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赞美母爱的诗歌

2024-06-17

现代赞美母爱的诗歌(精选12篇)

现代赞美母爱的诗歌 第1篇

人的躯体可以离去,

而人不会离去,

就象大家不会忘记祖先,

忘记妈妈。

妈妈是身上的被,

没她会感到寒冷。

妈妈是菜中的盐,

没她生活就没味道。

妈妈一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伤痛,

常常挂在她的脸上,

和看着儿女们的笑交织着。

感恩之心,常驻我心。

现代赞美母爱的诗歌 第2篇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在悲伤时您是慰藉

在沮丧时您是希望

在软弱时您是力量

在您小小海湾中躲避风雨

母亲节赞美母爱的现代诗歌【篇二】

哪怕你在千里外,

家头有人把你念

母亲,母亲,

是我们一辈子的根

妈妈,妈妈

您是我们作为孩子一辈子的牵挂

不管我身在何方,

记忆中总能感受到您的唠叨,牵挂

想到难得打电话回家,

想到母亲您时时的牵挂,

眼里泛滥了泪花

却不能赶回家

叫一声妈妈,听听您的唠叨

说一声,对不起,妈妈您老了

多希望现在可以回家,

伴在你身旁

不想以后回家

却只能记忆您的的脸颊

妈妈,妈妈

您辛苦啦,

母亲,您操劳了

母亲节赞美母爱的现代诗歌【篇三】

人的躯体可以离去,

而人不会离去,

就象我们不会忘记祖先,

忘记母亲。

母亲是身上的被,

没有她会感到寒冷。

母亲是菜中的盐,

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

母亲肯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伤痛,

常常挂在她的脸上,

和望着儿女们的笑交织着。

感恩之心,常驻我心。

母亲节赞美母爱的现代诗歌【篇四】

母亲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莽大地。

母亲节赞美母爱的现代诗歌【篇五】

地球不断地旋转

幼小时不小心掉落水沟

血泊中你从地球的手里

猛然将我抱起

是你万能的大力士!

一千颗雨粒从伞边滑落

粒粒灌入你的背脊

怀抱中的我却寸雨不染

医院竟是马拉松的终点

是你勇敢的救护车!

星晨不断地生灭

我也知道它有衰老有离别

悔恨总要深植在诀别后的心中

寸草绵绵江水诉不尽

春晖煦煦海天望无穷

现代赞美母爱的诗歌 第3篇

1 护理美学的特点

1.1 护理美学是一门精细的艺术

护士工作的对象是人, 是被各种疾病困扰的病人, 这就要求我们护士为患者提供最优良的医疗护理诊疗技术和优质服务理念, 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从而产生战胜疾病的勇气。

1.2 护理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护理人员仅仅有美的外表还是不够的, 只有当它与美的心灵相统一时, 才有永恒的魅力。

2 护理美学的应用

2.1 护士的心灵美

心灵美是内在的体现, 是护士不断升华的思想境界的一种反应, 是护理美学其他方面的基础和综合体现。护士每天面对的都是身患疾病的特殊人,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以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对患者同情和爱护, 为其提供优良的护理技术操作。与患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2.2 护士的语言美

语言是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沟通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实际工作中, 护士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的学习与提高, 提高个人修养。善于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 切实感受患者的心身痛苦, 得到患者信任。正确运用礼貌性, 鼓励性, 安慰性言语、解释性言语等多种职业语言。给予最恰当语言交流。使患者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以促进康复。

2.3 护士的仪态美

整洁的着装, 轻盈的步伐, 娴熟的操作, 展现在患者面前的是朝气蓬勃, 健康稳重, 从容不迫, 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的风貌, 护士不仅是美的创造者, 也是美的传播者, 更是美的分享者。护士的仪态美, 不仅给自身带来了自信, 更是对患者的一种感染、激励和尊重。

2.4 护士的业务素质美

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为患者服务的基础, 是构成护理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精湛的业务素质才能赢得患者的信赖, 使病人在心理上感到满意, 产生安全感, 乐于接受护理人员的服务。

3 赞美如药

人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人人都渴望赞美, 所以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希望被赞美”。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南部的巴贝姆巴族中, 至今仍保持着许多优良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 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 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 公开亮相, 以示惩戒。但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时候, 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 从四面八方赶来, 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 用“赞美”来治疗他的心灵, 修正他的错误, 引导他以此为戒, 总结教训, 重新做人。有时, 实事求是的赞美, 就像是一剂良药, 能够愈合对方因为犯错而引发的心灵创伤和悔恨, 鼓舞改过的信心, 点燃向善的正气。在护理工作中我也曾在援引了此种做法, 使患者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以促进康复。赞美就像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 使人感到温暖和振奋。懂得这个道理, 注意运用赞美的技巧, 我们就会以极小的投资, 对别人做出无法估量的贡献。

人类有一个了不起的本领, 就是一眼就能看到别人的缺点。但是, 并非每个人都能一眼就看出别人的优点。对于某些人的深藏不礴的优点, 有人甚至一辈子也看不出。这就是世界上一直充斥着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唯独缺少由衷的欣赏和热情的赞美的原因了。发现别人的优点, 要有2种优秀的品质: (1) 仁爱豁达; (2) 独具慧眼。仁爱豁达, 使我们对别人的优点不嫉妒, 不忽略, 不排斥。独具慧眼, 使我们对别人的优点洞若观火, 察徽知一览无余。人人都有值得赞扬的东西, 关健在于你是否愿惫去寻找, 去发现, 并且你是否有勇气承认它。如果我们护理人员善于发现患者的优点, 我们甚至会把一些本来似乎该批评的事变成值得表扬的事,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 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学科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整体护理开展的今天, 美学与护理的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完美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人际沟通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 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新时代护士的美好形象。

摘要:目的 探讨美学和赞美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美学和赞美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从护理的角度研究人们在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美的现象及护理审美规律。结论 美学与护理的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完美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人际沟通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 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新时代护士的美好形象。

关键词:美学,赞美,护理

参考文献

[1]侯明君, 赵茜.自我排班与员工激励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 (5) :220.

