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

2024-06-07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精选11篇)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 第1篇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史肖兰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初中科学教学反思。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记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思”与“问”相结合的好习惯,教学反思《初中科学教学反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科学问题的能力等。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 第2篇

何燕

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科学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因此,我们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认知过程。

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初中科学《离子》的教学反思 第3篇

一、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

2012年新编的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第三节《离子》编排的顺序与过去有所不同。新教材介绍《原子构成》以后, 就介绍了《离子》。在所对应的八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中, 对于离子是这样提的,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教科书中用实验展示了两种单质 (氯气、氯化钠) 进行化学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事实, 指出氯化钠是由两种离子构成的, 这两种离子是由得失电子形成的。但是, 按照此方法教学, 学生就会出现以下几个疑问: (1) 怎么得到的电子变为阴离子?怎么失去的电子变为阳离子? (2) 得到几个电子?失去几个电子? (3) 其他离子怎么书写? (4) 原子怎么就带电了? (5) 阴阳离子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如何进行比较?

二、教师对问题的处理

学生刚刚接触原子的构成, 还不太适应微观概念, 现在又生硬地把离子拿出来, 很多学生不接受也不理解。面对此情况, 好多教师会叫学生死记硬背, 把常见的离子符号都写在黑板上, 告诉学生背下来。但是学生不理解的记忆是很困难, 一节课又一节课, 学生觉得又累又烦躁。久而久之, 学生分成两类:第一类, 能背下来的学生觉得能学会就靠死记硬背。第二类, 不能背下来的学生觉得科学很无聊, 会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这样就失去了我们“高效”课堂的本质, 也与“减负”的理念相违背。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 就改进了书上的知识点, 引入了《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为了学生在学习离子时更易理解, 我用投影打出了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并按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三大类进行归类总结, 总结后得出规律如下: (1)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2) 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 (3) 第三层最多8个电子; (4) 原子只有达到最外层的要求才能够稳定, 所以它们就会得到或失去电子, 最终形成离子。

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能够根据质子数 (原子序数) 自己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然后去分析电子得失情况, 能够自己书写出离子符号, 也能够很快判断出阴阳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还能很快地得出第五节当中有关元素周期表的一些问题。例如:某元素在第几周期第几族, 学生可以很快发现周期与电子层数相对应, 而族 (主族) 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对应。这样, 讲解化合价时, 就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简单地介绍了化合价的确定。例如:钠的化合价, 我们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钠离子写好后, 我们可以和化合价相对应。其他的化合价, 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理解记忆。这样对成绩比较好, 知识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讲, 就不用死记硬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而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这样的教学可以还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课堂, 并没有因为这样的讲解加重学生的负担, 并且为高中化学部分奠定了基础。

四、学生对问题的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 是特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 它的输出和回授、增强和减弱、顺应和调节都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本节课, 学生对《离子》问题的反馈通过以下问题进行比较。

离子符号的书写。如: (1)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2)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3)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4)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练习】 (1) 下列表示离子的符号若有错误, 请加以改正:Fe+2、F1-、Ca、Al3+; (2) Ca2+读作 () , 表示 () , 其中的数字2表示 () , 如何表示2个钙离子 () 。

课堂反应:通过对离子符号书号进行检测, 发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学生很枯燥, 在一节课内记忆效果不好, 正确率仅为43%。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不用死记硬背, 理解记忆, 在本节课内的测试正确率为86%。

作业分析:在做作业本中氯原子与氯离子、镁离子与氯离子比较题目时, 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同学正确率60%, 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率92%。在做练习 (1) (2) 时, 也同样可以体现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应用的优势。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式为主”。笔者认为, 这里的探究式不应该仅限于学生对学习的探究, 也更有教师对教学的探究。教师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多角度、多侧面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因材施教适当调整是必要的,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 笔者认为对本节课《离子》的教学设计确实做到了“既让优生吃得饱, 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得好”, 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 取得了因材施教的效果。由此, 我越发感觉到, 课改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反思、探讨,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模拟实验;问题

模拟实验是通过设计与原型或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方法。模拟实验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模拟实验可使时过境迁或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在实验中重现,可将科学现象简化或进行时空的缩放,可对那些既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又可对不能打开的系统进行研究。科学课堂开展模拟实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判断力,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一、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没有开展或者应付性的“展示”模拟实验

