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2024-06-26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精选6篇)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第1篇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2Q+15Q+10

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2解:(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STC=0.1Q-2Q+15Q+10

P=55

2∴MC=0.3 Q-4Q+15

MR=AR=P=55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

255=0.3 Q-4Q+15

经过计算得:Q=20

利润=收益-成本

=PQ-STC

32=55×20-(0.1×20-2×20+15×20+10)

=1100-310

=790

∴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是20,利润是790

(2)∵根据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分析可知,企业停产的企业关闭点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R曲线与AVC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2∴ 联立MC(Q)= 0.3 Q-4Q+15

2AVC(Q)=0.1Q-2Q+15

解这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即可得到AVC曲线最低点的值

经过计算可得Q=10

2这时的MC(Q)=0.3×10-4×10+15=5

∴MR=AR=P=MC=5时厂商必须停产

即当市场价格下降为5时厂商必须停产。

2、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6300-400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S=3000+150P;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6,产量为50;单个企业的成本规模不变。

(1)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判断(1)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求企业内的厂商数量;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变为D8000400P,短期供给函数为32SS4700150P,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判断(3)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5)需要新加入多少企业,才能提供(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解:(1)根据市场短期均衡的条件D=SS,有:

6300-400P=3000+150P

解得P=6

以P=6代入市场需求函数,有:Q=6300-400×6=3900

或者,以P=6代入短期市场供给函数有:Q=3000+150×6=3900。

(2)因为该市场短期均衡时的价格P=6,且由题意可知,单个企业在LAV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也为6,所以,由此可以判断该市场同时又处于长期均衡。

因为由于(1)可知市场长期均衡时的数量是Q=3900,且由题意可知,在市场长期均衡时单个企业的产量为50,所以,由此可以求出长期均衡时行业内厂商的数量为:3900÷50=78(家)

(3)根据市场短期均衡条件DSS,有:

8000-400P=4700+150P

解得P=6

以P=6代入市场需求函数,有:Q=8000-400×6=5600

或者,以P=6代入市场短期供给函数,有:

Q=4700+150×6=5600

所以,该市场在变化了的供求函数条件下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6,Q=5600。

(4)与(2)中的分析类似,在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变化了后,该市场短期均衡的价格P=6,且由题意可知,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也为6,所以,由此可以判断该市场的之一短期均衡同时又是长期均衡。

因为由(3)可知,供求函数变化了后的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产量Q=5600,且由题意可知,在市场长期均衡时单个企业的产量为50,所以,由此可以求出市场长期均衡时行业内的厂商数量为:5600÷50=112(家)。

(5)、由(1)、(2)可知,(1)时的厂商数量为78家;由(3)、(4)可知,(3)时的厂商数量为112家。因为,由(1)到(3)所增加的厂商数量为:112-78=34(家)。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第2篇

非完全竞争市场

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最不可能成为垄断者的是()

A.一个小镇上惟一的一名医生

B.可口可乐公司

C.某地区的电力公司

D.某地区的自来水公司

2.下列不能成为进入一个行业的壁垒的是()

A.垄断利润

B.立法

C.专利权

D.资源控制

3.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权力,这意味着()

A.垄断厂商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B.如果他的产品增加一个单位,则全部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降低

C.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其需求曲线

D.以上都对

4.在竞争性市场和垄断市场中,下列哪种情况下厂商将扩大其产出水平?(A. 价格低于边际成本

B.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C. 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

5.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和竞争性厂商一致的是()

A. 利润最大化目标

B.产出水平

C. 长期中的经济利润

D.生产的有效率

6.一个垄断厂商在长期中一直获得经济利润,那么()

A.该厂商的生产比竞争性市场的厂商更有效率)

B.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与其竞争

C.政府和垄断厂商之间必定串谋来维持一个高价格

D.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从而使得其获得更多的收益

7.当垄断竞争厂商处在长期均衡点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8.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B.平均成本下降时

