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2024-09-2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精选6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第1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精神赡养问题研究

谢美琪

(温州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08公管3班0806020136)

【中文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随着 “送出一人,全家脱贫”、“ 走天涯、闯天下”等思想的深入,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尤为严重,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迫在眉睫。新农村建设以及各种规划、政策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由于空巢老人的特殊性,他们的精神需求还得不到足够的慰藉和满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精神赡养状况,促进健康老龄化农村的实现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严峻挑战 截止到2009年10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超过总人口的10%,且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由此推算,全国农村老人应该在1.2 亿左右,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人口老龄化给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空巢人口的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又据全国老龄办2007年12月17日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空巢家庭为38.3%,其中单身孤老户为9.3%,夫妻户为29.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农村人民尤其是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化发展却迟迟跟不上物质经济发展的脚步。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

心里专家指出,人到老年,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如形态老化、感觉器官功能下降、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记忆力减弱、性格改变等,这些必然引起老年人心理素质逐渐弱化,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孤独寂寞、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疾病,甚至成为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而农村空巢老人在年轻时超负荷的劳动,加上没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和预防保健,各种生理机能衰退的尤为严重从而进一步致使其心理素质弱化——更需要子女的关心,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然而现实是子女纷纷进城打工、学习或者定居,独留老人驻守农村老家,或许子女会定时打钱到老人账户,现在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但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却得不到赡养。子女极少打电话回家,更少回家看望老人,他们总以学习忙工作忙为借口,而老人又总是一再的体谅一再的压抑他们深深地思念。孤独感不断上升,尤其是丧偶的农村空巢老人。

同时,农村不像城市,老年人想锻炼身体可以去公园,想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去老年大学,想看书打牌可以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想集体出游可以去各种老年组织……农村老人也同样有着与城市老人一样的需求与爱好,可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公用养老设施,无法大量结识同龄老人来填补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农村老人能排解寂寞与空虚的至多也不过是看看电视,在傍晚蹲蹲树阴唠唠家常。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立法政策的缺失

尽管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其中并没有明确立法规定应如何进行精神赡养,精神赡养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哪些。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几千年来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最主要的依据和保障还是社会的道德约束。但道德约束是不具备任何强制力的,它仅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一定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孝道观念逐渐弱化,市场经济占主导作用的时代,立法保护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已变得日趋重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观念弱化

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人们价值观念产生偏离,重视金钱,淡漠亲情,再加上社会的迅速变迁和人口迁移使家庭中的代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更推动了老少两代的分居和老年人家庭户的增长。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家庭的出现,给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孝道观念弱化,现在的年轻农民家庭责任观念日益淡化,敬老、养老意识淡薄,因为赡养老人问题而出现的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虐待老人的现象;随着社会转型加快, 代沟愈来愈突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个人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增加,子女人格独立化,家庭重心下移和平移,老人在家庭中绝对权威地位丧失。与此同时大众教育的普及,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已经和正在改变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必然使传统的孝道观念受到严峻挑战,某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逐步退却或让位,因此出现有些道德缺位现象和更多的道德弱化现象。

(三)农村相关养老设施的缺乏

显而易见,农村或许有大片的农田、树林、草地,却没有公园,没有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更没有老年大学。农村空巢老人想要克服空巢心理,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广交朋友,丰富生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公益性劳动,但是却没有相对应的设施机构或组织。

(四)对养老的理解存在误区

在农村,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加上市场经济各种物质思想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对养老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普遍认为:养老=物质养老,即给予老人足够的物质,老人就越满足、越快乐,却忽视了精神赡养的存在。

同时,农村空巢老人对选择养老院养老的态度上不够积极他们认为,“只有无子女的人才会去养老院”,“自己有儿有女去了还不让人笑话?”“除非到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无法在身边照顾的情况下,才选择去养老院”等等。

四、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重要性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是老人的健康、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交的健康。对老人的精神赡养,能够有助于其广交善友,减少孤独无助感,促进其身体的全面健康。

同时,步入老年人就意味着进入了“弱势社会团体”,其社会角色、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影响到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和支配权。这些有可能会造成老年人情绪低落、抑郁和消沉,出现焦虑、孤独和被社会抛弃感,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身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老年人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通过有效的精神赡养能有效的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

农村空巢老人虽然离退休,但他们尚有工作能力,渴望为社会做贡献。鼓励其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进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有意于社会的事,能够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二)精神赡养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尤其是农村地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认清这个大趋势,重视老人的赡养,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

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抓物质文明,更要抓精神文明。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空白区,要真正发展健康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填补这个空白。重视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

五、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内容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立法,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各类养老设施

我国现行法律在老人精神赡养方面的缺失,使得没有切实可依的量化标准,在具体操作工程中,往往让少数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为了让司法系统有法可依,让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成为子女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有必要将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以法律形式进行量化。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还不是很发达,没有能力给每个农村配备完备的养老设施,但是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养老设施。结合农村老人的实际情况,可以优先考虑建立一些活动室,配备各种书刊、报纸、多媒体和健身设施。

(二)农村空巢老人自身要自立自强,冲破传统思想,培养兴趣爱好,懂得自得其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老人的精神生活是以儿孙为中心的,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所以对儿女的“精神赡养”过分依赖,这种精神状态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抑郁,如食欲减低、体重下降、失眠、懒散、情绪低落等。今天作为新世纪老人,老年人要拥有乐观的心态,能够调整生活中心和生活节奏,主动接受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地走入社会去寻找快乐。若能每日将“自信康寿二百年”默念数遍,久而久之,在人的潜意识中,自然就会树起一个坚强的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生理衰退,尚可恢复,精神衰老,一老百老。因此,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自己主观上要努力,做到凡事想得开,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在精神上持久地保持青春活力,这才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长久源泉。农村空巢老人要在空闲时间注意培养自己的新兴趣,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自娱活动,如:种花种草、养鱼养鸟、绘画书法、歌舞旅游、拳剑功操、读书看报等,这些活动能够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精力充沛,体力增强,使他们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三)家庭要发扬“孝”的传统,不仅要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更要让他们老有所乐

