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十大管理理念

2024-08-12

公司十大管理理念(精选6篇)

公司十大管理理念 第1篇

分析十大公司的各种理念与发展历程

丰田公司

用人理念特点:重视个人的基本综合素质,语言交际能力。

企业文化特点:以企业知识的培训和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

段,在“打杂中提高”实现了企业知识共享。

形成进程材料:1940年后期,当时的日本还处于一片战乱当中。丰田也未能幸免于难深受二战之苦,开发受阻加上车辆滞销,双重巨大压力下,丰田公司几近破产,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郞辞职。他的接任者神谷正太郎,在公司内展开一连串新的运营方案,主要是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等措施,想借此来改变公司的颓势。1951年,丰田公司内部深入推行人人动脑提方案制度。

具体分析:丰田公司发展的进程是曲折的,虽然它面临过破产的危机,但是在神谷正太郎英明领导下,让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改变了公司原本处于劣势的状态,此次举动挽救了整个丰田公司。后来,公司又在内部推行人人动脑提方案的制度,本次策略充分地利用了公司内部的大脑资源,调动了 员工的积极性,这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民众基础。

欧莱雅

用人理念特点:富有主动性,创造力又能接受规则的年轻人。企业文化特点:1人员充满激情与创造力,做事踏实仔细。

2重视品质与服务。

3重视企业的成长。形成进程:凭借强有力的科研实力,欧莱雅的产品不断创新,对质量精益求精。欧莱雅拥有庞大有效的销售网络和先进的营销理念,通过百货、超市、免税店、发廊、药房及邮购等方式,把深受大众喜爱的高品质产品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欧莱雅的CEO在商店里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竞争品牌的柜台陈列——尽管欧莱雅早已把这些竞争对手都全部击败。

具体分析:欧莱雅公司重视创新,通过不断创新,不断观察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自身先进的营销理念,把自己的产品带到了世界各地,这是因为它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的经营理念已经得到传播和贯彻。因此,它的发展历程就是在竞争中不断提高。

TCL集团

用人理念特点:

1、成绩优秀,品行优良,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2、毕业时,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三证齐全.

3、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以上考试,英语专业通过国家专业八级;研究生通过国家英语六级. •

4、身体健康,无肝炎,无精神病史,无其它传染性疾病。企业文化特点:不断给自己制定新的计划,在竞争中求发展。发展进程材料:TCL集团在“全球化TCL” 的目标下,相继制定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泰山项目”和“龙虎计划”。目前,“阿波罗登月计划”

已经完成,“泰山项目”正在进行,“龙虎计划”的目标是创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种战略有助于应对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所面对的竞争格局。

TCL彩电着手实施其国际化的第三步战略;在东南亚及欧洲市场成功之后,加大美洲市场开发力度,从而将TCL彩电市场销售半径扩展至全球。

具体分析:TCL集团在为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同时,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伟大计划,为的就是让自己在挑战中获得规模成本优势;拥有核心技术;完成全球布局,化解贸易壁垒。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让TCL集团越做越强,让公司得到了持续有效的发展。

佳能

用人理念特点:拿得起,放得下,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企业文化特点:不断完善企业的销售体系,进行政策改革,以“共生”

为企业宗旨。

发展进程材料:

1976年 第一个优良企业构想计划开始实施。设置佳能式开发、生产、销售体制研讨委员会。

佳能品牌六十多年的成长史就是以优异的产品标准来超越行业权威并取而代之的企业拼搏历史。

1988年 宣布第二次创业。以“ 共生 ”为企业宗旨,开始实施第一

次全球企业构想(五年)。

2001年 全球化优良企业集团构想第二阶段启动。设置管理战略委员会。

2005年,是佳能获得直接进口和销售权的开始,也是佳能销售体系和政策改革的重要一年。一方面,佳能设在中国的工厂将继续增加更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佳能将增强销售力量,建立完善自己的营销体制,并将继续全力支持经销商,为合作伙伴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具体分析: 佳能在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同时,增强了销售力量,增加了更多适应各国的需求的产品,扩大了自己的市场。

安利

用人理念特点:1优良的品格,2良好的沟通能力

3合作的团队精神,4优秀的专业水准,5良好的服务意识

企业文化特点:1重视人才的诚实度,把言必信,行必正作为基本信

条。2要求人员沟通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3专业

素质高,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4重视企业的软实力。

发展进程材料:自1934年成立以来,秉持天然纯正的品质,通过创新的营养保健观念及优质的营养保健食品,弥补人们膳食营养的不足,帮助达致理想的健康。

1972年,纽崔莱被收购于安利旗下,纽崔莱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今,纽崔莱已汇聚了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农场经营者、制造商和经销商的集体智慧,成长为全球营养补充食品优质品牌 具体分析:纽崔莱能够集结世界各地优秀的人才的智慧,来帮助自身的发展这是它成功的一大原因,从它的发展中可以充

分感受到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北电网络

用人理念特点:1重视硬指标(专业技能)2软指标(敬业精神、勤

奋、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创新等)

企业文化特点:重视软硬方面的素质,用创新实力证明了自己是融合领域的领导者,实力证明一切。

发展进程材料:北电网络的10G SDH产品——OC192系统——占有垄断性的90%的市场份额,北电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这个胜利使北电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制造商,从而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神化,罗世杰因此声名大震,他的“光纤革命”与思科的“路由器革命”、爱立信的“手机革命”齐名。

北电网络通过实力证明了自己是融合领域的领导者,展示了其帮助客户将网络架构演进到融合网络的能力。2003年,北电网络不仅在IP分组话音端口销量上位居榜首,其IP扩展产品在全球的销售业绩也相当出色,在北美市场之外的销量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49%。仅这

一事实就表明了北电网络在全球通信市场上拓展业务的能力。” 具体分析:材料充分证明北电网络是有充分的创新能力让自己在通讯业独领风骚的,它用自身的实力展示了其帮助客户将网络架构演进到融合网络的能力;它的销售业绩也表明了它在全球通讯市场拓展业务的能力。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让它取得了成功!

