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2024-05-10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精选7篇)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第1篇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也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要提升农村的发展地位。从基本目标来讲,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新农村是一致的。如何使城乡二元变一元,使城乡由分割到互动到互补到融合,如何立足于不同的时代条件和新的任务来建设新农村,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基本的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城镇化来实现。这不仅是因为城镇化是中国现阶段和今后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城镇化包含了太多的丰富的内容,而且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与城镇化紧密关连,城镇是统筹城乡的桥梁;新农村建设尽管是在农村进行,但如果就农村谈农村、就城市谈城市,不讲“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讲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市民化,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结点,一个关健点。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体系中的一个节点,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之尾、乡之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热变冷又变热的过程,由肯定到分歧甚多的过程,其功过是非任人评说。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对小城镇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重新加以认识。

一、从小城镇大问题到小城镇大战略 小城镇问题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之后迅速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广泛讨论。1983年第4期的《社会学通讯》发表了费老的《小城镇大问题》一文,认为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乡结构、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重大问题,要好好研究。此后的两三年,形成了一个研究小城镇问题的高潮。80年代中后期以后,开始对主要由乡镇企业推动的小城镇建设进行反思,有的甚至提出了在中国发展小城镇不如发展大中城市的观点,历数小城镇发展的种种弊端。二十年过去了,回顾这段历史,中央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往回看,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关注重视小城镇问题。1955年11月7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于小城镇的设立就有了明确规定。

1963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里,提高了设臵城镇的标准。

1979年我国政府就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政府工作日程,提出了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并制定了小城镇体系稳步发展的一 系列配套政策。

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对于设臵建制又作了新的规定:①县级机关所在地一律设镇;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可以设镇;③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口岸地区,确需建镇,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省也出台了相应的具体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2001年通过的十五规划中10次提到小城镇,要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注意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各省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研究机构,如建设部成立了村镇建设委员会、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国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等;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科技部启动了“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建设部还会同国家其他五部委共同开展并完成了确定全国1887个重点镇的工作,同时拟定了八个课题。建设部内各司局也分别将工作重点延伸至小城镇领域。

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小城镇的发展都作出了安排和布署,提出了不同要求,对小城镇的发展始终予以关注。这表明小城镇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地位是大中小城市所不能替代的。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非建制镇。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特点

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需要的有力推动,使我国的小城镇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据建设部和农调总队提供的情况,就建制镇而言,聚集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增加农民收入,解 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量增长较快

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建制镇2000个左右,1954年初发展到5402个。1965年主要因建制标准的提高,建制镇减少到3146个。1975年进一步减少到2800个,集市也由原来的五万个减少到二万个左右,而且其中半数以上有集无市。1985年全国共有建制镇7956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8.7%。1990年增加到11392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20.4%。1995年建制镇个数为17282个,占全部乡镇36.7%。2000年建制镇个数达到19692个,占全部乡镇的45%。2002年全国建制镇达到19811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比重达到50.7%,首次超过乡个数。2004年底全国建制镇个数17785个(不含县城关镇,2003年7月我国有县级行政区2861个)。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不同时期比较看,到2002年,东部地区建制镇达到8113个,比1985年增长2.7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14.5%,上升到54.9%,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41%;中部地区建制镇6207个,比1985年增长2.1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8.2%,上升到57.0%,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达到31.3%;西部地区建制镇5491个,比1985年增长2.8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5.9%,上升到41.7%,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为27.7%。以上情况表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小城镇实力强,水平高,明显处于领先的行列;中西部地区小城镇数量少,实力弱,发展水平低。

3、经济实力增强

当前,建制镇的发展正由数量增长阶段向经济实力增强、质量全面提升阶段转变。主要表现在:

人口规模扩大,非农业人口增多。据统计,1999年平均每个建制镇有7874户,29560人,到2002年平均每个建制镇增加到8654户,32309人。镇总人口超过10万的有403个镇,其中20万以上的43个镇,30万以上的10个镇,有3个镇人口达50万以上。

