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师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2024-07-21

高三教师复习课的教学反思(精选11篇)

高三教师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第1篇

对高三生物教师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长沙市十二中学 王润梅

经过一轮复习,在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复习课效率问题时,感觉共同问题是 1. 学生听得懂,但做题有困难。2.每周五课时,教学时间紧张。3.记忆的知识是模糊的,不准确。4.学生没有问题可问。

针对以上问题总结出以下复习课型建议,希望高三老师课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征求学生意见进行分析和改进。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探究式复习课的关键

高中生物高三复习阶段是否能实施探究式复习,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掌控者。只有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真正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才能使探究式复习不流于形式,得以实施。

2.学生主体精神的回归,是探究式复习的基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在探究式复习中,只有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与分析、自己提出设想与检验设想、并及时自觉反思认知过程,才较容易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有效促进认知结构走向完善。

3.提出适宜的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式复习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生物探究式复习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于提出问题方式与问题本身的优劣。教师要根据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一些有思维价值和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是探究式复习的目标 高中生物探究式复习课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需时刻牢记的目标。但是在高中生物探究式复习中,往往上层学生起着领头、示范的作用,而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从中、下层学生那里得到的信息和启示不能满足他们整理知识的更高需求;而中下层学生又可能不能或没有更多得机会展示自己,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怎样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本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5.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这种探究复习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鼓励他们每天向老师问几个问题,千万不能浅尝辄止,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三教师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第2篇

光泽二中 张传国

经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练习、精讲精练,所有的复习工作也近尾声。在复习中一直思考复习课效率的问题,感觉常见问题主要是:

1.学生做题有思路,但不知如何表达。

2.学生对知识有印象,但对知识的记忆是模糊的,不准确的。针对以上问题我尝试了一些复习课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将口头提问转变成笔头填空 :把以前复习课 “灌输式”的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己 “回忆式”的学习为主。就是先引导学生自己回忆已学知识,然后根据回忆情况再重点讲述。在实施中结合填空式的学习案效果比较好。这样加深学生印象,比较来看比学生口头回答记忆深刻,同时对专业术语的记忆也深刻,为书写时表达意思积累了词汇。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讲评课上让学生多讲,多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在讲评课上,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给予解答,最后教师再总结。对于学生没有找出的易错点,教师再点出,可以用问题式的方法提出,比如这样说:“好,同学们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我还有一个疑问A项中的„„”这样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适宜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 :在考试中试题与学生的关系其实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因此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于给学生提供锻炼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方法。根据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一些有思维价值和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和探究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定让学生形成文字。

对一堂高三物理复习课的反思 第3篇

开始先以水平面的弹簧连着小球为模型, 让学生回答其可能做什么运动, 答案五花八门, 如往复运动、机械振动、受迫振动、简谐运动、阻尼振动等, 借此让学生理清这些概念。期间, 在比较机械振动和往复运动时, 学生遇到了困难, 讨论了一会儿后没得出结果, 造成了冷场, 因为学生对两个概念比较模糊, 课本上没有两者的明确比较, 通过讲解后得以解决。为了搞懂阻尼振动是不是就是有阻力的振动, 学生查了课本上的概念, 比较了无阻尼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自由振动。第二个问题是, 知道了简谐运动的概念后, 如何证明水平面内的弹簧振子做的是简谐运动?让学生理清思路再回答。学生通过讨论, 理解了位移、平衡位置、回复力的概念, 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表达能力, 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了合作学习和反思, 这一过程取得的效果是老师讲解所无法达到的。继而创设第二个物理情境, 竖起方向上的弹簧振子, 让学生实践刚才的研究方法。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几个物理概念的理解, 又可以对归纳总结出的方法加以体验, 形成深刻印象。第三个问题是, 简谐运动有哪些特征? 学生通过讨论, 自然想到周期性和对称性。为了让这些特征更直观、形象, 我让一位学生画振动图像, 画不完整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 再让其他同学从图中读取信息, 这样既对图像的物理意义进行了积极主动的复习, 又对图像包含的信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还渗透了物理思想。接下来出示几道以弹簧振子为模型的例题, 学生在解题时自然运用了刚才复习的知识, 比较顺利, 说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有一道关于对称性的问题, 学生出现了漏解, 讲解时我给出运动的过程图, 学生立即意识到了可能有两种情况, 我适时做了点评, 提醒他们注意简谐运动中的多解。最后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从这一节课的效果来看, 尝试基本取得成功, 细想这一节课的前后过程, 感触颇多, 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1.以情境问题带动知识的复习比简单的知识梳理更有效

