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参考范文

2024-06-22

高中语文参考范文(精选9篇)

高中语文参考 第1篇

精选高中语文诗歌参考

挥挥手,

花开叶落,

十二月的门楣就要关闭。

掩卷而思,

,我再度回眸,

那一圈圈记忆的涟漪,

早已荡漾成岁月的痕迹,

或浅或深。

俯首告别,

一切的欢笑与悲喜,

一切的明媚与黯淡,

那些纷飞飘落的,

何止是落叶。

欢笑和泪水躲在一些词语的背后,

我站在12月的路口,

驻足,还要行走……

一些文字,

逐渐清晰,

堆砌散落,散落堆砌,

横七竖八地踏着岁月,

陪我穿越又一个四季。

2008,

让我们忘却你白色的梦靥,

让我们集体记忆汶川的情殇,

让我们铭记你8月8日的辉煌,

让我们共同搏击人生的“海啸”……

2008,

只轻轻地一翻,就成为了历史,

我无法措辞这复杂的`别离,

就以一首诗与你作别吧,

忘记一些、铭记一些,

爱上的那朵花,

或者喜欢那个地方,

都以一首诗的形式挽留。

寒风穿雪的时刻,

那轻启扉页的一朵朵雪花,

在笔间扣响了,

矜持地笑容里,

我轻轻地问候:

“你好,2009!”

高中语文参考 第2篇

1、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2、难点:

(1)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

(2)文章篇幅较长,四十分钟学习较紧张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此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在一个飞雪的早晨写的,人在困境中,在饥寒中,总会想亲人,想家人,而此时艾青想的却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大堰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自读问题:试在脑海中为大堰河“画像”。

(三)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给大堰河填写一份“档案”,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也可自己设计。表格留出空行,目的让学生自由发挥。

五分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讨论情况。并让学生说明理由,并让学生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预想可能出现不一致的回答:

属相: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

猪——任人宰割、不知反抗

兔、羊——温顺善良

血型:O——奉献型,万能献血者

身高、体重——体重可能因大堰河生活状况而偏轻。

健康状况——估计学生会写出“营养不良、椎间盘突出”等,能自圆其说即可。

人生信条——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来深化大堰河的形象。

2、教师:“既然是档案,照片必不可少。老师这儿有几副图片,你们帮我看看哪副图片更符合大堰河的形象。”

依次投影四副-图,最后将四副图定格在屏幕上,让学生讨论争鸣。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对大堰河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上升为具体的外在形象。让学生在争鸣中进一步明晰大堰河形象。

(四)诵读课文

让学生再读课文。

同时投影要求:

1、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2、找出让你感动的语段,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学生任意挑选一段朗读,教师相机评价。必要时反复读,直至教师范读一段。

学生朗读后,教师可适时提问:

“你读的这段是否让你想到自己的妈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妈吗?”

“妈妈疼爱你吗?能给大家讲讲吗?”

之后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将最后一段中的“大堰河”换成“妈妈”,再反复读。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堰河形象后,通过诵读课文,体会感情。

(五)结束语:

“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母亲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