吸纳劳动力增多。2002年每个建制镇从业人员为16719人,比1999年增加1780人,增长11.9%;其中农业从业人员为9981人,占59.7%,比1999年下降4.2个百分点;非农业从业人员为6738人,占40.3%,比1999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

镇区建设加快。1999年平均每个镇区占地面积为248公顷,2002年增加到305公顷,增长了23%;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垃圾处理站0.29个,到2002年增加到0.34个;平均每个镇电话装机量由1693部,增加到3563部,平均每百户装机数量由21.5部,增加到41.2部。

经济实力增强。1999年平均每个建制镇的财政收入为720万元,2002年增加到1136万元,乡镇企业年交税金由609万元,增加到935万元;平均每个建制镇居民年末存款由1999年的6284万元,增加到8008万元。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强,聚集能力强的镇。据统计,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亿元的镇达到357个,其中最高的财政收入高达19.4亿元。这些镇的特点是人口规模大,乡镇企业多,经济发展水平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镇的平均人口为9.3万人,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万多人。

4、社会事业得到了一定发展

社区环境进一步改善。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学校17所,在校学生4767人,教师267人,2002年学校减少为16所,但在校学生增加到4980人,教师增加到284名。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医生48名,病床数38张;2002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医生47名,病床41张。

(二)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许多地方对城市发展十分偏爱,拆了旧城建新城,搞了小城搞大城,这样容易出成效,容易让人看得见,认为小城镇是小儿科,比较效益低,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都有限,难规范、难管理,因此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喊得多,做得少,没有把发展小城镇放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的角度来考虑,放到建立完整的城镇化体系来考虑,放到农村现代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去思考。

2、缺乏科学规划,执行规划不力,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存有较大的盲目性,高峰时一年设镇2000个,低谷时一年设镇几百个,建制镇的发展速度忽高忽低,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城镇布局不合理,造成城镇发展无后劲,小城镇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和协调,城镇体系层次不清、城镇职能雷同、区域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小城镇规划中产业规划薄弱,小城镇建设缺乏经济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对于一些下了功夫搞了规划的小城镇来说,由于规划执行不力,规划随意变动,形同虚设,起不了制约作用。

3、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由于资金紧缺、运作无方等原因,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跟不上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以马路作市场,交通阻塞、吃水难(2004年底,全国还有11.4%的建制镇未建供水设施)、电力供应不正常,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很普遍,严重影响了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4、体制不顺,管理无序,权责不清

小城镇的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领导体制与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对小城镇的调控引导受到多方挚肘。有的有责无权,有的有权无责;有的多头管理,为了部门利益,互不相让,工作难协调。

5、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

许多小城镇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社会化服务功能较弱。许多建制镇产业聚集水平较低,缺少主导产业,规模较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还有一些地方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和单打一的方式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和市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造成一些小城镇规划不科学、建筑无风格、产业无特色、城镇无品位。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2002年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的人口达到了3.23万人,每个建制镇人从业人员1.67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约占60%,非农业从业人员约占40%,后者比例还在逐渐提高。无任是哪种情况,这意味着在小城镇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己刻不容缓。但在全国大部分地方,由于财力、认识、决心等原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尤其是外来人口难以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从而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还有小城镇建设的用地问题,向农民征地是一次性买断还是以土地换保险好;小城镇的工业化到底是规模经营好还是集群经营好;小城镇的管理模式是简单照搬城市模式还是另有路径;小城镇建设中单打一的问题,等等。

三、发展小城镇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指导原则 发展小城镇,一是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放任不管。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防止盲目攀比。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和管理机制,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小城镇的要求。四是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能搞单打一的建设方式。要把发展小城镇放到城乡统筹的大局中考虑,要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臵,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环保等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搞两张皮。

中央要求,到2010年力争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使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

2、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它是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 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与英国有很大不同。有专家研究指出,美国在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有:一是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三是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四是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五是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要建章立制,依法办事。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 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英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城镇化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英国的据历史学家估计,早在17世纪,英国就有1/2的农业人口农闲时从事工业生产。这些乡村工业集中在工业村庄,其发展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后来,相当一部分工业村庄演化为城镇。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等,英国十分重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做法各不相同,但具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小城镇的个性。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面向“三农”问题,秉承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把小城镇这篇大文章做好。

