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2024-08-2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认识(精选6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第1篇

“珠算心算结合,发展儿童智力”教改实验的实践与认识

巴南区从1991年开始进行“三算结合”实验。在重庆市及全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却存在着大面积学生珠像建立困难,难以达到计算的要求,教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重视不够,没有更多的着眼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我校决定在幼儿园进行“珠算心算结合发

展儿童智力”实验(以下简称“珠心算”实验)。

经过初步论证,从1995年3月,我们在幼儿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4月,经过重庆市教科所专家组论证,“珠心算”实验正式立题,于1999年1月通过市教科所专家组评审结题。在巴南区内进一步推广实验。

一、基本做法

(一)统一认识,摆正“珠心算”实验的位置

“珠心算”课进入幼儿园,人们对它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实验无先例,无教材,教师无所遵从,存在畏难思想。其次,有的教师认为该课不统考,无检测标准,上课比较随意,随便调课,甚至有时不上。1996年夏,学校成立了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后,首先抓了理论的学习和研讨,搜集有关珠心算的信息,统一对实验的认识。不仅把该实验看作是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三算”的深化,更是把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组织了3次课题研讨,请了区、市教科所教研员及专家、领导一起研讨,对实验有了一致的看法。并召开了家长会,通过学生心算表演、教师介绍,使家长了解实验。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①珠心算教学组织形式上接近小学数学教学,但不能照搬,应满足幼儿特点。②教学内容应以珠算心算为主,按珠心算的内容特点编排教材,并不涉及小学笔算内容。③教学目标上重点是发展儿童智力,应面向全体儿童,激发儿童兴趣,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建立珠像,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④更多的关注非智力因素和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管理,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把课题实验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管理。通过抓管理,不断研究解决实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进行“珠心算”实验,教师是最重要的环节。学校从实际出发,从现有教师中挑选了比较合远的人员担任实验工作。并加紧对教师的培训,学校主要采取:①抓学习。让实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珠心算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作好学习笔记,定期交学校领导检查。学校还让实验教师学习创造教育实验经验,要求教师要有改革思想和创新意识,不仅着眼于计算能力提高,更应强调非智力因素发展,在幼小衔接上探索新的路子。②给条件。让实验教师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先后让实验教师到武汉、北京、深圳进行珠心算的教学活动。工作中学校尽力开绿灯,解决好相关问题,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③压担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带头的课题组,严格按实验方案检查。实验中对新教师采用了“师徒帮学”,让骨干教师多次接受市内各区、县教师的观摩,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

2、规范教学内容。

实验没有教材,为了解决实验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区教研员的帮助下,经过反复研究、修改,花了二年多的时间,三次修订,编写出版了《幼儿珠心算》教材一本。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也规范了教学内容,便于学校检查。

3、保证教学时间。

实验初,每天早上8:00至8:30进行一节课。由于幼儿自理能力差,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全部按时到校。教师有时也因教研活动调课,影响了教学时间,后来我们把珠心算课安排在幼儿计算课时进行,每天上一节,这样纳入课表,严肃规范,学生齐了,更重视了,也便于督促检查,保证了教学时间。

4、抓好考查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珠心算”实验进一步规范化,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首的考核小组,定时检查评估,主要采用“二看”“三听”的方式,即看教师资料、计划、总结、教案、论文等,看学生珠心算技能;听教师介绍实验情况,听课堂教学,听家长、学生、科任教师意见。通过考核,对教师进行评比,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积极性。

5、建立资料档案。

实验中有许多资料需要收集,如教材的编写稿、幼儿实验前测等测查资料、分析资料、计划总结资料、重点课研究资料、会议记录及照片、录像等,为此,我们设专门人员收集资料,把资料分类整理成14个卷宗。结题时,齐备的材料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

(三)加强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珠心算”实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课的质量。如何搞好珠心算课,向课堂要质量,为此,我们重点研究了三个问题。

1、珠心算课的基本特征。幼儿有其年龄特征,幼儿园珠心算课也有

其相应特点。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后在96-98级中多次听课,然后分析、讨论、归纳,通过反复研究,对珠心算课特征达成以下共识:①珠心算课要体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必须坚持兴趣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即培养儿童兴趣要发挥儿童主体作用,通过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注意设置情境激趣、教师示范要到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②珠

心算课是以学生为主的课。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教案设计、课堂引导上。应以学生为主,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全新课堂模式。③珠心算课是以练为主的课。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空间,并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指导练、同方对练、找对手练、游戏练、分组练…

2、珠心算课的基本课型。经过广泛的实践和交流、研讨,我们把珠心算课大体分为四类:①新授型。即以传授新知为主;②技能训练型。主要以练习为主,如指法练习,教师出题目、说要求,检查指法掌握情况,让儿园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技巧;③游戏型。游戏是幼儿课堂中不可少的形式,教学中以游戏为主线,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儿童兴趣,又培养了儿童运用知识的能力。④竞赛型。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定期上一堂争夺“珠算大王”、“心算大王”的比赛课,会使他们兴趣盎然,更好的激发了儿童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3、珠心算课的基本结构。珠心算课以练为主,而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显然无法集中30分钟。通过反复研究、听课、实践,我们把一堂课一般分作三段,即两节小课和课间游戏过渡的形式。第一段一般进行新授或实际拨珠,第三段进行珠心算,中间一个数学游戏相连接。这样改革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实验效果

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一)儿童智力情况

1、儿童珠心算技能情况。

从指法测查(表1)、拨珠频率测查(表2)及珠算、心算测查(表3)看。幼儿指法规范、拨珠迅速、计算准确、珠像较牢固,完全达到了实验目标,为解决小学“三算结合”大面积珠像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表1:

拇指

食指

中指

联拨

样本

50

平均分

96.6

96.494.8

92.5

优秀率

88

及格率

98

表2:

567

89

样本

50

及格率

96

频率(字/秒)

4.1

3.7

2.9

2.8

3.6

2.5

2.8

2.4

2.4

平均频率

3字/秒

表3:

珠算

心算

样本

50

平均分

96.4

96.1

优秀率

92

及格率

100

2、从儿童思维能力测查(表4)看,通过实验的儿童思维速度和准确率明显占优。儿童思维灵活,创造性更超过了平行班。(表4)97.1和97.2测查题中有二题计算和超过100(均未学),但实验班有93得分,对照班则只有23得分,实验班学生还能算出更大数量的题目,发现自然数连加简便算法。

表4:

样本

总分

平均分

S

T

P

实验班97.1

2270

75.7

8.4

53.31lt;0.01差异非常显著

平行班97.2

1742.5

58.1

12.02

实验班幼大1

4612.5

98.22.50

2.7

4lt;0.01差异非常显著

平验班幼大2

3650

4.75

3、从幼儿记忆力测查(表5)看,实验班儿童的单位时间记忆量是平行班的2.14倍(测单位时间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表5:

项目

班级

样本

记忆量

平均值

S

T

P

98级1实验班

518

17.33.8

23.4379

lt;0.01差异非常显著

98级5平行班

243

8.12.34

4、其他方面情况。从实验教学看,本实验利于儿童注意力培养,不少儿童学习珠心算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表6),回家能坚持练习,有了较好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且有意注意时间明显延长。儿童在做“火柴棍”游戏(移算式,摆图形等)表现出观察力、想象力有较大提高。

表6:

项目

班级

样本

非常有兴趣

比较有兴趣

没有兴趣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97级实验班

4391.536.4

12.1

98级实验班

291.4

24.3

4.3

(二)特长生情况

通过实验的儿童中涌现出一些计算超常儿童。6岁幼儿能在几秒内心算出10个三位数的加减法。兴趣小组小朋友还能心算多位数乘法。4名6岁的儿童1998年5月31日参加重庆市“奔向21世纪”暨“六一”庆祝会上的表演,以超过计算器和电脑的速度(计算完全正确),受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的报道,重庆青年报、重庆电视台还作了专题采访。经过实验的学生15人次在市以上珠心算比赛中获奖。在1998年全国史丰收速算法大赛中一人获二等奖(第九名),其珠算水平达能手一级。实验班在区、市幼儿球操、故事、游戏等比赛中多次获奖。

(三)教研情况

实验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实验中教师们多次为区、市提供研讨现场。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自觉学习了关于幼儿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修改、编写了《幼儿珠心算》教材一本。实验教师在区市论文评选中9人次获一、二等奖,有二人在市赛课中分获一、二等奖,多人评为校、区、市优秀教师,一人1999年评为全国优秀珠算教师,三人成为巴南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本实验还带动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我校2000年成为巴南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巴南区教育科研示范单位。

三、体会

(一)珠心算对儿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的职能,重点在开发智能。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综合。珠心算教学中,需要有意识的开发智力。实验证明珠心算在这方面有显著作用。如:听心算10个数加减,首先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否则不能输入信息,老师念得越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学生也必须算得更快,思维力的准确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师念的位数逐步增加,学生的感知力的范围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计算的数越多,计算数位越宽,对学生记忆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训练中,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它指的是思维的速度,是判断一个人智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珠心算教学通过对儿童的培养,使他们计算速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儿童思维敏捷性品质很明显的改善。实践证明:学前儿童稍加训练可达到每秒计算2-4个数字。这是数值计算的训练,但智力活动具有辐射、迁移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对其它活动有同样的效应.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耳、口不仅配合协调,且左右两个半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交替运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的开发。儿童双手拨珠,在拨、看、听训练中,要求动作规范、准确、迅速、力度适中,不仅锻炼了手,也达到了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提高了触觉、视觉、听觉的灵敏度。一个训练不到一年的幼儿可以一眼看清10个数字。儿童观察力的提高,其效果是明显的。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学中观察力、注意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论是看心算、听心算、拨珠时,都要求准、快,迫使儿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由于儿童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把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儿童注意的对象变为儿童直接行动的对象,使儿童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力的增强了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实验中观察、统计发现: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每次为3分钟,而实验班则是7分钟,有的儿童达15分钟以上。珠心算对儿童注意力培养作用是明显的。科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人类一切智慧都根源于记忆。实验证明:珠心算学习可以把记忆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而且学习珠心算还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珠心算学习通过大量想珠、心算,使儿童想象力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语言学习中珠心算班学生回答问题更有新意,课堂气氛更活跃。

总之,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二)珠心算利于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机能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后者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对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动力和调节机能,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研究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归功于智商,而80归功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即情感智商——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调适情绪、充满希望,具有高度责任感等。戈尔曼研究认为:对于智商,经验或教育对它的作用不大,而对人生至关重要的EQ却完全能从童年学得和提高。

珠心算的学习中,一道自然数连加如:1到36儿童往往要经过几

十、几百遍才能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百折不挠的练习,向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但是,通过调适情绪、心中高度责任感激励、促使他们放弃了贪玩的念头,最后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克制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享受,无疑将使他们获得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对儿童意志的一个考验。珠心算要求一快二准,长期学习逐步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从而培养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了持之以恒、刻苦、奋进、追求效率、质量的意识。另外珠心算学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拨算盘使儿童感到新颖有趣,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儿童学龄前能计算一些题目,都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这从感情上激起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正是人成功的80。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计算本身。

