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

2024-07-29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精选5篇)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 第1篇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小编为你整理了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太宰嚭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夫差不听。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着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吕氏春秋》

二、翻译:

吴王夫差要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说:“不行。齐国与吴国,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即使我们得到齐国的土地也不能与齐人相处,得到齐国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役使。而吴国与越国接壤,道路相连,习俗一致,言语相通。我们得到越国的土地就能够与越人相处,得到越国的百姓就能够役使。越国对于我国是如此。吴国与越国势不两立,越国对于吴国如同心腹之疾,虽然没有发作,但它造成的伤害深重而且处于体内。而齐国对于吴国只是癣疥之疾,不愁治不好,况且也没什么妨害。如今舍弃越国而去讨伐齐国,这就像是担心虎患却去猎杀野猪一样,虽然打胜,但也不能除去后患。”太宰嚭说:“不能听信伍子胥的话。君王您的命令之所以在中原行不通,是因为齐、晋两国的原因。君主如果进攻齐国并战胜它,然后移兵直压晋国边境,晋国一定会俯首听命。这是君王一举而收服两个国家啊!这样,君王的命令一定会在中原各国得到推行。”夫差不听从伍子胥的话,而采用了太宰嚭的计谋。

伍子胥说:“上天想要灭亡吴国的话,就让君主打胜仗吧;上天不想灭亡吴国的话,就让君主打败仗。”夫差不听。伍子胥提起衣服,大步从朝廷中走了出去,说:“唉!吴国的朝堂一定会成为废墟了!”夫差兴兵伐齐,与齐军在艾陵交战,把齐军打得大败。回来以后就要杀伍子胥。伍子胥说:“我怎么才能留下一只眼睛看越军攻入吴国呢?”说完就自杀了。夫差把他的尸体扔到江里,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国都的东门,然后说:“你不会看到越军侵入吴国的!”过了几年,越人攻破了吴国的国都,夷平了吴国的宗庙,夫差本人也被活捉。夫差临死时说:“死人如果有知的话,我有什么脸面在地下见伍子胥呢!”于是以巾盖脸自杀了。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 第2篇

《谏逐客书》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谏逐客书》翻译/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谏逐客书》注释

(1)“由余”,亦作“繇余”,戎王的臣子,是晋人的后裔。穆公屡次使人设法招致他归秦,以客礼待之。入秦后,受到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西南、甘肃东部、宁夏南部一带。

(2)“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被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出,用上大夫,故称“五羖大夫”。是辅佐秦穆公称霸的重臣。“宛”(yuān),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南阳市。

(3)“蹇(jiǎn)叔”,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百里奚对穆公说:“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宋”,国名,或称“商”、“殷”,子姓,始封君为商纣王庶兄微子启,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将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微子启,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约有今河南东南部及所邻山东、江苏、安徽接界之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大臣剔成肸(即司城子罕)逐杀宋桓侯,戴氏代宋。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4)“邳豹”,晋国大夫邳郑之子,邳郑被晋惠公杀死后,邳豹投奔秦国,秦穆公任为大夫。“公孙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晋”,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成王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陕西翼城县西),约有今山西西南部之地。春秋时,晋献公迁都于绛,亦称“翼”(今山西翼城县东南),陆续攻灭周围小国;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晋景公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亦称“新绛”,兼并赤狄,疆域扩展到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春秋后期,公室衰微,六卿强大。战国初,被执政的韩、赵、魏三家所瓜分。公元前369年,最后一位国君晋桓公被废为庶人,国灭祀绝。

(5)“产”,生,出生。“并”,吞并。

(6)“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秦本纪》云秦缪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里的“二十”当是约数。

(7)“孝公”,即秦孝公。“商鞅”,卫国公族,氏公孙,亦称公孙鞅,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公叔座死后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长、大良造,因功封于商(今山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称商君。于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奠定秦国富强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被车裂身死。

