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范文

2024-09-23

公民道德范文(精选8篇)

公民道德 第1篇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道德素质。然而,当前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造成一定影响。可见,要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就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领导干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需要。一方面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重视学校德育建设。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来落实,使良好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具有示范意义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整个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求真向善的精神动力。我国拥有题材丰富、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对于当下的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推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时代呼唤。杭州市通过宣传一批来自普通岗位的先进典型经验,开展“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做法,可以此为鉴,以典型示范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

以深入实践增强道德责任。近期,在国内外频现的中国游客在文物古迹上刻“到此一游”的行为,以及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折射出当前社会道德领域中,公民公德与企业职业道德的严重缺失,恶劣的性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工程,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润物无声的积累。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紧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践行;借鉴上海诚信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公民道德亦然。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根本落脚点。在迈向文化强国的征程上,只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必将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公民道德 第2篇

————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体会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

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够做到的,它有更明显的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德意识和公德水平十

分重要。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首先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社会各方面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公民也要人人以身作则,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加以舆论上的监督与鞭笞。另一方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社会公德加以规范也十分重要,比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有严格的惩处规定,严重的还将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一些地方出台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放烟花爆竹以及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奖励制度等地方性法规也

是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公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引领的作用,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好的职工和好家庭成员的前提,同时社会公德也是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因此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加强个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的基本功来付诸实践,使社会公德意识深入人心,从而

为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全 面进步,这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在全民族形成共同理想至关重要。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坚固的精神支柱,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建设重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 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炼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我们要宣传好这20个字,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要实践好这20个字,使之成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主旋律;我们要通过宣传、实践这20个字,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规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就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道德建设群众性强、实践性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贵在自觉,贵在参与。只要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我们社会的文

明程度就会

浅谈公民道德建设 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道德新风貌大展现的同时, 我们清醒的看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现象屡有发生。诚信缺失依然严重、铺张浪费大得惊人、假冒伪劣层出不穷、以权谋私权大于法、吃拿卡要明目张胆、损公肥私四处蔓延、见危相救反遭诬陷、冒牌乞丐骗取钱财, 这些不道德的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 损害了公众利益, 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形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势在必行。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提出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今年是《纲要》印发十周年, 就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问题, 我想简单谈谈。

一、依靠教育,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 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 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 相互影响, 共同提高, 形成好的家风。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道德教育。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 帮助从业者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 培养敬业精神, 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树立行业新风。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 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 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 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 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的职业行为准则

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市民公约、社区公约、乡规民约以及行业道德公约, 使道德建设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在职业活动中, 引导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三、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 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 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 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 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2011年9月20日,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他强调, 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 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 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 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一届, 前两届共评选出108名全国道德模范和516名提名奖获得者, 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热情, 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四、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 进行道德教育;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不断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 “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 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 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 使人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 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陶冶道德情操。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 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 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 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五、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 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要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 激励人们积极向上, 追求真善美,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帮助人们辨别是非, 抵制假恶丑, 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

公共道德与公民 第4篇

一、公共道德缺乏的表现

(一)在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中缺乏公共道德意识

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活动领域越来越大,公共交往越来越频繁,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公共生活的圈子。可是人们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却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排队插塞等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时常发生。对公共利益漠不关心、对公共责任互相扯皮,而侵犯公共财产、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却经常发生。

(二)人际关系冷漠

经济实力、政治权力、社会地位成为区分人角色的重要判断标准,功利色彩浓重而人情味淡薄,世态炎凉。对富豪、掌权者趋炎附势,而对贫穷潦倒者视而不见。在商场,服务员根据顾客的穿着打扮,表现出羡慕或蔑视的不同态度。

(三)人际交往缺乏诚信

“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意味诚实守信,也就是能够履行承诺而得到他人的信任。诚信要做到待人诚恳,相信他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有诺必行。”①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立人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可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范围广泛、花样翻新:商业欺诈屡见不鲜、坑蒙拐骗司空见惯、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偷税漏税无孔不入等等,它们的行为令人发指,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

(四)环境意识淡薄

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或眼前利益,做出许许多多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破坏了自然平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排放废弃物等等行为严重污染人的生存环境,诱发各种疾病,如癌症,致使人的生存面临威胁。滥砍滥伐使森林资源锐减。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遭受破坏,过度开采矿山、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利。

