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的成语

2024-07-25

更上一层楼的成语(精选9篇)

更上一层楼的成语 第1篇

唐朝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成名,他曾经担任过文安县尉,他常与王昌龄、高适等人在一起。鹳雀楼是唐朝的一个风景名胜,共有三层,气势壮观,南望中条山,俯瞰黄河。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他心情非常激动澎湃,便写成《鹳雀楼》这首著名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说:我登上鹳雀楼,看到夕阳挨着远山慢慢的落下,黄河水奔腾地流向大海。想要看得更远的地方,就必须要再登高一层楼。王之涣用这首诗写出了自已远大的抱负。

【更上一层楼例句】

清.个中生《吴门画舫续录》内编.第三十六节:“其假母行三,由船娘起家,培植后进,未及十载,鬘云居然光大门闾。曲廊洞房,水亭月榭,视击空明而溯流光者,直更上一层楼矣。”

清.王夫之《水调歌头.放言》词:“既道尼山出世,又召东山入梦,镜里是真木。炯炯明看汝,更上一层楼。 ”

【更上一层楼造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和家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上都能够更上一层楼。

只要大家保持现有的状态孜孜不倦的共同努力,公司的业绩相比去年就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的成语 第2篇

【拼音】: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简拼】:gsycl

【解释】: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示例】:既道尼山出世,又召东山入梦,镜里是真木。炯炯明看汝,~。 清·王夫之《水调歌头·放言》词

【近义词】:更进一竿

【反义词】:江河日下

【语法】:作宾语、分句;用于祝福语

【英文】:scale new heights

【德文】:neue Hǒhen erklimmen

【俄文】:поняться ещё выше

如何使自己的摄影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3篇

摄影技术本来是一个还原现实景物、影像和创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追求拍摄技法外, 更要求摄影师有捕捉瞬间的能力。当我们面对不同种类的摄影题材时,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评价呢?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自然风光、社会风土人情等, 通过艺术形式上的美感展现作品内容上的精神层次, 从而也能带给我们生活的激情。当然也有一部分如抓拍、纪实类的作品对于构图、光线、角度不做苛刻的要求。面对不同题材、风格的摄影作品时,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去欣赏和研究呢?

研究纪实摄影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更需要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绳, 以无比吃苦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 深入百姓的实际生存情境, 真正地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 并保证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 大多数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的事物或是丑陋的社会现象, 目的都在于表现和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一原则, 引起人们的关注, 唤起社会良知, 同时记录特有的社会变迁, 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如下图为例, 这张图片是摄影家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的系列图片之一, 他通过一个小女孩眼神传递出农村孩子渴望读书的感人故事, 这正符合了纪实摄影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一原则, 引起人们对孩子们渴望求学又无钱上学的关注, 同时唤起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对希望工程的捐助行动。

研究风光摄影是以研究自然风光之美及如何去创作, 也就是说以什么样的拍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风景之美, 同时摄影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艺术修养, 博览群书才能拍摄出美丽的风景照片。在拍摄前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预想拍摄出的画面是怎样的。如下图简单的一幅照片, 单纯的一个逆光仰拍的一种拍摄技巧方式就能把这张照片的意境拍摄出来。背景紫红色的天空充满了整个画面, 再加上马车车队的剪影效果使观众看到之后赏心悦目, 浮想联翩。图摄影师是通过仰拍拍摄天空与山脉的关系, 体现了自然界的融合。

研究人像摄影必须捕捉被摄主体的精彩瞬间。摄影师必须具备观察被摄对像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与被摄对像沟通, 达到彼此相互了解, 才能使被摄对象不至于在紧张、尴尬的气氛当中拍摄照片, 这样可以使被摄对象能配合摄影师完成创作。而且摄影师一定要先观察被摄对象的美的角度再进行拍摄。同时摄影师还必须了解其他艺术的相关门类。如果戏曲演员需要拍摄生活照片的时候, 摄影师必须了解被摄对象所属剧种的职业的动作习惯, 一定把戏曲文化特点表现出来。诸如此类的被摄对象都需要把文化背景和职业特点表现出来。摄影师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拍摄出形神兼备的而且具有文化意味的优秀人像摄影作品。两张照片均把被摄对象职业特征和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研究广告摄影就是要以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摄影, 通过表现商品的外观、性能、色彩和用途等特点, 从而引起顾客对商品的购买欲望, 刺激顾客消费, 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作用。广告摄影是传播商品信息、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 它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媒介为广告摄影提供了平台和重要传播途径。此外, 广告摄影师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才能把商品的外表和功能表现出来。因为摄影艺术是通过摄影技术的控制来实现的。