C.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主观需求曲线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9.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 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 非价格竞争的数量不同 C. 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 以上都不对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左右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如果一个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很小,他将______价格,以增加收益。

2.无论是竞争性厂商还是垄断厂商,当其利润最大化时,总能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一个垄断厂商来说,其供给曲线是__________。4. 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5.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唯一区别是长期均衡多了一个条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广告、更好的服务和厂商向消费者提供其他便利属于_________竞争。

三、判断题

1.一个垄断厂商可以随心所欲的定价,以取得最大利润。()2.垄断厂商的价格总是比竞争条件下的价格高,而产出少。()3. 垄断厂商不会发生经济亏损。()

4. 自然垄断意味着规模经济在一个产量充分大的范围内仍旧存在。()5. 垄断厂商的AR曲线与MR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6. 垄断竞争行业的饿供给曲线与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相类似。()

7. 在长期中,由于新厂商的进入,使得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等于厂商的LAC曲线的最低点。()

8. 如果一个厂商在长期当中获得经济利润,那么这时的价格必不在其LAC曲线的最低点。()

9. 弯折的需求曲线解释了寡头垄断情况下其市场价格在成本可变情况下是如何被决定的。()10.

四、名词解释 1.完全垄断 2.自然垄断 3.价格歧视 4.勒纳指数 5.垄断竞争 6.寡头垄断

五、计算题 斯威齐模型中,隐含着一个假定是:没有一个企业占有支配地位。()1.假定某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0-4Q,总成本函数为TC=50+20Q,求:

(1)垄断者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及利润总额。

(2)假设垄断者必须遵从完全竞争法则,那么厂商的利润、产量和价格是多少?与(1)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2. 假设垄断厂商拥有不变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且AC=MC=5,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QD=53-P,求:

(1)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及最大利润。(2)如果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起市场产出水平为多少?(3)计算(1)和(2)的消费者剩余。

3. 假设某垄断市场的需求不仅与价格有关,还取决于该垄断厂商的广告活动(广告费用支出用A表示),需求函数由Q=(20-P)(1+0.1A-0.01A2)给定。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10Q+15+A。

a)如果该垄断厂商的广告费用支出A为零,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数量组合及厂商相应的垄断利润水平。

b)如果垄断厂商的广告费用支出水平达到最优,求此时的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数量组合及厂商相应的垄断利润水平。(提示:此时厂商首先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水平而不是产量水平)

4. 假设某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拥有不变的边际成本,即MC=10,如果该市场由一家厂商占有,其不变的边际成本为MC=12,其中2个单位成本系由该厂商为保持其垄断地位而对政府进行游说所致。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1000-50P。求:完全竞争和垄断条件下的价格—数量组合。

5. 某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假设该市场中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产品集团调整。如果产品集团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他们的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

a)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b)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

六、简答题

1.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对于给定的产量,可以任意索取一个价格? 2.试分析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价格等于边际收益,而垄断厂商的价格大于其边际收益。

3.假设一个偏远小镇上只有一家私人诊所,试说明该医生为什么能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4.试分析为什么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5.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平行于数量轴的水平线,市场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也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但为什么不可能对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给出明确定义?

七、论述题

1.分析为什么说垄断竞争兼有竞争和垄断的因素。

2.试作图描述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并说明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点是否能和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一样,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

3.试说明垄断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定价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A

6、B

7、B

8、C

9、C

10、A

二、填空题

1、提高

2、MR=MC

3、不存在的

4、P>AR=MR=MC

5、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必须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6、既可以同质也可以有差异

7、非价格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完全垄断(Pure monopoly)简称垄断,它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2、自然垄断是指某些商品的生产在生产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而在一个比较大的产出范围内却呈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以至于只需要一家厂商的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需求的情况。

3、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者在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提供同一种服务时,针对市场需求或销售对象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

4、勒纳指数等于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占价格的比例,用来衡量垄断势力。

5、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由众多厂商组成的、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6、寡头垄断(Oligopoly)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五、计算题

