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2024-08-08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精选8篇)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1篇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 第64页)

民族精神中的“精神”是指狭义上的“精神”。从广义上看,精神是指与物质相对的所有的非物质现象,即一切意识现象:各种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从狭义上说,精神是指意识中最深层的而又比较稳定的部分,是人的心理意识和一切文化现象的内核和精华。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人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自从有了人,有了人的活

动,也就有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因为一切有了人的痕迹的东西都叫文化。中国传统典籍《周易》、《说苑·指武》与近代英国学者泰勒《原始文化》等都对文化作出典型界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文化也就有了从时间上区分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渊源上区分的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从功用上区分的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等。民族精神属于文化范畴,是民族文化中核心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族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是某种有形物,不过你又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因为它能体现在各种文化载体中,体现于民族成员的一言一行中。文化如水,人似鱼。在某一民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中,都会表现出该民

族特有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特征,其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就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不过起主导作用的是民族精神,它起着灵魂和基础作用,从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因为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基础,民族情感就会逐步淡化,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会随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被同化或消蚀,民族习俗的特征也会逐步消失,从而也就难以在重大事件出现时表现出应有的凝聚力。民族精神作为民族魂,它的强弱则决定着民族凝聚力的大小与方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它又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标志,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提炼和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实现中华伟大民族复兴,应当怎样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政治导向和制度保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时代文化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的优秀成果,立足于发展先进文化;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其融入青少年的血脉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对民族精神的研究;要注重提高国民素质,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主体保障等等。在对国民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弘扬和培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们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2篇

摘要:哲学大家们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对“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与诠释,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甚至误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是有出入的。文章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等内容。这对哲学知识的普及与大众化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基本内涵;哲学精神;中国哲学

中国素有“哲学”之实但无“哲学”之名,“哲学”是日本学者西周1873年由希腊文“爱智”(Phi—losophia)翻译而来。哲学起源于文化没落,有志之士指点迷津,提出化解之道,哲学是文化的医生。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再加一句,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准确表述“哲学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哲学素质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关于理论的“普及活动”、“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要求是有出入的。本文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的比较中论述中国哲学独特的内涵。

一、人生观:以人为本

中国哲学首先是一种人生哲学。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概括为:自然哲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以人为本”的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等等;这个“人”,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能动的主体,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仅看作是被同情、关爱和扶助救济的对象,更不能仅仅看作是需要别人从上面赐予雨水、甘露和阳光的被动客体,而应看作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主体,看作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个“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客体,当今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是主张一种具体性、有条件性和有限意义上的“人类相对中心论”。“以人为本”的这个“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力量的来源,以人为本就是把重视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长远奋斗的目标;这个“本”既是指人的理性世界也是指人的非理性世界,是坚持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坚持二者的内在和谐统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在人的现代性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人的欲望、情绪、情感、意志、激情、知觉、灵感、集体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人生哲学具有积极性的功能,对社会群体来说也提供了渐进的原则。那就是:修身——个人独立性的完成;齐家——群体意识的温床;治国——群体生活实习之所;平天下——群体性最终目标的形成。中国哲学也谈天,是为了说明做人的道理,不是单纯地谈论天,也不是单纯谈论人,谈的是交天人之际,把天作为人生存的一个环境。中国哲学不关心纯粹的自然问题,也不关心纯粹的彼岸问题,而是非常重视人在现实人生中的意义、价值与地位。

二、价值观:内在超越

中国哲学有强烈的超越意识。超越是指一个人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及时空的限制,与时俱进地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掌握规律,并在正确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后做出科学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有能实现自我超越的人才能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实现自我的价值。通俗地说,超越就是一种把现实提升到理想的层面,理想对于现实来说是超越。超越是对现状的否定,对于现状的不安是人的普遍特性,如果人总是满足现状就不求上进,求上进就是不满足现状,就要超越,所以超越就是对现状的提升。无论哪个民族的人都是有超越的追求,但中国哲学的超越跟别的民族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内在超越”,是人对人自己的一种超越,是一种价值观的提升,就是超凡圣人,要把一个普通的人、凡夫俗子提升到圣人的层面,做一个兼善天下的圣人,圣人对于凡人来说就是超越。希腊人、印度人也讲超越,但不是人自己对自己的超越,而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对于现实等待超越的人给予拯救、提升。西方的基督教、印度的佛教使人变成比人高一点的佛、天使,它是靠外力提升拯救,是一种“外在超越”,这种价值取向是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好像只能轮回、堕落,佛一提升就进入了极乐世界,那就是超越。它把超越的动力寄托于人性之外,一种神的力量。无论这个神是主,还是什么释迦牟尼,反正有一个神来帮忙的“外在超越”。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3篇