以上两张汽车广告摄影图片, 如果没有一定的摄影技术水平, 照片上汽车的质感与颜色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而且通过颜色的搭配使汽车看上去档次更高。

研究专题摄影就必须与新闻摄影紧密地联系起来。专题摄影要求至少有一张能概括全局或表现全貌的照片,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其他照片也必须与主题有关, 或是事件的几个侧面, 或是事件变化的几个点或者细节, 专题摄影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 而且需配上文字加以解释, 大多是概括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及其新闻意义的文章, 再加上每幅照片的简要说明, 能够较全面、概括、深入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 细致、深刻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 是画报、报纸、杂志中经常采用的图片形式。由于专题摄影需要借助媒体来报道所以具有新闻价值, 这与新闻摄影的传播方式及其相似。如下一组照片虽然只有两张, 但是把摄影师的主观意图表现得十分清楚。左图表现了一对中年夫妇照顾孤寡老人的感人事迹, 右图表现了该夫妇因此获得了政府奖励和宣传报道。虽然只有两张照片, 但却说明了整个事态发展的全过程。

摄影艺术因为它自身的艺术效果和规律, 所以在所有艺术当中有独特之处, 摄影艺术效果的研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基本表现形式 (包括摄影构图、摄影角度、景别、色彩构成) 、光线的运用决定了曝光技术与技巧, 摄影师的主观意图和大千世界的美好事物决定了摄影创作的源泉。所以, 摄影师要善于发现大千世界的美好事物, 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类世界最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

首先, 摄影师是通过色彩、影调等来提高画面视觉效果的。所以研究摄影艺术首先要从构图、光线、影调、景别等造型手段入手, 使画面直接刺激到欣赏者的感观, 而后再去了解摄影画面的主题思想, 这些视觉要素不仅是一幅作品构成的关键, 也是欣赏者感受和认知摄影作品的艺术前提。如果摄影师掌握不了提高视觉效果的基本技术也就谈不上摄影艺术创作了。

其次, 摄影作品也是摄影技术与摄影技巧的完美结合, 优秀的摄影师是通过技术与技巧的控制来创作出艺术作品的。世界杯足球比赛中的摄影作品所采用的拍摄技巧, 使画面主体突出、背景虚化。摄影师让足球场地上的运动员都成为足球名将罗纳尔多的背景, 画面前后小景深的运用使主体更突出更醒目,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观众具有一定的摄影知识, 一看便知照片拍摄时所运用的拍摄方法, 从更深层次去对作品的技术与艺术去感受和认识。

第三, 摄影作品内容的研究, 它是摄影师贯穿从构思到完成作品, 就像正郑板桥在竹林里从“眼中之竹”到“胸有成竹”最后“手中之竹”的创作的全过程一样, 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一般新闻类题材的主题思想比较明显, 风光类的作品有时候主题不是很突出, 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当代社会里概念艺术已成为主流艺术, 所以摄影作品一般都能给观一种众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更上一层楼的成语 第4篇

英国媒体发布2014年奢侈品行业大趋势分析,分析指出2013年奢侈品行业受到亚洲消费者对奢侈品热情降温、汇率、市场等多方面的影响,全球个大奢侈品市场增长势头显著放缓,投资者和高官们都声称来年要保持审慎态度。但媒体仍预测2014年奢侈品行业的收购兼并会更上一层楼。

根据Pambianco年度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前九个月期间时尚界和奢侈品部门全球兼并和收购事项增加,2013年前九个月的并购事项达到81个,相比2012年的75个有8%的增长,自2011年以来,并购数量总体增长40%。像LVMH和Kering这样的大集团一直没有停止并购的速度。2013年,路威铭轩(LVMH)以及开云集团(kering)分别成功收购罗洛·皮雅纳(loro piana)与米兰时尚珠宝商宝曼兰朵(pomellato)。分析人士预测:2014年,随着各大时尚公司全力以赴扭转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与古驰(gucci)在内的知名品牌的销售颓势,奢侈品行业的收购兼并将成为现实。

解读:很多大佬并购奢侈品牌,认为可以依托集团在全球强大的网络与忠实的拥趸来扭转颓势,但能否如愿以偿呢,拭目以待。悲催的是,开云集团收购的PUMA彪马却在2013年巨亏,逐渐被剥离出一线品牌之列。(图:意大利著名珠宝品牌宝曼兰朵(Pomellato)与帕玛强尼(Parmigiani)合作推出帕玛强尼Tonda Pomellato系列女性腕表。)