这一节课, 跟以往的复习课相比, 课堂气氛活跃多了, 学生在课上很主动, 很兴奋, 参与度高。这是以往复习课上, 特别是概念复习课上所没看到过的。这说明我们在以往的复习课上进行知识梳理时, 往往都是通过老师讲述或归纳成文或通过画图表概括的手段罗列知识, 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讲得多讲得细, 学生虽然在听, 但知识与问题联系不上,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无法激发兴趣;当换成一些具体的情境问题时, 知识有了问题做载体,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会对知识进行回忆、选择、辨别、对比, 有挑战也有动力, 课堂上自然活跃, 学生们会集中注意力思考、讨论, 这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情境问题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的“心脏”,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将要复习的概念和规律渗透于创设的情境问题中, 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主动地探索、领悟。要发挥教师在复习课上的主导作用, 就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问题, 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复习。

2.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和归纳比老师总结更有效

从这一节课后的练习完成情况看, 正确率较以往要高, 特别是课堂上没有相似例题的两道题目, 这说明课堂上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已经被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 较好地实现了这节课的能力培养目标。在复习课上例题讲解时要目标明确, 这个目标不是老师讲清思路方法, 而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题目所涉及的情境和过程, 找出情境、过程中的物理关系, 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进而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讲解时, 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 让学生审题、分析、谈解题思路和方法, 当学生提出新颖、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时要及时加以肯定, 鼓励思考。同时让学生充分讨论, 进行思维碰撞, 在讨论和争辩中, 反思质疑。改掉重结论轻过程的不良习惯, 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 注意对思想、方法、物理模型进行归类和整理, 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此外, 还要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反思, 阐述不同的思考途径和解题方法, 从而总结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技巧和经验教训, 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真正领悟物理的思想、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在帮助学生解决那道漏解的题目时, 如果不是直接给出运动过程图, 而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将运动过程描述得更直观更形象, 然后让学生想到借助运动过程图, 甚至振动图像解题, 这样形成的印象就会更深刻, 效果会更好。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缺憾。

3.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主动复习模式比单纯的以应试为目标的被动复习模式更有效

传统的复习课大多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物理思想和方法, 以应对高考的应试要求, “解决问题”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 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原本对未知的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教师要保护这种热情, 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想象, 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发现蕴藏当中的物理问题, 并主动地提出问题, 系统地分析问题, 灵活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在提问、讨论、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发表独特见解, 体会成功喜悦。这样才能达到“学大于教”的理想境界, 让学生学会学习, 而不再是教会学生应付考试。

总之, 要应用多样化的高三复习课模式, 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技巧, 促进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内部心理特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教师平时上复习课时常常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 然后讲解典型例题, 配套练习巩固, 最后是课堂小结归纳。注重知识的重现, 解题方法的指导, 而往往忽视对学生总结、归纳、反思能力的培养, 更忽视学生思维素养的提高。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上, 作者一直尝试用另一种复习模式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课,情景问题,归纳反思,主动复习模式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J].湖北教育, 2002 (11) .

[2]周萍.“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课堂交往方式[J].黑龙江教育, 2001 (05) .

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高三政治 复习课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05-0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教育教学反思,有助于反观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笔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历了几个月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发现通过反思总结前一阶段的情况,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明确方法提供借鉴。

一、反思高三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反思教师的教

1.教师的复习理念。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甚至影响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教师的复习理念落后,复习效果则事倍功半,影响学生的复习成效。在一线的高三复习教学中,一方面,相当多教师还存在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认为过去的经验就是现在最好的方法,参考答案就是权威,抹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等潜力,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成绩至上观念,认为学生通过复习成绩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很难在高考中取胜。殊不知,学习、复习都是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无论如何前途都是光明的,只是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暂时在过程中进展较为艰难,但不能因此否定或者歧视后进生。