[2]张静萍.运用美学原理设计护士职业形象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5) .

赞美数学家的诗歌 第4篇

一个正十七边形,

精美地镌刻在墓碑上;

像佩戴在德国“数学王子”胸襟,

最灿烂的一枚勋章;

虽然生命之花早已谢萎,

墓前的花蕾却在阳光下绽放.

人说你是一位神童,

每个细胞都萌发超群的力量;

你自知探索的道路多么艰辛,

成就从来靠勤奋储藏……

噢,千万别用懒惰消磨豆蔻年华,

我懂了,报酬和心血永远一起成长!

我国数学家陈省身被誉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国际数学界称赞其“将数学带入一个新世纪”.他在几何学界的地位已直追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和嘉当.下面是他的学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称颂他的诗《赞陈氏级》:

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

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

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

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

笛卡尔是法国伟大的数学家.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成为可能的了,而它们也就立刻出现.”下面是周天亮先生的题为《我看见了笛卡尔》的一首诗:

我在直角坐标架里寻觅,

随着流动坐标飞驰!

P点、Q点、A点、B点

像星星闪亮又多又密!

坐标系里坐着笛卡尔,

双眼射出智慧和魅力!

他的数学思想像河流,

奔流出充满色彩的历史,

他把代数与几何间的大桥架起,

于是双曲线抛物线像彩虹绚丽!

呵,我看见了笛卡尔,

赞美母爱的诗歌 第5篇

家头有人把你念

母亲,母亲,

是我们一辈子的根

妈妈,妈妈

您是我们作为孩子一辈子的牵挂

不管我身在何方,

记忆中总能感受到您的唠叨,牵挂

想到难得打电话回家,

想到母亲您时时的牵挂,

眼里泛滥了泪花

却不能赶回家

叫一声妈妈,听听您的唠叨

说一声,对不起,妈妈您老了

多希望现在可以回家,

伴在你身旁

不想以后回家

却只能记忆您的的脸颊

妈妈,妈妈

您辛苦啦,

赞美母爱的诗歌 第6篇

家头有人把你念

妈妈,妈妈,

是大家一辈子的根

母亲,母亲

你是大家作为小孩一辈子的牵挂

不管我身在何方,

记忆中总能感觉到你的唠叨,牵挂

想到难得打电话回家,

想到妈妈你时时的牵挂,

眼里泛滥了泪花

却不可以赶回家

叫一声母亲,听听你的唠叨

说一声,对不起,母亲你老了

多期望目前可以回家,

伴在你身旁

不想将来回家

却只能记忆你的的脸颊

母亲,母亲

你辛苦啦,

歌颂赞美母爱的诗歌 第7篇

采一束最鲜艳的玫瑰花,

寄托着所有对母亲爱的话,

母亲说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爱情的花,

不,

也是儿女要送给母亲的花.

很久听不到母亲为我儿时讲的笑话,

真后悔,

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母亲说,傻孩子,

母亲对儿女要说的话永远没个说完,

就是睡到坟墓里,

你们也是我永远的牵挂。

诗歌二 母爱

我走了,妈妈

我走的时候

噙一眶泪水

没有回头

没有敢回头

我知道那不经意的回首

会让你的不经意的眼神

辛酸的笑容将我挽留

我知道

你脸上一定挂着微笑

可你的心在流泪啊,妈妈

儿心里明白

你只说了句:去吧,孩子

倦子归时,妈妈等你

我走了,妈妈

我走的时候

噙一眶泪水

没有敢回头

当我转过门前的那片枫林

你看不见我了

当枫林那湿湿的泪雨从心里流出

你看不见我了

只是啊,妈妈

我再不能抑制,再难止住如线的泪水

我回头了,妈妈

我才敢回头

我还是回了头

尽管泪眼看不见黄土

但是我知道

妈妈,你还在扶门张望你的儿子

久久的,不愿回头

多少次梦中哭着,喊着

妈妈,我要回家

多少次梦中看见,妈妈

你用你温暖的手轻轻地

抚摸着我哭泣的伤口

哦,妈妈

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后

带着鼓励的目光

含着希翼的眼神

挂着等待的笑容……

我知道了,妈妈

你一直站在我身后

每当午夜梦回

总有一个声音:去吧,孩子

倦子归时,妈妈等你

诗歌三 赞美母亲

母亲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驶向大海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母亲是一座高山