一、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2001年6月, 江泽民同志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 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03年8月, 胡锦涛同志来到江西强调, “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 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根据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位领导的精辟概括, 对于井冈山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井冈山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怀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牺牲精神, 领导井冈山军民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创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 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 决定了根据地经济斗争的艰巨性。红军将士常常缺衣少食、物质匮乏, 在这样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时, 在红军中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 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 这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 是井冈山军民英勇奋战, 不怕牺牲的巨大动力, 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和灵魂所在。

2.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敢闯新路的开拓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伴随着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创建而发展起来的。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 光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照搬照抄苏联经验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独立思考, 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这条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 毛泽东正是党内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杰出代表, 在大革命失败的一片白色恐怖形势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另辟蹊径, 果断引兵井冈山, 实现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战略转移, 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全新道路。

3. 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在创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土地革命, 从根本上为广大贫苦农民谋利益, 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井冈山斗争时期, 著名的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和黄洋界保卫战, 都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胜利的。无论是广大红军将士, 还是地方干部、人民群众,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井冈山斗争时期, 边界六县一山牺牲的革命烈士共有4.8万人。其中, 有名有姓的烈士计有15744人, 无名烈士却有32300余人。

二、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教育价值

从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中能够衍生出若干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教育价值, 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 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1. 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理想和信念, 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抱定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理想信念, 坚信红旗始终不倒, 正是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才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因而理想和信念成为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今天, 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仍然需要这样的理想和信念。目前,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弘扬井冈山精神, 正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需要, 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经济社会建设新的伟大成功的力量源泉。

2. 艰苦奋斗教育价值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回顾井冈山的斗争, 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下, 红军住的是破草房, 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 寒冷的冬天, 许多战士还穿着两层单衣, 伤病员更是缺医少药。但是, 井冈山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办起了桃寮被服厂, 红军印刷厂, 创办了红军造币厂, 铸造、发行了“工”字银元, 还办起了茅坪后方医院、小井红军医院等。今天,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 但人口多, 底子薄,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状况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

3. 思想路线教育价值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特征。从“攻打长沙”到“引兵井冈”, 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勇于创新, 走出了不同于苏联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相互交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 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要继续弘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井冈山精神, 大胆进行理论思索,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

摘要:井冈山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和升华。在当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基本内涵,当代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马克思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4篇

公平这一思想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的一个命题,即使经过了人们千百年的思考与追求仍然具有其深刻的时代与教育意义。马克思对此也有这深刻的见解与表述,依照马克思公平观的理解,公平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公平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体现在公平观念的产生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着切的联系,“日耳曼人在西欧的横行逐渐建立了空前复杂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等级制度,从而在几个世纪内部消除了一切平等的观念。但是同时,使西欧和中欧卷入了历史的运动。在那里第一次创造了一个牢固的文化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内第一次建立了一个互相影响和互相防范的,主要是氏族国家所组成的体系,这样就准备了一个基础。后来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谈及人的平等和人权的问题。”(马恩选集3卷445)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的生活资料很少会有剩余,个人的劳动在自然面前显得极其微不足道,只有通过集体的劳动才能勉强获得种族的延续,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人们并没有公平与否的观念,整个人氏族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人们衡量事务的主要准则,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自然演变的规律,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的深刻,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具有了更多的劳动对象,以及伴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生存的问题不再被人们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生活资料有了剩余,至此,公平的观念开始.。二公平的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具有不同的内涵。(蒋胜珍中南大学博士论文)在历史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公平的观念也是逐渐变化的,从古至今,公平从来都是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公平,人类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除却最后的两个社会形态消除了阶级的差异之外,在阶级社会之中,每一种伴随着某一种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崛起的阶级内部都具有不其不同的社会意识,这样就导致了其公平观念中存在的必然的差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道出了马恩对于公平观念的基本看法“公平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中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他是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说他是永恒的真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公平观是一种动态的、具体的、历史的公平观,这是基于马克思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所生活和居住的环境也是在不断的改变的,所以,以经济基础为现实依托的社会意识亦是不断的变化的。

