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语文课堂

2024-07-08

新课改语文课堂(精选8篇)

新课改语文课堂 第1篇

新课改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模式新探

——“梯度三问”课堂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怎样使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有没有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思路或称课堂模式?在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老师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笔者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摸索出一种有效的课堂模式,最终提出“梯度三问”课堂思路。笔者认为该课堂模式既符合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又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下面详细阐述,供广大同行参考。

那么,何为“梯度三问”课堂模式呢? 可分解回答。先回答“三问”。“三问”就是针对一篇课文问“三个”问题,可以由老师布置,针对课文事先设定三个预习思考题;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课文内容和写法方面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所谓“三问”不一定就要是三个问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只提出两个问题或三个以上的问题,一般不宜超过五个问题。

“三问”到底问什么问题? 不同文体的课文,所问的问题是不同的。但“三问”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可问文章内容,可问文章写法,还可以拓展延伸提出问题,还可针对文章的特色特设一问。总之,在课文教学重点范围内,可以灵活提问。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对高中语文必修二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我的梦想?”“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为什么能够感人?”四个问题涵盖了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的重点,使得教学重点突出。学生通过围绕这四个问题的活动,不仅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了解了演讲的特点,高效实现了语文课堂的“三维目标”。

当然不同文体的文章,“三问”的内容是不同的。如对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中曹操的《短歌行》可以提出这样的“三问”:“《短歌行》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人到底在忧什么?”“诗人为了突出“忧”都用了哪些手法?”

又如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选诗《蜀相》可提出以下几问:“诗中哪几联写景,景有何特点?都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中哪几联写事?事写了什么内容?都抒发了什么感情?”“怎样从《蜀相》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沿着这些问题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特别是最后一问,将《蜀相》的学习拓展延伸开去。重点突出,课堂效率很高,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效率不仅体现在《蜀相》一诗的学习和理解上,还让学生了解了杜甫的诗歌风格,又进而了解了古代诗歌的学习方法。这样当前的教和学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未来学习的能力。这才能叫有效课堂。这是针对诗歌的“三问”。

再举一例谈谈说明文的“三问”。对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选文说明文《作为生物的社会》可提出以下几问:“文中列举的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举例说明文章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三问”的内容体现了说明文文体的针对性,意在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方法的使用两个重点。

对同样是本册书中的文艺评论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中西诗有哪些异同?”“找出文中的引文和例证,看看它们各自证明什么观点?”“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联系上下文说说它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里除了针对文艺评论设置问题外,还根据本文多使用巧妙比喻的特色特别设置了一个问题“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联系上下文说说它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三问”因文制宜的巨大灵活性。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中的选文小说《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可以提出以下“三问”:“给五节选文各加一个小标题”,“婆婆对小团圆媳妇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各有什么依据?”“到底是谁杀死了小团圆媳妇?”其中的第一问是针对小说这种文体特点设置的问题;其中后两问答案不是唯一的,同学们可以根据小说的人物描写和具体情节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就在这些讨论、争辩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会逐渐明确。等到这些结论出来以后,结论本身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同学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堂应该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效的课堂。

那么“梯度三问”中的“梯度”指的是什么呢?

“梯度”修饰“三问”,使得“三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的。“梯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难易、深浅、宽窄、取舍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难易”,要求在针对文本设置几个问题时,必须遵循人们的认识顺序和文体特征要求。如对小说《小团圆媳妇之死》提出的“三问”,“给五节选文各加一个小标题”——是让学生先理解小说的情节;“婆婆对小团圆媳妇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各有什么依据?”——是分析小说主要人物婆婆的性格特点;而“到底是谁杀死了小团圆媳妇?”——则是关乎小说的主题。先理清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后探索主题,“三问”的顺序符合鉴赏小说文体的特别要求。小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分析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而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命运能够表现主题:所以“三问”又符合人们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三问”是有严格的“梯度”的,是不可逆的。

