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2024-05-24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精选8篇)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第1篇

金融监管与竞争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的转轨与深化,竞争民日益明显和普遍,它不仅左右着各微观金融主体的行为。而且影响到宏观金融体系的运行。为此,必需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起全新的金融监管运行机制和金融竞争政策。以及采取的金融监管的必要措施。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金融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呼。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

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的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督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衽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来说,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据金融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业务、市场的活动进行规范、限制、管理和监督的总称。

2、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金融业的重要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

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稳定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金融业的高风险性:金融业存在着许多风险,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果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以较少的酱经营较多的资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个别银行的破产很容易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而引发金融危机;(4)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存款者和银行、银行与贷款者、银行与监管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首先风险,不仅降低了金融效率,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

3、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第2篇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危机;银行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继续表现疲弱,系统性风险的各项指标依然没有好转。

这场始于美国房价暴跌的信贷危机已经触发全球经济“恶性循环”,经济增长放缓周期将进一步延长,次级贷款损失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循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原则中,流动性处于关键的地位,资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巴塞尔协议和现行的监管规定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对银行业的要求虽然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并未强调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现在,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动性风险带来的代价是惨重的。因此,中国银行业应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即使是在目前存贷比都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应做好充分准备,完善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的流动性管理工作。

一、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剧了银行业资金回收的困难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金紧缩,从而引发其对外放贷更加谨慎,贷款总量也由持续稳定的增长转为呈现出近年来首次大幅减速的趋势。据美联储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美国商业银行对国内工商业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约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放贷紧缩使得美、欧等国的进口商融资难度增加,资金周转情况比以前明显恶化,而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货款收回的风险加大。据调查,信用较好的进口商在过去交货后20~30天内会将预付款以外的货款结清,但自金融危机以来,付款周期普遍延长到了40~50天。这极大地影响了出口企业资金流动性,甚至波及国内供货商,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影响到我国银行资金的回收,加剧了资金回收的困难。

另外,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减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逐月增加,从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当月我国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中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企业尤其是对

危机的严重程度没有准确预测的企业,生产的大批产品出口无路,库存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资金回收更加困难。

(二)金融危机加大了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风险性

1.银行资产组成方面

从资产组成看,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现金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和存放同业、托收未达的现金等。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固定资产流动性最差,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贷款和证券视期限和性质而具备不同的流动性。一些针对基本客户发放的短期流动性资金贷款,虽然期限较短,但往往不具有流动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结构单一,基本没有流动性二级储备,一级储备的大部分又滞留在中央银行里,银行很难根据流动性需要,随时抽回,做自主性调剂。雪上加霜的是,金融危机导致银行的贷款回收难度加大,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银行资产期限方面

从资产期限上看,由于信贷资产占据了资产的绝大部分,该部分的资产的期限结构对商业银行的中长期流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收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方面,金融危机使企业的经营进入一个“寒冬”阶段,货款回收困难,企业在短期内都不可能筹集大量资金,而有可能靠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过冬”;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行业骤然降温,国家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支持房地产消费。结果,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并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是不断上升的。

(三)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

从理论上讲,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一种既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关系,金融市场越发达,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竞争就越激烈,对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就会越困难,但从流动性来源来讲商业银行可以更加容易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取得流动性资金来源和变现自己的流动性资产以弥补自身流动性不足。

之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远远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现在,金融危机使我国的政策制定者更加偏于谨慎,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束缚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相应对策分析

(一)透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的目的

宏观经济顺应经济形势适时的调整,是避免经济和金融市场过度波动的重要手段。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救市举措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走势和最新变化,努力应对并化解次贷危机风险和负面效应,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关键还在于及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救市和治市,包括建立平准基金或暂时以汇金公司代行平准基金职责,财政政策刺激方案,以减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冲击。银行业要及时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抓住调整的实质,以预测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走向。

例如,面对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随后面对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央行又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力度,自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也相应调整;自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调控货币供给。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双降”表明政策操作已经由“防通胀”转向“保增长”。上述降息举措无疑放松了银根,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配合全球央行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房地产等资金链紧张的行业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一货币政策的调整也预示着未来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开始,包括减税刺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如降低印花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等财政政策的出台。

(二)加强预警

针对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现状,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并及时预警:

首先,外汇管理方面。汇率变动引起的外币资产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要实时关注手持主要外汇的汇价变动情况,必要时通过调整资产组合的种类或者比率及时止损。

其次,抵押信用债券市场方面。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抵押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保持对相关风险的敏感程度,及时评估,审慎计提相应减值准备,相机抉择出售相关的抵押支持债券及资产支持债券等,最大限度维护资产安全,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再次,对国际游资的关注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对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保持警惕,关注其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冲击,主动防范信贷风险的加大,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另外,也要注意美元反弹后游资回流美元市场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降泡沫破灭的风险,合理分析和判断利率、汇率走势,为把握投资和交易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

作为银行自身,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要充分利用社会征信系统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完善贷前审查评估和贷后跟踪程序。在评估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银行系统的相关规定,避免任何“地下贷款”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比率。

