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2024-07-04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精选8篇)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第1篇

高危孕产妇管理

高危孕产妇是指“凡妊娠期因某种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全国组织所进行的国际研究新观点认为:高危孕产妇除病理因素外应该扩大到社会、经济、交通、文化等社会高危因素。在产前检查时除发现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外,还应将居住在高山偏远、交通不便、丈夫长期不在家以及观念落后、贫困的孕妇,也作为高危孕妇来进行孕期高危管理,尽早处理,并动员她们提前住院待产。

(一)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

所有的孕妇应在当地村卫生室(所)或乡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卡(册),建卡(册)时特别强调要询问既往难产史、生育史、内、外、妇科病史。医疗保健机构在产前检查时必须做心、肝、肾、血液等内科病史的采集和检查,同时要认真做规范的产前检查和记录,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产前检查要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进行高危筛查,评分在10-30分以上者到县级以上机构分娩。

(二)高危孕产妇首诊制度,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要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建档管理,专人负责,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三)高危孕产妇逐级报告制度

村级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全乡(镇)高危孕产妇,及时将评分在10分以者报县妇幼保健院,对高危孕妇进行动态管理;县级医疗机构定期报告给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动态管理。

(四)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所在的乡(镇)卫生院;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定期下村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

(五)高危孕产妇护送转诊制度

负责转运的医务人员和接诊人员应有在转动途中初步急救的能力,转诊时要使用《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乡(镇)卫生院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及时上转。上级急救中心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转诊的效率。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实施“降消”项目工作要求,院妇幼保健人员应按照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记录,加盖高危标记,实行专案管理。

二、做好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进行卫生、营养、科学育人,计划生育知识指导。

三、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住院分娩,重危高危必须到县级医疗机构分娩。重危高危孕妇转诊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四、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系统管理。

五、统一高危妊娠筛查表,按时上报高危孕妇管理工作情况。

孕产妇重症监护制度

一、每位妇产科专业技术人员都有对高妊娠因素进行筛查的责任。在早孕初查或产前检查时应注意筛查高危妊娠因素,根据农村高危妊娠管理程序,按照《陕西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进行高危妊娠评分,判断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程序。凡筛查出来的高危孕妇应进行专案管理。

二、高危妊娠的监护及管理

(1)对高危孕妇进行登记造册、专案管理,并在全县统一的孕产妇保健手册上作特殊标记,实行定期随访。

(2)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轻度高危妊娠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定期检查和处理,重度高危妊娠者由县医院负责诊治。病情缓解后可返回,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定期随访。

(3)凡高危孕妇均应住院分娩,并尽可能动员在县医院住院待产分娩。

(4)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送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确诊,并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5)要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开设高危孕妇门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儿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适时分娩,确保母儿平安。

(6)高危孕妇的产后访视由防保产负责实施。

孕产妇急危重病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按科室工作制度及各班的岗位职责和作流程工作。

二、对(危、急、重、抢救)病人建立登记并进行随访。

三、对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要尽早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进一步有效的治疗措施。

四、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积极组织、协调相关科室进会认诊、抢救。

五、督促检查会诊治疗方案的落实情况。

六、对疑难病症治疗效果仍不满意,需外院会诊者,及时联系外院会诊或转院事宜。

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

一、每次分娩时有一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二、复苏一名严重窒息儿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一名。

三、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四、复苏小组每个成员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五、检查复苏设备、药品齐全,并且功能良好。

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

一、抢救工作应有经治(或值班)医师和护士和组织。重大抢救应由科主任或院领导参加组织,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

二、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迅速予以解

决。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

三、医护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输血空瓶等用完后要集中放在一起,以便查对。

五、抢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六、新入院或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电话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和医务科,另外一分贴在病历上。

七、危重病人抢救结果,应电话在报告

医务科。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第2篇

一、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建档及专人管理,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保医生在出诊时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册)上做特殊标记,实施逐级报告制度。

三、对已确诊的高危孕妇,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保健治疗措施,认真进行监护,重点管理,按时进行高危评分,积极诊治。将每次检查治疗结果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在管理卡册上。

四、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同时增加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定期跟踪随访,确保母婴安全。