2.教师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尤其在大容量、短时间内的高三政治复习课中,适时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复习效果。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目前高三复习课上不少教师采用的依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盲目灌输,试图把所有的知识点、试题考点全部给学生讲完讲透,把所有高考考点全部灌进学生的大脑里,然后要求学生争分夺秒地“死记硬背”,奋战题海。这样的复习课,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并感到迷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用谈对知识和问题的思考;奋战题海也是机械而盲目的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难以发散,不会思考问题,不会通过大脑思考加工材料,生成新的观点。新课改下的高考注重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最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观察、分析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加工生成观点,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记忆知识,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科能力,让学生在新课改下更好地成长。

(二)反思学生的学

1.学科理论性强,学生复习难度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其知识体系中包含着各种抽象的概念、原理等,尤其像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中的抽象概念,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高中生不容易理解。这些内容知识容量又大,学生要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记忆是比较困难的。

2.学生失去复习兴趣,被动学习压力大。教师落后或不当的教育理念,会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这一门课失去兴趣,对教师的复习产生排斥。加之一些教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不当,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不会理解、识记、运用知识。不断地堆积知识却又难以消化,一味地死记硬背,让他们倍感压力和无助。到高考复习后期进入瓶颈期,如果复习得不到有效地突破,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内心十分焦灼,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策

面对复习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必须通过反思,寻找复习新对策。下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教师更新复习理念

教师的教书育人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国家社会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摒弃,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更新复习理念,深入研究新课改下的高考理念和要求。

首先,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平等观,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教师不能用权威去压抑学生的发展,也不能歧视暂时成绩不好或者是其他方面表现一般的学生。作为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力。尤其是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高三学生,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若因成绩不理想或表现不突出而被朝夕相处的教师或同学歧视、嘲笑,那么这会加重其负担和压力,造成心理或行为的失常。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并结合具体实际将经典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复习课中去。如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ct)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单纯地产生于主体,也不是单纯地产生于客体,更不是单纯地靠老师传授而获得,而是建构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而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等四个基本要素。这既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又给高三政治的复习课指出明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有效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内化,实现“意义构建”,从而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把握复杂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过程走向思维具体化。这一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过程,是学生思考、思想火花碰撞闪现的过程,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政治复习课上不再枯燥无味,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学理论外,教师还可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这对自己的复习课将有很大的帮助,对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也非常有利。

(二)教师积极探索学科方法,改进复习策略

现代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改进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也需如此。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培训、与同事合作学习,探索新的复习方法。例如,目前比较流行合作探究法、学案导学法、思维导图复习方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不同的学科复习方法。笔者目前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思维导图复习方法。

思维导图又被译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思维地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发挥人体左右脑的功能,开发人的全脑。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网络,提高复习动力和效果。特别是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这一方法的使用可将政治课中学生认为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和逻辑可视化。有利于课堂复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潜能。它既符合新课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又能满足高三政治复习课的需要。

现在高中普遍具备多媒体设备,运用思维导图复习,通过多媒体软件或白板制作,可以让学生自主调动大脑,动手自主学习,将知识系统化的同时发散思维,联想、创建新的知识体系,这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巩固和二轮的专题训练中都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每一种复习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根据具体的课堂,这也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反思,善于抓住课堂灵感和学生的反应,不断改进复习方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

高三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但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向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困难及需要,明确具体学情才能更好地使用具体的复习方法。如建立反馈机制,在某一时期内教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处理,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教师要适时考查学生,吸收学生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前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笔者在一定时期会用一些时间做这些工作,这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有一些是作为教师所忽略的而学生却比较关注和在意的,这时作为教师就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此外,教师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强化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有效带动学生进行反思。学生学会反思,加强思考和感悟,有助于其学习、进步,从长远看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更好地发展。

反思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能力,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水平。高三政治教师学会科学地自我反思,有助于提高高考复习的成效,有助于高考学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标杆,教师会影响一代学生的思想、思维和成长,学会反思,从反思中突破,在反思中提升,于教师自身、于学生、于教育事业都将是宝贵财富。

高三教师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第5篇

一、政治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上一堂精彩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我感觉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第一种素质。所以,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必须每天 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掌握良好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以往 上复习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复习中应注意把握好“六要”。

第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我认为也是值得的!我会想办法用很形象的比喻或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直到他们恍然大悟,心神领会!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教学反思《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第六、要讲出知识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三、在试卷上了解学生水平,和学生沟通

我每星期都会以考试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一套试卷,然后收上来批改,我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批上一些文字,告诉他(她)要注意的问题;回答得好的或是有进步的,我会加以鼓励。我觉得这样做效果很好,学生把老师对他(她)的这种指导当作是一种浓浓的爱,心里很是感激,一般上次犯过的错误下次都会牢记在心不会再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有条理,我能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时,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亲密了很多!