“深浅”是指“三问”的整体难度,可深可浅,也是有“梯度”的,不可盲目设置,难易深浅失度。

这方面的“梯度”设置依据和针对性主要来自学生的实际水平。如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或普通班的基础较弱的学生,问题就可以设置的相对“浅”一些;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或重点班的学生,问题就可以设置的相对“深”一些。

我们还是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来谈谈根据学生不同程度,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体现“深浅”梯度的问题。如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就可问相对“浅”一点的一组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我的梦想?”“这些演说都用了哪些手法?”又如对于重点中学学生,水平较高的同学就可设置相对“深”一点的一组问题:“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为什么能够感人?”“这篇演说的现实意义何在?”前一个问题涵盖了内容和手法两方面的东西,包含了上一组的四个问题;后一个问题是引申和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后一组的两个问题比前一组的四个问题要“深”得多,“深浅”梯度联系了教学对象学生的基础,体现了“梯度三问”课堂模式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体验性”特征,即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宽窄”是“梯度”的另一个方面。这涉及到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处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中有一篇《儒林外史·匡超人》选文,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等相关重点内容之外,再拓展延伸,巧妙把握了“宽窄”的“梯度”。我们不研究《儒林外史》的结构、人物和描写等方面的成就,集中探讨小说最大的艺术成就——讽刺艺术。设置一个问题“举例说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哪些手法?”处于同样的考虑,我们对选修课文《家·祖孙之间》设置的问题是“怎样看待巴金和我国的家族制度”;对选修课文《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设置的拓展引申的问题是“从《呼兰河传》并结合鲁迅的作品探讨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对选修课文《夜·吴老太爷进城》设置的问题是“茅盾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心理描写”;对选修课文《骆驼祥子·高妈》设置的问题是“举例说明老舍小说‘京味’语言的特点”等等。“宽窄”“梯度”体现出高中语文选修课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专题课的区别,不贪多求全,不求深刻、繁琐,集中一点,抓住重点,结合实例给同学们获得某个问题的感性认识,积累同学们小说鉴赏的感性经验。

再谈谈“取舍”“梯度”。

当一篇课文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点内容,我们就可以根据高中阶段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将几个重点分散到不同的文本中来教学。如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中有两个写法方面的重点内容: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个“点”在文章中都很突出。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统筹安排,适当“取舍”,体现“梯度”。我们将“细节描写”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而淡化“侧面描写”。把“细节描写”拓展引申作为一个小专题来处理,从理论学习到课内课外“细节描写”举例,不仅让学生获得“细节描写”的感性认识,还要让学生获得“细节描写”的理性认识。这就是“取”。对于“侧面描写”则只就课文中出现的例子谈一谈,不深入,不拓展。这就是“舍”。这又不是真正的舍弃,我们根据高中教材,将“侧面描写”这个重点内容统筹安排到高中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骆驼祥子·高妈》一文教学中,用“《高妈》一文的主角是高妈,还是祥子?”这一问题来讨论研究,加深对“侧面描写”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取舍”既体现了教学的“梯度”,又体现了教师的眼光和教学的艺术。

以上是“梯度三问”课堂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那么“梯度三问”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与当前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和现代高中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是否一致呢?

从以上语文课堂“梯度三问”的“三问”的具体内容看,“三问”中有的关乎课文内容,有的关乎课文主题,有的则关乎写作方法。通过“梯度三问”的讨论学习,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梯度三问”中的“梯度”和“三问”要求,有别于传统语文课堂的“满堂问”。“梯度”符合学生的认识顺序和文体特点,“三问”体现文本的学习重点。“梯度三问”符合新课改“重结论更应重过程”的教学观。得出结论的渠道和方法以及结论本身都不是预设的,而是经过学生一系列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多种观点碰撞、争辩和比较后才获得的。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才能够理解和巩固。“梯度三问”还体现了交往和互动的新教学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摈弃了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只有教学形式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梯度三问”还成功解决了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矛盾。“三问”看似是教师预设,体现了教学运行的一定程序,表现出教学的相对封闭性。实际上,在“三问”的设置和“三问”的具体讨论、探索和回答中,都会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水平,特别是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得出各自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这说明“三问”没有阻止课堂生成,而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生成成为可能。