语文考试如何参考“参考答案” 第3篇

我们再来看近年来在省级考试题中,命题者所提供给我们的参考答案值得商榷的部分试题:2004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第20题;200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第11题和第19题;2006年山西省(课改区)中考语文试卷第16题。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回过头来,再来回味一下已经离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2004年上海用全国卷语文试卷第2题的答案,高考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D项,其中四个词语固然没有一个错别字,但A项中的四个词语也没有错别字。许多参考答案注明“班配”的“班”是“般”的误用。查阅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发现既有“般配”又有“班配”。“班配”一词注释为“bānpèi般配”;“般配”一词注释为“bānpèi结亲的双方相称(chèn)”,“也指人的身份跟衣着、住所等相称(chèn)”。而在《现代汉语常用常考字词类解》(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中,竟然将这两个词作为异形词收录在第92页中并作注释。其实,“班配”和“般配”是一组异形词;这一题C项中的“流言蜚语”与“流言飞语”也是一组异形词。固然同形词“一词多形”给人们读写交际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是并不能认为它是错字或别字,既然考题中出现了异形词“班配”“流言蜚语”等,那也不要紧,只要答案不认为它们是别字就行。所以,“班配”的“班”与2003年全国卷第2题的“伶牙利齿”的“利”一样,都不能看作别字(注:2003年全国卷的第2题的参考答案并不唯一,A、B两项都没有别字,都属于应选答案)。如此说来,第2题A项中“班配”中没有别字,其他三个词语中也没有错别字。这一题的答案应该有两个:A与D。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200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第1 1题和第19题。命题者在设置答案时沿袭教参说法,有失周密。如第11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节奏划分参考答案沿袭教参说法,将“不以”与“封疆之界”断开,与实际朗读不符,准确划分应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9题要求学生回答“母亲”“突然抱紧我”“在我肩头啜泣”的原因,准确答案应包括:为儿子懂事而感动和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内疚、心疼、痛苦和无奈两个方面。但参考答案却只注重了后者而忽视了前者,有失周密。另外像2004年沈阳市的第20题,在给出的参考答案中,缺少必要的术语,2006年山西省课改区的第16题的参考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作为权威性考试的中、高考,命题者在设置参考答案时,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失误,我想并不奇怪,作为命题者,他们恐怕也一定会想到万一命题时出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权威考试的权威性,其中包括参考答案的提供。这么多年以来,几乎是每年都出现参考答案值得质疑的试题,这让我们对参考答案心有余悸、信心不足。既然如此,是否就意味着参考答案没有参考的价值呢?毫无疑问,如果我们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往往就会作出错误的回答。

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我们平时的考试中出现这种参考答案严重缺乏规范性甚至缺乏参考性的现象更是偶有发生,甚至在实际教学和课外辅导过程中,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些学生这样说,我们的老师在评讲试卷时,总是把命题者所提供给老师的参考答案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作具体的分析,当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懂这道试题时,他就已经开始宣第二条的答案了。我想出现这样的现象,恐怕并不是哪一个教师的问题,可能还不在少数,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来共同探讨参考答案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参考答案,尤其是像语文这类学科,命题者在给试题提供参考答案时,有时的的确确会涉及到弹性较大的答案,甚至就根本无法提供一个科学的相对标准的答案,在这种实在没有办法把握的情况下,是不是阅卷老师就听便于参考答案呢?我想这绝对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完全违背了我们语文学习的初衷。

一、必须认真研究参考答案

所谓“参考答案”,是一帮成年人的答案,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部分命题老师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更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可以这样说,只有命题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在试卷上见不到的。所以我们在阅卷之前必须研究答案、讨论答案,必须研究学生的答案、讨论学生的答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阅卷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没能解读出来的答案,竟然会在学生的答案中出现,有些学生在答题时所给出的答案确实有水平,其对问题的认识深度、考虑问题的周密很令人阅卷老师钦佩,他们的答题可以说比命题老师提供的参考答案更加精彩、更有道理,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因此,研究、讨论参考答案就更有必要。研究之后,命题组、阅卷组可以根据研究和讨论的结果,再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参考答案供阅卷老师在阅卷时参考。不少参加过中、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一次阅卷都会有一次不小的收获,都会对自己未来的教学产生一次不小的冲动,尤其是阅卷老师对待参考答案的态度,让这些老师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事实上,研究参考答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二、必须仔细参阅参考答案

尽管命题老师在给试题拟参考答案时,冠上了“参考”的字样,并不是没有参考的价值,相反倒是有很多的地方非常值得参考,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完成试题以后,在缺乏老师评讲的前提下,可以参阅参考答案,看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还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然后再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重新审题,认准答题的角度,理清答题的思路,最后再用最为精练的语言文字把答案较为详细完整地列出来。

实际上,通过这种与参考答案的交流,可以达到让学生在参阅参考答案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和训练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思维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完善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必须严格规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是部分命题老师所提供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对学生的要求可能也不会一样,这就导致命题老师在给题目设置参考答案时的要求也不会一样。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弊端呢?没有别的办法,唯有规范答题,不该省略的一定不能省,特别注意规范性的训练,不仅思路上要规范,表述上更要规范。比如,试题问“为什么”,你答题时必须有“因为”这样的字样,试题问“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你必须有“形象而生动地……”这样的字样。也就是说答题时该掌握的一些重要的“术语”,你必须学会运用,尽管有时在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中并没有这些字样,但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必须运用。所以我们的老师在对待参考答案时也就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在参考答案中没有的字样,你必须在平时评讲试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这些“术语”加进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作为考生,你必须弄清楚,答案虽然有时是开放的,但并不意味着你想答什么就答什么,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而要注意答案用语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少用白话、口语。不同的文体还得用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去答案,这样以不变应万变,以减少扣分的机会。

