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2024-08-26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精选6篇)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第1篇

养生,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医药与养生保健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中医药学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有效的防治原则。《黄帝黄帝内经》中先民们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养生防病谋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小康。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意识及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医药以其先进朴素的中医系统理论及丰富易得无毒无害纯天然的各种中药资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追捧。

【关键词】中医药 预防保健

养生保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对保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先河,历朝历代的众多医、佛、道家亦对养生之道作过深刻而详细的发掘与论述,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养生理论。再结合丰富的中药资源,使中医养生保健更显得朴素而神秘。养生一词,最初出自《管子》,表达的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健康及长寿是人们一贯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愿望,故此养生保健文化才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养生的理念遍布全世界[1]。中医药养生荟萃了我国人民经年积累的多种防病健身的方法,综合了儒、道、佛与诸子百家的精华,堪称我国之瑰宝。中医药养生学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愈后防复,这一思想也是符合现代养生的潮流趋势、体显了绿色保健的养生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各种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而滋生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亚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呈大幅上升之势。成为危害广大民众健康的主要杀手[2]。同时,医疗费用的恶性膨胀亦引起了严重的医疗危机,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我国最为热点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对养生保健充满空前的热情。我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作如下的总结:治未病养生保健理念

在《黄帝内经》里最先提出“治未病”的应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治病方法中最为高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医养生理论精华之所在。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于养生的真正目的所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后世养生学的形成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创建了中医养生的理论雏形,后经众多医家的发展及补充,逐渐走向完善。这和21世纪我国医学目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治未病成为了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且具成本效应的医疗发展方式。我国的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积极推广治未病中医体系的建设[3]。气血精*的调理养生保健理念

《黄帝内经》认为:气血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气,为不断运动着的对人体行使充养功能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动力,《灵枢?决气》中有:“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是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人体的五脏六腑、皮毛、经骨等一切组织,若没有血的滋养,所有的生理功能将不能正常进行[4]。《灵枢?本神》中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说明了人体的本源是起始于精;液为人体所有正常水液之总称,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维持皆与其有关,它分遍布于脏腑组织中,出入于经脉,环流于全身,与血液一起承担这濡养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气血精*的充盈和正常疏布,其中一种物质出现虚实不平衡都将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转[5]。整体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养生即是对人体的一种整体干预,人们应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是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统一调和,使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成为适应环境变化的统一体,使人体形成天人合一、内外一致的最佳状态。中医整体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①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相处。天人合一养生方法具体内容有:春夏季以养阳为主,秋冬季节以养阴为主、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阴阳平衡,顺时起居,夏秋晚睡早起,冬春早睡晚起等[6]。②形神整体观:中医认为形和神是人体物质和功能的基础。形神共养是中医形神整体养生观的主要方法,具体阐述有调畅情志、形神共养、保养真气等。③人身整体观: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是围绕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的。在脏腑功能活动过程中,十二脏腑还通过经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协调脏腑功能是养生的中药内容。辩证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辨证养生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形神共养、正要制邪。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要素,形和神互相依存,不能独活,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正气为人体之根本,可以外避邪气入侵。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状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邪入侵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正要制邪,疾病即无法发声。《灵枢?剌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思想都体现了正邪关系在养生中的应用。辨证养生原则总体上是体现厉害关系相互转变的思想。小结

养生保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中医药正是一门典型的实践科学。其实践基础是先民们经过长达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积累总结出的养生经验。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33.

[2] 董永刚.浅谈中医治未病是新世纪的健康模式[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1):32.[3]王前.李约瑟对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52~58.

[4]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5]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6]王洪彬.经络、神经系统与中国古代养生术[J].中国临床康复,2005,12(8):93.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第2篇

小时候总觉得中药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般的学者所能领悟的。一直以来不敢有所触及,总怕误了老祖宗几千年来的积淀。最初只是抱着小听一下的想法选的课,不曾想一个学期的耳濡目染,竟使自己与“中药养生”亲近了很多。虽是不及九牛一毛,倒也从老师那里了解些许。从夏商西周《周礼》的五味五谷五药理论、春秋战国《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到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再到文革后改变中医命运的中共中央56号文件,在历史的长河里形成了辨证统一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也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理,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第3篇

中周学说, 也称为中阴阳周五行学说、“零一·零壹贰叁肆”学说、“零一·廿六支八四”学说、“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壹贰叁肆”学说或“中阴阳零一·周五石廿合支表象”学说等等, 其核心理念是“零壹华民字姓所有, 极宙宇族道同无限”。中周论包括中论和周论, 中论也称易论、阴阳论、零一论、中阴阳论、阴阳零一论或中阴阳零一论等, 周论也称周行论、五行论、零一二三四理论、廿六支八四理论、周五行论、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或周五石廿合支表象理论等。由于易即阴阳, 中论也可称为易论, 所以羌区当地人也把中周论叫做易周论或周易论。中周学说是中周医药养生学的基本哲学理论, 广泛地指导着相关的实践应用。