目前,科学新课程中虽然有较多有价值的模拟实验内容,但是,限于紧张的课时,许多模拟实验要么没有开展,要么是教师越俎代庖呈现实验结果,给出实验结论,留给学生的只是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没有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这是一种形式化的、低效的实验教学。

2.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忽视学生模拟实验技能的训练

在当前情况下,许多教师往往只将模拟实验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结果导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模拟实验来探究事物,只是为了教师的要求而做实验,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即实验的目的,没有将模拟的对象与模型联系起来。

二、提高模拟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

(一)利用教材已有的模拟实验,形成系统的模拟实验教学步骤、策略

1.初中科学模拟实验的基本类型

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模拟实验有四类。

(1)模拟原理:模拟温度计、模拟密度计、模拟潜水艇沉浮等。

(2)模拟成因:模拟火山喷发、模拟泥石流形成、模拟板块碰撞张裂、模拟岩石的风化等。

(3)模拟过程:模拟细胞分裂、模拟远去的船只、模拟地球运动、模拟星系运动等。

(4)模拟缩放:地球仪、人眼球模型、分子模型、模拟分子间有空隙等。

2.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教学策略

(1)建立模型,即从原型(实验的研究对象叫原型)过渡到模型(进行操作的模拟装置叫模型)。

首先需要初步了解原型,观察原型或者与原型有关的现象。然后再过渡到模型。

(2)对模型进行实验

应用模型按照实验步骤,按照原型的运行规律、形成原理等,进行推测性的模仿,演绎其变化过程。在模拟实验过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实验搭建“脚手架”,具体“粉刷匠”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方法去探究事物时,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模拟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运用模拟实验方法的能力。如,上述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验应做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既能避免由于教师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从模型再过渡到原型

通过模拟实验收集资料,把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印证原型中的现象、原理、成因等,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对模型与原型做进一步的比较,使学生明确知道模拟实验虽然能够解释原型的一些特征,但是具有主观性,与客观实际有明显差距,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观察。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观察到铅笔在篮球和木板表面的移动现象也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如,用手电筒、大球、小球来模拟日食月食成因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刚才的实验只是一个简单的模仿,手电筒、大球、小球等还是它本身,与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太阳、地球、月球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模拟的运行轨迹和方式与真实的客观事实是不完全相同的,使学生用客观眼光看待事物,知道模拟实验并非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

(二)增强建构模型的意识,巧用模拟实验突破难点重点

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一定的知识,还可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强建构模型的意识,这样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提高科学模拟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而且还与制订实验计划、做好实验前期准备、掌握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基本要求。通过科学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学会抓本质找规律、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汪澜.改革中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咸宁学院学报,2005(06).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第5篇

在教学《日食和月食》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观看日食和月食的视频。然后学生对于日食和月食分别进行猜想它们形成的原因。在学生进行猜想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但是回答问题学生的范围比较的小。总是那几个同学在进行回答问题。虽然我在之前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回答,无论你的想象是什么样的,无论你说的的是对还是错,都不要进行考虑。可是敢于举手回答或者进行猜想的同学还是不多。我一直在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还是学生性格问题,或是老师的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氛围不够呢。应该怎样进行改变这样的状况呢?

我想首先还是想方设法的创造好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兴趣被激发出来。在创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这个问题,老师在这个方面,进行认真仔细的探究和反思,实践。在课堂上,通过一两个同学的不同的认知,进行讨论和探究。这个时候就要老师积极的和适时的抓住课堂的时机,进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我想这个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进行督促学生进行改进调整。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想这个不习惯于回答问题的习惯应该能够得到纠正。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在课堂上学习热情,这个课题我们应该研究。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第6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科学问题的能力等。

思与问有成效,取决于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不断寻找答案:

(1)要认识学生个体。学生是小大人,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和约束学生。

(2)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要热爱学生,用心去认识、理解、关怀学生,做到一言一行总关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出发,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3)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渊博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

