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拼音范文

2024-06-09

温庭筠拼音范文(精选11篇)

温庭筠拼音 第1篇

wēn tíng yún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他诗词兼工。虽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但成就远不及李商隐。其词多写闺情,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是《花间集》的重要作家之一,对早期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谈谈温庭筠“筠”的.读音

温庭筠,太原人,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被誉为“花间鼻祖”。抛却历来人们关于飞卿的两极评价,他名字中的“筠”字的读音似乎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首先看“筠”。“筠”共有两种读音jūn和yún。读作yún时,意思的“竹子的青皮”。《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又引申为竹子的别称。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柴门空闭锁松筠。” 读作jūn时,则用在地名里,如“筠连”、“筠州”。

“筠连”县名。在四川省宜宾市南部,邻接云南省。县人民政府驻筠连镇。唐置羁縻筠州、连州,元并为筠连州,明改筠连县。《大明一统名胜志》:“其地南通芒部,西控乌蒙,四山皆竹,一色相连,故名。”农产以稻、玉米、油菜籽、苎麻、茶叶为主。矿产有煤、铁、磷、萤石。工业有采矿、机械、缫丝、造纸、制茶等。名胜有巡司温泉,边石坝。

“筠州”。(1)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米州置,以地产筠篁得名。治高安(今市)。次年即废入洪州。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万载、樟树等市县地。北宋时缩小,仅相当于今高安、宜丰、上高等市县地。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避理宗赵昀名讳,改名瑞州。(2)唐置,治今四川筠连南。元改置筠连州。

由此易见,当读作jūn时,“筠”仅用作地名。难道有父母会把地名作为儿子的姓名吗?而且这样庭筠的意思也不通。读作yún时,庭筠的意思就明畅多了“庭院中的一杆翠竹”。竹名列花中四君子,它本身的特性象征了一种文人的骨气。虽然温庭筠的有些行径不能称为“君子”,不过他骨子里流露出的气概还是让人佩服。如果他没有这份骨气,那又怎么会有捅破冒名之事?怎么会有“中书省内坐将军”之典?怎么会有“金步摇”“玉条脱”之对?

如此说来,温庭筠“筠”的读音就显而易见了!

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花间词奠定了词的基本特质,及美学特点,影响深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花间词就没有后来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诸家。

我国传统诗歌以“言志”为中心,花间词以“缘情”为中心。

在花间词人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而风格不同。

温庭筠写女人以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词藻,构成特有 “香而软”的风格,把女人的姿色、风情写到尽态极妍的地步。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女子重叠的发髻,闪着金光的首饰,雪白的香腮,双双金鹧鸪的罗襦,一个慵懒、妩媚的贵妇人形象跃然纸上。

温庭筠的词高贵、华丽,词多艳语,富有暗示力。遣词用字复用金玉香雪等富丽堂皇和色调妖冶的词语,使他的词在香艳之外又蒙上一层贵气。

韦庄的词清新淡雅,疏朗生动,浅白如画,多用白描,“不尚词藻,贵在情真”。

温庭筠拼音 第2篇

sū wǔ miào

苏武庙

wēn tíng yún

温庭筠

sū wǔ hún xiāo hàn shǐ qián , gǔ cí gāo shù liǎng máng rán 。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yún biān yàn duàn hú tiān yuè , lǒng shàng yáng guī sāi cǎo yān 。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huí rì lóu tái fēi jiǎ zhàng , qù shí guān jiàn shì dīng nián 。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mào líng bù jiàn fēng hóu yìn , kōng xiàng qiū bō kū shì chuān 。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2 古诗苏武庙温庭筠翻译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

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

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12 古诗苏武庙温庭筠带拼音版,此诗是作者瞻仰苏武庙时所作,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苏武所怀的敬意,热情地赞扬苏武的民族气节,寄托着作者的爱国情怀。一起学习一下古诗苏武庙温庭筠带拼音版,古诗苏武庙温庭筠翻译,古诗苏武庙温庭筠阅读答案吧! 3 古诗苏武庙温庭筠阅读答案

1、通过写所见所想,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前所写。诗人见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参考答案

1、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2、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

想到的是:

一是首联想到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担十九年的各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销二字;

二是颔联追思苏武当年望雁思归、荒塞牧归两幅画面,概写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三是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依旧,而自身已衰老;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文造诣 第3篇

一、温庭筠的诗文意境造诣

在文学作品中, 意境的虚实与韵味往往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意境的好坏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标准。温庭筠善于描写女子的样貌、神态及心境, 并在对女子外貌的描写中加入对周围环境的描写, 如画堂、洞房、翠幕、珠帘等, 渲染出独特与细腻的环境氛围。在他的诗文中, 对女子日常行为描写最常见的用词为懒起、弄妆、转盼、倚栏等;最常出现的物品为玻璃枕、水晶帘、莺镜、红烛、红豆等;女子的活动场所通常为芳园曲径、闺阁秀楼等;常出现的季节为春季, 时间多为夜晚[1]。