四、必须指导评点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被冠上“参考”的字样,这就意味着命题者所提供的答案往往并不是唯一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标准答案(当然,绝大多数参考答案还是具有权威性的,不能一概而论),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怀疑参考答案。一般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在一起寻找答案的漏洞,对答案进行增删,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或引用不同的知识作答,进行多向思维,然后重新组织答案。

比如命题者在命题时给出的分数是3分,但是在提供参考答案时只是给了2个要点,我觉得这样的答案就很值得商榷,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从没有出现过0.5分的试题,很有必要重组一下这个试题的答案。在重组答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试题的综合评价要求,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过程,甚至对老师也是如此。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和试卷评讲过程中一定要精心准备,在学生评点参考答案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点,以引导他们思维发展的多向性,从而达到生生互动、生生自动和师生互动的目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这里我之所以就参考答案这一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并没有贬低我们的命题老师以及我们的授课老师的意思,只是觉得我们要正确地去对待参考答案,让参考答案真正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参考”的作用。

语文考试如何参考“参考答案” 第4篇

我们再来看近年来在省级考试题中,命题者所提供给我们的参考答案值得商榷的部分试题:2004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第20题;200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第11题和第19题;2006年山西省(课改区)中考语文试卷第16题。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回过头来,再来回味一下已经离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2004年上海用全国卷语文试卷第2题的答案,高考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D项,其中四个词语固然没有一个错别字,但A项中的四个词语也没有错别字。许多参考答案注明“班配”的“班”是“般”的误用。查阅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发现既有“般配”又有“班配”。“班配”一词注释为“bānpèi般配”;“般配”一词注释为“bānpèi结亲的双方相称(chèn)”,“也指人的身份跟衣着、住所等相称(chèn)”。而在《现代汉语常用常考字词类解》(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中,竟然将这两个词作为异形词收录在第92页中并作注释。其实,“班配”和“般配”是一组异形词;这一题C项中的“流言蜚语”与“流言飞语”也是一组异形词。固然同形词“一词多形”给人们读写交际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是并不能认为它是错字或别字,既然考题中出现了异形词“班配”“流言蜚语”等,那也不要紧,只要答案不认为它们是别字就行。所以,“班配”的“班”与2003年全国卷第2题的“伶牙利齿”的“利”一样,都不能看作别字(注:2003年全国卷的第2题的参考答案并不唯一,A、B两项都没有别字,都属于应选答案)。如此说来,第2题A项中“班配”中没有别字,其他三个词语中也没有错别字。这一题的答案应该有两个:A与D。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200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第11题和第19题。命题者在设置答案时沿袭教参说法,有失周密。如第11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节奏划分参考答案沿袭教参说法,将“不以”与“封疆之界”断开,与实际朗读不符,准确划分应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第19题要求学生回答“母亲”“突然抱紧我”“在我肩头啜泣”的原因,准确答案应包括:为儿子懂事而感动和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内疚、心疼、痛苦和无奈两个方面。但参考答案却只注重了后者而忽视了前者,有失周密。另外像2004年沈阳市的第20题,在给出的参考答案中,缺少必要的术语,2006年山西省课改区的第16题的参考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作为权威性考试的中、高考,命题者在设置参考答案时,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失误,我想并不奇怪,作为命题者,他们恐怕也一定会想到万一命题时出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权威考试的权威性,其中包括参考答案的提供。这么多年以来,几乎是每年都出现参考答案值得质疑的试题,这让我们对参考答案心有余悸、信心不足。既然如此,是否就意味着参考答案没有参考的价值呢?毫无疑问,如果我们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往往就会作出错误的回答。

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我们平时的考试中出现这种参考答案严重缺乏规范性甚至缺乏参考性的现象更是偶有发生,甚至在实际教学和课外辅导过程中,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些学生这样说,我们的老师在评讲试卷时,总是把命题者所提供给老师的参考答案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作具体的分析,当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懂这道试题时,他就已经开始宣第二条的答案了。我想出现这样的现象,恐怕并不是哪一个教师的问题,可能还不在少数,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来共同探讨参考答案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参考答案,尤其是像语文这类学科,命题者在给试题提供参考答案时,有时的的确确会涉及到弹性较大的答案,甚至就根本无法提供一个科学的相对标准的答案,在这种实在没有办法把握的情况下,是不是阅卷老师就听便于参考答案呢?我想这绝对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完全违背了我们语文学习的初衷。