2.推行资产证券化、改善资产结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业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这一要求下,资本充足率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很大问题。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在暂时不能有更好外来资本补充渠道的时候,推行资产证券化,不实为降低资产整体风险权重的有效方法,能相对提高资产充足率,同时对盘活存量资产的流动性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导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最大因素就是个人住房抵押信贷的高速增长,加上国际游资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对银行房信资产价格的潜在影响,建立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关的法律法规,稳步推行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实行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开端,也是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结构的有效方式。

但是同时我国银行业应该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注意证券化资产的质量以及杠杆比率,把资产证券化变为银行业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加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第3篇

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综述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是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具体地说, 就是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按其重要程度及实际安全需求, 分等级进行保护, 按标准进行建设, 按要求进行管理和监督, 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综合防护能力, 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现状

2.1 各主要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程度不一

电力、电信、铁路、税务等一些重要行业等级保护工作进展较快, 在进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结合各行业特点和行业的特殊安全需求制定了行业的等级保护规范或细则。相对而言, 银行、交通、文化等行业目前等级保护工作进展缓慢。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作为电力行业直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很早已经开展相关工作, 但由于公司业务与机构设置对于电力行业主业有很大区别, 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建设上只涉及公司总部, 对于各分支机构的相关工作并未开展。直到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安全指引》三个文件, 对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等级保护实施、测评、整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并明确了区域性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金融行业等级保护标准依据国家要求和行业特点, 细化、补充了大量内容, 保留国家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级要求、三级要求、四级要求项590项, 补充细化要求项193项, 新增金融行业特色要求项269项。

2.2 金融机构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认识不足

由于对信息安全的理解不够, 在对于信息安全的资金投入, 往往用于购买硬件安全设备, 认为有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产品就可以确保安全了。但是根据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中以国家等级保护要求为原则, 以金融行业特点为基础, 提出了构建“两项要求”和“两个体系”的金融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总体框架。

该框架通过技术要求与管理要求的交融以及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的互补, 从安全保障要求和安全保障方法两方面体现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基本思想。也就是说必须是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防护体系互相融合, 仅仅靠技术防护体系是无法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 管理体系是遵照“建立、实施、执行、监控、审计、保持、改进”的过程进行类似生命周期的思路形成生命环的管理方法, 而公司在这方面的认知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以为财务及管理人员为主, 而具有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的人非常少, 加强信息化人才与金融人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是推进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点。

2.3 缺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知识经验

目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采用自主定级的方法, 缺乏精确参考的标准和考量值。如果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员对等级保护的概念不明晰, 对等级保护的适用范围把握不准确, 就会导致对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不合适, 同时对于信息系统的升级或者调整导致需要重新定级备案的, 如未能及时将信息上报备案, 也将影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信息安全定级过高, 大于本单位要需要的等级, 也将导致本单位资源浪费, 降低系统运行效率, 增加日常管理负担;如定级过低, 将导致系统得不到必要安全保护, 也容易引发系统安全问题。

3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必要性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解决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的必然选择。

3.1 落实国家政策标准和要求

对信息系统实行等级保护是国家法定制度和基本国策, 是开展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办法, 是信息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对基础架构的安全一直非常重视, 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为重要章节突出, 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国家态度明确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 必须在各单位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3.2 有效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

等级保护测评的核心思想就是按照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及实际安全需求, 合理投入, 分级进行保护, 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投入到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中, 更加有效的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按照定级标准对信息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评, 根据测评结果, 有针对性的在建设整改时, 对造成信息系统高风险的漏洞和问题进行建设整改, 能有效的控制信息化建设成本, 既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3.3 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整体水平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作为对信息安全系统分级分类保护的一项国家标准, 对于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提高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 以及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信息安全设施, 可以有效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通过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和管理监督, 可以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责任, 强化管理职能, 有效落实各项安全建设和安全管理措施, 最终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整体防护能力。

摘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本文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概念入手, 结合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的必要性。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第4篇

关键词:金融改革 银行业 人才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18-02

温州作为银行机构争相抢驻的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和金融热土,缺乏高端金融人才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城商行等法人银行跨区域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众多股份制银行加大机构布局的力度,人才队伍建设明显落后于业务发展,不要说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高端金融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就连与优秀的专业金融人才与业务发展需要都有不小的距离,因而银行间的人才大战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银行发展的一根软肋。

一、温州银行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温州银行在岗员工共2045人,其中总行339人,温州地区支行1190人,四家分行516人。从人员岗位序列情况来看,营销序列899人,占全行总人数的43.96%;柜员序列548人,占26.80%;管理序列269人,占13.15%;业务支持序列251人,占12.27%;专业技术序列78人,3.82%。在学历结构方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41人,占全行总人数的6.89%;大学本科1229人,占60.10%;大学专科学历584人,占28.56%;中专及以下学历91人,占4.45%。在职称结构方面,获得高级技术职称30人,中级技术职称292人,初级技术职称1012人。

