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想象插上翅膀的户外素质拓展策划书

2024-07-09

给想象插上翅膀的户外素质拓展策划书(精选10篇)

给想象插上翅膀的户外素质拓展策划书 第1篇

一、活动背景

为了配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生学习准备期

(三)的课程要求,我们web-3d小组经过实地勘察,精心策划了本次主题为“给想象插上翅膀”的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希望借此活动推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协作,同时拓展同学们的想象能力与利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促进同学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感情交流,培养同学们通过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掘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为我们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三、活动主体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09级教育技术研究生、教师以及学长。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xx-10-13上午8:00-12:00(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地点:桂林公园-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28号

五、活动组织

web-3d小组成员(王少伟、吴昭、王凯成)

六、活动口号

“挥动激情,放飞梦想”

七、活动具体流程

1、前期准备

a)本小组成员确定活动计划,设计活动流程,准备相关道具;

b)向全班同学说明活动内容,流程;

c)估算活动时间和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一切情况,并制定相关预案。

2、活动具体流程及安排

a)各小组自由结合,共分为六大组,进行两两pk;

b)由主持人随机抽出一段情景,向两组成员展示这段情景中的关键名词,各小组成员须牢记名词;

c)主持人开始描述情景,并随机在某个关键词处停止,两组成员迅速摆出这个关键词的造型,时间30秒,直到这段情景描述完毕(3-4个关键词);

d)其他组同学和老师作为评委(黎老师为主评),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获得优胜,晋级下一轮;

e)本活动共进行两轮,最终选出前三名做为活动优胜者。

八、活动注意事项

a)比赛过程中大家要注意时间,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依靠集体智慧,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恰当的造型;

b)由黎老师最终裁定pk双方胜出的那一方,胜出者进入下一轮的角逐;

c)对于获胜的三组同学,给与奖励。(注:每组同学可以和黎老师合影,然后将合影传到google协作平台上)。

d)本次活动解释权归web-3d小组所有。

web-3d小组

xx年10月10日

“给想象插上翅膀”户外素质拓展策划书

给想象插上翅膀的户外素质拓展策划书 第2篇

现在的孩子总是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父母的工作忙碌减少了他们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独生子女的养尊处优又消磨了他们实践探索的勇气,满目充斥的电视网络媒体更是束缚了他们想象的空间。

有没有那样一曲歌、一首诗、一篇美文,能让孩子打开想象之门,让所有的奇迹出现在他们的精神世界呢?一起来品读《杨红樱童话》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想象、暖暖的温情叙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让每个孩子感受之后,那些奇思妙想就会有如七彩贝壳一样洒满生命的每个角落。

只要你来到晨雾霭霭、如梦如幻的仙女湖畔,那个骑着轮箱来的蜜儿就是你的梦中天使。她能用牛奶和鸡蛋瞬间做出各式早餐,满足男女老少的口味;她能带你在生活中找到那些纯真善良的 “小人儿”,让你永远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她还有一个盛满梦的篮子,那里盛的都是孩子们香香甜甜的美梦。蜜儿让孩子们深信:只要你敢想、敢做,你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狐狸本是狡诈阴险的代言人,可这里却出现了一只特别让人感动的乖狐狸。他的善举甚至感动了比他还要凶残的小灰狼,让其同样奉献爱心。狐狸拾到了鸡妈妈生下的七个蛋,他的本意是想利用太阳的温度孵出七只小鸡,等它们长大了好做红烧鸡美美地大吃一顿。可是在抚育和陪伴小鸡们成长的过程中,小狐狸甚至付出了比鸡妈妈还要多的艰辛,小鸡们的天真可爱也唤醒了狐狸内心深处的善与爱。他已经深爱并且离不开他们,最后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要从小灰狼手中救出七只小鸡,并帮助小鸡们找到他们的妈妈,他的行为也感动了小灰狼和他一起寻找鸡妈妈。可见,只要你心中有爱、有信任存在,就能让正义之花驱去邪恶。