二、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原因

毋庸置疑,公共道德意识的缺乏是一系列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道德在本质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么,我们就试图通过分析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特征来探讨公共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私德意识比较发达。

私德意识比较发达的道德特征,就其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在此经济条件下,人们主要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活动,生产生活领域比较狭隘,人际交往比较简单、单一。而社会公共道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存在。二是人际交往的需要。”②所以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提供公共道德意识产生的土壤。在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中央专制集权统治将公共道德意识扼杀在摇篮中。在专制统治下,以森严的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道德,“严格的尊卑关系、宗教的等级特权、统治和服从以及由此而来的泯灭个性、愚昧盲从、忠于个人等。”③这样使得那些顺从专制统治的人产生了惟命是从、逆来顺受、依附性的奴化意识,另一方面使得那些不满专制统治的人极易产生对国家特别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公共责任漠不关心的态度。公共道德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在文化上,中国人重于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教为先,育人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妥协和容忍,达观和幽默感,关于人性的透彻了解,通过律己而养成的品格,所有这些形成了个人所追求和社会所赞许的部分道德结构。”④

(二)在计划经济时期(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一段的前期,公共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后期公共道德却夭折了。

在前期,共产主义道德真真正正地被许多人实践着,人们之间形成了利他助人、平等团结的和谐关系,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人心向上等在社会中已经蔚然成风。“社会中不仅出现了大批艰苦奋斗、不为名利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无名英雄,出现了无数大公无私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普通群众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⑤但是,在计划经济的后期,这种建立在幼稚的“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道德,被严重地政治化和庸俗化了。公共道德发生了畸变,在半路夭折。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或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道德的特征

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相应地在价值观念上,就表现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经济人”的设定,将个人的利己欲望视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在资本时代就是追求财富的增长。这种由于个人利益驱动而不顾整体利益的道德意识往往导致人们对道德权利的强烈追求而对道德义务的置若罔闻,再加上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制度和体制的不完善,在社会生活中就很容易实施、侵犯公共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纵观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共产主义道德的夭折、市场经济的利己动机造成了今天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现状。精神的荒芜和道德危机使人们呼唤公共道德教育,这是为什么呢?

三、加强公共道德教育的原因。

(一)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它打破了在长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域屏障,使人们的公共活动领域空前扩大,社会交往日益频繁。这样有利于人们从小生产意识和依附性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意识、公平意识、竞争和创新意识,使契约伦理、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样的社会环境必然呼唤公共道德意识的产生。

(二)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安宁的必要条件

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不安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没有处理好。现如今,诚信缺失普遍存在、商业欺诈屡见不鲜、腐败行为前“腐”后继、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等等,它们使社会财富日益聚居在少数商人和高官手中,不仅严重干扰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而且还妨碍了社会公平,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巨额利润面前,铤而走险,置法律于不顾,向道德的最底线挑战。一些政治高官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心甘情愿地充当这些“经济人”的“保护伞”。这种缺乏无视公共利益的不道德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会造成社会中弱者的严重心理失衡,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三)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的关键因素

大自然赋予人类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它们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人们缺乏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无视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利用自然,如: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毁灭了自然的再生能力,打破了自然平衡,也威胁到人类自身利益。正如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⑥”因此,我们应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自觉地将自然的前途和命运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上诸原因说明了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那么我们应通过怎样的措施加强社会公共道德的建设呢?

四、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的途径

社会公共道德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既需要加强教育,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又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既需要提高每一个公民公共道德境界,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既需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又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雄笔一支抵万军”,枪杆子和笔杆子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记者常被称为“无冕之王”,可见社会媒体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作为“党的喉舌”的大众媒体可以通过褒善抑恶,来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表扬先进,完善真善美。对社会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扬,使广大群众从良好的道德品质中汲取力量,从模范事迹和良好行为中受到鼓舞,引起情感共鸣,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高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大力谴责和鞭策不道德行为。对随地吐痰、排队插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曝光,引起广大群众的齐声谴责,使不良社会现象无立足之地。这样通过大众传媒的监督,可以净化社会空气、提升公民道德境界,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二)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根本

