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整改自查报告

2024-08-16

编制整改自查报告(精选7篇)

编制整改自查报告 第1篇

东宝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自查整改情况

二00七年七月十六日

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东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从2006年5月17日开始就责成区财政局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2006年6月30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正式开通,并在基层建立了14个查询点。截止2006年底,全区上网公开财政专项资金39项,占应公开的97.5%。公开财政资金额度达8746.37万元,占应公开的99.8%。公开部门预算单位34家,公开预算资金3580万元。2007年按省公开办升级后的软件要求,开展业务培训两次,公开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新增37项,新增财政资金额度达2800万元。同时公开政务信息251条,接受并处理咨询和投诉讼16起。截止目前本网站点击浏览次数达10600次。

现将我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工作谋划,完善了实施方案

为了迅速启动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根据省、市政务公开办的要求,我们及时拟定了《东宝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提请区委办、区政府办以“两办”文件印发。

一是确立了财政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组织及领导成员。由区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员,指定区财政局为政务公开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政务公开日 1

常工作。

二是明确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开内容、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财政政务信息的公开与财政内部重要工作信息同步的目标要求。截止目前累计公开政务信息251条,其中机构设置信息2条,制度办法信息49条,工作动态信息25条,公示公告及便民信息175条。累计公开财政专项资金35项共5321万元,公开转移支付资金4项共3425.37万元。公开部门预算单位34家。

三是要求公开的资料做到严格审核,并整理归档。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对上网公开的财政专项资金及部门预算的内容,一律要求由业务科室初审,分管领导审核并签字,并将签字的资料交公开办整理归档。

(二)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了长效机制

一是根据省、市公开办下发的文件,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了《东宝区财政局内部财政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方案》等7项切实可行的工作办法及制度。确保政务公开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是出台了《关于设置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信息查询点的通知》,建立了14个基层政务公开信息免费查询网点,统一挂牌,统一配置了查询电脑,统一配发了政务公开查询登记薄。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不定期对各网点情况进行抽查了两次,对不符合规定的网点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将查询点的电脑兼用于办公的,要求用增加端口及网线的办法,将查询点的电脑空置出来专

用于政务信息的查询。对查询记录不全的要求重新核实后进行登记。

三是科室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了将政务公开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并形成制度化,我们出台了《东宝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建设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相关科室与部门的责任。即财政监督局负责综合协调和考核,业务科室负责提供预算指标、管理文件及数据录入审核,信息中心负责组织软件操作培训及网络技术服务,确保数据及时上传。

(三)加强部门配合,提升了全局素质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不仅是一项便民、惠民的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加强对地方各级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举措。东宝区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迅速成立了财政、编办参加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组、财政组、编制组、技术组。综合组负责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组织协调,起草有关文件,编发宣传资料,督促各项工作落实;财政组负责财政信息、财政资金及部门预算的收集与公开工作;编制组负责编制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技术组负责网站建设、维护及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相关培训,资料录入与更新。

在明确各组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做好人员的组合与工作班子的整合。在今年五月份将先前以预算、行政政法等业务部门牵头的工作班子调整为以财政监督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领导班子,重新抽调了熟悉财政业务、组织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政务公开工作专班中。

工作班子调整后,各项政务公开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一是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无论是财政资金报表,还是安全管理问题,都有专人负责及时答疑及故障排除,保证了工作的连贯性;二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各组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服务单位加强沟通和联系,制定资金分配及管理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将财政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及项目承建单位,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政策的公开更及时了。在2006年底推行编制实名制的过程中,各单位遇到的工作阻力较大。但是我们将相关政策及时在网上公开,并指定政务公开办公室及时回复大家的投诉和咨询,较好地排解了推行编制实名制工作的阻力。(四)加强纪律约束,增强了服务理念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较强的纪律约束。为此东宝区政务公开办将政务公开的纪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落实。一是以文件形式规定,要求公开的范围只能宽不能窄,公开的内容只能多不能少,公开的时限只能早不能迟,公开的信息只能真不能假,公开的力度只能紧不能松。对超过时限未在网上公开的,由财政监察科督促相关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二是公开的内容实行五级审核制,即各单位上报的财政信息与数据,严格实行项目单位填报人、单位负责人、财政局业务科室、财政主管领导、政府分管领导五级审核把关,对不按审批程序公开的错误信息,一律追究公开信息发布人的责任。三是接待查询与处理投诉要求热情周到,不摆花架子。要求接待查询人要热情礼貌,要让给专座,要倒一杯茶水,并指派专人进行给予查询操作指导;对网上投诉信件回复,要求情况明、政策清、回复快,不能模棱两可。

根据省、市公开办的通知要求,当前我们正在抓紧落实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抓紧上网公开省网规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拟将剩余的12项财政专项资金在本月底上网,争取在完成省网规定项目的基础上,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及扶贫资金及时上网公开。

二是做好政务公开网操作技术的培训。要结合部门预算数据上网工作,将财政数据采集系统软件操作培训,延伸到预算单位和乡镇,软件一并下发到预算单位和乡镇。适当时候组织部分村民参加操作培训。