1 中论 (中阴阳零一理论)

1.1 中论 (中阴阳零一理论) 的数名数象思想

“中阴阳零一”里的“零”和“一”, 有多层意义。首先, “零”和“一”表示无和有, 共同代表宇宙初元之“中”。无极 (零, 真无) 之阴生有极 (一) 之阳, 阳 (一) 化气 (虚无, 无形) , 气聚成形生阴 (二) ……所以, “零”和“一”共同构成了世界万物之起原———“中”。要指出的是, “一”表示的“有”是“有极”之“有”, 不是“有形”之“有”, 所以不能把气之“无形”理解为“零”, 同样也不能把阴成形的“有形”理解为“一”。“零”和“一”均可理解为元始之无, “零”为无极之真无, 而“一”为无形之虚无, 共同表达万物起源之“中”的核心意涵之一:从无到有, 无极 (零) 生有极 (一、气) 。第二, “零”代表间隙空间的“无”而属于阴, “一”代表事物存在的“有”而属于阳, “零一”代表着全部、千变万化。“零一”即为“中”, “零一”代表了“有无”相对状态的平衡。世界上的有和无是相对而言的, 由于构成物质的气可以无限细分, 因而代表物质存在的“有”就被无限多的间隙“无”分隔开, “无”存在于“有”之中;“无”无限地分割着“有”, 使得“有”存在于“无”的之中。所以, “零”和“一”表示无极生有极的初始状态并不仅仅限于某一个时间点的初始, 并且是永恒的初始———无和有从来都处于相生进行时, 处于无有 (阴阳) 的相对之状态———“中”。第三, “零”代表偶数属于阴, “一”代表的奇数属于阳, “零一”代表着全数、万事万物。“零一”即为“中”, “零一”代表阴阳属性的动态平衡。

“中阴阳零一”里的“零”和“一”是数名、象位, 表示存在, 并不是表示具体数量。当“中阴阳零一”里“一”表示“有” (存在, 相对于零代表的“无”而言) 属性时, 可以把“一”理解为成事物的全部存在, 因为自一、二、三、四……而至无穷均属于存在, 只是数量上的区别而已, 统归于“一”, 用“一”指代, 与“无”状态的“零”相对。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得知, 中论的“中”, 是“核心、中心、唯一、第一”和“平衡、统一”的意思;不能简单理解为方位上的中, 因为并没有绝对静止的“中”位, “零”总是与“一”处在相对的状态, 根据“一”的变易而发生变易。“中”并不拘于“零”本身, 因为没有了存在的“一” (包括自一而二、三、四……之无限存在) , 就无所谓“零”;“零”的意义是以“一”所代表的“有极存在”的意义为前提的, “中”的涵义是由“零”和“一”两者共同表达的, 缺一不可。

中阴阳零一理论反映了宇宙无极生有极, 即从“零”到“一”;突出了万物一统于唯一之气, 强调气作为物质的第一性;描述了物质无有相生的永恒性、无有存在的相对性;体现了宇宙世界整体如一的思想, 强调了人与大自然、人体本身都是个系统整体的宇宙观;揭示周循如一的真理, 即阴阳变化是极宙宇之常 (恒) 道, 是所有物质运动的力能本源。

1.2 中论 (中阴阳零一论) 的基本概念

1.2.1 中气本原

“中”即“零一”, 这里的“中”和“零一”具有相同的涵义, 表达的都是唯一、第一、统一、恒一、一切、基本、本原、核心的意思。宇宙一切是由统一的、唯一的气所构成的, 气具有永恒的物质第一性, 其它物质均由气所化生。气是最基本的、极为细微的物质, 在一定的时空里有相对固定的结构, 但不是绝对不移不变的。气可以凝聚也可以无限细分, 即所谓“至小无内, 至大无外”, 意思是说气可以无穷细分, 小到没有比它更小的东西;气可以不断聚集, 无论多大的空间也不例外于它为本原。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了世间万物, 气聚而有形, 气散而无形, 有形和无形都是气的存在形式, 不是绝然分开的, 其间没有绝然界线, 只是人的感觉与认识的程度而已。无形并不是真无, 无形和有形之气均为存在, 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气于无形时理解为“零”, 而于有形时理解为“一”。只是无形之气善动属阳, 有形之气相对稳定而属阴。

1.2.2 阴阳

阴阳是一对传统哲学范畴, 是用以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相对概念。既可以概括宇宙中相互对立且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或现象, 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不同的物质由于不同的结构而拥有了不同的属性与特点, 万物中最基本的属性分类是阴和阳, 零和一。在相关事物的统一体中、同一对象的内部中或气的同一等级 (气所构成的有形事物在数量、质量和表现形式上处于相对同等的范围、等级) 结构中, 在性质上存在相互关联的对立双方, 即阴和阳 (零和一) 。阴与阳相独制约但又相互吸引, 而阴与阴、阳与阳则同性分融而又相互排斥, 这其中相克相吸、相生相斥的作用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能量本原。能量永恒如一的存在, 不生不灭, 是物质永恒如一的运动提供了保障。气的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但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 宇宙中的运动变化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 可为人脑所感知和认识。