五、高危孕产妇均应住院分娩,医疗保健机构应开设高危门诊及高危病房,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护,制定诊疗方案,适时计划分娩,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准备工作,保证母婴平安。

六、乡镇卫生院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转诊的效率。

孕产妇死亡上报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孕产死亡率,特制定孕产妇死亡评审上报制度。

一、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辖区发生的孕产妇死亡进行上报工作,要求上报的资料具体、真实、实事求是。

二、在本辖区发生孕产妇死亡病例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向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孕产妇死亡详细病历资料复印件。凡发生孕产妇死亡,不论住院时间长短,均要在24小时内报告妇幼保健机构,一个月内填报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表,上报至县妇幼保健站。

三、孕产妇死亡资料按要求时间内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虚报、瞒报。

妇幼保健员工作职责

一、掌握本乡妇女保健工作动态,在所长的领导下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妇女保健任务及指标。承担本辖区孕产妇系统及儿童系统管理、计划生育以及相关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二、负责收集汇总本辖区内的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信息,熟悉本地资料,掌握本辖区孕产妇数及儿童数,对高危孕产妇及体弱儿进行筛查及管理,每季度向妇幼保健所上报妇幼卫生信息和相关信息。

三、及时掌握本辖区婴幼儿死亡及孕产妇死亡,并做好入户调查工作,协助县保健站填写相关表格并存档。

四、负责整理各种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并归档管理,包括表、卡和各种登记簿。

五、负责监督、培训、指导村级卫生人员和保健信息员开展相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并做好详细的下村工作日志。

六、负责本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教,使本辖区的群众知晓率达85%以上。

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八、协助院长和院妇产科作好巩固爱婴卫生院工作。

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的要求,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凡是怀孕的妇女要做到孕早期建立孕产妇保健卡和册,按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对孕产妇进行定期检查,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保健宣教工作、按要求进行产后访视,认真做好产后42天结案工作,及时筛查及治疗高危孕产妇,对其进行重点管理,要求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平安。

三、注重产褥期保健,防止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产褥期卫生及母乳喂养,并且将孕产妇保健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四、做好孕产妇卫生保健指导,宣传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对每位孕产妇保健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价。

五、每年将本地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奠定基础。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1 6 4例均来自我县重症高危妊娠管理个案表。

1.2 高危筛查管理方法根据“丽水市高危妊娠管理方

法”要求, 孕妇在建卡单位初诊时,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验进行高危筛查。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在每次产前检查时若发现新的高危因素, 也要及时筛选, 并在孕妇保健册上盖上高危妊娠的印章标志, 以引起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重视。分别在孕中、晚期进行复评。每例孕妇孕16周后至少经过一次县级以上的筛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凡发现重症高危妊娠, 应于接诊后2h内报告县妇幼保健院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并及时通报治疗抢救情况。重症高危孕产妇实行县乡联管, 重点监护, 专人负责。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年龄19~41岁, 平均27岁;

本地人口151例 (92.1%) , 外来人口13例 (7.9%) ;初产妇98例 (59.8%) , 经产妇66例 (40.2%) 。

2.2 建卡时间、产检次数孕12+6周前建卡62例 (37.

8%) , 13~2 7+6周69例 (4 2.1%) , 28周后3 3例 (2 0.1%) ;产检3~5次5 6例 (3 4.1%) , 5次以上1 0 8例 (6 5.9%) 。

2.3 发病时间孕1 2+6周前1 3例 (7.

9%) , 1 3~2 7+6周5 9例 (36.0%) , 28周至临产70例 (42.7%) , 产时、产后22例 (1 3.4%) 。

2.4 分娩结局剖宫产1 4 6例 (8 9.

