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题库

2024-09-15

结构设计原理题库(精选6篇)

结构设计原理题库 第1篇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04规范)

一:名词解释

1.钢筋混凝土结构2.混凝土弹性特征系数3.混凝土徐变4.混凝土收缩

5.粘结强度6.目标可靠指标7.极限状态8.设计基准期

9.纵筋配筋率10.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11.剪跨比12.箍筋配筋率

13.受扭塑性抵抗矩14.轴压构件稳定系数15.偏心距增大系数 16.换算截面

二、选择题

1. 测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涂润滑油的方法比不涂润滑油测试的强度高

b. 边长100mm的立方体测试的强度比边长150mm的立方体测试强度高

c. 采用蒸汽养护方法测得的强度比室外干燥低温养护的强度高

2. 关于混凝土各种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立方体标准抗压强度高于棱柱体标准抗压强度

b. 标准强度的取值标准对应的强度保证率为90%

c. 混凝土双轴受压时强度高于单轴受压强度

3. 关于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徐变是荷载变形,而收缩是非荷载体积变形

b.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于控制混凝土徐变和减小收缩量均有利

c. 只要长期应力水平不超过棱柱体单轴抗压强度,徐变终究会趋于停止

4. 关于钢筋的性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屈服强度取其下屈服点的强度;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取其上屈服点的强度

b. HRB335级钢筋的标准抗拉强度为335MPa

c. 低碳钢经过冷拉和冷作时效,可以提高其抗拉屈服强度

5. 关于《公路桥规》(04规范)中对于设计原则的阐述,正确的是:

a. 规定了结构设计的四种状况:正常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

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要求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基本组合)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的设计值

c. 对于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亦采用塑性理论,要求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变形和裂缝不超过容许值

6.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筋梁正截面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未开裂的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受拉钢筋屈服后的破坏阶段

b. 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梁的开裂弯矩近乎等于钢筋屈服弯矩,承载力几近素混凝土梁承载力

c. 梁截面在整个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拉区混凝土开裂逐步退出工作,而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呈线性分布

7. 受弯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对于引入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块的目的和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引入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块是为了简化计算公式,便于设计人员应用

b. 等效矩形应力图块的等效原则是应力图块的合力大小与作用点与原应力图一致c. 矩形截面等效矩形应力图块压区高度与原图块相等

8. 对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连续梁反弯点两端正负弯矩之比的绝对值等于1时,抗剪承载力与同截面简支梁一致 d.梁的抗剪强度随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而提高,大致成线性规律变化

e.如果将纵筋伸出其不需要点0.5h后弯起,就能保证斜截面抗弯强度

9.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不正确的做法是: .

a.为了有利于抗剪,可以将全部纵向钢筋在跨内弯起;

b.当根据计算不需要配箍筋,仍要按最小配箍率进行构造箍筋配置;

c.当钢筋需要接长时,可以采用绑扎或焊接接头,绑搭接长度和焊接长度均有构造要求

10.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的变角度空间模型中,结构各部分材料的角色有:

a.混凝土作为斜压杆,纵筋为受拉弦杆

b.箍筋则有部分为受拉腹杆,有部分为受压腹杆;

c.当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小于1时,斜裂缝与轴向夹角小于45度;

11. 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的压应力也减小;

b.钢筋和混凝土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12. 在偏心受压构件设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条件是e0>0.3h0为大偏压

b.在弯矩作用方向上满足偏心受压的抗力要求,构件就一定满足轴心抗力强度要求; c.采用非对称配筋时,若为小偏心受压构件,从经济角度上受拉一侧钢筋可按最小配筋率设计

13. 小偏心受压构件

a.N不变时,M越大越危险;b.M不变时,N越小越危险; c.N不变时,M越小越危险。

14. 大偏心受压构件

a.轴力的参与使抗弯能力提高; b.轴力的参与使抗弯能力下降;

c 轴力的参与对抗弯能力能力没有影响

15. 下列构件的强度计算假定中,没有用到平截面假定的是: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b.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c.偏心受压承载力d.纯扭构件承载力

16. 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d.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均无影响。

1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计算与验算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短暂状况应力验算时,截面应力计算抗弯惯性矩取开裂换算截面惯性矩;

fsdAsb.计算矩形断面的开裂换算截面受压区高度的公式为x fcdb

c.受弯构件短暂状况钢筋应力应力控制条件为si0.75fsk

18. 钢筋混凝土简支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与验算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变形计算的构件刚度取开裂换算截面的刚度计算 t

b.挠度计算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挠度值,并要求最大挠度不超过跨径的1/1600

c.若短期荷载组合并考虑长期影响的挠度值超过l/1600,则需要设置预拱度

二:问答题

1.混凝土双轴受力与三向受压的强度特点?

2.《公路桥规中》规定如何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

3.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述影响关系?

4.保证粘结效能要采取哪些措施?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极限状法设计的三个水准

6.简述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

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有哪些基本假定?

8.什么是T梁截面翼板有效宽度?

9.简述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几种形态与剪跨比的关系?

10.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公式的上限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1.试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的四种破坏形态

12.什么叫薄膜比拟法,什么叫沙堆比拟法?

13.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中的箍筋作用有什么不同?

14.简述大小偏心受压破坏形态的特点

15.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特点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特点有何不同?

17.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混凝土常见的耐久性问题有哪些?