“梯度三问”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随着不同的文体教师引领设置预习思考题,再过渡到学生预习过程中自我设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直到最后学生实现基本甚至完全独立。学生“独立性”学习是新课改努力培养的新的学习方式。

“梯度三问”强调“梯度”,摈弃了过去课堂教学“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考虑到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的不同。

“梯度三问”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形成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

可见“梯度三问”课堂模式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思路,又是完全符合高中新课程教学基本观点和要求的课堂教学形式。

新课改语文课堂 第2篇

曾几何时,媒体,乃至家长,学生对现今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在痛定思痛的同时,果断地举起了语文素质教育旗帜,以探索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其实,多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那么,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人们的期待是否如愿? 列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教师行为: 一味地放任自流与恪守“应试”; 过于依赖课件与电教文盲; 过于迷信模式与读写分家; 过早地写与“轻负担”地读; 重文轻感与生搬硬“道”(套)。 分析以上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从教者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又给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芦画瓢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改革首先要从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开始,只有努力做一个主动学习型、勇于实践型、善于反思型、勤于积累型、敢于创新型教师,才会少些迷茫,多些理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从从容容地走进新一轮课改,并使语文素质教育这面旗帜,在新一轮课改浪潮的探航中更鲜明与飞扬! 总之,社会在期待,世纪在期盼,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自觉增强教育创新的紧迫感与主动性,全面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

新课改要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第3篇

一、高效语文课堂备课方法必须得当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真正的备课应当是这样的备课:首先, 在编写教案之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是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实际, 合理地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二是制定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确定如何突出教学重点,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四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摸底, 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弄清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此基础上确定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五是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自己风格和知识特点的教学方法。然后, 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编写出教案。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效课堂教学必须渗透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传授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发展学生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我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教学, 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师应该创造锻炼机会, 培养学生能力。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创设刺激能力活动的情景。例如, 我规定每堂课的前5分钟, 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时间。学生可以作值日报告, 也可以表演课本短剧等等。起初, 我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兴趣小组, 每组2~4人。每堂课由一个小组表演, 表演主题在问候、问路、购物、借书、谈论人物、谈论天气等范围内自由选择, 但不能与上一次重复。学生上台前和上台后, 下面的同学都鼓掌鼓励他们。不管优生差生, 因事先准备过, 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他们会争取下次表演得更好。如偶尔出错, 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 他们下次一定会改正的。这样, 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又锻炼了他们的听力。而课堂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在课堂教学中, 时刻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问题难一点的, 让优生答, 问题简单一点的, 让差生答, 使他们各有所得, 上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 做到因材施教,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三、高效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双主”地位

教育是人施之于人的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作用的过程, 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 从教学两个方面看:教师教, 学生学,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任何一方的参与就不成为教学。因此, 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生是学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 “双主”调和, 师生互动, 才能达到教学相长。所以,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 课堂上应是“双主体”, 在语文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同时又不忘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机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才能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一定成绩。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动摇, 并不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万能的, 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来正确理解和发挥其主导地位,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无论作用有多大, 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 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必须站在学生中间, 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阅读课文、独立思考、质疑解疑、分析讨论、限时写作、自评互评等, 让学生通过认识和实践,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高。凡学生能看懂、读懂的, 教师就不要再讲, 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学生能发现的, 教师不要点明, 否则就是限制学生的发展。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出发, 围绕学生作必要的教学设计, 抓住教与学中的兴奋点, 真正实现对话, 不断帮助学生去“发现”, 使课堂上有尽可能多的精彩生成, 让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展。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 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 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只有这样的课堂, 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只有改革课堂教学, 讲究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色彩。

