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律动范文

2024-06-10

小班音乐律动范文(精选6篇)

小班音乐律动 第1篇

来宾政和幼儿园

小班音乐律动《小鸡出壳》

执教者:李莉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内容,做各种小鸡出壳的动作。2.喜欢音乐游戏,体验小鸡出壳时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音乐的内容,做各种小鸡出壳的动作。

活动准备:

PPT,音乐《小鸡小鸡》、音乐视频《小鸡出壳》、鸡蛋模型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教师利用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李老师来做鸡妈妈,你们来做我的鸡宝宝,现在跟着鸡妈妈一起来做做操吧。

(播放音乐《小鸡小鸡》)

二、播放音乐《小鸡出壳》,学习律动。

1、讨论:小鸡是怎样出壳的。

2、播放音乐视频,请幼儿说说小鸡是用什么办法出壳的?

3、播放音乐视频,幼儿跟随音乐,模仿小鸡出壳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教师:鸡宝宝们可真棒,都学会了小鸡是出壳的本领了,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吧!

小班音乐律动 第2篇

小班音乐律动:洗手帕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强弱,快慢。尝试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2.体验劳动的愉快,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重点:

能按音乐节奏来表现搓,拧,晒等洗手帕的动作。

活动难点:

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每人一条手帕。

2.配套磁带,录音机。

3.U盘(已经录好《好妈妈》和《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导入课题

1.复习律动《好妈妈》。

师: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听我们上课,高兴吗?我们唱首歌,欢迎他们吧!

2.师 :小朋友的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班回到家还要做家务多累啊!那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妈妈分担一点呢?小朋友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事做起,做个懂事的孩子。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洗手帕》,小朋友认真听,仔细听,老师会提问的哟!

二、学习律动《洗手帕》。

1.欣赏乐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师:音乐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有的轻,还有重)。

音乐又慢又重时怎样洗手帕?音乐又快又轻时怎样洗手帕?

小结:音乐又慢又重时可以双手握拳捏住手帕的角一拍一下地向下洗,音乐又快又轻时可以双手握拳在胸前来回搓。

2.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3.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地做洗手帕的动作。

4.练习“晾”手帕的动作。

师:手帕洗干净了,要把手帕晾起来。在乐曲的最后一句,我们要双手举起来并且要大声的说:“晾起来”!

(启发幼儿在乐曲曲末时边说“晾起来”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充分的表达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5.请幼儿给爸爸妈妈做律动表演。

小结:小朋友们学习的都很认真,知道怎样才能把洗手帕洗干净。

三、结束活动。

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请小朋友们和宋老师一起玩“手指游戏”吧!

活动反思: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小班音乐律动 第3篇

一、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律动音乐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音乐节奏的身体感知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对于音律与节奏的感知也不同。那么,在音乐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律动音乐。小班幼儿对音律和节奏的感知能力较弱, 在教学中就要选择较为简单、形象的音律。比如《泥娃娃》、《勇敢小兵兵》、《欢乐拍拍操》等,节奏简单、乐感明朗、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可以很自然地调动小班幼儿简单的肢体活动和想象力。中班幼儿的音律要配合相应的节奏和简单的肢体活动。以《拍皮球》为例,幼儿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调动身体器官,做出拍皮球的动作,配合跺脚、点头等动作,使得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融为一体。大班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较前两个阶段来讲已经趋于成熟,其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有了个性, 因此可以选择有利于培养幼儿肢体平衡能力的音乐。比如《小鸭子》,根据该音乐,教师可以将鸭走、鸭叫、鸭游泳、鸭戏水等肢体活动编排在音乐律动学习当中,使幼儿能够根据音乐节奏、歌词含义展示出协调的肢体动作。总之, 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肢体的灵活性、想象力等情况,把握“合理选择律动音乐,充分调动幼儿肢体与音乐协调性”的原则,将音乐律动运用于教学中。