1.3 中论 (中阴阳零一论) 的基本内容

1.3.1 阴阳双方的特性

阴阳平衡是为中, 阴阳变化是为易, 中是相对的, 易是绝对的;中时有易, 易时有中, 中和易是统一的, 只取其一也意味着含括对方, 故中论亦系易论, 这是由阴阳的特性所决定的。阴阳的特性包括阴阳双方的特性和阴阳系统的特性, 前者包括同根性和对立性, 后者包括一切性、一体性、一致性和相对性。

同根性:阴阳是物质的最基本属性, 而在同一体系中, 物质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中表现出不同的阴阳属性, 但阴阳双方在物质上是同根的。

对立性:双方的相反与矛盾性, 指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为互相否定、互相排斥和互相斗争的属性, 这是阴阳的存在基础, 也是五行相克现象的发生基础。

一切性:也称普遍性。阴阳不特指某一具体事物, 而是代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互相关联的众多事物。

一体性:也称相关性。要求用于划分阴阳的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必须处在某一相同体系中, 包括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等等。

一致性:也称规定性。阴阳两个方面是具有特定属性的, 用阴阳属性划分事物或现象时, 必须依据这个约定俗成的属性进行, 不能随意颠倒。

相对性: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而是相对的、可变的。这是与一致性是对立的属性, 与之相互补充。

1.3.2 阴阳的相互关系

中阴阳零一论里阴阳相互关系的观点建立在阴阳双方对立性和同根性这两个核心属性的基础上, 互用和制约分别是同根性和对立性的集中体现, 而交感、互藏、转化则是两种性质共同的变化表现。

同根互用:也称同根共长、同源相生 (成) 。阴阳只是物质的属性, 但物质的本原是气, 在同一体或同一系统内, 气可以生成阴气也可以生成阳气, 所以阴阳本质上是同根的, 是可以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阴气可以生成阳气, 阳气可以生成阴气, 也就是说, 阴中可求阳, 阳中也可求阴。当阴阳任一方得到助长, 另一方也会得到助长, 出现“此长彼长”的情况。当然, 在病理情况下, 阴损可及阳, 阳损可及阴, 从而出现“此消彼消”的情况。

对立制约:也称为互根互制。阴阳之间互为根本、相依共存的, 双方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或条件, 这是阴阳互根。也就是说, 无阴则无阳, 无阳亦无阴。有了对方的存在, 就有相对性, 双方就存在着对立。也就说, 正是因为互根, 所以才产生了对立;有了对立, 就产生了制约;有了制约, 就产生了对另一方的抑制与获取。如果把同根互用理解为“资助”, 那么对立制约就可理解为“掠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或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情况正是对立制约的结果。

交合感应: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整个自然界,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都离不开阴阳交感。在人类, 只有男女媾精, 阴精与阳精相互交感, 新的生命体才得以诞生, 人类才能繁衍。存在着双方, 是对立的结果;能够交感新生, 是同根的结果。

互藏互寓:阴阳对立的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有另一方,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且无限可分。一般来说, 表达事物属性的成分占绝对大的比例, 则呈“显性状态”, 即是整体性的阴阳。而被寓藏于事物或现象内部怕占比例较小的成分, 其属性则不易显露, 表现为“隐性状态”。互藏互寓表达的是阴阳的相对性, 即没有绝对的纯阴或纯阳, 双方总是有对方的一部分。存在双方, 是对立的结果;有着对方, 是同根的结果。

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 (一般指的是过极的条件) , 阴阳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即强极而衰, 可表现为“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形式。阴阳转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同根互用和互藏互寓, 前者的“阴可化阳、阳可生阴”是阴阳转化的基本前提, 后者“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是阴阳转化的促成因素。互用中的部分转化是量变, 过极中的完全转化是质变, 所以相互转化可以理解助长到达了极点产生的转向反方的结果。同一个体系中, 优势的一方不断强盛而弱势另一方持续衰弱, 是强方制约弱方的结果;而当强方盛至极点, 就会出现强方成分或缓慢或迅速地变生为弱方成分, 这是同根互用的结果;再当弱方在强方助长下不停地强大以至超越了原来的强方时, 弱方已经成了强方, 会对别一方进行着制约性的获取, 以致至强, 再进行下一步的转化, 循环不息。

1.4 中论 (中阴阳零一论) 的在医药与养生学中的应用

1.4.1 说明人体的结构——零一华

宇宙万物皆由阴气和阳气所构成, 阴阳 (零一) 之精华构成了人。因此, 人为零一华 (也称零一华民) , 万物之精灵, 世界之主宰;亦即“零一华民字姓所有, 极宙宇族道同无限”思想的体现。人类为气中的精华, 人体的精气则为精华中的精华, 是“中之至华”。人的所有结构都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 人体结构各部分以及廿经、六管道、十二脏腑、八器和四质的之中、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上阳下阴、外阳内阴、表阳里阴、后阳前阴;廿经分阴阳, 腧穴别阴阳;六管道与十二内脏贯串, 六管道属阳, 内脏属阴;十二内脏之中, 脏属阴, 腑属阳;八器之中, 脑卵胰髓相对于脊乳迎骨而言, 前者属阴后者属阳;对于四质, 气为阳, 津血精为阴。