孝是我国养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也就是说,孝顺是天经地义的,是人生来的义务。具体一点说,孝就是使父母宽心喜乐,免忧愁少担心。在今天子女孝顺父母有了新的时代意义,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更多的是去尊敬他们,使他们身心愉快,这也是“精神赡养”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子女,要想搞好老年父母的精神赡养,就必须在应对繁忙的工作和其他杂事之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多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关心老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让老人在家里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要经常抽时间出来陪空巢的父母散步,让他们不再空巢,主动与老人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育子女尊敬老人,不要嫌老人唠叨啰嗦,不要嘲笑老人的某些“儿童行为”;要尊重老人的自尊心,耐心倾听老人的想法,遇事多与老人商量,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生病要带他们就医,逢年过节或遇老人生日,特意为老人做爱吃的食物,买老人喜欢的物品。出门在外多打电话报平安,多问老人的近况。不仅要尊重老人的兴趣爱好,更要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兴趣好看,帮助他们广结益友。

【参考文献】

[1] 黄佳豪.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9月第30卷.[2] 杨珞.对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问题的道德思考.[J]黑河学刊总第151期第3期.[3] 陈玉光.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J]《 新视野 》.[4] 邵南.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南平师专学报.[5] 冀相英.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10期.[6] 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彭芳.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月第30卷.[7] 陈超群、林 梅、王莹洁.农村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 及其对策.[J]RCH INESE GENERAL NURSING October, 2008 Vo l.6 No.10B.[8] 马淑青、谭洋.老龄化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8期.[9] 刘高宾、郑锦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0 年5 月刊.[10] 黄羿友.弘扬传统美德关注“ 空巢老人.[J]《经济师》2009 年第3 期

[11] 李锋清.老龄化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第21卷第2期

[12] 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试以“空巢家庭”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4 卷第1 期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第2篇

学院:管理学院姓名:xx学号:0312xxx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疗设备和各方面科技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慢慢有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依。

针对老龄化背景下老人养老问题,我们小组去了松江福利院还有民营的花桥养老院进行走访调查,并且在松江发调查问卷,以此来了解现在老人养老的主要情况。

调查结果与分析

关于养老方式,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立养老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总体而言,养老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可见,人们对未来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

1.家庭养老。这是当前中国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的主流养老方式。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镇占21.0%,县(农村地区)占38.1%。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镇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地位。

2.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认识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养老意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

3.养老保险。面对老年人口数目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

4.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很多老年人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但是,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收入的降低,使得储蓄养老已失去太大价值。

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发生了制度性变化,但是从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看,出现了很多另人担忧的迹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企业拖欠基本养老费、离退休职工不能按时领取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步履艰难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纵深推进和健康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但总归起来,主要还是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制度缺陷是导致基本养老保险步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突出表现为立法滞后并微弱。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层面除《劳动法》的部分条款外,主体依靠《国务院关于统一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行政规章来调整和规范,养老保险基本法尚未出台,由于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和通知、地方条例等的约束力不如法律,所以用它来规范养老保险关系显得极为脆弱,而且由于这些立法形式政策性较强,经常变动,存在明显的地方差异,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对养老保险事业的管理无法做到依法行政,对养老保险行为的是与非不能依法确认,处罚也缺乏力度,保险有争议时,裁定也无“法”处理,工作缺乏了法律依据,仅靠行政手段对单位和个人的征收工作也缺乏约束力,使得劳动者对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失去信心。这样,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法律规范应有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也不利于中央宏观的调控。

(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巨大。

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是为了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人口老龄化准备的。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五”时期我国各项保险基金缺口共达1000亿元,此外,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空帐已将近2000亿元,这2000亿元到将来职工退休时迟早都得支付。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企业缴费能力低,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基金征缴率不够高。第二,计划经济时期欠帐多。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时,职工已有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提留“劳动保险”基金,这是一笔历史遗留的隐性债务,共约30000亿元。

(三)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中国进入21世纪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重大问题,中国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2亿人,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15年前后将高达2亿,2040年达到老龄化高峰期,人口将在4亿以上,约占总人口的26%,然而我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4%左右,却要负担着世界1/4的老人。有数据显示,1992年我国参保职工为8500万人,离退休人员为1700万人,抚养比为5:1,但是到2005年,抚养比就降到3:1,预计到2020年的时候,抚养比将变成2.5:1左右,退休费将占工资总额的38%左右,高出国际公认的26%的警戒线12个百分点。目前正不断扩大的老龄化危机,对存在缺口的养老保险基金来说是雪上加霜。

(四)养老保险帐户管理不规范。

1997年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基金的管理模式上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混帐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部分积累模式,随着制度的实施,由于养老基金全部用于当年养老金发放,养老保险的积累额远小于职工个人帐户记帐额,使得个人账户成为名义上的空账,空帐积累的数额越来越大,日益严重威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安全,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解决办法

(一)社会老龄化问题需要渐渐化解,适当推迟退休年龄降低赡养率。退休年龄是影响赡养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水平的发展等因素,人口的平均寿命得以增长,为推迟退休年龄提供了可能,尤其是推迟女性的退休年龄,退休年龄规定得较高,则在职职工人数增加,退休人数就相应减少,赡养率就较低。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从防止浪费资源的角度来说,适当推迟女性退休年龄更值得考虑。

(二)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实帐化。在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掉正和完善,将个人帐户由空帐转变为实帐,基金管理也由原来的混帐管理改为分帐管理,实行分帐管理后,由于个人帐户基金实行实帐运营,同时还要保持企业缴费水平不变,政府在财政方面也加大了补贴。

