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2024-05-22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精选14篇)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1篇

寨西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直接写出结果。(16分)

0.76+2.4=

3-0.83= 1.6÷0.08=

0.42÷4.2= 2.4×3=

9.3÷0.93=

1.3-0.03=

5.7+3.2= 8.4÷8.4= 7.2÷0.72= 0.78×2.5= 0.54÷18= 14-4.7=

2.5×0.4=

0.3= 4.2×2.1÷4.2×2.1=

二、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18分,每题3分)5.75×1.2=

7.38÷3.6=

6.4×3.45=

2.08×75=

18.9÷0.54=

1.3÷0.03≈

三、怎样简便就简便算。(50分,每题5分)

25.4-2.74-3.26

4.3×3.8+5.7×3.8

6.9+3.1×0.2

0.27×99+0.27

4.2-2.1÷0.7+5.08 2.07+2.3+6.93+7.7 2.5×32×12.5

24.5×102(5.84-3.9)÷0.4

3.68÷0.25÷4

四、解方程。(16分,每题4分)

X+4.8 = 7.48

X-0.36X = 12.8

3X + 4×4.5 =20.1

3(X+2.1)=10.5

附加题(用简便方法计算)。(20分)

999+99.9+9.99+0.999 4978.4978÷49.78×497.8

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

1995×199419941994-1994×199519951995

78787878×88888888÷1010101÷22222222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2篇

一. 口算。(每题1分)

85×60=

10.1+9.9=

2.5×0.4=

0.63÷9=

0.37+0.73=

1.25×8=

0.28+0.54=

0.2×0.2=

0.9-0.42=

101×6.3=

81.1+0.09=

0.32÷0.4=

20-0.75=

0.5×0.8=

4.5÷0.45=

4.2-4.2÷1=

0÷0.25×4=

5.87×0+5.87=

0.96÷0.6×5 =

7.5÷0.15=

4.6÷46=

二、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每题3分)6.64÷3.3

6.5÷0.27

27÷11

7.28÷9.2

14.2÷11

0.38×4.72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

45÷100×100=

5-2.7=

0.1-0.99=

9×3÷9×3= 49.7÷0.07

5.02×4.8

7÷28

63×10.1

6.5×0.25+0.75

1.25×32×2.5

16.8+14.7÷0.7

32.1-5.56-4.43

1.08×0.8÷0.27

93÷0.31÷3

2.7×99

8×4.6+3.5×8+1.9×8

7.2×19+7.2 78.5-13.8+6.2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思维,ACM竞赛,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1 ACM竞赛简介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一项年度竞赛。这项赛事自1970年开始至今, 经过40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历史最悠久、在世界各国大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计算机赛事。

ACM竞赛要求选手以团队的形式参赛。每队3人, 使用1台电脑, 5个小时内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6到12个问题。ACM竞赛对参赛选手的逻辑分析能力、策略制定能力和脑力方面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其宗旨是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较大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挑选和发掘世界上最优秀的程序设计人才。

而上述宗旨正好迎合了当今IT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大大增加了参赛选手在知名IT企业就业的机会。

2 基于ACM竞赛的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

为了更好地培养上述创新型人才, 目前已经有一些教师利用多年的ACM大赛辅导经验, 结合学生特点, 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研究。如高博提出通过ACM竞赛对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模式和ACM竞赛日常化进行改进[1]。马慧彬等人提出将ACM竞赛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考核评价机制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与创新意识[2]。卢玲等人提出以ACM竞赛为指导,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3]。上述这些研究, 都只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借助ACM竞赛平台,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编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而作为人类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均未考虑到, 也未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CM竞赛, 改革传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重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方案。

3 计算思维的定义

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之前首先要明白到底什么是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 (Computational Thinking) 的定义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 (Jeannette M.Wing) 教授于2006年3月, 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上给出的。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4]。

计算思维是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进行思维, 是与阅读, 写作和算术能力一样的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 因此, 它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基本技能。

4 结合ACM竞赛内容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方案

4.1 课程入门第一课强调计算机思维的重要性

基于上述重要性,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开学第一课, 任课老师就要进行关于计算思维的主题讲解, 告诉学生计算机不是一个狭义的编程工具, 学习程序设计课程不只是为了编程, 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4.2 结合ACM竞赛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4.2.1 理论课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好的计算思维习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不再一味的以老师讲解为主, 学生只要听就行, 而是使用ACM竞赛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ACM竞赛的经典题目, 如鸡兔同笼、四则运算、判断水仙花数、I love闰年、五级制成绩、素数判断、百钱买百鸡、汉诺塔、最佳校友、算菜价等问题的求解融入到对应知识点的讲解中, 并上升到了计算思维的高度,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建立算法思想, 自主设计算法, 养成好的计算思维的习惯。