三是加强力量,探索整合区财政局机关网与政务公开网的思路与方法,力争为进一步规范全区的政务管理出谋划策。

编制整改自查报告 第2篇

一、总体要求

1、所有申请机构提交的整改报告必须按照协会提供的样式编制。

2、整改资料的装订必须按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整改报告》封面、目录、《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不符合项目通知书》(复印件)、《关于***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的整改报告》正文、附件

1、附件2„„的顺序。

3、《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整改报告》封面、目录、正文必须是计算机输入后打印。

4、所有附件材料全部用A4纸打印或复印。

5、整改见证材料一式一份。

二、《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整改报告》封面的填写

1、申请机构名称:填写申请机构公章的名称,与申请书填写的应一致。

2、机构级别:填写评审组现场确认的级别。

3、申请类别:首次评审/增项评审/换证评审/升级评审

4、评审机构: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整改报告》目录的填写

1、“目录”按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提供的格式,如实填写,并注明每个附件页数。

四、《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整改报告》正文

1、正文部分的中前半部分,按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提供的格式,进行替换即可。

2、“存在问题与整改情况”表的填写。

a、“存在的不符合项”中填写《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不符合项目通知书》中对应项的内容,不允许修改,并按其顺序逐一填写。

b、“整改情况(详细描述)”中填写对存在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简要且准确描述。c、“见证材料(注明页数)”中填写见证材料所对应的附件序号(含附件的页数)。d、表中所列出的行不足时自行添加行,所列出的行过多时,自行删除,不允许出现空行。

2、“其他说明”的填写,如果有其他情况需要说明,请在此说明。

3、申请机构应在正文部分的结束处加盖申请机构的“公章”。

五、附件的编制

1、每一个“不符合项”对应一个附件,按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整改报告》正文表中的不符合项目的顺序逐一编号排序。

2、每个附件的第一页是《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不符合项目分析整改表》,申请机构应在此表中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纠正或纠正措施、所提供的见证材料进行说明。

3、《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不符合项目分析整改表》后附针对该“不符合项目”整改见证资料。

六、问题整改见证材料的提供说明

(一)缺少高级无损检测人员、中级无损检测人员方面的不符合:

1、如果是新聘用的这类人员,应提供如下资料:

a、人员的聘用合同(复印件)。

b、工作单位变更后证件(复印件)。

2、如果是新考核合格人员,应提供如下资料:

a、新发证件的复印件。

b、若没有及时发证,则提供考核结果公布文件的复印件。

(二)缺少焊工方面的不符合1、如果是新聘用的这类人员,应提供如下资料:

a、人员的聘用合同(复印件)。

b、所持焊工证(复印件,必须有带照片页、合格项目页及有效期页)。

2、如果是新考核合格人员,应提供如下资料:

a、新发证件(复印件,必须有带照片页、合格项目页及有效期页)。

b、若没有及时发证,则提供考核结果公布文件的复印件。

(三)缺少中、高级工人员方面的不符合1、如果是新聘用的这类人员,应提供如下资料:

a、人员的聘用合同(复印件)。

b、所持中、高级证书(复印件)。

2、如果是新考核合格人员,应提供如下资料:

a、新发证件(复印件)。

b、若没有及时发证,则提供考核结果公布文件的复印件。

(四)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方面的不符合,应提供如下资料:

1、人员的聘用合同(或调入命令的复印件)。

2、人员学历证书复印件。

3、人员职称证书复印件。

(五)各责任人员任命方面的不符合1、提供重的各责任人员的任命相应文件。

2、提供旧的各责任人员的任命文件。

3、变动的各责任人员的有关证件如职称证书、学历证书、工作经历总结,如果是新聘用的人员,则还应提供相应的聘用合同(复印件)。

(六)缺少设备方面不符合:

1、如果设备新购置,应提供如下资料:

a、购置发票及购置清单。

b、如果分期付款,还没有最终开出发票的,应提供:购置合同、历次汇款的证明的复印件。

(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导书、记录表格)存在不符合时

1、需要新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原先没有,需要新编制的),应提供如下资料: a、文件修订申请表,需逐级审核、批准(有关人员应手签)。

b、文件修订后的审批表,应逐级审核、批准(有关人员应手签)。

c、文件正式颁布实施的文件。

d、新编制的文件的正文(只提供新编制的部分,不需提供全部的体系文件)。

2、需要修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原先有,需要修订的),应提供如下资料: a、文件修订申请表,需逐级审核、批准(有关人员应手签)。

b、文件修订后的审批表,应逐级审核、批准(有关人员应手签)。

c、文件正式颁布实施的文件。

d、修订之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正文(只提供需要修订部分,修订部分应用显著标志标识清楚,不需提供全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注明“修订前”)

e、修订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正文(只提供新修订的部分,修订部分应用显著标志标识清楚,不需提供全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注明“修订后”)

(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的不符合,应提供如下资料:

1、针对该项不符合,“不符合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情况的见证资料。

2、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见证。

3、纠正和纠正措施实施后的见证材料。

(九)、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应提供如下资料:

1、针对该项不符合,“不符合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情况的见证资料。

2、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见证。

地方科技发展报告编制 第3篇

科技发展报告, 是一部面向民众的科技著作, 有着重要的宣传作用和科普作用, 普及面广, 受众面多。报告总览科技工作全局, 是地方一段时期内科技工作的全貌, 对地方科技工作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科技发展报告可全面了解地方科技工作阶段性的总体情况、工作思路以及科技创新的新成效和新成果。

编制好科技发展报告, 有利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协调衔接、避免重复工作;有利于广大科研人员共享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投入效益;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科技进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这对我们在科技工作规范整理、持续衔接、突出特色、高效迅捷, 科技成果完整保存、持续积累、开放共享和转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方科技发展报告编制中常见问题分析

科技发展报告的前身是科学技术工作年报, 尽管现有的科技发展报告在报告内容、层次结构上较以往的工作年报有所提高, 但原来工作年报固有的痕迹, 如内容简单、结构单一, 以流水式叙述为主, 工作重点、工作特色不突出, 在实用性和可读性上有较大的欠缺等问题仍很明显。

1. 意识上不够重视

对科技发展报告编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到位, 认为科技发展报告只是对过去科技发展工作的简单回顾, 没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视。总结工作也做的很简单, 没有提炼和升华, 流于表面, 失去了科技发展报告本身应具有的指导性作用。

2. 内容和形式单一

目前科技发展报告多以部门工作总结为主, 局限于简单的工作记录, 层次不清晰, 结构不合理, 系统性不够强。对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描述不到位, 体现不出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3. 报告内涵缺乏深度

现有的科技发展报告多为过程的回顾总结, 提炼的深度不够, 缺乏统计分析, 缺少对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的战略性分析, 凸显不出报告的战略思想,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报告的可读性。

4. 汇编的方式陈旧

编制地方科技发展报告的目在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对过去的回顾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 “事实+ 数据”这样的汇编方式已过去陈旧, 单一的数据、信息、文献二维知识服务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也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

5. 缺乏承前启后的系统性

现有的科技发展报告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对重大科技成果的收集整理不够, 地方科技发展的特色不鲜明、重点不突出, 各个地方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思路、发展重点是不同的, 报告不能千篇一律参考一个模式, 内容多年不变,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地方科技发展报告编制的实践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在编制地方科技发展报告的实践中突出做好了以下几方面。

1. 注重科技发展报告编制的规范性、持续性、共享性、客观性

在编制地方科技发展报告的过程中, 注重科技发展报告的规范产生、持续积累、集中收藏和开放共享, 在数据收集、成果积累、发展脉络等方面做好衔接;严格把关报告内容、数据, 做到真实可靠, 可追溯、可查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渠道, 逐步建立健全科技发展报告组织管理机制和开放共享体系, 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科技创新, 为提升地方科技实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2. 探索适合地方科技发展报告编制的新途径

构建多维一体的决策知识服务, 培养出一批年轻的科技服务人才。科技发展报告编制的目的, 始终围绕着“服务”科学决策这一主线开展, 不同时期 “服务”的目标、重点、内容、方式等有所不同。在信息大爆炸、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科技发展报告编制就要求新、求变, 紧紧围绕 “服务”科学决策这一主线, 深化决策知识服务, 实现数据挖掘、科技态势监测、科技趋势预见、科技战略分析, 决策咨询建议等多维一体的决策知识服务。科技服务人才是支撑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工作,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服务人才的智力支持, 同时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也对科技服务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者相辅相成。在科技发展报告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 积极调动科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能动性, 发挥业务优势, 使科技工作人员的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 不断优化业务工作能力, 更好为科技创新发展献计献策。让工作人员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去创新, 给科技管理工作注入更多活力, 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为构建多维一体的决策知识服务储备人才。

3. 将情报研究的方法介入到科技发展报告编制中

对科技发展大数据、知识产权、科技政策等作全面的梳理、提炼, 对现状、趋势、存在问题作全面的把握, 依托现有的科技文献、专利数据、科技信息等开展深入研究, 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对科技发展态势进行深度把握, 对科技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并进行科技战略分析, 提供决策咨询建议。摒弃原有简单资料的收集整理, 开展知识挖掘, 提供决策咨询。

4. 升华科技发展报告质量

将报告从简单的工作汇编, 提升为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性战略报告,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报告中应加入数据整理与分析, 紧扣创新发展趋势, 归纳总结出地方在加强科技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产出水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做出的积极努力和有效探索, 使广大民众对科技工作能够有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做好科技发展报告编制的建议

一篇好的科技发展报告, 可以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知识分析和知识服务, 具备战略性思维, 聚焦地方科技发展热点, 突出地方科技发展特色, 是对地方科技过去与未来的传承和发展。一篇好的科技发展报告, 能够挖掘出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凸显出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性需求, 能够形成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 凸显地方科技发展的特色、亮点和核心, 能使读者对地方科技发展有清晰地认识。结合我们工作的实践, 我们认为编制好科技发展报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编制科技发展报告在结构上, 从单一的提供事实、数据、信息的科技汇编, 提升成能够深入开展数据挖掘、科技态势监测、科技趋势预见、科技战略分析, 决策咨询建议的科技发展战略报告。