信任是美好的,但必须真诚的流露。在鼹鼠妈妈的世界里,就因为小熊的信任,贪吃的老鼠即使住在巧克力饼干做成的房子里,也能抵挡住美食的诱惑,成就香甜的美梦。

花开花落、动物繁殖,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本有他自己的成长规律。但这些百科知识在骆驼爸爸的嘴里却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奇妙的故事里去探寻科学知识吧。

给“纸板”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3篇

一、车轮滚滚

1. 器材准备

如下图所示, 将纸板用宽胶带连接起来, 背面再画上两条“坦克履带”。

2. 游戏目的

发展小学生的爬行能力, 发展学生对距离的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与精神。

3. 游戏方法

学生钻进车轮内, 充当发动轴, 不停地向前爬, 带动“坦克履带”不停地前行。

二、曲棍球游戏

1. 器材准备

先将一个纸板卷成大约1米左右的棍子形状, 然后用胶带粘好;再用纸板绕着棍折成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的长方体;最后, 用胶带牢牢粘好即可。

2. 游戏目的

发展小学生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 游戏方法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4篇

所有孩子都具有艺术的天性,但并不代表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天赋。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也就是说,让孩子画画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那么,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我上美术课的时候,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在巡查时,都会有学生指着自己的“杰作”悄悄问我:“老师,我画得像不像?”为什么学生总是强调“像不像”呢?如学生画鱼,要画得像现实中的鱼才是一幅好画,反之,画得不像的画无论这幅画本身多么具有创意,多么妙趣横生,也不是一幅好画。甚至还会因为这幅画而受别人的嘲笑:鱼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画得乱七八糟!

学生存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学生本身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只是片面追求写实。这样下去,必然会严重阻碍创造能力的发展。其实,回答“像不像”的问题,就是指“复制”得如何。绘画是一种技能,可以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因为临摹他人,而扼杀创造力的技能。为了避免绘画成为创造力的“杀手”,在平时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绘画要体现创造力。这样,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给孩子一双慧眼

大自然是美的,但孩子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儿童画画,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关心周围的事物。时时刻刻留意身边的新鲜事物,以积累大量的绘画素材。其次,要培养观察能力,重在扩大视野和对美的感受。观察是孩子写生的初步训练,培养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在课堂上让孩子凭记忆画《生日》。最后,还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提高儿童审美水平。这点,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评学生作业”这一环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这幅画好不好,好在哪里?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会学生运用各种想象的方法

1.鼓励学生去作各种猜测和幻想。

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比如同学们想象自己去海底探险,乘坐飞船到太空旅行等。这些与人的愿望相联系的对未来的憧憬都是想象。记得上一节美术课时,我要求同学们画一幅《过生日》的创作画。有的同学画在家过生日,或在大酒店过生日,画面都比较普通。后来,我让他们去幻想在各种地方,包括目前还未能到达的地方过生日的情景。于是,经过思考,学生完成的作品形式多样、富于童趣,改变了过去“千人一面”的教学效果。有的同学画自己乘坐着大鸟或者飞机到天空中过生日,有的同学画自己和小乌龟一起在海底过生日等等。

2.善于把自己的梦境和希望体现出来。

梦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天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境都会在梦中出现,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有些同学吹嘘:我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成了个宇航员……梦的世界是瑰丽多姿的,把美丽的梦搬到画纸上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有个学生,她是一个既爱画画又爱想像的孩子,她觉得现在的城市就像个“水泥森林”,一点也不美。于是她大胆设想,画出她理想的城市:房子很漂亮,有的像苹果,有的像兔子,有的像蘑菇。街道是五颜六色的,汽车上面长着一双翅膀……的确,生活充满希望,想象更丰富。