一、 必须认真研究参考答案

所谓“参考答案”,是一帮成年人的答案,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部分命题老师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更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可以这样说,只有命题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在试卷上见不到的。所以我们在阅卷之前必须研究答案、讨论答案,必须研究学生的答案、讨论学生的答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阅卷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没能解读出来的答案,竟然会在学生的答案中出现,有些学生在答题时所给出的答案确实有水平,其对问题的认识深度、考虑问题的周密很令人阅卷老师钦佩,他们的答题可以说比命题老师提供的参考答案更加精彩、更有道理,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因此,研究、讨论参考答案就更有必要。研究之后,命题组、阅卷组可以根据研究和讨论的结果,再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参考答案供阅卷老师在阅卷时参考。不少参加过中、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一次阅卷都会有一次不小的收获,都会对自己未来的教学产生一次不小的冲动,尤其是阅卷老师对待参考答案的态度,让这些老师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事实上,研究参考答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二、 必须仔细参阅参考答案

尽管命题老师在给试题拟参考答案时,冠上了“参考”的字样,并不是没有参考的价值,相反倒是有很多的地方非常值得参考,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完成试题以后,在缺乏老师评讲的前提下,可以参阅参考答案,看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还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然后再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重新审题,认准答题的角度,理清答题的思路,最后再用最为精练的语言文字把答案较为详细完整地列出来。

实际上,通过这种与参考答案的交流,可以达到让学生在参阅参考答案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和训练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思维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完善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必须严格规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是部分命题老师所提供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对学生的要求可能也不会一样,这就导致命题老师在给题目设置参考答案时的要求也不会一样。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弊端呢?没有别的办法,唯有规范答题,不该省略的一定不能省,特别注意规范性的训练,不仅思路上要规范,表述上更要规范。比如,试题问“为什么”,你答题时必须有“因为”这样的字样,试题问“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你必须有“形象而生动地……”这样的字样。也就是说答题时该掌握的一些重要的“术语”,你必须学会运用,尽管有时在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中并没有这些字样,但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必须运用。所以我们的老师在对待参考答案时也就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在参考答案中没有的字样,你必须在平时评讲试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这些“术语”加进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作为考生,你必须弄清楚,答案虽然有时是开放的,但并不意味着你想答什么就答什么,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而要注意答案用语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少用白话、口语。不同的文体还得用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去答案,这样以不变应万变,以减少扣分的机会。

四、 必须指导评点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被冠上“参考”的字样,这就意味着命题者所提供的答案往往并不是唯一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标准答案(当然,绝大多数参考答案还是具有权威性的,不能一概而论),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怀疑参考答案。一般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在一起寻找答案的漏洞,对答案进行增删,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或引用不同的知识作答,进行多向思维,然后重新组织答案。

比如命题者在命题时给出的分数是3分,但是在提供参考答案时只是给了2个要点,我觉得这样的答案就很值得商榷,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从没有出现过0.5分的试题,很有必要重组一下这个试题的答案。在重组答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试题的综合评价要求,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过程,甚至对老师也是如此。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和试卷评讲过程中一定要精心准备,在学生评点参考答案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点,以引导他们思维发展的多向性,从而达到生生互动、生生自动和师生互动的目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这里我之所以就参考答案这一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并没有贬低我们的命题老师以及我们的授课老师的意思,只是觉得我们要正确地去对待参考答案,让参考答案真正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参考”的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对命题者所提供给我们的参考答案,态度是明确的,既不能迷信,又不能完成抛弃。理性的做法是:能够跳出参考答案的束缚,本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态度,给每位考生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对待,就一定会让参考答案真正起到它应有的参考价值。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参考 第5篇

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本文重点虚词。

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四、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段,可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五、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高中语文参考 第6篇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新颖,时代感强。尤其涉及的是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出访俄罗斯的第一则材料和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拎包的材料非常时鲜,对考生有较大的冲击力。

