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实验设计方案

2024-07-21

调查实验设计方案(精选9篇)

调查实验设计方案 第1篇

高校实验室污染现状调查及排污管理方案研究

对某高校各实验室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6个院系中,12个院系其下属实验室存在污染物的.排放,比例为75%;污染物涉及废气、废液、固体废物、噪音,其中废液与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合计约11.09t/a;危险废物占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所认定的47大类中的28类,比例高达59.6%.针对实验室排污的基本情况及特点,提出了“源头控制、分类收集、定点贮存、合理处置”的实验室排污管理方案.

作 者:刘晶晶 刘丹 李启彬 刘健 张爱平王磊 LIU Jing-jing LIU Dan LI Qi-bin LIU Jian ZHANG Ai-ping WANG Lei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刊 名:四川环境 ISTIC英文刊名:SICHUAN ENVIRONMENT年,卷(期):200625(4)分类号:X708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废物 排污现状 管理方案

调查实验设计方案 第2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本事提高的作用

二、实验处理:

比较性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比较

等组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比较

三、实验变量

1、实验自变量

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2、实验因变量

Y1=获取信息的本事

Y2=合作学习的本事

Y3=对信息评价的本事

Y4=反省认知的本事

Y5=自我评价的本事

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

干扰变量:(1)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一样

(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本事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本事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

(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比较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本事、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研究并予以排除。

四、试验程序设计

1、实验假设

(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获取信息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实验对象

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本事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本事相当,视为等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5)班

实验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2)班

(注:研究到前测时可能两个学校的两个班不必须全部能够分为两个等组,故从两学校的两班中分别选取部分同学构成两个等组。为不影响实验的正常、顺利进行,对不纳入实验的同学也实施同样的实验手段,但不纳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

3、实验过程

本实验研究采用等组比较前测后测实验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对预期的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并分别从两个自然班中选取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和控制组。

(2)利用调查问卷对实验对象进行学习风格、本事结构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已具备的本事状况,为以后的效果分析扫清障碍。

(3)在两个学校的两个实验班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和任务驱动基本架构是由研究者和学科教师根据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共同确定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行为观察记录表、反思日志表、调查问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4)在研究进行两个月左右时对学生这三种本事的发展进行构成性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行补救。

调查实验设计方案 第3篇

关键词:蠕形螨,感染,调查,开放性实验

蠕形螨主要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或内脏组织中, 引起蠕形螨病, 影响人的健康和美容。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仅两种, 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目前螨标本尚无长期保存的方法, 教学中标本缺乏, 大多院校未开展设立相关实验, 学生闻其名却不知其形, 而蠕形螨相对其他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较高, 易获取活体标本, 更贴近生活, 利于调动学习热情, 因此, 有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传统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主要是以观察寄生虫及虫卵的玻片标本为主, 对寄生虫的检查方法、标本制作等知识缺乏, 学习缺乏主动积极性。 如何有效改革传统的形态观察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并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是关键, 而开放式实验, 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1], 使学生有机会全程参与实验, 学生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极大地发挥了自主能动性。结合川北医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以医学生开放性实验为基础, 在实验教学中开展面部蠕形螨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设计, 调查蠕形螨的感染率, 分析流行传播因素, 掌握蠕形螨标本的制作、虫种的形态鉴别、感染程度的判定, 一方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加强寄生虫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结合, 以点带面促进学习氛围形成, 调动学习热情及兴趣, 另一方面探讨该实验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为今后开展此类实验奠定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0级 (大二学生)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6个小班16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共发出问卷164份, 其中, 男86人, 女78人, 年龄21~23岁。

1.2方法

1.2.1方案制定于2013年7月在6个小班筛选18名具有责任心、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成立蠕形螨感染调查科研兴趣小组, 集中进行蠕形螨相关理论知识及镜检技术培训, 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问卷调查表。 问卷内容包括3个方面:基本情况;蠕形螨镜检结果;相关影响因素。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宿舍;镜检结果包括额部和鼻部、颊部、下颌部的感染情况, 感染虫种及感染程度;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皮肤性质、皮肤病变、生活及卫生习惯。

