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2024-05-25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精选16篇)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第1篇

小班数学《小瓢虫找家》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进行3以内数的点物匹配,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方式,本次活动将情境和游戏的元素与数学操作活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使数学活动游戏化、情景化,活动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情境,以瓢虫妈妈生病了,请小朋友帮忙照顾小瓢虫为开端,并以送小瓢虫回家这一情感主线贯穿于数学活动。游戏化的环节使原本单调的点物匹配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儿歌与手指游戏导入活动主题,师幼一起数数瓢虫身上的斑点这一环节巩固了幼儿手口一致数数,为之后的幼儿自主数数做准备。游戏送小瓢虫回家,即幼儿再次练习点物匹配。活动循序渐进,不断有新游戏新要求刺激幼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操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活动方案 :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并能进行3以内数的点物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画有1-3个斑点的纸制小瓢虫若干。

2.小房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我是万老师,今天万老师和宝宝玩一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课件和小瓢虫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练习数数1、2、3。

师:宝宝,你们喜欢瓢虫宝宝吗?今天我请了客人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宝宝们猜一猜,是谁会来呢?对了宝宝真聪明,真是瓢虫宝宝到我们这里来做客了。

(1)出示课件小瓢虫。

师:瓢虫宝宝长什么样?这些瓢虫宝宝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师: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我们来看第一只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

用数字几来表示?瓢虫宝宝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好吗?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就叫1星瓢虫。我们一起叫一下1星瓢虫。

幼:1星瓢虫,你听到了吗?听到了就转一下。

师:看看,瓢虫宝宝转了,它听到了。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只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谁来数一数?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瓢虫宝宝。

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2个斑点的瓢虫,用数字表示。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3个斑点的瓢虫。

课件出示一张背景图,没有瓢虫宝宝。

师:瓢虫宝宝不见了,猜一猜到哪去了?和宝宝捉迷藏呢,我们把瓢虫宝宝喊出来吧,瓢虫宝宝快出来,怎么还没出来,哦它没听到,我们用整齐的声音再喊一次。瓢虫宝宝快出来。用同样的方法把其它二只瓢虫宝宝都叫出来。

师:我们来问问小瓢虫喜欢吗?瓢虫:喜欢喜欢,谢谢小朋友。

三、利用游戏,进行3以内数的点物匹配。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小瓢虫的哭声)

师:小瓢虫你为什么哭呀?

瓢虫:(妈妈生病了,没人照顾我们)

师:那怎么办呢?宝宝帮忙照顾瓢虫宝宝,好吗?

幼:好

师:你想怎样照顾瓢虫宝宝?

幼:我摸摸它,给它好吃的,给它讲故事。

师:请宝宝们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幼儿数数瓢虫身上的斑点)

师:和好朋友交换瓢虫宝宝来照顾,数数好朋友的瓢虫宝宝身上的斑点。你是怎样照顾瓢虫宝宝的?

幼:我摸摸瓢虫宝宝,叫它不要哭。

幼:我给瓢虫宝宝唱歌,叫它不要哭。

师:宝宝,真聪明,想了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和瓢虫宝宝跳个舞,好吗?

请宝宝带好自己的瓢虫宝宝,站起来,我们先给瓢虫宝宝打个招呼,你好,你好,再向瓢虫宝宝点点头,笑一笑,拍一拍,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和瓢虫宝宝一起跳舞吧。师幼一起

跳舞《你好》。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数字表示的家里。

师:“瓢虫宝宝要回家啦,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瓢虫宝宝的家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的房子,有几间房子,这么多瓢虫宝宝怎么住呢?宝宝说说看?还是请瓢虫宝宝来告诉我们吧。

瓢虫:我是1星瓢虫,我喜欢住在1号房。

依次认识其它瓢虫住的房子。

师:如果瓢虫宝宝找不到房子,我们大声告诉它,好吗?

