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有关机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4-07-11

经典的有关机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经典的有关机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第1篇

今年上半年,我们按照县委扶贫办的工作部署和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对**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现就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夯实工作责任。

根据县委对各单位领导班子的安排,及时调整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和驻村队员,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

二、及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扶贫任务。

年初我们及时制定了**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确定了以发展牛羊养殖和生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五大类8个扶贫项目计划,并逐一落实了包扶责任,为年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关心群众温暖。

春节前夕,我们三个单位节约办公经费,筹措资金2万余元,由各单位领导带队,亲自送到贫因户手中,及时把县委和县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手中,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为贫困户群众过上祥和温暖的春节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四、及时启动帮扶工作,扶贫效果显著。

一是2月份为该村筹措高山引水工程建设资金3万元;二是为该村解决公路损毁资金1.5万元;三是完成了**村招呼站建设,投入资金2万元;四是完成了该村14名残疾人的登记造册。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按照县委县政府和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安排,

围绕**村的发展实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和生姜种植产业,抓紧落实发展资金,突出抓好脱贫增收,加快推进探索发展养殖业促贫困户脱贫试点建设,力争让**村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经典的有关机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第2篇

今年以来,我局扶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的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_月__日至__日,我局扶贫工作队,在__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分包村组农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开展座谈了解具体情况,按照精准扶贫工作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填写了帮扶手册、帮扶记录本和致贫原因及享受政策统计表。及时准确掌握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帮助贫困户制定精准脱贫计划,选准发展项目。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结合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安排,在改善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

下一步,我局扶贫工作组坚持精准扶贫到户。根据本次帮扶手册、帮扶记录本和致贫原因及享受政策统计表的填写情况,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结合上级政策,因户施策。紧跟脱贫目标任务不放松,严格落实各项清单任务,紧盯目标,压实责任,力求实效,争取圆满完成年度扶贫任务。

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第3篇

川区在保护好现有水地、砂田的基础上, 要适度增加基本农田面积, 为新迁移农户解决没地种的难题。山区要大力推进机整梯田项目建设, 选择土壤肥沃、人口密集、利于连片的山坡地建设高标准梯田, 每一片区至少在500亩以上, 这样可以为将来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准备条件。过于陡峭、居住人口分散且人口在不断减少的地区, 通过小社并大社、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植树造林、小规模个体养殖等措施实现脱贫致富。

二、水利开发

加快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特别是在严重缺水地区建设一批重大调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大型水库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 改善农村基本生存环境, 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农村中小微企业生产用水, 确保旱涝保收增收。既要推进国务院纳入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又要加快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贫困村人饮工程水利建设。

三、生态保护

重视生态环境, 开展全民植树造林行动,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政府组织全社会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行动, 在所有道路两旁、荒山荒地荒坡荒沟、田间地埂以及居民院落周围种植抗旱能力强、成活率高的林木品种。借鸡下蛋, 鼓励有志向、有资本、有技术、有责任的企业或个体商投资经营道路两旁、荒山荒地荒坡荒沟林业建设, 改革我们的投融资机制和林业产权制度, 实施“谁种植、谁保护、谁受益”的方针, 放活我们的思路, 以让利的方式获利, 解决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中的资金问题。

四、道路交通

要致富, 先修路。加大县乡公路交通建设力度, 促进县乡公路拓宽延长升级改造, 实现相邻各乡公路互通互联, 通班车、通公交。加大村组道路硬化、砂化规模, 相邻各村各社道路互通互联。强化县域中心带动辐射功能, 以若干中心镇作为县域次中心带动全县小城镇发展, 构建交通运输辐射网, 实现相邻各乡均有通往中心镇的公交。资金不足问题, 仍可以采用借鸡下蛋的方式解决, 以出让部分路权换取开发商建设资本。

五、农村信息化

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实现农村用电全升级、全覆盖, 提质增量, 解决农网供电“卡脖子”、“低电压”、高损耗、大型农业机械电力保障等问题, 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电力的需求。建设数字农村, 促进三网合并, 加强宽带建设, 拓宽农村信息渠道, 增加农村网民数量,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运用“中国数字农村网”建立起城乡商品流通的超级大市场, 实现城乡经济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六、教育发展

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幼儿教育、村小及乡镇中心小学、乡镇初级中学的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乡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距离县域中心远近及条件艰苦程度发放乡村教师补贴, 评选全省优秀农村学校校长、优秀农村学校教师, 鼓励优秀教师长期扎根乡村基础教育。着力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改革教师选拔方式, 建立高中教师公开遴选制度, 由职业道德及专业笔试、说课、讲课等环节构成, 组建由骨干教师、优秀学生代表或班集体代表、家长代表构成的评教委员会来评定教师讲课成绩, 择优录用。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合作力度, 培养农业企业实用技术人才, 提高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质量。