1、提示:(1)P=100-4Q,则TR=100Q-4Q,故MR=100-8Q; TC=50+20Q,则MC=20 根据MR=MC,得Q=10,P=60,利润为350

(2)又根据完全竞争法则 P=MC,得Q=20,此时利润为-50,亏损。

结论: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相比,产量增加10,价格下降40,利润减少400。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垄断者可以获得垄断超额利润350,而在完全竞争情况下垄断者却亏损50。说明完全竞争比完全垄断竞争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2、提示:(1)Q=24,P=29,利润为576

(2)P=5,Q=38(3)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为1152,垄断条件下为576

3、提示:(1)Q=5,P=15,利润为10。

(2)P=15,A=3,Q=6.05,利润为12.25,较之于A=0时利润增加。

4、提示:(1)完全竞争条件下,P=10,Q=500(2)垄断条件下,Q=200,P=16

1、提示:(1)由LTC,可得LAC=0.001Q2-0.425Q+85 由需求曲线,得P=120-0.4Q 长期均衡是,实际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在均衡点相交。令P=LAC,得Q=200,P=40(2)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相切,且MR=MC 当Q=200时,可求得LMC=MR=35。运用公式MR=P(1-1/ed),解得ed=8

六、简答题

21、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并不意味着该厂商对于自己给定的产量可以任意索取一个价格,垄断厂商在确定其产出水平时,相对于市场需求曲线,其价格亦被确定。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的产出相对于整个行业产出规模而言,数量非常小,厂商可以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任意的出售愿意产出的数量。故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与其价格是一致的。在垄断厂商情形下,垄断厂商面对的饿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负的斜率意味着如果垄断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为了能够销售出去,其价格也必须相应降低,而且前面生产的产品价格也同时下降。这样,边际收益必小于现在的价格。

3、因为只有一家诊所,所以该医生处于一种医疗服务的垄断地位。由于其位置相对较为偏僻,可以近似认为该诊所没有竞争者。其次,医疗服务一般是不能转让的。不同的服务对象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市场。再次,不同的病人由于收入、教育、家庭背景等原因,各自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因此,该诊所能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4、在垄断情况下,我们无法定义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因为,对于给定的市场需求曲线,厂商的供给曲线实际上只是一个点,即由MR=MC所决定的产出水平。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那么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也会移动。由此确定另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但是,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这是由于这些点的组合取决于移动的需求曲线的弹性变化及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除非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平行移动,而这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难以确定。

5、由于各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因此,无法把各垄断竞争厂商归入同一市场,因此不能给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以明确定义,这种情况和完全竞争厂商不同。

七、论述题(提示)

1、垄断竞争的厂商的产品具有异质性的特点,这保证了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它意味着:如果其价格提高的话,不会失去所以的购买者;如果增加产出,其价格必须相应的降低。这种市场结构类似垄断。但产品的异质并没有排除替代的可能。产品之间存在的替代性,使得厂商彼此之间无法给对方造成明显的影响。新厂商可以自由进入该行业。垄断竞争类似于完全竞争。

2、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作图及分析略。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可能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垄断厂商在长期中可以获得经济利润,至少使其盈亏平衡才能继续营业。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第3篇

1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怀疑观点

15世纪前后, 欧洲随着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经济思想界普遍产生了重商主义观点。由于重商主义的研究视野集中在流通领域, 论证财富的产生只能在流通领域, 在这样的观点下自然而然是支持政府干涉经济的运行, 在国际上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而在国内支持出口品的过大投资及生产。近代经济科学是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时候开始的。这种经济视角的改变, 所带来的观点同以往的重商主义是完全相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旦建立起来, 它坚信市场经济完美的运行机制的逻辑终点便是政府的自由放任, 无为而治。

然而就在同时期, 有学者对这种制度是否能解决社会的长远发展问题提出了质疑, 马尔萨斯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关注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的, 并消极地看待发展前景。首先他从人性的两个公理出发, 得出了人口数量几何增长的结论。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 投入到土地上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会越来越低, 进而导致粮食产量边际增量会越来越低, 最终粮食的产量会到达最大值进而决定了人口的数量。在这样的逻辑推理下, 所得到的结果绝非一般均衡状态那样令人向往和期待。贫穷和失业一如既往地存在着, 未来不见得会比现在好, 也许会比现在更加糟糕。