课件出示1星瓢虫到处跳,小朋友大声说:你住1号房。

课件出示2星瓢虫到处跳,小朋友大声说:你住2号房。课件出示3星瓢虫到处跳,小朋友大声说:你住3号房

现在宝宝都认识了瓢虫宝宝的房子,知道瓢虫宝宝住几号房,请你们送它们送回家吧。(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1号的房里,2个送到2号房子里,3个„„)

(2)请一名幼儿示范送瓢虫宝宝到相应的房子里上休息。

(3)集体送瓢虫回家。

(4)集体验证。

师:看看瓢虫宝宝们有没有休息好了,睡的舒服不舒服?(师幼一起纠正找错房子的小瓢虫。)

四、结束活动

幼儿让瓢虫宝宝好好休息,轻声离开活动室。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第2篇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这一个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昆虫——小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5个点的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相对数字相对颜色的彩纸树叶若干。

3、自制大树两棵4、5幢彩纸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5、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今天,蒋老师邀请了一群新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呀?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那它们都长得一样吗?(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位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2、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出示树叶,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字不同)

2、给小瓢虫选树叶,为什么选这片树叶呢?(小朋友真棒!都为小瓢虫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嘘!快听是谁在讲话,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

2、请幼儿分组把小瓢虫送回家,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里的呢,为什么?

3、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我们的小朋友帮忙把它的孩子送回家中!

教学反思:

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数学活动会显得很不感兴趣。但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我看的出幼儿一直处于好学、兴奋的这个状态中。优:让幼儿体验到了对数学活动的乐趣,让他们变的主动在学。目标也有基本达到。环节设计比较清晰,新颖,难度也层层递进,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不停的围绕我的思维转。缺:在有些细节方面我想的还不够周到。导致幼儿在找树叶这个环节中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操作,幼儿没有动脑筋,没有去数数。在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瓢虫和纠错的时候可以请下面的孩子也参与进来。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加了难度,却并没有进行讲解示范,导致幼儿盲目操作,一片混乱。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小班数学活动:小帮手 第3篇

“小帮手”活动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求同”。按物体的属性求同和分类, 建立幼儿初步的集合观念, 是小班幼儿可以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之一。这里说的属性是指事物的特性, 例如颜色、形状、质地、用途等, 求同就是挑出其中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本次活动选取了幼儿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袜子和常见的手套作为学具和教具, 引导幼儿用袜子和手套进行配对、求同。

活动目标

1.观察袜子、手套的特征 (大小、颜色、图案) , 能将相同的袜子、手套进行配对。

2.初步理解“一双”的含义, 了解成双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3.愿意参加活动, 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按实物标记将物体分类的经验, 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

2.物质准备:晾衣架、夹子各若干, 袜子每人一双, 手套人手一副, 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我们的袜子。

师:看看, 你的小脚上穿着什么呀? 你的袜子是什么样子的? 有几只呢? 两只一样吗? 哪里一样?

引导幼儿自由观察自己的袜子, 初步感知两只袜子的大小、颜色、图案相同, 知道什么是“一双”。

2.晾袜子。

(1) 展现晾袜子的场景, 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妈妈洗了许多的袜子, 还没来得及晾, 你们愿意帮忙吗?

(2) 出示一只袜子, 引导幼儿观察、配对。

师:一双袜子要晾在一个衣架上, 那这只袜子应该晾在哪里呢? 谁愿意试一试?

个别幼儿示范将相同的袜子晾在一起, 师幼共同检验。

师:为什么把它们晾在这里?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的相同特征。

(3) 幼儿操作, 将相同的袜子配对。

师:还有些袜子没有来得及晾在衣架上, 请你们每人拿一只袜子, 找到它的好朋友, 把它们夹在一起。你们愿意帮忙吗?

(4) 幼儿集体游戏,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寻找的过程。

师:袜子都晾好了吗? 袜子一双一双晾在一起了吗?

集体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收手套。

(1) 介绍游戏玩法。

师:今天妈妈很高兴, 大家都很爱劳动。瞧, 妈妈洗的手套也晒干了, 我们一起把它们收下来吧。什么样的手套放在一起呢? 把同样的一副手套用夹子夹起来放在篓子里哦!

(2) 幼儿操作, 迁移匹配袜子的经验, 将相同的手套放在一起。教师观察、指导, 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一双” (一副) 。

(3) 相互检查配对结果。

师:都放好了吗? 我们来看一看有没有都放对。

4.结束活动。

师:谢谢你们帮妈妈晾了袜子, 还收了手套, 我们穿鞋子回家吧。我们脚上两只鞋子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小瓢虫历险记 第4篇

你看,一只小瓢虫停在一朵漂亮的油菜花上安静地休息,一只大蜘蛛正好在这儿织了一张大网。大蜘蛛看到小瓢虫,小声笑道:“嘿嘿!今天可真不错,午餐自动上门了!”不好!这话被小瓢虫听到了:“哼!想吃我,没门!”趁蜘蛛一不留神,小瓢虫猛地向刚刚织好的蜘蛛网冲去,在蜘蛛网上留下了一个大窟窿。