百事可乐

用人理念特点:重视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潜能)和个人品质。企业文化特点:重视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注重员工的潜力和个人品

质,团队协作和发展。

发展进程材料: 百事可乐公司于1965年与世界休闲食品最大的制造与销售商菲多利(Frito-lay)公司合并,组成了百事公司。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将市场经营重点在核心品牌方面,百事公司曾于1997年10月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将拥有必胜客(Pizza Hut)、肯德基(KFC)和Taco Bell的餐厅从公司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百胜全球公司(Tricon Global,现公司名为YUM!),这也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具体分析:百事可乐重视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因此选择了强强联合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它把经营重点放在了核心品牌方面,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品牌打得更加响亮,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这是它名气这么火的原因之

一!

公司十大管理理念 第2篇

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影响本土企业的现代化、全球化的方向和进程。当前的全球化浪潮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冲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冲击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也正面临着管理理念创新的新课题。

我们总结了近5年来所出现的管理理念,以下这10大理念对中国企业来说是迫切需要的,这是一组让你抢占先机的理念工具。

1、灵捷式竞争

灵捷竞争是关于企业如何积极创造新的顾客机会和快速响应未曾预料的机会,在一个动荡的、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中获得利润的战略过程。企业转向“灵捷”经营,实际上是对迅速变化、不断细分、高质量、高性能的顾客订制产品和服务型的全球市场的经营挑战作出的全面反应。

一个企业要适应灵捷竞争,必须在以下各层面具备灵捷性的特点,以形成一个全新的经营实体: 在营销层面上,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特点。灵捷时代的营销产品是“实体、信息、服务”的统一体,而“出售解决方案”,“专门化设计”,“大众化商品特殊化”等等是灵捷营销的主要战略。

在生产层面上,照顾客定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这需要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工作流程及管理方式,以实现更小规模和更低成本的生产。

在组织层面上,能够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各种资源,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的互动合作,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

在管理层面上,灵捷企业最基本的管理目标必须是: 保证人力资源队伍是由一支有知识、有技能、善创新的员工队伍组成; 为员工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源,以应付变化的市场机会及个别顾客的要求; 适时变革组织的“壁垒墙”,因为这些“墙”有可能限定企业的资源分配,同时也限定了控制权与优先权的分配。企业在经营中如何实施灵捷竞争?从战略的角度主要有以下选择: 发展“丰富顾客价值”的核心能力。顾客的需求和购买,越来越从“产品功效”转向“产品、信息、服务”的价值享受。通过“内外合作”提高竞争力。其目的在于以尽可能低的“费用——效用比”,极大地缩短“观念——现金”的时间,将灵捷产品投向市场。3 建立“适应或征服变化”的组织。4 发挥“人员和信息”的杠杆作用。在一个灵活多变的竞争环境里,企业之间的差异正是存在于有知识、有技能、有创造力的人员和具有独特价值的信息上。

事实上,对中国企业而言,灵捷竞争给我们创造了发展的新机会。因为大量生产的规模优势,我们许多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具备,特别是与国际上的一些大企业相比这更是我们的劣势。但是,一方面由于市场的迅速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改变,使我们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却灵捷的企业有可能抢占商机;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正在不断做大的企业有机会同时做“灵”,正如GE公司前董事长韦尔奇曾实施的战略:“在大公司中注入小公司的灵魂。”

灵捷竞争发展的未来经营方式:不再是顾客告诉企业需要什么,而是企业与顾客一道工作,共同确定最能服务顾客和实现企业价值的可选择的产品组合,使企业和顾客创造与实现价值融为一体。这样的经营方式不仅要求企业实现最大的灵捷,而且使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更持久地保持和延伸。

2、顾客份额

所谓“顾客份额”,就是指一家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一个顾客该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还可以更贴切地称之为顾客的钱袋份额。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实际上这是与传统的市场份额概念有着本质不同的思想。代表传统营销理念的市场份额是将顾客看作没有个性的群体,其着眼点站在企业一边,是“以产品为中心”,而采用“顾客份额”思路的企业则把顾客视为不同的个体对待。因此,以顾客份额为核心的企业可以向较少数量的顾客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更加具有成本效益。市场份额的观念必然导致企业不断地去获取更多的顾客,其结果却常常类似与狗熊掰棒子,抓取的多留下的少。

顾客份额经营理念的实践可以通过四个紧密相连的步骤来进行:首先经理人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收集顾客的资料,“识别”自己的顾客;其次要对这些顾客进行“区分”,将其按照对于企业的价值贡献分为最有价值顾客、最具增长性顾客以及负值顾客,其中的负值顾客就是只会消耗企业资源而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的顾客,前段时间纷纷扬扬的花旗银行收费事件正是反映出其采取顾客份额经营的表现形式;接下来经理人要与顾客进行“互动”,深入了解最有价值顾客和最具增长性顾客的需求;最后通过“定制”来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简而言之,就是保持住最有价值顾客,尽力将最具增长性顾客转化为最有价值顾客,同时摆脱掉负值顾客。所以顾客是上帝的传统说法如今要更改为“顾客不全是上帝”。