珠心算开发右脑作用明显。美国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斯佩里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具有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抽象思维,右脑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具体地说:左脑具有语言的、分析的连续的、计算的能力;右脑具有与知觉和空间判断有关,具有音乐的、图像的、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对复杂的关系处理远胜于右脑。日本的春山藏雄《脑内革命》一书中认为,应重新认识开发应用人的大脑,右脑是祖先脑,左脑是自身脑,右脑存储的信息是左脑的十万倍。

珠心算有三个要素:算珠的表象、算盘的表象、珠像运动表象。训练中视觉、听觉、运动分析器协调活动,把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协调一致,形成珠心算形象思维,随着训练的深入,儿童的珠算技能逐步内化(皮亚杰非常强调内化在“运算”形成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把数的运算变为算珠的操作活动,采取先进行从看算盘到不看算盘,手作摸拟拨珠动作训练来强化视觉表象(盘式图),然后进行看盘想珠训练,强化手的动觉表象,最后进行既不看算盘也不模拟拨珠的训练,即想像心算。而表象的运动(形象思维)是右脑的功能。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性。右脑把一个图像、表象作为一个单位整体来处理。如:把12345 67890相加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译成珠记忆的。因此,数字加减的中间数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下一步计算的。加上右脑思维平行式的特点,思维过程是极为迅速、敏捷的。这有力的促进了右脑的开发。在珠算运算过程中,不断地把数字符号转化为算珠,又把“珠象结果”转化为数字,同时把计算、珠算的法则也转化为珠象运动规律。根据左右脑的分工,右手受左脑支配,左手受右脑支配,因此双手熟练的打算盘,恰是左右脑的交替运转。这些活动都有力的促进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珠心算在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开发大脑方面有重要作用:珠心算通过儿童大量的动手拨、动口说、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从看盘拨珠、看盘想珠到离盘虚拨、想珠心算的过程,具有形象性(数字转换为图像)、具体性、可操作性(学生易学、易内化)、整体性(把大数转换为一个盘式)等特点,通过数字、图象的转化运算及多种感官的参与,有效的促进了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

现在的中国教育着重于让儿童抽象思维“片面使用左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疾呼“新世纪呼唤右脑革命”。90年1月美国会决议以后10年定为“脑的十年”并且经总统批准成为法律,欧共体制定了“脑计划”,我国李岚清副总理也提出“一定要开发人的大脑潜能”。有人说:“开发大脑的潜能,其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我想从脑的革命看珠心算,它无疑具有较高的价值。

(三)珠心算是数学最好的幼小衔接方式之一

《学习的革命》的原作者认为:“珠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的确,珠算的迁移功能使5、6岁幼儿在一年内学完小学的加减整数计算。它的计算功能、教育益智功能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合理运用。珠心算在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基础上使人系统学习数学的年龄提前1-2年,这无疑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珠心算不仅利于计算,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儿童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这完全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完全可以说,珠心算是数学最好的幼小衔接方式之一。

(四)“珠心算”实验是“三算结合”的必要补充

实验证实,经过实验的幼儿均能建立牢固的珠像,克服了小学“三算”珠像建立的难点,大面积的提高了教育质量,为进一步深化“三算结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龄提前的价值是巨大的。而珠心算为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从幼小园开始学习珠心算,小学以珠心算计算方法计算,完全可以把儿童学习计算的时间提前1-2年,而学习效果优于现在组合方式,这是其它计算教学无法相比的。探索一种高效的教育组合方式,这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我们应为此而努力。

(六)正确认识珠心算的计算功能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和大纲都认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确,现在在计算领域没有什么比用计算机(计算器)更令人放心,更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人们日常计算仅限于数目较小的运算,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随时找到计算器,我们己完全没有必要让多数学生仅仅为计算技巧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珠心算。但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必备的基本计算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了小学“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要求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每分钟1-2题,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每分钟1-2题…”。因此,可以说因为“计算”而发明的算盘,己经逐渐失去了其“计算”的优势。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开发大脑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综上所述,可见正确认识珠算的计算功能是每个珠心算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绝不能掩耳盗铃。也就是说“珠心算”实验的重点不是计算,而是致力于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验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a)温寒江:《开发右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b)沈呈民:《小学数学教育科研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c)朱希安等:《当代中国珠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版

d)陈安福等:《教育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e)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

f)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g)唐继廷:《数学教学研究选讲》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2月。

h)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好范文整理)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第2篇

(1)感知觉。智力落后儿童的各种感觉一般较迟钝,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微小差异比较困难,例如,分不清粉红、紫红、浅红、深红等,对物体的轻重辨别能力差,听觉也不灵敏,识别语音困难,学习汉语拼音较吃力。其它感觉,如皮肤对冷热的感觉、疼痛感觉、嗅觉、味觉、平衡协调感觉等方面一般也不如正常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对周围给他的刺激反映速度慢,往往正常儿童一眼能看出的东西,他们却要用更多时间才能看清,在相同时间内,他们注意到的东西比正常孩子少,正常儿童一眼能看清几个物体,而他们却要一个一个的看。他们一方面分辨物体的细小能力差,另一方面也不善于把有关事物联系起来。例如正常孩子往往能从脚步声中判断,是爸爸来了,还是妈妈来了,而智力落后儿童却不会。他们看一张图画往往不全面、不深刻,不会积极地去看,主动比较画面有关部分,而是只能认出画中一、二件事物,不能理解画中人物的空间位置、表情动作,以及风景画中的远景、近景。他们缺少正常儿童具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所以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图画中人物、景色间的联系,难理解画面内容,看图说话比较困难。