三:识图绘图题

1.混凝土在单调、短期单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2.混凝土徐变发展曲线

3.螺旋箍筋柱的N-ε曲线

4.偏心受压构件的M-N相关曲线,不同长度柱的破坏路径

5.大小偏压的判断与截面应变分布图

6.绘一梁高大于1m的简支梁结构的钢筋布置示意图,并说明钢筋名称

7.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式,计算公式

考题分值比例:

名词解释:3X5=15选择:3X6=18问答:5x7=35

绘图识图:2x8=16计算:1x16=16

结构设计原理题库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

B.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抗裂恨不能较差,但在正常使用时通常是不允许带裂缝工作的C.钢筋混凝土结构隔热、隔声性能较好

D.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比较复杂,建造耗工较多,进行补强修复也比较困难

2.可变荷载有四种代表值,其中()为基本代表值,其余值可由它乘以相应的系数得到。

A.标准值

B.组合值

C.准永久值

D.频遇值

3.当结构或构件出现()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或构件挠度超过允许的限值

B.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或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C.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或构件裂缝宽度超过了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

D.构件挠度超过允许的限值,或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4.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A.混凝土实际的抗拉强度

B.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C.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D.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

5.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其屈服强度是以()为依据的。

A.比例极限

B.强度极限

C.屈服上限

D.屈服下限

6.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是()。

A.‏ع≤

‏عb和As≥As,min

B.‏ع≤

‏عb和As≤As,min

C.‏ع‏

‏عb

和As≥As,min

D.‏

‏عb

和As≤As,min

7.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x≥2a的物理意义是()。

A.防止出现超筋破坏

B.防止出现少筋破坏

C.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D.保证受拉钢筋屈服

8.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为依据的。

A.斜拉破坏

B.斜弯破坏

C.斜压破坏

D.剪压破坏

9.为了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通常不把梁的截面尺寸设计得过小,并且限制最大配筋率,用于防止()发生。

A.斜拉破坏

B.斜弯破坏

C.斜压破坏

D.剪压破坏

10.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

A.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早发生

B.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晚发生

C.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另一侧钢筋屈服同时发生

D.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11.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A.螺旋筋使纵筋难以被压屈

B.螺旋筋的存在增加了总的配筋率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的弹簧作用

12.进行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目的是()。

A.使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B.使构件能够在弹性阶段工作

C.使构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D.使构件能够带裂缝工作

1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主要是验算构件的变形和抗裂度或裂缝宽度,计算中()。

A.荷载采用其设计值,需乘分项系数,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B.荷载采用其标准值,不需乘分项系数,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C.荷载采用其设计值,需乘分项系数,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D.荷载采用其标准值,不需乘分项系数,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14.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相比较,()。

A.后者的承载力低于前者

B.后者的抗裂度比前者好

C.前者与后者的抗裂度相同

D.前者与后者的承载力和抗裂度均相同

15.计算偏心受压构件,当()时构件确定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

A.‏ع

‏عb

B.‏ع

>‏عb

C.ηei

>0.3h0

D.ηei≤0.3h0

16.对钢筋进行冷加工的目的是()。

A.提高屈服强度

B.增加钢材的塑性

C.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D.调直、除锈

17.为了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构件裂缝的控制等级有()级。

A.10个

B.5个

C.3个

D.2个

18.当适筋梁的受拉钢筋刚屈服时,梁正截面的承载能力()。

A.达到最大值

B.接近最大值

C.离最大值还有一段距离

D.开始下降

19.无腹筋简支梁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力?()

A.纵筋的销栓力

B.混凝土骨料的啮合力

C.混凝土与受拉钢筋形成的拱

D.不能确定

20.大小偏压破坏的主要区别是()。

A.偏心距的大小

B.受压一侧砼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

C.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D.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21.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且均属脆性破坏,相比之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

A.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剪弯破坏

22.下列哪种状态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A.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B.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C.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D.构件丧失稳定

23.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A.当外部荷载大时,其粘结强度大

B.当钢筋进入混凝土中的长度长时,其粘结强度大

C.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时,其粘结强度大

D.钢筋级别低时,其粘结强度大

24.在设计双筋梁、大偏压和大偏拉构件时,要求的条件是为了()。

A.防止受压钢筋压屈

B.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设计屈服强度

C.避免>400N/mm2

D.保证受拉钢筋屈服

25.验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目的是()。

A.使构件能够带裂缝工作

B.使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C.使构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D.使构件能在弹性阶段工作

26.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与纵向钢筋直径及配筋率的关系是()。

A.直径越大,平均裂缝间距越小

B.配筋率越大,平均裂缝间距越大

C.直径越小,平均裂缝间距越小

D.不能确定

27.在轴心受拉构件砼即将开裂的瞬间,钢筋应力大致为()。

A.400N/mm2

B.310N/

mm2

C.30N/

mm2

D.210N/

mm2

28.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A.螺旋筋使纵筋难以被压屈

B.螺旋筋的存在增加了总的配筋率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的弹簧作用

29.普通钢筋,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

应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也可采HPB235级

钢筋和RRB400级钢筋,以()钢筋作为主导钢筋。

A.HPB235级

B.HRB335级

C.HRB400级

D.HRB500级

30.由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可见,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因此

延性越差。

A.上升段和峰值应变的变化不显著,下降段的坡度越缓

B.上升段和峰值应变的变化显著,下降段的坡度越缓

C.上升段和峰值应变的变化显著,下降段的坡度越陡

D.上升段和峰值应变的变化不显著,下降段的坡度越陡

二、判断题

1.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结构是指素混凝土结构,而不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有强度、塑性(或变形能力)、可焊性、温度要求及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或称握裹力。

()

3.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是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4.只存在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正常使用不存在极限状态。

()

5.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截面尺寸都是影响无腹筋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6.为了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通常采取配置一定数量的间距不太大的、满足最小配箍率的箍筋,以防止斜拉破坏发生。

()

7.素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在纯扭矩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属脆性破坏。

()

8.大偏心受压破坏属脆性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属延性破坏。

()

9.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的拉裂与钢筋的受拉屈服同时发生。

()

10.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先张法构件中的预应力是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的,后张法构件是靠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

()

11.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有强度、塑性(或变形能力)及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或称握裹力。

()

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按不同的设计目的,分别考虑荷载的标准组合、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和荷载的频遇组合。

()

13.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剪压破坏得到的,故其不适用于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

()

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稳定系数φ表示长柱承载能力的降低程度,所以,φ为长柱的截面积与短柱的截面积之比。

()

15.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是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16.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并根据需要配置钢筋、预应筋、型钢等,组成承力构件的结构。

()

17.混凝土双向受压时强度比其单向受压时强度降低。

()

18.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发生斜拉破坏时,梁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剪压破坏也基本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发生斜压破坏时,梁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19.一般来说,设计使用年限长,设计基准期可能短一些;设计使用年限短,设计基准期可能长一些。

()

20.无腹筋承受集中力时,梁的剪切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

()

三、简答题

1.在荷载、温度、收缩等外界因素作用下,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能够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在于?