更上一层楼的成语 第5篇

【拼音】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简拼】gsyl

【近义词】更进一竿

【反义词】江河日下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解释】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成语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祝福语

【例子】形势发展了,我们的工作也应该更上一层楼。

【英文翻译】scale new heights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他性格豪放,擅长做诗,经常与王昌龄、高适等在一块切磋诗技。王之涣被免职后,游遍黄河南北,他到薄州登鹳鹤楼,作诗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产生年代】古代

使你的英语更上一层楼 第6篇

A SURE WAY TO BRUSH UP YOUR ENGLISH

简清国

我国学生学英语,一般都经过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的过程,可是成效不彰,是不争的事实,尤以说、写两方面为然。见到洋人不敢开口,写一封英文信错误百出。这个现象一、二十年来,似乎没有改进。大家都知道,近年来不论英语教学设备的改善,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各类工具书的便捷,乃至学英语风气的普遍,与一二十年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照理说,我国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应相对地进步才对。事实不然,每年大学联考,英文科作文吃鸭蛋的总有数千名,三、五分者更不在少数。而大学毕业生(包括大部分的英语系学生)写张英文借据、信函,要不出错,恐怕十不得一二。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毛病出在哪里?谁要负责?

一般来说,我国学生学习英语,都是支离破碎的,一个个单字逐一记诵,鲜少注意该字(尤其动词)的正确用法,以及忽略字词搭配的重要性。

所谓字词搭配(collocation)是指字与字间的连用关系,包括动词与名词的连用,例如raise a question;名词与介词的连用,例如a check for US$500;形容词与名词的连用,例如heavy traffic;以及动词与副词的连用,副词与形容词的连用等等。其中动词与名词的连用法最为复杂、困难。我国学生习作常犯错误,或是句子不够idiomatic,就是忽略了字词搭配的正确用法所致。而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的英语程度好像停留在某个阶段,无法突破,更上一层楼,笔者建议可潜心研究字词搭配,相信会有令人意料不到的结果,兹举实例说明:

一、动词与名词的搭配——本文前节提到的“提出问题” 英文是raise a question,但是下面的五个“提出”,都不能以raise来译:“提出辞呈” 要说tender(hand in)one’s resignation;“提出证明” 要说produce a proof;“提出申请”要说file(make)an application;“提出建议” 要说make a suggestion;“提出警告” 要说give(serve)a warning。可见英语的字词搭配有其固定的说法,中文里同样的“提出”,英语的动词却要随后面的名词而变更,而有tender,produce,file,make,serve等五个不同动词。其实这五个动词并不难,高一学生都会。可惜以往学这些字的时候,都是个别的习得,也就是没有注意上面这些tender与resignation,produce与proof,file与application等的连用法,一旦要用时就不免茫然不知所从,而一般英汉或汉英字典,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渡过难关” 这辞句,很多学生不知道用什么字来译“渡过”。於是脑筋一动,“渡过” 也许就是“通过”,於是译成pass one’s difficulties,可惜这是不对的英语,也就是英语没有pass difficulties这样的字词搭配。那怎么办,再找来汉英辞典,“渡”的解释是cross,可是这样也没有解决问题,因为cross是指渡河流的有形的“渡”,是有动作的;但“渡难关” 的“渡” 是抽象的,没有动作的。我们可以说cross a river(street),但cross one’s difficulties是错误的英语,正确的说法是get over(overcome,tide over)one’s difficulties。其实get over,overcome也是很简单的动词,只是平常看书时,没有把它和difficulty 放在一起学习、联想,一旦要用时,一味往“渡” 的英文单字上思考,不仅“渡” 不出来,也很容易出错(例如刚刚提到的误用pass,pass只能用在pass an exam“通过考试”,pass a ball“传球”。)

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笔者曾经把“留胡须”、“度蜜月”、(法官)“开庭”、“把脉”等等字词搭配给学生练习,受测对象包括不同科系学生,其中也有国立大学外文系毕业生。结果能说出正确的wear(grow)a beard,spend one’s honeymoon,hold a court,feel one’s pulse者竟寥寥无几,大都往“留”、“度”、“开”、“把”等英文怎么讲的方向钻,自然徒劳无功。类似这些容易出错的动词与名词的字词搭配俯拾即是,例如把“开支票”说成open a check;“他还小,不会接电话”的“接电话”说成“receive the telephone;“养成好习惯”说成rear a good habit等等,都犯了中式英语的毛病,而这些中式英语也就是字词搭配的使用不当所致,亦即英语里没有open a check这样的字词搭配。我国学生忽略字词搭配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实在值得英语教学界的重视。