3、要加强制度创新 一是要创新户籍制度,让农民能够从身份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淡化社保、就业、医疗、上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

二是要创新土地制度。我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土地制度对农民来说具有特殊的社会保障功能。但农地不能流动,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农民进入小城镇后要放弃宅基地的问题,都是影响农民进城进镇的障碍。因此要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解决好农地产权归属问题。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移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以解决入镇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生活仍然有着落,这样他们入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也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总之,要千方百计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安居乐业。

三是要创新就业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乡村就业靠土地,城市就业靠计划的时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城市就业压力很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多,小城镇应当以自己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就业中的歧视行为,允许各种就业方式存在,在市场导向作用下,逐步建立可以自由流动的城乡一体的劳 动力市场。

四是要扩大社会保障面,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多层次、多形式地建立农村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解决多头管理、见利不让、难以协调的问题,现在农村的社保是“三驾马车”、“五龙治水”:卫生部门管合作医疗,民政部门管贫困救济与最低生活保障,计生委搞计生保险,扶贫部门搞扶贫保障。小城镇怎样搞,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新路,确保进镇的农民能住得下、有工作、留得住,确保进镇上班但住在农村的农民工也有一份应得的社保。五是要创新小城镇的社会管理体制。小城镇是城市的雏形,兼具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小城镇在强化自己的产业支撑时,一定要在高起点上统筹好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发挥好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

六是要创新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是什么,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认识不统一,将会直接影响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进程。

1、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

中国农村人口多,转移量大,不可能都到城市里来,这个帐 一定要算。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和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减轻城市压力,它是人口的“蓄水池”、“节流闸”。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作了研究后指出,“一个城市在其规模达到30万人以后,就会失去其规模经济效益。相当经济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大批的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一些工厂、电站、中等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

2、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小城镇能够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将为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场所,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逐渐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小区域经济中心。

3、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农村人口进镇工作、进镇定居,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就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4、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扩大投资需求尤其是吸引民间投资,可以明显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扩大对住宅、农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这 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和农产品阶段性过剩状况,而且也为整个工业和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5、有利于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005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3%,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处于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中央要求要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其实这也是城市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6、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冲破城乡壁垒,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小城镇已经成为城乡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成为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成为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处于城之尾、乡之首的小城镇,对于打破城乡分割,把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之间多方面的稳定的联系,促进城乡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一个地方多种网络系统的主要结点,在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与枢纽作用。小城镇是一个区域的重要的增长点、增长极,能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7、可以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一些“城市病”

“扩容提质”是当前我国城镇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以 往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怎样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防止城市“贫民窟”、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精神压抑、人情冷漠等一些城市病的出现,这是后发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大力发展小城镇可能是农民的最好归宿。这样的小城镇没有大城市那样高的门槛,离老家也近,到小城镇生活工作后容易适应,特别有利于在外务工、有一技之长和一定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小城镇创业。

小城镇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的问题。发达国家90%的小城镇都生存保留下来了,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57%仍生活在农村的中国,面对城市的压力和这样一支强大的农村后备军,面对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这样一个大好机遇,我们要以现有的县城为基础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城镇,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使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和科学规划的城镇体系中得到全面提升。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第2篇

财务本101 魏巍 06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观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从收入差距看统筹陕西城乡发展 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然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并未在城乡之间实现共享,首先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次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拉大。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1 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反映的是1978-2009年陕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城乡人均收入比的变化趋势。

1.1 改革开放元年

改革开放以前,陕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之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自始至终都是增加的(见图1)。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0元,农村为134元,城乡人均收入比为2.31,国际一般水平为1.5,全国平均水平为2.56。此时陕西的城乡差距小于全国平均。

1.2 1980-1983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但是高于全国平均

如图2所示,从1981年起,陕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连续三年下降,到1983年下降到32年里的最低点2.07(全国平均水平为1.82,国际一般水平0.32)。这次城乡收入比下降的动力,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政府粮食收购价格提高。这两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加快。