任何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成功实施,最重要的是经理人思想观念上的转化。现在有一种流行已久的误区,企业往往以为只要简单地导入某种管理软件,先进的管理理念就会大功告成,这或许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对于顾客份额的片面理解则不会收到实效。北京民生等几家银行为了对其最有价值的顾客区别对待,设立了类似于股市的大户室,结果没有人买帐,于是抱怨说中国人不露富的国情不适于导入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实际上区分顾客并不是让顾客自己简单地报告某些属于“隐私性”的资料,进而予以区别对待,这和国情没有任何关系。要想成功实施这一步骤,必须要与顾客建立起学习型的信任关系,日积月累地了解顾客。佩伯斯和罗杰斯在其著作中形象地描述说,与顾客这次的互动交流要拾起上次的话题,从而让顾客了解到你非常重视他,值得其信赖。互动交流不是敷衍顾客,而是要解决顾客的问题,惟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增加顾客的忠诚度,进而达到提高顾客份额的目的。

顾客份额的经营理念从90年提出至今,受到了企业界的积极响应,佩伯斯先生和罗杰斯博士也因此跻身于全球16位顶尖管理大师之列,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导入这一工具。

十大管理理念(二)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续)

3、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CS)来源于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概念。“满意度”是客户满足情况的反馈。导入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经营,不单单是经营理念上的转变,更是战略经营上的转变,须要将CS纳入整个经营体系之中,要求所有员工密切合作,切实将顾客的需要作为日常经营活动的“轴心”,积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CS战略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

目前,国内企业在CS战略实际运营中应该分以下五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经营理念的再确立。首先调查员工是否具备使顾客满意自己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理念,将企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形成文化,再经过反复的检讨与确认,使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深入企业的每个人心中。第二步:测定、解析顾客满意度。理念确立之后,根据顾客与自己公司的所有接触点,并针对每一个接触点来设定问题,然后拟定测定计划,对顾客进行调查。最后参考调查结果,制订提高综合满意度的改善计划。

第三步:聚焦经营。了解自己哪一点胜过别人,然后毫无保留地将努力的“强势”放在这项优势上。其步骤如下:

认清哪些人是你真正想要的顾客; 弄明白你的目标顾客最重视什么; 再找出明确的经营“聚焦点”;

为之创造整个企业上下投入于这一经营“聚焦点”的竞争氛围。

第四步:开发完善一套科学工作体系,用以评价企业优质服务水平,传达顾客的心声。以检测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为企业持续不断改进工作,及时真正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服务。还包括创造一套策略来倾听顾客的意见,大量收集组织和展示顾客的资料,再制作一些动态业务记录卡,并以顾客的意见带动全员的CS行动。

第五步:创造独具特色和充满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不仅要建立顾客满意的组织文化,还需要创造出学习型的组织,不仅强化员工的服务教育训练,还要进行模范学习,到同业或异业中找寻可行的解答。仅仅让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是不够的,提供超越顾客的期望令顾客动心的超标准服务,必能使顾客为我们震撼、倾倒,这是未来顾客满意服务的必然趋势。

4、“数一数二”

按照通用电气公司的前CEO韦尔奇的理念,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领先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事业部门存在的条件就是在市场上“数一数二”,否则就要被砍掉、整顿、关闭或出售。要实施“数一数二”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在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随后需要据此作出决策:公司现有业务中哪些值得培育,哪些应该放弃。对于那些前景不佳的业务,即使它们曾经是公司的标志性业务,也要立即关闭或出售,这项策略的目标是使公司拥有合理的业务结构并能持续发展。但是,“数一数二”原则的实施也有一些限定条件。

“数一数二”并不仅仅等同于企业规模数一数二,同时需要强调效率、人员的精干、成本控制和全球化等方面的数一数二;

并不是只有在整个行业中的“数一数二”才有价值,在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中“数一数二”也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GE应用“数一数二”是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但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只停留在数一数二的领域里开展业务必然会加大企业的风险。GE也同样意识到商业环境的变化对“数一数二”策略的影响,从1995年开始,他们就逐渐调整经营策略,开始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展。但是,“数一数二”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商业原则,毕竟,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以以此来选择开拓业务的方向,也可以此作为新业务奋斗的目标。

5、快鱼吃慢鱼

“快鱼吃慢鱼”是思科CEO钱伯斯的名言,他认为“在Internet经济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Internet与工业革命的不同点之一是,你不必占有大量资金,哪里有机会,资本就很快会在哪里重新组合。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经验”。所以,也可以说是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公司将吃掉对此反应迟钝的公司。

“快鱼吃慢鱼”强调了对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但决不是追求盲目扩张和仓促出击,正相反,真正的快鱼追求的不仅是快,更是“准”,因为只有准确的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了解未来技术或服务的方向后,快速出击进行收购才是必要而有效的。

如何挑选合适的慢鱼?由市场来决定,“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技术情有独钟,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企业收购的目标也是由市场上的客户需要来确定。有时候,太过精尖的技术不一定受到市场的欢迎”。对于中国企业,从思科的经验中可以归纳出企业要实现成功并购应重视的几个关键因素:

要通过并购使公司快速发展。要想获得持续的成功就要保持迅速的变化,而如今,没有哪个公司能够独立的跟上这种快速的变化,并购能够为公司带来这一变化。

把人的因素作为第一要素。在对并购前景进行评估的时候,被并购对象的产品和技术不应该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通过这次并购能够得到多少优秀人才,只有人才才是衡量并购出价是否合理的依据。

不要只顾眼前,要收购未来。某些公司的技术和服务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这样的收购将给企业带来优秀的员工和可以预见的下代产品,并且,领先对手进入某一未开拓的市场往往会取得先入者的优势。了解并尊重反对意见。谨慎的避免出现为并购而并购的现象。坚持进行并购的主要原则,当种种迹象表明不能再继续下去的时候,要有勇气果断的终止并购。提出公平报价。