2. 编制科技发展报告在方法上, 要介入战略型情报研究方法提升科技发展报告的深度、广度, 开展战略性、前瞻性、预见性的研究与决策咨询, 从资料收集转变到知识挖掘, 从数据整理转变到数据挖掘, 从背景分析转变到提供决策咨询。

3. 编制科技发展报告在应用上, 更需注重科技发展报告的实用性、可读性。在服务普通民众方面, 报告的内容要精练, 条理清晰, 通俗易懂;在服务科研工作方面, 能够为科研工作提供翔实的科研内容和数据;在服务政府决策方面, 报告的内容要具有持续性、前瞻性, 避免重复工作, 又能提供决策参考。

编制科技发展报告在质量上, 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报告的知识结构, 把科技发展报告从过去的科技工作汇编提升成能够根据地区的战略需求、战略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咨询服务的战略报告, 进而扩大科技发展报告对政府决策咨询的支撑力和影响力。

编制科技发展报告的过程中, 要加强对科技发展报告编制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科技发展报告编制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 意味着对科技发展报告编制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科技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不再局限于收集、整理、汇总, 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政策敏锐度、具有一定的战略思维等等, 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工作。

结语

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服务于经济, 服务于民生。地方科技发展报告是连接着科技发展过去和未来的重要载体, 它不只是科技发展的记录者,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服务者。地方科技发展报告不应局限于只是对过去的回顾, 应该加强总结和提炼, 提升科技发展报告的战略思维。同时, 地方科技发展报告也不应千篇一律, 应突出地方特色, 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

要提升科技发展报告的编制质量, 要求科技发展报告编制能够根据地区的战略需求、战略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咨询服务, 要求科技发展报告编制要具有主动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与时俱进, 对重大、重要、前沿科技问题和热点方向能够进行及时和系统的收集整理;对地方科技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 能及时掌握和分析, 注重提炼和升华, 形成相应的知识架构, 进而扩大科技发展报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观点建议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应用探讨 第4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编制报告;应用

矿山地质报告的数据、资料具有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主题等特点,在煤炭勘探、建井、生产全过程中数据资料又具有动态更新等特征。因此,矿山地质报告的编制要使用复杂的地质基础资料,而且其重复利用率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出现数据丢失、重叠。目前,矿山企业现代化生产进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因其自动化、智能化功能优势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矿山系统优化设计、处理数据、绘制图形等层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矿山地质报告的编制单位迫切需要用计算机实现大量地质资料的输入、管理、处理以及表格、文字的打印和图纸编绘,这些工作都要求配套软件的技术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空间定位系统(GP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人工智能系统(ES)、人工神经网络(ANNS)等项技术,已经在煤田地质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多“S”集成的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理论、方法体系,我们借鉴并吸收这些高新技术成果,把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适合于地质勘探空间数据实时采集、输入、管理和处理的GLS应用系统及各种地勘图件辅助编绘系统(CADS)进行集成开发,编制煤炭矿山地质报告软件编制系统,加以推广应用。

1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构成

矿山地质报告针对矿山建设、系统设计与基础生产的技术资料编制,其地质图件与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对矿山企业生产效益产生影响,因此为全面保障地质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我们应依据相关地质规程规范开展地质报告编制,同时采用层次模块设计思路,令系统分为四类子系统,即数据处理、数据基础管理、自动化图形与图形绘制、图形矢量化等。每一子系统同时还包含了不同的子模块与处理数据模块,其中数据基础管理系统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标准化的描述、图式、图例、数据字典,包含钻孔煤层管理方案、坐标数据、煤质、储量管理、储量图、煤岩层及剖面图的数据管理等模块,以实现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转换、传输和交叉访问。同时这种数据处理兼顾了地质报告编制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每一模块中又可分为计算数据、录入、修改、查询与打印数据等子模块。图形填充及绘制还包括自动化填充与绘制两类子模块,绘制图形模块由储量图、剖面图、对比煤岩图、地形图、切面水平图、涌水量图等构成。

2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优势特征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主体运营于Windows Xp系统环境中,通过引入CAD多功能软件平台的辅助优势,可令该系统便利应用、快捷操作、简单化管理,易于操作控制人员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同时适应于拥有不同知识水平层次的人广泛使用。地质数据库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标准化的描述。该系统程序的结构层面设计合理清晰,便于移植,包含了相应的源程序代码,因而可令我们进行扩充编译、丰富系统内涵并提升其运行速率。再者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准确率的计算功能,摒弃了以往传统开展地质图件手工编制中常常出现的偏差、错漏现象,令其报告编制的错误率显著降低。基于传统绘制手工图件引发的精度有限现象,我们利用该类编制报告系统,只要令原始数据的输入正确,便可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完善,同时不会引发错误计算现象。绘制而成的图件其精度可缩小至每米正负0.02毫米范围内,呈现了较高的规范性。