七、文化旅游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 在全国屈指可数, 在全球影响巨大。甘肃文化总体以丝路文化为主, 从旅游角度看, 具体可概括为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9类。充分挖掘我省文化旅游资源, 开展文化旅游活动, 举办文化旅游节,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塑造甘肃美好形象, 实施“跳出甘肃发展甘肃”的战略举措, 加强与外地沟通, 为我们的产品外销寻找广阔市场, 。

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职能, 做大做强乡镇农村文化服务中心, 各村 (社区) 建设好一座文化室、一座文化广场。

八、医疗服务

针对我省人民还比较贫困、因重大疾病返贫现象, 研究制定重大疾病免费医疗制度和重大疾病全民捐助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 建立驻村医生制度, 与村医共同从事本村公共医疗卫生工作。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根据距离县域中心远近及条件艰苦程度发放乡村医生补贴, 评选全省优秀农村卫生院院长、优秀农村医生, 鼓励优秀医生长期服务乡村医疗事业。

九、科技产业

重视科学技术力量, 改良农作物品种、农村畜牧养殖动物品种。通过校地企合作, 加大基层政府与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力量的合作, 加大与大型农业企业的合作, 改良的农作物品种, 提高粮食单产, 形成规模化种植;在养殖业上引进新品种, 改良现有动物品种, 提高繁殖率和产肉量, 实现规模化养殖。利用“农户+合作社 (家庭农场) +公司”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 树立品牌意识, 开拓市场空间, 跳出农村发展农村。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确保产品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 走出一条合作社 (家庭农场) 参与组建龙头企业, 企业带农户的新路子, 合作社、企业与农户之间实现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大力鼓励几个人、几十个人的中小微企业, 以中小微企业为龙头, 以家庭农场或合作社为载体, 以农户为车间, 就地利用原料、就地转移劳动力。既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也为回乡农民工提供了就业创业平台。此外, 必须注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培育壮大村社集体经济力量。努力引进人才, 为科研单位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平台, 选派挂职科技副乡 (镇) 长, 借凤筑巢, 帮助农村培养农民实用技术人才、建立农业试验基地、孵化农村科技力量, 建立农村自己的科研队伍和试验基地, 最终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 化技术为效益, 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建立科技宣传指导员制度, 加大科学技术宣传指导力度, 促进科学技术下乡进村入户, 提高农民现代意识和科技素养。每个村要因地制宜地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可以是一种, 也可以是几种;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 宜林则林, 宜旅游则旅游, 宜结合则结合。

十、思想扶贫

思想脱贫是贫困地区致富的重要主观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就指出, 地方贫困, 观念不能“贫困”。扶贫要先扶志, 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我们以后不要言必称贫, 处处说贫, 要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从穿衣、吃饭、居住、交通、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各个方面多管齐下,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先从意识和思路上摆脱贫困, 这样我们的物质生活才能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十一、党组织建设

首先要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如何加强乡村班子建设, 首先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班子建设的标准选配领导班子成员。把农村中有事业心、有创业心、有文化、年纪轻的党员和致富能人充实到村级班子中;从市县乡干部中选派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青年干部到乡村挂职锻炼。把有实践经验、年富力强、清正廉洁、学识渊博、敢于担当的青年干部充实到乡党政领导班子中;从上级党政部门下派视野开阔、思路宽广、能力过硬的干部担任乡党政领导职务。其次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纪律约束、作风建设、改善待遇、创新选拔方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经典的有关机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第4篇

一、关于参保单位和人员范围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包括:

(一)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及其编制内工作人员。

(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已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明确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工作人员。

对于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其编制内工作人员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对目前尚未确定分类类别的事业单位,已参加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分类类别确定并改革到位后,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中2014年9月30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原编制内退休人员,随本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对于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应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并经机构编制部门确认后再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工作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关于缴费工资基数的核定

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按自然年度执行,实行一年一定,

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自治区统一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生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自治区统一规范后的绩效工资。

三、关于参保登记

参保人员参保登记由所在单位负责办理。

2014年10月1日至用人单位办理参保登记期间,经组织批准调动工作且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工作人员,由最初负责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代扣代存的单位办理参保手续,并补缴此期间相应时间段应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调到企业工作的,或以其他方式灵活就业的,由原单位办理其参保手续,并按规定补缴此期间相应时间段应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后,按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转移。

四、关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参保人员按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后,其2014年9月30日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原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再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参保人员,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后的实际缴费年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合并计算。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前按规定视同缴费的年限,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视同缴费的年限合并计算。

五、关于基本养老金的计发

(一)关于视同缴费指数的认定

参保人员视同缴费指数的认定,以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岗位薪级)所对应的全区统一规定的视同缴费指数予以确定(视同缴费指数表另行下发)。

(二)关于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全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其中,缴费工资指数的具体计算办法是: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x视同缴费月数+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x实际缴费月数);全部缴费月数

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历年各月缴费工资指数的总和;实际缴费月数

月缴费工资指数:当月缴费工资基数;当月上年度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三)关于已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核定