培养公共道德意识,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并非是万能的。“道德教育只是一项道德传递和以德育人的活动,按照杜威的说法,教育就是指导,道德教育就是道德指导的活动。道德指导的活动充其量也只是思想意识范围内的活动,况且大多数道德教育是学校范围内的道德指导活动,虽然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毕竟是有限的。”⑦因此我们要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的根本,充分发挥它们的威慑作用。对掠夺公共财产、侵犯公共利益、浪费社会资源、污染社会环境、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加大惩罚力度,“利剑高悬”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充分发挥制裁的威慑作用。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道德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与之相适应。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问题,就要建立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全体人民的利益不断趋向一致,就会促使以利己为主导的道德向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主导的道德转变,人民的公共道德意识就会随之增强。

注释:

①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6.

②余玉花.社会公德的价值内涵[J].江海学刊,1999(6).

③陈昌玖.论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89.

④(美)费正清,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25.

⑤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1.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⑦余玉花.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J].伦理学研究,2008,7(4).

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 第5篇

1:2002年10月党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大的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本职工作有关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

2: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

第二,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第三,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第四,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体现。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包括如下新的特点:

第一,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

第二,政治性和政策性兼有;(反面例子是“一朝进了衙门口,什么特权他都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破除这些封建特权思想,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摆正个人权力与其所代表的社会利益、群众利益的关系,同时,要树立严格的法制观念,在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时,还要有明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依;

第四,多样性与共同性兼具。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第一,目标性原则;(亦可称为从属性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必须服从于国家大政方针的总目标。)第二,实效性原则;

第三,操作性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就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明确要求。)第四,服务性原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最明确地表现为服务性原则,就是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

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地为人民和国家利益服务。)

第五,主体性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制定一定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

性,使其才能在职业活动中得到应有的表现。)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第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求他们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能任意

地滥用权力。)

第二,加强学习、用于追求。(20%/80%原理)

第三,服务群众、弘扬正气。(反面形象是“衙门口朝难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架势。)

第四,依靠群众、开拓创新。(毛泽东的名言:“群众是我们的后台,后台一拆,什么戏都唱不成了”)第五,更新观念、调整心态。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关系:

第一,行为规范的他律与职业道德的自律;

第二,从行为规范到职业道德自律的转化;

7:职业道德是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复合体。是主体超越特定价值系统的自我选择。

8:中国古代官员的职业道德传统:

中国古代官员的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

第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道德思想,其中,“执事敬”就是指对职

业活动的敬业精神。后来儒家的经典著作《礼记》和《学记》则进一步把这种思想发展成为“敬业乐群”,并且从此成为指导我国各行各业职业活动的一条基本道德准则。

第二,《从政遗规。舍人官笺》中所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 第三,“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早期官德。

第四,“为政以德”、“民为邦本”的政治道德。

第五,修身践履、清正廉洁的职业官德(儒家的“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行”)中国古代封建的道德礼教:“惟有德者才能治天下”的传统观念往往导致人治的集权专制。才导致

了“天下非一人所有,惟有德者居之”。

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目标体系:

第一,从高的职业道德追求:(在职业活动中提升人生价值/在职业活动中实现组织目标/个人需要服从集体需要/在职

业活动中加强道德修养)

第二,明确的职业道德目标;(思想道德目标/工作道德目标/法制道德目标/科技道德目标心理道德目标)

第三,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国家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对政府指令的执行,对上级指令的执

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党政干部乃至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忠诚老实、平易近

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仆。/公正公平的职业道德

规范。/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四,理想的职业道德品行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第一,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行政”与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行政是形势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管理是对一定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系统目

标的过程。/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其基本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协

调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强国家行政机关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抑制

行政自利性,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

会本位”的转变,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二,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前提是,他们在形势权力,旅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文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强烈呼唤政府树立“三种意识”:权责平

衡意识、为纳税人服务意识、成本—收益责任意识。所以,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内部责任控制机制,实质上就

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自律机制。)

第三,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

第四,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

良心的统一。行政良心是存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的行为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我认识和自

我评价能力,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意识中各种行政道德观念、心理因素的有机整合。/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行

政道德责任与行政良心是相辅相成的,他们能够而且应该是统一的。/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是行政行为选择中所

面临的动机性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双避冲突”,可能是“双向冲突”,也可能是“趋避冲突”)。

1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功能:

第一,促进社会发展功能;(职业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状况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职业道德建设确保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促进个体发展功能;(职业道德是个体人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第三,规范、引导功能;第四:调节监督功能。

第四,简单分析的结论昭然若揭,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道德水准下降;问题的解决,重点也应是职业道

德的整束、惩戒和规劝,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也是道德,也是一套社会行为规范。

在新闻媒体造成的社会精神氛围中,人们无意识地把职业道德问题理解为一般社会道德问题,根本原因是忽略

了前边的“职业”二字。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公民职业道德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职业道德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职业方面的具体反映,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是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以德治国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上呈 现出良好的态势,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是,关于职业道德的建设却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事马虎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些市场从业者惟利是图,不讲信用,有的甚至坑蒙拐骗,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些人将基本的职业道德抛于脑后,甚至违反国家的法律,受到法律的追究。这种严峻现实表明,加

强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于从业人员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就应当从加强职业观念、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态度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所有从业人员首先应当爱岗敬业。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踏实认真、勤于实践、努力钻研,也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应当诚实守信、办事公道。讲诚实、守信用,做事公平、公正,不仅渗透于我国法律体系当中,成为许多法律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应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让群众满意,对社会有益,不仅是服务性行业的事,所有的行业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人民群众有关,都需要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无私奉献的意识。一切从业人员心中有人民、工作为人民,这是任何时期都要坚持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需要强调。

2016-4道德讲堂之公民道德 第6篇

时间:2016年4月18日 地点:五楼报告厅道德讲堂 参加人员:高一(10)班

主持人:

本次“公民道德”课是以“公德教育,培养社会好公民”为主题。通过前期密集准备,我们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讲文明、讲道德的学习气氛。以期培养中学生们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公民道德与良知。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而在道德教育中,又要以社会公德教育为基础。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而且,社会公德包含着许多崇高道德的萌芽。具备良好公德的人,一旦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其道德水平往往会达到很高的境界。社会公德及爱与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公共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规范、社会秩序,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礼。公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即我们所说的“良知”。主要包括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课”,对于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能够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以期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校积极组织各班级开展公民道德课,来培养学生公民道德的养成。

一、唱一首歌曲

由文艺委员领唱,学生们活泼快乐地唱起“公民道德歌”。(课前学生们已在老师的教授下学会此歌曲,并且熟知歌词)

二、诵一段经典 “仲由负米”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补充: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很远很远的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三、看一部短片

播放关于公民道德的视频,学生讨论“什么叫公民道德” 教师引导学生并分析总结得出:什么是讲道德?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解释就是:道德是人类分辨善恶的标准。直白点就是区分好与坏的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善恶美丑,是非好坏,很简单。什么是讲道德?我认为讲道德就是与人为善。

播放视频“不服执法,女交警被拖行20米远”和“毒奶粉事件”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讨论并发言“为什么大家要讲道德?” 公民不守法,没有社会道德,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那些不良企业和个人见利忘义,不顾民众的身体健康,赚取了大量的昧心钱,道德沦丧、伤天害理!我们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都对这样的事情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利也可以这样的不择手段,那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可以说会处在一片道德黑暗之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讲文明,讲道德,并且要从教育着眼,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以德为荣、以德为美、健康向上的大环境、大气候,创建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以礼相待、和谐相处、和睦共存的良好的生存氛围和社会氛围。

四、讲一个故事

学生在课前收集经典道德故事的基础上上台说经典道德故事。

“草鞋书记”杨善洲,原任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并且将林场无偿上交给国家。——故事主人翁的爱国主义、大爱无疆和甘于奉献的道德与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与敬佩。

五、做一番点评

“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大家都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怀着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处处信仰道德、学习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实证道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道德演讲稿—增强公民道德建设 第7篇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文起来的重大举措。《纲要》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公民职业道德建设探索 第8篇

一、文明礼貌

我们早已进入一个文明的时代, 但是身边经常有不文明的事发生。为此必须把文明礼貌作为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常抓不懈, 加大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力度, 正确引导人们言谈举止要文明, 着衣打扮举止要文明, 行为方式要礼貌的行为规范。日常工作生活中, 要尽显文明之风, 杜绝一切不文明现象, 尤其要坚持“在黑暗中坚决做光明的事”的基本原则。要时时注意自我检查, 以便发现自己的缺点, 不断抑制和纠正某些不良习惯, 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从事的专业, 要把平凡的岗位当作人生事业的基石, 当作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的平台。有的同志整天处于抱怨中, 怨自己的岗位不好, 待遇不公等等, 这都是不爱岗敬业的表现。为此,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三、诚实守信