3.借助生活中的原型去想象。

创造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往往受到类似事物的启发。猫是吃鱼的,这在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事。别人画猫吃鱼,一般都是在猫的嘴边画一条鱼。但是,一幅日本获奖的儿童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作者画了一只有着透明肚子的猫,肚子里有一条鱼。作者采用了透明式的观察法,凭借着想像把猫肚子的世界窥探得很清楚。他不像其他小作者那样直接画猫爱吃鱼,而是通过肚子里的鱼显示出猫爱吃鱼。这样的画,以生活中存在的事实为依据加以丰富的想象,是十分新鲜和独特的。

四、不要让创造力被技能压垮

俗话说“法无定法”,就是说绘画没有一定之“法”,怎么画都可以。艺术本身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技能的模仿,高明的教师不是那种善于把孩子训练成技能熟练的“小工匠”的人,而是要善于发现儿童在偶然中获得探索的欢乐,引导儿童通过偶然而发展创造性思维,不断在探索中“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玩”。

有一次,我布置学生画三条鱼。但在巡查时,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只画了一条,于是我问他:“老师不是布置你画三条鱼吗?你为什么只画了一条呢?”他说:“还有两条游到那边去了。”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但想想,这又何尝没有道理呢?从表面上来说,他只画了一条鱼,“好像”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但是,他其实已经在绘画过程中开动了脑筋,激发了创造性思维。这幅画的“三条鱼”,是靠小作者的语言帮助才得以实现的。有没有更好的表现方法呢?这样,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经过我的引导,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作品效果非常好。

总而言之,艺术创造因其所具有的特性,在艺术教育以至整个教育中都占有独特的重要位置,我们要积极而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孩子画画时,要使自己大脑中的想象区经常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放开思维,不要怕想象荒唐,不要怕想象失误。这样,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孩子们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5篇

一、抓住课文的空白, 进行合理想象

“空白”指的是已书写描绘的部分而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东西, 也就是缺口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创造的翅膀, 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 因此, 有效利用文章的空白,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中, 第二自然段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 告别了亲人。课文在这一小段写了三个送别的场景:“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整个送别的过程中描写肖邦的文字很少, 只是在这一段的最后写“肖邦再也忍不住了, 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的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 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 然后登上马车, 疾驰而去。”肖邦在整个送别的过程中说了些什么, 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 课文没有描写, 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 在脑海中再现送别的场景, 揣摩肖邦的语言、动作和他复杂的心理, 从而体会肖邦对老师、同学、亲人和祖国的牵挂和难舍之情。通过想象, 学生能感受到师生间的情意殷殷, 能感受到肖邦的无奈, 伤怀之余更加感动。

二、抓住文章的结尾, 进行大胆地想象

教材中有些写人记事的课文到关键出戛然而止, 言虽尽而意不尽。特别是有些寓言故事, 更是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我们在教学时, 让学生或将课文思路延伸下去, 通过续编故事的形式, 不捕捉这“不尽人意”之处;或对故事的发展作出多种设想, 按自己的思路延伸下去, 给自己留下一个满意的结局。续编的故事既要合情合理又要精彩引人, 这样, 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得到极大的锻炼。例如《爱之链》一课最后写到: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 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亲爱的, 乔依……”抓住这个结尾, 老师引导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续写的内容很丰富多彩, 这样的想象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复述课文时, 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过去我们要求复述课文时, 几乎和背书差不多, 学生缺乏想象, 缺乏创新, 而现在复述课文的要求就活了, 学生可以根据课文, 进行合理的想象, 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语言, 有自己的动作、表情……例如, 学生复述《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时, 除了要求学生规范地使用书上的语言外, 老师没有把学生框死, 学生可以根据课文进行大胆地想象, 揣摩小骆驼、小红马和骆驼妈妈的语言、动作和心理, 边说边演, 把三个动物的动作、表情模仿的惟妙惟肖。这样, 一改过去枯燥的复述课文, 不但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6篇

我是一名出色的汽车设计师,我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小轿车。

我的多功能小轿车性能优良。车身是用新型超薄高强度金属加工制作而成的,空调是由50家大型空调企业联合研制的,轮胎是由50个轮胎设计制造公司联合研制的。

我的多功能小轿车车身安装了一对翅膀,每个轮子侧面安装有一只隐形滑板和一只推进器,可以海陆空自由行动。

瞧!这就是我的多功能小轿车。怎么样,够神奇吧?