考生写作前应会花时间审题。认真审读材料之后不难发现,其实考生的自我选择空间较大,可写的角度较多。按照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考生至少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

一是从名人的角度观照,至少有这样几点:

1.名人效应巨大;

2.彭丽媛、朴槿惠的民族意识、爱国思想及其对民族品牌的扶持作用巨大。二是站在厂商角度来看:

既可以写要善于抓住机遇,宣传品牌,又可从厂家产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角度立论等等。

三是站在宣传者和厂商的角度综合考虑:

可以立论为合作可以双赢——彭丽媛、朴槿惠等人通过非名牌的使用更加彰显了个人的独特魅力,厂商也借助合作很好地宣传了产品。

四是从百姓角度分析:

老百姓在生活消费方面,针对名人效应,理性跟从,不要盲从。

高中语文参考 第7篇

语文参考答案

1.C(C.一方面,“能够规避盲目信仰带来的荒谬、自相矛盾”的是“建立在文化信仰上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原文为“理性”“引领人性从善、从真、从美”。)2.A(A.第一段并没有介绍“文化自觉的重要作用”。)

3.C(A.“弥补理智的不足”错,不成熟状态的形成原因并不是“缺乏理智”。B.“自我理性的挖掘和完善是理性成熟的标志”于文无据;“不再受外物的支配”错,原文为“受支配的同时具有‘自我完善化的能力’”。D.“必能摆脱被全球一同化的危机”错,原文为“才有可能不陷入被全球一同化的危机”。)4.C(C.惩:苦于。)

5.A(A.均为连词,表承接。B.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拿;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人称代词,我/人称代词,他们。)

6.D(D.“临刑时他慷慨激昂”错,原文为“临刑殊从容”,文天祥是从容就义,数日后,其“面如生”。)7.(1)假使宋室真的采用这个计策,我们今天怎么可能在这里呢?(关键词:“使”“安”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既然这样,那么宋朝不是因被金人侵略而衰弱,而是自己让自己衰弱的;不是被元灭亡,而是自己灭亡自己的!(关键词:“然则”“自衰”各1分,被动句式1分,语意通顺1分)

(3)不久,就听到了贾似道在芜湖溃败的消息,江汉守臣也都望风投降或逃跑。(关键词:“已而”“遁”各1分,语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

襄阳城被蒙古军围攻,情势危急,将要被攻破,汪立信写信给贾似道,说:“沿长江的防线不过七千里,而内郡现有的士兵还有七十多万,应该都派到江边,充实对外防御的兵力。淘汰掉老弱,还有五十万精锐,在七千里之间,每距一百里设一屯,每屯有守将;十屯为一府,每府有总督。地势特别重要的地方,就用三倍兵力。平时在江淮之间泛舟来往,保持联系,战时东西彼此支援,联络不断,来造成足以应付蒙古人忽然攻击的防御力量,这是上策。扣留蒙古人的使臣,对我们没有好处,只会给敌人借口。不如礼遇他们,放他们回去,以每年输送财帛的方式来缓和目前急迫的形势。等边境的压力稍微缓和,再从长计议战守的策略,这是中策。”后来蒙古伯颜攻入建康,听到了汪立信这番策略,叹息道:“假使宋室真的采用这个计策,我们今天怎么可能在这里呢?”

蒙古人南侵,文天祥上疏,说:“朝廷只求一时偏安,牵制前方将帅作战的气息太浓,而奋发进取、决心作战的意志太弱,请求立刻斩杀师孟,用他的鲜血涂在鼓上,来激励士气。”又说:“宋朝受五代之乱的伤害,虽然削弱拥兵的藩镇,建立邑郡,一时虽然可以矫正军人拥兵作乱的弊病,然而也付出国力衰弱的代价,所以敌人每到一州,一州就残破,每到一县,一县也残破,最后弄得整个中原沦陷,如今后悔也来不及。如今应将天下分为四镇,每镇设立都督一人负责统领;将广西并入两湖为一镇,军府建于长沙;将广东并入江西为一镇,军府建于隆兴;将福建并入江东,军府建于番阳;将淮西并入淮东,军府建于扬州。要求长沙负责收复鄂地一带,隆兴负责蕲黄一带,番阳负责江东一带,扬州负责收复两淮一带。如此,才能使各镇地大兵多,足以对抗敌军,并找寻适当时机约定日期一起进军北伐,有进无退,倾尽全力攻击敌军,使敌军因战线扩大,必须防备各方的攻击兵力,而造成局部防御兵力的不足,疲于奔命。再加上我【2014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方策动敌后的百姓起义,从内部加以骚扰颠覆。如此,敌人就不难击退了。”