(三)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

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四)建立社区助餐点和老人日托所

政府要出资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点和日托所试点,并对助餐点和日托所的的性质、任务、要求、运行机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关规定,培训工作人员和招募志愿者,建立后招标按市场化来运作,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助餐点和日托所日常运作予以相应支持,并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满足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的老年群体一日三餐的需求以及生活照料的需求。

(五)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六)大力扶持,多形式发展社区家政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家政服务业,吸引家政服务的相关企业加盟,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完善送时服务机制和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家政服务。

(七)加快各级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

加快市、区及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形成档次不同、面积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内活动场所和室外活动设施,方便老年人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度过幸福的晚年。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物美价廉的旅游线路,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满足老年人出游需求。积极兴办老年大学、学校,发挥市和各区老年大学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街道(镇)和社区(村)老年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完善老年教育4级办学网络,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第3篇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大批农村青壮劳动人涌向城市。随之也出现了大批留守老人, 成为事实的空巢老人。[1]为了解空巢老人养老的真实情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 笔者对江口县闵孝镇、德旺乡、太平乡、双江镇、坝盘乡、民和乡等乡镇进行调查[5]:总人口11.9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 占90%左右;外出务工人员6万多人。子女全部外出打工, 年满6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157户, 380人。其中日常生活能自理的有305人,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89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村老年空巢人口的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文献回顾

空巢老人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或打工, 身边没有子女和他人照料, 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包括独居空巢老人和有伴侣的空巢老人。本文所述农村空巢老人是指户口在农村且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

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1990年, 主要包括老年空巢家庭或新空巢家庭的成因, 空巢家庭的现状及养老问题,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与社会支持, 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等。[2]预计到2030年, 中国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0%, 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5]从文献可以看到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很少。大多数人认为当前的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发展, 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提出多种建议和思路:建立健全现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德治和法治建设, 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增强政府财政支持;应实行农村养老的建议等。

鉴于上述, 空巢老人养老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经济、社会问题, 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本文从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出发, 分析了在农村建立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 以期对该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开辟一条可行的路径。

三、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3]

(一) 农村家庭养老危机加重, 养老观念弱化[6,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 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同时还要“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在当今社会新的养老模式没有形成时, 传统家庭型养老功能在逐步丧失, 农村养老危机正在逐步加剧;传统的道德约束力逐渐变小, 使得社会上形成了“重幼轻老”的现象, 各种虐待老人的行为屡见不鲜, 老年人承担子女不赡养的风险严重加大。在农村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空巢老人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老人需靠子女供养或者从事劳动生产。

(二) 子女常年不在身边, 生活照料困难

由于农村成年子女多数外出打工挣钱, 多年不回家一次, 留下老人不管不问, 缺乏照顾、缺乏亲情的“空巢老人”, 他们极易产生孤独、自悲和自怜等消极情绪。当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时, 调查中发现有65%的表示是依靠老伴照料, 有28%的子女会轮流回家照料, 有7%的子女不回家, 采取请人照顾的方法。由于子女多在外务工, 所以很少有时间回家, 有将近60%的子女都是过年回家同父母团聚, 一般回家的时间也只有10到15天左右, 春节期间除了消耗在往返路程上、走亲访友等时间外, 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3天左右。也有不少老人表示, 春节回家一趟让子女的开销过大, 有些心疼。有能力照料生病的老伴的时候, 都采用老伴照料的方式。

(三) 缺乏幸福感, 孤独无助

调查显示, 在我县独居和没有配偶的157户老人中, 经济困难的占63.9%, 需要照料但无人照料的占23.4%, 经常感到孤独的占68.4%, 感到不幸福的占23%, 有过自杀念头的占2.6%。多数中青年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 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 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 连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 如果长期独处, 生活意义不明确, 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 心里话没地方说, 有时间没事可打发, 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 极易产生孤独感。再说,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至于空巢老人, 更难有所精神寄托, 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 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

(四) 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伴随年龄的增长, 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 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据统计健康状况差的占27.2%, 患慢性病的占65.5%, 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 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 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 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虽有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慈善救助等救助渠道, 但是仍然有不少老人无法承担自费部分的医疗费用, 怕生病是很多老人共同的心声。许多老人“小病拖, 大病扛”, 每次病痛发作, 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 隐瞒病情不说, 宁愿自己受苦, 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 直至重病缠身, 不能颐养天年。

(五) 劳动耕作繁重, 老人负担大

目前农村主要是通过劳动耕作来获取经济收入来维持生计, 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 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 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5%。同时, 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 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当丧失劳动能力时, 他们唯一的祈求就是获得子女的资助。然而依靠子女供养具有很强的不可确定性, 一方面与子女本身的经济收入有关, 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子女是否孝顺的风险。老人一旦患病, 则既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生活起居, 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8]

(六) 重老龄化发展很快, 高龄空巢人养老困难的问题突出[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 呈现重老龄化趋势。一方面是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 自理能力下降, 患病率、伤残率上升, 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是自己年岁已高却还要抚养其更加年老的父母, 或者是对于那些子女已经不在人世的高龄空巢老人来说, 其孙辈往往认为不应承担赡养义务。处于这两种情况下的高龄空巢老人处境更加艰难, 如何给这些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变得急迫而重要。

四、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 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开展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提供了可行性

1. 发展社区服务, 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

务、文化体育活动等服务设施和网点, 发扬邻里互助的传统, 帮助有困难的老人, 多组织社区卫生服务部门, 定期进入空巢老人家庭进行健康检查, 有针对性地提供如腰、腿之类的护理, 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的服务, 减少到医院就诊的不便, 也可考虑安排人员为生活不能自理, 身患疾病的空巢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的生活照料。

2. 目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 政府对承担农村养老保障方面仍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农村由于生产的关系, 人们交往频繁, 关系密切, 人情味浓,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农村社区更团结, 更有凝聚力, 其社区成员也容易动员并接受互助养老, 达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 可以组织有业余爱好的老人打牌、下棋等活动, 找人聊聊天、讲讲老人感兴趣的事。让有爱好的老人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让没有爱好的老人也不无聊, 从而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和寂寞感。

