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

2024-08-21

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精选5篇)

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 第1篇

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

1、别害怕孩子爱玩电脑,这是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方式。

2、一开始别太在乎孩子成绩,要关心他是否喜欢学校。

3、除了赞美,要有惩罚,不过惩罚教育不等于简单的棍棒教育。

4、让他坚持一样体育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都好。

5、从小学开始,一定要分点家务给他做。

6、爱他,也要一样爱他的爸爸(妈妈),永远。他会记住的,学会爱他的爱人和孩子。

7、别上奥数,那里最擅长用培养天才的口号折腾普通人。

8、也许你有很多梦想没有机会实现,别让孩子代替你实现,那是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

9、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10、为他培养一种终生受用的兴趣,不论是高雅还是通俗,不论是大众还是小众,音乐,美术,文学,写作,集邮,手工,这些都很好,但请不要仅仅为了考级或升学去学。

11、试试和孩子一起看课外读物(经典故事)。好书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良师益友。

12、耐心陪孩子玩游戏,即使你认为他的游戏内容很无聊。

13、当他耍赖时,绝不妥协。

14、每月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次两小时以上。

15、小孩子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16、孩子越大, 我们越是絮絮叨叨他的缺点,请一直用他刚出生时候的眼光去欣赏他。

17、下棋,游泳,骑自行车,打升级,K歌,这些普通人都爱玩的项目可以早点教会他。

18、除了成长中教给他诚信,善良,孝顺,尊重,原则等基础的东西外,也要包容并认同他个性,专属的特质,毕竟他是唯一的。

19、灵魂要自由,思考要独立,活得要真实。

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 第2篇

让孩子做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

各位家长,你们好:非常高兴能和你们在这里探讨和分享教育孩子的事情。你的生命因为孩子的存在而精彩和充实,你的生命因为孩子的存在而更加富有意义。因为他的生命是你生命的延续和升华。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生命他想脱离你的束缚,他想摆脱你的控制,他让你有了思想压力、烦恼和恐惧。他的题你不会做了,他的心里话不再对你讲了,他竟然有一天顶上了嘴,甚至还想动拳头。

我想祝贺一下在座的各位家长,当孩子出现上述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感到高兴,证明你的孩子他很正常,因为他/她已经迈入了青春期了,你准备好了吗?你知道如何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对话吗?(展示1,2张)

孩子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觉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他们会产生惶惑的感受。与此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外向的客观世界抽回一部分指向主观世界,导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他们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高度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在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他们会受到重大打击,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我想问 问大家,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当孩子考试失败时,你给孩子的是理解和鼓励还是无休止的抱怨?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你给孩子的是真诚地祝福还是永远不满意的贪欲。(展示3,4张)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孩子对父母和他们的沟通方式满意度基本为51%--60%,4%的学生不能对父母说真心话,15%的学生对父母的沟通不满意;考试后对成绩差抱怨的占31%,成绩好时高兴的占78%,希望父母考试后不管成绩好坏都要鼓励的占57%。也就是说,你们的亲子关系会因为这两个方面而受到影响。其实改变这种局面不是一件难事,只是说话方式的改变,说话角度的改变。(第6张)

我想和你们分享下面的四句话,我相信这四句话能改善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1:不管发生什么,爸妈都会和你在一起,我们永远爱你!给孩子安全感。2: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帮孩子建立价值感。3:也许你是对的,我们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给孩子尊严。4: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给孩子自信。(7张)

作为初三的家长,你和孩子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应该是以下几方面:1.和谐的亲子关系2.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睡眠3.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4.面对困难时有一颗健康平和的心态5.寻找适合自己孩子最佳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效率。6.培养孩子的自学独立钻研的习惯,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作为初三的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可能会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和孩子顺畅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1.注意说话的内容。除了学习,作业,考试和分数以外,自己也准备一些其他的谈话内容和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聊天。下面是问卷调查中部分学生妈妈常常说的话:

(1.把心往学习上操,别瞎操心。2你考不上高中怎么办?3.不要骄傲,比你优秀的人多了去了。3.别偷懒,别粗心。4.好好学,我们家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5.你怎么又错了。6.学不好,看你以后怎么办啊?)