CAD具备较强的图形编辑功能,但其属性库功能较弱,图形缺乏相应的地质属性;同时,煤田地质报告图件所具有的绝对坐标和精度要求较高等解析几何特点,使得无多方位视图窗口的CAD系统的缺点就显现出来。数据管理系统(DBMS)可通过建立结合空间位置属性描述(GIS)及各种图形编绘的图元定义(CADS)地质数据库。GIS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属性进行各种处理,完成数据处理、管理、分析、存储、输出等功能。此集成软件系统对煤田地质勘探图形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创造性地将拓扑关系处理引入块段法计算煤层储量;研究空间属性数据库与扩展的关系型数据库的动态连接。上述三系统各具特色,但是对矿山地质报告编制而言,实现地质基础资料综合应用和信息的有效提取,密切配合地质、采矿专家分析判断地质现象并作出科学决策等方面,暴露出各自的不足之处;要使它们在同一的平台上进行集成开发、对多种内容、类型、格式的数据进行整体统一的操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以弥补其不足。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包含针对矿山测量、地质与采矿等多项图形与专业数据,例如断层数据、钻孔、煤质数据、巷道素描等,囊括大量信息,且报告编制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倘若我们利用现代化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则可令大量数据以电子形式实现安全、高效与长期保存,且占据的空间较低。在计算机硬件的支持下能对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属性进行各种处理,完成数据处理、管理、分析、存储、输出等功能。针对进展填绘与补充图纸资料该系统可提供实时性准确数据,令工作人员便捷使用,广泛适用于薄煤层、多煤层、复杂结构区域应用,可及时为设计、调度生产、有关上级单位提供可靠、准确图形与基础数据、图纸资料等。各类信息数据在信息网络平台的辅助传输中可实现上级、下属单位的全面数据共享,令空间基础数据深入融合至各个领域,进而实现动态化资源管理应用。

3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应用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主体创建的图例符号库与图形库的升级模式,科学符合我国有关图例的制定标准,提升了储量数据库的规范性与标准化优质水平。因此我们可针对大型矿井、精查区以及深部矿井编制地质报告,有效节约了企业资料投入费用。基于矿山地质编制报告每隔十年需进行重新提交,因而我们可应用该系统及数据库存储功能,进而大大简化再次提交地质报告材料的复杂工作环节,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实践操作中我们可基于该报告系统科学生成的测量与地质图件原图,有效指导矿山通风、采掘、运输、排水与地面生产实践活动,为各个生产运行环节提供安全性保障。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该系统合理实现基础地测业务,例如查询、计算、打印功能,科学绘制地质图件,包括剖面、地质图形、储量水文地质图、充水性图等。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该系统软件进行准确的测量绘制图件,例如煤矿原图、井巷工程等,合理发挥其多图种优势功能,并对该类价值化图纸数据进行永久、长期的保存,便于随时为生产、操作人员提供。再者我们还可利用该类编制报告系统数据成果为各类矿山区域塌陷申报改造治理项目供给详细、完备的图纸资料,进而为塌陷矿山区域房屋辅助提供丰富性、准确性、科学性分析采沉资料数据,令其在深部矿区找煤、三维地震矿区勘探、接续矿区资源等实践操作环节中发挥优势,显著节省物力、人力,为矿山企业全面实现数字矿山生产模式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切实提升企业综合生产效益。当然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的综合优势需要素质技能全面、掌握一定计算机绘图技术的专业性队伍,因此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应有针对性开展多元化人员队伍培养,令其充分激发编制报告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功能,进而完善构建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综合应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宝琪.矿山地质勘探研究[J].价值工程,2010(8).

编制核查自查报告 第5篇

摸底挖潜,掌握真实数据。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摸清机构编制配置情况、人员编制情况,进一步挖掘机构编制潜力,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通过统筹整合、有保有压,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保障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倾斜,实现机构编制效益化。同时,通过核查工作,及时完善实名制管理系统的机构编制信息。

制定方案,稳步推进核查工作。印发了核查通知,明确核查的对象、内容,编制核查工作配档时间表,高效合理安排核查时间。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对机构、编制和人员、领导职数等情况及系统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精准核查。

编制自查报告 第6篇

一、局机关机构编制基本情况

(一)人员情况。我局人员编制共8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党内职数按县委规定配备,纪检组长1名;股级干部职数4名,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1名。目前实有在编人员7名。

(二)内设机构情况。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蓬府办发[20xx]7号)文件精神,我局核定内设机构4个。目前,我局严格按照 “三定”方案设立了办公室、综合股、政策法规股、督查股。

二、下属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

(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参公事业单位1个:XX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编制27人。设大队长1名,实有在编人员20名。我局严格按照 “三定”方案设立了赤城中队、城南中队、园区中队、规划中队、特勤中队、蓬南中队、金桥中队、文井中队、天福中队9个中队。

(二)下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个:XX县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编制18个,实有在编人员16名。

三、局机关机构编制自检自查情况

机构启动运转情况:我局按照 “三定”要求设置内设机构,明确了内设机构职责,并严格按规定的编制配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相关人员已到位到岗。

职责履行情况:我局不存在扩大或缩小职责范围和权限的情况;不存在履行职责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内设机构岗位责任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

人员编制情况:人员编制管理范围。将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范围。按规定程序呈报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增减或调整等事宜;未发生过擅自超过核定的人员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和擅自超规格、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等情况。

今后,我局将继续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行政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以及领导职数配备等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机构编制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和依法管理。

自查工作底稿及自查报告编制提示 第7篇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及各成员企业负责自查工作的各位老师:

大家工作辛苦了!