继马尔萨斯之后, 对私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质疑声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是马克思。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盾对私有产权制度市场经济运行的后果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是肯定资本主义的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 他甚至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还要多。但是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 却是毫无顾忌的给予否定, 认为这是一种“剥削”的制度。传统上认为马克思批评剥削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针对于当时童工的泛滥, 劳工工资的低微, 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但这不是主要的出发点, 如果马克思真对此过多的关注的话, 那么批评这一现象的最好做法是站立在社会学的角度, 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上寻找解决办法, 而不是对剥削的批评;二是站立在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 若以此作为批评剥削行为的主要原因, 那么它就不可能协调劳动分工存在的机制与它的合理性方面的关系, 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资本存在的现实性与它在理论上发挥效用的非正义性之间的关系, 因为历史上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路径是没有错的;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不协调性, 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性质最终会导致生产的中断, 社会的动乱, 经济系统的崩溃。他认为这种制度安排是内生性的不稳定, 经济危机每隔10年爆发一次就是最好的例证, 进而否认一般均衡理想模型的标准性意义。在这点上不同, 是马克思同以后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发生分歧最主要的地方。

2 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倾向

按照西方经济学者的说法, 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等人在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前提下, 以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的形成, 进而解决资源的配置和报酬问题。他们建立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 根据这一模式各类生产要素均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报酬, 消费者也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从此以后,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就以这种先入为主的理想模式作为评价标准和分析的终点来认识现实的经济问题, 以此来判断各类市场和政府及制度失灵现象并给出相应的对策。钱颖一教授在《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 (perspective) , 参照系 (reference) 或基准点 (benchmark) 和分析工具 (analytical tools) 。”钱教授在这里所谓的视角是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 实际上是经济假设前提。行为假设的初始给定是很重要的, 在保持某一理论体系逻辑不变的前提下, 仅仅由于行为假设的改变, 该理论便可能面目全非。分析工具也就是逻辑演绎的具体形式, 它可以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钱教授认为“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这三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参照系, 钱教授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在于“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未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会因为没有参照系而缺乏主线和深度。若前提所假设环境条件是符合经济效益所要求的, 也就是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的, 那么经济分析的结果是找出均衡解来, 而均衡解所流露出来的含义很明显是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是没有利润的, 社会中是没有失业的。

同样, 田国强教授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一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①界定经济环境;②设定行为假设;③给出制度安排;④选择均衡结果;⑤进行评估比较。”在这五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中, 最有启示意义的是均衡结果的选择和评估比较。什么样的均衡结果是我们所想要的取决于经济环境的界定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价值判断。田国强教授认为对均衡结果选择有决定性影响的评估标准有两个, 一是帕累托最优或改进, 因为它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对一个经济制度给出了资源是否被浪费的一个基本判断标准;另一个是激励相容, 它评价的是自利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冲突程度, 个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为社会工作。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现代经济学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 不管使用的是数学模型还是各种图像模型都有一种寻求稳定均衡的倾向。这些均衡形式在假定条件的协助下成功的避免了外部环境改变的影响, 并且在理论分析上它代表的是资源合理状态。然而, 人们在理解参照系的均衡状态时却忽视了一个很有启示的结论, 那就是在这种均衡中各经济生产单位是没有利润的, 社会上是没有失业的。失业与利润之间是否有着相互之间互为变量的关系?