【诊断报告】

这是一篇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的习作。小作者分段介绍了自己设计的多功能小轿车的独特性能,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与科学依据。习作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流畅,结尾自然地表达了自豪感,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不足的是,通读全文,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读一份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毫无趣味可言。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就在于习作内容过于简约单调,对多功能小轿车的独特性能介绍得还不够具体详细,而语言表达也比较死板,缺乏吸引力。

如何让内容丰富起来?就要充分发挥想象,将多功能小轿车的各项独特性能介绍得更具体详细些,比如与一般汽车相比较,车身金属、空调、轮胎有何优点,多功能体现在哪些地方,都应该一一加以详细介绍,将多功能小轿车与众不同的性能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可以假想自己是一名汽车销售员,使用第二人称向客户介绍小轿车性能,使习作语言表达亲切自然而有趣,增强习作的可读性。

【病愈出院】

我是一名出色的汽车设计师,我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小轿车。

我的多功能小轿车性能优良。车身都是新型超薄的高强度金属,整个车子不但小巧美观,而且比一般的小轿车更能防撞击。车内安装的空调是由50家大型空调企业联合研制的高效节能空调,只要你轻轻一点按钮,不但瞬间可以达到理想的温度,而且能耗非常低。最值得推荐的是,比起一般的小轿车,这款小轿车没有尾气,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几乎为零。小轿车的轮胎是由50家顶尖的轮胎设计制造公司联合研制的,不但防震性能好,而且结实耐用,即使跑上几百万公里路,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的多功能小轿车车身安装有一对翅膀,每个轮子侧面安装有一只隐形滑板和一只推进器。奔驰在高速路上,如果你还嫌不够快,可以启动推进器,汽车就可以超音速飞驰。如果运气不好遇到塞车,你可以启动那一对翅膀,离开陆地,飞上天空,这样,你就再也不用为塞车发愁啦。如果你开车来到海边,想坐船出海,可以启动隐形滑板,整个车子就变成了一艘快艇,载着你乘风破浪,在蔚蓝的大海里遨游。

“留白”: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7篇

一、借助现实场景, 想象天塌惨景

很多作者往往根据写作意图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 而把一些次要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或省略掉。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空白, 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精心设计, 启发学生想象和表达。如《女娲补天》的第一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原因:因为天塌下了一大块, 人类处在灾难中。对于天塌下后的惨景, 课文只用了几句简短的文字描述:“天哪, 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 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 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 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 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学生读文字, 虽然能把那种可怕读出来, 却不能把人们怎样求救, 情况如何越来越危急及自己对可怕的感受读出来。针对这些情况,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出示上面一段文字, 让学生自己去读, 先说说读到了什么。再出示一组山崩地裂、洪水泛滥、大火焚烧的图片, 让学生感知当时大地上的可怕情景。接着我抛出了想象说话———“同学们, 看那熊熊的大火向山顶逼近了, 几个孩子哭喊着________, 大人也吓得___________;看那边, 水快要漫过一个小女孩的头了, 只见她____________;一位老人被湍急的洪水冲走了, 只听他拼命地嘶喊着_____________……”,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最后再让学生去读。经过读、看、想、说,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可怕情景有了深刻的认识, 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读中开拓思维, 感受找石艰难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 积极主动地思考, 寻求问题的答案, 通过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质疑、个性化的积累、个性化的表达, 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张扬。