(4)要赏识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

(5)要有幽默的性格,用风趣的课堂语言诠释着学科知识。

初中科学学期教学反思 第7篇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能营造多重感观刺激,有利学生记忆。根据心理学研究,多种感觉器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觉器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形和动画同时展现,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在学习时能同时接受相关信息,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多媒体版面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使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和富有启发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起到活跃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多媒体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一些作图画表较多的科学课,通过高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可增大课堂容量。对于一些有较多学生练习需即时评价反馈的课,采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台,就可方便地实现学生练习中典型错例的展示,免去了教师板书学生错例的时间,扩大了点评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当前科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比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着巨大优势,但在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大量应用多媒体后,除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容易流于呆板僵化、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以外,还由于教师的因素在使用中出现以

2.1多媒体代替板书,不利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整合

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知识点之间常存在紧密的联系,即逻辑关系。现在许多教师应用多媒体后,干脆省了必要的板书,一节课中只是偶尔草书几个,个别教师甚至只字不写。一次,一个经常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教师对我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像话了:在课上,他用多媒体显示了“P = F v”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告诉学生要记住这公式的,结果单元测试中许多学生都没记住。

这位教师的抱怨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当时念高一时,我们普通班的数学课由一位本科刚毕业的男教师任教。他上课经常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黑板擦,一边讲解一边板书。为了照顾两边的学生,每次板书总在黑板中间部分。当一道题或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板书也常常已从黑板的上端写到了下端。为了开始新内容的讲授,他就习惯性地把先前的板书擦净。一个学期下来,近二分之一的同学期末考试不及格;一个学年结束,期末考试全班仅3个同学及格,他也因此改任了职高班。

今天,许多科学教师用了多媒体就省略了板书,这与我当年的那位数学老师有何区别呢?在一堂科学课中很多知识点常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只依靠多媒体课件上课,一张幻灯片的画面一般停留时间很短。当学生在课间某个时候发生疑问想去看时,常常已没了踪影。这样,学生就会对一些知识点因缺乏识记时间而理解不深,有时甚至会出现当堂遗忘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就变得杂乱无章,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更不利于对知识的内化和创新。当然,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就无从谈起了。

2.2滥用课件代替实验,不利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发者提供了许多实验课件,节省了教师的实验准备时间,方便了课堂实验操作,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控性。因此,在各种教研活动中,教师随意用多媒体实验课件代替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但多媒体实验课件的滥用,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 第8篇

那么, 怎样构建和谐的科学课堂呢?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用理解与宽容来构建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有效教学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彰显学生的个性。

首先, 我在课堂中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 从不吝啬微笑, 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谐。其次,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论水平高低, 有无道理, 都予以尊重和鼓励, 平时也经常作为学习的一分子介入到某一小组中, 充当选取实验材料的角色, 为探究步骤献计献策, 把学生看成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这样, 不仅为这个组学生探究的成功或创新提供后援, 同时也更好地激励其他组的同学奋发争先。再次,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 个性才能解放, 思维才会开放。个性解放了, 学生才敢质疑, 思维开放了, 学生才能质疑。所以, 只有积极创设和谐而平等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探索新知。

二、多用激励评价, 用鼓励与关爱来构建和谐

1. 课堂十分钟检测, 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成就感, 让成功激励着每位学生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缩小生生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十分钟检测在方法上具有多样性, 包括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在模式上实现了“让出三尺讲台给学生”, 避免了“满堂灌”产生的“少慢差费” (叶圣陶语) 现象。在内容上面向全体且有坡度有层次, 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操作时间上利用刚上课时或课结束前进行。十分钟测试题的结构是由80%的基础知识题与20%的能力拓展题组成, 让80%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因此, 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它不同于总结性评价, 不仅测试出学生“已经学会了多少”, 还测试出学生“还能学多少”, 把单纯的甄选功能变为重在测试学生的发展功能, 特别是及时反馈学生的成就感, 让成功激励着学生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让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 让学生的主动学习促使课堂和谐顺利地推进。