1.2.2检查方法科研小组成员提前将透明胶纸剪为1.8 cm ×5 cm, 贴于一洁净载玻片上, 受检者每人4张, 并用标签标记受检部位 (额部、鼻部、颊部、下颌部) 及姓名。 采用挤粘法, 即将透明胶带分别横贴于受检者鼻翼两侧、额部、下颌部、颊部, 然后平压胶带4~5次, 使胶带与皮肤紧密接触, 用双手拇指在胶带不同部位用力挤压4~5次, 将分泌物挤出粘在胶带上并贴在玻片上, 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记录。通过形态学观察判定虫种。 感染诊断标准的判定:镜检出蠕形螨任何一期虫体或虫卵均为阳性。 感染程度分级:对所有阳性标本进行全片检查计数, 1~5只为轻度感染, 6~10只为中度感染, 10只以上为重度感染。

1.2.3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 让学生参与调查、取样、玻片标本制作及镜检。同组学生间阳性标本供大家轮流观察。每班由3名科研小组成员负责收发玻片标本及调查表, 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镜检及填写调查表。 收集所有受检者标本及调查表后, 由科研小组成员再次复查镜检结果, 检查调查表, 对于结果不一致的标本, 由专业教师核实校正。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录入和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效果

参与调查的每名学生均按规定方法制作好4张玻片标本, 通过显微镜镜检形态, 观察虫体活动情况, 记录实验结果, 并填写好相应的问卷调查表, 通过学生间交叉镜检, 镜下认知率为99.1%, 虫种鉴别认知率为99.3%, 虫体计数正确率为99.5%。 在进行2次复查时有6份标本漏检, 5份标本虫种鉴定不正确, 有3份标本感染程度判定错误。

2.2感染状况及性别分布

164名受检者中, 蠕形螨感染率为57.3% (94/164) , 其中, 男性感染率为59.3% (51/86) , 女性感染率为55.1% (43/78) 。 经检验,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291, P > 0.05) 。 94例蠕形螨感染者中, 3种感染类型均存在, 其中, 单纯毛囊螨感染率为30.9% (29/94) , 单纯皮脂螨感染率为33.0% (31/94) , 混合螨感染率为36.1% (34/94) 。 男、女生毛囊蠕形螨感染率分别为31.4% (16/51) 、30.2% (13/43) , 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6, P > 0.05) ;男、女生皮脂蠕形螨感染率分别为37.2% (19/51) 、28.0% (12/43) , 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01, P > 0.05) ;男、女生混合螨感染率分别为31.4% (16/51) 、41.8% (18/43) , 二者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 (χ2=0.498, P > 0.05) 。

2.3面部不同部位感染程度

轻、中、重度感染均存在, 但以轻度感染为主, 占84%。 94例感染者中, 在鼻部和额部检获虫体的人数最多, 其检出率分别为76.6% (72/94) 、52.1% (49/94) 。 不同部位感染人数及感染程度构成情况见图1。

2.4面部感染虫种分布

受检者颜面部单一部位感染占45.7% (43/94) , 多部位感染占54.3% (51/94) 。 感染主要分布在鼻部, 其次是额部, 不同螨在面部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5面部皮肤类型、皮肤病变与感染的关系

皮肤性质为干性、中性和油性、混合性的受检者蠕形螨感染率分别为43.5% (20/46) 、62.7% (74/118) , 经检验, 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05, P < 0.05) 。 面部出现毛囊炎、痤疮、皮肤潮红、刺痛感、灼烧感、瘙痒感等其中之一者, 即为有面部症状, 其中, 有症状者与无症状者的感染率分别为65.2% (58/89) 、48.0% (36/75) ,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04, P < 0.05) 。