新课改——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

“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更道出了古人治学的宝贵经验。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再到当代语文界的一批特级教师,他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如韩军老师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激情的朗读时间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一。李镇西老师的课也往往是通过示范朗读和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然而,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有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

一、轻视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时间充足就安排一下,时间紧了则干脆免掉。二、朗读方式单调,缺少方法指导。朗读方法用得最多的是齐读和指名朗读,缺少变化,单调枯燥。忽视朗读方法的指导,读前不指导,读后不总结,甚至有的教师仅以读得是否整齐、响亮作为朗读水平优劣的标准。三、重视“点”而忽视“面”。有的教师把朗读教学中的指名朗读只集中在个别朗读水平较高的尖子生身上,重尖子,轻整体。四、没有系统计划,随意性大。朗读教学没有列入语文能力训练计划,它被视为“应急”或“补白”的手段。朗读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代替了计划性、科学性。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一,在高考升学指挥棒的控制下,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好就行了;第二,课堂教学容量大,教师担心朗读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以讲代读,搞“满堂灌”;第三,课外布置的朗读训练,很多学生往往不认真完成。

忽视朗读给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使教学要求不能很好落实,轻视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才的素质,同时也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愿望背道而驰。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朗读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事实证明:朗读教学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摈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因此,实施新课改,应该让语文课堂书声朗朗。

如何搞好朗读教学呢?我认为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之精华,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应是我们搞好高中语文朗读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首先,朗读对个人而言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自我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清代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学之书,皆自十五岁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既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这段话抓住了青少年心理特征,强调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非常正确的。朗读是背诵的基础,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可增强学生记忆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今后的听、说、读、写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朗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调节节奏、交流对话的作用。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铺垫,只有老师的讲解,是沉闷而乏味的。朗读中,学生既具有了一种主观能动性,又是对课文内容的二度创作,在此基础上穿插上教师恰当的点拔和引导,可很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及课堂氛围的调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必须把朗读列入语文能力训练计划,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朗读教学。

首先,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朗读的示范性。范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师要想在朗读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己首先必须有较高的朗读水平,为此,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以加强朗读的示范性。

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体、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同时,还应适时给学生以点拨、指导,逐步达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停顿适当、态度大方、富有感情。

再次,教学中可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如利用早读和课堂教学中的部分时间,请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集体朗读、男生、女生集体朗读、全班集体朗读。还可利用第二课堂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朗读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

三、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朗读训练一般可分为听、学、试三个阶段。听,就是听名家朗读,也就是组织学生听录音带;学,就是组织学生朗读,老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试,就是放手让学生就喜爱的文章放声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范读、齐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来实现。如:《雷电颂》宜听名家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其中激愤、磅礴的气势。《纪念刘和珍君》宜由老师范读出义愤、沉痛之情。《荷塘月色》宜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赤壁怀古》则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霖铃》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婉约、清新之韵。经过反复的朗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高考中虽未直接考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但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直接的,如:“语病”题、“诗词鉴赏”题、“背诵默写”题等;间接的,如:“写作”题。这些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积累的。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第5篇