(二)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规制着空巢老人养老必须走社区养老模式[2]

1. 完善的社会化养老体系需要兴建大量的养老机构, 拥有较多的工作人员, 这必然会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而农村社区养老则只需不多的国家或集体投入, 只要能在当地政府、集体以及个人的多方努力下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 社区中老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社区中绝大部分农民都是继续生活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 这有利于一部分老人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较充分地实现空巢老人自养。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生活清贫, 大多承担着家庭农业生产的重担, 劳动强度很大, 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外, 有的70多岁仍然从事重体力劳动, 他们依靠自己的耕作或劳动获得一部分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村老年人口收入的68.7%来源于自己现时劳动所得, 这不仅满足了老人们自身的需求, 使他们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 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 根据农民个人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的差别, 实行差别费率、不同待遇的缴费制度。

农民交纳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费率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农民自身的个人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确定, 以达到服务到位的效果。

(三) 农村空巢老人通过社区养老模式获得精神慰藉

空巢老人比一般老年人在心理上更容易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子女成年后由于求学、工作、成家等各种原因离家生活, 使留在家中的父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 出现一种角色缺失的表现, 父母 (尤其是母亲) 可能会经历痛苦、悲伤、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的情感体验, 随之而来的社区养老是有效照顾老人的关键。由于社区养老没有改变空巢老人生活的人文背景, 他们仍能与乡邻保持接触, 精神上较为充实, 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

(四) 老年人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适应能力

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应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年人应调整好心态, 在理解和支持子女工作的同时, 自强自立, 广泛地参与农村的各种活动, 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克服孤独感的有效途径就是寻找精神寄托, 充实新的生活内容, 提升生命的意义;当子女到了“离巢”年龄, 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赖。

目前空巢老人的养老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上、精神上以及自身身体状况上的困境。笔者认为, 在整合农村资源的基础上, 要结合当地空巢老人自身特点, 建立完善的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应当是以居家照料为主、上门服务为主。同时我们对待老人要有孝心, 时刻关注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让浓浓的亲情包围着老人, 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情。

参考文献

[1]陈建兰.中国“空巢”家庭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 2008年, 第2期.[1]陈建兰.中国“空巢”家庭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 2008年, 第2期.

[2]谢慧娟, 李桂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 2006.5 (5) :54-56.[2]谢慧娟, 李桂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 2006.5 (5) :54-56.

[3]周明生.新苏南模式:若干认识与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3]周明生.新苏南模式:若干认识与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

[4]龚文君.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 2007 (1) :14-16.[4]龚文君.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 2007 (1) :14-16.

[5]对江口县实施“三关工程”推行情况的调研报告[R].http://www.hszzgz.gov.cn/News/719.htm.[5]对江口县实施“三关工程”推行情况的调研报告[R].http://www.hszzgz.gov.cn/News/719.htm.

[6]李迎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渡模式”设计[J].社会保障制度, 2006 (2) :27-31.[6]李迎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渡模式”设计[J].社会保障制度, 2006 (2) :27-31.

[7]胡灵红, 任咏梅.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J].2007, 35 (2) :582-585.[7]胡灵红, 任咏梅.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J].2007, 35 (2) :582-58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第4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探究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47-(04)

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已不能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因此,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

(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因受到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总人口中的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则可称之为人口老龄化。目前,国际上一般把60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则称为进入老龄社会(或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口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1]到200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1.44亿,占总人口的11%,其中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①可见中国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在多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人口结构的改变。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主要有:第一,中国农村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村出生率下降造成的。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从1970年的33.4%下降到2005年的12.40%。而死亡率的变动却不大,1970年为7.6%,2005年为6.41%。可见出生率的下降对中国老龄化影响非常明显,而且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生育率下降的潜力,所以农村老龄化程度会逐步加深。第二,建国以来,由于中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1.40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其中,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69.55岁,已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加速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第三,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出现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而这些流动的农村人口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逐步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有的甚至在城市定居,而与此同时,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从城市回到农村地区生活。这样,由于年轻劳动力迁入城市和老弱人员回归农村,使得城市的年轻人口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口相对减少,而农村老年人口则不断增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2]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后果

第一,加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目前农村中青年一代是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大多外出务工,因而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了农村留守妇女的肩上,她们除了辛勤耕作外,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及教育孩子,因此照顾老人的精力非常有限,这就使农村的养老无法得到保障,养老纠纷时有发生。所以,在当前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方式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不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经济生活条件,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难以得到解决。

第二,加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农村老年群体无固定的养老收入,其养老主要依靠子女或微薄的土地收入,客观上加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农村人将自己的养老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严重,重男轻女现象十分普遍,也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第三,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更大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老年保障形式是家庭养老。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随着农村集体保障制度和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减弱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中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2年底的时候,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70%,而农村仅仅是4%。最近政府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但是农村和城市在医疗保险覆盖面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加强农村老年群体的特殊社会保障与医疗机制建设。[3]

第四,老年人权益保障需要进一步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组织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将由自发到自觉地快速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老年社会组织建设意识还不强,农村老年群体自身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还不够重视。

第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加值得关注。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影响,正在使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小家庭日益增多,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社会上出现了淡漠、远离甚至歧视老年人的现象,这给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很多农村的老年群体生活单调,心理孤寂。所以,应更加关注老年人心理方面的健康。

二、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人口的转移以及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农村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过去20多年里,农村的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核心家庭甚至空巢家庭逐渐增多。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家庭平均人口仅为3.2人。2005年抽样显示,农村中拥有五人以上成员的家庭只占总户数的19%,而拥有七人以上成员的家庭只占总户数的2%。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变化,维系家庭关系的“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有所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农民独生子女户比例很大,家庭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4]