2.注意说话的方式。让孩子有温暖舒适的感觉,他才可以袒露心声,谈话才有效。

3.注意说话的场景。看孩子情绪不高时,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少说,甚至不说。

4.不能切断他和电视课外书籍的联系。比如新闻和《读者》等。由于中考题中会牵连出许多有关时政,热点人物,科技,娱乐,体育等方面的信息,孩子知道以后会促进他对题意的理解,也好和中考接轨。

我想让父母明白的是:你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想让他只会做学习的机器呢?还是想让他做一个既会学习,懂得交友,又懂得感恩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平凡而又幸福的人呢?(第5张)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 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给人带来负性情绪。复旦大学投毒案以林森浩被判死刑落下帷幕。林森浩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得有多么扭曲的心理啊!一场悲剧断送了两个年轻人的前程,击毁了两个家庭。这是林森浩的父母怎么也没有想到的。高智商高学历的人犯的罪危险性更大。这就需要我们思考。社会需要高分高能的人才,但必须同时是明辨是非心智健全人格幸福的人才。

当下我们的家庭教育特点是望子成龙,在这种教育里,做个平凡人意味着无能和失败。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必定要成为普通人。做普通人等于失败的心态会让很多青年人感到失落和焦虑不安,诱发各种人际矛盾甚至伤害。

所以最需要改变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在青春期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有强健的体魄,懂得合作,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人格修养除了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外,还要从大量的书籍中获取。多参加体育锻炼,体验运动的魅力,体验输赢乃兵家常事,体验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成功的秘籍。(8张)原北大校长王恩哥的几句话值得大家记一记:一是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所以尽管初三时间紧迫还是让我们的孩子出去运动吧,在运动中感知生命的灵动,感知团体的魅力;让我们的孩子去读书吧,在阅读中开阔他们的眼界,强大他们的内心,放飞他们的灵魂,让他们一定要感知到生活中一定有比只会做题更有意义的事情!适当地释放能量,适当地存 储能量。让他们要能对自己的生命学会选择和负责!让他们除了接纳自己的优秀外,还要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不足,具有很强的耐挫能力和坚韧的性格。几年前我带过的一个学生叫张鑫(今年的高三),她在初中时候在蓝田县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图书馆的书能读的她基本都读了,由于大量的阅读使得她的理解能力很强,人格很独立,情商比同龄人高很多。上了高中以后,其成绩始终保持在全校前十名。(第九张)

王恩哥的第二句话是追求两个极致:事业和兴趣的一致。所以在学习好的同时培养爱好很重要。许多学生以非常好的成绩进入大学,可由于专业不喜欢到头来还得改行,从头学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得不偿失。如果从事的事业正是兴趣所在,那么就是再好不过了。(火箭的视频和天一米粉视频)

看一下这里的两个视频。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胡振宇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兴趣和事业结合的例子。喜欢火箭是他从小的梦想,最终的事业也是和他的爱好链接的很好。张天一北大法律硕士毕业,买米粉。虽然专业和事业脱节,但他听从了他内心的召唤,使他的青春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当全社会都唯分数论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唯分数,你可以多角度评价孩子,选择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家庭成长环境,你可以给孩子一份坚定的支持和认可,你可以选择给孩子温暖的怀抱,鼓励的笑容。当你们真正接纳你的孩子时,孩子都能健康 地成长,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能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和环境的变化。

曾仕强老先生曾经说过,早成功不如晚成功,晚失败不如早失败,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定要赢在起点,而主要看全场的投入状态和热情。如果孩子能始终调整出最佳姿势,那么他怎么能输在终点呢!(第十张)

王恩哥的第三句话是:插上两个翅膀,一个是理想,一个是毅力,飞得高,飞得远。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自控,自省,自强,自立的人,一定是能担当有竞争意识的人。接下来让你们看一段视频。刘大铭身为一名有生理缺陷的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病魔做斗争,坚持学习,因为他有毅力,有理想;虽然没有被北大录取,但他没有遗憾。他没有白白来世上一遭,他的青春无悔。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刘大铭的父母该有多么地有智慧啊和多么地不容易啊!(第11张)

有一个说法叫一流父母是榜样,二流父母是教练,三流父母是保姆。在这里我想采访几位家长:1.孩子的学习是你安排还是孩子自己安排?2孩子有没有厌烦学习的时候?3.你觉着你的榜样主要发挥在那些方面?1.你主动问孩子问题还是孩子主动问你问题?2你觉着参与孩子的学习好呢还是让孩子独立好呢?3.你看见孩子不会做题时你会发火呢还是压住火呢?4.你怎样看待向孩子示弱?1.你除了给孩子做饭洗衣外,经常会鼓励孩子吗?2.你是怎样鼓励孩子的?3.你认为平和的情绪和陪伴比抱 怨更有用吗?4.你是怎样向孩子示弱的?