小学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它在小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新课改非常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训练小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好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坏的课堂教学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以新课改的精神为依据,笔者提出了几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1.前移教学关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他们学习小学语文唯一的途径。他们认为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自制力不够强大,更不用说自学能力了,绝大多数小学生都不会课下复习或预习,所以教师认为应该把学习全部放在课堂上,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教多的知识点。但实际上教师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开始就要逐步培养,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拿预习这个学习习惯来说,教师可以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有预习的意识,通过讲解或举例等方法使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预习,教师可从中引导学生预习,帮助学生制定预习纲领,以提高学生预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向学生传授一些语文预习的一些常用的方法,避免学生预习效率低等问题。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生有好动爱玩的特点,所以他们上课时一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往往上课不太认真听讲,甚至有些学生说话打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一些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听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来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灵活性强,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很多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自学的能力,所以他们在教学上通常采用的是直接教授的方式,把知识硬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根本不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当前的教育形势,改革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克服传统教学出现的弊病。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改革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静 听 花 开 的 声 音 ——民和县川垣学校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荡漾着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2002年秋季,川垣学校根据教育局的安排也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序幕。十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川垣学校全体老师肯钻研,勇创新,对课程理念有了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认识,理清了头绪,抓住了特色,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教师们以教学为主阵地,努力实践着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理念,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 课改以来,我校的实验教师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自主探究,寓学于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本次课改的中心任务之一。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感兴趣的不是来自活动的结果或事物,而是来自活动本身。为此,我校实验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融游戏、活动于语文学习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成了学习的乐园。案例1:川垣学校李洁老师展示的声母学习的起始课“b p的发音和拼读”时,课堂上,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找宝贝”、“贴花瓣”、“摆字母”、“做试验”„„独特、有趣的教学设计,吸引着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吸引着每位观摩课的教师,原来只要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空间,枯燥、难学的拼音也可以在这么轻松的玩中学会。李老师教学学生深感枯燥乏味的拼音时,就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皮卡求带进课堂,由他带领学生进行闯关游戏,在进入创声母这一关时,老师便把学生易混的d、b、q、p采用变魔术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演示猜一猜,自己看看还有哪个拼音字母也可以变个魔术,考考大家,此时,即使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积极的变起魔术来,孩子们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进行着有效的自主学习。

案例2:川垣学校李玉兰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在学习较为枯燥的

拼音时,创编了“手指操”,帮助学生记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事物创造性的识记拼音。案例3:川垣学校霍瑾老师在执教《窃读记》时,把生字熟词编成了儿歌 :“踮脚尖,钻腋下,贪婪窃读心惧怕。饥肠辘,腿难撑,挨饿受罪终长大。” 案例4:川垣学校安玉娴老师在持教《触摸春天》时,也把生字教学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小小盲童创奇迹,花间流连触春意。生活权利要珍惜,缤纷世界属于你。”编成了儿歌学生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愉快的读着,兴奋地做着,在同时巩固了生字,复习了熟字,渗透了识字,还进行了健身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

2、尊重差异,以学定教。一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程度也各不相同,学习基础当然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校实验教师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定教。案例5:川垣学校陈晓荣老师在执教《字与画》时,根据学情摸底调查,发现本班大多数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识字,课本上的字大多数学生已基本认识,因此,教学时,教师并没有因为本课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而逐图逐字领着学生学习,而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八幅图同时出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图与字的关系,然后让已认识这些字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识记生字。因省却了教师繁琐的讲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上,教师还安排拓展练习,让学生给“门”、“墙”、“黑板”、“窗”、“课程表”等字在教室里找到“朋友”,为学生创设渗透识字的氛围,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案例6:民和县教育局在对本学校一年级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后,提出了“让位教学法”,教师充分发挥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当小老师,在小组内、在班级中,带领小伙伴学习。因为教师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小小的教者兴致盎然,在带领别的同学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相信成功的喜悦会激励他们更主动的学习。与此同时,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又促使小小的学者鼓足学习的劲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争当教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案例7:川垣学校李晓红老师在执教《特殊的考试》一课的写字时,没有逐字指导,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出难写的字,比如“考、试、及”等字,组织学生重点交流,其他的字则让学生当小老师或自学的形式解决了,虽然本课生字较多,而且笔划比较复杂,但因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及差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看似教师“教”的少了,实际上是把“学”的权利留给了学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的能力和信心,而由此激发起来的学习热情,更会促使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学习。

3、平等交流,师生互动。

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在语文课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游戏、一起诵读、一起奇思妙想„„语文学习在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