为了便于按计划顺利完成本次自查工作,中税税务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下发的自查提纲,设计了本套企业自查工作底稿。为便于各位老师使用,我们拟定了这份工作底稿及自查报告编制提示,供各位老师参考。

重要提示:由于本套底稿是在EXCEL的基础上设计,表间取数插入了VB程序,需要更改宏安全性设置,即:点击工具菜单,光标下移至宏,进入二级菜单安全性,点击设置安全性为低,保存并退出,重新打开底稿。

一、工作底稿的设计思想

本套自查工作底稿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个层次是集团汇总自查报告附件,是上报国家税务总局的必备要件。具体是指“11企业自查工作底稿-汇总(自动汇总完成).xls”,该文件中所需填列的数据由中税公司汇总软件自动生成,但汇总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底稿编制的规范性。

为此,我们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按我们要求编制这套底稿。

第二个层次是各成员企业自查报告附件及相关数据汇总表,是各成员在完成自查工作后,撰写自查报告的附件以及附件的主要数据来源,也是第一个层次的主要数据来源。其中成员企业自查报告附件部分主要包括: 1、2007-2009增值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2、2007-2009营业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3、2007-2009消费税自查情况统计表(如果适用); 4、2007-2009企业所得税自查情况统计表(2007企业所得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5、2007-2009个人所得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6、2007-2009资源税自查情况统计表(如果适用); 7、2007-2009印花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8、2007-2009房产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9、2007-2009城镇土地使用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10、2007-2009车船(使用)税自查情况统计表; 11、2006-2008其他税费自查情况统计表。

上述附件均来自各税种自查工作底稿的“表一”,是成员企业自查成果的体现,由自查企业分别自查出需要补税的问题及相应的应补税额构成,可以根据各税种自查底稿的重点自查问题编制,以增值税为例说明如下:

例:某企业自查后发现增值税需要补税的情形主要是不符合规定的进项税额抵扣,涉及主要凭证已填列在2007、2008和2009相应的自查明细表中。

第一步、查阅“表三2007-2009进项税额自查汇总表”后发现问题编号为“ZZSJX07”(相应的重点自查问题为:是否存在购进材料、电、汽等货物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等非应税项目等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2007年差异金额(H26单元格)为100万元,应补税额(L26单元格)为17万元,具体为外购的电用于职工宿舍等集体福利未作进项税额转出。

第二步、根据重点自查问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表一”序号1的问题摘要可以表述为:“2007外购的电力的进项税额已全额抵扣,用于集体福利的部分未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本次自查予以补缴增值税。”

计税金额自“表三2007-2009进项税额自查汇总表” 问题编号为“ZZSJX07” 2007年差异金额(H26单元格)取得,应补税款自“表三2007-2009进项税额自查汇总表” 问题编号为“ZZSJX07”

应补税额(L26单元格)取得,应缴滞纳金暂不填列。

如果还存在其他应补税情形以此类推处理即可。

第三步、检验是否存在遗漏。所有问题均编制完成后,请检查“表一”应补税款合计是否与“表二”(索引号为ZZS02)“应补缴增值税款额小计”(F9单元格)一致,如果不一致请仔细检查遗漏并补充完整。

确认无误后打印作为自查报告附件。其他税种依此处理。

第二层次还包括各税种的分级汇总表,分级汇总表的数据全部自动生成。以增值税为例主要包括: 1、2007-2009增值税自查应补税款汇总表(索引号ZZS02); 2、2007-2009“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自查汇总表(索引号ZZS02-1); 3、2007-2009“增值税销项税额”自查汇总表(索引号ZZS02-2); 4、2007-2009“增值税视同销售”自查汇总表(索引号ZZS02-3); 5、2007-2009“未按规定适用增值税税率”自查汇总表(索引号ZZS02-4); 6、2007-2009增值税延迟确认纳税义务时间自查汇总表(索引号ZZS02-5)。

其中“2007-2009增值税自查应补税款汇总表(索引号ZZS02)”主要数据取自索引号为ZZS02-

1、ZZS02-

2、ZZS02-

3、ZZS02-4和ZZS02-5相应位置。

而索引号为ZZS02-

1、ZZS02-

2、ZZS02-

3、ZZS02-4和ZZS02-5表中的数据主要取自相应的“20XXXX自查明细表”中,主要是通过“20XXXX自查明细表”中“问题编号”为关键字分类汇总而来,因此,在编制“20XXXX自查明细表”过程中必须根据自查发现的问题,对照自查重点问题选择相应的“问题编号”,如选择不当会导致最终集团和成员企业分问题数据的混乱。