2.6生活卫生习惯及居住环境与感染的关系

22个学生居住寝室中均发现感染者, 其中有1个寝室感染率为100%, 13个寝室感染率> 50%。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包括:洗面方式、是否常换洗枕套或被单 (> 2次/月) 、生活及文化用品是否混合使用、是否常挤压面部。采用清水、洗面奶或香皂方式洗脸, 其阳性率分别为62.5% (40/64) 、54.0% (54/100) ,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52, P > 0.05) 。常换洗枕套、 被褥者感染率为55.1% (59/107) , 不常换洗枕套被单者感染率为61.4% (35/57) , 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96, P > 0.05) 。 生活及文化用品混合使用与分开使用的人群感染分别为62.3% (76/122) 、42.9% (18/42) , 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25, P < 0.05) 。 常挤压面部者感染率62.7% (52/83) 高于少挤压面部者[51.9% (42/81) ], 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954, P > 0.05) 。

3讨论

3.1蠕形螨感染调查实施与效果

实验项目的选择与确定除需考虑立项意义及可行性外, 还要注意感染率, 如果标本阳性率过低, 可能使学生观察机会减少, 降低对寄生虫病认识的兴趣, 基于这些因素, 笔者选择了蠕形螨的调查研究。 因为蠕形螨在人群中普遍易感, 检获率较高, 检查方法及所需器材较为简单。 国内报道, 蠕形螨人群感染率为4.43%~86.6%[2], 其检获率与检查者、检查方法与检测时间等因素相关[3]。 为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造成的差异, 本研究以具有一定医学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每个部位挤压次数及挤压力度一致, 选择蠕形螨感染率较高的夏季, 另外为保证实验数据可靠, 笔者进行了3次检查, 即学生自查后, 同小组两名同学互检, 随后由科研小组成员核查, 最后由专业教师校正, 从而能更准确地分析蠕形螨感染情况。

此次实验调查的开展与实施, 在学生中受到好评,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检查自己或其他同学蠕形螨感染情况, 在镜下观察虫体活动情况, 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带动了学习热情, 教学效果好。 164名学生, 每名同学均成功制作4张玻片标本, 通过学生间交叉镜检, 镜下认知率为99.1%, 虫种鉴别认知率为99.3%, 虫体计数正确率为99.5%。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了蠕形螨玻片标本的制作、检查方法以及蠕形螨虫种的鉴别、感染程度的判定, 另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寄生虫病存在我们周围, 并能将寄生虫学相关理论知识 (如形态学与诊断方法) 融于实践, 学以致用, 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及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习的兴趣及动力。另外, 通过学生亲自调查及分析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注意自身卫生对防治蠕形螨感染的重要性, 找到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促进寄生虫相关知识的运用 (如流行与防治) , 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 此外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立项、实验设计、科研实施, 初步培养及锻炼学生科研调查设计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进一步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3.2蠕形螨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 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57.3%, 与国内其他大学报道相比感染率偏高[4,5,6]。 蠕形螨适合生存于高湿、相对高温环境中, 我校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 夏季高温, 空气湿度较大, 这或许是导致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 男、女性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 表明人群对蠕形螨普遍易感, 无性别差异, 其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7,8]。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处于相同的集体生活环境中, 接触和感染螨的概率相似。 大多调查显示, 人体感染的主要螨种是毛囊螨[8,9,10,11,12]。 而此次调查发现, 我校大学生感染虫种以混合螨为主, 其中男性以皮脂螨感染为主, 毛囊螨和混合螨感染率相似, 女性以混合螨感染为主, 毛囊螨次之, 皮脂螨感染最低, 男、女不同虫种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这表明蠕形螨的感染存在人群个体差异, 可能与各自生活环境相关。