3 现实经济运行机制与一般均衡模式

如同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厂商的经济行为时所给定假设那样, 也就是企业的一切行为最终能从追求利润的动机中得到解释。尽管有的时候, 这一假设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 认为现实中代理人问题的存在会使得这一动机发生变异, 但是没人能够提出更好的前提条件或者抽象说出更好的环境描述, 因此接受这一假设有着合理的原因。没有一个企业或者行业能够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长期存在, 利润的存在是企业长期性存在的基础。

我觉得很有必要说明为什么企业需要利润来支撑它的存在, 企业的存在可以描述成为是一种产品的生产持续存在。从社会的角度看, 这需要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存在着有购买能力的需求存在;另一个是这种产品能够在不大量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的情况下生产出来。很明显, 利润主要是来支持后一个原因的。厂商理论在分析其原因时, 通过不同的市场结构之间的比较, 发现垄断因素是利润存在的原因。尽管产品之间的替代能减少垄断因素, 但现在企业都普遍意识到, 应该通过品牌而非产品来加强其垄断的因素。可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 垄断因素不再存在, 利润和失业也不再存在。这样的均衡暗示着我们什么呢?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不变的情况下, 我们将永远都无法达到这种状态, 也就是我们无法到达完美状态时的和谐。那么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一步一步的朝着和谐发展还是仅仅在维持稳定的发展, 不确定因素是否能在根本上清除。

在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中, 经济行为的动机不管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角度出发, 都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非对利润的追求, 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动机行为下失业现象是不存在的。尽管历史学家在阐述社会发展的原因时, 将人口压力转变为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近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中, 威胁文明从来不是人口过多, 使得文明崩溃和消亡的, 也不是内在的原因, 而是外部的压力。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同, 潜在GDP增长率的水平下, 社会上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GDP增量中扣除折旧的那部分与自然失业率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4]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5]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2) .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第4篇

2012年5月25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对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和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核情况的公示》,随后国际快递两大巨头联邦快递(FedEx)和联合包裹(UPS)获得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牌照。联邦快递拟在北京顺义区建立基地,在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大连、郑州、成都开展国内快递业务;而UPS则以广州白云区为基地,拟在上海、深圳、广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经营国内快递业务。两大巨头国内快递业务牌照的获得,标志着国内最后一道物流保护壁垒被撤除,国内快递业务完全对外资开放,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站在相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可以肯定,国内快递市场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竞争和机遇一样处处存在,国内快递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走到一个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一、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快递业务的历程回顾

快递业是上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的行业。2004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快递业定义是:快速收集、运输、递送文件、印刷品、包裹和其他物品,同时全过程跟踪这些物品并对其保持控制、提供相关服务。我国国家邮政EMS于1980年7月15日开始提供快递服务,1993年诞生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在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市场板块和三个市场主体。三个市场板块包括国际快递、国内快递和同城快递,三个市场主体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快递企业。我国一直对外资快递进入国内快递业务进行严格的限制,甚至于2009年颁布的新邮政法对民营快递企业法律地位得到肯定的情况下,第五十一条规定还限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长期以来,我国快递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甚至互不干涉的局面:外资快递垄断了80%以上的国际业务,民营快递分割了近半的国内市场业务,现行法律框架下仅有国有背景的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成为惟一一家纵横三大市场的服务提供商。

国内快递业务是指从收寄到投递的全过程均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快递业务。外资企业染指国内快递业务是一个漫长的渗透过程。1979年6月,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OCS)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签订了中国第一个快件代理协议,随后 DHL、TNT、FedEx 和UPS相继与之达成快递代理协议,这是所有跨国快递公司进入中国的惟一通道。1986年,中国第一部邮政法明确了邮政专营的范围,为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法律空间,但也为以后快递业的纷争埋下伏笔。外资企业受法律的制约和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进入中国国内速递业务市场,但试水国内市场的努力一直没有放弃。2004年5月10日敦豪宣布正式推出中国国内快递业务,2005年7月联合包裹公司宣布开展以2公斤以上为主的国内包裹快件业务。联邦快递在2007年通过并购国内快递企业已经进入了国内快递市场。2009年,中外运敦豪收购了全宜快递、中外运速递和金果三家公司的100%股权,整合后开展中国国内快递业务。