二、自由精神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人们对自由的认识,也有其自身逐渐明晰的历史阶段。早期对于自由的思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包括是泰勒斯的“水”本源说,阿娜柯西美妮的“气”本源说,阿娜柯西曼得的“无限”本源说,赫拉克利特的“火”本源说,还是毕达哥拉斯的“数”本源等,虽然现代的自由观念与此有着必然的内在继承,然而自由观念一直的演变与发展确是客观的事实。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也是逐渐的追求与理解中演变与发展的,这可以从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中得到理解,早期的马克思借助黑格尔的视角去理解世界,之后又借助费尔巴哈的理论挣脱黑格尔思想的束缚,最后马克思关于《神圣家族》的创作完成又标志着其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而在实践中,马克思在的早期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通过而这对两种有关世界的看法的研究与对比后指出,原子的世界是没有神明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神明对世界的掌控,体现了人向自由的前进。之后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追求出版权力的自由,而在在《资本论》创作时期,马克思则通过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与压榨,指出了工人经济的“不自由“与资本家对工人”支配的自由”的这一矛盾,由此通过正确而尖锐的理论去启迪人们的思想,打开人们通往自由的桥梁。

“黑格尔是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只是在他没有被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存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他们互相分开。因此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做出决定的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也就越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在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因此,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认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的和外部的自然,因此他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马恩选集—《反杜林论》—491-492)这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自由与必然所做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的根源,自由的本质,自由的基本内容,自由的价值及自由的实现途径等观点的基本思考。

三、马克思公共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公平

首先应该正确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是对于公平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历史等一系列原因,,对于公平的理解一直存在着误区,市场经济的存在使得资源的配置居有其内在的流动机制,资源的流向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导致正常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社会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我过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发展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如何正确的看待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却是我们正确理解公平的重要基础,抹杀了个人之间客观差异的存在而强求公平的思想无异于是一种强求的误区。

其次,公平问题存在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社会财富的有限供给,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在获得资源时产生差距。公平观念的产生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也在逐渐提升,社会资源总是在普及的过程中成为大多数成员可以共享的财富,因此,公平的观念也必将得到改变。

二、自由

首先,自由的获得应该以对于现实的深刻把握为基础,自由的产生是建立在对必然的理解之上,对现实的把握程度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多少以及层次的重要手段,自然总是先于人类而存在,能否正确的掌握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获得以及发展自身自由的基石。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5篇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始终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定能担当强国富民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 内涵 精神实质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人21世纪后,我国面临的

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正如习主席所言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20世纪以来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2

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科学发展观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经济发展从“黑猫白猫型”到“质量效益型”,再到“环保质量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进一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要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另外,过去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然这些发展不是盲目的、无科学根据的。可以说,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4

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

三、认真把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工作中认真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符合时代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丰富

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全面把握理解科学发展观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不顾条件、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损于人的发展。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的概念。三是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四是必须正确认识区域之间的协调。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差距很大,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差距将是长期存在的。通过科学发展,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五是必须正确认识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过程,也不是全国每个地区都把当地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顾各地的条件盲目上工业项目。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六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的内涵。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壮大城镇规模、繁荣城镇经济,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6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不断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实现既好又快的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繁荣农业,做强工业。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完善统筹协调的机制,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建立并完善区域、城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机制 ,缩小我国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国家利益。加快体制创新,引导好的发展行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四、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反复强调“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创立了科学发展观。使党的理论和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科学发展观的始终。科学发展观的每个组成部分、每个重要观点,都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颇有深意的是,与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都有一项具有净化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是具有历史视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科学发展理论。每位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用科学指导发展,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读本》

2、《党的十八大报告》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6篇

王乃静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即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时期创立的、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和顺利实现历史转变的伟大精神。其科学内涵具体表现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军民团结、同舟共济的精神;民主集中、协作统一的精神。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在当年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保障。而且在新世纪新阶段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优秀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时期为解决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创立的一系列继往开来的革命精神。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从中国革命的战略高度来看,我们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正处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的前夜。从我们党的地位和任务来看,正面临着三大历史性转变:即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党的任务由领导革命向领导国家建设的转变,党自身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在这一巨大转折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直面四大重要课题:一是要不要以及如何取得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二是如何建立新中国或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三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四是如何建设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紧紧把握历史转折的主要特点,回答上述四大课题的理性思考和伟大实践中,造就了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代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要求的一种革命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内涵。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既是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历史 民主集中、协作统一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革命形势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克服由于长期被敌人分割和农村游击战争环境所形成的地方主义和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必须把一切统一于中央。同时,由于革命处于战略转变时期,革命战争、农村工作、城市接管任务繁重而紧迫。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为此,在这一时期,党中央做出了各中央局和分局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做出了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建立健全了防止个人包办,保证集体领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委会议制度。这些决议、制度和规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可以说,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最好的时期之一。毛泽东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带头履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对于战略方针的制定和涉及全局的重大战役和部署,都是首先虚心听取各中央局、分局领导和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后,再由书记处研究,集体决策,从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从我们党在西柏坡的实践可以看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好坏,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是息息相关的。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组织保证。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西柏坡精神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两个务必”是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历史主题。首先,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保持与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继续地保持过去那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是对全党及每个党员提出的严峻考验;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党要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事业。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更需要保持过去那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当前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坚持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两者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提出来的,目标都是为了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务必”和“三个代表”都是强调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结性问题,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两个务必”要求我们时时保持一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精神状态:“三个代表”则要求我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以坚持“两个务必”为前提,离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所谓实践“三个代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样,坚持“两个务必”也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最终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谦虚谨慎,之所以要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我们要把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既需要有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作风,经过艰苦奋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两个务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我们党就一定能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滦南一中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7篇

