乱等等。这些不和谐产生的终极根源,无一个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的表现。因为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人与人的社会不断加剧冲击,人类社会的不和谐也将影响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自然已不能继续承受人类社会的对抗性,比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下,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直接作用与自然,加剧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解决途径

虽然人与自然的冲突亟待解决,但是不可能为了一味的保护自然而放弃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是明智的态度。明确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

二、正确运用客观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

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树立大的价值观念,放长远眼光,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四、在承认人与自然矛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机制,缓解由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冲突,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因素的生长。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当我们的基本生存不再受到威胁时,社会才会真正的稳定,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

五、把人口问题作为全球问题的重中之重。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一项有效举措,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还应进一步探讨,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且我们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人口数量不是越少越好”,江泽民也曾指出:“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分布等问题。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妇女地位、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我们不仅要妥善处理好当代人口与发展的关系,还要为子孙后代创造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所以长期均衡发展才是关键,应该努力朝着从单纯的“量”的控制向“质”的提高转变。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3篇

地球形成至今已有数十亿年。全球变化按照其自然发展变化规律, 从低级到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 由无生物的太古代到有原始生物的元古代, 再到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遵循着由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 也即沿着渐变与突变相互交替变化发展着。[1]地质科学证明, 在如此漫长的发展变化中, 地球经历了三次气候变冷的大冰期。它们是震旦纪大冰期、晚古生代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因为人类是在第四纪大冰期中由类人猿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中, 逐步学会制造工具与使用工具而转变为猿人、古人、新人、现代人的, 所以第四纪大冰期的全球变化研究对人类便显得更为重要。[2]加之人类从自然中诞生以后, 在利用自然过程中便对自然加以干扰, 甚至破坏, 全球变化也就更加复杂化了。

二、人类对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干扰

生产力的步步提高, 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也加大着人类对自然的干扰, 尤其是世界人口已猛增到58亿, 森林大量被砍伐, 草原过量被放牧, 沙漠化日益在扩大, 动植物种类在灭绝, 优美的环境遭破坏, 地球上的灾害愈来愈多, 山崩地裂、火山地震、狂风暴雨、水旱灾害……在地球上各个地方此起彼伏, 连绵不绝, 使全人类不得不共同发起“国际减灾年”来对付, 这既是天灾, 也是人祸。

1. 全球重负人“祸”为首问题

地球面临的所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不足和人口爆炸五大挑战, 核心是人口问题。人口猛增必然造成生物圈负荷的加重, 引发生态危机。地球承载人口必有一个最佳限度, 而且人的个体消费指数愈高, 人口总量的极限就会愈少, 人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破坏, 必然得到自然惩罚, 但在时间因素链上具有滞后性, 往往是父辈作孽, 子孙遭殃。人口的过快增长, 人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增大, 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 打破了系统的稳定性、有序性, 生态系统就丧失了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的能力, 必然产生全球性负向变化, 增多了全球自然灾害的机会。增大了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和压力, 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愈来愈拥挤。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不利于人类和生物生存的全球变化, 既有天灾, 人“祸”为首。

2. 完整的臭氧层产生空洞问题

位于大气圈中平流层里的臭氧层, 能吸收太阳辐射中有害生命机体的紫外线, 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然而, 近几十年来, 在平流层中飞行的超音速喷气式巨型飞机数量大增, 它们排出的硝酸盐和硫酸盐同臭氧化合, 消耗了大气中含量不多的臭氧。加之, 还有各类化合物产生的氟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释放物, 被紫外线照射变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 已使完整的臭氧层遭到了破坏, 产生空洞。有的科学家估计, 人类释放的上述物质, 已使臭氧减少了3%, 长此以往, 预计到2050年, 可能导致臭氧减少10%。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则将产生危及全球的人类和生物界的重大问题。

3. 大面积酸雨沉降问题

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元凶。它在阳光、水汽、微尘的作用下, 生成硫酸或硫酸盐的微粒, 飘荡在空中, 遇到风雨下降, 就被冲洗下来, 形成酸雨雪。加之, 氮氧化合物在阳光、水汽、微尘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硝酸和碳酸盐, 同样会使雨雪变酸, 它们的生成都与燃烧石油、煤炭矿物等燃料有关, 是当前的一种严重污染物, 已几乎为害整个地球。