1.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在编在职人员,随所在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后,其基本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和自治区统一规定的标准予以核定。属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统筹项目的,由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属于非统筹项目的,仍从原渠道列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的统筹项目有:

(1)退休时按规定计算的基本退休费及历年按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规定调整增加的基本退休费;

(2)生活性补贴;

(3)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列入统筹项目的其他项目。

2.2014年9月30日前已退休且不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而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和自治区统一规定予以核定。属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统筹项目的,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月起,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属于非统筹项目的,由退休人员所在单位自主确定。属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的统筹项目有:

(1)退休时按工作人员工作年限对应的计发比例计算的基本退休费;

(2)历年按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规定调整增加的基本退休费。

六、关于各地试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处理

已参加各地试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从2014年10月1日起按其单位性质和个人身份参加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在职人员,试行期间个人缴费本息,可以一次性划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可采取实账方式划人,也可采取记账方式划人,但要在工作人员退休前记实,也可由各地一次性清退给其本人;已退休或死亡的人员,一次性清退给本人或法定继承人。

符合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个人缴费本息可并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七、关于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

(一)参保人员在全区范围内跨统筹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的,应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同时以其本人参保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基数总和的12%转移社会统筹基金,并将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与转移后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合并进行管理。

(二)已参加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之后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灵活就业未选择参加其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应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社会统筹基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入居住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管理,待其明确参加企业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后,再按相关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

(三)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其养老保险关系按国家现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八、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核定

参保人员符合法定退休条件时,已按现行干部管理权限办理了退休手续的人员,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核定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核定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从组织确定其退休的次月起发放。

九、关于基金收支预算的编制管理

(一)每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的编制,由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上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结合当年参保人员人数变化、缴费工资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等情况编制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草案,由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同级财政部门对基金预算草案复核后,由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同时报上一级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的基金预算草案与一般公共预算同步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单位精准扶贫总结范本 第5篇

一是成立扶贫包抓领导小组。县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对接精准扶贫工作,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扶贫实施计划。

二是准确详细摸底筛选脱贫户。对包扶村、组、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全面精准掌握包扶村情、户情,在原有贫困户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村、贫困户再核查再识别,不留死角,彻底摸清贫困村以及贫困户的底数,把“真贫”挑出来,把确实需要扶持的、能够扶持的贫困户精准筛选出来。目前,在村级原上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核准扶贫对象户89户。

三是紧贴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在深入掌握村情、扶贫对象情况的基础上,探索采取“农户+基地+产业”的模式,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做好局扶贫联系点黄安镇毛垭村的精准扶贫下步工作。为联系村制定了以“水稻玉米为主导,发展种植及特色养殖,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的脱贫规划。

四是召开系统干部职工大会进行再动员,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中层干部24人分别结对43名扶贫对象,集中到毛垭村扶与贫户人人见面,进行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帮扶内容、谋划产业项目。建立了贫困户帮扶工作台帐,明确帮扶工作措施。

精准扶贫帮扶半年工作总结 第6篇

一、工作措施

1.深化警政警民关系。通过大队及田蓬所协调沟通,田蓬镇党委政府已经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成员单位参与、群众支持”的联合大走访机制,并将爱民固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同部署,同考核;一是把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作为“爱民固边”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经。目前,我大队级田蓬所直接挂钩辖区贫困户104户,共组织45组268人次开展帮扶调研,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余次,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二是加大对辖区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组织官兵先后慰问田蓬镇敬老院老人16人、走访孤寡老人32人、残疾人15人、困难党员12人,发放慰问品折合人民币3000余元;走访辖区贫困户162户486人,重点人员35人。

2.加大困难儿童的关爱力度。对辖区11名困难儿童进行重点帮扶,着力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积极开展捐款捐物、一对一等活动,共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000余元。为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民警还定期上门“家访”5次,进行面对面地辅导,引导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强化民警村官职能。一是指导村委会健全组织建设,深入辖区走访宣传。民警村官深入辖区共走访4257户、23386人次。同时展开法制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起,组织召开警民恳谈会1次、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1次、向群众报告工作22次,接受群众建议意见10条。二是继续开展网格化数据采集。继续完善数据采集工作,提高了民警对辖区的熟知率。三是规范民警村官考核。以日常考核为依据,以辖区群众满意度为准绳,采取积分制的方法,切实规范民警考核、替补工作和补助经费管理使用等环节,提高了民警村官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队党委及田蓬所支部解决自身能力有待加强,创新意识不够,谋划工作顾此失彼,统筹能力不强。

(二)边境辖区大、情况复杂、任务繁重、专项行动多,民警疲于应付。

(三)精准扶贫投入比较大,单位资金有限;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学以致用,保证部队建设和公安业务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统筹兼顾地抓好各项工作,将爱民固边战略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精准扶贫帮扶半年工作总结 第7篇