-----------判断

1.“中国梦”就是指民生梦。

Y N

2.我国社会经历了多年改革,已经达到一种接近完美的状态。

Y N

3.生态文明是把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跟现在工业文明有机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兴文明心态。

YN 4.“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说中国要发展成为盛唐时期那样的世界强国。

Y N

5.主讲人认为,中国社会这些年来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温饱,实现物质经济小康方面的成就很大,但是在满足人民群众政治温饱和政治小康、文化温饱和文化小康方面准备不足。

YN 6.“中国梦”为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YN 7.没有国家的成功、民族的成功就没有人民真正的成功,同样反过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每一个个人的成功,那么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沙滩上的阁楼。YN

8.“中国梦”是个美好的梦想,离我们的现实还有比较遥远的距离,因此需要我们奋力追求。

Y N

9.主讲人认为,“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将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了。

YN 10.“中国梦”也是世界梦,其意思是说,中国的梦想是要实现国家复兴,在世界上立于霸主的位置。

Y N

-----------------单选

1.“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从()的层面来看“中国梦”的内涵之一。

A)民生梦B)民族梦 C)世界梦 D)成功梦

2.“中国梦”精神实质是()。

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民族复兴

3.和“美国梦”不同,“中国梦”建立的价值基础是()。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C)宗族主义 D)民族主义

4.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B)“中国梦”首先表现为国家梦和民族梦,“美国梦”首先表现为个人梦

C)“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来到中国土地上的人,都能够经过奋斗实现自己个人成功的梦想

D)“美国梦”的精神实质是称霸世界

5.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中与之相应的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人之初性本善 C)天人合一D)和为贵

6.“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

A)国家 B)中国共产党 C)领导人 D)人民

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A)和平发展道路 B)韬光养晦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

8.“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是()同志提出的期望。

A)习近平B)胡锦涛 C)李克强 D)刘云山

-------------1.“中国梦”的提出主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是:()

A)为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意义

B)为我们今后的社会发展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目标 C)对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创造性转换D)为改革创新发展树立精神旗帜

2.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让人民群众有尊严地过上更好的生活C)“中国梦”是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

D)“中国梦”是世界的梦,中国为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3.关于“中国梦”和我们现在的工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中国梦”把共产主义的现实变成了梦想

B)“中国梦”是以我们的现实工作为基础的 C)“中国梦”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的蓝图,也是我们现实工作的目标D)“中国梦”蕴含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离我们并不遥远

4.我们要通过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来实现“中国梦”。“两个100年”就是指:()

A)到建党100年,即202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到建党100年,即202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到建国100年,即2049年的时候,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D)到建国100年,即2049年的时候,要建成富强、民主、和谐、荣耀的社会主义国家

5.“中国梦”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在实践层面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做到:()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8篇

如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样,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这里所说的改革创新, 决不是要改变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也决不是要改掉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地位, 改掉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这些根本的方面, 不仅不能改变, 而且必须结合新的实际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在新的实践中长期坚持。

一、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就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精神

党的八十多年的历史也是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历史。八十多年来, 党的产生、成长、发展壮大和全部实践, 无不鲜明地反映着时代特征, 无不与共产党人科学认识、正确把握时代特征紧密相联。八十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 科学认识时代特征, 适应时代要求, 与时俱进, 是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八十多年来, 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个历史阶段中, 虽然经历了曲折坎坷, 但从未停止过对时代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阶段特点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逐步趋于科学, 为党在这三个历史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必要前提。与此同时, 党的自身建设也与时俱进, 使党成为举世公认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 就是一种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它首先表现为科学地认识时代的特征, 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时代特点和规律。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正是科学地认识时代的特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时代特点和规律, 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 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不断总结经验, 扩展视野, 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 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推动了党的建设的与时俱进。