1.3 1984-1995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如图2所示,陕西城乡收入比从1984年开始上升,1987年上升到2.75。1988年略有回落,1989年创纪录地达到2.85,1990年稍微缩小。从1991年到1995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1995年为3.44。因此,1984-1995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1.4 1996-1998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从1996年开始,陕西城乡收入比连续三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一方面农村尤其是东南沿海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农民收入尤其是东南沿海农民的非农收入进入一个迅速增长期。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城市形成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导致城镇人均收入增幅下降。这样,城乡两力相向变化致使城乡收入比从1996年开始下降。

1.5 1999-2003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从陕西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变化情况来看(见图2、图3),陕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非常显著。这期间,陕西城乡收入比由1999年的3.20增加到2003年的4.06,城乡收入比净增0.86;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由1999年的3198元增加到2003年的5130元,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净增1932元。

1.6 2004-2009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除了2007年略有下降外,陕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2009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4.11。

从2004年开始,连续5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实把农业基础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2004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超过(自2000年以来首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2005年以前,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较大,从2005年开始,二者的差距明显缩小了(见图4)。

综上所述,1978-2009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低点是1983年,城乡收入比为2.07;最高点是2009年,城乡收入比为4.11,是1983年城乡收入比的1.99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3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3倍。总之,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铁的事实。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经济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首先,各种资源诸如资金、人才纷纷流向城镇,这便削弱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力量。在经济发展差异过大的情况下,城镇因具有资金上的优势,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原材料和能源的争夺也具有一定的实力,迫使农村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这样会扩大城乡间的经济矛盾。其次,城乡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政府长期实施了歧视性的城乡户籍政策,这不仅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上的差异,由此造成的教育、就业、医疗等不公平现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贫困的恶性循环可能使农村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由于资金和劳动力流入收益率较高的城镇,农村的经济陷入“经济发展程度低-资金积累不足-产业结构退化-劳动生产率低下-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资金供给能力差-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大”的不良循环中,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稳定。

3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居民增收

如前所述,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持续拉大趋势,这表明城乡间的贫富差距愈来愈严重。因此,亟需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的努力。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城乡互助”的基本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最早是由张闻天于1948年8月召开的东北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过去我们说,城市要为乡村服务。现在我们要增加一条:乡村也要为城市服务。就是说,城市和乡村要互助合作。这同旧的殖民地的城乡关系有根本区别。”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刘少奇提出“城乡一体”的观点:“要有城乡一体的观点。过去我们只有乡村,现在加上城市,就是说,加上了大工业、国营企业(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等等新问题。”周恩来也特别重视城乡共同发展的问题:“我们过去深入乡村做这个工作,可是我们今天进了城,就要改造城市,使城市和乡村接近。”“要使城乡不对立。这个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不是我们说一说,懂得了城乡关系就能解决的,要随时照顾这两方面,随时联系这两方面。”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文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问题。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了“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对城市与乡村实行统筹兼顾、全盘考虑,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调动城市带动农村和农村加快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框架下,城市与农村不再是彼此分割的独立单元,而是紧密联系,良性互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实现资源共享、协调进步。

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只有国家强大了富裕了才有统筹城乡发展的资本。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经济提供原材料,工业经济发展了,才有力量支援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的主要市场在城市,还有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须依赖城市。从农产品中获益的农民,其购买力增强,使他们能够购买城市的工业品。这样,可以促进城市生产发展,使城市工业品有销路。

城市化对于城乡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途径。小城镇的发展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又可以缓解大城市交通阻塞、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鼓励地产商开发城市郊区的住宅,鼓励居民购买或租用郊区住房。同时,应加快交通发展,使公路交通网络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工厂、商业中心向大城市周边地区分散,围绕大城市形成具有优势互补的众多中、小城市群,在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可带动公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之配套的第三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有力推动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

城乡差别具体表现为: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差别,教育、就业和福利待遇的差别,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以及最突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别,卫生医疗的差别等等。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因此,本文从教育、户籍制度及就业等方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