四、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高三教师复习课教学反思 第6篇

一、关爱学生,平易近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也许,我是一个天生不会严厉的老师,学生见到的我总是在笑,微笑甚或大笑。曾有学生对我说:“您是我们公认的所有任课老师中最有涵养的,从来没对我们发过脾气!”曾经暗自担心,这样学生会不会不怕我,不好好学习我这科语文呢?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跟我很亲,经常有一些我不曾教过的学生很亲热地主动和我打招呼,经常有其他班级的学生来向我请教问题,或者让我给他们批改作文。我想,他们问候我,找到我,一定和我自己学生的宣传有关,在学生眼里,我应该是一个容易接近,又能给他们以帮助的老师吧。和学生很亲近,使我的教学工作很顺利,在课堂上,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遭到训斥而不回答问题。当有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会耐心细致地进行分析,直到他心服。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有了深度,记忆也会非常深刻。

二、狠抓双基,严格要求,让学生夯实基础。

我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我是一个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的老师。表现在几方面:

(一)平时作业不多,但留了的必须保质完成。

我的学生都知道,如果不完成作业,我会一直追着要;如果作业质量不高,一定得重做。尤其是寒暑假作业,我不会留很多,但开学后,我要一份一份地认真检查、批阅,不合格的要重做。

(二)字音、字型、背诵等内容要一个一个过关。

对这些基础知识,我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查到,想蒙混过关很难。而且,我以身作则,让学生背诵的内容我都会背,不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也会背。常有想投机取巧的学生将我的军,让我当众背诵文章或诗词,说老师会背他就背,我从没让学生难住过。我觉得,这是教师的基本功,如果教师做不到,学生怎么回服气呢?

(三)作文尽量面批,让学生有个体独特的收获。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坚持给学生面批,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在大考后,我会给学生详细分析他们每个人得分或失分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让他们再修改,以促进作文进步。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会有收获。、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改进方法,取得进步。

在课堂上,我经常把自己学习来的或自己摸索出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强调学习要科学,不能死卖力气。比如,我让学生经常回顾学过的内容,因为回顾学过的内容是掌握好各个学科基础知识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进行复习,即科学的周期性的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掌握牢固,而不是那种似有若无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系统自主的总结是使学习发生质的飞跃的桥梁,它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知识线索更加清晰,更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高瞻远瞩”地把握知识。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地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对学生学习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高三学生压力大,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造成严重后果。在课堂上,尤其是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到问题所在,帮助解决问题,疏通心理症结,稳定学生情绪。有的学生的问题不宜当众讲,就私下里交流。其实有时,只要教师认真倾听,让学生把要说的话说出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因为重压之下,学生最需要的就是释放压力,而倾诉是释放压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压力减轻了,学习有信心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再谈不足:

一、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发现学生古代诗歌方面的知识积累太少,造成学生读不懂诗歌,更难以鉴赏。古代诗歌方面的知识积累,仅*高三一年是难以达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从高一开始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古代诗歌教学应该从小学抓起,因为,据专家研究发现,要想对古代诗歌有较强的感悟力,最迟七八岁时就要开始大量的诵读训练,从高一开始,应该说就已经是亡羊补牢了。

二、对今年高考作文在文体方面的限制估计不足,虽然,在平时也进行了大量的议论文写作练习,但在考前做得最多的是不限文体的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得分。

高三文言文复习课的教师授课思路 第7篇

高三文言文复习课,一般应有三个主要环节:积累、迁移、巩固。

第一环节:积累。

本环节主要是引领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文的迁移做准备。特点是大容量、高密度,时间宜在(每节课)10分钟左右,内容完全是课本上的。

重点知识应放在以下方面:

实词:重点在一词多义项,平时不常用的项,古今有差异的项,语境义项,词类活用等。复习范围应重在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和近十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过的实词。

虚词:常见的18个虚词的用法应让学生记得烂熟于胸。在复习课中应运用课文中的例子,重点在于规范虚词的使用。

句式:虽然高考中不直接从句式命题,,我们复习时仍应把句式作为复习重点。句式积累重点应放在变式句中,应让学生重点掌握常见的几种变式句,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