课文中“她忙了几天几夜, 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 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 她又找啊找啊, 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部分, 作者写得很简单, 为了让学生体会女娲找五彩石的艰难, 体会女娲历经了千辛万苦、不怕牺牲的精神, 我让学生抓住“找啊找啊”想象一下:女娲分别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红、黄、蓝、白色的石头, 她又是怎么找的呢?在找石头的过程中女娲遇到了哪些困难, 她又是怎么克服的呢?出示填空, 让学生填一填: (1) 女娲又找啊找啊, 她找遍了 () , 找遍了 () , 找遍了 () , 但是女娲还是 () , 最后, 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2) 女娲又找啊找啊, 她的手 () , 她的脚 () , 她的身体 () , 但是女娲还是 () , 最后, 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种创造性的想象, 把女娲艰难寻找五彩石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接着再让学生细细地读, 他们读出了女娲的着急, 读出了女娲的坚强, 读出了女娲的勇敢, 还读出了女娲的辛苦……从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女娲找石过程充满了危险与困难, 女娲的高大形象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学生不由得对女娲产生了敬佩之情。

三、通过主动表达, 领悟女娲精神

课堂上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 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重要, 教师要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 将“自主表达”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组织课堂讨论, 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发表见解的机会, 真正使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 我们应提倡“咬文嚼字、议论纷纷”, 特别是对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 更应该让学生品个够, 议个透。

在教学课文中“五彩石找齐了, 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 把五彩石放在里面, 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 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这部分时, 为了再现女娲炼石的场面, 为了让学生领会女娲的精神, 我抓住了“五天五夜”这个词, 设计了想象说话:“这五天五夜, ___________。这五天五夜, ______________。”并让学生想象:女娲是怎么度过这五天五夜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她眼睛盯着神火, 一动也不敢动, 一发现火小了, 马上让它变大。”有的学生说:“神火的温度太高了, 女娲热得晕倒了。”有的学生说:“她的腿都麻了。”……通过想象, 女娲的那种坚持, 那种辛苦, 那种为民着想的牺牲精神, 又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对她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这个环节的设计,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畅所欲言。在表达过程中, 学生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又获得了个人感受。

四、结合情感体验, 感受神话神奇

教学课文中“现在, 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 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这部分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天补好了, 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假设你就在人群中, 你听到了些什么, 你会说些什么呢?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在表达过程中, 学生无形中就对女娲产生了敬佩之情, 对课文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给画笔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8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用音乐激发想象

音乐与美术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欣赏音乐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我会播放一些相应的音乐,让儿童在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中,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年级美术课《狮子大王》中,我没有运用教师单向的示范和统一的范例来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师范画,学生模仿的教学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对此产生疲劳感,单纯的模仿违背了低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心理特点。而动画片《狮子王》每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看,也很感兴趣,其中的插曲《狮子进行曲》更是大家耳熟能详,当我播放了这首音乐时,孩子们瞬间也幻化成一头头小狮子,有的模仿狮子行走的样子,我的模仿狮子喊叫的声音,这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呀,在这样的音乐的催化下,学生们都仿佛被带到了非洲广袤的草原上。在讲解了狮子形态的简单画法后,孩子们开始动手了。有的画面上有很多小动物在前面领路,后面跟着威风八面的狮王,这狮王可神气了,头抬得老高,鬃毛随风飘动,煞是神气;有的狮王可凶了,嘴巴张得好大好大,好像在体现它森林霸主的地位;还有这幅是头温柔的大狮子,正在保护他们的家族呢。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生动、活泼又充满情趣。当美术课上有了音乐,这艺术的氛围是如此让人着迷,只有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观赏和领悟。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活动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让音乐走进美术活动,可以使美术活动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既有利于孩子们愉悦身心,又可以激发想象。

2.用故事再造想象

在一年级美术课《美丽的天空》中,我设计了创编活动《热气球带我畅游蓝天》,孩子们把头脑中稀奇古怪的想法,动画片中的神奇人物都创编到了故事里,最后的延伸活动是把《热气球带我畅游蓝天》画下来。他们用画笔让我们的教室搬到了天空中,天空中有神奇的力量,能让他们在上面玩蹦床……虽然他们受现有技能的限制,也许画面构图不完美,表现的造型也不具体,但我们还是要鼓励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进行想象,进行创作,给孩子一片自由发挥的天地。这样能使处在不同水平的儿童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通过绘画,让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头脑中产生,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

二、联系生活促发想象

1.从室内到室外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大自然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去采风吧!