4.2.2 实验课重视实践, 提高计算思维能力的运用

任何一种模式的形成, 都是需要大量的练习, 在潜移默化中铸就的,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因此, 搭建我校的OJ在线系统平台, 实验课使用该平台为学生挑选几道ACM竞赛题目进行班级内竞赛, 以此对理论课讲解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练习, 掌握语法、理解算法, 通过班级竞赛的刺激和鼓励, 使学生在压力下产生动力, 编程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大的提高。

除此以外, 学生还可以通过该平台的讨论版进行相互交流。建议学生课下也可以使用其他高校的OJ在线测试平台进行提高, 并可以建立本班或本校的C语言交流群, 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4.2.3 将计算思维的培养渗透到问题求解的过程中

下面从经典的“百钱买百鸡”问题出发, 逐步延伸到ACM题目“n元钱买n只鸡”, 探讨结合ACM竞赛内容将计算思维的培养渗透到问题求解的过程中。

经典的“百钱买百鸡”问题是:公鸡五文钱一只, 母鸡三文钱一只, 鸡仔一文钱三只, 用一百文钱买一百只鸡, 公鸡、母鸡、鸡仔各买多少只?

(1) 简化问题, 陈述问题

首先引领学生对“百钱买百鸡”问题进行分析。设买公鸡i只, 母鸡j只, 小鸡k只, 根据题意i、j、k应满足下面条件:

5i+3j+k/3=100

i+j+k=100

三个变量, 两个约束条件, 不能直接求解。在计算思维的引导下, 可以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 把这个看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我们知道怎样解决的问题, 并选择合适的方式陈述问题。由于公鸡五文钱一只, 因此一百文钱最多买二十只公鸡;母鸡三文钱一只, 一百文钱最多买三十三只母鸡;虽然鸡仔一文钱三只, 但最多只能够买一百只鸡仔。在分析确定方程中未知数变化范围的前提下, 可通过对未知数可变范围的穷举, 验证方程在什么情况下成立, 从而得到相应的解。在所有可能的买鸡方案中选出满足上述两个式子的母鸡、公鸡和鸡仔数。

(2) 设计算法, 求解问题

该问题的算法可以使用三重循环实现, 最外层循环穷举公鸡的个数, 二层循环穷举母鸡的个数, 最内层循环穷举鸡仔的个数。

(3) 有效编码, 并行处理

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 对该问题进行有效编码, 比如选择C语言, 可以使用三重for循环语句进行编码。

for (i=0;i<=20;i++)

for (j=0;j<=33;j++)

for (k=0;k<=100;k++)

计算思维是一种递归思维, 是一种并行处理, 它要求能把代码译成数据又能把数据译成代码, 编码时需要以此为准则, 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4) 逐步延伸, 拓展问题

在ACM竞赛中有一道“n元钱买n只鸡”的题目。给定一个正整数n, 用n文钱买n只鸡, 问公鸡、母鸡、鸡仔各买多少只?如果问题有解, 输出所有解, 每个解占一行, 每个整数用空格隔开;如果问题无解, 则输出“No answer”。

这道题是对经典的“百钱买百鸡”问题的提高, 需要利用计算思维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寻求解答。该算法需要增加两部分内容, 用flag作为有无解的状态标志, 用“scanf ("%d", &n) ;”语句, 输入任意n。

5 结语

针对现有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 结合ACM竞赛内容, 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目标渗入到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培养了创新型的IT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博.以ACM竞赛模式进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3.11 (5) :108-111.

[2]马慧彬, 许丽萍.结合ACM竞赛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的教改探索[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10. (10) :112-114.

[3]卢玲, 陈媛, 苟光磊.基于ACM竞赛的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13. (7) :59-62.

浅谈五年级计算能力培养 第4篇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让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谈谈我的想法:

(一)加强口算能力培养,为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在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经营交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实践表明,小学生的口算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可持续的发展,而科学的口算训练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

1.要学生注重掌握口算的方法,打好基础。

如果教师只重视口算结果,忽视算理教学,则会致使学生口算速度慢,一旦形成计算习惯,将对口算技能的提高产生严重障碍。五年级学生要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和同分母或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算理。例如“12.5÷0.1”时,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然后按整数除法计算等。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清算理,要做到勤提问,常提醒,严把关。

2.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做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只有口算练习形式多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的形式有多种:如自算(在教材中找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评判)、口算竞赛、抢答赛、接力赛等,这些形式活泼、多样,学生比较喜欢。

(二)、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理解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如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不仅有助于学生达到“正确、迅速”的要求,还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