2. 和谐而积极的教学评价。

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和谐课堂的前提。在学生活动时, 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 以适当的竞争机制来调动各个学习小组的积极性, 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 看哪个组合作得好, 完成得好, 速度快。学生为了获得成功与胜利, 会更加齐心协力, 团结协作, 从而形成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又如半学期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小结评价, 如评选科学学习之星、优秀科学记录本、优秀科学小组长等。在课的最后, 引导学生对整节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发展进行自评, 发现自己的优点, 寻找自己的不足, 并填写在科学记录本上, 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也有利于老师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 开发学生的潜力。为了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环节, 我还经常引导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也提倡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中。

三、给学生全面减负, 在愉悦学习中构建和谐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状况。但是受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 老师们在平时学习和测验中总是喜欢“稍稍拔高”知识要求, 尽管稍稍拔高的意图是为学生留有余地, 让平时练得稍难, 考试相对放心。但恰恰是这些没有必要的拔高与反复, 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的“过度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注重探究教学,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反对靠大量练习和强化巩固双基, 强调能影响学生终身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给学生全面减负———课堂减负、作业减负、考试减负、思想减负, 这是每位科学教师的职责!

综上所述, 科学学科由于知识丰富, 探究能力培养复杂, 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等知识都来源于学生的身边, 各种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认识自然、服务社会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科学教师为学生减负任重而道远。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知识点的学习难度, 科学教师可采用丰富多样的记忆形式, 如编口诀、联欢抢答等等, 在玩中学, 做中练, 以趣助学。

和谐, 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在教学中, 尊重学生的个性, 用理解与宽容来构建和谐;多用激励评价, 用鼓励与关爱来构建和谐;给学生全面减负, 在愉悦学习中构建和谐, 这正是初中科学有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只要我们沿着和谐这一学生全面发展的跑道, 做从容的引领者, 和谐的魅力就能在课堂中得以展现, 从而构建和谐而有效的科学课堂!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 有些科学教师走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重教而轻学, 重形式而轻效果, 重课外的“补”, 轻课内的“质”, 重教学的“眼前有效性”, 轻“将来有效性”。研究表明, 要真正走进有效性的课堂教学, 可以从“尊重学生的个性, 用理解与宽容来构建和谐;多用激励评价, 用鼓励与关爱来构建和谐;给学生全面减负, 在愉悦学习中构建和谐”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科学课堂。

关键词:科学教学,有效,和谐

参考文献

[1]创造和谐科学课堂之我见

[2]和谐科学课堂形成的策略探讨

[3]莫让课改机械化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 第9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

一、反思的策略与实践

(一)教学过程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1.对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课堂采用启发式还是注入式?是否忽视科学学习活动的内核——思维?学生是否能积极投入、善于合作;勇于发现、敢于表达;是否能自学,善于交流?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世界如何?在自学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发现、猜想论证、争论研究、创新答辩等学生学习方式中,哪些方面的效果是好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与情境中展开的?

2.对于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把握方面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知识传授者?一味讲授、严厉监督?

3.对课堂环境的营造你是否能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是否能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环境?还是比较注重规范、有序的教学秩序?还是让学生处于专制、服从、沉默、压抑的状态?

4.对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否能科学运用各种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并艺术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5.对于学生反馈情况的分析 教师的工作由于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所以教师的备课不能死板的备什么教什么。在影响蒸发的因素教学时,我在701班教学时,我采用的是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如何控制变量,说明液体种类、温度、液体表面积等对蒸发的影响。但在702班教学时,由于这批学生不够活泼,基础也不够好,所以我在课堂上马上改变了策略,我把701班学生的设计方案展现出来,然后让702班的学生来找茬,找找同学实验中的不足之处。这样处理后降低了难度,学生也感兴趣了,从而使教学内容得以落实。

﹙二﹚课后作业——反思的攻坚战 

1.作业布置时间上的反思我将传统的先上课后作业反了一反,变为先作业后上课。因为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在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或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回到课堂下来,因其之前有了感性認识,就能事半功倍地获得知识,而之前完成作业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植物》中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时,一天前就布置让学生去找一找能找到的果实种子,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发现植物果实种子的不同种类。或者会找到错误的答案,但也不用急,到了课堂上来个恍然大悟,效果会更佳。 