4. 生态系统失调的问题

全球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生物圈产生着很大影响。例如, 自从消灭害虫十分有效的有机氯类杀虫剂使用以来, 这种不易分解的农药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 在生物体内积累, 使人和其他一些生物受害。如此下去, 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环。另外, 地球上辐射能量的增加, 也会对生物界造成巨大的危害, 可使人类遗传功能受到无法恢复的损伤, 也使生物遗传发生突变等全球性重大问题。

5. 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

对流层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气体, 对大气起保温作用。所以, 大气周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大气圈的能量平衡过程。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的数量急剧增加, 进入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随之剧增, 这势必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变化。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比较脆弱, 气温只要有少许改变, 尤其是位于沿海之滨的大城市如上海、伦敦等其损失更将惨重, 带来更大的灾难。所以, 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广植森林, 保持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是一个全球环境的重大问题, 非一国一邦所能办到的, 这仍是一个人为全球变化问题, 已到了非采取有效措施不可的时候了。

三、环境与资源问题

环境与资源问题由来已久。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 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 运用自己的智慧, 从环境中索取资源, 并把这些资源通过自己的劳动变为财富, 供自己享用。但由于早期人类认识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在改造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的过程中, 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 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好在那时人口尚少, 生产力水平尚低, 造成的破坏还是局部的, 尚未达到全球性的规模。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尤其是到产业革命后,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生产力大大提高, 使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区、工矿企业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事件不断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生产力突飞猛进, 社会财富增加,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但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产生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资源问题已发展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到了人所共识的非联合治理而解决不了的时候了, 到了共同提出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时候了。

四、可持续和谐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 丰收不忘歉收, 勤俭治国, 细水长流。绝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但作为当代明确提出的科学术语, 是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WCS) , 其目的在于把资源保护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而不再是单纯的为保护而保护。稍后是1983年11月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经过对世界各地的广泛调查与有关人士讨论, 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的共同未来” (Our Command Future) 的报告,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报告之中。它一针见血地指出, 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而我们现在则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 如土壤、水、大气、森林、草原的退化对我们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再一次明确“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 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这一报告成为联合国及全世界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带有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尤其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UNCED) 所通过的世界《21世纪议程》, 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地球承载力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人类必须生活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否则, 便要发生天灾人祸, 减去超承载力的那一部分。人们常说土地人口承载力,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所能维持供养的人口总量。人口学家估计, 21世纪内世界人口可能增加到150亿, 如此下去, 势必超过地球承载力, 人祸当前, 可持续发展者必须严肃考虑, 认真对待。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求必须对资源综合利用。[3]再其次, 多样性是建立稳定持续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从生态学的观点看, 多样性与稳定性呈正相关。生物种类成分愈多, 愈趋稳定。因此多样性增大了它的稳定,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从系统论方法思维看, 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地区, 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 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这种系统论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键, 并为人与资源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 人与资源矛盾的产生与实质, 是由人和这一复杂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失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功能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他组分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因而在解决资源的战略时, 要从全局着眼, 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21世纪也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教兴国”乃立国之本、强国之策、富民之术, 教育为基础, 百年树人,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首当其冲。21世纪的人类将不断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又不断与自然界一起共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共生地理环境, 共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界的新的联盟”, 彻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愿望。人以地为生, 人地和谐, 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489-689.

[2]李四光.中国第四纪冰川[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5:89-96.