结合2011年末及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基本归纳出人才队伍的发展趋势:从岗位结构上,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为7.6人,管理队伍相对精干,效率较高;从学历结构上看,受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达到本科教育年限(假设硕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9年,本科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6年,大专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5年,大专以下代表受教育年限为12年),但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仍超过三分之一;从职称结构上看,全行近三分之二员工具备职称,但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数相对偏少;从年龄上看,全行员工平均年龄为32.73岁,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比较合理。

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复合型高级人才匮乏,人才队伍与机构发展不同步。由于温州银行是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成立初期员工整体素质起点较低,尤其是低学历、高龄员工所占比例较高,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虽然自建行以来该行每年招录数百名大学生入行,并从同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以加快员工队伍的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但在引入人员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其所能带来的业绩和社会资源,导致部分高学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因此,现阶段的人员结构仍呈现“三多三少”状态,即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操作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战略决策型、产品创新型、高级营销型及专业技术型等四类人才最为紧缺,不能适应金融业持续发展及创业创新的需求。

2.优秀人才引进乏力,从业人员跨行流动严重。近年来,该行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新闻媒体、人才交流会、招聘网站等平台,公开向社会招聘各类优秀人才,但就温州一地而言,其人才资源毕竟有限,而温州的金融机构在地域影响力、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并且囿于住房、户口、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条件,在人才引进方面渐现乏力。而且由于银行间的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并且缺乏规范性的管理规则,导致从业人员无序流动甚至是恶意跳槽现象频发。以温州银监分局对温州辖内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等11家机构的调查结果为例,2010年11家机构流出人员348人,比2009年增加124人,增幅55.36%。这反映出金融机构在“引人、用人、留人”三者之间缺乏合理的机制衔接,导致人力资本的流失。

3.职业通道不畅,后备力量薄弱。一是人才培养发展的方法比较单一,通道狭窄,缺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多样化渠道,员工晋升渠道和员工成长的职业发展空间比较狭窄,最终的上升路径都归集到行政职级一条渠道上,而行政职级岗位数量客观上受限,导致部分人才因“等不及”而另谋它途;二是缺乏系统的人才储备接续规划,人才储备不足,人力资源管理上常常处于局促被动倒逼状态,缺乏回旋余地和弹性空间,长时间持续应急、捉襟见肘,当岗位空缺时常常是现缺现招、临时上岗,既不能激励专业人员的发展,又不利于形成知识管理的文化;三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选人、用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缺乏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拔、退出机制,一定程度上阻塞了员工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四是缺乏有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实施方案,未能对员工进行机构发展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持续的引导和激励,从而对机构和个人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4.人才培训培养模式有待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亟待加强。目前,该行将人才培养方式重点放在培训上,每年分岗位、分层次组织开展员工培训,但出于对工作目标的短期需要,培训内容设计往往只满足当前需求,忽视了员工的知识更新、储备,不能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对员工的进步和提高助益不大。此外,缺乏培训需求调研和科学规范的需求分析,没有针对各类员工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没有建立普遍的培训评估、反馈机制。

三、措施和对策

1.明确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目标,编制实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通常凝聚在人力资源中,同时依靠人力资源将优势提升和传递出去。当前温州银行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前瞻性和规划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人才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为此,根据温州银行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对现有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总结,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探索建立和完善“引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形成一个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从制度上实现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

2.优化激励与考核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以“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为主要特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商业银行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最终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激励员工奋发、保障内部和谐的人力资源有效运作体系。

第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要在目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各占一定比例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上,制订更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尝试采用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手段,构建管理者和员工的自身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相联系的长期共荣激励机制。在考虑企业经营效益和承受能力、保证企业经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根据CPI的上涨情况,适当调整薪酬管理策略,增加绩效奖金、年终奖金、津贴和福利等,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研究住房补贴政策的可行性,探索在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基础上做好补充医疗保险,为广大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启动竞争性薪酬体制和差别性薪酬计划,缩小与其他同业机构员工的收入差距,以吸引外部优秀金融人才和挖掘现有行员的潜在能力,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减少金融人才的流失。

3.营造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一要科学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持续引导和激励员工成长。要引进先进单位有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协助制定分类别、分层次、分条线的各类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引领员工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明确发展方向,畅通发展渠道,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根据员工的个人追求和银行发展战略,为其设立能力不断提升的“梯级”,积极引导员工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工作经历、业务专长、性格气质等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二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要引入竞争因素,使人才竞争、竞聘成为人才选拔的过程,将选拔人才的关口前移,拓宽选拔高端人才的视野。同时,要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加大对优秀年轻员工的培养选拔力度,提高其在中高级管理人员中的比例。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健全岗位设置、聘任管理、任期考核等措施,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机制。

三要建立干部和员工退出机制。推进员工跨岗位、跨部门、跨行际有序流动,探索高中级人才和员工退出机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和退出机制,真正做到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同时推动各层级、各序列岗位人员纵横结合、有序晋升,选取一部分中高级职务岗位,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加强青年员工综合培养、中年员工职业技能扩展和提升工作,为员工提供广阔的晋升发展渠道和空间。