蠕形螨主要分布在皮脂腺发达的面部, 94例感染者中大部分为面部多部位混合感染, 而问卷调查发现, 感染者大多具有挤压面部习惯, 这是否为造成多部位感染原因尚需进一步调查。 与罗桂河等[13]调查结果相似, 在鼻部、额部蠕形螨感染人数最多, 即面部 “T”字部位, 该部位油脂分泌较旺盛。 感染者中, 以轻度感染为主, 中度次之, 重度较少。 油性、混合性肤质是蠕形螨易感人群, 调查发现皮肤性质为混合性、油性者螨感染率明显高于干、中性皮肤者, 这类人群皮脂腺分泌较多, 易堵塞毛孔, 使皮脂分泌排出受阻, 利于螨虫生存, 因此更应注意面部皮肤清洁。 89例面部有症状者中, 蠕形螨的检出率高达65.2%, 明显高于面部无症状者, 提示蠕形螨可能是造成面部疾患的常见原因之一, 该结果与其他报道一致[14,15]。 因此, 对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蠕形螨检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校学生宿舍感染率为100%, 大部分寝室感染率超过50%, 进一步证实群居集体生活利于蠕形螨传播, 若处于集体居住环境而自身卫生意识不强就容易造成感染, 如通过同学间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通过脸盆、毛巾、被褥枕套、文具用品等传播[16]。 成慧等[17]采用Meta分析证明人体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关联性,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本调查发现生活及文化用品混用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 而常用洗面奶或香皂洗脸及常换洗枕套或被单的人群蠕形螨感染率相对较低, 这表明蠕形螨感染与居住寝室环境、 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因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改善居住环境是减少或防止蠕形螨的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遗传调查的高中生物实验设计 第4篇

关键词:生物实验;调查;遗传;相对性状

调查是生物探究活动中常见的调查方法之一。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调查类实验。本实验的主要的目的是: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本实验的主要调查结果。

一、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

1.通过此活动关注身边的遗传现象,关注遗传的基本规律。

2.通过此活动能够掌握基本调查技能,为将来其他调查奠定技术基础和心理基础。

3.通过活动的讨论,能够有所延伸,能确定几个研究新课题。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增强交流能力,增加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制订调查的计划

1.确定调查小组,确定组内人员。建议以小组为单位,有利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对发现的问题有所讨论。分组的依据可以灵活,并没过多限定。考虑到是周末的时间进行调查,我建议学生以家庭住址划分小组,靠得近有利于组织。对于个别特殊情况,如一些住宿生住在较远,难以成组,可以以个人进行调查,将其调查的数据与发现的问题融入大组内讨论。然后将四个大组同学调查的数据和发现问题进行汇总,进一步研讨。然后再将班级的进行汇总,最后将年级的进行汇总。形成由小组到大组,由大组到班级,由班级到年级的调查组结构层次。

2.确定调查的相对性状。人的脸和手上的相对性状比较直观,便于快速统计。故选择有无发际、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舌头能不能向中弯卷、大拇指能否弯曲、双手合拢左、右拇指哪个在上、食指与无名指哪个更长、小拇指能不能超过无名指第一关节等相对性状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和添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认为的哪些也是相对性状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不加以调查对象的控制。

3.制订调查记录表(略)备注:(1)“兄弟或姐妹”一栏是指与自己同父同母的;(2)第“9、10”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调查一些其他的相对性状。思考:(1)能否判断出各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2)你的发现?

4.明确调查方式。为了使统计结果更准确,更接近实际,参加调查的人要尽可能越多越好,为此决定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参加,共有8个班407名学生,印表420份。由于是全体学生担任调查员,因此,为了保证调查质量,在表印好后,生物教师在调查前需专门用1节课的时间向学生进行动员培训和调查说明,并且事先要争取得到学校、年级组和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班主任起监督和保证作用,生物教师起专业指导作用。考虑到一定会有部分学生不重视,不愿意认真负责地调查填表,因此,教师在进行动员培训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增强态度观念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对学生进行克服困难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告知学生,若在回收的调查表中发现有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数据,或内容前后矛盾者,将要受到曝光批评。发放表后,教师需要向学生具体说明的还有:(1)讲清楚几对相对性状的特征和区分方法,可借助图片和真人示范;(2)调查时,先记录每个调查对象的各种性状,最后统计出多个数据;(3)学会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克服困难找到每个被调查家庭的每个成员,如实记录,不能遗漏;(4)调查时间要充足,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一星期之后交回表(此为个人调查表)。