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4篇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一)摒弃错误的“人类中心论”

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之所以急剧恶化,可以说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之所以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出现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问题,“人类中心论” 是思想根源。“人类中心论”是一种鼓吹以人的需要、人的要求来衡量万事万物的思想认识,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自然。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的主体自觉性已完全被唤起,但一味夸大人的能力,忽视客观现实的规律特征,一切行为仅考虑能否对人类产生即时效益,不考虑生态环境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极其愚昧的错误。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人在自然面前不能为所欲为,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人类赖以延续下去的自然环境。所以,不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环境恶化,而是人类看待自然的态度出现了偏差。

(二)建立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关系,树立正确自然观

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倡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以达到现在与未来,局部与整体,经济与环境,社会与自然在发展上的协调一致。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等意识观念成为其自觉的内驱力,达到真正的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

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处理好发展中的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不能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不能够因此而削弱维持人均效用不下降的能力。因此,为了降低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外部资源供给渠道,并建立关键资源的储备体系,加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中,不能过度地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不能因此而使生态环境退化。因此,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和避免增加污染,必须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能够减少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

(三)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口数量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质量和结构应该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此,必须加强人口数量的控制;同时必须加大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的投入,使人力资源得以增强,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人口增长不能超过经济增长,否则人的福利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再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为提高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本才可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各项措施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也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这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实施。

(一)控制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基础

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通过严格计划生育管理实现人口数量目标;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人口在区域上的合理分布;通过加大教育投资、发展体育、医疗保健等途径提高包括知识、技能和健康在内的人口质量。

(二)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加大国际资源市场开拓力度,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

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替代性资源和新能源,缓解原材料和能源的稀缺程度;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流程,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人口的承载能力;进行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扩大资源供给的国际渠道。

(三)加强污染防治,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管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降低和避免环境风险。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

要实施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策略,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中,使能流和物流最小化,从而污染排放也达到最小化,以促进节约型经济的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扩散和向传统产业渗透,通过经济活动的整体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物质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食物链”原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建立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益的产业体系。

(五)改变消费习惯,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要倡导和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尽其用的节约意识,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居民的生活方式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居民消费从依靠物质向依靠服务转变,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引导人们注重自身在教育上的投资,而不是将时间和收入过多地用在一般吃、穿和玩乐等消费领域;鼓励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形成环境友好型消费习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堆放,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

(六)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制度保障

要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并严格规划实施,科学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同时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法律和法规体系,构筑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效法制基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改革提升相关部门职能,以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5篇

1地球系统的复杂性--我们知道的比我们需要知道的要少得多 地球系统的复杂性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地球科学系统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球系统本身:过去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最近这些年的研究,使人们能够比较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地了解过去地球系统的演化.然而地球系统非常复杂,大家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作 者:刘东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刊 名:干旱区地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LAND GEOGRAPHY 年,卷(期):20xx 28(2) 分类号:X2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六年级作文 第6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种诗中美景,如今就展现在我的家乡安吉西苕溪河岸,上千只白鹭在西苕溪灵芝塔旁的一片竹林里快乐地繁衍生息,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画。

县城离西苕溪灵芝塔约5公里,那里有一片面积50亩的竹林,一条弯弯曲曲的苕溪河从旁边流过,环境非常优美。“这些白鹭冬天飞去南方,每年的三月准时回来。”正在竹林边农田里干活的村民付老伯告诉我,“今年的数量比往年又多了,到了傍晚,出去觅食的白鹭回到竹林,叽叽喳喳很是热闹。”在付老伯的指引下,我走进这片竹林,林子幽深宁静,已是傍晚时分,白鹭开始陆续回来,在林子上空翩翩起舞。除了白鹭,林子里还有布谷、麻雀、八哥、喜鹊等鸟类,在竹林间上下跳跃,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忙着筑巢。使得这片林子变成了鸟的`天堂。然而大群白鹭的到来,也让白鹭村民们欣喜。可曾经却有人将贪婪的手伸向了白鹭窝,使待孵的白鹭蛋变成了某些人餐桌上的美味。一时间,西苕溪河岸常有人去竹林捕捉白鹭、掏鸟窝。致使鸟类受惊,数量也一度减少。这几年,由于政府对自然生态保护加大力度,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强了,村里还要求村民不要砍伐这里的树木、竹林。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家,没有了大自然,就没有了我们人类。鸟,也是大自然的成员,它们和我们人一样,因为有了它们,大自然才会这么丰富多彩,它们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它们。它们还有许多本领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呢!如燕子白鹭能预告天气,啄木鸟、喜鹊等能捕捉害虫,猫头鹰能捉田鼠等等。所以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与我们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好像人离不开粮食,鱼离不开水一样,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第7篇