4.实施人才专业化发展策略,构建有层次、有梯度的人才矩阵系统。首先是在引进人员时,大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在金融人才队伍中所占的比重,针对人才队伍初级、中级人才数量充足、高端金融人才奇缺的问题,在人员引进时重点引进金融高端人才,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搞好人才梯度转移工作,高端人才领头,逐步实现中低端人才向高端人才的跨越,进一步调整高端、中级和初级层次人才结构。其次,温州银行已对个金、公司客户经理两支队伍进行分条线管理,而针对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职责分工不清的现状,为促进电子银行、国际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发展,要培养精通业务运作和技术流程的专业性人才,走“专家治行”之路。

5.实施前瞻性人才储备,建立多梯度后备人才库。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商业银行普遍实施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银行间员工流动日益频繁,而同业市场上优秀人才又相对短缺,导致大小银行均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员工跳槽问题,对经营规模较小、品牌优势欠缺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问题可能更为严重。因此,要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按人才结构和需求,设立规划期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包括高管、中层、核心专业人才等在内的后备人才培养库。同时,加大配套培训培养力度,采取选送深造、挂职锻炼、同业交流、举办读书班等多种形式,有目标有计划地加以重点培养,并将培养和使用紧密结合起来,使各类人才既有提高的机会又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形成与业务有效发展相适应的员工素质提升机制和高中级管理人员补员接续机制。

6.引入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深化培训机制改革,突破被动低效的培训模式,引入人力资本投资理念,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保障体系,强化员工的岗位发展性培训,增强培训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培训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提高温州银行人力资本的总体质量。

第一,多策并举,加强开发。一是健全培训制度和培训机制,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包括人才培训战略的制定、培训需求的拟定、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结果的考核等方面内容,从培训的运作模式的设计到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需求的调研设计、培训师资的跨单位整合、培训教材的按需开发、培训手段的网络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层层完善。二是联手高等院校组建企业大学,构建新型培训培养模式。参照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目前,温州银行与温州大学商学院联合开办的首届“温行启航班”已正式开班,在该学院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择善于学习、适应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采取与院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将该行在能力素质、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前期导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实现银行专业人才的提前培养和量身定制。

第二,借助科技,完善平台,实现传统培训与电子化培训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电子化课件后续开发进程,不断丰富完善电子化课程体系,全面增强电子化培训能力。二要研究制定在线学习与考试平台的总体框架,构建起覆盖全员、课程丰富、内外网联动、在线业余学习与考试、全程跟踪检查的电子化学习与考试平台,实施和强化员工业余自助式、积分化、激励型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IT含量、效率和质量。

第三,完善机制,加强内部培训讲师队伍建设。在行内物色选拔一批业务骨干,充实内训师队伍,邀请国内知名培训机构对内训师进行TTT培训,不断提高授课技巧和艺术;考核内训师授课效果并予以定级,提高内训师授课补贴标准,保持兼职内训师队伍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景华.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2.李良宝,胡瑗.人才资本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学术交流,2006(11)

金融行业信息建设存在问题 第5篇

2、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国内众多的银行卡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似乎需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其实,为了实现银行卡的互联互通,中国人民银行早就牵头组织各商业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以解决各银行之间的 ATM和POS机的共享问题。可是真正要实现联通的时候,各银行又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因为银行卡的联通意味着小银行可以分享到大银行的资源,大银行当然不愿意了。因此,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必须找到一种市场驱动机制来谐调各方的利益,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点。

3、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

4、网上金融企业的认证中心建设速度缓慢。目前中国各金融企业的客户很多,都是网上的潜在客户,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实现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没有统一。而外资金融企业又虎视耽耽,一旦外资进入,美国标准、日本标准将在中国大地上大行其道。分析人士认为,网上认证中心不解决,那么网上金融将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金融。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第6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知识-写作网,包过]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刮起了一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暴,而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尤其突出发展的是网络支付和网络借贷两大业务。

1、网络支付。网上的购物便捷性深受大众的欢迎,但是它的安全性问题也同样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最现实的两大问题是:作为买家,如何保证支付货款之后一定能收到购买的商品?作为卖家,如何保证发货之后一定能收到货物款项?网上购物曾经一度因为这两大现实问题而停滞不前,第三方支付的产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两大难题。第三只支付平台的工作原理,以支付宝为例,我们来进行简要的介绍:首先买家在选定想要购买的商品之后,支付货款到支付宝这一中间账户,收到货物后确认收货,这时支付宝这一中间账户才将货款打入卖家账户。经过这样的过程,买卖双方原先的顾虑都可以消除,网上购物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2、网络借贷。贷款难是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人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网络借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困境。网络借贷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将民间有放贷意愿的贷款人和有借款意愿的借款人联系起来,达到小额资金融通的目的。现存的网络借贷模式很多,主要有P2P(个人对个人)模式、债权转让模式、网络小贷模式以及第三方担保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其特点

目前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这里,我们将总结前人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做简要分析。互联网金融从字面看来就是金融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目前在我国具体来讲,主要是指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融资。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一种中介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从买家到买家的货币支付过程以及提供信息查询的服务。