„评‟靖康年间有李纲不用,而用黄潜善、汪伯彦;咸淳年间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贾似道;德祐年间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陈宜中。既然这样,那么宋朝不是因金人强大而衰弱,而是自己衰弱;不是被元灭亡,而是自己灭亡。

不久,就听到了贾似道在芜湖溃败的消息,江汉守臣也都望风投降或逃跑。汪立信感叹道:“我今天还能够死在宋土上。”于是就置酒召集宾客和手下官员,与他们诀别,亲自写奏章给皇帝,又给侄子写信嘱托家事。夜半,他心绪难平,信步来到庭中,慷慨悲歌,紧握双拳反复抚拍桌子,以至悲情难抑失声痛哭。三天后,他上吊而自杀殉国。

元世祖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但是元世祖仍然不忍心赐他一死,随即让他退下。进言的官员们极力主张成全文天祥的请求,于是元世祖也就同意文天祥的请求。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几天后,他的妻子欧阳氏前去收尸,文天祥的面容同活着的时候一样,终年四十七岁。

8.《江上望青山忆旧》前两句写记忆中的景物,深秋暮雨青山的迷蒙萧瑟的景象,是虚景;后两句写眼前的景物,阳光明媚,一片风帆行驶在江面上,柳丝挂满春堤,是实景。整首诗虚实结合,对照鲜明,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2分)《江上》整首诗均描写深秋时节的景象,是实景。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江上、地上、空中多层面的渲染,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2分)

9.《江上望青山忆旧》前两句回忆过去所见迷蒙萧瑟的秋景,表现诗人当时惘然的心境;后两句描写的是眼前晴朗明媚的春景,表现诗人愉悦之情,昂扬奋发之态。(2分)《江上》前两句描写的秋景开阔辽远,是诗人心胸开阔的表现;后两句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景图,秋江晚渡的行为表现了诗人超然洒脱,探赏大自然的情趣。(2分)

10.甲:①山寺钟鸣昼已昏 ②渔梁渡头争渡喧 ③人随沙岸向江村 ④余亦乘舟归鹿门 ⑤鹿门月照开烟树 ⑥忽到庞公栖隐处

乙: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依依墟里烟 ④山原旷其盈视 ⑤樯橹灰飞烟灭 ⑥梦入芙蓉浦

11.(1)古色古香体现唐代风韵的建筑;(1分)历代贤人的事迹及遗迹;(1分)优美的自然风光。(1分)(2)历代官吏对为官清廉者的景仰,使东湖历代都有维护和修建;(1分)秀丽风景令人流连;(1分)年代久远硕果仅存令人怜惜。(1分)

12.凸显人物形象,表现梅挚认真、清白、正直的性格。(2分)五瘴所揭示的为官者的这些弊病,和生活中贪官污吏有太多相似之处,拉近了文章和生活的距离,揭示文章主旨,富有现实意义,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引用梅挚的文章《五瘴说》,详实具体,增强了文章的人文意蕴,使文章内容深刻。(2分)为下文揭示东湖石碑和三百梅花馆的来历等内容作铺垫。(2分)(任答三点即可)

13.三人都为官清廉,为百姓做过实实在在的好事,他们的事迹使东湖不再只是自然景观,而是有了更丰富的意蕴,他们的品质正是作者所赞美的,是文章主旨所在,也是文章现实意义所在。(2分)东湖是唐代的李德裕在新繁当县令时所建,园内景物如怀李堂、青白江亭、梅岭均和他们有关。(2分)

14.①东湖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的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一番游历,香气盈袖。(2分)②李德裕等人为官清廉、为百姓做实实在在的好事,令人感动、钦佩,一番游历,是精神的洗礼,人物美好品质香气萦【2014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怀。(2分)③虽然历朝历代都存在贪污腐败,营私舞弊,但总有正直的官员坚守着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总有人和腐败的风气做斗争,这是一个人的良知,社会的良知。这是对所有有良知者的慰藉,也是未来的希望。(2分)④阅读文章,思考社会与人生,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增强了战胜腐败的信心,这是本文的现实意义。(2分)