蕴藏着万物

哺育我成长

强壮我的身心

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

带着我云游四方

用她那优美的曲调

颂吟着祖国的历史

母亲是一缕春风

吹生着世界万物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母亲是丝丝春雨

滋润着大地万物

啊!母亲

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爱

现代诗歌的意象叙述 第8篇

一、诗歌意象的空间特征

有关文学的意象研究, 一般认为发端于美国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 他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细致分析了乔伊斯的《尤里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等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 弗兰克在研究小说空间时常常与庞德和艾略特的诗歌进行比照, 指出读者阅读他们的小说不得不运用阅读诗歌的方法, 抓住他们小说中在片刻时间内空间并置其人物的不同意象进行理解, 这些不同的意象是瞬间的感觉, 也就是空间。因为瞬间的感觉集中了各种人物、事件、意象、细节, 一刹那涌现在脑海, 由于空间密度增大、时间停滞, 造成视觉瞬间静止, 视觉瞬间静止也即空间, 这些小说大量采用空间并置而不是时间流逝的方法。这实际上就肯定了现代诗歌具有空间艺术的特征, 因此, 尽管不是分析诗歌空间, 弗兰克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也被认为开了诗歌空间研究的滥觞。

柏拉图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进入一种迷狂的状态, 诗人的迷狂就是灵感的迷狂, 尼采认为诗人应当具有“酒神”精神, 此时理性因素消退, 感性、欲望、本能获得彻底解放, 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思泉涌、万象云集, 面对刹那间纷至沓来的记忆、意象、人物、细节, 诗人只有采用空间并置才能充分表现内在的情感。确实如此,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庞德《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些无不是刹那间瞬间画面的并置。勃留索夫说:“艺术的任务自古以来就在于鲜明生动地描绘出人们恍然大悟的感觉的瞬间……诗歌截取的只是无数感情和不断进行着的事件的某些瞬间和场面。”朱光潜先生说, 诗歌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 一片段”, 并力求“在刹那中见终古, 在微尘中显大千”, 诗歌就是刹那间的片段, 是一种空间的艺术。

另外, 诗歌乃至一切艺术, 无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空间。它既是一个物质的空间, 又是一个独特的精神的空间, 文学就是一个白日梦, 是作家建构的第二自然, 作家建构的精神后花园。一代代诗人用自己的作品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 并且丰富和延伸了人类整体的诗性的精神空间。何其芳的诗歌《关山月》:“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 /如白鸽展开着沐浴的双翅, /如素莲在水影里坠下的花片, /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 /积霜似的鸳瓦上的秋声。/但渔阳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即有, 怕也凝成玲珑的冰了, /梦纵如一只满帆顺风的船, /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无瑕的白鸽的翅膀经过月华的浸洗, 洁白的素莲花片坠落在澄澈的水面, 月下的“秋声”带着琉璃和积霜的洁白与晶莹, 银白的世界安宁静谧、超尘绝俗、生气充盈, 古典的芬芳漫于笔端。诗人创造了一个充满天籁之音、方外之色的诗性空间, 读者读这首诗时无不沉浸于这个绝美的空间中, 同时这个诗性空间又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空间的拓展、延伸。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这首诗时经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又会对原有的诗性空间有所扩展, 从而不断延伸诗人创造的诗性空间。

二、现代诗歌的意象类型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 《周易》所谓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 巴什拉所谓的“诗歌创作就是把许多意象集中到一起”, 皆说明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失去了意象诗歌也就失去了形体的依托, 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就是意象的摄取和组织的过程。宗白华说:“俯仰往还, 远近取与, 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 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 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 (3) 诗人对意象苦心孤诣的经营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在诗歌中常常可见“一片自在的风景, 一丛野花, 总是与一壁静寂的石崖作伴, 时而有几朵流云飘曳而去, 然后裸露出天空的湛蓝;或许你听到一片自然的风声, 轻轻掠过哗哗作响的树林以及清清的河水荡起涟漪……” (4)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个分布与绵延的小意象构成的一个独立自足的大意象, 每一个意象都占据一个诗歌空间的一个特点位置或一个点, 是诗歌意象叙事的基本单元。朱大枏的诗歌《春光》:绿蜡笺上烘出一片云霞, /是杏花倩影投映浮萍洼。/洼里潆洄着浅碧的螺旋, /和淡青的香彖袅袅的牵:/春光撩起这流动的春光。这首诗歌前四行的每一行可以看做一个意象, 每一行里又有许多小意象, 如第一行的绿蜡笺、云霞, 第二行的杏花、浮萍洼, 第三行的洼里、螺旋, 第四行的香彖。我们这里着重分析后一种意象, 我们称之为单个诗歌意象。我们从《春光》这首诗中可以看出, 诗歌就是由一个意象到另一个诗歌意象的跳跃, 也可以说是一个意象空间到另一个意象空间的跳跃。戏剧通过场景变换和人物移动进行空间转换, 小说通过人物的移动和地点转移进行空间转换, 诗歌则通过意象空间的跳跃进行空间转换。

在上述朱大枏的诗歌《春光》中, 我们细分以上提到的意象, 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绿蜡笺、浮萍洼、洼里一类;云霞、杏花、螺旋、香彖一类。从功能上我们把前一类意象称为情境意象, 后一类意象称为主体意象。情境意象主要表示时间、地点或隐含时间、地点的意象, 主体意象表示叙事对象、态度、行为等的意象。情境意象类似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可以起到渲染氛围、衬托暗示、奠定基调等作用。主体意象是诗歌的中心意象, 类似小说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 展示诗歌的主要情感、思想主题。一般说来, 诗歌中主体意象不可或缺, 情境意象则不一定明确出现。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首诗歌中没有出现明确的情境意象, 但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予以补充、还原, 诗歌的环境是日本, 诗歌实质赞美了日本女郎温柔娇羞的美感。一些诗歌中的可能情境意象就是主体意象, 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首诗歌中“死水”既是情境意象又是主体意象, “死水”应当是一片水域 (中国) , 同时死水又是诗歌所要歌咏的主体。一般说来, 用时间、地点作诗名的诗歌往往情境意象与主体意象合一。在诗歌中, 情境意象为主体意象限定一个特点的时间、空间范围, 对主体意象起衬托、限定作用。主体意象被内置于情境意象之中, 因情境意象的衬托、限定而凸显。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叙述功能