1.4.2 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阴阳的变化是气运动的根本。体内气的运动也叫气机, 气的变化则简称气化,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通过气的运动变化来实现的, 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机体的气化, 既要有内部气机的升降运动, 又要有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出入交换, 相互协调, 保持有序稳定,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体内的气, 在维持阴阳平衡的前提下, 也要求质和量, 二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人体精气充足, 则机能旺盛, 人体健康;反之, 精气不足, 则机能衰减, 人体羸弱。

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 平衡是相对的, 但人体只有维持相对的阴阳平衡, 人才能处于相对的健康“中”状态。一旦这种相对的平衡出现超出人体调节范围的波动, 就会出现“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以及“重寒则热, 重热则寒”等病理变化。

1.4.3 指导疾病诊疗、预防和康复

“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廿问六听支望八摸四嗅”中无不体现着中阴阳零一论的指导思想, 如“七问温热与凉寒”中温热为阳凉寒为阴, 嗅诊中气清为阳气浊为阴, 听诊中言多声亮为阳语寡音微为阴, 摸 (切、触) 诊中脉至起数动浮大洪滑为阳而去伏缓软沉小细涩为阴, 望诊中色鲜明为阳而色泽晦为阴, 等等。在药性的六向、八味、四气中, 寒凉为阴温热为阳, 降沉收属阴升浮散属阳;酸苦咸涩属阴甘淡辛辣属阳。在养生康复中确定治疗原则时, 对于阴阳偏胜者采用“实者泻之”以“损其有余”, 而对于阴阳偏衰者采用“虚者补之”以“补其不足”, 纠正阴阳失和, 使人体复归于阴阳平衡、中易和调的正常状态。

人体精气不足和气机逆乱可致阴阳失和、外邪易于入侵, 这往往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和本质, 也是造成阴阳失调、邪正盛衰这一基本病机的关键原因, 而培护精气和调理气机就成为治疗疾病和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

治疗疾病不一定要直接对病因和病灶进行特异性治疗, 而是利用药物、能量、信息的输入, 作用于机体阴阳的气化机能, 推动机体气化功能旺盛而达到康复的目的。清代王三尊说:“夫药者, 所以治病也, 其所以使药之治病者, 元气也”。传统治疗常常把“气化功能”作为“中介”, 用药物、针灸、气功等治疗手段触发“中介”作出反应来取得愈病目的。实际也是根据阴阳气化理论而采取的一种启发人体自愈能力的治疗原则。

2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2.1 羌族与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形成

羌人认为羌属金, 贵如宝石, 尊白色, 好辛味, 居气燥之西方 (西羌) 。《后汉书?西羌传赞》明云“金行气刚, 播生西羌”。西羌自古崇尚折色, 西夏立国初时, 称作“邦尼定国”———西夏语之意为“白上国”、“尚白之国”。据传上古之时, 伏羲部落在东、南方位, 神农部落在西、北方位, 文化上相互影响;亦尊伏羲、神农为先祖的羌族, 非常尊崇伏羲发明的八卦, 而这个“八”也是许多东方民族的圣数 (如鲜卑人、契丹人、满洲人、日本人等皆尚八) 。今之羌人认为“羌兴八方”, 崇尚“八”数。

古羌族兴于中国的西北部, 那里气候干燥, 高山戈壁, 多生金石。古羌人对随时随地可见可用的石头产生特殊的崇拜情感, 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物质皆由石所化生, 白石是石之精华, 涵寓着羌人对美好的追求。羌人积累了大量对石头性状的认识, 逐渐根据石头的圆整程度总结出了五种石, 并将之分五系, 分别为黄黑赤白青;对应五行分别是土水火金木;对应五数分别为二十 (廿) 、六、十二 (支) 、八、四, 详见表1。四突原石, 微细万变, 可聚可化, 四方延伸, 如木之条达舒张, 生长而塑形, 故其五行属木, 五名为象。六突长石, 如冰晶六突, 水柔长流, 无处不在, 故其五行属水, 五名为合。八突合石, 常见常有, 方正平稳, 刚直坚固, 其色归白 (白石至上) , 五行属金 (金者尊贵) , 五名为表 (远之八表) 。十二突支石, 圆若火之光环, 聚焦宇宙能量;十二契合自然法数, 阐释天玄地黄、宇宙变化之火;故支石五行属火, 五名为支。二十突原石, 如大地之包容, 可孕育可稼穑、化生万物, 故五行属土, 五名为廿。