答:

2.根据配筋率不同,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三种破坏形式及其破坏特点?

答:

3.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عb的含义及其在计算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

4.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分类,可分为哪三种?

答:

5.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截面梁?

答:

6.建筑结构应该满足哪几项功能要求?

答:

7.何谓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率?随着配筋率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能出现哪三种不同的破坏形态?

答:

8.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有哪些基本假定?

答:

9.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什么要设置上限和下限(适用范围)?

答:

控制上限,防止斜压破坏

控制下限,防止斜拉破坏

10.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包括哪几项?

答:

1.截面尺寸及形式

2.材料的强度要求

3.纵筋的构造要求

4.箍筋的构造要求

四、计算题

1.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b=200mm,h=450mm,混凝土C25,钢筋采用HRB335级,环境类别为一类。梁承担的弯矩设计值M=180KN﹒m。受拉钢筋较多,需布置再排,取h0=450-60=390mm。求:所顼的纵向受力钢筋As,A/s的值。

已知:‏عb=0.55

Mulmax=a1ƒcb‏

عb(1-0.5‏

عb)

解:

Mulmax=1×11.9×200×0.55×3902(1-0.5×0.55)=144.346]00=144.35KN-m

Mu2py180-144.35=35.65KN-m

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500mm2。该梁承受的最大

剪力设计值为180KN(包括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为HRB

335(ƒyv=300N/

mm2),仅配箍筋ф6@200。要求复核斜截面所能承受的剪力是否安全。

已知:ƒ1=1.27N/

mm2,ƒyv=300N/

mm2,h0=465

mm

Vu=0.7

ƒtbh0+1.25

ƒyv﹒

3.已知矩形截面梁b×h=255mm×600mm,处于一类环境,已配置4根直径

22mmH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单排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试计算该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已知:梁的保护层厚度c=25mm,HRB400级钢筋ƒy=360N/mm2,C25级混凝土ƒc=11.9N/

mm2,受拉钢筋截面积AS=1520mm2,a1=1.0,‏

0.518

=‏b‏ع

4.承受均布荷

载设计值q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二级,处于一类环境,截面尺寸b×h=200mm×550mm,混凝土为C25级,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净跨度ιn=5.0m。梁中已配有双肢ф8@200箍筋,试求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按斜截面承载力要求所能承担的荷载设计值q。

已知:A25混凝土ƒt=1.27N/mm2,HPB235级钢筋的ƒyv=210N/mm2,h0=515mm,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2014.12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D

5.D

6.A

7.C

8.D

9.D

10.D

11.C

12.A

13.B

14.B

15.A

16.A

17.D

18.A

19.A

20.D

21.B

22.C

23.B

24.B

25.B

26.C

27.B

28.C

29.C

30.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简答题

1.答:

1.两者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

2.混凝土硬化后,两者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

2.答:

1.当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ρmin时,为少筋梁梁产生脆性破坏。

2.当配筋率大于最大配筋ρmax时,为超筋梁梁产生脆性破坏。

3.当配筋率在ρmin≤ρ≤ρmax时,为适筋梁梁产生延性破坏。

3.答:

‏عb称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عb。

当混凝土的相对受压区高度‏ع=大于‏عb时

梁为超筋梁,当‏ع≤‏عb时,为适筋梁。

4.答:

恒载

可变荷载

偶然荷载

5.答:

当接单筋截面梁设计时,若给定的弯矩设计值过大,截面设计不能满足适筋梁的适用条件(x≤‏عb﹒h0),且由于使用要求截面高度受到限制不能增大,同时混凝土等级因条件限制不能再提高,则可采用双筋截面梁,以铺完混凝土受压力不足。

6.答:

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7.答:

配筋率等于纵向受力筋面As队以梁的有效面积h0﹒b。

当实际配筋率ρmin≤ρ<ρmax为适筋梁,延性破坏。

当ρ<ρmin为少筋梁,脆性破坏。

当ρ<ρmax为超筋梁,脆性破坏。

8.答:

1.构件正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依然保持平面。即平面假定。

2.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按文件规定。

9.答:

控制上限,防止斜压破坏

控制下限,防止斜拉破坏

10.答:

1.截面尺寸及形式

2.材料的强度要求

3.纵筋的构造要求

4.箍筋的构造要求

四、计算题

1.解:

Mulmax=1×11.9×200×0.55×3902(1-0.5×0.55)=144.346]00=144.35KN-m

Mu2py180-144.35=35.65KN-m

2.解:

=82677+49278=131955N=131.96KN<180KN(不安全)

3.解:

1.验算梁是否会超筋

H0=600-35=565mm2

X<xb不会超筋

2.验算梁是否会少筋

3.计算M

u

=257.5(KN-m)

4.解:

结构设计原理题库 第3篇

《编译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本科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编译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具有“知识点多、概念复杂、算法难以理解”等特点。除了本身的理论体系外,还涉及很多形式语言、自动机理论等多方面知识[2],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很高[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可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题库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编译原理》题目数据呈现不规则性,难以存储在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中。而题库系统需要存储大量的试题信息[4],如何有效处理不规则数据,建立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编译原理》课程题库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目前已有针对《编译原理》课程题库的设计研究,如天津理工学院薛春光等[5]设计的“编译技术”试题库。但现有研究中对预测分析表、产生式等不规则数据的存储方法未作详细研究。

本文研究了《编译原理》课程大容量题库的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法。此方法针对题目的数据不规则性、关系复杂性进行了合理规划,使题目数据可以在避免冗余的同时有效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

1 题库数据结构设计

1.1 题目特征

《编译原理》试题根据内容可分为文法描述题、词法分析题、语法分析题、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题、代码优化题等几种类型[6]。《编译原理》各类型题目中都有其特殊的不规则数据,无法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表示。