二、名词与介词的搭配——介词是学生很感头痛的一环,主要是因为没有什么规则可循,一切都得照习惯用法才行。例如“一张美金五百元的支票”要说a check for US $ 500,这个for很多学生会受中文思维的影响,而误用with或of。其他像meeting前该用什么介词,level前用on 或at,hospital前要用什么介词等等,都是很容易出错的。当然动词与介词的搭配也是大学问,例如die后面接不同介词有不同的意义,congratulate接什么介词,如何使用等等,也是学生最感头痛的。把“恭喜你通过考试”说成I congratulate your passing the exam照理说应该没有问题了,但是先别太自信,错就错在介词的使用上面。

三、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这方面问题比较小,但还是不能忽视。例如“国内市场”的正确说法是domestic market,不说internal market。“甲国干涉乙国内政”的“内政”要说internal affairs,不说domestic affairs。再如“交通拥挤”的正确说法是heavy(busy)traffic,如果我们望文生义,以为“拥挤”是crowded,“交通拥挤”自然是“crowded traffic,那就不免要犯错了。

四、副词与形容词的搭配——笔者集二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我国学生对于修饰形容词的副词方面的词汇,一般都很贫乏,例如“天气很冷”,形容“冷”,除了very以外,很少人会想出像biting,bitterly这样活生生的字眼,想想biting cold与中文的“寒风刺骨”的意境多么类似吻合!同理,形容“热”的用语,boiling 当然比very或extremely来得生动贴切。

除了以上四种外,还有名词与名词的搭配、动词与副词的搭配、冠词与名词的搭配等等。要想精通英文,从学习搭配的正确用法下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仅就字词搭配辞典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在于动词,例如前面提到的“提出”(申请、抗议、警告、证明)与“渡过”(难关),困难就出在动词上。这种问题一般字典鲜少触及;但只要查字词搭配辞典的名词,即可查出该用哪个动词。换句话说,字词搭配辞典是由简单的、我们已经会的字去查困难的字。例如由application,protest,warning等简单的名词,可查出file an application, raise(lodge)a protest, 2 give(serve)a warning等动词;“渡过难关”可由名词“difficulty查出get over,overcome,tide over等动词。此外,字词搭配辞典还把跟名词有关的动词都列出来,例如在baby一字下,它把“抱”婴儿、“背”婴儿、“哄”婴儿入睡等等和婴儿有关的动词都一一列出,而这些动词我们大都认识,只是不知道可以和baby连用,所以遇有疑问,翻阅一下,便可解决。“哄”婴儿入睡,如果查汉英字典的“哄骗”,英文解释是cheat,但cheat a baby to sleep却是不通的英文,也就是Chinese English。字词搭配辞典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地道,避免中式英语,道理在此。还有一点,字词搭配辞典收录了不少同义及反义字,例如在habit一词下,列有“养成”习惯的几个动词:develop,cultivate,foster„;也把“养成”习惯的反义字——“革除”坏习惯的动词一一列出:break,break off,drop,eradicate,shake off„,对于学生的英文作文和翻译,有莫大的助益。例如在On Habits(论习惯)的一篇作文里,一定免不了多次提及“养成”好习惯,或“戒除”坏习惯,假如“养成”你只会develop,“戒除”只会eradicate,那么这两个字重复出现,没有变化(variety),乃作文最忌之处。其他有关修饰habit的形容词,如“根深蒂固、无可救药的”坏习惯,均可在修饰语一栏内查出。读者中文作文时,要找适当字眼,相信都有“肠枯思竭”的痛苦经验,字词搭配辞典可使我们在英文作文时,避免这种痛苦。

前节指出的“一张美金五百元的支票”,可由字词搭配辞典的check查出a check for $ 500;“国内市场”可由market查出domestic market;“交通拥挤”可由traffic查出heavy(busy)traffic;“天气很冷”可由cold查出biting(bitterly)cold。由此可见,百分之七八十的困难,都可由名词查出,而名词是鲜少产生问题的。