文学作品一般都包含叙述者、人物、事件等基本的叙事因子, 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共同的叙事模式, 诗歌也是如此, 因此诗歌自然可以运用叙事学的知识解读。正如前文所说, 诗歌中的叙事一般都是通过意象空间的连缀、跳跃、切换、并置叙述的, 意象在空间上的安排成了诗歌叙事的主要内容。诗歌意象具有以下叙述功能:

1. 情境意象的氛围濡染

类似于叙事作品中的故事空间能够决定整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氛围一样, 诗歌中的情境意象也有类似的功能。何其芳的诗歌《花环》:“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无人记忆的朝霞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 小玲玲, /没有照过的影子的小溪最新亮。//你梦过绿藤绿进你窗里, /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 /你爱寂寞, 寂寞的星光。//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伤的日子, /你有更美丽的夭亡。”此诗中的“幽谷”即为情境意象, 整首诗歌所具有的孤芳自赏和遗世独立的情怀, 与“幽谷”的文化蕴涵和积淀是吻合的。卞之琳的诗歌《距离的组织》实际上暗含罗马与中国两个空间、两个情境意象, 这两个意象的并置, 就造成了一种类比的意味, 渲染了一种时代背景, 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大时代中“小处敏感、大处迷茫”的时代因素。在我国古诗中, 一些情境意象也有类似作用, 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句子“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中“孤舟”、“寒江”即为情境意象, 这两个情境意象也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孤傲遗世的情怀。

2. 意象的组接方式制约整首诗歌节奏

一般认为, 诗歌的节奏取决于读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变化, 以及韵脚等的设置, 但诗歌的节奏也受到意象的制约。一般说来, 情境意象密集, 主体意象单一, 诗歌的节奏可能较快, 反之, 情境意象单一, 主体意象密集, 诗歌的叙述节奏可能较慢。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的情境意象比较单一, 就是康河, 主体意象较多, 如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水波和星辉等, 同一个环境之下不同意象反复描绘, 犹如电影的慢镜头缓缓推进, 自然使诗歌节奏舒缓。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 同一空间下缓慢推进时间自然变慢, 节奏自然轻徐舒缓。当然, 这首诗的舒缓节奏也有赖于它的韵脚、叠字的运用, 这两方面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艾青的诗歌《旷野》的情境意象主要如诗名“旷野”, 诗歌运用广角镜头, 慢慢推进, 描绘了田亩和池沼等的贫瘠、衰败景象, 悠长哀怨的调子, 表达了对民族和人民无尽的悲悯。光未然的诗歌《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此诗歌的情境意象一再变换, 河东、河西、万山丛中、青纱帐里, 空间跳跃很大, 结合短促句式、鼓点式节奏, 造成全诗节奏迅急、情绪饱满、富有战斗力。从总体来看, 现代诗歌中, 慢节奏、情绪舒缓的诗歌居多, 节奏快的诗歌相对较少。节奏的变化与诗歌的情绪传达密切相关, 节奏快, 一般比较激昂、热烈, 节奏慢, 则易形成沉思的品格或低沉的情调。

3. 意象的牵引流动推动诗歌的叙述进程

如果小说和戏剧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冲突, 推动诗歌叙述进程的则是意象的过渡和跳跃, 诗歌叙述就是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 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意象变换一次, 诗歌叙述就向前推进或转折一次。如郑敏的诗歌《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 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 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中的意象有稻束、疲惫的母亲、满月、树巅、远山等, 依靠意象的依次推进, 由近及远, 又由远及近, 动静结合, 画面似隔而意相连, 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氛围, 构成了一幅优美深沉的艺术空间, 宗教的情感氤氲在其中, 疲倦而又辛劳的母亲的形象, 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 超越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李金发的诗歌《时之表现》:“风与雨在海洋里, /野鹿死在我心里。/看, 秋梦展翼去了, /空存这委靡之魂。”第一行主体意象“风与雨”, 第二行忽然转入主体意象“野鹿”, 并没有对前面主体意象进行陈述和描绘, 这里可以看做一个转折, 两个意象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关联, 却是诗歌意象叙述的手法———非时序手法, 将时间上并非直接联系的两个意象按语义构成“板块”结构并置, 通过喻义上的相似性渲染诗歌主题———委靡之魂。

诗歌中的意象叙述是一种非事件叙述, 一个意象牵引另一个意象, 构成时间的流动, 同时单个意象又组成一个个意象空间, 也就是说, 意象叙述就是意象空间的流动所形成的线性时间流程。

以上通过诗歌中局部意象的分析, 阐释了诗歌意象的空间叙述功能, 应当说在一首具体的诗歌中, 这三个功能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 它们共同朝着一个总体效果生发, 最终完成诗歌的意象叙述, 实质就是生成了一个大的整体的意象空间, 局部意象从属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 又服务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诗歌的空间叙述主要就是意象的空间叙述, 这是把握诗歌空间叙述的中枢。