小瓢虫来到一个垃圾箱前,看到一大群苍蝇,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说:“嗨!你们这些肮脏的家伙,还不如住到粪坑里面去呢!”苍蝇听了,立刻火冒三丈,在小瓢虫后面紧追不舍。小瓢虫带着一大群苍蝇穿过蜘蛛网,这下蜘蛛网彻底被毁!蜘蛛也吓得目瞪口呆。小瓢虫飞到了马路上,眼看着就要撞上前面的牌子,忽然,小瓢虫身子一斜飞了过去,后面的苍蝇们没反应过来,一个个乒乒乓乓地撞到了牌子上,滚到了地上。小瓢虫唱道:“苍蝇苍蝇是笨蛋!追一追,跑一跑,就把脚和翅膀掉!”可是小瓢虫一转身,发现身后有许多的苍蝇正愤怒地盯着他,而且数量不比以前的少,他心里一惊:糟糕!马上就张开翅膀要溜之大吉。

沒想到,小瓢虫慌不择路,竟一头撞在了大蜘蛛刚刚重新织的网上,做了大蜘蛛的午餐。

【指导老师:沈微君】

点评

这则小寓言讽刺了那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瓢虫。描写小瓢虫逃跑的场景很有画面感,如在看动画片一般。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1、意参加与韵律活动,在随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

2、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小瓢虫玩具及手饰。

(2)音乐《小瓢虫》,播放器。

环境创设:创设花、草、树等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1、欣赏活动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宝宝们快瞧瞧这儿多美呀!有高高的树,还有许多好看的花儿和绿色的草……(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今天就在这花园里活动吧。

(2)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引导幼儿欣赏花、树等美丽的场景。

2、互动游戏“小瓢虫捉迷藏”,初步感知、表现身体律动。

(1)出示“小瓢虫”玩具,以情境性的游戏口吻,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所涉及的身体各部位,感知点点头、耸耸肩膀、拍拍膝盖、扭扭屁股等身体律动:

·小瓢虫飞到头上--点点头像它问好。

·小瓢虫飞到肩膀--耸耸肩膀逗逗它。

·小瓢虫飞到膝盖--拍拍膝盖欢迎它。

·小瓢虫飞到屁股--扭扭屁股和它交朋友。

3、学习律动“小瓢虫飞”,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教师:小瓢虫玩得好开心呀,它要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听听歌曲中的小瓢虫飞到我们身体的哪里?(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让我们听着音乐和小瓢虫一起做游戏吧,小瓢虫停到哪儿,小朋友别忘了和它打招呼。

(2)引领幼儿跟随音乐,用优美而有节律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韵律活动的有趣与快乐。

(1)幼儿戴上“小瓢虫”手饰,在游戏情境中,运用身体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

(2)教师即兴创编歌词,引导幼儿倾听小瓢虫飞到身体的那个部位,并用动作积极互动。

教师:小瓢虫等会儿飞到哪儿呢?飞到哪儿呀,我们就让小瓢虫停到那儿,碰一碰它。

5、借助活动场景,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幼儿跟随教师与“小瓢虫”,自然地融入活动场景,在音乐声中飞过“草地”“大树”“花园”

教学反思:

让幼儿用小手跟着比划,打准节奏。加上动作,幼儿继续来演唱歌曲,自由的加上动作,大家都积极表现,体验歌曲的气氛。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练习了音高、节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体验了歌曲的情感。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瓢虫飞》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917字。

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宝宝不怕冷》》:小班音乐教案《宝宝不怕冷》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引导幼儿体验歌曲中宝宝不怕冷的感受,愿意坚持参加锻炼,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宝宝不怕冷》的歌曲旋律,理解歌词,愿意听音乐唱歌曲,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宝宝不怕冷》教案吧。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宝宝 第6篇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是科学领域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方面的启蒙教育。而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却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小班幼儿经过托班的学习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以小瓢虫的儿歌和游戏贯串始终,通过“照顾瓢虫宝宝”来引导幼儿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原本枯燥的数学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和学习按数量分类。

二、教学目标:

1.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说出总数,并尝试学习按数量分类。

2.愿意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4个斑点、5个斑点的纸制大小瓢虫若干。

2.树叶若干片,上画1—5的点子各4组。

3.小虫若干条。

4.儿歌《小瓢虫》。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小瓢虫》导入。

出示一只小瓢虫,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游戏“小瓢虫”。

师:一(两、三)只小瓢虫呀,(上下弯曲手指);爬呀爬呀爬呀(四指作爬行状);追上坏坏虫呀(加快爬行速度);啊呜吃掉它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说出总数。

(通过数瓢虫和瓢虫身上的圆点,学习数数1、2、3、4、5。)

教师出示5只瓢虫宝宝,提问:

(1)来了几只瓢虫?(2)背上有什么?(3)伸出食指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圆点?(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瓢虫)

师:每个瓢虫宝宝背上的圆点数都一样多吗?