三、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分三步,第一步是每张个人调查表上多个数据的统计,由调查员在调查时完成。第二步,各班收回个人调查表后,生物老师要逐一检查,把数据不全或统计有错误的表清理出去,把有效的个人调查表交给各班生物课代表,每班另发一张表,分别对全班个人调查表上的多个数据进行求和统计,形成班级统计表。第三步,各班上交班级统计表,生物老师另用汇总表分别对班级统计表上的个个数据进行求和统计,形成年级汇总表,并向全体学生公布,最后个人调查表发回学生本人。至此,年级汇总表上的数据和所有有效的个人调查表上记录的实例成为全体师生共有的资料,是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写调查报告的主要依据。结果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年级汇总表上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各种性状的人数的百分率(或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2.从年级汇总表上统计的各对相对性状的男女人数可以分析它们与性别的关系,进而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3.根据大量的个人调查表上关于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例看是否符合学过的遗传规律,并运用遗传规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写出每个被调查家庭成员可能的基因型。

四、调查报告的设计

教师利用机动课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写成之后提供给当地卫生保健部门,达到科技活动为社会服务的目的,更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责任感。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先让学生任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写成调查报告,再综合几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写成“×××人类性状遗传调查报告”。

实验设计方案 第5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4、对简单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以确定分离出微生物的品种。

二.实验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包含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能够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我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能够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很多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所以,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经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可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每支4.5mL水)、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搪瓷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胨)、Lugol氏碘液、.2%可溶性淀粉液、结晶紫染液、番红染液、碘液、95%乙醇、.5%番红水染液、无菌水等。3、土样:取自桂林师专1栋宿舍楼后面土壤,地下1cm左右。

四.实验方法步骤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1g,放入1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梯度稀释至1。

3、分离用稀释样品的同支吸管分别依次从1、1、1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倒入灭菌并融化冷至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细心摇动冷凝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g;NaCl.5g;牛肉膏.3g;琼脂1.5g;pH6.4左右;1ml水定容。

4、初步鉴定对多种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5、α-淀粉酶鉴定

6、1)实验原理:

细菌能否产生α-淀粉酶主要依据是鉴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该酶能够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2)步骤:

将培养的的各种待测菌种接种在包含.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g;NaCl.5g;牛肉膏.3g;可溶性淀粉.2g;琼脂1.5g;pH6.4左右;1ml水定容(注:先将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到溶化好的培养基中,调匀),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

8、纯化从平板上选取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较大的菌落,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培养物至斜

面上,并进行2-3次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至斜面上,培养后观察菌苔生长情景并镜检验证为纯培养。

四.实验结果

五.个人总结

1、在分离实验中,原土样的1-3gmL浓度中得到5种不一样的能够分解淀粉的菌落,经初步淀粉酶实验,1号菌的淀粉分解圈大,2号、3号、4号次之,5号最小。

2、在淀粉酶试验中,3号培养基感染杂菌,出现不一样菌落,故后面不再对其处理;其它菌种均得到较纯的单菌落,淀粉酶实验结果不变,与上头相同。

3、各种菌落的革兰氏染色中大部分为阳性,菌体形态多为椭圆形趋于杆状,仅有4号菌为阴性;5号菌菌落难以挑故过没能进行染色。

4、1号、2号、4号经划线纯化均得到单菌落,5号菌没能划出单菌落;综合分析能够判定,1号菌即为优良的淀粉酶产生菌,即为枯草芽孢杆菌。

实验设计方案 第6篇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此刻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研究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研究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必须的覆膜条件,经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必须的规律可循。最终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以N为单位,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σ180=FB

式中:σ180为剥离强度(Nmm);F为剥离力(N);B为试样宽度(mm)。利用上式,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头进行打样。