15.B(A.缈远—渺/邈远;C.攻城掠地—攻城略地;D.金钢钻—金刚钻。)

16.D(D.天马行空: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此处使用正确。A.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这里应为“无可置疑”,是指事实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B.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一般只用于思念人,这里属于误用对象。C.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此处望文生义。)17.C(A.成分残缺,应在“处置”后加上“措施”。B.句式杂糅,删除“而定”。D.语序不当,应把“将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树立典范”与“摆脱污染严重的恶名”调换顺序。)

18.大数据决策是一种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获取价值,让数据主导决策的决策方式。(写出大数据决策的类属,1分;写出获取价值,1分;写出让数据主导决策,1分;语言通顺、条理清楚,1分。超过字数,扣1分。)

19.①也是生活中处理问题时采用的方法(2分)②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新天地(2分)③正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遵循和运用(2分)20.示例一:(1)保障(2 分)

(2)政府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为城乡居民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分)示例二:(1)晴空(2 分)

(2)政府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为城乡居民健康擎起一片晴空。(3分)

21.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谈论的是人与环境的问题,此处的“环境”并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指一个人成长的环境。材料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命题者试图以此引起人们关注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关系。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言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作文可以围绕环境和一个人成长的关系来写。环境可以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罗曼·罗兰还说过“我不知道是否有别人比我从父亲那里所得的更多”;英国的欧文也讲过“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始终是他们出生以前和降生以后的周围环境的产物”,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由此,可立意为“家风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营造良好风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江南,逾江北为枳”“为成才创造良好环境”等。

“也有人说”则指出人在环境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作文可以围绕人在环境面前的自律、自守、自强立意。在恶劣的环境面前,人可以以苦难为砥石砥砺自己的进步,战胜苦难。在污浊的社会风气面前,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待环境,人不应随波逐流,而要有分辩,有识见。由此,可立意为“撷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拒绝恶习”“做环境的主人”“把抱怨环境的心化为上进的力量”等。

也可以综合以上内容,辩证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整个材料的角度立意,如“既要重视环境的影响,还要重视人的作用”“环境不可漠视,成才靠自己努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等。

例解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参考系问题 第8篇

例1一列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车头与车尾通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和v2, 试求该列火车中点通过此路标时的速度.

解析:此题如果按一般学生的习惯思维, 取静止的路标为参考系,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 则由于列车在这里不能看作质点, 从而导致物理情景模糊, 使问题难以解决, 这里我们不妨逆向思考, 动静转换, 即以火车为参考系, 以路标为研究对象, 可使问题简化.

设火车不动, 长为L, 则路标沿相反方向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通过车头和车尾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 由vt2-v02=2ax得v22-v12=2aL,

例2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 在同一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 甲以初速度v1=16m/s、加速度a1=2m/s2做匀减速运动, 乙以初速度v2=4m/s、加速度a2=1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 (1) 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者间得最大距离; (2) 两车再次相遇所需得时间.

解析:解法1 (常规解法) :设经过时间t他们之间的距离最大, 则:

当然, 除此解法而外, 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解法,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物理过程分析可以知道两车的速度相同的时候, 两车相距最远, 可以通过他们的速度相同列方程求的速度相同时的时间, 然后代入两车运动的位移方程, 算出这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对于这些解法, 我们都要分析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的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时间关系等.

解法此题如果我们选择以乙车为参考系, 则对甲车分析

高中语文参考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潜在功能 参考性

教材不仅是从事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体现着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向,起着明确导向和积极引领的作用。就高中生物学科而言,现行教材内容均以插图形式为导引,不仅如此,文本中还安排了为数不少的如“想一想”“课外读”“小资料”等小栏目。正常说来,这些并非在教学要求之内,而是为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然而认真审视这些所谓的“参考性内容”,它在许多方面往往有着不容忽视的潜在功能,为课程教学尤其主体学习活动发挥承接、拓展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这些参考性内容的功能和作用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