小结:原来每只瓢虫宝宝背上的圆点数是不同的。

师:请小朋友到后面去抓一只瓢虫宝宝,数数你的这只瓢虫宝宝背上有几个圆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瓢虫宝宝饿了,帮瓢虫宝宝抓害虫。

(1)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我们帮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但是有一个要求,捉的虫子的个数和瓢虫身上的点子的个数要一样多。

请同伴间相互检查结果,边检查边说:“我把几条虫子送给几个点子的瓢虫吃。”

(2)教师巡回指导。

2、瓢虫宝宝玩累了,送瓢虫宝宝去休息。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在树叶上画上相应圆点。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出差去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请你到后面去捡一片树叶,如果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是1个圆点的就在树叶上画上1个圆点,那如果是2个圆点,你的树叶上应画几个圆点呢?

(2)集体验证。

师:我把*个点子的瓢虫送到个*圆点的树叶上,请个别幼儿讲述。

3、帮瓢虫宝宝找妈妈。

师: 瓢虫妈妈出差回来了,请你们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下,想一想这只瓢虫宝宝的妈妈会是谁呢?(教师出示三个圆点的瓢虫宝宝)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并说出理由。

小结:瓢虫宝宝身上的点子的个数跟瓢虫妈妈点子的个数必须一样多。

师:现在请你数数看上面这五只大瓢虫哪个是你瓢虫宝宝的妈妈?请你把瓢虫宝宝放到自己瓢虫身边。

集体验证。

让我们一起来数数1个圆点的瓢虫妈妈有几个?

(四)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第7篇

活动目标:1、巩固手口一致数4以内的数。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有1、2、3、4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有很多的朋友来我们小二班了,你们欢迎他吗 ?那我们一起数到3请他出来吧!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2)集体验证。四、结束 瓢虫他都没有穿衣服,我们去给他身上的斑点漂亮的颜色吧。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第8篇

一、课前多整合, 激趣爱学

从小班的教学实践看出, 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 并在教学中创设一些趣味情境和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数松果》 (5的乘法口诀) 一课中, 我利用多媒体将三首古诗《悯农》作为情境呈现让其朗诵。数学课堂上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文学气息。由此我顺势引导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1) 观察、思考着几首古诗中的数学信息; (2) 请你用算式表示出来; (3) 请你编出5的乘法口诀。就这样自然而然实现了数学教学与“古诗”的整合, 还有多媒体课件的锦上添花, 不失为绝妙的一举。

在这个趣味横生的数学课堂中, 学生融入到轻松氛围中, 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动力, 达到了整合的目的。这正是小班化教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课堂多活动, 探究乐学

(一) 课堂中多设竞争活动

小学生都喜欢竞争和表扬, 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多安排一些激励性较强的活动。如:课堂中的举手发言次数和正确率可以进行“男女PK”。学生的好胜心都很强, 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好多人参与的机会, 更营造了竞争的气氛。同时发挥好评价的激励作用,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这样的活动中来。

(二) 课堂中巧设分层教学

在小班中, 因为人数少的情况, 极容易出现学习情况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 必须实施一些有效措施: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尝试着把问题的设计进行多样化的梳理, 由易到难,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

三、课后多关注, 参与好学

(一) 关注“特优生”

1.“特优生”易盲目自满。

因长时间地处在“名列前茅”的顶端, 不仅产生了盲目自满的心理, 还会逐渐把自身毅力和耐挫力消磨殆尽。

指导策略:让学生们理解自信与自负的区别, 多引用一些他人的故事, 让他们明白, 盲目自满只会让人退步, 只有不断地激励自己, 努力学习才是我们的目标。

2.“特优生”缺乏合作竞争意识。在班里他们会经常因“找不到”对手和合作伙伴而放弃很多活动地参与。

指导策略:既然一个班30人太少, 我就把整个年级作为大班的形式, 来激发这些特优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人群中重新找回“斗志”, 积极向上, 在学习的征程中, 继续骁勇征战。

(二) 关注“暂后生”