有志学好英语的人,或常觉得自己的英语总是停滞在某个阶段,而无法突破的人,潜心研究字词搭配是不二法门。兹举实例说明:把“我们公司的成衣品质比其他公司好”说成:The quality of our company’s garm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ny other company’s.固然四平八稳,但是总觉得英语味道不够。讲究用字的人,不妨查字词搭配辞典的compare,其中有compare favorably(比„好),compare poorly(比„差)的说法,因此,Our company’s garments compare favorably in quality with any other company’s.自然比前例好。学了十多年的英语,碰上“比„好”的用语,如果仍然只会想到初中生就会的better„than,那岂不是太冤枉!可是事实上,现在大学外文系学生,有几个会用compare favorably(或poorly)? 再举一例:“中韩两国在贸易伙伴的选择方面极为类似”若译成:“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are very similar in choosing their trading partners”.也是通顺正确的英语,可是to be very similar平铺直叙,味道意境似嫌不够。可查字词搭配辞典的similarity,其中有bear a similarity的搭配用语,于是: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bear a striking similarity in choosing their trading partners。比前句不知高明多少,读者可细心体会。

当然,这字词搭配的用法与优点还不止这些,笔者所见,不免管窥。希望有志学好英语的朋友,多多研究,并发表心得,相信对英语教学界会有所裨益。

话让你的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 第7篇

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4.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7.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9.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10.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1.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12.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13.尊重不喜欢你的`人。

14.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5.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16.没有什么东西比围观者们更能提高你的保龄球的成绩了,

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

17.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18.榕树上的“八哥”在讲,只讲不听,结果乱成一团。学会聆听。

19.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20.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21.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22.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23.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24.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2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26.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

27.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讲演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也要用心的继续下去,即使没有人喝彩也要演,因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摇篮,你不要看别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好好将来这27条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形成习惯,相信你会大大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更上一层楼的成语 第8篇

一、为何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您觉得参加教师培训活动对于教师个体发展来说:A一点也不重要, B不重要, C一般, D比较重要, E很重要”:有22位教师选“很重要”, 10位教师认为“比较重要”, 3位认为“一般”;而对于“您认识的教师中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a不高, b不太高, c一般, d比较高, e很高”:有1位教师选了“不高”, 13位选了“不太高”, 15位选了“一般”, 6位选了“比较高”, 1位认为“很高”。这表明教师已认识到培训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但为什么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却都不高呢?如何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龙官吾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 :教师能够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这是好现象, 关键是有关部门如何把培训办好, 让教师们学有成效。教师们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主要是缺少参加培训的动力, 内因是缺少自我提高的动力, 外因是缺少压力。

周积昀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 :这个结果说明, 教师普遍有了学习和培训提高的需求, 认识到了学习的必要性, 但他们主动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却不高。究其原因, 主要有二:

一是从主观上看, 我们所能提供的培训资源的有限性和教师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矛盾非常突出, 培训不能很好地回应教师培训学习的诉求。培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公共知识多, 专业知识少;共性多、个性少;理论多、实践少。

二是从客观上看, 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缺乏对教师培训学习的约束力, 教师觉得教育教学工作容易“应付”过去。同时, 对教师工作评价“短视”, 只看当前的教学成绩, 不看长远的教育发展。因此, 教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比较容易纳入业绩考核的硬“指标”, 学习提高被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

对策:

一要完善教师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 把培训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形成科学的, 立足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专业考核体制, 体现培训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 要通过教师成长机制建设, 形成明显的从普通教师到教育专家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台阶, 明确教师的生涯教育和发展阶梯, 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要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改变当前培训机构建设严重滞后, 培训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 深入挖掘各种培训资源。同时, 要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 造就更多的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培训者, 培训一大批“土专家”, 解决培训中存在的“三多三少”问题。

三是要创新培训模式, 改变传统“授受”式信息单向传递模式, 培训更多地关注课堂, 走进教师真实的教学实践, 倡导教师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 更多地回应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 满足教师的培训诉求。如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课堂”, 利用互联网技术, 把教师的常态课放到网络上, 组织骨干教师、教研员和专家远程“会诊”, 使教学研究在网络上有效放大, 变过去的小集体备课和研究为透过互联网的大集体备课和研究。可谓一举多得, 既回应教师的实际问题, 又解决培训资源不足、兼职教研员和专家的时间矛盾, 还满足教师的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王和圣 (澄迈中学副校长、澄迈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人) :老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有多方面原因, 但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参加培训缺少刚性要求, 没有真正把培训与教师的绩效评价、晋职、评优、续聘等有机结合, 这就导致了一些老师认为参加培训与否是一样的。二是大部分培训占用老师的法定节假日时间。老师的工作强度本来就比较大, 只能利用节假日休息或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或锻炼一下身体等, 结果等来的却是要参加培训, 当然就不高兴。三是培训机构或学校没办法提供足够培训经费。本来国家规定教师工资总额的2.5%为教师培训专用经费, 同时也规定学校公用经费的5%为本校老师培训经费, 但不论哪个层面的经费都没办法落实, 这样老师参加培训常常要自掏腰包, 老师当然积极性难高。