让学生熟记这些常见的数据,并做到脱口而出,运用自如,不但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将终身受用无穷。

(三)、重视错例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在口算训练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小医生,让他们进行找错、议错、改错的训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错误并改正,学生易于接受,这样能很好地防止类似的错误,把学生典型的错例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主要的典型错误有:

(1)运算顺序错误。如:400÷4×4=400÷16=25 16-8÷2=8÷2=4

(2)运算性质错误。如:0.25×(4+10)=0.25×4+10=11

(3)算理不清错误。如:1/7+5/7=6/14等。

通过集体“会诊”,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达到了既“治病”又预防的目的。

(四)、学生学习数学要“活”。

(1)活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题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算式,学生训练时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根据儿童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且好奇好动好胜的心里特征。我们训练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耳等感官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技能。例如在练习形式上可采取接力,找朋友,纠错对比练习,等等。

如1.2×7÷1.2×7和1.2×7÷(1.2×7);5/8+3/8×2和(5/8+3/8)×2等。

(2)活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计算的思维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创新时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如:12.5×7.2=12.5×(8-0.8)=12.5×8-12.5×0.8 =100-10 =90

12.5×7.2 =12.5×8×0.9=100×0.9=90

(五)学生自觉检查验算、有独立纠正错误的好习惯。

学生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主要窗口。我们注意到,平时学生在作业中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其它题目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特别是在改错中,除了教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更正外,很多同学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再来改。没有经过认真的查错、分析,我认为即使做了改正,下次还有可能在这个地方摔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交给他们一些分析的方法:错题发下后,不要一拿到本子,就动笔去改错题,要先看看是题目抄错了,还是运算顺序不正确,是计算法则混淆了还是简便方法用错了?弄明白原因后,再及时改正。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也是计算正确性的有力保证。

(六)养成总结反思习惯,长期坚持必有好处

要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口算能力的培养和笔算速度的训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平时我每天放学之前十分钟做8道口算和8道计算题,谁做得全对谁就回家。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得到了提高。同时要求班级每个学生至少有二个本子:积累本、验算本。我讲课中的一些要点记在本子上,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并写出错误产生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而且在验算本上计算所有的题,经常这样做,能很好地避免和减少错误的产生。

2014年五年级计算题竞赛试题 第5篇

班级_____姓名_____成绩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68题)

0.45+2.5=0.8×1.25=0.3×3.6=0.27÷0.3= 10×0.07=10.3-1.4=0.35÷7=0.9

0.396÷1.=0.756÷0.36=3.84×2.6=3.68÷0.25= 16.9÷0.13=2.5×0.4=2.4÷5=0.22×4=

3.25×0=0.9-0.52=3.99×1=0÷3.52= 12.5×8=8÷10 =10-1.8-7.2=0.43+3.57=

2.5×4×12=0.9×0.8=1.05×100=1÷0.5=

7.2÷0.08=1.25×8.8=0.396÷1.2=18.72÷3.6= 0.125×1.4≈2.5÷0.7≈10.1÷3.3=6.4÷0.5=(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8.4×1.3=0.96÷3=1.47÷0.7=15.4-6=0.165×10=3.6+4=0.56×100=3.78÷100=4÷0.8=3.215×100=0.8÷10=4.08×100=

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活动方案 第6篇

活动目的:

1、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培养正确的计算能力。

2、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口算,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时间:11月28日

监考、阅卷安排 :由各班数学教师监考,四年级数学教师阅卷。竞赛评奖方法: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7篇

武穴市实验三中

郭艳超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学生总以为计算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

为此我 校特进行七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本次计算能力测试在试题的选择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基本运算也注重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考察上。教师对试卷进行了统一批阅,并做了认真地分析,及时查找原因,找出相对措施。

存在问题:

1、书写不认真;

2、计算过程不完善;

3、计算习惯差;

4、解题步骤不完整;

5、在知识的灵活应用上欠缺等。现总结以下几点:

一,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1、在让学生自我分析错题原因时,比较常犯的错误有“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写得模棱两可”,“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等。分析原因,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2、同时,一些同学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也反映了这些同学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乘法口诀不熟、进位加法不熟等);可能缺少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如验算的习惯等,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忽视了“估算”的作用。这一点可能与我们平时教多练少的关系。

二、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措施。教师方面:

1、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做好示范,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课堂上,板演符合规范,做到既言传又身教。讲评、作业和试卷批改等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首先做到。

3、经常鼓励,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使严格要求能够坚持下去,还必须经常激励学生,使他们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给予认同,并对执行计算规范保持持久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习惯。学生方面:

1、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弄清题意,观察题目特点,确定运算顺序。

2、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学生在做计算题时,要做到一审、二想、三算。(1)一审:审题。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关系。

(2)二想:想解题方法。想解题方法包括运算顺序和解题策略。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意识,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形成良好的数感。(3)三算:计算和验算。计算时要按照预想的步骤和策略仔细操练,此外还要养成自觉验算习惯。验算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宁慢勿错,宁少勿滥。

4.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学生的错误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平时批改作业中,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特别是找出口算不准、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

三、具体方法:

1、严格计算过程,规范演算草稿

计算规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正确,作业和试卷整洁。草稿是正确进行数学计算的必要手段,许多计算错误都是因草稿潦草、杂乱所致。在教学中,草稿同样要求学生书写整洁、有序,能口算的尽量口算。测验时,要求学生按平时要求打草稿,可将卷子对折,草稿与题对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稿,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及调控以后的教学。

2、严格要求,抓实抓细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严格要求,抓实抓细,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严在抓实抓细上,严在持之以恒上,作业中计算不规范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书写不工整,老师一定要及时指出;测验时出现的计算不规范错误,在课堂上要详细讲评,教给方法;对重复发生错误的学生开“小灶”。对计算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互查,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培养学生正确打草稿的习惯,开始时,要像批改作业一样详细批改草稿,对草稿中的错误同样要求学生认真订正,当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后,变详改为简改,变简改为抽查,把重点集中到习惯不良的学生身上。

综上所述,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一是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二是要教会学生一些使计算正确有效 的方法。三是要积极地教育与鼓励在学生心理上树立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这种学习心态的形成,必能促使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

武穴市实验三中数学教研组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8篇

计算机教学和其他专业教学工作存在一定差异, 就是教学要以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 并在教学中构建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能力层次结构实践体系, 这样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计算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计算机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 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 专业技术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专业计算机能力, 在教学中课程设置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社会实践、计算机应用、实验操作以及专业英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之外, 还会考虑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其次, 学生的实践能力层次。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软件程序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研发等工作。在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计算机实践人才的需求激增, 采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工作。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在计算机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利用其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学校进行计算机实践教学时, 借助竞赛平台, 是提高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2 竞赛平台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2.1 竞赛平台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

在高校计算机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 只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实验指导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按照规范输入代码, 实验主要会以验证性质为主, 缺乏实验创新,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十分有限, 因此, 即使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实验, 但是, 实验本身并不能够构成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判的标准。通过实验工作, 虽然能够表明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输入, 却不能保证学生每次运行都会正常, 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量。而借助于竞赛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则发生重大变化。在竞赛中学生需要提交源程序, 并且通过机器经过大量的测试数据评判学生的程序是否正确, 之后反馈结果。学生根据机器反馈的信息对程序进行修改, 直到学神的歌设计通过为止。在进行程序设计和修改的过程中, 通过同学讨论或者是请教老师, 能使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践水平得到提高。在竞赛中学生每作出一道题都会有记录, 通过对比, 能够通过竞争, 提高学生实践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2.2 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水平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 仅仅依靠理论教学工作和实验课程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在课堂学习之外, 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练习工作这样才能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计算机问题, 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代计算机产业发展相结合, 提高学生对特定职位的适应性。借助于现代经计算竞赛平台, 为了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实践的平台。在平台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这样学生为了能够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会积极利用课余学习时间, 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 在实践训练当中虽然会十分枯燥, 但是学生学习到知识能够被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学生往往会维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联系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2.3 引导实践教学理念转念

在信息社会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在各个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从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中, 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这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 计算机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并重, 但有很大一部分实践教学工作是验证性质的,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有一定提高, 但是并没有多少能力发展。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但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存在不足, 难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但是, 在计算机竞赛中, 竞赛题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现代企业计算机技术需求以及当前计算机发展的前沿, 通过学生参与竞赛, 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 使学生实践能力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互协调。

3 基于计算机竞赛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3.1 搭建竞赛平台

学校进行体育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进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实践水平的提高。在进行平台构建时, 需要屏蔽学生竞赛的功利性。从当前来看, 学校经常参与的计算机竞赛主要可以分为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竞赛以及职业竞赛3个主要类型。通过竞赛金字塔式的筛选, 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且能够对学生计算机实践水平进行提高, 并且通过竞赛活动, 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实践需求, 并了解到计算机专业学发展前沿, 这样通过教学活动, 能够使学生自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通过搭建竞赛平台, 各个高校之间进行公平竞争, 这样能够促进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提高。通过与顶尖大学之间进行比对, 能够发现学生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学校提高计算机的实践教学水平。