1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世界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过渡开发土地,垦荒种田、滥伐森林,炸山开矿,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正在急剧恶化。

2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目前,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12.80%,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甘肃省受盐渍化影响的土壤面积接近3万km2,荒漠化土壤面积达19.28万km2,全省2.60亿亩天然草原有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过度放牧依旧,草皮萎缩,黄沙裸露。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连续多年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如此速度是以能源高消耗和污染多排放为代价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这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质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的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所以,我们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经济腾飞,环保欠绩;现在,生态就是政绩,生态就是文明,政府部门要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因为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其决策和管理,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为政府行为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作用。使国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促进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的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客观存在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离生态文明、生态良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后的发展,一定要注重质的提升,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倡导生态文明,重构自然、社会与人有机进化的合理秩序,是我们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新视角、新境界。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社会公民参与机制,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我们应结合我省实际,认真推进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建设,大力推动以“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村镇”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文明”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单位、家庭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促进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本论文转载于论文之家: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主要包括: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人与自然不应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的消亡,尊重生命、保护环境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需要,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

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要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模。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从原料的开采、制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三是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观。人类的消费应当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我们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和污染环境的消费。通过公众的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带动绿色生产,形成良性互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首先,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工业革命后短短两三百年间,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之下,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

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其次,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既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因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3.1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提升全体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制动。通过加强教育,让生态意识融入每个公民的思想深处,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从而更好地支持生态文明发展。

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使整个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化、生态化。(免费论文网)

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48.7%,其中工业占43.1%,分别比1991年提高6.9和 6个百分点,一些消耗资源多、污染大的行业发展过快,而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2006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比 1991年提高5.8个百分点。因此,当前要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使农业向加工业、商业延伸,形成加工、科技、服务、销售的产业链,逐步走向现代化农业,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农业形成统一,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3.3 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发展

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过度消耗了我国的能源资源,也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和环境。当前,我们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

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生态工业,依托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黄金是招远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几年,面对矿山品位下降、产品成本上升的形势,从黄金探测、开采、浮选、冶炼、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干式充填采矿法、直接氰化冶炼工艺、精炼金等1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酸化还原炼金新工艺,变火法炼金为湿法炼金获国家发明专利,被誉为“黄金冶炼技术上的一次革命”,黄金、白银直收率分别提高了1.1和3.4个百分点,冶炼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16个小时。

3.4 重塑消费模式,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以挥霍能源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而是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模式。

一方面,从改变生产模式入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式利用,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倡新的消费模式,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切实地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真正做到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3.5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前,必须要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8篇

一、“天人合一”论中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点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更是传统儒道思想的理论内核。无论是儒家的“以人为本”还是道家的“回归自然”, 最终都在“天人合一”那里找到了其理想归宿。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对自然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要素。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都承认,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 而且是自然界最优异的部分, 因为人有其特殊的能力, 能以自己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改造和利用自然。基于此, 许多思想家主张“天地万物一体”说, 即认为天地万物和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人则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导要素之一。如汉朝董仲舒说:“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 地养之以衣食, 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 不可一无也。”“天覆育万物, 既化而生之, 有 (又) 养而成之, 事功无己, 周而复始。”这里表达的就是“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第二, 人既然属于自然界, 那就应该服从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如张载说:“一物而两体, 其太极之谓也!阴阳天道, 象之成也;刚柔地道, 法之效也;仁义人道, 性之立也。三才两之, 莫不有乾坤之道。”这里的“一物而两体”是张载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用语。意思是说, 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对立统一规律, 是贯穿于自然界与人类的普遍规律。

第三, 人类社会存在的道德准则和大自然的规律是一致的。如程颐认为:“道未始有天人之别, 但在天则为天道, 在地则为地道, 在人则为人道。”这里的“道”, 即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