二、多视角考虑,合理选择律动方式

律动方式有很多种,诸如节奏律动、行进律动、动作律动、模仿律动等,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首先,要结合音乐特点。以《拍皮球》为例,音乐节奏鲜明,较为简单,教师可以选择节奏律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即通过拍手、跺脚、点头的方式,跟着音乐做出拍皮球的动作。再以《小鸭子》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行进律动,让幼儿跟随音乐,在行进中学习鸭子走路,通过行进中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肢体的灵活性。其次,要结合幼儿特点。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尚处于对简单事物的认知阶段,教师可以选择模仿律动方式,比如模仿刷牙、洗脸、梳头、叠被子、穿衣服、洗菜等,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乐感,而且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幼儿对简单事物的认知能力。再以大班幼儿为例,他们主要以动作律动为主, 实际上即是上述节奏律动、行进律动、模仿律动等的集合体,强调音乐、动作和感情的融合性。最后,要综合考虑律动方式对于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能够顺应幼儿的特点,挖掘其对音乐的想象力和感受,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随着律动实现自我个性的表现, 这是音乐律动教学所要追求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幼儿即兴创作

音乐律动教学本身就是要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最原本的感受,然后通过语言、身体予以呈现,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幼儿的即兴创作。有些教师主张:真正的即兴创作是不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音乐基础之上的随意发挥。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律动练习作为前提,那么很可能由于缺乏引导而使幼儿丧失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此处所提的“即兴创作”应当是建立在一定的律动练习基础之上的。在鼓励幼儿“即兴创作”时,要选择与平时练习难易程度相当, 但是比较新颖的音乐。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幼儿对于事物的喜好时间持续较短。因此,日常练习的音乐不仅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而且较难使幼儿跳出已经固有的动作。同时,要注意即兴创作的趣味性。有的教师通过“师幼互动”的方式,鼓励幼儿运用模仿律动的方式跟随音乐进行创作;有的教师通过“幼幼互动”的方式,为幼儿分配不同的角色,鼓励幼儿即兴创作。以《泥娃娃》为例,通过“亲子互动”,使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捏泥娃娃的过程, 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进行创作。此外,教师应当以引导的角色进入教学中,对幼儿的即兴创作进行正确引导。比如通过场景描述、动作示范、多媒体动画展示等方式提示、纠正幼儿的动作,激发其无限的想象力。

四、注意律动方法运用中的细节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以教师为主,而要以幼儿参与为主。教师应当采用各种科学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激发幼儿对于用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完善表现形式。要注意的是,律动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相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在律动音乐和律动方式等各方面的选择上都要有针对性,这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此外,律动教学是为了配合整个音乐教学目的, 不能以律动教学代替整个音乐课堂教学。有些教师为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律动教学上,忽视了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虽然律动与幼儿舞蹈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等同的关系。从难易程度和对音乐的表现上来讲,律动可以说是在为幼儿舞蹈打基础,幼儿舞蹈教学是律动教学的更深层次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律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与舞蹈教学区别开来, 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幼儿律动教学对于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幼儿艺术气息的基础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律动音乐、律动方式,鼓励幼儿即兴创作,提高教学水平,因材施教,让幼儿在音乐律动中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摘要:充分发挥音乐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文章结合教学实务,从律动音乐的选择、律动方式的选择、激发幼儿即兴创作和教学细节性问题四个角度,分析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唱游音乐 律动人生 第4篇

关键词:唱游;律动;智障生;语言;表达

唱游与律动课是以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等为基础,根据智障生的特点,将音乐律动与歌唱、游戏、表演和舞蹈相结合,培养并发展学生在听觉、节奏和音乐感受方面的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许多生动有趣的游戏、律动表演、舞蹈、音乐欣赏以及歌唱等,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补偿学生在认知、行为和情感方面的缺陷,提高智障学生在品德修养、音乐审美、音乐表现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一门培智教育课程。