2.作业布置内容上的反思把作业“溶化”于学生生活中去,使学生不觉得是“作业”,而是生活中的乐趣。《新课程标准》指出了科学课的“开放性”。体现在科学课从目标、内容、过程到结果都是开放的,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此,不应再布置一些让学生回到桌前坐下来动笔抄写的作业,而是布置他们“玩”,有步骤、有目的、有乐趣地玩!这样,学生就绝不会把这作业当成一种“作业”,而是在不知不觉的玩中完成了任务,获得了知识。例如我在上力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力的概念和作用规律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我就故意组织了任教两个班之间的篮球赛,让学生痛痛快快的玩一回,玩好后我让他们写一写在打篮球过程中包含着哪些力学知识,学生亲身经历后都能写上一点,而且也能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作业布置语言上的反思布置作业时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启发性。科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吸引,学生才能自觉地去做,去行动,去探究,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热爱科学。例如上《观察蜗牛》一课前可以告诉学生,下节课我们要举行蜗牛爬行比赛,同学们去准备一下。这样,学生就会兴趣大增,自觉到野外捕捉蜗牛,自觉在课外完成对蜗牛的观察。再如上《常见的动物、植物》一课时,我告诉学生,下堂课我们要评选动植物小博士,同学们去查找资料准备一下。学生很自觉的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内容比老师教的多得多,效果也好的多。

三、结束语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 第10篇

初中科学是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是人类几百年积累的经验,其中有些知识具有较1高的抽象性。而初中学生的思维还是以想像思.维为主,如何使他们理解接受、消化抽象的科学知识?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采取能动性行为的态势。因此,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可以更自然地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现象,进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让学生体验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使之产生“情境效应”,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一、教学情境的内涵和意义

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因此,知识和学习的发展不能与现实世界分开,而是必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达到。教学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其教学的功能就会减弱。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进行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是积极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人,已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这给我们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更多的实际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实施“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是进行探究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所必须的。

实施“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是深化科学探究和情境教育研究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落实到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实施“情境、问题、探究”教学也是推进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科学探究的素养,特别是初中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中习得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实施“情境、问题、探究”教学能够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真实可行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事件及问题的主动、积极、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为真正独立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的策略

1.利用差异性实验创设引发悬念的问题情境

差异性实验是指结果出人意外的、与学生学习的前概念或常识相违背的科学实验,这些实验展示的现象,与学生的潜概念发生矛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头脑中产生各种疑惑,教师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在蒸发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请学生做如下的吹气实验:第一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离嘴约15厘米的地方,张大嘴慢慢地对手掌呵气,学生会感到手掌“暖烘烘”;第二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同样的位置,先闭嘴,然后嘴留一条小缝,用力向手掌吹气,学生会感到“冷飕飕”。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提出问题,在情境的启发下学生会想:同样从自己嘴里吹出的气,理应温度相同,可手掌上为什么两次会有不同的感觉?于是师生围绕解决相应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类似的简易实验、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原有认识相冲突,如“从漏斗口往下吹乒乓球,乒乓球竞吸在漏斗上不往下掉”、“纸锅烧水,纸不会发生燃烧”、“水生火”、“拉两本页码交叠的课本,拉不开课本”等等,通过实验,让学生从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利用差异性实验创设引发悬念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把提出挑战性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建构知识的意识与习惯。

2.利用真实生活事件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意味着情境创设要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以真实的生活事件为基础,学生才能切实明白知识的价值。如在“流体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以下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1:(游戏)用细线把两个乒乓球吊在空中,相隔3—5厘米,当你对准它们中间吹气,两只乒乓球之间的距离将发生什么变化?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情境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结语

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反思 第11篇

塔石初中

***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要从生命角度、用动态生成理念重新认识科学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生成性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材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过程。本文从课堂教学设计、知识拓展、反馈信息、善待学习错误、即时评价五方面谈谈初中科学的生成性课堂教学。

关键词:生成性课堂教学 设计 拓展 信息 错误 评价

一次,我承担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氧气与氧化》,我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了教学预设。有游戏导入,有合作讨论,有分组实验,有自主探究,还不时地渗透情感教育。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亲切巡视和俯身倾听。总之整堂课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在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即将产生时,一个学生突然提了一个问题:燃烧是否一定需要氧气参与?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拖课。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与,如何让学生信服,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证明。今天是公开课,一拖堂,就不完美了。而且,这个问题也不在我预设之中。于是,我故作亲切地说:感谢这位同学的提问,同时你也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那么,就请大家课后自由组合去思考、去探究,下节课汇报。同时,我心里暗喜——本人多么有“教学机智”啊!此后,因各种原因都没在课上交流,只在练习中提过一次。