文法描述和词法分析题涉及到的不规则数据包括上下文无关文法和有穷自动机。上下文无关文法的简写形式是一组产生式规则,每条规则分为左部和右部。左部是一个便于存储的非终结符,右部是终结符和非终结符组成的符号串,左部与右部之间有对应关系。 有穷自动机(FA,Finite Automaton)既可以用矩阵形式表示,也可以表示成一个状态转换图。

语法分析方法包括LL(1)分析、优先分析和LR分析,这些分析方法都需要利用分析表进行语法分析。分析表为二维结构,例如LL(1)分析表的行标题是非终结符,列标题是终结符,表内部单元格内容是产生式右部,即一个包含终结符和非终结符的符号串。任何语法分析表的单元格内容与行列有一一对应关系。

语法语义分析过程通常也用二维结构表示,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分析步骤。语法和语义分析需要记录4项内容:符号栈、语义栈、待输入符号串、分析动作,其中LR分析还要增加状态栈项。因此,通用的语法语义分析每一步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符号栈、状态栈、语义栈、待输入符号串和分析动作。

中间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涉及流图和无环有向图(DAG)等不规则数据表示。

综上所述,《编译原理》的题目里包含文法产生式、语法分析表、分析过程表、图等4类不规则数据。其中,图包括FA状态转换图、流图和DAG图,产生式和语法分析表均存在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需要解决的难点包括:(1)产生式集合、图、表与试题和参考答案之间对应关系设计;(2)产生式、语法分析表中对应关系设计;(2)语法语义分析过程中栈、符号串和分析动作的数据结构设计;(4) 数据结构既能体现不规则数据间逻辑关系,又能避免数据冗余[7]。

1.2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按照特定方法,将各个需求抽象为不依赖于任何具体机器的数据模型,即概念模型。本文采用E-R模型来表现概念性结构模型。

根据上述题目特征设计实体,包括:试题、题型、知识点、答案。由于文法产生式、表格、图的属性信息变化较大,不易于总体组织,因此单独建立实体,各实体间关系相对独立,更易于管理和存储,同时使题目更加完整、清晰地存储于关系数据库中。

各实体设计及实体间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矩形框表示实体,菱形框表示实体间联系,椭圆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带下划线的属性为所属实体主码。

图实体中的图片可以表示FA状态转换图、流图和DAG图等。由于有些试题的一个参考答案中可能包括多个图,故答案实体与图实体之间是1∶N的关系。例如词法分析试题的参考答案中,既可能出现非确定有穷自动机(NFA),又可能出现确定有穷自动机(DFA)。

1.3 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时遵从以下转换规则:(1)一个实体型对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2)一个1∶1联系有两种转换模式,一种是为联系建立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关的各实体主码加入该关系,该关系的主码包含所加入的实体主码;另一种方式是将任意一端的主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同时加入另一端,且所加入的主码建立与原实体主码的外码关联。本文选择第二种转换方式;(3)一个1∶n联系对应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与该联系相关的各实体主码加入该关系,该关系的主码包含所加入的n端实体的主码,该关系的外码为1端实体的主码;(4)一个m∶n联系对应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主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新关系的联合主码为各实体的主码,新关系的外码为各实体的主码;(5)一个多元联系对应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主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转换为关系属性,新关系的联合主码为各实体主码,新关系的外码为各实体主码;(6)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

按照上述规则设计数据库中的表格及各表格间关系。由图1进行相应的数据库表转化,得到的关系模式包括:知识点、题型、试题、答案、文法、语法分析表、图、分析过程。主要关系模式列举如下:

(1)试题(试题ID,题目描述,产生式开始符号,分析表标志,图标志,对应题型ID)。其中“试题ID”是主码;“对应题型ID”为外码,参照“题型”关系中的“题型ID”;“题目描述”非空;“表格标志”、“图标志”均为布尔类型数据且非空,值为真表示有对应的语法分析表或图,假表示没有表或图;“产生式开始符号”非空时,表示该题目包含文法,为空则表示该题目没有文法。设置标志和产生式开始符号的主要作用是没有相应表、图或产生式时,可以不再查找,以有效提高搜索和显示效率。

(2)题目知识点对应表(试题ID,知识点ID)。由于“试题”实体与“知识点”实体是多对多联系,根据上述转换规则4,设计一个独立的关系“题目知识点对应表”。在该关系中,(试题ID、知识点ID)为联合主码;“试题ID”为外码,参照“试题”关系中的“试题ID”;“知识点ID”为外码,参照“知识点”实体中的“知识点ID”。

(3)答案(答案ID,解答描述,产生式开始符号,分析表标志,图标志,分析过程标志,对应试题ID)。其中“答案ID”为主码,“对应试题ID”为外码,参照“试题”关系中的“试题ID”;“分析表标志”、“图标志”、“分析过程标志”均为布尔类型数据,如上“试题”关系中所述,非空时才进行相应查找。

(4)文法(文法ID,规则序号,产生式左部,产生式右部,对应试题ID,对应答案ID)。其中(文法ID,规则序号)为联合主码;该关系中“对应试题ID”为外码,参照“试题”关系中的“试题ID”;“对应答案ID”为外码,参照“答案”关系中的属性“答案ID”;“左部”和“右部”属性均非空。

(5)语法分析表(表格ID,行标题,列标题,单元格内容,对应试题ID,对应答案ID)。其中“表格ID”为主码;“对应试题ID”为外码,参照“试题”关系中的属性 “试题ID”;“对应答案ID”为外码,参照“答案”关系中的属性“答案ID”;“行标题”、“列标题”均非空。

(6)图(图ID,图片,对应试题ID,对应答案ID)。其中“图ID”为主码;“对应试题ID”为外码,参照“试题”关系中的属性“试题ID”,“对应答案ID”为外码,参照“答案”关系中的属性“答案ID”;“图片”为二进制大对象格式存储,且非空。

(7)分析过程(分析过程ID,步骤,符号栈,状态栈,语义栈,待输入符号串,分析动作,对应答案ID)。其中(分析过程ID,步骤)为联合主码;“对应答案ID”为外码,参照“答案”关系中的属性“答案ID”;“符号栈”、“待输入符号串”、“分析动作”均非空。

2 结语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编译原理》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典范[8]。《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难、学难、实践难的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9]。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建立内容丰富、类型全面、解答详细的课程题库,学生可以自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复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编译原理》课程题库的建设中,数据库设计尤为重要[10]。本文在深入分析《编译原理》课程题目特点基础上,对题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规则数据设计了合理的数据结构,同时针对各类数据间复杂的关系设计了相应的对应联系,有效避免了数据冗余,为《编译原理》课程题库系统建设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全中,任国霞,张阳.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29-30.