3.2 建设竞赛基地

根据当前学校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现状,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在高校内部建立专业的计算机竞赛基地, 并收集各类竞赛题目,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题目融入教学中, 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学校也可以将竞赛题目作为课外拓展内容使学生进行业余训练。将竞赛基地建设成创新教育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本营, 这样能够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快速进步。

3.3 重视计算机竞赛

学校必须认识到竞赛在学生实践教学工作当中的积极作用,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 并且要积极吸收学校有效学生的参与。同时, 在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组织学校计算机竞赛, 积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积极针对国家以及升级计算机竞赛, 对学生进行筛选、培训、参赛,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 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首先, 学生筛选。在进行筛选之前, 首先需要将要参与的活动类型、具体要求告诉学生, 让有意向的学生报名, 之后对学生进行测试。要保证学生都有公平参与的机会,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够刺激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存在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其次, 在筛选完成之后, 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上课—淘汰—传帮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滚动式培养。在进行学生培养时, 一方面要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布置学习任务认真考查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 在进行人才培养时, 进行分组项目开发。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实践的能力, 确保能够和其他成员进行传、帮、带, 领导团队的积极成长, 帮助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

学校要重视各类学生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 制定竞赛奖励机制、核算科研学分等相关政策。此外学校要定期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 以讲座等方式与在校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并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 以此将行业需求和前沿技术导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中, 完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创新培养机制,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

4 结语

实践证明, 基于计算机竞赛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 可以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提高了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学校也能够通过竞赛的组织、培训经验, 改善学风建设, 实现了学生与学校双赢。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 通过融入计算机竞赛, 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 综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高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计算机实践水平。在社会发展中, 计算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文章对竞赛平台机制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竞赛平台,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熊蕾.竞赛平台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研究[J].软件导刊, 2014 (10) :173-174.

[2]张书钦, 董跃钧, 董智勇.基于科技竞赛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 2010 (17) :14-16.

[3]李晔, 卢冰, 王捷, 等.ACM竞赛平台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8) :164.

[4]吴瑾, 王宜怀, 王林.借助课外科技竞赛平台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3 (18) :20-23.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9篇

一、小学生分数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

1.感知不准确

学生在计算分数算式时,不论是读题或抄题,常把“+”和“×”或“+”和“÷”混淆,把“3”看成或写成“8”,将“36”看成或写成“63”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感知事物时具有笼统、表浅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容易受事物本身的外显特征影响,对一些相近的符号或数据容易感知不准确,造成计算出错。

2.已有概念或结论的干扰

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前摄效应”的干扰,最为典型的是运算顺序或简便运算运用上的错误。比如:计算1/4-1/4×1/2,3/8+5/8×5/6,学生容易先计算减法或加法再计算乘法。这就是受已学过的“两个同样的分数相减得零”或“简便运算”干扰,尤其是第二个算式,“3/8+5/8”的组合(和是1)给学生强有力的暗示。已有概念或结论的干扰也可以看成是负迁移的影响。

3.计算法则理解与记忆的模糊

将四种基本运算的一步分数计算题混合在一起,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通常会出现混淆计算法则的情形。比如,计算5/8÷8/5,1/2+1/4,常常被当成乘法计算。这样的错误通常被归结为“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之类的原因,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对法则的掌握只是通过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

4.迁移受阻

不少五年级教师反映,能够顺利解答整数、小数方程的学生,却对解答方法一致的分数方程束手无策。比如,学生可以轻易解方程4x+0.5x=9,但学生解分数方程3/7x+4/9x=1,其正确率和整数或小数方程的比较低得多。这说明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还比较低;迁移受阻的深层次原因又是还没有把握分数计算法则知识的本质。

二、提高小学生分数计算能力的策略

1.要求教师上好计算教学课,保证学生透彻理解分数运算的算理,熟练运用分数计算法则

包括我在内一些教师曾经认为,分數计算教学只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按照计算方法不断演练,多计算“强化”,就能达到正确计算的目标,殊不知算理教学的重要性。结果,不少学生虽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随着知识方法的增多和相似性,造成理解的缺陷和混乱,计算出错由此产生。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方法很多,主要原则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算理,这符合心理学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原理。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数计算的兴趣

计算教学本身比较乏味,计算题目由数字和符号组成,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分数计算比起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来难度更大。深圳特级教师黄爱华上的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给人很多有益的启示,他的课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将枯燥的比较数大小的方法渗透进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知识。

3.运用迁移规律,这也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分数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运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前者与后者有密切的关联作用,分数计算的很多知识正是与整数小数计算有共通之处。如果在教学中注意运用迁移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分数计算与整数运算知识的异同点,利用整数运算知识理解掌握分数计算方法,则学生出现前述不会解分数方程、不会解答或混淆一些分数应用题解答方法的情形会大大减少。