(2)记忆。智力落后儿童识记速度慢,记忆容量小,记忆缺乏明确目的,容易遗忘。他们往往一小时只能识记3、4个生字词,他们只是机械记住个别词语、短句,不会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意义记忆。他们复述故事比较困难,记不住故事前后发生的顺序和主要情节。相对来说,他们在活动中,情绪兴奋时,记忆效果好一些,对具体形象的材料,刺激强烈、有兴趣的内容,他们容易记住。

(3)思维。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有的智力落后儿童看到有白发的人,就会认为是爷爷奶奶,并不懂得爷爷奶奶和他真实的关系。有些知识内容尽管他们背会了,却不理解,对事物也不能很好归类,思考时,如果借助具体事物会好一些。他们不善于有目的地周密地想问题,思维不灵活,往往生搬硬套。由于他们不能深入思考问题,所以对问题往往也就没有主见。

(4)注意。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有情绪色彩,对直观具体事物易引起注意,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他们很难有目的地注意,注意也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转移不灵活,常常顾此失彼,象正常孩子那样,一边听一边写,他们会感到困难。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第3篇

一、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心理学分析

(一)游戏是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

游戏活动中,既有全身活动的游戏,也有局部运动的游戏,这些活动可以使儿童身体的系统和器官得到有效的活动,促进着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加速儿童肌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并且锻炼了基本的技能,协调着儿童的运动机能,促进儿童身体的整合性发展。

(二)游戏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的需要的表现,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这种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而且可以使儿童在活动中增进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获取了社会生活知识经验,发展了观察、注意、想象、记忆、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

(三)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渴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共同活动和游戏,会比个人单独活动、游戏的效果好得多,这种“共同行动者效果”,可以促进儿童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1.“去中心化”的发展

学龄初期儿童总是喜欢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化”。在游戏中,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同其他成员和睦相处,促进儿童的“去中心化”,提高儿童自身的社会化发展水平。

2. 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感知生活中各种人的社会活动,并在大脑中抽象、概括各种人活动的规则,以此来“规范”游戏中角色的活动,使儿童开始认识到人们的活动与其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逐步地理解、把握各种社会成员的职责和道德品质,并试图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在这样的体验和感悟中,儿童的规范意识和伦理精神得以最初的启蒙。

3. 学会合作与竞争

儿童在处理游戏中发生的冲突和分歧行为,便是儿童学会协调、适应、合作的过程。另外,合作游戏、竞赛性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好的游戏方式。在合作游戏中,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同步发展,在集体游戏中快乐地游戏,在竞赛游戏中,比赛获胜需要全体成员的努力和很好的合作。

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游戏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结成两种类型的人际关系:一种是在游戏本身之外所结成的现实的伙伴关系;一种是通过扮演等在游戏内部所结成的虚拟的角色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存在成为儿童在游戏中充分开展社会交往的背景和依托,从而为儿童今后的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游戏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活动中产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游戏作为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很容易给儿童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游戏中的情感宣泄也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游戏也是儿童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过程,通过多样的游戏形式,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五)游戏是满足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游戏中,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儿童在游戏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自主感和幸福感,可以满足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对目前儿童游戏存在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一)儿童游戏的权利被不同程度地剥夺。

儿童生活的现实及儿童游戏的现状提醒我们,儿童游戏及其游戏精神面临衰落的危险。根据刘焱等人的调查,80年代儿童游戏的人数比例为43.8%,由于游戏时间的减少,到90年代,人数的比例已经降到13.4%。目前我国的学龄初期儿童,他们的游戏时间却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

1. 社会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结构的日趋都市化,使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日趋公寓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独生子女居多,儿童与手足一起游戏的机会也成为泡影。一家一户的居住格局使人们彼此封闭,缺乏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淡薄。儿童只能自己一个人玩或同父母一起玩,有的甚至以小动物或柔弱玩具作为游戏伙伴,极大的限制了儿童玩耍的空间,扼杀了儿童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剥夺了儿童从中获得乐趣、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2. 升学竞争带来的压力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知识、重考试、重学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重视对儿童的教育,把儿童的功课学习放到最重要的地位,做功课、学习成为儿童生活的主旋律。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指引下,儿童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

(二)传统游戏衰落,“另类游戏”扭曲了游戏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诸如“踢毽子”、“过家家”、“玩泥巴”、“投沙包”、“跳皮筋”、“滚铁环”等传统游戏正一天天远离儿童的生活。可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希望孩子多玩一些开发智商的游戏,同时,玩具开发商由于利益驱动,生产出大量的智能化、电动化的游戏,而更多的是装上电池就能玩的电动玩具,这样的玩具转换性和益智性差,对儿童智力的开发价值不大,并且在无形之中使儿童与机器接触的时间长了,而与人相处的机会变少了。如果儿童丢掉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和集体的意识,就是丢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极为不利。

三、对儿童游戏的心理学思考

(一)保护儿童的活动游戏,让儿童游戏回归儿童的世界。

社会、学校、家庭应努力为儿童营造户外游戏的环境和氛围,利用一些传统游戏,让儿童回归自然,回归天性。特别是家长、教师应该更新和转变观念,吸收传统游戏的精华,将它们适当的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既要发挥现代游戏的优越性,又要巧妙的结合传统游戏来弥补现代游戏的不足。

(二)把游戏辅导活动引入心理活动课,使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在文化心理学视野下认识儿童语言 第4篇