0%) , 阴式分娩1 8例 (1 1.0%) ;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分娩1 6 1例 (9 8.2%) , 民营医院3例 (1.8%) ;孕产妇死亡1例 (0.6%) , 围生儿死亡5例 (3.0%) 。

2.5 高危因素构成164例重症高危孕产妇中, 有26种高危因素, 前十位依次为:

合并肝损害 (ALT≥100U/L) 37例 (22.6%) , 子痫前期、子痫34例 (20.7%) , 产后出血21例 (12.8%) , 前置胎盘18例 (11.0%) , 梅毒10例 (6.1%) , 心脏病7例 (4.3%) , 乙型病毒性肝炎6例 (3.7%) , 糖尿病5例 (3.0%)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4例 (2.4%) , 精神分裂症3例 (1.8%) 。

2.6 转归由重症高危转为一般高危1 6例 (9.8%) , 治愈

3 5例 (2 1.3%) , 以妊娠合并肝损害为主。

3 分析

3.1 重症高危早孕建卡率低, 仅为3 7.

8%;另有3 4.1%的孕妇产检次数少, 与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相差甚远。早孕建卡是筛查高危妊娠、进行健康教育与咨询、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重要时机。本组妊娠合并肝损害、梅毒、甲亢、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患者若在孕早期建册, 可及早发现, 得到诊断和治疗, 也可适时终止妊娠。

3.2 重症高危孕产妇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分娩率为9 8.

2%, 未达到100%要求。本组重症高危孕产妇中有3例 (1.8%) 在民营医院分娩, 其中外来人口2例, 本地人口1例。由于民营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以及急救能力较差, 加上对高危妊娠管理意识薄弱, 转送不及时, 导致1例孕产妇死亡。外来人口孕妇的高危筛查不及时、保健管理不到位, 对孕妇及围生儿安全有很大威胁。

4 对策

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三率” (高危妊娠的检出率、随访率及住院分娩率) 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的重要手段。因此, 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危管理:

4.1 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密切与民政部门协作, 提高由政府买单的免费婚前检查率。同时, 去基层宣教, 对外来人口集中的企业, 定时、定点、定人分片负责, 举办新婚学校和孕妇学校。通过婚前医学检查, 可及时发现并矫治可能影响婚育的疾病, 更重要的是, 婚前保健中的健康教育、咨询和指导, 对传播生育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习惯、了解围生保健相关信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和确保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4.2 加强村级保健网建设, 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质量。

三级网络中村级最为薄弱, 村保健员应由集计划生育管理、妇女干部于一身的年轻妇女担任, 每月召开例会, 及时了解各村的妇幼信息, 并进行妇幼卫生知识培训。村村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一览表, 督促孕妇定时做产前检查和高危筛查。有妊娠禁忌证者, 经会诊应尽早终止妊娠, 或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 消除部分高危因素或降低高危级别。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第4篇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15-02

高危孕产妇的妊娠和生产过程存在较大的危险,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1]。现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接收的高危孕妇120例和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高危孕妇120进行研究,探讨加强高危孕产妇妇管理在改善孕产妇生产结局中发挥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接收的高危孕妇120例和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高危孕妇120例进行研究,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高危孕婦诊断标准:孕妇存在骨盆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甲亢、并发外科疾病、胎位异常、3次以上人流、生育畸形儿史、先天性心脏病、低龄或高龄初产妇、乙肝等情况。在对照组中,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57±6.23)岁,孕周12~40周,平均孕周(38.76±1.21)周,48例经产妇,72例初产妇。在观察组中,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36±6.45)岁,孕周15~40周,平均孕周(38.17±1.05)周,45例经产妇,75例初产妇。两组高危孕妇的基础临床资料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高危孕妇应用常规高危孕妇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医务人员实时监测患者的胎动、血压、体重等指标,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支持,并遵照医嘱给孕产妇使用适宜的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应用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其管理内容有:

1.2.1加强高危孕妇的筛查

建立高危孕妇筛查小组,定期对高危孕妇进行筛查。筛查小组主要有妇产科主治医师、内科医师和护理人员,每季度开展一次高危孕妇筛查工作,并建立高危孕产妇档案,严格根据高危孕产妇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保证高危孕产妇得到及时诊治。

1.2.2建立高危孕妇管理制度

相关管理部门制定高危孕妇管理制度。其中,建立健全转院会诊制度的同时,成立高危孕妇急救专家小组,并对各个地区的助产方法和技术进行指导,保证各个地区的助产水平。相关主管部门将高危管理规范制成宣传册,并督促各个医疗机构的妇产科人员学习相关规范,保证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顺利进行。相关管理部门制定高危孕妇管理考核制度,提高高危孕妇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管理质量。