2.由个体到合作画

美术活动,学生单独完成一幅作品,合作交流的时间较少。其实我们在设置美术练习时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模式,可以采用大课堂合作的形式来进行,适当改变可以让孩子在快乐和新奇中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三、开发潜在意识培养创造想象

人人都会做梦,梦是人类的一种生理现象,实质上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潜意识反应。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我在美术角中设立了一个“梦幻国”,让孩子们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梦境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虽然,大部分孩子的作品不太成熟,但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人都展示自我,享受成功。孩子们的画,纯粹而稚拙,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又是如此让人着迷。

给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9篇

一、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

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感知表象开始的。课文中安排的插图, 就是根据这一特点精心设计的, 所以,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应该从图开始。利用图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 训练他们用生动的语句, 把感知的表象准确、连贯地表达出来, 发挥语言在想象中的调节和表现作用。插图往往是课文内容重点部分的直观展现, 利用插图想象, 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根据儿童善于想象的优势,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创造条件, 使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享受文字后面那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品味其中之美。例如, 我在教《草原》这课第一自然段时, 借助录音组合的优势, 使朗读教学达到了理想的境地。上课伊始, 播放配着草原风光的《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乐曲, 教师在乐曲的行进、画面的转换中朗读, 学生在优美的旋律、生动的画面与课本内容和谐共鸣中欣赏。广阔的草原、奔跑的马儿、静立的牛儿, 课文中一个个鲜活的意象, 宛如一幕幕活动的镜头, 在头脑里过“电影”。老师读罢, 学生中有的要求配音朗读, 有的联想到乐府民歌为全班朗读“赤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炉,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见课堂成了美好的乐园, 学生融于其中, 乐于其中。

三、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激发想象

讲解课文中, 教师用朴素的语言, 自然而又生动地描述课文中描写的情景和美好的意境, 使学生如见其人, 如问其声, 如临其境,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唤起学生记忆储存的表现, 激发其想象。如教学《长征》一课, 气候的恶劣、环境的艰苦、红军战士们的行为, 当时形势的紧迫, 仅靠几幅图片来表现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 教师用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 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

四、抓住文中标点符号, 展开丰富想象

有些课文, 在情节上有跳跃, 叙述上有省略, 给学生的想象活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文章的线索内容, 进行创造性的合理想象。例如, 我在教学《穷人》第二课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 我让学生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并让他们多读。然后我提问:“这些句子中多处出现省略号, 此时此刻她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争先回答, 有的说:“她可能想如果不抱回西蒙的孩子, 他们肯定会被冻死、饿死的, 无论如何要把他们抱回来。”有的说:“她可能会想丈夫回家后看到这一切, 可能会生气, 但是她宁愿被骂一顿或打一顿, 也一定要收留这两个苦命的孩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想象的大门被打开了, 他们对桑娜矛盾复杂的心理体会得很深刻, 从中也感受到了桑娜善良的品质。

五、动手绘画促进想象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 小学生对色彩感强的直观画面尤其感兴趣, 因而把绘画融进语文教学, 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绘画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而且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形象思维, 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可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画风》一课, 以人物对话的形式, 讲了三个小学生互相启发, 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他们用不同的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学完这篇课文后, 学生们也跃跃欲试, 想出更多画风的办法。于是, 一幅幅奇思异想的五彩画描绘出来了:有一只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风筝, 有随风飞舞的蒲公英, 有飘起的窗帘, 有弯腰的麦穗……是风, 放飞了孩子们想象的思维。