【关 键 词】语言;文化;儿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46-03

对于全世界所有的儿童来说,语言的发展过程都遵循着一个固定的规律。不管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地方,他们语言的发展阶段都是基本相同的,这是人类共通的心理机制所决定的。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又是那样的独特,即便他们生活在同一地方,他们的表达习惯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就是人类不同的文化组织所影响的。所以,语言充满了共通而又独特的意义。

一、语言,从符号到文化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语言的定义是:“语言(language)——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1]由此分析,首先语言是同文化系统中或异文化系统间,人类之间互相交流信息的独有沟通系统;其次,语言是认知主体在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交往活动中与价值性判断相联系、生成关于经验、知识的一种工具;最后,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和获得的必由之路。查阅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语言的研究也逐渐成了文化学家们共同关心的焦点。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尽管是不同领域的文化学家,研究也不尽相同,但是却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是象征符号的动物,是能利用象征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能把他认识的世界用象征符号固定下来,反映出来,并且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播”。[2]人用象征符号赋于世界以“意义”和“秩序”,从而拥有了一个世界。“所有人类行为就起源于象征的使用”,“正是象征把人类从一个婴儿变成人”。[3]而语言正是人类创造的最完善符号体系,构成了人的最直接象征符号世界和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

因此,“语言就仿佛一个棱镜,透过它的投射,世界在人脑中形成所谓的世界图景。而语言作为认知中介的功能对世界的反映,不是照相机似的客观表现,而在于世界透过它的主观投射”。[4]所以,语言并不仅仅是文化的直接表象,而是人类外在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文化心理。

那么,人类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呢?对这一现象的疑问使我们开始观察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在儿童从出生时的咿呀学语到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这一过程中,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人类文化。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对应关系,文化中所包含的一切信仰、风俗习惯等等都可以通过语言传递给儿童。语言,将文化映射成一种符号作用在儿童的身上;文化,则通过语言这一符号体现在儿童身上。因此,从符号到文化,儿童通过掌握语言这一符号实现了对文化的自我重构。换句话说,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儿童学习文化的过程,语言是儿童学习和内化文化的工具。

二、语言,从声音到言语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不是沉默着而是哭叫着发出声音来到这个世界的。尽管新生儿不是沉默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他们也还是不会说话,他们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但是他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而就语言本身而言,这一纷繁复杂的符号系统,“其实也只是由很有限的并没有任何意义的几个声音组成的,但是这些声音却可以通过大量的方式进行组合,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丰富意义的词汇”。[5]但是,出生一年后,就会发生许多变化,儿童开始慢慢掌握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他发展了自己的个性,找到了发展这种个性的手段。

所以,全世界的儿童都是从发出无意义的声音开始,到最终掌握意义丰富的言语。只是,成人很难理解这一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这是因为成年人只能想出有意识的学习语言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只能有意识地学习语言,比如学习英语。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会有学习英语的经历,我们发现无论我们多么刻苦地朗读、背诵、写作,甚至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学习,但还是依然很难流畅自如地使用英语表达自我。所以,当回忆童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学习语言是如此困难的一个过程,那么为什么儿童时代的我们似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正式的训练,却依然顺利地获得了听、说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交流沟通呢?这就是因为,对于儿童时代的我们来说,语言并不是有意识地学习,而是自然地发展,是在大脑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始的,当儿童听到一种语言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儿童的一部分。因此,“儿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说什么样的话,都是因为儿童从周围的环境里接受的文化模式影响的结果,这正是成人为儿童选择了本族语言的发音,也就是母语,并使之成为了儿童的语言”。[6]所以,不管一种语言有多么的深奥,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本族人也一样会说,也一样能流利地交流。以汉语为例,对于其它国家的人来说,学习汉语也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中国,没受过教育的人和受过教育的人不是都一样说着汉语吗?乞丐的孩子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不也一样说着同一种语言吗?所以,深奥语言与简单语言对于儿童来说没有难易之分,所有儿童都不会觉得学习母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儿童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用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最初,儿童的哭声就是其最初的“语言”,他用哭声表达着自己能够体验到的生理感觉,是饿了,是疼痛等等。之后,儿童开始发出类似元音的声音,渐渐的,又加上了辅音。然后,儿童就开始咿呀学语,当他听见身边的成人说话时,他也会发出微小的声音。紧接着,儿童说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词语。最后,从单词语→双词语→简单句→复杂句,儿童最终掌握了语言。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并不是死板的,不加改变地掌握了语言,而是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最终形成的是充满个性与独特的个人言语。

nlc202309010618

三、语言,从儿童到成人

对于新生儿来说,还不存在语言问题,语言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些声音或是串联的音符而已,并且这些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困了”和“床”之间就不会有任何逻辑联系。“床”一词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类赋予了它特定的含义。因此,任何一个词具有的特定意义都是同一文化群体共同认可的结果。并且,不同文化群体在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则会使用一系列完全不同的音符。而这些词汇的意义,则是人类赋予它的,所以语言就好像是一堵墙,它把一类文化群体圈在里面,与其它的文化群体隔离开来。这可能就是语言——符号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作用。但是,任何一类文化群体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中,它们之间都需要沟通与交流,因此语言同样又是一根纽带,它也可以超越文化的差异把不同的文化群体联系在一起。