一、抓宣传,转变贫困妇女思想观念。扶贫先扶志,县妇联以“妇女之家”为平台,广泛宣传“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贫困妇女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引导妇女思富求富。大力宣传妇女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激发贫困妇女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实现“他扶”到“自立”的转变。

二、强培训,主抓妇联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关键环节。县妇联围绕“陇原妹走出去、陇原巧手干起来”这一行动,认真开展了“陇原月嫂”家政服务培训班和“陇原巧手”手工编织技能培训,帮助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灵活就业,增加家庭收入。一是举办果树栽植、畜牧养殖、法律知识等实用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妇女2500人;二是举办“陇原巧手”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妇女1600人;在县民俗文化创业园建立县级培训基地一处,并通过电子商务网店、展销等平台,努力将“巧手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妇女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三是举办“陇原月嫂”家政服务培训班6期,培训农村妇女840人,向到北京、天津等地输送富余女劳动力1500人,向北京富平学校输送家政服务、保洁工80人,拓宽了就业门路。

三、办实事,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两癌”贫困妇女救助工作。截止6月底为175户贫困妇女共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60万元,帮助贫困妇女发展养殖、种植及餐饮服务业。同时,针对全县“两癌”患病妇女进行了认真调查摸底,严格审核筛选、汇总,将173名“两癌”患病贫困妇女情况录入全国妇联农村妇女“两癌”救助系统,并争取全国、省市28.5万元资金对筛查出的42名“两癌”贫困患病妇女进行了全面救助,先后组织38名患者参加了省、市农村“两癌”贫困妇女创业技能和康复能力培训班。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探讨 第8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开发;机制;思路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5-0087-03

2013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提出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其中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重要内容之一。辽宁省从2014年4月开始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通过精准扶贫、找准贫困人口、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来提高扶贫水平。

1 精准扶贫的提出

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扶贫工作,心忧落后贫困地区百姓的生产生活,连续3 a在新年伊始离京考察,地点都选在贫困偏远地区,并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问题。此后他又多次强调,扶贫要“注重精准发力”;“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精准扶贫体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指针,是扶贫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2014年,我国开始将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习总书记就首个“扶贫日”做出重要批示,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机制、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创新扶贫机制就是要求扶贫攻坚遵循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并运用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制,不断提升扶贫开发效果。实施精准扶贫的根本要求是对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这些新思路为辽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做好精准扶贫的思路

2.1 准确识别、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

为把党和政府关于扶贫的政策、措施、资金、项目瞄准扶贫对象,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国务院扶贫办于2014年4月出台《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片区4个层次明确建档立卡工作的范围和对象,确定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落实工作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机制,明确提出要按照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

2.1.1 落实工作经费 省扶贫办于2014年4月中旬成立辽宁省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发《辽宁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启动此项工作,并落实建档立卡专项经费700万元。

2.1.2 总结工作试点经验 省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期在铁岭市西丰县郜家店镇平原村、丹东市宽甸县步达远镇复光村、阜新市阜蒙县太平镇大道村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试点,归纳和总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1.3 落实培训工作 省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于2014年5月中旬举办由全省扶贫办主任参加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培训班。省扶贫办主要领导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调此项工作是2014年辽宁省扶贫开发工作一号工程,必须按国务院扶贫办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情况准确,数据真实。

2.1.4 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力推动 省委、省政府于2014年6月26日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座谈会,对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再部署。省委副书记许卫国强调“当务之急是做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副省长赵化明强调:“这是对全省贫困人口的一次全面普查,工作量很大,难度很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抽调精干力量,提供必要经费保障,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

2.1.5 开展督导检查 省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底和10月初2次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督导检查,对建档立卡工作进度、工作质量进行督查,要求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任务。

2.1.6 增强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省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于9月中旬举办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培训班,邀请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到会讲解操作流程,并对具体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截止2014年10月末,辽宁省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全面完成。全省共识别贫困村1 791个,识别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 369元以下的贫困人口75.5万户、214.4万人,其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 736元的国家扶贫标准贫困人口43.6万户、126.7万人;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 736元低于3 369元的省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31.9万户、87.6万人。

2.1.7 实施动态管理 从2015年初到3月末,在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下,辽宁省2014年对采集数据进行审核;采集2014年度帮扶措施及受益贫困户信息;采集2015年度帮扶计划信息;采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基础信息;对2015年全省计划减贫目标进行预脱贫标识。通过上述工作,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分析,为辽宁省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提供可靠保障。

nlc202309040928

2.2 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为依据实施精准扶持

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是深入分析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测,依据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决策支持。根据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各市、县扶贫工作情况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2.2.1 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制度 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政治素质高、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加强驻村工作队的规范管理,实现驻村干部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2.2 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 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品牌,如雨露计划。对参加中高职教育或2 a及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升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稳就业、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2.2.3 提供扶贫小额信贷 对没有外出就业、有一定技能又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贷款,支持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换穷业”。提高瞄准性,加强监管,真正惠及贫困户。