1、在必须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景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经过对不一样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头进行覆膜(覆膜的压力在6.8mPa,温度为90e,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必须,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景下,控制印刷压力必须,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景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一样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__.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__.8(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4(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毕业实验设计方案 第7篇

药品:

半枝莲、95%乙醇、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蒸馏水、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碘-碘化钾试剂

仪器:

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数据超声波清洗器、微型植物粉碎机、PH计、加热板、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实验方法:

超生波提取法、半仿生法、正交实验、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实验步骤:

一、药品、仪器的准备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波长的测定、标准曲线的制作、推算出回归方程

三、样液的制备

四、用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酸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碱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酸度、碱度和料液比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半仿生法中最优的提取条件

五、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生物碱:在上述半仿生法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超声波提取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酒精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提取次数、酒精浓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中的最优条件

六、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最优条件下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提取到的生物碱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出生物碱的量及产率。

八、生物碱的鉴定:

生物碱沉淀反应

1、碘化铋钾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碘化铋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色至棕红色者为阳性反应在。

2、碘-碘化钾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碘-碘化钾试剂1滴~

2滴,生成棕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谈森林调查设计方案 第8篇

关键词:森林,调查,设计

森林调查的目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以最快的速度, 取得可靠而足够的资源信息资料, 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森林调查的总目的是查清森林资源, 搞清森林实况, 取得林业生产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从制订计划、规划、实现森林永续和发挥森林最大效益出发。

1 森林抽样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抽祥是用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参数。通常是估计总体平均值和总体总量。由样本推算总体叫做估计。森林抽祥调查是以概率及其分布率作为理论基础。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取得估计误差, 提出调查的精度指标。但是计算的理论精度与实际精度偏离多少, 理论精度是否真实?这就需要掌握抽祥误差和偏差及其影响。

森林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 即提出和选择最有效的或最佳设计方案。它涉及到调查目的、任务和要求, 以及总体、单元的确定, 样本组织和估计方法等。对森林调查总体进行估计时, 要应用到概率、期望值、方差和相关等术语。在森林调查中, 它们的意义、特点有重要作用。

满足所有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 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甚至有时比较困难。因为森林经营需要各种调查因子的数据资料, 在设计的方案中对某因子的调查可能最佳, 而对另一因子可能就不是最佳的。例如, 调查的某总体的森林蓄积量为最佳, 但是对于森林生长量来说则不一定是最佳。一般来说, 我们设计的最佳方案是对目的总体而言的。在调查设计中, 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 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才能取得理想的森林调查方案。

在森林调查前, 首先要制定出理想的森林调查设计方案, 即使误差最小、成本最低。在成本和误差确定的条件下, 可以确定最佳样本单元数和样本单元面积。

2 目的、任务、要求和现有资料

森林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案的制定取决于调查目的。目的和方案设计有密切关系:目的必须明确, 按照目的制定方案。

森林调查的目的必须由调查成果使用者一一决策人和调查专家共同确定, 不能只由专家决定。森林调查专家设计的方案应为用户提供达到精度要求的资料。调查目的和要求是根据林业生产需要和经营要求确定的。其总目的是查清查准森林质和量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以用于合理地组织林业生产, 制定生产计划、林业规划和采伐量调整等。从制定方案出发的这些目的称为森林调查的总目的。调查的详细程度决定于森林经营强度。在集约经营的调查中, 需要取得小班资料和林相图, 小班蓄积量精度要求90%以上, 面积精度95%以上。在粗放的经营调查中, 森林调查蓄积量精度不落实到小班, 只有数字, 且不要求绘林相图。

调查结果所需要达到的精度由用户来确定。当前我国在Ⅱ类森林调查中, 林业局这一级要求蓄积量精度为95%, 林场为90%, 林班为85%, 小班为80%, 设计的方案应保证这些精度指标, 以满足规划需要。