案例8:川垣学校郭秀萍老师在执教“梦想”这一单元时,当教师问及学生自己的梦想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的梦想是到月球上看一看”,有的说“我的梦想是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这时有位学生好奇地问“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管老师高兴的回答:“老师的梦想就是希望你们快快长大,超越老师。”提问的学生满意的坐下了,学习在融洽的氛围中继续着。这虽然只是一个教学的瞬间,但我们不难看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建立,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展。

新课改下如何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第6篇

新课改下如何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 王清华

摘 要: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素质水平、能力水平等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探究;导学案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于看重的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都只是为了最后的高考,这样的教学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让学生感到语文的枯燥,导致学生看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当然,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实现高效的课堂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最终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做好铺垫。

一、提倡自主学习,凸显学生主体

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提倡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设计教学方案,并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采取的就是小组自学,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之前,我已经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重点难点和情感目标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当然,这些都是每个小组在课下进行准备的。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选择1~2组优秀的设计让学生进行试讲,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更新的课堂环境中找到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明白“套子”的意思。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设计的教学方案中不足的地方进行点拨,进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热情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对其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已经抹杀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把握本文主题。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之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2)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这个思想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结合文章内容,自主分析上述问题。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文本中所要展示的思想情感,进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三、精编课前导学案,提高教学目的性

所谓的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前导学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而且,课前导学案改变了由教师一味地教的情形,它将课堂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变。同时,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导学案中,逐步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设计了如下导学案:

基本知识自学:

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倩影(qiàn) 霎时(shà) 参差(cēn) 脉脉(mò)

B.袅娜(niǎo) 独处(chù) 幽僻(pì) 煤屑(xiè)

C.颤动(chàn) 纤腰(xiān) 弥望(mí) 踱步(duó)

D.酣眠(hān) 乍看(zhà) 敛裾(jū) 宛然(wǎn)

2.作者是怎样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

引导学生在课下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并将自己没有明白或是把握不准确的地方标记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即便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涉及自己遇到的这个问题,学生也可以进行提问,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而且,质量高的导学案,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了基础。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魅力与价值,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凸显学生主体,进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姜清平。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教师,(18)。

[2]吴靖。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J]。新课程:下,(02)。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上犹中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第7篇

内容摘要: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前言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牵着走,大部分问题都是教师提,教师问,学生答,一问到底,问的问题烦琐,学生回答常常不加思考,关键性问题议的也少。本学期开学前,我参加了聊城市教育局举办的新课标教材备课会,听了两节省级优质课。我有幸听了与会的江苏省教育局语文教研室两位专家的点评其中一位的讲话我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下面数了一下这位老师这节课一共提问了32位同学,从时间上看,三分之二的时间属于学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节课学生只是疲于完成老师提的每个问题,现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形式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完成了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就像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让学生挖,挖出来一个继续挖下一个,挖不出来大家继续挖!”回来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的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呢?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关于合作探究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幽径悲剧》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了“本文作者用‘幽径悲剧’做题目有何用意?”“文章第五自然段能否去掉?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写藤萝毁与愚氓之手的内在含义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课文内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思拓展,让他们依托文本内容,“由内及外”的展开讨论,通过每个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一个小组代表作了这样发言:“保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可以用布条帮鸽子做窝,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用布条包扎一下就行的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我们把最后一棵树砍掉,当我们把最后一条鱼吃掉,当我们把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皮剥掉时,人类还剩下什么?醒悟吧,人类!”像这样学生抑或振臂高呼抑或黯然泪下的场面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由此可见,学生作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人,学生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责任心得到增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模式

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语文教学应该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特别是相对教学论中有关过程或“本质”的一般阐释而言,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教学模式的天然的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们的答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反思新课改下语文课堂低效教学 第8篇