1. 倾听“暂后生”的声音。

课堂中有意抛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问题, 在鼓励与表扬声中激起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2. 展示“暂后生”的作业作品。

我在每堂课的教学中, 总要选“暂后生”的作品作业在班上展示, 还经常让他们在课上板演。这样的展示不仅能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还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 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

3. 指导“暂后生”的独立活动。“暂后生”往往依赖性比较强, 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让“暂后生”感到学有靠山。

小班化教学的开展, 给了老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也给了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四、多元化评价, 快乐成长

教学评价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下对于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更多灵活、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 更要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 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1.口试、笔试、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中及时口头表扬;作业本上, 正确率提高, 写上表扬的话语;让家长和学生都参与其中, 多方面的评价才能更有效的体现出该生的发展。

2.全程性与阶段性的评价方式。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 及时记录, 准确地、系统地进行全程评价, 例如每月作一次阶段性的评价, 及时发现并反馈, 以阶段性的评价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3.抓住闪光及时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面, 其实这时候我们可以抓住时机, 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正确引导, 促使其向好的方法发展。

小班化教学中, 教学空间活动余地的拓宽, 可以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关爱的情意。这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 调节课堂气氛, 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等, 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的小班化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它所带来的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 更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小班化来了, 带给我们的会是更多的“惊喜”, 留给我们的是更大的“挑战”, 让我们一起走近小班化, 和孩子们共同携手在新舞台上大显身手!

摘要:数学相比科学少了份探究的欲望;相比语文少了份浓醇的韵味……在这个单一的数学课中“, 平淡”似乎成了课堂氛围的代名词。而“小班化教学”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转机, 本文谈谈自己对“小班化”数学教学的一些想法。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第9篇

活动目标:

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儿歌录音: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活动延伸:

1、提供有更多斑点的瓢虫,供幼儿练习数数。

2、给瓢虫身上的斑点涂色。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非常适合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第10篇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2.练习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大半圆。

2.画有点子1-5的瓢虫教师一份,幼儿人手一只(用双面胶贴在椅子背上)

3.背面有少许双面胶的小虫若干⒋树叶房子,上面有1-5的数字码。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这是几星瓢虫——手口一致点数1-5,并说出总数。

1.出示一星瓢虫)

师:看,谁来了?这只瓢虫背上有什么?(点子)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它身上有几个点子?是几星瓢虫?(一星瓢虫)。

2.手口一致点数2,并说出总数。

(出示二星瓢虫)

师:又来了一只瓢虫,这回来的是几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的?

3.手口一致点数3-5,并说出总数。

(出示三星、四星、五星瓢虫)

师:哎呀,来了这么多瓢虫,它们又是几星瓢虫呀?为什么?我们来数一数,看是不是*星瓢虫。(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游戏:瓢虫抓害虫——点子与实物数量匹配

1.师:我们班还来了许多的瓢虫呢,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把你的小瓢虫找出来贴在手上,你就是小瓢虫啦。

2.讨论游戏规则

师:你是几星瓢虫?谁也是*星瓢虫,拍拍你的小翅膀。*星瓢虫在哪里,走到中间来抱一抱。(请1-2个幼儿回答)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小瓢虫最喜欢吃虫子,可是要吃多少虫子吗?

原来呀,*星瓢虫就吃几条虫子,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办法去捉虫子。(将篮子里的虫子分散放在地上)师:害虫来啦,小瓢虫们,快来抓虫子吧。

4.评议

师:你是几星瓢虫,捉了几条害虫?为什么?

三、游戏: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1.出示树叶房子

师:瓢虫要回家了,看看它们的家在哪里?树叶房子上有什么?数字5会是几星瓢虫的家呢?

2.幼儿送瓢虫回家。

师:你是几星瓢虫?家在哪里?我们送瓢虫回家吧,别忘了把抓到的虫子也带回家。

(幼儿送瓢虫和虫子到相应的房子里,教师观察指导。)

3.将树叶房子贴在展板上,集体评议验证

师:看看瓢虫都回到自己的家里了吗?(集体纠正错误)哪只瓢虫找错家了?为什么?<来.源快思教.案网>

瓢虫们都回家了,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教学反思:

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数学活动会显得很不感兴趣。但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我看的出幼儿一直处于好学、兴奋的这个状态中。优:让幼儿体验到了对数学活动的乐趣,让他们变的主动在学。目标也有基本达到。环节设计比较清晰,新颖,难度也层层递进,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不停的围绕我的思维转。缺:在有些细节方面我想的还不够周到。导致幼儿在找树叶这个环节中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操作,幼儿没有动脑筋,没有去数数。在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瓢虫和纠错的时候可以请下面的孩子也参与进来。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加了难度,却并没有进行讲解示范,导致幼儿盲目操作,一片混乱。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小瓢虫开课教案 第11篇

执教者:周莉莉 时间:2016-11-24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小虫子的声音、动作都是他们感兴趣的,所以我选了小瓢虫飞作为本次活动的教材。小班幼儿又非常喜欢做游戏,于是我就将律动与游戏相结合起来。整个活动包括两个游戏。先是通过花园的布置,让幼儿置身其中,通过游戏“小瓢虫捉迷藏”让幼儿学习动作,听音乐做动作,再次通过游戏“小瓢虫找朋友”巩固动作、创编动作等一系列的环节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在随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熟悉身体各部位。2.乐意参与韵律活动,在随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随着固定拍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难点:能用身体的不同地方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1)小瓢虫手偶。(2)音乐《小瓢虫》《身体音阶歌》,播放器。(3)环境创设“美丽的大花园”。活动过程:

一、律动《身体音阶歌》,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找找身体部位,玩玩我的身体。

二、互动游戏“小瓢虫捉迷藏”,初步感知、表现身体律动。

教师让幼儿熟悉“美丽的大花园”环境后,引导幼儿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1.教师发出小虫子“嗯嗯”的声音,“有一只小虫子飞进花园,请你们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在孩子身上找到小瓢虫,出示小瓢虫手偶。

2.师幼玩小瓢虫捉迷藏的游戏。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让小瓢虫碰触身体的头、肩膀、膝盖、屁股,引导幼儿动动这些地方和小瓢虫一起玩。

三、学习律动“小瓢虫飞”,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听歌曲,听一听、找一找歌曲中小虫子飞到身体的哪些地方。

2.跟随音乐,用优美而有节律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播放歌曲,边做动作)。

四、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韵律活动有趣与快乐。

1、师幼共同游戏,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

师:玩得真开心!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许多的小瓢虫飞到我们的花园里了,它们想来找小朋友玩了,我们一起鼓掌欢迎他们好不好!师:小朋友和小瓢虫交上朋友了吗?现在和小瓢虫一起飞起来吧!(幼儿带上小瓢虫首饰,在游戏情境中运用身体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 现音乐节奏)

2、即兴创编歌词引导孩子倾听小瓢虫飞到身体的哪些部位,并用动作积极互动 师:这只小瓢虫真调皮,它呀,还想飞到别的地方,仔细看看,它还飞到哪些地方?(耳朵、鼻子手臂、肚子)。小瓢虫等会飞到哪?我们就让小瓢虫停在那,碰一碰它,好吗?

五、借助活动场景,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小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乌龟 第12篇

爬行是幼儿喜爱的运动。爬的形式有多种, 如手膝着地爬、手脚着地爬、正爬、退爬、曲线爬等, 无论何种形式的爬都能增强幼儿四肢肌肉、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力量, 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从而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耐力素质。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 我设计了这节小班爬行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手膝着地爬, 锻炼四肢力量。

2. 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3.培养遵守规则、相互谦让的良好行为品质, 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两长、一短的塑料通道3个, 海绵做的圆形粮食, 数量是幼儿人数的3倍多。

活动过程

1.做小动物模仿操, 引出主题———快乐的小乌龟。

2. 幼儿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直线爬、曲线爬。

师:小乌龟游泳时咕噜噜吐泡泡, 那它是怎样走路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带幼儿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爬行:

(1) 过小桥 (直线爬) 。

(2) 过弯弯曲曲的小路 (曲线爬) 。

(3) 过草地 (自由爬) 。

(4) 大灰狼来了, 幼儿全体趴下不动。

3. 幼儿动脑筋在场地中用各种方式爬行。

师:爬的动作有很多, 想一想你还会怎么爬, 自己去试一试, 看谁的方法多。

幼儿在场地中练习各种方式的爬, 如往前爬、退爬、侧爬、转圈爬、匍匐爬、手脚着地爬。

4. 听信号用各种方式爬。

师:你们真是快乐、聪明的小乌龟, 想出了这么多爬的方法。老师要和你们做个游戏, 我拍铃鼓你们来爬, 老师拍得快, 你们就快快爬;老师拍得慢, 你们就慢慢爬。

5. 游戏“帮鸡妈妈运粮”。

讲解玩法:天要下雨了, 鸡妈妈的粮食在地道那面晒着呢, 要是被雨淋湿了就不能吃了, 请小乌龟帮着运粮。要从通道爬到晒场, 将粮食驮在自己背上, 再从山洞旁边的草地上爬回来。反复运, 直到把粮食运完为止。