4.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即使掌握了计算法则和技能也无法完成计算任务,特别是分数计算较之整数计算、分数算式的特点更容易引起学生感知错觉,受假象迷惑;分数四则运算法则比较多,更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和运用上的混淆。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先看清楚数据、运算符号,观察数据、符号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明确运算顺序;对于分数实际应用题,还要分析条件和问题,理清解答思路。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严格要求学生在分数计算时格式正确、字迹端正、书写工整的行为。

重视学生口算、估算的训练,倡导算法多样化。坚持每天课堂上在新授课之前进行短时间的口算或笔算训练。

培养学生计算后进行检验的习惯,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检验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错误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计算习惯。检验抄题、竖式、计算、得数,回顾反思分析思路。对发现的计算错误及时订正,使订正成为一种常规。

五年级学生分数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当前学生分数计算出现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知识技能掌握和非智力因素(兴趣与习惯)两大方面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罗玲芳.数学教学新视角[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0.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10篇

为进一步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检测学生数学计算方法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为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于2014年10月24日下午组织进行了三年级数学竞赛活动。此次活动在中华路联盟校的统一安排下、在教务处的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下,以及数学教师的努力配合下,已取得圆满成功。

通过这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次数学计算能力竞赛已经结束,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位数学教师,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明天奋斗的基石。

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

三、获奖名单。本次活动共评出个人奖15名。

明德小学三年级计算能力数学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第一名:(3名)

杨卓凡 三、一

王雪怡 三、一 徐子阳 三、二

第二名:(4名)郭岩松 三、二

王嘉莉 三、三

田子怡 三、一 郑瑞涵 三、一 第三名:(1名)牛敬辉 三、三

第四名:(7名)

郭智勇 三、二 张苡鑫 三、二

姜欣瑞 三、三 李峥昊 三、一 孔韶涵 三、一 董霜苗 三、一 赵子宁 三、一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11篇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成绩:__________

一、直接写得数(12分)(+)×12

737229-9.375(0.25+)×

0.45×99+0.45 6—3 841013141111+-+

7.8÷0.01 19.03-2.07 2323

1-0.999+0.1 1÷0.5×0.25 2.5×0.4×

(37.7+62.4)÷2.5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4134313+-+

20×(+-)7200÷12÷25÷24 757510252

34.67-(2.98+0.67-0.12)8.6×+8.6×9.2-8.6(3-1)×99+

1954515 1

三、脱式计算(18分)

4.22+(5-×0.99)-(+)×(8.8-23.4×)× 23113199423

523×[910+(716-14)] 1500-180×120÷25

四、解方程(18分)

x3=1.02 3.3x-1.8x=6.75

3y÷0.6=712 0.7x÷10=710

3535×(5.3-1.7)÷0.9 m-6=8.25 11112-x=3

五、文字题(16分)

(1)与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2)96个比一个数的少2,求这个数。

(3)一个数的12倍是1008,这个数的是多少?

(4)84的比一个数的4倍多2.2,这个数是多少?

六、应用题(18分)

1、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槽中存有一些水,水面高度是10厘米,小明将一块体积为0.8立方分米的铁块放入水中,经测量发现水面上升了2厘米,水槽正好装满。这个水槽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2、有一根48厘米长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作记号,每4厘米也作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被剪成多少段?

3、去年朵朵比央央大24岁,明年朵朵的年龄比央央的年龄的央央多少岁?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12篇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口算题。(16分)

100-23=

5×20=

500÷5= 650+450=

330+80=

148+35=

47×3= 260÷1=

30×8=

690+120=

80÷9= 8+8÷8=

42×2= 730-230= 9+6×9= 99×66×33×0=

二、估算。(16分)

486×3≈ 308×7≈ 2105×4≈

999×2≈ 397×5≈ 598×8≈

三、脱式计算。(18分)

573+27-121

308×2+18

999-(340+60)

(120+56)×4

28÷4×122

505×9-505

四、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验算4分一题,其余3分一题,共30分)

※289+643=

350×7= 828-736=

503×9≈ 621×6≈ ※510-259=

182×9=

163×3=

※726+598=

808×8=

38÷6=

五、列式计算。(2×3=6分)

(1)502与496的差,乘7,积是多少?

(2)9个211相加的和是多少?

(3)比201的4倍还多74的数是多少?