按照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从2002年12月11日起允许外商在合资企业中的控股超过50%,从2004年12月11日起允许外商在华独资经营国际快递业务,2005年12月11日起允许外商在华独资经营国内快递业务。2005年12月,我国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宣布开放国内物流市场股权,仅仅4天后,TNT单方面结束与中外运15年的合作期,收购了国内最大公路零担货运物流公司华宇集团,与中国超马赫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TNT国际快递公司,推出特许加盟计划。几乎同时,UPS与联邦快递向邮政部门递交了经营国内业务的申请。

二、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环境分析

(一)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快递需求旺盛

快递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调整增长,有专家测算出GDP与快递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3,如果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十一五”年均增长8%以上的目标,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将达到24%以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和电子商务的成熟为快递业的发展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图1所示簇状条形图,2007年正是中国电子商务加速的一年)。

图1 2002-201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情况 (单位:万件)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网民在线购物交易额达7849.3亿元,比2010年增长66%。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年度数据表明,2011年市场交易规模达7万亿元,同比增长46.4%。摩根士丹利预计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比2010年增加75%。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全国快件日业务量超过1600万件,70%以上的网购必须依靠快递来完成。仅淘宝网一家就有10多家大型专业快递企业来满足其递送服务的需要。

(二)快递企业数量巨大,产业集中度较高

自1993年民营申通、圆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开始经营快递业务以来,由于门槛较低,快递企业每年以几何级的数量增长。我国快递业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兴服务业之一,市场规模排名世界第三位,和无数快递企业的运作无不关系。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收到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申请11430件,受理6725件,依法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法人企业达到5883家,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快递企业纳入了许可范围;快递业从业人员54.2万人,比上年增长35%;快递独立分拣中心达到2176个,总面积281万平方米,营业网点达到6.4万处,比上年末增长84%;境内运输邮件、快件的专用货机共计32架,汽车达到6.5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1.5%。国内重点快递企业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省辖市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部分快递企业的服务已深入农村乡镇。

我国国内70%的快递企业以特许经营方式(加盟)与12家品牌企业经营,其余以自建网络的方式独立经营,市场集中度虽然有所提升,但导致竞争、割据的现象非常突出,无法和外资快递巨头相抗衡。我国快递重点品牌企业有20家,2010全年快递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6家,其中超过百亿的2家。中物联科字[2011]155号关于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的通告中,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排第10,主营业务收入1136000万元;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排名26,主营业务收入361130万元。一旦联邦快递完全进入国内业务,将会给顺风等民营快递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三)快递竞争格局业已形成,行业经营举步维艰

我国近6000家的快递企业基本上对快递市场形成瓜分之势,行业、企业、地区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滑,著名企业破产的案例时有发生。

从快递辐射的范围划分,存在着同城快递、异地快递、国际及港澳台快递的对市场的分割和竞争。2011年三者占全国快递业务量分别为22.3%、74.3%、3.5%,但三者业务收入占全国比例分别为8.7%、58.8%、24.4%,表明同城快递虽然成本低,但收益在竞争背景下也越来越低;国际及港澳台快递虽然业务量少,但其收益却比较高。(见表1)

表1 2011年我国快递行业基本情况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2011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 29.4%、67.6%和3.0%,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35.8%、49.4%和14.8%。表明民营企业已经占据近十分之七的业务量市场份额,但其大多数处于低端领域和粗放发展阶段,导致竞争和业务收入不高的情况。与此相反,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虽然小,但其收益和竞争水平却远远高于国内企业。

从快递地域结构看,2011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国的79.9%、11.2%、8.9%,表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快递业也比较繁荣,但竞争更为激烈;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快递业虽然不太发达,但市场竞争相对较弱,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快递竞争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快递业的高速发展,但也导致了快递业的赢利空间逐年下滑。2005年快递业利润率可达30%以上,到2011年平均利润率仅为5%。2008年,国内快件平均单价为27.04元,2010年为 24.6元,2011年则降为20.65元。其中2010年同城快递平均单价为7.7元,比上年末降低0.1元;异地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18.8元,比上年末降低1.4元;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137.9元,比上年末提高0.1元。2011年重庆民营快递同城快件的平均价格是7.71元,基本只能维持生存,根本无法在网络上、技术上、服务上和品牌上和外资企业相抗衡。