探讨和阐释诗歌的意象空间叙述, 要立足于具体的诗歌文本, 同时我们要探究生成这种意象空间的时代因素。一般说来, 不同时代的诗歌意象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质, 同一时代不同的文学派别的诗歌意象空间也具有不同的风貌。由于经历、审美、价值、伦理等方面的差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派别具有选择不同的诗歌意象空间趋向。唐诗的意象空间与宋词的意象空间迥异, 象征派的诗歌意象空间与七月派的诗歌意象空间径庭, 大漠、孤烟的雄浑与小桥、流水的婉约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气象, 死亡、枯败、黄昏的没落与纤夫、绿草、种子的沛然, 表明了两个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一个宏观的历史领域中俯视仰观, 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意象空间的深层背景和意义, 更有助于烛照洞微, 探索诗歌意象空间隐秘而深远的内在蕴涵。福柯指出:“当下的时代将可能首先是空间的时代。” (5) 意象空间诗学研究, 诗歌研究的一个新的意义场, 一定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注释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64-65.

2谭裘麟.唯有时间 (绵延) 真实——帕格森自我意识本体论初探.哲学研究, 1998 (5) :67.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93.

4孙基林.“他们”论.崛起与喧嚣.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4:237.

现代赞美母爱的诗歌 第9篇

“所有伟大的诗作都有历史文献的价值”——布莱希特

1933年1月30日,德国政坛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位出身贫寒的下岗画家、退伍军人,在这个注重门第和阀阅的国家里,登上了总理的宝座。

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当这位天才的煽动家,在德国议会大厦激动地发表宣言时,整个德国并不知道,历史正在进入一场长达12年的亢奋高潮,并在最后迎来致命的终结。

曾经受人欺凌的德意志,在希特勒那钢铁意志的率领下,开始在意志、心志乃至旗帜各方面进行全面的锻造:在那钢制的古罗马大纛下,复活了那曾经战无不胜的古罗马帝国的军礼,德国人在伸直了手臂的同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腰杆也伸直了。

这个曾经诞生过海涅、歌德等伟大诗人的民族,开始把钢铁浇铸进了诗歌之中。第三帝国用自己的刺刀尖,高高地挑起自我讴歌的赞美诗……

文化大扫荡

在“新生”的德意志领导人眼中,以往的一切充满了“封、资、修”,必须进行一次触及灵魂深处的文化“大扫荡”,对公众生活进行“政治解毒”。

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强有力的领导下,德国在进行种族纯净化的同时, “一体化”运动也开始荡涤文化领域。文学被定位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投枪和匕首, “政治写作、阶级写作和专制写作” 成为时代的主流。

纳粹党的效率相当地高:从作家、出版商到书商、图书馆员等,每个环节都迅速地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文学作品的创作、流通,也如同军火一般,受到了严格的监管。不符合主流的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被作为“堕落、反动”的精神污染而清除。焚书运动和禁书“黑名单”,则确保了国家公民们,尤其是青少年们不被污染。

波恩大学的文学博士戈培尔,一位犹太教授的高足,作为党的“才子”兼忠诚战士,在帝国宣传部建立了文化协会,以便团结、带领、教育和改造文化领域的精英们,把他们“统一到帝国的领导下,赋予他们统一的方向” 。戈培尔认为,“宣传者的背后应该竖着一把剑”。到1938年底,纳粹党共将84批、约5000名不听话的科技和文化界人士驱逐出国。这些背井离乡者是幸运的,他们终于躲开了毒气室和焚尸炉。

一个名叫“帝国德语文学推进中心”的机构,负责那些能鼓舞人的优秀文学产品的“生产”;而另一个叫做“国社党监察委员会”的机构,则成为质量监督总局,专门负责对那些关系到党的生命安全的哲学、政治出版物以及教科书等,进行质量检查。

纳粹党的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一大群纳粹“新诗人”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成为全社会献给纳粹党的集体情诗,更成为大干“国家社会主义”的战歌。这些作品甚至被谱成歌曲,响彻第三帝国。

这个狂飙年代的新烈士和新偶像,是一位名叫豪斯特•威塞尔(Horst Wessel)的诗人兼冲锋队领袖。豪斯特•威塞尔死于纳粹党夺得政权前的曙光之中。尽管有人说他是死于政敌的暗杀,也有人说他无非因为争夺妓女,而被情敌干掉,版本各异,但这并不妨碍纳粹党将他制造成新时代的偶像。他的诗歌作品《高举旗帜》,被纳粹党定为党歌(歌名又称《豪斯特•威塞尔之歌》)。在全力包装和炒作下,这首“第二国歌”随着德军的铁蹄而唱遍了欧洲、北非以及大西洋的深处。

这些闪着刺刀寒光的诗歌,能成为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当然不只是靠着纳粹党。

早在第三帝国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之前,包括科本霍依埃尔(Kolbenheyer)、布鲁克(Blunck)、弗伦森(Frenssen)在内的一批激进作家,就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流行元素之一。

纳粹党执政后,“革命”作家们的作品,被称为“真正德国文献”,成为第三帝国新的圣经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些“新圣经”,纳粹不遗余力地予以扶持和宣扬。