(8)“殷”,多,众多。“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

(9)“魏”,国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晋国大夫毕万后裔,于公元前403年与韩景侯、赵烈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内政,成为强国。梁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因亦称”梁”。后国势衰败,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获楚、魏之师”,指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诱杀魏军主将公子昂,大败魏军。同年又与楚战,战况不详,据此,当也是秦军获胜。

(10)“惠王”,即秦惠王,名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于公元前325年称王。“张仪”,魏人,秦惠王时数次任秦相,鼓吹“连横”,游说各国诸侯事奉秦国,辅佐秦惠文君称王,封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入魏为相。于公元前310年去世。此句以下诸事,并非都是张仪之计,因为张仪曾经作为宰相,就把功劳归功到他身上了。

(11)“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王在此设三川郡。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取得韩三川全郡,重设三川郡。

(12)“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战国中期建都于巴(今四川重庆节)。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攻灭巴国,在其地设置巴郡。“蜀”,国名,周武王时曾参加灭商的盟会,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区。战国中期建都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灭蜀,在其地设置蜀郡。

(13)“上郡”,郡名,本来是楚地,在现在的陕西的榆林。魏文侯时置,辖境有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县、延安市一带。公元前328年魏割上郡十五县给秦,前312年又将整个上郡献秦。秦国于公元前304年于此设置上郡。

(14)“汉中”,郡名,在现在的陕西汉中。楚怀王时置,辖境有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的汉水流域。公元前312年,被秦将魏章领兵攻取,秦于此重置汉中郡。

(15)“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区。

(16)“鄢”,音yān,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

(17)“成皋”,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地势险要,是著名的军事重地。春秋时属郑国称虎牢,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属韩,公元前249年被秦军攻取。

(18)“六国”,韩、魏、燕、赵、齐、楚。“施”,音yì,蔓延,延续。

(19)“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侧或则,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范雎jū”,一作“范且”,亦称范叔,魏人,入秦后改名张禄,受到秦昭王信任,为秦相,对内力主废除外戚专权,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封于应(今河南宝丰县西南),亦称应侯,死于公元前255年。

(20)“穰”,音ráng。“穰侯”,即魏冉,楚人后裔,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秦武王去世,拥立秦昭王,任将军,多次为相,受封于穰(今河南邓县),故称穰侯,后又加封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因秦昭王听用范雎之言,被免去相职,终老于陶。

(21)“华阳”,即华阳君芈戎,楚昭王母宣太后之同父弟,曾任将军等职,与魏冉同掌国政,先受封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县北),故称华阳君,后封于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故又称新城君。公元前266年,与魏冉同被免职遣归封地。

(22)“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23)“向使”,假使,倘若。“内”,同“纳”,接纳。

(24)“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致”,求得,收罗。“昆山”,即昆仑山。

(25)“随、和之宝”,即所谓“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来得的美玉。

(26)“明月”,宝珠名。

(27)“太阿(ē)”,亦称“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28)“纤离”,骏马名。

(29)“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

(30)“鼍”(tuó)亦称扬子鳄,俗称猪婆龙,皮可蒙鼓。

(31)“说”,通“悦”,喜悦,喜爱。

(32)“犀象之器”,指用犀**和象牙制成的器具。

(33)“郑”,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宣王弟友,公元前806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春秋时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有今河南中部之地,公元的375年被韩国所灭。“卫”,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初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县),有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之地。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所灭。“郑、卫之女”,此时郑、卫已亡,当指郑、卫故地的女子。“后宫”,嫔妃所居的宫室,也可用作嫔妃的代称。

(34)“駃騠”,音jué tí,骏马名。“外厩(jiù)”,宫外的马圈。

(35)“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此指长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产金、锡著名。

(36)“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青,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产丹青矿石出名。“采”,彩色,彩绘。