三、外资进入国内快递业务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分析

(一)中小快递企业面临重新组合和精细化业务的选择

外资全面进入国内市场,首先对中小快递企业的扩张和发展产生扼制和制约,中小企业要脱颖而出成长为顺风速递那样的巨头的机会十分渺茫。我国中小快递企业数量庞大,几乎为了生存而展开恶意竞争,无法和无力做大做强。上海工商行政部门披露,全市企业名称中含有“快递”、“速递”的有1027家,加上经营范围有“快递”业务的企业和机构,数量超过6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快递业务量每天达50万票以上,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但平均到每家企业和机构,每天业务量不足1000票,平均年营业额刚刚超过30万元。

面对外资企业的强势进入,国内中小快递企业首要的选择应该是整合资源、建立联盟、完善网络、抱团发展。2009年新《邮政法》公布后,全国将近50%的同城快递企业和20%的区域型快递企业面临合并、被兼并或转型。2011年5月国家邮政局出台《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以加快发展,计划5年内培养出一批年收入超过百亿、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2011年11月《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实施细则》提高了快递行业的门槛,形成差异化的评价机制推动行业的优胜劣汰。中小快递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形成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配送网络,完全可以在国内外物流巨头的夹击下绝处逢生,做大做强。这方面外资企业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2012年4月UPS初步拟定以51.6亿欧元收购TNT,如果计划获批,其在全球快递市场的竞争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小快递企业若要“独善其身”还可选择精细化的特色业务和特色服务,比如选择大型企业无法涉足的专线服务和细分市场,或者为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或者商贸企业提供定量制作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避免与巨头企业进行业务重叠式的正面竞争,以其独特的服务项目和优质服务水平取得巩固的市场地位。

(二)外资企业的进入将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

中国快递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将促使快递市场竞争激烈化,外资快递企业、国有邮政企业、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会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在中国快递市场上夺取战略高地,这对中国快递业转型升级很有帮助。

我们快递企业普遍存在“弱小散”的状态,产业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2011年仅邮政系统受理的快递申诉就达88396件,同比增长232%,快件延误、丢失损毁、索赔困难等问题成为快递服务的几大“顽疾”。我国快递企业配送能力偏弱,中邮速递自有飞机16架,而UPS自有飞机225架,另外还有295架租赁飞机。中邮速递有4000多辆物流配送车辆,U PS则拥有92700辆各种配送车。只有30多人的DHL重庆公司,2011年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人均产值达100万元,比国内快递企业高10倍有余。201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全国人均不到2件,低于国际上人均4.1件水平,更远远低于美国人均26件、日本人均25件的水平。

外资快递在资金、设备、技术、规范、管理、人才、理念方面具有独到的竞争力,所带来的“鲶鱼效应”会促进国内快递企业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更新设施设备、拓宽经营网络,从下而上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个快递产业的质量和地位。在快递升级过程中,国内大型快递企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面临的竞争形势会更加严峻,比如EMS和顺丰等一些高端业务,有可能会被联邦快递和UPS所蚕食。但外资企业网络要覆盖到三线以下城市或者村镇一级还有待时日,这段时间正是国内快递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国内快递企业可以把外资企业作一个参照系和标杆,学习他们的管理和运营经验,建立自身的运营体系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鲶鱼来了”、“狼来了”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三)我国快递的内涵和外延将得以进一步拓展