在网上购物中,主要的支付方式有:一是钱包模式。买家提前将资金充值到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账户,然后在购物支付环节时直接用第三方支付账户中的资金进行支付。二是网关模式。买家提前在银行柜台开通网上银行服务,然后在购物支付环节时选择网上银行支付来完成支付过程。三是快捷支付模式。这是三种方式中最为方便的模式,买家将支付宝账户与自己的银行卡绑定,然后在购物支付环节时只需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资金的支付过程。

(二)互联网融资

互联网融资是指互联网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为资金的提供者和资金的需求者牵线搭桥,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P2P(Peer to Peer)模式,又名“人人贷”,即个人向个人借款;“小贷公司+平台”模式,即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向个人提供贷款。在概括出网络借贷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一下网络借贷的特点。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相比,互联网融资业务主要有两大特点:

1、信息搜集和处理效率更高。在云计算的保障下,通过社交网络的揭示和传播、搜索引擎的组织和标准化,最终可形成关于资金供需双方的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特别是一些个人或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在这种信息序列的保证下,资金的供需双方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成本都会大大降低。

2、业务流程更简便。通过有效分析互联网数据,互联网金融掌握了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可以快速完成对借款人的“贷前调查”(甚至可在借款人申请贷款前完成信息的搜集,并坐等借款人上门)。这将大大简化贷款业务的流程,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存款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主要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分流效应形成机制有两类,一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延迟支付功能而形成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会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有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平均每天沉淀的资金已经高达100亿元。二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预期收益率远高于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各类金融产品而形成的对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分流。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中,值得一提的是余额宝,其宣传的年收益率最高可达到4%甚至更高。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间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也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代理收付业务相较于商业银行而言,操作更加便捷,价格也更加优惠,更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代理销售的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相较于商业银行而言,其手续费更加低廉,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三)互联网金融对贷款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融资之所以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在于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威胁。虽然在信用信息未联网公开共享的情况下,互联网融资短期内难以影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但是长期内可能会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信贷模式的转变,最终形成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市场份额的威胁。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对市场的影响极其深刻,其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加快了金融业务的脱媒进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入侵可以分为两个环节:首先从商业银行业务的薄弱环节入手,然后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商业银行的其他领域。这样看来,互联网金融在今后很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其主导地位有可能发生无法预料的变动。因此,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的基础之上,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一)主导地位的巩固与加强

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安全性高、客户数量庞大的优势,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及需求研发不同的电子支付方案,将重点放在大客户群,巩固其在大客户群的主导地位。商业银行应当确保其在B2B、B2C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在这些领域,收款单位是信誉较强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商业欺诈等行为几乎不存在,一般不需要支付平台提供延迟支付,支付者和商户更关心的是支付的便捷性、时效性、安全性及现金管理等增值服务。

(二)寻求合作

商业银行应不断追求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完善自身的网上银行系统,加大与客户直接相连的力度。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将自身的服务范围扩展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最终向零售银行转型。

(三)业务的扩展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第7篇

近年来,典当行业实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服务领域涵盖动产典当、房产典当、财产权利典当等方面,以其小额、短期、简便、灵活等优势,弥补了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的不足,满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的应急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行业组织化程度低、企业经营行为有待规范等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所引发的大量资金需求,给典当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一些典当公司借着“金融创新”开展业务,实践中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以及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一些纠纷和风险。本文拟结合实务过程中的典当案例,分析典当业务“金融创新”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合同效力问题。

一、案例解析:典当业务“金融创新”被判合同无效

(一)2011年上海法院金融审判十大案例之一的典当合同纠纷案情简介 2007年11月1日,艾某与甲典当行签订《借款协议》一份,约定:艾某向甲典当行借款100万元,以现金112.40万元作抵押,抵押期限自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止;甲典当行合并上述资金用于艾某证券投资,风险艾某自负;艾某须在甲典当行开设的专用资金账户内进行运作,并且只能用于对经证监会批准交易的证券(ST股票、权证除外)进行投资运作,甲典当行对专用账户内资金运作情况进行监督;抵押期内,艾某应确保账户内资产不得低于150万元,反之,艾某须在第二个工作日中午前补足,否则甲典当行有权平仓,在补足甲典当行资金损失及利息收入后,剩余部分归还艾某;艾某须确保典当行专用账户资金100万元及收益14.40万元(出资金额的2.4%/月),合计114.40万元,到期后本金归还甲典当行,超额收益归艾某所有。当日,艾某以银行本票方式交付甲典当行112.40万元。同年11月5日,甲典当行出具当票一份给艾某,载明:当物为股票,典当金额100万元,典当期限为六个月。当票所记载的股票,并非艾某已经购买的特定股票,艾某并未向典当行交付任何股票及备案登记。甲典当行分别将艾某交付的112.40万元及其自己的100万元划入典当行证券资金账户内。

2008年1月28日,甲典当行出具收条,确认收到艾某归还本金8万元,还剩92万元未归还。与此同时,自2007年12月2日至2008年3月2日,典当行陆续出具续当凭证共四张给艾某,确认收取艾某四个月的续当综合费用共计93,504元。