切实履行并购之前的承诺。公平对待被并购公司的员工,吸引他们留下来,因为按照第二条原则,人的因素才是并购的第一要素。

6、互动

互动是伴随企业——客户的关系转型而走进企业管理实践,从而成为一项重要管理工具的。随着人口增长的逐渐放缓,消费者素质、地位、购买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市场已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且,由于现代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客户不再是被动的营销目标,已逐渐成为企业生产与营销的参与者,启动者。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把重心从原来的产品品牌管理转向客户关系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互动式的管理方法。

互动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先进的电子、通讯和网络手段,达到企业与目标客户群之间的高效、直接、并可系统往复的沟通水平,从而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咨询或解决投诉,甚至培训客户。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它可以成为经济社会里的信息核心,通过互动把各种资源联系起来,达到快速反应,有效开发新产品,节约成本等目的。互动管理的具体的形式有企业领导人在线问答、投诉网站、呼叫中心等等。

如何采用互动管理?一般说来有以下步骤(实际也是遵照PDCA循环): 确定统一的CRM方案与互动管理契合;

前期调查:包括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从而依此确定互动方式等等;

建立互动平台,如呼叫中心或网站,这中间可能要采用某些相应的互动管理软件; 试运行,反馈,修改; 日常维护,信息互动。

互动不是空洞的概念,建立起互动平台仅是互动管理的开始。最重要的是通过平台和客户真正做到互动,把交流得来的信息用于企业实践。

十大管理理念(三)

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续)

7、学习型组织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彼得·圣吉于1990年发表的《第五项修炼》论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组织21世纪的成功关键。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 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 善于不断学习;

“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 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应有以下步骤: 1 评估组织的学习情况; 2 增进组织学习积极性; 3 使学习能持续发展; 4 奖励冒险; 使员工成为学习资源; 6 把学习引入工作; 通过学习由大家描绘出组织发展远景,并成为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8 将组织远景融入生活;9 系统思考;10 明示未来努力的方向。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伟大的团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功,而是通过学习如何创造惊人成功所致。目前,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组织已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主要内容之一。

8、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为实现相互匹配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涉及一个长期的承诺,而不仅仅是为一个问题提供短期解决办法(如出现临时性生产问题时,需自外部采购零部件)。具有运作高效,机动灵活,关系松散,边界模糊等特点。

战略联盟的形态:战略联盟有横行联盟、纵向联盟两大类,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合资、合作;联合研究与开发;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等。

战略联盟之价值驱动:组建战略联盟主要是服务于这样一些目的:

创造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实力; 迅速获得新技术; 进入战略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降低风险; 打破贸易壁垒,进入国外市场; 获得低成本生产能力,或能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目的。战略联盟未来的趋势发展: 从强弱联合的互补型联盟发展为强强合作的竞争型联盟;2 从产品联盟发展为以技术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联盟;3 从线性的联盟链发展为立体的联盟网络;4 从“硬约束”的实体联盟发展为“软约束”的虚拟联盟。竞争已经演变发展到企业网络与企业网络之间、联盟与联盟之间。

十大管理理念(四)

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续)

9、企业智慧资本

进入信息经济、知本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来源除人力资本、资金资本、固定资产外,另一种资本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的价值创靠作用,这就是智慧资本。智慧资本是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

智慧资本的价值,就是人的智慧所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比如: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经营策略、策划战略、个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离不开人的智慧这一关键性因素。

智慧资本的基本形式:智慧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三种基本资本形式构成。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企业所有员工及管理者的知识、个人能力、技术、经验和动态组织智慧构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是信息技术系统的质量和范围、公司形象、组织化概念、专利资料库、文件、商标及版权; 3 顾客资本:是指市场营销渠道、顾客忠诚、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产。是一种隐藏的“商誉”。智慧资本的评价方法: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种大家公认的评价智慧资本的方法,智慧资本不同于有形资本,它是一种动态平衡变量,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新陈代谢与健康状况,存在一种最佳的平衡阈值,过分地强调、突出某一点,将会造成其它因素的损害。

现有的财务指标,不可能成为评价智慧资本价值的手段,需要智慧资本会计和专家,来评价其价值,针对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进行最适当的评价。10、80/20效率法则

80/20效率法则(the 80/20 princip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即指,20%的事态成因,可以导致80%的事态结果。比如一个公司80%的利润、收入,每每来自于20%的好客户,20%的好卖产品,20%的卖命员工。“80/20”原理对于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运用“80/20效率法则”管理人力资本,有可能使组织中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提升到事半功倍的佳境。如果管理者无权或无力构建基于新规则的新制度,那么,在现行制度下局部地使用“80/20效率法则”,也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80/20效率法则”表明,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把这一法则运用于人力资本管理中,有可能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建议采取五项措施: 精挑细选,发现“关键少数”成员; 千锤百炼,打造核心成员团队; 锻炼培训,提高“关键少数”成员的竞争力; 有效激励,强化“关键少数”成员的工作动力; 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关键少数”成员团队。

公司十大管理理念 第3篇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应当依法承担起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责任。创建于1802年的美国杜邦公司作为资格最老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在世界上最早制定出安全制度,创造了“两个10倍”的超凡安全业绩:安全记录优于其他企业10倍,员工上班比下班还要安全10倍。作为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70000名员工的巨无霸企业,能把安全工作做到世界第一,其管理经验毫无疑问对我国企业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2 杜邦安全管理的特点