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通道去运粮。

小瓢虫小班数学教案 第13篇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片、与老师的交流中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2、用红色来涂七星瓢虫的的身体,用柳条添加背景,初步让感受画面的完整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黑色蜡笔,红色、绿,绿色蜡笔

用黑色蜡笔画七星瓢虫的外形与黑点,用红色蜡笔色涂瓢虫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个一半。)身上除了有点还有什么?(有脚),有几条呢?让孩子来数,并说说是怎么长的?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实录:周志尧:我知道,是七星瓢虫

李之颖:身上有七个点

徐暖心:圆圆的身体上腿

李欣怡:头上没有腿,尾巴上没有腿,只有身体上有腿

胡真豪:一边有三条腿

赵佳榆:瓢虫身上穿了红色的衣服,七个点是黑色的……

分析: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孩子结合图片和自身的经验,通过孩子的观察和交流知道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从孩子们回答的问题中看出,孩子对七星瓢虫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一上来,孩子就说出了它的名字,通过图片和与同伴间的交流细化了对主体瓢虫的认识,特别是腿的分布,黑点在身上的摆放等作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面的绘画作了有力的铺垫。

2、教师介绍

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益虫,不要画害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3、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我们把七星瓢虫变到纸上来吧,看。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画圆形问幼儿这是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身体)对了,在圆形外面画上半圆形问画了什么?(头部)……一只七星瓢虫妈妈变出来了,你们会变吗?快来变一变

分析:老师用简单熟悉的图形让孩子知道怎么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的特征,而且在绘画过程中一直与孩子来互动没,这样孩子就能在大脑中一下子形成了怎么能画瓢虫的画法,老师在画脚的过程中故意把脚画在尾部了,让孩子在找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脚的方位。在引导孩子画出不同大小的瓢虫时,还请来了孩子进行示范,在示范中不断强化瓢虫的画法,孩子示范中发现脚的数不能很好掌握,在与下面的孩子一起数一起找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这个难题,效果较好。

4、创作要求

七星瓢虫的妈妈说,我还有很多宝宝的,我想友来一起变出来吧,有的从这边爬过来,有的从上边爬下来,你们会变出来吗?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象孩子提出了绘画要求,让孩子知道今天要画什么,怎么画,使孩子带着目标去做,同时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老师也对不同层次的孩子作不同的指导让孩子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5、幼儿作画

(1)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则腿就断了),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2)引导幼儿能画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虫,同时注意到大小的来排列在画面上。

(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红色或橘红色涂在瓢虫身上。

(4)最后添加柳条作为背景。

分析:在其他班看见幼儿画瓢虫时,几乎张张画面上只画一只瓢虫,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引导的时候也特别重点让孩子添上大小的向不同方向爬动的七星瓢虫。在引导时我也担心很多孩子不能做到这一点,但从孩子的作品看,很多宝宝多能做到,提高了画面的丰富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

教学反思: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只关注要表观的主体,往往忽略对背景的描绘,因此画面比较单调。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也引导幼儿第一次为画面添画背景,柳条,设计了《小瓢虫到柳条上去旅行》的活动。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出瓢虫的一家,激发他们想像瓢虫一家旅行的情景。紧接着,老师运用透明的教具,演示小瓢虫旅行的场所,从幼儿曾经画过的内容入手,启发他们进一步想像瓢虫还能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这样,老师就很自然地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然后,老师在进一步启发幼儿展开联想,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绘画要求:先用深色的笔画出小瓢虫的一家,然后用绿色的颜色画出瓢虫旅行的地方,即背景?(柳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找准幼儿活动中的困难和需求,并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加以指导。从效果上可以看到,幼儿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想法,画面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创作和表达的欲望。从中也看出,老师的引导到位的话,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表现欲望。

幼儿园中班《小瓢虫》教案 第14篇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数4、5、6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小瓢虫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纸制五彩瓢虫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3、3幢房子。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养瓢虫——帮瓢虫找家——瓢虫吃虫子——讲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王老师邀请了一群我们的好朋友来我们班里,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晚一个手指游戏,玩了之后你们就知道是谁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二、领养瓢虫。