第二,土地保障功能日趋下降。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保障依托。由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和土地收益的降低,土地带给农民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据统计,中国人均耕地1.52亩,仅占世界人均的4.29%。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耕地面积还会不断减少,农民面临着失业又失地的威胁。此外,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土地在农民收入来源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大多数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上处于负增长状态。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领域,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与管理水平低。在大部分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地区,农民投保的保费都很低,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投入不足,个人几乎负担了全部的缴费责任。而且还存在保小不保大的情况,60%的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在19岁以下。另外,由于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机构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保险基金的运作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基本上是由县级农保机构包揽了从政策制定,到征收、管理、发放和监督等全部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对养老基金的有效监督,更谈不上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中国城市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规范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或鼓励性的储蓄。而且,在目前大多数农村集体无力或不愿补助、国家财政也不予补贴的情况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由个人缴费为主变为实际上的完全个人缴费。可见,农村养老社会保障过分强调个人责任,淡化了国家和集体应当承担的费用,这不仅造成养老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开展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差距。

第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不健全。目前,中国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依据主要是1992年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方案》,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不健全,各地只好制定本地区的暂行办法,大大降低了地方立法的规范性、稳定性。社会保障改革已进行了20年,而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仍处于既无国家政策指导与规范,又无相关的财政支持的失控状态。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农民的生存权、健康权、休息权等基本人权就得不到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影响。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社会保障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水平是制约养老保障的根本性因素。所以,解决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壮大农民的经济实力。在目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政策,来保障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第一,创设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1)有步骤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是在农村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条件之一。(2)深化农村内部改革,实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切实提高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与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能力

。(3)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创造在农村推行城乡整合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促进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4)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创造良性的投资环境。(5)促进配套税收制度改革。通过国家、集体以及乡镇企业筹集资金而为农民建立非缴费养老保险。此外,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可以改变农保基金收支都由社保机构一手经办、收支两条线往往徒有虚名的状况,便于加强资金运用中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农保基金筹集发放中的不规范行为。[5]

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以法律形式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模式、基金的缴纳与支付以及基金管理体制等,使农村社会养老事业在法律轨道上全面健康发展。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运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拓展农村养老金的筹措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渠道投资,多种所有制养老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增加基金收入,发挥养老保险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农村社会化养老事业。

第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该在加强对个人所得税、遗产税、捐赠税等相应税种管理的基础上,开辟新税源,调节收入分配比例,加大财政性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比重。要广开渠道,采用多种形式来解决养老资金问题:首先,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改革分配制度,掌握更多的可再分配资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可再分配部分向无基本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倾斜,以使社会平衡发展和进步。其次,建立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障个人帐户。即个人交纳的全部记入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同时政府给缴费帐户适当补贴,鼓励农民自觉缴费。再次,各级工商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应联合制定法规条文,要求非农企业的雇主在雇佣农民时必须为其建立个人养老保障金帐号,以供被雇佣农民年老时享用。最后,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每年征收农产品的时候,用价格手段将一部分收入隐性扣除,把扣除总额转入农村养老保障基金帐户。

第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当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难以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直接、及时、最大程度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困难,而且又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实际。中国农村人口多,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广大农民收入偏低,建立以缴费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而又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养老保障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要科学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二要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第五,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坚持保障范围、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有别,家庭保障与国家保障、社会保障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强制保障与自愿保障相结合等原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内容应当包括保障对象、保障项目、保障水平、保障基金的管理、法律责任。当前,政府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也应对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加以具体规定,以增强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信心。目前,可以根据国家社会保障的立法状况,由各省、自治州、直辖市从本地区农村养老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地方性农村养老保障法规条例,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法律。

第六,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与生活救助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主要包括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等形式。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合作医疗制度,为广大农民解决缺医少药问题起过积极的作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复存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医疗状况恶化。近年来,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等风险问题的新合作医疗正在兴起,目前已覆盖城乡,农村老人的医疗保健状况正在得到逐步的改善。

老年生活救助体系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工作体现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科学的方法确定保障线标准,使生活水平低于保障线的农民都能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救助的对象当然包括无劳动能力也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实施这一救助制度的资金基本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资金仅能保证救助对象最低层次的生活需要。农村扶贫工作是在社会救济保证贫困户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利用部分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的社会活动。近年来,中国的开发式扶贫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这对农村贫困老人改善生活状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系。首先,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流程,按照统一标准、简化程序的原则,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流程的基本框架。要规范经办业务操作规程,统一社会保险对外服务的经办,推进社会保险服务的社会化,增强社会保险服务功能,提高社会保险的服务能力。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以便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后或在各地区间流动时仍能够享受到统一的服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应该建立业务管理、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系统,加快建设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据中心,加强数据整合工作,推进全国联网,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信息化。

第八,完善农村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农村社会化养老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的社会资源,修建社区养老院,鼓励民间创办各类有偿服务的养老机构,供农村老人及家庭选择居住。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对老年人事业的支持,拓宽老龄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团体投资兴办老年学校、活动中心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各级政府应帮助和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农村社会组织,以解决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改善其生存环境。

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必须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级推进。建设一个灵活、务实、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能仅靠政府单方面努力,还要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储平平.农村老年产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8(16):9|11.

[2]唐康芬,许改玲.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分析[J].西北人口,2007(2):85|87.

[3]张敬一,赵新亚.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1|39.

[4]李翠霞.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缺失与重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7|21.