兰祖军 (海口市英才小学校长) :有调查显示各个年龄段的教师职业倦怠都比较严重, 教师找不到幸福感, 缺乏上进的动力。因此, 教师培训既要注重一招一式的教学技能的培训, 更应关注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追求的升华。教师培训要加强引领教师追求人生幸福, 思考人生和教育的真谛, 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内心产生不竭的动力。这是“道”, 只有方向明确了, 安身立命了, “技” (教学技能、技巧、方法) 才会有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也会提升, 培训才会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对培训的态度既有对培训本身的看法, 更反映了当前教师的整体职业状态 (中小学教师地位偏低、收入较低、压力增大、不够敬业、能力水平低下、学习动力不足等) 。要真正让教师乐于学习、主动学习需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同时改革教师管理体制, 打开教师出口, 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建立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林子娥 (琼中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 :经过近几年的强化培训, 教师们对培训提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从这个结果看来, 教师们还是把教师培训提高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他们或许也感觉到教师培训的重要, 可是却没有一个机制让他们认认真真地对待教师培训提高, 这就给我们提高出了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才是最切合教育教学实际, 让教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学习提高中。

二、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对于“当前, 您和您周围的同事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a知识陈旧老化, b知识面窄, c缺乏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d缺乏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知识的支持, e缺乏对电脑信息技术手段的了解和掌握, f缺乏新教育信息的交流渠道, g缺乏教学科研意识和方法”:教师们认为面临的挑战的顺序是:缺乏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22人次;缺乏教学科研意识和方法, 19人次;b知识面窄, 16人次;知识陈旧老化, 14人次;缺乏新教育信息的交流渠道, 12人次;缺乏对电脑信息技术手段的了解和掌握, 9人次;缺乏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知识的支持, 6人次。在培训工作中如何认识和应对教师的这种认识?

龙官吾:不同的人的认识有差异, 教师们更关注的是与自己工作更接近的, 即如何把课上好, 因此教学方法自然成为教师们的首选, 其次就是学科知识。

周积昀:这一结果至少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反映了教师更关注的是技术细节, 他们迫切需要的是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 关注行动、关注实践是必需的, 也是正常的。但同时也传递了这样一种危险的信号:教师缺乏对“内功”修炼的重视。教师的内功包括诸如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广泛的科普知识背景, 深刻的对学科特色的理解力及对学科发展、学科系统知识的敏锐性等等。这与我国对教师入门的学历要求较低有关, 是教师的“先天不足”。其实, 教育教学需要讲求方法, 但有效的教学首先不是方法。这就如同习武, 没有扎实的内功基础, 只学武术“招式”, 是不可能成为武师的。教师没有扎实的“内功”基础, 面对不同的教育教学“招式”,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好“招式”用不了, 反映为教师听了别人的课后, 许多人感慨:好是好, 但学不了, 用不上, 从而得出学习无用的结论;另一种是乱用“招式”, 反映为不少老师教学“花样”多多, “说学逗唱”一应俱全, 但形式大于内容, 课堂多了“热闹”, 少了“学科味”, 多了“表达”, 少了思考, 反倒降低了教学效率, 影响了教学质量。甚至有的老师说:没有培训, 我还能教书, 但越培训我就越不会教书了。

二是调查结果显现为最少教师选择“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知识的支持”, 这说明教师普遍忽视理论指导的价值。其实, 教育是一种带着理想的理性的行动, 他面对过去, 立足今天, 瞄准明天的目标, 没有根植于深邃思想的行动是走不远的, 更不可能到达“明天”的目标。

对策:

一是师资培训要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实践, 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研究, 促进教育理论“科普化”,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降低教师实践经验与理论之间的落差, 提高培训实效。

二是要引导学习。教师的学习需要引导, 培训不能停留在解决当前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需求上, 不能因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实际关注而忽视了理论的价值, 要让科学的教育观念在教师的思想深处扎根, 引导教师用远行的思想指导当前的教育行动。另外, 还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培训力度, 提升教师的“内功”修养, 提高教师把握全局的能力, 改变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在教育上缺乏沟通, 造成学生各个阶段发展不连贯现象。要让教师结合不同学科的实际, 清楚现阶段为什么而教, 其阶段教学在学生整个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什么, 明确教什么以及教完后能清晰地把握是否达到了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 从而有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深刻理解教育的基础性, 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三、如何为教师参加培训打开方便之门

对于“阻碍您参加教师培训活动面临的最主要“三个”困难是a学校教学任务比较繁重, b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 c单位不提供便利条件, d培训内容和个人需求不对口, f培训活动水平不尽如人意, g个人承担的费用高”:选“学校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有26人次, “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的有23人次, “培训活动水平不尽如人意”的有17人次, “单位不提供便利条件”的有15人次, “培训内容和个人需求不对口”的11人次, “个人承担的费用高”的有11人次。表明阻碍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培训活动水平不尽如人意”“单位不提供便利条件”, 你认为应该如何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培训环境或制度安排?