儿童不是静止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发展,并在不断的成长,直到最终进入成人世界的集体文化系统,从儿童到成人转变的这一过程就叫做社会化。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经过学习的方式传承着某一具体文化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一过程,儿童也只有置身于某一具体的人类文化环境才能完成。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文化的符号,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文化群体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文化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在与西方人交流时,有时会不知所言,原因就在于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都不同而导致的。所以,当儿童接触到某一语言的那一刻,该集体文化就慢慢地引导着儿童步入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同时儿童也会无意识地使自己的言语不断地适应它所处的集体文化环境,因此,“从儿童到成人,这一人生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作为某一文化具体的人的进化发展”。[7]“儿童一旦出生,就进入了一个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文化环境,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参与,从而实现了对其所处的集体文化的自我重构”,[8]语言,则正是儿童进行这种重构的重要工具,是连接人与文化的桥梁。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儿童社会化的工具,使儿童最终成为一个正式功能的成年人。日本文化背景下出生和成长的儿童,自然地掌握了日语,形成了一套日本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自然成为了日本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下成长,形成一套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自然会成为美国人。R·本尼迪克特就发现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日本后裔,形成的就是一套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非日本的。因此,人之所以成为他或她这样具体的人,就是人类普同性和文化特殊性的互动关系所致,是个体的先天遗传和由某一文化组织的共同经验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所致。

全世界人类的语言都是共通的,同时也是独特的。全世界的人用相似的语言方式沟通与交流着,但是出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人的语言又是独特的;个体在一生中通过使用语言认识客观世界。所有包涵在语言中的观念、信仰和世界观,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这一切又都充满了个人独特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又是相通的。

语言对儿童成长的意义是深刻的,儿童最终将走向成人。语言,从符号到文化,从声音到言语,是儿童学习文化的工具,是儿童将某一具体集体文化内化和重构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的工具,并最终帮助儿童走向成人,走向集体文化,成为一个正式功能的成年人,最终成长为一个具体文化背景下的成人。

注 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75.

[2]申小龙著.语言的人性与人的语言性——论人类语言符号的文化视界[J].学术交流,1989(4):121.

[3]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1-47.

[4]彭文钊,赵亮编著.语言文化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4.

[5]玛利亚·蒙台梭利著,高潮,薛杰译.有吸收力的心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m2007:86.

[6]弗洛拉·丽塔·施莱铂著,高明译.你的孩子的言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21.

[7]S·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04.

[8]J·瓦西纳著,孙晓玲,罗萌等译.文化和人类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第5篇

——读书心得

正确认识儿童的敏感期

如果总是沿着一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相同的陈旧路线来构思教育,教育是没有多少希望的······如果每个生命个体的总体发展滞后的话,传授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我们发现,教育不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事情,那是每一个人本身得以自我发展的自然过程。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20世纪幼儿教育的历史以重重的一笔记下了蒙台梭利这个名字。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不仅仅是教育史上的重要任务,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均与现代学前教育密切相关,其影响之大,在教育界皆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蒙氏多年的追随者史坦丁(E·M·standing)比喻,如果说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爱伦·凯”,那么蒙台梭利则是“儿童世纪的代表”[1]。

美国的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的戈登·德莱顿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就称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把儿童在蒙台梭利学校接受的教育说成是世界一流的教育[2]。她的传记被列为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之一 [3],而其关于儿童教育的杰出之作,则当属这本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的《童年的秘密》。该书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探索和解答“幼儿之谜”的教育代表作,集中阐述了她的儿童教育观,大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独具特色的儿童观奠定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通过蒙台梭利对儿童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父母和教师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上进行观察的毫不相关的人。实际上,一个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 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

《童年的秘密》共有三个部分:精神的胚胎,新教育,儿童与社会。阐述了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是蒙台梭利对儿童发育与成长特征的最生动刻画。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的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与压抑,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发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到敏感期的观念,生动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如0~6岁是幼儿的语言敏感期,同时0~6岁也是其感官敏感期;而1.5~4岁则是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那么何为“敏感期”?

敏感期最早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德佛里(HugoI De Vries l848——1935)在研究动物时发现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与动物相同的特殊环境刺激的敏感期,将敏感期概念引入到儿童的发展领域并运用于儿童的教育中。[4]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获得都有一个最佳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儿童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事物,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儿童的先天潜能发挥得最好最充分,从而容易获得某种能力。在敏感期内,儿童会毫无理由地“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一直到最后因为这种重复突然爆发某种机能为止”。在这段时期内儿童所表现出的内在省略与快乐,正是源于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强烈欲望。

蒙台梭利认为,在敏感期中,如果儿童处在适当的环境之中,他们自己便可以于无意识之中悠然自在地掌握某种能力。幼儿学习母语即是最典型的例子:3岁以前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内儿童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语言,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即使付出数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有满意的成就。儿童接 2 受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儿童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敏感期在儿童学习说话、走路时体现得最为明显,正如蒙台梭利在书中写到“儿童在他的敏感期里学会自我调节和掌握某些东西。这就像一束光是从内部射出来的,或者就像电池一样能提供能量。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活力和热情。每一个成就都表明他们的力量的增强。只有当这个目标达到时,疲劳和麻木才会随之而来 [5]”。

蒙台梭利对敏感期的教育价值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的各种敏感期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内,成人为他们提供的适宜的环境便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儿童的“敏感期”?