[5]高艳敏.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探析[J].经济论坛,2006(23):131|132.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06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第5篇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贵州省187名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总体偏低,影响因素较多、成因复杂,家庭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影响较大。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老人;幸福感;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2-0129-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2.033

Abstrac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the happiness of 187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happiness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was generally lo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bor transfer,with many influence factors and complex causes.The transfer of family labor force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happiness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Key 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left-behind elderly; happiness; Guizhou province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农村产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留守老人问题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与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关注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探讨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幸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何安明等[3]、惠秋平等[4]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子女联系状况和健康状况差异;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关系[5];谢其利[6]研究认为人格和自尊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留守老人;胡捍卫等[7]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因素对留守老人幸福影响较大。

但已有的研究主要从留守老人的主观心理以及精神状态对留守老人的幸福感进行研究,而对于形成原因的探讨较少。贵州省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典型山区农业省份,也是全国欠发达地区之一,劳动力流出严重,留守老人生活困境突出。通过对比贵州省劳动力转移前后留守老人幸福感的变化,从本质上分析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产生的影响,能够反映出留守老人生活质量问题。基于此,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对贵州省187名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研究,从家庭劳动力转移前后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经济状况、劳动量变化以及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等方面深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幸福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与措施。调查样本

调查区域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中心,均匀布点调查,分别选取贵阳市修文县,遵义市桐梓县、务川县和赤水县,铜仁市石阡县等(图1)。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首先征得留守老人的同意,有能力自行填写问卷的老人由其自行填写,不能自行填写的由调查人员逐条将题目读给老人听,然后完成问卷。该调查问卷共制定220份,回收201份,在删除相关变量缺失的样本之后,获得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有效率为85%。

选取的研究对象年龄均为60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表1,其子女均于调查期间在外务工),其中男性102名,女性85名。年龄主要分3个阶段,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其中60~69岁居多。结果与分析

2.1 家庭劳动力转移情况

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人口总数及劳动力转移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留守老人的家庭人口总数以4~6人居多(47.59%),其次是7~10人(29.25%)和3人及以下(12.30%)。而家庭劳动力转移人数在3人及以下居多(70.05%),其次是转移4~6人和7~10人。由此可见,其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大,很多家庭由最初男性劳动力转移演变为男女劳动力同时发生转移,直至最后只剩老人、小孩留守家中。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主要源于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能够缓解贵州省由于土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导致的就业和经济压力,是刺激贵州省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另外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是构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其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受教育机会、医疗卫生等都得到改善,经济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对城镇高收入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向往,从而自发地向其转移。

2.2 土地变化情况

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土地变化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留守老人家庭土地流转0.07~0.13 hm2居多(49.20%),土地没有发生流转的占39.58%。由于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产业转型难度大,农村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难以提高农民积极性,土地最终回归于农民自己种植管理。

留守老人家庭土地撂荒以0.07~0.13 hm2居多(76.47%),0.20~0.26 hm2占比21.93%。农村留守老人传统农耕思想牢固,在家庭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也不忍土地撂荒,这是农村家庭土地出现荒芜较少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比大,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本身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较小。

留守老人家庭土地退耕还林以0.07~0.13 hm2居多(83.15%),0.20~0.26 hm2占比16.85%。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家庭土地退耕还林主要源于荒芜土地自然形成,而非政府统一规划,退耕还林的面积较低。

综上所述,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土地变化小,致使留守老人劳动量大;由于身体衰老和疾病等原因,大量的?诙?量会增加留守老人的身体负担和精神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生活幸福感。

2.3 经济状况

2.3.1 劳动参与情况 农村留守老人尤其是年龄相对较低的老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会积极参与劳动以增加收入、补贴生活支出。贵州省留守老人经济状况调查情况见表4。从表4可看出,基本不干活的留守老人仅占20.33%,劳动量大、劳动量一般的占比分别为22.46%、45.45%。通过对贵州省发展特色产业区域周边的留守老人采访发现,尽管家庭土地大部分发生了流转,但留守老人迫于生计,仍会到地方企业务工。即老人劳动量依然很大,主要源于生活所迫,除此之外也想为子女减轻负担。

2.3.2 收入情况 留守老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子女供给、自己劳作和社会保障资助。从表4可看出,留守老人月收入以300元以下居多,占比41.17%;而月收入为1 000元以上的留守老人仅为25.13%。留守老人受身体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制约,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农活来补贴部分收入。而经济主要来源方(子女)因其自身的生活压力较大,只能支出很少一部分收入用来贴补留守老人生活,有的甚至很少向留在农村的父母寄送生活费。调查显示,留守老人有退休工资的仅占9.60%,自己挣钱花的占比7.43%,由子女拿钱、享受国家养老保险和低保的占比分别为19.78%、16.04%、11.76%。由此可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获得的收入占留守老人总收入的比例低。

2.3.3 消费情况 老人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与其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由表4可知,留守老人的花销主要用于一般生活开支(57.22%)、人情往来(14.44%)、看病买药(13.90%)和其他(14.44%)。以一般生活开支居多,主要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后,家庭主要事务是老人在操持。

大部分留守老人劳动量大、经济收入低、支出大,呈现出农务忙、收入低的拮据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幸福感。

2.4 精神慰藉

2.4.1 精神状况 调查数据(表5)显示,有17.64%的留守老人觉得子女不在身边生活没有困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和照顾的老人占28.87%;孤独寂寞、身边需要人陪伴的占27.80%;老人思念子女的占25.69%。觉得子女不在身边没有困难的留守老人大多年龄不是很大,身体较为健康。对于是否支持子女外出打工,44.92%的留守老人表示支持,37.97%不支持,只有17.11%表示无所谓。

2.4.2 子女照顾情况 贵州省留守老人与子女团聚情况以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居多,占比分别为28.87%、41.17%,三个月或两年以上团聚一次分别为27.30%、2.66%。子女对留守老人的关怀情况,经常关心的占66.35%,偶尔关心的占29.95%,从不关心的占3.7%。外出务工子女在家时间少,其对老人孝敬的方式依然以给钱或买衣物的较多,亲自照顾的很少,一般都只有在老人重病、生活无法自理时才陪伴在身边。另外,由于年轻人的感情过度倾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对老人疏于照顾。