3.1 统筹城乡教育,消灭教育二元化,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增收机会

俗语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西方谚语亦云:“多建一座学校,就少盖一座监狱”。“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也不绝于耳。凡此种种表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教育水平越高,其收入水平也就越高。世界银行研究,人民多受一年教育,人均财富多增加100美元,国家人均财富可增加838美元,法制指数提高一个数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教授警告说,只有把资源从摩天大楼上转移到学校,经济发展的成功才能保持下去。

多年来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形成教育二元化。教育二元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教育投资多,教育设施好,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升学率高,教育投资效率好。而农村教育投资普遍缺乏,教育设施差,师资力量弱,教育质量没有保证,升学率低,教育投资效果差,这反过来又遏制了农村对教育的投资。教育二元化甚至表现为教育管理体制二元化、考试制度二元化和升学二元化,使农村人口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被不同程度地剥夺。教育二元化的一种“时髦”形式便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教育二元化是各种二元化现象中最不平等的一个。教育二元化的后果之一是:削弱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变得更加艰难。

陕西省的城乡教育二元化现象亦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随处可见。怎样消除陕西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呢?第一,加大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向各县及乡镇中小学校倾斜。鉴于陕西省很“穷”,应加大中央政府的投资比重;还可以吸引社会各界捐款助学。由于农村学生可以比较方便地在县城或乡镇学校上学,教育资金应向这些基层学校倾斜。第二,考虑在各县城建设或增建省级重点中学、重点小学,吸引优秀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第三,农民工子女全都能在城市里就近入学。

3.2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促进就业公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增收岗位

教育二元化导致就业二元化,就业二元化导致收入二元化。1958年形成的中国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质是为了解决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形成就业机会二元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城乡居民身份带有强烈的先赋性,并限制了其职业选择的范围。

就业机会及就业市场的二元化,意味着在同一制度下就业权利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经常和人为的制度和政策因素密切相关。经常体现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集团利益的冲突,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到城市去打工,而城市就业机会有限,为了保证城市人口的就业不得不采取种种限制措施来控制民工向城市的流动,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农村的廉价剩余劳动力无法正常转移,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经济扩张的劳动成本无法降低,城乡之间无法建立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影响城市发展的效率。就业二元化是与经济发展背离最远的二元化现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农村人民所深恶痛绝。长期的制度化的就业二元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为了促进陕西省城乡居民就业公平,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统筹”为“陕西省居民”。在此基础上,统筹城乡医疗保健制度,让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平等地享受现代医疗技术的成果。

3.3 统筹城乡转移收入,促进待遇公平

根据表1、表2、表3,陕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极不合理,“转移性收入”的城乡分配最不合理。政府补贴给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很少,2005年只有120.1元,2009年也仅为346.3元。而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分别为农村居民的19、18、15、10、11倍之多。同样是陕西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之大令人咂舌。

(单位:元)

资料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10》.

(单位:元)

资料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10》.

资料来源:根据表1、2计算.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农村的安定团结,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而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缩小“转移性收入”差距开始。

参考文献

[1]张闻天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5:389.

[2]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419.

[3]周恩来经济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

[4]周恩来经济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

[5]石扬令,常平凡,冀建峰.产业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22.

[6]刘奇.和谐社会与三农中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32.

[7]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77.

[8]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9.

从产业发展看城乡统筹 第4篇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第5篇

科学发展观,最突出体现在“五个统筹”的内容之中,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牢固确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这一实践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小城镇是形势所需

1、小城镇对于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优势明显

小城镇因其地理性和灵活性等诸多因素,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过程中,具备一定先天优势:

地利优势。小城镇是指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县城和中心集镇,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在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占据着近水楼台的地利优势。一是交通成本低。农民外出务工,一方面期望能够有更好的工资待遇,同时另一方面还在盘算沿途交通费用。从农村去往附近近小城镇,去来方便,路上不需要多少花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免去他们的盘缠之忧。二是信息互通及时。当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就是金钱。农民工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最大需求。远走他乡务工经商,一个信息误差住往就会让他们付出大的代价。如果附近小城镇里有什么好的工作,好的经营,好的买卖,距离越短,这种信息传递最及时、最准确,信息的价值对农民朋友来说就意味着含金量。三是两头可以兼顾。外出务工对于农村朋友特别是一些成家的朋友来说多是生活中无奈的选择,其实每个人有许多后顾之忧,如夫妻分居,子女教育,家庭农活,家人健康,如果在附近的小城镇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工作和家庭两头兼顾,也是最理想的务工就业方式。四是农民工在家乡小城镇务工,熟人熟地,工资可以更好地得到保障。

门槛优势。大中城市的岐视性用工政策,脱离实际地设障围栅,人为把民工进城门槛抬得过高,阻碍了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没有高得离谱的房价,没有高昂的生活消费。农民工要想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由流动完成迁移,实现进城目的,奔往小城镇应该是首选。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花上一笔钱在小城里买房,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就可以把自己变为城里人,或者没有购房,但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租房成本也不算太高。小城镇人口压力很小,体制上更加灵活,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落户的门槛更低,障碍更少,从在小城镇许多用人单位也基本不设门槛,农民工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能够享受基本公平,同时农民工想在小城镇落户,条件也比大中城市的宽松得多,迁进迁出也自由得多。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更容易,对政府压力也相对较小。

产业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增值增效的最有效渠道。农民工就近转移到小城镇,在农产品销售、加工领域寻求发展,因为产品了解,行业内道,市场熟悉,具备一定比较优势。

人文优势。农民工就近向小城镇流动和迁徙,因为地域相近,语言相通,人情风俗相同,文化习惯相似,生活方式相差不远,小城的人能够把他们当作本地人看待,没有明显的排他排外心理,更容易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就近转移农民自身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很少有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与小城没有心理距离。因为人文领域没有明显裂痕,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文化层面的融合。同时在小城镇,地方政策更加灵活,可以人让他们比较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可以给予他们更充分的市民待遇。当地政府既是他们的婆家,又是他们的娘家,不

像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有困难有麻烦可以直接找当地政府,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心理隔核。

2、加快小城镇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只有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是当前社会生产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农民中有文化的年富力强的群体,是创造财富的生力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有17%来自劳务收入,而农民收入增长的41.8%依靠外出务工。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产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村庄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种转移是否成功、是否会带来社会震荡,就要看社会各方力量对这种转移的支持程度。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农民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是工人但享受不到应有待遇,在城乡之间驿动,过着两栖生活,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客观上也因此面临较大压力,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正常遇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就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矛盾可能来自社会地位差异、经济差异、城乡差异、文化习惯差异。加快小城镇发展,就是通过小城镇这个重要阶梯进行过渡和分流,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解决好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要在城乡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农村文明进程,又缓解城市压力,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真正实现城乡和谐、社会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二.关于小城镇发展的几点思考

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比例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不能避开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是如同安装了加速器,注入了催化剂。加快小城镇发展正是

顺应了这种潮流而生。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偏小,聚集效益不够明显,基础设施简陋,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较少,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要真正把小城镇作为一项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推动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笔者认为政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科学规划。小城镇一般是以某种产品为指导,以某个区域为集散地,通过集群经济辐射周边,带动一方。过去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办法实际也并不可取,小城镇规模偏小,特色不明,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积聚功能和宏观效益,因此发展应该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县城是我国行政序列中的重要一级,地理位置突出,人口相对集中,城市功能基本完备,多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链接城乡的重要要枢纽,其辐射作用尤突出。因此小城镇规划应该以县城龙头,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同时规划一批重点镇作为区域中心,重点培育和吸引中小企业或相关产业集群的环境,就地消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以城带乡,以城促乡,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大投入。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加大对县城中心城镇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配套,通信快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周边农村和大中城市交通便利。二是产业布局合理。结合地方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江浙一带依靠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就是非常成功的先例。三是在以市场化的手段开发城镇房地产的同时,加大对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的建设投入,让就近转移的农民居者有其屋,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吸引。四是国家可以结合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以配套项目基金的形式,对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开发进行必要扶持,在投入上适当给予一定倾斜。