设计调查方案还要根据现有资料和调查地区的林况、地况和自然条件进行。如调查地区有新摄影的大比例尺航空像片, 就可采用应用航空像片进行调查的方法;如无像片则要考虑不用像片调查的方案。调查方法因调查的林况、地况和森林种类不同而宜, 某种方法在甲地区调查为最优, 在乙地区并不一定适用。须知, 没有任何的方法能够适合于所有地区的调查, 都是要根据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目的和任务要求, 确定适合于某一地区的调查方案。

3 正确地划分总体和单元

3.1 总体和单元

在抽样设计中总体和单元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森林调查中必须要明确地表达出其定义。单元是观测或调查的单位;总体是单元的集合体。其主要特征是每个总体内的各单元属于同一类, 并且单元间的属性或特征有差别, 称其为变量。

森林调查中是以调查对象为总体。把它划分成许多相互联接不重复的地块, 每个地块作为一个观测单位就是一个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是由面积单元组成的总体。随机抽样中的每个单元就是一个样地。若把森林面积所划分的面积单元大小加以改变, 又可在调查中以树木为单元时, 林中所有树木的集合体即为总体。从调查的角度看, 总体单元的树木具有许多特征, 如胸高直径、树高、生长量、年龄等, 在统计意义上各单元的每一项特征值均可构成一个总体。因此, 以树木作为单元而构成的总体视为统计上不同的总体。在这种情况下, 单元值的集合体即为总体。用网点抽样法估计面积时, 可把总体视为无数点的集合体。

总体可分为抽样总体和目标总体。后者为取得信息的总体。所有森林调查的目的都是用数量来说明总体, 以便使调查结果为森林经营设计、实施和检查服务。据此可得出结论:林业工作者应从一片森林的许多总体中, 选出最合乎调查自时的总体。同时从工作和统计技术观点看, 要求选的总体必须具备最优条件。正确地划分总体是调查设计和实现森林调查目的的首要前提。

森林总体多数是空间成层的, 其单元有时不是随机分布的。这两点认识是抽样设计和实施森林调查的两个基本点, 所有统计的规律都以概率法则为基础, 但在总体内单元的分布受其他因子而木是受概率所制约, 这就需要以样本的分布运用概率法则确定。这一点在下面各章的抽样设计中将占重要地位。

总体是一个估计范围的界限, 而总体参数是总体内一些特征的具体数值。它应满足的条件是, 能提供充分的资料。参数可使总体之间便于比较, 在许多情况下, 没有参数就无法进行比较。最重要的参数是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3.2 总体大小

在森林抽样调查中, 总体是精度落实的单位。其大小依生产要求精度落实的单位而定。如要求蓄积量精度落实到林班, 则应以林班为总体才能保证精度要求;如要求到林场, 以林场为总体进行蓄积量调查才能保证蓄积量精度要求。一般来说, 总体愈大, 抽样效率愈高。在大小不同的两个总体中, 变动系数相近似时, 用相同的祥本单元数就可以取得同样精度。抽样精度与总体面积大小无关, 而与变动系数有关。因此, 面积愈大, 抽样效率愈高。

3.3 正确地划分单元

总体平均数和方差是通过单元计算的。单元的划分对总体参数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理论上可把森林按其组成面积单元大小划分为无数个总体。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探究 第9篇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

(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3)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①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

②对固体、液体样品只能取少量进行检验,留一定的试样备用。

③检验时除了要考虑各物质的特征反应外,还要排除物质间的干扰。

④充分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

⑤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先简后繁”。

⑥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先活后惰”。

2.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1)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确定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实验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化学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梳理,可用如图3所示的流程图表示:

1.提出问题

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探究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物质的性质。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提出猜想

在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的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设计验证方案

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中,最关键的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会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

4.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改进。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推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例(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

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4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5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②草酸为二元酸。

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 CuO

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

解析该试题属于典型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测试题,问题(1)与(2),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问题(3),注重侧重能力的考查,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具体解答见答案部分。

上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下一篇:陕西翠华山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