2.4.3 娱乐情况 据调查,贵州省留守老人的娱乐方式主要为在家看电视、陪家人聊天,以在家看电视居多,比例为45.47%;打牌(麻将)、参加集体活动的比例分别为13.37%、6.40%,说明留守老人休闲娱乐活动较单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缓慢,乡村文化氛围弱,老人娱乐休闲设施稀缺,这是导致留守老人娱乐活动少的一大原因。

宋月萍[8]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估计,分析了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经济、居住状态以及外出子女的经济赡养等情况,提出子女的精神支持仍旧能显著降低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增进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即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较物质需求的满足对其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次调查也发现,贵州省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欠缺是导致其幸福感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2.5 社会及医疗保障情况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基本保障之一,在本次调查中,留守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中享受养老保险和低保的比例分别为16.04%、11.76%。中国由于老龄化问题突出,边远地区老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服务很少。在医疗保障服务过程中,很多留守老人由于文化较低,不了解具体的医疗保障报账流程,没有真正享受到医疗保障带来的便利与服务。很多地方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普遍存在医疗设备简陋、医护人员少、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9],留守老人得不到高水平的医疗护理。国家资助政策是留守老人提高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可以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提高留守老人的满足感,增加其生活幸福指数。

2.6 留守老人幸福感

贵州省留守老人幸福感调查情况见表6。由表6可知,家庭劳动力转移前,老人认为很幸福的占34.24%,比家庭劳动力转移后幸福感高出18.18百分点;认为幸福的占52.40%,比家庭劳动力转移后高出15.16百分点。家庭劳动力转移后,认为不幸福的占33.34%,认为很不幸福的占13.36%,比家庭劳动力转移前分别高出24.79、8.55百分点。

家庭劳动力转移前后,贵州省留守老人幸福与不幸福变化较大。由此说明,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幸福感的影响较大。主要源于劳动力转移使既有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老人在本该享受养老生活的年龄却不得不干农活做家务、带小孩,没有享受真正的老年生活。另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实施不够细化,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养老政策,留守老人晚年生活不仅物质保障低,精神上获得的关怀与交流也严重欠缺。

结论与对策

3.1 发展旅游业解决土地资源匮乏的人地矛盾

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土地变化不明显,且收入不乐观;城镇化建设加快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但是农村家庭土地流转、土地撂荒、土地退耕还林变化并不大。主要源于贵州省地方偏远,经济发展落后,传统产业发展难度大,新兴产业发展收益低,很难对土地进行统一的规划利用。而农村家庭土地变化小,老人迫于生计依然通过农村传统农耕种植增加收入,显然这种靠天吃饭的农耕方式收入较低。并且子女因为生活和抚养子女的压力,给予老人的资助不多,总体来讲,老人收入不乐观。

贵州省以岩溶风光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彼此相互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综合体[10]。贵州省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11],早在1991年贵州省旅游局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发展思路,经过20年的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对减缓贫困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12]。因此可利用贵州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风光,寻求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如近年的“旅游+”、“全域旅游”等新思想,完善全新的旅游模式,让贵州省旅游业更加蓬勃稳定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有利于土地的统一利用。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弥补贵州省因土地资源匮乏导致的人地矛盾,并能有效地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外出量,让留守老人向非留守老人转移,从根本上解决留守老人问题,也从本质上增加其幸福感。而通过与周边居民访谈,有地方企业发展的区域留守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都普遍较高,因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保障了生活质量。另外,在地方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居民休闲娱乐设施也相对完善,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留守老人的精神娱乐生活。

3.2 增强留守老人精神慰藉

本次调查发现,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照顾以及团聚情况都不容乐观。而乡村娱乐以及乡村集体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留守老人大多数的娱乐活动都以在家看电视和与家人聊天居多。主要源于外出务工子女在家时间少,对老人孝敬的方式依然以给钱或买衣物的较多,亲自照顾的很少,一般都只有在留守老人重病、生活无法自理时才陪伴在身边。另一方面也由于年轻人将感情过度倾注在自己子女身上,而对老人的感情过于淡薄,还存在子女对留守老人不闻不问的情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3]。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逐渐发展,农村老年人对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将会增长[14]。增加留守老人精神慰藉,主要从子女照顾方面着手,外出子女应给予留守老人必要的精神慰藉和支持;让子女加强与老人沟通,多在言语和行动上对老人进行关?眩?是缓解留守老人寂寞空虚精神状态的关键所在。加大对孝文化的传承,继承和发扬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传统美德。落实好国家“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搬迁政策,该政策的实施能够统一规划居住区域,利于居民集中生活,从现实意义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交流机会,也利于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

3.3 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医疗保障

留守老人享受养老保险和低保的经济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较低。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留守老人对看病就医的评价不是很高。对看病就医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交通不便,一些病症能拖则拖,结果小病拖成了大病;②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和报销比例不理想;③很多地方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普遍存在医疗设备简陋、医护人员少、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留守老人得不到高水平的医疗护理。

增强社会保障制度,为了保障制度的良性循环,除了完善家庭养老责任意识,政府参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同时要对农村养老制度的管理负责监督,并负责养老制度的顺利实施,最终保障资金能够落实到位[15],让留守老人更好地享受到社会资助和服务。除此之外,医疗服务方面,在国家目前建设乡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应增加更专业的全科医生、医疗设备和基本体检服务以及药物种类等。另外,做好留守老人身体情况摸底调查,并进行病历建档,对于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派医务人员定期上门为其提供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第6篇

工 作 报 告

人和九义校《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个案研究》课题组

12011年10月,安岳县教育局批准我校此项课题为县级立项课题,实行三级管理。本课题主要针对:我校初中离异家庭学生的问题及其现状,通过对他们的调查、分析,历经2年的班级管理引导、团队咨询室辅导矫正、学科学习活动中的辅导转化、指导离异家长优化教育,让离异家庭初中生,能够及时发现、正确识别纠正自己自己的行为、情绪,正确认识自己及自己的学习,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健康的成长。同时,提高教师对离异家庭问题学生的教育实践力及研究力,达到了转变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促进了学校及家庭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