索引号为ZZS02-

1、ZZS02-

2、ZZS02-

3、ZZS02-4和ZZS02-5表主要用于企业按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数据,便于集团公司按自查问题类别汇总应补税额。

第三个层次需要自查企业填列。主要由“20XXXX自查明细表”构成,分布在各税种“索引表”中备注为“需企业填列”对应的表格。企业自查人员主要工作量在于填列第三层次的明细表。

二、工作底稿编制的基本要求

1、无论该税种是否需要补税,均需填列各税种底稿中的“客户信息(必填)”,公司编码必须从总部获取,一家公司对应一个唯一的编码,需在客户信息中填写;

2、填列“20XXXX自查明细表”过程中,不得随意增减“列”,包括记账日期、凭证号、摘要、金额、税额、应补税原因及“问题编号”等所有项目均需填列完整,特殊情况无法填列除外,但“问题编号”是必填项,根据自查发现的问题,对照自查重点问题选择相应的“问题编号”;

3、逐行依次填列,中间不能有空行,所有涉及金额的行或列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所有税种仅填列存在问题,需要补税的明细资料,不需补税的部分可以不填在底稿中,为便于复核,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要求无论是否存在问题均需填列在底稿中;

5、各企业情况不同,底稿中相应的“重点自查问题”可能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这时自查企业可通过“自定义项目”自定义问题,但该类自定义问题需报集团公司相关人员核准,经核准后由集团统一通知各成员企业修改自定义问题。自定义只能在相应的“2007自查明细表”中修改,“2008、2009自查明细表”是通过链接自动根据“2007自查明细表”更新的。

核准的目的是便于集团统一自定义问题及自定问题涉及的“问题编号”,因为集团汇总是以问题编号为索引进行数据汇总,如出现集团内成员企业问题编号与相应的“重点自查问题”不一致,最终的结果是按“重点自查问题”汇总的数据毫无意义;

6、底稿中的各SHEET名称不得变更;各底稿名称不得变更,如某些企业将“1企业自查工作底稿-增值税(2007-2009完成).xls”的底稿名称改为“1XXX企业自查工作底稿-增值税(2007-2009完成).xls;

7、填表完成后,如不能生成数据试着采取如下操作:

(1)点击菜单---工具----宏----安全性------低------关闭表格-----再打开;

(2)双击任意空白单元格,然后回车。

8、各税种底稿均有“所属地区”和“税务系统”选项,无论是否存在补税情况,自查企业均需选择并保存,各税种“所属地区”和“税务系统”选项分布情况如下:

8.1 增值税:2007-2009增值税自查应补税款汇总表(索引号ZZS02);

8.2 营业税:2007-2009营业税自查补缴税款及滞纳金情况汇总表(YYS02);

8.3 消费税:2007-2009消费税自查补缴税款及滞纳金情况汇总表(XFS02);

8.4 企业所得税:2007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QYSDS02);

200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QYSDS03;)

8.5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200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QYSDS02)8.6 资源税:2007-2009资源税自查汇总表(ZYS02);

8.7 个人所得税:2007-2009个人所得税自查汇总表(GRSDS02);

8.8 印花税:2007-2009印花税自查汇总表(YHS02);

8.9 房产税:2007-2009房产税自查汇总表(FCS02);

8.10 城镇土地使用税:2007-2009城镇土地使用税自查汇总表(TDS02);

8.11 车船税:2007-2009车船(使用)税自查汇总表(CCS02);

8.12 其他税费:2007-2009其他税费自查审核表(QTSF02)。

9、企业所得税底稿编制的特殊性说明:

9.1 简述

企业所得税自查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收入项目的调整、扣除项目的调整以及预提所得税。三个部分都分为若干调整大项,这些大项涵盖了所有企业所得税调整事项,为便于提供明细调整数据,我们在大项目下允许企业自定义10类小项目,分别位于大项目下,其中第10类小项可以“其他”兜底(由企业另附明细表)。

9.2小类项目的自定义控制

为便于整个集团准确汇总调整类明细项目,小类项的自定义由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定义项目申请,报集团统一自定义并下发所有成员企业执行。

9.3举例说明

以收入项目的自定义为例,例如各成员根据自身自查发现的问题就第一类大项“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分别向集团公司提出申请,涉及自定义小项包括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无形资产评估增值、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增值和存货评估增值四项,集团根据成员企业上报的小项,自定义小项并将自定义情况通知纳入自查范围的所有企业,并要求成员企业同时按此顺序自定义小项,或集团自定义小项后将底稿下发各成员企业,成员企业根据自定义后的定稿填制企业所得税底稿。

9.4 “2007、2008和2009XXX自查明细表”的填列

如前所述,企业所得税需要按自定义小项汇总调整金额。在自定义小项前,2007、2008和2009自查明细表中仅能选择“问题编号”,“具体项目”列将无法选择,也就是无法按小类汇总调整金额。为此,必须由集团公司根据成员申报的小项,统一自定义小项并下发成员企业填制企业所得税底稿。