长久以来国内对快递业务的范围在理论和实践上仅仅被界定为对一定量物品的快速递送,而忽视了快递是现代物流背景下的一种高端物流形式。在这种理论指引下,国内快递一直处于无限制、低等级扩张状态,企业众多而龙头企业乏善可陈,表面繁荣而产业特征不明显,业务繁忙而服务质量下降。国外快递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企业的业务是非常广泛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小件速递。比如,可以和汽车产业链建立战略联盟,为核心企业提供基于快速响应的定制化配送;为特殊企业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提供连续化配送服务;2008年UPS独家承揽了北京奥运会所有对外物流服务包括体育器材的运送等,创造了“奥运物流”经典案例。在国内,快递企业传统发展模式正在逐渐转变,快递服务和电子商务正在融合。2011年末,顺丰通过其CEO王卫控股的深圳泰海投资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境外网点已扩大到中国港澳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地,为顺丰境外采购和扩张打下基础。

总之,外资企业的进入,使我国快递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变革的序幕已拉开,挑战和机遇同时降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快递会更像快递的样子,中国快递企业产生区域性巨头企业的日子也不会太久。▲

[1]谢如鹤,李志锋.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探讨及实证分析 [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06).

[2]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总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6,(34).

[3]魏光兴,周靖.基于信息熵与灰关联法的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7).

[4]蒋长兵.我国民营快递的市场机会分析[J].物流科技,2009,(08).

[5]张晓梅.快递业产业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1,(09).

[6]晏敬东,石银萍,李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第5篇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考研虽然看似是几门课程的考核,但成绩代表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一定的举一反三能力,一定的毅力和努力,一定的记忆力,发现方法的能力,理解条理,逻辑和语言能力,比较好的心理素质,大脑运转的速度,如果你的成绩足够优秀,那么至少你以上的一部分能力比大部分人优秀,决定你以后发展的是这些能力,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些科学研究素质。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们带来重要信息。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名词,而在考试中每个学科也都会考一些专业名词,2016年考研的复习节奏已经暗涌不断,考生们需要抓住每一个复习的机会与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的组建知识架构,小编为大家整理考研西方经济学中的名词解释中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概念,帮助同学们备考。完全竞争市场

1.市场:从事物品买卖的场所或接洽点。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益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分类: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2.行业: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行业类与市场相同。

3.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产品同质,并实现了资源完全流动,完全信息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卖者和买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 第6篇

完全竞争市场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每一位考研学生都应树立几个基本思想:1.建立清楚的、可以达到的目标。2.确立目标的优先权。3.找出与目标有关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的工作。4.确定完成较小目标的日期。考研复习设立的目标一般都是中短期的目标,通常我们都是应该把它们分为更加实际的任务。每周都应该树立可以达到的具体的目标。现凯程为考生朋友提供重要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

1.市场:从事物品买卖的场所或接洽点。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益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分类: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2.行业: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行业类与市场相同。

3.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产品同质,并实现了资源完全流动,完全信息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卖者和买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4.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描述市场上对某一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状况的曲线。

5.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在既定价格下厂商的产量是随意,因为单个厂商的产量对于邮大量卖买者的市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6.总收益: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公式:TR(Q)=P“Q

7.平均收益: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益。公式:AR(Q)=P

8.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销售所获得的收益增量。公式:MR(Q)= P+ dP/dQ”Q=P(1-1/ed)

9.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公式:MR=MC

10.收支相抵点:当厂商使MR=MC获得利润最大均衡时,若在MR=MC的产量Q*上,使得AC=P,那么,厂商的利润将为0,此点成为收支相抵点。(要附图)11.停止营业点:当厂商使MR=MC获得利润最大均衡时,若在MR=MC的产量Q*上,使得AVC=P,那么,厂商的利润将为负,此点成为收支相抵点。此时,厂商的收入全部用来弥补可变成本(要附图)

12.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与愿意接受的总支付的差额。(图)

13.成本不变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变化,不对生产要素价格产生影响。

14.成本递增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产上升。

15,成本递减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产下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相关文章:

关于不完全市场竞争的论文题目04-07

关于市场竞争的习题07-20

电信市场竞争05-12

市场竞争主体05-20

市场竞争态05-28

审计市场竞争06-02

市场成本竞争06-07

完全问题09-07

不完全分解08-22

交通完全征文05-15

上一篇:会议任务完成情况汇报下一篇:(加图片)青岛世园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