(37)“下陈”,殿堂下陈放礼器、站立傧从的地方。“充下陈”,此泛指将财物、美女充买府库后宫。

(38)“宛”,宛转,缠绕。”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

(39)“傅”,附着,镶嵌。“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音er,耳饰。

(40)“阿”,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以“阿”为地名,指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

(41)“缟”,音gǎo,未经染色的绢。

(42)“随俗雅化”,随合时俗而雅致不凡。“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窈窕”,音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赵”,国名,始封君赵烈侯,系晋国大夫赵衰后裔,于公元前403年与魏文侯、韩景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公元前三八六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公元前二二二年被秦国所灭。古人多以燕、赵为出美女之地。

(43)“瓮”,音wèng,陶制的容器,古人用米打水。“缶”,音fǒu,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瓮、缶作为打击乐器。“搏”,击打,拍打。“髀”,音bì,大腿。“搏髀”,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乐唱歌的节奏。

(44)“《郑》”,指郑国故地的音乐。“《卫》”,指卫国故地的音乐。“《桑间》”,桑间为卫国濮水边上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南,有男女聚会唱歌的风俗。此指桑间的音乐,即本书《乐书》的“桑间濮上之音”。“《昭》”,通“韶”,《史记集解》引徐广曰:“昭,一作‘韶’。”歌颂虞舜的舞乐。”《虞》”,按《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引南化本、枫山本、三条本等作“护”,当为歌颂商汤的舞乐。“《武》”,歌颂周武王的舞乐。“《象》”,歌颂周文王的舞乐。

(45)“太山”,即泰山。“让”,辞让,拒绝。

(46)“择”,舍弃,抛弃。细流,小水。

(47)“却”,推却,拒绝。

(48)“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49)“黔首”,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此泛指百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资”,资助,供给。

(50)“业”,从业,从事,事奉。

(51)“赍”(jī)送,送给。这句是说,把武器粮食供给寇盗。

(52)“益”,增益,增多。“雠”,通“仇”,仇敌。减少该国的人口而增加敌国的人力。

文言文翻译刍议 第3篇

文言文的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所谓直译, 就是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 译出原来的用词造句的特点, 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甚至原来的表达方式也要保留, 直译的好处是忠于原文。不足之处是, 有时译文难懂, 语言不够通顺。所谓意译, 则是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 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比较大的表达方式。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 译文符合原文的语言表达习惯, 通顺、流畅、易懂。其不足之处是, 有时不能字字落实。翻译文言文采用哪一种方式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忠于原文, 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歪曲, 不遗漏, 不增加;所谓“达”就是做到通顺, 译文要明白晓畅,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 无语病;所谓“雅”, 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 文笔优美, 富有表现力, 充分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从高考考查的题目来看, 重在“信”。即重点在字、词、句的落实上, 也就是要对句中每一个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 都能作出准确的翻译, 同时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语气。因此, 在这三个要求之中, “信”是最基本的。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是“留、对、删、补、换、调、变”。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年号、国号、职称、人名、地名、物名等, 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的“庆历四年”则不用翻译;“沛公军霸上”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中的“沛公”和“霸上”也不用翻译。

“对”, 就是对译。按照原文的数字、词序和句式, 逐字逐句地翻译。例如:“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蒲松龄《狼》) 对译为:咬断了它的喉咙, 吃光了它的肉, 才离开。

“删”, 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翻译为: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气助词, 不用翻译。

“补”, 就是“增补”。下面几种情况需要增补: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语句, 要加括号。例如:

1.不违农时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

2.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 (您) 估计我回到军营的时候, 您才进去。

3.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 (史记·鸿门宴》) 译文:樊哙说:“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张良说, “ (现在的情况) 非常危急。”

“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汉语替代古代词汇。如:“吾、余、”等换成“我”, “尔、汝”等换成“你”。如:“岁征民间” (蒲松龄《促织》) , “岁”换成“年”。

“调”, 就是调整。把一些特殊的句式调整过来, 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而这些特殊的句式大部分是倒装句。倒装句有:主谓倒置, 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后置, 定语后置。例如;

l.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译文:你笨得太厉害了!