自定义小项后,2007、2008和2009自查明细表,按涉及调整的明细分别选择问题编号和具体项目编号,这样自查明细表的调整金额即可自动汇总至相应的审核表。

10、个人所得税底稿编制的特殊性说明:

10.1 公司编码必须从总部获取,一家公司对应一个唯一的编码,需在客户信息中填写。

10.2 表一必须手工填写,需按问题编号填写(也可通过表间自己取数连接生成)。

10.3表

三、表

四、表五填写说明:

(1)应代扣、已代扣、应补缴项目:均指本次自查有问题的金额,不填写当年已正常缴税金额;

(2)已代扣项目仅在税务局稽查补税尚未补缴入库时填写,如果自查时已入库不必填写;

(3)极个别数据无法与凭证一一对应,可直接填写到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但需单独保存计算资料,以备检查;

1、适用税率的确定(由集团公司统一口径在下述A、B方案中选定):

(A)如果个人所得税计算能计算到个人,则按其当月应税所得的工资薪金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B)如果不能计算到个人,按综合税率:当年工资薪金应纳税额/当年应纳税所得额(需要与税务机关沟通);

(C)个税其它税目的税率一般不能按综合税率,如劳务报酬的基本税率就是20%。

(4)表中填数不能中间空行,否则不能生成数据;

(5)一定要选择问题编号,没有的对应的问题编号,可通过总部获取,从而保证问题编号的统一性,以便汇总准确;

(6)(发放/支付)收入具体项目:指的具体税目如车改补贴,填写工资薪金,馈赠礼品填写其他所得,中奖所得,填写偶然所得等。

10.4 所列表格不能增行、增列以及添加新表或改变表格名称。

10.5 表头等内容,部分可直接自动连接无须填写,无法自动连接的,如所属地区、税务系统等需通过下拉菜单选择对应项目。

10.6 填表完成后,如不能生成数据试着采取如下操作:

(1)点击菜单---工具----宏----安全性------低------关闭表格-----在打开;

(2)双击应自动生成数据的单元格,然后回车;

三、工作底稿的检查及交付

各位老师在自查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自查结束前有必要对编制的工作底稿作必要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遗漏。我们建议重点检查如下事项:1、2、3、底稿中凡涉及到数据的部分,是否均保留到两位小数;

各税种底稿“所属地区”和“税务系统”选项是否都已经选择;

各自查明细表中各行数据是否填列完整、相应的问题编号是否选择、问题编号选择是否恰当以及编制人、复核人信息是否填列,各行间是否有空行或跳行填列的情况;

4、复;5、6、7、各税种底稿的文件名是否更改过,如更改过请恢复;

各税种底稿中的“客户信息(必填)”表是否填列;

各税种各“自查明细表”的合计数是否与相应的汇总表数各税种底稿的表格名称(SHEET)是否更改过,如更改过请恢据相符;

8、以上项目检查无误后,请以“自查企业编号+全称”命名新建文件夹,并将所有税种底稿(包括不需补税的税种底稿)和电子版自查报告复制至该文件夹后,发送至集团公司相关人员,由集团公司相关人员统一转发至中税项目负责人。例如:某集团成员企业编号为320000001,企业名称为陕西化建有限公司,则文件夹名称为“320000001陕西化建有限公司”。

自查底稿填列过程中出现问题,请及时联系、沟通。

四、自查报告的编制

1、概述

自查工作底稿编制完成后,需要分别各税种自查中的发现的问题撰写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分、分税种、分问题的汇总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应补税金额,就整个集团的自查情况向国家税务总局报告,主要问题及应补税金额涵盖了所有纳入自查范围的成员企业及集团公司本部。

第二个层面是,是集团公司本部及成员企业需要撰写的,分、分税种、分问题的汇总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应补税金额,并附有具体问题的记账日期、凭证号、摘要、金额等为内容的明细资料,是第一层面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同第一层面报告一并装订呈报国家税务总局。

2、自查报告的编制

中税提供的自查报告模板实现了与自查工作底稿的衔接,自查报告模板主体部分是分为2007、2008和2009三个分别叙述的,主要内容为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补税金额、政策依据及明细表(第一个层面的报告为举例),其中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与自查工作底中“重点自查问题”保持一致,因此,自查企业以填列完成的自查工作底稿起步,分税种逐项检查涉及应补税的问题,并自工作底稿相应的汇总表(即前文所述第二个层次底稿)取数填列在模板的相应位置,不需补税的问题部分直接删除。第一层面的报告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事项为例在报告中略作说明;第二层面的报告需要附上明细表,自查企业可分别从2007、2008和2009相应自查明细表中按问题编号将同类问题筛选后复制至报告相应位置。

就这么简单,这样一份完整的自查报告完成了。

最后,祝各位老师工作愉快!

中税税务代理有限公司

上一篇:村社财务管理调研报告下一篇:东师2015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