2.2.4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异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型城镇化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使这部分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同时,各行业部门要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10项重点工作。

2.3 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根据实际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鼓励引导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确保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持续,实现社会帮扶的精准化、科学化。

2.4 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健全贫困县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研究重点县退出机制。完善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地方政府扶贫责任落实情况以及扶贫成效。逐步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根据考核和评估结果改进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经典的有关机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第9篇

深入贯彻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重大的民生工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镇2017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2017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1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跃进之年,盟委、行署提出2017年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区贫县全部摘帽,所有脱贫人口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攻坚目标,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落实;围绕这一目标,半年

来,在盟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盟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解决和巩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开发战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推进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做到了时间过半,计划任务完成过半。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三到村三到户项目

2017年我县共有三到村三到户重点村22个,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这些村我县推行了县处级领导和县直科局帮联机制,下派驻村工作队帮助这些村梳理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协调落实资金,做好项目实施等工作。

半年来、落实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704万元,全部完成了2017年度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在西干沟乡6个村实施了2200亩葵花和46亩西红柿种植,为项目村购置18台(套)覆膜机、旋耕机、播种机。新建日光温室126座;购回肉牛300头,完成标准化棚圈建设255座。扶持项目农户933户、187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33户、1878人)。

2、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2017年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计划投放扶贫贷款5000万元,已投放1922万元。投放西干沟乡、蔡木山乡、诺尔镇、大河口乡4个乡镇15个村356户贫困户富农贷款1422万元,(其中养殖业235户,投放贷款938万元;种植业121户、投放贷款484万元);投放盟级扶贫龙头企业多伦县永白淀粉厂马铃薯基地强农贷款500万元。正与邮政储蓄锡林郭勒分行合作,拟注入贷款保证金200万元,邮储银行为扶贫办推荐的有生产经

营能力的贫困户投放贷款2000万元;目前各乡镇已经完成前期入户调查工作,其他乡镇正在入户调查中。上半年互助资金借款到期240户,借款额万元,占用费收入万元,收回万元,余万元尚未收回。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共发放贷款566户万元。

3、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017年5月经盟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7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批复我县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300人,随迁64户150人,按照十三五扶贫规划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扶贫办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确定了年内搬迁人口和随迁人口,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按要求,按程序把搬迁任务落实到村、组、户,并在建档立卡业务子系统中进行了标识。目前,各乡镇已经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大北沟镇九号村29户搬迁户危旧房

拆除完毕,正在招投标;其他乡镇也在落实中。

4、脱贫验收评价工作

2017年底我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53户、7604人,(其中:国家、自治区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户、6022人,盟内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7户、1582人),涉及到384户、865人需进行脱贫处理,全部列入到2017年脱贫指标中。2017年5月扶贫办举办了贫困户退出管理验收评价培训班,按计划和程序完成了两年度的脱贫验收评价任务及人口自然变更,现子系统内我县共有未脱贫户1160户、2341人,为了推进脱贫验收工作,县扶贫办在西干沟乡小石砬村、大北沟镇五号村组织扶贫办全体干部进行了抽样调查,找出了两个村在贫困户脱贫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意见通知,为全县贫困户脱贫验收评价工作积累了可操作性经验。5、453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

2017年5月召开了全县453挂图作战培训会议。会上将《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453挂图作战贫困户三本帐》等文件下发给各乡镇,并由具体业务人员对相关表格的填写及报送做了详细指导,各乡镇严格按照文件指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认真、规范填写挂图上的内容,目前,全县64个行政村完成挂图任务;其中,22个重点贫困村由扶贫办牵头挂图,5个乡镇总作战图挂图完毕。

6、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17年上半年扶贫办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参加培训、考察人员245人。赴赤峰和润集团及通辽学习实用技术,举办蔬菜种植与肉牛育肥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

7、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欠拨情况

扶贫专项资金到位及拨付情况。20XX2017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扶贫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已拨付6511万元,未拨付万元。具体如下:20XX年1780万

元,已拨付1530万元,未拨付250万元;2017年2242万元,已拨付1810万元,未拨付拨432万元;2017年2259万元,已拨付1629万元,未拨付630万元;2017年1504万元,已拨付1204万元,未拨付300万元。20XX2017年生态移民资金万元,已拨付338万元,未拨付万元。目前县政府正筹措资金于近期给予拨付。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县5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乡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针对此现象,我县多次召开扶贫攻坚会议,征求乡镇及相关部门意见,派遣工作组深入各村组实地考察、调研,在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多伦县2017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项目摆布上重点向南部乡镇倾斜,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2、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办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组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对需要移民的村组,采取行政村内就近分散插花安置为主,集中建设移民小区为辅的方式进行搬迁。例如:2017年实施的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生态条件恶劣,冬季积雪严重,夏季山洪易发,已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17年实施的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引发山洪灾害,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威胁。因此对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村民进行了整体搬迁,对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29户村民进行了易地搬迁。

