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2024-06-02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精选6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第1篇

4《散文诗两首》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补充: 第二课时 荷叶 母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背诵《游子吟》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花瑞:():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莲蓬():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菡()萏():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欹()斜():倾斜,歪斜。荫()蔽():遮蔽;隐蔽。...2.作者简介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繁星》、《春水》等。

二、问题导学

1.诵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心灵感受的句子。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2.说说本文的主旨。

赞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3.课文重点是写雨中的莲花,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做平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把花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4.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5.为什么“我的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因为我看到: 荷护红莲

6.“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点明主题,收束全文。

三、达标训练

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

B.文章重点写雨中荷叶护莲,作者这么写莲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C.本文的语言朴实,平淡,宁静而致远,笔调清丽。

D.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

四、拓展延伸

云南昭通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济南治疗,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并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请你替小丽在书的扉言写一段赠言。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感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 第一课时

《望海潮》 【重点、难点】

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

1、关于词(《系统集成》21页“学问123”)

2、作者介绍

柳永,诗作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作品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传说,《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垂涎江南大举进攻南宋。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粉丝”们相约赴其坟地祭扫,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3、背景介绍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反复诵读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完成《系统集成》“心有千千结”部分。

2、听朗读录音(亦或教师范读),小组交流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

3、再读课文(配乐)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得恳切。

4、概括词的内容(小组合作,代表展示)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小结:这首词描绘了一副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铺陈的手法。

2、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

3、“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点染之间不得有其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探讨这首诗中的点染手法:

①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形胜”、“繁华”四字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

②“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课堂检测】

《系统集成》基础巩固

六、作业:

用散文句描述你所喜欢的词句 【教学反思】

【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分析词的表现手法。【知识链接】

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离愁别恨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之作。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南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自主学习】

1、自读《雨霖铃》,划出节拍,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

2、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恋人离别,下片写别后心情。

3、鉴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明确】此句写离开时候的远景,起过渡作用。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然后又转到现实中来,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开拓了诗的意境,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鉴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明确】“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融情入景的写法,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广幅鲜明的画面。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合作探究】

1、这首词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 意境由实境与虚镜组合而成,实境就是具体物象以及由物象构成的艺术整体的境界,虚境就是实境中所包含的一种象征境界。词中的事、景、态都是实境,词人的情思就是虚境。我们要透过实境看虚境。

【明确】起头“寒蝉”三句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气候(骤雨初歇),这三句不只是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是情景,融凄苦之情,暗寓离别之意。“都门”二句是情事,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将人物置于矛盾这样集中的情境之中。“执手”一句,语言极为通俗,感情也极真挚,伤极痛绝之情态毕现。至此,写的是实景实事实情。“念去去”二句是他的内心独白,茫茫辽远的空间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在半虚半实间突出了离愁的深切。下片是虚写。下片开头“多情”一句承接巧妙,是对上片的归结,写人间离别伤感是普遍现象,“冷落清秋节”既照应首三句,又以景寓情,更深地开拓了诗 境。“今宵”一句,词人想象酒醒之后的所见之景,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凄清的画面使离人更感孤单,言外之意无穷,以别后想象之景写离愁。“此去”四句是直接抒情,问句作结,言外之意是与离人分别以后,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兴致了。下片虚写着重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读罢回首上片,我们方能从景物中体验情思,从实境中探寻虚境。

2、指出词中运用了点染手法的句子。【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进一步渲染。【课堂检测】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第3篇

一、知识链接, 知人论世

“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 编制导学案就是一种“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虽然它以教材为核心, 但也可以穿插许多教材以外的内容。导学案的“知识链接”栏目就是通过“课程开发”让学生认识背景, 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曰:“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 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 读他们的书, 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因此要让学生们解读前人的作品, 就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做到知人论世。

在《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的“知识链接”中穿插走近李清照、《醉花阴》写作背景、《声声慢》写作背景等内容, 使学生对李清照的写作形式和创作态度有更深理解;使课程得到有机整合, 有利于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如:

【知识链接】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人。李清照一生经历, 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 前期

由于家庭的原因, 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 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李清照幼年, 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度过的。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 嬉戏于莲花深处, 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 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 这一切, 陶冶了她的性情, 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

(2) 后期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 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 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 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 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 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多年的背井离乡, 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 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 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

二、整体感知, 把握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联系上下文“理解”“掌握”作品的内涵, 进而“欣赏”和“领悟”作品的思想情趣。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对文本进行解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说明解读文本是关键。

此外, “问题性”是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因此对该课文核心内容进行总揽的“整体感知”栏目, 统统以问题形式出现。如:

【整体感知】

《声声慢》中通过一些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词人借助了哪些意象?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有酒、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1) 酒:是“愁”的象征。

(2) 雁:象征离愁。

(3) 黄花: (1) 暗示自己年华已逝, 青春不再。 (2) 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4) 梧桐、细雨:牵愁惹恨之物, 加上凄苦秋雨, 悲极!