羌人神奇地把五石与世界上仅有的五种正多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五石对应了五数:二十、六、十二、八和四 (参见表1) , 后人结合了汉字的意义对五石进行了命名:廿、合、支、表 (也称荒) 和象。五石对应五气、五化、五味和五音等的系统理论, 与我国传统的五行学说有着惊人的一致, 这充分地说明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华夏大地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并不能说五行论是汉族发明的, 五石论是羌族首创的,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无论是血缘还是文化, 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文化的交融并不代表各族群的文化已经全然同化,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论所反映出来的独特认识就是羌族传统哲学理论的特色之一。

注:表中天干、地支的五行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争议甚大;表中列举了地支在中周学说的两种分类法。

2.2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的基本概念

以五行生克运动所形成的变化规律, 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最基本的规律。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是利用“零一二三四”这五个数字所代表的五个数组的无穷数字来配合五行“土水火金木”, 把大自然、社会和人体结构机能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对世界事物进行普遍联系和演绎解读的理论体系, 如表1所示。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中, 五行与数字相对应的说法也很多, 其中最权威、最具代表性且最被认同的是周易、河图洛书中的分类。但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中, 以五行对数字进行分类与易经、河图洛书 (刘牧版) 所代表的传统哲学理论里的相关归类并不完全一致, 主要区别是五行之“金”和“木”对应数系上的刚好对调, 即中医理论里“木”和“金”对应的数系分别是中周学说里“金”和“木”所对应的数系。

周五行理论在不同的实际应用中, 所用的名称有所不同, 包涵相克意义的名称“周五行土水火金木”、“周五行零一二三四”、“周五石廿合支表象”和“周五石廿六支八四”比较常用。一般上, 在与“中阴阳零一”并称时, 使用的名称约定为“周五行零一二三四”。在其它方面当需要用到周五行“廿六支八四”表达数量时, 可以把五行之名按其所内涵的数量进行重新排序, 如按从小到大顺序排成“四六八支廿”, 按五行相生顺序排成“廿八六四支”。土水火金木代表的是五行的五个体系, 而五石可以理解为五行中的特殊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部分, 所以“廿石、合石、支石、表石和象石”不应该称为“廿土、合水、支火、表金和象木”, 但土水火金木可以结合初始自然数命名为:“元土 (五土) 、一水、二火、三金和四木”。另外, “廿石、合石、支石、表石和象石”相对于“廿石、六石、支石、八石和四石”在概念上和应用上更容易大众化, 因为把二十、六、十二、八和四这个五个数字进行数名化后, 既保留了五石廿六支八四本身代表的数量含义, 也避免了在五行生克等应用中出现的数量逻辑关系上的错乱, 如“支石生四石”、“四石生六石”、“八石克四石”等容易与数学计算里的数量关系相混淆。

2.3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的基本内容

在五行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类以及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等方面, 周五行与中医传统五行学说在内容上高度一致, 在应用上并无本质区别。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最大的特点当是它把所有的整数排成了与五行刚好相对应, 五数中每一个数刚好在一个尾数相同的数组 (数字循环排列形成的组) 里。在一个数组里, 阴数 (偶数、双数) 和阳数 (奇数、单数) 恰好相隔出现, 形成阴阳配对和阴阳平衡。

中周学说里“〇、一、二、三、四”或“廿、六、支、八、四”所在的组分别是“土、水、火、金、木”如图1所示。根据五行生克规律, 可以对应地得出自然数列所代表的行数之间存在相邻数相克的关系:即〇克一、一克二、二克三、三克四……循环不止。这里“克”是指相互制约, 相邻五行刚好阴阳相隔, 阴数与阳数相克正是阴阳制约规律在五行理论里的体现。同样, 根据五行对应规律, 自然数列所代表的行数之间存在间隔数相生的关系:即〇为二所生, 二为四所生……丨为三所生、三为五所生……所至无穷。阴和阳总是具有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以维持其特性的趋势和力量, 这是阴阳对立制约、五行阴阳相克的根本原因。阴和阴、阳和阳具有同性分合的性质, 即阴可以分阴、阳可以分阳、阴可以融阴、阳可以融阳, 阴阳的相分相合是阴阳交感、五行相生的内在机理。阴和阳总是在自身属性方面具有无限资生、衍化和扩张的趋向, 即在量方面具有持续发展的性质, 阴数生阴数或阳数生阳数正是阴阳这一性质的体现。