2.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 不解决疑难问题。

3.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苟况《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 可它的颜色比蓼蓝还青。

4.求人可使报秦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找一个可以出使到秦国去回复秦国的人。

“变”就是变通。在基于原文的基础上, 灵活地翻译有关文字。例如:波澜不惊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 (湖面) 风平浪静。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材料都出自课外, 给广大考生阅读带来很大的麻烦, 有时无迹可寻, 无从下手。但是, 只要我们遵循文言文的规律, 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 翻译文言文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步骤:

一、注意补充省略成分。

文言文里省略的成分很多, 有省略主语的, 有省略谓语的, 有省略宾语的……翻译时, 要注意补出来。这方面的例子已在前文的“翻译的具体方法”之“补”中作过论述, 在此不再赘述。

二、注意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常有变式句出现, 主要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翻译时要调整好语序, 才能便于翻译, 否则译文颠三倒四, 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变式句的具体例子, 已在翻译的具体方法之“调”中作过论述, 在此不再赘述。

三、注意活用现象。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 这就是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把握住词语的含义。例如:

1. 项伯杀人, 臣活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项伯杀了人, 我使他活了下来。 (活:使……活, 动词的使动用法)

2.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如今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尊:使……的地位尊贵,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先击败秦军攻入咸阳的, 让他做王。 (王:使……为王, 让……做王, 名词的使动用法)

4. 渔人甚异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文:打鱼的人认为其很奇怪。 (异:认为……奇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

译文:他懂得的道理远比我早, 我跟随他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 (师:把……当作老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

6. 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 让子婴做国相。 (王:为王, 名词活用动词)

7. 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众位大臣官吏百姓, 能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 受上等奖赏。 (面:当面, 名词作状语)

四、注意抓关键词。

文言文里往往因为个别的词而影响了全句的理解, 这个词就是关键词。阅读时应联系语境, 重点突破。

例文:

夫王道者, 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 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 何哉?其所施者, 未足以无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 而无取天下之心, 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 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勾践欲赦之, 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 牟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 高市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 急击勿失。”此二人者, 以为区区之仁义, 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翻译:

1. 大用则王, 小用则亡。

2. 项籍之解而东, 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题1中的关键词语“王”和“亡”。王, 名词活用动词, 可译为“称王”:亡, 身亡。译文:用在大处就可称王, 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题2中关键词“解”和“东”。解, 突破重围;东, 名词活用动词, 向东而去。译文: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后向东败逃的时候, 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谏吴王书文言文翻译 第4篇

昔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笮之塞,东当六国之从。六国乘信陵之籍, 明苏秦之约,厉荆轲之威,并力一心以备秦。然秦卒禽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今汉据全秦之地,兼六国之众,修戎狄之义,而南朝羌笮,此其与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今夫谗谀之臣为大王计者,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以为吴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夫举吴兵以訾于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天下闻吴率失职诸侯,愿责先帝之遗约,今汉亲诛其三公,以谢前过,是大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汤武也。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富实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军行数千里不绝于郊,其珍怪不如山东之府。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脩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此臣之所为大王乐也。

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不然,汉知吴有吞天下之心,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袭大王之都;鲁东海绝吴之饟道;梁王饰车骑,习战射,积粟固守,以逼荥阳,待吴之饥。大王虽欲反都,亦不得已。夫三淮南之计不负其约,齐王杀身以灭其迹,四国不得出兵其郡,赵囚邯郸,此不可掩,亦已明矣。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张韩将北地,弓高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太息,臣窃哀之。愿大王熟察焉!