温庭筠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女子的生活状态, 善于捕捉具体事物的特征, 他通过各种事物间的相互映衬与烘托形成独特的诗文意境。他的诗文情感细腻、生动自然, 文中意境能带给人无限美妙的遐想与感受。温庭筠对女子的描写还体现出了他细腻的文笔功底与深厚的诗文造诣。在唐代, 民间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由于生活窘困被迫沦为歌女、妓女, 她们没有社会地位, 却有普通女子难以企及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她们善于装扮自己, 对房间的布置也有独特品位。温庭筠诗文中对闺房的描写有着优美的艺术效果。他描写闺房中各种物件的绚烂色彩及图案, 如丝织物上的鸳鸯等。他将这些带有浓郁女性色彩的事物与风月、花鸟等自然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优美的意境, 成功地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高深的诗文造诣。

温庭筠诗文除了展示歌女、妓女的生活与情感之外, 还偏好写愁思女性的怨苦哀绪、羁旅中的男女离情、民俗风味极浓郁的男女恋情以及其他女性的艳情。对这些情感的描写不仅限于庭院、闺阁, 还远至边关疆塞。具有不同身份、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物在温庭筠的笔下闺情绮怨而又形象丰富。他诗文中的男女偶或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在情感与生活中, 于不自觉间流露出来;偶或自觉地尽情流露和融汇男女之情, 而丝毫没有遮掩。期间所倾注的情感主要是表达温庭筠自己作为一个浪子情种对美艳世界的忘返以及对歌女、妓女不幸遭遇的同情。这也是温庭筠诗文众多意境中所寄托的情感所在。例如他的一首《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锦衾知晓寒”, 全文脉络清晰, 生僻字少, 但却佳句连连, 写出了美人月夜独眠的画境。“皓月”点明了时间, “重帘”则说明所在地于闺房。再以庭院的幽静衬托出相思之情。三、四句的情景描写将一、二句的气氛浓抹得更加厚重, 五、六句追忆不堪回首、似水流年的往事。美人在花露残月中尽诉伤春之情。“深处麝烟长”的一个“长”字不仅将寂静残月夜的意境形象化, 更凸显了长夜无眠、引人追忆的情感意境。

二、温庭筠的诗文结构造诣

温庭筠的诗文侧重于把人物内心情感用外在景物来反映。人、物、情、景在结构安排上具有很大的时空跳跃性。现代人读其诗文, 仿佛在欣赏一个紧接一个的、或近或远的电影镜头。他的诗文在一个个镜头的串接下构成了一幅幅结构独特的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

在他的“水精帘里颇黎枕……玉钗头上风”这篇《菩萨蛮》中, 镜头由远及近、梦境如幽似真, 细致入微地将一个愁思女性的形象刻画得寂寞孤独而又多情美丽。首先一幅水晶帘构成的远镜头中, 锦帐上绣着一对鸳鸯, 然后镜头慢慢拉近, 只见玻璃枕上一位女子正在倚睡着进入梦乡。女子的梦境中, 江岸边如烟的柳色映衬着即将落下的明月, 明月所挂处的天空急速飞过一群大雁。这段梦境场景的描写深深刻画出倚睡女子的相思苦, 她所思念的人杳无音信, 以至于白日愁, 晚间梦里也是不堪愁苦。这段场景若只是对实景的描写, 确是平淡无奇, 但温庭筠将其放入愁思女子的梦境中, 一下即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使平淡的实景蕴含着深切的情感。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温庭筠绝妙的诗文造诣。从“藕丝秋色浅”至结尾“玉钗头上风”, 诗文的画面镜头结构再进一步拉近, 描写女子的衣着穿戴。她着淡黄薄衣, 红花插戴两鬓, 头上玉钗微颤。一幅构图精美的美姬春睡图跃然于纸上。整幅图、整篇词惑人耳目、缛绣繁弦。从富丽华贵的闺帏到凄凉寂静的江天, 勾勒出了两种环境、梦里梦外两个人物和两种心境, 所蕴之情感极深极丰。后又通过现实中女主人公的装扮服饰黯然显露出她的凝伫情态。整首词的时空跳跃感极强, 愁思女子的生活与情感在温庭筠的笔下以片段式纷至而来, 时续时断, 期间丝毫不见串联的文字针线, 一切全凭读者在遐想中勾连。