(5) 黄昏: (1) 相思怨别。 (2) 迟暮之感。

情感:国破家亡、丧夫之痛、颠沛流离。

三、合作探究, 学会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中, “教学行为”的核心思想是“合作”。合作不单是一种学习行为, 更是一种素质。倡导并努力实践“合作”学习方式, 是对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也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中将“合作探究”作为一个重点, 它是对课文部分难点内容的提升。这部分内容是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学生思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尝试。因此这部分内容开放性的设问较多, 使学生有话可说, 见仁见智, 大胆表达。如:

【合作探究】

李清照将《醉花阴》寄给赵明诚后, 惹得赵明诚比试之心大起, 遂作词数阙, 示以友人。 (词略) 友人品味再三, 说只三句最佳。哪三句?再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三句话, 80字左右。写下来, 同组比较, 选出优秀语段, 推荐朗读。

四、课堂自测, 熟悉考点

检测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 又是巩固知识、熟悉考点的必要环节。新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目的”并重, 这些都要求在编制导学案时应该把积累知识和训练技能结合起来, 把学习过程和学习目的结合起来。

在《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的“课堂自测”中, 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技能”, 并在长期的导学案编制中强化这一“学习过程”, 可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如:

【课堂自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12年义务教育是水到渠成还是揠苗助长?参加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修订座谈会的部分人大代表对此进行了热议。

B.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前仆后继, 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伟大抗战。

C.“万络”导致一位服用者于2001年5月心脏病突发而死, 只是默沙东公司涉及的数千起悬而未决的医疗事故案件之一。

D.不容置喙, 在现阶段, 无论对政府官员还是对公众而言, 稳定都是社会最重要的诉求之一。

明确:D。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显然不合句意, 当用“不容置疑”。A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 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急于求成, 反而把事情弄糟。B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 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仇恨敌人。C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 没有得到解决。)

五、拓展阅读, 升华认识

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角色”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学, 编制导学案就是研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通过创造性地“建设”和“开发”设计出适合教学实际的课程。另外, 阅读是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和学会审美的必备环节, 它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语文课堂是阅读的课堂, 因此在编制导学案时, 就应该引导、指导学生阅读, 进而培养阅读的习惯。《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把“拓展阅读”放在结尾, 该部分“开发”了“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之菊花”“婉约派简述”等阅读常识。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完本课内容后, 再去阅读一些名家对菊花意象及诗歌流派的深刻评价, 让之前学习的零散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归纳, 让那些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 让作者的形象立体起来, 让作品的内涵丰富起来。如:

【拓展阅读】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之菊花

菊花, 又名黄花、秋菊、帝女花、笑靥金、节花、金蕊、甘菊等, 它在中国历代文人的笔下有诸多隐喻。

1.隐逸之花。自从陶渊明写下那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后, 菊花就成了闲适隐逸的代名词, 也有了“隐菊”这一雅称。

2.高洁之花。菊花在露凝霜结、百花摇落时含苞吐蕊, 被视为孤傲高洁的象征。宋人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3.英雄之花。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托菊以言志, 写下了他敢于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是黄金甲。”

4.悲情之花。诗人的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 诗评家称之为“感时生情”。深秋季节, 那些破碎、零乱的自然形象, 特别能勾起诗人强烈的悲情愁绪。菊花也同样如此。李清照《醉花阴》:“人比黄花瘦。”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4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语文九下24《诗经两首》教学案 第5篇

24、《《诗经》两首》教学案

一、文学资讯

(一)、作品资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二)、文体资讯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句式以四言为主。四言诗: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

(三)、其他资讯

(一)《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一般多见于《颂》和《大雅》;但像《七月》《氓》《溱》等优秀民歌作品,也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风·相鼠》《魏风·硕鼠》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变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又如《邶风·燕燕》是一首送别诗,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起兴,使人从燕子飞时的差池不齐联想到送别时的依恋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诗经》善于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这种情况在《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篇中尤为突出。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地只换几个字,如《周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如《周南·汉广》;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如《周南·关雎》。重叠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复,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诗经》中还运用了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段,如“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其中的“凄凄”“喈喈”“萧萧”“胶胶”都是叠字;双声如“参差”“踟蹰”等;叠韵如“窈窕”“崔嵬”等。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仅增加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二)《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诗经》里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事物。这是《诗经》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诗密切地联系着政治,针砭了社会。有些出于下层的反剥削、反压迫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更本质的现象。这种现实主义精神被后人十分重视,产生了巨大影响。屈原作品中所表现的忧国忧民、反对黑暗势力的精神就是《诗经》精神的继承。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收到显著的艺术效果,对后代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诗经》中民歌还有些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值得一谈,最突出的是重章叠句。重章有时表示事物进展的程度和顺序……重复歌唱还有加强抒情的效果……至于《诗经》中歌谣本身给予后人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于它的真朴、深厚的思想感情与现实主义精神,而不在于它的技巧和结构形式。