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下,智障儿童存在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短暂、多动等缺陷。所以,激发智障儿童学习积极性和交往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和老师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在对智障学生进行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唱游与律动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唱游与律动课将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等作为其基础,根据智力有障碍的学生的自身特点,将音乐律动与歌唱、游戏、表演和舞蹈相结合,通过教学、游戏和律动等方式培养并发展学生在听觉、节奏和音乐感受方面的能力。在进行唱游律动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智障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活动切入,让学生在又唱又跳的过程中慢慢感受到节奏的美。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让智障学生渐渐活泼开朗起来,愿意与他人开始交流。特殊类学校在唱游与律动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智障学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性,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使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挖掘智障儿童语言潜能

智障儿童因先天、后天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语言方面有着一定的障碍,他们的语言接受与学习与正常的孩子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语言表达方面缺乏自信心。但是他们对唱歌跳舞的热爱丝毫没有削弱,他们也喜欢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在各种活动中也是比较活泼开朗的。他们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思维相对活跃,抓住这个机会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在唱游与律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等来激发学生在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看星》这首儿歌时,我利用学生对数星星的兴趣,提前准备好了7个星星头饰,在培二的课堂中正好可以一个学生扮演一个星星,让他们参与歌曲本身,“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在边听边演的过程中,学生学得饶有兴趣,一会就学会了这首儿歌,并且能够理解歌词的意思,A类学生基本能够记住歌词,相应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激发智障儿童对注意力的控制

众所周知,人的注意力是保证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因素,而智障学生普遍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坚持,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又极易受外界的干扰,这一缺陷已经成为影响他们正常学习与生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教育学生对注意力的控制,也是特殊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唱游与律动教学中,老师可运用视、听等当面的提示,帮助智障儿童把控注意力方面的控制力。例如,在听到串铃声时就开始做原地跑的动作,在听到铃鼓声时跟着老师一起进行拍手练习……

三、促进智障儿童对情绪的把控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智障学生的情绪和正常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智障学生因为存在智力方面的缺陷,思维能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对自己情绪的把控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他们正确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这也是特殊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唱游与律动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融入音乐、舞蹈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情绪,同时让学生在融入的过程中正确地发泄情绪。如老师可为学生有针对性地编排一些舞蹈,做一些放松性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安抚学生过激的情绪,将愤怒和焦虑的情绪良好地发泄出来。

四、挖掘智障儿童运动潜能

医学证明,智障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比一般正常儿童缓慢,除了语言能力外,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平衡、协调能力都相对较差。音乐对激发智障学生的四肢协调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跟着音乐做运动是唱游与律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常采用儿歌说唱形式,易于儿童接受和记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如,在教学《八只小鹅》时,学生分别得到八个鹅的头饰,模仿着鹅呷呷呷的声音和走路时大摇大摆的姿势,学生在学和演的过程中十分愉快。又如,学生在学习《数蛤蟆》这首儿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仿蛤蟆跳跃的动作,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同时也掌握了青蛙跳这个动作,增强了其身体协调性。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先天条件、后天努力等许多方面的差异性,学习进步程度也各有差异,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落在后面。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启发。

总之,通过唱游与律动教学,老师可以让智力障碍学生在唱、跳、玩、动中对事物感知、认知,启迪语言思维能力,协调注意力的控制,控制好自身的不良情绪,发展基本的运动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收获轻松和快乐的学习,会愿意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小班音乐律动:做饼干舞 第5篇