1.知道是谁了吗?看,他们都已经跑到你们的凳子底下了。

2.幼儿每人领养一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对,他们身上的小圆点的个数不同,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2)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和身上的圆点有关,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三、帮瓢虫分家

1.小瓢虫现在知道自己背上有几点,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可现在又碰到了一件困难的`事,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3幢房子(出示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2.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小结:把四星瓢虫送到四个圆点的家~~~~~是根据圆点来分家的

四、小瓢虫吃虫子。

1.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爱吃的小虫子,但是他们只吃和自己身上圆点一样多的虫子,多一条也不要,少一条也不要。

2.请幼儿操作:根据圆点点数将小瓢虫和树叶连线.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

3.交代要求:

①人直接到后面操作,不用拿椅子。

②幼儿做好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五、讲评。

中班数学活动:小瓢虫找家 第15篇

1.关注人物面部的颜色和形状,体会人物面部的一个千变万化。

2.尝试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大胆改变大师的作品,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米罗的人物画若干、展板、实物图片(正反面)、蜡笔、人物脸型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大师米罗,欣赏米罗的画,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米罗,是个了不起的画家,你们认识吗?你们想不想看他的画?

师:猜猜画家画的是什么图?

师:觉得这些小朋友画得怎么样?觉得很好玩?哪里好玩?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像的脸、手等部位,感受米罗画的夸张和有趣。

(二)出示不同造型的实物图片和反面的各种脸,感受变化的乐趣。

师:如果李老师也带来各种可爱的脸,你能把它变成好玩的脸蛋吗?

出示苹果、树叶、方片面包等,对照实物图片请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脸型?

师:它们能不能变成可爱的小脸蛋呢?

翻转实物图片,展示装饰好的脸蛋。

师:你喜欢哪个脸蛋?为什么?学一学表情。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着重观察颜色和五官的形状、大小等。

(三)操作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很多可爱的脸,待会选自己喜欢的可爱的脸,在脸上画上各种各样的眼睛鼻子嘴巴。这里还有报纸,可以扭一扭啊,做成头发,待会做好以后可以放在相应的画像上。这样画家爷爷的画和我们的画变成同一张了。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小班健康《我的小小手》活动设计 第16篇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知道怎样保护小手, 他们常把小手伸进门缝里, 插座里, 还会吮吸手指、啃指甲盖、玩小刀等, 这些行为不仅不卫生, 还存在很大危险, 需要成人及时纠正和引导。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在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 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幼儿失去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 通过此活动能使幼儿认识小手, 喜欢小手, 知道需要保护小手, 并掌握一些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 同时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

1.喜爱自己的小手, 喜欢做小手的游戏。

2.认识小手, 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

3.学习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

【活动重点】

认识小手, 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难点】

初步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洗手步骤图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引出活动

小手小手拍拍, 我的小手挥起来。小手小手拍拍, 我拍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 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 我的小手藏起来。

二、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 知道保护小手

1.认识小手, 喜爱自己的小手。

(1) 你们喜欢自己的小手吗?看看自己的小手有什么特点呢?

(2)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5个手指头, 有手心手背和手指甲。

2.手指游戏《会变的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变成星星闪呀闪, 变成风车转呀转, 变成蝴蝶飞呀飞。

我有十个手指头, 变成小鼓咚咚咚, 变成小鸡叽叽叽, 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有一双小小手, 又灵巧来又能干, 我有十个手指头, 相亲相爱不分手。

3.了解小手的本领, 懂得要保护自己的小手。

(1) 师:我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呢?

(2) 小朋友集体交流。

4.教师小结。

我们的小手真能干, 不仅可以做游戏, 还可以画画、玩玩具、做手工写字等, 我们还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小手。

三、学习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 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1.教师播放幼儿平时容易忽视的安全问题视频引导幼儿观看, 然后问幼儿这样做对不对, 为什么不对。

2.小结:我们的小手要保护好, 不吸手指头, 不啃指甲盖, 要经常洗手, 剪指甲, 天气冷了要涂护手霜, 戴手套, 不随便将小手伸到门缝里或者插座的小孔里, 不玩小刀等危险的东西。

四、课外延伸:洗手过程, 感知体验保护小手的方法

1.出示洗手步骤图。

2.教师引导幼儿洗手。

3.幼儿尝试用洗手步骤图自己洗手。

4.利用儿歌《洗手歌》学习洗手的步骤。

上一篇:柔远中学今冬明春防火防灾活动方案下一篇:六步改善让你的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