廿土稼穑, 六 (合) 水润下, 支火炎上, 八 (表) 金从革, 四 (象) 木曲直。“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 土为万物之母, 故土为五周之中。土既为五数最大之廿, “土载四行”, 生化、承载与受纳。土也为无极元始之零, 衍化出四行。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行共生万物。这与《道德经》里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意义上是相吻合的。但要指出的是, 前后两套数字所指代的意义并非完全一致。前者数字主要是用作符号的, 表示数名的涵义;而后者数字具有表示数序和数量的双重含义:“道生一”是指“道”产生了“第一之一极”;“一生二”是指“第一之一极”衍生了“第二的二性 (阴和阳) ”, “二生三”是指“第二的二性”内含“第三之三力 (阴和阴之力、阳和阳之力、阴和阳之力) ”, 阴阴相生 (包括分和合) 相斥、阳阳相生 (包括分和合) 相斥以及阴阳相克相吸三种力量的作用产生了能量与空间 (宇) , 造成了无穷的变化, 形成了万事万物 (可以理解为第四之“族、万物”) 。当然, 也有学者把“二生三”中的“三”理解成五行之“多”, 并认为“三生万物”即五行生万物。另外, “生”字在不同的论述中, 表达的意思并不一样, 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解与应用。“五行相生”中的“生”是指“演化”, 不能彻底等同于母生子关系中的“生育”;而“道生一”中的“生”是指“出现”, 强调一种承前的联系, 与“五行相生”中“生”并不完全同义。视物角度与表达方法上的区别并不影响规律的统一性, 两者所论述的宇宙真理是一样的。

2.4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的在医药与养生学中的应用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贯穿了中周医药与养生学的各个方面。

2.4.1 说明人体的结构 (内周身与外周身) 和生理功能

人体的构成包括了“中 (零一) ”和“周 (零一二三四) ”, 中为中心元神, 周包括内周身和外周身。内周身包括组织结构包括廿经 (二十经络) 、六道 (六管道) 、支藏 (十二脏腑) 、八器和四质, 分属五行。与传统中医五行学说略有不同的是, 周五行理论中的十二脏腑归属于五行中的火, 而六脏六腑中的五脏五腑又分别归属五行 (详见表1) , 这是中周学说“五行之内仍分五行”的无限包含哲学思想体现。人体的外周身是指附于人体周围的五个充满能量物质的热场, 称为外周天、五周天, 是保护内周身特别是中心元神的精微物质, 由炁所组成的。炁是气的能量聚合体, 尽管比气的体积大, 但仍然极端细微, 非俗家所能感知。如果说人的肉体是有形之体, 那么外周天就是人的无形之体, 也是人的必然构成部分, 是客观的存在。外周天分别为土、水、火、金、木, 环绕人体, 与人体直接以“外经” (相对于体内二十经脉而言) 连通。外周天与人体连通的外经数量多寡不一, 土周天之外经有二十, 连通于形体二十经络;水周天之外经有六, 连通于身体六管道;火周天之外经有十二, 连通于十二脏腑;金周天外经有八, 连通于八器;木周天之外经有四, 连通于四质。外周天也与外界大自然相连接, 可传递精微物质和能量。

2.4.2 阐释人体的病因病理变化和诊断辨算特点

病因大体分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内伤情志、内生二十虚、内伤六邪、内伤十二瘀、内伤八痰、内伤四食;外因主要有二十毒、六淫、十二虫、八疫、四伤。病机分为内中周病机和外周天病机, 内中周病机包括元神病机和内周身 (廿经、六道、支藏、八器和四质) 病机, 外周天病机是指人之有形躯体以及形体之外的“气周” (能量场) 与“天” (大自然、宇宙) 出现沟通障碍而形成的病理机制。

在中周医药与养生学说中的诊断思想分为中心元神诊断和五行周身诊断。元神诊断相类于现代的心理咨询、精神诊断;周身诊断的意义则相当现代普通诊断学意义上对伤病的识别与判断, 其方法的核心内容是问闻切望, 具体体现在“廿问六听支望八摸四嗅”之中。此五诊法又分别称为廿石诊、合石诊、支石诊、表石诊和象石诊。

中周理论下的审机和辨证, 也称为辨算、算辨, 算为审机, 辨为辨证。寒热虚实是阴阳理论在辨证中的延伸, 可以视为总纲;但由于没有结合具体的病位, 所以并不能在直接应用到理法方药当中来。结合形体病位的五周辨算分别称为廿经辨、六道辨、支藏辨、八器辨和四质辨, 对应证为廿石证、合石证、支石证、表石证和象石证, 结合周五行规律的五种辨证方法互为补充, 共同形成中周医药与养生学的辨算体系。

2.4.3 指导药方的应用和疾病的养生康复

中周论认为药有中气和外性, 中气是指药物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它药物的特质, 而外性是指药物表现出来外在性能, 包括二十归经、六向 (升降浮沉收散) 、十二功 (汗和散清温通补泻吐下消燥) 、八味 (甘淡苦酸涩咸辛辣) 和四气 (寒凉温热) 、。二十归经是指一种药物对某一或几经 (包括其连属的脏器即十二脏腑与八器) 发生明显的选择性靶作用的特性。对于药物的毒性, 根据其作用于周身不同对象所产生毒性大小的不同, 可以分为土毒性、金毒性、水毒性、木毒性和火毒性。这是根据药物毒性对二十经络、六管道、十二脏腑、八器和四质的亲和力差异即毒性作用于人体组织器官系统所产生反应的不同程度而进行分类。药物毒性的大小对机体内周身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趋向性作用, 一般认为:无毒治周身, 微毒留四质, 小毒进八器, 常毒入脏腑, 大毒贯六道, 巨毒窜经络, 极毒格元神。