温庭筠的诗文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原因之一就是如上篇《菩萨蛮》中的行文结构一样具有极强的时空跳跃性。上篇《菩萨蛮》前文还在雕饰精致与暖意, 突然就转至梦境中的朦胧与凄寂, 无论是色调还是意境上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对比效果。从室内到室外、从梦外到梦里, 温庭筠在结构安排上没有明显的过渡。其实景实物的罗列层层叠出、五花八门, 似无规律而又应接不暇, 转承起伏都显得十分突然。这种不着痕迹的空间跳转给读者留下了大片空白去予以发挥想象。在时间跳跃的安排上, 温庭筠的诗文三言两语即可由夜晚写到白昼, 甚至再由白昼写到夜晚。在“牡丹花谢莺声歇……背窗灯半明”这首《菩萨蛮》中, 时间由白天的莺歌到夜晚的明月, 再到黎明时的灯半明。由此可见, 温庭筠诗文结构安排的最大特点即是时空的高度跳跃感, 但又不失整体的图画感, 足见其诗文造诣之高[2]。

三、温庭筠的诗文语言造诣

温庭筠的诗文偏重香泽脂粉, 好重抹浓妆, 对女性容貌体态的描绘极尽刻意。因而温庭筠诗文中的人物有柔弱、闺情的特点, 而诗文语言也相应精雕细琢、辞藻华丽, 具有鲜明的语言色彩。从行文上看, 温庭筠喜好并善于以景状物, 以人的穿着服饰、容貌情态来外化人的思绪和心境, 而很少直接用抒情化的语言。例如他的两句“水精帘里颇黎枕”和“暖香惹梦鸳鸯锦”, 将屋内的“帘”、“枕”、“锦”分别用“水晶”、“玻璃”、“鸳鸯”来雕饰, 凸显出一种错落参差的美感, 又给人无限的遐想。一个“暖”字蕴意着温暖温馨;一个“香”字散发出妩媚芬芳;一个“惹”字牵出动人的缠绵纤柔;一个“梦”字配上“鸳鸯锦”赋予人们无限美好的梦境。例如在“牡丹花谢莺声歇”和“绿杨满院中庭月”两句中, 短短十余字即罗列了五种自然景观, 交代了整首词的背景, 将人带入到了一种淡雅的环境中。

与其他花间派词人类似, 温庭筠诗文中的女性形象都源自于歌女。在酒席歌宴上, 歌女们一边秀舞, 一边伴唱着文人所著的歌词。酒席歌宴上的歌女大多为取悦男人而存在, 因此酒席歌宴上的常客士大夫、文人们素有狎妓习惯, 喜欢即兴为歌女作词, 词中文字给人听觉、视觉上的畅快感。温庭筠在歌女形象的诗文中, 偏重于用雅致的语言进行外观上的描述。她们站、坐、倚、睡、卧等各种动作都显得那么迟滞、缓慢、慵懒, 透露出一种对爱的感伤和期盼, 带有似幻如梦的画面感。对每一丝人物感情的细微波澜, 温庭筠的诗文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不会平铺直叙, 而是借用词语、意象的暗示和裁剪, 依次排列出能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有代表性的外在物象, 并将它们用富含情韵的字词贯穿在一起。对外在物象的描绘, 温庭筠用语极尽精细之功, 给人一种实景实物现于眼前之感, 同时又灵动跳跃、幽深曲折, 构成了诗文所要构建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内涵[3]。

此外, 温庭筠的诗文语言还富含音乐特征。他用词严谨, 对四声平仄、叠韵双声的运用讲究而又到位。音量较高的去声字被恰当地使用, 使音乐韵律与诗词文字一起飞动跌宕、和谐共生, 自然使得诗词与音乐的特点紧密结合。如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 即多处用到去声和叠韵双声, 读上去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温庭筠的这种将语言音乐化的能力与他从小即精通音律不无关系。

摘要: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的诗文精致秾艳、辞藻华丽, 其诗词成就在晚唐时期可谓独树一帜, 可与李商隐齐名, 具有很高的诗文造诣。

关键词:温庭筠,诗文,造诣

参考文献

[1]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温庭筠《望江南》赏析 第4篇

这首词是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的代表作。该词短短27个字,读完却让人荡气回肠,欲罢不能。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望江南》以清丽凝练的语言,描写了一段缠绵凄美的爱情,使其成为情景交融,境界高远的名篇。

“梳洗罢”,起句看似平平,内容却丰富,给人以许多想象。唐朝女子的发饰是很有讲究的。年幼时已梳发髻,成年后改梳发鬟,出嫁时将发鬟改为发髻,再配以金、银、花钿、珠宝翡翠等首饰,形成一种富丽华贵的装饰风格。而现在为了迎接久别丈夫的归来,发饰自然更不能马虎,“女为悦己者容”嘛。在与丈夫离别的日子里,她们往往是“日晚倦梳头”或“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或干脆不梳洗“君行殊不归,我饰为谁容”。 所以在这种特定的时刻,我们能想象出女主人公着意打扮自己的兴奋之情了。这简洁的三个字,把女主人公平日的相思之苦与现在等待团聚的兴奋之情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接下来的这句“独倚望江楼”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广阔的艺术画面。浓浓的春意,柳枝芽儿迎风飘拂,点点阳光洒在这片片绿上,更显青翠。远处是一带白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江上孤帆片片,来往倏忽。楼上女子,衣着华丽,正在翘首等待心上人。面对如此美景,主人公或许此刻也有“悔当初不把雕鞍锁”了。“独”字既写出了女子一人独自等待的情景,也写出了她期盼丈夫早早归来却迟迟未归的寂寞惆怅。温庭筠描写的这幅美人凭栏远眺图,把人、景、情三者和谐地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静逸明秀的艺术境界。