杜邦公司200多年的安全管理,经历了自然本能反应、严格监督、独立自主管理阶段,最终达到团队互助管理、将安全作为一项集体荣誉的程度。其员工不但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而且帮助别人遵守,把安全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同事。形成了独特的安全文化:

2.1 把安全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

杜邦强烈地认为,安全是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与企业绩效息息相关,并确立了十大安全理念:a)一切事故都可以防止;b)管理层要抓安全工作,同时对安全负有责任;c)所有危害因素都可以控制;d)安全地工作是一个雇佣条件;e)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f)管理层必须进行安全检查;g)所有不良因素都必须马上纠正;h)工作之外的安全也很重要;i)良好的安全创造良好的业绩;j)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

2.2设立标杆式的安全标准目标。

杜邦公司立志追求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零工伤、零职业病和零事故”的目标,并坚信:“从科学出发,一切事故均可避免。”公司通过超乎寻常的安全措施和业绩建立了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使得其他公司在衡量自己时均以杜邦公司为参照对象。在处理危险材料方面,世界上也没有一家企业比杜邦公司做得更好。

2.3 执行严苛的安全防范措施。

杜邦在全球所有机构中,均设有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人员。安全专业人员与现场安全协调员共同组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网络,保证安全信息和管理功能畅通地到达各个生产环节。同时,创建了一整套十分严格、近乎苛刻的安全管理方案及操作规程,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危险的识别和消除工作,确保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会议时主持人习惯性的第一句话是“开会前,我向诸位介绍安全出口”;每一个工作室出口处上方的指示灯要保持常明;每周由专人检查每一个车间的安全装置,测试有无故障;甚至员工在家里做家务受了伤,也要向公司汇报。正是这些苛刻的措施,使得杜邦公司重大环境事故已从早期的1900年每年超过100起减少到几乎是零,创造了优于其它企业10倍的安全记录。

3 我国企业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法定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提出“单位全面负责”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单位在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开展防火检查、火灾隐患整改以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方面的责任。但实际工作中,企业并未真正树立自身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意识,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在思想上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在工作上依赖于公安消防机构“保姆式”的督促落实。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一心追求经济利益,缺乏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舍不得投入,对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整改,能拖则拖,能省则省,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严重,造成本来极端重要的消防工作脱离了企业管理核心内容。

3.2 消防隐患量大、造成损失大。

多年来,全国各级消防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项整治,使得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大量企业仍然存在未经审批、备案就随意变更布局、使用性质,随意装修、改造的违法行为;仍然存在随意关停自动消防设施、挪用消防器材、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企业与消防执法部门“打游击”,违法行为今天犯,明天改,后天再犯,屡改屡犯,各类火灾隐患层出不穷,有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顺势。以1997年-2003年间发生的特大火灾为例,7年里,国有企业共发生特大火灾96起,死亡319人,直接财产损失56650.7万元;私营企业共发生特大火灾84起,死亡406人,直接财产损失22977.8万元。

3.3 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

大量企业存在不重视自身消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现实中表现为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不重视消防岗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培训持证上岗的人员频繁调动、流失严重,大量未经培训、不懂常识的临时性人员负责重要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一般员工消防常识缺乏、法律意识淡漠等等,给企业自身消防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2004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就是因为雇员丢弃烟头引燃了仓库内的可燃物,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的严重后果。

4 对企业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的启示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处于杜邦公司经历过的第二阶段,即严格监督阶段。主要特征是:各管理层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员工被动的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严格监管员工的工作来保证安全。明确了所处阶段,用发展的眼光可得出以下启示:

4.1 启示一:

要把消防安全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安全发展是每个企业的追求,消防安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将其作为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培养和发展,致力于提高每名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使之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消防安全事故对企业发展的危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形成“安全至上”的理念,引导员工自觉消除萌芽状态的火灾隐患,提升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4.2 启示二:

要把消防管理作为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借鉴杜邦把安全业绩看做与工作业绩同等重要的做法,实施消防绩效管理,通过有效的消防管理目标分解和逐步逐层的落实,帮助企业实现消防管理目标。结合企业的安全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使使安全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安全成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流水线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当每个员工都掌握这一“操作程序”、熟练掌握安全这一“工作技能”,达到有效防范火灾事故的效果。

4.3启示三:

要把执行力作为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切入点。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必须包括每名员工,要从领导层级开始,以身作则,自觉执行安全规范,进而形成自上而下全员安全理念和价值认同,落实自身担负的消防安全责任。在此基础上,使每名员工在生产实践中都以高度的责任感自我约束、规范操作、互助提高,开展火灾隐患识别活动,提高检查发现和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5 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与此相伴的是火灾事故频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对比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在惊叹于其世界领先的安全业绩的同时,应该认真反思我国企业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充分认识人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关键因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打造适合自身的企业安全文化,努力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自身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参考文献

[1]马鹏林.建立企业责任主体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水上消防,2011(05).