3、整合项目,多措并举。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扶贫办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各类涉农项目与扶贫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例如:2017年,整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产业化、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村屯绿化等项目及农民自筹资金667万元,在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建成生产、生活区分离,设施完善的高标准移民小区。

4、结合实际,确立产业。我县立足贫困村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结合各村组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村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使每个贫困村组均有产业支撑。例如:2017年多伦诺尔镇胜利村实施了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万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4万元),建设住房52栋、日光温室52座、塑料拱棚52座,并配套了相关基础设施。2017年,协助该村发展果蔬种植产业,日光温室种植葡萄50座、黄桃2座,塑料拱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每户移民收入达万元,全村年增收近340万元,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5、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为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有关部门工作重点及责任。由乡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扶贫规划和工程建设图纸,组织村民进行集体商议讨论决定扶贫开发模式;按政策法规、6、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为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办抽调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包点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由扶贫、发改、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实施,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保证各类扶贫项目正常实施。

7、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在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县结合实际建立了1334工作机制,即:一支队伍、三张图纸、三个机制、四项措施。

一支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干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县、乡(镇)、村干部队伍。三张图纸:一张现状图,一张规划图,一张效果图。三个机制:一是县、乡(镇)、村结合实际认真把关、筛选、确定建档立卡户及贫困人口,严格按程序确定扶贫搬迁对象;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各类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项目实施;三是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协调、整合和投入,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四项措施:一是集中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内容;二是分析选定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地点及建设内容;三是对建设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论证;四是严格落实考核监督管理责任制,保障各类扶贫项目有序开展。目前,县党政联合督察室、监察局、扶贫办联合组成督查组正对全县五个乡镇进行专项工作督察指导。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

搬迁、产业化、金融扶贫贷款、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兜底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肉、乳、菜、薯、林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优化,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扶贫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观念的更背反和转化,使一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四是金融扶贫贷款规模的不断加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尤其是龙头企业量小质弱,带动能力差,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差。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农民在接受教育、了解信息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严重,缺乏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我县目前有贫困人口3592人(其中:国家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41人,盟级标准贫困人口1251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22个重点贫困村,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脱贫难度大,希望上级能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导致一些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影响了项目进度。希望上级能给予全额拨付,使下一步各项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全面完成。

(五)个别县直部门、领导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够重视,下村入户对接沟通少,情况思路不明,三本帐不清,没措施少方案,导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22个贫困村三到村三到户(即项目到村到户、规划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扶贫攻坚工作。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对不同扶贫对象实行分类指导,落实到人,对有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采取开发式扶贫,通过发展种养业增加收入;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生态搬迁扶贫;对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给予长期低保救助。2017年计划脱贫国家标准贫困2341人,确保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在2017年底前全部解决。同时,县政府将出台《多伦县脱贫攻坚工程产业扶持项目奖补实施方案》,本着坚持尊重贫困户意愿,坚持资金精准到户、防止挤占挪用的原则,由贫困户自主选择产业,自行组织实施,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脱贫步伐。

二是继续推进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完成年度5000万元放贷任务,提高贫困户在贷款农户中比例,同时,推进扶贫

部门和邮储银行合作,积极争取扶贫贷款并和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开办扶贫再贷款业务,使贷款指标更多地向贫困户倾斜。

三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认真落实武川会议精神,特别是自治区刘主任、王主任及自治区发改委孟处长的讲话精神,加快工作进度。

四是在完成453作战图制作和挂图的基础上,细化三本账工作;做好做实2017年、2017年脱贫验收评价巩固工作。

五是与自治区区直企业、盟直单位等帮扶部门做好对接,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为贫困村、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

六是加快推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项目的实施。

七是在抓好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提高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组织村组干部、农民带头人等走出去到周边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提高农民科

技文化水平;针对搬迁进城农民需求,开展对口培训,拓宽进城农民增收渠道。

八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充分发挥乡镇的主体作用和扶贫办的监督职责,如期实现年内整体脱贫任务。

乡镇2017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2

永固镇辖10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4353户、17755人。2017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2户、1562人,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年底实现脱贫371户、1208人,进入巩固提升64户、203人,剩余贫困户45户、143人,人口自然增加8人,西村、八卦和姚寨3个村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上半年,我镇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脱贫有计划、产业有支撑、致富有技能、基础有保障和环境有变化的工作思路,紧盯我镇剩余扶贫对象,坚持力量再集中、产业再壮大、政策再倾斜、方式再

创新、落实再加力,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巩固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镇在特色种植、草畜养殖、劳务输出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效,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扩大,预计2017年底45户、143人实现脱贫42户133人。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是因户施策精准发力,提高扶贫工作实效。半年来,我镇认真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严格按照853挂图作业和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找准核实扶贫对象,健全完善信息档案,认真抓好2017年第一季度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富民产业、卫生扶贫、惠农政策资金等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对2017年757户2590人和2017年482户1554人的贫困户信息进行重新标记确认,有效提高了大数据平台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度。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对我镇确定的巩固提升对象64户203人,未脱贫的45户143人,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因人定法,积极对接落实相应的支持政策。至目前,贫困户合作医疗报销万元,办理民政临时救助万元,整顿清理低保政策,新纳入农村低保165户419人、五保40户43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9户244人。认真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为82户贫困户办理专项贷款万元。