专升本文言文翻译之《谏逐客书》 第5篇

原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

翻译:臣听说一些官吏建议您驱逐所有的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

原文:昔缪公求士[3],西取由余于戎[4],东得百里奚于宛[5],迎蹇叔于宋[6],求丕豹、公孙支于晋[7]。

翻译: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面从戎国聘请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求来了丕豹和公孙支。

原文: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8],遂霸西戎。

翻译:这五位贤士,都不生长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来个诸侯国,结果在西戎称霸。

原文:孝公用商鞅之法[9],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乐于为国效力),诸侯亲服,获(俘获,战胜的意思)楚、魏之师,举(攻克,占领)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

翻译:秦孝公采用了卫国人商鞅制定的法令,改变了民间的风俗,人民因此而殷实兴盛,国家因此而富强,百姓愿意为国家效命,诸侯也亲近顺服,俘获了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攻取了上千里的土地,国家至今太平强盛。

原文:惠王用张仪之计[10],拔三川之地[11],西并巴、蜀[12],北收上郡[13],南取汉中[14],包九夷[15],制鄢、郢[16],东据成皋之险[17],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18],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19]。

翻译:秦惠王采用了魏人张仪的计策,攻占了三川的土地,西面吞并了巴、蜀,北面收得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楚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区域,控制了鄢城、郢都,东面占据了成皋这个险要的关口,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拆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来侍奉秦国,当初所建立的功业一直延续到现在。

原文: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20],强公室,杜私门[21],蚕食(形容像蚕食桑叶一样,逐步攻取各诸侯国领土。蚕,名词活用为状语)诸侯,使秦成帝业。

翻译:秦昭王得到了魏人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增强了王室的力量,杜绝了豪门贵族的私情,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步吞并了诸候,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

原文: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翻译: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的力量才成就了功业。

原文:由此观之,客何负(辜负,对不起)于秦哉? 翻译: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

原文: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22],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翻译:如果这四位君主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那就将使国家失去了富庶的物质基础,秦国也就没有了强大的名声了。第二段

原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3],有随、和之宝[24],垂明月之珠(夜明宝珠),服太阿之剑[25],乘纤离之马[26],建翠凤之旗[27],树灵鼍之鼓[28]。

翻译:现在,陛下您得到了昆仑山出产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壁这样的珍宝,垂挂着亮如明月的珍珠,佩带着太阿宝剑,骑坐着纤离骏马,竖立着翠羽编成的凤形装饰物的旗帜,设置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

原文: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

翻译:这几种宝物,没有一种是秦国出产的,可是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29],犀象(犀:犀牛角。象:象牙)之器,不为玩好[30],郑、卫之女,不充后宫[31],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32],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33]。

翻译: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的话,那么,夜间能发光的璧玉就不能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和卫国的美女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种宝马良驹就不可能挤满外边的马棚,江南所出产的金器锡器就不会被使用,西蜀出产的丹青就不会作为绘画的颜料了。

原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34]、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35]、傅玑之珥[36]、阿缟之衣[37]、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38]、佳冶窈窕(姣好艳丽,体态优美)赵女不立于侧也。

翻译:所以,凡用来装饰后宫的、充作姬妾的、使人心意和耳目感到愉悦的东西,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地出产的珍珠做成的发簪,镶嵌着珠玑的耳环,用东阿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装饰品就不会敬献到您的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善于打扮自己的容貌艳丽、身材苗条的赵国的美女就不会站立在您的身旁了。

原文:夫击瓮叩缶[39]、弹筝搏髀[40],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翻译:那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歌唱,使耳朵感到快乐的,这是真正的秦国的音乐;

原文:郑、卫、桑间[41],韶虞、武象者[42],异国之乐也。翻译:而郑、卫、桑间、韶虞、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

原文: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翻译:现在您放弃敲击瓦盆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废弃掉弹筝而要演奏韶虞的歌曲,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原文:快意当前,适观(适于观赏)而已矣。

翻译:无非是把使人心意感到快乐的东西摆在面前,总是选取最适于观赏的东西罢了。

原文: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翻译:现在录用人才却不是这样,不问贤能与否,也不管他的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一概不用,来秦国做客卿的就一律加以驱逐。原文: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翻译:这样看来,您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美玉,而所轻视的是人才。