活动目标    1.了解做饼干的过程,并说一说,做一做。    2.能跟着音乐旋律做动作,体验做饼干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律动《做饼干舞》    2.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音乐表演进场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饼干王国去参观,你们准备好了吗?出发喽!(随音乐进场)饼干王国到了!    师:瞧,饼干王国有这么多好吃的饼干耶!快我们坐下来欣赏一下吧。都有哪些饼干呀?(有心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字母、花朵、兔子、小熊等等)小朋友,你喜欢吃饼干吗?你吃的饼干是什么样子(形状、是什么口味的)的?你有跟爸爸妈妈一起做过饼干吗?饼干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饼干王国的点心师是怎么做的!    二、欣赏图片,感受做饼干的过程。    1.欣赏制作饼干的流程图    材料准备(瞧,饼干王国的点心师正在准备做饼干的材料,有面粉、鸡蛋、黄油等等。)——筛一筛(首先,把面粉用筛子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加加水(筛好面粉就要给面粉加水啦!)——捏一捏(然后把面粉搅拌一下,和一和,再捏一捏,揉一揉。)——形成大面团(瞧,一个大大的面团就出现了。)——压一压(再将面团分成小面团一个个压扁扁)——摆整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烤盘上)——烤一烤(再放进烤箱烤一烤)——饼干出炉(嘀嘀嘀!香喷喷的饼干就做好了。)    2.谈话总结(出示6张图)    师:好吃的饼干是怎么做出来的呀?(观看6张制作饼干图)    首先,要干什么呀?(筛面粉)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面粉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筛好面粉怎么办的?(加水啦!)对,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水加好了,点心师又怎么做的呢?(捏一捏)来,我们一起来,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师手指图片问:那这张图片点心师傅在干什么呢?(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完后要把它放进烤箱干嘛去?(烤一烤)我们也把它放进去烤一烤。师:嘀嘀嘀,饼干怎么啦?(做好啦!)哇,好吃的饼干又香又脆。     师:饼干是怎么做的,和老师一起再说一说。(再完整的说一遍)    【筛一筛、咕噜噜、捏一捏、压扁扁、烤一烤、吃饼干喽】    三、学跳做饼干舞,感受学习的乐趣    1.完整范跳    师:哇,做饼干真有趣,邢老师还会跳做饼干舞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呀!(教师跟着音乐边说边跳)    2.分动作学习    师:好看吗?那你想不想来学做饼干舞呢?(想!)    【(幼儿小筛子准备好)师:那刚才你看清楚我是怎么跳的吗?把小筛子拿出来,我把面粉放进你的筛子里。我们一起筛面粉了!筛一筛,把面粉筛一筛哦,这边筛一筛,那边筛一筛,上面筛一筛,筛下来,慢慢筛,扭一扭,屁股扭一扭,好,慢慢的扭上来,扭上来,扭上来。(教师边说边做动作:面粉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好了,你们的面粉都筛好了吗?(好了)那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呀?(手指图片)用小茶壶加加水,对了,看,这是我的小茶壶!你的小茶壶呢,在哪里?(在这里)加水吧!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要发出声音哦,咕噜噜,咕噜噜,我们再多加一点,咕噜噜,咕噜噜,再多加一点,咕噜噜,咕噜噜,(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水加好了,我们接着干嘛呀?捏一捏面团,捏一捏,小手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咦,你们的面团捏好了吗?捏好面团,我们要怎么做呢?(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咦,我们压了几下?(要压4下)再压一遍。好啦,压好后我们要送进烤箱干嘛呀?(烤一烤)注意喽,小饼干要正面烤一烤(正面正面,跳起来),还有呢?转过身去,反面也烤一烤(反面反面),拍手回来(好吃的饼干香又脆)(教师示范:正面正面,反面反面,好吃的饼干香又脆。)哦,饼干做好了,来!大家一起吃饼干喽(再次做动作强调:吃饼干喽)!】师:小朋友,学会做饼干了吗?    3.幼儿完整表演    (1)师: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饼干吧!准备好,把面粉放进去啦(加面粉的动作)师: “点心师做饼干,大家一起做!”面粉筛一筛,筛一筛,筛一筛;加水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压扁扁,放进烤箱烤一烤,正面(正面),反面(反面),好吃的饼干香又脆,吃饼干喽!    师:闻一闻我们做得饼干(做闻的动作)好香哦!让我们来吃一口,啊呜!(吃饼干的动作)饼干香不香?(香)恩,又香又脆。啊呜啊呜啊呜(吃饼干的动作)    (2)师:哇,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多做些饼干,好不好?开始喽。跟我一起边说边做,声音要响亮哦!    四、尝试造型    师:咦,你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你是动物饼干呀,是什么小动物饼干?(小兔)我看出来你的小耳朵竖起来了。小兔在哪呀,做一做。    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做一做动物饼干吧!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就摆出他的造型,我们开始吧!(造型亮相)    师:咦,动物饼干在哪里呀?你做的什么动物饼干?    五、结束    师:哇,今天的饼干王国之旅就结束了,我们做了这么多好吃又有趣的饼干,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想送给谁呀?幼儿说一说(爸爸、妈妈、老师、好朋友等等)    师:我们就去送给他们尝尝吧~~出发喽~。【幼儿捧着饼干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走出去,做再见的动作。】(小朋友走走走,送饼干,送饼干喽……)