二是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拓宽脱贫致富路子。以农业产业增效、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继续培育壮大贫困村、贫困户富民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在西村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压缩油菜、大麦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高原夏菜、马铃薯制种、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种植蚕豆3000亩、高原夏菜1000亩、马铃薯制种和藜麦各100亩;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开展高原夏菜种植,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八卦村,突出土地流转,连片种植制繁种马铃薯1300亩,商品薯1400亩,扩建宏涛农牧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在姚寨村,立足自身人多地少的实际,突出发展草畜产业和劳务输出,积极引导群众转变务工方式,从各自单干、单打独斗的务工方式向抱团取暖、结队务工的新方式转变,成立劳务输出公司1个、工程队3个,促进劳动力成建制输出,劳务输出效益显著提升。在邓庄村,引导种植大户流转土地500亩,与甘肃疏勒河蔚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收购订单,探索红、黑枸杞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切实改善生活环境。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推进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重点实施门面改造及环境绿化工程。全面整合各级双联单位帮扶物资和力量,依托整村推进项目,按照新农村的标准,在总寨村统一改造门面216户,新修围墙6120米。投入资金98万元,栽植云杉980棵,花卉4万株,榆树1000棵;完成八卦村广场 的绿化美化工作,栽种榆树等2000多棵,花卉3万多株;年初按照上级部门植树造林的要求,结合我镇地理条件,4月份,在双军公路和永民路两侧栽植云杉700多棵,杨树万棵;完成西湖湿地保护工作,安装围栏300米,栽植各类苗木500株。针对村容村貌不整洁、环境卫生脏乱差、村庄规划落后等问题,结合全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开展集镇及各村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6次,对沿路沿线草垛、土堆、垃圾堆进行了彻底清理等,新建垃圾集中填埋场2个,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

四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夯实发展根基。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30多万元,在滕庄村修建村委会10间,硬化地坪1500平方米;在树庄村修建村委会6间,硬化地坪1200平方米,并配套完善办公及其他基础设施。投资60万元,硬化西

村子通村道路公里。完成了姚寨村道路硬化规划设计工作,并积极动员群众筹资筹劳,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同时,按照三点合一、先下后上的工作思路,继续引进万颗商城、乐村淘、农村淘等农村电商平台,在已构建的永固镇及三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新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6个,开办网店2家,为当地群众提高代购代销服务,形成交易额8万元。

五是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扶贫先扶智,依托县、镇农科教培训中心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县上下派的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的作用,结合各贫困村产业结构分布情况,以及贫困群众从业方向和技能状况,分阶段、分批次、分种类开展设施农业、食用菌、泥瓦工、陇原巧手等实用技术培训。上半年共举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SIYB创业示范培训、种养殖技术培训等培训班8场次,培训贫困群众550人次。

通过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全镇年内输出劳动力6500人次,人均创收1200元左右,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依托镇农村创客孵化中心和贫困村电商服务平台,邀请行业内专家,开展电商培训2场次,培训回乡大学毕业生、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电商创业青年30多人次。

六是双联单位真帮实扶,汇聚合力解忧解难。我镇贫困村联系市级领导2位,县级领导有3位,市级双联单位6个,县级双联单位14个。扶贫开发工作,我们充分调动各方面帮扶工作力量,扎实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各联系单位和双联干部按照单位联村、干部联户的结对帮扶方式,结合自身优势,倾力帮扶。八卦村双联单位市纪委、市人防办、县委宣传部、县医院通过各类渠道,帮扶各类物资18万元,县委宣传部帮助联系旅游文化行业专家,召开座谈会,指导八卦村旅游专业

村详细规划修订工作。西村双联单位市农业局、县委组织部等单位,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对滕开喜、刘大清等22户贫困户送去生活慰问品和现金进行帮扶,市农业局帮助联系社会帮扶力量,向西村子捐赠马铃薯原原种5吨,由当地群众自繁自用,帮助解决马铃薯种植种薯成本高的问题,探索种业扶贫新路子。姚寨村双联单位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县安监局等单位,帮扶水泥、空心砖等5万元物资,并发动单位干部职工捐书、杂志200多册、捐衣服80多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七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市县相关要求,永固镇对西村、八卦、姚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了人员调整,进一步充实双联帮扶力量,联户干部总数达到183人,镇村干部80多人,联系所有非贫困村贫困户,做到了所有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无遗漏,所有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镇主要领导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对重点工作及时安排部署,重点政策带头研究解读,进村入户解决实际问题,自上而下带动形成了精准帮扶、全力攻坚的良好局面。2017年上半年,驻村帮扶工作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单位行业优势及个人工作特长,积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致富计划,人均驻村时间达135天,帮办实事好事23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起,解决急事难事15件,取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始终牢固树立一号工程意识,坚持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统筹推进、与优势产业培育紧密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联动推进、与社会服务保障有效对接,继续整合资源,持续加大投入,针对考核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查漏补缺,及时跟踪整