翻译:本阶段的复习中,翻译的重点应是选一个文段中的关键句、中心句,翻译时得分点应重点考虑与现代汉语用法差别较大的实词、句式,应让学生(把知识点)落实到纸上,不要只是口头翻译。

本环节中,实词、虚词的复习应先用主观题型,一段时间后再采用客观题型。用主观题的目的是调动学生从前的知识积累。客观题型重点在把每个词的多个义项展示给学生,实际上也是带学生归纳。所选例子应尽可能包含第二环节所选用的文段中的字词。

本环节应把不同的知识点归纳成类,以便使积累更有效。

如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复习:

1、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例如:

①“沛公军霸上”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②遂王天下。(就在天下称王)

③面山而居。[(愚公)面朝山而居]

2、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驴子很恼怒,用蹄子踢他)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打垮秦王朝进入咸阳的人,就尊他为王)

3、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王”,放在别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例如:

范曾数目项王。(范曾多次给项王使眼色)

5、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例如:

左右欲刃相如(秦王的近侍要杀相如)

6、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例如:

今王鼓乐于此(假如大王您在这里弹奏音乐)

7、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例如: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三代的礼制各不相同,却都成就了王业,五霸的法度并不一样,也都成就了霸业)

通过这样总结与积累,学生的知识就比较牢固了。

当然,在积累时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比如词类活用就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1)语法分析。名词、代词常作宾语,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2)结构分析。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可由已知的词性、词义知未知的词性、词义。

(3)联系成语词语。现行成语大多源自古文言,因此可借助成语词义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4)依据具体语境。

(5)借助事理推断。即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从情理上推断。

第二环节:迁移。

如果说积累环节是温故的话,这个环节则是知新了。这个环节是学生把课本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一个过程,是对课内积累的一个检验与强化。时间以20—25分钟为宜。

在会考以前,用于迁移的文段宜用于短小的文段,活泼有趣的最好,课内课外均可。每堂课用2—3个文段为宜,列出的问题中的实词、虚词、句式应是与课文联系较紧密的,最好是当节课中第一环节积累中复习过的内容。会考后可以采用选自“二十五史”的与高考试题份量相当的文段。

在题型的设计上,实词宜用主观题型,虚词宜用客观题型,每段文字都应该有翻译题,应把重点字词落在实处。

这一环节学生活动的总原则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可采用个别做,小组讨论;轮答、抢答;一部分同学上黑板去做,另一部分在座位上做;小组互改互评,全班互改互评等多种方式。

本环节老师重在引导、组织,在同学们做完迁移训练后,老师应点出规律性来,应把规律总结出来,板书在黑板上,不妨让学生把规律性的要点抄在笔记本或参考资料上,(记熟记牢)。当然,这些规律也可以让学生来总结。

比如,推断文言实词就有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1、联想推断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

不以外夷见忽。

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的“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之意,且“见”作宾语,宾语前置。“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据此可推断为第一人称代词,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

也可以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句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2、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3、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如:

①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本句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②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本句也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4、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

③信义著于四海“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

④怀信侘傺 “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

5、语境分析推断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例如: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

辨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话同出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第三环节:巩固。

巩固训练的目的是把迁移这个环节中总结的规律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巩固。时间宜在10分钟左右。这个环节的难点在选择材料上。

应尽可能的选择与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材料。所训练的字、词、句式应与本节课的训练重点一致。所用材料应采用高考试题的材料,也可采用其它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认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备考指南》这本书上的材料比较合适。

高三教师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第8篇

一、从教学目标上看, 符合考纲和高考要求, 切合学生实际,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符合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

普通高考对数列的考试要求和考查方式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015年考试大纲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要求是: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或等比关系, 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构造法的等差等比数列) .甘肃省近三年对数列的考查以等差等比数列为重点, 以填空选择为主, 大题文理科共考查两次, 都在17题.高考内容和考查形式就是教师航行的灯塔, 前行的路标.该课授课教师这节课首先和学生共同研析考纲, 然后预测本节内容在2016年高考中的命题方向.接着紧紧围绕考纲和预测的命题方向梳理知识, 设计题目, 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复习课模式以及实际效果和近年高考试题考查的总体要求是趋同的、接轨的、一致的.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 符合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反映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上.