1.2.3加强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

孕妇出现不良情绪时,医务人员积极与孕妇沟通,鼓励孕妇,帮助孕妇树立顺利生产的信心。医务人员向孕妇讲解高危妊娠的相关知识和应当注意的事项,嘱咐高危孕妇加强自我管理。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高危孕妇的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嘱咐孕妇多食用低钠、高蛋白、高钙、高钾的食物,并合理控制饮食量,保证孕妇体重在合理范围内。护理人员应指导高危孕妇合理休息,并注意采取正确的体位。医务人员指导高危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情况,并勤听胎儿胎心,且医务人员应加强临产孕妇的胎心监测,如果发现胎心、胎动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医务人员指导孕产妇每天间歇吸氧,并对高危孕妇补充维生素C和葡萄糖。如果产妇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下腹阵痛的情况,医务人员应指导其卧床,并使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使用对应药物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高危孕妇的分娩结局,统计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均无死亡情况,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危妊娠存在较大的风险,且年龄大于35岁、妊娠3次以上、服用影响胎儿的药物,以及接触过有害物质、病毒、放射线等情况均可能会引发高危妊娠[2]。以往高危孕妇的管理工作重心均在高危孕妇的临床护理等方面[2]。目前,在以往管理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加强了对高危孕妇的管理,以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且取得的效果较理想[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均无死亡情况,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加强高危孕妇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高危孕产妇的生产结局。高危孕妇由于身体的原因,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孕妇食欲不振、治疗依从性差等情况[4]。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孕妇沟通,掌握孕妇的不良心理,并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消除孕妇的不良心理。如孕妇担心胎儿不健康时,护理人员可向孕妇详细讲解胎儿的情况,并告知孕妇保持平稳情绪的重要性,从而使孕妇心理稳定。且医务人员应及时清洁病房,尽量减少在房内的操作,为孕妇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孕妇安心待产。

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了高危孕妇的筛选工作,建立了高危孕妇管理制度,制定了管理规范,并健全了高危孕妇的转院和诊治制度。这些管理措施均有效提高了高危孕妇的管理质量,促使高危孕妇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临床上引发高度危象的原因主要有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并发外科疾病、不良孕史等[5]。对此,医务人员加强对此类不良因素的控制可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医务人员加强对胎动、胎心的监测,能够实时掌握胎儿的情况,且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尽早改善高危孕妇的不良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健全高危孕妇管理制度,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并控制可能引发危象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翁海霞.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规范管理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08):970-971.

[2] 蔡叶萍,黄书炜,吴爱芳,等.端州区高危妊娠孕妇筛查、监测和管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15(06):813-815.

[3] 王海鸥.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孕期管理对改善其妊娠结局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20(07):124-125.

[4] 马小萍,马春芸,陈明峰.高危孕妇孕期个体化综合性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5,19(06):826-827.

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 第5篇

为切实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中心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宜宾县高危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方》宜县卫办发〔2018〕183号文件要求,特制定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如下:

1、强化首诊妊娠风险筛查责任制。首诊负责制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要进行妊娠风险筛查,筛查结果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孕产妇保健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中。

2、首诊医生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产妇要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并用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以便加强分类管理。

3、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绿色”“黄色”的孕产妇可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如有异常,尽快转诊到上级医院。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的孕产妇继续在我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收治,进行科内或院内会诊,并报告院领导,同时联系安排随时准备转诊。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红色”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尽快到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评估以明确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如适宜继续妊娠,应当建议其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原则上应当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4、对妊娠风险分级为“紫色”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并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5、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及以上的孕产妇除按上述要求处理外,应注意签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及“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联系上级医院安全转运孕产妇,保证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6、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要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并进行高危专案管理,保障高危孕产妇就诊需求。要注意信息安全和孕产妇隐私保护。

7、严格落实高危专案管理。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和“红色”的孕产妇,尽快与上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联系,做好转诊并追访结果,橙色7天内,红色3天内追访转诊结果。其余2周内追访转诊结果。由上级医疗机构制订个性化管理方案、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当由三级医院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本人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8、发生紧急情况和意外情况时,要依托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专家组,指导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工作。