周积昀:把这个结果与第一个问题的统计结果比较, 我们发现, 尽管培训存在针对性不高问题, 却不是教师不愿意参加培训的主要障碍。阻碍教师参加培训的因素主要来自“教学任务重”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这说明, 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依然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 要靠外力“激励”, 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 教师并没有真正把培训学习当作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没有“教然后知不足”的紧迫感, 更谈不上建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 也说明一个客观问题:教师的编制确实太紧, 尤其是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 更加重了教师负担。

对策:

一要有效解决教师编制问题, 扩大教师队伍编制, 并保证5%的编制作为教师培训调剂指标, 同时, 要科学优化办学条件, 解决大班额问题, 把教师的负担确实减下来, 为教师培训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要完善教师培训学习的善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主动学习, 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应列入课表, 成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并狠抓落实, 体现学与不学不一样。还要加大培训投入, 增加培训专项投入并确保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划出足够的培训资金, 改变学校建设重硬件, 轻软件的现象, 着力打造教育软实力。

三要广泛开展学习型学校建设。重视打造书香校园, 开展师生同读书活动。其实, 受教育不仅是学生的事, 也是教师事, 真正的教育是教师在教育中和学生一起成长的。

王和圣:我认为有两种途径对解决老师参加培训难问题有帮助:一是将培训送到学校、送到课堂。主要是请骨干老师就近送训或就近强弱结队子式的“同伴互助”。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培训。

龚雄飞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 :教师培训也要以人为本:对于农村学校, 应该大力开展送教下乡、送训下乡, 对农村学校教师开展便捷式培训。如海口教研院要求培训者以乡镇为中心, 深入农村学校进入课堂听课、评课, 然后才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做报告, 做培训;而对于城区学校教师则可开展菜单式培训:培训者先收集城区学校教师对培训的意见和要求, 对收集到的培训意见进行分类整理, 再针对整理出来的教师培训意见和要求开发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开发出来后就挂在网上供教师选择。这样,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培训教师和培训内容, 从而做到教学、生活、学习都不误。

四、培训教材为谁而编

对于“您在参加培训时需要购买学习材料或教材吗?这些教材是谁编写的?您对这些教材的看法如何?”:有21位教师表示要购买培训教材, 而对于这些教材的看法, 总体来说并不看好所购买的培训教材。比较典型的看法有:“所购材料一般是由有关教师培训方面的专家编写, 教材的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多, 如果能有更多的教学案例与分析就更好”“强制集体订购, 但实际使用很少”“有一定的针对性, 实用性不太强, 理论多于实践经验”“这些教材我们只会在学习期间偶尔翻阅, 浏览, 都觉得这些教材大同小异, 对我们的工作帮助不大”。教材是培训内容的载体和培训活动的延续, 如何提高教材的针对性, 使之更受教师的欢迎, 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龙官吾:培训教材是必需的, 但书本并不是培训教材的唯一, 教师们有时候对课例或案例更感兴趣, 即使是书也要有质量, 要切合教师的工作实际, 不要让教师们感觉离他们很远。

周积昀:对这个结果应有一个辩证的分析, 一方面, 确实存在着选教材的人与用教材的人立场不同, 加上可选空间有限, 送出来的“文化大餐”不对教师“胃口”问题。另一方面, 也存在着教师缺乏思考、缺乏对自己经验的主动整理, 导致被动阅读而带来的乏味。其实,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或教材, 不可能拿到一本解决所有教师问题的教科书。教材存贮的永远是死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 教育尤其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 想靠教材去解决教师的个性化问题, 是没有出路的。教材 (书本) 只有和有思想的个体有效“对接”, 产生共鸣, 才会焕发生命光彩。

对策:

一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专题研究, 形成丰富的成果, 努力开展菜单式培训, 变培训“送菜”服务为“点菜”服务。

二要打破培训是学习培训教材的误区, 在教育学生上我们反对死读书, 培训上, 我们一样要杜绝读死书。一方面要更多地采用参与式的培训, 变读书本为读教师、读课堂、读教育行动, 让经验分享和研讨生成成为富有生命活力的教材。另一方面, 要用好互联网, 在网络上建立教师的学习社区, 建立不同的学习群组, 让教师在不同的学习社区找到志同道合者, 自己“编写”属于自己或同道者的教材。