“过尽千帆皆不是”,女主人公望眼欲穿,急切盼望,但等来的“皆不是”。这句是感情上的大转折。内心满腔希望的是丈夫“不如早旋归”,而现实又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此刻的极大失落与先前的兴奋欢快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斜晖脉脉水悠悠”,夕阳西下,天边渐暗,绿水悠悠,依旧东流。等待的人,依然没来,满怀期待,只剩失望。由希望到失望,更添了这个女子几分不幸。《人间词话》云:“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句写景,但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完全被溶化在自然景物中,景与情的溶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却韵味无穷,这便是无我之境的妙处了。读完以后,我们又不禁为女主人公这种痴情而感动,又不自觉的为其不幸的遭遇而同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呀。该句看似无“我”,其实有“我”;看似无情,实则有情。正是因为有了期望后的失望,有了失望后的无限思念,女主人公才会“肠断白蘋洲”。

“肠断”用词很重,写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白蘋洲”也非等闲之笔,因“蘋”为水草,蘋、水相依而生,蘋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蘋吗!触景生情,能不断肠?

读罢这首词,我不禁想到古代女子悲苦的处境。“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李白《长干行》),“君行逾十年,贱妾常独栖”(曹植《七哀》),“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等等,这些都是思妇们不幸生活的写照。这种刻苦铭心的思念,让她们“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使丈夫偶尔回家相聚,那也是“晨起动征铎”,匆匆,太匆匆了。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四时之景,谁能真正陪爱人一起欣赏?哪个女子不想永远与爱人“针线闲拈伴伊坐”、“共话巴山夜雨时”?游子在外或许有良宴聚会,赏歌听曲的机会,还可以驱车出游,而思妇却只能徘徊院落,空室长叹,她们难言的寂寞经常是靠泪水冲洗。《望江南》中的女子的漫长等待,使得片刻的兴奋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满腔的失落,满怀的幽怨,随着那一江春水,进入无边无尽的黑夜中。这是她的不幸,也是封建社会所有饱尝离别相思之苦的女子之不幸。这首词,“是现实生活中思妇的怨与恨,血与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高国平《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读温庭筠〈望江南〉》)所以,这首词虽然讲述的是一段思妇凭栏远眺丈夫归来的爱情故事,但这个故事是凄美的,悲剧的。整首词字里行间始终笼罩着一股宛转深沉,低徊不尽的悲情。

温庭筠高处构思,小处下笔,用语细腻,裁剪精当。全词短短27字,语言清丽凝练,感情却写得委曲婉转,波澜壮阔,有如山涧清泉,又如千年陈酿,既清新而又醇厚。温庭筠是后来唐末五代花间派的鼻祖,婉约派的先驱,他的作品大都表现为秣艳细腻,绵密隐约的特点,但这首词却清新疏朗,通俗明快。钟荣《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该语评价《望江南》也非常合适。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门中学(343406)

商山早行温庭筠古诗带拼音版 第5篇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yīn sī dù líng mèng , fú yàn mǎn huí táng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温庭筠翻译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带拼音版 第6篇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温庭筠梦江南翻译

译文

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是那远在天涯的人儿久不归来。苍山上空悬挂的`明月不知我心中愁事。水面上低吟的风吹落水旁花瓣飘落眼前,远空摇曳的碧云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斜行。

注释

梦江南: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名“望江南”,又名“忆江南”等。

恨:离恨。

天涯: 天边。指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温庭筠拼音 第7篇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zhào huā qián hòu jìng , huā miàn jiāo xiāng yìng 。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xīn tiē xiù luó rú , shuāng shuāng jīn zhè gū 。

温庭筠拼音 第8篇

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名作《梦江南·千万恨》中的一首, 词中把一个企盼夫归的女子那落寞、惆怅的心境刻划得淋漓尽致, 是我国唐诗宝库中的瑰丽之作。