希特勒早在取得政权之前就鲜明地提出:“用警察、机关枪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单独维持统治”。在纳粹党执政的短短数年间,德国经济得到腾飞。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效率的国家机器安排下,绝大多数德国公民(除了那些“国家公敌”)都分享到了改革的成果。社会保险、国民福利、有薪休假等,这些“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受的休假旅游,现在纳粹德国的工人也成为可能。”希特勒更是宣称要让“每个德意志职工拥有一辆小汽车”。民意的支持,令纳粹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控制更为得心应手、理直气壮。

在那些“真正德国文献”的示范下,第三帝国建立起了有严格程式的官方写作规范。在强大的国家专政机器配合下,与这些范本不相吻合的靡靡之音,一概被批判,甚至被消灭。“真正德国文献”终于成为文化意义上的“真正德国刺刀”。

作为第三帝国“团结”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帝国作家协会设定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和政审标准:“雅利安鉴定”。“雅利安鉴定”,就是要作家们书面保证对国家的忠诚,承认国家有“审查和照管的权力”。这其实是一张充满“霸王条款”的卖身协议,但也是通向利益的金色台阶。不管是真的为了理念,还是只为了饭碗,“雅利安鉴定”终于成为那些德意志作家们时尚的行为艺术,尽管他们的前辈同行们曾经有着世界上最高傲的头颅和心灵。在纳粹党的支持下,一批作家既在政治上“成长”为领导干部,也在经济上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普鲁士艺术科学院,则成为这一帝国文化“军队”的“精锐”所在。一群年轻的政治诗人,在帝国的支持成为党的接班人。

刀尖上的诗歌

将领袖神化,成为帝国文艺工作者的伟大使命。

著名纳粹诗人格哈德•舒曼(Gerhart Schumann)热烈地讴歌道:

“只有希特勒会拯救我们!

只有希特勒能解放我们!”

这成为“领袖”诗歌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帝国的宗教般的宣传体系下,希特勒的形象被定位为德意志的耶稣。无论国旗、党旗还是军旗,都成了“希特勒的伟大旗帜”;无论男女老幼,都成了希特勒的战士和学生。

“阿道夫希特勒,我们的领袖

我们紧握他的手……

我们向阿道夫•希特勒宣誓效忠

至死不渝……”

在诗人们的笔下,希特勒显然必须繁忙地应对他的身份:他是国家的父亲,要照料几千万的儿女;他是宗教的教主,要引导迷途的羔羊并为他们而牺牲;他是统帅、导师……以及大众的情人。

在领袖的指引下,第三帝国的诗人们将诗歌化为战斗的号角,这些激昂的词句,甚至至今还令各地愤青们热血沸腾。

如同世界上其它的军歌一样,纳粹党诗人眼中,世界是完全二元对立的,即使同样的死亡,也完全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井栏上把长刀磨利,

用长刀刺进犹太人的身体,

血要淌得又稠又急

……血必须涌流……

犹太会堂里吊起一头黑猪

把手榴弹塞进议会大楼!

血必须涌流……

把婊子从御床上拖起来,

用犹太胖子给断头台上油,

血必须涌流。”

这类“抽筋”、“剥皮”、“下油锅”的革命词汇,能有效地压制“革命者”那内心深处被人性本能所激发出来的畏惧。而充斥其中的粗词鄙语,则以草根形式,记录下那个野蛮时代的非常态生活和心理。

纳粹诗人们不仅拿起笔杆子热烈地歌颂领袖,也扛起了枪杆子投入了战场。

汉斯•保曼(Hans Baumann)是帝国青年的骄傲,因其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突出贡献,而荣获纳粹党内最高荣誉之一“迪特里希•艾卡特奖”(Dietrich Eckart Preis)。他不仅能写诗,而且能作曲,第三帝国官方工会“帝国劳工阵线” 的会歌,就是他的作品,标题充满了纳粹特色:《朽骨战栗》。作为帝国青年部的文化事务负责人,保曼成为纳粹党团结和凝聚青少年的核心人物。他在帝国诗人大会发表的著名演讲《对诗人的考验》,成为帝国诗人们用诗歌捍卫“神圣的纳粹主义”的号角。就是这样的一个青年典型,并没有在后方享受自己的荣耀,在1939到1945年的六年间,汉斯•保曼以501宣传连连长的身份,驻守在德国东部战线,与冰雪严寒及枪林弹雨朝夕为伍。

格哈德•舒曼直接扛起了枪,在前线浴血奋战,直到1942年受伤后才回到斯图加特,随后成为武装党卫队高级军官;海因里希•阿纳克虽然是瑞士人,却主动加入德国国籍,作为帝国文化协会委员,战争期间,他一直服务在最前线,有时分析情报,有时当卫生员,有时则干脆扛枪作战……

纳粹的诗歌能作为枪炮和刺刀使用,并且锋利无比,或者正是因为诗人们用自己的血肉,走出象牙塔,实践了一种残酷的血与火的“行为艺术”。

“内心流亡”

希特勒的刺刀,并不能将所有的诗歌都挑在刀尖上。在帝国的阴影中,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地下诗歌。

内心流亡(Innere Emigration)成为德语文学界乃至其它强权体制下的一个特有现象:肉体被捆绑在了体制的战车上,内心却可以选择漠视、逃离甚至反抗。这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所谓“腹诽”。

体制外的一些作家,选择了抗争,这无疑需要决绝的勇气:要面对成为“国家敌人”的杀身之祸。其中的集中营文学,就是这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代表。有意思的是,可能因为已经置诸死地,一些集中营的管理者,反而干脆对集中营内的反抗文学大开绿灯。