原文:此非所以跨(凌驾,喻统一)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翻译: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控制诸候的方略呀。

第三段

原文: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翻译:我听说土地广阔的,生产的粮食就会很多;国家强大的,人口就众多;武器精良的,士卒就勇敢。

原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43],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选择,这里是舍弃的意思)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翻译:因此泰山不拒绝细小的沙土,所以才能成就了它的高大;大河大海不排斥细小的水流,所以才能成就了它现在的深广;做君王的不拒绝众多的百姓,对于民众一视同仁,所以才能使他的德行显明于天下。

原文: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44],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45]。翻译:所以,土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一年四季都充满美好,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原文: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46],却宾客以业诸侯[47],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48]。

翻译: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把他们送去资助敌对的国家;拒绝所有外来的客卿,让他们为各诸侯国成就功业;使得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来,止住脚步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给敌人兵器,送给盗贼粮食”的做法啊。

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翻译: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值得珍爱的很多;贤士不生长在秦国,可愿意效忠秦国的很多。

原文: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49],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翻译:现在,您要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本国的百姓而增加仇敌的力量,在内部自己削弱自己,在外部又与诸侯结下仇怨,要想让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注解】

[1]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书,又称“上书”,是用来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或主张的一种陈述性的文书。《文心雕龙•章表》说:“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主,皆称上书。”《颜氏家训•省事篇》说:“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原其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也;讦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利害,对策之任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之俦也。”可见,“书”这种文体是上行文书,写作对象是国君,内容则是针对时政,陈述己见。客:即客卿,是指外国来秦担任秦国公职之人。[2] 李斯:(前?~ 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曾同韩非一道师从著名思想家荀况学“帝王之术”,于公元前247年由楚入秦,受到秦王器重,拜为客卿,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秦始皇采纳他的主张定郡县之制,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下禁书令。秦二世时,被郎中令赵高以“谋反”罪诬陷入狱,后被腰斩于咸阳市。李斯的文章保留至今的均收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共有3篇:《谏逐客书》、《论督责书》和《狱中上秦二世书》。

[3] 缪公: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君主,公元前657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缪:同“穆”。

[4]由余:春秋时晋国人,流亡入戎,奉戎国命出使秦国。秦穆公用计离间由余与戎王,并收他为谋臣。后由余帮助秦消灭十二戎国,拓地千里。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

[5] 百里奚:春秋时楚国人,曾任虞国大夫。晋灭虞后,作为晋献公女儿陪嫁的奴仆入秦。后逃到楚国,被俘。秦穆公听说他贤能,用五张黑羊皮(当时赎一名奴仆的物品)将其赎回,并任用为相,后人又称之为五

大夫。宛:楚邑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6] 蹇(jiǎn简)叔:春秋时秦国岐(今陕西岐山东北)人,寓居宋国,为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以厚礼聘蹇叔入秦,任为上大夫。

[7] 丕豹:春秋时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晋惠公杀了他的父亲,丕豹逃到秦国。穆公任他为大将攻晋,打下八城,并生俘晋惠公。公孙支:春秋时秦国岐人,字子桑,寓居于晋。秦穆公聘其为谋士,任大夫。

[8] 并:吞并,兼并。二十:泛指我国西部的诸多小国。

[9] 孝公: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君主,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在位。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名鞅,因秦封他于商,故名。任秦相十年,先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10] 惠王:秦惠文王,战国时秦国君主,公元前337年至公元前331年在位。张仪:战国时魏国人,惠文王任之为秦相,他用连横之计破坏六国的合纵,以便秦国对六国各个击破。

[11] 拔:攻取。三川之地:时属韩国,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地区,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故称“三川”。