我想我们学校陈怡乐同学的成功跟她的父母的榜样家庭氛围是分不开的。因为她处在一个善于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在民主友好的家庭中,孩子能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信任感被内化为学习潜能和动力,并运用于学习的自我管理中。父母严谨的工作风格温和冷静的情绪使得孩子的性格也温顺安宁,加上姐姐的榜样使她变得越来越优秀。

再说说二流的家长,就是会给孩子辅导作业的家长,你们是很棒的,有很深的学识很强的责任心。但唯恐就是运用不当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要么就是强行将自己的想法强压给孩子,显得自己很能干,使得孩子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剥夺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孩子面前指手画脚,使孩子产生厌恶感。也就是说该示弱的时候示弱,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满足孩子要有度,该出手时出手,运用得当,那么你就是孩子的得力助手。三流的会做保姆的家长,首先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挑食,不吃垃圾食品,生活起居有时间概念,多陪伴,让孩子有安全感,少罗嗦,少抱怨,多理解体谅孩子,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包办代替一切,养成他积极主动做事的习惯。用自己的实例给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管理金钱和感情的能力,掌握话语权。

其实,这三类父母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保姆类的家长虽然学识浅了点,但他善解 人意,通情达理,做事认真谨慎,鼓励夸奖孩子,孩子早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孩子照样成才。教练型的家长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因为孩子的表现和成绩不如自己的过去,动辄打骂和发火,导致孩子状态情绪不好,不但成绩提不高,反而厌学。榜样型的家长如果不顾孩子的营养,随便乱吃,孩子的身体会健康吗?如果孩子由于自己的优秀,自以为是,飞扬跋扈,冷漠骄横,不会感恩,那还是家长的失败。不管是那一类父母都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对父母和别人给予的爱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12张)

有时候家长不知道如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下面给大家放一段视频,看看专家是怎么给你解释为什么要学习?(31mins视频)

接下来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交往异性朋友的话题,这真是一个难以说得清而又不能不说的话题。《今日说法》2月4,5,6日连续三天的“解读青春期”的节目,没有一个悲剧不是和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有关系,这就从侧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第13张)

13,14,15,16岁的这个时期,男女孩开始产生关心异性、接近异性的心理倾向,不仅意识到自己身心的变化,并且非常敏感地开始留意异性的变化,对异性产生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这种关心可能只停留在内心里层,表面上看似乎仍在回避与异性接触,而内心却不断地关注异性,对异性作出评价和比较;表面显得羞 涩、拘谨,事实上非常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另外,对异性的关心往往变成一种外化的行动,帮助异性解题、出主意,借故向异性借东西,或用一种特殊的微笑、作鬼脸、特殊的眼神、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表示对异性的亲近。随着表现的外化,对异性也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不住的令人怦然心动或温柔如水的感觉,以期表达自己对异性的羡慕和吸引。同时,会有男孩用友好的态度、欣赏的眼光看待异性的言行与着装,试图以直接或间接的,含蓄或大胆的方式接近异性,引起异性的注意,投其所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男孩在接近女孩的同时,他们也会发现女孩在悄悄地改变自己,她们变得亲切、纯洁和可爱;女孩会专注于某个男孩或某一群男孩。注意他们的刚强、大度、有文化、懂礼貌、可信赖,并关注他们的衣着、容貌,甚至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比如上课,老师叫男生发言,有的女孩会十分用心地倾听他的发言、发声、表情和对错,从心里为他回答的精彩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他回答时的窘迫和不对感到焦急和不自在。几个要好的女生凑在一起,还会试探性地谈论自己注意到的男生,或者互相交换对男生们的看法。

青春期男女对异性产生好感,一般发生在女孩12~13岁,男孩13~14岁以后。男孩会毫不忌讳地说:“我在女孩面前,思维特快,脑瓜儿特灵。”表现出一种抑制不住的亢奋。女孩则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说话、走路的姿势也有刻意的装扮和讲究的意味,表现出更为女性化、成人化,待人处世则显出特有的矜 持,甚至有些拿腔拿调,但仍可看出内心的虚弱和表面的腼腆。他们的共同点是愿意参加有异性组织的郊游、聚会和各种社会活动,而且双方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问卷调查中有一个学生写道:爸爸妈妈,我知道自己经常惹你们生气很不好,我会改正的。我现在是中学生,我很需要与男生之间的友谊。我们政治上也学过了,男女正常交往是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但是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反对呢?我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但我会注意的。我会搞好学习,不让你们失望。