温庭筠的诗词虽写得才情横溢, 还是个名门之后, 但行为却放浪不羁, 用今天的话说, 就是个十足的“屌丝”。

温庭筠一生怀才不遇, 数次参加应举考试, 屡败不中, 因此而积累了丰富的考场经验, 对考试的潜规谙熟于心, 于是就充当“枪手”代替别人考试, 而且还是免费的。唐代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逐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科场中出现的作弊现象更是五花八门。据《唐书》记载,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科考, 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 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事后考官才知道, “私占授者已八人”, 也就是说, 温庭筠在监考人的眼皮底下已经顺利帮八个人完成了试卷, “枪替”技艺可谓出神入化。可以想象, 温庭筠被朝廷“永不录用”, 除了他好讥刺权贵, 常犯忌讳的叛逆性格之外, 频频违反考场规则替他人捉刀代笔也不无关系。

科场是国家的论才大典, 历代朝廷对作弊的惩治非常严厉, 轻的, 驱除考场, 永不录用, 以下三代不得科考, 如明朝的徐霞客, 就是因为其祖父科考舞弊而不能科举;重的甚至杀头灭族。像温庭筠这样在当时名声大噪的“枪替”高手, 能留下性命已是万幸, 仕途肯定无望, 只能搞搞“业余创作”了。

日月长河, 星移斗转。历史发展到今天, 考场作弊现象并没有绝迹, 而且技巧不断更新, 甚至用上了高科技手段, 被称为古代最牛的专业“枪手”的温庭筠如果醒来, 恐怕也会自叹弗如。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自古以来, 考场作弊无不是功名利禄在作祟。时下, 为了既得利益, 考场上的舞弊行为屡禁不绝, 考场外“枪手”代劳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在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下, 论文作为考核作者知识水平的主要载体, “代写论文”由此大行其道, 明码标价, 童叟无欺, 以至于成了一项“产业”。论文打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浅析温庭筠词 第9篇

一、闺怨闺思的爱情主题

温庭筠的大部分诗作大部分都属于“闺情”“闺怨”之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份各异,但其闺怨闺思的爱情主题是同一的。并且温庭筠的作品都寄身于女子,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抒发出“旷女”的幽怨缠绵。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温庭筠的一首词(《菩萨蛮》其六),这是温氏代表作之一,主要写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思念,往往是痛苦而又甜蜜的,当年的玉楼明月是怎样一种欢畅时光,柳丝袅娜春无力又是怎样一种旖旎景色。情人的欢聚,爱情的甜蜜,如今都已随风而逝,只留下对着香烛销完残泪的苦痛,和在绿窗下依稀捕捉梦中旧日时光的一丝凄迷。这种“长相忆”是一种“锦瑟年华谁与度”的无奈与伤感。文章塑造了一个美丽又可怜,总活在期待中的“旷女”形象。

然而,他们笔下的“旷女怨夫”还是有其细微差别的。温词的“旷女”着重表达的是浓缩以后的情感。这种情感重在“伤”,如玉楼长忆,香烛销泪,更具一种凝重感。而戴诗的“怨夫”着重表达的是稀释以后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 “怨”,淡如薄雾,轻似云烟,难以捉摸又挥之不去,具有空灵之美。戴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心跳的旋律,他的愁怨经过稀释后,总体基调较之温词就要明朗许多。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二、含蓄蕴籍的朦胧美

幽怨感伤的诗歌情调导致了温庭筠的作品体现出了一种含蓄蕴籍的朦胧诗美。

温庭筠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含蓄之美,是中国诗歌阴柔美的极致。在他的笔下只有(《归国谣》其一)的幽约隐晦。意境的朦胧多义和诗意的蕴籍有致是其含蓄美的主要体现,这点从他们的代表作《菩萨蛮》其二中便能得到最好的注解。

先看看《菩萨蛮》,表层看这是一首描绘女性独处深闺时幽怨心理的词。前两句采用象征,暗示的手法昭示出主人公在暖香闺房中的有所寄托,也描绘出了主人公的娇嗔与妩媚。但第三四句却突兀其来令人费解,历来让人们争论不休。有的由前两句中“暖香”“鸳鸯锦”的温馨场面推测认为是由实境转入梦境的。也有的认为是室内写到室外,由近景拉开成远景,由观赏性的描绘变为开阔性的视野。其实梦境也罢,远景也罢,怕是除了温庭筠本人以外无人能说得出此处的真正含义所在了。倒是俞平伯先生在《读词偶得》中有句妙论:“帘内之清如斯,江上之芊绵如彼。千载以下,无论识与不识,解与不解,都知是好言语矣。”好个“识与不识,解与不解”,诗人没有给我们答案,只描绘了一位香气袭人,袅袅翩翩的玉人,让我们来观赏猜测。温词中的这种多元化趋向,提供了多种审美与理解的可能。造成了这种朦胧含蓄,包蕴层深的效果。

在他其他的作品中,含蓄朦胧的特色同样体现出来。如温词中《荷叶杯》其二,两情相悦时的欢畅时光已逝,正如莲花的调残,如今只剩孤独之身肠断惆怅。但这惆怅连同回忆的美丽都如镜花水月一般扑朔迷离只留下一个美丽的水边倩影久久萦绕心头。温庭筠在他的词中煞费苦心地动用想象勾勒,为我们描绘出一幕幕感伤暧昧之景,但女主人公却始终如雾中花一般朦胧飘忽,可望而不可及。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温词中的含蓄朦胧主要是通过意象之间的组合跳跃来实现的。