[2]刘香芹,许清.编译原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J].林区教学,2014(10):99-100.

[3]蒋宗礼.编译原理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9(21):4-10.

[4]涂立静.通用习题库中题目数据结构设计与题库设计语言的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0):211-213.

[5]薛春光,马素珍.编译技术试题库及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6(4):11-16.

[6]何炎祥,伍春香,王汉飞.编译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丁智斌,石浩磊.关系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2):114-116.

[8]王挺,李梦君,周会平.对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1):11-13.

[9]柴艳妹,马燕林.编译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0):36-39.

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4篇

关键词:通用试题库系统 数据库 Visual Basic语言

1 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1.1 设计目标

作为一个通用的试题库管理系统,应尽可能多地适应各种专业、各种题型的要求,使用方便,出卷规范、美观,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安全性[1~3]系统的基本设计目标如下:

1.1.1 能同时存放多种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并能根据要求形成试卷和答卷;

1.1.2 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如用口令防止无关人员的非法访问、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以防止泄密等。

1.1.3 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如增加新库、新题型等;

1.1.4 生成的试卷规范、美观,可以手工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存档和打印;

1.1.5 查询方便,结果可以保存;⑥形成试卷的方式灵活、多样,即要有自动的和手工的,也要有半自动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处理的智能性;

除此之外,系统还应具有比较完善的帮助、各种操作及其可能出现错误的提示等。

1.2 系统结构

基于上述目标,我们设计试题库系统的原则是:库结构简洁,便于实现;界面友好,便于使用。试题库系统被划分为3个抽象层:数据库层、应用层和输出层。数据库层是试题库系统的底层,存储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主要由用户库、知识点库、题型库、基本库、试卷库和成绩库组成。用户库用来存放各类不同权限的用户。知识点库用来存放章节、知识点等信息。题型库用来存放各类题型的名称及其相关信息。基本库用来存放试题的各项属性、内容及其标准答案。试卷库用来存放成套试卷和由“组卷管理”模块生成的试卷。成绩库用来存放用户输入的成绩及其相关信息。

应用层是试题库系统的中间层,主要任务是与用户打交道,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根据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或者用户的要求输出数据库层的各种信息。应用层由登录管理、查询管理、题库管理、组卷管理和成绩管理5个模块组成。登录管理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用户管理,包括新用户的注册、用户信息的保存和修改、登录用户的合法性检查、数据库的加密和密钥更换等等。查询管理模块负责按用户的要求输出试题库系统或者由其生成的各种信息。题库管理模块负责知识点库、题型库和基本库的修改和扩充。组卷管理模块向用户提供各种方式的试卷形成服务。成绩管理模块负责接收和保存用户输入的成绩及其相关信息,显示相关的报表和统计分析结果。输出层是试题库系统的最外层,主要任务是输出可供编辑和打印的试卷、答卷和各种图、报表,包括由查询管理模块送来的各种图表、组卷管理模块送来的试卷、答卷和成绩管理模块送来的各种图、报表等。

2 试题库系统的实现

2.1 系统的功能模块

2.1.1 用户登录和注册功能

本功能模块是实现用户的登录和注册,根据用户所属的不同角色显示不同的操作界面:如果是学生登录,显示在线自测,这样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好好复习;如果是教师登录,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生成考试用的试卷。教师进入系统,显示在线自测试题、期末试卷生成及其答案的生成;如果是管理员登录,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用户管理;管理员进入系统,显示在线自测试题、期末试卷生成及其答案的生成、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和题库管理);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新用户注册功能仅限于学生注册,可以进行自测,但是不可以查看试题库内容,也不可以生成期末考试试卷。

2.1.2 用户管理功能

本功能模块是由管理员来实现的,主要功能有添加用户,用于管理员手动添加新用户;删除用户:用于管理员删除不符合要求的用户;查询用户:输入用户的账号来查询用户的详细信息。

2.1.3 题库管理功能

本功能模块是由管理员和教师来实现的,主要功能有试题管理,用于实现对试题的添加、删除、查找操作;试题库查询,按章节对试题库进行查询,以便于对试题库的内容及时进行修改和更新。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按题型、按难度、按题型和难度的组合等,查询的结果以报表的形式出现。系统还可以根据查询结果生成各种图表,如各种难度等级的饼状(或者条状)比例图等。有些图表可供输出,以方便统计和分析。另外,系统也提供对于成套试卷(或者过去已经使用过的试卷)的查询,查询结果可以以标准试卷的形式输出。

查询管理和题库管理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子系统,但是二者也有相通的地方,如试题修改和题库扩充时,题库管理子系统将调用查询管理的模糊查询功能找出相近的一道或者多道试题,供用户参考。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题库中的试题出现重复。题库管理子系统全部功能针对以下4个库而设计:知识点库、题型库、基本库和试卷库。这些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初始化、记录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

2.1.4 在线自测功能

本功能模块主要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检测,学生可自选测试的章节进行在线自测,做完试卷后可以查看成绩以及各题的答题情况,可以检查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

2.1.5 试卷生成功能

本功能模块实现课堂自测试卷和期末试卷的生成。课堂测试:根据选择的章节随机生成试卷;期末试卷:根据所选择的题型、章节的数量随机生成试卷及其答案。

3种组卷方式实现的原则是:操作方便、提示信息丰富,选题结果清楚明了,尽可能降低出题人的工作量。自动组卷的手工操作最少,基本上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输入几个数字就能完成组卷。