系争《借款协议》签订后,协议项下证券资金账户发生了股票交易,但当该账户资金不足150万元时,甲典当行并未按约进行平仓。至2010年7月29日,资金账户内股票市值为538,575元,资金余额为31,343.03元,总资产为569,918.03元。据此,该账户资产亏损总额为1,554,082.35元。双方因资金亏损如何处理发生争执,协商未果,艾某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

1、双方于2007年11月1日签订的《借款协议》无效;

2、甲典当行归还本金1,204,000元,支付该款利息90,577.60元,并返还综合费用93,504元。原审审理中,甲典当行提出反诉,请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借款协议》及当票,艾某返还借款本金92万元,支付暂计至2010年5月5日的综合费用494,080元,并支付自2010年5月6日至判决生效日止的综合费用。

(二)裁判结果和理由

1、裁判结果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9月22日作出(2011)沪一中民六(商)终字第115号终审民事判决:艾某与甲典当行签订的《借款协议》无效;甲典当行应返还艾某已付综合费用93,504元和已还本金8万元;甲典当行返还艾某346,958.82元;驳回艾某的其他诉讼请求;驳回甲典当行的反诉请求。

2、裁判理由

法院认为,甲典当行出借款项供艾某在其股票账户内从事证券投资,该行为已超出了其特许经营的范围,故甲典当行与艾某之间所订立的《借款协议》应属无效。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双方对合同无效均有过错的,应对损失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甲典当行与艾某对讼争协议项下股票交易损失均负有过错,应各半承担损失,艾某应承担亏损为777,041.18元。甲典当行另应返还艾某综合费93,504元及艾某之前已还本金8万元,据此,甲典当行还应当向艾某返还346,958.82元。

(三)法院公布的裁判标准

本案系一起由典当行的“创新”业务而引致的纠纷,该“创新”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典当行业的一些不规范经营的情况,本案的裁判确定了特定的金融“创新”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由于个案的示范效应,对典当行业的类似业务行为具有启示作用。本案裁判后上海高院以该案作为2011年上海法院金融审判十大案例公布,并表明了了在审理类似纠纷中的判断标准,具体如下:

一是明确了典当法律关系合法成立的司法认定标准,即合法的典当关系除须有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外,出当的标的物、当户交付当物、典当行开立当票以及出借资金等均须合法合规。如双方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不符合典当合同的特征及构成要件,则不应认定为典当合同。

二是明确了典当公司经营行为法律效力的司法审查标准,典当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典当公司所有的营业行为均须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任何超越经营范围的营业行为,即使冠以典当名称,也应认定无效。

三是合理确定了无效融资协议的责任承担及损失分配。在过错分担问题上,法院除了以较高要求考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经营者的过错程度外,也注意到了接受金融服务的交易相对方的主观过错,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决双方各半承担投资损失。

二、典当业务“金融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合同效力问题

对典当合同的效力的认定,关系到典当企业从事典当业务的风险控制和收益保障,是典当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法律风险,因此,典当企业应当重视该问题,并针对此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合规风险的发生。现对典当合同的效力认定的相关重要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一)典当合同关系有效的标准

典当合同的效力认定是指认定典当法律关系成立并有效,通常是通过考察典当法律特征是否具备来判断。通常认为,典当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双方是否签有当票、相关费用是否按约定利息收取、是否包括综合费率的收取、当户交付当物、抵押物进行登记等,必须按照典当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到合法合规。典当法律关系实质上包含两个法律关系,一个是典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另一个是典当双方的担保关系,典当的设立仅需要主债权的存在为条件,而且以当物是否存在和合法有效为前提,即质押完成交付、抵押完成登记,只有上述条件成就,借款关系才能形成实践中的典当关系,这是典当关系区别于一般的物之担保借款的关键所在。根据上述标准,凡是符合典当法律关系特征的典当业务合同,均可认定为典当合同关系。

(二)应当认定为企业资金拆借或者民间借贷的情况 典当企业在业务过程中所签订的出借资金的合同,除了符合法律规定成立典当合同关系之外,典当企业为了金融创新的需要,签订了借款合同,成立了不完全具备典当法律关系特征的合同,如未约定交付质物、未约定办理抵押登记,这些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这是目前关于典当业务需要探讨和明确的问题。在本文提及的上海法院发布的典当案件裁判的标准中认为:典当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典当公司所有的营业行为均须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任何超越经营范围的营业行为,即使冠以典当名称,也应认定无效。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理由如下:

1、法律并未规定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一概无效

(1)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典当企业从事动产抵押等不完全符合典当管理办法的借款行为,虽然在形式上违反了《典当管理办法》关于典当合同的规定,但因《典当管理办法》性质上属于部门规章,并非法律或行政法规,且动产抵押等借款行为在性质上与典当业的其他三种经营方式仅有形式区别,或者仅仅是欠缺一些典当合同法律关系必要的特征,但是最起码借款合同关系是存在的,应认定相关典当合同不应认定无效。而应当认定为企业资金拆借或者民间借贷行为加以调整。