温庭筠《夜宴谣》 第10篇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

虬须公子五侯客,一饮千钟如建瓴。

鸾咽姹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

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

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

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

【注释】

1、须:全诗校:“一作髯。”五侯:泛称权贵。

2、建瓴:高屋建瓴的略语。《汉书·高帝纪》:“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3、鸾:凤凰之类的神鸟。赤纹五彩,鸣中五音。见《说文》。奼(chà):美艳。全诗校:“一作妖。”

4、湘烟:谓眉如湘水润泽之烟雾。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涵烟眉。见叶庭珪《海录碎事》。张衡(舞赋》:“据似飞燕,袖如回雪。”回雪,喻舞姿如雪之随风回翔。

5、旧题卓文君《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碟理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6、残:全诗校:“一作溅。”

7、晓:全诗校:“一作小。”

8、飖:全诗校:“一作飘。”

9、龙画竿:指戟。古庙社宫殿门前,立木戟二十四,戟竿上画云气垂交龙,系有绛色帛幡。参见《小学绀珠》、《文献通考》。

10、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翕然声作疑管裂。”

11、醁:美酒。

12、新蟾:新月。

【翻译】

一队队戴着长钗,披着坠发,打扮得十分妖艳的绝色女子出来了。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峻美的山林幽谷?碧山过去,呵,原来是个大画屏!虬须将领,贵裔公子,五侯尊客,高朋满座啊。他们一气可吞下千盅酒,那倒酒之势,就像雨从高高的屋脊倾泻而下。歌女的声音如鸾凤和鸣,却因哽咽而跑了调;舞女的姿态千娇百媚,但在疾旋时微皱着双眉。主人希望四座同恩,能作长夜之饮,能有不散的筵席,好让这些公子王孙们永远陪伴着他,不要像沟水那样作东西之别。可是,在这酒酣耳热之际,谁会因残烛而想到泪痕呢?谁又会因拂晓前的寒风而为他人感到了寒冷呢?你看,那会苑两边,一根根排列整齐的戟上挂着雍容华贵的缎带,那用金描着龙的戟竿足足有二十四根哪。在会苑内,歌女舞女在声嘶力竭地唱啊跳啊;公子王孙在推杯换盏地喝着笑着。此时新月已高,酒宴已散,王孙公子们各自要回府去了。此时灯笼火把燃起了,原先苑内隐在朦胧的月色之中盛开的杏花,一下被照得通红。

【赏析】

温庭筠生活的晚唐时期,社会非常动荡。但根据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晚唐时期墓葬状况,可以说明当时的陪葬品相当讲究,反映了当时社会尽管混乱,但皇室贵族生活还是十分奢侈。《夜宴谣》就是反映这种社会现实的作品。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夜宴谣》,可想而知,是写唐时那种“醉酒舞”的夜生活的。王国安先生在《温飞卿诗集》前言里介绍说:

“一般说来,温庭筠的诗好用浓艳的词藻,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存在比较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在他的乐府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这一段话,在黄子云的《野鸿诗的》中也曾说过:

“飞卿古诗与义山近体相埒,题既无谓,诗亦荒谬;若不论义理而只取姿态,则可矣。”

这样的论点,早成了正统的共识。许多评论者大都是把温庭筠当作一个唯美派的形式主义者,而认为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不健康的,有的甚至说成是淫秽腐朽的。王安国先生接着说:

“本来在中唐时期,由于白居易的倡导,诗人们‘缘事而发’,竞相创作新乐府,指摘时弊,反映现实,这种良好的风气,在晚唐作家中并未消失。但是温庭筠的乐府诗,反映社会现实较少,而刻意追求的是形式的华美,描摹的是醉酒舞的奢靡生活,充满了珠光宝气、脂粉香泽。他的一部分五七律中,也有这样的情况。这种浮艳轻靡的诗风,是和他长期出入歌场舞榭的放荡生活分不开的。”