2.2 安全的实现

系统的安全由两部分组成:分级管理的用户权限和数据库的加密。用户权限的设置用来防止非法人员访问系统和部分合法用户越权使用某些功能(如修改试卷只允许出卷教师访问)。数据库加密用来防止数据库内容被其它工具非法访问而泄密。任何人访问系统必须输入口令,非法用户将不允许进入系统。合法用户被划分为多级,如某些用户只允许进行查询,

某些用户可以对数据库进行修改,某些用户只能输入成绩,而具有完全权限的用户可以访问所有的模块和所有的功能等。数据库的加密采用Access数据库本身所具有的加密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更换数据库的密钥。

3 结束语

本文以经典教育测量理论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了VB的设计功能和Word对象模型技术,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的试题库管理系统。它能广泛地适应常见的各种题型,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易操作性,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较佳的适应性。特别是组卷模块,界面友好、层次清楚、操作简单,能够科学、高效地实现试题的选取和组卷。但是,本系统还不能处理诸如语音类和视频类的试题,不过因为这方面的试题应用的学科比较少,应用的范围也比较窄,对于本系统的通用性影响比较小。事实上现有的OLEAu-tomation技术已经能够处理语音和视屏类的数据了,但要在试题库管理系统中完善地设计和实现这方面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培民,孙仰华,俞国柱.等.一个多媒体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1.21(9):75-77.

[2]刘清堂,赵呈领.通用性多媒体题库开发系统研究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0.20(3):36-39.

成规原理题库 第5篇

考核与题库

课程考核由课程中期的读书报告与课程论文作为平时学习成绩考核,结合课堂讨论进行评定。期末考试。报告和论文约占35%,课堂讨论占15%,考试占45%,平时考勤占5%。

城市规划原理系列课程题库:

1.典型城市规划评析(选作)

1-1 莫斯科规划

1-2 巴西利亚规划

1-3 堪培拉规划

1-4 华盛顿规划

1-5 昌迪加尔规划

1-6 大伦敦规划

1-7 芝加哥规划

1-8 东京规划

1-9 巴黎规划

1-10 大赫尔辛基规划

2.读书报告(选作)

2-1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2-2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思考

2-3 城市规划哲理观念的演进

2-4 早期城市规划理论评述

2-5 城市规划理论本质的思考

2-6 全球化视野下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思考

2-8 中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认识与思考

2-9 城市规划管理的思考

2-10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思考

2-11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城市公共中心规划设计的思考

2-12 城市规划调研方法——(自选城市典型地段)调研报告

2-13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思考

2-14 人物评述:勒·柯布西埃,霍华德,莱特等

2-15 伊里尔·沙里宁与有机疏散论

2-16 霍华德及其田园城市思想

德育原理试题库 第6篇

德育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教育家()首先提出的。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加里宁

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D、强调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

3、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是()A、私德 B、社会公德 C、国民公德 D、职业道德 4.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5.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

6、关于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强调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 B、心理品质的发展也作为德育目标的要求

C、不仅重视思想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 D、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

7、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8、学校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品德教育

9、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10、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

B、讨论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11、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2、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

A、私德

B、社会公德

C、国民公德

D、职业道德

1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

15、学校实施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是()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团队活动

D、校会晨会

16、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7、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规律

B、总结德育方法 C、探讨德育现象

D、研究德育功能

18、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19、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并利用学生本身存在的优点克服缺点错误,这种做法主要遵循了()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A、知行统一的原则 B、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20、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活动和交往

B、品德内部的矛盾运动

C、深刻的道德认识

D、品德发展的动机

21、关于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不正确的是()。

A、反对灌输,提倡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

B、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

C、倡导发展性的道德教育原则

D、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22、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奖励法

B、惩罚法 C、评比法

D、操行评定

23、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知与情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

D、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4、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25、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个别问题

B、德育一般问题

C、德育规律

D、德育一般问题及规律

26、德育的外延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

A、理想教育

B、劳动教育

C、人生观教育

D、道德教育

27、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规律

B、总结德育方法

C、探讨德育现象

D、研究德育功能

28、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属于()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宗教教育

D、道德教育

29、德育即()

A、品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宗教教育

D、道德教育

30、德育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通过直接影响生产资料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B、通过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C、通过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D、通过对生产中人的影响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31、保证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主要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德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A、经济

B、政治

C、法治

D、发展科技

33、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34、制约着德育的社会阶级性质的是()

A、生产力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教育思想

D、政治经济制度

35、我国学校德育应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这表明德育的()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A、全民性

B、民主性

C、变革性

D、社会主义方向性

36、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37、德育方法是()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B、学生自我修养方式的总和

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

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38、直观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德育方法是()

A、语言说理法

B、形象感染法

C、品德评价法

D、品德修养法

3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体现了()的要求。

A、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

C、品德修养指导法

D、自我教育法

40、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A、讨论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41、通过执行规章制度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属于哪一种德育方法()A、说理教育法 B、品德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42、古人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谈的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修养法

43、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进行常规训练以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叫()A、实际训练法

B、修养指导法

C、榜样法

D、自我修养法

44、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A、奖励法

B、惩罚法

C、评比法

D、操行评定

4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

B、讨论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46、关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B、从道德情感发展阶段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C、从道德意志的培养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D、从道德行为的践履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二、名词解释

47、德育的全民性:德育的全民性包括几层含义: 第一、德育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二、德育的对象包括全国人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

48、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道德规范调节社会关系和个人关系的品质的教育活动。

49、他律:是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个低级阶段,指进行道德判断时,以外在而非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50、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亦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所要达到的。

51、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的教育活动。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

52、自律是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个阶段,指进行道德判断时,以内在的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

53、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54、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关键概念,指“通过学习者的观察和注视而进行的学习”。

55、说理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56、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57.替代强化:是社会学习理论提出的概念指榜样作用在示范者的身上,而使学习者间接受到的强化。.58、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59、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主要涉及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几方面的教育。简言之,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60、直接道德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专门的道德课程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的教学。

6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62、德育网络是整合各种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体系。建立德育网络为的是将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教育力量,故又称德育一体化网络。