2006年十大管理理念 第4篇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里,发生了很多管理事件,相伴随的是,许多管理理念成为了各界的焦点。《中外管理》在岁末年初之时,为您总结、提炼了“2006年十大管理理念”,算是新春来临之际,送给您的一份小礼。

我们称之为“十大”,而规避了时下流行的“最新”、“最优秀”标签,就在于:管理不相信时髦,而只看实效;管理不存在优秀,而只有适用。因此,我们剥离了洋溢在身边的种种浮躁,而只从2006年对企业认知与实践切实产生影响的角度,推荐了十个我们认为值得您关注的管理理念。

也因此,它们或许并非在2006年刚刚诞生,它们或许还没有成熟为一个理论体系,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对2006年的中国管理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或正在成为备受中国企业界重视的管理核心。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以拼音顺序为序。

产消合一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他2006年的新著《财富的革命》中着力强调的“Prosumer”(产消合一者)本身就是个新造词。它是由“Producer”(生产者)和“Consumer”(消费者)两个词汇组成,意指一种生产者即为消费者,或消费者即为生产者的经济现象。

但事实上,“产消合一”理论并非到今日才被发现提出。作为一种几乎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同时诞生的现象,它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论述。但在2006年,托夫勒却在他的《财富的革命》中严肃地警告:“即将到来的‘产消合一’大爆炸,不仅仍然被那些报道商业和金融的各种媒体所低估,还被学术机构和政府所低估。”而所幸,企业界并没有完全忽视它的存在。

在2006年中,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营销、管理、创新中积极实践了“产消合一”。这种利用消费者不计报酬为企业服务甚至创造利润的经济模式,已经让很多企业得到丰厚的回报。但令人惊讶或值得憧憬的是,“产消合一”带给企业界的空间,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的想像!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经济现象将在更多领域中被更广泛地开发与应用。

长尾理论

顾名思义,这个理论中有一个“长长的尾巴”。

很多企业或者行业都遇到这样的难题,总有一些产品变得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举例来说,曾经热销的小说或者电影,在掀起的热潮过去之后,就变成了难以消化的积压和库存。“滞销品”真的没有出路吗?美国《连线》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森并不这么认为,他在分析亚马逊等网站为何成功的文章中指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这些“滞销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简单地说,“滞销品”所产生的利润就是那根“长尾”。

作为一种在2006年登陆中国的营销理论,“长尾”给很多中国企业带来了革命性的营销理念突破。这一理论颠覆了被商界人士视为金科玉律的80/20法则——此前的商业理论认为我们只要抓牢20%的畅销品市场,就能带来80%的利润,但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流通的成本急剧下降,使得原本被我们忽视的小众商品也有了出头之日。

同“产消合一”相似的是,“长尾理论”既是已被成功案例(GOOGLE的广告营销)所证实的理论,也是正在被更多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理论。

丰田Total TPS

2006年是日本经济复苏的第五个年头。一个鲜明的例证是,当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被巨额亏损折磨得苦无出头之日时,丰田却在年复一年地赚取着越来越丰厚的巨额利润。很可能,丰田将根据其2006年的优异表现,而取代美国通用成为全球汽车界的“老大”。值得中国企业思考的是,丰田获取如此丰厚利润的源泉,恰恰就是被一个“微笑曲线”打入谷底的“制造”。

“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早已席卷欧美,不少中国制造业的精英也把学习丰田作为标杆。但在2006年,一方面丰田的利润令全世界惊讶,一方面越来越多在中国制造业深陷“刀片”利润却苦无良策。于是,就在2006年,《中外管理》杂志帮助众多中国企业家迈出了“学习丰田”的重要一步——赴丰田实地考察。

“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理念是: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量,来生产必要的产品。在2006年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丰田已经将TPS扩展为Total TPS,也就是说从原先生产上从上至下的持续改善,发展到了全员自主的持续改善,全方位的持续改善。

而两次实地考察最重要的收获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向丰田学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学”。事实上,这不仅是发生在“向丰田学习”中的问题,对于多数管理理论,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因地制宜”的学习和复制的方法。

“管理未来”

“在一个充斥着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行业中,他是一个真正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杂志曾这样评价彼得•杜拉克。杜拉克的辞世并未削弱人们对他追捧的热潮。相反,在2006年,他的理论受到了更多中国企业界精英的推崇,成为压倒性的思想偶像(参见本刊2006年11期《中外管理》创刊15周年专刊的中国企业领袖访谈调查)。因为人们发现:许多“今天”的理念都能在他“昨日”的著作中找到最初的身影。而他诸多预见式的理论,正在被现实一一证实。“管理未来”就是其中之一。

全球化愈演愈烈,世界经济瞬息万变,知识社会到来,创新成为企业最关注的焦点。这些既是今天企业面临的环境,也是“管理未来”理论发生的基础。我们发现:一切如杜拉克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这也是为什么“管理未来”成为2006年的热点。

在信息型的社会中,知识工作者与服务业从业者将成为主要劳动力。明确的任务与绩效评估、不断的学习反思与主动负担责任,将成为知识型管理的明显特征,这也是未来管理者面临的环境和挑战。在《中外管理》中,杜拉克提出:“远眺窗外”,是观察变化,寻找目标与现实绩效间平衡的最好方法。

活力管理

2005年年底,《中外管理》杂志社做了企业中高层主管的调查,被调查的2500人中,有65%的人将员工缺乏活力列为他们最烦恼的要素。显然,如何提升员工活力,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的目标,并实现员工个人的幸福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界的管理难题。

在本次调查中,另一个达成共识的观点是:企业文化对员工活力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问及那些总是激情饱满、热力四射、积极向上的员工,是什么让他们总能保持工作上的活力时,多数人都是认为是受到企业文化的感召和鼓舞。同时我们发现:这些“活力员工”也成为企业最核心、最具创新力和最不容易流失的成员。他们倾力为实现企业和自我价值而奋斗,却不为更多的报酬、更高的职位或更知名的公司所动。

显然,那些更能调动员工活力的公司,在管理上更容易凝聚人心。在2006年,“活力管理”已经深深触动了管理者的神经,他们必须开始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员工“工作-生活的平衡”、如何管理员工情绪和效率的平衡,以及如何达成信任和授权的平衡。

企业家的博客式管理

“博客”热潮早在2004年就掀起,到2006年可谓达到一个高潮。很多管理事件、经济事件也从“博客”中爆发。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家、企业高管也纷纷“开博”,建立自己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新渠道。