用诗歌作武器反抗第三帝国的代表作,一般认为是弗里德里希•荣格尔的“颂歌”《罂粟花》。这首诗歌尖锐地嘲讽了纳粹以民族救星自居的行径:

“游说者让我反感……

江湖术士靠花言巧语,骗子靠牵强附会为生,

救星,拯救欺诈,医生,畏惧死亡……”

盖世太保对荣格尔进行了调查,但蹊跷的是,对于这位一度积极投身纳粹运动的体制内诗人,盖世太保似乎选择了网开一面。在整个第三帝国期间,荣格尔奇迹般地毫发未损,甚至还能继续出版作品。而《罂粟花》的出版商,却不得不承受杂志被禁、全家被捕的悲惨命运。究竟是纳粹的宽容,还是另有隐情,这也成为德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迷团。

体制内的一些作家,选择了离开,放弃特权、地位和被豢养的生活。退出普鲁士艺术科学院的女诗人胡赫(Ricarda Huch),当时已经80多岁了。在战争最后两年,她写下了多首反抗纳粹的诗歌,如《至无名的死者》、《我的心,我的狮子》等,认为纳粹犯下了“血红的罪责”,并将这种罪行比作被捕获的猎物,而诗人的心灵则正是“紧紧抓住它的猎物”“绝不放手”、无所畏惧的狮子。这位被人称为“德国第一夫人”的老太太,甚至敢于写诗赞美刺杀希特勒的“叛徒”。吊诡的是,与荣格尔一样,胡赫奇迹般地被戈培尔那可怕的专政工具忽视了。

更多的“内心流亡”者,没有勇气、更没有资本来进行高调的针锋相对。他们只能选择田园牧歌、历史传奇等中性主题,用影射等隐晦手法进行消极抵抗。当然,也有人干脆沉溺于类似十四行诗那样的“精装文学”,躲进文字技巧中,“用诗歌赦免自己”,同时也麻木自己。历史题材作品,尽管不断地受到严密审查,却出现了相对繁荣的景象。一些非纳粹党办的刊物,如《德国评论》(Deutsche Rundschau)、《新评论》(Neue Rundschau)及《王冠》(Corona)等,成为“内心流亡”的主要地点。

废墟

1945年,希特勒的自杀结束了一个时代。那些成为刺刀的诗歌,被帝国的废墟掩埋了,而那些曾经持刀的诗人们,则不得不在帝国的废墟中挣扎求生。

汉斯•保曼进了苏联人的战俘营,学会了木雕的同时,还学会了俄语。这位昔日的青年领袖,成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了大量青少年小说、散文和童谣,有的至今流行。在他的儿童文学中,用寓言式笔调描写历史事件,反映人在极端权力下的思想状态。有人将这看作是他对历史的反思,也有人认为他试图通过对纳粹领袖的批判,淡化或者部分推脱自己的责任。

海因里希•阿纳克则“幸运”地被英国人关押,参加60天强制劳动,进行“去纳粹化改造”。而在苏占区,他的作品被定为文化领域的毒草,需要坚决清除,如同当年他们清除他人的作品一样。他一直以创作为生,不问政治,成了新时代的另类“内心流亡者”。

格哈德•舒曼则一直忠于自己的政治信念,成为右翼的旗帜性人物。在被关押3年后,他成立了“欧洲图书俱乐部”,拥有二十余万会员,其中有相当多的名人,大量出版右翼作家的作品。该俱乐部被贝塔斯曼集团收购后,其中的一些右翼写手,也成为贝塔斯曼的作家。

从纳粹激进者奇怪地转变为“内心流亡者”的弗里德里希•荣格尔,则成为战后德国文坛的风云人物,获奖无数,成为极少数能在任何政治气候下都“畅销”的“风派人物”。

赞美伟大母爱的诗歌 第10篇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母亲组诗二

(一)

您的伟大 凝结了我的血肉

您的伟大 塑造了我的灵魂

您的一生 是一次爱的航行

您用优美的年轮

编成一册散发油墨清香的日历

年年 我都在您的深情里度过

在您的肩膀和膝头嬉戏

(二)

您是一棵大树

春天 倚着您幻想

夏天 倚着您繁荣

秋天 倚着您成熟 .

冬天 倚着您沉思

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 ~

使四野永不荒野

母亲 您给了我生命

您是抚育我成长的土地

(三)

在悲伤时 您是慰藉

在沮丧时 您是希望

在软弱时 您是力量

在您小小海湾中躲避风雨

您为我开阔了视野

您是我永远的挚友 生命的动力

(四)

您怀着爱怜 谨慎地俯身守护

您尽情袒露明亮的胸襟

您旺盛的精力笑容坚强

您沸腾的血液奔流不息

(五)

让我沉浸在您的欢乐中

让我享受在您的温馨中

让我陶醉在您的双臂间

让我偎依在您的怀抱里

(六)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

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爱

绵绵的爱里有深深的情

深深的情里有浓浓的意

(七)

如果母亲是雨 那我就是雨后的虹

如果母亲是月 那我就是捧月的星

母亲是我生长的根

我是母亲理想的果

(八)

我长大了 母亲的黑发却似枫叶上的

寒霜 星星点点闪着银光

我深深地吻着那些岁月的痕迹 j)`

捧掬我一颗心献给您

(九)