王和圣:最好是请专家和老师一起开发培训教材。现在的培训多是从上到下, 由专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 老师被动接受。较好的方法应是从下到上, 把受训老师作为培训课程资源, 让受训教师参与到培训教材的开发上来, 专家和老师一起收集老师对培训的需求, 共同针对老师的实际需要开发培训课程, 这既是开发教材过程又是针对性培训的过程。

兰祖军:建立培训者的专家资源库。培训机构要了解培训者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以便让培训组织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创建网络平台, 把培训者的核心课程视频放在网上, 让受训者自由点击观看。这样可以超越时空限制。

更上一层楼 第9篇

外形柔美

介绍MX2之前,我们先看看它的外包装,采用了书本式的包装盒,翻开“书本”就能看到MX2躺在里面,“书本”还对MX2的特色亮点做了详尽介绍。

MX2采用黑白两色机身设计,正面为黑色,反面为白色,侧面中间镶有银色金属条,做工精细。白色的贝壳式后背壳可以地贴合手心,握持感不错。边角的圆滑处理也不会把女性用户拒绝在外。

MX2同样采用不可更换电池,用随机配备的拨片顶开并轻轻翘一下后盖,后盖就能被拿开,看到严密的机身后部设计了,同时可以将微型SIM插入侧面的卡槽。

在按键上,MX2这回取消了实体HOME键,而是采用了的虚拟的触摸式HOME键,在屏幕关闭的情况下,双击HOME键,可以亮屏。而在解锁状态下,双击HOME键可以调出后台应用程序,并一键关闭。锁屏界面依然采用了可快速解锁电话和短信界面的纵向滑动解锁方式,而锁屏界面从边缘开始向左或者向右滑动可快速打开相机,非常方便。在黑屏状态下,如果有未接电话或是短信进来,HOME键会变成呼吸灯来提示你。

顶端是电源按键,侧面则是音量调节按键,按键都比较大,调节起来手感不错。

屏幕及界面

MX2的屏幕由MX的4英寸升级到了4.4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280×800,dpi达到了347,加上New Mode 2液晶技术的采用,屏幕非常的精细,刷微博,浏览网页,毫无颗粒感,色彩表现力也很强,而且可视角度宽广,上下左右看过去,上下左右看过去,屏幕色彩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MX2的系统是采用的是基于安卓的Flyme OS 2.0,界面依然采用单程逻辑,应用图标一目了然。在主界面下,屏幕下方是几个快捷键,快捷键除了浏览器之外,都可以随意设定。

此次MX2最大的变化要属Smartbar的出现了。一般的安卓手机虽然也都取消了实体按键,但HOME、返回、菜单的等虚拟按键都内嵌在屏幕下方,无形中占用了一部分屏幕,用起来是总是不太爽。而MX2的Smartbar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应用程序都能真正的全屏显示,需要时Smartbar就浮在上面,而且Smartbar的功能是随着不同的应用程序而变化的。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Smartbar能和内置的应用程序很好地兼容,但对于第三方程序的兼容性还有待加强,经常程序进入全屏模式后,近怎么也找不到返回键了。

综合性能测试

先来看看拍照功能,魅族MX2配有8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具有背照式传感器、蓝玻璃滤光片、9张高速连拍、WDR宽动态、四方向全景拍摄等,拍照功能是不是很强大?从实际拍摄样张来看,光照足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色彩饱和度适中,细节清晰,色彩靓丽,白平衡稍有偏黄。黑暗环境下,MX2的曝光时间较长,但拍摄效果还可以,色彩还原比较真实。

魅族MX2采用A9四核1.6GHz,32nm HKMG工艺的MX5S处理器,2GB LPDDR2 双通道内存,硬件配置可谓非常强大,跑分测试结果满意。实际玩起荒庙逃生等游戏时,也是非常的流畅。在持续玩游戏10分钟以上,手机正面右上角芯片所在位置会稍感发热,体感温度在40度出头。

通话方面,魅族MX2的信号不算太好,明明有信号的地方会有不在服务区的情况出现,通话质量良好,声音清晰,而且对背景音的屏蔽也比较好,通话对方基本听不到什么嘈杂音。

电池续航方面,魅族MX2配备了1800mAh电池,普通用户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坚持一个白天。

上一篇:侠客行原文及译文下一篇:中心学校体育工作计划