与其他公众人物开设博客不同的是,企业家们赋予了博客更多的意义,比如:传播企业文化,加深与员工以及客户的交流,当然他们也希望能借此更丰富自己的公众想像。虽然有些企业家并不在博客上大谈商业和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敲下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他们身后的企业。是的,在2006年,中国企业家通过博客,第一次用自己独立的声音表达自己对于经营环境的见解,也是第一次学会用一种常态方式,通过感染社会大众,从而影响、管理企业内的小众。

但风险也同时存在。“不负责任”的互联网,很容易歪曲和错误地传播信息,如果不想把自己陷入网络的争论,为了表白和辩驳疲于在网络间奔命的话,就要做好“博客管理”。黄鸣在他的博客上是个斗士,向文波更把博客当枪一样使,但在公众能意识到他们至少是“坦诚”的企业家之前,他们还要为各种争论消耗不小的成本。

企业家的自我管理

2006年,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发表了他写给年轻人的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但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尚未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它引发了很多人对价值观和人生梦想的思考。

彼得•杜拉克曾经对企业家们提出5个经典的自我管理提问。和《做最好的自己》相似的是,这些问题让企业家们重新思考个人对企业的贡献,自己在企业和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从2006年开始,《中外管理》所做的管理人物报道中,都将列出这5个提问。

事实上,企业家的自我管理不仅包括价值观上的审视,也包括:个人健康、时间、情绪、公众形象等各方面的管理。对于一个企业领军人物来说,良好的自我管理,不仅能提高个人的效率、贡献和影响力,也会对企业文化、未来的接班人乃至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觉

在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绝对是个老生常谈,但也绝对是个长期被忽视的话题。在中国企业界“责任”仍被更广泛地认为是一种负担。但在2006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继2005年部分企业公布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之后,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因为他们发现:越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其绩效表现也就越好。

企业管理者们终于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能为企业创造利润。

尽管这种利润很难量化,但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就具有更好的公众形象。相比于社会责任缺失的企业,他们能对公众产生更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更大地激发公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恐怕是很多公司正在通过其它渠道,花大力气和大价钱刻意追求的。

自1994年起,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由商业战略智库公司(Sustain Ability)、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以及标准普尔公司(S&P)联合发布。该报告从企业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清晰度、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承诺,以及实践中的透明度等方面,对全球近100家候选企业进行严格的评估,最终选出50强企业。这个结果明显影响着入选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这些都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不是一个空谈的话题,而是关系到企业兴衰命运的要素。

世界是平的

勿庸置疑,“世界是平的”,是2006年度最炙手可热的管理理念。这个理论对于全球一体化最新的阐述,让管理者们在瞬间放大了自己的视野。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地球村”理论的延续,是对全球化的另一种描述。但在“地球村”的理论中,我们只知道世界变小了,全球化让我们生存的环境趋于一体化,而“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更趋同的世界,通过各种网络和渠道,我们每个人还被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这种联系,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06年11月,《中外管理》召开了以“管理‘平’天下”为主题的年度恳谈会。在这次盛会上,企业界、学界和政界要人就“扁平化”对各方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企业管理该如何适应这个日趋扁平的世界?扁平的世界中全球化将出现什么样的特点?中国企业将从中得到哪些机会受到什么样的挑战?这些在“管理‘平’天下”中发掘的问题,不仅在2006年,也将在更长远的未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深刻思考。

需求驱动供应链管理

创新已经成为近几年来长盛不衰的话题。2006年,需求驱动创新被广泛关注和应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基于需求的供应链管理创新。

由于客户的需求一直在改变,创新的速度也变得至关紧要。更快的开发流程意味着供应链人员必须能够更加快速地反应,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支持。在了解需求之后,供应链的管理人员在采购方面能帮助研发提供最合理的原材料供应,而非由研发人员来直接下订单。这不仅节约了成本,也缩短了研发时间。

同时,客户在供应方面变得越来越苛刻,只要需要,他们就希望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收到准确的物品。企业既要保证供应链的准确,又要保证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由于基于需求的供应链管理在产品上市之前就已经知道目标客户,就大大减少了订货和交货的时间,这也帮助企业实现了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

安全管理十大理念 第5篇

一种文化,需要有理论的支撑,安全文化同样如此,在众多的企业中,有自己的安全文化的为数不多,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必须建立以下几点安全理念。

一是,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与它的原因,我们从事故的根源入手,釜底抽薪,切断事故发生的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样就需要企业建立安全事故数据库,对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举一反三,将他人的事故作为我们事故,从中吸取校训,避免事故发生。

二是,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安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必须建立一把手的负责制度,奖罚分明,他必须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这样就会给他们足够的压力和动力。重庆“12.23”井喷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出现违章现象就是制度执行不利,主要领导就要对其负责,因此迫使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辞职。

三是,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每种设备都有其操作规程,违反了其操作规程就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也就是发生了违章行为。因此,在操作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程不能是一纸空文,必须有监督机制使其贯彻实施。

四是,安全是被雇佣的员工条件。安全作为雇佣员工的基本条件也是对员工的基本约束,当安全行为做为了雇佣的条件时,员工就会去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如果不遵守,他就有随时被解雇的危险。既然你的行为不安全影响到了我企业的不安全,那么,对不起,另谋高就。

五是,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首先你要让你的员工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不安全的,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怎么做企业才会对我认可,怎么做会危害企业的安全生产。