3、合理引导。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法治经济,政府当然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自由生产活动设定限制,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和提供政策指导,为经济发展服务。大中城市具有强大的的劳动力集聚效应,小城镇发展上比较弱势,政府在要正确合理引导,鼓励农民工向周边城镇转移。一是思想引导。加强政策宣传,积极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鼓与呼,营造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政策引导,不仅要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还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向小城镇转移,在小城镇就业甚至于安家落户。三是加强组织。在城乡之间建好“劳务纽带”,通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拓宽农民在小城镇的就业领域。四是改善环境。通过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丰富城镇文化,搞活城镇市场,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缩小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生活环境的上差距,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

4、制度保障。国家在宏观政策和制度层面上要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一是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实施小城镇开发的宏观战略,切实发挥政策推动的巨大效应。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完全解禁,享受更加灵活的土地和就业政策。三是从解决农民进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各级各地就吸纳农民往小城镇定居和就业以及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以制度形式予以规范化,为其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四是加快小城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经济转由市场调节,社区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为农民免除后顾之忧,为城镇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农民与小城镇的融合,推动小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第6篇

在桑植县城市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陈家河镇党委书记谷忠涛

(2009年3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能够在今天的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言,倍感荣幸!借此机会,我代表陈家河镇党委、政府就陈家河镇小城镇建设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汇报和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陈家河镇位于桑植县西北部,地处澧水中源,距县城26公里,桑龙、桑鹤公路穿境而过,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全镇国土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居)委会、149个村(居)民小组,17216人,主要产业有椪柑、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和商贸服务业,2008年末农民人平纯收入1480元。

陈家河镇小城镇建设始于1998年。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采取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等措施,多快好省建设小城镇,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十年来,我们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400多万元,在1.47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上,分期建成了机关区、居民区、科教文卫区、个体商贸区、文化娱乐区等五大功能区域,实现了街道的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镇区由原来的一桥 1

三街变成了现在的四桥八街,镇区人口由建镇初期的不足3000人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人。

陈家河镇小城镇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而且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说,陈家河镇小城镇建设的十年,是陈家河镇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镇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

今后几年,是陈家河镇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关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3”、“2+3”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将为陈家河镇小城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坚持“小城镇,大战略”方针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机遇意识、超前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为本届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突出抓好集镇规划修编、镇区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主导产业、长效管理机制、市场和项目建设,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的建设和经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和齐抓共管的合力,努力把陈家河镇建设成为湘、鄂、渝三省边界的物资集散地和桑植县区域性中心集镇,努力把陈家河镇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美丽富饶、适宜人居的小城镇精品!

统筹城乡发展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第7篇

概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是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关键字:统筹城乡 城镇化 经济发展

正文

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 ?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高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不能简单理解为工厂下乡,让城市不容的工厂搬到乡下去;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农民工进城,让农民变居民。还是要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去重新认识生产力要素的配置。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新技术在城乡的推广,去认识社会资金在城乡的重新配置。还是要从改革生产关系的高度去重新看待农民工进城和城市人下乡。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阶段“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客观要求。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越来越密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紧迫,也更有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

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发挥城市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为什么要进行城镇化建设?

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关键就在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实现以城乡统筹为动力促进城镇化建设?

因势利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随着农民的流动和市场经济对资源,包括劳力资源配置的需求。城乡一体化的超势正越来越显,城镇化趋势也逐渐明显。农民流动的目的性和目的地都是相当明确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生产完善,城乡人民的大流动是必然还要再发生的现象,而且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同时也将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种动力。因此,因势利导,适当疏导,使之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认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定》给城镇一体化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了春天迎来了大好的机遇。《决定》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而基本目标任务定位是到二O二O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要遵循的重大原则是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工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统筹土地利用和城

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相关文章:

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08-25

深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05-23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10-24

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10-25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10-25

城乡统筹发展论文07-15

城乡统筹发展论文05-17

城乡统筹发展范文05-28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07-05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07-05

上一篇:开展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活动方案下一篇: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