愿芳香醇厚的甜蜜萦绕您的生活 _

愿我银铃般的笑声盈满您的眉间

愿我全部的祝福揉进您的心田

一片绿叶 饱含它对根的情谊

一首颂歌 浓缩我对您的敬爱 "

让您心中的花朵盛开如云

让芬芳伴您走过悠悠岁月

1.赞美伟大母爱的诗歌

2.赞母爱的诗歌

3.歌颂赞美母爱的诗歌

4.关于母爱的诗歌

5.关于赞美母爱的诗歌

6.歌颂母爱的诗歌现代

7.歌颂母爱的诗歌

8.赞美父爱母爱的诗歌

9.父爱母爱的诗歌

赞美母爱的的诗歌有 第11篇

又看见了,你阳光的明眸

母亲,我知道

只要有太阳光耀的大地

你的微笑就永远存在

与土地接触的母亲

与庄稼亲吻的母亲呵

你身上散发的阳光味道

铸就了你金属的性格

记录着你的坚强与执著

母亲,我知道

你阳光的微笑

停留在你劳作的土地上

生长出一片绿油油的希望

生长出孩儿们长大的快乐

生长出不向贫困低头的故事

生长出你成熟的期望

母亲,我知道

你阳光的微笑

停留在农家小院

点亮了灶房旺旺的炉火

点亮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

点亮了你生活的强音

点亮了孩儿们血液的沸腾

母亲,我知道

你阳光的微笑

坚定了孩儿们走出大山的巍峨

打开外面世界的双手

迎接风雨的信心

母亲,我知道

你阳光的微笑

注定了你的双手

从不放弃与劳动有关的词汇

一生无须注解的动词

在你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重复

母亲,我知道

不管我走向何方

走向哪里

也不管前面的路途有多远

一路都会有你的微笑陪伴

温暖我的行程和心房

母亲,我知道

你的微笑在太阳里闪耀

赞美母爱诗歌朗诵 第12篇

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温暖着赤子的心灵。

《风雨中的母亲》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

母亲在最前头。

让一些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颗幸福泪。

《母亲,辛苦了》

人的躯体可以离去,

而人不会离去,

就象我们不会忘记祖先,

忘记母亲。

母亲是身上的被,

没有她会感到寒冷。

母亲是菜中的盐,

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

母亲肯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伤痛,

常常挂在她的脸上,

和望着儿女们的笑交织着。

《慈母颂》

在我的心灵之中,

有个地方深不可测,

其竟从未所问,

你是那希望之火,

为我照亮我的前程,照亮着希望,

在每个黑黑的夜里,

牵挂的是您,

在每个寒冷的夜晚,

是您给我无尽的温暖,

天空下起雨了,

每个雨滴都在述说。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伟大的母爱》

采一束最鲜艳的玫瑰花,

寄托着所有对母亲爱的话,

母亲说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爱情的花,

不,

也是儿女要送给母亲的花。

很久听不到母亲为我儿时讲的笑话,

真后悔,

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母亲说,傻孩子,

母亲对儿女要说的话永远没个说完,

就是睡到坟墓里,

你们也是我永远的牵挂。

《母亲》

斑驳白发

老眼昏花

百病缠身

力疲心碎

弓腰驼背

皮窆腮塌

这就是我的母亲

这就是我的妈妈

几十年前的

一张微微泛黄的照片里

一个梳着两条乌黑长辫的姑娘

也曾娇羞妩媚

也曾双眸剪水

端庄的容颜里

散发着青春与健康的光华

这就是我的母亲

这就是我的妈妈

几十年的光阴呀

妈妈为了我

含辛茹苦

忍气吞声

只盼着儿子

能够平平安安

快快的长大

但在我成长的时光里

妈妈却默默无声的

付出了自己大好的年华

这就是我的母亲

这就是我的妈妈

不是在“母亲节”我才想起您呀

儿子的心里

时时刻刻也在把您牵挂

不敢奢望你的快乐

儿子不在眼前

妈妈的快乐就远在天边

不是在“母亲节”我才想起您呀

寒暑更迭之际

儿子无不在默默地祈祷

祝愿妈妈健康平安

风沙迷雾

不要阻了

妈妈买菜回家的路

雨雪湿滑

妈妈会不会

被独自困在空空的家

最怕想到

夕阳西下

凭窗独坐

黯然的双目中

噙着浊泪的妈妈

这就是我的母亲

这就是我的妈妈

对妈妈的记忆

支离破碎

就如同

妈妈为我操碎的心

不是只有在“母亲节”

才会想起您

因为您就是

我的心!

我们是彼此

日日夜夜的

牵挂

《梦与母亲》

我的梦

融在雪里

一路飘飘

东移

远在家乡的母亲

村头风口

张开双臂

恭候梦的回归

多少年

每一片雪衣

写满记忆

多少年

每一缕雪水

携着我的相思泪

可怜

今日的老母

早已头发花白

可怜

风中的母亲

岁月凄厉中

站成天地

多想敲碎骨髓

为老母

送去佳酿一杯

多想

焚毁灵魂

做一只火中凤凰

为母亲

狂舞一曲

母亲啊

我的金笔

每每无奈中窒息

我不知道

我的心海

能否还盛得下牵恋和爱意

母亲啊

雪儿随风飘过长空的时候

那最颤栗最羞涩的一缕

就是我的心绪

阳光下

化作泪水

融在家乡的田野

淌在母亲的脚底

母亲啊

母亲

叫一声母亲

上一篇:融资工作检讨书下一篇: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