现在回响起来,整堂课无非就是为了成功完成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目标,牵引着学生按照我预设的教学流程一步一步走向下课。殊不知,学生产生的问题在科学课上是很宝贵的,它比任何教材例子都真实。学生提出的好问题就应该研究、解决,而且要及时。比如: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的确不时地亲切巡视和俯身倾听。其实,我更偏向关心哪组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能在演示和总结的时候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气息。此外,学生在这课堂上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也几乎没有得到我的关注。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确实会经常出现上述现象——在兴致高涨的讨论或在实验结论取得后,突然有学生抛出一个你预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常让你感到手足无措,往往寥寥带过。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生成”的问题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延续性。不同学生有着各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当然也积累了极具个性的生活经验,这些就是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能生成科学问题的诱因。在传统科学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有:学生习惯以师为本,教师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课堂讲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教学方式。学生尤如“被缝翅的鸽子”,难以展翅高飞。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科学新课程标准》就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感受、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科学课堂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

《科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就是生成性教学——即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主动把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及时形成反思元教学。那么,以探究为主的科学生成性课堂一定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随着课改实施的不断推进和本人的教学实践,本人对如何突破“预设”巢臼,变“预设”为“生成”,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课堂绽放活力,有了一些体会:我认为主动实施预设-生成-反思策略,是构建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精心设计,期待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生成。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

案例一:七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第7节《科学探究》一课中,有一个课堂活动“黑匣子里面有什么?” 课前,我针对这个课堂活动预设了三个环节: 1.小组合作,独立探究暗盒里有什么?

① 出示暗盒: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暗盒里面有什么?记录你们的判断依据和结果。

②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各自进行观察、研究并及时做好记录。(每三个小组观察一种类型的暗盒,暗盒已归类编号)③ 教师深入到每一小组进行巡视,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学生所需的器材进行探究和验证。(要求教师有较多的器材储备)

2、组与组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实现更多学生思维的碰撞,产生共同的判断依据和结论。

① 研究相同类别暗盒的三组同学聚在一起,比较三组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如果结论不一样,哪组最合理?最可能接近暗盒里的物品?请该组阐述理由。② 每三组学生组成一大组,继续深入探究暗盒里有什么,并做好探究记录。教师在一旁指导巡视。③ 拆开黑盒,揭开谜底。④ 自我分析成败的原因和感受。

3、体验合作的成就感,并联系生活,进一步深化探究生活中的“黑盒子”。① 列举日常生活中可以看作“黑盒子”的事例,并作分析和记录。② 展示成果分析。

显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设计”,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空间。

教学设计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但这个教学设计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即使出现在这些教学设计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产生可遇而不可求,教师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守株待兔,而应该以期待性的运作,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师只有全方位地进行预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二、适度拓展,促进生成

案例二:在教学《凸透镜成像》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并不意味着学 生已掌握,其实离真正掌握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想要真正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地拓展到实际应用中去是必不可少的。拓展应用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分寸,问题要有阶梯性,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顺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例如关于“照相机”的教学,问题1: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哪一条规律?教师启发:照相机拍的像比人或物体是放大还是缩小?学生容易回答出“像是缩小的”也就马上能想到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问题2:全班同学在学校操场拍集体照,在按快门之前发现有几个同学没有进入照相机画面中,请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调节物距与像距?教师引导:从物距(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角度考虑,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回答“增大物距(人离照相机的距离),减小像距(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问题3:拍完集体照又要拍单人照,仍然按拍集体照时物距(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进行拍摄合适吗?为什么?应如何调节物距与像距?启发学生:从底片上像的大小是否合适考虑。学生从而能够想到:物距太大,像就太小,调节时应该减小物距(人离照相机的距离)增大像距(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同样幻灯机、放大镜都可结合实际应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适度拓展教学。在科学规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时,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火花、暴露学生认知上易混淆的误点、解决感兴趣的疑点。