(摘自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

(三)《诗经》的编排分类

前人有“六诗”“六义”“四始”的说法。《周礼·春官·大(太)师》中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在《毛诗序》里,把“六诗”叫做“六义”。对这两个名词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以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的解释较有代表性。

他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他认为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这看法被长期沿用下来。至于《毛诗序》中又把风、小雅、大雅和颂说成是王道兴衰之所由始的“四始”,则是出于封建礼教的观点对《诗经》所作的曲解。

《诗经》中的“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风”又分为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共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诗经》各部分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前期,“小雅”的大部分和“大雅”的一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和周室东迁之初,“国风”中除有一些西周时期的作品外,多数篇章以及“鲁颂”“商颂”的全部都产生于春秋时期。就具体篇章说,产生年代最早的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它们是周民族的早期史诗,其原始形态在武王伐纣之前可能就已存在。产生年代最晚的是《陈风·株林》,内容是讽刺陈灵公的,当作于鲁宣公十年(前599年)之前。

二、字词空间 重要字词注音及解释

(一)雎鸠(jiū):一种水鸟。

(二)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三)逑(qiú):配偶

(四)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五)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六)蒹葭(jiānjiā):芦苇。

(七)参差:长短不齐。

(八)悠哉:思念绵绵不断。

(九)辗转反侧:翻来覆去。辗转,来回转动;反侧,翻覆。

三、问题探究

(一)、整体感悟

(一)从内容上看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二)《关雎》这首诗是怎样抒发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的?

首章四句,写男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结成配偶。次章八句,写男子对女子相思到“寤寐求之”的程度。当“求之不得”时,则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他的思念之情达到了高潮。末章八句,写男子因相思出现幻觉,仿佛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出求而得之的欢乐。诗篇反复吟唱男子对女子的思恋、追求过程,反复表现女子采荇菜劳动的勤劳善良形象,感情炽热、纯真,体现出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

(三)《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一是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欢晤受阻,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二是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二)、局部探究

(一)这两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二)这两首诗语言有何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四)参考译文

关雎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左手右手顺手采。纯洁美丽好姑娘,醒着相思梦里爱。追求姑娘难实现,醒来梦里意常牵。一片深情悠悠长,翻来覆去难成眠。长长短短荇菜鲜,左手采来右手拣。纯洁美丽好姑娘,弹琴奏瑟表爱怜。长长短短鲜荇菜,左手右手拣拣开。纯洁美丽好姑娘,敲钟打鼓娶过来。

蒹葭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几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旁。迎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河边芦荻湿漫漫,白露滴滴叶未干。

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端。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滩。河边芦获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弯弯险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人水中洲。

四、综合性学习

(一)、这两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学案 第6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预习

导学

.注音:

缥缈()灯笼()笼罩()()

2.释义:

(1)缥缈:

(2)定然:

(3)珍奇:

(4)甚:

(5)闲游:

(6)笼罩:

(7)疏星(shū):

鲛人(jiāo):

★请学生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指导学习

研讨

(一)导入

(二)介绍郭沫若及时代背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者。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等;散文《我的幼年》《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三)学习《天上的街市》

(一)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注意朗读的节奏,标出朗读的重音

(二)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请闭上眼睛用心听,想象诗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或画面?

2.师生研讨,形成板书。

3.理解诗中联想与想像运用的作用。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像。

——艾青

理解诗中联想的作用。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②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③那么“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这种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是联想。事物之间有某种联系就可以构成联想。

诗作开头这种由街灯到明星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好铺垫。

理解诗中想像运用的作用。

①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那么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

(三)读出诗的情感美。

.课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词找出来,用“

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这一句式说一句话。

2.这首诗的语言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这首诗的语言好在

”这一句式说话。

3.小结。

(四)、背诵

《静夜》学案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继续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导语:

二、学习、研讨

(一)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提示:这首诗和前一首的感情基调差不多,也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柔和、舒缓。

教师和学生互动互感,明确节拍和重音

静夜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二)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诵读并思考:

.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

2.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诗句?诗人是怎样展开联想与想象的?

3.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读出诗歌的情感美。

诵读并思考:

作者通过本诗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四)小结。

(五)全诗齐读这首诗。

(六)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拓展阅读。

比较两首诗在结构及写景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2.两首诗写景上的相似之处: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上一篇:职高英语学期教学计划下一篇:健康讲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