很明显,在王国安先生看来,从新乐府来说,是晚唐不及中唐,而温庭筠又是晚唐中之最不济事者。

其实,这恐怕是误解,或者竟是偏见。艺术上的繁复,是成熟的表现;不能以直白粗放为进步,而以艳丽多姿为堕落。单瓣的原菊,当朴素的黄星洒满山峦的时候,也许是秋色宜人的,论野趣可;然于“花”,终少了几许姿色。如果把这满山的黄花,尽换作后人在原菊的基础上用心血和智慧培育出来的、成百上千的名菊,如“主帅红旗”、“西施洗发”、“黄海秋月”、“碧水长天”,还有什么“绿牡丹”、“碧玉簪”等等,等等(仅此名目,就足令人心醉),则那整个大自然都将是充溢着美的发现,使人每见一枝,都大为惊叹,留连忘返,则是比单一的黄花,一目了然,有着更多的情趣和风韵。诗,和所有的艺术一样,也应当如此。就以王先生夸许的白居易的著名的新乐府而论,“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一位烧炭老人,形象当然是鲜明的,诗人的“苦宫市”之情也是明白的。然而,对于统治阶级的揭露,实事求是地说,绝像是一篇新闻报导,毕竟不耐读。原因就在于欠了点韵味和深度。这也难怪,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歌咏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而已。他原本就是写给皇帝看的,所以他只能如此。当然,作为一种写法,原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它抬得太高,以为只此才是好诗,就未免有点以偏概全,不知“百花齐放”为何物了。毛泽东在总结了唐宋诗的规律以后,指出来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可见用形象思维的诗人,也不能就说比散文化的诗人为低。聪明的说法是:都是时代的花朵,各有各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特色。

温庭筠这位艺术家的特色,也就是他倒霉的地方,就在于他的诗词,几乎是很少用散文式的语言的,绝少直抒胸臆。他只习惯于用形象说话。他的诗艺高超之处,可以这样说,他仿佛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懂得了迟至今日才在电影美学里为电影大师们所掌握的蒙太奇。他只是在逻辑思维的“经”上,去突出作为“纬”而显现的形象,让织出的艳丽的花纹把经掩盖起来,让这些看似跳跃性很大、甚至不大相关的景象,通过它们的分切组合,而显示出作品的意蕴。这种手法即令当初在电影里,也曾经使人大惊小怪的,更何况他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诗里就出现了。所以说他是形式主义的,虽不合乎事实,但也就是可以谅解的了。就以王先生认为“描摹的是醉酒舞的奢靡生活”的这首《夜宴谣》为例,读着它,让人仿佛感到在这丑恶的现实之中,有一颗能于别人的笑闹中见到泪光的伟大的心,正在因别人的痛苦而颤栗。当然,这是要读者自己去体会,而不是他直接告诉读者的。可见批评,固在衡人,其实也是在称量自己。不能从华丽的外饰下区分出善良和丑恶、伟大和猥琐,而一概认为华丽即放荡,这样草率地断言别人为形式主义,恰好证明这个批评本身,倒真是形式主义的了。

《夜宴谣》不仅形式华美,思想内容也是深刻的。只是它不像《卖炭翁》那样,将要表达的思想明摆在了外面,而就是要人从他的形式后面去细心地探求。这大约是时代到了晚唐,走向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那种能容纳“补时阙”的胆略,也随之逐渐地衰落了之故。是以这才产生了“温李”这样华丽而隐晦的作品。学者们既在政治和经济上划分出中唐和晚唐,却要求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作家风格一致,这本身就已违反了历史的逻辑。其实晚唐的诗,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此诗一开头:“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它确实不如“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那样好懂。既然题目写的是“夜宴”,那当然,这儿写的“长钗”指的就是侍姬、歌妓、舞女。当满堂都是“虬须公子五侯客”时,特别是下面点明了这是天子的私宴时,则这些舞妓也就绝对不止一个。所以可以把这一句理解为这是一队队这样长钗、坠发,打扮得十分妖艳的绝色女子。能蓄有这样多的技艺高超的绝色妖姬之宫庭,其富贵自是不待言的了。所以胡仔说他善于写“富贵佳致”。这不是主观的代诗人设想,而是内在逻辑的必然联系。是以诗人在此只点到为止;这正是他的笔墨经济之处。如果根据诗人特地圈定的这些景物,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就像是电影镜头,一开始从一队队舞妓摇了过去,接着,镜头摇到了碧山,只见奇峰叠翠,飞瀑流湍。从脂粉的细腻,一下推到了丛山峻岭的雄奇。读者或许会奇怪:此处哪来如此峻美的山林幽谷?碧山尽了,原来是此处的偌大的画屏。画屏移开,这才出现了酒宴的情景。至此,读者不能不惊喜作者的艺术手法之新奇。在一开头的这一联里,居然悬念丛生,一波三折,遥遥写来,非常引人入胜。没有新奇感,那是谈不上艺术的。何况他这儿的新奇,原不是为了猎奇而节外生枝。它原本就是这儿的典型环境,只不过在介绍时,作了点波折,遂显得别致而已。

温庭筠唐诗 第11篇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

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2 【开圣寺】温庭筠

路分谿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色里,

向陵鸦乱夕阳中。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3 【赠蜀府将(蛮入成都,频著功劳)】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