改,进一步巩固扩大脱贫成果。

一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工作合力,紧盯脱贫时限,聚焦工作重点,按照抓机遇、争项目、夯基础、促发展的思路,以农田水利、道路硬化、村级活动阵地为重点,在八卦、牛顺村新打灌溉机井3眼,在东街、滕庄村修建斗渠9公里,在八卦、东街村铺设低压软管18公里,硬化南关、树庄、姚寨等村剩余巷道公里,实现全镇村内巷道硬化全覆盖。

二是进一步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从生产端入手,压缩油菜、大麦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高原夏菜、马铃薯制种、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现代农业,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力争全镇土地流转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大力推广黑小麦、紫青稞、藜麦等新型作物,引导群众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使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75%以上。

三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培训。

借助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这项系统工程,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成建制输出、劳务基地建设及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分类开展设施农业、食用菌、泥瓦工、陇原巧手等实用技术培训,使务工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培养一批劳务经纪人和劳务明星,成立劳务输出公司,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推动全镇劳务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进一步靠实责任。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行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靠实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积极协调、妥善处理解决各类问题,探索抓落实长效机制,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行动开展的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理,认真做好扶贫建档立卡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不断修订完善贫困户帮扶措施,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 26 ~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县农投公司投融资平台优势,调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积极性,针对2017年省列的19个重点贫困村食用菌、高原夏菜、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发展,制定出台有效的金融扶持政策,重点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帮助村内产业带头人破解资金难题,提高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周边群众持续增收。

二是进一步加大社会帮扶力量参与扶贫的引导力度。建议县级层面协调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行业协会、产销合作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探索社会力量定点联系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机制,帮助贫困地区与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建立联系,支持当地产业经济发展。

~ 27 ~

经典的有关机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第10篇

2017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总结

转眼间,2017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半年的时间,我们都知道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了难啃的阶段,工作难度和挑战极大,临近年中,我们需要将个人的扶贫帮扶工作进行一个总结汇报,用以指导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开展,那么扶贫工作总结的写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看看下面本站小编整理的范文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工作半年总结

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攻坚政策,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

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推进罗霄山脉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把扶持重点放在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二类贫困户和有发展能力的三类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切实抓好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一、严格把关,提高扶贫精准度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为此,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乡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重点做好了几项工作:那就是准确扶贫对象,建立规范档案;量身定做扶持措施,确保扶贫效果;帮扶责任到位,完善考核机制。

1、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精准度的

要求,根据县核定我乡2014年贫困人口人的数量科学分配到各村、组,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

2、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让他们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住房、医疗和教育)。

3、加快移民搬迁的步伐。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圩镇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比如源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就由我乡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负责调度,多方奔走,还由乡

政府前期垫付了万启动资金。201x年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人,实现进圩镇、中心村安置人。切实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4、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人。

5、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以乡源头生态保护及县饮用水源地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源村毛竹、基田村茶叶及毛竹和花卉苗木、大小湖岽村藏香猪、牛、羊特色养殖,胡屋村兔子养殖,黄陂村蜜蜂养殖等等。

6、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面对全乡70%的小组路未硬化的难题,我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开工建设公里小组路面硬化,2013年向上申报6个扶贫项目,争取资金万,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水通电,个校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二、我乡扶贫攻坚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我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2、县乡联动,县级对扶贫工作的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的村干部和群众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

好事、办实事。全乡6个扶贫重点村已有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以“三送”为载体,制订了《乡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

3、正确引导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

在加大黄龙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宣传我县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成规模,应对黄龙病带来的蜜桔脐橙产业收入的急剧减少,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我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采用引导贫困户到我县工业区就业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

4、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益。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乡里今年举办各类针对农民的培训已达20余次,参训人次达500多。

5、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我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三、扶贫攻坚工作遇到的难题及建议

1、乡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果业开发晚,加上近年为加强源头保护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了全封山政策及退果还林,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遇到非常大的难题,特别是现在果业遭受黄龙病的肆虐,产业转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更弱。建议加大产业转移工作调研,由县统筹作出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2、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筹款能力弱,相对而言却是物价、人工上涨,补助标准偏低,通组

路路面硬化的交通补助只补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资金缺口巨大,补助杯水车薪,造成“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先借钱”,陷入了越修路要背的债越多的怪圈,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扶贫补助标准。

3、在智力扶贫方面,一方面存在资料过老导致贫困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工作竞争力帮助不够大,加上大部分贫困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接受消化有难度。建议在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的同时升级知识库,多提供先进、专精知识培训,并根据贫困户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上一篇: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下一篇:青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