一、课题简介

本课题源于2011年申请的县级课题,课题组觉得此课题有值得研究的实践价值,我们课题组于2011年开始向安岳县教育局申报立项成功,在县、区、校专家、领导的大力指导下,课题组历经2年的教育、管理的实践研究,到2013年10月研究工作结束,现做出《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个案研究》工作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村民的思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对家庭婚姻观念也有了转化,使现实中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导致学校离异家庭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在学校里,有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得更为懂事更刻苦上进,但是也有一部分由于亲情的缺失,逐渐变得性格怪异,容易冲动,学习不上进,成为了令老师头疼的“问题生”。我校离婚家学生的数量也很多,本校4个教学班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2%以上,对农村学校来说真的是一个惊人数据。而由于农村家长的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离异家庭中亲子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老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手段的主动性不强,又因学习不够,工作中的盲目性较大;社会环境对离异家庭的子女也往往关注不够,这些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品德下滑,心理出现 课题组成员:丁敏、张强生、刘莉、李冬梅、康红英,执笔者:张强生。

1.在他人帮助下,离异家庭初中生,能从迷惘中唤醒,能够及时发现、正确识别纠正自己自己的行为、情绪,正确认识自己及自己的学习,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健康的成长。

2.转变教师对离异家庭问题学生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力及研究能力。

3.整合学校及家庭的教育资源,探索教育离异家庭学生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达到转变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促进学校及家庭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

(二)研究内容

1.开展离异家庭学生在心理、品德、习惯、学习等方面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状况,分析他们产生心理偏差的主要原因。指导孩子家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制定相关的教育对策。达到转变学生、追求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的成长,研究行之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找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重新找到自信,健康的成长。

3.学校如何与家庭合力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离异家庭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实践研究。分析不同家庭的亲子关系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的不同影响;通过个案追踪调查,探索如何指导家长和学生共同改善不良亲子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离异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提高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最终要还给离异家庭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4.探索出一套适合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基本策略,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专门的力量进行重点转化教育。总结出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在日常的教学中,及时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并经常鼓励,保护其自尊心,提供宣泄的机会、场所和氛围。对待这些学生能够理解,宽容他们的错误,并且能够组织集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欢乐。

(三)研究对象和周期

1.研究对象:初中各年级父母离异的“问题学生” 2.研究周期:两年。即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这将是本课题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对案例经过、原始想法、效果的描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及症结,寻求问题的解

课题负责人:丁敏

主研人员:丁敏、张强生、刘莉、李冬梅、康红英

(1)丁敏负责承担工作。负责此课题的提出、论证、情报解说,对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总结,确定本课题研究的问题、目标及内容,总结总结“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的实施策略;负责对此课题的实施方案、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的撰写;负责对所有教师进行此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知识、技能的培训;负责根据新的教育形势、学校与班上的实际对方案、计划、措施进行修改和作重大改革。

(2)张强生负责承担工作。协助第一主研对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的调研,确定本课研究的实践内容要求,总结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实施策略;负责组织安排学校各年级班的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室工作,总结“班级管理引导、团队咨询室辅导矫正、学科学习活动中的辅导转化、指导离异家长优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制订、兑现有关方案的各种检查、评比、奖惩制度以及加强对研究班与非研究班协调管理。

(3)刘莉负责承担工作。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协助第一主研开对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的调研,确定本课研究的实践衔接内容要求,总结开展“班级管理引导、团队咨询室辅导矫正、学科学习活动中的辅导转化、指导离异家长优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负责效果检测和分析工作;负责对“农村离异家庭背景下初中“问题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的咨询答疑。负责协调添置学校的相关设备设施,购置相关图书资料及保证研究顺利开展的活动经费。

(4)李冬梅负责承担工作。参与实验研究,协助第一主研选题、论证审题,修改研究报告;对“班级管理引导、团队咨询室辅导矫正、学科学习活动中的辅导转化、指导离异家长优化教育”,进行书面总结工作;负责督促检查、登记工作;对此方案的所有图文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存档。

(5)康红英负责承担工作。协助第一主研制定实验方案;参与实验研究、组织召开实验工作会议;协助第一主研撰写阶段计划、阶段小结;收集材料、装订档案,作好结题验收准备工作。

(二)投入经费,添置设备

学校按课题立项要求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投入了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为了让课题研究深入有效,学校特别重视课题的相关文献阅读。够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

在课题的每一个环节都作好有关工作及材料的存档,研究学习的文献、论文、教案、典型案例、实践调研光碟、案例分析、发言记录、阶段小结、检测等原始材料都要及时整理归档。

(四)开展活动,重视结果

1.举办研讨活动。2011年10月14日,开展了关于成立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课题组专题会议。2011年12月24日,开展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安排:学校高度重视这次课题研究,并把这项重任交给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学习,并且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每周都能学习一本,周四碰头会上回报一周学习情况。2012年3月11日,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问卷调查及问卷分析。2012年6月18日,开展了:建立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学生心理档案的专题会。课题组教师和各位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的进行课题研究,做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建立健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2012年10月8日,开展了:我校离异家庭学生现状及教育对策。离异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问题:要合理严格,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要为孩子包办一切;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要简单粗暴、急于求成;要多给以鼓励,不要对孩子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与此同时,我们老师要格外关心离异家庭学生,要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离异家庭学生的重担,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2013年4月29日,开展了:学习初中生不同阶段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升学、就业、中考前心态调整和社会适应辅导。2013年6月17日,开展了:成立心理辅导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主阵地”,是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的重要平台。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刻不容缓。2013年9月16日,开展了总结上学期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2013年11月2日,开展了召开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安排会,组织人力就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梳理、汇编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上一篇:消防器材供销合同下一篇:家庭的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