63、学校德育组织体系:这指的是学校内部各种教育,教学组织及其相互勾通的途径。设有以下组织:(1)德育指导小组。由分管德育的校长,政教主任,团队教师,学生会主席,年级组长组成;(2)班级德育小组。由班主任,学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组成。;(3)班级学科教师德育研讨小组。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64、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榜样示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答:错,强调榜样示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学习理论的突出特点,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自由选择,强调澄清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观。

65、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目标中,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和对少数优秀分子的要求是一致的。()

答:错,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目标明确地把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和对少数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全体学生要求培养成“四有公民”,对少数优秀分子要求培养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表明了我国目标更切近实际,也就是切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更加实事求是

66、班图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答:错,班图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67、只要方法得当,德育过程可以一蹴而就,不会出现反复。()

答:错,这是因为青少年学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极强的特点;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个多层次的培养过程;此外,学生所处的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68、思想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的教育。

答:错,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思想教育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69、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答: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但科学技术和社会道德之间不是直接的等同或等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70、变革性是现代化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答:对,社会一直处于变革中。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德育不可能一成不变,而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变革性是现代化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71、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答:错,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是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的。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72、现阶段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德育可有可无的。()

答:错,现阶段德育并非可有可无,因为德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也通过影响人的品德,塑造时代所需要的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73、第一个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答:错, 第一个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的教育家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他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进一步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和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74、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答:对, 育德即培养人的品德。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如果失去培养人的品德这一本质属性,就不能称它为德育了。从学生的特点来看,成长中的学生品德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较强的可塑性。

75、德育方法是教育者的施教传道的方式。()

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但科学技术和社会道德之间不是直接的等同或等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

76、德育过程总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入手的。()

错,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道德规则层次是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77、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

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相对于校外教育而言,学校德育的目的性最明确,组织性、计划性也最强,而社区文化设施、文化力量较不稳定,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观念、教育技能等相对教师而言没有受过专门培训。78、德育方法是教育者的施教传道的方式。()

错: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的方式,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的方式。

79、德育过程总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入手的。()

错,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知、情、意、性四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具体从哪一个方面入手,要看受教育者这四个要素的发展状况而定。80.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

错, 德育网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还包括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81、相对而言, 学校在德育网络中具有有利条件

对,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相对于校外教育而言,学校德育的目的性最明确,组织性、计划性也最强,而社区文化设施、文化力量较不稳定,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观念、教育技能等相对教师而言没有受过专门培训。82、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指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

错,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实现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二是利用学校优势,提高德育网络中成员的教育水平和活力。

83、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指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

错,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一是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二是文化宣传、政策宣传作用;三是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84、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

错, 德育网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还包括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85、德育网络具有的功能是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

对,德育网络的结构形成德育新的格局,决定了它具有的功能,为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具体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86、德育网络是将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教育力量的组织体系。

对:德育网络是整合各种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体系。建立德育网络为的是将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教育力量,故又称德育一体化网络。

四、试用有关德育原理分析以下现象

案例

一、某中学初三班会课。班主任甲别出心裁,搞一次评选“吵架大王”的民意测验活动,并规定凡得三票以上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的同学都要在黑板上挂名。投票结果,李生得二票,但名字照样写在黑板上。学生感到不解。班主任甲说:“李生情况特殊,他干了坏事。”李生当场提出质问。班主任甲说“你经常给老师取绰号。”李生否认,坚持要与班主任甲说清楚,进而师生发生争执。班主任甲火冒三丈,打了李生两个耳光,李生愤而离校。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违反)了哪些德育原则。答,该案例主要违反了如下德育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正面说服教育为主,批评约束为辅,而案例中班主任与学生发生冲突,甚至体罚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该原则要求利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即闪光点进行教育,案例中评选“吵架大王”的行为则相反。)

(3)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评选“吵架大王”的行为、体罚学生的行为是对学生人格与自尊心的伤害)

(4)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李生这样的学生,应该从其个性特征出发,有的放矢,而评选“吵架大王”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案例二: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答:该案例中教师主要运用了如下德育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正面说服教育为主,批评约束为辅,案例中对有许多毛病的杨朗同学陈老师没有再以批评为手段,而是以鼓励为突破口)。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案例中陈老师要求学生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即运用闪光点进行教育)。(3)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对有许多毛病的杨朗同学陈老师没有再以批评为手段,而是以鼓励为突破口这是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的做法)。

(4)因材施教的原则(“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陈老师的做法显然是考虑了杨朗的特征)。

案例三:一位禅师晚间出来练功,看到墙角下有堆垒起的石头,禅师知道这是徒弟违反寺规跳出寺院玩乐去了。正在这时,禅师听到墙外有脚步声,知道是徒弟回来了,于是他躬下身体,趴在石头上,让翻墙的徒弟踩着他的背下了墙头。这徒弟低头一看,自己踏着师傅的脊背,羞愧交加,无言以对。老禅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老禅师宽容大度的教育机智令人叫绝,同时,我也为老禅师巧妙设置台阶以唤醒徒弟的做法而折服。问题:试用我国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禅师对徒弟的教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此案例中,该禅师的做法是对的,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该禅师对晚归的徒弟让他踏着自己的脊背进寺,并且拍着他的肩膀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使他羞愧交加,无言以对。体现了对徒弟的关心与爱护,在尊重徒弟自尊心的基础上,对他提出了的要求。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该禅师对犯错误的徒弟没有一味的批评教育,而出乎意料地巧妙设置台阶以唤醒徒弟,正是正面教育为主原则的体现。

3、符合知行统一的原则。让徒弟知道晚归的错误并改正。案例四:下面是某报记者与一位小学生的对话: 记者:你今天上哪玩去了?

学生:没上哪,在家和同学玩电脑,还看了×××的飞车过黄河。记者:当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很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过……我更希望他掉下去。记者:(大吃一惊)为什么?

学生:你不觉得那才更刺激吗?许多人急得团团转,追踪、打捞、抢救……当然他最后成功了,也挺不错。记者:你崇拜他吗?