实现教学的价值目标是生成的立足点。生成的立足点,是价值目标引导下的自主建构。生成的课堂学情灵活多变,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抓住生成向有利方向转化的关键,因势利导,在动态的适度拓展中生成闪耀的教学亮点。

三、捕捉信息,及时生成

案例三:九年级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中有这么一个实验——《鸡蛋壳与盐酸的反应》。为了增加实验趣味性,改做了相似的实验——《制无壳鸡蛋实验》。

授课中,我手持一杯液体,让学生观察辨别——这是一杯什么液体?学生通过看、闻判断出这杯液体是醋。我接着往烧杯里加入一个生鸡蛋,产生气泡(学生非常兴奋,课堂气氛一下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把点燃的火柴伸向这只烧杯中,问:“猜猜看,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同学们纷纷猜想,同时急切地等待实验结果。按照正常情况,鸡蛋壳和醋混合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点燃的火柴熄灭。但出现的结果却令我措手不及。点燃的火柴放进烧杯内试了几次,却怎么也不灭掉。失败的实验引发了学生们的议论:“咦!怎么没变化呀,不是和原来一样吗?”我起先也有些紧张,自以为米醋挥发导致浓度过低,用了刚开封的米醋重做实验,结果依旧,火柴依然不见熄灭。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一意外使学生兴趣大增,于是我和学生进行讨论。发现“米醋是否刚开封”不是失败的原因,问题可能出在实验材料上:实验要求准备的是醋——可能是白醋(或醋酸),而我用的是米醋,会不会和这有关?这堂课正好在实验室里上的,实验药品俱全。于是,我和学生带着疑问再次实验,结果醋酸和鸡蛋混合产生的气体终于让点燃的火柴熄灭了,进一步用稀盐酸也使火柴熄灭了。把产生的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试验,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了鸡蛋壳中含碳酸根。随即,我写下了化学方程式:2HCl+CaCO3 == CaCl2+CO2↑+H2O 这场意外,使我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打乱了教学节奏,还拖了课。但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不期而至,学生往往就是在这样的不断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遇到特殊情况,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选择恰当的问题作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生成,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特殊情况为契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并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自主精神。

四、善待错误,创造生成 案例四:

在《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教学中,有一位学生用完酒精灯熄灭时用嘴吹,正好被老师看到,老师还没来得及过去阻止他,酒精灯火焰已灭了。老师并没有对该生大喊大叫,也没有严厉的训斥,而是采取了以人为本的温和教育方式:将刚才的一幕描述给全班学生听(没有指出学生姓名),让同学们来评价,要求评价并回答“操作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评价着,最后老师进行小结:这种操作十分危险,因为用嘴吹容易将火焰压入酒精灯内,就会引燃灯内酒精,这样酒精灯就极有可能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熄灭酒精灯火焰必须要用灯帽盖灭。只见那位操作错误的同学认真地听着并且满意地点头表示接受师生准确的评价。

在课堂上学生不可能不出错误,包括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教师都需要作好即时评价,评价时即使是批评也要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只有维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荣誉感,才能激励其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即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思路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及时跳出错误思维回到正确思路上。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出的及时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强化主体发展,落实课标要求,体现学科特色”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因此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即时性评价:例如运用肢体动作和目光变化传递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表示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反对、期待或失望等。更为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教学生长点,运用准确的口头语言进行适当的即时评价。评价语言以正面鼓励和表扬为主,例如:“你的推理能力真是厉害!”“你的科学思维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逻辑性!”,“你现在学习很有主动性,已学会了思考!”,“有一些独到的想法!”等。及时、合理的评价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谈,时时享受到成功带来的满足与喜悦,必定能自动生成一些展示学生个性的活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很有效的。

对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活动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成为真实的亮点。教师如果一味地按照预期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而忽略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那么教学将失去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要成为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遵循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只有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和成长,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命的亮丽色彩!总之,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是新课改的必然产物。这种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活力,对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

[1]王 芳,《新课程:课堂是生成的》[J] 中国教师报 2003 [2]孙国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 中学物理 2002 [3]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J]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孙宏安,《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计》[J]

上一篇:理综复习方法下一篇:安全生产月活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