第四, 人生的理想是自然与人相和谐下的共同发展。张载、程颢都认为, “人与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体的, 但因为私欲作怪, 人往往是以小我为我, 而不懂得天下无一物非我”。据此, 他们主张通过道德修养, 达到人与天地万物本来一体的自觉;只有达到这样一种认识, 才是人的自觉。如张载肯定“天人合一”是“诚明”境界, “诚”就是最高的道德修养, “明”是最高的智慧。以“天人合一”为“诚明”, 也就是以“天人合一”为最高觉悟。由此可见, “天人合一”不仅包括人与万物的一体性, 还包括人与人的一体性。

综上,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学说, 既强调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 也强调了自然界对于人的生存地位;既不否认人应该对自然进行改造、调节、控制和引导, 也表明了在改造过程中不能违背大自然中特有的规律。人既应改造自然, 也应适应自然;人类活动的目标不是统治自然, 而是通过调整、改造等方式使自然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与此同时, 还必须注意不破坏自然, 让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存发展。古代思想家没有把人类至上的观点作为主流思想, 也并不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反之, 许多学者认为人作为实践的主体, 可以对大自然这个客体加以改造, 但在改造的同时, 要使自己融入自然、适应自然;对客体进行适度的改造, 使之与主体生活的社会更加贴合,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可见,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论中蕴含了现代和谐社会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雏形, 而且涉及到了现代社会的环保概念。但是由于社会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性, 有些观点是片面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 当时的社会也并未把这一重要理论发展起来。而到如今, 这一重要思想才被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和谐社会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的解决

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人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发展。和谐社会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呢?

首先, 和谐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更深刻的认识, 使人类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自然界进行有益的改造、调节、控制和引导。远古时期, 人类对大自然是敬畏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新生物种, 是自然中的弱者, 必须匍匐在苍穹之下, 在自然的风雨中寻找最起码的生活条件, 人类那时无法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为己所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对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古时候所未能洞悉的自然现象有了深刻的揭示, 这就克服了古代学者的一些唯心主义观点, 使事物的发展更加科学化。今天, 人们可以掌控天气的变化来进行生产生活, 也可以按照取长补短的方式来合理调配自然资源, 使其为社会效力。

其次, 和谐社会中人类保护自然的自我意识迅速提高, 努力改变工业革命刚到来时期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 使自然不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 而是人类的保护对象。从古至今, 人与自然一直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关系中:在农耕文明时代, 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 虽然人类也不断向自然索取, 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尚没有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这个时期“天人合一”处于较完善境界。 工业时代的到来, 使人类的实践能力空前剧增, 实践手段更是种类繁多;受到利益的驱使, 自然也逐渐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高楼林立, 人口过度增长, 资源的日趋枯竭,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形成了全面性的危机。早在一百多年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张载也说过说:“一物而两体, 其太极之谓也!”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 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值得庆幸的是, 人类终于觉察到自己对大自然所做的种种伤害, 并开始用各种办法补救, 显示出人们开始觉醒了。进入到21世纪,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题更加鲜明地提了出来, 表明人们已认识到, 社会要全面发展, 人就一定要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人所处的环境也要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再次, 有利于开创生态文明新和谐时代。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 中国哲学的主导思路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 即主体与客体没有明显的区分, 人与外在世界处于和谐一体、相互沟通的状态,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2]而如今, “天人合一”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更高境界。 我们的生活比前人优越, 科技又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那么对于整个自然界——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应该付出超过前人万倍的保护和关心。在这个新时代来临的时候, 在创建全新的和谐社会的时候, 我们应该结束旧时代的文明观, 创立一种新的文明观。环境、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这些用语固然与经济指标、资源存量、环境政策等密切相联, 但这类问题的核心却在于人类的文明观念。[3]我们迫切需要生态文明的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 需要在全体国民中普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观念, 需要开创生态文明和谐的新时代。

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给与我们的, 而也要运用我们所能做得到的, 来保护和回应我们曾经对自然界造成的伤害, 共建一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现在和将来都要追求的目标。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由于当代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反思, 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良方”。古代的“天人合一”理论与现今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点是一致的, 应予借鉴和吸取, 以从根本上改造人们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观念, 建立正确的发展观,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论,人与自然和谐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79.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三卷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上一篇:编辑部岗位职责与制度下一篇: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