9、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对于病情需要转运且具备转运条件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安排医务人员携带急救用品、相关病历资料随车护送转诊至上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对于不具备转运条件的,请求上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电话指导或派员赴现场会诊、指导、参与救治。

10、加强业务水平培训,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临床救治能力。建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程序与规范。不定期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和快速反应团队急救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紧急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应当努力控制在30分钟以内并逐步缩短。

11、科室要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相关职能科室进行督查,协调建立高危孕产妇救治、转诊等机制,建立多学科急救小组。完善产科、儿科协作机制,鼓励产科与儿科共同确定分娩时机,儿科医师按照院内会诊时限要求准时到达,确保每个分娩现场有1名经过新生儿复苏培训的专业人员在场。

医务科

2018年7月

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第6篇

关键词 “降消”项目 高危妊娠管理 体会

高危妊娠直接威胁着母婴安全,是导致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县于2009年被确定为项目县之一,该项目开展住院分娩限价补偿政策,对特困孕产妇给予相应补助,为高危孕产妇管理创造了条件。

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主客观因素:第一,群众对高危妊娠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自我保健意识不高,认为怀孕生孩子是“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生死由命定”,不必作那么多检查。第二,少数未婚先孕妇女分不清计生与保健工作的目的,当村级妇幼人员到家了解孕情时,误认为是劝其终止妊娠,不愿告知怀孕事实,导致高危妊娠漏筛、晚筛。第三,全县妇女散居在各个乡镇村落,有的距乡级卫生院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客观上给高危筛查带来不便。第四、妇幼经费较少,虽然反复宣传高危妊娠的危害,但因对部分贫困孕产妇的实际困难仍然没有办法解决,客观上降低了孕妇参加系统管理的积极性。

报酬低,业务能力、专业水平低:2008年以前,村级妇幼人员妇幼经费每月每人22元。多数村级妇幼人员仍以务农为主。由于经费的限制,村级妇幼人员培训、进修均比较困难,导致业务素质偏低。对村级妇幼人员的管理虽然有奖惩措施,但没有经费兑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幼人员工作积极性,给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带来不便。此外,县级保健人员与临床工作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的认识意见不统一。

措 施

利用“降消”项目机会向广大村民宣传国家对妇女儿童的方针、政策:由于住院分娩有补助而且覆盖面广,农村孕产妇得到经济上的实惠,为住院分娩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利用项目经费,提高村级妇幼人员素质:分批分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村级妇幼人员对高危妊娠的识别能力,由于村妇幼人员是农村孕妇最直接的接触者。对查出的高危孕妇必须报乡卫生院防保科,乡妇幼人员收集评分后实行分级管理。对护送高危孕产妇就诊的乡村妇幼人员给予相应补助。

加强保健人员与临床人员的联系:利用项目资金召集相关人员不定期进行沟通、交流,统一高危孕产妇管理意见,对死亡的每例孕产妇及时进行评审,找出死亡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效 果

实施“降消”项目两年来,通过各部门多方面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对妇幼工作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新农合”及“降消”项目提供的补助,减轻了产妇分娩的经济负担,正常分娩产妇两项合计免费每例800元,在县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基本不用出钱。因此,近年来,村民中通俗的传说是:“现在到县上生孩子不要出钱了”。孕妇参加系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由从前的“妇幼人员找孕妇建册”到现在的“孕妇找妇幼人员建册”,为高危孕产妇的建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两年来,到门诊建册管理的孕妇与2008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加。