六、演课本剧, 培养学生想象力

许多课文中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活趣味的画面。我常常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 让学生担当文中的角色, 去模仿、体验情境, 令孩子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例如, 在学完《再见了, 亲人》这课时, 我设计了演课本剧这个环节, 主要是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 想象离别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这样既可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体现了创新教学。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 其中动人的故事情节常常令人回味。若在学完后,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来的话, 不但升华了对文章的理解, 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这就为创造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七、引导学生续写, 展开想象

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 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这样, 故事续写成了供学生发挥才能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如在教完《穷人》一课后, 让学生想象桑娜夫妇收留了西蒙的两个遗孤以后, 他们兄弟长大后都做了些什么?成为怎样的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可谓“一举几得”。

八、结合习作教学, 培养想象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儿童最富幻想, 在无拘无束的异想天开中, 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最好的发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 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发展个性。

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第10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同样,关于想象力,也可以说:“给我一对翅膀,我可以飞遍宇宙。”我们的教师习惯了安静的课堂、统一的回答、严格的秩序,将学生的想象力扼杀在被动接受中,扼杀在清规戒律中,扼杀在万马齐喑中。有一次,我批改学生试卷,有一道题是模仿一个比喻句,造一个新的比喻句,结果全班有20几个同学造的是“月亮像小船”。这就是应试教育结出来的涩果。想象,断翅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改变一切的前提是改变自己。我想,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应从改变教师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课堂,将一潭死水变成一池春水,水面波浪激荡、生机涌动;让安静的教室变成小鸟啁啾的森林,让孩子们“争鸣”,聆听心灵花开的声音;给学生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一个让想象自由驰骋的天地,让课堂长成欣欣向荣的春天。

为了给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我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一次,我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课后去本县的青铜文化公园观察各种植物的叶子,然后自由地写出比喻句。第二天作业交上来,我发现答案不再是千篇一律:梧桐叶像一只只小凤凰栖息在枝头;红色的枫叶像火山;竹叶像小船;荷叶像小水滴的溜冰场……原来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想象是最好的发现者。还有的同学对自然的描绘生动美妙,更不乏想象:一丛野蔷薇,上面挂满了一串串绛红色果粒,果粒间滴滴晨露颤动,仿佛充满魔力的小水晶球。大自然的魅力、泥土的气息、森林里的声音……无不通过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还必须在课堂上留下无限回味的空间。上完了《蒙娜丽莎之约》这一课,我和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于是,我提议让同学们发挥想象,一起作一首诗来品味《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放飞思想之翼。由此,一首诗呼之而出:

人醉梦醉灵魂醉,

蒙娜丽莎千年美。

神秘无穷迷人笑,

满口甜蜜唇齿间。

一袭长发柔似瀑,

轻纱朦胧暖如梦。

山水装饰画梦人,

是谁点醒达·芬奇?

尽管诗作较为粗糙,但孩子们的想象得到了释放,思维得到了锻炼,为课堂平添了生趣,为孩子们的成长留足了空间。

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需要修炼一颗欣赏学生的心。有这样一种说法: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于是,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欣赏他们,避免他们的想象之翼折断在毫不留情的批评中。

“聪明能干的小A,请抬头挺胸读书!”只见小A满脸灿烂,“头正肩平”地投入朗读。

“乐于助人的小B,请注意队形!”在大伙儿钦佩的目光中,小B停止了“拉丁舞”。

“投篮高手小C,请用心做操!”小C抿嘴一笑,立刻一本正经地做起操来。

…………

是啊,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孩子,就是一首首纯真质朴的诗,一幅幅烂漫无羁的画。老师应当原谅、包容孩子们的青涩、莽撞、唐突,才会有个性飞扬、想象翱翔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上一篇:浙江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行动方案下一篇:第18章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