方剂组成的指导思想也有中阴阳零一与周五行廿四六八支的理论, “中阴阳零一”是指方剂本身所固有的气与阴阳属性;“周五石廿六支八四”之义涵盖了方剂组成的理念、方法和功用, 包括方剂的二十归经、六变、十二功、八配和四成。六变是指方剂应用时可有组方思想、药味加减、同药制法、同药用量、同方剂型和煎服方这六种变化 (药制变化是指同一味药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有异的变化) 。八配是指在联合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八种性效体现, 包括:共升效、被升效、共降效、被降效、共减毒、被减毒、共加毒和被加毒, 这里“被”的意思是指其中一味或部分药物的某些特性被反应出来, 但整个方剂的在治疗作用、副作用和毒性作用等方面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质变;八配的理念, 类似于传统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相畏和相反等概念的意义, 但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描述整个方剂的配合后特征, 而后者常指两味药配伍后产生功效上的相互作用。四成是指方剂中君臣佐使组成原则, 与传统中医里相关的理论相类。二十归经和十二功在方剂中的意义与其在单味药物里的意义相同, 认为药和方剂都有相应的二十经归属和十二类功用的特性, 两者紧密结合而形成独特的羌医药方分类体系。

3 中论与周论的相互关系

中周的“中”是阴阳“零一” (其名为“元”) , “周”是五行土水火金木, 又称“五行零一二三四”、“五石廿六支八四”或称“五石廿合支表象”。而在五行之内, 亦有其“中”, 此“中”为土 (其名为“廿”) , 这是相对于金水木火而言的。周五行里土居中, 是中周哲学里“中之内有五行, 五行之内亦有中”的包涵特性体现。而在周五行之内, 二十经相对于六管道、十二脏腑、八器和四质而言, 当属土;但廿经之内十二正经 (十二脏腑经) 当属火, 而奇经八脉 (八器经) 当属金;而十二正经中, 十二脏腑经中的脾经与胃经属土, 肺与大肠经属金……可见, 周五行里存在着“五行之内包含五行”, 这与“中之内有五行, 五行之内亦有中”的规律一样, 都是中周学说无限包含哲学思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战国·佚名.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7 (6) .

[2]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 .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8) .

[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影印本) , 1995 (1) .

[5]清·张志聪, 集注.方春阳, 等点校.黄帝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2 (1) .

[6]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5) .

[7]覃荣周.羌医大师与羌医药传承导师在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 (一) [J].广东蚕业, 2016, 50 (4) :42-44.

[8]元字元道.蔡氏祖传中周羌医经[EB/OL].字道中周网中京洛都西京长安站, http://zjldxjca.zyy01zwx01234.lyhmzxsyjzyzdt wx4444333221001234.zidao.wang/s?wd=;, 2013-01-23.

[9]刘建钊, 王莉, 蔡光正, 等.羌医药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 (01) .

中医养生文化之调神养性 第4篇

★ 勤动脑体不动心 ★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很多人会说,中医一点也不科学,西医说思维都是用脑的。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动心了。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无为”是不做事,其实是把老子这句话想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是规律,是道,讲天地人的规律是从哪儿来,六合以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为”其实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备这种规律。中国人在计算历法的时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它更是一个时间空间高度浓缩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阳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准周期的变化,天上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变化,所以我们祖先把它总结成五运六气。

我们有些人数典忘祖,不知道自己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祖先保留到今天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内核。只是因为它历史太久远了。到今天看这个历史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它的合理内核是什么了,随着历史进入了博物馆。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中医,当你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学问、著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本书推到历史背景去认识。不要老觉得今人比古人聪明,其实几千年下来,没用的东西早被古人丢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当医生,你当记者,他经商……各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规律。让你勤动脑体不动心的时候,这个脑子不是想你怎么发财,是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在某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这样做看似无为,实则有为。你非要从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为,实则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生下来笑着的小孩活不了,撒着手的小孩也活不了。那你就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让你攥着拳头干吗?就是要干活的,而你所挣到的钱就像你手上的油腻,天天洗,天天来。人要想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近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考虑得尽量全面,处理得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着,明天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心了。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必须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智慧就来了。你考试的时候,如果脑一紧张,会的全忘了;当脑子一轻松,什么题都想起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饮食营养与养生保健 论文 第5篇

【摘要】中医养生和保健实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保健方法,以自我调节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本文结合课堂所学与资料查询,对中医在艾灸养生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并得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养生方法。【关键词】中医养生;艾灸;健康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宋代《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可见针灸既是一种自古历代相传的古老医术,又是一种可以经常使用的调节人体阴阳的保健手段。

一、艾灸疗法的起源

艾灸疗法起源于——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 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18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当在西周之前。

二、艾灸的作用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之气不能着人。”他经常自灸,加上其他保健措施,结果活了一百零一岁。唐代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由此可见,艾灸确为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