(2)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该条的本意是,没有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业务资质的企业从事限制经营、特许经营,或者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业务,为该业务所订立的合同无效。并非规定拥有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业务资质的企业,所从事的除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外的其他非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禁止经营的业务所订立的合同全部无效。因此,典当企业超越经营范围从事动产抵押等不完全符合典当管理办法的借款行为,虽然超越了经营范围,但是并不因典当业务是特许经营业务,而认为典当企业所从事的其他业务全部无效。只要没有合同法所规定的其他合同无效的情况,那么,合同就是有效的。

2、目前的金融市场改革的要求和法院审判的政策导向

(1)金融市场改革迫切要求,法院在审理涉及非传统金融机构的民商事案件过程中,要从增加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目的出发,立足于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的基本原则,同时强化司法裁判的规制职能,促进非传统金融机构规范合法经营,规范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明确裁判思路,畅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中小微企业是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改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在传统金融机制框架下,难以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覆盖。各地法院在审理非传统金融服务机构涉诉案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金融行业队伍建设论文 第8篇

一、金融行业的发展对金融投资实践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把握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注重向多元化和复合化发展,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兼备,这些特征不仅对高校金融专业的理论教育提出挑战,在实践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金融信息化和信息化金融的发展要求提高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信息化”含量

随着大数据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金融业信息化正经历着向信息化金融的转变。一方面,金融体系利用其在软硬件和数据占有与处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自身原有的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及支付结算模式,使交易更透明、服务更快捷,运营成本更低。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各类机构包括电商、移动运营商、IT企业纷纷进入信息化金融领域,创新活动层出不穷,金融领域正经历着信息化时代的变革。

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亟需大量兼具较强的金融业务能力和信息数据处理与挖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高校的现代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和挑战。在实践教学上,如何在原有的金融实践教学中糅合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统计挖掘与分析技术,实现多个学科互相融合,提高实践教学的“信息化”含量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数量化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投资实践教学中强调定量分析和量化交易

随着我国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的发展,相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启动,量化交易在国内不再是“纸上谈兵”,这方面的金融人才需求日益凸显。投行和基金公司尤其是对冲基金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类岗位都急需数量分析人才。从目前来看,国内的数量分析人才培养机制还不是很完备,该类人才极其稀缺。数量分析领域同样需要多学科复合的高端人才,需要既有金融学知识又懂得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编程建模等,既经过严格的数理训练,拥有严密的理工思维,又有丰富的金融底蕴基础。在金融投资实践教学中,将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方法引入到金融领域,强化定量分析、金融建模,借助数量分析工具开展量化投资,并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三)金融微观化发展要求金融投资实践教学重视微观应用

由于金融的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近年来金融从宏观分析越多的转向微观方面对金融行为进行研究,包括各个微观主体的投融资活动、对各类资产形态的选择及定价等,金融微观化趋势明显。同时,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各个金融机构需根据多元的客户需求,不断开发和营销差别化的金融产品。因此,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在进行宏观金融分析的基础上,现代金融人才还同时要求具备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微观金融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因而在实践教学中合理设置宏、微观金融实践课程,通过建立不同实践课程群,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感,以满足微观金融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金融国际化要求金融投资实践教学具有国际视野

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仍在推进,金融机构的经营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联动性不断增强,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速度明显加快,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任何一国都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中独善其身。经济金融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的国际化,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高层次的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在实践教学上,应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既能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知晓国际金融交易规则和惯例,包括外汇投资、各国投融资规则和国际支付结算等,以满足金融机构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新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金融投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金融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离开实践的金融投资学就是空洞抽象的理论。过去,我国的高校金融投资教育中普遍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弱化。20世纪90年代后,各高校开始重视金融投资的实践教学,多以建立实时行情模拟实验室的方法对其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随着金融行业的信息化、数量化、微观化和国际化发展,目前的金融实践教学仍然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具体讲,目前我国高校金融投资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不科学

金融行业的信息化、数量化、微观化和国际化需要高层次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但金融投资的实践教学课程往往零散地分布于不同的理论课程之中,这导致不同课程间的无法形成融合和渗透,例如计算机信息学与金融学分离,营销学与金融学分离,数量统计学与金融学分离等,没有形成完整的金融投资实践教学体系和知识模块,不利于跨学科、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上,大多数金融投资专业开设的实验课以操作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而应用型、设计型实验较少,因此无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也无法挖掘部分具有“天赋”的学生的创造性;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开创性和前沿性;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料较少,包括实践教材,实践教学参考书,实践教学课件等;在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上不够灵活,例如模拟的证券和外汇交易,教学时间和开盘时间往往不够契合,使得学生不能身临其境,降低模拟的效果。另外,实践教学中的专业实习环节往往安排在大四,学生疲于应付求职、考研和毕业论文,再加上实践课程考核管理体系不够严格,使得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二)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师资不能满足需求

“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使得高校金融投资的实践教学难以跟得上金融信息化、数量化、微观化和国际化对人才素质需求的步伐。金融行业的薪酬在我国长期占据首位,很少有行业中的优秀人才转投教育行业。高校中的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位和渊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战地经验,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的路径,课堂教学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考核体系和职称晋升以理论教学和科研指标为主,教师更注重学历的提升和论文的发表,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辅助地位,教师也缺乏到金融行业中锻炼自己的激励机制。总之,优秀师资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