六是,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有了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到底有没有实施?实施了,那么实施的怎么样?这些也都是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程度的因素。既然你制定了这么多规章制度,你就要去监督实施,这就要求企业主管对其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使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得到落实。只有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得到了落实,安全生产才真正的有了保障。

七是,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更正。经过安全检查后发现了问题后必须及时整改,降低其演变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不去整改,那么,我们就根本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去检查。所以安全隐患的整改必须及时彻底。

八是,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安全同样重要。工作外安全的概念在国内还很少有企业提到,对于员工不在工作期间的安全,很多企业根本就漠不关心,其实工作外的安全跟工作安全同样重要。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不论什么时间损失了人才,对企业来说都一笔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员工安全教育,保障员工工作为安全也同工作安全同样重要。

九是,良好的安全就是一门好的生意。安全也可以比喻成一门生意,可是这个生意很多企业不懂得怎么去做,也不会计算这个生意效益。举例说吧,你的企业在5年内发生一次事故,事故损失为500万,如果你保持现在的状况,那么很可能在下一个5年内还会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着500万投入到安全上来?安全得到了保证,其实你并没有损失,而且还能为你的企业赢得更好声誉,何乐而不为呢。

公司十大管理理念 第6篇

一、隐患就是事故

【释义】作为冶金生产企业,在我们职工的生产岗位和工作环境不可避免地隐藏着大大小小的事故隐患,这些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就如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就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反复告诉我们,安全工作重在预防,于其事后亡羊补牢,不如事前补救,将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上来,及早发现和消除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堵塞安全生产漏洞,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才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明知之举、遏制事故发生的根本之策。

二、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释义】安全事故的发生多种多样,但深入剖析事故的原因,问题都会归结到管理上的原因。任何作业活动都存在风险,只要通过科学分析,风险是可以被认知的,控制措施得当,就不会升级到事故。安全管理工作只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科学应对,通过前期预防、过程控制、应急处置,避免事故发生是完全可能的。“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包含着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我们转变安全工作思维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尽办法超前控制,安全管理渗透进全员、全面、全过程之中,“我要安全”的意识镌刻于每个职工的脑海,扎根于每个职工的心中。

三、有规定必须按规定去做

【释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制订与完善,是多年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科学积累、广大职工操作经验的智慧结晶,甚至是用鲜血和教训换取的宝贵经验,是广大干部职工安全工作中的行动指南。要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

作,就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做到有规定必须按规定去做:对职工的制度教育要到位,使遵章守规意识深入人心,对违章者在制度面前的处罚要不折不扣,使它成为广大职工始终不敢去轻易碰及的高压线,从而真正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及威力,使之成为保证广大职工人身安全的护身符。

四、确认安全就是确认生命

【释义】确认安全,就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前对所处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作业活动是否存在风险进行考虑、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无论从事任何作业活动都要有安全确认意识,去除侥幸心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对自己,或者对别人造成了安全威胁,从而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养成良好的安全确认意识习惯需要大量的安全宣传教育,更需要当事者自己积极地去培养,只忙于生产而忽略安全确认,意外事故往往容易发生,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五、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释义】常言道:“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成为一个悲惨的不幸者,但事故却不断在我们身边发生,悲剧时常在我们面前重演。对安全工作的麻痹松懈心理、在实际工作中心存的侥幸心理、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失职和不作为,导致大家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三违”现象、冒险作业、习惯性违章抱着“情有可原、可以理解、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却不知隐患早已乘虚而入,如影随形地潜伏在自己身边,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等到事故一出,后悔已晚。

六、安全管理再严也不过分安全管理谁管都不越权

【释义】安全管理不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不仅一定程度上极大纵容了“三违”,而且各种安全隐患都会滋生蔓延,安全上就会经常出问题,安全事故一触即发。“严是爱、松是害”,安全管理要严抓细管、一丝不苟、铁面无私、奖惩分明,一次漫不经心的马虎,一次小小的迁就,可能就为一起事故埋下了祸根。在安全管理上,除了各级管理人员,更需要广大职工的全员参与,及时发现并阻止他人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并消除身边的安全隐患、立足岗位多提合理化建议,是每名职工的安全职责,更是法律赋予每名职工的权力。

七、检查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释义】安全检查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堵塞安全生产漏洞,从而预防事故的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企业安全工作做的再好,也会有疏漏之处,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安全检查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抱着敷衍了事、走形式、完任务的心态,再加上专业水平欠缺,就不能及时发现生产岗位存在的隐患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无从谈起消除事故隐患和查漏补缺,也就失去了安全检查的意义,长久下去必将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对于在安全检查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因此而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检查人员应承担一定的安全检查责任。

八、专业问题专业解决

【释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强化专业安全管理责任,扭转“安全工作安全部门一家管”的依托管理“一头沉”问题。通过建立专业安全保障制度体系,落实专业安全管理责任,推进专业安全隐患排查分析整改机制,完善专业专业安全风险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职能部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安全技防支撑,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提高

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实现从源头控制风险、在过程中消除隐患、在专业管理中解决安全问题,从而提升企业本质化安全管理水平。

九、长期的稳定也是一种隐患

【释义】企业安全生产长时期的平稳运行,长期处于安全无事故状态,职工大脑中原来绷紧的安全之弦就会慢慢放松,安全意识随之下降,逐渐产生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从而放松警惕,疏忽管理,认为安全工作不过如此而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麻痹懈怠思想,或抱有侥幸心理,最终往往造成了事故的发生。殊不知安全工作没有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无论安全工作中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必须时时、事事、处处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越是平安无事时,更要居安思危,做到安全第一。

十、重拳出击砸隐患 掰开揉碎抓意识

真刀真枪搞管理 指明道姓说责任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图形下一篇:护士节的妇女保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