二、从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思路上看, 符合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规律和基于此衍生出来的一轮复习课的总体要求

突出沟通整理, 建构完整的“知识链”.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让学生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 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 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 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 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该授课教师通过梳理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前n项的和及相关性质, 设计了四个精巧的小题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通过典例讲练, 突出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和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识别数列的等差或等比关系, 会用构造法的等差等比数列.解题即主推通性通法, 体现基本量与方程思想, 又启发引导学生巧思巧解,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最后设计的巩固训练和拓展提高的例题, 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规范学生解题的严谨性.教学设计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使知识的理解更精当, 知识条理更清晰, 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补充、完善, 总结出具有共性的规律和特征, 并运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过渡自然, 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 密度适中, 效率较高.

三、从具体实施上来看, 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体系的构建和知识的形成过程, 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纵观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仅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 而且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对教材的处理有以下特点:⑴ 本节课开门见山, 从等差数列考纲要求到试题特征、命题预测和直接引入正题, 都通过导学案对知识进行梳理, 自测, 自查, 让学生明确高考考什么, 怎么考. (2) 精讲到位, 练习扎实有效. (3) 本节课重点较突出、难点突破、关键内容得到落实. (4) 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5) 对例题、习题的选配有针对性和阶梯性, 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6) 有变式训练、拓展提高的综合训练, 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强化, 能力得以提升. (7) 学生上黑板练习和口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动口、动脑、思考和实践并用. (8) 自测、查漏补缺、质疑问难, 针对学生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9) 该授课教师注意到学生运用构造法求通项公式, 引导学生用定义法直接入手证明bn+1-bn是一个常数, 这种方法非常好, 避免了教师和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走弯路, 值得我们学习. (10) 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 课堂气氛热烈、融洽, 是一节成功的高三一轮复习课.

四、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该授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 板书设计合理, 依纲扣本, 言简意赅, 条理性强.教态明朗, 仪表端庄, 举止从容, 态度热情.语言生动形象, 准确清楚.善于调动学生, 课堂气氛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 让学生自己疏理知识和寻找规律、判断正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高三数学复习课的设想和反思 第9篇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课;学生自主性;反思;综合能力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高三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旧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对以往所学零碎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梳理规整,形成一个前后相连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对复习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变式巩固、归纳小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各学校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作为高三数学教学的一线老师,如何根据学情实际,确定每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关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要注重回归课本,从源头上理清知识结构

课本是整个第一轮复习的核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和本校学生特点,结合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讲解,对基础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分类、化归、整理、升华,进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形成基本的通规通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细读通读教材,把所有知识点弄懂弄熟,特别要让学生知晓知识的产生根源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因为只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点,查漏补缺,形成健全知识网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知识的堆砌、穿插和运用才能牢固自如。其次,课堂讲解时,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和考纲要求,按资料所编排的顺序进行系统复习,要有针对性地讲解资料上梳理的知识点,精选教材典型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练习。虽然高考不查课本原题,但对每年高考分析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不过是进行加工改造罢了。再次,对于教辅材料的运用也要避免盲目性,不要指望所有的题目都攻下,要将主要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中档的题目上,千万不要急于搞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以免学生的自信心受挫。总之,通过教材解决基础,通过资料解决知识的整合,这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要注重专题讲解,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二轮复习的重点是讲解专题,应每两周一套或两套综合试题检测,同时必须做到每检必收,每收必批,每批必纠,每次检测后教师要仔细认真分析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专题形式重点评讲,确保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失分。要注意对练习题进行归类,注重采取同规同法的讲解策略,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认知规律看,都是由模仿、重复,再到思考、创新的过程,只有先分类学会才能再学会综合。针对较难的题目,可根据情况处理部分或不处理,因为高考是针对大众的考试,一般不会考偏题怪题,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对较难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在这样的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对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特殊处理,如答案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先看,看不懂的再给他提示一下。另外,应该特别注重落实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因为到了二轮复习阶段,学生手头的资料琳琅满目,但很多题目无规范详细的解题过程,这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资料对学生的解题会产生不良影响,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悟性

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中,提高综合素质,展现个人智慧,实现创新突破。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到了第三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框架已经构建起来,通过专题复习后的综合解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个时候教师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对于学生在复习学案和做题中暴露的问题,应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采用让学生说题的方式:说题目的知识点与联系;说题目的结构;说自己的思路;说解题后的检查;说解法的变化;说题目的引申和推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合作交流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凡是学生能说题作答的问题教师决不抢答。这样,教师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主动观察、归纳、概括、探究、交流和参与中,不断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总之,高三复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最后的高考成绩。第一轮的重点是突破基础知识,第二轮的重点是训练专题方法,第三轮的重点是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每一轮不同侧重点的训练让学生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蒋明华.如何上好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三数学复习课[J].新课程学习:中,2012(1).