六、巧算。(6分)(1)8×5×5×5=()(2)11+12+13+14+16+17+18+19=()(3)997+998+999+1000+1001+1002+1003=()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第13篇

一、创设情境, 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一般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因此,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

例如, “9加几”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的过程和方法, 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

“9加4”, 出示有10格的盒子, 其中已经装了9个皮球, 盒子的外面有4个皮球。让学生通过观察, 动手摆, 知道为了能很快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皮球, 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 凑成一整盒10个, 盒子外面的皮球由于拿走1个, 还剩下3个, 即把4分为1和3, 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 10个再加剩下来的3个就是13个, 接着列出下列算式:9 + 4 = 13

同样, 教学“9+7”“9+8”, 先出示实物图, 让学生画一画, 凑成十, 再相加。

“9+3”“9+5”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 边操作边说过程边计算。

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画一画、摆一摆”中充分感知“看大数, 分小数, 凑成十, 再相加”的计算过程, 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

二、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他们都谈到了兴趣的重要性。在计算教学中,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要让他们爱上计算, 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 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 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寓教于乐, 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 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 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再如“十几减9”部分。

画面: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星期天早上, 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 (小白兔对猴妈妈说) “阿姨, 我要买9个桃。” (猴妈妈拿出13个桃, 对小白兔说) “小白兔, 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 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 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启发:小朋友们, 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

首先创设了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的情境, 此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一情境中又蕴涵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十几减9”。再看13个桃子的摆放 (盒子里10个, 盒外3个) 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为学生探索“十几减9”的方法作了启示和暗示。

这样,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借助没有数学意味, 却是学生兴致盎然的“题外话”场景, 引带出具有数学意味的“正题”场景, 从而更有效地引领学生走向数学情境,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三、视听结合, 强化口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它具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它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技能, 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做法。通过口算训练, 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只有口算能力强, 才能加快笔算速度,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笔算。低年级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 坚持做到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由教师口述题目, 学生抢答。随着不断的锻炼, 题量可逐渐增多, 口算速度提高了, 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有几个地方需要我们注意: (1) 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口算方法, 如要两位数相加, 个位加个位, 十位加十位, 凑十法等等; (2) 口算时一定要有速度要求; (3)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如开车游戏、同桌互考、老师对口令等等。

四、口算运用于生活

我们要鼓励学生把计算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有所用, 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获得愉悦, 这样, 会促使学生更加重视计算, 重视数学,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一年级上学期为例, 孩子刚踏进教室学习10以内的数,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老师、学生、教学楼、树木、国旗等的数量, 数校园中的人和物的数目, 通过数数, 学生初步认识了10以内的各数。我们知道, 计算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 教师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经常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购物、坐车、旅游等费用的计算,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口算应用意识, 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真是一举两得。

五、开展竞争, 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 竞赛中, 通过竞争可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夺红旗”比赛, 就是将山画在黑板上, 山上有3条路, 每条路上有6道算术题, 抽出18位“登山队员”, 分成3组, 每组一人算一道, 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 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 让学生在“玩”中练, 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 分组进行, 每组人数相等, 各组竞赛题相同, 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 接着交给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做完为止, 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还可以出示口算抢答题,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如:

9+1+2 2+6+8 3+7+3

5+4+6 9+1+6 2+5+8

六、严格训练, 养成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 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大量事实说明, 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 不是抄错数字, 就是抄错符号。因此, 首先要训练学生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 绝不抄错题目, 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

2.确定运算步骤, 想应该使用的算理。

3.低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 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 乘法当除法做。因此, 在确定运算步骤后, 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4.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 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 检查是否正确, 一步一回头, 及时检查验算, 及时纠正错误, 保证计算的准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 做到每题必检查, 每步必验算。

5.训练学生做题时要有耐性, 认真思考, 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验算时要求书写工整, 格式规范, 就算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 方便检查。教师要求学生无论是简单的计算题还是复杂的计算题都要耐心细致地计算, 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言传身教, 做好示范和表率作用。严格要求, 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 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坚持不懈地开展计算训练, 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摘要: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 主要表现在计算的是否正确、迅速, 即平常所说的“又准又快”。从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1) 创设情境, 理解算理;2) 培养学生计算兴趣;3) 视听结合, 强化口算;4) 口算运用于生活;5) 开展竞争, 形成技能;6) 严格训练, 养成习惯。

五年级计算能力竞赛题 第14篇

【关键词】竞赛 计算机专业学生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29-02

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其中计算机专业的排名靠前。为什么几年前就业率非常高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市场受到冷遇?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到底是短缺还是过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市场上是短缺的,只是各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招聘刚毕业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因为刚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用能力较弱,要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往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培训,这就导致计算机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产业发展的要求。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

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强。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并不是因为本人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而是出自家长的意愿或者是未来就业前景的影响,所以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热情不高,提不起学习兴趣,只是为通过课程考试而学,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应用能力题解答时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但是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而是计算机能够为他们带来的娱乐休闲。还有一部分学生真正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比较抽象難懂,所以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选择逃避,学习热情一点点地减弱,最后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虽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专业的各门课程,但是并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至于往往感觉所学的课程没有用。