一、三维目标空洞,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新课改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设计中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学中,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关注过程和方法。此外,三维目标应该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巧妙处理与落实,同时要认识到三维目标也是动态的,要时刻关注课堂生成的内容,这样才是有效的教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把握不准,理解偏差,出现教学目标太大、太空,对教学指导意义不强,或目标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并未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落实方法。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杜甫的《登高》时设计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意象、意境、艺术手法等的内涵,熟悉诗歌常用术语。2.诵读训练:强调情感、想象在诵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提高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杜甫的品质。”很明显,就这节课而言,这样的三维目标假大空,整堂课成为了诗歌术语教学,学生也并未在学习过程中习得做题方法,了解杜甫的什么品质也不明确,范围太大,脱离了教学实际。其实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得不引起深思。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习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行为动词一定要具体,如采用“辨认、归纳、解决、描绘、参与”等具体的词语,切忌用“了解、理解、鉴赏”等范围太大的词语,让学生无所适从。简言之,目标要具体化,通过一堂课要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以及通过与文本对话、总结出相应的方法,起到实际的教学指导作用。

二、课堂讨论太多、对问题本身的探究深度不够,没有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改的实质强调师生、生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学习方式上呼唤探究讨论学习。可以发现,基本每一堂课教师都喜欢设计“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值得思考的是合作探究的目的是所提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思考、质疑,答案应多样化,能够从多方面引起学生思考,最终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而实际教学中出现课堂讨论泛滥化,边缘化,脱离课堂教学的实际。主要表现在:(1)讨论探究成了时尚,一堂课讨论问题太多,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讨论,导致问题本身没有价值,课堂问题讨论深度不够,不用深思就可以回答,无法激起学生的深度情感体验。(2)讨论出现泛语文化:如反文本讨论,有教师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让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婆媳关系”,这样的讨论其实与文本内容无关,失去文本教学的意义;再如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等等;虽然课堂热闹,但问题边缘化,脱离了语文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3)课堂讨论成了尖子生表演的舞台:尤其是公开课中往往是冷场中有亮点,几个同学不停的发言,其他大多同学处于沉默状态,这样大多同学并没有走进文本,更谈不上对话,这样的教学也是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课堂讨论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用好教材,赢在课堂。

语文课所教的应该是语文的内容,要体现学科特点。在问题讨论上要把握好这个度,达到语文素养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讲巴金的《小狗包弟》一文时,由巴金在“文革”后勇于反省、敢于讲真话、对小狗的忏悔,进而让学生讨论“巴金对一条小狗的忏悔是否有意义”,再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要善于讲真话,善于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达到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二)提问或讨论要讲究方法的实效性。

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对学生有启发意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就需要提问或讨论时讲究问题的有效性,如多提情感体验类问题,还原当时情境,通过进入他人情感和世界观内部,体会情感,达到共鸣;多提批判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质疑,读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多提延伸性问题,抓住文本中贴近生活的部分,学生容易联系生活,关注当下,拓展知识视野。诸如此类问题的讨论,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话可说,富有探索性。

三、缺乏倾听,不关注学习者

语文教育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首先,在所谓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往往抱怨学生没有自主性、主动性,缺乏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目标来自哪里?很大程度上来自老师。这就需要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问题考虑全面。简言之,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重点。

其次,在课堂学习中,往往表面上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实质还是教师独揽大权。比如教师分几个小组讨论后,在发言时只叫一位同学回答,急于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样一来,缺乏倾听学生的多样化声音,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挫败感, 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无论是备课还是课堂教学,都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安全、富有探索性的讨论环境,善于倾听,把学生的终生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在内容上,教什么,要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情感上,要给学生人文的关爱,丰富课堂,能够带给学生知识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及道德水平层面的提升,让学生真正的喜欢语文课。最终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境界。

四、面对学生发言,评价模糊,一味鼓励

新课改下的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即评价学生活动的实效性和达成度。评价的是否得当,将左右课堂氛围和学生接受并完成任务的效率。

上一篇:初中作文:校园生活二三事600字下一篇:在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