做人要诚实, 要坚守自己的信条。作为职业员工,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应懂得, 诚实守信作为人生的重要资源, 一方面在于自己内心的修炼, 同时也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行为积累, 无论是企业或个人, 诚信资源都是具备掌握社会资源的必备条件之一, 诚信资源越丰富, 就越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 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行使职业权力时,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公平合理地做事和处理问题。简单地说, 就是公平、公正、合理, 秉公办事, 主持正义。要做到办事公道,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公私分明, 不谋私利。

无私则无畏。先为自己打算, 以权谋私、以业寄生的人不可能做到办事公道。只有无私, 才能坚持原则, 主持正义;只有无私, 才能为政清廉, 照章办事。

(二) 公正无私, 不徇私情。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远近亲疏的区别。人非木石, 当然有好恶, 但好恶必须置于公正之下。

(三) 去除私心, 不计个人得失, 不畏各种权势。

为了公众利益, 为了公道和正义, 坚持按规定、按程序秉公办事。

(四) 不占公家便宜是抵制干扰、不惧压力, 办事公道的基础。

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歪, 脚正不怕鞋歪”, “为人不做亏心事, 半夜不怕鬼叫门”。

五、服务群众

(一) 热爱群众。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关心群众, 爱护群众, 急群众所急, 想群众所想, 扶危济困, 帮贫救难, 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最高准则。

(二) 尊重群众。

这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同群众的关系, 职业同群众的关系。因此, 我们一定要尊重群众, 始终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只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三) 方便群众, 让群众满意。

时时想着便利群众, 通过一件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来为群众着想, 为群众提供方便, 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对群众一视同仁, 热情服务。

(四) 文明服务。

在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职业义务时, 一要举止文明, 即衣着仪容要美, 举止要端庄。二要语言文明, 做到言之有理, 言之有礼, 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三要正确执行文明规范制度, 服务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五) 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精益求精。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欢迎群众批评, 有错即改, 不护短, 不包庇。服务群众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服务的内容和手段, 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底线, 由于种种原因, 在一些人包括党员干部那里, 遵纪守法成了保守落后、死板教条的代名词, 而违法违纪似乎才是敢闯敢干、思想解放, 这种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观念和作风, 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 是腐败现象、不正之风和其他一些社会问题屡打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一定要认清骄奢淫逸的严重危害, 带头抑恶扬善。

七、团结互助

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这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就是要把各种力量组织起来, 拧成一股绳, 战胜各种困难, 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团结就是力量, 是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互助可以增强力量, 是社会主义集体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提倡急他人所需, 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 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 大家心往一块想, 劲往一处使;这样就会把蕴藏在亿万人民群众身上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八、开拓创新

(一) 要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是解放思想的体现, 解放思想是开拓创新的力量之源。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坚持全面学习科学发展观,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改造主观世界,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勇气, 为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提供思想保证。

(二) 要加强学习。

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开拓创新的基础。如果不注意加强学习, 就难以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观念、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更谈不上进行新创造、实现新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要思想的学习, 努力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正确思想方法, 加深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时刻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同时, 要注意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使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切实、工作更有效。学习搞好了, 自身素质提高了, 工作自然就富于开拓性和创新性。

(三) 要勇于实践。

在新知识、新观念、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新时期, 我们要有敢闯敢试的创造精神。对待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发展过的事业, 要有敢于冒险、敢于尝试的决心和勇气, 克服怕出乱子、怕负责的思想和意识, 勇于直面矛盾和困难。拓展创新思路, 实现新的发展。

(四) 要始终保持创新状态。

开拓创新既是一种工作需要和责任, 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 时时处处以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 敢于正视矛盾、攻坚克难,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对于每个公民来说,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主要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体验、锻炼和提高, 并逐步形成自己与各岗位各工种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果不把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渗透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去, 那么, 职业道德修养实际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 要时刻把加强公民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 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 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 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上一篇:广告设计上实验教案下一篇:源自生命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