[2]张芳.新课程下对高三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从一个课例看高三数学复习[J].数学教学通讯,2008(4).

高三教师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第10篇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 成雄学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每天拼时间、拼消耗,靠延长时间、增加习题总量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以说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但是我校原来非常有优势的语文退步了,高考语文平均成绩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有必要对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可以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标准。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高三语文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一、优化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的教学,与高

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高三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大;教学时间紧迫。因此,提高教学的效益,就迫在眉睫。

高三语文以专题复习课为主,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每一节专题课的教学设计。

要向课堂的四十分钟要质量,就一定要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高三复习资料很多,我们不能做“拿来主义”者,照本宣科。在讲解每一专题时,教师应该吃透考纲考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资料要精挑细选,深入研究考题,选择难度适合本省和本班的考题,做到优化教学内容。

要做到优化教学内容,教师要先学后教。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读题、审题、答题步骤和规范的答题模式。具体来讲,就是教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再把它简化出来,然后体现要教学设计中,并把它做成课件。例如,教师要讲授赏析古代诗歌的形象时,通过自己对形象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内化为规范的答题模式。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概写形象总特征+结合诗句分析+思想(情感);景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描绘诗中的画面+概括景物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想)。又如,近年来考得较频繁的新闻类压缩题——拟一句话新闻。教师通过对新闻这一体裁的理解,归纳出规范的答题模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主谓陈述句)。这样,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化和优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撑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语文复习课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专题课的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的原则。不同的专题复习课,其教学环节也不同。教学环节的设计尽量做到清标晰明朗,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是可有可无的;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的选用也要讲求实际,有针对性,不要选些“垃圾材料”。通常来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考链接,感知问题;(2)考点阐释,教学目标;(3)合作探究,例题精讲;(4)点拨解题思路,技法归纳;(5)学以致用,课堂演练;(6)课后拓展,培养能力。

二、精讲精练,善导善学,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对于高考备考流传这样一句话:“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高三课堂教学最讲实操性,它成功与否,关键在有无落实。教学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有了好的剧本,还要有出色的导演。有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有教师的精彩导演,把教学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才是一节精彩的优质课。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然而,新课程下高三语文教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不具体,重知识轻能力;教学内容不准确,贪多求全;教学资料不精细,东拼西凑;教学手段不灵活,惯于灌输;课堂提问不贴切,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训练不及时,时有时无等等。这样的复习课,只重过程,不讲效率,容易使学生形成惰性。

高三语文教学比较特殊,以专题复习课为主。它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规范答题的能力。这就对我们的专题复习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构建和谐而高效的高三课堂呢?本人认为高三复习课要做到精讲精练,善导善学。

1、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善“导”。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非常讲究教学艺术,重视方式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肯放手。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上教师全力服务的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许多老师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不敢也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只一味的单向传授知识。如果教师把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解题方法全部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和动力。长期这样的话,学生容易形成不动脑的习惯。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师要肯放手,要树立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能力形成的教学理念,而不要什么都代替学生。

其次,教师要精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轻重倒置,结果适得其反,而且白白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教师要精讲,语言要精炼,要惜“言”如金,不要讲一大堆“废话”。要做到精讲,在教学内容上要取舍得当。如果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主干知识、难点、方法技能就精讲;如果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能自主学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时机不当的也不讲。

再次,教师要适时强调。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重视摸索规律,总结归纳答题方法。因此,教师要上专题课时,一定要适时强调本节课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和答题模式。让学生动起手来,作笔记。例如,在复习“诗歌语言风格”这一专题时,一定要强调学生记下古代诗歌的几种语言风格,还要明确答的“三步曲”——叙→析→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一专题课的重点,做到有的矢,从而实现出课堂的有效教学。