(三)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设施和实习基地不健全

金融投资的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涵盖范围广,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领域,且要求数据行情与市场实时同步,因此对高校的实验室场地、实验设备和网络的硬件要求高,教学平台的交易软件、金融数据库等需要不断维护和更新。然而,各高校的经费投入有限,教学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由于未购买国外金融市场行情数据库使得外汇模拟交易受到制约;需付费的金融数据库不开放限制了学生查找数据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一些新兴的金融产品例如期权、量化交易尚未体现在交易平台软件中等。另外,各高校重实验室的规模扩张,轻维护,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设备的损坏和故障,经常出现网络阻塞,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金融机构有其特殊性,基于对金融业务安全性、保密性以及对自身形象等因素的考虑,难以接收大规模的毕业生实习,能够满足高校实践教学的金融机构非常少。尽管各高校与某些金融机构签订了建立实习基地的文件并挂牌,但金融机构至多也就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或职业道德培训,缺乏更深入的学习和体验。高校的实践教学设施和资源都跟不上金融行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校金融投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金融投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适应金融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须将校内的教学与校外金融行业的需求实际结合,构建和实施能与就业岗位有效对接、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投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多元、立体化的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构建多元、立体化的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实践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和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在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上,以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为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第二步为专业综合技能培养,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锻炼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金融统计与计量,金融信息学等;第三步为拓展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如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方案设计,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方案设计等;适当开展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引入前沿学科内容如量化投资,设计某些程序化交易,风险管理参数的模拟等(图3-1)。

在知识内容上强调信息化、数理化、多学科交叉综合化,可进行课程模块化分群。例如证券、期货和外汇交易的模拟软件并不相同,但投资所依据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如K线分析、趋势分析等是相同的,可将其视为一个模块群。根据金融业的实际需求,除了证券交易模块群外,还可设立金融营销策划及谈判模块群、金融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群、量化交易模块群等。各个模块群的分类应着重培养一种或几种实验技能,对应一门或几门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未来的就业方向等情况,提供差别化的教学模块群。鼓励学生据此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赛或金融行业相关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技能或职业资格考试,例如证券和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金融英语证书考试等,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其次,充分利用金融投资实践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在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全天候的、开放式的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例如,证券投资交易网络学习平台提供证券、期货和外汇市场实时行情的链接,各种金融数据库和相关的计量软件。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立小组,开设账号,开展模拟交易大赛,帮助学生培养止损及风险防控意识。在考虑班级整体盈亏水平或实时行情状况下对模拟业绩进行校准,并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学生可以上传课程实验报告,发起提问或讨论,邀请老师参与或回答,指导教师则通过网络进行批改并反馈。同时,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各种实验学习资源包括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项目、教学课件、软件操作手册、常用金融投资术语、参考书推荐以及投资者类型及风险偏好测试问卷等,随时供学生课后复习或自学。

最后,建立严格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考核,考核指标包括实践纪律和态度、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和操作的规范性等;二是对教师的考核,引导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教师实践教学的评估、督导与检查力度,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大赛、实践课程教案设计大赛等。

(二)提高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

指导教师需要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不断追踪金融发展的学科前沿知识,还需开发设计新的实践项目,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金融投资实践教学的效果。师资水平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第二,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业务进修培训,鼓励指导教师参加金融投资相关的职业资格类考试并且提供激励机制;第四,加强高校与金融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聘请校外专家定期设立讲座对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与其他院校和同行的交流学习;第四,定期组织金融实践教学探讨,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最后,增强实践教学在教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分量,激励实践指导老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三)加大资源投入是提升金融投资实践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

金融投资的实践教学需要有相应的配套资源为之服务,不仅要加强硬件投入,在软件、数据库资源等方面应尤其重视,包括模拟交易软件、行情信息库、金融专业数据库和统计计量分析软件如R语言、SAS等。软件和数据库的采购要注重专业性需求兼顾通用性,提高使用效率,加强与软件开发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及时更新和维护。同时,将各项教学科研及管理需求反馈给软件开发企业,共同开发出灵活方便的、贴合实际市场的金融投资教学平台软件。加大对专业的实验管理人员的配备,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改善实验室的环境。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相关教材等。实践教学材料要具有超前性,能反映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动态,即立足国内市场,又放眼全球投资市场,做到理论实践化和实践教学理论化。

总之,高校的金融投资实践教学应适应金融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根本需求,将校内理论和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实际相结合,探索校内实践与金融行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的方式方法,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注释

1[1]邓幼强,吴静.金融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续志学.关于高等院校建立虚拟实践教学实验室网络平台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6).

3[3]刘泽良.发挥虚拟实验室建设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

4[4]刘大鹏.金融实验室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经济师,2011,(2).

5[5]廖霄梅,甘平.基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地方本科院校金融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建设[J].教育探索,2010,(11).

6[6]廖霄梅.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训内容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12).

7[7]周艳军,张启俭,齐平,等.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

上一篇:镜中小人的一封信五年级作文下一篇:监控工程施工分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