关于对敏感期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狼孩的故事是比较典型的:印度“狼孩”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其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几乎和狼一模一样。即使后来她在一直跟人类一起生活,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但是直到多年以后她去世,其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而且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而另一个较早被发现的狼孩,相对来说,就发展得好一些。从两则不同的“狼孩”的际遇,我们可以看出早期教育的意义,这里面就包含着敏感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然而我们是否就认为孩子越早教育越好?其实不然,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双生子中的一个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5级楼梯。在此期间,双生子中的另一个不做训练,而是到他53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两周后他也能爬到楼梯的顶端[6]。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过早的训练和敏感期内的训练是一样的。或许最终都能够达到理想的要求,但前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这种训练和学习,可能因为成效微小而使儿童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儿童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许多动物一样,儿童的成长发展也存在着敏感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儿童的敏感期在错过了特定的发展时机之后,并非不能弥补,只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罢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如今许多的家长们都非常盲目的相信早教的力量,把孩子送到各种早教培训中心接受训练,以期望能实现“望子成龙,望 3 女成凤”的心愿。殊不知,这样做无疑相当于“拔苗助长”!

所以说,正确认识儿童的敏感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充分利用敏感期的时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不能仅仅为了抓住敏感期的短暂性而过分加重孩子的教育负担,甚至不惜提前教育,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及其不利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被告者自己费尽心力照管和教育儿童,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迷宫般的困境之中。跟过去一样,他恍惚地迷路于广阔地森林之中,但没有一个出口,因为他不知道迷路的原因,即他的错误在于他自身。” [7]这段话正是许多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得孩子的一切时间尽在家长掌握之中,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占满了孩子的空余时间,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家长们为此煞费苦心。可是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更多时候我们碰到的是家长的抱怨、责备、叹气,还有孩子的叛逆心理、厌学情绪。这是不是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深思了?其实是家长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以及对敏感期的忽视造成的。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不顾孩子的需要,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计划来教育孩子。那么,不管怎么努力,其教育效果未必理想,有时反而多花冤枉钱,也耽误孩子的正常发展规律。孩子在某一年龄段,特别容易建立和发展某一意识或行为,而不是所有的意识或行为。“儿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它能使儿童以惊人的方式自然地征服对象。但如果儿童在他的敏感期里遇到障碍而不能工作,他的心理就会紊乱,甚至变得乖戾。人们对儿童

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8] 就好像“一个强迫使儿童睡眠的时间超过他需求的成人,就是在通过暗示的力量无意识地把他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 [9]

但是有些父母在重视敏感期的同时,又将它“神圣化”了,不免有些不恰当的举措。有些家长一听见孩子可以哼出一点歌曲的旋律,就马上想到把孩子培养成歌星;孩子刚刚能弹出几首简单的曲子,立马就想把孩子培养成“莫扎特”。其实,在敏感期内,孩子的各方面学习显得轻松、快捷。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灌输得越多越好。有些家长认为反正孩子接受能力强,就同时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这样很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就像一篇教育报道中曾经有这样一个事例[10]:爸爸对孩子讲英语,妈妈对孩子讲日语,爷爷奶奶则与孩子讲汉语,可谓“三管齐下”。结果孩子把英语、日语和汉语混在一起,于是受到斥责。孩子索性从此不 4 再开口讲话。其实孩子的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并不是说,在语言敏感期对孩子进行灌输,孩子就会一下子“出口成章”。就像动作、认知、身高、体重存在差别一样,语言发展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轨道。的确,敏感期内儿童更容易学习一定的技能,但是错过这个时期,并非完全不能再进行相关的学习,只是需要加倍的努力。

蒙特稄利形容“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儿童具有创造的本能、发展的潜力,但是这种本能、潜力要依靠他周围的环境才能得到发展。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期, 在这段时间内就要为儿童提供相应的环境。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夸大敏感期的作用。“最初的毫厘之差会导致以后生活中得最大的偏离。一个人可以在并非真正是他自己的精神环境中生长达到成熟,但他不能生活在一个应该是他的生存的乐园之中。” [11]中国有句古话“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时期之一,儿童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格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所以,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的放矢,以使儿童快乐、幸福地生活。尽量避免成人在儿童生长与发展过程中对其造成的压抑。

其实,蒙台梭利的教育主张很明确,那就是为儿童的成长提供适宜的物质及心理环境:包括提供适合儿童使用的教室、桌椅、教具等,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敏感的形成期心灵,让他们心灵的花朵自由绽放。这样,精神的胚胎就会顺应着天赋本能,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他们的生命力充分地和自然地展现,就像莲花伸展出白色花瓣接受阳光的哺育、散发出芬芳的花香” [12]。所以,为了孩儿童幸福、快乐地成长,我们有必要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过程的每一个敏感期,为他们提供发展应有的环境,让每个儿童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的思想,是她儿童观的重要内容,是她儿童观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在她的学说中没有哪一部分比之敏感期更重要更具独创性了。在其之前的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也都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过记述。但是只有蒙台梭利从敏感期的角度展开论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于敏感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为早期教育有效地适应儿童的特点发挥儿童的主动精神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时至今日,儿童的发展对每个成人来说仍存在着巨大的可变性和极大的神秘感,去探索“童年的秘密”仍将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执着一生的目标。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每一个人的真正进步都来自于发现和利用以前尚未发现的东西” [13]。

关于大龄儿童职业认识的调研报告 第6篇

关于大龄儿童职业认识的调研报告中江县教育局 唐涛

(2010年7月20日)

每年我县都有相当部分初中毕业生不再继续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而是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然而由于在校期间对于今后职业选择的准备不足,从业所需能力的培养不够,就业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学生们往往是出行前豪情万丈,归来时甚至还未回来就早已空空行囊;常希望可以弄潮于滚滚人海崭露头角,却只能挣扎在喧嚣尘世哀叹沧桑……所以调查中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培训,增强中学生的职业认识刻不容缓。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我县16-18周岁大龄儿童共有55828人,其中每年初中毕业的学生大约有13000余人,有10000余人将分别升入普高、五年制大专和职高就读,余下的初中毕业生不再继续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而是步入社会直接外出打工。然而由于在校期间对于今后职业选择的准备不足,从业所需能力的培养不够,就业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二、学生职业认识的现状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初中学毕业生及职业高中学校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情况归纳如下:

(一)对自我现状的认识度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同学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还勉强了解,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意识到如何实践自己人生理想的学生只是极少数。特别是当提及对自己的能力、职业倾向等问题时发现鲜有同学 1

曾细细思考过。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人人都可以在上面秀出自己的风采,可是不知自己的特长所在,不知自己能于什么方面发挥出最佳水平,甚至连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都不知晓,就算有一腔热情,又怎成大事、实现梦想。

(二)对职业的认识度

问卷调查还显示,当问及学生们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应该还需要些什么,或者说自己还缺乏些什么时,学生普遍选择知识而非能力,而且有的同学在体会一栏还补充强调自己知识的不足但对能力只字不提。在此并非否定知识的重要性,而是看目前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一个无法胜任自己岗位的中学毕业生通常不是因为知识不够,而是能力的欠缺,包括工作能力、尽快适应当前角色能力和与外界交际能力等。步入社会是一次重要的角色转变,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吸收者,还需要通过自身的作用影响周围,服务于周围,这就不得不需要大量新鲜的血液来改造自己,以至于可以适应新型的外界环境。但是当下中学生却又是没有重视能力的培养,甚至没有培养能力的意识。

(三)对自我前景的看法

同学们自己以后喜欢的职业都有一个定向,说明他们也都还在内心深处有一个模糊的倾向,这里之所以说模糊,是因为在反复的近义提问中,对于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同一个人的前后答案不尽一致,只是二者有些许相关,些许相关证明学生们憧憬过未来,虚拟过自己以后的角色,然而有前后不同又说明,梦想只存在于某种感触后迸发的一丝丝思维火花,尚未对之仔细梳理,形成系统。美好梦想人人皆有,几乎也是每个人故事的开头,遗憾的是这些故事的终章却不都是圆满结局。可以做到放眼未来是好事,也是成功之必然要素,另一方面确

定目标更是赢得最终胜利的前提,这也想要,那也想有,无头苍蝇般乱冲乱撞,看似一直向前,到头来谁会知晓是不是南辕北辙。

(四)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度

各方资料已证明,有一个高水平的职业规划,或者有一个职业规划是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成长的。回看学生们,就是听过“职业规划”四个字的也寥寥无几,就更不消谈有无规划,质量如何了。规划职业,不是要框死人生的路线,一成不变地蔓延下去,只是要个体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实际,斟酌前进的每一步,使每一步都是一个上升的阶梯。

总结:通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职业认识及职业规划的调查,深为我县大龄儿童职业前景担忧,即将出身社会的他们不仅对自身的优势劣势状况掌握不明,对自己应该走上什么工作岗位分析不够,对自己即将上任的岗位有什么能力需求认识不甚清晰,且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职业的规划,准备随意在竞争人群中沉浮,这都是一个个严峻的问题,都是大龄儿童都还少有重视但危害很大的问题,都是以后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他们逐步改进的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问题均需要我们共同携手,齐心协力合力,共同为我县大龄儿童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发展规划。

在中学阶段,学校结合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度

虽然在调查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表示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取向,但是据深入了解,他们的这种概念尚处在模糊阶段,所以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认知依然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学校开展学生增添更多的职业和性格的相关测试,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力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才能更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相关方面的能力。

(三)对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的压力和迷茫给与必要指导

许多毕业生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这是我们所庆幸的。然而,乐观的态度只是表明同学们有更大的勇气面对挫折,而对未来的迷茫和不了解仍然是阻碍他们更加有信心地前进的因素之一。没有十分了解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对未来的方向就会缺乏有力的指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1、扩大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渠道。比如开展更多有意义的讲座,揭示在企业生存的潜规则,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特征。同时学校也可以尝试扩大学生了解社会民生的氛围。

2、加强学生正视未来的观念,学校有关心理的机构应该更加深入地让学生正视未来。

(四)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针对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我们要有效组织中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光想不做不行,不做分析、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行。因此,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可以通过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形成文字,时刻对照、鞭策自己的职业生涯实施情况。科学开展职

业规划指导工作,首先让学生生增加学习兴趣,让其初步思考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并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使学生生熟悉职业的分类,了解不同地方不同的雇佣结构和求职途径。再次培养学生具有评价和分析职业信息,区分各种职业的异同,判断何种职业适合自己,在职业群中作出初步选择的能力。了解不同职业的不同的工作氛围,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最后积累更多的经验,强化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心理适应的转变,学会独立走向社会,顺利地从事职业和适应职业生活。

(五)指导学生提高自我意识,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应积极和企业携手合作。学校可集中时间和地点邀请企业进入校园。争取更多同学的积极参与,早日树立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加深对企业的了解,获得对自己目标行业、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能的深入了解。从学生的角度来所,学生更积极更独立的去接触社会,寻求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迎接高速社会发展需要的态度。逐渐减少对于长辈的依靠,对于他们的建议只是作为参考而非决断,培养独立思考辨别能力。

(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针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要求,通过社团开展的各种职业技巧比赛、应聘艺术、就业市场调研等社团活动,帮助中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增强学生的职业信心。

(七)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学校逐步配备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专业化的指导教师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中学

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对外招聘和在学校现有教师中选拔推荐一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心理辅导工作的骨干进一步深造,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结束语

上一篇:工会组长工作总结下一篇:汽车行业采购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