还有另外一个是这样写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无知的幼儿,脑海里已经萌发了自己的观念,希望您不要过多干涉,对我的行为多疑。

这种男女生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男女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消除异性之间的神秘感和紧张情绪,增进男女的团结和友谊十分有益。所以,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就认为孩子轻浮,品质有问题,也不要因为孩子时常注意异性、想了解异性而感到内心不安。而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好感的情绪波动,帮助他安全度过危险期,不能堵,而要疏,让孩子敞开心扉,及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嘲笑,不打击,保护好她/他对异性的好感,才能保证他以后婚姻的幸福。

接下来看看专家的建议——播放陈默教授的视频,看看专家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9:10 mins.第14张)支招一:不要大惊小怪,正确引导,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交 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支招二:引导男孩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学会和女孩子正常交往,懂得尊重女性,懂得保护弱小群体。

支招三:从小给孩子安全感,满足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建立高尚的审美观。

其实孩子对异性的认同来自于对自己父母的模仿。当务之急是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第15张)

我推荐给家长和孩子共同读的书那就是毕淑敏的作品集,新近出版的书《女生,我想悄悄对你说》《男生,我想大声对你说》。推荐的电视节目有:新闻,《职来职往》 《青年中国说》《我是演说家》等节目。书就放在孩子的枕边或者沙发处触手可得的地方,利用零星时间获取一些正能量和丰富有趣的课外知识,这样孩子的心理素质和眼界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第16张)

好家长就是一座好学校,与其择校,不如办好自己的学校,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快乐!最后请全体家长起立,让我们庄严宣誓:(第17张)我是最优秀最棒的父母。我知道在教子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要面对很多挑战,但我不会再被难倒,不会再有抱怨。我要向我的孩子证明——我是一个负责任的,民主的,智慧的优秀妈妈(爸爸)。我坚信:孩子是我命中的缘,他的出生和成长是为了磨练我,激励我,提升我!

别把孩子培养成不屑于努力的人 第3篇

可惜的是,这一小小任务对于4岁的她来说,似乎还是过于艰巨。低着头忙了半天,忙得气喘吁吁,也系不上,女儿十分挫败,低着头小声道:“还是你帮我吧。”

于是我接过鞋带,系好,然后轻轻抱抱她,与她约定晚上回来继续系鞋带。

从幼儿园去单位的路上,我心情奇好,也不禁怀疑自己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脾气?居然能够不急不躁地蹲在门口,静静欣赏这个稚嫩的生命一点一滴地付出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努力?

大概是因为今天早上我没有安排特别紧要的工作吧!若是换做心急火燎冲向打卡机的状态,陪着一个磨磨蹭蹭的小屁孩,估计就是神仙也难以做到心平气和吧!

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朝孩子发火——成年人有成年人的压力,孩子也有孩子的需要,不可以只是因为他们无力反抗,就活该替我们承受外来的焦虑——难道你就不可以提早半个小时起床?

给孩子一些努力的时间,陪着他们一点点看见自己的进步,并且为此欢欣鼓舞。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他们的辉煌也是一步步努力的结果,也都经历了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不精湛到精湛的漫长过程。因为相比于天资与运气,努力是希望最厚重的载体,是我们每个人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所可以依托的最安全的途径。

经常听到有家长夸奖孩子“聪明”,但这种赞美会带给孩子一些隐藏的不安。孩子们会担心:“如果哪天我不聪明,或者不够聪明,我该怎么办?你还爱我吗?”毕竟相对于“努力”,我们对于自己的“聪明”程度,几乎无能为力,而成长的过程中又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面对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是更愿意自己的宝贝相信“我还需要继续努力”,还是“原来我不够聪明”?

认识一个年轻人,很聪敏,也很讨人喜欢,只是毕业5年换了6个工作,事业自然一直原地踏步。问他为什么?追根溯源答案竟然是“不敢努力”。对他来说,若是如同身边人一般甩开膀子奋力拼搏,就等于证明自己“不够聪明”,就降低了自己,就是可耻的。而这个习惯,早在读书的时候就每天陪伴他左右。在大家面前,他是那个连作业都懒得好好完成但考试一定全科拿A的奇才;但背地里,他又是每天4点起床偷偷温课到7点再上床装睡等着妈妈敲门的好学生。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呢!