2、学生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要善“学”。要实现复习课的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精彩“导演”,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消化吸收”。其实,上了高三,有的学生上课比较随意,容易开小差。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学生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要懂得如何去学,要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首先,学生要肯动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上教师设计非常实用的题目。有的学生就是惰,不去思考。不懂也不问,喜欢“等”教师的答案,习惯于“不劳而获”。如果这样,学生几乎就没有参与教学,效果能好吗?因此,要提高有效教学,学生一定要养成动脑的习惯。其次,学生要勤动手。有的教师上课要求学生手不离笔,就是要学生勤动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理应唱“主角”。不要单纯的“思考”,还要去实践。该做题时就动手做,该作笔记时就动手抄。高三的专题复习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解题的各种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动手,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因此,学生要勤动手。最后,学生善反思。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生只有善于反思,才能将课堂的知识内化,才能从未知走向已知,才能从错误走向正确,才能实现举一反三,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既要重教,更要抓学。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精讲精练,善导善学,就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布置达成训练,强化教学效果。

要实现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除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课堂的精彩讲练,还需要精心布置课后的达成训练。有效的达成训练,让学生运用课堂撑握的知识或技能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可以检测学生课堂的吸收能力,巩固学过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补充,能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目前,在作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训练量大,内容单调,千篇一律,实践性不强,学生疲于应对。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精心布置达成训练,才能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呢?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来负担。”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高三复习课的课后达成训练,使学生在课后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乐”中求学,“动”中求知。为此,对课后达成训练提几点建议:(1)布置达成训练要有针对性,突出教学重点,能体现学以致用,而不能太随意。(2)布置达成训练难度要适中,有一定的梯度。要使训练有效,高三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训练一定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推进。只有训练有梯度,才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答题的信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布置达成训练要适时,要趁热打铁,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4)布置达成训练要适量,要精挑细选。不可贪多,训练的数量多,学生很容易疲劳。(5)布置达成训练及时批改和讲评。讲评、纠错,步步落实,真正做到“反复而突出”,这样,学生才能记得清、记得牢,才能举一反三而转化为一种能力,“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高三数学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第11篇

本学期开始高三已经进入了第二轮总复习的阶段,这是黄金冲刺阶段。文科数学的复习时间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宽裕,这时间主要以专题复习为主,穿插着一些模拟卷的练习。通过复习——练习——讲评往复循环的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在这阶段取得一个新突破。面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今天我的公开课主题主要是讲评一份高三总复习模拟卷(12题的选择题)。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是问题所在及其改进的办法:

1、复数一般在高考当中都出现在选择题部分,题目一般都比较简单。主要考点:复数运算、复数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复数的实部虚部、纯虚数、复数的模、共轭复数。这些考点在此次公开课上都没跟学生提及,就题论题,没有做适当的拓展。此外,正因为此题简单,在高考既严肃而又紧张的考试当中,这种题型就是学生一剂调整高考心态的“镇定剂”,所以应该提醒学生,做此题是要慢慢算,一步一个脚印,做对了,对提高士气有很大的帮助。

2、第四题是涉及到了含有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求最值的问题,这是此次试卷的一个难点,班上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接下来的复习任务要集中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其相当简单的复合函数求最值的内容上,找几例类似的例题讲评,让学生过关。

3、圆锥曲线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椭圆、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性质定理,学生还是不大会使用。像今天第10题,在求解双曲线的方程时,只要有考虑到双曲线的定义,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所以平时要多强调圆锥曲线的定义。

4、形如的函数的图象及其单调性都得让学生掌握,也就是说平时要是有碰到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画画函数图象,这样函数的单调性很容易就记住了。

5、选择题有一个很好的解题方法——取特殊值法。这种方法在个别题目中使用会使题目个易于理解,像试卷当中的第6、12题若使用此法更加的简单。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所以要今后要注意培养这方面的方法。

以上就是次节课注意存在的问题,但该节课也有几处教学效果好的地方。

①12题的选择题都能够较好地把握住高考的主干知识点。

②课改新增内容如:频率分布直方图、三视图、算法等都能紧扣考纲的要求,做到既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偏。

③讲解过程都比较详细,学生都易于理解,有助于把握各专题的知识。

上一篇: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下一篇:英语组作业检查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