学生:不,我有自己的理想。记者:你的理想是什么?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学生:(笑起来,很干脆)挣大钱。

记者:我是问你将来想当什么样的人,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商人…… 学生:那还用问,哪个挣钱多就当哪个呗。记者:你为什么想挣大钱呢?

参考答案::可用说服法,榜样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心理咨询法等进行教育。(要求每一种方法能联系案例中情节说明,至少应包括四种方法)。

案例五: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任育才中学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办公室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参考答案:此案例中,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陶行知先生对欲用砖头打人的男生及时制止,并且在尊重杨朗自尊心的基础上,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的教育。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陶行知先生对杨朗同学没有一味的批评教育,而出乎意料地找出该男生的的优点,并以糖果加以奖励,正是正面教育为主原则的体现。

3、同时,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德育过程中利用学生本身的“闪光点”,克服缺点错误,陶行知先生就是利用了该男生的四个闪光点—“按时到办公室、尊重老师、有正义感、能认错。”来克服他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案例六

据报道,某校初三男生沈阳(化名)上学路上,捡到一只包,打开一看。发现包内有许多现金,他顾不上多想,直奔学校,把钱交给了老师。老师一清点,竟有11430元。之后,学校出了一则招领启事,并通过广播站向全镇广播。消息很快传到了失主那里,他赶到学校,对沈阳同学十分感激,并拿出500元表示酬谢,被沈阳婉言谢绝。学校表扬了沈阳,同学们对他也很赞赏。但是没想到,当他回家时,街坊邻居却像见了“外星人”。有人说:“你这个傻瓜,钱又不是你偷的,做好事能值几个钱?”也有人说:“路上又没人看见,你放进口袋拿回家,谁晓得?”他的家人也说他太傻。沈阳同学怎么也想不通,那些平时让他“学好”的家人、邻居,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他。问题:(1)沈阳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分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网络的功能。

沈阳这么做是对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社会、对此反映却各不相同,有些是消极负面的,这显然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不利,要求发挥德育网络的强大功能 具体体现在 :

1、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

2、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

3、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

4、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案例分析七

小学生餐费在教室丢失

昨天是玉泉小学三(1)班全体学生交下月饭费的时间。“上完课间操回来,我发现还没交给老师的钱不见了。”据丢钱学生小悦(化名)回忆,上午9点半下楼做操前,她还小心地把钱放进铅笔盒里。小悦立即将此事告诉了班主任郭佳。郭佳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对小悦说“别怕,老师会帮你找到的”。然后走出了教室。

小悦同班同学小唐说,中午同学们正在自修,郭老师抱着一个箱子走进教室,“她说这是悄悄话信箱,谁要是捡到小悦的钱没能还她,就自己悄悄放进去”。随后,郭佳将全班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逐一进去逗留两分钟再出来。最后一名学生出来后,大家才进教室。“后来小悦就说老师帮她把钱找着了”。

“这样做是在沿用教育学上的案例。”郭佳说,一开始她在教室转时,注意到有个学生显得很紧张,直觉告诉她小悦的餐费钱可能与自己班的学生有关。她和其他老师商量了一下,然后从学校资料室借了个箱子,中午便来帮小悦找钱,同时给拿钱学生一个自我反思、改过的机会。-------校园无贼 问题:郭老师这样做对吗?请你用相关的德育原理分析。案例答案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郭老师这样做无疑是正确的。可以用德育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等等原则分析。也可以用相应的德育方法分析。

案例分析八: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详细分析案例中突出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声”的响声。虽然有老师警告说查出来要处分,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出乎预料的是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愣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答话。老师接着说:“学生乐队缺一名鼓手,我觉得你有条件当。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也不再敲桌沿了。案例答案

此案例中,音乐教师的做法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对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音乐老师没有一味采取禁止的办法,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在尊重小王自尊心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音乐老师让小王担任学生乐队鼓手,同时进行说理教育,使小王愉快地接受教育。

3、同时,符合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德育过程中利用学生本身的“闪光点”,克服缺点错误,音乐老师让小王担任学生乐队鼓手,即利用“闪光点”教育。

五、德育小论文

作文

一、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还较多地处在应试教育的困境中,德育实效性低。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对德育产生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学校德育的变革提出一点看法。

作文

二、当今世界,电脑网络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们在计算机网上阅读新闻、下载文件、通信、交友、购物等等,的确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是上网也有负面作用。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例如,充斥网上的假新闻,泛滥成灾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等等。电脑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与教育是现代德育的新课题,请你自拟题目,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写一篇小论文。

作文

三、低效性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学校德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德育的低效性表现为:一是效果差——教育内容未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教育部的一位研究员就把“德育不实,一代青少年思想空虚、表里不一”看作是当前教育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二是效应低——德育投入未能产生相应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德育的低效,导致了德育的“三无”状态:无位——不重视;无力——软弱无力;无用——缺乏实际效果,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品德。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德育小论文,分析造成目前我国德育低效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对策。

作文四:人们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正陷入“高投入”与“低产出”的困局之中.“高投入”政策,表现在:第一,地位高.从课程排列上看,德育被置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首,第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在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第三,目标高.长期以来,国家希望全体人民都能具备“圣人,英雄”一般的道德水准.与“高投入”相对比,则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低产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人们也普遍感受到道德的衰落,目前的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过场和形式,成了令教育者无奈,受教育者生厌的负担,学生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请你自拟题目,针对我国德育如何走出困境提出措施,写一篇小论文。

作文五: 如今,一些家长忙于赚钱,对孩子放任不管,有一些父母进城挣钱,把孩子寄托给老人,而自己对孩子成长不闻不问。孩子渐渐地变得思想扭曲,惟我独尊,霸道蛮横,给学校德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会上那些不良的书籍、报刊、影视、黑网吧都冲击着学校德育。请你就以上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谈谈看法,提出对策,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作业题:

1、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3、“德育过程总是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入手的。”对吗?试说明之

4、从我国德育目标的历史演变分析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特点

5、试述德育网络中的组织及其沟通措施

6、试述学校在社区教育网络中的功能

7、什么是直接的道德教学?

上一篇:最初的梦想歌曲下一篇:弟子规学习计划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