讨 论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第7篇

妇幼保健院依托“母亲健康快车”加强高危孕产妇急救管理 为了加强我县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平安,妇幼保健院依托“母亲健康快车”进一步改善围产保健管理工作及高危孕产妇管理环节,畅通产科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大镇一大队七队的一名孕产妇,维吾尔族,怀孕初期就出现贫血症状,县妇幼保健院在下乡督导过程中帮她申请了农村孕产妇贫困救助后,还多次和乡村医到家中为她免费检查、宣教,并督促她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近日,县妇幼保健院在与乡妇幼专干电话随访中得知孕妇孕周已满34周,考虑到孕妇病情较危险,乡级医院医疗条件还不够完善,县妇幼保健院立即启动母亲健康快车服务。该孕妇在住院待产中,血色素只有4.5克,血型为罕见的A型RH阴性。孕妇病情十分危急州血站又没有此类血液库存,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危险。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有关领导亲自来到病床前,劝其转往自治区级医院。然而其家属提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转院后家中无人照顾产妇以及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后,拒绝转院。随后,我院积极与乡级卫生院分管领导、妇幼专干以及该孕妇所在村两委班子成员联系,及时疏导解决问题,通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为其免除了部分住院救治费用,使党和政府的关怀在老百姓身上得以充分体现,目前,其母子病情基本稳定。

该例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和重视下,以及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依托“母婴健康快车”项目,落实贫困孕产妇救助措施,为母婴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 第8篇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高危妊娠妇女206例, 根据管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136例实施规范化社区护理管理, 孕妇年龄22~41岁, 平均 (29.4±4.6) 岁, 孕周29~38周, 平均 (32.4±1.2) 周;对照组70例实施传统护理, 孕妇年龄24~41岁, 平均 (29.5±5.1) 岁, 孕周28~37周, 平均 (31.9±1.4) 周。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社区护理管理, 将社区所有孕产妇纳入孕产妇管理系统中, 分析高危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分级管理监护至产后42 d。具体措施: (1) 高危因素筛查及分析:高危妊娠因素包括:a.不可转归因素:高龄初产、身高<145 cm、巨大儿、双胎妊娠等;b.可转归因素:如流产史、轻度妊高症、过期妊娠、贫血、胎位异常、异常产史等, 采取相应措施后可以实现转归, 转归率几乎100%;c.不可以完全转归因素:如过期妊娠, 但也可以做到提前拟定分娩措施, 以确保孕妇得以顺利分娩。防范措施:加强各级妇幼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其识别和筛查高危妊娠的能力;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建立档案和实行个别管理, 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及定期随访, 提供干预措施和相关的医学指导。 (2) 高危妊娠干预策略包括:a.健康教育:做好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使孕妇了解高危妊娠的危害, 配合医务人员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b.营养管理:加强孕产期的营养、运动指导及体重管理, 避免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胎儿生长过度等情况发生, 从而导致妊娠期不良因素的加重;c.危险因素干预:对高血压、糖尿病、贫血、梅毒等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和积极干预, 避免因此加重孕妇妊娠期和分娩期危险;d.心理护理:由于高危孕产妇心理压力过大, 情绪会比较消极, 因此对高危孕产妇心理疏导尤为重要, 应该帮助她们积极面对困难, 充满信心, 以便顺利分娩。

观察指标: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 (±s) ,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 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分娩方式对比:观察组产妇中顺产88例, 剖宫产48例, 顺产率64.7%;对照组产妇中顺产28例, 产道助产5例, 剖宫产37例, 顺产率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良妊娠结局对比: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9.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高危妊娠是妇产科特有的一类疾病, 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如何通过护理措施来改善母婴的健康状况, 确保顺利分娩, 降低死亡率是当前工作中的重要研究方向[3]。

就高危妊娠的预防措施而言, 除了早期发现和确诊宫内胎儿异常及时终止妊娠外, 尽早的实施干预措施是改善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逐渐完善, 社区护理已经成为了疾病防治的防线, 在孕产妇的宣教、营养管理、高危因素干预、心理护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4]。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 观察组顺产率64.7%,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3%, 护理满意度99.3%,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0%、45.7%和8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实施规范化社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孕产妇的认知, 提高配合度, 从而达到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目的。建议继续加强高危妊娠的监测管理及跟踪随访工作, 广泛开展生育健康知识宣教, 避免婚前和生育前反复流产,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以有效减少妊娠过程中的高危因素[5]。

参考文献

[1]白汝兰, 谢萍.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 2011, 24 (3) :1172-1173.

[2]李嘉卫, 苏明, 何敏肖.边远山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 (4) :540-542.

[3]刘文秀.妊娠管理在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5) :1104-1105.

[4]王辉.1670例高危孕产妇的妊娠管理和有效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2) :55-56.

上一篇: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下一篇: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