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4 【西江贻钓叟骞生(一作西江寄友人骞生)】温庭筠

晴江如镜月如钩,泛滟苍茫送客愁。衣泪潜生竹枝曲,

春潮遥上木兰舟。事随云去身难到,梦逐烟销水自流。

昨日欢娱竟何在,一枝梅谢楚江头。

5 【寄清源寺僧】温庭筠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窗间半偈闻钟后,

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6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一作哭卢处士)】温庭筠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7 【题李处士幽居】温庭筠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浓阴似帐红薇晚,

细雨如烟碧草春。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8 【利州南渡】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

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9 【赠李将军】温庭筠

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曾以能书称内史,

又因明易号将军。金沟故事春长在,玉轴遗文火半焚。

不学龙骧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闲云。

10 【寒食日作】温庭筠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彩索平时墙婉娩,

轻球落处晚寥梢,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11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温庭筠

高谈有伴还成薮,沉醉无期即是乡。已恨流莺欺谢客,

更将浮蚁与刘郎。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

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12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温庭筠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门带果林招邑吏,

井分蔬圃属邻家。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13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温庭筠

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侵帘片白摇翻影,

落镜愁红写倒枝。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14 【南湖】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偎春草,

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15 【赠袁司录(一即丞相淮阳公之犹子与庭筠有旧也)】温庭筠

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刘尹故人谙往事,

谢郎诸弟得新知。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16 【题西明寺僧院】温庭筠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为寻名画来过院,

因访闲人得看棋。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

17 【偶题】温庭筠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吴客卷帘闲不语,

楚娥攀树独含情。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18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温庭筠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若向三湘逢雁信,

莫辞千里寄渔翁。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19 【哭王元裕】温庭筠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柳边犹忆青骢影,

坟上俄生碧草烟。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20 【法云寺双桧(一作晋朝柏树)】温庭筠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题处尚寻王内史,

画时应是顾将军。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21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温庭筠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殷勤为报同袍友,

我亦无心似海槎。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22 【春日野行】温庭筠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

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

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23 【溪上行】温庭筠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雪羽褵褷立倒影,

金鳞拨剌跳晴空。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

心羡夕阳波上客,片时归梦钓船中。

24 【投翰林萧舍人】温庭筠

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万象晚归仁寿镜,

百花春隔景阳钟。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

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

25 【春日偶作】温庭筠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自欲放怀犹未得,

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26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温庭筠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窗间桃蕊宿妆在,

雨后牡丹春睡浓。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27 【马嵬驿】温庭筠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返魂无验青烟灭,

埋血空生碧草愁。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28 【和道溪君别业(一作和友人溪居别业)】温庭筠

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风飘弱柳平桥晚,

雪点寒梅小苑春。屏上楼台陈后主,镜中金翠李夫人。

花房透露红珠落,蛱蝶双飞护粉尘。

29 【奉天西佛寺】温庭筠

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虬闲暇出甘泉。宗臣欲舞千钧剑,

追骑犹观七宝鞭。星背紫垣终扫地,日归黄道却当天。

至今南顿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

30 【题望苑驿(东有马嵬驿西有端正树一作相思树)】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景阳寒井人难到,

长乐晨钟鸟自知。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31 【寄分司元庶子兼呈元处士】温庭筠

闭门高卧莫长嗟,水木凝晖属谢家。缑岭参差残晓雪,

洛波清浅露晴沙。刘公春尽芜菁色,华廙愁深苜蓿花。

月榭知君还怅望,碧霄烟阔雁行斜。

32 【题柳】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

影伴娇娆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33 【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温庭筠

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鬓雨霏微。红兰委露愁难尽,

白马朝天望不归。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

34 【李羽处士故里】温庭筠

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愁肠断处春何限,

病眼开时月正圆。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35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温庭筠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便同南郭能忘象,

兼笑东林学坐禅。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

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36 【池塘七夕】温庭筠

月出西南露气秋,绮罗河汉在斜沟。杨家绣作鸳鸯幔,

张氏金为翡翠钩。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

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37 【偶游】温庭筠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红珠斗帐樱桃熟,

金尾屏风孔雀闲。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

38 【寄河南杜少尹】温庭筠

十载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岂关名利分荣路,

自有才华作庆霄。鸟影参差经上苑,骑声断续过中桥。

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

39 【赠知音】温庭筠

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窗间谢女青蛾敛,

门外萧郎白马嘶。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

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40 【过陈琳墓】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

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41 【题崔公池亭旧游(一作题怀贞亭旧游)】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谁能不逐当年乐,

还恐添成异日愁。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

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

42 【回中作】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吴姬怨思吹双管,

燕客悲歌别五侯。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43 【西江上送渔父】温庭筠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三秋梅雨愁枫叶,

一夜篷舟宿苇花。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

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44 【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温庭筠

昔年曾识范安成,松竹风姿鹤性情。西掖曙河横漏响,

北山秋月照江声。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

上一篇:圣诞节祝福语大全下一篇:描写日常物品的作文: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