这是一个誓死捍卫自己“聪明”,不屑于努力的大孩子。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多少人和他一样,亲手把幸福埋葬在“不敢努力”“不屑于努力”的魔咒之中。另外还有一些人,则是在现实中逐渐把自己归为“不聪明”的一类,然后顺理成章地一边放弃生活,一边羡慕他人。

联想到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的一位妈妈,怀抱着一个咿咿呀呀的婴孩,手里急急忙忙地剥着烤地瓜。可等到她把剥好的地瓜送到孩子嘴边,那孩子却一扭脸躲了过去,惹得这妈妈很是恼怒,连连向身边人抱怨孩子捣乱。真后悔当时没有对她说——

也许,你的宝贝儿只是很想自己剥一下,而这一下,远比她吃到嘴里更开心。

别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 第4篇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8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要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小A10岁时父母相继过世,年长他20岁的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供他上了大学,后来他考上了公务员。姐姐在工厂上班,姐夫在学校门口摆一个小摊。现在姐姐退休了,退休金每月1800元。姐姐的儿子——小A的外甥考上了外地某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学费比本地大学其他专业贵。姐姐家收入锐减,开支突增,财务突然紧张起来。

姐姐想让小A每个月给她1000元作为养老费(实际应该是补贴外甥上大学的生活费),小A不干,并劝说姐姐不让外甥读学费昂贵的建筑专业。姐姐一气之下,扬言小A不给抚养费就要将他告上法庭。小A问,如果姐姐将他告上法庭,他需不需要承担抚养费?会不会对他的前途造成影响?他特别强调,姐姐只是将他养活大,对他没有对外甥好,至于如何不好,他举例说2003年上大学时,姐姐每月仅仅给他300元的生活费。言辞间很多对姐姐的不满,毫无感激之情。

我替这位姐姐感到悲伤,带着弟弟出嫁本已不易,多年辛苦竟养出一只白眼狼。

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

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

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我们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把孩子培养成一匹“狼” 第5篇

母亲非常喜欢看动物世界的电视,她发现在动物界,狗与狼是近亲,它们的体型也难分伯仲,可是就因为狗是家养,结果碌碌无为。而在小狼刚有独立能力的时候,母狼就会坚决让它独自去执行任务,“狠心”地让它们去面对凶险的环境,忍饥挨饿,历经各种生存考验,浴血奋战,在实践中磨练小狼的意志品质。于是母亲感觉到,要救这孩子,就得让他离开有着很好条件的家庭“安乐窝”。

就这样,当孔一诺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时,妈妈让他全托,别的孩子每天都有人接,他在幼儿园一住就是一个星期。上小学了,妈妈不让孔一诺上离家很近的公立学校,却让他上了很远,而且要独立生活的私立小学。高中时,妈妈更是让孔一诺到了远离北京的陕西,就读于一所农村高中。除吃的很差外,每天还要跟着老乡干活。就像过去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样。另外母亲还给孔一诺开了“小灶”。14岁前,母亲就带着儿子去过天山,走过大草原,上过三峡……让孩子以脚去丈量奇山异水,努力把他打造成像山一样的硬朗的男子汉。

2006年孔一诺高中毕业后,母亲又送他到万里之外的美国费城读军校,他是那里唯一的中国学生。孔一诺去了后方知,那真是个“狼窝”。3月23日他开始了第一天军校生活。清晨5点30分,他还在睡梦中,突然有人抓住了他的睡衣领子将他拽落在地上,一个愤怒的声音几乎震聋了他的耳朵:“新兵蛋子!你必须在40秒钟内赶到食堂吃饭,如果迟到,拳头就会落在你的脸上!”他顾不上摔痛,穿好衣服直冲饭堂。这之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军校生活。在练习长跑时,最初连胆汁都快要吐出来。他和最强悍的学员进行“挑战极限”比赛。先是负重高速跑800米,接着攀上15米的垂直悬崖,然后在5分钟内将一辆重型卡车的轮胎从侧面翻动着快速走过50米,再在15分钟内飞快地跑完2000米。后来,考试时学员们一个个对他伸出大拇指。

就这样,由于他早期独立生活的经历,使得他适应很快,只用了3个月就达标,比一般学员提前了足足三个月。第二年2月,他被提升为上尉。9月他成为了步兵总教官、军警队长和国际部代表,属于正团级军官。

反观我们的孩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成为“六大人争宠”的对象。我们的许多父母也喜欢做“鸡妈妈”。一味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着了、累着了、饿着了、冻着了。孩子在蜜糖中成长,无衣食之忧,无世事艰辛之体验。最后成为了所谓“大学生的学历、中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心态、幼儿的受挫能力”。

上一篇:春节见闻题目作文700字下一篇:看不见的爱阅读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