小班音乐律动教案《汽车嘀嘀》 第6篇

一、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中开始和停止的变化,辨别不同的表现方式。

2、初步创编动作,并能有序开车,做一个文明的小司机。

3、通过开车、停车、给轮子加气、倒车的体验,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会听音乐玩开汽车的游戏。

难点:辨别开始、停止、回车库的音乐并创编简单动作。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汽车,知道红绿灯,认识音符宝宝。物质准备:奥尔夫音乐《开始和停止》、PPT、红绿灯指示牌。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师:你们唱的可真好听,老师可喜欢你们了,你们喜欢我吗?那请你快速碰到黄老师的身体。(幼儿围到老师身边)你们做的真棒!

(——让幼儿触碰老师的身体是为了让孩子有目的地尽快围到老师身边,以便接下来游戏活动的开展。)师:那你们喜欢开汽车吗?喜欢开什么汽车呢?(教师请幼儿自由回答)师:好,现在开着你的车,准备好了吗?对了,我们开车要遵守什么?对,要遵守交通规则,慢慢开,不超速不撞车,注意看好红绿灯哦!恩,我们到哪里去玩?近点的吧,公园里去。明白的小朋友准备:开车!

——教师边唱“轱辘辘,轱辘辘,轱辘辘...”边带幼儿做开汽车游戏。师:(教师出示红灯指示牌),现在是红灯了,小司机们,该怎么做?对了,真棒!师:(教师出示绿灯指示牌),小汽车开起来喽,注意,开快喽!(教师适当加快速度,提醒幼儿小心避让)。

(——用红绿灯牌开车就是为了给下面的韵律活动做铺垫,让孩子提前感受活动突然停止的感觉,在接下来的环节使幼儿能更快适应音乐,跟上节奏。)师:好,公园到了,现在请把你的小汽车停到自己的车库(就是自己的小椅子),来,跟着老师倒车,老师已经停好了哦!你们呢?

3、欣赏音乐《开始和停止》,感受连续和停顿的节奏。——教师出示PPT音符宝宝图片。

师:音符宝宝和小汽车一起和我们做游戏喽。听,这首曲子和我们以前听过的曲子有什么不同?它有趣在哪里?一会告诉我。(教师点击音符宝宝放音乐)师:谁来告诉我,这个曲子和以前听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突然停顿,和我们刚才开车一样。

师:那小汽车在什么地方遇到红灯停下来了?哪儿又是绿灯?最后的一段音乐(教师模拟最后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呢?

4、表现音乐。

——再听一遍音乐,教师通过提醒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开车,什么时候停车,什么时候回车库。

师:你们想不想和音符宝宝小汽车一起做游戏?好,小司机们请起立,车子出车库喽!

——教师带领幼儿向前一步走,做出车库的动作。

师:准备好了吗?你们的车轮子有气吗?没有就赶紧打打足,准备,开始,加气!这次我们去哪呢?好,就去逛逛我们的幼儿园吧!出发!

——教师放音乐,带领幼儿听音乐的节奏做出开车动作以及停车动作,在音乐最后倒车回到车库坐好。

——进行游戏2次,第二次教师直接带着幼儿出教室。

上一篇:《苏东坡传》800字小说读后感作文下一篇:《爱迪生》读后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