[12] 巴、蜀:当时的两个小国。巴在今四川省东部,蜀在今四川省西部。

[13] 上郡:魏郡名,在今陕西省西北部。公元前328年,惠文王派公子华与张仪攻魏,魏国以上郡十五县献秦求和。

[14] 汉中:战国时楚地,在今陕西省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公元前313年,张仪诱骗楚国与齐国断交,次年大破楚军于丹阳,斩首八万,接着攻占楚汉中六百里土地,置汉中郡。

[15] 包:囊括。九夷:当时楚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九,虚指数量之多。

[16] 制:控制。鄢(yān烟):楚地,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郢(yǐng影):楚国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7] 成皋(gāo高):又名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为古代军事重地。

[18] 六国:韩、魏、燕、赵、齐、楚。从:同“纵”,东方六国结成联合战线以抵抗秦国的一种策略。

[19] 施(yì义):延续。

[20] “昭王”三句:昭王,指秦昭襄王,战国时秦国君主。范雎(jū居):字叔游,战国时魏国人。穰(ráng)侯、华阳君,都是昭王之母宣太后的弟弟,在朝专权。范雎以利害说动昭王,废除太后、穰侯。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屡破韩、赵、魏之兵,秦国日益强大。

[21] 杜:断绝、制止。私门:相对于公室而言,此指穰侯、华阳君等贵族豪门。

[22] 向:原先,当时。使:假如。内(nà):“纳”的古字,容纳。

[23] 致:使至。昆山:即昆仑山,相传昆仑山北麓的和田出产美玉。

[24] 随、和之宝:指随侯珠、和氏璧。

[25] 服:佩带。太阿(ē):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国名匠欧冶子与干将所铸。

[26] 纤离:古骏马名。

[27] 建:竖立。翠凤之旗:用翠鸟羽毛做成凤鸟形状装饰起来的旗子。

[28] 树:设置。灵鼍(tuó砣):俗称“猪婆龙”,鳄鱼的一种,皮可制鼓,声音洪亮。

[29] 璧:一种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楚王曾在张仪的游说下,遣使献夜光璧于秦王。

[30] 犀象之器: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物。玩好(hào):供玩赏的奇异珍宝。

[31] 郑、卫之女:当时人们认为郑国、卫国多美女,此处泛指各国的美女。

[32] 駃騠 :(jué tí决提):骏马名。外厩(jiù旧):宫外的养马棚。

[33] 丹青:作画的颜料。不为采:不被采用。

[34] 下陈:古代殿堂台阶下陈列礼品、站列姬妾的地方。[35] 宛珠之簪(zān):用宛地出产的珍珠装饰的发簪。

[36] 傅玑之珥:镶嵌有珍珠的耳饰。傅:同“附”,附着。玑:不圆的珠子。珥:耳饰。

[37] 阿(ē)缟:齐国东阿所产的缟。缟:白色绢。

[38] 随俗雅化:随着时尚的变化而打扮得雅致漂亮。

[39] 瓮:瓦器,小口大腹,可用于汲水或盛酒、水。缶(fǒu否):瓦器,小口大腹,器嘴处与瓮略有不同,可用于汲水或盛酒、水。这里是指用瓮、缶作为表示音乐节奏的打击乐器。

[40] 筝:拨弦乐器,形似瑟。搏髀(bì必):拍击大腿。

[41] 郑、卫:国名,以盛行新兴民间音乐著名。桑间:是当时卫国男女欢聚歌唱的地方,后来用做当地民间音乐的代称。

[42] 韶虞:舜乐名。武象:周乐名。另一说,韶虞,舜时的舞曲。武象,周武王时的舞乐。

[43] 让:辞让,拒绝。

[44] 四时:四季。充美:指生活富庶美好。

[45] 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一般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专虚)、帝喾(kù库)、尧、舜。三王: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46] 黔首:秦统治者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古时平民百姓以黑巾裹头,故称。

[47] 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

[48]藉:借给。寇:敌人,入侵者。兵:武器。赍(jī机):送物给人。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研训下一篇:纪委遴选笔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