(三)过分依赖网络。网络中流传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网络中的信息检索工具如Google、百度等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到毕业设计的系统,只要上网通过信息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标准答案或系统成品,根本不用费尽心思去想,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竞赛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作用

通过分析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笔者认为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方法之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的各类竞赛。因为竞赛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竞赛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都是从小学到高中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心里有一种优越感,渴望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更高的荣誉,所以他们对于参加竞赛是充满热情的,都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他们清楚地知道要想在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从而激起了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

第二,竞赛题目以开放式题型为主,没有标准答案,解答题目必须运用到学过的各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为了在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学生必须复习学过的各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自己将知识进行整合,融会贯通,应用到竞赛题目的解答过程中,才能完成竞赛,从而促进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第三,竞赛题目虽然每一年都不一样,但是每一类竞赛都有相应的目标,所以学生如果在课本中找不到想要的答案,则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信息检索工具来检索与竞赛相关的资料,或者在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参与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促进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竞赛的措施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学生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后步入工作岗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围绕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实施竞赛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全民参与,共同提高”的竞赛平台。在学生学完相应专业课程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相应的竞赛,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定要参加,其他专业学生只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也可以参加竞赛。如学完计算机导论或计算机一级课程后,可以开展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计算机硬件识别大赛和计算机装机大赛;学完网页制作课程,可以开展网页设计大赛;学完Flash动画制作课程,可以开展Flash动画设计大赛等。竞赛可以不分专业和年级同时进行,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也让计算机专业学生意识到计算机专业学生并不一定比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危机感。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还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或全区的权威计算机专业竞赛,如“华梦杯”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术创意大赛(国家级)、“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国家级)、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国家级)、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国家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级)和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省级)。通过各级各类的计算机专业竞赛,不断地持续增加学生的信心和斗志,形成“以赛促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达到“以竞赛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训方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外关于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通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建立的工程教育模式,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所以采用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训方式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主要是往年的竞赛题目,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过程,将培训过程分为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布置一定的任务,具体划分情况和主要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训过程

时期阶段主要任务

构思定义项目定义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

可行性研究在现有技术和时间限制条件下是否可行

需求分析项目的目标系统要完成什么功能

设计概要设计完成目标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和数据设计

详细设计完成目标系统的过程设计

实现编码编写正确的、可维护的程序代码

测试发现目标系统中的问题

运作维护对目标系统进行适当变更或修改

布置的任务主要与学生学过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生可以通过课本、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除可以应用于项目的目标系统外,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

(三)采取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共同负责制。竞赛实质上就是一个项目,参加竞赛就是要完成一个项目,在实际项目中每一个项目都是由一个团队来负责的,所以学生参加竞赛也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组织一个团队来协助他完成比赛。级别越高的竞赛,所涉及的知识越广,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在入校时就必须为他组织一个团队,团队成员除学生本人外,由至少4名老师和4名高年级的学生共同组成,团队成员可以属于多个团队,团队的组成如图1所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即构思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和运行阶段,根据这四个阶段的特点,将全体老师依据所上的课程分为四类,即构思导师、设计导师、实现导师和运行导师,每个团队都安排一位不同类别的导师负责,以上课教师为主,以便学生在不同时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与导师进行联系。由于老师少,学生多,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可能不是太多,所以同时安排4名高年级的学生来辅助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中2名大学三年级学生和2名大学二年级学生,安排指导学生的这些高年级学生必须具有参加竞赛的经验,能够向所指导的低年级学生介绍竞赛经验,而且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会比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除此之外,还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如QQ、飞信或微信等建立群组,方便组员之间的联系,当组员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共同负责指导低年级学生,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尽快进入竞赛状态,少走弯路,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图1 团队的组成结构图

(四)竞赛获奖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当学生通过竞赛获得荣誉后,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方面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校应该对学生获得荣誉表示肯定,所以可将竞赛获奖与获得学分相联系,以竞赛获奖换取一定的学分,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考试,因为考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学生更加乐于参加竞赛,热爱学习。

实践表明,经过全体师生不断地努力参与各级各类计算机的竞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竞赛确实是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夏妮.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2)

[2]魏明君.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改革,2012(11)

[3]杨夏妮.基于Competition-CDIO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

[4]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5]马晓梅,张剑飞,乔付.CDIO模式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12)

【基金項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214);玉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10606150)

【作者简介】杨夏妮(1980- ),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玉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上一篇:开学第一周-优秀作文下一篇:脚趾头关节发黑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