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 还要求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 这是使党的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具体体现和主要途径。要使党的建设符合时代要求, 并不是说只要把握了时代的特征就够了。这里有一个时代及其特征的“普遍”和“特殊”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领导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只懂得时代及其特征的“普遍”是不够的, 还必须懂得其“特殊”。就是说, 必须把时代及其特征的“普遍”运用于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 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并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搞好自身建设。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 结合党在某个阶段的中心任务, 制定出本阶段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这是时代特征的具体化和实际运用。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就是要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 围绕党的基本任务, 加强党的建设, 增强执政能力。只有这样, 党的全部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就是敢于继承与扬弃, 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精神

毛泽东同志根据人类社会一切文化形态在发展中不断扬弃自身, 实现其新质对旧质不断超越的客观规律, 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文化扬弃论, 这里, 毛泽东主张的就是以继承、批判和创新三者相统一的方式, 实现旧文艺向新文艺的本质的转化, 即“推陈出新”。这一理论对我们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同样包含有这种精神, 即敢于继承与扬弃、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精神。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为指导, 尊重党的建设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从中国现实需要出发, 批判地继承中外政党建设的经验成果, 创造性地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所谓继承, 就是指对原有事物中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的接续, 是否定中的肯定, 克服中的保留。所谓创新, 就是把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是“扬弃”, 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继承与创新的这种质的规定性, 提示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联系。只批判不断承, 就叫虚无主义;只继承不批判, 就叫保守主义。这两种偏向, 都要不得。实现党建经验的扬弃, 直接目的便是开创党建新局面。有了批判地继承, 创新才有基础;有了创新, 批判地继承才有现实的价值。毛泽东认为, 所谓创新就是实现古今中外的“有机地结合”, 不是机械地拼合。为的是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 就是要实现党的建设发展的本质的飞跃、升华, 即全面的扬弃。创造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源泉, 是执政能力的根本和保障。党的创造力建设理应贯穿党的建设的始终。

以敢于继承与扬弃、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精神来加强党的建设, 一方面是指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批判能力, 勇于和善于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党的建设是一门科学, 科学就需要有理性的批判精神, 党的创造力建设理应贯穿这种精神, 这本身也是一种思想解放。毋庸讳言, 党的建设历来是一个充满强烈政治气息的十分严肃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里多年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往往是谨言慎行、循规蹈矩、强调一致而难于创造, 因此, 难免有些僵化半僵化的东西。对于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些弊端, 如果缺乏清醒的自我批判能力, 党就不可能直面现实、锐意改革, 就不可能在“扬弃”的过程中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党的建设也就不可能做到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 以敢于继承与扬弃、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精神来加强党的建设, 也指党要有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宽广胸怀。中国目前的政党政治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人类政治历史发展的产物。党

只有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同时勇于和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党情的实际出发, 做到这两个方面, 才可能真正增强党自身的创造力。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自身的特殊性而否定许多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一般性, 给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简单贴上姓“社”姓“资”的标签, 画地为牢;也不能片面强调政治文明的一般性, 照搬照抄一些脱离自身实际的具体做法, 画虎类犬。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及政治体制改革时讲得好:“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看, 我们在吸收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上, 相对来说思想障碍要少一些, 但在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上, 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进一步突破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的束缚。只要我们党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扬长避短, 为我所用, 就会开创党的建设更为辉煌的局面。

三、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精神就是勇往直前, 正视失败和挫折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 善于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党”, 一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 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 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在新时期继续加强党的建设,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鉴, 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必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修正错误、弥补不足。这就是勇往直前、正视失败和挫折的精神的继续发扬。以这种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就是要:

———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不怕犯错误。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 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 都是新事物, 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 难免要犯错误。”如果怕犯错误, 这个“试验”就无法进行, “前进”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就启示我们, 要正确对待错误, 必须首先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探索出新的路子。因此, 对于执政的共产党人来说, 第一位的不是考虑犯不犯错误的问题, 而是如何有效引导历史前进的问题。

———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失败。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毛泽东同志说:“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 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 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因此, 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 不必矢口否认、刻意回避或者推诿、粉饰, 而应该正视它, 分析它, 从中吸取教训, 找出从错误走向正确、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路径。新时期党的建设也要有这种气质。

———以事业发展为重, 揭露、承认并改正错误。隋王朝灭亡,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隋炀帝为了顾及自己的颜面而拒不承认和改正错误, 因而犯了一个比一个严重的致命性错误。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错误的时候, 总是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 历来强调“讲真理不讲面子”。毛泽东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因此, “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我们党坚持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才形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在党内和人民内部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做到有错必纠,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上一篇:中南大学学生毕业感言下一篇:雪乡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