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保健灸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灸法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灸法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烧熏,借其温热性效能,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明代李延《医学入门》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三、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

(1)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

(2)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3)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4)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5)身柱灸: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多采用温和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

(6)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

四、艾灸分类常用方法(1)隔姜灸

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亦有载述。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亦有略加改进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2)隔盐灸

隔盐灸,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如《本草纲目》卷十一“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现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3)隔蒜灸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在明·《类经图翼》中又作进一步的发挥:“设或疮头开大,则以紫皮大蒜十余头,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钱,同捣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饼,置毒上铺艾灸之 ”,发展成隔蒜药饼灸法。

如今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如何用最自然安全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已经被更多人关注。艾灸,作为一种自古就有的养生方法,也正在成为许多人日常保健的手段。不要为眼前的方便而随便放弃更健康的生活,这应该作为身为年轻人的我们需要牢记在心并在生活中践行的原则。

酒文化与养生之道论文 第6篇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酒文化与养生之道这门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酒的文化,以及用酒来养生的知识,受益良多。下面列举一二。

首先,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关于酒的文化占了很大比重。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由于使人亢奋和稀缺等特性,酒在远古属于奢侈品,最早酒被作为“通神之物”,是“圣液”,用于祭祀、庆典、战争等隆重场面。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祭祀活动中,酒作为“超自然之物”,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令禁止“群饮”、“崇饮”,违者会处以死刑。

在文化方面,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而其中最典型的,则是酒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一方面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杜甫有300首,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另一方面,酒后幻觉中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典之作。酒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由此可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在这学期的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多种不同的酒,黄酒,白酒,葡萄酒,米酒等。这些酒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文化。在这些酒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浙江加饭酒(花雕酒等)、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绍兴状元红等。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独有酒种,黄酒被誉“国粹”,儒家文化乃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称之“文化精髓”。两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厚重,传承人间真善之美、忠孝之德;儒家内涵讲究中庸之道,主张清淡无为,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细细体味,黄酒与儒家文化可谓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庸”黄酒之格。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把“中”与“和”联系在一起,主张“和为贵”、“普通的和谐”。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黄酒以“柔和温润”著称,恰与中庸调和的儒家思想相吻合。黄酒集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于一体,自然融合形成不同寻常之“格”,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黄酒兼备协调、醇正、柔和、幽雅、爽口的综合风格,恰如国人“中庸”之秉性,深得人们青睐,被誉为“国粹”也就为之不过了。黄酒之“和谐”,对今日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也是相符的。儒家“和为贵”、“普通的和谐”与黄酒“中和”之理念,正好给予了现代意义“和谐”诠释、发挥和想象的一个空间。

“仁义”黄酒之礼。“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其中“仁”是目标,“克己”而使“礼”得到遵守和恢复是实践途径。孟子则经常以“仁义”并重。“仁”体现 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尊重关怀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怀。黄酒是一种物质,它自古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酒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东西,可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酒虽有利有弊,但适度把握,裨益颇多。酒的功能有三,一是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二可药用治病滋补健身,三酒可成礼。黄酒承载着释放人们精神,惠泽健康,表达情感,体现爱心,激发睿智的作用,这与儒家崇尚“仁义”,主张“天地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提倡友善、爱护是息息相通的。

“忠孝”黄酒之德。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孟子更是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这些“忠孝”思想体现了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文明,也是中国美德的一部分。黄酒生性温和、醇厚绵长,在漫漫中国酒文化长河中,黄酒以其独有的“温和”受国人称道,黄酒的文化习俗始终以“敬老爱友、古朴厚道”为主题,这与儒家所追求的“忠孝”精神一脉相承。

除了此外,黄酒,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黄酒中的“状元红”,“女儿红”便是父母对儿女的美好祝福。从前每户绍兴人家诞下婴孩后,都会将一坛花雕酒埋在地底。如果生的是男婴,便盼望他长大后饱读诗书、上京赴考,到有朝一日高中状元回乡报喜,即可把老酒开瓶招呼亲朋。话虽如此,能够真正考上状元的人万人无一,因此实际上“状元红”一般都是在儿子结婚时用来招待客人而已。如果生的是女婴,则把埋的花雕酒叫“女儿红”,同样也是在她长大成人后的出嫁之日作迎宾之用。晋代上虞人稽含的《南方草木状》就有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如若女儿未嫁就不幸早夭便好比花儿之凋谢,亦是花雕之名的来由。

以上这些,都是黄酒的文化意义,在养生方面,黄酒也不愧被称为“养生佳品”。黄酒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常见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黄酒也是一种调料。黄酒酒精含量适中,味香浓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人们都喜欢用黄酒作佐料,在烹制荤菜时,特别是羊肉、鲜鱼时加入少许,不仅可以去腥膻还能增加鲜美的风味。且引用少量黄酒,可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的生长发育,可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帮助消化,舒筋活血,美容抗衰老,保护心脏,促进人体健康。

上一篇:漏洞下一篇:无偿献血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