一、发挥“参考性内容”的导入承接功能

新版《生物》教材在每章开头都编排了插图内容,而且带有相应的简要说明,其意义何在?一是作为知识背景来介绍有关概念,二是有助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学科概念,三是为了说明某些概念与社会生活的相辅相成的现象。这些内容在整体上具有开宗明义的新课导入作用。此外,在教材中间编排的诸如“插图”“想一想”内容,能够起着上下过渡的桥梁连接作用。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作用”中的插图,从已学知识“水分代谢”入手,描绘了土壤溶液水分向导管实现移动的两种途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问题现象。再如,在“植物的矿物质营养”中教材设计的“想一想”问题,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以“矿质营养对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内容为铺路石,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重要作用,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性知识。如此推陈出新的形式,让这些参考性内容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发挥“参考性内容”的消化促进功能

在高中《生物》第一册“绪论”中,教材首先安排了“想一想”,内容如下:“将一粒石子扔进水里,水面会出现波纹。这与生物的应激性有什么不同?”这是帮助学生唤起对“应激性”概念已学知识的回忆,也是起着重新检阅的作用。再如,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教材同样设计了“想一想”内容——“同一植物胚和胚乳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吗?”教材做如此安排,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于有丝分裂以及双受精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细胞分裂”部分中的“想一想”,则是帮助学生再次学习和巩固细胞周期的知识。从诸如此类的参考性内容中不难发现,教材文本中设计了这样一些“辅导性材料”,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把握并善于利用,都能引导并帮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实现温故知新、促进消化的课时目标,从中赢得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发挥“参考性内容”的有效拓展功能

与旧版教材不同,在许多章节内容后面,新编高中《生物》教材增加了“课外读”“课外科技活动”等内容,这是对正文的有效拓展和适当补充,在激发学习情趣、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过程结构、发展学生智能、拓展活动视野和促进实践创新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诸如“红螺菌”“细胞识别的原理”“同位素标记研究法”等小资料,教材中特别设计了相应的课外阅读内容和科技性活动内容。不仅如此,它们当中的部分内容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良好素材。有鉴于此,执教者既要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感受它的存在价值,又要在拓展主体知识中让它能够充分显现潜在功效。

四、发挥“参考性内容”的引申探究功能

新课程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出了强烈的呼唤,素质教育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的原则也提出了相应的较高要求。在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强烈感召下,教学大纲本着“生本化、学本化”的根本目的,还在新版教材中安排了一些专题性和综合性之类的许多参考性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超越学科的创新意识以及知行统一的应用实践能力。比如,在光合作用中的恩吉尔曼实验旁提出了:“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在植物的其他激素(功能)中提出了:“在一箱未成熟的柿子中,放入几个成熟的梨,结果这箱柿子很快就成熟了。这是为什么?”在讲到“利用生长素能获得无子番茄、黄瓜等”时则提出了“能否用其他方法培育无子果实?”另外还安排了许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等。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形体较小,却能发挥有效调动和积极引领的良好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既可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五、发挥“参考性内容”的激励启示功能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参考性内容”,除了上述功能之外,在培育学生能力素养方面还能发挥不容忽视的激励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对比的激励启示。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中的鲸,它们的组成化学元素是否基本相同呢?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究竟有没有差别?”这是相同知识在异质结构方面的对比。

2.应用意识的激励启示。如:“医生临床时经常提议病人输入葡萄糖,这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此是应用意识上给人以激励性的启发。

3.解题方法的激励启示。如:“把一粒石子投进水里出现了波纹现象,与生物的应激性有什么不同?”这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解题思路上的有效前移。

4.记忆方法的激励启示。如:“在人的一生中,体内蛋白质在什么时期合成大于分解?在什么时期分解大于合成?”这有利于激励和启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强化记忆。

六、发挥“参考性内容”的寓徳于教功能

生物学新课标大纲指出:“对学生进行观念态度教育,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学生素养的发展主要分为“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两类。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课程实践活动中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在需求。翻开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从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无数生物学家为了科学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他们上下求索、呕心沥血、前赴后继,无不为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仅令人敬佩和仰视,而且到了可歌可泣的境地。如在教材绪论部分对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和克里克的推崇,在“新陈代谢”中介绍了斯巴兰让尼的发现等均是如此。此外,还有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之时思考如何保护臭氧层等,所有这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人文道德素养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性资源。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把“参考性内容”充分而合理性地融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最大化的“参考”价值。这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实践性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黎杏新.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设计的若干心得[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2]何锋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改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0,(15).◆(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

上一篇:文秘类个人简历范文下一篇:羞涩的反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